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11-11 04:46:04
- 小编:ZTFB
- 文件格式 DOC
写一份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写总结时,我们可以采用归纳和分析两种方式,来呈现出全面和深入的评价。如果你正在寻找灵感,不妨浏览以下总结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示。
社会学概论论文篇一
建立并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与执法监督,扩展与规范法律服务和援助,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内容。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管理和法的关系理论来说,社会管理是法存在和发生的前提,法从属于社会管理,是进行社会管理的工具。从社会的普遍管理秩序回归社会的本质和功能来讲,其目的就在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追求最大程度的社会公平与自由。所以,社会秩序管理回归社会依赖于法律制度,作为进行社会管理的工具和途径,法律是现代社会实现规则整合最为有效的手段和方式。
一、实现社会管理法制化。
在我国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将法治纳入到社会管理体制之中,有助于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向社会的回归,也会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活力。社会秩序的维持离不开法治的保障,是政府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权力支撑,并使该服务本身处于受规范之具体处境之下,使规范效力保持外在的合理运行时,又保证了其内在的合法性。在当前经济环境中,社会管理面临的是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要建立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民主、平等的社会合作关系,解决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就应当有一个公平正义的解决机制,而法治无疑最有效的制度形式,这是由法治的优越性决定的。
同时法治具有强制性、规范性和正义性等特点,将法治纳入社会管理机制,能够使社会管理合法化、程序化和效率化,使社会管理的整个过程有法可依,不因个别行政意志而改变,保障了社会管理的有效性和公正性。进而,社会管理法制化可以有效实现法律的社会治理效力,最大限度地确保社会管理的程序性与正义性,使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参加社会管理的广泛的民主权利,真正成为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人,这正是社会管理和法回归社会的本质涵义。可以认为,当前社会管理法治化的推进,是实现社会管理和法回归社会的必由之路。因此,法治是实现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条件,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必须实现法制化。
二、保障人民依法行使社会管理之民主权利。
既然社会管理和法原初的目的就是为了平等地保护社会成员的利益和需要,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只是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管理和法沦为了阶级统治的工具,成为压迫人的力量,社会主义的政治任务就是消灭阶级压迫的力量,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使社会管理和法重新实现其社会性和共同性,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那么从社会主义实践上说,实现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也就是实现广大人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民主权利,使社会管理和法回归社会,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
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作为是社会的主人,社会管理必然是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要途径。所以,当前的社会管理实质上是让人民群众成为社会管理的主体,实现人本化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如胡锦涛同志强调的:“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三、规范政府的社会管理活动。
“在民主制中不是人为法律而存在而是法律为人而存在;在这里人的存在就是法律,而在国家制度的其他形式中,人却是法律规定的存在。”可以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对民主制中法的本质的揭示,说明了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中,人民的民主愿望和法制的民主精神在内涵上是相通的。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占统治地位,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法反映的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在这里,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由历来的体现少数剥削者意志的法,变成了体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法。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法同以往一切剥削阶级的法的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社会主义的法是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对少数人实行统治的工具,从而实现了最大多数人的民主。
所以在法律的社会治理问题中,社会管理工作人员特别是行政干部,必须遵守法律规则,严格遵循法律程序,充分避免了政府社会管理过程的随意性,保障了其他社会组织对社会管理的参与,保障了他们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开创了新的共治型的社会管理格局。对于社会公众来说,法治一方面以法的权威力量保证人民充分地行使社会管理的民主权利,另一方面也使社会管理的民主原则转化为一种规范化和秩序化的运作机制,确保了人民进行社会管理的真实性、平等性和可行性。可以看出,社会管理法治化是保障民主原则在社会管理中的贯彻和落实、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的手段,也是马克思法学中国化的根本任务。
社会学概论论文篇二
论文摘要:当传播主义盛行于德语国家时,法国则成了社会学思想的堡垒,涂尔干开创的法国社会学派因其理论思想和社会学方法上的贡献而成为后来英国结构功能学派的当然先驱者之一。
abstract:.
几乎在传播学派诞生的同时,从19世纪末起,西欧大陆文化学中又出现另一个学派,即社会学派。法国社会学者涂尔干是这一学派的开创者,他的《社会学方法论》(1895)一书可说是该学派的宣传书,涂尔干培养了一批门生,并于1896年创办了《社会学年刊》,故此派也被称为“涂尔干学派”或“社会学年刊”学派。
古典进化学派认为民族学的主要对象是人,传播主义者认为是文化,而社会学派的代表,则把人类社会置于自己的注意中心。总体上说,法国社会学派是属于进化论派的一个支派,他们并不反对摩尔根,同样认为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但他们却反对进化论的心理学说,主张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事实发展规律的科学,其哲学基础是孔德的实证论。
涂尔干(emiledurkheim,1858~1917),又译作迪尔凯姆或杜尔干,出生于法国一个中产阶级犹太人家庭,早年求学于巴黎,受过良好的哲学训练,并深受实证思潮影响,后在波尔多大学和巴黎大学任教。他利用民族学实地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看法,同时用社会学方法研究民族学资料,主要著作有:《社会劳动分工论》(1893)、《社会学研究方法论》(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在涂尔干看来,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社会事实,不能简单等同于社会中的普遍现象。“所谓社会事实,就是所有可能对个体施加一种外在约束的行动方式,而不论这种方式是否限定不变;或者,也可以说是所有可能普遍存在于一个既定的社会,同时又独立于在个体身上的显现而自主存在的行动方式。”[1]这个定义包括三点要素。之所以认定一个社会事实,首先是因为它外在于个体,即社会事实存在的原因外在于我们自身,因为它们是以前的世代传承给我们的。但它们存在的原因不能通过我们的内省来揭示。相反,社会事实的原因只能通过一种科学研究或经验研究来确立。第二,社会事实之所以是实在的,是因为它们对个体施加约束。通常,如果一个人想要否定一种社会事实的存在,那么他就会遇到一些强制性或劝服性的实践,正是这些实践切实地确立了社会事实的实在。第三,社会事实独立于任何单一个体的行动,普遍渗透于一个社会群体或整个社会。但这不意味着一个社会或群体的所有成员都必须加入到某个社会事实中,这一社会事实才算是实在的。
涂尔干坚持认为,对社会事实的说明,必须分别探索产生此一现象的有效原因及此一现象所发挥的功能。功能有别于原因,原因是现象存在的理由,功能是现象存在的作用。同时有些现象虽然存在,却已无作用。因此研究者不能拿现在存在的作用来说明其存在的理由。此外,一种功能是可以由多种事物来完成的。功能也不同于目的,功能可能只是由于现象存在而产生的,未必是基于预先存在的目的而存在。因此“要寻找一个社会事实的决定原因应该看在这一社会事实之前的社会事实,而不是看个体意识的现有状态。”[2]他批评孔德和斯宾塞的社会理论,虽然把社会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然而还是用心理因素来说明社会事实。前者假定人性有追求进步的倾向,后者认为人的本性会追求更大的快乐,借以说明社会的进步。他认为这是倒果为因,人并不是天生就知道追求进步,也不是天生就知道组织社会借以获得更大的幸福。相反,是先有社会才使人有了多种知识与追求更大的快乐。更进一步,涂尔干又指出对社会事实原因必须从社会内部环境去寻找,这个社会环境有两个层面,而被认定具有较高水平的因果效力:一是组成社会的社会单位数量,即社会环境的规模;二是群体的集中程度,即群体成员之间纽带的强度和深度。社会环境是社会事实变迁的根源,因为社会环境是社会事实存在的基本条件,只有通过社会环境才能真正解释社会现象及其变化的实际情况。他提出了各种具体方法,如:剩余法是从众多原因中削剩一个原因;相同法,是在众多状况中仅比较某些相同情形;相异法,是在众多状况中仅比较某些相异情况。在各种方法中,共变法是最适用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它只需把两种性质虽然不同,但在某一时期中有共变价值的现象找出来,就可以做为这两种现象之间存在一种关系的证据。《自杀论》一书,是运用比较法从社会内部去解释社会事实的最突出的例子。
:在社会环境不断变动的条件下,是什么社会事实能够满足这种需要。这里的社会环境基本变迁就是上文提及的两个层面,即社会规模和道德密度的增长。随着这种增长,社会因在经济、政治及其他方面连接纽带的确立而变得更为统一。同时,随着不同社会单位之间越来越有可能发生交易和交换,各社会单位的专门化程度也趋于上升。劳动分工的增长意味着社会全体成员之间相似性大大减小,但相互依赖性却逐渐增加。因此,为了维护整个系统的持续存在,他们以集体良知瓦解后所提供的新的团结形式——有机团结而紧紧凝聚在一起。在宗教研究上,涂尔干考察了宗教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功能。他把宗教定义为“一种与神圣事物(即被分离出来的带禁忌性的事物)有关的信仰与实践的统一体,这些信仰和实践把所有的信奉者团结为一个叫作教会的道德团体。”[3]他排除了泛灵论者把宗教定位于信仰、迷信之类的思维之中的做法,而首先确定宗教兴起于一个社会环境之中,以证明其社会真实性,再提出宗教实质是一种力量体系,而宗教力量就是道德力量,它赋予了人超越自身的力量,以战胜本性并对其进行控制,而这种力量在个人聚集在一起共同行动时,表现得更为明显。
在社会结构的理解上,涂尔干坚持认为,每个社会是由实质更简单的社会各个部分构成的,所以应把最简单的社会作为分类基础,这就是“原始群”。这种纯粹的“原始群”如今已不复存在,当“原始群”进入更复杂的社会时,它就成为“氏族”,这是不可再分的单位。氏族的联合和各种结合形成了“部落”,氏族组合成“胞族”、“一般多元社会”和“一般复杂多元社会”,这些社会又形成了“加倍复杂多元社会”,所以在涂氏看来,任何社会的结构都只是同一原始社会的一定组合。
涂尔干的理论和方法所存在的缺陷:第一,理论上表现了唯心主义世界观。他认为社会现象或制度的功能使社会整体的要求一致,获得协调,而看不到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和发展。他赋予了集体意识独立自主性质,没有提到它是某一个社会某一个时代的产物,更看不到统治阶级意识的强大的约束力。第二,方法上虽坚持严格的客观研究态度和整体优于局部的思想并强调用集体状态去解释个人现象,而不是用个人现象解释集体状态,但他对社会结构的理解是机械的,他把一切社会都看成由各个最简单的社会构成的聚合体,且每个联合体互不依赖、相互独立。既然互不关联,就无所谓进步,仅仅简单分类而已。另外,在功能分析时只注重功能维护秩序的一面,看不到负功能也看不到功能替代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杨善华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各著提要[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3]迪尔凯姆论宗教[m].贺志雄,等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4]和少英.社会一文化人类学初探[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5]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社会学概论论文篇三
社会是一所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
在我们小组xx市雨城区居民生态文明观念调查中,我深刻了解与社会上人们交流的不容易。看见一群妇女在树下纳凉,走过去,挂着笑脸请她们帮忙做个问卷调查,有的直接回答没时间,有的看了下问卷,然后说,我不会,还有的可能比较好心,拿笔认真帮忙,十多分钟下来也没能够调查多少。无奈之下,我们选择所谓知识分子汇集地的新华书店征集。总的来说,爱逛书店的人,涵养相对要高,他们拒绝很委婉,要么就认真做你的问卷,及时他不认识你,但还是很热心的帮助你。有了这次的经验,我们决定到其他书店去。
在书店的人真的不是很多,最多的是初中样子的女生,哪像我们的图书馆啊,每天都有几百上千人,其实还是由衷敬佩能在人到中年的时候还坚持逛书店的人们,虽然他们有的为消遣,有的为儿女的教辅而来。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这种文明观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这种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
在问卷回收数据分析中,我发现xx居民对雨城区环境保护状况上看法一般,极少人觉得好,又有很多人觉得政府根本没做什么事,我不知道这是他们不太关注xx环保还是怎么的,对于日常节约环保问题,大家都做的很好,我认为是电视报纸宣传效果到位的原因,还有赞扬一下中华节俭的传统美德吧。
然而,有些居民对提出意见的回答率不尽如人意,很少有人发表自己的见解。每个人思考方式和见解都是不同,所以当你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对自己也能有个更大的提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6篇《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毛概论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社会学概论论文篇四
核心价值观,是与价值观息息相关的概念,是价值观中较为重要的部分,而价值观又与价值有着必然的联系,价值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着明确的定义。价值的科学定义即:“价值是世界所具有的属性、能力、规定和组成部分,是具有客观实在性同世界的其它组成部分处在对立统一关系中的‘物’或物质。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主体和客体、事物和事物、物体和物体之间所进行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关系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当一个社会的生产结构和生产关系发生变化时,社会价值观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社会关系的稳定与否在很大层面上影响着核心价值观的变化。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的重点、核心和焦点,它反映着我国价值体系中的内容,体现了这一体系的根本属性和基本特征,也高度凝结和表达了这一体系的实践要求。党的以来,把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纳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个字的内容。
1、国家层面。
在这一层面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在富强、民主、文明和和谐这八个字上,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焦点,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国策,当前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较前些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加快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步伐,使人民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也这充分体现出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优势和特点,但我们也应该时刻保持和谐的发展势头,不断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民主又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政治文明发展的标志,国以民为本,人民在政治上的建设和理想就是要实现民主,也只有民主的实现,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所以我国政府一直以来就把民主做为头等大事来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把其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它不仅仅指科学和研究的文明,也包括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只有在文明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的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2、社会层面。
这一层面主要体现在自由、平等、公平和法治这八个字上面,而自由又是其它三个的基础,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社会层面就需要政府依靠其公信力和凝聚力,而政府的公信力和凝聚力还需要政府所下发和执行的政策和制度的正确性和亲民性,我们都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完善的政府,但是因为我国人口数量众多,民族又多样,所以在我们依靠政府执行力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充分的发挥出每一个公民的能力和作为,从己做起,从个人和细微的基本做起,来构建出一个和谐、民主、平等、自由的国度,这样才能正确的引导人民正确使用权利、敢于承担责任,更好的实现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个人层面。
在这一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四个词汇中,对于公民个体来说,价值观主要表现在社会化方面,个体在社会中逐渐的形成了自身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的形成也是从无到有,从不合理到合理的一个相对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会受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和评判,而爱国是个体价值观最为首要的,敬业又是人们生存所必要的,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维系纽带,而友善又是人们之间温暖社会的必备因素,所以一个国家的价值观是无数的人民和个体的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而体现在个人层面上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在道德层次上,只有道德观正确了,才能使人民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而只有个体形成了较为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够让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向正确的大方向迈进。
1、系统性原则。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是由多个有着联系、依赖和制约关系的一系列事物组成的,事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体系之中,且相互关联,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同样具有系统性、联系性和普遍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包含着二个层面,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一个相互关系的系统,如何理解和培育价值观,是摆在践行价值观之前最为首要的课题,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包含着三个层面: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每个层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培养社会主义价值观就要从每一个环节和因素入手。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同样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这一践行的系统工程中,我们要以整体的优化和改良为准绳,从每一个因素和要素出发,找到内在的必要的和固有的联系,从联系入手,把整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串起来,做完整。系统性的原则是核心价值观中的整体首要原则,因此我们在培养和践行的过程中,要以整体和分散的视角来协调各个层次和不同方面。
2、长期性原则。
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立足当下,着眼于长远的长期性战略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也不是一个口号,喊得响亮之后就杳无音信了,更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需要上升到多高的理论层次,也不是一个理念提出后便可以停滞不前,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从传统的广大人民的价值观中提炼和加工而成,代表着广大人民的意愿和向往,它的形成是一个逐渐的过程,是从传统的道德、价值和文明中慢慢才形成的,这些要素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着一定约束力的信条,它在我们国家和民族不断的长期发展中孕育而成,它保留了我国最为辉煌的文明和最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精华,虽然它也有不适合时代的因素存在,但是只有我们用发展的和长期的眼光来对待未来,吸取他国和世界上先进的文明成果,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不断的向着和谐和正确的道路上迈进。
3、适度性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我国文化千年的沉淀基础上才得以逐渐形成的,它不仅具有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也具有当代的全新的创新性发展观点,但是在当前的社会和政治经济条件下,在传统和当代的文明之中,我们不能完全儒化或是完全西化我们的价值观,凡事都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度,而对于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来说,我们同样也要坚持适度性的原则,既反对完全的儒家思想,也应该反对完全的西方价值观,我国历经千年所形成的儒家文化有其固有的合理性,它为万世求太平的使命感和道德感,以及存在于它的忧患文化,都具有其优势性,所以从传统的价值观中寻找和归纳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理论依据的,而西方的崇尚自由和民主,以及公平的价值观,也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和考量的,所以我们当前就应该整合两种不同价值观的优势,扬长避短,在发挥其长处的同时,也应该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使其在践行的过程中,总是能够吸纳入优良的、正确的、正向的、正气的文明。
【参考文献】。
[1]戴木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社会学概论论文篇五
摘要:本文通过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含义及两者的关系,分析了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主题的转换,并针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及发展阶段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现代意义,包括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促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为社会主义在实践拓展中提供新路径、引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四个方面。
中国的社会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十分有限,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化基础十分薄弱的时期。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实践是一个新课题,也是一个历史性难题。这就有了一个在现实的基础上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正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和特殊的国情基础上,才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但不能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现成方案。在中国现实的社会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会有自己的特点。中国共产党人只能在现实的基础上,根据实践经验,依据时代要求,把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来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科学社会主义是其质的规定,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是其具体要求。从质的规定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科学社会主义,必须要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本质规定和根本原则。从具体要求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发展进程和表现形式,同时还要反映时代特征和世界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统一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相联系的过程。我们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推进于江泽民及其后继者,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和理论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没有科学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活水,那么,科学社会主义就是活水的源头。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及其主题转换。
(一)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19世纪40年代后半期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为第一阶段。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形成和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是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也就是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
1848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完成的《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是对此后50年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主题的第一次全面阐述。《共产党宣言》集中论述的就是资本主义为什么必然被未来社会所代替,亦即社会主义为什么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问题。
(二)科学社会主义由革命实践为主转变为建设实践和改革实践迅速发展的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广泛地运用于实际,科学社会主义由革命实践为主转变为建设实践、改革实践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主题逐渐转换为社会主义如何在与资本主义共存、交流和冲突、对抗中发展自身并最终取代资本主义。
同时,中国和苏联两党之间的裂缝已经显现,到60年代爆发了公开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论战”,引发了对原来苏联模式弊端的揭露和反思,也引发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改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的核心问题就是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进而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问题,而后再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市场化取向的思考,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中借鉴、利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机制中的合理因素,包括吸收和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等理论与实践问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交流和合作的空间得到极大的拓展。
三、科学社会主义的现代意义。
(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社会主义方法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社会主义价值是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其中,社会主义本质规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高命题,是从最深层次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必须坚持由社会主义方法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社会主义价值组成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探索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价值,并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和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构建基础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基本国情,其理论支点是时代主题转换论和初级阶段论,其理论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实现了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即“产品经济论”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空前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为一些国家的探索和对历史经验的反思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振兴起到了示范作用。
(三)引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的社会主义建设新路径,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因而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而产生,并将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程不断创新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不仅将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坚定我国人民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向世界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将以其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发展道路而成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范例,从而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振兴和发展。
四、结论及展望。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是以俄国十月革命为标志的,在随后不到一个世纪的各国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又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但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人类追求“理性的王国”的希望之所在。
无论生产力如何发展,只要真理不倒、正义常在,科学社会主义就将永葆青春;无论生产关系如何变化,只要人类的平等和人权得到尊重,科学社会主义就将能面对任何挑战;只要社会主义执政党始终教育人民和自身反对“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社会主义执政党将永远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阳光就会照射出来,理性的王国就会出现。
社会学概论论文篇六
论文摘要: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产物,在指导中国人民革命运动和创建繁荣的祖国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对建国之后的思想改造产生重要影响,为近代思想改造指出了“人人都是改造对象、树立正确价值观、掀起群众路线”等思路。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特色是其思想改造论,然而,毛泽东的思想改造论强调通过对外在的人的灵魂教化达到内在的精神升华,进而达到主观伦理意志的高度统一。毛泽东的思想改造论对近代思想改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毛泽东思想影响近代思想改造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毛泽东思想对近代思想改造的影响。
毛泽东思想作为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其内在的思想改造论对近代思想改造起到了很大的借鉴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1认识到人人都是思想改造的对象。
毛泽东曾经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中,人人需要改造,剥削者要改造,劳动者也要改造。”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针对不同的人群毛泽东采用不同的改造方式,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全面性和战略性:
(1)对于剥削者的思想改造,毛泽东提出应当采取强迫性的改造。对地主阶级的改造主要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通过土地改革强迫地主参加劳动,使其在劳动中改造自身思想,成为新社会的农民;对民族资产阶级则倡导“批评与自我批评”,转变其剥削阶级立场,使其参加劳动,成为工人阶级一员。
(2)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毛泽东思想中最为重视的一部分。知识分子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关键因素,要成功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重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主要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倡导知识分子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尽管在后期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中出现了过急、过“左”的错误,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一种先进的想法。
(3)对领导干部的改造则主要从反腐败展开。1951年的“三反”斗争,1957年的“开门整风”运动,以及60年代初的“四清”运动都是围绕反腐败这一主题展开的,也是对领导干部思想改造的一系列实践。后期的““””运动尽管也是一种体制外的解决干部问题的实践,但由于“_”的利用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也证明了解决干部问题仅仅靠思想改造而没有制度辅佐是难以顺利实现的。
(4)对农民的思想改造。对农民的思想改造是重中之重,毛泽东一直将其放在重要位置,认为通过向农民群众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评资本主义倾向来消除农民自身落后、分散、自私自利等落后思想。
毛泽东针对不同人群的思想改造方式为近代思想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1.2思想改造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通过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之后建立了新中国,然而长达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消灭的,因此,建国之初整个新中国的思想改造核心便是针对封建主义的思想残余改造个人主义的价值观。毛泽东在当时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价值观作为思想改造的目标。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主张自私自利,强调官本位,一切都以“我”为中心,从自己出发建立私人关系网络,官本位则是官僚主义的“老爷”作风,这些都违背了毛泽东“公平”“公正”的价值观。
针对这些残留问题,毛泽东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主张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论是处于什么岗位上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谋取私利。在当时也树立了诸如张思德、白求恩、雷锋等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战士榜样。只有具备了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品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价值观才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克服种种困难。毛泽东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直备受人们重视,在近现代思想改造过程中也一直被奉为圭臬。
1.3以群众运动作为思想改造的推动方式。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一直以来所坚持的,毛泽东认为:“什么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没有群众运动是不行的。”群众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在新中国建立后的三十多年间,我国几乎每年都有群众运动。在思想改造中走群众路线,一方面在广大群众中掀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浪潮,解剖自己,改造自身思想,另一方面通过广大群众带起的思想改造浪潮对各阶层人民产生强大的压力,迫使其转变思想,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为了强化群众运动的作用,毛泽东将大鸣、大放、大辩论和大字报融入到群众运动之中。借助毛泽东的“四大”,群众一方面通过批判、批斗等形式帮助改造对象完善其思想改造。而另一方面,通过对别人的揭露、批判等形式,可以起到教育自己的作用,实现自身思想的完善。
以群众运动推动思想改造的方式在建国期初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成功实现了冲破封建主义思想束缚、转变人们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目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群众运动也存在一些负面效应,一些思想文化领域的问题靠群众的批判、批斗运动往往会造成混淆政策标准、颠倒是非、伤害人心、践踏民权的后果,这些也是以后思想改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2.高举毛泽东思想大旗继续完善思想改造。
2.1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体系的科学性。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是革命前辈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漫长的革命史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要高举毛泽东思想大旗继续完善思想改造必须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体系的科学性。在漫长的革命史中新中国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成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构建思路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产生的,整个新中国的进步和繁荣也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实现的。要深入理解和贯彻一个思想,首先要做的是认识其科学性,从灵魂深处对其认可。
2.2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重大作用。
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在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大旗的时候要坚持认识事物的两面性原则,客观公正地对其进行评价。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正确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成就,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一是不能以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否定其思想的重要历史作用;二是不能以毛泽东思想中一些具体结论过时为由否定其思想的先进性。
2.3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任何一个思想的完善都是不断坚持和发展的过程,学习毛泽东思想要变成现实我们应当学会传承,毛泽东思想之后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理论都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拓展和完善。
3.结语。
毛泽东思想为近代思想改造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起到很大的借鉴作用。无论是建国之初还是现在,毛泽东思想始终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延续并发展。要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我们必须在以后的思想改造过程中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的大旗。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vol7:87.
[2]张述元,刘斌。思想改造——毛泽东对建立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有益探索。理论前沿,2007,(10).
[3]方健,尚金州。从毛泽东思想内涵认识的嬗变过程看我党对毛泽东思想的运用和发展。辽宁警专学报,2008,(6).
社会学概论论文篇七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身份标识,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的文化象征和思想理论前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凝聚起向上向善的蓬勃力量,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文化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多元交叉的社会价值,亟待整合。这使得公民个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心理基础受到一定的冲击,造成社会的震荡和人们心理上的失衡。因此,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重大时代课题。2012年11月党用“三个倡导”确立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观念,鲜明响亮地提出了我们这个国家与民族的精神底色。既涵盖了社会生活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又包含党在精神层面的探索成果,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该文件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不断增强人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全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意志和决心。
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开展,到各地方“最美”现象的宣传报道,再到央视“你家的家风是什么”系列调查,近年来,社会道德价值观调查在各地陆续开展。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系统工程中,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宣传与学习,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我们的思想,不断形成精神共识,已经成为当前理论研究与广大人民群众实践活动中的重要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根本属性在价值层面上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是有效引导社会思想潮流积极向上的“助推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发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形成全社会携手共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局面。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智库,是传承社会文明的重要基地,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2013年,全国在学研究生179.4万,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960.2万。高等教育规模逐渐增长,大学生数量持续上涨。高校大学生联系着社会各阶层,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群体和重要力量。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经济社会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作为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他们的价值取向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而且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从2009年开始,“富二代”“官二代”“高富帅”这些新鲜词汇迅速在网络上蹿红。主要来自网络的这些概念,已经成为公共话语,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使用。这些时髦词汇的兴起,引发了网上关于道德败坏现象的讨论。这些词汇的每一次兴起,都是和一些引人注目的极端的社会性事件联系在一起的。甚至有人直接倡导“人不为已,天诛地灭”,为无德行为辩护开脱。社会舆论如果容忍这种不道德行为,“劣币驱逐良币”就会发生在道德建设领域。
2013年5月同志在参加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举行的“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时强调,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一个时代的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大学生有理想信念、有责任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已成为各高校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在进行专业课学习的过程中辩证逻辑思维日趋成熟,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但是没有牢固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仍然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只有当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得以提升,才能真正成为符合国家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儒家经典著作《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校人才培养关系着一个国家未来发展,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希望。高校理应成为正确价值观的源地,成为社会伦理和道德的高地,成为社会行为的示范基地,成为当代精神文明的辐射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高校思政理论课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教学体系,具有普及传播、教育引导和价值实践等特点和功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高校教育的本质要求,这有利于解决当前大学生政治信仰模糊、道德观念世俗化、价值取向多样化等问题,对推动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具有导向和引领作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社会先进文化建设。文化软实力来自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生命力,代表着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取向与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身份标识和文化内核,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文化象征。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争夺文化领导权、信息发布权等“软实力”成为现阶段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不同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竞争。2014年2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同志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儒、墨、道、法是我国先秦时代产生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流派,对中国文化的历史铸造也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古人留下来的道德规范和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基础,是我们整个民族共同信奉的道德规范。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所倡导“忠、孝、仁、义、礼、廉、耻”价值观的内容,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马克思说过:“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说明物质力量同精神力量虽然不能等同,但是两者是能够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范畴。马克思主义以社会进步和人类彻底解放为标准,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个人价值与社会的价值内在统一为基础,要求主体在进行价值选择时,要尽可能做到对个人负责与对社会负责的统一,增强个人对集体、社会、国家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根源。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的代表,并引领文化的发展方向。文化的生命力、吸引力正是通过核心价值观得以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高我国先进文化影响力,有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竞争力,掌握话语权,赢得主动权,逐步打破西方的话语垄断、舆论垄断,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意识形态安全。
参考文献。
[1].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n].人民日报,2013―05―05.
社会学概论论文篇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形势很好,城市正处于一系列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之中,面对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急剧扩张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等诸多变化,传统城市规划受到了空前的挑战。提出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把握好规划原则,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真正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来说是问题与成绩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寻求解决对策,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事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改革开放城市规划建筑管理。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城市管理工作日益得到重视。实现城市化、构建和谐社会则必须加强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如何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一直是城市政府的努力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管理现状和问题,并浅谈相应的对策,提供部分个人意见完善城市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优化城市管理环境。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被认为是“国民经济计划的继续和延伸”。因此,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主要采取的是一种机械的目标管理和计划控制的方式。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城市建设也逐步由以前的政府投资行为,转变为市场调节为主的多元投资行为。城市的开发建设表现为多种经济法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是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的关系。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市规划体制无论在自身机构、管理机制、还是规划方法等方面都难以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关系。
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的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价值认识不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城市建设资金短缺;二是传统的规划管理强调的是计划性和强制性,若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进行管理,则投资商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容易影响投资商的积极性,若规划执法不严又容易产生各种腐败现象;三是城市规划代表的是城市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目前我们低规格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有的城市还没有独立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难以承担起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协调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关系的职能;四是传统的城市规划是以土地利用控制为核心的一种静态的物质规划,规划缺乏实施可行性论证和评估,造成了规划的目标过于僵化,实施中缺乏可操作性,难以适应干变万化的市场,从而造成大面积的违法建设;五是传统城市规划关注的是既定规划蓝图的实现,而忽视了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开发过程的调控功能,容易引起土地的投机活动;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商对经济效益过度追求往往会侵害公众的利益,造成土地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作为城市整体利益的代表,城市规划部门难以对这类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和调控,使得公众利益受到损害,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得不到有效保障;等等。
归结起来就是,我们传统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还难以协调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多种经济法人之间以及多种经济法人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建筑是组成城市的基本细胞,精制而富有特色的建筑最能展示城市的艺术性。建筑广义概念包括单体建筑物及桥梁、堤坝、高架快速路、电视塔等构筑物,是对城市形体环境质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城市规划的内容也能够细微到桌椅、灯具甚至标志物,是与建筑管理仍有质的区别。城市规划对城市是从整体形象把握,即使具体到任何细小局部时,设计师依然将每个细部作为城市空间体系中的一个部分进行设计,而建筑管理只是关心在特定空间的某一建筑,却很少关心它的邻居,缺乏对城市空间的总体认识和把握。
这就存在一个协调上的问题。城市规划以城市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作为主要对象,而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则在于整体环境的和谐、优美,不仅仅是单纯的建筑单体设计。沙里宁(en)在《论城市》中提出城市体形环境设计的三条原则,其中第二条就是“相互协调的原则。”他继承了c。西特的《城市建设艺术》一书中总结中世纪欧洲城市建设艺术中强调的“互协调要素”,并加以发展,指出自然界虽然千变万化,但又是相互协调的,因此,在人类建设新城也应该遵守这条原则。在沙里宁的实践中,把建筑管理、户外空间以及园林绿化等融为一炉,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
而我们的城市,最缺的就是关系,建筑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没有关系。单独看,有些还不错,放在一起就是乱七八糟。我认为这不是单纯建筑的问题,而是城市规划建筑管理相协调的问题。城市规划并不直接设计建筑,但是却对其区位、布局、功能、形态,包括体量、色彩、质地及风格等提出合理的控制与引导要求。要实现城市规划与建筑管理的协调,那么建筑实体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关键不在于一楼一房本身的优劣,而是建筑体和构筑物的群体效应,如对城市天际线的影响。组织建筑群体时,既要考虑其在城市环境中的历史文脉,也要考虑其环境文脉。古、旧建筑能够反映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要尽力予以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
城市建设既是提升地方形象、实现和谐人居的现实需要,又是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建议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注重把握以下几点:
3.1规划与建设相统一。
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建设,以高起点规划提升城市品位,准确把握城市定位,把产业发展纳入城市规划与建设之中,依托当地城市特色产业的支撑,促进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通过专业市场、现代物流和科技创新服务,构筑共建共享的城市平台,放大产业的集群效应、联动效应和辐射效应。
对重要规划建设项目,通过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举行听证、动态巡查和跟踪监管等,增加透明度和认知度,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城市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规划,坚持建一项工程,创一个精品,出一个亮点。
3.2新城与老城相融合。
在推进城南新区建设的同时,加快城北片区拆迁改造进程。在改造新建时留足公共用地,增加绿地面积和健身场所,不断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改造一块,提升一块,切实改善老城区的人居环境。
新城区的建设和老城区的改造,应注重建筑风格、人文特色、水绿风情的有机融合。严禁乱搭乱建,加大违章建筑拆除力度,降低拆迁的难度和成本,推进城市和谐有序发展。
3.3局部与整体相协调。
沿街建筑应适当退让,高低楼应注意协调,建筑群不宜过密,留足绿地空间。尤其是沿街南侧的高层建筑不宜过高过密,应考虑过渡空间和采光空间,以提高城市的通透性。
更多地引进综合实力强、开发水准高的大型开发公司,建设规模较大、功能较全的小区,力求达到开发一个小区、建设一片新城。同时对原有老小区整合改造,逐步解决小区碎片化问题。街道、片区的建筑风格、建筑样式、建筑色彩要相对协调,一街一景、一路一品,打造各具特色的商业街、文化街、美食街。
3.4地上与地下相配套。
根据地面道路和建筑物布局及其功能,超前编制地下管网详规,统一建设地下给排水、供气系统和管线网络,解决地上与地下不够配套问题。
供电、电信、广电、移动通讯等部门应加强合作,尽量实行一管多用,使地下管网一次铺设到位。对地下管网建设滞后的地段,要统筹协调,同步施工,避免地面“一破再破”、反复修补。
加强城市消防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消防网络,特别应重视高层建筑的消防,确保城市消防安全。在地面增设车库和停车场的同时,加大地下和空中停车场规划建设力度,力求更多车辆进场入库、有序停放,以缓解停车难问题。
3.5软件与硬件相兼顾。
大力建设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社区文化网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淮杂“非遗”品牌,打造淮杂传承基地,进一步放大淮杂特色文化效应。
总之,我们在城市的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规划城市,以务实的作风建设城市,以人性化的措施管理城市,就一定能建设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态、和谐、美好城市。
[1]孙启广,浅谈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建设,2009年第8期。
[2]刘伟,浅谈现代城市规划的新思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第1期。
[3]庞春雨,对现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若干思考[j],学术交流,2008年第8期。
社会学概论论文篇九
本文以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作为设计理论及实践中的经验问题,总结出当代我国艺术发展的基本特征,为艺术设计事业的更好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参考。而且对于艺术设计的发展和我国发展历史的曲折经验作一般的陈述,总结我国的艺术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艺术;设计;发展;未来。
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岁月里,我们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不断完善,物质生活的需求已经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将更加多的注意力加在精神文明的富足之上。在这种历史条件的催促下,我国的艺术设计渐渐步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新纪元,有了质的飞跃。主要体现在艺术设计思想的解放、艺术设计理论的丰富、艺术设计理论领域的扩大、艺术设计的创新精神不断树立上。这一切的活跃表现使得我国艺术设计空前繁荣,学科的规模和规格不断提高,学生人数不断突破历史新高,艺术生的水平也在不断的上升,为我国的设计事业发展输入了新鲜的血液[1]。同西方相比,我国的艺术设计发展历史非常短暂,二者存在较大差异,使得西方的艺术设计很难融入到中国,而中国的艺术设计理论也很难得到西方艺术设计中的地位。因此,我国可以发展的潜力非常的大,艺术设计的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等着我们去探寻。总结艺术设计的过程、理论特征及其观念的认识,完善我国艺术设计体系特征,为理论研究和应用领域提供新的道路和方向正是我们正在走的路。
“新的设计理想的实现首先在于对现实的反思,只有反思才能痛定思痛,调整寻求的目标”[2]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大显成绩,技术与科技的创新发展使得艺术设计走进普通人的生活中,所有的事物方方面面都已经和艺术设计融为一体,艺术设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比比皆是。艺术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无知的需求,为了一目的时刻的服务人民大众。人民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舒适和便利了,但量的丰富不代表制得丰富[3],技术是不断的提高。可是人们一味的寻求技术的提高,而忽视了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人性而不是技术。个性能被这样慢慢的埋没,我们要保证我们的艺术内涵不断的发展和传承。艺术是我们永远执着的追求,寻求艺术精神在现在设计上的体现是我们的目标。通过艺术设计在中国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设计出现了很多急功近利的平庸之作,对于西方艺术语言的复制和模仿不断的出现,导致这种“重复”对我国的设计发展毫无意义。多数人打着“全球化”的口号对西方设计进行模仿,把自身拥有的民族性和地方性的优势抛开脑后,生硬的设计一些国际化的东西。艺术需要站在自己民族性和地方性的特征上出发,发掘自身的特点与众不同之处,立于特别之处寻找个性。在全球化的大流之下占有一席之地,取决于设计者们创造源泉在自身的时代和文化大背景之下接受和转化设计源泉的能力。全球化为设计师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平台交流资源信息,在结合世界文化同时融入自身民族性和地方性的个性因素,形成独特的设计体系,这就是对的发展。21世纪的主流是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全球出现的大规模污染影响已经让人类心存胆怯,对于绿色问题越来越重视。这是人与自然和社会结合的一个设计问题,让这些因素和谐结合在一起,让人考虑绿色环保的问题同时贯彻绿色体系,在生产、包装、材料和设计上都考虑到绿色环保。给人们带来一种新的生活体验,因为在一起生产发展的同时消耗和破坏了很多赖以身存的资源,要为设计的责任和作用考虑。摆脱掉无限制的消耗,走绿色设计体系。这不只是一种技术层面上的考虑,而是从设计的根源人的角度,不局限在设计形象和功能上,给人带来一种精神上的体验和改变,改变人们之前错误的消费观念。以绿色保护环境为目标,传递正能量。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有目共睹。新时代的需要就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了贯彻这一历史革命使命,更加不能忘记我们的民族精神。把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本土的文化精神融入到艺术设计当中去,以独特的民族面貌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把中国设计和中国制造的东西变成一种特色,一直是我们的理想。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国际竞争中磨灭掉自己的特征是不明智的,是短见的。从文化上看特色和个性是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点,失去了自己的文化重心和文化特色会存在很大问题。我们需要一个全球化的视角,还需要一个理性的思维和胸怀,把自身的个性较好审视,将本土和世界的东西相互结合,将达到新的提高和转变。
我国的艺术设计在时代的大背景之下在寻找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需要我们去摸索,我们之前从未有经历过这样的时期。在坚持民族性、地方性和个性的同时遵循全球化的大时代发展趋势,把独特的文化内涵资源和全球化共享资源结合,形成一个独立的设计体系。与此同时计算机对于艺术设计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艺术设计的发展于计算机的技术息息相关,艺术设计必须吸收其他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发展自己,从而更好的达到服务人民大众的宗旨。数字图像技术为自身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发展和设计技术上的革新,引发了设计思维和设计理念的改变,灵活运用电脑技术才能为艺术设计带来显著的设计效果,才能完成赋予艺术设计的使命。电脑对于艺术设计的工具有非常的快捷和便利,给设计者的资源越来越丰富,使设计者们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制作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同时电脑效果带来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科学效果,为艺术设计的创新思路提供了非常卓越的好处,这一场对于艺术设计的革命,技术与艺术的辉煌合作成果。但是就当下来说,在我们对于科学技术带来便利窃喜的时候,弊端也渐渐的显现出来了。由于电脑给于艺术设计带来的便利使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广泛性和群众性,大多人认为掌握了电脑技术就可以完成艺术设计了的错误观点。技术只是辅助设计者作图的工具。有些人过于看重利益的效果,而追求商业上的效果,艺术设计变得越来越生硬、缺乏美感或者是单调面目雷同,这就是缺乏艺术修养和艺术语言的结果。因此,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运用成熟的电脑技术帮助我们完成艺术设计,灵活运用艺术设计中应该拥有的视觉艺术美感和视觉艺术语言来传达设计表达的东西。电脑只是一个手段和工具,视觉艺术语言才是我们应该遵循的艺术真谛而非电脑技术。不断丰富自身的艺术修养的高度,从基本的手稿就开始不断完善自己,不能从设计的开始就完全依赖电脑,笔杆才是我们设计的灵魂,我们永远是艺术家而不是一个电脑操作者。现代艺术设计的内涵非常的丰富,我国的艺术设计道路才经历了很多的时间考验,全面总结中我国的艺术设计发展现状和趋势还需要大量的参考来继续思考。我国的现代艺术设计还是一个年轻的产业。21世纪应该怎么走,在世界浪潮中走出中国风是我们年轻一代艺术设计者们的责任和使命。我们的时代需要我们携手共进,跟进时代的步伐,顺应社会需要的脚步,为中国艺术设计走向世界而共同努力[4]!
[1]童宜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特征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
[2]方李莉。新工艺文化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58.
[3]王君。论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新趋势[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
[4]杨天明,薛立克。浅谈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现状和趋势[j]。美术大观,2007.
社会学概论论文篇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叫卖文化随商品种类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发生变化。
叫卖形式从最初的走街串巷到如今的商业广告,叫卖的传播渠道也从纯粹的吆喝到如今通过电视、广播、新闻进行宣传;叫卖内涵由单一走向多元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商业发展迅猛,商贩的身影遍布大街小巷,商场、百货的叫卖各式各样,叫卖文化有了新的内涵。
本文以永川区的叫卖文化和商业发展为例,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叫卖文化的发展变化分析商业的发展趋势,得出叫卖文化与商业发展的关联性,进而预测商业未来的发展新趋势。
叫卖,指从事商业服务性行业人员为推销商品或开展商务而使用的一种特殊的口头语言表达形式。
叫卖本是商业行为,但随着城市发展,走街串巷的叫卖声越来越普遍,并且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极为长久的时间,渐渐也沾上了文化气息,发展成一种商俗文化、民俗文化、口头文化。
(一)叫卖文化的特点。
历史悠久,从西周时期持续发展到现代社会;实用性强,与商业发展相辅相成;内涵丰富,不同的行业、地区具有其特色;口语化表达,风趣幽默,朗朗上口;语调旋律婉转,声调悠扬,节奏感强。
(二)叫卖文化的发展历程。
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推动叫卖文化进入繁盛期。据记载:明代北京叫卖已成规模,清末民初,北京叫卖发展至高峰。十九世纪后期,叫卖文化濒临灭绝,由于人们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提高,叫卖文化得到恢复。
改革开放后,蓬勃发展的经济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变化,永川区的叫卖文化随着经济发展而改变,主要体现在传播载体与内涵的变化。
(一)叫卖文化传播载体的变化。
最初,商贩在大街上用吆喝声招徕顾客,后来,他们唱起编好的内容新奇的歌谣来吸引顾客。永川方言风趣幽默,叫卖充分发挥其方言优势。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经济发展,商贩的摊位趋于固定,常使用录音机播放提前录好的叫卖声。如今,更多商家在荧屏上播放宣传视频。纸质宣传单、电视广告等,叫卖已经从口头文化发展成为以现代科技为载体的语音、文字文化。
叫卖文化的四种形式:一是定点叫卖,商贩在街道上摆摊叫卖;二是不定点叫卖,游商携带货品走街串巷进行叫卖;三是将叫卖声编成曲调,通过人们的传唱进行叫卖;四是通过拍摄广告,投放到大众传媒上进行宣传。
(二)叫卖文化内涵的变化。
叫卖的目的是推销商品。随着时代变迁,叫卖文化成了一种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它宣扬了地域特色,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如今,叫卖声渐失传,靠民间艺人进行叫卖表演或穿插进影视作品等,展现地方特色民俗文化,叫卖文化成为了一种地域文化标志。改革开放以来,叫卖文化从单一的口头吆喝,融入了视、听的感受,从单纯地“叫”变为具体、形象的“演”。
改革开放以来,永川区的商业贸易量急剧增加,带动了商业的发展。商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商业的形式不断更新,商品种类的不断丰富,促进了永川区经济的发展。
近6年来,永川区经济一直呈高速发展的趋势,也一直保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销售总额、对外辐射交易额、人均消费等四个“渝西第一”。
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种类不断丰富,品种向高科技化、信息化、集约化发展。由改革开放初期单一的日常生活品、食物等生活必需品,增加了高科技电子类高档耐用品。从改革开放前的国内自产到如今的国外进口,极大地突破了地域的限制。
传统叫卖文化是在近40年发生变化的,也就是改革开放后的这几年,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叫卖文化的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消费开始从生活必需品走向高档耐用品,体现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状态和经济水平的变化,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永川区经济发展良好,居民对商品消费支出的增加、各类商品价格的上升都反映了居民对不同商品需求的变化,居民在衣着食品和个人娱乐保健等服务业的消费增加较多,在交通、维修服务的消费降低。
如今商业迅速发展,商业竞争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叫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以前的口头吆喝比的是嗓音和叫卖词,如今的叫卖靠的是迅速发展的传媒。
叫卖文化变化的背后是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从以前的小规模个体经营户到如今的多种私有经济的存在,许多股份有限公司这种较大的经济体开始存在,走街窜巷的叫卖形式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时代环境。商业经济的发展对叫卖文化的影响是必然的、巨大的。
由此,叫卖文化与商业发展两者紧密关联:叫卖文化的变化反映商业经济的发展,商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叫卖文化的变化。
商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人们在商品上的消费支出逐年上升,商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因此想要在競争中生存下来就必须在质量和价格方面占优势,而随着商店租金的日渐提高,大多数小型商业户开始选择在网络上销售物品。近几年来的淘宝、天猫等一系列的网上交易平台的出现使商业开始向网络发展。
在网络上开店的成本低、销售范围广、交易方便,更多人加入到网络经商行业,由于资金有限,他们更多选择低成本的网络宣传来提高商品知名度,比如利用微信、微博、腾讯qq等更多社交软件、代理商扩大宣传。
因此,我们推测:商业叫卖在今后的发展将会从电视广告、网页广告和传单转向网络社交平台,微商将会成为商业用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叫卖将会以网络的形式走进我们的生活,将会在无形中影响我们。
本文从改革开放以来叫卖文化的变化和商业经济的发展这两个方面出发,从叫卖文化的变化中看商业的发展,为改革开放以来商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视野。从而得出叫卖文化与商业发展的关联性:叫卖文化的变化反映商业发展,商业发展影响叫卖文化的变化。结合现在商业的发展趋势,进而对叫卖文化未来的变化方向做出预测。但由于我们组成员调查区域局限性和对材料掌握的有限性,科研能力有限,对这一项目论述和研究还较为肤浅,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们组成员会继续关注这一课题,以期望能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我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商业经济将会继续发展,而叫卖文化则会随着商业的发展继续丰富其内涵和形式,叫卖文化在我国商业文化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重庆市永川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叫卖声中说变化》,
[3]《叫卖:逐渐远去的声音文化》,
[4]《中国广告正尝试转变从叫卖式到人文式广告》,
社会学概论论文篇十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全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的一本书,是中国高校学生的政治必修课。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摘要:本文以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为主旨,全面深入的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当代中国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表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看法,分别为: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何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社会主义资源、财富以及利益的公平分配,实现人与资源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和谐发展的格局,在体制的改革和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社会。
关键词:和谐社会、以人为本、民主、和平。
跨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处于一个极为关键的历史性时期,在这一阶段,随着改革和发展事业的深化,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日益不平衡,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社会资源与财富的合理分配;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进入的攻坚阶段,已经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是由中国共产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东中西部不同区域、人和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关系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提出“和”的概念,用以描述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一致的状态。例如,《易传》高度赞扬并极力提倡和谐思想,提出了“太和”的观念。孔子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孔子及其学生所说的“和”,既是一个哲学范畴,又是一个伦理道德的标准和社会治理的标准,其本质在于统一和协调多种因素之间的差异。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并认为阴阳二气虽然处于不停的冲撞之中,但它们始终能够在“道”的统一下和谐相处。王阳明指出“天理亦有个中和处”。先哲们的这些经典论,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和谐观念成了治国安民的重要理想。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坚实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理论武器,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进行了有意的探索。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十大关系》这篇重要著作,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1957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这篇重要著作,创立了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这些正确的思想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在200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有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目标又被具体化为“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今,我们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历史的必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新世纪新阶段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实践需要,符合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客观形势的要求,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适应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面临的新挑战和新任务,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深化和拓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概括起来为三个符合:
(一)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中指出:“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是解放全人类的学说,人的充分的自由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条件和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求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马克思的《资本论》中的唯物辩证法,从物质的存在——商品开始,进而到货币、资本、生产、流通,最后发现剩余价值,形成贫富两极分化,产生阶级和阶级斗争,直至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必然到来的结论。胡锦涛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也是从社会现实出发,改革社会不合理现象,发展生产力,建立合理的劳动分配制度,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建成富裕、和谐、幸福的社会。
(二)符合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改革开放、提高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根本目的,不只是振兴中华民族,洗雪一百多年的殖民史给予中华民族的痛苦和屈辱的记忆,更不是以牙还牙,对中华民族曾经带来沉重灾难的西方国家实施报复。我国近代史确实是血和泪、悲愤、痛苦的历史,但历史承载的是民族的过去,时代在前进,国际社会百年来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历史是个大舞台,即使中华民族再经过五十年的奋斗,实现了现代化,成为首屈一指的世界大国,她也应该以社会和谐发展充满亲和力为宗旨。首先惠及的是十五亿中国人民,其次惠及的是全世界人民。如果没有这样的理念,社会发展并不等于人民幸福。
(三)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和谐社会当然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全世界必须面对的课题。人口的迅速增长,对生活资源的无序开发,人类为了生存大量开垦荒地,滥伐树木,森林逐渐消失,森林、草原、湿地“自然之肺”功能减弱,致使空气污染、水污染、天气变暖,水土大量流失。人类为了改善生活,肆意向大自然索取,大自然能承受得起吗?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必将遭受自然的报复,有时这种报复的后果是极其可怕的。南亚的海啸和我国西南洪灾就是现实例证。
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完善管理体制、提高领导能力等方面着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
需要指出的是,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时候,有许多问题是要深入探讨并加以注意的。
第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都是在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为贯彻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科学地理解和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我们党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必将极大地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必须和社会具体实际联系起来,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前提,以安定有序为基础(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以诚信友爱为品质,以充满活力为状态,以先进文化为灵魂,以民主法制为保证。确实解决好现实社会中的医疗、上学、买房、就业等问题。
总之,我们要根据经济发展能够提供的条件来解决好社会问题。这里的关键,是要努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正确处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参考文献:
[5]《华从际和谐与冲突》重庆大学出版2007年4月第1版黄囇莉著。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毛泽东文化观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大量学术研究成果不断涌现,通过对这一时期毛泽东早期文化观以及毛泽东文化观产生的渊源、特征、文化领导权等研究成果的梳理,为更好地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一定借鉴。
改革开放以来,毛泽东文化观引起学界高度重视。学者从毛泽东文化观产生的渊源、特征、毛泽东早期文化观、毛泽东文化领导权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研究,成绩斐然。本文旨在对其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概括,以期为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笔者将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成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梳理。
这一阶段出现了研究毛泽东文化观的热潮,对毛泽东文化观研究不断得到重视。将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1对毛泽东早期中西文化观的研究。
1.2对毛泽东文化观的特征研究。
这一阶段对毛泽东文化观的研究趋于成熟、稳定,且侧重从微观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这一时期亦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更为客观地论述毛泽东文化观,牟岱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为目的出发,对毛泽东倡导大众文化观的原因、特点和意义进行分析,指出毛泽东倡导大众文化观与其家庭生活经历、传统文化教育、“五四”新文化运动有关,受马列关于文化论述的影响、是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然结果、是政治斗争的必然要求。[13]张慧明以建设好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为目的出发,深刻分析了毛泽东文化教育思想,指出毛泽东关于新文化教育的基本观点是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同时“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对待中西文化的正确方针。
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更加细致丰硕,主要研究成果分為以下几个方面:
3.1对李大钊文化思想与毛泽东文化思想关系研究。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以陶红霞等人的研究最为典型。关于李大钊与毛泽东中西文化观趋同性的研究,陶红霞认为李大钊与毛泽东中西文化观趋同性表现在对待中西文化都采取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态度,都主张中西合璧创造中国新文化。[17]管晓莉则认为李大钊与毛泽东对于中西文化观的趋同性主要表现在李大钊、毛泽东均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主静,西方文化主动,对中西文化都进行辩证的否定,均认为中国新文化源于中西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3.2毛泽东文化领导权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后,很多学者试从微观入手研究毛泽东文化观,譬如对毛泽东法制文化观、民俗文化观、民主行政文化观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如下:
覃梦早对毛泽东民主行政文化观进行了讨论,作者着重论述了毛泽东民主行政思想的提出、民主行政价值观的界定、民主行政本质的定义以及民主行政的一系列运作原则和方法,指出毛泽东民主行政文化观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民主行政文化观,对于当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文化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27]吴燕对毛泽东法制文化观进行分析,阐述了毛泽东法制思想的要点和党的法制方针以及共和国法制建设的曲折历程,探讨了毛泽东法制文化观对当今的消极和积极影响。周直对毛泽东革命文化观进行了探析,分析了毛泽东革命文化观的内涵、特点,论述了其发展历程,对毛泽东的革命文化观进行了反思,提出在现代化的新形势、新任务下,毛泽东革命文化观仍然有着警示作用。
除以上学者外,还有学者从毛泽东文化治理思想、文化创新思想、文化批判思想、文化政策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譬如潘娜从建构现代国家文化治理体系的视角出发对毛泽东文化治理思想的核心要义进行分析,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突出体现了毛泽东文化治理思想的核心要义,同时指出传承和发扬毛泽东文化治理思想,要正确处理“一”与“多”的关系,强化法律和制度建设,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现代国家文化治理体系。亓娇分析了毛泽东文化大众化理论,指出毛泽东文化大众化思想是实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杨成敏分析了毛泽东文化创新思想,指出文化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这一时期学术界渐重视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研究毛泽东文化观。这一时期主要代表有康渝生、孙宏健等人。康渝生认为梳理毛泽东有关文化问题的理论建树,透视浸润于其中的致思理路,有助于进一步把握毛泽东文化观的精髓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33]孙泽学在分析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基础时提出毛泽东关于文化建设应与经济、政治发展相适应、新文化建设要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吸收外国先进文化走向世界,文化的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统一等思想,为初级阶段的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孙宏健在分析毛泽东文化观的基础上提出毛泽东文化观关于文化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成功经验,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和积极启示作用。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毛泽东文化观及相关问题探讨深刻而广泛,研究成绩斐然,但还有一些研究薄弱环节需加强。笔者认为纵观目前研究成果,一是对于现实价值还需深刻探析,深入把握,深入挖掘毛泽东文化观对现代文化建设以及文化自信建设的现实价值;二是笔者发现学界对毛泽东文化观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影响论述欠缺,有待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7]张文联,王炯华.试论毛泽东文化思想的思维特色[j].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1992(5):1-4.
[8]梁念琼.简论毛泽东文化观的主要特征[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3.
[12]牟岱.论毛泽东的大众文化观[j].江西社会科学,1995(2):4.
[13]孙铭有.试论毛泽东的文化学思想[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5(1):7.
[14]李建英.毛泽东的文化思想结构浅议[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3.
[16]杜艳华.李大钊文化思想对毛泽东早期文化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j].中共党史研究,2003(1):6.
[23]周直.毛泽东革命文化观及其历史地位和作用[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4):1-5.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改革开放后一系列经济制度变迁的结果。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具有明确的市场化方向,并采取了渐进式、系统化推进策略以缓解改革阻力:以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为突破口,尔后逐步推进城市经济制度变迁;从制度外增量改革入手,尔后逐步推进制度内存量改革;从政策性调整入手,尔后逐步推进制度创新;从局部性制度创新入手,尔后逐步扩大到全局性制度创新;从塑造真正的市场主体到构建完整的市场体系再到制定有效的市场规则,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坚持了党的领导,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党和政府对家庭承包经营等自下而上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进行了充分肯定、积极推广和科学优化,并自上而下地推动了城市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等系统化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因此,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不但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转变,而且还实现了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奇迹,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要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变迁,促进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对外经贸高水平高层次发展,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还应将中国市场经济的实践优势上升为制度优势和理论优势,为其他国家的经济制度变迁提供借鉴,并为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完善提供中国方案。
经济制度是由一组经济规则集合而成的,是对人们经济行为和方式的界定和规范,也是对经济主体利益关系的界定和维护。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看,经济制度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随着生产力发展,经济制度也会不断变迁。人们对财富积累的追求使生产力持续进步,而从短期来看经济制度具有稳定性,经济制度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生产力进步;当经济制度阻碍生产力进步时,就必然要求改变经济制度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经济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然而,任何一种经济制度都会形成与其相依存的、相对均衡的利益格局,并被视为是合法的、不可侵犯的,经济制度变迁也就是经济利益关系的变革。从理论上说,经济制度变迁是用效率更高的新制度替代旧制度,新制度具有旧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终究会给全体社会成员带来日益增进的利益。但是在新制度的积极效应还没有完全释放以前,经济制度变迁必然会使有些既得利益者(即获得较大相对利益的人群)受到暂时性甚至长期性的利益损失。因而,旧经济制度的既得利益集团往往会反对经济制度变迁,成为经济制度变迁的阻碍者;而能够从新制度中获得更多利益的经济主体往往会拥护经济制度变迁,成为经济制度变迁的推动者。需要强调的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国家和政党的形成与发展,使政府在经济制度变迁中起到关键作用。而政府本身(尤其是地方政府)也是经济行为主体和利益相关者,加上多元化经济、社会、政治理论和道路的并存,对于生产力进步驱动的经济制度变迁,政府可能是倡导者和推动者,也可能是抵制者和阻碍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站了起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苏联模式的影响下,中国建立了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中国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但这是一种集权式的经济制度,其固有的集中过度、统得过死等弊端严重地束缚了地方、企业、个人等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在当时乃至现在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都是一种低效率的经济制度。因此,经济制度变迁成为必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制度的变迁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创造了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奇迹,在短短的四十年间使中国富了起来强了起来。中国经济制度变迁本身的成效及其带来的经济增长绩效都是极其显著的,并且在此过程中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是稳定的、健康的,但这并不代表没有阻力。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是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虽然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但这种转变也是系统性的,必然带来利益分配格局的大调整,尤其是“体制内”与“体制外”的利益关系产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利益受损者会支持传统计划经济制度的合法性,反对经济制度的市场化变迁,形成经济制度变迁的阻力。此外,中国经济制度的市场化变迁总体上是实践先于理论的,因而其还会受到传统社会主义理論和观点的干扰。对此,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选择了渐进式推进的模式[1],即从改革阻力最小的领域入手,尔后逐步创造条件继续向前推进。目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将涉及更多的利益调整,可能面临更大的阻力。因此,有必要充分借鉴渐进式、系统化改革的经验,妥善处理好各市场经济主体的利益关系,以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中国经济制度的市场化变迁。
邓小平指出:“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做起的。”“农村改革取得成功以后,我们就转到城市。城市改革比农村改革更复杂,而且有风险。”[2]117我国经济制度变迁之所以选择农村为突破口,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农村是受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压抑较严重的社区,从相对意义上说,农村居民是传统计划经济制度的“牺牲者”,而城市居民则是传统计划经济制度的“受益者”。突出的表现是,搞了20多年的社会主义,许多农民连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著《摆脱贫困》,主要也是研究农村的贫困问题以及如何脱贫致富。因此,广大农民群众对改革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具有更高的积极性。与之相联系,农村的经济制度变迁在启动阶段表现为“自下而上”地推进,带有很大程度的自发性。因此,农村的经济制度变迁属于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也称为需求主导型的制度变迁)。这种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也是市场取向的制度变迁,是建立在利益一致基础上的制度变迁,或者说是收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制度变迁。这种带有自发性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充分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求生存、求发展的内在要求,其核心是把生产经营自主权还给农民,让权、责、利高度统一于农户。这种新制度的创立,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积极性,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了长期想解决而又未解决的温饱问题。
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之所以取得如此显著的绩效,根本原因在于其把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承包户)真正塑造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即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从一开始便具有市场化取向。塑造微观市场经济主体的核心是产权很明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在土地所有权属于农民集体的前提下,将农村土地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划归农户所有,实现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5]马克思这里所说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个人所有制,而是集体所有制与个人所有制有机结合在一起。按照传统的所有制概念,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收益权、转让权是同一的,不可分割的;但是,根据法律意义上的所有权概念,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收益权、转让权是可以分开的。通过用益物权法可以破解这个难题。用益物权是指非所有权人对他人所有的物享有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以及转让权。当用益物权人在遵守相关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对他物权依法享有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以及转让权时,所有权人不得干涉用益物权人行使上述权利。农户有了明晰的土地产权,则会形成刚性的市场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6]。该制度变迁源于农民自发的行动,是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是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制度变迁,也说明中国经济制度变迁的市场化方向是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方向,是正确的方向。与此同时,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也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一方面,党和政府对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肯定、推广和优化比如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就是党和政府根据经济发展实际对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進一步优化。,使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成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并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在肯定农村经济制度变迁的市场化方向的同时,也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即坚持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农民集体所有。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较大规模的包产到户在全国曾经出现过三次,但都被“自上而下”地压下去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包产到户或家庭承包也是被禁止或限制的,中央文件对包产到户或家庭承包的态度先后经历了“不准包产到户”“不要包产到户”“少数边远山区和落后地区可以包产到户”;直至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才明确指出家庭承包制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可见,对待人民群众自发推行的经济制度变迁,只要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政府都应予以支持,并积极进行推广和优化。邓小平同志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是由农民首先提出的。”[3]711-712习近平同志也指出,在农村选择什么样的经营制度,“要尊重农民意愿和维护农民权益,把选择权交给农民,由农民选择而不能代替农民选择。”[4]59从这里我们可以更深刻体会到习近平同志“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经济制度变迁中的指导意义和战略作用。
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及其取得的巨大成功,必然会触动城市经济系统,进而引发城市经济制度的变迁。但与农村自下而上的需求诱致型经济制度变迁不同,城市改革是供给主导型(或政府强制型)的制度变迁,无论是财税制度、就业制度、医疗制度、住房制度还是户籍制度,城市改革都表现为自上而下地推动。之所以会有如此显著的差别,原因在于城市是传统计划经济制度较为强大的地方,制度变迁带来的利益分配格局变化较大,改革的难度也大;而农村则是传统计划经济制度较为薄弱的地方,改革比较容易推进。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一样,城市经济制度变迁的方向也是市场化,但由于是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往往不容易一步到位,在改革初期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双轨制”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比如,“农民工”“城中村”等是城乡二元制度在城市的缩影。
中国经济制度变迁是“扬弃式”的经济制度变迁,不是(也不能)采取推倒重来的“休克疗法”,不能即刻废除传统计划经济制度。既要依靠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又要进行经济制度创新,这是不可回避的矛盾。变革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必然涉及经济利益的重大调整,如果步子迈得过大,既得利益集团难以接受,而其往往又具有占主导地位的话语权,改革会面对相当大的阻力,这就需要进行渐进式的改革。首先是选择能使所有人都能获得利益增进的经济制度变迁,如前所述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其次则可以选择使部分人利益增进但又不损害(或损坏很少)其他人既得利益的经济制度变迁,即在传统计划经济制度以外的领域率先改革,也称之为从“制度外改革”或“增量改革”入手。这种制度外增量改革突出表现在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上。
邓小平同志指出,“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2]238“而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3]631乡镇企业之所以被称之为“异军”,是因为在传统计划经济制度下国有企业是“正规军”,国家工业化的推进要依靠城市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工业化与城市化相辅相成。谁也没有料到在广大农村也会自发地发展出与“正规军”(即国有企业)相竞争的乡镇企业(即草根企业),而且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市场化的,进而形成一支传统计划经济制度之外的在市场经济中运行的“异军”。早在1985年,乡镇企业产值就超过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成为发展农村经济、扩大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20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6万多亿元,相当于1985年全国社会总产值;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达12万多亿元,约占当年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5%,从业人员超过1亿人,与当年国有企业的职工人数相当。改革开放以来,很多有效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包括“长三角模式”“珠三角模式”“温州模式”以及“晋江模式”,都是建立在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的。
非公有制经济或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也是制度外增量改革的重要方面。中国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是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没有非公有制经济,就没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非公有制经济或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城镇新增就业的主渠道,对经济增长、国家税收、居民收入、科技创新以及对外贸易等的贡献份额持续上升,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中国民营经济对税收的贡献率超过50%,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60%,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占比超过70%,提供城镇就业超过80%,对新增就业的贡献达到90%。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占主体地位的国有企业),资本实力较为雄厚,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非公有制企业机制灵活,能够较好适应市场经济多变性和不确定性的要求,具有较强的市场潜力和增长能力。无论是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三个不可或缺的内在要素,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创新和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质量不断提高的制度保证,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性的集中表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相匹配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种分配制度有利于兼顾效率与公平,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相匹配的经济运行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将公有制经济主体与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置于统一的市场环境中进行公平的市場竞争。
现在回顾起来,传统计划经济制度以外的增量改革,要做到完全不触动既得利益者是不可能的。因为传统经济制度结构下的利益结构是处于一种相对均衡状态的,并且各经济主体在此利益结构下的既得利益是受法律和制度保护的。传统经济制度外的增量改革推进到一定阶段,必然会打破制度交易的平衡,从而使传统既得利益者受到一定程度的利益损害。市场空间总是有限的,增量制度变迁的产物——乡镇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或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必然会对传统公有制企业的既得利益造成较大的冲击,两者成为竞争对手,冲突和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只是这种损害程度比起制度内存量改革要小得多,相对比较容易被既得利益者所接受。因此,只进行制度外增量改革不能实现真正的“帕累托改进”,不是最优方案,只能说是次优方案。还必须进行制度内存量改革,将公有制企业也塑造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并构建统一的市场体系、市场规则和市场运作机制,让其与非公有制企业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中进行公平的市场竞争和合作,才能实现真正的“帕累托改进”。
我国经济制度变迁之所以能够迅速打开局面,并不断地向纵深推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家庭承包制的建立和乡镇企业的崛起。如果说家庭承包制把“一统天下”的传统计划经济制度打开了一个缺口,那么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则使中国经济制度不可避免地朝着市场化的方向演变。但是,这两项制度变迁都是农民自己创造的,都是源于农民群众的自发行动。农村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发源地,但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绝对离不开城市改革,离不开国有企业改革。在城市经济制度变迁及其制度内存量改革的启动阶段,为了减轻制度变迁遇到的阻力,在很多领域并没有立改传统计划经济制度,而是先在传统计划经济制度的框架内做些政策性调整。这里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例进行分析。
为克服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对国有企业统得过死的弊端,改革开放后首先实施了对国有企业“扩权让利”的过渡性政策,即把一部分权力和利益下放给地方、企业和个人(包括利润留成、利改税和承包经营责任制等政策调整),以利于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但是,一般情况下,这种政策性调整,只有激励机制,而没有约束机制,往往会导致工资、奖金、福利等的增长速度超过企业利税的增长速度,进而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政策性调整转入制度创新。建立硬预算约束机制则是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标志,只有建立起硬预算约束机制,才有可能把国有企业塑造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而要形成硬预算约束机制,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是企业必须为自己占有的生产资源支付代价,二是企业必须按事先规定的标准向国家上缴利税,三是企业经营亏损时不能随意获得国家的财政补贴,四是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各项契约(包括信贷契约、商业契约等)。因此,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探索,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股份制或公司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模式。
但是,要把传统的国有企业制度改造成为股份制或公司制,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国有资产产权问题。比如:如何准确评估国有资产价值,以防止在转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如何有效保障国家、集体和个人作为股东的合法权益,进而建立合理的产权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风险防控机制;如何管控国有股权交易,使国家、企业和个人能够平等分享国有资产增值利益;国家的股东职能应由政府的哪个部门代理,以有效避免可能出现的政企不分;等等。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通过产权流动或转换推动资本流动和重组,使包括资本在内的各种要素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从效益低的部门流向效益高的部门,进而促进生产的集聚与集中以及效率的提高。与此同时,在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即国有股占绝大比重,導致股份制或公司制改造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还需要为重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民营企业进入创造有利的条件。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强调的是,国有企业改革离不开市场化的推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任何权利的获得都应通过市场交换实现,所有权也不例外。不完全的市场条件必然导致不完全的所有权形态,扭曲的市场关系必然造成扭曲的所有权关系。所以,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
进一步从产权制度改革来看农村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差异性。表面上看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具有相似性,都是“两权分离”关于“两权分离”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需要从理论上厘清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关系。西方经济学离开所有制关系谈所有权,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马克思提出了科学的所有制和所有权理论:所有制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系列经济关系的产物,所有权则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所有制关系包括归谁所有、归谁占有、归谁使用、归谁受益,其主体是同一的;所有权也包括归谁所有、归谁占有、归谁使用、归谁受益,但与所有制不同,所有权的主体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分离的,即分属于不同主体。马克思把所有权关系或财产关系定义为“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7]。既然是法律用语,法律可以对此作出具体的规定,进而使所有权与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相分离有了法律依据。(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但两者的“两权分离”所带来的委托代理成本具有本质区别。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的不一致,所有权人把资产或资源委托给经营权人经营,就会产生代理关系带来的代理成本,使经营者的经营方向有可能偏离所有者的目标。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承包农户则是集体成员,经营者与所有者的目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加上农业家庭生产经营规模及监督成本较小,因而农村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几乎没有代理成本;同时,包干制使农户的经营绩效与其自身收益密切相关,进而极大地激发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和经营活力,也为农民走向市场扫除了障碍。而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相对于“农民集体”,“全民”更为抽象,也有更多的目标取向,导致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可能具有较大的不一致性,加上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较大、组织运行较复杂,监督成本也较高,因而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会产生较大的代理成本;同时,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益与经营绩效的关联度相对较小,其努力程度也难以衡量,如果没有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但可能产生激励不足问题,还可能引发寻租、利益输送等弊端。此外,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和政府干预的惯性,简单的“两权分离”并不能使国有企业转变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还需要在诸多领域进行相应的市场化改革。可见,公有化程度越高的领域,改革的难度越大,产权越难明晰,越难与市场经济接轨。因此,某种意义上讲农村经济制度变迁是一步到位的,并在短期内取得了巨大成效;而国有企业改革面对的利益关系要复杂得多,需要逐步推进,其短期绩效也逊色于农村经济制度变迁。
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制度,要实现从计划经济制度向市场经济制度的转变,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是难以想象的,阻力也是相当大的。加上没有现成的经济制度和经验可供借鉴,中国的经济制度市场化变迁没有一下子全面铺开,而是在实践中探索前进,选择了以点带面、以局部带动全局的制度创新路径。这种以局部带动全局的制度创新在地域上表现为:先在条件较好的地区通过发展市场经济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再通过辐射效应带动全国的经济增长和市场经济发展;先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改革试点,再推广到全国。具体来讲,最为典型的就是根据不同阶段改革开放的需要,相继建立了经济特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区以及自由贸易试验区等。
为了在经济制度变迁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保持经济发展的稳定,就必须从计划经济制度较为薄弱、市场经济制度较易建立的地方开始,经济特区应运而生。1980年中国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以引进外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区域,一般设置在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比重较低、计划经济制度较为薄弱的地区。这些地区受传统计划经济制度制约较小,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外资经济比较容易发展。在当时投资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为了吸引外资,中央赋予这些地区特殊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金融优惠、土地厂房使用权优惠、固定资产折旧优惠以及放宽外汇管制等。这些特殊优惠政策对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引进外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构建了经济特区独特的经济竞争优势,使经济特区以超常速度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并有效带动了全国的经济增长,也为全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窗口”和“试验田”作用。在经济特区实行特殊优惠政策,固然对突破旧制度、建立新制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却不符合市场经济所固有的公平竞争规则,不符合经济制度变迁的最终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特殊优惠政策的覆盖面将越来越狭小直至消亡,而普惠政策的覆盖面将越来越宽大直至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又先后建立了一批包括深圳、厦门经济特区在内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经济制度变迁从重点突破、单方面改革向综合配套改革转变的必然产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必然选择。顾名思义,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在于全局性、系统性、链条性,要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以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城乡、生态等方面多领域进行制度创新,形成相互补充、相互配套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以增强各方面、各领域、各层次的协调性,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央选择有一定代表性又符合条件的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并把解决各地区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与攻克全国性制度创新难题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全面系统的制度创新,率先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为全国其他地区的综合性配套改革发挥示范作用。应当说,创建经济特区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都是为了促进计划经济制度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转变。如果说经济特区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開辟了道路,那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则是与经济特区一起,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创造条件[8]。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规模效益的存在决定了市场经济是开放的。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市场经济与外部的市场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为了适应新时代经济制度创新和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国范围内相继建立了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深化制度创新和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高地,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商品、服务、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的国际流动,通过市场机制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同时,要从商品和要素市场的开放上升到市场规则的开放,不但要学习发达国家好的经验,也要坚持和推广自己好的做法,还要为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完善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优化作出积极贡献。截至2020年9月,各地自由贸易试验区已形成260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为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有效促进了国内经济制度的市场化变迁。
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具有明确的市场化方向,目的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但需要逐步推进,还要求制度变迁是系统性的。这里基于中国市场体系的发展,进一步说明中国经济制度市场化变迁的渐进性与系统性。高标准的市场体系要求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秩序规范:国内市场统一,不仅仅是地理空间上的统一,还包括市场规则的内在统一,要消除各种行政障碍,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市场开放不仅仅是对外开放,对内也要开放,即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部门之间相互开放,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城乡、跨行业的商品和要素资源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体系;完整的市场体系不仅包括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商品市场,还包括资本、劳力、土地、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不仅包括现货市场,还包括期货市场。完整的市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分阶段逐步推进,进而具有渐进性、顺序性,具体表现为商品市场发育、要素市场发育和期货市场发育三个不同阶段。
与计划经济制度相辅相成的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只承认消费资料是商品,不承认生产资料是商品,更不承认要素是商品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商品关系“只限于个人消费品”。。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把商品的范围从消费资料扩大到生产资料,但也明确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不是商品,土地、矿山、银行、铁路等等一切国有的企业和资源也都不是商品”。因为这涉及要素和资源的核心问题,即所有制问题。然而,经济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放开包括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的购销和价格,使商品供给根据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使供给与需求相匹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就要求要素配置也要市场化,让要素能够根据市场信号进行自由流动、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没有要素市场对资源进行市场化配置,只能发挥微观组织的比较优势,无法通过要素的自由流动提高要素生产率和报酬率。此外,要素市场还可以通过地区间、城乡间的要素流动和配置,缩小地区间、城乡间的差距。因此,没有充分发育的要素市场,也就没有完整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就是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由“基础性作用”上升到“决定性作用”,从而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理论基础[9]。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中央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第一份文件。
社会学概论论文篇十二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桂林市的部分个体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分析了特奥运动对志愿者、运动员家长、运动员以及其他市民成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特奥运动对个体成长有积极的影响,就志愿者、运动员家长、以及其他市民而言主要表现在传统观念改变、相关知识增多、责任感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等几个方面;而特奥运动员则表现为健康水平、自控能力、心理认知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社交意识等方面均有提高。
关键词:特奥运动;个体成长;社会学影响。
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简称特奥运动),是专门为智障人士开展的体育运动,同时,特奥运动也是由智障人士和正常人共同参与的运动。在整个参与过程中可以为智障人士提供平等的机会,展现他们的技能和才华,加大社会对他们能力和需求的认知,使他们被社会接纳和认可,得到应有的尊重。特奥运动对个体成长的影响的个体包括志愿者、智障人士、智障人士的家长以及普通市民等四个群体。桂林市是推动全国特奥活动示范社区活动中广西的定点城市,桂林市特奥会于2004年12月30日成立,是广西第一个成立特奥会的城市,桂林市培智学校于2008年、2010年两次荣获中国残联、国家体育局颁发的“全国特奥运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且桂林市特奥运动员在省级比赛、国家级比赛和上海国际特奥会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这些都证明对桂林市的特奥运动进行研究是有意义的,可以作为个案研究。
1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根据选题需要,收集了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等各学科领域的相关文献资料,查阅了大量有关特奥运动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及实证依据。
问卷调查法家长问卷共发放100份,回收问卷98份,回收率为98%,其中有效问卷94份,有效回收率为,具有统计学意义。志愿者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问卷189份,回收率为,其中有效问卷182份,有效回收率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访谈法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任务编写访谈提纲,对600名桂林市市民进行关于特奥运动社会效应的专题访谈,并对访谈结果做好详细记录。
2结果与分析。
桂林市特奥运动对志愿者的影响志愿服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新时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活动载体之一。志愿者不仅是奉献者,还是受益者,志愿者活动是志愿者在服务他人时进行自我社会化的过程。表1中的数据显示,的志愿者在参加特奥运动后自信心变强;快到80%的志愿者变得更加有责任感,也更加开朗乐观;50%左右的志愿者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不仅增强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还从特奥运动员身上学会了不断超越自我、永不放弃的精神。这些数据说明,大部分的桂林市志愿者在参加特奥运动后都有不同程度地改变,促进了志愿者本人的全面发展。
桂林市特奥运动对家长的影响从表2中可以看出,的特奥运动员家长主动对特奥运动知识进行了学习,的特奥运动员家长没有对特奥运动知识进行主动学习。这些数据表明,桂林市特奥运动员家长的主动学习意识还是比较强的。从表3中可以看出,的特奥运动员家长对特奥运动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的特奥运动员家长对特奥运动只是有一个模糊大概的了解;的特奥运动员家长对特奥运动不怎么了解。表明50%左右的桂林市特奥运动员家长对特奥运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还有很大一部分的特奥运动员家长对特奥运动不太了解。对以上两个表的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虽然很多的桂林市特奥运动员家长会主动进行特奥知识的学习,但是大部分的家长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没有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只有一小部分的特奥运动员家长对特奥运动知识比较了解,甚至一部分特奥运动家长对特奥运动还处于不了解状态。
桂林市特奥运动员的成长及影响。
特奥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从表4中可以看出,有4人,比例为的特奥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高的非常明显;31人,比例为33%的特奥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比较明显的提高;42人,比例为的特奥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提高情况比较一般;15人,比例为16%的特奥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的改变不怎么明显。数据表明桂林市的大部分特奥运动员在参加特奥运动后身体素质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如图1所示,的特奥运动员健康水平提高的非常明显;的特奥运动员健康水平提高的比较明显;的特奥运动员健康水平提高情况为一般;的特奥运动员健康状况没什么改变。大部分的桂林市特奥运动员在参加特奥运动后,身体健康状况都有了很大程度地改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智障人士的生活质量,减轻家长的负担。由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同,其生理功能障碍也不同,特奥运动员参加体育锻炼后,身体健康的提高水平也就不同,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特奥运动员的自控能力。
根据图2显示,智障人士参加特奥运动后自控能力提高非常明显的有7人,占样本总量的7%;24名特奥运动员在参加特奥运动后自控能力提高的比较明显,占总样本量的26%;有48名特奥运动员在参加特奥运动后自控能力提高情况是一般,占样本比例为51%;13名特奥运动员在参加特奥运动后自控能力改变不怎么明显,占样本总量的14%;2名特奥运动员在参加特奥运动后自控能力没有改变,只占样本总量的2%,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由图2我们可以看出,桂林市大部分特奥运动员在参加特奥运动后自控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因每个特奥运动员本身的情绪、情感、所处的社会环境、家长的教育情况等都不相同,所以他们在参加特奥运动后自控能力的改善情况也各不相同,而其中的一些改变可能达不到父母本身的期望,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参加特奥运动对智障人士增强自控能力是非常有利的。
特奥运动员的心理认知水平。
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参加特奥运动后心理认知水平改变非常明显的特奥运动员有8人,所占比例为;心理认知水平改善情况比较明显的智障人士有29名,所占比例为;心理认知水平改善情况一般的智障人士有39名,占样本总量的;而心理认知水平改变不怎么明显和完全不明显的特奥运动员一共19人,占样本比例的。从图3的整个分布情况来看,大部分的桂林市特奥运动员在参加特奥运动后心理认知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地提高,说明智障人士参加特奥运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其中桂林市特奥运动员的心理认知水平提高一般的人数最多,所占比例最大,原因可能是他们心理认知水平的改善程度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值或其本身的功能障碍比较严重等。
特奥运动员的社会适应能力。
图4显示,在94名参加特奥运动的运动员中只有6人,样本总量的的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没怎么提高,因其比例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在被调查的特奥运动员中,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情况非常明显和比较明显的特奥运动员分别为13人和28人,占样本总量的,这个数据表明接近一半的桂林市特奥运动员中在参加特奥运动后,社会适应能力有了明显的改善,证明参加特奥运动对智障人士是非常有利的。
特奥运动员的社交意识。
体育对培养个体的社会交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图5中可以看出,参加特奥运动后社交意识改善情况一般的特奥运动员所占比例最大,有36人,占38%;其次社交意识改变明显的特奥运动员共有42人,占45%,其中改变比较明显的运动员有28人,占30%,改变非常明显的有14人,占15%。这些数据表明,桂林市特奥运动员在进行一系列训练和比赛后,社交意识明显加强。少数特奥运动员的社交意识没怎么改变,原因可能是残疾类型比较特殊、能力水平太差等。
特奥运动对桂林市其他市民的影响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发现,82%的桂林市市民认为特奥运动是一种公益事业,可以促进智障人士的身心健康,帮助智障人士扩大交际圈,走出封闭的生活环境,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凝聚力,提高生活质量,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这说明桂林市市民已经有了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意识,能给予智障人士包容和支持。桂林市市民这种扶残助残的意识不仅有利于智障人士融入社会,还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但社会对智障人士的宣传力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表现在另外有18%的桂林市市民认为特奥运动是与自己的生活无关的,自己没有责任去帮助他们,态度比较漠视。说明一小部分人对智障人士的认识不够,对智障人士这个弱势群体的关注度较低。
3讨论。
特奥运动对志愿者、运动员家长、以及其他市民而言主要影响表现在传统观念改变、相关知识增多、责任感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等几个方面。特奥运动员在健康水平、自控能力、心理认知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社交意识等方面均有提高。有18%的市民对特奥运动的认识存在态度漠视的偏差,应潜移默化,广泛宣传,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提高他们相互尊重、平等待人的意识。
参考文献。
[5]贾勇.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知识读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7.
[7]肖玲,王潇寒,赵燕.2007特奥会———体育人文精神高度发展的象征[j].中国校外教育杂志,2008(增刊):665.
[8]吴燕丹,吴丽芳,王聪颖.第五届全国特奥会对福建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1,30(1):5-7.
[9]马洪亮.论特奥运动对智障人士社会融合的促进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0(1):4-7.
社会学概论论文篇十三
xx大在总结改革开放近30年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把们党在新时期以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实践中相继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整合为一个统一整体,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进行了科学阐释。这是xx大在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内容十分丰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覆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独创性地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出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经的特定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
(二)提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指出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没有出路。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应当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
(三)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强调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四)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五)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强调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六)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指出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强调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理论。
(七)提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理论。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八)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
(九)提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论。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十)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指出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
(十一)提出社会主义和平发展理论。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强调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十二)提出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强调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加强军队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提出人民军队要肩负起“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历史使命,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十三)提出“一国两制”和祖国和平统一理论。指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中国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强调全力支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法施政。提出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十四)提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指出党必须适应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新要求,加强和改善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政治、依法执政。强调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这些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表明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不断发展进步,最根本的就在于它既破除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既继承了前人,又突破了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再一次有力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仍然是共产党人正确认识和运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锐利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又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社会学概论论文篇十四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从诞生之日起,已历46亿年。
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三颗,位于水星和金星之后;在八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五。在英语里,地球是唯一一个不是从希腊及罗马神话中得到的名字。
英语的地球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这里当然有许多其他语言的命名。
在罗马神话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腊语:gaia,大地母亲)。由化学组成成分及地震震测特性来看,地球本体可以分成一些层圈,以下就标示出它们的名称与范围(深度,单位为公里):0~40地壳40~2890地幔2890~5150外地核5150~6378内地核固态的地壳厚度变化颇大,海洋地区的地壳较薄,平均约7公里厚;而大陆地壳就厚得多,平均约40公里厚;地幔也是固态,不过在它上部有一层极小部分熔融的区域,称为软流圈,其上的地幔最顶部及整个地壳则称为岩石圈;至于外地核是液态而内地核是固态。
这些不同的层圈都是以不连续面为界,最有名的就是在地壳与地函之间的莫氏不连续面(mohorovicicdiscontinuity)。地幔占有地球的主要质量,地核反而位居其次,至于我们生存的空间则只是整个地球极小的一部分而已(质量,单位为10的24次方千克:大气层=0.0000051,海洋=0.0014,地壳=0.026,地幔=4.043,外地核=1.835,内地核=0.09675,)地核的主要成分是铁(或铁镍质),不过也可能有一些较轻的物质存在,地心的温度约有7,500k,比太阳表面温度还高;下部地幔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矽、镁、氧,再加上一些铁、钙及铝;上部地幔主要成分则是橄榄石及辉石(铁镁矽酸盐岩石),也有钙和铝。
以上这些了解都是来自于地震震测资料,虽然上部地幔的物质有时会因著火山喷出熔岩而被带到地表来,但是我们仍无法到达固体地球的主要部分,目前的海底钻探行动连地壳都尚未挖穿。地壳的成分则主要是石英(二氧化硅)及硅酸盐类如长石。
整体估算,地球化学组成的重量百分比为:铁34.6%,氧29.5%,硅15.2%,镁12.7%,镍2.4%,硫1.9%,0.05%钛。地球是平均密度最大的主要星体。
其它类地行星也都具有和地球类似的结构与组成,但其中也有一些差异:月球核所占比例最小;水星核的比例最大;而火星及月球的函相对较厚;月球和水星没有化学组成明显不同的函与壳之分;地球可能是唯一可再分成内外核的。不过请留意,我们对行星内部的认识主要是来自于理论推导,就算是对地球的也是如此。
有别于其它类地行星,地球的最外层(包含地壳及上部地幔的顶端)被切分为数块,「飘浮」于其下的炽热地幔之上,这就是著名的板块构造运动学说。这个学说主要描述两种运动:拉张与隐没,前者发生在二个板块互相远离,其下的岩浆涌出而生成新地壳之处;后者则发生在二个板块互相碰撞,其中一方潜入另一方之下,终至消灭于地函中之处。
此外,也有一些板块边界是横向错开式的相对运动或两个大陆板块硬碰硬地撞在一起。地球的大部分表面很年轻,只有5亿年左右,以天文的角度来看确实很短。
但也有很少的地方露出了当年地球地壳形成时的基底——花岗岩,如中国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就有裸露,由于形成花岗岩时的冷却时间长,所以花岗岩内的结晶体都非常发育,边长在1-2厘米,故把其命名为绥中花岗岩。由于侵蚀作用及构造地质运动不断地破坏又重建大部分的地表,因而地表早期的地质记录不容易找到,例如撞击坑,所以早期地球历史大部分都已不见踪迹。
地球约有45至46亿年老,然而目前已知最老的岩石只有大约40亿年前(地球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是一个由熔化的岩浆形成的火球),而且老于30亿年的岩石非常罕见。最老的生物化石不早于39亿年前,有关生命起源的关键时期则亳无记录。
地球表面积71%为水所覆盖,地球是太阳系唯一在表面可以拥有液态水的行星(土卫六的表面有液态乙烷或甲烷,而藏于木卫二的表面之下则可能有液态水,不过地球表面有液态水仍是独一无二的)。液态水是我们已知的生命型式所不可或缺的要素;而缘于水具有的大比热性质,海洋的热容积成为保持地球温度恒定的一大功臣;液态水还是陆地上侵蚀与风化作用的主要营力,这是太阳系中唯一有此作用的地方(也许火星早期也曾有过这些作用,但现在已无)。
地球大气组成中,77%是氮气而21%是氧气,再来就是微量的氩、二氧化碳及水气。地球初形成时的大气很可能大部分都是二氧化碳,不过它们大多已被碳酸盐类岩石给结合,其余的则是溶入海洋及被绿色植物耗尽;如今板块构造运动及生物作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消长的持续主控者。
大气中存在的水气及微量二氧化碳所造成的温室效应是维持地表温度极重要的作用,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了大约35℃,否则地表的平均温度将是酷寒的-21℃!若没有水气及二氧化碳,海水会冻结,而我们已知的生命型式将无从开展。此外,水气更是地球水循环及天气变化中不可或缺的要角。
自由氧的存在也是地球化学组成的一大特征,因为氧是活性很强的气体,照理说应该很容易就和大气中其它元素相化合,地球上的氧气完全是由生物作用产生及维。
艺术设计专业传统的基础课教学过于强调描绘性的机械练习,实践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不够紧密,常出现将造型基础课等同于“画画课”的认识误区,而设计色彩、设计素描、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等基础课分立开设,使得原本完整的知识体系被分割传授,教学过程较为僵化,难以使学生学以致用。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应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打破原有的课程界线,以学以致用为目标,构建起一个模块化的、具有充分升级空间的专业基础知识体系。这是一个建立在横向发展的基础知识平台之上,并根据学生的专业差异,向着不同的方向进行纵向延伸的模块化知识体系。这里的基础知识平台,是在对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其与史论类课程相联系并进行有机的整合,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自主地根据艺术规律进行创作的方法,并在造型基础教育的同时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纵向延伸的知识模块,是在基础知识平台上根据环境艺术、视觉传达等专业方向的不同,通过情境式教学等手段,有侧重地组织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特长,使学生构建完整的技能体系。应用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根据学生学习阶段的不同进行单元划分,并设置难易适当的基础知识平台和技能发展方向,使整个课程体系呈现完整的网格状结构。这样的课程结构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模糊传统课程的边界,以作品的创作为载体,以知识与应用为导向。
按照这一思想,在设置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时,可改变原有的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五门基础课程依次进行的开课方式,将形式基础课与造型基础课相融合,整合课程知识,使之变成一门综合的进阶课程,并以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作品制作为载体,以情境教学为主要手段,将技能与知识的传授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在教学准备与教学评价环节,可穿插美术史及美术理论类课程知识,通过与美术史、美术概论等美术类通识课程的横向联系,使学生获得更专业的艺术素质培养,提升审美品位,获得进一步更新知识的能力,以区别于普通职业院校的单一技能教育。在黄淮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原有的课程体系中,造型基础一(设计素描)、造型基础二(设计色彩)、设计基础一(平面构成)、设计基础二(色彩构成)、设计基础三(立体构成)五门基础课程是分别开设的,可尝试将其整合为由三级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一级模块包括形态结构分析、形态结构表现、形态表象分析、形态材料表现等内容;二级模块包括基础形态结构主观构建、基础形态全因素创作、复杂形态结构主观构建、复杂形态全因素创作等内容;三级模块包括情境空间综合形态创作(室内陈设、灯光等)、视觉综合表现(主题设定、广告模拟、包装)、工业产品形态创作(日常用品基础结构、外观、材料质感)、建筑形态创作(基础空间结构创作、表面形态处理)等内容。整合后的课程体系由简入繁,结构更为清晰。
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据,教材的编选与使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教材的适用性不强,编撰方式过于守旧,导致在艺术设计专业实践内容较多的造型等基础课的教学中,教师重课件、轻教材,绝大部分学生极少看教材,教材逐渐被边缘化。因此,编写更为适用的教材就成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教学应用型改革中的重要环节。根据新的课程体系编写教材,要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尽量增强教材的应用性;应根据新的基础课程构架整合教学内容,以过去的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等基础课教材为蓝本,以示例作品制作的完整工作过程为基本单元,并融合制作过程中涉及的造型基础技能以及形式基础知识,根据不同工作对象的不同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组织教材内容。例如,在“彩色装饰画制作”单元中,应以发现和解决问题为主线,对制作过程中涉及的造型、色彩以及构成知识进行归纳编排,突出真题实作。根据新的课程体系编写教材,课程载体和教学范例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并力求简单,使知识与技法要点一目了然。这样便于教师运用教材传授基本知识与技能,同时充分利用扩展空间,引导学生逐渐加大制作的难度与复杂度,以促进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教材的应用上,在用好主干教材的同时,应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主动学习相关辅助教材,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自学能力,为学生继续深造打下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辅助教材的选取,类型不应有局限,可包括学术专著、论文、新闻等,但应注意与课程知识的联系,并以教材为主线由浅入深地展开知识。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浏览相关网站,使学生在充分利用馆藏图书资源的基础上接触无纸化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资源获取能力和自学能力。
传统的造型基础课教学一般是将理论教学与画室实践练习相结合,先理论后实践,“讲一讲画一画”。这样看似符合认知规律,但它对学生的理解力与专业基础要求较高,基础素质较差的学生很难有理想的学习效果。应用型教育要求学生有自主理解与更新知识技能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在项目设计团队中承担着一定的工作角色,能否胜任角色,不仅要看其知识储备和技法的掌握情况,更要看其能否合理、熟练地选择和运用知识技能。而这一人才培养目标,采用传统的“一人一板、画完收工”的课堂组织方式与教学方法是难以达成的。因此,根据新培养目标革新教学方法势在必行。为了增强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可根据课程内容的复杂程度,将学生分成若干制作组或讨论组并扮演具体的角色,从制定创意计划到创意的实施和总结评价,让学生畅所欲言地交流思想,或通过小组互评查漏补缺,从而不断地完善创意计划。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并逐渐淡化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注意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并及时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的思路和技术问题,同时归纳典型问题留待下一教学环节重点解决。在布置任务和讲解任务范例时,教师应使用规范的方法与步骤,运用多媒体图片和3d模型,尽可能全面地阐释范例的工作过程及采用的方法,进而使学生明确任务的目标要求。在创意阶段,应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将各自的创意以多媒体等形式进行展示,经过小组反复讨论、修改后确定最符合任务目标的设计方案,然后投入作品的制作。作品制作完成后,教师应指导学生构建作品的评价指标,组织学生阐释作品中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应用情况、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创作理念等,通过讨论评选出优秀作品,并将典型案例的创意制作过程以视频等形式备案。更新课堂组织方式和教学手段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专业工作团队基本的工作与交流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让学生真正做到“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同步提高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作者:赵凌宇单位:黄淮学院。
纵观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百年历史,很多现在的问题早在创办之初就已埋下伏笔。19世纪正是西方工业革命取得大发展,社会财富疯狂增长的时期,中国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看到的是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因此请进“德先生”“赛先生”,成为当时最流行的观点,而他们没有看到的是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困惑和精神问题,所以才有现代派艺术对工业社会强有力的批判。在这种唯技术浪潮的推动下,中国艺术选择了以技术训练见长的西方学院派写实主义而抛弃了以人文方式培养艺术人才的传统模式(中国古典艺术的琴、棋、书、画;诗、书、画、印;词、歌、赋等综合艺术培养模式)。随着引进苏联的艺术教育体系,各类专业越分越细,各种艺术学科由于各自技巧的差异性被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相互间毫无联系的专业,艺术本身的综合性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专业艺术院校:舞蹈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戏剧学院。专业化越来越来强,而综合性越来越差,技术越来越好,人文素养越来越低,这种重技术轻人文的思想不仅体现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而且体现在艺术高考当中。艺术考生的高考文化课分数线比普通考生分数线低1/2或1/3以下,起点本身就很低,再加上大学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的问题,一批又一批生产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又将重技术轻人文的思想贯彻到底。在这种体制、这种模式下,怎么能培养出大师呢?其次,现代中国的艺术教育与社会需求是脱节的。一方面,当代艺术中最新鲜的艺术元素无法进入高校。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中,要进入教育体系的学科必须是一个成熟的学科即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在教育中以伟大的艺术作品作为人类价值观代代相传的载体,这种源于美国的艺术教育理论是具有保守主义特征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对当代艺术缺乏一个评价体系,其新鲜、活跃的因素无法进入高校当中,而进入高校的这些艺术作品,在挑选的过程中标准的把握却是一个问题。所以,当专业院校的学生进入社会后,会有很长一段时期的茫然和不适应,他会发现在学院中学习的实际上有很多是用不上的,稳定、成熟的学科模式在给学生传授着已经老去的东西。重视当代艺术,就是要求重视当代艺术批评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体系中有三种类型:一是专业院校艺术教育,又被称为“纯艺术”,以培养纯艺术家为目标,目前在专业院校中还涵盖有专业设计类艺术教育;二是普通艺术教育,这包括从幼儿园,中小学到高等院校所有非专业艺术教育;三是师范艺术教育,这在艺术教育中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即以什么人来教授艺术,行会时期是以工匠师傅来教授,有一段时间是以艺术家来担任,现在由谁来担任呢?在现代中国这三种教育类型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实际上是不清晰的;专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与师范类艺术教育是雷同的,都以教授素描、色彩、创作等技法课为主,用培养专业艺术底子的专业艺术人才的教学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来培养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艺术实践和技法课程比重过大,而艺术史、艺术理论等文化课程比重不足,使学生所学内容与中小学艺术的教学要求不相适应。将师范类型办成“小美院”、“小音院”,而没有体现其教育科学的特点;其次,由于忽视普通艺术教育使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质量下降。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挑选人才是以高考的形式进行的,由于受到升学率的压力,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基本上是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各类附中、培训班成为了艺术教育的主要模式,而普通生的艺术课在进入初中二、三年级就已基本停止。艺术高考由于文化课要求低,成为大部分学校为文化课差生提高升学率的主要出路,相互之间已形成恶性循环,影响了专业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现在,中国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艺术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也有人在开始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笔者认为,要改变艺术教育的现状使其在改革中发展,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明确不同艺术教育类型的培养目标,确立不同艺术教育类型的课程设置,评价体系;师范类艺术教育就应体现其师范性,课程设置以艺术史、艺术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等为主,缩小技法课的比例,中央美术学院在进行大规模的二级院校调整中,依然保留教育学院是具有前瞻性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要提倡普通艺术教育,无论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都应开设艺术课,而不是只开几个附中、培训班,全面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优秀人才;加强职业技术类艺术制作人才的培养,着重体现其制作技术,体现短周期、快速培养的特点,职业技术类学校不必要向高等专业院校看齐,但可以考虑为高等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生提供职业技术型训练,从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实现“双赢”的目标。二是走出艺术教育本身的狭窄圈子,提倡整个学校教育的艺术化教育模式,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早已超越了传统的内涵,各种技术(诸如声、光、电、多媒体),各种材料媒介,各种观念,使艺术越来越紧密的与现代生活相接合,接受艺术化教育是提升人类自身生存状态的精神因素,而不仅仅体验物质生活带来的虚幻的幸福,是现代艺术教育的方向,也是艺术教育与科学、技术、伦理、人文的全面结合,将艺术教育最终扩展为文化的教育。三是提倡社会化艺术教育。目前在我国学校艺术教育仍是主要的教育形式,应该看到的是许多社会机构具有学校艺术教育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等有着优秀的文化艺术资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许多机构追求经济利益削弱了社会化教育的功能。现在,许多美术馆定期开办艺术讲座,请名家、教授讲解艺术品。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一批文化学者、专家长年担任义务讲解员,为参观者服务。社会化的艺术教育虽还未形成主流,但也将是艺术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
中国艺术教育的改革发展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人们也提出了种种改革的设想和建议,无论怎样发展,将来的中国艺术教育将是一种普遍的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聂振斌.艺术化生存[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2阿瑟·艾夫兰.西文艺术教育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布朗科赞尼克.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摘要中国艺术教育的主要问题在于没有以发展的眼光改革传统的艺术教育体制,使艺术教育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和进步。从学科发展、课程设置、教育理念等几方面剖析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分层面的、具有针对性的不同教育类型的目标定位、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结合、艺术化教育之路与社会化教育等改革艺术教育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艺术教育问题。
音乐学专业概论这一课程由张弫老师、闻洪斌老师、王欣欣老师、蔡乐老师、赵欢老师针对于音乐学的各个分支向我们讲授了如何在大学里学习音乐学和学习音乐学的目的必要性以及各个学习阶段的具体计划,是我对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在个人脑海中形成一个真整体规划。
首先,听完张弫老师讲授的音乐学专业概论课后,张老师系统的将音乐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体系向我们做了详细的解说,使我对其得到了初步的了解,其中音乐学教育体系共分为三个部分:普通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根据各部分的具体内容要求,从而指导我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该如何着手去学,避免出现盲目学习或是毫无目的瞎学现象。此外,张老师向我们讲到的教育模式是坚持课内培养计划课外培养计划和实践培养计划三位一体,使我的个人能力在学习中更能得到全面提高和全面的发展。通过张老师讲授的课程分类教学时间安排和毕业最低学分要求,能使我对大学的各个学习时期的任务量做出规划,使我清楚的认识各个分类专业之间存在的差异,从而结合自身实际,更切实的对自己进行定位。而且还使我知道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其中自然科学分为理论形态和自然形态。人文科学是以人类自身作为学术研究的中心,以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作为精神探索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通过知识的积累与传播,理论的创新与阐释,情感的体验与升华,为人类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存在的意义,生命的本质,人生的目的提供相应的知识、理论、理想和智慧。人文科学有分为文学、史学、哲学,而艺术学又是文学派生而来的,美学是哲学派生而来的。人文科学具有一定的性质即:人文科学在阶级社会里一般具有一定限度的阶级倾向性;人文科学通常体现一定的民族性;人文科学的时代性;人文科学研究成果积累的传承性;人文科学人才成长的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的长期性;学派的形成与发展。此外,还知道了关于音乐学的定义即:音乐学是研究有关音乐学问的总称,亦即:音乐学是对音乐及其他相关事物进行学术研究的学问的总称。音乐学的性质:音乐学是属于以人文科学的为主的综合性学科。此外,主要与人文科学相关的音乐学研究有:音乐哲学、音乐史学、音乐形态学、音乐创作学、音乐表演艺术学、音乐批评学。主要与社会科学相关的音乐学研究有:音乐社会学、音乐人类学、音乐经济学、音乐教育学。主要与自然科学相关的音乐学研究有:音乐物理学、音乐生理学、音乐心理学、音乐地理学、音乐工艺学、音乐治疗学。
第二,听完王欣欣老师讲授的键盘及器乐教学概述后,使我更清楚的了解键盘为大学中得专业必修课程,以及键盘课程的总目标是在毕业前让每个学生钢琴过四级,根据王老师讲授的课程实施办法即:每学期进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根据考核方式,每学期期中测试占(10%),期末测试占(70%),艺术实践(单独学分),平时成绩(20%)等能指引我规范自我日常行为,不迟到,不旷课,以及自己可下得专业练习程度。
第三,听完闻洪斌老师教授的声乐教育后,我认识到一、二年级四个学期为声乐基础教育,这样能纠正自己错误的歌唱方法,更能巩固我得声乐基础。此外,了解了关于声乐的常识性知识:1.什么是声乐?即人生演绎的音乐。2.声乐的唱法分类?即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原生态唱法。3.关于唱法的具体要求?即美声特点:声音圆润、通畅、明亮、浑厚,语言吐字清晰,穿透力强,共鸣丰富,有声部之分。民族唱法特点:声音甜美、明亮、位置高,咬字清晰,声情并包。此外,根据每学期的考试使我进取心更强,努力不懈。
第四,听完蔡老师讲授的舞蹈学专业概论后,感觉自己受益匪浅,舞蹈学专业概论课明确了学习舞蹈的必要性即:提高个人素养,锻炼心智,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提高节奏感。和一些舞蹈学习过程中得常见问题即:注意力不集中;抑制力不强;课后不复习;纪律散慢。这些问题将成为今后我学习舞蹈的规则红线,努力克制自己的不好的行为。而且,向我们讲授了学习舞蹈学的作用和重要性。即:1.能够达到塑形的效果2.体现和谐的人品3.淳化人类感情,陶冶情操4.发挥最高的创造性,充分表现人格个性5.美化生活中、艺术里存在人的教育,提高赏鉴评论能力6.使学生感受和发扬积极健康乐观的思想感情7.了解我国悠久的舞蹈传统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舞8.集体舞可以培养集体主义和团结友爱的精神,力量型舞蹈可以培养勇敢豪迈进取的精神,抒情性舞蹈可以陶冶性情、培养优美的情操9.可以师身体器官灵活敏锐,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智力10.舞蹈的节奏性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节奏感、感受事物的有序性,增强学习办事能力和有助于学生匀称发展,锻炼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模仿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使其各方面能力得到快速提升,真正达到多能。
怀揣着我所有的梦想来到了大学,可能是以前被初中高中老师灌输了一种思想、对大学的定义特别的肤浅。来到石大才发现现实和想象有很大的差别、我能感到那些压力、甚至比高中还让人分身乏术。第一节课张老师让我们明白了我们所要学习的、我们上完大学出来最基本的定位、以及我们的学分和所有课程的任务,听完感觉负担很重。
上完这些课我才明白音乐所涵盖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我们学到才是皮毛中的一点点。我们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我的理解可能太浅薄、这也根本算不上论文、但是还是应该谈谈自己的看法,因为这门课程确实让我受益匪浅。爸爸妈妈对我有很高的期望,我一点也不想让他们失望,在上这门课之前我必须得承认我来的时候所抱着的心态就不对、和大多数上完高中的同学是一样的,觉得大学意味着解放意味着放纵,第一节课给了我响亮的一巴掌、我也明白确实该醒醒了,拿着父母的血汗钱不是来玩的。但是压力确实很大,我们所学的课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都擅长有很不擅长的地方就很懊恼、有难过也有无助、但是我很清楚只有压力才能不断进步,我应该去努力去奋斗青春才不至于被荒废。人的一生有很多活法,虽然我不喜欢争抢、但是我不应该让自己后悔。
作为学生我不能旷课不能迟到、就算不是最优秀的我也应该用尽全力去努力。老师说我们培养的是中小学的音乐老师,其实我也很愿意当老师、这个职业很稳定。说到职业,老师也跟我们讲了大四的时候要去实习、其实我还蛮期待的,那些比我小的孩子我可能会很喜欢他们,我愿意去教他们知识愿意与他们沟通交流。在这之前,有一天我的钢琴老师教我的时候突然问我这个问题如果你要教小朋友你要怎么教她怎么让她明白,我当场就愣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后面老师跟我说该怎样做我就明白了。才明白要成为一位好老师不只是自己学好东西就够了,还需要怎样让学生更加简单明了的学懂。
还有美女老师教的上班和应聘的那些应该注意的事项、我觉得老师说的特别对、真的是细节决定高度,好多招聘公司和单位看的不仅仅是能力还有态度、应聘者的素质。如果老师不说我可能也会犯那些应聘者所犯的错误、如果注意到那些细节是不是自己又比别人多一点印象分呢、老师举了好多个实例、每一个实例都有大道理、美女老师讲的特别实际,我也很喜欢她、我觉得她真是一个有内涵有素养的知性女性。后面有老师讲到声乐、我很惭愧、我是一个声乐主项的学生,我喜欢唱歌但是却很懒惰不去专心研究怎样将它唱的更好,用一个词就是浅尝辄止、以前老师说我有潜能但是学习的时间短,但是我觉得是我自己不努力,高考之前确实努力了而且进步很大、但是现在又停在那不动。那个老师讲声乐是声气结合同时发生才是最好的发声的状态、但是我气息不好,其实学好唱歌气息是最重要的,可是我却特别缺少这个、我可以去练我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却这么懒惰所以说惭愧,而且老师也讲到了表演,其实音乐在舞台上是特别需要表演的、我的性格有点内向在舞台上别说表演了连正常发挥好像都有点困难、我克服不了自己的恐惧心理,面对很多人我始终做不到镇定。
就像老师说的音乐是需要表演的,所以我要好好努力去克服这些阻碍,这是我的专业,如果我一直是这样怎么成为合格的老师。我会很重视我的专业、班里有好多唱歌好的同学我会向他们靠拢的。钢琴、我从小就特别喜欢但是却没有坚持学它只有小的时候接触它,多么羡慕班里钢琴主项的想弹什么都信手拈来,钢琴不愧是乐器之王,不管是悲伤地还是欢快的乐曲都那么深入人心,感觉触碰到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一样。爸爸说大学四年一样可以弹到很好的程度只要认真去学习,我对钢琴领域不太清楚、我只知道我要从最基础的好好学习,打好基础才能将以后弹曲子做得更好。
舞蹈就更别提了,我觉得跳舞的女孩子很漂亮,那天蔡乐老师给我们放了四小天鹅的芭蕾舞剧确实很美、但是我对我自己这个从小不接触舞蹈的硬身板实在很无奈,因为实在太硬了,看到班里有女生可以随随便便下腰劈叉我就傻眼了,恨自己小的时候不多学点东西。但是我爸妈却对我们有舞蹈课感到很欣慰、觉得我确实该学习学习。这对我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锻炼,我会去好好学习的,不能因为不擅长而自暴自弃。
最后面潘老师的课也让我明白不表演是不可以的,舞台上技术是排在表演之后的,但是要表演的前提实现由好的技艺。还有老师说的也对舞台上紧张是因为对自己技术的不肯定所以才害怕,不得不让我又想起了我高中老师跟我说的艺高则胆大,这句话很有道理,如果你真学下东西有很可靠很牢固的知识你害怕什么、会害怕出丑吗。
还有潘老师说到一场演出所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是很巨大的、什么总策划之类的我都傻眼了、原来一场演出需要这么多要素。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觉得这门课的意义很大、我们应该学习这门课,这不算什么论文、我只是谈谈我上完这门课所有的体会和感受,如果有什么专业上说的不对的问题、请老师谅解并加以指点。
作为一个声乐主项的学生、我应该像那天闻鸿斌老师说的那样、向正确的声乐方法靠拢。石娟老师讲的那些钢琴上需要注意的问题、我现在要做到可能有点困难,但是我会慢慢去学习的、为以后能够弹好钢琴学好钢琴打基础。可能在老师所讲的内容里面我还有理解的不够透彻清楚的地方我会再向老师询问,音乐里面的奥妙是无止尽的要想要学得好就要一直去探索,我会和同学们大学四年好好学习这门课程。
摘要: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因而,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一项实践技能,更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所以,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应该对艺术设计思维提出更高要求。
关键词:艺术设计;设计思维;高职教学。
中南大学出版社的《艺术导论》一书指出,狭义的艺术是指凡运用特定的物质手段,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思想感情,并能引发人们共感共鸣、满足人们多方面审美需要的精神产品。而“设计”,顾名思义应该是“设想”与“计划”,是指将某种设想用计划执行出来,如此说来,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就是位设计大师,他设了许多妙计。不过诸葛亮的设计用行为表达,我们的艺术设计用形象表现,其中之道是相通的。事实上,许多领域中的事理都同艺术设计有相通性,愈多认识这种相通性,设计思考就愈加开阔和有活力。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层次和分支,其课程不同于本科教育的学科课程,具有鲜明的、显著的职业性,基础性强的课程经改革后,更强调应用性。但固本守源,高职教育不能因为要强调实践性和职业性,而轻视基础性和思想性。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其实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因而,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一项实践技能,更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所以,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应该对艺术设计思维提出更高要求。下面,笔者将从高职教学中的艺术设计思维、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高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思维三个方面来分析艺术设计思维在高职教学中的缺失及重要性,从而探讨在高职教学中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艺术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是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所谓艺术设计,就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应用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设计中。设计服务于生活,而艺术设计将艺术的美感融合在服务于生活的设计中,使设计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兼备审美功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人类经济、文化生活的日趋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得到普遍提高,简单的物质供给已经不能满足大众需求,而对精神文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对艺术设计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实用功能,对审美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且这种趋势与日俱增。艺术设计思维是艺术设计的“目标”和“发想”,有艺术设计思维的指导和引导,才能将设计在实践中上升到艺术高度,使艺术设计作品散发艺术的魅力,令享受设计作品的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1.1艺术设计思维是艺术设计的灵魂。
如果把设计比作一个生命的话,艺术设计思维便是设计的灵魂。人类没有灵魂便如行尸走肉,设计没有灵魂便毫无生气和特色。一个奋战在新闻前线多年的记者曾经说过,没有文学的底蕴,新闻的道路又能走多远呢?设计思维与设计的关系,就如文学和新闻的关系。只懂采访技巧和写作方法,一篇简单的新闻报道和消息撰写尚可胜任,但是如果没有文学的底蕴,在深挖新闻的深度和新闻背后的时候便不能更好的表达出来,采写的新闻稿件便没有深度和高度。设计思维之与设计也是如此,优秀的设计作品不仅以表象的形式作用于人们的感官,而更以内在的力量作用于人们的心灵。设计思维是设计作品的精髓与核心,如果一个设计作品不具备巧妙的创意思维,则会缺乏一种持久的发人深思的内涵和深层次的感召力,难以激起受众内心的共鸣。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思维是培养艺术欣赏水平和艺术设计水平的关键。
1.2艺术设计思维是优秀设计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必须具备基本的素养有:首先是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标准,对艺术设计有正确的理解,具备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和美术基础,并有一定的表现能力。设计的结果是以艺术形式来表现的,所以设计作品的艺术性、表现性也是一个设计师必备的基础;最重要的是要具备艺术设计的创新思维能力。随着中国国门的逐渐打开,世界先进的设计思想与设计理念正全方位地影响和改变着中国的设计,我国的艺术设计处在一个由简单模仿到独立设计的过渡期,这个时期的设计师尤其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应该承载引领中华民族设计界走向世界的步伐,开创世界先河上中国的艺术设计天地。在高职教学中,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一名机械的设计工人,而应该是具备高素养和高水准的优秀设计师。
1.3艺术灵感产生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指导设计实践。
设计师顾群业在接受访谈中说道:“我认为文化是在不断融合中发展的。我们做设计,经常需要挖掘区域文化,找别人还不熟悉的文化。为什么国外的纪念品买回来大家会觉得比较新奇?因为你没见过。设计师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创造别人没见过的东西,当然我以前说过,真正的“创造”是不可能的,所以设计师就会挖掘一些你还没见过的东西。走向一名成功设计师的道理是漫长而艰辛的,但前途总是光明的。顾群业谈到设计,认为在生活中通过对外界的感受产生艺术灵感,然后再将这种灵感转化成作品。简单归纳起来,就是艺术灵感来源于生活,艺术灵感产生设计思维,然后用设计思维指导设计实践才能产生优秀的设计作品。高职教学应该充分认识到艺术灵感、设计思维对设计实践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着重激发学生灵感,培养学生艺术设计思维,并将这些运用到设计学习和实践中。
2.1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生源质量和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不断增加,但真正因为热爱艺术,热爱设计而选择这个专业的并不占多数。从高中走向高等教育,大多数学生的目标和方向并不明确。一部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选择这个专业不过是人云亦云,胡乱选择了这个专业,也有不少人是因为成绩不如人意,想走捷径,通过选择艺术专业课以较低分数迈入高校大门。这类学生由于本身专业选择的错位和盲目,往往造成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对艺术设计的理解和认识更是缺失严重,因此,造成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生源质量和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2高职艺术设计教学普遍存在重技能轻理论、艺术设计思维培养缺失严重的现象。
职业教育是培养为社会直接创造价值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教育,基于此理论,目前的高职类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培养学生的浅层操作技能层面,强调设计技术,而忽视了学生艺术设计思维和艺术审美教育,学生也倾向于学习一些设计技术和手法,对于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薄弱,既没有必要的了解也缺乏足够的认知,导致现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与艺术设计构思相脱节现象严重。
高职艺术设计教学普遍存在重技能轻理论以及艺术设计思维培养缺失严重的现象,是导致目前高职院校培养的优秀设计师数量不能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实际上,职业教育承载着满足社会需求的重任,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出高职的特色,必须以培养能力为核心,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既要拓宽基础,又要注重实践,更要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方式不同,但具有相通性。高职教育是一种技术型、技能型教育,其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高职院校占据了一片广阔的领地。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人才的培养过程,高职院校在培养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过程中,投入的设施和师资,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等因素,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1高职教学要重视基础课程,为设计思维培养奠定全面基础。
现代艺术设计学是一个结构大、涉及面广、多学科关联互动的开放的学科体系,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对一个优秀的设计师而言,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广泛的修养和完整的知识结构系统,才能形成科学的设计理念,形成理性和感性、逻辑和意象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这样,在高职教学中,要让学生对文学、经济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心理学等有一定的了解,将这些学科融入到学生的艺术设计学习中。使学生不仅有较高的审美情趣,而且能对艺术进行合理的理解和优化的处理,掌握与设计有关的相关学科知识,能够不断启发创造力与灵感,从而提高艺术设计的内涵。
3.2高职教学应注重专业素质训练,抓好设计思维培养的关键。
专业素质包含专业知识修养和技能。专业知识素养包含艺术史、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美学等基础素养,专业知识素养决定了一个设计师是否最终形成自己的设计观念和审美观念,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素养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外艺术设计的传统、现状与发展趋势,可以开阔眼界,汲取精华学到新知。专业技能是设计的实际制作和动手能力以及对事物的观察和概括能力等,是设计师技能的最直观体现。高职艺术设计教学应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增强学生创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专业素质训练,抓好设计思维培养的关键。
3.3高职教学应多管齐下,为艺术设计思维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1)要从艺术设计教育的特点出发,改革旧的教育体制,加强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艺术设计教育整体水平;(2)要切实加强艺术设计教育的管理和领导,加大设施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艺术设计教育的质量;(3)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加强社会实践锻炼,注入参观实践法、案例教学法、设计项目实战法、教育实习法等,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际能力及表达能力,同时使学生能及时掌握社会、企业所需的设计潮流动态;(4)要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坚持从“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尽快让现代教学手段走进艺术设计课堂,要多管齐下为艺术设计思维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总之,在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生活方式逐渐多元的今天,设计的目的不仅仅是一种功能的需求,它逐渐脱离物质的层面而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需求。因此,当今的艺术设计教育应该比以前更加合理、科学,更加重视设计思维与设计表达的作用。所以,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设置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培养出基本功扎实,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适应新时代设计理念和思维方式的优秀设计师。
参考文献:
[1]欧阳周,黄柏青.艺术导论[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夫也.设计概论[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10.
[3]王远.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艺术思维的培养策略[j].2012(13).
[4]湛红艳.关于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思考[j].探索与交流,2006(69).
[5]赵雯.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设计思维与设计表达[j].2009(88).
博物馆主要展出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质标本,其藏品乃是几代地质学者、本校师生自上个世纪以来在各种艰苦的野外环境中采集、积累起来的,也包括了校友及国际友人等馈赠的标本、以及部分购置的标本。
现馆藏标本总量60000余件,其中公开展出4500余件。藏品除了采自国内各地之外,还有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标本。
博物馆展厅面积约为2400平方米,分为地球科学厅、恐龙厅、地球与生命演化历史厅和地球物质厅四个展厅。在地球与生命演化历史展厅有个有趣的比喻:如果把地球形成的46亿年历史压缩成一天24小时的话,那么,最早生命出现在凌晨4时,中午时出现了真核细胞,18时有了两性繁殖。
大约在20:52时发生第一次大冰期——雪球事件。21时雪球事件消失,动物黎明出现曙光,只过了十分钟时间,动物便开始了爆发式的演化——“寒武纪大爆发”。
22时50分,恐龙家族问世;50分钟后,恐龙覆灭。在零点来临前不到1分钟左右,出现了人类。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也仅仅相当于0.09秒。尽管人类只发展了“最后一分钟”,却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奇迹——第一智慧生命。
“我们总说地球变迁历史,依据呢?凭什么说三亿年前这里是陆地,五亿年前这里是海洋?我们做地质研究,就是要搜集各种见证地球历史变迁的标本和地质记录。”博物馆馆长、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秘书长周洪瑞教授说。
在博物馆里珍藏了一些见证了地球和生命演化历史的珍贵标本。例如,天外来客——fe-ni陨石、世界屋脊顶的奥陶纪灰岩、太平洋底的钴锰结核、南极大陆的地质标本等。
来自南极的标本在地球科学展厅的一座展柜里,陈列着12件采自南极洲的标本,包括1件地表苔藓和11件岩石。据周教授介绍,这一组标本是由地大校友、第一位登上南极大陆的女地质学家金庆民捐赠给博物馆的。
1986年10月,金庆民随南极考察队赴南极考察。历时199天,环球航行37000公里,途径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完成了海洋物理、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地球物理学和在南极大陆的考察任务。
1988年11月,金庆民作为世界唯一女性参加了中美双方联合举办的攀登南极最高峰——文森峰的科学考察,历经艰险,征服了号称为“死亡地带”的一切险恶,首次在南极文森峰发现较大规模的铁岩系及很有开发前景的铁矿,填补了文森峰山区地质学研究的空白,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南极腹地的女地质学家。在1986年至1990年间,金庆民曾三次深入南极进行科学考察,获得多项科研成果,填补了我国和南极地区几项地质科研的空白,为我国地质事业和提高我国对南极研究的国际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
金庆民从南极回国后,精心挑选了12件从南极带回的标本捐赠给了母校。当时博物馆还在一栋教学楼里,这12件标本就放在展厅的一个柜子里,还有金庆民本人写的标签,记录了每件标本的详细信息。
这些地质标本对了解南极大陆的地质地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尽管南极是冰雪的世界,冰盖面积3300平方公里,平均厚度2000米,那里的自然环境极其严酷,被称为世界寒极、风极和旱极。
然而南极的资源丰富,包含最大的铁矿、煤田以及淡水资源等。“在两亿年之前,南极、印度、澳大利亚、南非和南美是一块大陆,而如今,若想了解清楚南极大陆的历史和别的大陆的历史的区别和联系,只有做了地质分析才可以了解。
每一次派往南极的科考队,除了气候学家、海洋学家等之外,还有地质学家,地质学家随科考队去南极主要做地质分析,以掌握南极的地质地貌。”周教授说。
“世界屋脊”的珍贵纪念“与采自南极的标本难得一见的,是一块采自世界屋脊的奥陶纪灰岩,这是由中国登山协会的贡嘎巴桑于1975年5月27日采自珠峰顶。是由地大校友王富洲在担任中国登山协会的主席时代表登山协会捐赠给地大的,王富洲也是从北坡登上珠峰顶的第一批人之一。”
就是这么一块十分不起眼、放在路上根本没人捡的小石头,因来自珠峰顶这一特殊的产地和地理位置,却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奥陶纪是古生代的第二个纪,开始于距今约5亿年,延续了4500万年。
奥陶纪是地球历史上大陆地区遭受广泛海侵的时代,是火山活动和地壳运动比较剧烈的时代,也是气候分异、冰川发育的时代。从奥陶纪起,海生无脊椎动物真正达到繁盛的时期,也是这些生物发生明显的生态分异的时期。
在奥陶纪后期,各大陆上不少地区发生重要的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和热变质作用,使得这些活动区的部分地区褶皱成为山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壳构造和古地理轮廓。“珠峰顶在五亿年前是温暖的浅海环境,奥陶纪灰岩就是很好的证据,因为灰岩形成于温暖的浅海环境中。
根据将今论古的原则,在五亿年之前,珠峰顶以及青藏高原周围的很多地区都在海平面以下。”神秘的海底世界馆藏的采自太平洋海底约6000米深处的海底多金属结核,是1997年10月16日由海洋四号考察船利用抓网从太平洋底采集的,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捐赠给博物馆。
“这些来自太平洋海底的标本是我国最早在太平洋洋底勘探的时候采集到的,那时候还没有“蛟龙。
运动艺术概论论文范文一:浅析现代艺术运动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现代艺术艺术运动平面设计。
论文摘要:绘画和设计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虽属于不同的门类,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创作理念、技法等方面,绘画和设计是互为作用,互为服务的。而现代艺术不是单纯指各种美术流派,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思潮的体现,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同时也影响到其它领域。现代艺术为平面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更多的形式语言,促进了平面设计的表达和新风格的形成,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由此,现代平面设计在自觉的层次上步入了多元化、自主化的境地。
20世纪是一个无法比拟的时代,各种艺术形式在反传统的基础上,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象,它几乎很难用一种风格和形式进行描述,也很难用传统的观念进行分类。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但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为艺术家们带来了新的艺术内容和新的表现形式。在1907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欧洲和美国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艺术运动,是针对传统艺术而进行全面、彻底的艺术革新运动不仅是对人类文明中从传统艺术的内容、目的价值观、服务对象、表现形式、创作手段到表达媒介的彻底改变,而且也为现代视觉设计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极大地丰富了招贴设计的视觉语言。
立体主义运动从1908年开始,一直延续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是现代艺术中最重要的运动,它不仅对20世纪初的前卫艺术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导致了新艺术运动的出现,并且对平面设计从表现形式到思维方式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主要代表人物是帕布罗·毕加索和乔治·布拉克。他们的创作来自两个不同的源泉,一个是非洲的原始艺术形式,特别是原始部落的面具、雕塑和埃及的出土文物;另一个是保罗·塞尚的静物和风景绘画。20世纪初,当人们还沉浸在传统艺术的浪漫优美的氛围中时,毕加索在1907年向世人展示了“第一件有立体主义倾向的作品——《亚维农少女》,人们被这抽象成几何人形的画面震惊了,这是向传统的审美观进行的尖锐挑战。因为立体主义“否认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明暗、光线、空气、氛围表现的趣味让位于由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
立体主义运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08年到1912年,这时期基本上是毕加索和布拉克的二人活动,后来影响到其他青年艺术家进行尝试,逐渐形成一个国际运动。他们分析绘画中的各种基本组成元素,对于色彩、形式、结构都提出了具体的分析原则,在绘画上逐步走向理性分析的方向,称为“分析立体主义”时期。毕加索还开始尝试把这种思维方式、观察处理艺术状态的方法用在雕塑上,受他影响的几个前卫雕塑家推动了立体雕塑的形成。
第二个阶段是从1912年开始的,立体主义往更主观、更抽象、更复杂的方向发展。毕加索开始尝试使用新的媒介进行拼贴,他在作品中使用旧报纸、海报残片、废弃的公共汽车票等,之后还使用了木片、沙、金属等材料在作品中进行拼贴。这是绘画史上第一次使用其他材料,通过不同材料的组合和造型,达到和谐的艺术效果,被称为“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开创了绘画渐新的方向,表现方式使艺术家空前的自由。
立体主义在造型、空间的处理手法上,新材料的运用方面都给现代平面设计带来了新的启示。在进入了综合立体主义阶段后,利用多种不同素材的组合去创造一个新的形象,开始使用拼贴来进行表现,强调肌理和色彩的质感。传统的写实的、具象的形象被抽象的几何化的形象代替,新材料拼合出色彩和肌理都逼真的形象,创造出新的平面设计语言。抽象的几何形态,多视角的画面,不同空间的物象组合,新材料的运用,拼贴手法的使用,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新的创造元素,极大地丰富了平面设计语言,开拓了新的设计思维。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的招贴设计和平面设计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立体主义的影响。
未来主义于20世纪初在意大利兴起,它是涉及到绘画、雕塑和建筑设计等领域的一场影响深刻的艺术运动。它崇尚机器速度,抛弃传统的趣味,反对一切模仿的形式,对抗和谐与高雅的趣味,否定艺术批评的作用,对达达主义运动和构成主义运动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并且为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高度自由的设计方式。
未来主义的代表人物为意大利诗人费里波·马里内谛,他于1909年2月份在法国报纸《费加罗报》上发表的《未来主义宣言》为标志,成为未来主义运动的奠基人。他认为应该庆祝速度、战争和暴力,这些活动才是代表未来的实质。他反对任何传统的艺术形式,认为真正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应该是意大利和欧洲的技术成就,而不是古典的传统,应该歌颂技术之美、战争之美和速度之美。
未来主义摒弃一切传统的绘画方式和表现手段,强调艺术反映工业时代的现代感,致力于通过表现运动和速度来展现工社会的审美观念,赞美机器、运动、速度和暴力。未来主义一面吸收了分析立体主义用分解物体的方法来表现物体的运动感,另一方面借鉴了新印象主义点彩的绘图技巧,用线和色彩表现连续的层次组合和一系列重叠的形,还经常把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放在一幅作品中,来表现物体运动时的情景,用无拘束的构图,狂乱的线条和笔触表现物象的运动感和速度感。巴拉的代表作《链子上一条狗的动态》体现了未来主义的风格,描绘的是奔跑的狗和女人的足,用重复的形来表现物象的运动,将奔跑的狗连续运动时在不同的时间腿部的动作瞬间定格在一张画布上,这些动作瞬间就会凝固成一个个变化阶段,这是未来主义艺术家以静态的手段描写动态物体的积极尝试,对后来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等画派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对于平面设计来说,未来主义主张利用抽象元素在画面中的穿插、重叠,以及线的力量来表现作品的运动感、速度感和力量感。他们对字体设计、字母形态及组合构成有独到的见解,强调对时代和生活的感受、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把平面设计的内容通过具体的画面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图形、文字、色彩等要素体现出力量感是未来主义平面设计的风格,未来主义诗歌和宣传品的设计是他们平面设计风格的典型表现。马里内谛正于1913年6月份在《拉谢巴》刊物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宣传他的平面设计观点,他认为新时代的语言应该是不受以前规律限制的自由组合。在版面编排上,他也主张推翻所有的传统的编排方法,以完全自由的方式取代。他在其中一页上发表了自己的诗歌,完全违反语法,编排自由,纵横交错,杂乱无章,字体各种各样,大小不一,在版面上形成一个完全混乱的,无政府主义的形式。从这里开始,意大利未来主义形成了自己的平面设计风格,称为,成为“自由文字”。马里内谛任认为诗歌额其他文学作品首先应该是解放作家自己的手段,解放的内容包括从语法中摆脱出来,从陈旧的版面编排控制下摆脱出来。他的这一主张,在未来主义艺术家这一时期设计的招贴画、书籍和杂志中得到充分发挥。
未来主义艺术家对艺术和人类文化的进步,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他们是现代机。
器文明和技术进步的狂热歌颂者和崇拜者,对现代艺术的贡献也并不只是艺术风格、形式语言的创新,其重要性更体现在激进的艺术主张,,以及自由不羁的无政府主义的宣传所引发的强大感染力与煽动性。未来主义在平面设计的形式上给后来的现代平面设计提供了高度自由的编排借鉴,而且还影响着计算机出现以后的当代平面设计。三、达达主义(dada)。
达达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群对社会前途感到失望和困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首先在瑞士苏黎世,之后在德国的柏林,法国的巴黎和美国的纽约发展起来的一个高度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他们用偶然在字典上翻到的词来称呼这一艺术运动,主张用消极的无政府主义和破坏形式来表达他们对以前的艺术,现实世界和战争的反映,以批判的观念重新审视传统,对艺术的准则进行瓦解和嘲讽,力图反主流文化和彻底解放视觉的想象。达达主义反对所有的现存艺术,反理性,认为世界是没有任何规律可以遵循的,唯一可以遵循的是机会和偶然性。达达主义具有强烈的虚无主义特点,是知识分子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个人情绪的宣泄,对20世纪的艺术和平面设计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破坏意义上的达达精神的真正先驱是制作现成品的马塞尔·杜桑,他曾用立体主义语言创造过经典的绘画《下楼梯的裸女》,用静止的形象记录传达了运动的可能性。他的惊世骇俗的“作品”是在1917年用小便池制作的“泉”,引起了极大的哗然;另外还在复制的蒙娜丽莎脸上加上两撇胡子的画等。他以坚定不移的自我逻辑和杰出的禀赋,将他艺术家的命运贡献给了颠倒的、贬义的、反艺术的、甚至非艺术的美术原则。但他是艺术与生活融合的主倡者。
德国汉诺威的诗人兼画家。
社会学概论论文篇十五
摘要:腐败犯罪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毒瘤。处于社会转型期,众多犯罪类型中的腐败犯罪很大程度上阻碍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来,国际和国内对我国反腐进程高度关注。反腐一直都是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从犯罪社会学的角度对当前社会转型期的腐败犯罪成因进行剖析,并且提出了一些治理方案。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腐败犯罪;治理。
目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层出不穷,我们需要关注这些社会问题,并且从中找到治理的对策。社会转型期内,我国腐败问题尤为突出,既牵扯到整个社会的宏观发展,又涉及到民众的切身利益。那么,对于我国社会转型期的腐败犯罪,我们可以作出具体分析,从而找出一些对策遏制腐败现象。
一、社会转型期的含义。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渡过程,是社会中的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此消彼长的进化过程;是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它不是指社会某个领域的变化,更不是指社会某项制度的变化,而是指社会生活具体结构形式和发展形式的整体性变迁。随着我国不断迈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冲破伴随着大量的人口流动,同时不同的文化不断地汇聚,然后冲突或者相互吸收。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冲突集中体现在法制与传统习惯的冲突,市场竞争与垄断的冲突,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的冲突等等。
二、我国目前腐败犯罪的新特点。
我国目前反腐形势严峻,习对腐败犯罪深恶痛觉,采取绝不姑息的态度,后我国反腐成果显著,甚至出现了一些新的词汇。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腐败犯罪现象的新特点。
(一)腐败犯罪手段多样化社会转型期,我国经济在迅猛发展之中,从计划经济到现在的市场经济,经济制度的改变能够让我国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而官员手中掌握的权利决定着这些资源的分配。各种国有资产,如土地、矿产、石油行业无疑成为腐败犯罪的重灾区。腐败犯罪从官员本人直接收受现金转向更为隐蔽的犯罪手段。从xxx落马后,整个腐败犯罪链条中,我们可以看到xxx的整个家族成员成为商人行贿对象。官员家属开设公司的资金大都来源于商人,而这些隐蔽的资金很难查到来源。还有一些人会收集相关官员喜好,投其所好。从名画、玉石到xxx,行贿手段层出不穷。
社会学概论论文篇十六
摘要:党的会开创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一整套科学的理论和推进改革的战略,形成了改革开放理论,这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运和国家前途的根本大计。本文从改革开放理论的形成,内涵以及特色三个方面来阐述改革开放理论,指出改革开放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内涵;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时期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正如党的报告提出:“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把握这一基本要求,调动社会积极性,激发社会创造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1978年12月,在党的会上,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这一决策的提出,有着其深刻的历史根源。
首先,党从““””的严重曲折中深刻认识到,要摆脱我们当时所处的严重困境,必须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邓小平在会前后反复强调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放在首位,确提出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其次,邓小平指出要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就必须对我国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改革,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社会是在不断前进的,必须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地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改革,使其经常保持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状况,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1978年,党会的召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标志着改革开放新时期序幕的拉开。1982年,党十二大确定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导思想,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和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以此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全面展开阶段。
坚持改革开放,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我们的改革开放,即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改革和开放既联系又区别,它们有各自特殊的内涵。
(一)改革的思想。
改革是通过体制改革和创新来打破过去传统封闭状态,主要是建立广泛的国内外经济合作关系。邓小平指出,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邓小平指出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理论主张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统一起来,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它在遵循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同时,又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为我国把经济改革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改革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必由之路。邓小平改革理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促进我国生产力更快地发展。邓小平强调,发展生产力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必须全面改革。过去旧的那一套体制,经过几十年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经济体制进行全面改革。
(二)开放的思想。
邓小平坚持对外开放,他指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他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他提议设立经济特区,开放十几个沿海城市,开辟沿海对外经济开放地带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和基本国策。中国经济要迅速发展,必须实行开放政策。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格局中的三个关键环节,须使它们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是稳定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开放是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改革开放理论具备以下一些特点:
首先,改革开放理论具有全面性。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农村改革开放和城市改革开放相结合,城市从来就是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不进行城市改革,农村改革是无法取得最后成功的。
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相结合。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其次,改革开放理论具有实践性。改革开放是一种实验。邓小平说:“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正因为是试验,所以要摸索前进,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他指出,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是靠实践,改革开放从实践中提出来,又经过实践的检验。
再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制度,同世界上任何其他事物一样,有它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尤其是我国现在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强调:改革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改革开放理论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
(一)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根本途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
(二)改革开放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改革开放,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国人民建立新中国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党的会后,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指出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理论的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指引了方向,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参考文献。
[1]李抒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8,(06).
[2]高雪莲。在新的起点上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改革开放[j].学理论。2009,(05).
[3]史翔。浅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j].改革与开放。2009,(08).
[4]崇温。改革开放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01).
社会学概论论文篇十七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的旗帜和主心骨。
2、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3、公有制的含义。
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就是要进一步突破过去“一大二公三纯”的对公有制经济认识的偏见,公有制经济包括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股份制中的国有部分,此外还在探索公有制经济新的实现方式体现: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1)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很有限,必须始终坚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能不能坚持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安全,关系到我国人民生活的质量,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
(2)可持续发展战略丰富和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可持续发展战略反映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相互协调,实现均衡持续发展的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中办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部署,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和党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内容。其中,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的内容,具有基础理论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强调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在科学原则中强调历史必然规律与中国国情的结合。在价值原则中,强调中国工人阶级利益、中国人民利益、中华民族利益和人类社会利益的辩证统一。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在具备科学性的基础上还要有中国特点,才能成为执政党的行动指南、国家的主心骨、民族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是内涵十分丰富的综合性理论体系。从层次结构看,它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观念层次、马克思主义价值学层次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层次。从时空结构来看,它包括马恩的价值理论、列宁的价值理论、毛泽东的价值理论、邓小平的价值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价值思想和党的科学发展观。这些价值理论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适用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空间范围,都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科学性。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其中,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所谓共同理想就是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就是通过一定的教育途径、方式和方法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转化为全社会和全体人民群众共同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所确定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现实的共同价值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并进一步把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概括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就成为党和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构建和谐社会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具体表现为:在人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生态文明;在经济活动中是在劳动本位的基础上追求效率、活力和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以及物质文明;在政治活动中追求民主法治、政治文明;在文化活动中是追求真、善、美及其统一的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在社会活动中是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价值理想既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时代要求,又深深地植根于中华社会的历史背景、历史进程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根基。因此,在全体人民群众中树立正确的民族价值观和时代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就具有逻辑必然性和历史必然性。
中华民族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全体民族成员和社会成员所共同认可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所认同的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所共同奉行的价值信念和信仰,所共同选择的价值实现途径、方式或道路。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角度看,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所概括的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历史合理性和现实针对性。这就是:“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其中爱国主义价值观是民族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在爱国主义价值观中,价值主体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社会、中华民族人民;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是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根本利益和需要;价值目标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当代中国,价值目标实现的基本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中华民族人民具有历史必然性的价值路径选择。因此,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项基本内容。
中华民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原则,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根基,在与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价值体系的相互交流中创造了新的文化价值成果,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价值体系。这个文化价值体系既包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价值观的因素,也包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价值观念,也包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建设型价值观念,还包括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六十四字创业精神”、九八抗洪精神等新型价值观念。其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这种时代精神中的核心内容就是中华民族社会的时代价值观。发展、富裕、民主、法治、公平、和谐、文明以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成为绝大多数中国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基本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由此形成了一系列新的价值观念,例如自立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科学意识、生态意识、公平正义意识以及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等等。这些新的具有鲜明时代特性的价值观念是促进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因此,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项基本内容。
荣辱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荣与辱反映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心理感受和价值反思。荣辱观的实质内容是社会评价标准和个体自我评价标准的体现。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基本价值范畴、本位价值、核心内容、根本价值标准、根本价值追求、基本价值原则和基本价值规范制约着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基本理念、标准体系和规范体系。具体而言,一个社会以什么为本位价值,是这个社会的价值体系的性质的标志。剥削阶级社会里本位价值有权力本位、金钱本位等,而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本位价值就是劳动,是否劳动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判断荣与耻的基本标准。为人民服务既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三个有利于”既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根本价值标准,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根本评价标准。是否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既是判断中国一切政党是否有价值的根本标准,也是判断中国一切政党之荣与辱的根本价值标准。集体主义既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原则。爱国主义作为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义利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义利关系的处理也就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基本规范。
总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密切的直接的联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又具有多方面的实践性;既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又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工作上和生活上可操作性。因此,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操作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我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保证。
社会学概论论文篇十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形势很好,城市正处于一系列激烈的社会经济变革之中,面对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急剧扩张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等诸多变化,传统城市规划受到了空前的挑战。提出了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把握好规划原则,适应政府职能的转变,真正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来说是问题与成绩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寻求解决对策,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事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改革开放城市规划建筑管理。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城市管理工作日益得到重视。实现城市化、构建和谐社会则必须加强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如何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一直是城市政府的努力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管理现状和问题,并浅谈相应的对策,提供部分个人意见完善城市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优化城市管理环境。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城市规划被认为是“国民经济计划的继续和延伸”。因此,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调控主要采取的是一种机械的目标管理和计划控制的方式。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城市建设也逐步由以前的政府投资行为,转变为市场调节为主的多元投资行为。城市的开发建设表现为多种经济法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是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的关系。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市规划体制无论在自身机构、管理机制、还是规划方法等方面都难以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关系。
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的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价值认识不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城市建设资金短缺;二是传统的规划管理强调的是计划性和强制性,若严格按照城市规划进行管理,则投资商没有任何选择余地,容易影响投资商的积极性,若规划执法不严又容易产生各种腐败现象;三是城市规划代表的是城市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目前我们低规格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有的城市还没有独立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难以承担起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协调经济法人与公众利益关系的职能;四是传统的城市规划是以土地利用控制为核心的一种静态的物质规划,规划缺乏实施可行性论证和评估,造成了规划的目标过于僵化,实施中缺乏可操作性,难以适应干变万化的市场,从而造成大面积的违法建设;五是传统城市规划关注的是既定规划蓝图的实现,而忽视了城市规划对城市土地开发过程的调控功能,容易引起土地的投机活动;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商对经济效益过度追求往往会侵害公众的利益,造成土地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作为城市整体利益的代表,城市规划部门难以对这类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和调控,使得公众利益受到损害,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得不到有效保障;等等。
归结起来就是,我们传统的城市规划管理机制还难以协调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多种经济法人之间以及多种经济法人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建筑是组成城市的基本细胞,精制而富有特色的建筑最能展示城市的艺术性。建筑广义概念包括单体建筑物及桥梁、堤坝、高架快速路、电视塔等构筑物,是对城市形体环境质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城市规划的内容也能够细微到桌椅、灯具甚至标志物,是与建筑管理仍有质的区别。城市规划对城市是从整体形象把握,即使具体到任何细小局部时,设计师依然将每个细部作为城市空间体系中的一个部分进行设计,而建筑管理只是关心在特定空间的某一建筑,却很少关心它的邻居,缺乏对城市空间的总体认识和把握。
这就存在一个协调上的问题。城市规划以城市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作为主要对象,而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则在于整体环境的和谐、优美,不仅仅是单纯的建筑单体设计。沙里宁(en)在《论城市》中提出城市体形环境设计的三条原则,其中第二条就是“相互协调的原则。”他继承了c。西特的《城市建设艺术》一书中总结中世纪欧洲城市建设艺术中强调的“互协调要素”,并加以发展,指出自然界虽然千变万化,但又是相互协调的,因此,在人类建设新城也应该遵守这条原则。在沙里宁的实践中,把建筑管理、户外空间以及园林绿化等融为一炉,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
而我们的城市,最缺的就是关系,建筑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没有关系。单独看,有些还不错,放在一起就是乱七八糟。我认为这不是单纯建筑的问题,而是城市规划建筑管理相协调的问题。城市规划并不直接设计建筑,但是却对其区位、布局、功能、形态,包括体量、色彩、质地及风格等提出合理的控制与引导要求。要实现城市规划与建筑管理的协调,那么建筑实体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关键不在于一楼一房本身的优劣,而是建筑体和构筑物的群体效应,如对城市天际线的影响。组织建筑群体时,既要考虑其在城市环境中的历史文脉,也要考虑其环境文脉。古、旧建筑能够反映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要尽力予以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
城市建设既是提升地方形象、实现和谐人居的现实需要,又是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建议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注重把握以下几点:
3.1规划与建设相统一。
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建设,以高起点规划提升城市品位,准确把握城市定位,把产业发展纳入城市规划与建设之中,依托当地城市特色产业的支撑,促进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通过专业市场、现代物流和科技创新服务,构筑共建共享的城市平台,放大产业的集群效应、联动效应和辐射效应。
对重要规划建设项目,通过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举行听证、动态巡查和跟踪监管等,增加透明度和认知度,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城市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规划,坚持建一项工程,创一个精品,出一个亮点。
3.2新城与老城相融合。
在推进城南新区建设的同时,加快城北片区拆迁改造进程。在改造新建时留足公共用地,增加绿地面积和健身场所,不断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改造一块,提升一块,切实改善老城区的人居环境。
新城区的建设和老城区的改造,应注重建筑风格、人文特色、水绿风情的有机融合。严禁乱搭乱建,加大违章建筑拆除力度,降低拆迁的难度和成本,推进城市和谐有序发展。
3.3局部与整体相协调。
沿街建筑应适当退让,高低楼应注意协调,建筑群不宜过密,留足绿地空间。尤其是沿街南侧的高层建筑不宜过高过密,应考虑过渡空间和采光空间,以提高城市的通透性。
更多地引进综合实力强、开发水准高的大型开发公司,建设规模较大、功能较全的小区,力求达到开发一个小区、建设一片新城。同时对原有老小区整合改造,逐步解决小区碎片化问题。街道、片区的建筑风格、建筑样式、建筑色彩要相对协调,一街一景、一路一品,打造各具特色的商业街、文化街、美食街。
3.4地上与地下相配套。
根据地面道路和建筑物布局及其功能,超前编制地下管网详规,统一建设地下给排水、供气系统和管线网络,解决地上与地下不够配套问题。
供电、电信、广电、移动通讯等部门应加强合作,尽量实行一管多用,使地下管网一次铺设到位。对地下管网建设滞后的地段,要统筹协调,同步施工,避免地面“一破再破”、反复修补。
加强城市消防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消防网络,特别应重视高层建筑的消防,确保城市消防安全。在地面增设车库和停车场的同时,加大地下和空中停车场规划建设力度,力求更多车辆进场入库、有序停放,以缓解停车难问题。
3.5软件与硬件相兼顾。
大力建设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社区文化网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淮杂“非遗”品牌,打造淮杂传承基地,进一步放大淮杂特色文化效应。
总之,我们在城市的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规划城市,以务实的作风建设城市,以人性化的措施管理城市,就一定能建设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态、和谐、美好城市。
[1]孙启广,浅谈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建设,2009年第8期。
[2]刘伟,浅谈现代城市规划的新思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第1期。
[3]庞春雨,对现行城市规划法规体系的若干思考[j],学术交流,2008年第8期。
社会学概论论文篇十九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定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生产中的积淀,是民族的“共同记忆”,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一个民族无论怎样现代化,都不能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尤其是现如今西方意识流对中国文化冲击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就更应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生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特点,表现为华夏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泯灭的文明;华夏文化还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点,承继着黄河文明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家国乡土观念,兼容并蓄的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延续下来的基本精神思想。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价值观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具体特定的民族借助传统文化来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1]最早对民族精神进行探讨的是卢梭和孟德斯鸠,而对民族精神进行全面论述则是黑格尔。他认为“(世界精神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和任何其他阶级不同,所以都有它的一定的特殊的原则。在历史当中,这种原则便是‘精神’的特性――一种特别的‘民族精神’。”[2]中国民族精神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中逐渐凝聚而成的,这些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具体内容表现。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儒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张岱年将中国以儒学为主的传统文化的内核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内因,是中国人对自己的道德的基本要求;“厚德载物”是外在表现,是中国人对他者的态度。这种精神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
1、“厚德载物”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基于“万物一体”的基本认识,是在充分尊重人、动物、自然界生命的生存权基础上的认识,自强不息是对所有民生的精神鼓励,“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滋养,是中国之所以历经世代更替、命运多舛却依然能凝结成一个整体的根本。正是这种自强不息,中国人很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学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支控力量,还是一种美好社会理想的信仰基础。在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中国人在“德治”下憧憬的“大同”社会,实际上就是一个没有阶级基础的缺乏正确革命道路的但却与共产主义理想有着天然联系的社会。《礼记?大同篇》中说“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与马克思主义“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也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有着相同之处,中国人憧憬的劳动是自我能力的释放,劳动力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大同世界“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与马克思描述的“社会物质财富极大地丰富、人们不再将其收藏起来据为己有”相通。共产主义社会与中国人所梦想的状态有着相似的状态,又远远高于中国“大同世界”的生活,显然,这更具有现代性,也更符合中国人对未来社会的追求。
2、“入世”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认知的基础。
自春秋战国起,诸子的“百家争鸣”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哲学基础,其中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中国哲学辩证法和对待人生的一种“入世”态度。而中国哲学最显著区别于欧洲的就是中国的“入世哲学”,即注重社会的人伦关系,强调社会道德价值和人的今生今世。当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凭借着传统文化中朴素的辩证思想,很快就把马克思主义高深的哲学转化成了中国哲学的一部分。至于马克思主义批判的资本主义金钱拜物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传统以来重农轻商的传统,反对奸商和社会财富不平等思想也有契合。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观,虽然从中国古代很难找到与“本位论”、“主体论”完全吻合的哲学话语。但是,从思想取向上看,自孔慕大同到杨朱、管子等思想家的主张,“入世”哲学本身就是现实社会实践在哲学基础上的反映,所以中国哲学探究的“养吾浩然正气”、“向善”、“求真”追求人类幸福的远大志向,这些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整体价值目标是一致的。
当中国社会开始改革时,大多数人持怀疑态度,因为世界上一大部分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对东方民族缺乏客观的认识,导致他们认为中国文化也是落后的。然而,中国不仅没有在世纪之交演化成资本主义,还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下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就,而决定的力量并不是中国拥有最多的人口、广褒的内陆,而是文化的力量。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
毛泽东在《新民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用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3]文化作为21世纪一国发展的软实力,对一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在西方文化构成强势文化的背景下,一些人把庸俗、媚俗的糟粕当成了时髦,考古、旅游商业化倾向越来越严重,这种文化低俗化的倾向与我们社会主义文化极不相符,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4]而在当代中国,要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新文化,就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谐文化的构建。和谐文化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合思想观念、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5]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首先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大力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弘扬时代新风,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再次,坚持社会主义文化正确方向,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与自信,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行政主管是干什么的如何写 如果我是行政主管应该怎么做(6篇)
- 2023年夫妻关系证明范文标准模板2简短(模板16篇)
- 2023年动物卫生监督演讲稿2范本(通用10篇)
- 最新观察植物植物小学生植物观察(汇总15篇)
- 最新介绍自己家乡范文怎么写(实用18篇)
- 2023年鲁迅散文秋夜读后感范本(模板19篇)
- 最新个人工作年度考核表鉴定(通用9篇)
- 有关跳绳的英文是什么如何写(大全12篇)
- 学校学生奖学金申请书范文(大全9篇)
- 小学教师暑期培训总结(精选10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