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种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方式。多做语文习题,可以巩固基础知识。以下是相关领域专家对于总结的建议和经验分享。
心理学的探讨论文篇一
在我国,在设置消费心理学相关课程的目标时,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重点的,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操作中,往往教师侧重于对消费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的讲解,而留给相关理论的实际时间却少之又少,如此以往,学生的实际能力不能得到提高,教学目标也不能实现。因此,分析和探讨目前高校对消费心理学的实践教学的问题和弊端,提出相关解决方案,并及时让学生做出反馈是各个高校需要关注的重点。
首先,对于消费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分配不均,对于消费心理学的教学来说,提高实践能力才是最后的目标,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后面的实践做准备,因此,我们应该在保证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时,增加用于理论实践的时间,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对于消费心理学的实践能力。但是目前现实是教学内容偏向于理论教学,对于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都非常欠缺,因此,修改现有的消费心理学教学内容和方向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对于消费心理学的教学手段非常的单一,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教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虽然目前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教学对于网络多媒体的运用改善了教学效果,但是由于教学模式没有变,学生更多学习的是理论知识。因此应该改变目前的教学方式,例如给学生一个思考题,让其进行小组讨论,然后上台发表自己的观点,亦或是要求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在课下搜寻与所讲理论相符的案例,还可以让学生现场模拟消费情景剧,多方面的教学方式相融合,才能真正的促进学生对于消费心理学理论、实践的全面理解。
另外,对于学生的考核力度不够。一般来说,对学生进行考核是为了检查学生对于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然后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修改教学内容和方案,来提高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学生也会因为考核的压力而保证自己的学习。因此,考核的内容和力度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努力程度是影响很大的,由于目前的考核内容大多贴近于理论知识和纸质卷面考试,而考试的难度也属于中低程度,这样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
最后,对于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不够重视,现有的消费心理学教学大多数是以考核成绩来对学生的教学内容好人方向进行调整,对于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却不够重视,这样可能导致一部分同学由于对于教学方案的不满而失去学习兴趣,也有可能错过同学们一些非常好的意见。学习应该以学生为基础,了解他们的需要和意见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中之重。因此,对于教授消费心理学院校来说,建立完善的反馈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二、增强实际能力的措施。
首先,要在现有的教学方式上增添一些更加符合培养实践能力的内容,比如采取案例分析型的教学方法,在教授理论的同时,用案例设置的情景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的消费活动中,让学生思考和分析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让学生考虑到各种情形。通过鼓励学生思考,将理论知识现学现用到案例中,可以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能力。还有角色扮演法,在课堂上设定一个基本的消费情景,然后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来依次演绎自己对于消费者心理活动的理解,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充分的发挥想象,将所有可能的情形演绎出来,并且学习其他同学的想法,互相补充自己没有涉及而其他组涉及的方面。
其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场所,除了教室以外,应该让学生在学校设定的模拟实验室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通过体验消费者的心理活动,以及揣测其他消费者的心理活动,来全面学习消费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除此之外,还应该让学生走入实地,让学生实地考察和进行市场分析,通过调查和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各项与消费心理学相关的理论数据。
另外,还应该对学生采取针对性的培训,根据学生的需求,可以鼓励他们投入科研,在进行科研的过程中更加专业、系统化的学习消费心理学和提高专业水平,还可以针对就业与创业进行相关培训,让学生更加准确的判断目前市场中消费者在消费活动重可能的消费心理活动,然后再据此作出更加准确的产品与服务,制定更加符合的销售计划来帮助学生奠定就业、创业基础。
最后,学校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学生考核系统和反馈系统,在考核内容上要合理分配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在考核方式上要不仅限于传统的纸质卷面考试,在考核难度上要依据相关的教学目标。对于反馈系统,可以采取匿名制,这样才会让学生更加踊跃、真实的表达自己对于教学、考核以及各方面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三、总结。
消费心理学对于窝火高校相关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基础、重要的课程,因此,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和内容、进行有效的课程考核和反馈是最基本的要素。为了保证相关专业学生在就业、创业、科研等方面能力的发展,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都要做出努力。本文主要探讨了消费心理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的现状、不足,以及如何做出合理的调整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希望能对阅读此文的学生、教师有所思考。
心理学的探讨论文篇二
目前,高校教学心理学教学中,讲授是最主要的教学模式,以多媒体为教学工具,小组讨论活动、情景教学等方式,考试是考核评价方式,和传统方式比较,进步虽然很大,但信息时代下,这种教育还是不够先进,局限性大。慕课出现后,教学理念更加先进,在教育心理学发展方面有了全新的教学方案。
(一)优质资源共享。
教育心理学是每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都要学习的课程,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其属于选修课程,学习者仅限于选修的学生,受众少。慕课的出现,运用互联网移动云技术等,建立云教育信息化平台,使教育心理学打破传统小范围教学的模式,以开放性的传播优势,实现了全球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二)汇集学者智慧。
目前,教育心理学教学中,教材内容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再加上一些案例,这样的教学缺乏信息量,形式也比较单一,缺乏深度和广度。慕课的出现,突破了一个教师的局限,将教师、学校、心理学机构以及一些个人的心理学知识进行共享,不局限于书本知识,更加注重知识的综合性。作为教育心理学的学习者,我们只需通过pc、ipad等移动设备,就能进入教育云平台获取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和服务。
(三)教育人性化。
“育人”是教育的目的,教育是为了培养自觉、自动、发展和会创造的人。高校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中,灌输和强制的方法已经落后了。慕课的出现,自主选择是其特征,同时也是人性化的重要体现。慕课视域下,更加注重学习者,他们不受强迫和控制,可以根据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另外,慕课视域下,学习方法也更加灵活多样,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方便学习者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对于不理解的知识点可以进行重复学习。
(四)加强互动交流。
传统教学中,备课和案例收集是准备工作,并且利用大部分时间讲授,给学生的交流时间少。慕课视域下,会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增加与学生交流的时间,这时的教学互动为主、讲授为辅,师生沟通增强。另外,慕课也拓宽了生生间沟通渠道,他们可以互相学习和交流。
二、慕课教学模式变革。
慕课的出现,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慕课的核心在于强调“学”,传统强调“授”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慕课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进行变革,使之与慕课相适应。
(一)多层次教学目标。
慕课视域下,传统模式需要改变,教学目标也需要进行根本性革新。慕课的.学习者中,分为两类,一类为了证书和学分,另一类是自身学习意愿。因此,教学目标要分层。同时,还需利用教育心理学思想和方法,对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进行分析,掌握其发展规律。
(二)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是慕课的明显特征,学生在课外进行知识学习,课堂生进行师生、生生互动,侧重分享、探讨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翻转课堂”将直接讲解和建构主义学习进行结合,颠倒知识传授和内化,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教与学的效率就会得到提高。翻转课堂中,研究学生个性,针对性提供资源,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三)混合学习。
混合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将多种教学手段、资源、环境和策略等进行混合,教师主导、学生占据主体的教学活动。传统模式和网络技术的结合,两者优势互补,最终获取最佳的效果。因此,要以慕课为契机,实现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渴望的教学活动混合化。(四)引导者。慕课视域下,作为教学参与者的教师角色发生变化,以前是传播知识,现在是引导学生活动、创设情况和导航信息。教育心理学教学时,要结合教学目标,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引导、指导拓展活动并对学习者进行集中和个别辅导等,以慕课资源作为载体,自主学习为中心,实现教师引导的自主学习模式。
三、慕课教学资源开发。
(一)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体系不仅复杂并且多层次,下层构成上层并存在着交叉知识。因此,一个知识体系的构建不能只局限于一本教材,而应广泛涉猎,吸收其他教材和资源的优点。慕课遵循建构理论不断发展,就需要将学生的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形成新知识体系。教育心理学慕课资源的推广,必须考虑受众学习者的需求,使自身的知识体系涵盖宏观、微观、家庭和历史教育等各个方面。
(二)建设相关规范。
在慕课教学资源的开发中,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技术规范,使慕课资源开发过程更加合理、清晰,同时也能避免开发重复和开发的无序性。慕课资源开发中,既要遵循相应的技术规范,还要结合课程的特点和规律。这样才能保证慕课的开发有序并且有效。
(三)微课作为补充。
和慕课相比,微课具有精炼、生动、有序的特点,可以作为慕课的教学形式之一。教育心理学有很多独立的小知识点,利用微课,可以将这些内容碎片化,方便学生利用微时间进行消化。因此慕课资源开发时,可以考虑将微课作为补充,在不破坏知识完整性前提下,将一些小知识点做成微课,不仅利于学生高效地掌握,同时也适合系统学习教育心理学的人员使用。
结语。
当今时代,移动学习是一种流行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会利用零碎时间里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资源的获取。慕课这种新的方式,不仅切合学生需求,满足个性化学习的同时也使移动学习更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2]周晓蓉.慕课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翻转服务的创新[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3).
心理学的探讨论文篇三
受西方心理学理论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大学教育心理学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阻碍了大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发展与进步。以下,笔者结合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分析当前高校教育心理学课程在教育教学上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手段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一)课程与教学材料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教材主要有两种倾向,其中一种主要强调的是为实际应用服务;另一种则是侧重于对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研究。
对我国过去的心理学课程研究进程进行探究不难发现,以往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采用的心理学课程材料主要倾向于上述第一种,即强调的是以教育实际为根本出发点,研究侧重点在于研究心理学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规律。所以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在编撰过程中,主要从学习知识和技术能力、道德教育、审美教育以及学科教学、个体差异等角度出发进行教材内容组织。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学术价值和主体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被忽视,从而成为为其他学科教学服务的一种附庸。
近十年,西方心理学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在其辐射影响下,各种心理学教育理论和思想开始传入我国,对我国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引入,影响了我国一大批教育心理学家。这些教育心理学家急于让人们重新关注并重视心理学这一课程,同时又能突出心理学课程的科学特性,急于求成、过犹不及,又将教育心理学课程引入了一个教学“怪圈”,也就是过分强调心理学的学理价值,专注实验室研究结果,而主观或客观上忽略心理学课程对教学实际的辅助作用。
至此,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经历了从“中化”走向“西化”的发展阶段。在教育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二者发生碰撞时,二者之间的共性又完全被显现,如二者采用的教材都是以陈述性知识的表征与获得程序性知识的表征与获得等内容为核心。正是由于教育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二者之间在教材内容上呈现出太多的重复性和交叉性,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发展在方向选择上摇摆不定,阻碍了我国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健康长远发展。
(二)教学和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主讲、学生听讲。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其内容也涵盖以学生为主的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等思想理论,包含合作学习和探究教学等主题,但教学实质仍是“满堂灌”“一家言”。这样的教学方式,这样的`知识传输,不仅达不到教育教学目的,也不利于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自身进行有效学习。除此之外,教育心理学采取的教学评估和评价方式也亟待改革。以往的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主要采取笔试的形式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这种“纸上谈兵”的考核方法主要检验的是学生对心理学概念、理论等的记忆与理解,触及不到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初衷和本质,同时学生在读、写、背、记、考等一系列程序化的学习动作中,“会考不会用”“考前背,考后忘”等现象成为常态。这点与当前社会要求的大学生能够灵活地使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有能力去创造新的知识这一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上述我们提到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心理学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以及评估方式上等都存在明显的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地调整我国大学的教育心理学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才能让其更加科学、客观地体现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学科的发展水平,彰显学科独立的主体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又能行之有效地为实际运用服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呢?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结构体系不断优化。
众所周知,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以及学习条件的科学,教学主要内容有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理论和教学、分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与教师等等。由这些心理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构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结构体系,其中的各项内容各有侧重,比如,在“心理发展与教育”部分,主要侧重的是对皮亚杰、埃里克森、维果斯基等人的心理发展理论进行学习,而“分类学习心理”部分则侧重研究心理学知识结构、技能形成、学习策略、解决问题、社会规范和道德等的学习过程和促进条件。
(二)理论观点及时更新。
当前,主流的教育心理学倾向是以强调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建构知识的能力,同时强调将“教学材料”转变为“学习材料”。为了反映这一转变,应当及时地对教材或者其他材料中已有的知识理论和观点进行补充和更新,以使其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
比如,目前的教育心理学的主流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本,因此就有必要在“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理论和教学”部分以学生为中心内容进行强化,包括对皮亚杰、埃里克森、维果斯基等的心理发展理论中阐述教育意义的内容进行更新、补充和再阐述。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就需要先对学习的本质、过程和条件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对此,就需要对认知学习理论、人本学习理论以及建构学习理论等内容进行及时补充和更新,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前景等。对“学生”和“学习”概念进行详细解构,促进学生掌握扎实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三)注重对学生应用实践的指导。
教育心理学研究是为教学和学习服务,旨在通过心理学研究,解决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连串问题,提高教学和学习质量。所以,在大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必须突出体现教育心理学学科的实践导向作用,将动机激发、知识建构、学习策略、技能形成等等内容,作为教育心理学教学和学习的主体。比如,笔者在“动机激发”中,根据行为强化理论实施奖惩手段,根据期望一价值理论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根据目标理论调整教学架构,并通过这些与成就动机理论相关的理论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
针对教育心理学这样一门理论与实践交叉的学科,我们应当结合不同的教学主题,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实施改革。
(一)提倡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与其他学科不同,大学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理论性很强,其中概念性内容在课程教学中占据十分大的比重。针对概念,应当以教师讲授为主。但在此基础上也要有所转变,特别是要积极发动学生广泛参与,将课上得生动有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自我讲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心理学理论进行讨论和质疑,增强学生学习大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兴趣,并最终通过兴趣引导,促使其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同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的问题中去。
(二)开展小组合作与探究。
上面我们提到,大学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研究的主体对象就是学生,研究与讨论的问题都与学生实际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现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究和运用知识。同时,在发动学生个体探究的基础上,也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进而加深学生对主体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选题的深刻理解并且灵活地使用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人际沟通能力。
(三)课堂观察和案例分析相结合。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是运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安排实地听课和观摩录像,选择典型课堂教学视频或者教学录像让学生观察,或者带领学生实地听课,要求他们将观察和分析的结果,以案例分析报告的形式提交。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教学优劣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最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阅读高水平的文献。
此外,还可以通过高水平的文献阅读方法,鼓励学生独立地阅读文献,独立地积累数据,尤其是尝试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的英文文献。在学生自主完成文献阅读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任务,比如,读书笔记,或者是设计调查问卷等,鼓励他们积极地进行交流与研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采取多样化评价手段。
最后,在对大学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进行学习成果评估中,也应当采取多样化的评估方式,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下以“分数高低论英雄”的评价方式,倡导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比如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论文的撰写质量,实践活动完成的实际情况,以及创新能力等等,与结业考试一齐,作为结业考核的重要指标,彻底摆脱“一张试卷定终身”这一落后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活学知识、乐学知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大学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的建构与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教育心理学学者和教师的共同推进才有可能实现。未来,希望与各位同仁一道,共同推动教育心理学课程取得新的发展。
心理学的探讨论文篇四
教育心理学一方面的含义就是指研究教育和实践中的各种心理动态和行为规律的科学研究实践,包括的心理学有下面这几种心理学:社会教育心理学、学校教育心理学、家庭教育心理学;另一方面的含义就是指学校教育心理学,也就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跟教的最基本的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它属于应用心理学,它的研究对象就是怎么教会别人和怎么学会别教的,并且包括教跟学的相互作用。
教学心理学研究内容大多数围绕教跟学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开展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一下几种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还有教学环境这五种要素。把所有学习的过程、教学的过程、和教学的评价和反思的过程的三种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大多数对教育实践拥有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这四种主要作用。这四种主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下面四个方面:
(1)描述用来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明白要解决的问题。
(2)解释用来为实际教学提供比较科学的理论性的指导工作。
(3)预测能帮助教师预测并且帮助干预学生们的心理活动。
(4)控制能帮助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来进行下一步研究。
教育心理学当前属于优化的结构体系。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生怎样学习的特点、学习时的心理规律和学习的条件的科学研究,他的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一般的学习心理、分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与教师的这些部分。在这些里面“心理发展与教育”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描述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发展的理,“学习理论与教学”一部分主要关注学习基础知识,从古至今需要压缩旧的理论,然后再突出新的观点。“一般学习心理”一部分关系到学习的目的性、学习的改变方法、学习的实质性和类型、学习的生理机制的内容。“分类学习心理”一部分关系到知识的建构、技能的形成、学习的新策略、问题的解决、社会规范和品德等方面的学习过程以及它的促进条件。“教学心理与教师”的部分关系到教学的设计方法、有效的教学新策略、个别几个的差异、教学的评价、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主要内容。在整个优化的结构体系中,学习跟教学的心理部分前后相互照应,相互辅助而成,教育心理学课程结构浑然一体。
教育心理学的课程主要内容是应该和日常教育教学联系非常紧密,对于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的作用。但是目前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抽象不具体还特别的枯燥乏味,因此应该在保持教材体系科学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在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增强教育心理课程的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对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进行的整合和优化。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教材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就是比较强调服务实际生活,是一种重点研究基础。之前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的教材。绝大多数强调从面相教育事业的实际点作为基础点,重点注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此昂是教育过程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规律”,所以教育心理学教材一般都是从知识方面的学习、各种技能的培训、良好品德的教育、各种审美教育、其他的体能教育、心理学科教学、个别差异等各个角度进行组织改革。
在现在的课程改革中大多数课程设置较多的实践课程,可以更加的扩展传统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教师的礼仪和沟通等实践内容,并且会让每个学生亲自编写教案材料并且开展讲课比赛;并对学生们进行专业的讲课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只有通过理论和实践的两个方面的共同学习,才能够成为市场上竞争的专业人才,在选择就业的时候会具有更多更好的选择结果。
四、总结。
教育心理学课程作为心理学专业的一门最重要的心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会通过了解在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教学改革会围绕着整个教学的目标、优化教学的基本内容、改革教学的方法、扩展反馈平台、革新评价机制五个大方面进行下一步,取得比较好的成就,也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5]国云玲.主体性创新性主动性师范性——关于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尝试与思考[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心理学的探讨论文篇五
摘要:语文课程是每个中国学生的必修课程,它的学习伴随学生的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全部过程,在完善学生的人格和提高语文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贯彻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出发,不断优化小学生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积极心理学;学习品质。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改变教学模式,贯彻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不断优化小学生的学习品质而努力。积极心理学,即在研究手段上采用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以人的美德和力量为研究目标的一种新型心理学。拥有积极的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基础,而个人积极品质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学习环境,即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贯彻积极心理学,必须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把积极心理学模式引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笔者通过分析三种基于积极心理学而优化小学生学习品质的途径,希望为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借鉴。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积极的学习品质。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各有差异,好动是小学生的本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活动中,给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平等、活泼的情形下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讲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天安门广场》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读课文并且明确划分文章的段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天安门广场的动态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点集中到课文中,这样课堂气氛就比较活跃。之后把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分组学习本课的重点生字“碑、府、坛、辉、煌、仪”和重点短语“红墙黄瓦、尽收眼底、永垂不朽、巍峨壮丽、姹紫嫣红”等,并且讨论每一个段落的具体含义。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可以发挥每一个同学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围绕主题畅所欲言,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胆量,使学生平等地参与课堂活动,既实现学习目标,又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自由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就是对积极心理学的完美贯彻,对学生而言,使他们形成积极学习的品质。
二、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优化学习品质。
对于大部分的外来子弟工的孩子而言,由于父母长期在外,他们很难感受到切实的母爱和父爱,很多孩子存在心理问题。语文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认真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心理状况,与孩子多沟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在小学语文课程中,针对外来务工子弟的孩子,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切身考虑这些学生的实际状况。在讲四年级下册《番茄太阳》,由于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是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用“番茄太阳”表现明明那天使般的微笑,温暖着别人的心,因此教师借助这个主题,设置一个以“走进孩子心灵深处,帮助孩子快乐成长”为主题的活动,提前在黑板上制作相应的板报,吸引学生。教师在活动环节渐渐让学生明白“老师会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组织“小手拉大手、助梦成长”的活动,使每一个孩子都参与活动,真切感受学校给孩子们的温暖,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在课堂结束之后,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让学生真正说出心里话,并指导学生把心里想说的话写到日记本上,等爸爸妈妈过年回来之后,送给他们看。这种心理疏导活动可以减轻学生的自卑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学生的人格,不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引导学生自主发散思维,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语文教学除了教会学生基本的语言文化之外,还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发散思维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例如在讲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陶校长的演讲》的时候,由于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演讲的基本特点和陶行知校长的演讲内容。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词语“堡垒、源泉、造福、鞭策”等外,还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发散思维,认真体会这些词语比喻手法后面的深层含义。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讨论:“陶校长的四问分别是什么?你怎样理解陶校长所说的四问?”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除了在课本中找出陶校长的四问之外,都发挥想象力,说出对这四句话的了解。同时在小组合作中又通过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发现了新的问题,比如:“陶校长通过演讲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在这个阶段对我们影响最深刻的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以身作则,去贯彻陶校长的演讲内涵?”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在发散思维中促进学生学习品质的优化。在小学语文新课改的背景下,贯彻积极心理学的精神内核,引导学生不断优化学习品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精神的贯彻实施,需要国家的支持、社会的宣传、学校的实施和学生的配合。
一方面,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把先进的教学理念传达给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
另一方面,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在课堂活动中紧跟教师的讲授思维,不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主发现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采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使学生在平等、活跃的氛围中发挥能力,从而强化学习能力;针对外来务工子弟的孩子,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创设各种活动让他们真切感受到社会的美好,并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心理疏导,减轻他们的自卑心理,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在语文教学环节中,教师提出具有意义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让学生在问题教学中提高语言素养和语文能力。总之,贯彻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优化学生的学习品质,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参考文献:
[2]丁翠翠.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小学生问题行为转化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3.06.
心理学的探讨论文篇六
实验哲学是近年内在哲学学科领域内新兴起的一股研究浪潮,在哲学界反响强烈,提倡采用多学科融合的方法与视角去看待和探究古老的哲学问题,以期获得新的结论和启发。理论心理学与哲学同根同源,它保持着传统哲学思辨的研究方法,也正是因为该研究方法的非经验性,在发展的道路上受到非难与阻碍。哲学领域内出现了对传统哲学方法论的反叛,这对于理论心理学未来的发展道路有何借鉴?本文旨在分析实验哲学运动的新发展对于理论心理学未来研究的意义和启示,为理论心理学的发展引入新的研究契机。
近些年来,由一批年轻的分析哲学家所掀起的新兴变革运动正在哲学界兴起。他们脱离传统哲学的研究方法,不再单纯依靠“扶手椅上”的单纯思辨方式继续形而上的哲学,而是使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哲学研究,对于一些基本的哲学命题进行实验分析。同理论心理学的产生一样,实验哲学的发展壮大也是受到了哲学发展进程中内部局限与外部发展的矛盾相驱动。
内部局限是指哲学领域内的传统研究方法在其有效上存在着很大限制,因为“我们存在于一个纷繁万变的世界中,人类创造的概念系统也是庞杂的,若不借助于外在的经验或物质条件,单凭有限的想象或逻辑推理,往往难以驾驭概念系统的复杂性”,因此哲学迫切需要方法的革新。于是哲学家们需要寻求一个更为综合的研究道路,凭借实证方法探究人类对传统哲学议题的真实想法的实验哲学就担负起了这样的使命,实验哲学家们结合了实验心理学、认知科学、脑科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试图探讨人类直觉问题背后的心理模式与认知机制。
外部发展是指其他学科发展带来的促动。哲学的研究内容很大部分是探索人自身问题,这些问题也受到了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学科的关注,他们从技术层面对这些问题予以新的解释和突破对于哲学在这些问题上的研究就是一个促动。哲学需要保证其学科的竞争力就需要用更加整合的方法对趋势下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解释,否则就会被历史所淘汰。另外诸如概率论、统计决策论、博弈论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也为实验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合适的工具土壤。
在诸多因素的促动之下,哲学家们开始使用科学的武器重新探索古老的哲学议题,以期脱离传统哲学研究沉寂的氛围。
近年来,实验哲学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进步,现在美国及欧洲的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都相应地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实验哲学实验室—目前比较有影响的哲学实验室有意大利pavia大学哲学系的计算哲学实验室、加拿大simonfrase:大学哲学系逻辑与体验哲学实验室、美国arizona大学哲学系体验哲学实验室等,其研究课题也都颇具代表性。如美国arizona大学实验哲学实验室关注的是认知直觉、规范学习、自我概念等议题的研究;耶鲁大学的实验哲学实验室关注的是非道德问题的道德判断影响因素、自由意志的直觉等问题。
在上述代表性的实验哲学研究当中,是采集普通人所持有的直觉数据来统计分析问题答案,但哲学的探究并非是寻求关于事实到底“是什么”的答案,而是需要指出或纠正流行的谬误,寻找“应该是什么”的解答。统计数据只是用某种方式帮助我们获悉事实,而这些事实经过一些转折,再对哲学探究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此实验哲学的结果对哲学理论的.影响是问接的,或者说是“薪合剂”与“指路标”的作用。
实验哲学在思辨的大本营里崛起,星星之火正在以燎原之势发展,而在实证的穷境里寻求喘息的理论心理学应从中获得哪些启示?着眼于理论心理学的困境,结合实验哲学的新发展,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出实验哲学对现代理论心理学研究具有的意义和启示。
(一)方法论的转向。
实验哲学的兴起,本质上来说是对哲学研究方法的一次革新,是哲学与科学的进一步结合,体现的就是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转向。
面对一贯运用思辨方法、逻辑研究来论证,全凭直觉经验度日的传统哲学,实验哲学首先挑战的就是其对于直觉知识的过分依赖,通过实验分析对哲学思想有更深刻的洞察,使原本晦涩、模糊的哲学问题更加具体、清晰,正体现了实验方法的强大竞争力。也正是这种优势,促使了哲学家研究方法论的转向。
有鉴于此,理论心理学也正需要一种不同于传统心理学狭隘的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也不应是激进的相对主义方法,而是“在推进理论型知识的研究基础上,寻求理论的同一性。这是更容易被学术界所认同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提倡多元化的方法论模式。在当前的理论心理学,乃至心理学科的发展中:第一,须确立一种多元方法论评价体系;第二,重视学科问的综合,创建一种“整合的心理学模式”;第三,要不断的寻求和掌握新的方法技术,为研究提供新视域,新观点。
(二)探索融合之路。
实验哲学作为一个方法论层面的变革运动,对其最大的争论也必定集中在哲学这个领域内这样的方法论改变是否必要和正确。有人质疑这样的变革是将“做哲学”变成了“做心理学”,是“越姐代危”。但支持者认为,哲学并没有忘记它的终极使命,使用科学的实证方法是寻求老的争执问题的新解,是启发新的问题去思考,它是一种对新时代发展和繁荣哲学的有益探索。这样的良性创新,提示我们重视在理论心理学的发展中探寻一条融合之路。
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之问,向来存在着许多难以平衡的分歧争议,经由实验哲学发展的经验,我们看到这其中也隐含着某种建设性发展的可能性。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范式与新的研究范式存在着难以轻易跨越的鸿沟,但这些冲突、矛盾都是正常合理的,“对现实主义的多元论来说,冲突具有潜在的建设性意义,这些冲突通过共同分享的价值观而得到解决”。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一方面,具体的工作需要依据充足的实验资料,而大量的实证研究也需要形成概括体系化的理论假设另一方面,实证研究也在逐渐面向那些经验性的工作中所蕴含的形而上问题。
考虑到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现代心理学所面临的问题,基本上都具有深层次和高难度的特点。而无论是运用实证来研究还是借助理论来研究,多类型、多层次的研究主题都普遍面临着如何把研究深入持续下去的难题。这就要求心理学家不仅需要依赖实证的研究范式,更需要有理论的研究纲领来指导研究。理论心理学的学科发展目标是“促进心理学向譬如物理学中的理论物理学与实验物理学、经济学中的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那样的态势迈进”。心理学迈入到了一个迫切需要提升学科整体理论研究的新阶段。“现代心理学从来都不缺乏实验的资料,通过多年的发展,心理学已积累了大量的数据、素材、模型等,但如何将这些零乱的资源合理统筹起来,构建成可用的框架体系,正是理论心理学工作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结语。
实验哲学运用实证的科学方法来重新审视传统哲学问题,开拓了研究哲学问题的新契机,扩展了传统哲学研究的疆域,推进了当代哲学研究的变革与发展。理论心理学如何参照实验哲学的经验,继续推进心理学理论研究的进步,促进心理科学的成熟?我们从实验哲学的兴起与发展中所能借鉴到的,更多的是一种学科整合范式融合的发展观念。我们相信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范式最终与理论的研究范式会走上一条殊途同归的道路,我们也期望在心理学界能够形成一种“理论的自觉”,营造一个是与心理学理论发展与创新的学术氛围。
心理学的探讨论文篇七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备受广大消费者的关注,且食品安全与卫生是当前国内外普遍都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目前国内食品安全卫生的现状,结合《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从课程内容的建设体系、课堂授课方式方法以及考核形式等诸多方面进行探讨,总结近几年来的教学改革方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好的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食品安全与卫生;教学方法;课程改革;探索。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是我校为了培养食品专业高素质人才而开设的专业课程之一,在此专业的不断扩大与发展过程中,本门课程自始至终都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主要阐述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的种类、来源、性质、数量、污染食品的程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机理以及此影响的发生、发展和控制的规律,为防止食品受到有害因素污染的预防措施等[1]。该课程不仅是与微生物学、分析化学、食品毒理学、生产管理与控制等多种课程相互交叉的科学,是从事食品的生产、检测、科研和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了解的一门学科[2],而且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以及应用性的一门主学科。学生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较全面地掌握食品生产中的有毒有害因素的种类、来源、安全的卫生控制等方面的理论和技能[3,4]。本文从课程内容的分析、讲课方式方法及考核形式等诸多方面进行探讨,总结教学改革方法,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好的思路及对策。
一、《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图书选择及教学背景探索。
该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由史贤明主编于3月出版的《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该教材编写的内容涉及面广、内容较新颖、结构较合理、每一个章节的.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了食品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预防措施,并根据食品的生产、贮藏运输以及销售的整个食物链进行安全控制的理念,对每一个环节的危害因素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及解决的办法。另外,本教材又对消费者关注的“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食品的良好生产规范”等话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该教材在最后对食品安全的控制、方法以及对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做了详细的阐述,并且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及其相关的管理机构。
1、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食品在国内乃至国外是非常重要的行业之一,它涉及到的是食品的生产、开发、管理、运输以及销售等各方面的知识技能,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的教学研究主要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将现有的教学模式转向实践应用型模式,根据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重组新的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5,6]。另外,通过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但能够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食品安全与卫生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促进食品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以最大程度保留天然食品的营养成分,不断提高加工食品的营养,改善我国居民营养状况[7],同时还可提高食品的卫生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对于食品安全的范畴和基本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解食品安全隐患源、检测鉴定手段、评估方法、管理法规的制定等,为未来进一步学好其他的专业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食品安全从自身做起。
个人卫生是指良好的健康习惯,如洗澡、着装整洁、经常洗手等。良好的个人习惯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必备条件,食品在加工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从原料的验收、加工、存储、运送、销售等环节都需要有良好个人卫生的健康员工进行操作,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和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料;学生在接触生熟食品时及进行温度测量时必须戴手套,必要时需重新洗手,预防交叉污染;告诫学生食品安全无小事,一切从自身做起,并向周围的人们进行宣传介绍,理论结合实践,激发学生热情。
首先应建立教学模板,用启发式教学方式授课,渐渐丢弃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将该门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从教学的主要内容出发,建立多种教学模板,根据理论基础、实际的应用状况、存在的问题、课堂授课方法,来启发学生学习新知识、新内容,开拓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另外,利用多种教学工具(粉笔、ppt、电教视频等),来取代传统的理论授课方式: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本课程的实习试验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安排。首先,可组织学生参观一些食品企业,尽可能让学生参加食品安全生产实践,使学生了解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安全隐患,分析产生隐患的原因,并初步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其次,通过组织学生到食品加工厂或食品流通场所进行调查研究并取样,进行农兽药残留、添加剂超标使用等的分析,引导学生进行风险预警和安全性评价。
2、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拓学生思维。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及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可以开设食品质量综合性实验或一般家庭饮食安全的调查分析设计性实验。食品质量的鉴别试验可以由学生来选定鉴别的食品,学习该食品的质量标准,测定方法,并对该选定食品进行测定,对食品质量进行评价。通过上述试验不仅可以培养出学生查阅食品安全相关文献的能力,而且还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
对本课学生而言,案例教学也是《食品安全与卫生学》教学中很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传授国内及国外食品安全与卫生的一些案例,让学生了解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中的相应措施,使学生对国内乃至国外的食品安全与卫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收集最新发生的国内外食品安全事件,将这些事例结合理论应用到课堂讲授中。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食品、食品质量、食品卫生、食品安全、食品毒理和食品安保的概念和内涵。
4、视频教学。
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某些优秀的视频资源,在课堂中播放给学生。如“转基因生物与食品安全”、“谨防祸从口入――食物中毒防护知识”、“食品添加剂”等,通过视频播放不仅可丰富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对食品安全的广泛关注,而且能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
5、考核方式。
本课学生考核一般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其次是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考核。在以往的传统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采用的是考试方式,这种方式虽然比较简单,但是由于过于单一,学生在考试前为了应付考试往往都是死记硬背,期末搞突击,不能有效、充分地复习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如果仅以写论文或综述的形式来考核,不仅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无意中教会学生从网上粘贴复制,相互抄袭,根本达不到考核的目的。因此,加大考核力度,注重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综合培养是目前教学改革的关键[8]。笔者认为考核可以按照闭卷考试占40%、课堂讨论形式占20%、食品安全卫生实验设计占30%、上课考勤占10%的比例进行,通过这种考核方式达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目的。这种考核方式更加科学,更有利于增进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主要阐述了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的种类、来源、性质、数量、污染食品的程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此影响的发生、发展和控制的规律,为防止食品受到有害因素污染的预防措施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从预防的观点出发,掌握食品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及预防措施,掌握食品安全卫生的评价程序与方法,了解各类食品在加工和储藏过程中的安全与卫生问题以及一些基本实验技巧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今后的独立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史贤明。食品安全与卫生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9。
[2]李梅,胡文娥,王凯,董华强。食品安全与卫生课程实践教学研究与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08,(3):67―68。
[3]纵伟,刘艳芳,郑坚强,景建洲。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10,(1):87―88。
[4]张拥军,潘秋月,周建勇,李佳,朱丽云。关于质检特色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9,(12):441―442。
[5]王天梅。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教学方法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22):248-249。
[6]韩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构建刍议[j]。物流科技,2011,(2):132―134。
[7]李新生。食品安全与中国安全食品的发展现状[j]。食品科学。2003,24(08):250―255。
[8]李星科,张华《。食品营养与卫生》教学改革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81―183。
心理学的探讨论文篇八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由西方传入我国的。在西方心理学传入我国之前,我国是否就没有心理学呢?不是的,我国的心理学思想早已孕育于历经千年的哲学思想之中。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各种心理学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仍然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孔子有关自我意识发展的心理学思想。
古希腊著名哲人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箴言,标志着西方自我意识的最早觉醒,而在较之早约五、六百年的殷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对人自身进行了主动反省,对自我意识也有了初步的探讨。中国社会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关于自我意识的思想,已得到很大的发展。孔子曾提出过一段著名的关于人的一生心理发展历程的论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人的身心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每一阶段都各有自己应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在某一阶段停滞不前或过度超前都可能是一种心理行为的畸变。到了晚年,他又提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这也同样是正确的处事态度与准则。老一代退出社会变革的前沿,让位于下一代,也是老年人健康的心态。
二、孔子有关学习的心理学思想。
孔子提出了“学以致用”的学习观。学习的目的不是学习知识,而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有效地运用于实践。另外他提出,学习时首先应该采取虚心的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主张学习的知识面要广泛,学习的途径也要多样化。“学而时习之”,还要“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还强调思与学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到学生冥思苦想之后仍然有所不理解时不去启发开导他。这些思想符合学习规律,与现代教育心理学中的很多学习策略相似,在今天仍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三、孔子有关人际交往的心理学思想。
在孔子生活的时代,用“人伦”这个本土化的概念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五伦”即五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及朋友关系,这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仁”的思想是人际交往的核心。孔子说:“人者,仁也。”表明孔子视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为人的第一条件,是个人健康发展的前提,是人之所以为“君子”的必要条件,这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心理健康观是一致的。孔子还建立了一套关于规范人们交往行为的保障机制,这就是“礼”。孔子所谓的“礼”主要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规范和准则。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另外,孔子提出“义”作为制约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节制机制,成为人际交往时利益取舍的一把标尺。在他看来,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不应只看重个人的私利,更要看重义。最后,孔子提出了“和为贵”的主张。人际之和,主要是指良好的人际相处状态。即人与人相处时能够做到和谐、和睦,这是人际交往的出发点,也是人际交往的.归宿。
四、孔子有关个人修养的心理学思想。
孔子是一位心理养生理论与实践的先驱,他的很多观点和学说,尤其是他的一些养心之道与现在的心理学理论是相通的。他提出的一系列心理养生方法,如修德养性法、调节情志法、动静结合法等,对于工作紧张、压力巨大、抑郁焦虑的现代人来说,值得借鉴与采纳。修德养性法:先秦儒家论养生都很重视品德的作用,良好的品德和性格本身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孔子首先提出“大德必得其寿”、“仁者寿”的命题,认为有道德的人必然会得到健康和长寿。调节情志法:养生应注重情绪调节。现代医学的研究证明,人的各种情绪反应,如焦虑、愤怒、悲伤、高兴、欢乐等,如果反应强度过大或持续时间过长,就会产生持久的或严重的植物性神经功能的改变,甚至使相应的内脏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我国古代典籍《黄帝内经》中也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之说,认为情绪不良会破坏肌体的稳定和平衡,从而诱发疾病。由此看来,如何调节情绪,如何减少消极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对我们个体健康至关重要。孔子主张勤奋学习,“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认为勤奋学习可以忘掉忧愁。孔子还特别重视诗、乐对情绪、情感的调节作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认为诗、乐可以激励人的志向、启发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情操。“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孔子与人一起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就必定请他再唱一遍,然后跟着他唱。这个过程正是通过音乐达到放松精神的目的。动静结合法:主张养生者要以静制躁来养神调心,同时也主张通过适度运动来养形怡神,促进身心健康,达到长寿的目的。孔子说:“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如果说养神的关键在于“静”,那么养形的要务则是“动”了。孔子也说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认为整天无所事事,还不如下下棋。为了追求身心并修,孔子开设了“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礼、乐侧重德育,兼含美育;书、数为智育;射、御为武育。孔子动静结合的养生观,是符合现代心理健康思想的。总之,虽然孔子的心理学思想形成于2500多年之前,但对我们今天学校教育、个人养生以及社会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心理学的探讨论文篇九
网络营销学以及消费心理学是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两大热门选修课程,这从侧面说明,即将步入社会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们对于网络营销以及消费者心理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通过高校教师多年的课程实践表明,网络营销学和消费心理学这两门课程,虽然一个属于营销学,一个属于心理学,但两者并不是完全相互独立的,相反,它们之间互相交叉,联系紧密。不少教师在过程中,将课程和教学划分为两个独立的领域,令课程和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变得单向而机械化,无法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面对这样的教学困境,高校教师有必重新调整教学策略,将彼此相关的几门课程有机整合在一起,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再进行教学。本文以此为研究背景,着重分析了网络营销学与消费心理学两门课程的科学整合过程,希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们借鉴。
网络营销是网络直复营销的简称,即网络营销本质上属于直复营销的形式之一。具体地,网络营销是指企业借助网络化平台,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对企业的产品进行包装、宣传、营销等活动。
消费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研究分支之一,是心理学在市场营销领域的具体应用,主要以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以及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消费心理学是消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主要课程目的是通过研究消费者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指导企业制订相应的营销方法,促进消费者消费,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一)整合网络营销学和消费心理学是研究动态交互消费心理的必然要求。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社会大众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在消费时开始更加注重消费体验,心理因素对其消费行为的支配作用明显。以往商家或企业在进行产品营销活动时,主要是以产品的价格、渠道以及促销组合为侧重点,而网路营销则更加注重顾客、成本与沟通。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商家或企业都必须要践行每一个营销环节,实现完全化的营销,然而在实际营销过程中,由于商家与顾客之间的沟通交流成本过高等诸多因素限制,并不能实现上述过程完全化的营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令消费者自身有机会参与到企业产品的研发过程并对后期服务等问题提出意见。这种消费者与企业的双向沟通方式不仅能够有效促进消费者的消费积极性,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同时也能为企业研发新产品、制订营销计划等提供重要依据。
(二)整合网络营销学和消费心理学是研究现代个性化消费心理的必然要求。
当代社会消费主体的消费心理已逐渐由以价格、质量等为主导因素逐渐趋向于个性化的追求,引起了消费经济学者以及各企业不同程度的重视。网络营销这种新型的营销方式的出现刚好迎合了消费们对个性化消费的心理需求。网络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前所谓有的自由而开阔的购物空间,在网络商城中,消费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喜欢搜索对应的商品,产品类型丰富多样,且价格对比一目了然,为消费者的购物过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此外,网络营销还很好地解决了企业在实行传统方式的个性化营销过程中所面临的巨额促销费的难题。此外,消费者通过评价系统可以向企业提交信息反馈以及建议等,一方面对企业产品的生产质量起到督促作用,另一方面也给企业研发新产品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一)推进网络营销方式关注消费思潮转变。
消费心理学认为,人们的消费动机以及消费行为会受到文化、传统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对产品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在网络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企业在积极推进网络营销的同时,更多地应该主动关注消费者人群消费思潮的转变。当代人在消费时更加追求文化品位,企业可以充分利用消费者的这种心理为其营造个性化、有品位的轻松购物氛围,使其独立做出购物决定。需要注意的时,网络营销中消费者追求个体独立消费的行为也会为交易带来一定的风险,企业应给予一定的重视。
(二)把握现代消费心理,开展全新网络营销。
网络营销学与消费心理学的有机整合的具体体现方式就是企业在充分掌握当代消费者心理现象的基础上,实施产品的网络营销。企业在开展网络营销时要始终坚持以顾客为主体、以顾客的消费心理为导向的基本原则。消费经济学中认为,价格是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网络商城中,各企业产品的价格信息在消费者面前几乎是完全透明化的,消费者在了解所关心的相关信息后很容易便做出购物决定。因此,企业在制订产品价格以及策划产品信息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心理特征,迎合消费潮流,从而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结论。
总之,从本质上来看,网络营销自身就是一种整合性营销,互联网的介入只是令企业的过程完全化营销得以实现。要想科学实现网络营销学与消费心理学的有机结合,高校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两者进行互相渗透,教师还应当了解当代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网络营销的实务,以便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灌输最新的市场营销信息,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品质人才。
心理学的探讨论文篇十
当现代历史研究要求打破思辨的历史观念时,历史哲学的研究重心随即转入历史认识论的领域。认识论转向的历史哲学不是径直去考查历史本身,而是首先考查历史认识的主体认识历史的能力,于是,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就成为历史认识论讨论的核心内容。而以历史为对象的认识过程,则关系到历史认识的客体及历史认识的主体。从历史认识的客体来说,存在着一个历史事实的客观性问题;从历史认识的主体来说,又存在着一个历史撰述的客观性问题。历史认识中主客体的复杂性,使历史认识论的审查变得比批判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更加复杂。
一、历史的“物自体”:作为“硬核”的历史事实。
从历史事实的客观性方面来看,从事史学实践的历史学家在历史知识的客观性问题上几乎不会产生原则上的分歧。因为一般情况下,他们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历史事实就是指在过去的时空中确实发生的事件,在历史事实就是“过去的发生”这一点上,一般不存在什么争议,有争议的问题发生在认识论层面,即从认识论出发,对于一个历史哲学家来说,他追问的不是针对特殊判断的真实性,而是追问历史认识的主体究竟能否精确地到达“事实”,追问历史认识的主体能否使自己对过去的认识与实际情形完全一致。很遗憾,这个表达方式本身就有问题,这是因为这个陈述在表达出这一问题的时候,刚好碰到了以历史认识论批判为己任的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所反对的问题。从认识论角度说,“保证对历史事实的认识与实际情形完全一致”这种思想方法本身就是非历史的,它是真理的符合论,因为它把历史认识看成是“错误向真理的朝圣”。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所反对的内容之一,就是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完全照原样重构过去”的“客观主义态度”。“客观主义”的历史研究相信,历史学家能够并且已经认识了历史事实,历史学家唯一的事情就是按原样讲述一切。即使是笛卡尔那样轻视历史学的人,也并不否认人们能够认识历史事实。通常所言的历史学是“用一千个谎言掩盖着一个事实”,也只是抱怨历史撰述中的历史学家的主观性而并非否认历史事实的真实性。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被视为历史认识论中的一个“硬核”。
历史研究中的实证主义就是坚持这种“硬核”的,比如,兰克所坚持的“如实直书”的实证主义的理念。兰克认为,历史事实是不依人的意志转移的、独立于历史认识主体的客观存在;经过严格考证的史料是客观存在的真实反映;如果史料的搜集是全面的,历史学家又不将他的个人特征强加给它,那么我们就可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但是,问题恰好就出在这里。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就是指向这个“硬核”的,即所谓的历史事实究竟是什么?它不可能是脱离人的认识的那种绝对的、冷冰冰的客观存在,这是显而易见的'。在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中,新康德主义打破了“如实直书”的理念,其出发点是,历史认识中有其不可离弃的主观性因素,我们脱离这一点去奢谈客观的历史真实,历史认识就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客观性。所以,历史真实也无疑带有历史学家个人的特征,不管这个历史认识的主体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以克罗齐为代表的新黑格尔主义的历史研究,继续了新康德主义的批判。克罗齐颠覆性地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强烈反对“如实直书”的客观主义认识观念。他认为历史不是死去的历史,而是活着的历史,过去就活在现在之中。我们总是从现在的立场出发,以当前为观察点去认识过去的,因此,历史就只能是引起我们当前关切的历史,所谓的历史事实只是与历史学家的“趣味”相关切的历史事实,是和历史学家生活的时代相关切的历史事实———历史事实因此就不可能具有“如实直书”的那种客观性。
这些发生在历史认识论上的讨论,的确指出了历史研究领域中的那种非批判的历史认识观念,要求人们重新理解被想当然了的历史事实,过去发生的并不像自然科学中那样是可以通过特定的条件设定重复观察到的。而在实际中,我们是把认识到的历史事实当作历史事实本身,这样一来,所谓的历史事实就只能是我们所知道的历史事实,也就是说,历史事实仅仅只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获得的认识。还可以这样来表达,在历史学家创造历史事实之前,历史事实对于任何历史学家而言都是不存在的。当历史认识论讨论到这里的时候,情况变得复杂起来,因为此时我们已经突然发现了一个“历史事实的哥白尼”。直白地说,不是历史事实决定我们对历史事实的认识,而是我们关于历史事实的认识决定历史事实。这也就意味着,历史事实就是历史学家的塑造,是历史学家在认识中确立的东西。或者说,历史事实的原貌已经不可能在认识论层面获得,已成为一个历史的“物自体”。
二、“虚构中的虚构”:历史撰述的客观性。
在历史认识客观性的问题上,除了涉及认识对象(即历史事实)的客观性问题,还涉及历史认识的主体问题。不过,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历史认识的主体在历史认识论的讨论中,尤其是在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讨论中,主要是指历史学家。从历史认识主体的方面来考察,其实也就是追问历史撰述的客观性问题。借用沃尔什在《历史哲学导论》第五章的标题来说,“历史学可能是客观的吗?”
历史学是关于历史事实认识的理论,是历史学家以历史事实为“材料”,通过对历史事实的理解与阐释而撰述成的知识体系。它包含两个主要的层面,首先就是历史事实的层面,但纯粹的历史事实并不是历史学,而只是史料的堆积,所以历史学的第二个层面就是围绕历史事实并使历史事实成为可理解的历史撰述。历史撰述是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理解与阐释,追问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或者说历史学何以可能的问题,也就不能只追问历史事实的客观性问题,也要追问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理解与阐释的客观性问题。历史学家仅在历史事实的客观性问题上达成一致,并不能保证历史知识的客观性,因为历史学家在构筑历史学的时候,对如何将历史事实纳入到历史的撰述中,仍然会产生很大的分歧。因此,一种“公正”、“客观”的理解与阐释是否能成为争论的中心,这个问题是历史认识论最难解决的问题,也是史学实践中经常发生争论的问题。
新康德主义历史研究者认为,实证主义的历史学是非批判的,而一门真正的历史学“是一门批判的科学。他们的职责不只是记录和阐述,……没有这种批判观点,就没有这种历史。一个历史学家是否成熟,其根据就在于他是否明确这种批判观点;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在选材和描述细节时他就只能按本能从事而无明确的标准”。那种认为只要掌握详尽的材料和正确的方法就可以达到客观性的观念,只能是一种天真的信仰或偏见。
如果历史学不能驱除主观性的障碍,那么历史学的合法性就成为问题。新黑格尔主义者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另辟蹊径,克罗齐与柯林伍德选择了在本体上把历史上升为“思想”的道路。如果我们可以假设新黑格尔主义的历史本体论思维是正当的,那么这一方案不仅如愿以偿地解决了“历史物自体”的问题,也解决了历史理解与阐释中的客观性问题。因为,如其所言,思想是唯一的实在,历史与思想是同一的,那么历史必然也具备唯一实在的性质,历史完全成为思想本身之后,也就不存在经验的历史现象界与本体界二元对立的问题了———但这都是建立在本体论假设之上。
在柯林武德看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批判性仍然不够彻底,历史学家只了解孤立的历史事实是不够的,如果不深入历史人物的思想世界,恐怕连历史事实都很难理解,就更不用说理解历史本身了。历史学家所要追求的是这些思想过程,所以,“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观点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历史认识论的初衷是确立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却走上了一条“历史即心灵的自我认识”的道路,并且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批判哲学的历史认识论表达方式中,历史知识的客观性问题变得渺茫了,历史认识论的批判并未确立起历史知识的合法性,在患有“主观性”恐惧症的狭隘视野中,无论是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还是其后的新实证主义的历史研究,都摆脱不了“历史物自体”,或许也只好戏谑地承认,“历史就是‘生活的女主人’,但她是一个轻薄的女主人。然而我们一直在追寻她———这种追寻从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时代就开始了……这个主题必须被假设但永远难以达到,并且是不能取得一致意见”。
三、史学实践中历史认识客观性和解的可能路径。
值得庆幸的是,从事历史研究的那些历史学家,并没有因为历史哲学上的认识论批判而使其工作停止下来,并没有因为“历史事实的哥白尼”而对历史事实的客观性产生恐慌。在史学实践中,历史学家相信他们在原则性上能够达成一致意见,但这不是说对历史事实的认识论批判理论对历史学家毫无影响。因此,现在就有必要审查一下在历史研究的实践中,历史学家究竟是怎样看待历史事实的。
为了更清晰地呈现出史学实践中历史学家工作时的思路,我们现在有必要推出两个认识论中的概念,即沃尔什所说的“符合论”与“融贯论”。按照“符合论”信念,“如果一个陈述符合事实,那么我们说它是真的;反之亦然,如果它是真的,它就符合事实。因此,真实性和符合事实似乎就是两个可以互相通用的名词;而这个理论就只在于强调它们的相等。真理———它的拥护者说———就意味着与事实符合;因此凡是并不符合事实的陈述,就都不可能是真的。”沃尔什认为,“符合论”对于头脑不太复杂的人来说,只不过是一种不言而喻的说法罢了,它不能告诉我们究竟某一信念是否与实在相符合。但无论如何,我们摆脱不了“与实在相符合”这一根深蒂固的信念;所以,史学实践中的历史学家的确抱有这样的信念。对他们来说,历史事实的客观性是通过“去伪存真”来实现的,就是对从前的历史学留下来的历史材料进行分析、梳理,通过考古发掘等发现,在分析比较中去掉相互抵触的部分来实现的,在这一点上没有什么不明白的。“融贯论”是一种这样的主张:如果一个陈述表明可以和我们所准备接受的其他陈述相适合(或者说不相互抵触),那么它就是真的。例如,在史学实践中,要确定“秦始皇是死在出巡的路上”这个历史事实,如果这个历史陈述不与史学家已经“准备接受”了的“秦始皇不在咸阳城”的历史陈述相冲突,那么这个历史事实就是真的。用史学家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术语就是“孤证不立”,恰好也能表达其中的意思。然而我们知道,“秦始皇不在咸阳城”不是自明的历史事实,所以“符合论”并不是历史学家的全部信念,他们时而又依靠“融贯论”。由此看来,历史学家的工作无疑类似于在“符合论”与”贯融论”之间的冒险。
在认识论视阈下,历史认识的客观性自然涉及主客体两个方面,也会自然形成历史事实的客观性问题与对历史的理解与阐释的客观性问题。历史事实的客观性问题是由历史学家“对过去的认识如何与过去的发生相一致”而引起的;而历史理解与阐释的客观性是由历史学的“意识形态”———理解与阐释的“前结构”而引起的。历史认识论批判的成果值得肯定,历史并不单纯是史料的函数,更重要的,它也是历史研究者思想的函数。历史认识不仅要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而且需要以现实生活为契机,注入历史学家的思想,需要历史学家精神世界的融入,历史的理解与阐释需要注入历史学家的灵魂。但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在认定历史认识主体的主观性特征影响认识结果的同时,又坚守在主观性与客观性势不两立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中。历史认识中具有其主观性这一特征,使其与自然科学明显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完全没有客观性可言,或者说,我们以自然科学中的客观性去要求历史认识中的客观性未免过于苛刻。
用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理论来说,对客观性的认识必须具备一种超越性的视野,客观性是根置在“成见”之中的,没有任何“成见”,也就没有任何客观性可言,“成见”虽然包含不合理的因素,但也正因如此,才成为“合理的成见”。进一步讲,在历史知识的客观性问题上,那些没有贴上“偏见”标签的乃是真正的偏见。从解释学的角度出发,伽达默尔认为,在历史认识中、在历史性的时间跨度中,我们可以借助历史的发展来淡去“偏见”中属于某一个时代的特殊关切(如现代社会中的功利主义),这样我们就有可能带着比较“客观”的态度去认识对象。在解释学的理解中,客观性乃是各种不同的主体“视界”相互“融合”的结果,客观性不仅仅是开放的、批判的、历史的、生成的,而且连“偏见”也是开放的、批判的、历史的、生成的。
总而言之,历史认识主体的主观性特征并没有对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形成真正的威胁,历史方法论和认识论的中心问题在于,客观地认识过去只能在认识主体的主观性中获得;历史认识的合法性,既有历史认识的客体向度,也有历史认识的主体向度,而且也正是由于主体向度才赋予客观性以开放性与生命力。那种要求上帝视角下的客观性,只能陷入罗蒂所指出的视角中心主义的镜式魔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美丽九寨沟的经典散文九寨沟的散文范本(优秀16篇)
- 四年级批改评语汇总(模板15篇)
- 最新十佳小学生个人事迹材料(优秀8篇)
- 最新团员推优工作总结通用(汇总10篇)
- 宣讲活动总结范文(实用14篇)
- 大学生个人总结不足之处范文(大全20篇)
- 最新小学生暑假军训夏令营活动心得(汇总19篇)
- 物业工程工作总结(优质16篇)
- 最新法律本科自学考试毕业论文(优质15篇)
- 导演职称发表论文汇总(大全15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
相关文档
-
护
理 伦理 学 的 学 习心 得体会(通用10篇)11下载数 996阅读数 -
康复
心 理 学 方面的 论文2 对康复心 理 学 的 认识和理 解论文(三篇)15下载数 271阅读数 -
城市地
理 学 学 习心 得体会报告学 地理 的 感想(五篇)46下载数 507阅读数 -
第一次
学 习护理 的 心 得体会如何写学 护理 的 心 得感悟(9篇)26下载数 654阅读数 -
学 习医学 生理 学 的 心 得体会及感悟 医学 生生理 学 感悟(6篇)50下载数 252阅读数 -
大
学 生管理 学 原理 心 得体会 管理 心 理 学 的 心 得体会(三篇)33下载数 879阅读数 -
学 习固体物理 学 的 心 得体会和感想学 物理 的 感悟(6篇)35下载数 702阅读数 -
医
学 伦理 学 相关心 得体会实用 医学 伦理 学 的 感受(8篇)44下载数 218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