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读后感范文汇总(精选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2:04:55 页码:10
2023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读后感范文汇总(精选11篇)
2023-11-12 22:04:55    小编:ZTFB

读后感是在读书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思索,通过文字表达将思考与感受传递给他人。怎样提升读后感的可读性和深度?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个人感受进行分析和论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阅读这些范文,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启发,同时也可以让大家对不同类型的作品有更全面的了解。读后感是一个很好的写作练习和思考思维的方式,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写读后感来提高自己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读后感范文汇总篇一

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读完了《你是人间四月天》。看到徐志摩终于应了陆小曼的预感,乘坐飞机失事,我的眼泪也夺眶而出。

心中不禁有点暗暗埋怨陆小曼,本是相爱的两个人,为何一定那么任性,那么自私,为何忍心让心爱的人为生计而如此窘迫,为何忍心让心爱的人来回奔波辛苦,到头来只落得悔恨的泪。

曾听过这样的文字,感情的天平没有平衡,永远是是爱的多一点的那个人付出多一点,被爱的那个人有着主动的权利在爱情里,谁主动了,也就变得被动了。

也许对于他的离开,她是有责任的。(尽管我也知道任何人无法,也没有权利去评论这件事本身,不是当事人,有些问题是了解不到最本质的。但作为一个故事的读者,没有谁会控制自己的思想不去思索,不去臆断它。这里不过是我记录日记的地方,我只是用文字敲出我所想到的。)。

谁也无法预知将来,也没有假设让我们重头来过。但我想悔恨是植入了陆小曼心中的,也许在那里停留了一辈子。

此时,我心里也开始赞同胡适之没有说破的暗示和徐父的态度了。这样的女子,也许适合恋爱,却不适合于结婚。这样的女子,或许只能停留在小说中屏幕上,和“自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的童话故事里。

就比如林黛玉,不可否认是个惹人怜爱的美丽女子,可谓才貌双全了罢,可若是自己有个哥哥弟弟想娶此类女子,我也是会坚决反对的。(呵呵,写到这里不禁摇头,看来真是“年纪大了”,思想也守旧起来:)以前看电视小说看到父母阻挠的婚姻便很是义愤填膺,如今倒是会分析一下了,不再一盘否定了。其实如今的我,感情依旧跟着感觉走,但却不会一通乱闯,学会了把着方向盘行驶了。

曾经很喜欢吴淡如的文章,一个聪明的女人,懂得生活的情调,懂得经营感情。喜欢“经营”两个字,是因为它不同于钻营。它是,以爱为主料辅以信任、真诚、体谅、关怀等佐料,花了心思慢慢煲汤的过程;是为了爱更长久而做的努力。其实爱情最是需要细心呵护的,得到爱情容易,维系却难。人们总是感慨相爱容易相处难。陆小曼、林黛玉们都是在爱情门前徘徊了一圈儿,却终与幸福失之交臂。所以决定,做个聪明的女子,经营爱情。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读后感范文汇总篇二

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有几位才女是经常被人们提及的,比如张爱玲,比如萧红,比如林徽因…前两位是不折不扣的作家,成就斐然,而林徽因的墓碑上写的,却是"建筑师林徽因之墓"。

的确,将林徽因列入作家行列尚不多见,然而林徽因与中国现代文学的不解之缘,却是人所共知的。除了那一段与诗人徐志摩理不清的情感传奇,她自身温婉清丽的文学天赋,也把她与中国现代文坛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因此,我们不妨从一个作家的角度,去重新理解、认识林徽因。

把林徽因定为作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基于她的创作,虽然文学对于林徽因来说,并非主业,著述数量不多,却不为小格局所困,其造诣并不亚于现代文坛的诸多名手,而她作为建筑师的特殊素养和身份,以及颇受追捧的秀外慧中的才女气质,也奠定了其在现代文坛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林徽因的文学创作,多集中于上个世纪的30年代,这时的她正是开始成熟但依然多梦的时期。《你是人间四月天》将林徽因创作的诗歌、散文、小说择精汇编成集,形成纯粹的文学读本,集中体现了林徽因的创作成就和文学才华。

诗歌是林徽因创作最多也是成就最高的体裁,书中收录了25首诗作,其温润柔美的风格,充分反映了女性细腻、深情的特征,在色彩缤纷的现代诗坛,如一朵"梦期待中的白莲",典雅端庄、不同凡响。她善于在人与自然的交流中挖掘诗性,以寄托情怀,立意便是高格,而意象运用之娴熟,意境创造之幽长,已是现代诗风中较为出色的了,其中新月诗歌的影响,可见一斑。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

情感用排比的手法一波波袭来,伴以音乐般的明快节奏,使作品不仅美而且易于吟咏,朗朗动人。如果在文人分类中再给林徽因定位,则她首先应该是一位诗人。

散文的创作更能明晰地窥视林徽因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所收四篇作品中有两篇是怀念徐志摩的,可见这一题材在林徽因创作及读者心目中的重要。虽然这些文字在表面已是煎熬过后的沉静、理智,但字里行间的感伤及凄婉之情昭然若揭,令人感动。也许徐志摩对她来讲只是一个"朋友"--一个能倾注如此赞誉的特殊"朋友",但众人却为他们之间勾勒出一幕楚楚动人的情感悲剧,这一空间实在具有太大、太永久的诱惑力,而且确有动人的故事蕴藏其间,引得读者不懈地进行更为生动的、理想化的补充和演绎。这是文坛一段暧昧不清的情感纠葛,为她与徐志摩之间灵魂深处的契合,留下了不解之谜。其中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灵缠绵,只有他们自己才能解答,惟其如此,这一段情缘才具有了朦胧而不确定的意境之美,才让人对林徽因的一段段动人文字咀嚼再三、品味再三。而作品之中关于文学问题的见解,则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林徽因的确是一位文学家,她身上有着文人专有的素质和眼光,而非是牵强附会,附庸之举。

小说之于林徽因,与其说体现的是一种创作,不如说更多的是展示了她的一种文学素养。她掌握了小说的真谛和理论,比如她在《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一文中说道:

一个作者,在运用文字的技术学问外,必须是能立在任何生活上面,能在主观与客观之间,感觉和了解之间,理智上进退有余,情感上横溢奔放,记忆与幻想交错相辅,到了真即是假,假即是真的程度,他的笔下才现着活力真诚。

这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创作论述,她对文学的理解是具有理论基础的。然而,她却未能讲出更加精彩动人的故事,她似乎更加注重表现一种细。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读后感范文汇总篇三

摆在书架上的那本《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虽说还不那么旧,可灰尘却将它埋没,就像在园子石井口黑暗深处吞没的丫鬟,还有那被民国埋葬的封建礼教。文珍逃离得如此决绝和义无反顾,其实早有征兆,在这片看似幸福美好的园子里,一个渺小、孤苦无依的丫鬟的命运,注定如浮萍一样危险地沉浮着,而那如晨雾一般虚伪和缥缈的自由,骨子里却注满了束缚和偏见,危机与残忍。

那时候,家里在复杂情形下搬到另一个城市去,作者林徽因便成了多出的一件行李。那时大约七岁,似乎已经长大,篁姊同家里商量接我过去住半年。于是,我在美妙的童年时光中来到了那个陌生而又有些沉默的大家庭。一切都是那么模糊,重叠的一堆新印象乱在一处,渐积地在纷乱的周遭中。一天又一天尴尬度日,在慌乱中寻找着千头万绪,宛如红楼梦中的初到大观园的黛玉般内敛羞涩,在短暂停留的园子里,因为陌生带来了孤单、怯生和寂寞。这时,因为文珍的出现,让我的生活找到了保护、温暖和慰藉,生活因此有了旋绕的中心,而这样的依靠和安慰,却因文珍的逃婚,化成了尘封的思念,而这样的思念却永无回音。

她成了我生命中的绿洲,不仅仅是她的热情和活跃,更多的是她的张扬与自由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她似乎有一种魔力和本领,可以让每一个人都喜欢她,不管是主人还是仆人。在园中,她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自由仿佛是无拘无束、无所顾忌的,园子在那一刻成了文珍和我的天堂,在那里我们拥有了乌托邦式的自由时光。

直到有一次,我们为了打发无聊的孤独,在树荫下一起拆起了旧衣,她指着大石井,同我讲了一个故事。她说:“文环比我大两岁长得顶好看了,好看的人没有好命,更可怜!我的命也不好,可是我长得老实样,没有什么人来欺侮我。”文环是跳井死的,这事发生在我未来之前。而这件事却和给院子里给孩子们讲诗的主人芳少爷有关。她幽怨地撕着扇子,原本温柔的笑容在夏日正午的阳光下如刀锋般尖利、冰冷,那漠然而又有些凄厉的眼神,笼罩在那幽怨阴郁的神情里,我想,她有些恨意,命运的浅薄由主仆身份的天然确立而无可奈何。不知是否从那时起,背叛和逃离这个园子开始在心中有了萌芽。

夏天的薄暮中,大家都到池边看荷花,文珍被我拉到了一扇永远锁闭着的小门前,因为门后世界的一次偶然相遇,她的命运从此改变。我们爬到假山上,看到了住在门口的革命党,隔壁院里出现的并非家族里盛传的张牙舞爪的鬼魅,而是一个带着阳光般笑容的剪着短发的'年轻人,显得谦恭而又有礼貌。她凝视着那个东洋留学生和夏日薄暮里有些热烈的晚霞,良久,她慢慢下去,回到池塘边的,树上夏蝉的鸣叫,让她烦躁的内心变得有些空灵起来。

可是因为这件事,全家的空气突然变得紧张起来,老太太和二少奶害怕小孩子们爬假山结交革命党,她们的思想古旧保守,为了昭示主人的威严和尊贵,更希望通过严加管教,控制住园子里的仆人丫鬟的肉体和灵魂,让她们永久封闭在高墙之内听命自己。她们对文珍狠狠地进行了责罚,尽管没有看到她被打过,但是白天的她变得越来越沉默,而夜晚花园的角落里偶然传来的女人哭泣,无论多么忧伤、失落甚至有些凄厉,都会被冷酷的黑夜瞬间裹挟。我想,文珍的内心此刻只能通过沉默和哭泣来排解出心中的恐惧、委屈和厌恶,这时,一切变得真实起来,仆人终究是仆人,命运多舛、无法支配,园子如监狱般压抑。自由在这里是苍白无力的,心灵在这里是无处安放的,命运也不会有温暖归宿。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她被安排嫁给一个脸色乌黑,看上去有四十多岁,背有些驼,指甲长长的两只手总是笼在袖里的钱庄管账。大家会戏谑地喊他新郎,我想,这些近乎嘲讽似的嘘寒问暖一定深深刺伤了文珍脆弱柔嫩的心,她的心头在滴血。为了从这压抑的家庭中挣脱,为了从古旧的思想和控制中脱身,她选择了背叛和逃离。她不相信命运的安排,于是拼命越过那片高墙内的家庭中的主人,曾经有过的爱意和温馨已经如秋风般远去,对自由的渴望和热烈主宰了她的心灵,此刻,爱的越深恨得越深。

最后,真的革命了,文珍在中秋节后快要出嫁前终于逃走了,我不知道她是否跟着革命党逃跑的,但是她终究没再给我来过一封信。其实,自由在每个人心中都是原始质朴而又有些简单的,是人与生俱来的最本质的东西。但是,在被命运和伤痕的一次次压制中却会变得紧张、压抑且韧劲十足。一旦脱离枷锁的束缚,摒弃曾经有过的被封闭的幸福,割断那些戏谑的温暖,告别曾经真实的思念,无悔地远去,执着的内心虽然有些短暂伤感,但是那样的自由才足够彻底,那样的生活才值得期待,那样的命运才是脱胎换骨、化茧成蝶的真正新生。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读后感范文汇总篇四

四月,雨过天晴的日子,经历了雨水的洗礼,一切清新而富有生机,盎然的绿色充盈了视线。走过霜寒,度过阴霾,一场重生辅天盖地,是阳光复苏的时节了,美好到让人忍不住深呼吸。四月,心底的情愫亦在抽枝吐蕊,懵懂的思绪被你轻轻撩拨,微痒酸涩,似草木初生的好奇,就此命定。曾经你惊艳了浮生,如同四月和煦的日光,不动声色温暖年华。

花开花落,四月总有缤纷的颜色,那一瓣又一瓣重叠的思念,随着风追赶你遗落的足迹,以蝶作媒,一路芬芳,你可曾嗅到那淡淡的牵挂,相随天涯是我执着的誓言。花叶有情,与心爱之人携手并进,即使踏着棘g,有泪可落,也是感动。亲爱的,背上行裹,我们去踏青,枝繁叶茂的季节,只要牵着手就不会迷失。

清晨,捧一杯绿茶,看天边薄凉的雾霭停留在叶尖,幻化成晶莹的露水,轻轻触碰就消失在晨曦里,只余下斑驳的清凉引人遐想。露珠是草木泣下的泪水,你说你心疼我流泪的模样,我便笑靥如花,满足你给予的点滴幸福,眼泪早已被封锁在旧年时光里,不复忆起。四月,就让我在你唇上印一记如清露的吻,所有微凉记忆都浸润成薄荷叶的诗意,牢牢铭记,你是我一生的专属。

阳光,花香,露水,四月天晴,柳絮在发丝间漂浮,葵花笑的热烈,微风吹开满池的暖意。天地万物轮回复始的美好,却由你一人夺走所有的眷恋,尘世美美不过心之所向。遇见你恰逢一场绝美的甘霖,一点萌动,吐芽开花,是你将浅眠的情感唤醒。我绽放于你的春季,含羞探出的花蕊,在柔风中小心昭示那份不言而喻的赤子爱意。从此心入春城,不变的花开满树,杨柳飞絮,缱绻日光下恍然了悟,原来,你是人间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读后感范文汇总篇五

买了好多年了,最近拿出来读读,试图抛去近年来媒体等劳什子的肆意宣传,循着对本专业课程的残存记忆,感受上世纪的林林总总。

已经读完散文部分了,先来说说感受,先改成五星。

每日劳作归家,倒也能勉强静下心来冲进这古奥的文字里。我是感到汗颜的,我感到我的审美和生活在林女士的思考和思想面前抬不起头来。这种惭愧,当然一部分原因是学识以及眼界的差异,但更多的是我与时代的关系。

我们的生活像白云一样,看起来好美好柔软,但是飞机飞过天空,就会冲散一切,冲散这华而不实。

林女士的文字自有女性的细腻和敏感,但更为珍贵的是,她的文字透露出一种坚韧的思辨力,一种平和却顽强的精神气质。对于平常事物的挖掘,我开始读起来觉得索然无味,但我想,那可能是因为我的浮躁。

明天开始读小说吧,对了,千万别相信狗屁媒体的胡说八道。还是得自己看自己考证。人民群众也不都是吃瓜群众,我就不怎么八卦。而且,面对血淋淋的事实,八卦是一种卑劣的姿态。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读后感范文汇总篇六

当第一次看到《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本书,便被春风般的气息所吸引。一是因为书名,温暖而宁静,有一种对生活的释然。二是因为林徽因,这一充满传奇的女子,不仅因为她情感史——是一位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更让金岳霖默默记挂了一生的女子,更因为她在事业上的成就——-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是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曾看到过她的旧照片,素净而优雅,心想着这样一个女子,应有怎样的坚强,经历过怎样的沧桑。

本以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一本人物传记,细细看来,作者采用了如诗般的行文方式,在娓娓道来的同时穿插优美的点评,立即让人徜徉于优美的词句中,原来人物传记也可以写成这样,典雅怡情的文字,如窖藏发酵的美酒余味悠长,如丝丝沁脾的清茶余香千里。“如若磐石上,雨过青石,日落黄昏,晴天安好,人间四月!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帘梦,一季花,一时雨,独自犹怜,处世不惊,油纸伞开,阳光普照,人生况味,惟己自知!”,“曾几何时,我们做了那最柔情的人,为一朵花低眉,为一片云驻足,为一滴雨感动。”……多么美的语句,它拨动着人的心弦,激起了人们内心深处诗意的柔情,应是一本适合在黄昏下,微风里,独自静坐湖畔细细品味的美文。只是读这本书时,我的心情太过浮躁吧,怎会有这种雅致,跳过大段大段的美文,也算是对作者的不敬吧。

剥开美丽文字的包裹,不得不为林徽因的坚韧所感动。文中描写的林徽因,美丽如蝶,洁净如莲,随遇而安,永远似人间的四月天。其实以她的诗情和文弱,完全可以栖息山林或大院,安然度日,颐养天年,但这个看似柔弱的江南女子,却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忍耐力。她热爱生命,对古建筑钟情无比,日以继夜地钻研古建筑学术,甚至在抱病的情况下,为写作《中国建筑史》而阅读了二十四史,并承担了全部书稿的校阅和补充工作。最后的十年间,她备受病痛折磨,却坚韧勇敢,医生以为最多只有三五年光景,她却以非凡的毅力熬过十年。而这十年,林徽因不是在病榻上度过的,她把所有的力气投身在了中国的建筑事业上,她和梁思成一起颠沛流离,考察中国古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她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设计出中国国徽,参与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建筑。据说,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全体代表起立,以鼓掌的方式通过了由梁思成、林徽因主持并设计的国徽图案时,林徽因病弱的身体,已无力从座位上站立起来答谢了。对事业的热爱,一生矢志不渝的奋斗和进取,生如夏花般灿烂,乐观豁达,成就了林徽因,这也证实了一个伟人背后的艰辛,而我们日常所感叹的工作上的那点点烦心事,又算得了什么呢。

更钦佩于她的聪慧。书中的林徽因,永远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会轻易让自己受伤害,她给自己保留有一块净土,努力展现她最美好的一面。林徽因在16岁的时候遇到了24岁的徐志摩,但是当她发现自己摆脱不了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的阴影的时候,她断然的选择了离开,没有告别,就像徐志摩的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在浪漫的爱情与安稳的生活面前,她最终选择了梁思成给的安稳的、真实的生活,就象书中所说的,林徽因是温和的,她的性情不曾有太多的放纵,所以她的生命不惊心亦不招摇,她不曾给别人带来粗砺的伤害,也不曾被他人所伤。书上还提到林徽因的一个细节,因为肺不好,在她到香山双清别墅养病的日子里,喜欢穿一袭白睡袍,焚一炷香,在花瓶里插几只鲜花,在窗明几净的小屋低眉写字,风雅至极。这种风情,又是几位凡妇所能想到。

书的最后收藏了林徽因的诗,仅看了她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便被“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所打动。据说林徽因写《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时已30多岁,而许多人看到诗时,都以为是她20岁所写。30岁的女子,很多已为凡妇,但林徽因始终是静美的,因为她的才情,闲来就读书写诗,所以她永远那么优雅而自如地穿梭在这个不是那么如意的人世间。她在《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中写下这样灵动而充满暖意的诗句,为世人留下了《情愿》、《仍然》、《一片阳光》等诗歌、散文,不得不让人感叹,知识确是一种后天的魅力,用心经营,你会变得更美丽,深切体会,你会变得更加知性。

细细想来,恐怕只有这样的一个女子,才配得上“徐志摩为她徜徉在康桥,深情地等待一场旧梦可以归来;梁思成与她携手走过千山万水,为完成使命而相约白头;金岳霖为她终身不娶,痴心不改地为她守候了一世。”许多人都感动于金岳霖,书中说林徽因逝世后的好多年,某日,已是耄耋之年的金岳霖请来所有的朋友在饭店相聚,大家都诧异为何而聚,金岳霖在饭桌上简单说了句,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让人不得不为这样真挚的爱情,为这样执着的相守而感动。然而感动之余更生出了许多不忍,若是林徽因泉下有知,心里更是觉得对金老亏欠太多吧,而对于梁思成多年后娶了其学生林洙相伴余生,则更能安心一点吧。借用书名,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恐怕更是林徽因所期盼的吧。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读后感范文汇总篇七

终于结束了《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突然感觉像在写读后感一样,但是真的有好多东西拨动了心里的弦,你是人间四月天。很淡,很轻,但又很浓烈。正如那句,你是人间四月天"。

您总是淡淡地笑,笑里又是充满了灵动的光辉。遇上梁思成是一生的幸福吧?能遇上同窗、工作伙伴、知己、爱人到相知,相守,相伴,经历过病痛的折磨,经历过抗战的炮火,经历过分离,经历过无数痛楚,但是你们都一一挺过来了,那是何等的珍贵?那是多么让人羡慕的爱,爱得深成。有了建筑的存在,应该是您今生的挚爱了。不管是美学的典雅还是建筑的精良,您总是用跳动的思维,用丰富的灵感去诠释着她和丈夫深爱的工作。无论勘测的路途多么艰辛,心中的热情怎能被这样的艰苦打败?您也是一个好母亲。爱着宝宝和小弟,他们是阳光,是雨露。您说,就算日本人打来了,身后还有扬子江,儿子问您:妈妈,你不要我了吗?您说:要真到那个时候,我们真不能管你啦。这是多么深沉的回答,但却包含了一个母亲对祖国的坚守,对儿子的无奈。

看着书里的内容,感触最深的一是西南联大;二是北京拆城墙,作文素材《你是人间四月天》。当时的各个学者们沿途奔波到昆明来保存学识,建立西南联大是多么不容易,当时清华校长梅贻琦的夫人都为物价飞涨的艰辛生活而选择卖点心。不知当时患有肺病的您是怎么熬过来的。是朋友的鼓励?是孩子的阳光?是工作的动力?还是思成对您的爱?在那不平凡的年代里,换个角度,您是幸福的。病魔缠身,但却拥有财富。财富是大家对您的爱,可能这就是希望,是光环,是永远的、永远的不可磨灭的爱的力量吧!老北京得城墙被拆,可能是您在与病魔做斗争时一个强烈的打击吧。那是最美的艺术,可是却拆除了。或许现在的我们看不到那些美丽精美的雕栏城墙,但是却可以感受您们为中国建筑的付出与艰辛,开拓与扬弃。

很多人关心徐志摩的日记,关心金岳霖的终生不娶。可是你峰芒的才华,流动的诗歌,跳跃的思维远远超过那些。多么灵动的思忖与文采,不禁回到“你是人间四月天”上。偶尔感觉您脾气的怪异,像诗歌的波澜壮阔一样,时而高高在上不敢侵犯,时而又温存矜持,似而轻缓。可能正是这样的性格,才能赋予创造的灵感,成了丈夫工作上的好帮手。

与病魔做最后的斗争,强撑了那么久,累了,歇了。放下你钟爱的一切,在四月的北京悄然离去,可是留给我们的是那么多的回味人生与对建筑的爱。传奇的一生饱受了那么多磨难,可你是那么淡然地坚持下来,沉睡的是诗人、建筑师、母亲。

四月的北京是否已经春回大地了呢?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读后感范文汇总篇八

我不晓得“你是人间四月天”怎样被林徽因那薄弱的身子演绎到了极致,但我读过她的文字,也读过徐志摩的,梁思成除了修房子有一套外或许欠缺些文人的雅,而金岳霖学哲学又好像有些玄,于是,前辈们的爱情被我这不知好歹的小子描绘总结的不像话,可是在前两年,我还是会因为金岳霖“逐林而居”,一生不娶而心疼不已。那时候正值低谷,所以也就冒昧地与金先生感同身受,以他为爱情观的榜样。放假多日,经历了暖和,也撞上了寒冷,和她吵了几架,今日莫名烦躁,所以,想写东西给她。

突兀看到一网友的一段话:“梦里面若桃花,梦外撕心裂肺。”你这水做地孩子,娇弱可爱,面若桃花,你没去过江南吧?江南本身并不只是说江的南,从《史记—秦本记》开始,她便被赋予了灵性,而你,就是江南的油纸伞。赋予你灵性的,是天空。天空你不知道吧?蓝色,安静而宁远,广阔且带着诱人的弧度,这不正如你吗?当然,天空会沉重,会有乌云,可是我不会因为天空的'一场雷雨就忘记她的美,其实正是因为那偶尔的乌云,才让人们知道,你那乌云,也同样属于我。你这我的天空,恩赐我晨曦,奖励我夕阳,你是那么娇弱可爱,我愿成为不周山,顶天立地支撑你到岁月把青丝染白,到无言,到凋落,到化成泥土。

你和我喜欢关于“谁没长大”的问题争个两败俱伤,而现在,我还是得告诉你:你,还小。小时候很喜欢穿爸爸的衣服,觉得又大又暖,于是一种不合理的自豪感和喜悦感油然而生,并以此上瘾。长大没什么好的,长大意味着你要成为不周山,有些事情会更加固执,有些道理会走向胡同,有些美好你不会再追逐。因为长大,你不再单纯,不再蓝,因为长大,你的心里会有座围城,你出不来,我进不去,孤单,伤痛,会不再随意发泄给我,你会因此疲惫,因此流离失所。你还小,你常用我固执来反驳我长大了,这只能表明你还小,我的占有欲太强,缺乏安全感,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能证明我同你一样不懂事儿,更何况你想以此证明我不爱你,你是对的?长大,完全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长大不是成圣。你喜欢狗,你是觉得它们可爱或别的只能令你心安地理由,我喜欢猫,是因为它们慵懒的气质,妖艳的眸子,残忍嗜血的本性,最重要的是有只猫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陪我蹉跎年华,你注重美好,而我,只注重我注重的美好。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曰不见兮,思之如狂。”这是《凤求凰》里的一段,如你所见,古人癫狂不顾一切不用任何辞藻修饰的这句道尽了我这些日子以来来的心思。开头说你如江南纸伞,而娇弱可爱的你正是那被江南春雨柔软了地伞。你总是喜欢患得患失,依怀自叹,你把每件事都会想象成柔弱悲惨不堪一击的样子,这是你拥有我却欣赏不了地美。你也喜欢舌战流氓,你刻意模仿别人的痞性,你总要站在我前头添乱,你依赖我,迎合我,这些,才是你身上能柔软并亮瞎我眼的光点。

我拖着你步履蹒跚行走在人和社会的缝隙中,我们随着岁月侃侃而谈,我们不时驻足,不时盼望,不时怀念,不时跌倒,不时奔跑,我越来越紧握你,怕被走丢,而后,你看,我是不周山。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读后感范文汇总篇九

偶然捧起一本《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静坐在林徽因的诗意里,我的思想随书中风景徐徐前行,去漫溯到那更深远的书境,寻觅着这最美人间四月天。

我徜徉于延宕的乡村小道上,在这薄雾的朦胧里,晨雾中的村庄格外静穆,兰花似烟的香味,水草幽幽的清香拂着我贪婪的鼻翼,我辨不清前行的道路。路上也没有行色匆匆的过客指引我,正如我赏书时的迷惘,眼前有的,并不是如我所想象的,没有倚红绕翠应有的春花秋月,只有“一条枯枝影,青烟色的瘦细。”就像是习习寒风从历史深处漫溯而来,几分寒意,几分苍凉,如烟似雾,浅浅淡淡,“月迷津渡,雾失楼台”,志摩那瘦削的身影在蹑履前行,如此朦胧,如此缥渺,我想那肯定不是人间四月天。

我彳亍着前行,继续寻找着这人间四月天。

旭日与白云相依相随,这里笼罩在一片绿意葱笼里,我把自己融入自然中,让我感觉行走在一幅山水画里,赏湖水苍茫,嗅绿意芬芳,听簌声微微,这一切漫润着我的心灵,没有了志摩的孤独,没有了小曼的呓语,徽因的倾情更让我涕泗,这是我要寻找的书中风景吗?可是这里的一切让我有一丝落寞,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我想,那应该不是人间四月天。

携一缕书墨馨香,我来到一片旷野,小路上散落着一层层细薄的稻草,一旁枯树枝茎上留了一点苍翠,我看到不远处有几个模模糊糊的身影,那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休息,还有西梆子的声调。”此时,志摩的潇洒多情不见了,小曼的醋浓情意不在了,徽因的意缠情绵不再了。而我所看到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一家老少,齐乐融融,村庄和美,他们共赏着落日余晖,良辰美景,这里没有嘈杂纷乱,此时此景,我已经等待很久了,我想,这应是人间四月天,这才是书中风景。

我知道,只有投入心灵,才能闻到生命的醇香,只有付出真心,才能悟得真情。

读书的过程,好比是一个不断寻觅,不断发现,不断探知,不断追求的过程,我想,人间四月天从不是指那些充满颜色的风景,而是我们从清澄的视角看待事物,去发现生命的美好,生命的本质,感悟书外的情感世界,我想,那就是人间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读后感范文汇总篇十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经典诗作,最初发表于《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写作时间不详。关于本诗的创作意图,也存在争议。一说林徽因对徐志摩的情感因徐志摩突然去世而有变,由心灵相通的欣赏和恋慕变成了追念和感怀。另一说此诗的轻快灵动的情感基调却与追怀无关,是对生命的赞歌,而非情诗。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四行诗节韵式的变化更充分体现了林徽因对新格律诗的探索。作为诗歌最为形式化的表达上,此诗的节奏、韵律与语词的选取都处于语词的中性状态,没有大红大紫、纯黑纯白的俗艳与锋利,在声音上,也是温和的、静雅的,甚至走向旖旎和慵懒;十一个“你”字,既突出了主题,又起到了“衬韵”的作用,在诗歌运行的过程中,“你”字的每一次出现,就像乐队演奏中的节点,以“频率”的.方式突出了“我”的指向,这是一种形式美感与内容美感的深层次结合,是一种尚未被人们研究和认识的精妙之处。歌颂四月天,其实都是在向“你”倾诉,全诗只有一处破折号,这一处破折号写着:“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什么样的希望呢?联系林徽因的知识背景,我们会更加明确这首诗艳丽的画面背后,有着理性主义表达的节制和书写的雅致,完全能够体现出古典英国诗歌的高贵气象。

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在形式上,诗歌采用新月诗派的诗美原则:讲求格律的和谐、语言的雕塑美和音律的乐感。这首诗可以说是这一原则的完美体现,词语的跳跃和韵律的和谐几乎达到了极致。

《你是人间四月天》画面感极强,不同于当今一些诗歌注重思想的表达,它还保留着古典诗歌以形象毗类情感的特点,也就是说,在诗歌意象、思想和语言之间,这首诗追求的是一种整一的感觉,不是思想高于画面、意象和声音,而是以诉说为主,阅读者在吟诵的过程中参与创作,共同“呈现”意蕴的面貌,在这里,没有抽象的思想,只有敞开的画面,以形象的语言等待领悟。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象征意义,且以温暖的组合展示温馨柔媚的情调。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读后感范文汇总篇十一

强大的母亲,温柔的妻子,严厉的老师,浪漫的女友,勤奋的学者,犀利的沙龙女主人——一个大写的女人,清清爽爽地从历史深处走出来。

林徽因这一生辉煌灿烂,经历过大风大雨,迈过大千世界。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受过西方教育,在国外呆过数年,却依旧觉得中式传统最美,连她的婚礼她也选择了在伦敦最为中式的礼堂中举办。她的礼服,她拒绝了西方的婚纱,而是选择自己设计的中式衣服,而梁思成也选择了偏中式的西服,这似乎预示着林梁两人注定会为中国文化奋斗一生,也昭示着在有林梁的地方,始终以林为中心。

林徽因在众人眼里应该都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人。她才貌双全,家庭幸福美满,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成就,并且很孝顺,桃李满天下,夫妻俩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身份――建筑师,相互扶持一直到最后。

可惜天妒英才,让这颗璀璨的星星过早的落入了星河。

林徽因很少提及她的幼年,也许是因为她的童年太过于让她伤心,也许是她太骄傲,不想让世人知道太多关于她幼年的不幸。

东方欲晓,她曾与那升腾的艳阳比肩,那么骄傲!

在林徽因幼年的时代,女人无才便是德,女人嫁到夫家最重要的就是传宗接代,这也造成了林徽因母亲的艰难生活,也间接的对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林徽因的母亲嫁到林家生了很多孩子,但却都未曾长久,最后只剩下林家长女林徽因。她出身于富贵人家,十指不沾阳春水,不讨婆婆喜欢,自幼推崇无才便是德,因此也不讨丈夫喜欢。这让本就是续弦的今年出境显得尢为紧张。在她在没有生孩子的动静时,林家似乎已经抛弃了这位林家夫人。

这时候,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遇见了一个有才有德的女人,不久便将她娶进门。在这位新夫人生了三儿两女的时候,林母和林徽因搬到后院生活,新夫人和她的孩子们在前院生活,这时候林家上下真的把这位林母忘的一干二净。

林徽因深知自己处境尴尬,依靠不了母亲,只有靠自己才能得到家中人的照顾,得到父亲的宠爱,这让她过早的学会了人情世故,也剥夺了她的童年。

母亲整日以泪洗面,忧怨的眼神在诉说父亲对她的无情,这让林徽因决定今后一定要以自己为主,绝不倾心于别的男人,绝不一心一意依附在他人的身上,要自立自强。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之下,林徽因万般谨慎,小心翼翼,这时候书便成了她的天堂。她也逐渐显露头角,深得父亲的喜爱。

也是因此,父亲决定带她去伦敦,也是由此,她觉得前往伦敦离开她的家是一种解脱,终于告别了压抑的大庭院生活,告别了母亲哀怨的眼神。

她渴望冲破束缚的牢笼,渴望一次歇斯底里地释放。

但是林徽因的伦敦生活远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好,父亲整天繁忙,虽然很爱林徽因,但也是是在抽不出空来陪林徽因,只能偶尔写写书信。

也是在这孤独的生活中,建筑和徐志摩纷纷闯入了她的生活。

林徽因在伦敦的房东太太看林徽因每天太过孤独而每每邀请她一起出去写生,房东太太带着林徽因欣赏古建筑,细心为她讲解每一处的点睛之笔,这种美深深的吸引着林徽因,以至于让小小年纪的她暗暗决定要学习建筑。

爱上建筑的那一刻,她便拾出了深埋的风骨,自此退去柔弱,将信仰托付给山河。不曾远走便不会明了停驻的意义,不曾放眼便不会自知曾经拥有的可贵。

徐志摩以似师似友的身份带她进入了诗书文学的殿堂,每当林有不懂的地方,徐志摩便尽心教导,每当徐志摩发现了新的东西也尽快和林分享,每当林徽因以崇拜的眼神望向徐志摩时,他便开心的想让全世界知-§道。

他们的感情也在这频繁的交往中日渐深厚,徐志摩也向林徽因表露过他深深的情谊。

可是,林徽因想到的却是徐志摩的爱太强烈,她承受不起,她想到的都是自己,而且他已有妻室,她不想步母亲后尘,母亲的以泪洗面,哀怨的眼神让她不敢尝试。

徐志摩就这样失去了林徽因,昔日因为林徽因对她的崇拜而喜形于色,如今却因为林徽因对徐志摩的崇拜而失去了林徽因。

林徽因最终选择了梁思成,梁思成确实也很适合她,她需要安定的生活,一个默默为她付出的男人,一切以他为主的男人。

对于梁思成,世人都以为林徽因的机关算尽在他身上再无点滴。也许是爱的太深,深到不再考虑自己。

林徽因就在梁思成出了车祸之后,被判终身残疾的时候决意嫁给他,一辈子不离不弃。

对她来说,残疾总好比永远失去了梁思成好。对于梁思成来说,曾经热衷于“飞檐走壁”的人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但是,他却由比机缘得到了林微因,也是一桩幸事。

林梁相辅相成,造就两颗璀璨的明星。

梁思成让林徽因成为举世敬佩羡慕的才女,林徽因让梁思成在建筑事业上越走越远,夫妻俩为中国史上的建筑第一人,为中国造就无数传奇。

梁家有位近邻名唤金岳霖,这位金岳霖可不简单,是位著名的哲学家,并且爱慕林徽因,为了林徽因终身未娶。

林徽因曾经对梁思成说“我好像同时喜欢上了两个人。”

这两个人便是梁思成和金岳霖。

梁思成听到这话不免心烦不已,但是依旧对林徽因说“无论你选择谁,我都尊重你。”

梁思成的大气和对林徽因的爱不免让我们动容,金岳霖得知此事后便甘愿退出。

此后三人关系似乎比以前更好,每当梁林两人闹矛盾的时候,都是金岳霖出面调解,他也不乘人之危。在北平,四川,昆明的时候,金岳霖大部分时候都只在家吃早饭,中餐晚餐都和梁家人一起度过。期间他们搬过数次家,但他们依旧是近邻。

际遇好似流光,轻易将人抛却,亦能轻易将人成全,每一场不期而遇的缘份都曾在她身上生成无从磨灭的烙印。林徽因将自己活成了一段传奇,拥有过一切与浪漫有染的情怀,招摇而诗意。泛舟康河,雨雾生香,徐志摩将她爱到骨血里,爱得魂断康桥。高山远水,天涯相栖,梁思成愿用一生等她一个答案,也将爱字说了一生。孑然自处,此生不换,金岳霖痴心一世,只因她是他的“曾经沧海”,求而不得也便只得独走黄昏。

1955年4月1日6时20分,51岁的林徽因病逝于同仁医院。

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是她最爱的一首诗。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火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遗憾的是,林徽因不曾有过暮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