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范文通用(模板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03:48:26 页码:8
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范文通用(模板12篇)
2023-11-19 03:48:26    小编:ZTFB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对经验的把握。了解读者的需求和背景,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写作方式和表达方式。下面是一些精美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

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范文通用篇一

科学研究工作的首要一步是选题。选定题目并不难,选好题目则不易。有人说,选好题目是论著成功的一半,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只有选好题目,才能明确主攻方向,确定主要内容,体现出论文的特点和优点,反映出论文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适应社会需求的程度。

有人认为选题很容易,随便选定本专业的任何一个题目,下一番功夫就能出成果;有人则把选题看得很神秘,左顾右盼下不了决心。这是两种偏向:前者带有盲目性,后者显出动摇性。选择题目一定要避免盲目性,克服动摇性;提高自觉性,明确目的性。

选题要考虑客观的需要。有的是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只有经过一番研究才能满足教学需要,提高教学质量。有的是现实斗争和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下功夫研究,从理论高度和深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对策。有的是科学发展的需要,在专业研究中有不少问题要求进行新的探索,或者对别人的研究成果有不同的看法需要开展争鸣。

选题要心中有数。不论选定什么题目,都得先熟悉前人研究的情况。通过查阅书目、报刊资料索引或请教老师和同行,了解前人对这个问题有哪些研究成果,达到什么程度,存在什么争论,还有什么空白或薄弱环节,以便继承前人成果,继续向前开拓。如果自己有不同看法,可提出商榷;如果是空白或薄弱环节,只要有条件就可以想法填补或加强。如果自己无力向前推进,那就不要选这个题目。

选题要考虑自己的条件。诸如个人的兴趣、爱好、基础、长处、掌握的外文语种和熟练程度、搜集资料的可能性等等。

选题时还有几个问题要具体分析:

选大题还是选小题?如果材料来源丰富,可以大题大做,写成大部头专著,或者把大题分成若干小题,各个小题分别逐步去做,集小成大,大部头专著也就出来了。或者小题大做。我手边至今还保存一本20世纪50年代翻译出版的苏联一位学者的博士论文《为苏维埃政权而斗争的水兵》,该文只写从1917年10月至1918年3月这半年时间内,海军士兵在建立和巩固苏维埃政权中的作用。由于作者运用了大量档案和报刊材料,所以全书竟达20.5万字。如果着重从发展规律上进行概括和分析,那么也可以大题小做,做到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纲举目张、鞭辟入里,这样有助于人们提高并加深认识。例如列宁写的《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就是大题小做的范文。全文只有两千余字,把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近七十年间的历史划分为革命风暴、和平发展和新的世界风暴三个时期,概述了马克思主义在这三个时期中遇到的问题、经历的斗争和取得的成就。文中很多精辟的论点和精彩的论述至今还常为人们所引用。这类大题小做的题目,如果立意不新、立论不深、立足不高,就容易流为空泛或肤浅。在通常情况下,最好是中题中做或者小题小做,这样容易深入进去,见效较快。

选理论的题好还是选历史的题好?如果史料不多,前人理论分析较少,自己又能够深入进行理论分析,那就可以选理论方面的题目。如果史料较多,前人挖掘整理不够,那就可以选历史方面的题目。一般说来,最好是史论结合,有的可以偏论,有的可以偏史,但是不要写成纯理论或纯历史。纯理论不免抽象枯燥;纯历史是史料堆砌,难以成为论文。既是论文,总要就大量史料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选热门题目还是冷门题目?热门题目一般都是现实意义较大的,应该注意研究;但是热门题目一般又是研究者较多的,一定要多下功夫研究,以求突破和进展。无论是哪类题目,都应从需要和可能出发,不要单纯“赶浪头”或“钻冷门”。还有一些不冷不热的题目可能更为合适,不要轻易放过。

选新题好还是选老题好?新题一般是前人研究较少的,甚至是空白点,容易出成果;当然新题可能材料少、难度大,要选就要多下功夫,那还是能写出新意的。一般说来,最好是选较新的题目,新题新做或老题新做,而不要老题老做或新题老做。

是先看了材料再选题还是选定了题再找材料?这两者不是截然对立的。选任何题目都要先看一定的材料,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性;可以在确定选题范围之后再继续搜集并阅读材料,进而把题目具体化、精确化。最后,选定的题目,文字表述要求尽量简短、鲜明,不要拖泥带水一长串。

选好题目之后的第二步,就是花大量时间狠下苦功、深入研究。往往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还要对选题作局部调整,或者使选题更加具体化、精确化。

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过程中,也能发现前人引用过的资料及经典著作和原始文献,并编出更详尽的书目。

在阅读各种材料过程中,要开动脑筋、反复思考,大体形成一个研究提纲,把自己选好的题目分解为若干问题。各个问题再分为若干层次;然后按问题先后再细读各种有关材料。在研究过程中,要先从中文材料着手,详细地没有遗漏地熟悉掌握各种中文材料,再去查阅外文书刊,以求新信息、新看法和新资料。要特别注意挖掘第一手材料,同时也要留心第二手材料。

在研究材料的过程中,要用心、专心、细心,才能发现问题,稍微疏忽就会一纵而过,结果还要重花时间和精力去再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各种有用或备用的材料都要手勤,用卡片或本子摘要记下或写索引,每条材料都要注明具体出处,以便日后引用和核对。材料积累多了还要分类排列,既便于检索,又能从中发现还缺少什么,以便进一步广为搜集。有的材料在研究过程中要反复读好几遍,有的还要相互参照比较。

研究过程就是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材料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处理,对问题的认识要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材料要广泛搜集,宽打窄用,在论文中最后精选最有典型性、最切题的材料。要善于发现互相矛盾的材料,下一番功夫辨别、考证清楚。“由此及彼”即考察事物上下左右以及内部与外部的各方面联系,开阔思路,进行比较研究。既要纵向比较,又要横向比较,还要正反面比较。“由表及里”即通过表面现象深入本质,把各个事物作为一个系统来考察,探索系统之内和各系统之间各种因素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总结出规律性。要善于展开、深入分析事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绝对性和相对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统一性和多样性、共性和个性、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整体和局部、联系和区别、定性和定量、动态和静态、回顾和展望,等等。在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思考自己对这一问题能从什么角度加深,能从哪些方面提高,如何进行新概括,做出新分析,运用新语言,补充新材料,提出新见解,得出新结论;不能只是利用别人的成果,改头换面,单炒冷饭。即便是炒冷饭也要添油加料,辅以鸡蛋、葱花、味精,如此才能做出一道别具特色的新食品。但是创新一定要在研究大量材料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形成,决不能靠零星材料、凭一知半解而轻率地标新立异;更不能胡乱提出新观点,片面进行论证。

论文的最后一步是精心写作。动笔写作前,应该通盘整理一下研究成果,对研究提纲进行调整和补充,进一步衍化为写作提纲,对全文的布局、观点的体系、分析的层次、材料的使用作统一的安排。写作过程不是单纯记录研究成果的过程,而是继续深入研究的过程,是把研究成果精确化和完善化的过程。在写作过程中发现对哪些问题研究还不够深透、论证还不够充分,就要记下来继续攻关。

写社会科学论文要明确其性质和特点。论说文不同于记叙文、应用文和文艺作品,而是以议论为主的文体。但是,在论说文中,社会科学论文又具有独特之处:它不同于讲义材料、资料性文章、宣传性文章、通俗性读物。社会科学论文专业性很强,应有自己的研究心得,以表述自己的见解为主,应对学科建设起推动作用,至少也要在综合别人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加深。更高的要求是填补学科的空白,一般要求超过前人已达到的成就,要有新的创见。写论文要力求删繁就简、突出重点,主要写自己的观点。在研究过程中所掌握的各种珍贵资料,则可以系统整理为若干专题,编入附件,留供答辩时用,或供别人参考。文前要概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作出简要评价;文中引用别人观点或不同意别人某个观点,都要求注明出处;文末要求附中外参考书目,表明自己视野有多大,参照并吸收了哪些人的研究成果。

有人认为一篇论文包括观点和材料两个要素,我认为这样概括是不全面的,应该说论文含有论点、论据、论证、论述四个要素。论点即观点,论据即材料,论证指立论证明的方法和层次,论述指文字表述的要领和技巧。同样的观点和材料,有的人更善于归纳和演绎、概括和分析,有的人更善于表达和铺陈、炼句和修辞,结果写出来的文章就很不一样。可见,论证和论述这两者对于一篇论文的成功而言,应该说是不可缺少的有独立意义的要素。对这四个写作要素的基本要求,我想大体上可以编成四句顺口溜:论点方面,观点鲜明、有破有立;论据方面,材料充实、用心搜集;论证方面,分析细致、逻辑严密;论述方面,文字简炼、明确有力。

一篇论文总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要主张什么、反对什么,提出并阐发自己的新见解应是论文的主干,同时还要批驳自己所不同意的其他观点,这样两相对照才更显得鲜明。文中除了突出自己的中心观点之外,还要展开写一系列派生观点,评论一系列别人的观点。

观点是从研究大量材料中形成的.,所以各个观点都要以充实的材料加以佐证。在运用材料时,要注意目的性、典型性和真实性。如果目的性不明确,材料和观点就统一不起来,对不上号;如果使用的材料不具有典型性,就缺少说服力,从局部材料、个别情况就不能做出全局性、普遍性的结论;如果粗心大意,照抄别人搞错的材料,就会以讹传讹。总之,各种材料要用心搜集、细心筛选、精心辨别、耐心考证。

论证是在论点和论据统一的基础上层层展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简到繁,由因到果、由量到质、由浅入深、由始至终。对各个问题细加分析,其中要蕴含一些深邃的哲理,不仅令人折服,而且还能使人读后余味犹存,反复思索。全文从开头、主体到收尾,各个部分、各个段落、各个句子之间,结构、布局和叙述都要逻辑十分严密,一环扣一环,不能有漏洞,不能自相矛盾,或者相互抵消。写好一篇论文不能只着眼于主体,还要注重开头和收尾。古人评判佳作有所谓“豹头、熊腰、凤尾”之说。例如,著名的《共产党宣言》,不仅其主体具有深刻的说服力,而且开头就有很强的吸引力———“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收尾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有何等强烈的号召力!

论述用词要简炼、鲜明、准确,还要生动活泼。用词要反复斟酌锤炼。用词还要多样化,尽量减少简单重复,这样才能使文章不单调乏味。尽量运用我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成语典故能使文章言简意赅。运用形象比喻能把道理说得更加透彻,并给人以深刻印象,又增添文采。例如马克思把暴力比喻为社会变革的助产婆,把分散的小农比喻为一麻袋土豆,列宁把帝国主义比喻为“泥足巨人”,斯大林把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比喻为罗盘与大船,毛泽东把资产阶级的腐蚀比喻为“糖衣炮弹”等等。除用词外还要注意句式。老用陈述句未免单调呆板,间以疑问句、感叹句等,就显得丰富多彩。排比句、对偶句,能表达得更鲜明,又增加语言文字的美感,还便于记诵。如能适当引用一些古诗词和先哲的名言警句,则更能使文章光彩夺目。

写作至少要三遍定稿。第一稿先把自己的看法和该用的材料都汇总一起;第二稿主要在分析提高上下功夫,力求精炼,逻辑严密,富于哲理;第三稿主要在文字上推敲、加工,并核对引文和材料,力求准确而又有文采。这只是大体而言,实际上一篇论文往往要修改十多次,应该不厌其烦,精益求精。要使文章富于哲理又有文采,需要长期日积月累的理论素养和语言文字素养。平时要多读中外古今名篇佳作,从中领会写作方法和技巧。清朝名儒郑板桥在《楹联》中留下警言妙语:“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写出好文章正是要不断删繁就简、反复琢磨,如何突出自己的创新。

在完成社会科学论文之前,还可以把它分解为若干小题,然后加以汇总并进一步提高,这也不失为聚少成多、化零为整的捷径。在完成论文之后,还要求把它浓缩为几百字或千把字的提要,“纳须弥于芥子”(这是佛家语,意为把偌大的一座须弥山藏纳于细小的芥子中),列于文首,便于别人掌握要点。

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这是学位论文的三级,在题目大小、内容深浅和份量多少等方面体现出区别。层次越高,要求也越高。一般说来,学士论文万字左右,硕士论文约二三万字,博士论文可以写成十几万字。总的说来,质量比数量更重要,能有真知灼见,未必都要洋洋大观。

做实际工作的党政干部,如果掌握了写论文的要领,遵循写论文的三部曲,狠下功夫,也是能够把对实际工作的调查研究和自己的工作总结写成有份量的社会科学论文。毛泽东1927年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和1928年的《井冈山的斗争》就是不朽的历史名篇。

需要格外强调的一点是:文章是写给别人读的,是写给并非研究这个专题的读者读的。因此一定要写得深入浅出,对事件、人物、时间、地点、专有名词等等都要交代清楚,这样才能使读者看得明白,而且有可读性和吸引力。有人论及活学与著述的关系时,把它区分为四种类型、四个等级:深入浅出好学问,深入深出深学问,浅入浅出没学问,浅入深出假学问。我们要力求写出深入浅出的好文章。

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范文通用篇二

选题依据:

自上个世纪70年代初,计划生育工作已经开展了近40年,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国人口数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然而在一些偏远的贫困山区计划生育的政策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无论是政策,村民观念还是社会保障机制都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除此之外,我国开始出现了老龄化问题,使得计划生育政策必须得到有效的调整以适应我国人口问题的宏观调控。所以该课题将讨论计划生育的现状以及解决方法。

研究的方向以及现状:

主要研究方向一个是对偏远的贫困山区计划生育的实施情况以及实施过程中所难以突破的瓶颈所在进行详细的分析。另一个是对中国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导致了老龄化这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的出现,对计划生育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计划生育必然要放缓,那么如何放缓?放缓后会产生哪些社会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考虑的。

目前我国计划生育的实施总体效果明显,但低生育水平在城乡、地区之间差异很大。这种地区和城乡之间人口控制工作发展的不平衡性,使我国目前的低生育水平表现出一种不彻底性,全面持续的低生育格局在我国并没有真正形成。

再次,由于人口增长率下降,导致老人数量占总人口数的比率提高,使得中国正逐步走向老龄化社会,而计划生育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放开二胎”。但其却加大了计划生育的难度,引起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误解,导致了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同志对低生育水平盲目乐观,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下降,出现投入严重不足、机构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导致一些地区工作滑坡,严重影响了计划生育实施的执行力度和实施效果。

研究的对象以及方法:

主要针对我国偏远贫困山区的计划生育现状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情况。采取调查、访问与查阅资料的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

由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中国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地区出生率现状,阐述计划生育的.实施困难之处并提出解决方案。

研究环节:

主要论点与预期成果:

偏远地区计划生育的实施由于受到生活条件,思想和社会保障机制的因素限制了计划生育的实施。而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在计划生育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我们必须调整计划生育实施方案,来合理协调人口与老龄化问题。

所以我们应抓好行政队伍的建设,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工作,在思想和文化上引导群众遵守计划生育,并且健全原有的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协调好社会经济体制与法律法规,必要时可以将计划生育情况作为人口区划的依据。以实现人口的稳定,解决社会的人口问题和老龄化问题。

论文成立的条件及保障:

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是符合我国国情且与市场经济及各项法律相协调的。

文化,思想的教育工作范围全面,且深入人心。

执政、检查人员的执行力度强。

参考文献:

1.编辑部.统计资料.中国计划生育年鉴.1986~责任编.

2.《理论视野》第8期,我国人口与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所.

3.维普数据库.11月.

4.张维庆《统筹解决中国人口问题的思考》。

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范文通用篇三

构建和谐社会,是掌握国家政权的政党和政府都十分重视并致力于达成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六大、十七大都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深入了解国内外关于和谐社会和社会建设的论述,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和特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和谐社会和社会建设的理解。

(一)国内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解。

关于“和谐社会”,主要有两方面的讨论,其一,“和谐”究竟是指社会关系的和谐,还是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学者认为,“和谐”主要是指社会关系的和谐。根据马克思的观点,物与物的关系以及人与物的关系,归根结底反映的是人们一定的社会关系;也有的学者认为,“和谐社会”要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二,“和谐社会”究竟是指一种理想,一种治国方略还是一种社会运行机制。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指一种期盼,一种目标或一种理想,千百年来,中外思想家都有“大同社会”、“乌托邦”的构想。也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是一种治国方略,“国泰民安”、“政通人口”、“安居乐业”都是和谐社会的象征。还有的学者认为,“和谐社会”不是指结果,而是指社会本身需要具有一些能够保证和谐运行的机制,如顺畅的社会流动机制,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等等。

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有本质不同,但和谐社会有一些共同特征,一般来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一个诚信的、多元的、宽容的、有活力和有秩序的社会。也有人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有本质的不同,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才是人类最理想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共同富裕和社会公正,其他原则包括效率原则都要最终服从这个原则。

(二)国外关于社会建设的主要观点。

2、帕森斯“社会整合”思想。针对20世纪上半期美国“不受约束的自由市场”产生的各种问题,帕森斯提出了“社会整合”思想。他要回答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在一种竞争的系统中维持秩序。其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各种政策、制度规范和价值等,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完整系统,要建立一个良性运行的社会,必须全面考虑在各种社会机制之间形成一种和谐的安排,而不能仅仅依赖市场竞争的单一机制来构建社会秩序。在政策层面,与“社会团结”思想相比较,“社会整合”思想更加强调建立社会自身的调节机制,具体做法是通过大力发展各种社团、中介组织来协调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的关系。

3、“社会公正”的思想。针对如何协调社会成员的利益关系、解决不平等和不公正的问题,社会学家们提出了各种社会公正思想。有的根据公民权原则,主张社会公平就是给所有人以同等的权利;也有的根据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原则,主张社会公平就是扶助弱者,给不同的人以不同待遇;还有的根据公平与效率平衡的原则,主张社会公平主要是指机会公平,应当让收益和贡献挂钩。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试图调和自由市场原则和社会公正原则,提出了“有差异的平等原则”,但也受到来自左派和右派两方面的批评。

4、关于“社会福利”的思想。这一思想是在“二战”后至1970年代中期开始盛行的。“二战”期间英国政府委托贝弗里奇主持写作的关于普及社会福利的《贝弗里奇报告》,对战后西方各国社会福利政策影响很大。社会福利思想主张在实行市场体制的同时,要以人的基本需求或公民权利作为核心价值,在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建立社会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制度,协调社会成员的利益关系。罗斯福在1930年代实行“新政”,通过颁布一系列经济社会法律法规,运用国家干预的办法,扩大就业和社会需求,使美国走出了经济危机。随着近几十年西方一些福利国家社会保障越来越入不敷出,福利社会理论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和特征。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六大指出,和谐社会是一个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社会。

一般说来,和谐社会包括几方面内容: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前提。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合理地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的复杂关系,把自己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所以我们既要关心人类,又要关注自然,在维护人类利益的同时,又维护自然的平衡,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三是社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包括社会分工、人员的比例构成、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利益分配、社会地位的公正与平等等方面,都必须处在和谐共进的状态中。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1、发展。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核心。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发展的社会,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发展是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不发展和发展不快本身就构不成和谐。“贫穷不等于和谐”。““””十年动乱,运动不断,阶级斗争频繁,结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遭到严重的破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抓住“发展”这一中心,经济和社会事业处于高速、健康、稳定发展的状态,因而造成了政通人和、安定团结的和谐社会的良好局面。

2、正义。正义是一种德行,是社会正气的内在特质。在法治社会里,正义是合法性的体现。正义的社会要求人们积极向上,明辨是非,坚持真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得到充分弘扬,社会各群体、阶层、成员和利益集团之间关系融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形成一种无根本利害冲突的良好氛围。正义的社会并非没有矛盾,正义即要求社会中出现的矛盾通过法治和德治的手段加以解决。

3、公平。只有社会公平,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融洽协调。公平不是绝对的,而是指社会各方面、集团、个人之间的大体协调。公平的核心是处理好利益关系,达到利益和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的全面转型,社会公平日益成为当代中国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理顺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公平、合理的社会利益格局,是我党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

要促进社会公平,最根本的就是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维护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二是统筹兼顾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三是正确处理好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

4、有序。秩序的存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必备前提。有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和社会活动的基本目标。马克思认为:“秩序是一定的物质的、精神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社会固定形式,因而它们相对摆脱了单纯偶然性和任意性的形式;建立社会秩序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要创造一种安居乐业的条件。”[3]和谐社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就必须发挥秩序的作用。一要维护好阶级统治秩序;二要建立和维护社会生活秩序;三要维护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四要维护好权力运行秩序。

5、效率。和谐社会不仅公正、自由、有序,而且要创造最高效率。人们常把效率与公平作为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其表现在:没有效率就没有经济的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不讲公平则可能导致收入悬殊、两极分化,影响社会稳定。必须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政策,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效率必须具有优先性,确保效率最大化,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可以从几方面来把握。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提出的一个发展战略构想,是立足于中国国情,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利益格局多样化为条件的现实调控目标,它不是否定或削弱市场对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不是追求平均主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共产主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和谐社会以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物质财富为基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的社会也不可能和谐。但富裕并不是和谐社会的充分条件,还要看财富怎样分配,利益如何协调。因此,和谐社会要能够不断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证基本的公平、正义,使人们普遍分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收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

3、和谐社会不能封闭和僵化,要开放并充满活力。要能够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精华,社会管理体制要能够根据新的现实变化不断创新和完善。和谐社会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要激发最大多数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全国人民的创造激情和辛勤劳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4、和谐社会不仅是指利益层面的和谐,也包括价值层面的和谐。和谐社会要能使人们安居乐业、事业有成、心情舒畅,也要能够形成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和良好的公民道德,形成有利于团结群众、凝聚人心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长期而伟大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它的基本要求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以及各种社会矛盾会始终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不可能完全消除社会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但和谐社会需要有一种能够不断解决矛盾和化解冲突的机制,一种在矛盾中仍能保持和谐和快速发展的机制。

参考文献:

[1]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泽,北京:三联书屋,2000。

[2]涂尔干。《自杀论》,冯韵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30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猜你喜欢:

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范文通用篇四

广义文化指人类在开展过程中所发明的物质财富和肉体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文化指人的肉体生活范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开展,我国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开展的趋向,不同文化不时碰撞交融。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壹局部,既遭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又由于大学生多样的文化需求及活泼的文化发明而具有独立性。共青团第十伍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推进青年文化建立”的请求:“文化塑造青年,青年发明文化”,“共青团要坚持先进文化的行进方向,开展安康有益、充溢生机的青年文化”。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将满足青年文化作为壹个重点,青年文化建立是时期的课题。大学生是青年的壹个重要群体,从贴近大学生生活的社会文化的两个方面:思想政治开展情况和校园文化开展情况动身,盘绕大学生文化需求展开问卷及宿舍调研。共提问卷200张,并停止了屡次宿舍、支部调研。

二、调查现状剖析。

(壹)思想政治开展现状。

思想是行动的根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能改造大学生客观世界,是青年成材的必需条件。大学生从高中迈入大学,思想政治开展与文化需求相顺应是最需求思索的。

1、坚决正确政治立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开展的中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的中心,认清政治立场是顺应我国社会文化开展的关键所在。在问卷调查中,绝大多数同窗坚决党团信仰,以端正的动机,正确的目的参加组织,普遍认识到党团组织的重要性。

(1)你对下列什么组织、团体最感兴味?

(2)你是否参加青年意愿者组织?

(3)假如你入党,那你入党动机是什么?

受调200人中,团员190人,占95%,团员思想醒悟较高,45%的团员对共产党或共青团感兴味,参与意愿者的团员亦有66%,其中有55.5%的团员以为意愿者可效劳社会,团员总体上的态度是端正的。成熟的入党动机如:希望得到锻炼的成才型动机占了41%,为别人着想的动机占了14%。但入党有利于出路的功利型动机也占了较大比重。

2、从时势加深认识、用行动加深理解是关键。坚决社会主义政治立场,对时势的理解有助于大学生将时政认识深化化,从行动动身,理论联络实践,能使大学生从实践生活中增强思想醒悟,进步思想认识。如我院展开八荣八耻讨论会,各班将八荣八耻依据实践状况细化讨论,同窗分离生活展开讨论,认识愈加深入。

3、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根底。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开展、西方文化的不时渗入,当代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呈现多元化开展趋向。

(4)你参与组织、团体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5)你在什么时分感到本人团员认识最激烈?

调查发现,社会的变化对团员的认识有所影响,团员总体认识积极向上,但荣耀感变淡。局部团员身份认识冷淡,对荣誉感和崇高感淡化,只要在交纳团费、评选荣誉的时分才想到本人是团员。

(贰)校园文化开展现状。

校园文化是学校肉体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物质、制度及肉体文化。

1、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硬件,是校园文化的表层局部,包括设备、教学手腕、科研等。调研人员走访宿舍,搜集了大学生在住食存在的问题,同窗们对学校设备总体比拟称心,但水电、医疗、餐饮等都以为有缺乏。关于教学方面,问卷显现:。

(6)你对如今所学专业兴味如何?

(7)关于讲座,你选择哪个方面?

(8)您生活中最苦恼的问题是什么?

能够看到,学生在注重专业涵养和名人教育,两项共占72%。而专业兴味度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固然有学生对办学条件和教学变革有不称心,分别占8.5%和11%,但这并不是学生的主要苦恼源。

2、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指学校成员在长期共同的活动中总结而成的且必需遵照的行为原则。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立的根底,是维系学校正常次序的保证机制,如今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注重。

3、肉体文化。肉体文化是学校肉体财富的总和,是校园文化的中心及灵魂,是推进学校不时行进的主要力气,包括校风、学风等。

(9)你的学习态度是怎样的?

“有选择地学习学问”和“依据本人的需求学习学问”的学生分别占57.5%和22.5%。阐明当前学生的学习认识大多是主动的。学校文艺活动方面,还不能完整到达学生的需求。

(10)你对学院文娱活动印象如何?

(11)你以为我院学生社团活动展开状况怎样?

(12)对我院社团活动有什么中央能够进步?

46%的学生以为文娱活动“丰厚,但参与度不够”,对社团活动展开有53%的学生以为“活动频繁,但质量不高”,学生请求社团活动的内容能够更联络实践、“活泼学校人文与学术气氛”,这两类观念共占61.5%。

三、满足大学生文化需求的措施。

1、立足党团,建好堡垒。认真做好党、团工作,是促进大学生文化建立的关键。要树立完善的工作形式,在学校工作中充沛发挥党委的政治中心作用,注重共青团建立,以党建工作带动共青团的建立,真正发挥青团组织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树立健全学生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

2、改造教育,贴近时期。时期的变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有重要的影响。紧跟时期,不单指教学办法上的变革创新,更要注重学生的思政教育的时期性,将先进理论融入大学生思想中。在教育形式上,教育大学生认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当前社会的缺乏,引导他们以正确的观念生长。

3、注重思政,抓好德育。科学思想观念培育和构成有赖于学科教育,而学生对道德的认知有赖于对思政教育的异化。育德与育智同步,需求教员在专业教育的同时注重思想教育,思政教育还要人性化,应分离时势政治,并举行各样的学生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串于活动中,将思想教育鲜活化。

4、创新机制,培育新风。创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构成壹个由指导注重、义务到人、积极创新、保证有力的机制运转体系,将思想政治工作标准化、详细化,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摆上工作议程,构成以党、政、工、团、学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5、整治环境、根植文化。注重高校设备建立,努力建立现代化文化设备。要注重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学校周边的治安情况和文化环境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生活,要努力构建合理的学校与周边开展的良性互动。

6、严谨治学,踏实求学。浓郁的学术气氛是校园文化建立的必要保证。学校应增强学术主干的培育,发明良好的科学研讨条件,使学术主干可以充沛发挥能动性,吸收、凝聚国内外优秀学者,营造学术气氛,进而引导学生的学习态度起到良好的熏陶作用。

7、勇推特征、打造精品。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建立的重要途径,校园物质、制度和肉体文化需求经过活动载体发挥育人作用,分离社会开展的请求,与时俱进,不时创新。校园活动要注重精品培育,依据学校的优势,突出本校文化特征,塑造良好的文化肉体,引导学生培育高品位的文化学习气氛。

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范文通用篇五

水仙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今年寒假里,我妈妈就买来一盆养。

水仙花生长在水中,想必大家都知道。水仙花的习性是喜欢温暖、湿润,又要排水良好的环境。如果要放土,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冲积沙壤土种植为最适合。水仙花喜欢阳光,白天水仙花盆最好放在阳光充足的向阳处给它充足的光照。因为水仙花需要通过叶绿素经过光合作用提供养分,这样才可以使水仙花叶片宽厚、挺拔,叶色鲜绿,花香扑鼻。相反,就叶片高瘦、疲软,叶色枯黄,甚至不开花。

我在寒假里,将水仙花放在阳光最充足的阳台上,并且定期给它换水。大约两三天后,水仙花的叶子长高了几厘米。又过了几天后,叶子又长高了不少。到过年时,已经有大约十厘米了。照这个速度,估计很快就会开花了。

养水仙还要注意,水仙的花、枝、叶都有毒,虽说应该没人会喜欢吃它,但还是要警防小孩子无意间的吞食。

水仙花在过年时象征着思念、团圆,因此,很多人喜欢在过年时种水仙,以此讨个吉利。

文档为doc格式。

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范文通用篇六

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哲学分支学科,人文社会科学哲学是在近代以来哲学学科的深度分化和整体性建构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近代以来,伴随着人类认识和实践的深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对于人文社会现象的认识也不断地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具有复杂内部分工又相互协作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建构起了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大科学体系。正是依托于实践与科学的分化与发展,当代哲学体系也相应地不断发生着内部分化,形成了各具特点又彼此相关的分支哲学学科群。人文社会科学哲学正是在这个既分化又综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构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哲学的内在组成部分,是当代大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哲学。

人文社会科学哲学是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哲学,是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及其研究中的一些前提性和根本性问题的哲学探讨,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的产生,直接地依托于人文社会科学。而人文社会科学在当代的凸显,有其明显的社会和时代背景,这就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的自觉性的不断提高和人类认识与自我认识向着科学化方向的不断发展。

从历史的角度看,与对于自然的认识相伴随,对人文社会现象的认识也有悠久的历史,并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丰富内容的人文学科。然而这种认识却很难说是一种科学。近代以来,对自然的认识逐渐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具有严格性质、严整内容、严密体系和特定方法的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技术和生产的巨大发展,促进了人类实践的巨大进步,也推动了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这既为人文社会认识的发展提供了对象性前提和强劲的动力,也提供了极为有效的科学背景和方法论借鉴,促使对人文社会现象的认识也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19世纪下半叶,尤其是20世纪以来,对人文社会现象的认识借助于科学的力量迅速发展,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它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社会科学的发展不仅从新的角度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传统的人文学科的发展,从而造就了一种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交织、互相促进的动态发展格局,形成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多足鼎立的当代大科学体系。

当代大科学的发展既提出了一系列的科学问题,也提出了一系列的哲学问题。

首先,从科学的角度看,它把“什么是科学”的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元科学问题重新提了出来。过去一谈到科学,指的就是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研究的科学化发展也就是按照自然科学的标准和模式来发展,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客观性、准确性、定量性和可重复性等是科学性的基本规定。那么,能否严格地按照自然科学的标准来规定和要求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呢?或者说,对于社会科学尤其是人文科学的研究是否应当和能否按照自然科学的科学观来加以要求和对待呢?这里显而易见的情况是,人文社会现象既与自然现象有诸多相似之处,如客观性、动态性、历史性等,也有许多与其非常不同的特点,如在很多方面具有不可量化性、不可逆性、个别性和不可重复性等。相应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既与自然科学研究有许多相同之处,也必然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人文社会研究根本不是科学,则既不符合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长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也完全封闭和堵塞了人文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的可能前景和途径;如果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科学,则它们又客观上存在着许多与自然科学不同的特点,由此便要么需要对科学的定义重新加以界定,将其作必要的调整和放大,要么便是既承认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是科学,又承认作为科学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并对这种特点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很明显,这里实际上涉及到科学的规定性和科学的划界问题。我们知道,“科学是什么”的问题是科学发展中的元问题。对于这类元科学问题的探讨本质上不再是一个科学问题,而是一个哲学问题,或者说至少是一个科学哲学的问题。罗素曾经指出,当我们提出和回答“科学是什么”之类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所提出和回答的都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科学问题,而是一种哲学问题,或者说是一种关于科学的哲学问题。相应地,对“科学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本身也不可能由科学本身来回答,而只能从更高的层次即哲学或科学哲学的高度来回答。在这种意义上,当代大科学的发展使对于科学的哲学探讨变得更加明显和突出。

其次,当代科学的发展不仅涉及到如何区分科学与非科学的问题,还涉及到如何划分科学的不同分支,例如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及如何看待这不同分支学科之间的关系问题。相对而言,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之间的区别更加明显一些,而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则更加复杂,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看法。在有的国家,例如中国和美国,有的人比较注意区分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而在一些国家则不太注意其区别。例如,在英国,一般不用人文科学,而是将其归并于社会科学。在德国,则将研究人文社会现象的学科统归为精神科学。那么,究竟应当怎样看待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呢??是否应当在建构自然科学哲学的同时,分别建构起与之相应的人文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哲学呢?这里既涉及到对于科学哲学的内部划界问题,也涉及到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的看法。在我们看来,严格来说,人文现象与社会现象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前者强调人的个性、主观、心理、文化、生活等特殊方面,后者强调人的社会性、关系性、组织性、协作性等共性方面。相应地,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无论在关注的重点和所侧重的`方面也都有所不同。但就其与自然现象的差别而言,人文现象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差别又是次级的,不那么显要的。尤其是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个人与社会之间越来越不可分离地交织在一起,个人既是社会生活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成为社会的内在有机组成部分,又对社会整体具有越来越大的依赖性;另一方面,社会组织的发展越来越依托于个体,并以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为自己的目标。与之相应,传统的人文科学在现代科学的影响下逐渐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社会科学中的人文因素也不断地得到强化,这就使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使得我们能够暂时舍弃人文现象与社会现象之间的差别,而以自然科学为参照系,来探讨那些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所共有而又与自然科学相区别的哲学问题,并将这种学问叫做人文社会科学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哲学,强调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在统一性,并努力贯彻一种对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理解方式。

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范文通用篇七

马克思关于人的辩证发展三阶段理论确立了文化发展的三种基本形态:群体性文化、个体性文化、类主体性文化,三种文化形态规定了三种基本的社会类型: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知识社会,与三种社会类型相对应的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其中人是根本,而社会却直接地与文化紧密联系.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有三重文化背景:个体性文化是主体文化背景,类主体性文化是前瞻性文化背景,群体性文化是历史性文化背景.中国社会的发展必须与三重文化的`本质规范相统一.

作者:胡存之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哈尔滨,150030刊名:求是学刊pkucssci英文刊名:seekingtruth年,卷(期):28(3)分类号:g02关键词:人文化社会

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范文通用篇八

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是教师对于所从事的工作的职业认同程度,包括职业对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即外在价值,以及职业对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满足程度即内在价值的总体看法与根本观点。职业价值观深刻影响着教师的工作状态与工作成果。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社科教师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建设同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二者之间紧密相连,相互促进。一方面,内涵建设既构成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存在与提升的载体和基础,又决定着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深度和广度。脱离了高职院校内涵建设这一母体,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的职业价值观也将失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决定着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空间和教育育人的质量,也制约着内部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发展的高度和广度;另一方面,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提升又会引领和推动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进程,这可以通过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人的作用。

人是生产关系中最活跃的要素。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只有首先充分调动人的积极作用,高职院校才有可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这离不开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的支持和推动。

(二)文化的作用。

高职院校作为先进文化的建设阵地,先进文化理所应当地整个内涵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人文与社会科学教育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作为养成高职学生完善人格的重要文化力量,在内涵建设中的作用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三)整合的作用。

整合各类相关教育资源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必须统筹兼顾,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与沟通,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公共关系,进而在充分整合各类教育相关资源的基础上,努力打造精良的教育品牌。在这一过程中,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有着天然的学科优势。

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如果这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差异不能得到充分重视和妥善对待,必将会成为干扰甚至压抑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的职业价值观的源头。从某种意义上说,处理好这种学科差异是干预和提升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工作的关键所在。因此,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干预与提升必须妥善处理好如下关系:

(一)必须妥善处理好动手实践与理论学习之间的关系。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的实践人才,而高职院校内部各门课程却有着不同的学科特点,而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课程大都是更侧重于理论学习。我们认为,学科差异、教学方式侧重点的不同不应该构成学科之间上的对立,更不可能相互取代,否则将对学生的成长、高职院校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产生负面影响。应当努力将二者统一于学生健全人格的成长过程之中,切实为学生的科学发展发挥各自独特的功能。

(二)必须妥善处理好学习理论体系同培养专业岗位技能之间的关系。

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努力实现面向岗位群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培养专业岗位技能的教学模式,而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的特点决定在其课程内部必然存在有一定的学科知识体系。对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不能简单用面向过程的教学模式取代必要的学科体系教学,因为那样势必会损害学科的科学性,并进而造成学生人格的缺失。同时,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也必须切实从高职教育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大力进行教育改革,努力在枯燥繁琐的'理论体系教学的过程之中大力推行既行之有效又为广大高职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必须妥善处理好教育过程与环境养成之间的关系。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环境是推动人的一切成长的根本动力。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必要的教育行为同教育环境的潜移默化是密不可分的。如果说专业类课程侧重教育过程,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则注重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人的熏陶。在内涵建设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不仅要做好各项教学改革,也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以及校园内外各种资源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作用,并将这些资源同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紧密结合,为学生的科学发展提供全面而且深入的支撑。

(四)必须妥善处理好知识的广博性与技能专业性之间的关系。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支配着一切社会资源。一般而言,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课程强调知识的广博性,专业类课程则注重岗位技能的专业性。我们不可用专业性的范围来局限和约束学生的视野,否则将会造成学生未来发展时的局限、狭隘与捉襟见肘。在人文与社会科学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好“无所不能”与“有所不为”之间的关系:学生只有“无所不能”,才会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和旺盛的生存能力;学生只有“有所不为”,才会有强大的心理自信和忠诚的职业追求。

(五)必须妥善处理好显性效益与隐性效益之间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追求效益的。但是,不同学科不同行业在实现效益的过程中是有差异的。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所实现的往往是一些诸如社会效益在内的隐性效益。这种效益的隐形化,不是教师所谓的能力与贡献的大小造成的,却是由效益创造体系当中各自不同的分工造成的。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所起的作用是具有内在性、基础性和渐进性的。脱离了这些内在特点的支持,学生的一切的行为以及结果都是空中楼阁,更妄谈创造经济效益。而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育的这些特点本身又是不能够显化的,否则必将造成学生人格的错位与分裂。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以表象代替本质,割裂了显性效益与隐性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

高职院校必须首先加强自身内涵建设、充分拓展发展的外延,为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首先,高职院校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深刻理解行业发展与职业岗位定位的本质,既同行业发展的先进趋势接相轨,又深刻立足本地区本学校生存发展的实际,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真正形成科学先进的教育与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引领的作用;其次,高职院校必须需要大力拓展文化视野、增强知识储备、调整整合专业设置、形成既先进又具有自身特色的先进文化体系。高职院校要积极拓展高职院校的办学空间,密切学校同政府、企业、学生家庭等各方面的沟通与联系,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从而构成教书育人的坚实柱石。

在干预与提升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的过程之中,必须充分重视人和文化的作用:首先,高职院校对于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的教育功能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努力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与教育教学条件;其次,高职院校必须努力改善师生的关系,学生管理及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一方面,学生的改变能够有效增强教师的职业成就感,激发教师对本行业的热爱和追求,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对老师的监督,又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的提升。通过各方面促进教学相长,实现师生共同提升,从而有助于发挥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的职业价值;再次,为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提供多样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支持,大力促进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改革的创新,大力增强这类课程的文化熏陶和氛围的潜移默化的功能,切实提升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高职院校应当在新时期新条件下重新审视和科学解读自身的生存理念与发展文化,切实加强自身文化特别是管理文化的建设,将教师同学校之间单纯的职业依存关系转变为学校与教师相互博弈、合作共赢的契约关系。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自身硬环境的建设,着力增强学校发展的实力和水平,增加自身的品牌影响力,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为教师的生存、学习与发展提供优越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加强自身软环境的建设。成熟完善的企业文化不仅包括职业文化,也包括人生观、生存文化、学习文化、家庭文化等各方面同教师自身成长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体系。学校不仅要对教师创造职业生活中的条件,也要为教师提供生活与发展方面的关怀与指导,从而努力形成一种和谐融洽、共荣共生的良好氛围,使内部的广大教师和广大学生既充满活力又身心愉悦。

首先,高职院校应当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加强对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大力增强其职业认同感和职业责任感;其次,高职院校应当形成良好的岗位分工,建设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梯队,制定相应的岗位评价与岗位奖惩制度,努力使各类教师既各司其职,又能够密切合作,既各得其所,又相得益彰;再次,高职院校应当建立健全学校内部人才管理、文化建设、生活保障制度等各类规章制度的建设,切实解决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的各项后顾之忧,并为其各项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与环境保障;最后,高职院校应当密切同各方面的联系,形成科学有效的沟通机制,鼓励教师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教师走向社会、走向企业,既有助于教师的学习与提高,又能够促进学科的提升与发展,从而实现校内外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干预与提升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高职院校需要将之同内涵建设与品牌建设紧密结合,真正做到高屋建瓴、因地制宜,科学发展,高职人文与社会科学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其职业价值。

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范文通用篇九

规范社会科学管理的探讨。

王老师推荐的有关社会调查的六篇论文,分别介绍了社会科学类论文的内容要求、中美高等教育的差异(以经济学为例)、社会科学的研究动机、社会科学研究的态度。我最大的收获是对社会调查有了总体上的认识,比如社会科学研究者应具备责任感与专业视角,比如什么是规范的社会科学论文。接下来我就逐一浅议一下我的这三点收获。

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责任感。责任感一方面表现在对学术研究的严谨求真,另一方面表现在社会科学研究,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民声”。李银河老师在我的心路历程中提到“我的抱负是要做一个严谨的社会学家。中国现在社会学的经验研究还不规范。有的研究不信不实,在方法的运用、研究的设计方面尚有不少欠缺”,“有用无用,用与不用,那是别人的事,不是科学研究本身应当过多考虑的问题。”李老师不随波逐流,坚持自我的魄力,让我为她由衷鼓掌。熊易寒老师和彭淑老师,把研究目光投入了社会的弱势群体,进行社会学研究。显示者古人“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这种豁达伟岸的胸怀。

社会科学应具备专业视角。社会责任感是社会调研的情感出发点,要做好社会调研除了需要这种精神热情,还需要把社会问题与社会科学理论相结合。用彭玉生老师的论文里的句话来说,就是“科学是由事实组成的',就像房屋是石头砌成的;但是事实的累积并不等于科学,就像一堆石头不等于房屋一样”。

规范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严格规范的要求。彭玉生老师的论文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一点是,他教给我社会科学研究的八个组成部分:问题、理论(文献)、假设、数据、测量、方法、发现和结论。我在平时的实践周调研中,尤其缺乏文献综述这一部分。

不得不说,钱颖一老师关于中美经济学科差异比较,让我对美国的大学教育模式很是羡慕。()中国的研究生导师制度,让一些研究生成为导师的附庸,让人很痛心。非常希望我们的教育体制可以更加人性化。

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范文通用篇十

一、本课题领域研究的概况(国内外)。

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于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培养机制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尤以德国历史最为悠久。但是对于英语教师素质培养机制方面的研究还未有所涉及,主要是由于英语这门学科作为第二语言的局限性导致的。

20世纪70年代末起,当代中国职业教育学科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困境中,迈上了艰难的重建之路。职业教育教师,指的是随着职业技术学校产生而出现的一种职业,其职责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操作技能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他们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专业人员。职业教育教师学就是研究职业教育教师的社会时间和成长规律,揭示其职业特点、素质能力、素质要求、社会作用的一门新兴学科。从1978年至今,职业教育教师学研究已经有了30多年的历史。在这30余年里,职业教育教师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在整个职业教育研究中颇具特色。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教师资队伍建设上,随着“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研究的重心又转向了“双师型”教师。后来研究者们把专业化发展的概念引入职教领域,对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职业教育教师学的理论体系日益丰富和完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30年》(1978—),周明星」。

当前在国内,有相当多的论文是关于职教师资双师素质培养的研究,这类研究多从问题切入,揭示当前职教师资队伍培养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解决策略。研究成果雷同,有独创性的成果较少,而且提出的对策基本是原则性、政策层面的,可操作性差。在培养机制研究方面,金珏的《构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广西教育》,2009(09)」等。从职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机制方面进行了探讨。对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内涵、培养途径以及专业化发展方面,这方面的文章的有:邢桂丽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双师素质的内涵及培养研究》「《中国成人教育》,(17)」,李静的《基于高职行业英语教学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教育与职业》,2010(15)」等,而对于高职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机制的研究凤毛麟角。

总体而言,在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机制”这一课题的研究中,从研究内容看,对建制基本问题研究少,政策导向多,一些研究仅停留在肤浅的层面,实证研究少,不深入,不全面,缺乏研究的深度。由于很多研究者没有进行实地调研,就直接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而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关建议,缺乏说服力;就政策导向而言,很多研究对职业教育管理政策阐释多,介绍借鉴多,校本研究少,具体的操作研究少;对于培养机制研究,宏观分析多,缺乏区域性的研究,较少结合本地区、本学校进行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机制创新。

1,对双师素质英语教师的内涵进行分析,以及培训双师素质英语教师队伍的必要性。

2,对高职院校双师素质英语教师队伍培养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比如说包括师资队伍的数量情况、专职教师结构情况、兼职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和双师素质英语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且总结双师素质英语教师队伍培养取得的成绩。

3,对目前双师素质英语教师队伍培养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不足分析,其中包括师资队伍结构在数量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学历结构上不合理、培训制度不完善、师资培训工作滞后、英语教师普遍实践能力偏低、双师素质英语教师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

4,研究双师素质英语教师队伍培养的对策,比如说加强对双师素质英语教师队伍培养的重视并制定相关政策,加强校本培训理念,重视和加强在职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开展产学合作等系列措施。

本课题基于国外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及培养培训等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着手,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情况以及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师队伍的现状,在现有的高职院校双师素质培养机制上,创新出一套适合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发展之路。本课题研究意义如下:

1,寻找提高高职英语教师双师素质的实践操作方案。目前国内缺乏完善的高职英语教师双师素质主干培养体系。各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训课程、培训方法、培训形式等方面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2、探讨具有学校特色的高职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机制的实施方案。每个学校的办学条件不同,所需要的师资特色和类型也不同,打出特色才是高职院校生存的根本之道,所以高职院校应探索适应本校具体情况的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方案。

三、本课题研究预计哪些创新、突破。

职业教育学是一个复杂的研究领域,对任何一个职业教育问题的研究都需要多学科的介入,因为任何一个学科都存在着巨大的局限性。本课题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尝试进行学科交叉的研究,汲取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营养,拓展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此外,本课题研究的另一创新之处在于从现实意义出发,依托本地区、本学校进行研究,可信度高,实操性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

1、由于双师素质教师是一个发展的概念,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具有开放式、动态性、持续改进的特点,所以,本课题借鉴pdca循环,对其构建基于持续改进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模型,立足于高职院校自身所处的阶段,持续地改进双师素质教师管理过程中的不足,提高双师素质英语教师队伍整体教学能力与水平。

2.力争在高职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的理论研究方面有所创新,更新高职英语教师队伍培养观念。

课题研究是关于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机制的.应用性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和价值在于探讨和解答: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机制的构建及完善应着重于系统运行的管理机制、动力机制和评价机制的重建,其中环境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交流机制的重建是机制重构的核心。

1、环境机制。

近年来,由于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扩大,教学班级增加,多数英语教师由于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把时间与精力主要放在完成日常英语教学工作上,难以参与专业实践活动。未能形成一个有利于“双师型”教师成长的环境机制。

通过本课题研究,拟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并通过实施英语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骨干英语教师培育计划、双师素质提升计划、兼职英语教师团队建设计划等多渠道优化双师素质英语教师培养的内外部环境建设。

2、激励机制。

通过鼓励英语教师考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安排教师到一线企业(如海外旅行社、涉外酒店等)参加实践锻炼、参与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等工作,形成双师素质英语教师培养机制;应尽可能将单位整体利益与“双师型”英语教师的个人利益挂钩,对获得“双师”资格的教师在学术休假、外出考察、出国进修、科研项目申报、课时酬金、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和倾斜;国家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职称评定标准,要建立高职英语教师队伍可持续建设和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完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职务评聘制度,制定适合高职英语教师特点、有利于培养“双师型”英语教师的《高职院校教师职务评聘条例》。还应出台有别于评选普通高校的“双师型”教学名师和优秀英语教师的政策规定。

3、评价机制——重构评价主体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评价具有鉴定、激励、导向、监督和诊断等功能,由于双师素质英语教师自身特质,应重构多主体的评价机制;把“双师型”英语教师标准纳入教师评价指标体系里来。

4、交流机制——重构全方位的开放式交流机制。

“双师型”英语教师培养过程比较复杂,高职院校应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努力探索“双师型”英语教师培养的交流机制,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培养模式,主要有三条途径:

其一,面向市场,校企共建;其二,增强沟通,校际交流;其三,加强与国外先进院校和培养机构的交流。

四、课题研究思路及工作方案。

本课题拟从构建及完善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机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入手,在广泛调查分析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围绕课题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多层面、多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证。

本课题现实针对性较强,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又不仅涉及了一个学科门类的知识,因此,在具体的研究思路上我们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思路,从教育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同时展开。

在课题研究方法上,课题组首先注意加强研究的基础性工作。课题组对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双师素质培养领域已有的成果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文献检索和研究,了解教育科学工作者在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机制体系研究领域已有的成果和尚未解决的问题,努力使本课题的研究,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以及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拓展和创新。在研究工作中,注意把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并尝试进行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具体研究方法和应用方案如下:

(1)理论研究:以文献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为基本方法,注意借鉴世界各国双师素质培养领域的最新实践和研究成果,主要运用于本课题的理论探索与研究。

(2)实证研究:以问卷法、调查法、总结法等为基本方法,主要用于各研究要点的实例研究,深入了解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双师”队伍建设和培养的实际情况。分析利弊和未来的发展。

(3)综合研究:以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为基本方法,主要用于所有研究人员的全部研究过程,利用组成员的分析和理论研究来达到综合研究课题的目标。拟在课题进行中,组织多次专题研讨,共同研究解决综合研究遇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期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集思广益,比较全面和深入地观察和分析,努力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在培养机制的构建与完善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课题于20xx年1月正式启动,计划于12月基本完成,课题研究历时三年。具体工作方案及年度进度计划安排如下:

20xx年度,资料收集。

20xx年度:项目开题,进一步完成本项目的理论准备。

20xx年度:搜集资料,发表论文。

20xx年度:完成研究目标,发表论文,完成研究报告,项目结题。

以上所述,仅其大端,真正做到创新、高效、务实,保证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质量才是根本之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机制创新研究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研究工程和逐渐推进、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实践中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课题。由于我们水平的限制等诸多因素,有些问题的研究还很不够,我们希望这一课题能对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及其他学科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机制研究和实践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五、研究的准备情况。

本课题在立项之前就进行了大量的调研,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在课题组成员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充分交流意见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一致认为本课题既是一个全新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问题,具有理论研究的前沿性。为了本课题的顺利展开,课题组成员主要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利用各种手段查阅资料,编制索引,区分核心文献与相关文献。力争提高资料的查全率。

(2)课题组成员就本课题的研究要点进行了一系列的讨论,并已取得一致的意见。

六、研究成果的适用范围及去向。

本课题属于应用研究,但同时也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本课题关于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机制创新的研究,既可以指导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也可以为我国高职院校进行有效管理提出理论依据。总之,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为高职教育教学提供新的视野。

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在原有的英语基础上提高英语听、说和应用文写作能力,强化英语交际中的文化意识。同时,利用本校资源,与相关专业教师进行合作学习,听取相关专业课程和网络知识课程,参加相关的操作训练,遇到问题及时请教合作教师和专业人员,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英语交际能力、专业英语能力和网络操作能力。这样,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新的岗位(群)诞生和旧的岗位(群)消失,专业设置发生变化时,才能保证教师自身具有新的“双师素质”。而要实现和达到这一目标,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培训的理念,并将之付诸于实践是唯一的途径。

七、项目组人员情况。

01翟莲讲师29英语教育负责课题的整体策划和安排,撰写论文及研究报告。

02王娅莉讲师27英语教育资料收集和分析,撰写论文。

03钟永发教授49英语教育理论指导,参与撰写论文。

04谭爱平讲师36英语教育调研及资料收集,撰写论文。

05陈俊教授44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指导,参与撰写论文。

06漆明龙教授45教育管理理论指导,参与撰写论文。

07潘晓红讲师29教育管理资料收集及撰写论文。

以上成员近三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注明刊物的年、期或出版社、出版日期)

(一)项目负责人承担省级课题情况。

(二)项目负责人代表作。

2.《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思考》:社科研究,2009.77。

4.《如何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科技与生活,2010.6。

5.《高职英语写作常见错误与分析》:海外英语,2010第11期。

6.《论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学习风格和教学策略》: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8月。

7.《浅谈少数民族文化翻译中的文化误读》:华章,月。

8.《论简爱的性格对其婚姻的影响》:长城,年第6期。

(三)主要主研人员代表作。

1.《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精读课程教学模式探讨》:钟永发科教导刊8月。

5.《高职高专涉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钟永发《读与写》20的11期。

6.《关于中、高职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钟永发职教论坛第11期。

7.《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本源、取向和策略》:陈俊,天府新论,核心期刊,.3。

8.《西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初探》:陈俊,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11.《对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的反思》,漆明龙,中国成人教育,5月。

13.《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3》,谭爱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

15.《高职高专涉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谭爱平,读与写,2010.11。

16.《文化对峙中的身份困境》,谭爱平,时代文学,2011.1。

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一

人文教育又称为人性教育,其的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本文将介绍人文教育开题报告。

一、背景:

1.课程情况:单纯以知识和技能培养为目的的信息技术教育,割裂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生活和学习的联系,忽视了信息技术背后蕴涵的丰富科学思想、人文特征,对人文因素重视不够。信息技术教育实践需要注重学生的技术过程与文化生活的一体化,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将丰富多彩人文精神素材融入到技术中,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2.学生现状: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如学生在面对海量的网络资源时应该如何选择、选择什么样的资源以及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资源,有些学生无法正确对待网络,出现厌学、道德水平下降等问题,引发了世人对学生做人之道、法律意识、社会公德心、情感荒漠等问题的深层思考。

二、意义:

1.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课程即要有恰当而充实的技术内涵,又要体现科学精神,强化人文精神!”,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由此可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重视和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在信息技术应用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断强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伦理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意识,培养他们对人的尊重,对价值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追求,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智和崇高的理想。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人文素养: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做人的基本修养或涵养,它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与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中,具体体现在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趣味等方面。对中小学生而言,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

1.知识结构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简单的经济观念。

2.能力结构上,书面及口语表达条理清楚;集体主义观念及协作能力,尊重他人、团结同学,不能我行我素;有判别是非、判断正误的能力。

3.素质养成方面,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上进心,要有脚踏实地的干劲。

4.在情感态度方面,增强内心的情感体验,进行爱的教育与感恩教育,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5.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简而言之,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尊重,对价值的追求,对真善美的追求。

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人文素养就是促使信息技术和人的关系相互和谐,实现人对信息技术的能动把握。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第一阶段:收集资料,确定切入点(4月-5月)。

1.进行理论学习、资料的收集;。

2.制订研究计划,课题申报;。

三.第三阶段:在实验班级中开展为期两学期的信息技术课人文素养渗透研究。

(2010月-6月)。

实验学校:西师附小、东羊市小学、东厅门小学、钟楼小学。

实验年级:各校3-6年级学生。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开学初期,进行人文素养调查问卷的填写并记录好每个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学期末,再次进行人文素养问卷调查,进行对比研究。

2.课堂观察法:根据课堂活动和课程内容在课堂上检验和评价人文素养渗透的可行性和效果性。

3.评价研究法:每学习完成一个单元,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方面的评价,可通过学生的学习状态、听课情况、课堂任务等完成情况进行检验。

四.第四阶段:收集总结数据进行分析,并撰写论文及结题报告。(206月-8月)。

认真收集实验结果,进行课题研究反思、成果交流及总结,和经验推广。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人文素养渗透研究结题报告。

2、《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论文。

3、指导学生参加的电脑制作大赛作品;。

4、人文渗透精神内容的教学设计;。

5、实验班与对照班对比研究分析;。

6、大学区教研活动记录;。

7、教师的观察与反思;。

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二

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发展方向有极其中要的作用。在中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的教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概括、和应用是顺理成章的。而化归思想又是数学思想的一大主梁,也是必须要受到重视的数学思想。

在教学中到处蕴涵着化归思想,教师要很好地挖掘教材中蕴涵的转化因素,让学生体验运用化归思想能够使问题简单化。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使学生初步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也可以为以后的学生的中学数学打下基础。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重点及难点。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是要了解什么是化归思想?及化归有哪些具体的思想方法?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及问题来进一步的探讨、分析及运用化归思想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掌握化归思想方法.

化归思想作为数学思想的一大”主梁”体现在整个数学的教学及学习中,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来选择合适的化归思想方法是本课题的重点内容.但是如何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来选择正确的化归思想方法则就是一个难点问题.

3.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

化归思想是要结合具体的数学问来反应出来的,所以本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是以前人的理论为基础,在广泛的搜集图书馆,电子书刊,教育报刊杂志,互联网等有关本课题的前沿信息与资料,向指导老师请求指导,向有关部门联系,向中学一线的老师咨询以及结合教育实习经验,并进行理论的学习,及时总结研究经验与思路,向指导老师报告,反复的进行修改,论证。

4.论文提纲。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科技及经济发展成熟的标志是数学化,因为时代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运用。所以在现代进行的数学教学中加入数学思想的教育是急迫的,更是必须的。

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已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化归思想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因而我的论文会绕着下面的几点来展开对化归思想的探究:。

(1)先介绍化归思想的概念,并进一步的讨论其实质及转化过程.

(2)讨论运用化归思想的意义及其作用。

(3)结合具体的数学问题来探讨分析及运用化归思想,。

(4)通过对化归思想的探讨研究进一步运用到具体的实际问题中。

5.本课题的参考文献资料。

张奠宙过伯祥《数学方法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o.2。

曾峥杨之《“化归”刍论》数学教育学报.10(4)。

杨世明《转化与化归》郑州大象出版社2ooo。

g.波利亚《数学与猜想》科学出版社1984。

m.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沈文选《中学数学思想方法》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奠宙.《数学方法论》稿.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钱佩玲.《数学思想方法与中学数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徐利治.《数学方法选讲》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6.本课题的进度安排。

9.1-9.15确定论文题目、相关资料。

9.16-12.30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3.5-4.30完成论文初稿。

5.8-5.20论文定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