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现代诗歌散文如何写(优秀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23:40:15 页码:11
2023年现代诗歌散文如何写(优秀17篇)
2023-11-18 23:40:15    小编:ZTFB

了解天文知识的重要性,对我们扩展视野、培养科学素养都有很大帮助。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啰嗦。在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时,我们可以思考如何运用到自己的总结写作中,实现个性化的创作。

现代诗歌散文如何写篇一

凝结起来

轻轻卧在水面

一勾新月

只露出

半张娇羞的脸

斜依栏杆

低头的温柔

是杨柳摇曳翩翩

小鱼儿悠闲

在水中嬉戏

一阵清风

吹皱了漪涟

拨动了那根心底的情弦

抬起头来

风景明艳

一轴思春画

裱成了永恒的纪念

情太重太浓了

时间承受不住

腰弯成最美的画卷

现代诗歌散文如何写篇二

却是我的最爱。

总是那么的骄傲那么的自信。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此时已近夜深人静。

我知道无论打完球多晚。

你总是爱走着那条小道回家。

我怕夜的寂静会让你孤单。

亲爱的,我来接你回家。

安静的坐在球场角落。

看着场上专注打球的你。

这就是让我魂牵梦萦的身影。

虽然我看不清你脸上的表情。

但是当我们眼神交汇的瞬间。

我能感受到你的开心。

羽毛球在你挥拍间。

画着美丽的弧线。

看着疲惫的你来到我身边。

汗水湿透了你的衣裳。

我心底纠结着。

心痛你的劳累。

心痛你为我露出的微笑。

我们走在那条你常走的小道上。

在过台阶的时候你总会牵起我的.手。

因为你知道我怕过台阶。

迷糊的我总常常会摔倒。

你的细心让我雀耀不已。

心底写满你简单的爱。

脸上藏不住幸福的微笑。

在夜的怀抱里。

现代诗歌散文如何写篇三

第一是要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欣赏现代舞作品,我们说了现代舞是以标新立异、严肃探索为最终目的,因此首先要能够以平常心态去接受,同时在欣赏的时候要有敏锐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在一般人的眼里,既然是舞蹈,那它就必须要一直的舞动,但在现代舞中,这个观念完全不存在,因为现代舞的概念非常广泛,在现代舞者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切无一不能舞,而人的每种行为和每个动作无一不在跳舞。

第二要掌握作品创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动机,其实一部作品中,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此时编者的内心世界和创作心态,而这些现象常常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因此,掌握作品创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动机,有助于更好的欣赏和理解作品。

第三看作品的“动态”和“结构”。现代舞是一门形式感极强的艺术,因此,现代舞无论是以何种的形式表现,最基本的都是要从动作开始,而动作的形成、延续、发展、变化,最重要的是看动作的借力方法,其次是看作品的结构,现代舞打破了和谐理想的古典审美原则,对现实社会中人的关注和对自然真实美的追求,因此,在结构上特别讲究对比,动作和动作之间的对比,舞段和舞段之间的对比,节奏和节奏之间的对比,情绪上的对比以及舞蹈构图的对比等等。

现代诗歌散文如何写篇四

我走在那条小路上,路边是一棵棵盛开着的樱花树。

走过的时候,不经意间回头,

一时间,繁华落尽,雾气氤氲。

一时恍惚,

仿佛又看见那个面容精致,笑容温暖的少年,在满树繁花下,浅浅的笑;

他说:小时,小时,

忽然就湿了眼眶。

我以为不去想,就可以把过去的一切埋葬。我以为不去想,就可以把你和所有的一切都遗忘的。

可是,可是——为什么每次都当我以为终于可以忘了你时,又发现,你竟然在我心里——那么深,那么深的地方!

我猛然回神,急急的转身。

对不起,对不起!

说好不想你了的,说好不想你的;

那么,卡木,允许我想你这最后一次好不好。

然后,用所有的时间去忘了你。

那时樱花落尽!

那时寂寞芳华!

现代诗歌散文如何写篇五

然后你望着我一会,便转身离开了。

爪印,仿若梅花落宣纸。

除了无声的开放,只有温柔。

你就这么望着我,暖阳下的你。

把积攒的各种影子搬给我看,可能的。

讨我欢心,于你发出的一声。

毫无底气的埋怨。

在各种动词平静下来,在一处角落里。

你比以前更瘦了。

在我起身过后,你开始入睡。

你揉了揉惺忪的眼,望着我。

把一天的忙碌扔在一边,伸个懒腰。

放心的把鼾声从左边搬到了右边。

现代诗歌散文如何写篇六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包含诗歌和散文两大部分,每一部分有六个单元。

诗歌每个单元五篇作品,散文每个单元三篇作品。每个单元有一篇精读作品,其余都是略读作品。无论是精读作品还是略读作品,都具有“经典性”、“时代性”、“多样性”和“适合教学”的特性。

比如,诗歌《神女峰》(舒婷)、散文《美》(曹明华)。

现代诗歌散文如何写篇七

三月,樱花怒放,在西子湖边,在南湖之滨,在黄浦江畔,在太湖两岸……千树,万树,倾诉她滔滔不尽的心语。

三月的风,三月的雨,三月的樱花正当时。

三月,霏霏细雨,缓缓东风,缕缕春光,孕育着江南樱花的一往情深,亦舒展了江南诗人的满腹情结。

细雨霏霏,樱花沾泪含怨,倾诉满腹的心酸与相思;

东风缓缓,樱花脉脉含情,蕴涵平生的祈盼与渴望;

春光缕缕,樱花心花怒放,迸发满腔的热血与光彩。

徘徊于三月的雨丝中,徘徊于雨中盛开的樱花蔟中,俯身拾掇飘落的花瓣,我把心交给了这令人既忧伤而又令人激越的时光。伴着这江南的碎花丝雨,伴着这江南三月的雨中性情,踩出一路幽怨与向往。

雨霏霏,思悠悠,而情却未了……。

现代诗歌散文如何写篇八

太阳在天空斜悬,我们来到海边。天空一丝云儿不见,深蓝的海面粼粼泛光。浩瀚的大海与茫茫的蓝天这对久经依存的朋友,他们虞城地相互行着注目礼。

清风微吹,海水发出孩童般的笑声,迈着轻盈的脚步,一波接一波地朝我们面前涌来。海燕在海面展示着舞姿,时不时地吻着海的面颊。远处的海鸥传来一声声的祝福。我们远视,蓝蓝的天空与蔚蓝的大海,安详和谐地连在一块,让久视的双眼简直分不清哪是天空,哪是大海。远远近近的渔船,点缀在漫无边际的蓝幕上,缓缓地蠕动。阳光的照抚下,海面上不停地洒落着星星点点的碎银。游伴们持着相机,跨着步儿,屏着呼吸,一丝不苟地抓拍着。

身后的太阳,羞红了脸,不知所措的踏着小步朝地平线迈着。她的脸庞由谈红臊得通红,胀大了许多。恐怕她正在想着,到地平线下后如何与她的情人亲吻同梦。与这同时,面前的海水、船只、瞧石、沙滩染上了一层一缕的金黄色。远处海崖、天际横挂着一匹匹或一片片,或深或浅的的红绸缎。柔和悦耳的风浪声,冲击着我们的耳膜。

天色渐渐暗下来,风大了,海浪一波接一波地向海滩中冲来,又一波一波地退回,我们转身,踏着沙土往海岸走去,海浪在身后不停地喊着:“抓住他!抓住他!”,还夹杂着“呱—唧,呱—唧!”的闯击瞧石的怒气声。

身后海上的船只,挂上了星星。

现代诗歌散文如何写篇九

第一是要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欣赏现代舞作品,我们说了现代舞是以标新立异、严肃探索为最终目的,因此首先要能够以平常心态去接受,同时在欣赏的时候要有敏锐的思维和判断能力。在一般人的眼里,既然是舞蹈,那它就必须要一直的舞动,但在现代舞中,这个观念完全不存在,因为现代舞的概念非常广泛,在现代舞者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切无一不能舞,而人的每种行为和每个动作无一不在跳舞。

第二要掌握作品创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动机,其实一部作品中,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此时编者的内心世界和创作心态,而这些现象常常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因此,掌握作品创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动机,有助于更好的欣赏和理解作品。

第三看作品的“动态”和“结构”。现代舞是一门形式感极强的艺术,因此,现代舞无论是以何种的形式表现,最基本的都是要从动作开始,而动作的形成、延续、发展、变化,最重要的是看动作的借力方法,其次是看作品的结构,现代舞打破了和谐理想的古典审美原则,对现实社会中人的关注和对自然真实美的追求,因此,在结构上特别讲究对比,动作和动作之间的对比,舞段和舞段之间的对比,节奏和节奏之间的对比,情绪上的对比以及舞蹈构图的对比等等。

第四要尽力的多看现代舞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要用自己生而有之的六种感觉去全身心地感受作品。在现代舞作品中,强调的是舞者自身的重量而不是如芭蕾般的轻盈,在动作中强调空间的过程而不是动作的本身,在空间上强调韵味的顿挫而不是流畅,在构图中强调不平衡而不是平衡,强调过程的揭示而不是过程的遮掩。了解了这些以后再对作品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全面的分析。

现代诗歌散文如何写篇十

漫长的等待却是空白。

发黄的书页记忆温存。

倒计时敲响回忆的钟。

又想起你的笑。

如何让自己。

忘却那被疼的感觉。

那场盛宴。

我们都来不及告别。

或许还学不会告别。

曾在被窝里按下一字一句的夜。

一句句晚安陪伴的夜。

今,抚平了信纸。

一次又一次。

也找不到话语。

如何再向你诉说。

一点一滴。

现代诗歌散文如何写篇十一

你如清雅的钧瓷

亭亭玉立

亲爱的,我该如何捧起你

所以不惧风雨

哪怕周遭目光如刀

也要在刀锋上共舞一曲

亲爱的,我要紧紧拥抱你

所以转身离去

在你温柔的情怀中

我已不再是唯一

亲爱的,我会默默祝福你

至于我

会回到那个夏季

回到那次匆匆而过的擦肩

一个温婉的女子

走进我心里,不再离开

现代诗歌散文如何写篇十二

大自然是我们生长的圣地。

自然,哺育了我们,

自然,给了地球如此美丽景色。

地球每一个渺小的生物,

都是自然的创造。

地球每一个美丽的地方,

都是自然的奇迹。

大自然让春天生气勃勃,

枯枝的树换上了嫩绿的衣裳。

鲜艳的花朵竞想开放,

春天的温暖换去了冬天的寒冷。

大自然让夏天热情奔放,

大树换上了绿色衣裳。

大地播放出一首首激情的歌。

夏天的严热换去春天的温暖。

大自然让秋天果实硕硕,

大树换上了金黄衣裳。

树上挂满一个个成熟的果实,

秋天的凉爽换去夏天的炎热。

大自然让冬天雪花飘舞,

大树换上了白色衣裳。

大地铺上了层雪白的地毯,

现代诗歌散文如何写篇十三

风过檐铃是你藻荇般的身影

在我的视线里我不敢说

沉默是我目不斜视的路过

离别

一切的过往翻腾起巨浪

雨落空林是我思念的声音

在我的心垄间我不用说

沉默是我用笑容掩盖的失落

也许你是昙花幻影

也许你会长久伫立

在我的生命里

我只愿一个人在黑夜中独自凋零

梦中

笑靥透过重林的迷雾

穿过荒凉的.沙漠

醒时是沉浸其中可有可无的距离

梦外

场景滤过细密的网筛

留下过去的痕迹

回忆是停笔踌躇间太阳光下的暴雨

风起时我站在风中独自沉默

看着它带着我的思念走向你

现代诗歌散文如何写篇十四

您在天堂。

好吗。

21年了。

孙儿一直在心中挂念着您。

梦中仅有的几次相见。

您和我却未能对话。

您那宽阔的身影。

永远成为我心中的痛。

还记得。

在世时。

您对我,无微不至地关心呵护。

孜孜不倦地耐心教诲。

从我出生到念小学。

走到哪,您抱到哪。

玩到哪,您跟到哪。

生怕自己的疏忽。

会给我带来伤害。

京剧、书法,

是您一生的最爱。

可它们却怎么也代替不了。

我在您心中的地位。

一支钢笔,饱含着您对我的。

殷切期望。

一声小名,满载着您对我的。

无私疼爱。

永远忘不了。

1993年的'那个夏天。

一场疾病夺走了您的生命。

那年,您72岁。

我12岁。

21年了。

您未能看到孙儿的长大。

未能看到重孙女的新生。

如今的孙儿。

早已长大。

不再是那个曾让您操心无比的。

调皮小孩。

如今的孙儿。

早已成人。

不再是那个曾在您怀里随便。

撒野的小子。

爷爷,您安息吧。

您将一直活在孙儿的心里。

孙儿将时刻牢记您的教诲。

继续努力。

沿着您期望的足迹。

用成功来告慰您的在天之灵。

现代诗歌散文如何写篇十五

我们都知道,现代诗歌有三个明显而具体的要素,它们是:语言,意境和韵律。由此可见语言和意境对一首现代诗歌有多么关键的作用。如果要鉴赏一部现代诗歌的好坏,这两个因素是首先的,必不可少,也是不能忽略的。

语言来自于生活,这一点我们都知道,但任何体裁文章使用的语言,都不是真正在生活里的语言。“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其实这指的也就是任何文学体裁的语言来源于生活,但也“必将高于生活。”

作为一种诗意化的文学体裁,在语言这方面,就更有着不可言说的重要作用和魅力了。一首现代诗歌里,如果语言优雅而别致,就必定有一些嚼头和看头;而如果语言使用不当,就会败坏整个作品的氛围和格调。至于意境,我个人认为也就是能渲染作品和氛围的一些东西,可以是一幅幅打开的画面,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也可是一种感触或哲思,禅意。也就是说意境的划分大致两类:有形和无形,能看得见的物体和画面,就是有形的意境,还有一种意境是无形,因为并没有那种画面和物体,这种意境存在的只是一种思想,或感悟。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作品,来领略一下语言和意境的魅力。

首先我们来阅读诗人何三坡的诗歌作品《麻雀》。

麻雀。

雪在大山下降落。

房屋蹲在雪地里。

屋顶上蹲着炊烟。

麻雀们打扮成。

秋天的叶子。

从树杈上落下来。

又顷刻间。

回到树上去。

短短数语,诗人却已利用优雅的语言和意境,向我们敞开了一幅优美的画面。“雪在大山下降落/房屋蹲在雪地里/屋顶上蹲着炊烟”,在这三句简单诗句里,我们能体会到一种很美的意境,这是一种有形意境,“洁白的雪花,房屋,雪地,炊烟”,几个朴实的物象,在不经意间,已起落有致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实已营造了一种特别雅致的意境和氛围,源自大自然的宁静与圣洁,引人入胜,又令读者浮想联翩。而“从树杈上落下来/又顷刻间/回到树上去”,实际上也算是一种有形兼无形的意境了,在这种无形的意境里,我们不仅看到了麻雀,叶子,树木,还有一种视觉和思想的辽阔,有着不少感悟和思考,严寒下动物们乐观生存,努力向上,对于人类,实际上又是一种巨大的鼓励和感恩。

“麻雀们打扮成/秋天的叶子/从树杈上落下来/又顷刻间回到树上去”,在这里我们还能领略到诗人语句和叙说的优雅,“麻雀们打扮成/秋天的叶子”,几乎没有过多的修饰,而带给读者的却是无比干净和明朗,“从树杈上落下来/又顷刻间回到树上去”,在安静的画面里,突然峰回路转,可爱的麻雀向上飞起,带领读者的视线上升,上升,在不经意间,宁静的画面在动,向上飞翔和超越。短短的诗歌作品也由此获得了巨大成功。在此,我们足以领悟到了语言和意境给作品带来的巨大魅力。

二、韵律和节奏的把握。

凡是接触过文学的人,我们都知道韵律的意思。在古典诗词里,韵律的作用十分重要,如果缺少了韵律,或韵律不整,那么古典诗词就不能叫诗词,最好的诗词也会失去看头。

新文化运动后,在早期的现代诗歌里,诗人们对韵律的把握非常周到而细致。在早期现代诗歌作品里,我们经常能读到那些韵律和节奏把握都很巧妙的好作品,这些好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受,通常是阅读轻快,优美,抑扬顿挫,也或干练,大气,醇厚,回味悠长。这些韵律和节奏的佳作,同时也是最好的朗诵作品。

那么我们再回过来,带着节奏与韵律的品味,来欣赏先哲现代诗人的佳作。

再别康桥(节选)。

——作者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作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韵律和节奏在作者把握下,诗人打开的叙说仿佛一湖水美丽的涟漪,带着清凉和透彻,渐渐荡开在读者面前。如果轻轻朗诵起来,就更有一番滋味了,那缓缓打开的美丽而恬静的物象“云彩,金柳,夕阳,新娘,……”,“轻轻的走了,轻轻地来了”,一幅幅春天碧绿的画面映入读者眼中,“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作一条水草”,……真是温暖而心动,惬意而轻快,柔情并美妙,又仿佛一曲曲轻轻的歌儿,回荡在我们耳边。

这也就是很多诗人以为的,现代诗歌,不仅是诗,更是一曲优美的'歌儿。纵览诗人的作品,品味其完美的韵律和意境,我们才知道,现代诗歌,有着多么巨大的魅力,令人陶醉。

而在数十年后的今天,现代诗歌翻越了无数个台阶。今天的现代诗歌完全是自由的,充满个性,它们大气,奔放,内敛,开阔,并无忧无虑。也就是说,在今天现代诗歌表达上,众多诗友也许抛弃了诗歌原本该具备的韵律,但节奏仍旧是必不可少的。在某个意义上说,节奏其实就代表了作品的一种气势,也可以说是一种风格,如果节奏把握得巧妙,它将成为诗人们的一种个性,也可能由此诞生各类风格,形成百家争鸣。

三、清新灵动法。

而灵动,则是指表达中蕴含一种无形的力量和动感,使陈旧的画面鲜活,使静止的物象跳跃,使暗淡的颜色明亮,甚至能令死去的物体重生!由此,我们可见灵动有多么巨大的作用,也由此可见,灵动的“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无言的力量。下面我们具体以诗来分析。

冬日阳光。

它们翻过墙壁,防盗网。

翻过紧闭的玻璃,纱窗。

轻轻跳下来。

游荡在房间里。

多么活泼的一群鱼啊。

它们穿金黄衣裳。

它们游弋在凛冽的空气里。

它们游弋在洁白的地板上。

我静静的看着。

仿佛寒冷的时光复苏。

仿佛那些欢悦的鱼儿,就。

游弋在我温暖的心海里。

在这首精致而短小的诗歌里,我们能领略到诗歌这种文学体裁带给我们的无比温暖与美好的感觉,浓浓的诗意贯穿其中。这首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清新和灵动,此外画面感也特别强。在第一节“它们翻过墙壁,防盗网/翻过紧闭的玻璃,纱窗/轻轻跳下来/游荡在房间里”,在这我们看到了作者清新的语言,没有琐碎和繁杂,而“翻过”、“跳下来”、“游荡”等一系列动词又恰到好处,由远及近,引领读者的视线和感官,清清爽爽。

在第二节,更是有一种意蕴的美感和动感,这里的冬日阳光被“默化”成一群群活泼的鱼,“它们穿金黄衣裳/它们游弋在凛冽的空气里/它们游弋在洁白的地板”,阳光本是安静的,甚至有静止之觉,而作者利用巧妙的比喻和叙说,令安静的事物游动,令安静的画面跳跃,由此,则不得不叹息清新和灵动的神奇作用。

而在第三节,作者则又巧妙地升华了动感,将画面的动感继续拉伸,利用灵动的句子,轻轻向上跳动,“我静静的看着/仿佛寒冷的时光复苏/仿佛那些欢悦的鱼儿,就/游弋在我温暖的心海里”,呵呵,阳光普照万物,也普照每个人的心海,“仿佛那些欢悦的鱼儿,就/游弋在我温暖的心海里”,温暖的阳光变成一群金色的鱼,它们温暖而热烈的游进一个人的心房,也游进了读者的心房。如此温和与热烈,如此柔情与细腻,此情此景,又怎能不令人欢欣!

四、拟人法。

说到拟人,我们都知怎么回事,而诗歌里的拟人,并不是单纯的比喻,如果是这样,那么诗歌就要丢失原本具备的诗意,语感和意韵。

诗歌中的拟人法,是指将要表达的主题或物象形象的人物化,或借用人物的某些个性的特点来咏物,如果表达恰当,甚至能让虚拟的人和真实的物共成一体,借人咏物,以物喻人,取得的效果,自然不可比拟。

下面我们来看看拟人法的神奇作用。

作者:何三坡。

你提着裙子从后山上下来。

树叶们在晚风中浮起。

月光在木门上涌动。

呵呵,读何三坡的作品,总有着更多的感动和喜悦。在这短短的三句话里,作者利用寥寥数字,干脆利落,打开了无数美丽的意象,尽管短小,读起来却余香满口,意韵无穷。“你提着裙子从后山上下来”,很明显,这是用的拟人法了,因为月亮不是人类,更不会穿上属于女人的漂亮裙子。

静夜。月圆。树叶晃动。月光洒落在木门上。伫立在夜色里的诗人,看到皎洁的月亮挂在上空,晕黄的月光慢慢挥洒下来,美得令人浮想联翩的月亮,此刻在诗人眼内,不是一个没有温度和情感的物体,而是一个温柔并优雅的女人。“你提着裙子从后山上下来”,什么的样的女人才会有如此的优雅和淡然呢?必定是温尔多情,必定是美到极至。

由此,在诗人笔下,将一轮明月拟人化为一个无比温柔并优雅女人,带着不可言说的华美和宁静;同时,诗人在借人咏物的这一刻,又以物喻人,也就是说,在将月光比喻成的女人,同时又将女人升华成月光的无限境界,这里诗人又默默无声赞叹了天下女人,象月光般皎洁,纯净的女人,正好是艺术的最大升华。

五、素描法。

呵呵,写诗时咱们不必借用铅笔,有时候,语言就是最好的铅笔,在我们的手中,利用意境和韵律,咱们可以描绘出一幅幅比铅笔和白纸更加美丽的画面。而且,这些画面里,不只有美丽,粗犷,细腻,或朦胧,还有图画作品所不能及的柔美,感性,优美的意境,诗意,以及打开的哲思,读起来余香满口,回味悠长。

下面,我们在诗歌作品里来感受一下素描法的魅力。

深秋。

广袤的大地。

湖水搁浅。接近枯黄的草。

灌木萧瑟。

狗尾草仍在翘首花白的等待。

清凉的风涌过来。

那些深黄的野菊花。

在舞动后。

打出轻轻的寒颤。

这里作者很明显使用了素描的手法,利用诗歌语言来绘画,极好地打开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一幅秋天遍布山野的画面,还读到了这些画面里所有事物的美丽和诗意。“广袤的大地/湖水搁浅。接近枯黄的草”,仿佛是一幅摆放在眼前的画面,背景是广袤的大地,这是远和大的视觉,之后映入眼帘的就是背景里的景物了“湖水搁浅。接近枯黄的草”,仍旧是背景里稍远一些的事物和景象,慢慢的,画面感在拉近:“灌木萧瑟/狗尾草仍在翘首花白的等待”,于是我们看到了低矮的“灌木”,灌木旁有“狗尾草仍在翘首花白的等待”。这就是作者在第一节打开的画面。这个画面里我们还同时领略到了不少大自然真实的颜色:搁浅的湖水,枯黄的草,灌木萧瑟,狗尾草花白的等待。在绘画作品里,作者得花费大量时间和颜料来搭配制作各种颜色,而在诗歌素描作品里,则只需寥寥数语,便可达到画面所具备的大多感官,由此,又不得不再次赞扬文字的奇妙。

在第二节里,我们能看到画面感的升华,以及思想艺术升华。原来作者要表达的不仅是一幅深秋的画面,还有更深刻的对大自然和植物不屈不挠的赞扬。“清凉的风涌过来/那些深黄的野菊花/在舞动后/打出轻轻的寒颤”,“那些深黄的野菊花”应该就是画面中的主体了,在描叙众多暗淡的颜色后,作者最后指向的是一种“深黄色的娇嫩”。在深秋,万物枯涩,河水搁浅,唯有坚强而美丽的野菊花傲立在凛冽的环境里,即使“清凉的风涌过来”,骄傲的野菊花,也仅仅是“舞动后,打出轻轻的寒颤。”如果一个人,在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时,都能像这无名的野菊花一样骄傲和挺立,无视一切寒风冷雨,那么,这又该是怎样灿烂的人生风景!

(一)捕捉诗歌意象和诗歌灵感。

诗歌意境的最小艺术结构单位是一个意象。诗歌的写作常常是从作者对生活中某个人、事、景、物、理产生了独特的诗美体验而获得的第一个意象开始的。诗歌创作的灵感就是诗歌作者对情感能够具象化,主观情志能够文字化的一种突然顿悟和把握。无形的情绪突然有了有形的形象,抽象的观念突然有了具象,这使得诗歌作者的心理结构和语言结构有了豁然的改组更新。这种诗歌的写作灵感有短暂性、突变性和不可重复的特点。

诗歌灵感出现后,应迅速准确地将灵感体验到的内容及时地意象化,灵感体验意象化后,应及时准确地将意象化为诗语和诗句。这就是诗歌写作“灵感——寻象——寻言”的三个阶段。相当多的人不能完成这三个阶段的写诗过程。有的人虽有灵感体验,但未能及时地将诗美体验化为诗歌意象;有的人在脑海里虽然形成了诗歌意象,但不能及时准确地将诗歌意象词语化、文字化,这样一首诗仍然活跃在作者的脑海里而不能物化成形。

(二)用新奇精美的语言传达诗歌意象。

诗歌写作中用于传达诗歌意象的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语言,而是一种新奇的精美的变形语言。初学诗歌写作最大的障碍就在于这种诗歌语言能力的`贫弱。我们可以从下面几条途径来训练、提高诗歌语言的能力。

1.精选动词。

诗语在传达诗美意象时首先可做的工作是精心锤炼表现意象动态的动词。动态的意象较之静态的意象更能吸引读者的审美注意。一个诗歌意象往往因一个优美、确切的动词而曜曜生辉。艾青的诗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阮章竞的诗句:“层层绿树重重雾,重重高山云断路。”一个“封锁”,一个“断”,使诗歌意象呼之欲出,非常生动。

2.嫁接词语。

汉语和其他语言比较起来,它的语法最自由,词性最不固定。诗歌作者可以利用汉语的这个特点,改变某些诗句中词语的性质,使诗歌意象出现新奇、陌生的形态。台湾诗人洛夫的诗句:“左边的鞋印才下午/右边的鞋印已黄昏了。”“下午、黄昏”本来是表时间的名词,在这时嫁接为动词,整个意象便生动活泼起来。

3.一词多义。

小说、散文的语言一般为了避免歧义,往往只显示一种意义,而在诗歌语言里,诗歌作者为了制造意象的多义和内涵的丰富,却有意创造一词多义的诗句。张烨的《妙龄时光》这样写道:“你又站得远远了/微笑着注视我的琴声/你会永远记住初练的琴声吗”,诗句表层讲“初练的琴声”,但它的另一层含义是“初恋的情声”,一个词明显地隐含着两层不同的意义,显得含蓄多情。

4.跳跃省略。

小说、散文的语言因为侧重再现意象,它的语言形态比较平实细密,讲究句与句之间清晰的衔接。诗歌语言侧重于表现主观心灵,再加上篇幅限制,它必须借助跳跃和省略,跨跃一些过程性的叙述,省略一些小说、散文语言中必不可省的连接语和转折语,创造一种“语不接而意接”的诗歌语言,以此来引发诗歌读者丰富的自由联想。

5.超常组合。

跳跃省略是从删减某个词的角度来增加内涵。超常组合则是故意违反一般的语言常规,利用汉语词语多变的词性和组合关系,机智地把一些互不相关的词语嵌连成一个诗句。这种嵌连,可以是具象动词与抽象概念相接,可以是不同感官的感觉词语交错,以这种陌生的变形的诗句使诗歌意象传达出诗歌作者微妙的情感体验。臧克家《春鸟》里写的“歌声/像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就是典型的例证。

6.句法多变。

这是在诗句的词序和句式上制造新奇陌生的手段。像徐志摩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的倒装语序,改变了正常语句形态,以陌生化的效果来表达诗歌作者的独特的内心感觉。

(三)用丰富神奇的想象组合诗歌意象。

诗歌作者在把意象词语化的同时,还要借助想象把一个一个的意象组合为整体的诗歌意境,传达出特定的诗美体验。因此诗歌作者的组合意象比其他文学文体的组合方法更自由、更大胆、更出其不意。诗歌意象的组合方法虽然千变万化、形态各异,但作为诗歌艺术构思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类型,下列几种主要的组合类型可供诗歌作者借鉴。

1.并置式组合。

邹荻帆在《蕾》一诗中这样写道:“一个年轻的笑/一股蕴藏的爱/一坛原封的酒/一个未完成的理想/一颗正待燃烧的心”,诗人一口气并列排出5个意象来描绘花蕾的风姿。诗人把花蕾感觉为“笑”、“爱”、“酒”、“理想”、“心”,这是非常独特的诗美体验,当诗人将它们全部并列为一个意象系统时,具象的花蕾与一些抽象的情绪情感连接起来了,五种意象的并列,把一种对青春的礼赞作了突出的渲染。这种组合方式常常从意象开始又结束于意象,读者几乎无法直接读到诗人隐藏很深的情感,而需要透过这些并置的意象系统来细心咀嚼它的深意。这是现代朦胧诗、意象诗比较常用的组合方法。

2.交错式组合。

这种方法也要组合众多意象,但是诗歌作者有意把完全相反、互相矛盾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正一反、一平一奇的意象系统,造成一种出人意料、发人深省的审美效果。这种意象组合方式在中国古诗中十分常见,“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都是典型诗例。在新诗写作中,这种组合方法也很常见。

3.突反式组合。

这种方法也要组合众多意象,诗歌作者先从一个核心意象出发,围绕它组合一些层层推进的相似的意象,待诗歌意象的渲染做足后,最后推出一个相反的意象,形成先扬后抑、先虚后实的诗歌情境,而最后一个意象,才是这首诗的真正旨趣。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先放笔写了一个可爱少女在等“我”重温旧梦的三个意象,但最后一个意象:“我”只是打江南走过的“过客”,这一意外把“美丽的错误”引起的哀怨情绪传染给了读者。这种组合意象的方法有其特殊的审美情趣。

现代诗歌散文如何写篇十六

暗夜中。

雪白的身影上蹿下跳。

带着点点的忧思。

拖着长长的疲倦。

饥饿地四处扑食。

身影中。

幼小的稚子抚弄着发丝。

青灰的眼睛拖着长长的的疲。

轰隆隆,轰隆隆。

一辆又一辆的汽车飞驰而过。

在路中央。

一块腐烂的肉隐约可见。

于是,那身影便消失了。

汽车来了。

像猛兽。

张牙舞爪。

颤动的影子丝毫不敢停下。

因为她知道另一个影子。

正向她挥手。

停了,停了。

画面在一霎时停止。

鲜红的血溅了出来。

血红的玫瑰变成了梦幻。

但她还是站了起来。

某种力量似乎在支配着她。

疾速的身影啊。

从身边闪逝而过。

点点的血光带过眼前。

到了,到了。

稚子抚弄着她的身躯。

嘴中的腐肉掉了下来。

她死了。

爱在死亡面前显得多么渺茫啊。

身躯终于倒下了。

泪水便停不了的歌唱。

肇事者狞笑着。

扬长而去。

而他。

稚小的他留下的。

仅存一片哀语。

血红的眼睛早已凝固。

死亡的恐惧如潮水般侵袭着他。

风雨不再听人劝告。

无尽地为他们抽泣。

喵喵。

猫族间-§的密语啊。

在此刻你怎么变成死亡的。

哀曲呢。

心曲不断,泪无永恒。

在这片黄色的土地上。

却蔓延着血色的悲哀。

现代诗歌散文如何写篇十七

苍穹也扯下了黑色的帷幕。

那份充满亏欠的想念。

那份血肉割舍的疼痛。

至今使我愧疚难当。

母亲,孩儿想您了。

忆当年,母亲的融融的米汤。

一小勺一小勺地喂养我。

煤油灯下的一针一线。

缝出合身得体的衣裳。

纳出一双双精美的布鞋。

让我从跚姗起步,咿呀学语。

到远嫁他乡,都是母亲的布鞋伴着我。

母亲,从您的花容月貌。

到两鬓白发。

从您的阿娜多姿的身材。

到鞠偻的背影。

生活给了您太多的艰难。

可是面对着----您的`孩儿。

从未有过苛刻的要求。

从未有过更多的奢望。

给予孩儿的是那份柔柔的母爱。

永恒的微笑。

给予孩儿的是那份无私的奉献。

永远的牵挂。

我再也见不到舔犊情深的图画。

再也听不到寻儿的亲亲呼唤。

母亲,孩儿想您了。

当我做母亲的时候。

您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忙前忙后的身影。

看得出您的愉悦。

当我刚步入尘世而立之年。

您就匆忙遗弃了孩儿。

您的离去让我悴然不及。

孩儿还来不及孝顺。

来不及----。

母亲,您为何走得这么匆忙。

这么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