手机阅读

202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汇总(大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5 11:02:36 页码:13
2023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汇总(大全19篇)
2023-11-15 11:02:36    小编:ZTFB

目标总结是实现个人发展和职业规划的基础,我们需要定期对自己的目标进行总结和评估。写总结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精炼性。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汇总篇一

文言虚词在高考语文测试中的能力层级为b,《考试说明》对其提出的要求是“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18个)。

文言虚词的测试形式只有一种,即判断4组8句中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如2003年全国卷和北京卷。

一、对照教材例句区别用法。

高考文言虚词用法题共4组,8个例句,除原文外,其余4个句子一般都选自中学教材,句式和考文基本相同。分析近几年选自教材的例句可以看出,大多出自《史记》,也涉及了一些传统篇目,如《出师表》《过秦论》《促织》《游褒禅山记》等。因此,只要熟悉教材中传统篇目中的常见虚词用法,再加以比较,就能推断出答案。这是解答虚词用法题的主要方法。

例1.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2001年)。

后句出自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传统课文。“因”字是连词,相当于“于是”,前句句式与后句相似,“因”字用法相同。

(1).“以”字前后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或短语,“以”是连词;“以”字后面是名词性词语或短语,“以”是介词。br例2.吾将以身死白之,老师笔记《高考文言文复习与解题技巧》。险以远,则至者少。(2003年春季)。

前句“以”字后的“身死”是名词性结构,组成介宾短语做“白”的状语,“以”在句中是介词。后句“以”字前后的“险”和“远”都是形容词,“以”在句中是连词,两句“以”字用法不同。

例3.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2001年)。

前句“以”字前后的“缓攻”和“待其事”都是动词性结构,“以”是连词;后句“以”字前后的“穷予生之光阴”和“疗梅”也都是动词性结构,“以”是连词,两句“以”字用法相同。

(2).“以”或“于”两字常和后面的名词性结构组成介宾短语,搭配对象类别不同,“以”或“于”字用法也不同。

例4.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2002年)。

两个“以”字都是介词,前句搭配的“百骑”是“人”,后句搭配的“钟磬”是“物”,由不同类推出意义不同。

例5.遣使约降于燕。故内惑于郑袖。(2001年)。

前句“于”字后面的“燕”是国名,后句“于”字后面的“郑袖”是人名,类别不同。“于”在前句中相当于“到”,在后句中相当于“被”,意义不同。

(1).“其”字用在感官动词或心理动词后,是能充当主语的人称代词;用在名词前是指示代词或是充当定语的人称代词;用在主语和谓语表委婉语气;出现在句中和句首用法不同。

例6.一则羡其不孤;秦贪,负其强。(2003年北京卷)。

前句的“羡”是羡慕,是感官动词,“其”是代词“他”;后句“负”是一般动词,“其”是代词“他的”,意义不同。

例7.其孰能讥之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前句“其”在句首,表反问语气;后句“其”在句中,表委婉语气,意义不同。

例8.秦王恐其破璧。则或咎其欲出者。

前句的“恐”和后句的“咎”都是感官动词,前句的“其”能充当主语,是人称代词“他”;后句的“其”不能充当主语,是指示代词“那个”,意义不同。

(2).“之”字前后分别是名词和动词(或形容词),“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之”字前后是动词性(或形容词性)结构和名词,“之”是助词,译为“的”。

例9.岂可谓登山者不知海之深,入海者不知山之高哉?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2003年北京卷)。

前句“之”用在名词“海”和形容词“深”之间,后句“之”用在名词“李渤”和形容词“陋”之间,用法相同。

例10.太子之死也。从容受死之意。

前句“之”字用在名词“太子”和动词“死”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句“之”字用在动词性结构“从容受死”和名词“意”之间,是助词“的”,两句用法不同。

高考语文未考文言虚词用法辑录。

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试题中没有测试过的虚词有“何”“乎”“与”“其”“若”“所”“也”“者”。

一、何。可用作:代词、副词、复音词。

二、乎。可用作:语气助词、介词。

三、与。可用作:介词、连词、语气助词(通“欤”)、固定结构“孰与”、“与……孰”,相当于“跟……相比,哪一个……”。

四、其。可用作: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语气词、连词。

五、若。可用作:代词、连词(表假设)、副词(表大体如此)、介词(表比喻,常作补语)。

六、所。可用作:代词、固定结构。

七、也。可用作:句末语气助词、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八、者。可用作:代词、语气助词。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汇总篇二

1、1901年作品《孤独与深思》获诺贝尔文学奖。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

获奖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2、1902年作品《罗马风云》获诺贝尔文学奖。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

获奖理由:“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3、1903年作品《挑战的手套》获诺贝尔文学奖。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

获奖理由:“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

4、1904年作品《金岛》获诺贝尔文学奖。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1830~1914)法国诗人。

获奖理由:“他的诗作蕴涵之清新创造性与真正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

5、1904年作品《伟大的牵线人》获诺贝尔文学奖。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西班牙戏剧家、诗人。

获奖理由:“由于它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丰富又杰出,作品恢复了西班牙喜剧的伟大传统”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汇总篇三

一轮的基础复习之后,针对考试题目类型设置,可以将语文拆分成为几大重点版块,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复习。

考生们可以通过平时考试、课堂复习,找到尚存遗漏的知识盲点,完善知识体系。拆分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拆分后更好地发现完善,使之组合后可以实现分数的提升。

在此强调一点,要具体落实和积累知识,基本功要做好一个字“背”。在对古诗词、文化常识、成语、作文素材的积累和落实上,都需要你踏踏实实去“背”,为之后的冲刺做足准备。一定要从现在开始背,冲刺阶段再背就来不及啦!

2.掌握实战解题技巧。

除了复习策略的改变,在二轮中应将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实战运用到解题中,摸清知识点背后的考查形式,强化实践解题能力。

训练审题、思考、答题的规范技能,语文知识点的掌握在二轮统一规范的答题技能训练后,可以更高比例的转化为提升的分数。

文档为doc格式。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汇总篇四

1、归纳分析洋务运动的各类内容(军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洋务运动的目的,失败原因。

2、记忆洋务派开办的军民企业名称,行业,地理位置。民资企业的名称,行业,地理位置。

3、辨证的分析“扶清灭洋”的两面性,反映的历史背景和农民的阶级性。(该口号说明了农民的哪三个分不清:清政府和中国的关系;帝国主义入侵和其先进文明的关系;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关系。)。

4、如何理解中华民族资本“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民族资本企业的特点:资金,技术,分布,行业;与帝封的关系。)。

5、归纳早期无产阶级的特点和成因。(早于资产阶级产生;分布集中,组织性强;与农民阶级天然联盟;革命性强。)。

6、清政府那些举措顺应了19世纪中期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发展趋势?结果如何。

7、《马关条约》的内容、特点和危害。甲午战争对中,朝,日,远东局势的影响。

8、归纳维新派为戊戌变法所做的思想准备,政治准备,组织准备。百日维新的内容和意义。

9、维新变法的历史背景。维新派的首要目的。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和成因。维新派与光绪帝的关系。戊戌变法的三重意义。(思想意义;政治意义;爱国意义。)。

最适合高考学生的书,淘宝搜索《高考蝶变》。

10、义和团运动中农民阶级革命性和落后性的体现。义和团运动的功绩。

11、比较开明派,洋务派,早期维新派,维新派,革命派在对待西学,洋人侵略,清政府,人民群众等问题上的态度。

12、比较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起义原因,纲领,组织性,与宗教关系,军事活动方式,对待西方的态度,斗争矛头和斗争结果。斗争作用:都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都迫使列强改变侵华方式;都促使中外勾结。)。

13、1840-19列强侵华特点的变化?(侵华手段在武力后盾下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侵华格局由以英为首合作侵华到激烈争夺形成侵华同盟;侵华方式策略由武力驯服清政府到打拉结合,勾结扶植清政府,以华制华。每一个变化都做到能用史实说明。)。

14、1900年前后中国社会在列强侵华,反动统治,抗争探索,经济发展四方面的显著特征和史实。

3高中如何提高历史成绩。

高中历史知识都是按照一定时间顺序有规律的编写的,把高中的历史知识分为几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整理一个知识框架,每次针对模块进行复习,慢慢积累,循序渐进,把模块的内容都背完了,再根据高考考纲整理考试知识点。

有些历史年份和事件比较难记,可以通过看小故事、图片等方式帮助理解加深记忆,在愉悦身心的同时还能记住知识点。

不要把笔记整理在笔记本上,要直接整理在课本上相应的位置,复习的时候便于查找还不会丢。

记笔记的时候不要太复杂,尽量言简意赅,条理清晰,抓住关键内容,比如历史意义之类的,记住重点词汇,考试的时候围绕重点词汇去扩展。

平时可以看一些课外的历史故事书籍,结合历史故事掌握历史走向,通过历史故事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历史每个朝代发生的重要事件。

制定学习计划,对每个阶段应该掌握哪些内容进行规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盲目复习只会浪费时间。

4高中提高历史成绩的窍门。

一、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是利用识记对象与客观现实的联系、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材料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来记忆。

例如:1、用联想法记忆历史年代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通过淝可联想到肥胖,由肥胖想到胖娃娃,而8字的两个圆正好是胖娃娃的头和身体,两个3则是两个耳朵。这样一想就记牢了。

二、谐音记忆法。

谐音记忆,是通过读音的相近或相同把所记内容与已经掌握的内容联系起来记忆。例如:1用谐音法记忆历史年代(1)李渊6建立唐朝,可记作:“李渊见糖(建唐)搂一把(618)”。

三、归纳记忆法。

归纳记忆,是将所记忆内容按不同属性加以归纳,然后分门别类地记住这些内容及其属性。例如:1用归纳法记忆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中国近代史(1840~1919)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可归纳为“五四三二一”来记忆。

四、对比记忆法(有些内容可用图表)。

对比记忆,是将所要记忆的内容通过对比的方法加以记忆。例如:用对比法记忆历史事件及年代(1)公元前2,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221年,刘备建蜀。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汇总篇五

岳阳楼记-----范仲淹(宋)。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谪: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

2)越明年越:到了。

3)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乃:于是。制:规模。

4)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于:在;其:它的。

5)属予作文以记之予:我;以:来。

6)予观夫巴陵胜状夫:那。胜状:胜景。

7)衔远山,吞长江衔:衔接。

8)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涯:边。晖:日光。

9)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

10)前人之述备矣述:描述。备:详尽。

11)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极:尽。

12)迁客骚人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

13)霪雨霏霏霪雨:连绵的'雨。霏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14)连月不开开:放晴。国:京城。

15)薄暮冥冥;去国怀乡薄:迫近。去:离开。

16)春和景明;沙鸥翔集景:日光。集:栖止。

17)岸芷汀兰;此乐何极芷:小草;汀:小洲。极:穷尽。

18)宠辱偕忘宠:荣耀。偕:一起。

19)把酒临风把:持。

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21)或异两者之为或:或许。为:指两种心情。

22)庙堂:在朝廷上做官。江湖:不在朝廷上做官。

2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24)微斯人(登斯楼也),吾谁与归微:没有;斯:这。归:归依。

25)若夫:像那。至若:至于。嗟乎:唉。

26)不以物喜以:因为。心旷神怡怡:愉快。

27)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8)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汇总篇六

壬戌(,)举酒属客()一苇()窈()窕()冯()虚御()风扣舷()桂棹()溯()嫠()妇袅袅()不绝如缕()愀然()潜蛟(,)和之()挟()山川相缪()舳舻(,)旌旗()酾酒()横槊()渔樵()江渚()麋鹿()匏尊()蜉蝣(,)粟()须臾()愀然()枕藉()洗盏()更酌()肴核()杯盘狼籍()。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杯盘狼籍也写作“狼藉”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七月既望农历十五。

2、举酒属客这里指劝人喝酒。

3、徘徊于斗牛之间移动。

4、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凭;如:往。

5、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驭。

7、桂棹兮兰桨一种划船工具,形似桨。

8、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9、倚歌而和之依循;唱和。

10、其声呜呜然……的声音。

11、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

12、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13、正襟危坐危:正。

14、山川相缪缭绕,盘绕。

15、方其破荆州当。

16、下江陵攻下。

17、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斟酒。

18、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19、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江中的小舟。

20、举匏樽以相属酒杯;劝酒。

21、哀吾生之须臾时间短暂。

22、知不可乎骤得数得;屡次得到。

23、托遗响于悲风余音,指箫声。

24、盈虚者如彼,满;缺。

25、而卒莫消长也最终。

26、相与枕藉乎舟中(互相)枕着垫着。

(四)词类活用。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使……起舞,使……哭泣。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形容—动,攻破;名—状,向东行进。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作动词,打渔砍柴。

6、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把……作为伴侣,把……作为朋友。

(五)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画线处的译法。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句)。

苏轼和客人在赤壁山下泛舟游览。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句)。

任凭小船飘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定语后置句)。

有吹洞箫的宾客,依照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同声唱和节拍。

4.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

苏轼容色改变的样子,整理衣襟端坐,询问客人说:“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宾短语后置句)。

这不是曹操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

6.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

而现在在哪里呢?

7、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判断句)。

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8、.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介宾短语后置句)。

在小船中,互相枕着垫着睡着了,不知道东方的天空已经演出白色了。

文档为doc格式。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汇总篇七

言:感斯人言(话语)为:因为长句(写)。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初为《霓裳》后《六么》(弹奏)。

自言本是京城女(说)为君翻作《琵琶行》(为,替)。

命:遂命酒(吩咐)暂:凝觉不通声暂歇(短暂)。

命曰《琵琶行》(取名)如听仙乐耳暂明(顿时,忽然)。

语: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转:砯崖转石万壑雷(使转动)。

今夜闻君琵琶语(曲)却坐促弦弦转急(更,越)。

转轴拨弦三两声(转动)。

幽:别有幽愁暗恨生(深沉)暗: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

幽咽泉流冰下难(形容隐晦,不畅达)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野芳发而幽香(清幽幽的)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昏暗)。

可:畏途巉岩不可攀(可以)。

此情可待成追忆(难道,哪能)。

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

数罟不入洿池(密)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百发百中(发射)。

扶苏以数谏故(屡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兵:非我也,兵也(兵器)。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穷兵黩武(军事力量)。

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钱)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草木皆兵(兵士)。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汇总篇八

高考语文文言文学习一向是同学们在语文学习中的难题。我在这里谈谈文言文复习要多动笔多联想:

多动笔: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这是很有道理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对文义的理解,并且要落实到每一个字当中去。许多同学在平时做文言文练习的时候往往喜欢口头翻译,甚至在脑子里过一边就完成了。这样的效果其实并不好,因为口头翻译往往做不到字字落实,常常是“每有意会”便“不求甚解”,对文言文翻译来说这是大忌。对于许多同学来说,考试时翻译上的失分就是由于不能字字落实。我的建议是把练习做到本子上。

高一、高二的学弟学妹们可以这样做:抄原文的目的是练字,同时在抄的过程中先进行第一遍的口头翻译。然后,开始整理相关的字词,从古今异义、一字多义、词类活用等几个方面进行,特别要注意自己在口头翻译时拿捏不准的字;要学会利用字典,在查完一个字后可以在本子的最后做上这个字的索引(如:“方”――可楼记)这样在以后遇上一样的字时便不用再整理第二次,做无用功。而且可以在长期的练习中了解在文言文中出现较多的字词大多数用法。之后做的就是翻译,在已经理解大多数字词的情况下翻译就变得易如反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拓展部分,考试中往往有一些主观题需要同学理解做答,拓展部分就是我们写的对这一篇文言文的见解。当然也可以查一下文章的写作背景,以便于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情感线索与写作原因。经过这样的长期积累,相信同学们会在阅读文言文方面大有提高。

高三的同学们也许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去把上面的格式全部完成,我的建议是――原文可以不抄但字词和拓展部分尽量做到位,这对高三的语文学习还是很有帮助的。

多联想: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汇总篇九

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04.“一国两制”构想,在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06.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

07.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唯物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哲学。

08.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09.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或状态。

11.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反映论和先验论的对立。

13.与剩余价值理论一起并称为马克思一生两大贡献的是:唯物史观。

14.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加速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15.下列不正确的是:无产阶级领袖是历史的主人。

16.人的本质:是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17.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得到真正的传播是在:十月革命。

18.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七大。

19.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领导力量是:国营经济。

20.-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22.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2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

24.国民党统治区第二条战线斗争的先锋和主体是:学生运动。

25.标志中国历最后一个反动政权覆灭的历史事件是:解放南京。

26.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的过渡时期是指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7.1956年4月,-提出我国发展科学、艺术的基本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8.从1978年至1982年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29.-重要思想的实质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

30.三个有利于标准有明确的针对性,是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姓“资”姓“社”问题。

31.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2.我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是:梯次推进。

3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应该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34.国家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

35.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施形式。

3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37.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38.按照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属于:第三世界。

39.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是:-提出的八项主张。

40.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基础上。

4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42.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是: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4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是指: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44.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4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46.列宁说“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4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突出的表现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48.人民群众的主体是: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内的劳动群众。

49.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根据: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51.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应依据他:对社会的贡献。

52.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前的中期。

53.20世纪中国历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辛亥革命。

54.-在哪次会议上对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作了具体分析: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55.新民主主义文化同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主要标志是: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56.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59.为加强中国共产党对工农红军的领导,明确提出“支部建在连上”是在:三湾改编。

60.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61.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63.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1987年当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

6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

65.-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当代世界的新变化。

66.-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发展。

67.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8.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69.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70.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7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72.精神文明重在建设,指:把“建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7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74.在台湾问题上,我们的立场是: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7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

7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区别是:创立了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

77.哲学上的二元论是:唯心主义的一种形式。

81.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82.真理一元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83.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的水平。

84.国家的本质是: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

85.阶级斗争诸形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政治斗争。

86.人的本质归根到底是受:社会物质关系决定的。

87.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七大。

88.-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孙中山。

89.1940年月,-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90.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91.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9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

93.-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在:中国七大。

94.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9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96.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的是:陈云。

97.20世纪60年代初,最先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领导人是:邓子恢。

98.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99.“-”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是: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100.-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中,体现生产关系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汇总篇十

文言文词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文言文词汇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文词汇以双音词为主。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中的智力是智谋和力量的意思。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中的妻子是妻和子的意思。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中的卑鄙,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浅陋。智力妻子卑鄙都是两个词的临时组合。一般都是单独使用的。

学过的文言文中,这样的词汇比比皆是,同学们要善于搜集和整理。如,中国、江河、亲戚、非常、绝境、无论、无日、殷勤、更衣、豪杰、往往、何苦、鱼肉、肉食、不过、其实、春秋、垄断、美人、左右、约束、大风、一切、烈士、牺牲、交通、宣言、扶老、秋天、留意、举手、老子、鞠躬、小生、一毛、怠慢、口舌、丈人、痛心、不好、风流、操持、学者、开张、妖怪、有意、地方、山东、人情、把握、致意、从容、便宜、无赖、慷慨、故事、南面、老大、可怜、小子、逢迎、斗争、同志、活人、束手、知道、指示、行为、祖父、会计、作文、晓畅、具体、前进、即使、或者、作息等等。

以上列举的词汇,可以分类记忆,也可笼统记忆。分类共有6种:1.两个单音词组合,如智力、妻子2.词义扩大,如中国、江河3.词义缩小,如亲戚4.词义转移,如婚姻5.词义弱化,如痛心6.偏义复词,如作息。无论采用哪一种记忆,最好的方法是用例句形式。同学们将带有这些词汇的句子抄录下来,并注明其古义,记在脑海里,久而久之,便形成能力。

第二,一词多义。

一要因文定义。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阅读古今文章的准则。比如,次:1.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书:1.乃丹书帛曰(书写);2.得鱼腹中书(字条)盛:1.西湖最盛(华美)2.今春雪甚盛(多)。等:1.公等遇雨(各位);2.等死,死国可乎(同样)。或:1.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有的人);2.一食或尽黍一石(有时)。苟:1.苟富贵,无相忘(假如,如果);2.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只要)。易:1.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改变);2.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3.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谢:1.为我谢曰(致意);2.长跪而谢之曰(道歉)。

二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如,负、亡、见、从、令、让、权、夷、迁、多、伐、行、休、观、寻、序、极、事、奉、被、齿、服、图、尚、使、货、备、经、审、将、居、顾、封、修、信、适、复、拜、度、除、绝、贾、乘、称、造、资、案、疾、朔、唱、售、断、旋、率、属、绳、朝、策、善、靡、微、引等等。

第三,假借义。

假借,六书之一。音同而义异的借音字。许慎《说文解字》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就是说语言中某些词有音无字,借用已有的同音字来表示。中学语文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把假借与通假等同起来,不再细化。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前者本无其字,后者本有其字。这里我们姑且统一使用教材的提法。

教材中的这种情况很多。如,1.不通否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2.禽通擒。将军禽操,宜在今日。(《赤壁之战》)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4.反通返。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列传》)5.见通现。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6.具通俱。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7.要通邀。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8.受通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9.属通嘱。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10.生通性。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11.菁通精。吾党菁华,付之一炬。(《〈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12.逝通誓。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硕鼠》)等。

再说虚词。虚词是同实词相对的一些词。它在汉语语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实词,主要辨别它的意义;对于虚词,则要辨别它的用法。文言虚词有几百个,使用频率很高。常见的文言单音虚词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耳、故、或、既、然、遂、已、矣、安、但),这里所列举的虚词比《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多10个(斜线后)。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汇总篇十一

七月既望。清风徐来。举酒属客歌窈窕之章。月出于东山之上。白露横江。纵一苇之所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于是饮酒乐甚,。歌曰:“,击空明兮溯流光。,望美人兮天一方。”,倚歌而和之。,如怨如慕,,余音袅袅,。舞幽壑之潜蛟,。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客曰:“‘乌鹊南飞’?西望夏口山川相缪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下江陵舳舻千里酾酒临江固一世之雄也?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驾一叶之扁舟。寄蜉蝣于天地。哀吾生之须臾。挟飞仙以遨游。知不可乎骤得。”

苏子曰:“?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又何羡乎!,物各有主。,虽一毫而莫取。,与山间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用之不竭,,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洗盏更酌。杯盘狼籍。不知东方之既白。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汇总篇十二

“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记人、记事、记物),记景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感情和主张),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2、作家作品

王安石(10xx——10xx),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政治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列宁《修改工人政党的'土地纲领》)。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政治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3、课文解读

清代古文家方苞评论这篇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苏轼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现自己坦荡的胸襟,他只有忘怀得失,胸襟坦荡,才能撰写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赋》来。

《游褒禅山记》

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先略述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然后详记游后洞的经过。

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

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二、综合练习题

(一)给加点字注音(答案略)

慧褒( ) 庐冢( , ) 仆道( ) 谬( ) 穴( ) 瑰怪( ) 窈然( )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 而卒葬之 死后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因为

3、有碑仆道 倒下

4、其文漫灭 模糊,磨灭

5、盖音谬也 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谬:错误。

6、有穴窈然 深远幽暗的样子

7、有怠而欲出者 懈怠

8、不出,火且近 将要

9、盖余所至 发语词,也有大概的意思

10、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11、则或咎其欲出者 责怪

1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平;近

13、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不同寻常

14、而人之所罕至焉 稀少

15、无物以相之 帮助

16、其孰能讥之 乎 难道,表反问

17、何可胜道 尽

(四)词类活用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 ,筑舍定居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词作动词,命名

3、有泉侧出 侧:名-状 从旁边

4、由山以上五六里 名词作动词,上行

5、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6、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进:动—名,前进的情况;

见:动—名,见到的景致

7、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动—名 ,到达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动 照明

9、极夫游之乐 极:副—动 尽情享受(穷尽)

10、常在于险远 险远:形—名,险远的地方

1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形—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1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传:动—名,流传的文字;

名:名—动,指识其本名

(五)翻译下面句子,有特殊句式的请指出特殊句式:

1、唐浮屠始舍于其址(介宾短语后置句),而卒葬(于)之(省略句)

2、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3、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句)

4、有碑仆(于)道 (省略句)

5、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无特殊句式)

而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因而不能够极尽游玩的乐趣。

6、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无)

对于这种情况,我又感慨了。古人观察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时候,往往有心得,以为他们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无处不在。

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无)

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

8、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无)

后代的人使流传的文字弄错,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的尽呢?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汇总篇十三

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三代:夏商周。

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6.三教:儒释道。

2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

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清明--太师太傅太保。

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31.岁寒三友:松竹梅。

3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3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3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3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37.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38.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39.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0.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42.巴金“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43.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4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5.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容易忽视的四个暗示。

意象。

诗人往往选择日常生活中可见可闻可感的事物入诗,根据事物的特性兴怀。

陪伴在我们周围的各色植物,如:梅、兰、竹、菊、莲、丁香、松柏、杨柳、梧桐、落花等。

共存于天地中的各色动物,如:蝉、猿、鸿雁、杜鹃、鸳鸯、沙鸥、鹧鸪等。

变换于自然中的各种气象地理,如:春夏秋冬、风霜雨雪、烟雾、阴晴、明月、夕阳、流水等。

运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色器物,如:玉、灯、笛、箫、酒、楼、捣衣砧等。

产生于举手投足间的各种动作,如:饮酒、登高、凭栏、望远、长啸、捣衣等。

这皆为诗人运笔的主要道具,它们已经成为诗人之中约定俗成的普遍暗号,留存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心中。

情感。

酬唱送别之情:古人喜宴游交友,然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朋友间不免酬唱赠答、寄友送别,成为诗人抒发情感之由。杨柳、长亭、南浦、酒便成为解读送别之情的暗号。

思乡怀远之情:建功立业,志在四方是古人的胸襟,然而久别家乡,远离亲人之时,难免怅然,加之古时交通不便,联络缓慢,思乡怀远之情便能绵延千里。月亮、鸿雁、双鲤、捣衣、莼羹鲈脍便成为传递思乡之情的暗号。

咏物感遇之情:古人有感于自然界各色景物的特性而有感于己,或抒发自己凄凉伤感、孤独寂寞的感叹;或表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却坚贞不屈的感慨。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斜阳、松竹梅菊、黍离、历史事件、名胜古迹便成为寄托感遇之情的暗号。

情爱婚姻之情:对爱情的渴望,夫妻间的悲欢离合,宫怨闺怨,成为人们无法回避的情感。莲、红豆、连理枝、比翼鸟便成为表达婚恋之情的暗号。

闲适恬淡之情:古人超于现实之外,寄情山水,流连田园。所写之诗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东篱、三径便成为象征归隐之情的暗号。

边塞行役之情:古人常漫游天下,遍访名山大川、边塞关隘、通都大邑等。有感于兹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或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便成为见证行役之情的暗号。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汇总篇十四

壬戌(,)举酒属客()一苇()窈()窕()冯()虚御()风扣舷()桂棹()溯()嫠()妇袅袅()不绝如缕()愀然()潜蛟(,)和之()挟()山川相缪()舳舻(,)旌旗()酾酒()横槊()渔樵()江渚()麋鹿()匏尊()蜉蝣(,)粟()须臾()愀然()枕藉()洗盏()更酌()肴核()杯盘狼籍()。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杯盘狼籍也写作“狼藉”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七月既望农历十五。

2、举酒属客这里指劝人喝酒。

3、徘徊于斗牛之间移动。

4、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凭;如:往。

5、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驭。

7、桂棹兮兰桨一种划船工具,形似桨。

8、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9、倚歌而和之依循;唱和。

10、其声呜呜然……的声音。

11、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形容声音婉转悠长;缕:细丝。

12、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

13、正襟危坐危:正。

14、山川相缪缭绕,盘绕。

15、方其破荆州当。

16、下江陵攻下。

17、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斟酒。

18、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19、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江中的小舟。

20、举匏樽以相属酒杯;劝酒。

21、哀吾生之须臾时间短暂。

22、知不可乎骤得数得;屡次得到。

23、托遗响于悲风余音,指箫声。

24、盈虚者如彼,满;缺。

25、而卒莫消长也最终。

26、相与枕藉乎舟中(互相)枕着垫着。

(四)词类活用。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使……起舞,使……哭泣。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

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形容—动,攻破;名—状,向东行进。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作动词,打渔砍柴。

6、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把……作为伴侣,把……作为朋友。

(五)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画线处的译法。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句)。

苏轼和客人在赤壁山下泛舟游览。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句)。

任凭小船飘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定语后置句)。

有吹洞箫的宾客,依照着歌曲的声调和节拍同声唱和节拍。

4.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句)。

苏轼容色改变的样子,整理衣襟端坐,询问客人说:“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宾短语后置句)。

这不是曹操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

6.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

而现在在哪里呢?

7、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判断句)。

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8、.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介宾短语后置句)。

在小船中,互相枕着垫着睡着了,不知道东方的天空已经演出白色了。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汇总篇十五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秦伯说(同“悦”)。

4.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

1.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2.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三、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a.以其无礼于晋。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b.()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

c.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以之)。

d.夜缒()而出(省宾语“烛之武”)。

e.(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略主语)。

3.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四、词类活用(例句)。

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2.既东封郑(封,疆界。名作动,使…成为疆界;东,名作状,在东边)。

3.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4.且贰于楚也。

5.越国以鄙远(鄙—名词边邑,意动,把……当作边邑;远—远地,形作名)。

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

7.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撤兵)。

8.不仁,不知(智),不武(仁—不符合仁道;智—不算明智;武—不是英武)。

9.臣之壮也(壮―壮年人)。

10.今老矣(老—老年人)。

11.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

12.共其乏困(乏用—缺少的东西)。

13.君亦无所害(所害—害处)。

1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好处)。

15.与郑人盟(盟—订(建)立同盟)。

16.唯君图之(图—计划、考虑)。

17.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五、一词多义:

“之、夫、以、而、焉、其、若、说、辞、鄙、微”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汇总篇十六

3再一股作气,再而衰第二次又。

4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护城河水池。

5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停驻质量差;次数。

6戾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暴戾。

7令何患令名不彰耶美好的命令。

8寻未果,寻病终不久寻找。

9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案件监狱。

10坐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坐下。

11渠问渠哪得清如许它(他)水渠。

12微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微小。

13迁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官吏调职迁移。

14形无案牍之劳形身体形状。

15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卑鄙。

16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品质低下。

17牺牲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祭祀用的物品为正义事业而奉献。

18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父母兄弟等姻缘亲属。

19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错相通交通运输。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汇总篇十七

距离2017高考还剩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了,以下是百分网小编搜索整理的关于2017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复习,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含义:拟物为人,把事物人格化,将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行为的修辞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的亲切感、形象性,使读者感到栩栩如生,往往有十分鲜明的情感色彩。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分析】:用拟人的方法写出了春花艳丽、桃李争春的热闹景象,使读者感到亲切、形象。

含义:用具体常见的事物、情境或道理来比方抽象、生疏的事物、情境或道理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使语言形象、生动,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化,形象化。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分析】:以虹的形状比喻石拱桥的桥洞,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引起人们美的联想。

含义: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基本相同或相似、语气基本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句子或短语递相排列,用来表达相近或相关语意的修辞方法。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便于把复杂的内容表达得比较集中、透彻、感情强烈,使气势贯通、流畅,使形式整齐,音节响亮。

【例句】: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分析】:具体描绘了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感受,渲染了在恶劣的环境下祥子的痛苦、无奈,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含义:运用丰富的想象,为了更突出、鲜明地勾画某一事物而对其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传神的扩大或缩小描述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或在增强读者对作者主观感情、态度和理解上起积极作用。

【例句】: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分析】: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封冻之快,突出了北国的严寒。

含义: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内容关联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方法。

作用:从形式上看句式整齐,增强语言的形式美;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加强了语意的相反相成,也使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来琅琅上口,意义严谨而又富有表现力。

【例句】:(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分析】:描写了冬季北国气候严寒,冰雪覆盖的壮阔景色,读起来音调铿锵,节奏明快,更增强了表现力。

06.设问

含义:先提出问题,然后紧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修辞方法。

作用:可以突出文章的重点,引起读者注意,发人深思,有助于更好地抒情论理;同时可使行文有波澜,达到生动、不呆板的效果。

【例句】: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分析】:这个设问突出强调了来的是出使宫市的太监,写出他们骄横的神态

07.反复

含义:根据表达的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一种修辞方法。包括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作用:可以强调突出某一事物,表达绵绵不断的情思或加强语气,突出感情。

【例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分析】:“盼望着”一个短语连续反复,表现对春的喜爱,盼望春天早日到来的急切心情。

08.反问

含义: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它的特点是用肯定的语气表达否定的内容;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可以使确定的意思得到增强,不容置疑,语感强,富有感染力。

【分析】:在记叙了志愿战士的英雄事迹之后,用这两个反问句抒发自己的感情,赞扬志愿军战士的英雄行为。用否定的语气表达肯定的内容,启发读者深思。

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像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可以是人烘托人,例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用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再如“桃花潭水深千尺”形象而鲜明地烘托了汪伦对诗人的深厚感情。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运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等,诗人借助这些历史事实,含蓄自然而又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赋、比、兴”是对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诗歌表现手法的总结。

赋,就是详细地叙事写景,并表示出作者的态度。

如《诗经?伐檀》中,“砍砍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缠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狟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描写一群伐木的奴隶替奴隶主砍伐檀木制造车子,在艰苦繁重的劳动中联想到奴隶主不劳而获,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

比,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诗经?硕鼠》把奴隶主比作大老

鼠,用的就是比的手法。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如《诗经?伐檀》中的“河水清且涟漪”就属于“兴”,它引出了下面的叙述。

“兴”和“比”常常联系起来在一篇诗中运用。如《孔雀东南飞》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既是“兴”,又是“比”。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汇总篇十八

常用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及意义,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

(1)文章。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2)文字。例:文曰初平山人(《核舟记》)。

(3)文采。例: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4)刺花纹,画着文采。例:皆披发文身(《观潮》)。

(1)知道。例: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2)同智,聪明,智慧。例: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了解。例: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学而》)。

(4)明白,懂得。例:不可谓知类(《公输》)。

(5)识别,认识。例: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6)觉得,感觉。例: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文档为doc格式。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汇总篇十九

1.“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指的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杰出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著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喜剧代表作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

2.《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代表作,他另有重要作品《双城记》《艰难时世》。

3.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鲁滨逊漂流记》,作者是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笛福。

4.长篇小说《简爱》的作者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牛氓》的作者是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

5.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是莫里哀,其喜剧代表作有《伪君子》《悭吝人》《唐璜》。

6.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是巴尔扎克,代表作有《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其作品总称为《人间喜剧》。

7.世界文学中的“四大吝啬鬼”指的是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尔巴贡(阿巴公)、巴尔扎克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果戈理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8.雨果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大师,最的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9.“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是指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俄国的契诃夫。

10.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柏林之围》的作者是19世纪法国的现实主义作家都德;短篇小说《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19世纪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

11.法国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红与黑》《基度山伯爵》《茶花女》《包法利夫人》的作者分别是罗曼罗兰、司汤达、大仲马、小仲马、福楼拜。

12.普希金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代表诗作有《致大海》《自由颂》,长篇小说代表作有《上尉的女儿》,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13.《钦差大臣》是俄国作家果戈理的讽刺喜剧,他另有长篇小说代表作《死魂灵》。

14.列夫托尔斯泰三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是《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

15.契诃夫是俄国19世纪末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短篇小说代表有《变色龙》《装在克套子里的人》。

16.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另著有长篇小说《母亲》,散文诗《海燕》。

17.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静静的顿河》《被开垦的处女地》是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代表作,《毁灭》《青年近卫军》是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代表作。

18.德国作家歌德最伟大的作品是诗剧《浮士德》,另有长篇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19.《阴谋与爱情》是德国杰出的剧作家席勒的长篇剧作。

20.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他是春秋时代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言行和思想主张收录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之中。

21.长篇小说《老人与海》是美国大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另著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

22.《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的长春藤叶》是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

23.《神曲》的作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家但丁,《十日谈》的作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薄伽丘。

24.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作者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

25.童话《皇帝的新衣》《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作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

26.《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古代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