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高中文言文实词劝(优秀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4:18:47 页码:9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高中文言文实词劝(优秀17篇)
2023-11-19 04:18:47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未来的发展制定更好的计划。在写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复制原文的内容,注意自己的表述方式。以下是成功人士总结出的职业发展经验,大家可以借鉴一下。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高中文言文实词劝篇一

【直呼其名】有三种情况:

自称姓名或名。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用于介绍或作传。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一般而言,字与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取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出于礼貌和尊敬。名与字一般由父亲或尊长来取。

【号】即别号、表号。号一般由个人取定,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青莲居士、少陵野老、玉溪生、四明狂客、醉翁、、已斋叟、我佛山人、百炼生等等。

【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欧阳文忠公(欧阳修),史忠烈公(史可法),缪丑(秦桧)。

【斋名】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杨诚斋(杨万里);聊斋先生(蒲松龄),饮冰室主人(梁启超)。

【籍贯】如王临川——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柳河东——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顾亭林——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

【郡望】如唐代韩愈,世人称为韩昌黎,是因为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韩愈实际上是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而苏轼也曾自称“赵郡苏轼”、“苏赵郡”,苏氏是赵郡的望族(实际上苏轼是四川眉州人)。

【官名】在古代官名用以人的称谓十分普遍,如“阮步兵”——阮籍,“嵇中散”——嵇康,“洪经略”——洪承畴,“孙讨虏”——孙权,“贾太傅”——贾谊;“杜拾遗”、“杜工部”——杜甫;“柳屯田”——柳永。

【爵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后人遂以武侯相称;谢康乐——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王荆公——王安石;诚意伯——刘基。

【官地】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贾长沙——贾谊,他曾贬为长沙王太傅;陶彭泽——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骆临海——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柳柳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贾长江——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

【兼称】如《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兼称官职与谥号;《促织》“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

【谦称】有下列6种: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唐玄宗、宋太祖、宋仁宗、元世祖、明太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称朱由检为崇祯皇帝,称玄烨为康熙皇帝,称弘历为乾隆皇帝。

(8)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高中文言文实词劝篇二

一切:今义:所有的;古义:一律、一概、任何。例如: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梦溪笔谈》)。

池?古义:护城河。?今义:小水塘、池塘。

例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

居?古义:停留、过了。?今义:居住、住所。

例句: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走?古义:“跑”的`意思。?今义:行走。

例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汤?古义:热水。?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例句: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去。

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但?古义:只,只不过。?今义:转折连词。

例句: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其实?古义:它的果实,是两个词。??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而含转折),是一个词。

例句: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晏子故事两篇》)。

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

例句: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致词?古义:对……说话。?今义:指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

例句:听妇前致词(《石壕吏》)。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高中文言文实词劝篇三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特征:(1)联系具有普遍性(2)联系具客观性(3)联系具有多样性。

2、联系的普遍性是什么?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

3、联系的客观性及其要求是什么?

(1)含义: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要求:一、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二、但是,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根据联系和实践的关系,联系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及其要求是什么?

(1)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

(2)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高中文言文实词劝篇四

1、适宜,合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2、应当,应该。(诚宜开张圣听)。

3、表推测,大概。(今阴阳不调,宜更历之过也)。

1、重要,简要。(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

2、险要。(筑石寨土堡于要隘)。

3、需要,符合,适合。(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

4、同邀,邀请。(张良出,要项伯)。

5、要挟。(惟大辟无吏可要,然犹质其首)。

6、相约,誓约。(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7、要点、关键。(要在安国家,利人民)。

8、希望。(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

9、总括、概括。(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

10、约束、控制。(然地亦穷险,唯京师要其道)。

1、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阳光,太阳。(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3、温暖。(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4、通佯,表面上,假装。(儋阳为傅其奴)。

5、出的,外露的.。(周秦古玺,多作阳文)。

1、答应、允许。(宁许以负秦曲《廉》)。

2、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3、期望。(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4、处所。(不知何许人也)。

1、不徐不疾(迟缓)。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慢慢地、缓缓地)。

1、饰,装饰。(美要眇兮宜修《楚辞·九歌·湘君》)。

2、理,整治。(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3、兴建,修建。(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4、编撰,撰写。(修史)。

5、学习,研究。(自修)。

6、善,美好。(伊中情之信修兮)。

7、长,高。(邹忌修八尺有余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1、幸而:大王亦幸赦臣《廉》故幸。来告良《鸿》。

2、宠爱: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如姬最幸。《信》。

3、宠信:君幸于赵王《廉》。

1、行动:大行不顾细谨《鸿》。

2、品德行为:辱人贱行《五》其行廉《屈》。

3、实行,做:余嘉其能行古道《师》。

4、行走:道芷阳间行《鸿》草行露宿《指》。

5、将要:行将为人所并《赤》。

6、行列:涕落百余行《孔》。

7、军队编制:蹑足行伍之间《过》。

8、经: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

9、行李:出使的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

1、缘故,原因。(事出有因)。

2、因为,由于。(因人废言因噎废食)。

3、因此,因而。(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4、沿袭,继续。(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陈陈相因因循守旧)。

5、凭借。(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6、依据,随顺。(因人成事因陋就简因地制宜)。

7、趁机。(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8、通过,经由。(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因小见大)。

1、座位。(公子引侯生坐上坐《信》)。

2、坐着,坐下。(项王,项伯东向坐)。

3、犯罪或错误。(何坐?曰坐盗《晏子使楚》)。

4、通座。(座位因击沛公于坐)。

5、因为。(由于停车坐爱枫林晚)。

6、坐守。(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

7、坐落,位置所在。(坐北朝南)。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高中文言文实词劝篇五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

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注释】。

1、锦衾薄:丝绸的被子(因为寒冷)都显得单薄了。形容天气很冷。

2、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控:拉开。

3、铁衣:铠甲。

4、瀚海:沙漠。这句说大沙漠里结着很厚的冰。

5、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6、惨淡:昏暗无光。

7、饮归客:宴饮归京的人,饮,动词,宴饮。

8、风掣: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掣:拉,扯。

9、冻不翻:(红旗)被冻得怎么吹也飘不起来。

【考试范围】。

1、描写边塞雪景(作者从想象角度虚写雪景)的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写送别场面的句子: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从军中大帐写天气奇寒,侧面表现雪的威力的句子: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4、从人的感觉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5、从雪后沙漠、天空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的句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6、从帐内饯行场面表现,表现友情浓烈与真挚,心胸的豪放与豁达: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7、表明分别时依依惜别之情的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9、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0、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1、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2、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3、拓展:李白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高中文言文实词劝篇六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

6古之遗爱也(恩惠)。

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

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安全)。

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

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

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

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

7衣食所安(养生)。

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

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

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

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

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

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

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

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基础)。

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

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

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

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高中文言文实词劝篇七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特征:

(1)联系具有普遍性。

(2)联系具客观性。

(3)联系具有多样性。

2、联系的普遍性是什么?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

3、联系的客观性及其要求是什么?

(1)含义: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要求:一、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二、但是,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根据联系和实践的关系,联系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4、联系的多样性及其要求是什么?

(1)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

(2)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5、什么是整体和部分?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是什么?

(1)含义:整体是指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2)关系: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6、掌握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有什么重要意义?

(2)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7、发展的普遍性是什么?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任何理论都在不断发展.人的认识的积累都会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

8、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9、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

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10、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4)因此,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

11、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1)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2)新事物本身存在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

(3)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

(4)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5)所以,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12、事物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而道路是曲折的.

13、事物发展的状态是什么?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14、什么是量变和质变?

(1)量变: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统一、相持、平衡、静止都是量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

(2)质变: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统一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都是质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

15、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是什么?要求我们怎么做?

(1)关系:一,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二,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2)要求:一、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二、当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的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16、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

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矛盾.

17、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辨证法的根本观点.

18、什么是矛盾?它有哪两个基本属性?

(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

19、矛盾的普遍性是什么?有何要求?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

(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

(2)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要求:

(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0、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它的表现是什么?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表现:

(1)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不同的矛盾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如何?

(2)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3)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一事物总是和同类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

(4)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为特殊性,反之亦然.

2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指导意义。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努力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就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23、什么是主次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1)主要矛盾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次要矛盾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3)关系: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4、什么是矛盾主次方面?他们之间的辨证关系如何?

在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必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此即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另一方则处于被支配地位,此即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5、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认识方法。

(1)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4)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两点中的重点,不是一点论.

26、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7、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只有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8、辨证否定的含义及本质?

(1)含义: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29、实现新事物的产生和促进旧事物的灭亡的根本根本途径是什么?

根本途径是辨证的否定.

30、辨证否定观的要求是什么?

(1)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不仅尊重书本知识,尊重,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31、辩证法按其本质说是什么?为什么?

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因为。

(2)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不断运动中,因而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3)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32、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是什么?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

3、唯物辩证法与行而上学的分歧是什么?根本分歧是什么?

(1)分歧: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行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高中文言文实词劝篇八

1、连接,连缀。(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2、通嘱嘱托。(属予作文以记之)。

3、隶属。(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4、掌管。(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5、类。(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6、等、辈。(若属皆且为所虏)。

7、系、是。(查明属实,事属可行)。

1、通熟,仔细。(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2、谁,哪个。(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3、孰与:与比,哪一个更,哪里比得上。(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4、成熟。(寒暑和节,而五谷以孰)。

5、孰若:哪如、哪里比得上。

1、写,记下。(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2、文字。(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3、书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书籍,书。(家贫,无以致书以观)。

5、国书。(拜送书于庭)。

6、书法、字体。(举世唯知其书)。

7、特指《尚书》,泛指一切经书。(《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1、到去。(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女子,出嫁。(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3、顺从,适合。(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4、恰好。(从上观之适与地平)。

5、刚才。(适为虞人逐)。

6、同谪,被流放。(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7、流放,贬职。(又以适去,竟不自得)。

1、正确,不错,与非相对。(觉今是而昨非是非分明)。

2、以为是。(各行其是)。

3、判断词,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4、这。(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5、作语助。(唯利是图)。

1、派遣,命令。(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2、使,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3、出使。(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

4、使唤。(人皆得以隶使之)。

5、使者。(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赵)。

6、使命。(时周瑜受使至番阳)。

7、主使,指使。(周公之逮所由使也)。

8、假使。(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高中文言文实词劝篇九

1、贾人夏则资皮(积蓄,储备。这里作"准备")。

2、吊有忧(慰问)。

3、当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

4、支子死(庶子,指妾所生的儿子)。

5、践辞曰(推辞)。

6、越四封之内(疆界)。

7、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

8、旅进旅退(俱,共同)。

9、果行,国人皆劝(果决地)。

10、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

11、是故败吴于囿(因此)。

12、无乃后乎("无乃……",恐怕……吧)。

二、通假字(写出句中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

1、将帅二三子以蕃(帅通"率")。

2、令壮者无取老妇(取通"娶")。

3、将免者以告(免通"娩")。

4、三年释其政(政通"征")。

5、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餔通"哺")。

6、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

7、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

三、一词多义(解释多义词)。

1、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

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感到,觉得)。

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管理,主持)。

孰为汝多知乎(通"智")。

2、复:山重水复疑无路(繁复)。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再)。

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恢复)。

3、既:既而儿醒,大啼(不久)。

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已经)。

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

4、劝:果行,国人皆劝(鼓励)。

劝君更进一杯酒(劝说)。

5、遂:自杀未遂(成功)。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于是)。

遂使之行成于吴(终于)。

遂灭吴(就)。

6、当: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掌管)。

木兰当户织(面对)。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到了)。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阻挡,把守)。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必定)。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将)。

三、特殊句式(指出各句的句式)。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山上(介宾短语后置)。

2、何后之有(宾语前置)。

3、执其手与之谋(省略)。

4、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判断句)。

5、十年不收于国(介宾短语后置)。

6、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省略)。

7、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定语后置,判断句)。

8、此则寡人之罪也(判断句)。

四、词类活用(解释活用词,并指出其用法)。

1、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名作动,穿)。

2、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名作动,以礼相待)。

3、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意动,以……为耻)。

4、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使动,使……洁)。

5、又郊败之(名作状,在郊外)。

6、宦士三百人于吴(名作动,做帝王的仆侍)。

7、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使动,使……退却)。

五、古今异义词(指出其古今异义)。

l、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古义:得力的帮手今义:帮凶。

2、生丈夫,二壶酒。

古义:男孩今义:女子的配偶。

3、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古义:原野今义:黄河中下游地区。

4、国人皆劝。

古义:劝勉,勉励今义:劝说。

六、难句翻译。

1、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译:即使没有四边入侵的外患,但是有谋略的大臣和勇猛的武将,也不能不加以培养教育来供挑选录用。

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译:如果能够听到大夫您的计谋,有什么迟呢?

3、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译:不去做百姓所厌恶的事情,补做老百姓认为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

4、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

译:嫡子死了的,免除他三年的赋税;庶子死了的,免除他三个月的赋税。

5、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

译:那些明智达理的士人,使他的居所整洁,使他穿着漂亮,使他吃饱饭,和他们研究事物的义理。(在道义上和他切磋。)。

6、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译:以前夫差让我们国君在诸侯面前出丑。

7、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译:有哪个君主像这样恩惠,可以不为他效劳吗?

8、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译:做臣子的想着要报国君的仇,难道有敢不尽力的吗?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高中文言文实词劝篇十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地敲着战鼓,兵器已经接触(战争开始了),(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人跑一百步然后停下,有的人跑五十步然后停下。

注意:“或”,有的(人)。“走”,在古代是指逃跑。

3、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不行。只是没有跑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热爱兄长的道理反复教导学生,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5、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网眼细密的渔网不进池塘,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季节进入山林砍伐,木材就用不完。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五亩的宅地,栽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品制的衣服了。

7、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译:粮食和鱼鳖不会吃完,木材不会用尽,这就使百姓对供养活着的人、安葬死去的人没有什么不满。

8、(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七十岁以上的人穿帛食肉,老百姓不挨饿不受冻,)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不曾有过这样的事。

9、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这与拿着刀子刺人而把人杀死后,却说‘这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高中文言文实词劝篇十一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译:所以木材经墨线校正后就直了,金属制的刀剑等放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君子广范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什么过失了。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马车远行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能达到千里;。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借助船只的人,并不善于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不能)到达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不能)汇成江河大海。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用心专一啊。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高中文言文实词劝篇十二

1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事,事故)。

2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旧,与'新'相对)。

3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

4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仍然)。

5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6既克,公问其故(原因,缘故)。

7故遣将守关者(故意,特意)。

8此物故非西产(原来,本来)。

9故臣复取璧(所以,因此)。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前例)。

11病故,物故(死亡)。

1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坚固)8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要的`地势)。

2固请,召有司案图(坚持,坚决)。

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固执)。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原来)。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表示让步,固然,诚然)。

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安定)。

7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坚守、安定)。

1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回头)。

2顾野有麦场(看)。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

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顾惜,顾念)。

5大行不顾细谨(考虑)。

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但是)。

7顾玩:仔细端详。

8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表轻微转折)。

9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难道)。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家,国家的)。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诸侯国)。

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国都,京城)。

4逝将去女,适彼乐国(地区,地域)。

5等死,死国可乎(国事)。

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经过,通过)。

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超过)。

3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胜过)。

4以其境过清(过分,过于)。

5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错误,过失)。

6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责备)。

7今公子故过之(访问)。

8一日,大母过余曰(到,到来)。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高中文言文实词劝篇十三

1、事,事故。(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2、旧,与新相对。(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3、衰老。(暮去朝来颜色故)。

4、仍然。(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5、老朋友,引申为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

6、原因,缘故。(既克,公问其故)。

7、故意,特意。(故遣将守关者)。

8、原来,本来。(此物故非西产)。

9、所以,因此。(故臣复取璧)。

10、故事:旧事,前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1、死亡。(病故,物故)。

1、击鼓。(百姓闻王钟鼓之声《孟》齐人三鼓《曹刿论战》)。

2、振动。(微风鼓浪《石》)。

3、鼓(乐器)。瞽奏鼓(《书·胤征》)。

4、弹奏。(赵王鼓瑟《廉》今王鼓乐于此《孟》)。

5、古代夜间计时。(戊申晦,五鼓《登泰山记》)。

1、白茅编成的覆盖物。

2、建筑房屋。(盖屋)。

3、车盖,车蓬。(日初出大如车盖)。

4、遮盖,掩盖。(日月欲明而浮云盖之。《淮南子》)。

5、崇尚。(盖威)。

6、超过,胜过。(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盖世无双)。

7、加上。(盖章)。

8、承接上文,表原因,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9、承接上文,表推测,大概。(盖其至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10、通盍,何,何不。(技盖至此哉)。

1背东西,以背载物(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担负,使承担(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依仗,凭借(秦贪,负其强,)。

4对不起,辜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违背,背弃(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

6失败(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

7覆盖(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8亏欠,拖受,责通债(通家尚负责。)。

1返回;回来。(昭王南征而不复)。

2恢复(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3再,又(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4重复(山重水复疑无路)。

5回答(王辞而不复)。

6报复(有北面复匈奴之志。)。

7免除赋税徭役(沛幸得复,丰未得复。)。

8通覆,遮盖,盖上(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9复算,追究(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1、不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非人不传非亲非故)。

2、不。(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非同小可)。

3、过错,不对。(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4、责怪,反对。(是是非非)。

5、没,无。(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

1、周围。(今齐地方千里《邹》。

2、并排。(今操方连船舰《赤》)。

3、正直。(方正之不容也《屈》)。

1、方位、方向。(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张》)。

2、当时候。(方此之时)。

3、正在。

4、将要。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高中文言文实词劝篇十四

1、满,遍。(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2、越,更加。(奉之弥繁,侵入愈急)。

3、弥留:病危将死。(病日至秦。既弥留)。

4、经、终。(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1、从高处朝向低处,面对。(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2、面对。(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如临大敌)。

3、到。(双喜临门身临其境)。

4、正当,将要。(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阵磨枪临渴掘井)。

1、怜悯,同情。(独不怜公子姊耶?)。

2、可怜:可爱。(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3、疼爱、爱惜。(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4、爱戴。(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5、值得同情。(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可惜。(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种类。(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

2、事例。(举类迩而见义远)。

3、类似,象。(中会殿阁,类兰若)。

4、类推。(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5、条例。(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

6、大都、大多。(近岁风俗尤多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

1、能够。(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2、战胜,攻破。(然操遂能克绍)。

3、克制。(克已复礼为仁)。

4、肩负,引申为担当、胜任,担当家务。(子克家)。

5、克制、约束。(克已奉公)。

6、限定、约定。(与克期俱至)。

1、经得起,忍受。(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能够,可以。(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3、能够,可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4、胜任。(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

1、断绝。(不绝如缕络绎不绝韦编三绝)。

2、终止,消失。(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3、隔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穷尽。(绝处逢生)。

5、极,最,非常。(佛印绝类弥勒)。

6、到了极点。(以为妙绝)。

7、完全,绝对。(绝无踪响绝无仅有)。

8、横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高中文言文实词劝篇十五

2、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_山河。

倒下的尸体上百万,流出的血可以使盾牌漂起来;(秦国)乘着有利的形势,宰割天下诸侯,分割各国的土地。

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方的边界修筑长城来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余里。

4、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译:胡人(再)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

5、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的应和他,都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着他。

7、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试着让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量一下长短大小,较量一下权势和力量,那就不能够相提并论了。

8、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可是秦国凭借那狭小的地盘,得到了天子权势,统治着八州,使同列的诸侯朝拜称帝,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9、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求!无乃尔是过与?

翻译:冉有!恐怕该责备你吧?

无乃”,岂不,难道不,恐怕。“过”,责备。

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翻译:(盲人)站立不稳而又不能扶持,摔倒了又不能扶起来,那么还要用那些辅助的人干什么呢?相:这里指搀扶瞎子走路的人。

3、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4、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翻译: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就担任这个职位,(如果)不能的就不要去(当那个官)。”

陈:施展。列:职位。(翻译时要字字落实,字字对应)。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翻译: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嘴上)不说“想要(得到)它”却一定要替自己的行为编造借口(来搪塞的态度)。疾:痛恨。辞:托辞,借口。

6、既来之,则安之。

翻译:既然使(远方的人)来归顺了,就要使他们安居下来。

7、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我担忧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高中文言文实词劝篇十六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译:所以木材经墨线校正后就直了,金属制的刀剑等放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君子广范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什么过失了。

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马车远行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能达到千里;。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借助船只的人,并不善于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译: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不能)到达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不能)汇成江河大海。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7、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用心专一啊。

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

译:秦国有足够的力量(乘他们)困顿而他们,追赶逃兵败将。

2、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山河。

倒下的尸体上百万,流出的血可以使盾牌漂起来;(秦国)乘着有利的形势,宰割天下诸侯,分割各国的土地。

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方的边界修筑长城来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余里。

4、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译:胡人(再)不敢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

5、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译: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像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一样的应和他,都担着粮食,像影子一样跟着他。

7、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试着让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量一下长短大小,较量一下权势和力量,那就不能够相提并论了。

8、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可是秦国凭借那狭小的地盘,得到了天子权势,统治着八州,使同列的诸侯朝拜称帝,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9、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求!无乃尔是过与?

翻译:冉有!恐怕该责备你吧?

无乃”,岂不,难道不,恐怕。“过”,责备。

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翻译:(盲人)站立不稳而又不能扶持,摔倒了又不能扶起来,那么还要用那些辅助的人干什么呢?相:这里指搀扶瞎子走路的人。

3、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4、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翻译: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就担任这个职位,(如果)不能的就不要去(当那个官)。”

陈:施展。列:职位。(翻译时要字字落实,字字对应)。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翻译: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嘴上)不说“想要(得到)它”却一定要替自己的行为编造借口(来搪塞的态度)。疾:痛恨。辞:托辞,借口。

6、既来之,则安之。

翻译:既然使(远方的人)来归顺了,就要使他们安居下来。

7、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我担忧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地敲着战鼓,兵器已经接触(战争开始了),(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人跑一百步然后停下,有的人跑五十步然后停下。

注意:“或”,有的(人)。“走”,在古代是指逃跑。

3、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不行。只是没有跑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热爱兄长的道理反复教导学生,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5、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网眼细密的渔网不进池塘,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季节进入山林砍伐,木材就用不完。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五亩的宅地,栽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品制的衣服了。

7、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译:粮食和鱼鳖不会吃完,木材不会用尽,这就使百姓对供养活着的人、安葬死去的人没有什么不满。

8、(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七十岁以上的人穿帛食肉,老百姓不挨饿不受冻,)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不曾有过这样的事。

9、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译:这与拿着刀子刺人而把人杀死后,却说‘这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呢?

返回目录。

如何提升高考语文成绩。

1.多看点高考试卷的精析文章,而非一味地做试卷。有时候吃透一篇好的试卷精析比闷着头做十套卷子管用。

2.对于全国卷高考语文的前三项题目,在平时训练中,遇到自己做错的拿本子记下来,没事的时候翻翻,无须特别记忆也一样能记得住。

3.做词汇选择题目的时候,对于近似的词汇,多念几遍,培养语感。别以为语感可有可无,早早晚晚他会让你大吃一惊。

4.阅读文章完成题目类试题,在读文章的时候切不可一字一句死抠,也不能一目十行。只要按照正常的速度就可以。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第一感觉。

5.针对作文进行专项训练:一周一篇作文,切记构思不要超过一个小时;时不时练习一下为某段话拟个题目。

6.不要试图压题,猜题。只需要按照正常复习步骤循序渐进即可。

7.针对各种文体的文章做专项练习。

8.写作的时候要收放得体,别搞得憋半天好容易憋出个思路,一下笔就收不住,记住一句经典成语:过犹不及!

9.培养自己的想像能力。

10.每天看看电视新闻,读读报纸!至少30分钟。

返回目录。

高考前注意事项。

一、高考前的饮食。

高考前的饮食问题应该是考生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家长总是调样的给考生做吃的。其实高考不需要在饮食有太大的变化,因为高考的能量消耗,和平时上课的能量消耗比较来说,差不多。不需要额外吃喝东西,就是平时吃什么,高考前的饮食和平时差不多就行。

二、考场熟悉。

高考前准备工作之一,前一天都要去熟悉考场。如果在本校考试,当然就没问题。如果到考场在外校,需要熟悉路径,考室的位置,座位的位置。特别注意厕所的位置,不要有陌生感。考试中途如果出现陌生的事物,容易转移注意力。

三、心理调节。

高考将至,不少考生会出现失眠的情况,甚至出现身题不适,这种情况往往是由于考前焦虑所引发的。针对这种情况,高三网小编建议考生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

首先,要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充分的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能考好,给自己减压,把高考视为一种常态考试;多听听欢快轻松的音乐但不要太放松找不到考试状态,只是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得到释放或调节;最后,作为家长则要不断鼓励考生,给予考生自信,使高考前由焦虑所产生的沉重感、压迫感、不安感等焦虑的症状得到缓解。

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于高考来说无比重要,因为这样才能使考生平时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在考试中能被‘激活’,并从‘内存’中调动出来,才能在高考中冷静应对,自如发挥,达到最佳状态,考出最佳水平。

四、调整作息时间。

为了在高考时,能够有更好的发挥,更好的适应高考时间,在考前的一段时间,可以按照高考时段的时间安排作息,这样可以帮助考在考试时大脑处于兴奋状态。

五、考试规则。

在考前一定要记住高考的规则,不要带考试禁止的东西进入考场,考号、姓名要写在规定处,不要勿带草稿纸等出考场。考号姓名以及答题卡涂写方式可以在平常的模拟考试中演练。这是高考注意事项中最重要的一点。

返回目录。

高三语文复习资料高中文言文实词劝篇十七

1、名字,名称。(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芙》盖当时未有雁荡山之名《梦》)。

2、取名,得名。(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而此独以钟名《石》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梦》)。

1、满,遍。(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2、越,更加。(奉之弥繁,侵入愈急)。

3、弥留:病危将死。(病日至秦。既弥留)。

4、经、终。(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1、从高处朝向低处,面对。(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2、面对。(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如临大敌)。

3、到。(双喜临门身临其境)。

4、正当,将要。(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阵磨枪临渴掘井)。

1、怜悯,同情。(独不怜公子姊耶?)。

2、可怜:可爱。(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3、疼爱、爱惜。(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4、爱戴。(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5、值得同情。(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可惜。(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1、种类。(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

2、事例。(举类迩而见义远)。

3、类似,象。(中会殿阁,类兰若)。

4、类推。(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5、条例。(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

6、大都、大多。(近岁风俗尤多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

1、能够。(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2、战胜,攻破。(然操遂能克绍)。

3、克制。(克已复礼为仁)。

4、肩负,引申为担当、胜任,担当家务。(子克家)。

5、克制、约束。(克已奉公)。

6、限定、约定。(与克期俱至)。

1、经得起,忍受。(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能够,可以。(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3、能够,可以。(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4、胜任。(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

1、断绝。(不绝如缕络绎不绝韦编三绝)。

2、终止,消失。(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3、隔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4、穷尽。(绝处逢生)。

5、极,最,非常。(佛印绝类弥勒)。

6、到了极点。(以为妙绝)。

7、完全,绝对。(绝无踪响绝无仅有)。

8、横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举起,抬起。(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案齐眉举足轻重)。

2、举出,提出。(举类迩而见义远举一反三)。

3、举行,发动。(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4、推举,举荐。(孙叔敖举于海)。

5、攻下,占领。(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6、拿。(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7、全,尽。(杀人如不能举举国上下)。

1、水道。

2、通达。

3、成功。

4、称心。

5、于是;就。(遂逐齐师(出自《曹刿论战》)。

6、终于;竟。(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