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日本音乐文化特点论文(大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1:10:53 页码:7
2023年日本音乐文化特点论文(大全14篇)
2023-11-12 11:10:53    小编:ZTFB

总结是我们对过去一段时间经历和收获的记录和概括。在总结中要突出主题并突出重点。我们整理了一些总结的好例子,希望能给您总结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日本音乐文化特点论文篇一

湖南地处中部,景观丰富。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多达20处,数量全国第一。此外,拥有世界遗产2处,国家遗产3处,省级风景名胜区40处。历史上许多的文人雅士对湖南的风光赞不绝口,如唐代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杜甫的《泊岳阳城下》、《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几千年的历史中,湖南人才辈出。爱国诗人屈原,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文学家贾谊、周敦颐、李白,或是湖南人,或在湖南生活游历。近代名臣陶澎、贺长龄;思想家魏源;湘军代表曾国藩、左宗棠;维新志士谭嗣同、熊希龄;辛亥群体黄兴、宋教仁、蔡锷;新民主主义革命家毛泽东、刘,少奇、蔡和森、彭德怀、贺龙等人,都诞生在湖南这片热土上。深厚的人文底蕴使湖南得以留存大量宝贵的文物资源。湖南省有180多处省级以上重点保护古迹,包括举世闻名的马王堆汉墓,走马楼三国吴简,南岳衡山,岳麓书院等。此外还有还有以韶山、乌石寨、花明楼为代表的新中国领袖故居。这些珍贵的文物资源在湖南文化产业的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1.2文化消费和品牌优势。

湖南省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为130元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55元这一数字分别增长到663元和79元年均增长分别为29.4%、7.5%。这是湖南文化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此外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湖南的文化产业形成了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数字动漫、文娱演艺、网络与广告等文化产业体系成立了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湖南出版集团、长沙广电集团、三辰卡通、宏梦卡通等一批在业界举足轻重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广电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闻名全国具有了一定的品牌优势。中国文化产业品牌研究中心在中南大学挂牌成立在品牌研究中心发布的133个国内著名文化品牌中“湘”字号文化品牌有29个占21%。在品牌上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2.1产业结构不完善。

文化产业被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核心层主要包含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文艺;外围层主要指网络、文化休闲、娱乐等文化服务;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文化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湖南目前文化产业的格局是“四轮驱动,两翼齐飞”,“四轮”指广电、出版、报业和娱乐,“两翼”指旅游业和会展业。湖南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层,即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是发展的大头,占的比重较大,外围层,即网络、数字、动漫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行业竞争力不足。作为相关层的文化旅游、会展业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都比较低。此外,受地理、市场、文化资源、和传媒等因素的影响,除了旅游业外,湖南文化产业的资源绝大部分集中在省会长沙,呈现出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从长远看对文化产业的对外延伸和可持续发展是有阻碍的。

2.2从业人才匮乏。

在国内,文化产业走在前列的有北京、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深圳从政策、待遇、环境等方面入手,大力引进全球的文化创意人才,数十年间汇聚了全球数十个国家的文化创意人才,打造中国的“设计之都”。杭州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计划,如“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居住杭州计划”、“中国杰出女装设计师发现计划”等,为杭州的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由于地域、经济和机制等原因,在湖南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员,数量远远低于以上城市。此外,湖南目前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中,受过正规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只占小部分比例,大部分从业人员只受过初等或中等教育。尤其缺乏具有国际性眼光和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因此,湖南的文化产业在某些方面缺乏创新力,出产的文化产品模仿痕迹重,缺乏持久的市场竞争力。

2.3国内、国际合作程度低。

如前所述,湖南的文化产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也形成了一些在国内极具影响的文化品牌,但总的来看还是以本土化发展战略为主,缺乏国际合作,没有具体的国际化发展计划和领域,在人才引进、市场策划、统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标准、产业园建设等方面军没有形成完善的与国际接轨的系统政策。正因为如此,湖南目前尽管拥有为数众多的文化企事业单位,但是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即便是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集团,其在跨越式合作、经济效益、国内国际影响力方面还是和发达地区发达国家的文化集团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也使得湖南的文化产业总体竞争力不够强大,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3.1开展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

首先,有计划地制定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的引进政策。良好的工作环境、工作平台和发展前景是吸引人才的关键,对于国内国际知名的文化创意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应启动专项资金和专项计划予以资助,并建立文化产业人才库,及时掌握人才的工作和流动情况。其次,开拓人才培养的新路径。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湖南省高校众多,仅长沙市就有34所高校,全国与设计、文化产业相关的学校更是数不胜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给具有潜力的学生提供工作和锻炼的平台,使之更契合文化产业机构对人才素质和业务能力的要求,并保证相关的专业人才不轻易流失。再次,建立长期有效的人才进修机制。文化产业是全球性的事业,知识和技术更新快,因此,加强文化产业人才的外出培训、业务交流和研修就显得尤为重要。

3.2进行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

首先,深入发掘湖湘文化特色,积极与其他产业在资源、内涵上深度结合,开发出具有文化特色、文化品位和创新因素的产品。其次,加强文化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文化产业从本质上来讲是开放与包容的,并且,一个地域的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须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来获得更大的机遇和提升。如金融危机其间,日本broccoli株式会社和animate社合并,共同开拓动漫市场,营业额大幅度增加,美国卫星电台服务商sirius和xm的合并,实现共赢。而在湖南,电视湘军和出版湘军重组,成立了“经世图书出版研发中心”、湘西自然区旅游与特色文艺表演相结合、歌厅文化与电视媒体相结合,都是不错的尝试。

3.3建设高水平的文化产业带。

如前文所述,湖南的文化产业已有一定的基础,形成了几个在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建设高水平的文化产业带是湖南文化产业继续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首先,维持并提高现有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大力开发相关的附加产品,形成品牌系列。其次,充分促进各文化部门的协同发展,如媒体、出版与娱乐业的配合;旅游、休闲、餐饮、酒店的一体化服务,尽可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1+12的效益模式。再次,以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为中心,以湘西、湘南地区为两翼,构建布局合理,结构清晰有序、特色鲜明的开放性文化产业带。尤其坚持将长沙作为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和“品牌城市”来打造。

3.4尝试开拓国际市场。

开拓国际市场对湖南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首先,熟悉国际文化产业市场的前沿动态、操作模式和运行规则,从而制定合理合法的参与政策。其次,深入了解不同国家的审美需求、文化习俗和信仰等因素,以避免遭遇“文化折扣”,影响到文化出口。再次,要培养一批专门从事对外业务、具有专业水准的文化产品经理人,能随时把握市场动态,协调国内外文化产业合作、交流、出口等问题,分类别、分步骤地将文化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4结语。

总之,在当今社会,人们对文化产业的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能耗等特征和优势已经有了广泛的认识,它对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充分认识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和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途径,是湖南文化产业走可持续之路,为湖南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的必由之路。

日本音乐文化特点论文篇二

日本是文化产业大国,与日本的文化产业发展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晚,系统不够完善,整体而言与日本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对日本文化产业进行分析,了解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总结其发展经验,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1文化软实力。

在国际关系学中,国家实力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作用的影响核心,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国际地位及其国际影响。在当今社会,尤其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之间所拥有的实力资源出现了转化困难的现象,若要提高国家实力就必须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在国家实力发展方向中,“软实力”作为一种集文化、意识形态和国际机制建立于一体的发展方面,因其对社会的广泛影响而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在软实力当中,文化软实力是其发展动力,因此学者也把软实力称为文化软实力。软实力的形成来自于国家的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是通过吸引而非侵略来达到自身发展目的的一种能力,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水平。与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相比,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文化软实力具有以下特点:

1.1.1文化软实力体现了国家的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更是反映了一国政治和外交政策的价值,同时也是“和谐文化”发展的基础。

1.1.2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军事等密切相关。

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是一个国家的“硬实力”,是保障一个国家发展和不受侵略的重要方面,而文化软实力具有影响社会发展基调的作用,因此对与文化相关的经济及军队建设有着极大的影响。

1.1.3文化软实力是通过文化理念、

科技和商业模式三者的共同支撑发展起来的。在文化软实力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理念是基础,科技是发展根本,商业模式是重点。从整体来看,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涉及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1.1.4文化软实力具有国际化发展倾向。

文化软实力在一个国家提高国际影响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也因此收到了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广泛关注,他们提出了很多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这表示文化软实力正在向着国际化发展。

1.2日本的现实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日本作为一个经济大国受到各个国家的关注,日本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方式受到了许多国家的不满,而要使得经济进一步发展,进行相应的文化交流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文化的广泛影响,日本的发展才能够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一定影响。在软实力开始发展之前,日本的硬实力十分发达,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这也使得人们对文化方面越来越关注。日本作为战败国,在一片废墟和狼藉中只用了短短七年就完成了恢复发展阶段,并且在之后的二十年中保持着每年百分之十的经济增长速率,这极大地影响着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然而,在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公害问题、环境问题、道德水平下降等,这些问题的出现给日本政府严重的打击,同时也刺激日本政府进行反思和思考。除此之外,二战之后美国文化大量渗入到日本文化中,日本政府面对这一境况并没有采取消极保护主义,而是通过体制和观念的更新发展致力于自身文化产业的发展。

日本在发展文化产业战略时,首先对自身进行了重新的认识,并且对日本魅力进行了重新评估。其次,日本通过经济利益和软实力发展吸引其他国家进行外交,使得日本的文化产业不断发展。日本文化产业大国战略政策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方面:

2.1.1人才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日本深深意识到若要进行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吸引国际性人才进行建设。首先,日本政府为外国创作者提供了临时居住资格,并且与周边国家协作,为年轻创作者提供了发展和提高的平台,通过作者和设计师之间的交流,建立了一个巨大的联系网络。其次,为了跨越语言障碍,日本在国外开设了很多日语教育机构,通过派遣国内教师教学和鼓励外国学生留学的方式使留学生成为日本与其他国家进行良好交流的桥梁。

2.1.2国外项目的实施。

日本在国外的项目范围十分广泛,在地域产品、流行、饮食、传统工艺品等领域均有所涉猎,并且通过现代企业和分销业的联手将这些产品进行打造和包装,使得这些产品逐渐成为日本开展海外项目的主要商品。这使得日本的产品及文化观念逐渐深入到周边各国的市场当中,并且通过独特创意的分享逐渐影响着各个国家对日本的看法。

2.1.3相应机制的建立。

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日本的文化产业市场,日本建立了相应的机制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首先,对文化产业进行广泛的宣传,以国外媒体为媒介向海外消费者介绍日本文化,并对日本文化进行了解和接受,创建一个具有日本特色的集时尚、食品、旅游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项目。其次,在日本当地建立一个完善的消费机制,通过对产品进行销售和相对完善的服务获得相应的利润。最后,建立国内的宣传机制,提高日本自身的吸引力,促进日本的追随者在国外进行消费。

2.1.4提供足够的风险金。

在日本文化产业当中,最受瞩目的当是漫画产业,而与漫画产业相关的电影、动画片、节目、游戏、书籍等也受到了国际的认可。但是与此同时,日本的出口率还不及美国文化产业的三分之一,并且出口产品中游戏软件占绝大多数。在此前提下,为了进入各国的电影市场,日本的产业革新机构为相关公司以百分之百出资的方式提供风险金。

2.1.5国家的政府的战略部署。

作为国家的领导机构,政府应当发挥应有的决策功能。对日本来说,若要进行海外的经济扩张就必须对各个阶层的部门进行统筹,通过战略合作的加强吸引游客并增加出口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其次,对日本的品牌、文化和生活方式进行全面的推广,通过建立全新的孵化体系,对中小企业和人力资源管理提供足够的风险货币。与此同时,制定相应的基础设施,促进文化的推广和经济的发展。

日本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已经十分发达,通过总结和分析,日本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战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2.1企业的广泛参与。

在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的广泛参与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方面。日本的企业,无论大小,都参与到了文化建设中去,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例如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文化艺术协会的成立等对日本文化进行了丰富和推广。

2.2.2广告业的蓬勃发展。

广告作为最有效的推广手段,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广告公司所从事的事业本身就与文化相关,再加上日本政府的支持,日本广告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广告媒介覆盖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文化体育等大型活动,为日本文化的推广提供了发展平台。

2.2.3完善的经济体系。

日本文化的另一发展方面是演艺人员。在日本,几乎每一位艺人都有自己的经纪人,并隶属于相关公司,这样处理相应问题就变得有逻辑并且适合通过法律进行约束,能够有效的培育良好的演出市场。

2.2.4大型活动的举办。

举办大型活动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推广自身文化、展现自身文化价值的途径,日本通过举办以“年”为冠的大型活动,一方面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到活动的消费中去,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日本文化的影响,为日本文化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日本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已经相对完善,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从不同方面总结出日本文化产业的主要特点。

3.1管理方面的特点。

文化产业的发展,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是前提。在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管理方面的特点主要是行政的指导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日本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是其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但是政府并没有采取强制手段推行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是通过相关立法,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对文化产业进行约束和管理,引导文化产业向着更加有序的方向发展,为文化产业创造发展条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灵活的行政指导加强企业与人的沟通。当前日本政府所采用的影响企业行为的手段有劝告、建议、期望、要求、指导、指示、警告、命令等。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建立了官方的文化产业咨询机构,影响着文化产业和各大企业的发展。通过政府的行政指导,对产业活动进行规范和约束,同时对企业的发展进行相应的鼓励和扶持,使得社会的各方面都能够参与到文化发展中去,为文化产业的推广打下了基础。同时日本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作用,引入竞争机制,并且在竞争中加大了文化产业的作用,使得企业的发展与文化产业有了密切的联系。市场即使的灵活运用为文化产业的推广建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参与文化活动的举办,各个企业之间增进了交流,同时也得到了发展的机遇。

3.2政策方面的特点。

日本出台了许与文化产业有关的扶持政策,涉及方面包括金融、税收、财政、人才培养等方面。文化产业的支柱是精神产品,因此对精神产品的保护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日本通过建立相关法规对文化创业和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在日本政策的扶持和法律的保障下。日本的文化产业得到了有效的丰富和发展,提高其文化产业的竞争力。通过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建立,为精神产品的良好发展打下基础。自1970年日本颁布《著作权法》以来,又相继颁布了《著作权等管理事业法》、《观光立国基本法》、《传统工艺产品产业振兴法》、《产业活力再造特别措施法》、《只是财产基本法》、《文化产业促进法》等等与文化产业直接相关的法律法规。除此之外,其民法、商法的制定业余文化产品提供了相关的法律保护。日本在制定了新的法律后,往往也会制定一些列的配套措施以实现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这也从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日本法律的有效实施。

3.3规划方面的特点。

在发展文化产业时,良好的发展规划是十分重要的。日本在发展文化产业时,注重系统的配套性和企业间的联系性,期望通过不同业种的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以动漫产业为例,一部流行漫画出版后,通过其受欢迎程度进行后期开发,例如拍摄动画片,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开发相关的电子游戏,制定相关的周边产业等等。日本文化产业在文化产品的开发上尤为注意的一点是突出核心产品,通过核心产品的开发开拓市场,同时通过衍生产品的开发对市场进行拓宽。这也成为日本各项产业发展的模本。以日本最大的动画集团东营集团为例,在进行一部动画的制作之前,就已经对周边产品的开发进行了相应的规划,动漫的相关周边产品细小而繁多,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午餐盒、镜框、文化衫、手提袋、玩具等等。这样在动画片进行放映的同时,相关产品也得到热卖,这对资金的有效回收,市场的广泛开拓,动漫人物形象的推广都有很大的促进意义,可谓是一举多得,具有很好的宣传效益。

3.4科技方面的特点。

与任何产业的发展相同,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学技术。除了上述特点外,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科技含量高。通过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得许多好的想法和创意得以实现,并能够促进其进一步转化为文化产品推广的卖点。通过资本、技术和人才的有效利用使得文化真正成为一个产业,并真正投入到提高经济水平的过程中去。只有对先进技术的利用才能够有效的打开文化产品的市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日本高度重视相关技术的开发及普及。除此之外,日本还建立了一个软硬件相互配合的商业模式,通过政府对文化产业进行创业投资,鼓励国民和企业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到文化产品的开发中去,同时还积极鼓励社会各方进行文化投资。

3.5发展方面的特点。

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动漫等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自于其独特的创意,而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创新设计是整个产业的基础和先导,而要吸引海内外消费者独特的、符合大众趣味的创意和设计方案就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因此,在文化产业发展时,将发展重点放在了人才培养和鼓励创新上。日本拥有一批国际先进的漫画大师和动漫导演已经成为业界公认的事实,日本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举办各类研习班和竞赛,提高国民的文化产业意识,在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的同时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尤其是在设计管理、经营管理方面,日本更加强调人才行动力的培养,这就使得文化产业的相关人才具有良好的素质,并且能够在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为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总结。

文化产业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提高自身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方面,同时对提高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增加国际影响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应当加大对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日本作为文化产业大国,从人才培养、法律制定、政府引导、科技应用、政策扶持等方面来看,其文化产业发展的已经相当的完善。我国在对文化产业进行发展的时候,也应当进行相应程度上的转变,使其与日本的文化进行了一个很好的融合。也正是由于日本这种在文化元素方面的融合,才使得日本的动漫得到了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3]季姝同.日本动漫中的中国古代神话传说[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8):89.

日本音乐文化特点论文篇三

[摘要]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媒介变革的发生,带来了以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的繁荣,视觉文化的影响已遍布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日益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尤其是在视觉文化时代的大背景下,该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已成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最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视觉文化艺术教育素质教育。

人类的文明进程始终伴随着媒介的进步而向前发展,在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向以形象为中心的文化转型中,视觉文化在中国已蓬勃兴起。电影、电视、网络以及各种广告铺天盖地,每时每刻向大众传播着各种信息和形象,尤其是青年学生看电影电视、使用计算机和上网的时间几乎已超过在教室上课的时间。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在探索和研究视觉文化生成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中,提高青年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必定成为其中一个重要内容。

一、视觉文化的社会价值。

所谓视觉文化即“以图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的统称”。可见,视觉文化的意义在于视觉因素,或者说形象和影像占据了我们文化的主导地位。

现代高新科技为人类大众传媒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而视觉文化是借助于大众媒介,强化形态可视特征的一种文化。青年是视觉文化的主体,是视觉文化的策划者、享受者,也是视觉文化的传播者、作秀者。视觉文化反映了商业社会的消费需求,符合青年渴望自我表现的心理需要,视觉艺术以简洁鲜明的视觉语言较好地表达了文化内容,力求形态简明、形象明朗、引人注目、印象深刻。

视觉文化缩小了艺术与生活的区别,今天的审美艺术活动场所已远远超出了美术馆、博物馆等高雅艺术场馆,更多地发生在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等社会空间和生活场所,使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这一艺术追求得以实现;同时,还形成了新的观看方式和审美心境,艺术成为人们随意浏览的对象、消除了人们对艺术的膜拜和神秘感,展示性和消费性成为其自力更生的主要根据。因而,视觉文化颇受青年的喜爱和青睐,成为青年追求时尚和前卫的文化形态。

二、视觉文化对艺术素质教育的影响。

视觉文化的艺术素质教育告诉我们渗透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广告形象、动画漫画、卡通形象、网络电玩等,早已拓宽了学生对影像的接触面。

我们要正视在形象文化熏陶下长大的青年学生虽然属于“读书人”,但他们对看漫画、看广告、看电视、看电影等视觉影像的东西则更感兴趣,并且在这些方面要比读书所花的时间更多。因此,他们更青睐令人轻松欣赏的武打言情片,更青睐于如白话的通俗歌曲,更热衷于在电脑上打游戏和毫无顾忌地聊天……,常常处于一种被动接受各种视觉信息的表层阶段,缺乏辨别来自媒体的是非真假和利害优劣信息的能力,属于“中弹即倒”的群体。

正因为视觉文化里的视觉符号的泛化,常常导致“视觉审美疲劳”的产生,使人们满足于做一个视觉符号的“容器人”。青年学生养成了对信息符号的不假思索地被动式接受习惯,并且逐渐丧失了深度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内心生活的丰富性,削弱和钝化了自身的审美能力。

三、视觉文化中如何加强艺术素质教育。

面对新的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的审美理想该如何发扬光大、文化传统该如何继承、人文精神该如何融入到青年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是艺术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1、加强在视觉文化艺术教育中的民族化教育。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然向上的精神状态。”[3]因此,在进行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时,要始终坚持把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融入视觉文化艺术教育当中。

广告图像、动漫影视、网络卡通画等已成为学生喜爱的艺术门类,而对传统经典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却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在这个视觉文化社会里,虽然一些经典作品远离学生日常生活,但其价值却依然存在,不仅因为经典艺术作品是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更因为一切经典艺术作品皆蕴涵着某种深厚的精神内涵及美学价值。中国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我国的艺术教育应该走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道路,绝不能削弱或忽视传统的经典艺术,而增加大量不具有艺术特质的流行艺术。

我们正处在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提倡民族特色的视觉文化,并不排斥国外优秀的观觉文化,应秉持着文化教育的精神。透过多元文化与民族文化的概念,强调文化的兼容性,摒除偏见。视觉文化的建设要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和民族精神,防止庸俗低级非主流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2、注重全面培养青年学生的视觉文化鉴赏力。

众所周知,艺术教育是青年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首要组成部分,视觉文化和审美观念均深刻地提示了审美教育在人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罗克弗尔。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所以,我们要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视觉文化鉴赏力。提高他们对视觉影像的鉴别能力。

首先,培养学生学会识别、选择和组织各种视觉元素符号,了解如何用视觉语言传递各种视觉文化观念。有了这些细微的视觉经验,才能体会领悟到视觉情感,才能深入地思索问题;其次,通过观察、想像、创造促进学生的各种观念发展,促使学生带着一种想法去欣赏各种观念,并通过自己的作品传递他们的意图;最后,青年学生需要通过各种视觉艺术形式来进行交流,使学生们能够分析、阐述和评价视觉艺术作品中的意义。在辨析评价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视觉文化的鉴赏力。

四、结语。

视觉文化是青年学生日常生活的一环,学生对于人生的看法,一部分就是来自日常经历的视觉文化。我们要重视视觉文化对青年的影响,视觉文化中的审美艺术从高雅艺术转移到关注人们的日常生活,从以语言为中心的文化向以形象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是当代教育的一大趋势,也是视觉艺术和民族文化不断补充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内容,真正地丰富学生课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日本音乐文化特点论文篇四

艺术文化是在建筑设计上逐渐渗透的,通过一点一滴的元素构成,以及创新的结构设计,将建筑艺术形式更加丰富的表现出来。经典的建筑物不仅仅有历史经历的沉淀,要具有明显的文化艺术,通过几代人的认可逐渐的传承下来,这种文化的渗透超越了时代,更能够遗留和继承下来。文化与物质紧密相关,其继承了传统结构设计模式的同时要以目前人们生活需求的物质文化紧密相连,在以文化物质水平为基础进行控制与完善。在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得到飞跃发展,以现代建筑工程体系为依据的建筑模式和方法得到迅速的发展流程,这就为建筑工程设计理念和体系的更新改变提供了基础与平台,在设计中通过改变传统美学概念,以智能化技术要求和手段对目前建筑设计提供了良好基础依据。

5结束语。

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背景下,作为一个走在最前列的建筑行业,生态环境的创造有着重要意义。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而建筑是城市的灵魂,高贵的灵魂,所以必须具有高尚的建筑。衡量一个高贵的建筑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塑造。

参考文献:

[1]李东辉.试论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的相互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5).

[2]王舒梅.试论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的相互关系[j].科学与财富,(8).

[3]刘璐.试论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的相互关系[j].科学与财富,(7).

日本音乐文化特点论文篇五

汉唐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整个文化环境为艺术及艺术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汉武帝独尊儒术,在文化上的直接影响之一就是造就了文化世家。王充《论衡》中说:“文人之休,国之符也。望丰屋,知名家;睹乔木,知旧都。鸿文在国,圣世之验。”其中包含着对文学、文化以及文化家族的充分肯定。这样的文化家族,常常有成员身居高位,所谓“四世三公”在朝野具有很大的影响。整个家族坚持以经学传家,以习经守礼维持门户。东汉安帝时,邓太后临朝,召集亲属弟子,“开邸第,教学经书,躬自监试”。经学在汉代是非常实用的学问,士人精通经术,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通经习礼,提高了士族阶层的文化素养,提高了文化家族成员的文化水平。

曹魏虽然取代了汉室,但却非常认同前朝的文化成就。汉魏之际,并没有形成文化上的断层。就总体而言,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仍是两汉文化的一个非常自然而恰当的延续与发展。特别是汉代的文化家族给六朝的世家大族做出了榜样。

六朝的士族非常重视自身的文化修养,尤其重视通过文化来提高家族门第的名声与地位。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学术文化的发展,六朝士人与汉人相比,很自然地带来了一些新的东西。汉代士人多数专注于经学,后人所谓的文化、哲理学术、琴棋书画,大多还处于初级阶段,而魏晋以后,士人留意的文化不仅范围普遍扩展,水平也有很大的提高。两汉经学虽是经学的昌明时期,建安时期的动荡影响了体制化范围内的经学研究,但魏晋士人从未放弃过传统的经学,《十三经注疏》中魏晋人注解有六种之多,可见其经学的成就。魏晋士人又增添了对玄理的喜好,热衷于三五个朋友聚会,谈论抽象玄奥的问题,即所谓清谈、玄谈。他们热衷于在理智上挑战复杂的问题,讨论人的才能与禀性、胆略与识见的关系,讨论诸如命运、吉凶、音乐甚至还有梦的本质问题。这时期还出现了诸如《缀术》这样的高难度的数学著作,这本著作到了唐代,仍是数学研习者的高级教程。史籍编撰大大超过了前代,出现了各种博学繁富的注释。诗文以及书法、绘画创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与汉人的质木相比,他们的作品充满了灵动、神韵,充满了才情、个性,他们对文学、对修辞、对文章的藻饰有着不可思议的热情和喜好。他们对书法、绘画等艺术具有一种突出的直觉与审美情趣,他们的艺术成就,甚至包括他们的轶事始终是中国历史上文人雅士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正如鲁迅所指出的,这是一个“文学的自觉时代”,当然也是艺术的自觉时代。当时的士人不仅醉心于著述,从事艺术创作,而且视文章为“不朽之盛事”,对文学艺术创作给予了极高的地位。班固《汉书》中设有《儒林传》,到了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中新增了《文苑传》,已经充分意识到文学之士的独特地位。萧统《文选序》尽管不是抽象的理论阐述,但对于什么样的作品可以收录于《文选》,什么样的文字不再收录,有着明确的观念:与“日月俱悬”的儒家经典,虽然是社会基本“准式”,但不必再选入文学作品集了;诸子著作“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收入也不切题;至于“记事之史,系年之书”等一类的传记、历史著作,“亦所不取”,但史籍中的“赞论”、“序述”,却因能够“综缉辞采”、“错比文华”、“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而入选。其中虽然没有明确定义文学是什么,但通过把什么不属于文学范畴的作品排除掉的方法,已经清楚透露出萧统“文学是什么”的观念。这一观念与现代对文学的界定已经相当接近。

六朝士人富有敏锐的洞察力,长于哲理思维,他们不仅有《文赋》、《文心雕龙》、《诗品》这样非常全面探讨文学特性及创作过程的作品,而且还有宗炳、谢赫等人对于书画艺术进行深刻反思的著作。谢赫提出的“六法”其中涉及的概念在他之前已经陆续出现,其谓“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似乎“六法”一词,前已有人提出。但无疑是在谢赫的著作中,绘画艺术的几个核心概论,才从一个庞杂的认识背景中提取出来了。谢赫不仅明确提到六法,而且还将“气韵生动”放在首位,此后“气韵生动”就成了中国书画艺术中的最高境界,影响相当巨大。可见当时,人们对于文学艺术认识的水平以及理论表达大大超越前代。

音乐构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不仅出现了阮籍的《乐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这样的重要音乐著作,而且音乐较之前代更普遍地介入士人的生活当中。汉代像司马相如这样通琴艺的士人还比较少,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善音律的诗人、画家多了起来。阮籍、嵇康、阮咸、何承天、戴颗等不仅钻研学术,擅长诗文,而且精通音乐。音乐作为士大夫家庭中的娱乐也更加常见。

阮籍的《乐论》推崇雅乐,拒斥淫声,总体上还是着眼于礼乐能够移风易俗的功用,立论基本没有越出《礼记?乐记》之范围。但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则将论述的重点从音乐的起源及其社会功能转移到音乐本身上来了,专门讨论音乐是什么,即音乐自身的规定性,音乐本身仅仅是一系列复杂的声音组合。冯友兰说:“就这个意义说,它是中国美学史上讲音乐的第一篇文章。(2)《声无哀乐论》是一篇重要的音乐理论文章,它不仅讨论音乐的一般问题,专门研究音乐与人的哀乐感情之间的关系,而且在认识论上也体现出重要的价值,它确立了我们如何客观地来看音乐是什么的认识方式。这一认识方式实际上可以拓展到其他认识对象上。嵇康确立了一个范式(但这个范式提出得太早,当时人们远远不能理解),即客观认识在于我们把自觉不自觉附加于认识过程中的其他因素剔除出去之后,来看那个对象究竟是什么。此文无疑也是思想史研究无法忽略的文献。

更值得注意的是,魏晋南北朝是“人的觉醒时代”当然,这个“人”的概念并不是我们今天普遍意义上的人的概念,事实上它更多地只能是指当时的士人、贵族。六朝是士族时代,大体而言,当时的士人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能够摆脱物质生活需求的限制,不用再去直接从事物质生产以满足自身生存需求,而有更多的闲暇从事文学艺术活动。他们通常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皇权以及社会礼俗对其羁姅、约束较少,个体精神以及个性发展都相对比较自由。他们讲究音声、容貌,推崇才识、风度,在中国历史上,他们可能是第一批对充满个性的人大加赞美的人。

这种赞美并不纯粹来自于传统,来自于道德,有时更多的是来自于对人本身的欣赏。那种独立的人格、自若的神情、敏捷机智的对答、毫不掩饰的个性、孤芳自赏的迷恋,还包括艺术家的痴癫,都是他们大加赏誉的对象。六朝之后,痴癫对于艺术家而言,成为一个褒义与肯定的状态,与魏晋士人的独特见解密切相关。这些名士,不仅倾心从事艺术创作活动,而且还毫无拘束地表现出艺术家常有的率直、天真、恢谐以及勇于超越世俗观念等个性。诸如王羲之、顾恺之等人的佚事,都给后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看起来这些佚事与艺术理论无涉,但却常常可以折射出艺术在整个社会体系中的功用、人们对艺术的看法以及艺术家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等等内容。事实上,把这些佚事记录下来本身就包含了人们对艺术以及艺术家的看法,只不过,这些看法、观念是记录者从未明言的。所以,艺术理论研究包括了对这些历史史实的研究,透过当时具体的活动、事件概括出那个时代的艺术的观念、艺术的理论。当然,在六朝士族的身上,不难找很少再有这样的贵族旁若无人地去追求自己的精神爱好,无所顾忌地热爱文学与艺术。而这一切却是发生在充满战乱动荡、皇室如走马灯一样地变换的年代。或正因此,皇权才未能对才情卓异的士人形成巨大的压抑、压迫的力量。精英阶层在这种动荡的间隙竟然创造了历史上颇值得回味的文化,而这一点也正值得回味。

进入隋唐之后,国家繁荣,文化艺术在各个方面都获得巨大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唐代的繁荣昌盛不仅表现在国力强盛、疆域开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同时也体现在文学艺术、思想学术等领域中。除了儒学、经学、佛学、道学、史学等方面的内容,以及有目共睹的文学方面的成就之外,唐代在艺术理论方面也有非常丰硕的成果。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成就很大,成果很多,这在某种意义上,激发了唐人对艺术进行总结的激情。

首先,是编制书画作品的名录。将各种书画作品汇集一处,当然是收藏保存前代艺术品的最好的方式。唐太宗组织人力,全面搜罗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但以帝王之力筹措此事,非常人所能办到。相对能够办到的是对作品进行著录,汇集书画信息。

以编制目录的方式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丰富的艺术作品进行摸底调查,这是唐人总结前代艺术成果的重要方式。这种方法在图书领域已经非常成熟,刘向父子《七略》、晋荀勖《中经新薄》、南朝宋王俭《七志》、梁阮孝绪《七录》(所谓刘略荀簿王志阮录)皆是唐之前著名的图书目录。唐人把这种方法运用在书画领域当中。张彦远出身名门,闻见颇广,收藏亦富,撰《历代名画记》。其卷一曰:“如宋朝谢希逸、陈朝顾野王之流,当时能画,评品不载。详之近古,遗脱至多,盖是世上未见其踪,又述作之人不广求耳。呜呼!自古忠孝义烈,湮没不称者曷胜记哉,况书画耶!圣唐至今二百三十年,奇艺者骈罗,耳目相接,开元天宝,其人最多,何必六法俱全,但取一技可采。自史皇至今大唐会昌元年,凡三百七十馀人,编次无差,铨量颇定。该著作广泛收集自上古到唐会昌期间的画家,共录入三百七十多人,可谓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总结。朱景玄《唐朝名画录》收录唐代以来画家一百二十四人。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录》,“取魏晋以来前贤遗迹所存,及品格高下,列为先后。起于高贵乡公,终于大唐贞观十三年。秘府及佛寺并私家所蓄,其二百九十八卷,屋壁四十七所”,撰成此录,搜罗亦相当丰富。所以,唐世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代,四海晏清,书画爱好者、研究者首先想到的就是要把所有留存下来的书画艺术全部网罗,细加研讨。

其次,是对书画艺术总结性的研究。中国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不断的反思、思考和总结。魏晋士人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对艺术作品的创作、欣赏、收藏、品鉴等方面都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唐人吸收这些经验,更加丰富完善,使整个艺术理论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前人有所讨论的主题、细节在唐人的著作中都有涉及。孙过庭的《书谱》、张怀權的《书断》、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录》、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都是中国书画艺术理论非常重要的著作。大唐所处的时代为艺术理论的总结性工作提供了历史条件。

随着艺术的发展,对于艺术作品的认识、鉴别自然受到关注。人们看一幅作品,如何评价它,依据什么样的标准来评价,这都是艺术理论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的问题。长期的欣赏、鉴别实践使中国书画艺术逐渐建立了一种评品的传统。其实这种评品方法由来已久。中国东汉时期就有评品人物的风气,史载许劭“与从兄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后汉书》卷六八本传)。魏晋南北朝时期为选拔官员,实施九品中正制,人分九品,作为官员选拔的依据。当时士人亦重评品人物,人物的品性、才能、风度、识见等皆在评论品鉴的范围之内,评论所说的话,称之为“题目”“目”。当时一些名士赖此品题,声名鹊起,也有为时议所非,而身败名裂的人。评品成为当时人物、文学作品、艺术品声名升降的关键。

评品的方法在文学领域中有广泛的运用。南朝梁钟嵘撰《诗品》,诗分上、中、下三品,一品之中又分三等。有的学者以为,他开创了以品论诗的先例,并对后来的书画欣赏和批评有很深的影响,但实际上,钟嵘的《诗品》是受到了当时《书品》、《画评》的影响。在他之前,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中就已经是以六品“等差画家之优劣”了。与钟嵘同时的庾肩吾撰《书品》,亦是评骘之作,此书载汉代至齐梁间能真草者一百二十八人,分为三品,每品再分上中下,共为九品,每品各系以论。品第等级与《诗品》相同。评品作品优劣的方法延续到唐代,如李嗣真的《书后品》、《画品》,张怀權的《书断》,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等都是为画家区分等第的品鉴之作。

评品是艺术研究的重要方法。它促进了对艺术本身的深入思考,因为评品总是涉及到作品与作品之间、画家与画家之间的比较,一件作品究竟是因为什么而达到艺术的崇高境界,艺术家是因为什么样的技能、才情、素养和胸襟为其创作奠定了基础。一幅作品比另一幅“好”,好在什么地方,需要明确地加以理论上的说明。比较之初,评论者只是设立上、中、下之类的等级,然后归属作者作品的档次。谢赫的《古画品录》中设有六品,就是分为第一品、第二品,依次类推。后来的评论,鉴别的标准更加明确,人们意识到,评定与所设计的标准有关,标准不同,评品的结果很可能两样。评论者概括了神、妙、能三种境界,张怀權撰《书断》三卷,区别书豕为神品、妙品、能品二等。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同样是以神品、妙品、能品评定作品,又提出来“逸品”的概念。其序曰:“以张怀權《画品断》神、妙、能三品,定其等格,上中下,又分为三。其格外有不拘常法,又有逸品,以表其优劣也。”李嗣真《书后品》也设有“逸品”一格,居于上品之上,成为书画艺术的最高境界。从秦代到唐朝,选录八十一位书家,分为十等,其逸品仅五人。又撰《画品》,“登逸品数者四人”。曰:若超吾逸品之才者,亦当复绝于终古,无复继作。”唐末宋初的黄休复撰《益州名画录》,取从唐乾元初至宋乾德年间的名画,设逸品、神品、妙品、能品,题品诸家之作,仍然延续评品的传统。总之,通过不断地鉴别、讨论,对于艺术作品的认识水平提高了。

不过,艺术评品的方法存在着困难。一则并没有能够通行于各个时代的评判标准。一般地说,对一件艺术作品的地位和价值给予公允、准确的评定,有利于艺术的发展,有利于艺术传统的形成,也有利于知识界以及公众的认知。像文学史中大多数杰作一样,艺术作品在漫长的艺术史上获得了自身相应的地位和评价,时间越长,这些评价越是趋于客观中肯,并保持稳定,这是艺术传统的组成部分。当然,评品在某些方面会受到时代、知识、观念等因素的影响,而无法获得其他人或者其他时代的认同。如钟嵘虽然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但把他列在中品,把曹操列在下品,后来的诗论者颇不以为然。谢赫《古画品录》把顾恺之列在第三品中,并谓“迹不逮意,声过其实”,也让后来的画论家深为不满。南朝陈姚最《续画品》就以为谢赫“所品高下,多失其实,故但叙时代,不分品目”。所以,艺术史上始终存在着挑战固有排序的倾向。正是因为存在着排序与挑战排序两种力量,人们对艺术史上作品的认识才会保持新的可能性。

二则艺术的评判很难像长度、重量、体积这些概念那样能够量化、明确。逸品是指什么,神品是指什么,逸品为什么在神品之上,这些问题存在着争论,据此而作出的评定归类也就无法避免分岐。宋代邓椿《画继》概括其中的争论,曰“自昔鉴赏家分品有三:曰神,曰妙,曰能,独唐朱景真(景玄)撰《唐贤画录》,三品之外,更增逸品。其后黄休复作《益州名画记》,乃以逸为先,而以神、妙、能次之。景真虽云‘逸格不拘常法,用表贤愚’,然逸之高,岂得附于三品之末?未若休复首推之为当也。至徽宗皇帝专赏法度,乃以神、逸、妙、能为次。”逸品究竟应该处于什么层次上,论者有不同的见解。见仁见智,在所难免。

在艺术理论史上,不难看到,对前代艺术的评论一直都保持着,但硬性归入上中下之类等级的著作在宋代以后就比较少了。从艺术理论的发展来看,魏晋时期是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时代,它有很多开创性的成果,并且在不少艺术领域当中都达到很高的境界。隋唐呈现出过渡时期的特点,它一方面总结了古代艺术经验,促进了当代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实践与理论方面的积累为后代的艺术发展创造条件。

日本音乐文化特点论文篇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现代化的生活要求也就越高,特别是在居住方面,不仅仅要有舒适的体验,还要有艺术的气息。建筑结构要改变以往冰冷的状态,在钢筋水泥的基础原料中,添加个性化元素进行艺术的展示。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传统,通过建筑艺术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来,这不仅仅这现代化人们生活的需求,更是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

1.1建筑设计概念。建筑设计是建筑物在建造之前就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是设计工作人员按照工程施工和规划任务去进行分析,将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或者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可能发生或者发生概率较大的不足和问题提前做好预防和处理措施,是一种事前构思和对全面总结的设想工作模式。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建筑设计是一种以备料、施工组织、工程施工方法选择、施工配合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工作模式,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分析。并且使得建筑结构能够形成一个全面系统化的工作模式,为建筑工程施工的正常、顺利进行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基础。

1.2文化艺术。艺术是人们从生活中逐渐总结出来的,通过对生活的歌颂,利用创造性的想象力将美体现出来,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其艺术的体现形式个不相同,在建筑设计上,我国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魅力。在现代化建筑的艺术体现上,不仅融合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艺术形式,还将本民族的文化精髓继承和发扬出来,构建了符合人们生活和享受的建筑艺术环境。在现代生活中,建筑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是必不可少的,它一方面彰显了我国的文化和实力进步,一方面又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减少了压力,更有利于和谐文明社会的建立。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我国人民不仅创造出了大量的建筑奇迹和工程施工方式,而且也为建筑文化和艺术提出了全面系统化的工作模式。这种建筑施工模式和建筑文化的产生与普及,其主要是反应人类生产和发展中的生活行为方式,也是体现人类智慧结晶的一种工作模式。在各个历史时期所造成的.文化艺术和设计品位也不仅相同和全面。如我国最为著名的长城、故宫和已经消失的圆明园、阿房宫等等。究其本源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这些诸多的因素和工作模式,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影响,还受到艺术文化和设计理念的影响。一般而言,在建筑设计中环境是不容忽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环境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是建筑设计工作中不容忽视的环节,因此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在做好建筑设计工作的同时,对于环境艺术、文化艺术等诸多的方面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总结和严格的分析,使得在建筑设计工作中能够达到设计与艺术的和谐统一。

日本音乐文化特点论文篇七

日本是个具有得天独厚自然环境的岛国,气候温暖多雨,四季分明,森林茂密,丰富而秀美的自然景观,孕育了日本民族顺应自然、赞美自然的美学观,甚至连姓名也大多与自然有关,这种审美观奠定了日本民族精神的基础,从而使得在各种不同的作品中都能反映出返璞归真的自然观。

日本园林以其清纯、自然的风格闻名于世。它有别于中国园林“人工之中见自然”,而是“自然之中见人工”。它着重体现和象征自然界的景观,避免人工斧凿的痕迹,创造出一种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

在表现自然时,日本园林更注重对自然的提炼、浓缩,并创造出能使人入静入定、超凡脱俗的心灵感受,从而使日本园林具有耐看、耐品、值得细细体会的精巧细腻,含而不露的特色;具有突出的象征性,能引发观赏者对人生的思索和领悟。

日本园林的精彩之处在于它的小巧而精致,枯寂而玄妙,抽象而深邃。大者不过一亩余,小者仅几平方米,日本园林就是用这种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韵效果。日本园林虽早期受中国园林的影响,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尤其在小庭院方面产生了颇有特色的庭园。

从种类而言,日本庭园一般可分为枯山水、池泉园、筑山庭、平庭、茶庭、露地、回游式、观赏式、坐观式、舟游式以及它们的组合等。

枯山水又叫假山水,是日本特有的造园手法,系日本园林的精华。其本质意义是无水之庭,即在庭园内敷白砂,缀以石组或适量树木,因无山无水而得名。

池泉园是以池泉为中心的园林构成,体现日本园林的本质特征,即岛国性国家的特征。园中以水池为中心,布置岛、瀑布、土山、溪流、桥、亭、榭等。

筑山庭是在庭园内堆土筑成假山,缀以石组、树木、飞石、石灯笼的园林构成。一般要求有较大的规模,以表现开阔的河山,常利用自然地形加以人工美化,达到幽深丰富的景致。日本筑山庭中的园山在中国园林中被称为岗或阜,日本称为“筑山”(较大的岗阜)或“野筋”(坡度较缓的土丘或山腰)。日本庭院中一般有池泉,但不一定有筑山,即日本以池泉园为主,筑山庭为辅。

平庭即在平坦的基地上进行规划和建设的园林,一般在平坦的园地上表现出一个山谷地带或原野的风景,用各种岩石、植物、石灯和溪流配置在一起,组成各种自然景色,多用草地、花坛等。根据庭内敷材不同而有芝庭、苔庭、砂庭、石庭等。平庭和筑山庭都有真、行、草三种格式。

茶庭也叫露庭、露路,是把茶道融入园林之中,为进行茶道的礼仪而创造的一种园林形式。面积很小,可设在筑山庭和平庭之中,一般是在进入茶室前的一段空间里,布置各种景观。步石道路按一定的路线,经厕所、洗手钵最后到达目的地。茶庭犹如中国园林的园中之园,但空间的变化没有中国园林层次丰富。其园林的气氛是以裸露的步石象征崎岖的山间石径,以地上的松叶暗示茂密森林,以蹲踞式的洗手钵象征圣洁泉水,以寺社的围墙、石灯笼来模仿古刹神社的肃穆清静。

回游式、观赏式、坐观式、舟游式是指在大型庭园中,设有“回游式”的环池设路或可兼作水面游览用的“回游兼舟游式”的环池设路等,一般是舟游、回游、坐观三种方式结合在一起,从而增加园林的趣味性。有别于中国园林的步移景随,日本园林是以静观为主。

日本园林的四分之三都由植物、山石和水体构成,因此,从种植设计上,日本园林植物配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同一园中的植物品种不多,常常是以一二种植物作为主景植物,再选用另一二种植物作为点景植物,层次清楚,形式简洁,但十分美观。选材以常绿树木为主,花卉较少,且多有特别的含义,如松树代表长寿,樱花代表完美,鸢尾代表纯洁等等。日本园林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

1)源于自然,匠心独运。日本园林充分利用造园者的想象,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创造出一个对立统一的景观。注重选材的朴素、自然,以体现材料本身的纹理、质感为美。造园者把粗犷朴实的石料和木材,竹、藤砂、苔藓等植被以自然界的法则加以精心布置,使自然之美浓缩于一石一木之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种简朴、谦虚的至美境界。

2)讲究写意,意味深长。日本园林常以写意象征手法表现自然,构图简洁、意蕴丰富。其典型表现便是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的“枯山水”园林。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便能表现大江大海、岛屿、山川;不用滴水却能表现恣意汪洋,不筑一山却能体现高山峻岭,悬崖峭壁。它同音乐、绘画、文学一样,可表达深沉的哲理,体现出大自然的风貌特征和含蓄隽永的审美情趣。

3)追求细节,构筑完美。对于细节的刻画是日本园林中的点睛之笔,对微小的东西如一根枝条,一块石头所作出的感性表现,显得极其关心并看得非常重要,这些在飞石、石灯笼、门、洗手钵、培垣等的细节处理上都有充分的体现。

4)清幽恬静,凝练素雅。日本的自然山水园,具有清幽恬静,凝练素雅的整体风格,尤其是日本的“茶庭”,“飞石以步幅而点,茶室据荒原野处。松风笑看落叶无数,茶客有无道缘未知。蹲踞以洗心,守关以坐忘。禅茶同趣,天人合一。”小巧精致,清雅素洁;不用花卉点缀,不用浓艳色彩,一概运用统一的绿色系。为了体现茶道中所讲究的“和、寂、清、静”和日本茶道歌道美学中所追求的“佗”美和“寂”美,在相当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深山幽谷之境,给人以寂静空灵之感。空间上,对园内的植物进行复杂多样的修整,使植物自然生动,枝叶舒展,体现出天然本性。

5)谈佛论法,体现禅意。宗教在日本一直处于重要地位,而寺院、神社则是日本文化中重要的象征物。日本园林的造园思想受到极其浓厚的宗教思想的影响,追求一种远离尘世,超凡脱俗的境界。特别是后期的枯山水,竭尽其简洁,竭尽其纯洁,无树无花,只用几尊石组,一块白砂,凝缠成一方净土。

3日本园林对当前城市园林建设的借鉴。

近年来国内城市景观和园林建设中出现许多不切实际的现象,如在住宅绿地设计中出现“欧陆风”,城市建设中出现“广场风”,一些园林设计作品追求西化,追求气势,追求整齐划一,缺乏个性、粗糙肤浅、没有民族特色的园林作品随处可见。对传统园林文化也存在两种偏激的倾向:或是全盘否定,或是全盘复古。前者对中国园林失去信心,在实践中放弃了对传统造园思想和手法的尝试;后者是僵化地模仿照搬古典园林,大造假古董,成为与现代人格格不入的新文物。因此,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园林文化方面,我们应该向邻国日本学习,在学习外来文化的同时,逐渐将本国文化融入其中,形成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园林体系。

日本园林十分强调来源于自然,但不简单地模仿自然,反映了其民族的自然观。砂石之间的流水,庭院角落的植物与组石,园林中的山景、小溪以及园中的树木,无不与日本作为岛国相适应;其茶室庭院也与日本茶文化紧密相关,是茶道的体现。这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当前国内的一些景观和园林建设中,我们应该充分体现设计“以中国人为本”,反映中华民族文化,设计出符合当地环境、体现文化特色的景观,而不应一味地追求西方化的园林景观效果。

日本园林受到“空、寂、灭”的影响,剔除了设计中的刻意加工,却可以让人产生回味无穷,心神俱醉的意境。由此想到当前国内的一些园林作品,由于过多地繁琐矫饰而呈现出的人工造作,体现不出美感与意境。我们应该摈弃那些过于强调视觉效果、大肆改造环境、创造人为景观的设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条件,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利用生态学原理提升和改造自然生态,最终使之最大限度地适合人类居住的需要,“以简单的造型与不起眼的元素,在最大程度上释放出园林的魅力”。

日本园林景观布局是优美和谐的,但对具体到构成整体景观的每一个细部进行设计时,同样精心打造。日本人对细部设计表现出其他国家民众少有的关注,从而使得其设计作品更富有魅力,更耐人寻味。其细部处理方法对我国现代景观园林建设很有借鉴作用。

4结语。

日本园林与中国园林虽同属东方园林,但绝不等同于中国园林。日本园林通过有选择的、有发展的从中国园林之中兼收并蓄,同时吸收许多西方园林(特别是在园林建筑方面)的优秀之处,发展了具有自己民族风格、在国际上颇有影响的园林形式。从分析日本园林的特色,我们可以在当前的城市景观设计和园林建设中得到启发。

景观设计是人改造自然的一部分,不能仅仅是绿化,景观不能仅仅是填补规划图纸的空白,重视视觉效果而遗失了景观功能。要尊重自然在人的作用下发展和演变的规律,适应甚至推动自然发展,使改造自然与原生自然和谐统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景观设计即体现于此。

日本音乐文化特点论文篇八

主调音乐是多声部音乐的一种,整部音乐作品都围绕其中某一声部进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一声部属于高音部,其它声部则以和声或者是伴奏的形式做衬托作用。主调音乐的特点是音乐旋律较为简单,创作者感情的表达较为明显,听众能够很好的融入其中并了解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声虽然只起到衬托作用,但却是主调音乐创作的基础,对音乐的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钢琴音乐从最开始的《和平进行曲》到萧友梅的《哀悼引》,到新中国和成立后王建中创作的《梅花三弄》、黎英海创作的《夕阳箫鼓》等都是典型的主调音乐,创作者以民族化的创作手法,将以五声音阶为主干的七声音阶旋律同三声音阶旋律相结合,运用婉转多变的节奏凸显出作曲家对中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眷念,音乐展现在听众面前的是一幕幕美如诗画般的自然风景,各种音乐元素的转换使得音乐旋律的变化起伏有致。

二、音乐以民歌、古曲、戏曲为创作素材。

中国优秀的作曲家充分挖掘并利用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不仅发展了音乐的民族化,给民族音乐赋予的新的内涵与精髓,也为凝聚民族力量、推动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由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改变而成的钢琴音乐,不仅在音乐素材上与传统音乐极为贴近,在音乐结构上也采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编曲方式,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王建中的《军民大生产》就是由同名歌曲改编而来,它的创作原型是陇东民歌《推炒面》;《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也改编自同民歌曲,它的创作原型是陕北民歌《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与《女孩担水》;周广仁的《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改编自陕北民歌《三十里铺》;后期不少备受好评的钢琴音乐如《兰花花》、《正月新春》、《解放区的天》都是以陕北民歌为创作素材,刘庄的《钢琴变奏曲》、尚德义的《喜丰年》、崔世光的《山东民俗组曲》等都是以东北民歌为创作基调。这些根据多地民风民俗改变而成的钢琴音乐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作品的原貌,在延续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上也赋予了这些音乐新的含义。

三、钢琴音乐模仿民族乐器。

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是以中国长达几千年的音乐沉淀为基础,创作者对中国民间乐器的模仿是不可避免的,后来对传统乐器的模仿逐渐成为了钢琴音乐创作的重要手段。中国钢琴音乐作曲家利用各种不同的手段模仿弹拨乐器、吹拉乐器、打击乐器的音色,使得钢琴音乐拥有了中国民间音乐的韵味与意境。《梅花三弄》、《阳关三叠》就是模仿的弹拨乐器,作曲家通过钢琴不同的表现手法在钢琴音乐中再现了古琴声,曲中分别用钢琴的琵音、依音、和旋模仿古琴的单散音、滚拂散音、复散音,在音乐中听众可以感受到古琴带来的空旷之感;《冀北笛音》则是模仿的吹拉乐器,创作者同样通过钢琴不同的演奏手段再现笛子的各种声音特点,通过钢琴的各种装饰音来模拟笛声的颤音、滑音、花舌音等,在钢琴音乐中听众可以品味到笛子所创造的飘渺悠远之感;黎英海的《夕阳箫鼓》综合性模仿较为显著,在这首钢琴音乐中听众可以听出箫、古琴、琵琶、古筝等各种民族乐器的声音,箫声的悠远绵延、古筝乐的清晰圆润、琵琶声的慷慨激昂等都通过钢琴不同的演奏手法完好的展现出来。对中国民间音乐的模仿不仅使钢琴音乐有了不同的韵味与意境,同样对中国民间乐器的传播也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四、旋律与和声具有中华民族特色。

中国钢琴音乐旋律的调式大都采用民族五声调式,就如黎英海的《蓝花花》、《采茶扑蝶》、《三十里铺》、《嘎达林海》、《绣荷包》等,这些钢琴音乐在旋律上多次用了转调,并且融入了许多地区的音乐元素,使得作品的民族化氛围更加浓烈。中国审美讲究中庸。追求神似,就如中国的水墨画一样,追求意境深远,中国钢琴音乐就继承了这一审美理念,创作者内心的激昂在那线条旋律中表现得一览无余。黎英海的《夕阳箫鼓》中有一段就是用连绵起伏的大乐句线条来表现月夜的美丽,其中的伴奏选用弱音,由此同大乐句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朦胧飘渺的氛围,更加凸显了夜色的美妙。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大都选用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旋律,作曲者传承了中国审美中以清丽色调表现激昂情感的思想,刻画出一幅幅生动的自然景观。

五、总结。

钢琴在中国是一种“舶来品”,它在音调、音色等方面同中国传统民间乐器都有较大的差别,但正是这种具有强大表现张力的乐器赋予了中华民族音乐不一样的意蕴。中国钢琴音乐经历了几百年的创作之路,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作曲家仍在通过不同的技法与手段对其进行革新,中国钢琴音乐别样的艺术特征在今后的发展中定会有不一样诠释,它对中国音乐文化内涵的体现也将更加全面。

日本音乐文化特点论文篇九

摘要:本文从音乐创作中创新的角度出发,以“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西方作曲家贝多芬、中国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谭盾为例,试述作曲家的创新对于音乐发展的影响、与音乐艺术边界的关系,以及面对音乐艺术边界的不断扩张与作曲家独具特色的创新理念,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关键词:贝多芬;谭盾;创新;艺术边界;审美。

音乐在发展的漫漫长河之中,不断地融合了许多的元素,音乐的艺术边界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扩张着。贝多芬的作品具有超前性与创新性,他扩张了音乐的艺术边界,使其从理性、客观的古典主义时期过渡到感性、富于诗意的浪漫主义时期,他赋予了音乐更高的情感价值;与此相反,20世纪的现代音乐,以“标新”为目标,以布列兹和韦伯恩为代表的作曲家,推崇将音乐的情感降到最低。谭盾作为中国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其独树一帜的创作理念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其充满个性的作品与大胆创新的创作观念,在充满多元色彩的当今社会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他颠覆了人们对于音乐的审美观念,甚至引发人们对于“什么是音乐”的讨论。

一、音乐的发展与创新。

音乐的发展从古至今,一直在经历着不断地演变。关于人类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分久远的时代,那时的人们在没有语言交流的情况下,是通过声音的强弱、高低来彼此交流、互相表达感情的。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人类劳动力的发展,人们渐渐地学会了用呼喊的方式来互相传递着信息,这也是音乐最原始的雏形;当人们在庆祝着彼此间丰收的劳动成果时,常常以敲打石器或木器来表达自己的愉悦之情,这便成为了乐器最原始的雏形。音乐的表达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与变迁,也在不断地演变着,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经有着极其丰富多彩的音乐表现形式,与各具风格特色的乐器。音乐经历的每一个时期都反映了其背后所包含的时代背景与文化特征。在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文化的背景下,作曲家在作品的创作上也在不断地摸索、创新,推动着音乐边界的不断发展与扩张。例如作为维也纳古典音乐三杰之一的莫扎特,早年的作品具有典雅的风格;而后期的创作交织着抒情和戏剧性的因素,反映了他对于摆脱对贵族的依赖而自谋生路的种种体验。20世纪的音乐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无疑是发展最快的,其音乐的风格特征以“新”为主要特点,作曲家不断地追求创新的元素,使得音乐在创作的观念、手段以及风格等各个方面产生变化,颠覆了作曲家的作曲观念,也颠覆了听者对于音乐审美观念,音乐的创新由原来的循序渐式进变成了跳跃式,人们在20世纪多元选择的音乐环境下,也面临着惊喜与恐惧的双重考验,音乐的艺术边界在哪里也成了人们思考的问题。

二、创新——音乐艺术边界的扩张。

贝多芬与谭盾这两位作曲家都是在创作上赋予了音乐新的元素,对音乐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从而推动着音乐的发展。

(一)贝多芬的独创性。

古典时期的音乐强调客观与严谨的风格,人的情感被理性支配,在音乐的创作中不占主导地位。在审美上,人们追求作品的规整以及形式主义的美丽,在作品内容上,多以宗教和道德层面的内容为主,音乐的艺术手法十分简练。作曲家在音乐的表现中虽能够浮想联翩,但始终要遵循着严密的逻辑、规整的结构,这也是古典音乐时期最为突出的特点。贝多芬的创作使古典音乐的思想感情和其风格得到了更加完美的体现,并且将欧洲古典主义音乐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他使古典主义音乐风格逐步向浪漫主义风格演变,开始在创作手法上突破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传统。引子的运用,呈示部的不反复,连接部、展开部和结束部的充分独立性,以及尾声的运用,开辟了浪漫主义乐派个性解放的新局面,并对19世纪西方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影响。作为西方历史上的一位多产的艺术家,贝多芬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他的音乐作品极其富有个人独创性,并且对创作技法有所创新,在音乐表现的广度和深度上更是有新的开拓。他的创作受到了当时社会意识与社会时代思潮的影响,作品洋溢着高尚的进步思想和极度的革命热情,并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乐观、敢于抗争的英雄主义,这种精神在他的《英雄交响曲》与《命运交响曲》等作品中都有淋漓尽致的体现。国内外史学家和音乐评论者们把贝多芬的作品和创作风格大概分为三个时期:早期(18以前),中期(约1802-18)和晚期(约1815年-1827年)。贝多芬的第59号拉兹莫夫斯基弦乐四重奏创作于18,属于贝多芬较成熟的中期作品,已富有强烈的个人独创性特征,意大利小提琴家拉蒂卡地曾对该作品评价道:“在贝多芬的这首作品里,根本就没有音乐,在我练习时,万万没有想到他对音乐一点也没有考虑。”由此说明贝多芬的这种独创性,在刚开始并不能够被以古典主义为审美核心的人们所接受,即使是处于那个时代最著名的演奏家也不能够马上的理解,而对于这样一件事实,贝多芬回答道:“不是的,这首乐曲就不是为您写的,是为以后的时代所写的。”贝多芬的独创性在于他在音乐中超前的审美观念、独具创新的创作理念,这种观念打破了以理性、客观为主体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为浪漫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来看,他改变了人们的音乐审美方式,更加注重对于自身内心以及情感的表达,不再拘泥于千篇一律的形式,对于作曲结构以及调式调性都有了一个更加全面、开放的、全新的认识,拓展了音乐的艺术边界。

(二)谭盾的独创性。

20世纪的音乐常常被称为“新音乐”或“现代音乐”,具有追求个性的突出、非调性等风格。20世纪初,一批极具创新精神的作曲家,在以往传统的音乐之上做出了根本性的突破,他们将音乐最核心的根基“调性”,以及音乐的节奏、织体、音色等各个元素进行了重新的定义,打破了人们以往熟悉的传统音乐模式,这种“根本性突破”,改变了以往各时期更替时常见的“渐变”模式。[1]当调性音乐被瓦解后,作曲家们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力求创作出与他人不同的作品,于是“新”便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主题,由此产生了多元的20世纪音乐景观。谭盾是中国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其创作的理念独树一帜,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于其充满个性的作品与大胆创新的创作观念,在充满多元色彩的当今社会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约翰凯奇对谭盾的作品十分欣赏,并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谭盾音乐中是那些我们置身于其中而久所未闻的自然之声。在全球一体化、东西方将连成一体的背景下,谭盾的音乐正是我们所必须的。”[2]日本作曲家武满彻也十分欣赏谭盾作品中独特的音乐创新观念并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其作品具有超前的审美,音乐内容的深度与独特的个性早已超越了他所属的一代。在反对者的眼中,认为谭盾的现代主义音乐与传统音乐的创作模式相差太大,在取消了传统音乐中的调性、旋律、节奏等基本元素之后,听众无法获得音乐欣赏上的愉悦感,自然的声音又如何能够成为音乐呢?谭盾的音乐创作深受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的影响,他将“无声音乐”和“一切声音都是音乐”作为自己的创作理念,在反对者的耳中认为这不应该算作“音乐”,听不到传统音乐中的旋律、调式等元素,充其量只能算作观念艺术。[3]而现代作曲家在创作时往往是特意将这些音乐元素排斥掉,因此,以传统观念为引导的反对者对于现代作品的欣赏,便会产生不适应、不喜欢的感受。这两种音乐观念的交流与碰撞,其原因在于以现代派为创作理念的作曲家如谭盾,推动了音乐的艺术边界在不断地扩张,但这种超前的创新理念,颠覆了人们对于音乐传统的审美观念,甚至引发人们对于“什么是音乐”的讨论,“谭卞之争”就是谭盾与卞祖善两位作曲家之间因音乐创作的观念不同,所导致的观念上的交流与碰撞。究竟如何来看待谭盾的音乐作品,笔者认为,这也许需要和贝多芬一样的时代经历进行验证,况且20世纪的音乐还是在一种跳跃式的前进方式下进行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谭盾作为中国的现代音乐作曲家,为本国做出的卓越贡献。其早期的一些作品如弦乐四重奏《风雅颂》是在传统音乐的模式中进行的创作,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其创作的风格与方式才开始有所转变,一方面,谭盾吸收学习了西方现代音乐作曲家如约翰凯奇的思想,将“音乐”赋予不同的定义,运用自然界与生活中的一切声音进行创作,目的在于打动人;另一方面,谭盾在吸收借鉴西方思想的同时,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素材,使音乐成为一种具有中国风味的独特色彩,在谭盾走向世界的同时,也是中国的文化在走向世界,中国的音乐在走向世界,这充分体现了谭盾对于本国文化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他的大胆创新,也是在音乐发展中的不断摸索,不断地扩展着音乐的边界。

三、对音乐创新与发展的思考。

正是由于作曲家们的探索、创新精神,才推动了音乐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扩张了音乐的艺术边界,造就了当今的多元音乐文化时代。贝多芬的作品之所以伟大,在于他是一位为人类进步、为被压迫民族自由而斗争的伟大战士,他是一位用音乐为合理的社会制度和世界和平而呐喊的伟大先驱,他的音乐中深刻而富有英雄性、戏剧性和哲理性的思想,也具有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印记。随着世界的多极化发展,社会学、音乐人类学等学科的不断兴起,音乐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地被强调,梅利亚姆曾说过:“音乐是人的产物,它有自己的结构,但是它的结构不能脱离产生它的人类行为而独立存在。”[4]她在其著作《音乐人类学》中也曾提出“在文化中研究音乐”的思想,由此可见音乐、文化、人三者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整体,我们应将音乐置身于文化的环境中去观察、思考,音乐若离开了文化的层面,其本身就会缺少相应的文化底蕴,失去了自身发展的活力。贝多芬开辟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他的音乐之所以能够被人们逐渐接受,并改变了人们对音乐的审美,笔者认为,这与他作品中强调“以人为主体,注重情感的表达”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音乐、文化、人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贝多芬的音乐在当时那个年代,不被人们理解与接受,但他的音乐对后世的音乐作曲家以及音乐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不能以音乐的小众与大众来评判音乐的好坏,小众的音乐不一定就不好,关键是在于音乐中能否有不断出新的、标准化的与技术性的实质内容。美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曾断言20世纪的音乐:“这是一个自由的深渊,一种面对多元选择的恐惧。”在20世纪的音乐中,由于人们突然面临着多重的选择,在这种多元选择的局面中,人们难免首先会感到惊喜与自由,但是当我们进入局面之中,试图选择却又感到无从选择的时候,便产生了恐惧的心情,这种无所依托的结果,是由于我们面对的东西与脑中的东西无任何关联所产生的。谭盾作为中国20世纪音乐的代表人物,其作品是自从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作曲的一百年来最有个性、最勇敢、最大胆创新,也是最有国际影响的一位。[5]但如今也面临着争议性,从音乐的美学角度来看,一部分人认为其音乐作品是美的,一部分人觉得这并不是音乐,认为他不好听、或者听不懂。在笔者看来,谭盾的音乐是站在现代音乐的理念基础上进行的创作,现代音乐作为当今争议性较大的一个流派,其划时代的意义也许需要经历更久远的时间才能够被大众甚至所有人理解或接受,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现代音乐推动了音乐的整体发展,使其具有了更加多元化的意义,也将音乐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谭盾的作品是中西方元素的相互结合,在借鉴西方音乐创作思想的同时,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并给人带来了独特的听觉与视觉享受,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创造了中国独特的作曲手法,将“人、文化、音乐”三者紧密联系起来,我们不得不承认,谭盾的音乐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以及价值。

四、结语。

各个国家都有他独特的音乐,在倡导多元文化的当代社会,我们追求的是每一种文化的平等,而不是单一地、狭隘地以某一国家音乐的眼光作为唯一衡量标准,高于其他一切民族音乐的思想观念。同样,在不同的音乐流派中,我们也要以多元的眼光、不同的审美来看待各个时期的音乐,学会理解与尊重不同的音乐风格,如同当我们面对没有旋律又不在调性上的20世纪的音乐时,我们需要扩张自身的感性范围,调整感性模式,看到调性与旋律之外的内容;如在约翰凯奇的音乐中,我们发现原来音乐不一定都由乐音构成,也不一定都有着具体的音;在谭盾的《道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于中国道家思想的传播,向往道法自然的真谛,反对束缚的思想感情。梁茂春教授曾说:在音乐创作中,创新是永恒的,无限风光在创新。作为音乐的欣赏者,也要具有发展的眼光和观念,才能面对永远变化、发展着的音乐新作。笔者认为,我们要有一颗欣赏作曲家创新的心,才能更好地享受、体验音乐带来的美。

[参考文献]。

[1]陈鸿铎.20世纪音乐:反叛、标新、多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02.

[2]卞祖善.关于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之我见及其它[j].人民音乐,1995,12.

[3]孙大尉.多元语境下的争鸣—由“谭卞之争”引发的音乐批评理论反思[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

[4][英]约翰布莱金.人的音乐性[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5]何农.陈其钢谈谭盾和现代音乐[j].人民音乐,.12.

日本音乐文化特点论文篇十

宫廷音乐的概念界定:服务对象主要为统治阶层的音乐团体、音乐机构,在宫廷仪式化活动(祭祀、宴飨、朝贺、出行、迎客)或供统治者娱乐所表演的音乐形式、音乐内容均可列为宫廷音乐。千百年来,宫廷音乐伴随王朝的更迭得以传承,发展为独特的音乐文化形态。清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王朝,其政治统治由满族入主中原而建立,其宫廷音乐伴随清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外征战、民族融合与交流而历久弥新,经历借鉴、补充、发展与完善,呈现出继承性、创新性、总结性、多样性等鲜明特征。其形成原因有三:继承前代,自主创新;对外征战与民族融合;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交流互动。

(一)统一性与多样性交替的时代特征。

清代宫廷音乐按其主要用途及用乐场合、对象可分为两大类:典制性音乐和娱乐性音乐。典制性音乐包括祭祀乐、宴飨乐、朝会乐、巡幸乐,被称为“清乐四品”或“清乐四部”。典制性音乐主要配合典礼完成仪式而进行,依附于政治意识形态,具有统一性、严肃性和隆重性、偏为板眼等特点。魏文侯“听古乐唯恐卧,听郑卫之音不知倦”说明“雅、郑”所呈现的不同功效,也预示了随着历史的前进,这种过于板眼的礼乐发展空间将会狭小,甚至为娱乐音乐发展的浪潮所淹没。而这里所说的娱乐性音乐其目的、演出场合、及对象主要是为了满足统治者及宫廷人员的休闲娱乐需求而设置,并在众多娱乐性场合进行演出。

清代宫廷音乐中娱乐音乐的主流当属戏曲音乐。戏曲在清代宫廷娱乐性音乐中作为主流形态而发展。这一现象反映了人们对于丰富多彩的娱乐性音乐的需求较前代相比有明显增长,具体而言与清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戏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愉悦着各类人群的日常生活,无论平民百姓、王宫大臣、帝王后妃都对戏曲情有独钟、津津乐道。其雅俗共赏的特点在清代繁盛一时,达到顶峰。康熙帝统治期间,“海清河宴,岁时式序”“比户皆弦诵之”。乾隆时期,无论是民间茶楼艺馆,还是宫廷后苑,戏曲舞台演出的盛况无不彰显戏曲巨大的社会影响及人们对于戏曲的迷恋程度,可谓知音满堂。

(二)地域性与民族性交融的时代特征。

清代宫廷音乐中的歌舞乐以其盛大纷杂的演出效果,成为宫廷音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清代,不同少数民族的歌舞乐历经民族间的交流融合,在演出形式、表演内容、歌词配乐等方面均有突破,无不彰显地域性与民族性交融的时代特征。

庆隆舞是清朝统治者所属民族——满族所创的传统舞蹈,也是清代最重要的乐舞之一。“庆隆舞”产生于今松花江流域、黑龙江中下游,在地域环境影响下,“蟒式舞”在节日及宴会等仪式被表演,成为表达人们欢庆与祝福的特别符号。莽式舞有诸多样式:起式、摆水、穿针、吉祥、单奔马、双奔马、怪蟒出洞等,规模宏大,参演人数众多,被用于严肃性、程序化的重大仪式之中。另有木卡姆、囊玛等带有浓郁西域特色乐舞进入宫廷,从中也不难发现这些乐舞颇具地域性与民族性交融的时代特征。

另外,清朝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历史特殊性使其更加注重同周边其他民族的交流与联系。清宫燕乐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音乐,例如四夷之乐。在其对外征服其他民族,统一政权的过程中先后吸纳了高丽国排、瓦尔喀乐、蒙古乐曲、番子乐、回部乐、缅甸国乐、安南国乐并用于宫廷宴飨,进而增加了清代宫廷音乐的种类。

(三)继承性与创新性兼备的时代特征。

清代承袭明朝宫廷音乐管理体制,设立教坊司,管理宫廷音乐及排演事务,其表演者多为江南地方搜罗而来的乐工。与前代教坊司不同之处在于,清宫廷燕乐由教坊司女乐承担。1644年多尔衮率领清军入关后,顺治帝从民间挑选十八乐工,组成随銮细乐,大多在皇帝巡幸或举行祭祀典礼时奏乐演出。

清朝统治者对宫廷音乐是特别重视的,但由于地域限制并其祖先为北方少数民族,长期的游牧生活形成游牧文化。在其入主中原后与先进的农耕文化碰撞交流,面对历史悠久长期处于强势地位的汉族文化,清朝统治者进行逐步“汉化”的过程,因此清代的宫廷音乐基本沿袭前代,符合社会及历史发展趋势。同时,清代的统治者在一些方面进行了创新,体现浓厚的过渡性特征,对于今天文体院团之管理体制的改革有着很强的借鉴和启迪意义。雍正时期,中国历史上长达两千多年的乐籍制度被取消,乐人由原先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改为雇佣关系,乐户的“贱民”身份从法律层面上得以消除,逐步提升了宫廷专业音乐演员的社会地位,进而从根本上促进了清代宫廷音乐的发展与建设,显示了继承性与创新性兼备的时代特征。

清朝统治阶层,为了其统治利益,面对长期并处于强势地位的中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只得接受汉文化,继承其精华部分达到统治满汉的目的。清代宫廷音乐在与汉族文化的融合中得以充实和延展。同时宫廷音乐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对传统儒家文化有著多方面影响。具体表现是继承并且充实中国传统汉民族音乐文化的形态,传统雅乐并延续其主导地位。

宫廷雅乐从内容上多为程序化音乐,大多为庄严而隆重,歌功颂德,宣扬统治思想,风格上平和典雅。清代更为重视雅乐,具体而言,宫廷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雅乐是用于祭祀、朝会、大阅的中和邵乐。在传统的观念中,雅乐与俗乐之间的绝对界限不能逾越,结合中国古代音乐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看,宫廷音乐中用不用俗乐,取决于统治阶层的诉求。清初,俗乐开始进入宫廷“国初亦设教坊司,而朝会宴飨所奏,有用时俗曲调者。”“太常乐员例用道士。”这一事实表明清初雅乐中亦有俗乐的身影,但俗乐并不占主流地位。清代提倡雅乐可兴,郑声不可废,更是坚持了雅俗融通文化的益处。乾隆时期是清代宫廷雅乐最为鼎盛的时期,其宫廷中的娱乐性音乐则更胜一筹。戏曲音乐充斥宫廷,歌舞升平,成为宫廷音乐另一主流文化。

综上所述,从儒家文化、俗乐文化等维度延伸,可以窥见清代宫廷音乐的包容性。一方面儒家文化引导着宫廷音乐的内涵,另一方面娱乐文化又丰富了宫廷音乐的形态。统治者的推波助澜使儒家文化、俗乐文化、宫廷文化三者并未相互排斥,而是以一种并存状态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符合儒家文化的“中和”思想。清代宫廷中的典制性音乐——祭祀乐对礼乐文化有深层影响。从隋唐始已明确将祭祀分为三等,清帝王也依此旧制。据史料记载,清代宫廷每年的祭祀活动非常频繁。清入关之前祭祀活动、仪式、对象简单,主要是满族的祭祀传统,如祭堂子、祭祖先等常祭。入关之后吸收了汉文化,祭祀对象众多,范围扩大,并且承袭周代传统,将祭祀对象分出等级,配以不同的音乐规模、乐器编配和祭品等。

任何文化的发展衍进过程都不是孤立、封闭的。宫廷音乐更是与特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相互关联。清代宫廷音乐是清代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历代宫廷音乐的总结。值得指出的是:一、随着清代政治经济的发展进程,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虽然是两种不同的音乐形态,但在清代二者的关系尤为密切:宫廷音乐既有前代宫廷传统的东西和自制的乐谱,同时又吸收了当时民间音乐中的精华,尤其是娱乐性音乐中有较多民间音乐色彩,特别是戏曲艺术一度在宫廷娱乐音乐中占据主流地位。宫廷音乐也有流传至民间,宫廷、民间音乐的双向吸收形成了一种有机循環。二、在文化语境下清代宫廷音乐呈多元化和包容性特征。无论是儒家文化、礼乐文化、俗乐文化、地域文化,对清朝都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所以,以文化语境为切入点来研究清代宫廷音乐更有利于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同时研究清代宫廷音乐,考究其与清朝政治性、经济性、人文性文化发微,突出其时代特征,彰显其文化价值,是当代艺术学科领域应当研究的音乐文化范畴。

日本音乐文化特点论文篇十一

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海外游客量的不断增长对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旅游文化产业论文范文一:旅游文化知识及旅游英语教学探究。

摘要: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精髓和核心。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旅游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要想在未来的旅游业激烈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对旅游文化给予足够的重视。

因此,在旅游英语教学中融入和渗透相关的旅游文化知识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旅游英语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广博的旅游文化知识。

基于此点,该文首先分析了旅游文化的内涵,探究了旅游英语教学中渗透和融入旅游文化知识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旅游英语教学中渗透和融入旅游文化知识的对策和措施,以期为旅游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旅游文化知识;旅游英语教学;渗透;融入。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海外游客量的不断增长对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旅游业发展的精髓和核心竞争力是旅游文化,这同时也是旅游英语教学中应当关注的重点。

将旅游文化知识融入和渗透到旅游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而且对旅游英语专业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探究旅游文化知识和旅游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旅游文化内涵。

探究旅游活动从表面上看是一种经济活动,但从其本质上看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文化活动。

旅游与其他活动或者是其他方式不同,它带给人们是一种精神享受,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存在,这种精神享受的来源就是旅游活动本身的文化属性。

旅游文化是一种文化交流和对话的内在表现方式。

根据相关研究成果,旅游文化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活动形成的、与旅游行为有关的物质精神财富,是旅游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的重要基础,对旅游者的全过程产生影响。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旅游文化渗透在旅游相关专业的各个方面,如旅游经济学、旅游教育学、旅游美学等。

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旅游文化知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旅游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属性,如旅游过程中的建筑物、民俗风情等人文要素,这些旅游产品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在旅游英语教学中体现为专用词汇的表达和相关意思的描述。

另一个方面是在旅游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最主要的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内部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如常见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南北文化差异等,这些在旅游英语教学中的体现主要是强调相关英语表达的准确性以及相关的礼节,避免出现因文化差异导致旅游交际语言失误的问题出现。

2旅游文化知识在旅游英语教学中融入和渗透的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提升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就必须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旅游文化知识渗透,这样能够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对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行有效地培养。

旅游英语教学目的除了要教会学生熟练的应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之外,而且还要求学生表达出来的英语内容具有相当丰富的文化内涵,要表达的具有一定水平。

在旅游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不仅仅是旅游文化交流和信息传递的一种语言工具,更是一种西方文化的直接表达。

因此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要重视文化知识的渗透教育,这样才能够在英语表达交流过程中加入相应的文化内涵,提升表达的层次和水平。

(2)旅游业发展对旅游英语教学提出的重要要求。

旅游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是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彼此碰撞、交流产生文化思维交流的过程。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着入境游和出境游的火热发展,旅游业对旅游英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渗透和融入旅游文化知识,能够将我国独有的精神文化内涵准确的传递给外来游客,这是未来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获得职业生涯发展和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因此,在旅游英语教学中融入和渗透旅游文化知识是旅游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

(3)融入渗透旅游文化知识能够提高旅游英语教学效果。

旅游英语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具备相应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这样表达出来的内容才能够准确、丰富,才能够满足实际的需要。

如果没有将旅游文化知识渗透到旅游英语教学中,那么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也无法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有趣、科学的文化内涵教育,严重影响旅游英语专业教学效果。

因此,一定要认识到在旅游英语教学中融入旅游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并且对相应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探究,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3旅游文化知识在旅游英语教学中融入和渗透的对策和方法。

(1)协调语言教学与文化渗透的相互关系。

将旅游文化知识融入和渗透到旅游英语教学中,首要的就是要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协调好语言教学和文化渗透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采取措施。

语言教学是旅游英语教学的基础和平台,而旅游文化知识渗透和融入则是旅游英语教学的重点和依据,对语言教学起到促进和辅助的作用。

换句话说,语言教学是在文化知识背景下发生和完成的,文化渗透必须在语言教学中得到体现。

(2)科学渗透旅游文化知识。

将旅游文化知识融入旅游英语教学中并不是对所有的文化知识进行渗透。

由于旅游文化知识涉及多个方面,而且覆盖面很广,要想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重要作用,就要根据旅游英语教学的内容对相关旅游文化知识进行筛选和选择。

首先,选择与英语教学内容相关的直接知识,包括旅游产品中涉及的历史知识、宗教知识和地理知识等。

其次,要科学的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其他知识,与货币、住宿、餐饮和相关的政策规范等,这些相关知识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旅游业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采取灵活的课堂教学方式。

应用性和实践性是旅游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特点,因此在旅游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旅游英语教学内容和旅游文化知识都十分丰富,尤其是旅游文化知识涉及的面很广,完全依靠教材和课堂教学根本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教育,因此要采取灵活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为学生的课前和课后进行定量的与旅游文化知识相关的自主学习活动,教师应当为学生选择相应的学习教材,避免学生走弯路。

其次,在课堂教育过程中,不能将旅游文化知识翻译成为课堂主要教学内容,这样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而且还会对学生参与到文化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产生不良影响。

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手段的应用,情境导入、问题探究、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的使用等,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4)及时进行教学反馈和总结。

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渗透旅游文化知识,除了要注重渗透过程以外,还要对学生的掌握和理解情况进行明确。

可以通过比较灵活、综合的方式对教学结果进行反馈和总结。

例如在进行中西方餐饮教学活动之后,教师可以组织一次模拟的中西方用餐礼仪扮演课,让学生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且对之前学习到的内容进行复习和总结,这样教师就能够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了明确的掌握,而且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道讨论、归纳,加深这部分知识的印象。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学会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观察,由于旅游文化知识涉及的内容很多,为了避免学生在某个问题上出现“钻牛角尖”的问题,教师还要注重旅游文化知识渗透的“度”,要做好引导者工作。

4结语。

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渗透旅游文化知识不仅能够提高旅游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而且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实现旅游英语教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握好旅游文化知识与旅游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和多样的教学手段,不断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和渗透旅游文化知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孙宏彬.旅游文化渗透与高职旅游英语教学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10):164+193.

[3]金苑.文化因素在高职旅游英语教学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民营科技,(4):122+300.

[4]孙景美.浅谈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126,128.

旅游文化产业论文范文二:数字媒体艺术下旅游文化传播。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在旅游文化中的传播展示了更大的价值,在传播形式上、传播媒体和传播效果上都展示了巨大的优势。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旅游文化。

1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开始逐渐利用计算机技术,这样就形成了数字媒体技术,逐渐影响了艺术的发展,而且数字媒体艺术生命力抢进,表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影响了整个社会公共媒介的发展,成为了重要的传播媒介。

数字媒体艺术属于视听领域内的艺术形式,有如下几点特征:

1.1独特的创作工具。

数字媒体艺术是媒体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其创作过程伴随着技术性的操作,同时也有艺术审美的要求。

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和展示都依赖于计算机,同时与互联网也密不可分,并且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1.2强大的交互功能。

数字媒体艺术的作品需要观赏者的参与才能完成浏览,可以说,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是在观赏者的控制中实现自身价值的。

例如,在网络游戏中,只有通过玩家的点击参与或互动才能构成一个虚拟的世界,才能体现其交互功能。

1.3多样化的呈现方式。

计算机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材料和技术分类,产生了数字媒体这一新的呈现方式。

在计算机的处理下,声音、图像、文字等通过数字语言的融合,形成了多样化的呈现方式。

并且在艺术家的想象中,媒体呈现出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使得作品更加生活化、艺术化。

1.4广泛的题材。

传统艺术以客观世界为基础,所依赖的是现实存在的物质,如绘画、摄影等。

然而,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方向是面向未知世界的,借助高超的技术手段,数字媒体技术的题材更多的面向了宇宙、文明等超前的世界。

1.5人人皆可参与传播。

传统的传播方式使得很多单向传播的.作品被埋没,而在数字媒体艺术下,人人皆可参与传播,可以自由选择传播途径,自由修改、删除作品,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参与平台,实现了艺术创作和传播的平民化。

例如,互联网上的论坛、微博等,都是人们在数字媒体艺术的支持下所创作出来的大众文化,适应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体现了民主化的特征。

2数字媒体艺术对旅游文化传播的影响。

2.1传播和受众关系的转变。

在文学作品中,作家所写的知识单纯的文本,只有读者参与到解读中,作品才能真正实现永久的价值。

正如旅游文化的传播一样,受众对旅游消息的要求为内容真实、生动等,在数字媒体艺术的支持下,受众能够积极参与到传播中。

传统的旅游文化的信息主要依靠电视和平面媒介,受众只能被动接受,属于灌输式的传播方式,忽视了受众在信息传统的主动性。

数字媒体艺术下的旅游文化传播使得传播效果更加,受众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旅游文化信息。

因此,在数字媒体艺术下,必须考虑旅游者的需求,以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吸引受众参与到旅游文化的传播中,提升旅游文化的影响力。

例如,有的旅游信息网都有游客交流区,游客能够在社区内交流旅游体验、发表意见和建议等;又如有的省市旅游局开通了微博,发布信息,加强与游客的交流,从而提高了旅游文化的影响力。

2.2传播形式逐渐增多。

数字媒体艺术为受众带来了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从而提高了传播效果。

数字媒体艺术合理地利用了数字技术,提高了旅游文化的视觉和听觉的表现力,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在旅游文化的传统过程中,传播者如果能很好地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会给人们带来全方位的体验,其传播效果会更加。

例如,有一段介绍丽江泸沽湖居民“走婚”的微博,不仅有文字描述,而且有图片,吸引了“粉丝”的关注和转发和评论,实现了有效的互动传播。

日本音乐文化特点论文篇十二

电影音乐主要指两种,一种是主题音乐一种是插曲,作为电影艺术表达的重要工具出现,因此,它在表达情感时一定要符合电影情节设定和人物情感表达,可以说是为电影而生的,同时也是电影情感的重要载体。电影音乐除了有音乐艺术的共同特征,还具有自己的独特特点。

一、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都会有所变化,电影作为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人类情感的艺术形式,其时代性非常明显。因此,从电影的发展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时期的电影其风格都具有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电影音乐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这样的时代特征。如王小帅导演的《我11》中,影片用广播的方式播放七十年代特有的歌曲,不仅交代了时代背景,同时也烘托了时代氛围,当学校的广播体操响起,相信每个人都会把自己拉到那个年代。再如在《hallo,树先生!》当中,导演常用电影音乐来切换场景和表达年代,如用村里的二人转舞台来交代地点,用流行歌曲来交代年代,非常具有代入感。在一些抗日题材的电影作品中,常常用悲伤曲调来烘托日本人惨绝人寰的屠杀和侵略行径。

二、具有独特的民族色彩。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土面积辽阔,各地的风土人情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体现在电影当中,不仅场景不同,同时电影音乐也有着不同的民族特点。这些具有特色的民族音乐不仅能够准确地交代故事地点,同时也营造了浓厚的地域氛围。如在电影《霸王别姬》中,就在故事情节中用一段段京剧经典桥段去营造人物的情感,使人们对那个走入戏曲而出不来的张国荣充满了同情,其最后用戏曲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更是让人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戏剧,戏曲音乐让整个电影得到了升华。在电影《闪闪的红星》中,其中的插曲用南方的采茶小调来表达欢快的电影节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最近上映的商业电影《寻龙诀》中,也没有忽略用音乐来表达地域特点和影片人物情感,如三个主角刚到大草原时,当地的蒙古族向导,喝得酩酊大醉还开着吉普车在草原上驰骋的镜头,响起蒙古族的祝酒歌,配合广袤草原的背景,让人印象深刻。再如电影《长城》中,当唱起秦腔时,不仅让人感受到人物战胜饕餮的坚定决心,同时也烘托了电影的悲壮色彩,展示了宏大的场景,非常震撼。

三、电影音乐与电影作品的依存性。

电影音乐从产生背景上来说,是为电影情节服务的,如果没有电影音乐的加持,电影一味地去叙述人物、故事等,就会显得过分枯燥和单一,在情感共鸣上自然也会大打折扣。而电影音乐的加入再配合故事情节的展开,就会给人一个视觉和听觉上的完美体验,增强电影的艺术魅力。如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母亲因为给父亲送饺子而摔倒在路上,不仅没有送到,还丢了两人的信物,这时凄婉的.背景音乐响起,更加衬托了母亲悲伤的心情,也让观众对她充满了同情,增强了电影的感染力,让人印象深刻。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是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刺激去表达故事的主题,人物的情感,每一部电影都有其重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电影音乐可以增强电影的这种艺术表达效果,让人们更容易去理解去领会电影主题。它主要在电影中烘托气氛,突出人物性格特点和情感表达,如在最近广受好评的电影《驴得水》中,女主人公一首《我要你》让人印象深刻,配合电影的光影手法,让人们在歌声中暂时忘记了那个混乱的战争年代,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外表看似放荡的女主角内心的纯净和善良,和影片后来女主角的悲惨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故事情节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电影在人物的情感表达上往往会通过音乐来表现,如在《柳堡的故事》中,小英莲的心思便是用歌声来传递的,既表现了人物娇羞天真的性格,同时也让电影的整体基调变得活泼明快,让人心情舒畅。时代的进步,让人们对艺术追求有了更高的重视,电影艺术一直是大众所喜爱的,电影音乐作为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增强电影的艺术效果,同时,也是电影烘托氛围、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交代故事背景的重要手段。音乐作为交流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加入到电影中,能够让观众更有带入感,更容易去理解电影的主题和意义,对电影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任丽君.从音乐与情感的关系中谈影视作品中的音乐[j].内蒙古艺术,(01).

[2]彭雁.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与影响[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09).

[3]王平.歌声中的祖国[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4]马军红.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之一[j].大众文艺,(02).

日本音乐文化特点论文篇十三

摘要: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生态的高速发展,经过几年的纵深化,互联网经济已经渗透入国民经济的各个角落。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在当前的社会生态中能否与互联网或者互联网经济形成融合,是关系到文化产业未来走向的关键。从两者之间的融合点进行深入探讨,对互联网产业经济与文化产业相互渗透到内容的创新,以及未来发展的融合方向进行分析,以期对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文化产业;互联网经济;融合。

当前国家层面在大力推进产业融合,产业融合说到底是产业分化下的一种产业发展范式,其本质是并不破坏产业生态。在各自独立的产业生态下,进行价值和利益的交换,也可以理解为市场的相互渗透,这种渗透的前提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迎合政策的可操控性,从而使原有产业生态升级或者改造,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基础是互为关系,互为条件。从文化产业和互联网经济来看,产业融合首先要考虑的是文化产业的价值取向是否需要互联网经济的引导。其次,从内容的创新和传播来看,互联网经济的方式方法是否能被文化产业所帮助。另外,文化产业能否融入互联网经济生态,或者说,互联网的技术手段能否被文化产业所吸收,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经济融合的可行性。

文化产业,国家的定义是为社会民众提供文化、文娱产物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而对于互联网经济的定义是以当代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为基础,专门从事网络资源收集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研发、建设、使用、生产、储存、传送和营销信息商品,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的综合性生产活动的产业集合体,是现阶段国民经济结构的根本组成部分。从定义中不难看出,文化产业需要互联网这种网络信息平台将内容进行传播,同时从产业角度来说,文化产业有产品就需要市场宣传,从现阶段来说互联网的传播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互联网的发布,让更多的人对文化产业的产品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使文化产品的市场开拓更具有生机和活力;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国际文化交流更加便捷、更加全面。同时,网络上的文化沟通和交流,将调动起各种文化发展和创新的潜能,为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平台,互联网的.内容创新来源于文化的植入和营销,所以互联网经济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于文化的诉求,那么文化产业和互联网经济的融合点就有了。

二、互联网经济与文化产业融合点分析。

(一)产业间互相吸引点在哪里。

有需求才会有合作,融合首先要满足的是两者之间的联系,所以是一种产业交融的关系;产业交融产生在产业的边沿处和交叉处,经过转变原有产业产物的特质和市场需求,推动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发生转变,从而使产业界限模糊,形成了新的产业关系;当前的文化市场很活跃,主要表现为文化产业的娱乐性。其实,文化产业和互联网早就在无形中开始了自融,文娱产品要通过发布,从前期的宣传到后面的呈现,以影视为例,现在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播放成为常态,这里面就存在产业的融合关系,文化产业出产品,互联网平台对产品进行市场化,从而双方共同获得经济利益,这其实已经是“互联网+文化”的经济形态;但这一种经济形态,还不是很完善,从融合点上还浮于表面的融合,从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经济自融的相关性,以及互联网是内容流传的载体的角度出发,两者是“兄弟关系”,密不可分,少了谁都不行,这是生态所决定的,也是价值所决定的。

(二)利用技术创新是两者融合的前提条件。

产业融合不单单是你情我愿,在产业间要寻找到更深入的融合点,那就是技术融合,而技术融合是产业融合的前提条件,通过技能的交织浸透融合,将原处于差别产业的价值链活动全数或个别融入到另一产业中,构成新式产业。文化产业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进一步得到了升华,上升为文化内容产业,当前的文化内容产业应该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文化产业内部的技术创新不够,特别是结合互联网技术后,所以文化产业要大发展,没有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不行;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文化内容产业的发展也大大拓展了手机功能,从而提高了其经济附加值,比如智能手机的核心价值来源于它在技术支持下能够享受的文化内容;从这个角度出发对于文化产业的改造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式的阶段,所以文化产业需要发展前提是互联网技术创新,而互联网经济也需要内容的创新来满足自己载体的价值。

(三)政府引导是促进产业融合的外部条件。

政府从过去的管理逐渐变为对互联网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引导,行政干预市场永远是成不了气候的,现在市场经济的规律,是市场决定管理手段,也是市场决定产业的融合价值;但政府来说,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政府引导,还需要政府来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所以认识到互联网与文化的高度相关性,两大产业交融面临着很好的时机是政府提出的。文化部的《文化部对于促成文化与互联网联合发展的引导意见》提出文化和互联网的深度联合,有助于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增进互联网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中华文化遗产的传承。从《意见》可以看出,政府对于文化和互联网经济的布局早就开始。所以说,政府的引导是融合的外部重要条件不为过。

三、互联网经济与文化产业融合效应分析。

(一)互联网产业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互联网制造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应该说是积极而深远的,主要表现为文化产业与互联网技术之间的融合,这种融合主要呈现为互联网技术与文化相结合,产生出更多更新的文化产品;另一种融合是最新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相结合,互联网必须以文化内容为中心,否则互联网变得空洞,而互联网经济同样是依附于将技术创新当作实现手段,将文化内容融入数字和电子的终端产物,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主要表现为内容创造;而这些移动终端的出现,可以说给了文化产业更大的舞台;所以技术创新给了文化产业更多的可能,新终端不断涌现,扩充了文化服务业的成长平台。从文化产业生态链来说,互联网的影响力是全面而深远的。1.互联网媒体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尤其是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多媒体技术的实现,对文化产业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效应,载体也就是平台的广泛使用,特别是媒体手段的更新,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以目前比较火的自媒体来说,如果文化产业没有自媒体就不能称为文化产业了。在最新的条件下,互联网媒体技术为文化内容产业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平台。2.互联网传播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互联网传播技术,首先体现了技术作为一种媒介对文化产业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以传播为基础,比如这两年比较火爆的自媒体平台,其最大的产业生态仍然表现为文化娱乐性和知识收集;通过互联网的传播从根本上把原本很小众的内容或者一家之体会成为了媒体内容,成为一种文化属性的产品,所以互联网技术在无形中影响着一个产业链,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二)文化产业对互联网产业的影响。

1.文化产业向互联网渗透。文化产业通过自身携带的品牌、价值和文化营销属性向互联网渗透,从而形成了新的互联网经济生态。文化产物固然有其物质化的载体,这种物质化的载体是没有媒体属性的,其发展较为缓慢,所以在文化产业的经济性上必须要对互联网进行渗透才能体现出其真实价值,那么这种渗透可以看作是文化产业对产品价值所承载的虚构和标记的特性,这是符合互联网接纳条件的。从目前的互联网生态来看,文化产业的渗透是全方位的,首先是文化产业的作品渗透,其次是产品的渗透,另外还有以人为价值导向的渗透,比如直播、网红经济和文化名人等,都表现为一种文化产业对互联网的渗透,当然最为主流的仍然是文化娱乐产品的渗透。2.文化产业向互联网产业的上游环节渗透。文化产业向互联网上游产业的渗透主要是因为互联网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创新和内容的开发,互联网经济有了自己的研发和品牌影响力。文化产业向互联网经济中的研发、设计等领域的渗入主要是内容的创作,主要包含出书、音乐、表演艺术、电影、电视和广播、软件、广告、建筑、策划、艺术品和古玩贸易市场、时装设计手工艺品和手工艺品等多个行业,这与目前主导的电商经济为代表是分不开的,这些上游产业其实本质上仍然是传统文化产业的繁衍。同时,随着文化产业和互联网经济的深度交融,以创意设计、互联网内容创新为代表的环节表现出对文化产业的依附。

四、结论。

文化产业与互联网经济的融合发展是时代所需,据统计,全球文化经济每天缔造200多亿美元产值,当前文化产业已是全部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特别是以文化娱乐业为代表的新兴行业,而互联网正是这一文化产业创新的关键动因,在文化产业成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大融合下,文化产业必须结合互联网经济的生态和手段以及技术,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产业融合是一个大的趋势,也是目前文化产业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加快文化产业的升级,其必不可少的就是与互联网经济的融合,从而在融合中得到发展,互联网经济也需要文化产业的支持,来满足虚拟化下的真实和文化价值的依附。

参考文献:

[1]吴利华,张宗扬.中国文化产业的特征及产业关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视角[j].软科学,,(12).

[2]袁丹,雷宏振.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4).

日本音乐文化特点论文篇十四

在建筑设计早期,人们就会利用器物和图案等进行装饰,但是还没有形成专业的建筑设计学科,只是在笼统的生活自我创造中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建筑艺术形式。经过数年的社会发展后,建筑艺术文化逐渐的被人们认识和系统的学习。通过建筑材料的结构设计和人们的再创造,将新文化与旧精髓融合起来。在建筑设计中,创造性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是现代化进步的一种体现。但是还要结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设计,才能将城市生活建设的更加有韵味,其建筑生命力也就更能经历时间的洗礼,不容易被人们忘却。

3.2艺术内涵模式。

通常情况下,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的文化内涵要求是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认识和工作模式。首先,建筑是物质文化的体现,那么艺术就是精神文化的构想,要想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进行统一结合,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热爱生活,并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在建筑设计上,对传统的文化精髓和现代文化的变更进行再创造,从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宗教信仰等形式,将建筑艺术文化多层次的表现出来。其次,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的结合中,是随着现代生活逐渐改变的,其中的艺术融合与体现也具有主观性。在世界上优秀的建筑设计师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建筑艺术的构建手法不仅仅有现代文明的体现、前人文化的精髓,更重要的是具有个人的艺术体现,通过突出自我艺术形式的体现,将文化艺术提升到新的领域,利用大众的审美给予文化艺术的肯定,同时也促进了建筑艺术文化的不断发展。再次,就活动层面去分析。艺术就是一种艺术品,而文化则是人们物质生活的一种体现模式。将其两者结合并与建筑设计形成一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环节和工作模式。

3.3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的关系。

建筑设计的艺术体现,不仅仅局限于钢筋混凝土等构建的建筑本身上,还有周围的环境艺术具有较大的联系,只有通过环境的渲染,才能将没有冰冷的建筑更有生命力的展现出来。在环境艺术的搭配中,要统一建筑艺术与环境艺术的宗旨,如若是中式文化的体现,就要在中式建筑物中搭配更多的中式元素,例如瓷器、屏风、书法绘画等。并且可以通过园林和亭台等的建造,将中式文化建筑更有韵味的烘托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氛围,将建筑物富裕更多的生命力和艺术文化内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