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11-19 04:15:30
- 小编:ZTFB
- 文件格式 DOC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总结是唤醒记忆,铭刻成长的神奇力量。写总结时应该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对待所总结的内容。如果你还对总结写作有些困惑,不妨参考以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总结范文。
行政管理相关论文篇一
中国石油企业发展战略探讨摘要:石油工业的战略地位和中国石油企业的国有性质决定了中国石油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战略对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跨国石油公司已经成为国际石油市场竞争主体,中国石油企业应以跨国石油公司为发展标杆,建立适合自身情况的发展战略体系。文章对中国石油企业战略管理的必要性、竞争的环境和发展战略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石油企业;发展战略;因素。
石油企业战略就是石油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对企业的发展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做出的全局性的、长远的谋划。石油企业发展战略的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纲领性等特性决定了发展战略对石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尽管已有专家对石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从企业的生存环境和国际先进经验出发系统的角度研究我国石油企业发展战略则很少涉及,而正如上文所述,形成并执行科学的发展战略是跨国石油公司成功的基本经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石油公司国际竞争力薄弱、石油安全风险系数日益增大的国家来说,制定并执行合理的发展战略无疑有利于提高我国石油企业竞争优势和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一、石油公司加强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发展战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石油企业竞争力的大小取决于其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行业主体的竞争力决定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因此石油行业的发展决定于石油企业竞争力的大小。因此,加强我国石油企业战略管理十分必要。
(一)加强石油企业战略管理是石油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石油企业经过改制上市后,已经由一个国家公司转变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因此它必须追求经济利益以求得自身发展。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趋势的加快,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国际竞争。自身的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求石油企业必须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根据国内外经验,加强战略管理是企业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中国的石油企业也必须通过加强战略管理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二)加强石油企业战略管理是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需要。
近几年,我国石油安全状况日益恶化,石油安全风险系数不断增大。石油消费量的不断增加使得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2003年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37.5%,2007年突破70%大关,达到75.1%,2005年则达到了72.9%。据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2002),我国到2010年石油进口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1%,2020年达到70%。同时,不合理的石油价格定价模式也使得国际油价的频繁变动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极大的危险。据估算,如果每桶石油的价格上升1美元,按照目前的进口量推算,中国将多支付6亿美元的外汇(1吨折合为7.3桶),而进口达到1.5亿吨则需多支付11亿美元。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资料显示,2006年上半年,由于国际油价高涨,中国进口原油和成品油比去年多花192亿美元以上。同时据世界最大的投资银行美林公司估计,如果每桶原油平均价格达到33美元以上,除日本以外的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可能减少0.5个百分点。由于中国是东亚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显然全球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的影响不会低于上述数字。从石油进口依存度的日益增大和石油价格的频繁波动可以看出我国的石油安全面临着极大的风险系数。而在中国,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作为国内石油石化行业“三巨头”,垄断着国内石油市场。在2005年,全国共生产原油1.8亿吨、生产天然气799.5亿立方米,其中三大公司的原油产量共为1.7727亿吨、天然气产量共为770.29亿立方米,占全国比例分别为98.5%、97.2%。中国石油公司的国有性质和在国内石油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决定了他们必须承担保障国家石油安全责任。而这又取决于企业的总体实力。现阶段,中国石油企业不论是在企业规模还是在企业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上,与国际跨国石油公司都有很大的差距(吕建中,2002;杨嵘,2007;王育宝、吕璞,2005)。在跨国石油公司已成为国际石油市场竞争主体的条件下,中国的石油企业要想在国际石油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尽可能多地参与分享国际石油资源和市场,必然会面临国际跨国石油公司的激烈竞争。因此中国石油企业可以以国际跨国石油公司为标准,加快自身发展,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和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分析跨国石油公司的发展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制定、执行科学的发展战略是跨国石油公司成功的基本经验。因此中国石油企业必须根据自己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出发,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来促进自己的发展,实现自身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
(三)加强石油企业战略管理是履行石油企业社会责任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企业的期望,已经不仅仅是解决就业、赚取利润和缴纳税收等基本功能,而是更希望企业有效地履行社会责任,承担起推动社会进步、保护环境和生态、维护市场秩序、扶助社会弱势群体、参与社区发展、保障员工权益等一系列社会责任和义务,公司的利益实现机制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这就迫使企业在考虑其利润因素的同时,必须认识到公司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实现,要以社会公众利益的实现为前提,不仅要在公司内部的管理和经营理念中体现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而且还要主动参与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全球推广运动之中,使公司利益与公司环境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从而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主要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障生产安全和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也就是说,企业要得以可持续经营与发展,仅仅考虑对股东负责、承担经济责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同时考虑环境和社会因素,承担起相应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在承担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形势下,石油企业也必须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跨国石油公司已把编制和发布公司责任报告作为一项举措。通过公司责任报告,跨国石油公司与利益相关者和公众沟通,阐释自己的价值观,公布自己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业绩以及披露存在的问题。例如:英荷壳牌公司发表了《面对能源挑战——我们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所取得的进展》的报告;bp公司发表了《可持续发展回顾》报告,考察了公司在商务、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因此,中国石油企业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石油企业责任内涵的改变要求石油企业对其发展战略进行修改和完善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影响我国石油企业发展战略形成的因素。
科学战略策略的制定和修改是建立在对企业面临的内外部因素进行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的。我国石油企业的发展不仅受到国内环境的影响,而且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和国际竞争的国内化国际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一)外部因素。
1.国家石油安全风险系数日益增大。由于我国石油储量有限,产量呈逐渐递减趋势,加之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的消费量愈来愈大。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我国石油进口量不断增多。2003年达到9112万吨,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2007年首次超过亿吨。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石油净进口量必将进一步扩大。因此,世界石油市场的供求变化、供给短缺、油价异常波动以及政治动荡等,势必会对我国石油供应产生巨大冲击,进而危及石油经济安全。
2.国际油价波动风险大。我国实行的是一种跟踪国际油价变化的油价定价机制,这种机制只是被动的将国际油价的波动引入国内,却不能左右国际油价。在国际油价频繁波动的情况下,作为石油市场的主体,石油企业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冲击。近几年的油价高企给我国石油企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如,2001年,原油价格的上升,使中石化炼油部门的生产成本增加55.73亿元(史丹,2001)。2005年中石化尽管前三季度共加工原油1,070.73万吨,同比增加5.77%,但受国内成品油价格从紧控制的影响,公司前三季度的炼油毛利大幅下降,仅为1.78美元/桶,经营亏损为79.26亿元。2005年油价的剧烈波动使炼油业由2007年的盈利208亿元变为2005年的净亏损近300亿元。今年上半年我国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净亏277亿元。
3.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为增强整体实力、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国际大石油公司纷纷进行了兼并、联合和重组等战略调整,形成了如埃克森莫比尔、bp科阿科、英荷壳牌、埃尔夫菲纳道达尔等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超大规模石油石化公司。这种发展态势增强了这些国际大石油公司的竞争实力。通过战略调整,跨国石油公司已经成为国际石油市场竞争主体。它们控制着世界30%以上的石油工业产值,其贸易量和直接投资金额超过了全世界的2/3,并拥有80%以上的世界石油先进技术。同时,随着wto对能源开放承诺的逐步实施,跨国巨头已经开始加紧进入中国市场。近年来,中国石油行业最主要的几家企业,如中国海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在海外市场上市,就吸引了壳牌、bp、埃克森美孚等巨头的入股。这就使得我国石油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压力。
7.科技的进步。全球石油工业的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过去靠高投入拉动增长的经营方式已不适应新的形势。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已成为带动石油勘探开发发展的主要动力。近几年来。世界各石油公司管理理念和经营策略逐步转变。纷纷采取加大科技投入的低成本发展战略。在地震、钻井、油气开发、地面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批举世瞩目的成果,为石油公司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就使得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着如何在国际石油行业中立足的压力。如果油气勘探开发等核心技术长期停留在原有的水平而得不到更新,我国石油行业在未来的国际市场竞争将势必遭到淘汰。
(二)内部因素。
地区,而中海油则专门经营海域石油的采掘和运输。
2.国际化特征不明显。跨国石油公司从企业产业的开始就实施了国际化战略,使产业链的延伸到世界各地。这样不仅可以获得充足的石油、丰厚的利润,还可以减轻国际油价波动的负面影响。尽管中国石油企业早就提出来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但在实际中,并没有真正利用好两个市场,实行的是只注重产业链的上游而忽视中下游的战略。中国石油企业在国际石油市场中过去只是充当“国际采油队”的角色:将国际石油市场中买到的石油直接运回国内。这种战略的实施尽管有满足国内原油需求方面的考虑,但这种发展战略不仅使原油运输由于原油进口来源过于集中、进口通道过于单一和进口通道受美国等敌对势力控制面临着极大的危险,而且还使国内石油安全受到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影响。
3.缺乏高层次人才。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石油企业人才队伍有了长足进步,培养了一批骨干,人力资源总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我国教育基础比较薄弱,人事制度正处于变革之中,我国石油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缺乏两方面的人才:一是高层次的管理人才。主要是指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通外语的高层次的复合人才;二是缺乏专业熟练的技术人才;以石油勘探开发企业为例,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全部从业人口的5.5%,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7;而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仍旧高达68%。
7.缺乏应对国际政治等非商业性因素的能力。当前,国际油气勘探开发受政治因素影响极大,世界油气市场同时也是国际政治的角力场。世界上有潜力的大项目和有增长潜力的油气区多为西方大石油公司所垄断。面对这些复杂的局面,中国石油公司的跨国经营行为常被资源国、竞争对手和国际财团所排斥。复杂的石油政治、军事冲突、恐怖主义袭击、经济制裁等国际环境,将对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和非商业性压力。而我国石油企业由于自身的能力,很难完全排除这些政治性和非商业性因素的干扰。
三、建立合理的石油企业发展战略体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埃克森莫比尔、bp阿莫科等为代表的国外大石油公司不断改变和完善自身的发展战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发展战略体系。尽管中国石油企业已经拥有自己的发展战略,实施效果也比较明显。但这些战略与国外大型石油公司相比,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化。结合我国石油企业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现有的发展战略构成情况和跨国石油公司发展战略形成发展的先进经验,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中国石油企业的发展战略体系。
(一)优化一体化战略。
力量进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中海油要继续扩大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力度,加强与国外大石油公司的技术合作,提高纵向一体化水平。在国际市场上,改变以往只注重发展上游的发展战略,向中下游发展。中国石油企业只有通过进入世界石油工业的中下游领域,才能真正进入全球石油供应的主流系统,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获取稳定的石油供应(何帆、覃东海,2005)。
(二)完善“走出去”战略。
油气资源的有限性和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油气资源的国际性。跨国石油公司从一开始就实行了全球化经济战略,通过实行“走出去”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寻找石油资源。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以石油“七姊妹”为代表的大石油公司以全球市场范围为目标来考虑自己的油气生产经营业务,优化配置企业的油气资源,提高对这些资源的利用效率,为自己获取最大回报。现在,跨国石油公司不仅在采油国开展业务,还通过并购等方式将自己的产业链延伸到石油消费国,以获取利润。
自1993年以来,我国石油公司就开始了走出去的步伐,并在国际石油市场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黎喻鹤,2006):2002年1月中海油以5.85亿美元成功收购印度尼西亚五大油田资产、2002年7月中国石油以2.16亿美元收购devonenergy公司在印度尼西亚的油气资产拥有1.06亿桶当量已探明储量和5700万桶当量可能储量的权益、2005年10月中石油以71.8亿美元成功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pk公司)。但是中国石油公司的海外拓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如2002年12月,中石油欲斥巨资参加俄罗斯斯拉夫石油公司77.95%股权的拍卖活动,但俄国家杜马禁止中石油参加竞拍。同时在国际石油市场风云变幻,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对石油资源的竞争将更趋激烈的情况下,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必然会面临各种风险,如2005年6月份中海油对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的收购就是因为美国政府的干涉而失败。可见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之路困难重重。因此,在“走出去”时要完善具体的策略,精心选择并购对象、方式、时间和地点,以提高成功几率、进入国际石油市场的主流系统。
(三)强化归核化战略。
归核化战略主要是指企业围绕核心能力,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优势环节上,在发展核心业务的同时把非核心环节让给比自己更有竞争优势的合作伙伴做,以提高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如埃尼集团1992年把核心业务定位在石油、天然气、石油化工方面。1992-1995年通过150多项的交易,实现了对非主营业务的剥离同时集团还围绕加强上游实力的战略剥离了石油技术服务类公司压缩了石化产品中的非主导型产品,加强了对上游企业阿吉普公司的直接管理,通过减少管理层次提高上游企业的效率。通过实施归核化战略,埃尼集团的经济实力得到了迅速提高,很快就进入世界石油企业50强的行列中,1998、1999连续两年进入前20名。
中国石油企业无论是在成长经历、企业规模、经济实力,还是在国际竞争力方面与国际跨国石油公司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在整体实力还不是很强大的情况下,中国石油企业必须实行归核化战略,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优势产业方面,以发挥相对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增强竞争力。
(四)实行战略联盟战略。
联盟是指行为主体之间为了维护共同利益而形成的一种合作关系,具有“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特征,是参与主体在国际化经营活动中争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里,任何一个国家或企业要获得高效发展,只有加强合作与联合,借助外部力量。如壳牌公司和巴斯夫公司的3家子公司:elenac、mentell和targor公司实施战略性重组联合,成立聚丙烯生产商的巨无霸:巴塞尔(basell)公司,其拥有聚烯烃(聚乙烯加聚丙烯)能力870万t/a,其中聚丙烯总能力超过500万t/a,占全球总能力的15%。
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去”虽有10多年的历史,但在国际石油合作中仍处于新来者的地位。要实现“走出去”的战略目标,不仅需要通过联合、联盟形成内部合力,更需要积极参与国际上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的各种联盟,充分借助外力,以形成协同效应,提升自身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优势。国际石油联盟有多种类型与层次,结合我国石油“走出去”整体战略,可以重点建立与国外石油公司联盟(包括与东道国石油公司的联盟和与跨国石油公司的联盟)、与国际投融资机构联盟、与主要消费国联盟、与主要产油气国联盟、与国际能源组织联盟。
(五)实行品牌战略。
实行品牌战略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埃克森、壳牌、bp等世界知名的跨国石油公司普遍非常重视企业品牌建设,在强化企业品牌管理,培育强势品牌,提升企业品牌形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实行品牌战略极大的提高了自己的国际地位,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与之相比,国内石油、石化两大集团,在品牌的理解、管理体系和系统、管理制度等方面与跨国石油公司还存在很大差距。根据跨国石油公司的经验,中国石油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品牌经营工作:加强对各级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最贴近市场的石油销售企业管理人员的品牌知识培训;尽快建立健全企业品牌管理的组织架构和相关制度;研究制订一套适应石油、石化集团实际情况的企业品牌经营评估分析模型,构建一套品牌经营自我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制订适应中国石油石化市场情况的副品牌实施方案,特别要在成品油副品牌技术上多下功夫;优化企业品牌设计理念,导入以人为本的品牌设计理念。
(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的科学方法。石油企业作为重要的资源消耗者和环境污染者,就更加有必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公司经济可持续发展,而且也包括公司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国外大石油公司大都有其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他们强调清洁生产和节能降耗,生产清洁产品;开拓清洁能源、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业务(从石油供应商向能源公司转变);强调以人为本,鼓励公众参与;积极关注社会事务,积极树立“绿色公司”和“有责任感公司”的形象,注重内在与外在的统一。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这些公司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虽然中国石油提出了“创造能源与环境和谐”的企业理念,充分体现了重视社会、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崇高理想,但和国际跨国石油公司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国家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石油应在大力发展油气资源,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同时向着能源公司转变。也就是说,应制订规划,建立机构,组织人员关注、研究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占领世界能源发展的制高点,不断增长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也是国家赋予中国石油的基本责任。
行政管理相关论文篇二
工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吸引力、凝聚力,直接体现在基层工会的各项工作中。伴随着工会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工会工作逐渐呈现出形式多样化、业务复杂化趋势。在当前进一步严格整肃党风党纪、依法行政、依法治会的大背景下,规范、科学、高效地运用好工会经费,是按照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履行好工会职责,顺利完成工会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作为基层工会组织及财务人员,应尽快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认清并有效解决当前基层企业工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深入推进工会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中,提升自身素质,全面提升工会财务管理水平。
(一)对工会经费预算管理重视不够。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一些基层工会未能按照规定,及时足额地提取缴纳工资总额2%的工会经费。二是有些单位预算编制工作比较粗略,没有根据本单位的'财力状况、工会工作需要和工作重点,科学合理地安排各项资金,只求不编赤字预算、达到收支平衡。三是由于缺乏科学的预算编制意识和实际依据,导致预算执行流于形式,预算执行中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多次更改。四是在预算编制中,经费安排向普惠工作倾斜意识不够,突出表现在:一些以工会名义开展的活动仍缺乏普惠性,活动内容局限于传统的吹拉弹唱、打球照相、办节办会等,没有充分考虑当前职工需求的多样化,职工参与度不高。
(二)财务基础工作不完善、不规范。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工会财务人员素质不高,不具备任职资格。基层工会配备的财务人员多以兼职为主,工会财务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人甚至不具备基本的平衡、借贷关系等财务基础知识,造成一些工会开支与行政开支界线无法明确划定。此外兼职工会财务人员变更频繁,且无完整、规范的交接手续,导致有些账目衔接出现纰漏,财务管理出现阶段性真空。总体而言,部分基层工会财务人员还难以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财务工作的新要求、新挑战。二是财务基础核算不够规范。部分企业工会财务未开立单独银行账户,工会经费未实行独立核算;财务日常业务处理滞后,有的数月或一年才做一次账;一些基层工会账务处理还处于手工状态,没有实行电算化,有的单位实行了电算化,但账册从未打印;部分基层工会财务人员只以原始凭证登记了“银行存款”和“现金”日记账,没有按照实际发生经济业务事项编制记账凭证;有的单位未按《工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建立工会明细账和总账账簿,仅以收支流水代替账目,账簿建立、登记不规范等。三是有的工会经费开支未实行工会主席“一支笔”审批制度,而是由行政负责人或企业老板随意行使审批权。
(三)审计监督作用和内部控制系统薄弱松懈。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审计监督作用薄弱。一些基层工会对上级工会的审计敷衍塞责、应付了事;对同级经审监督只局限于汇报工会经费收支完成情况及使用情况,使审计监督不能在工会财务管理实践中和审计广度、深度上发挥作用。二是内部控制系统松懈。突出体现在内控意识淡薄,财务监督机制薄弱,一些单位核算记账与资金收付均由一人完成,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稽核;财务专用章、法人章均由一人保管,取用随意,缺乏相互牵制与制约。由于内控制度不完善,导致一些单位工会经费脱离了内控制度的约束,经费使用偏离了为职工服务和为工会工作服务的方向,令职工不满意,行政不乐意。
二、针对问题的改进建议。
(一)强化预算管理,实现资金有效使用。
一是要严格执行《工会法》第43条规定,基层工会要敦促企业、事业单位及时、足额缴纳工会经费。二是要树立预算管理理念,强化预算约束手段。在预算编制环节,要以“细”为立足点;在预算批复环节,要以“准”为立足点;在预算执行环节,要以“严”为立足点;在预算评价环节,要以“实”为立足点。三是要加强资金使用追踪问效,依法科学理财,在经费预算安排时,要保障送温暖、金秋助学、大病补助及困难职工帮扶资金;要加大对职工法律援助、职业培训、人文关怀、疗休养等普惠化服务的经费支出比例和支出总量。
(二)要加强基层企业工会财务基础核算规范化建设。
一是要抓好基层工会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建设。业务素质是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基础。针对工会财务人员大部分是兼职或转岗人员,专业基础不足等现状,要加大政策法规和实务能力培训。要把《会计法》《工会法》《工会会计制度》等相关财务、业务法规教育作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重点常抓不懈;要加大基础业务知识和操作能力培训,包括会计账务处理、资产管理、账簿登记、凭证装订、档案保管等。二是要抓好基层工会基础财务核算。首先,要加强工会账户管理,严禁将工会账户并入单位行政账户;严禁单位行政将相关资金转入工会账户,作为单位“小金库”支配使用。其次,要依法做好工会经费核算工作,加强对发票真实性、规范性的审核,力促把有限的工会经费用在维护职工权益、关心职工生活、切实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的“刀刃”上;要准确使用会计科目编制会计凭证,据此登记明细账与总账;要按规定编制并提供真实、有效的工会财务报表。三是要做好基层工会财务规范管理。首先在工会经费使用上要坚持:“计划在先,统筹安排,勤俭节约”原则,统筹做好预算编制和执行。其次是经费支出要按照规范程序和要求执行审批流程,要坚持主要领导负总责,预算内收支严格执行工会主席“一支笔”审批,重大支出决策经集体研究决定,把好制度流程关口。最后是工会纪检部门要强化监督检查,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规范和制约权力为核心,建立对工会经费使用管理责任的追究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纠正。对违反工会经费收缴、管理、使用规定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责任追究,保证工会财务运行和经费使用合法合规。
(三)切实强化经审会对工会经费的审计监督。
一是各级工会领导班子应自觉接受上级工会经审会的审查审计监督,依照审计结果及整改意见,明确责任,制定措施,落实整改,并将审计或整改结果作为考核、任用和奖惩干部的重要依据。二是各级工会经审会要依照规定职责、权限和程序,对工会经费收支、资产管理情况实施全过程审查监督。要加强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相关工作的监督力度,对于违反规定的公务活动,或在履行公务中超出规定范围、标准和要求使用工会经费的行为,开展专项检查;要强化对工会资产的审查审计监督,确保工会资产安全、完整、效益;要进一步加强对大额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专项审计,防止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
(四)抓好基层工会内部控制的建设。
一是要健全内控制度。要按照内控原则和要求,结合单位实际,建立各项内控管理制度,包括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等关键制度;要健全相互制约、牵制机制,把内控制度、机制贯彻到各项工会经济活动中,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二是要强化内控制度的执行。要从整体布局入手,在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工的基础上,形成有效的权力限制、流程控制、岗位制衡机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狠抓落实,真正用制度管权,按制度管事,依制度理财,靠制度管人,确保制度的高效、有力执行。
总之,在当今新常态环境下,基层企业工会将面临更多的新问题、新要求,同时也将迎来更多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努力提升工会财务管理水平,在保障工会资金、资产安全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工会经费效能,为工会工作服务大局,为职工享有更多权益提供物质保障,为进一步促进基层工会的各项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做出积极努力。
行政管理相关论文篇三
我国高校内部的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都是为实现学校的整体工作目标服务的,二者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着我国高等院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当前我国高校内部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还存在着混淆不清的现象,其主要表现在:
(一)二者在管理中缺乏清晰的职责定位。
从当前我国各个高校设置的管理机构来看,其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缺乏清晰的职责定位,从而导致管理真空现象的出现。如当前我国许多高等院校中学术性管理机构只是作为行政管理机构的“附属”而存在的,一些高校内部的学术性管理机构并没有明确的章程,而相关委员会活动的举办时间也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同时,在高校内部的各种学术性委员会中,大多数教授委员都具有一定的行政职务,并且多是以院系领导或机关部处的身份来参加的。这种情况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学校内部的学术性管理机构呈现出行政化的管理特点,从而导致缺位现象的出现。
(二)二者的位置存在着“本末倒置”的现象。
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教育基地,其自身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学校内部的学术管理应当是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但当前我国一些高等院校在管理工作的开展中,许多重大决策和问题仍依赖于行政管理机构来解决,而不是学术管理机构。从当前我国高校设立的管理机构来看,许多高校内部缺少相应的院、系级学术管理机构,且大多数学术管理机构所开展的活动也只是一些职称评审和学位评定的相关工作。而关于学校的学科建设战略、学术规划制定等学术政策方面的重要问题则要依靠行政的方式来解决。此外,当前的许多高校中还普遍存在着事情无论大小,都有行政管理部门来进行处理的现象。同时,一些院校为了突出行政管理部门的决策作用,对大多数无任何职务的教授和教师的意见并不重视,从而严重抑制了他们在学术领域进行钻研的积极性。
我国的高等院校作为事业单位,其行政级别主要是由党政机关所赋予的,其从低到高主要划分为正处级高校、副厅级高校、正厅级高校和副部级高校,并且高等院校中的校级领导也都是由上级任命的。高校中采用的这种行政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术事务产生较多的干预,从而导致越位现象的产生。如许多高校里面的教学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以及学术委员会成员和领导人不是学者和教授,而是大多数由学校内部的行政负责人来充当,从而极容易导致学术组织行政化现象的出现。此外,由于我国高等院校的权力结构大都为行政权力模式,并在决策时缺乏自由和民主的氛围,从而使得许多学术人员的相关意见受到忽视,不利于学校整体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协调我国高等院校内部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关系的有效措施。
我国高校内部的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是不可分割的,并且在工作运行上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但是由于具体职责和管理目标的差异性,使得二者在具体工作开展时经常会发生矛盾与冲突。因此在新时期的高校教育改革中,要充分发挥高校内部的各项管理职能,就需要正确处理和协调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关系,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正确定位高校内部的行政权力。
我国高校内部的行政权力主要是指学校内部的行政管理机构对高校内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干预力量和影响力。从本质上来说,行政权力具有鲜明的隶属性和层次性特征,但由于高等院校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从而决定了高校中的行政权力具有较强的外在决定作用。高校中的行政管理权力具有一定的职责范围,其不能代替学术权力而行使职责,如果一个学校中的管理权力过分向行政管理方面偏移,就会导致学术权力的削弱,从而影响管理权力的平衡性。因此,在新时期的发展中,高校管理机构要对行政权力进行正确的定位,既要认识到行政权力的实施对于学术权力的保障作用,又要减少对学术性事务的干预,从而保证各项管理事务的有效实施。
(二)合理定位学术权力,促进学术权力的回归。
学术权力主要是指高等院校内部的高级知识群体在教学、科研等学术方面的影响力,其权力的扩张与收缩直接关系到高校内部的学术自由度。因此,在实际的高校内部事务管理中要确保学术权力的主导地位,积极促进学术权力的回归。如高校中的教学和相关学术研究活动应当由教授或者专家学者来进行组织和确定,且高校中的各层领导和各个群体都要尊重和重视学术力量的作用,并保证学术权力的充分发挥。但同时,我国的高等院校也要通过约束机制的采用来保证学术权力的适度发挥,促使其权力执行的程序化和规范化。
(三)调整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高等院校内部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在管理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是性质不同的两种权力,因此,在实际的管理中要正确定位二者的具体位置与职责,调整好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当前我国高校内部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在运用上具有错位和越位等的混淆情况,这就需要高校管理者在管理中将二者进行适当的分离,确保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在各自的使用范围内正确发挥其作用,以形成二者权力协调与互补的良好运行机制。在实际的调整中,高校要积极建立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两者并重的管理模式,改变一切以行政权力为核心现状,切实保障学术权力的重要地位。同时还要积极鼓励教师、学生以及工作人员在内的多方力量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去,确保学校管理的民主化与高效率,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四)建立健全高校内部的学术管理制度。
从高校内部的整体管理层面来讲,管理制度的建立对于各项权力的规范化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协调高校内部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的相互关系时,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学术管理保障机制,明确学术管理的职责,以确保学术权力在高校管理中的权威与地位,促使学术权力的充分发挥。如在实际的学术权力实施中,高校可以通过成立校、院(系)等各级教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教授会”等形式来充分发挥教授、专家等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确保他们的学术权威,提高他们在学术管理上的地位和优势作用。
(五)加强高校行政管理机制的优化,促使管理效率的提升。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内部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的矛盾与冲突问题,高校管理者在提升教学管理地位的同时,还要积极优化高校内部的行政管理机制,消除“官本位”的不良思想,积极引入相关的竞争机制,重视行政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绩效成绩,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来提高他们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高校还要积极进行简政放权,通过适当扩大院(系)自主权的方式来激发基层寻求自我发展的动力,以促使行政管理人员形成教、科、产服务的良好管理观念。高校内部的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是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行政管理的良好发展对于教学管理权力的发挥有重要的保障作用,而教学管理的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又会促进行政管理的良好发展。因此,在高校管理制度的改革中,学校管理者要正确处理教学管理与行政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严化二者在权力实施中的具体定位与分工,并通过二者之间的良好合作来提升高校内部的管理效率,从而促进我国高等院校整体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行政管理相关论文篇四
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中“法学导论”课的。
教学。
由于还没有一本非常适用于该专业的教材,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教师的教学和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中笔者结合了自己的教学从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两个角度作了一些探讨。
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中包括“法学导论”这门课。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行政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然而笔者在教学中感觉到目前还没有一本比较适合该专业“法学导论”的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既影响到了教师的教学,同时也影响到了学生对该门课的课后学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主要从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两个方面谈谈个人的观点。
相关信息。
与范畴的教材体系,这类教材一般都叫做“法学导论”,较有代表性的如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卓泽渊教授的《法学导论(第四版)》。这类教材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它不涉及具体的部门法内容而只涉及法学的理论内容。另一类是为非法学专业的学生编著的教材,这类一般教材名称都为“法学概论”,其版本非常之多,但教材的内容和体系差别不大,基本是几部分,即法的一般原理、实体法学、程序法学和国际法学。而目前专门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编写的“法学导论”教材笔者尚未见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师的教学效果。那么,作为行政管理专业“法学导论”课的教材应包括哪些内容及这些内容又是如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呢?笔者以为:。
1、该教材的内容和体系应符合以下几个要求。
第一,应体现行政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行政管理专业是一个研究国家行政机关、企业单位、非政府组织的行政管理活动及其规律和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培养的应用性强、适应性广的应用型专业。它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通晓中外行政管理理论与实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知识面宽,具备行政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了达到这样的培养目标,该专业的要求之一是通过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行政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程序。因此,教材的内容和体系就应符合上述的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第二,区别并借鉴于法学专业和非法学专业相类似教材的内容和体系,并以目前基本形成共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七个部门法为依据。这七个部门法分别是: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第三,有利于学生课后自学。从该角度出发,在教材每一章或节的编排上可于该章或节的开头编排“重点提示”和“背景知识”内容介绍。特别是背景知识内容的介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在每一章的最后可设置“本章小结”、“本章知识网络”、“阅读与思考”。这样的编排既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有利于学生自学。
第四,考虑到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应对国际法的内容做必要的安排,但不应占太多的篇幅。
2、行政管理专业“法学导论”课的教材内容和体系。
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笔者以为行政管理专业“法学导论”课的教材内容和体系如下:。
绪论:内容包括:法学导论的性质、任务;法学导论的主要内容;法学导论的学习意义和学习方法。
第一章——法的一般原理。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概述;社会主义法;社会主义法制现代化。
第二章——宪法。内容主要包括:宪法概述;我国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宪法监督。
第三章——行政法。内容主要包括:行政法概述;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程序法;监督法;行政救济法。
第四章——民法。内容主要包括:民法概述;物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诉讼时效与民事责任;婚姻家庭与继承法律制度;商事法律制度。
第五章——经济法。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法概述;宏观调控法;市场规制法。
第六章——社会法。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法概述;社会保障法。
第七章——刑法。内容主要包括:刑法概述;犯罪;刑罚;刑罚的具体运用;犯罪的种类。
第八章——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内容主要包括:诉讼法概述;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人民调解法。
第九章——国际法。内容主要包括:国际法概述;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wto法律规则。
要想达到某一门课的教学目的,除了有合适的教材之外,教师还应将教材融会贯通,根据具体情况通过教学将教材内容输送给学生。因此,教学应以教材体系作为依据,但又不应局限于教材体系,而是应合理地突破教材体系。笔者以为在“法学导论”课的教学中主要牵涉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相互关联的。
1、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基于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以及课时数的有限,决定了该课程的课堂授课内容应当要精选。尽管从宏观上看,该门课的主要内容是四部分,即法的一般原理、实体法学、程序法学、国际法学,但笔者以为课堂授课内容应以法的一般原理和公法作为重点。法的一般原理是法学的入门,尽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学习中已经有所了解,但毕竟两者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体系是不同的,而且学生学的也是很浅显的。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向学生把法的一般原理讲透、讲清楚,注重一定的深度,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而公法(主要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等)则侧重于从国家角度和社会公益的角度入手,特别是行政法学,在授课过程中应作为重点内容介绍,有利于培养学生依法行政的理念。
2、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想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调动呢?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增强师生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不能搞一言堂。因此,有些内容可以采取老师先布置任务,学生课后去查阅资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讲,最后由老师做点评,如宪法内容就较合适。一是因为学生对宪法内容要熟悉一些,二是因为宪法内容较抽象。通过发动学生自己查资料、自己讲课的方式,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无形中化解了内容的单调。二是案例教学的运用。案例教学可以说是法学教学中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但是,案例运用是否得当,效果差别是较大的。笔者以为案例不仅要精选,而且要根据不同的章节内容作不同目的的运用。有些案例应用在某一内容未讲述之前,用以引起该内容;有些案例应用在授课中间用以加强对某一内容的说明;而有些案例则应用在内容结束过后用以对该内容加以总结。只有灵活地运用案例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3、实践环节的认真落实。法学的学习方法之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环节的落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操作:一是尽可能地组织学生到法院去旁听一些典型的案例;二是充分利用学生社团资源。一般高校的团委都有法学会,可以联合法学会开展一些法律咨询、法律沙龙、法学讲座等活动;三是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法庭。由学生自己查找典型案例与教师提供典型案例相结合。一般可以选取两个案例,一个是民法方面的,另一个是行政法方面的。老师做一些原则性的指导,最后给学生现场点评。
总之,通过上述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探讨,我们期待适用于行政管理专业的“法学导论”教材面世。作为授课教师则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质量更高的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
行政管理相关论文篇五
随着时代发展和进步,电力企业面临发展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市场挑战。电力行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电力企业为了更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进行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强化对供电企业建设投入力度。在新时期下,供电企业在做好改革的同时,还要重视对企业的管理,保证供电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发展。现阶段,供电企业行政管理工作还面临不少突出问题,需要供电企业结合当前的市场发展动态和社会发展形式,对供电企业行政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和改革,提高供电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促进供电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供电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分析。
1.供电企业对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的供电企业由于长时间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依然保存着计划经济时期的特色,管理方式不能很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在供电企业发展过程中,供电企业行政管理人员不能结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以党代政,导致供电企业发展长时间受到电力主业的行政干预。此外,还有不少供电企业领导对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关注企业的经营性业务,关注企业经济效益,对于供电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投入力度较小,缺乏创新精神,而不能为供电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对供电企业行经济效益提升产生了深远影响。
2.供电企业行政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影响工作效率。
电力企业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其企业多,分布广泛,基于这样的特点供电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往往需要大量的行政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工作种类繁多,任务量大,内容繁杂,对供电企业行政管理人员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现阶段,由于供电企业行政管理人员较多,导致行政管理机构冗杂、臃肿,供电企业行政管理人员不能得到很好的优化配置。在部门内部真正做事的人很少,多数行政管理人员无所事事。最近几年,供电企业就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冗杂的问题不断进行调整,但是无法改变因为管理缺陷造成的行政管理人员有增无减的现状。供电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环节和配置存在不合理情况,有些部门和环节建设重复,当企业出现重大问题之后,往往不能及时将问题解决,导致供电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低下。
3.供电企业行政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良莠不齐。
目前,针对供电企业行政管理人员招聘考核和录用等基本人事制度建设还不是很完善,缺乏完善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在部门内部一些专业素质不不高的供电企业行政管理人员没有积极进取的心态,对自己的工作岗位的汇特点和职务职能作用不了解,不熟悉,在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不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該做。此外。在供电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内部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很难实施和推行,其他工作部门对供电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不信任,甚至反感和排斥。由于工作队伍专业素质不高,导致供电企业行政管理人员不能很好和其他部门进行深入沟通,严重影响到供电企业行政管理效率。
二、提升供电企业行政管理效率的策略分析。
1.完善供电企业行政管理机构,避免权力过于集中。
首先,从供电企业行政管理组织结构上分析,要精简部门,避免部门过于用臃肿,实行科学的、规范的管理。一方面要对供电企业行政管理职能进行进一步的明确,从而更好的分散权利,避免权利过于集中,同时还要设置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另一方面要结合供电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有限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优化配置,从而保证供电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能够和企业内部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保证各个部门能够积极配合工作;其次,从供电企业行政管理制度和机制方面看,要对供电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如完善供电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培训教育和职业考核规范等制度,从而保证供电企业行政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2.通过危机管理实现供电企业行政管理创新。
要想彻底改变供电企业行政管理模式存在的多种弊端就要突破供电企业传统机构管理控制和约束,对供电企业行政管理模式不断进行优化创新,推行危机管理。当前我国供电企业深化改革面临极大的挑战,同时也存在巨大的机遇,而推行危机管理能够很好带动供电企业内部改革。在危机面前供电企业需要制定完善规划,强化企业管理,控制不利因素的产生。同时还要结合企业未来发展,做好危机防范工作,促进供电企业行政管理工作高效开展。
3.建设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供电企业行政管理队伍。
首先,要重视供电企业行政管理工作队伍素质提升。通过定期开展知识技能培训工作,更新供电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量,同时企业还要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分为,为员工提供更多发展的空间;其次,要从制度上激励供电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人员自觉提高自身专业能力。通过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促进供电企业行政管理人员主动开展工作和学习,保证激励机制的制度化和公平化,从而真正激发供电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张晓丹.施工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对策研究[j].办公室业务.20xx(07)。
[2]罗维肖.施工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对策[j].技术与市场.20xx(05)。
[3]林英.建筑施工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建设科技.20xx(03)。
[4]刘坤明.施工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创新对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xx(03)。
[5]陈彦宇.市场经济背景下优化电力企业行政管理的路径[j].低碳世界.20xx(31)。
[6]陈捷猛.浅析电力企业行政管理中常见问题及措施[j].通讯世界.20xx(07)。
来源:中文信息20xx年7期。
行政管理相关论文篇六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的是:在涉及“与通航有关的设施”的管理过程中,航道行政管理暴露出的问题给行政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从加大执法力度和法制宣传,健全航道法规体系、加大改革力度,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实施任期考核、做好人才选拔和引进工作,提高行政管理干部素质水平五个方面提出强化航道行政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字:航道行政管理;对策;执法。
所谓航道行政管理,就是航道部门为了切实保护航道,有效地运用国家赋予的权力,通过一定的组织、领导、计划、指挥、控制、协调等形式,按照法定的程序并运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要素,以实现国家职能与目标的活动。航道行政管理是航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专业管理,又是一种现场执法。航道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体现航道部门的服务水平。当前,河流作为国家资源,国家成立了若干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如水利部门、航道部门、海事部分等。很多航道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是在工程开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给航道行政管理带来很多影响,航道行政管理仍是航道管理中一项重要难题。因此加大航道行政管理工作确保航道的通航安全工作势在必行。
1.1依法治航工作缺乏力度。
当前,我国现阶段在航道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制还不健全,从而导致人们对保护航道资源意识淡薄。在涉及“与通航有关的设施”建设过程中,多个环节出现不规范现象,然而相关部门对这些违规行为给予较轻惩罚。此外,很多政府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出现重视陆上环节轻视水上环节,因此,在进行陆上基础设施建设时,为了节约成本,以降低通航标准为代价,损害了航道的利益。
在城镇工矿企业航段,出现众多违章建房的现象,此外人们经常向航道倾倒生活垃圾,这些问题尤其存在于乡镇附近的航道。这些现象屡见不鲜,让航道相关管理部门非常的头疼。因此,依法治航,建立健全航道行政管理法制体系势在必行。
1.2多部门管理,没有形成执法合力。
在航道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职能交叉、多部门管理的局面,水利部分、环保部门等工作交叉重叠。每一个部门都以自身的利益为主,例如:渔政部门在航道上批设的网簖和围河养鱼大大超标,实际上形成了碍航物。
在航道行政管理工作中暴露出多部门管理,没有形成执法合力,当多个部门同时发现违法行为时,对行为的处置存在两个极端现象。或各自为政,只处理与本部门相关的事宜;或这几个部门都不主动去管理,怕承担责任或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对违法行为视而不见。从而导致这些违法行为出现频率增加,处理的难度增大。所以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合力处理,这样才可以事半功倍,同时要注意信息透明化,这样也有助于执法合力。
面对当前航道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强化航道行政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2.1加大执法力度和法制宣传,健全航道法规体系。
航道行政管理执法力度不够,缺乏有效手段,每次遇阻时,我们就缺乏更有力的强制手段,不但达不到执法效果,反而使得一些管理对象认为我们对他们的行为无能为力,特别是一些政策的误导,使得更多的管理对象不服从航道行政部门的管理,如今我们工作的开展,单凭我们的人力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新的政策支撑,管理对象也需要新的认识。
针对当前,依法治航工作缺乏力度的现象,需要专门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让航道行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为航道行政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借助相关平台,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尤其是网络平台向政府、企业和群众宣传航道管理的法律、法规,让更多的人了解相关的规定,让航道行政管理工作的公开化。
通过多年工作实践,我们认识到,行政执法最大的难点不在于法律的不健全,而是群众对法律法规和执法人员从事执法工作的认识不足所致。为此,加强法律宣贯,提高群众法律意识,显得尤其重要。我们采用几种方式进行:首先,在日常的巡查过程中或在人群集中的地方,通过设立板报、挂横幅、设置咨询岗等方式,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航道相关法律法规;其次,加强与当地乡镇政府的沟通、联系、协调,将沿江行政村作为一个独立的宣传小组进行宣传,将宣传工作下沿到沿江村落,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同时也会使宣传推广工作效果更佳。
此外,如可以出台《航道法》、《航运法》、《航道监管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航道法规体系,明确依法行政,加强航道行政管理对改善通航条件,保证航道畅通和航运安全的重要性,思想源头上提高对航道行政管理工作的认识。
当然航道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也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事,若发现工作人员出现严重的违法管理行为,应该依照相关规定对此行为严重制止,采取严重的惩罚措施,积极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
2.2加大改革力度和现场监管力度。
积极开展施工现场监管,强化责任意识。为强化现场监管检查,就需要对已审批或正在审批的项目进行定期跟踪、现场监管,并不定期的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管、检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要保证审批项目在施工期内始终处于有效监控,避免失控状态发生。
充分发挥联合执法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近年与水利、海事等部门开展的“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对非法采砂、违规建筑、违章船舶、非法餐饮船等违章、违规行为进行整顿,辖区联合执法平台已初步建成,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的优势,既弱化航道单一执法手段不足的弊端,又达到有效整治侵害航道违法行为的目的,有效保护航道及航道设施,确保航道建设正常、有序开展。
2.3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保护航道资源,保持航道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是航道行政管理的重中之重。目前,航道行政管理工作部门之间职能重叠,所以应该加大行政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与协调,对出现的航道权益的违法行为,多个部门可以联合进行处理,航道、水利、海事等部门应该建立长期的联系,并形成定期的联合会议制度,构建联合沟通与协调机制,对违章设施和违章倾倒废弃物的现象及时制止和处理。
目前,航道行政管理面临的一项重要难题是查处违章建筑物和向航道倾倒废弃物。该问题跨越的区域多,工作相当复杂,当然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禁止违章建筑物和向航道倾倒废弃物,但是此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在于:现场的监管力度不大,没有有效的管理。所以,应该把现场监管查处违章建筑物和向航道倾倒废弃物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做好巡航管理和信息及时反馈的工作,让管理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信息反馈工作深入到每一个基层员工。
2.4做好人才选拔和引进工作,提高行政管理干部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潘德民.航道行政管理的分析与探索[j].民营科技,20xx(09)。
[2]李琳.桂林漓江旅游航道行政执法工作的分析和研究[j].珠江水运,20xx。
[3]李琦.论内河航道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华章,20xx(07)。
行政管理相关论文篇七
教育行政管理制度在学校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质上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已经渗透到了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对教育、教学成效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高效、良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必然会促进教育事业的长足、稳定发展,促进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当下世界各国的教育行政管理实践情况来看,为了实现教育行政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协调政府与教育部门之间的关系,法律是实现教育管理的主要保障,然后才是一些具体的行政命令与市场调节方式等。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也都是集中在通过教育立法的形式来构建法制路径。其中由美国联邦教育部设置的政府间关系教育顾问委员会的成员就包括一些民众代表、民选地方官员代表、公私立中小学代表、公私立大专院校代表、教育部官员代表等。英国创办的中央教育审议会,其参与的成员包括一些中小学教师、企业界人士、科学界和宗教界代表;法國的国家教育最高审议会中包括一些国立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教师代表、教育行政部门的代表以及其他各阶层代表;日本的中央教育审议会中其成员包括学校(大学和中小学)教育人员、新闻界和企业界人员。总的来说,世界各国创立教育行政管理审议或者咨询机构的目的,就是集思广益,扩大信息源,以防止因为教育决策过于专断而出现重大失误的情况,通过这样的审议与咨询会议来进一步监督教育行政机构的工作,避免其在工作和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上存在偏差。
二、优化教育管理体系,进而不断完善办学体制。
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实施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共同点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在教育管理和教育行政管理中的国家干预或者政府干预,通过扩大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自主权的形式来实现教育行政的民主化,通过实施教育管理民主化的方式促进教育决策和立法的民主化,进而实现人们意识上的真正转变。
目前教育与教育行政管理的民主化已经成为教育行政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这样的管理体制可强化中央政府在教育行政管理中的宏观指导作用,在这样的宏观政策指导下需要不断加强学校和地方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权限的合理分配,进而使得管理体制从纵向垂直向横向扁平模式转变。在这样的模式下,政府从对教育机构实行全过程、全方位控制转变为通过政府的行政立法、资源支持、政策支持、教育质量的督导和信息服务等举措来进行教育领域的宏观调控,政府对教育的行政管理从原有的命令式转变为现在的提供指导、建议。
2.实现权力的下放。
为了进一步减少政府对教育行政管理的过度干预,世界各国将教育行政管理权下放成为一种趋势。所谓权力下放,就是指将教育管理的权力下放或者进行授权和分权。具体措施可以是将一部分学校的管理权从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下放到学校,这样一来,学校就从原来的制度执行机构变成了制度的制定和决策机构,在制定和决策过程中享有更多的权力和责任。目前权力下放的办学体制已经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很多国家也都意识到,要想彻底改变教育管理缺乏活力、效率低下的现状,仅仅依靠中央和地方政府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时候还需要给学校更大、更多自主决策的空间。
在实现权力的下放和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调整的过程中,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做法是将诸多原属于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直接下放到学校,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推动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高校应建立一套更加科学、完善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与组织制度,因此,研究国外教育行政管理的体制及其改革趋势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2]陈登福.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xx.
行政管理相关论文篇八
本文主要针对的是:在涉及“与通航有关的设施”的管理过程中,航道行政管理暴露出的问题给行政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从加大执法力度和法制宣传,健全航道法规体系、加大改革力度,深化体制改革、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实施任期考核、做好人才选拔和引进工作,提高行政管理干部素质水平五个方面提出强化航道行政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所谓航道行政管理,就是航道部门为了切实保护航道,有效地运用国家赋予的权力,通过一定的组织、领导、计划、指挥、控制、协调等形式,按照法定的程序并运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要素,以实现国家职能与目标的活动。航道行政管理是航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专业管理,又是一种现场执法。航道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直接体现航道部门的服务水平。当前,河流作为国家资源,国家成立了若干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如水利部门、航道部门、海事部分等。很多航道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是在工程开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给航道行政管理带来很多影响,航道行政管理仍是航道管理中一项重要难题。因此加大航道行政管理工作确保航道的通航安全工作势在必行。
1.1依法治航工作缺乏力度。
当前,我国现阶段在航道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制还不健全,从而导致人们对保护航道资源意识淡薄。在涉及“与通航有关的设施”建设过程中,多个环节出现不规范现象,然而相关部门对这些违规行为给予较轻惩罚。此外,很多政府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出现重视陆上环节轻视水上环节,因此,在进行陆上基础设施建设时,为了节约成本,以降低通航标准为代价,损害了航道的利益。
在城镇工矿企业航段,出现众多违章建房的现象,此外人们经常向航道倾倒生活垃圾,这些问题尤其存在于乡镇附近的航道。这些现象屡见不鲜,让航道相关管理部门非常的头疼。因此,依法治航,建立健全航道行政管理法制体系势在必行。
1.2多部门管理,没有形成执法合力。
在航道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职能交叉、多部门管理的局面,水利部分、环保部门等工作交叉重叠。每一个部门都以自身的利益为主,例如:渔政部门在航道上批设的网簖和围河养鱼大大超标,实际上形成了碍航物。
在航道行政管理工作中暴露出多部门管理,没有形成执法合力,当多个部门同时发现违法行为时,对行为的处置存在两个极端现象。或各自为政,只处理与本部门相关的事宜;或这几个部门都不主动去管理,怕承担责任或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对违法行为视而不见。从而导致这些违法行为出现频率增加,处理的难度增大。所以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合力处理,这样才可以事半功倍,同时要注意信息透明化,这样也有助于执法合力。
面对当前航道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强化航道行政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2.1加大执法力度和法制宣传,健全航道法规体系。
航道行政管理执法力度不够,缺乏有效手段,每次遇阻时,我们就缺乏更有力的强制手段,不但达不到执法效果,反而使得一些管理对象认为我们对他们的行为无能为力,特别是一些政策的误导,使得更多的管理对象不服从航道行政部门的管理,如今我们工作的开展,单凭我们的人力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新的政策支撑,管理对象也需要新的认识。
针对当前,依法治航工作缺乏力度的现象,需要专门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让航道行政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为航道行政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法制氛围,借助相关平台,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尤其是网络平台向政府、企业和群众宣传航道管理的法律、法规,让更多的人了解相关的规定,让航道行政管理工作的公开化。
通过多年工作实践,我们认识到,行政执法最大的难点不在于法律的不健全,而是群众对法律法规和执法人员从事执法工作的认识不足所致。为此,加强法律宣贯,提高群众法律意识,显得尤其重要。我们采用几种方式进行:首先,在日常的巡查过程中或在人群集中的地方,通过设立板报、挂横幅、设置咨询岗等方式,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航道相关法律法规;其次,加强与当地乡镇政府的沟通、联系、协调,将沿江行政村作为一个独立的宣传小组进行宣传,将宣传工作下沿到沿江村落,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同时也会使宣传推广工作效果更佳。
此外,如可以出台《航道法》、《航运法》、《航道监管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航道法规体系,明确依法行政,加强航道行政管理对改善通航条件,保证航道畅通和航运安全的重要性,思想源头上提高对航道行政管理工作的认识。
当然航道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也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办事,若发现工作人员出现严重的违法管理行为,应该依照相关规定对此行为严重制止,采取严重的惩罚措施,积极树立良好的工作形象。
2.2加大改革力度和现场监管力度。
积极开展施工现场监管,强化责任意识。为强化现场监管检查,就需要对已审批或正在审批的项目进行定期跟踪、现场监管,并不定期的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管、检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要保证审批项目在施工期内始终处于有效监控,避免失控状态发生。
充分发挥联合执法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近年与水利、海事等部门开展的“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对非法采砂、违规建筑、违章船舶、非法餐饮船等违章、违规行为进行整顿,辖区联合执法平台已初步建成,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的优势,既弱化航道单一执法手段不足的弊端,又达到有效整治侵害航道违法行为的目的,有效保护航道及航道设施,确保航道建设正常、有序开展。
2.3加强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保护航道资源,保持航道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是航道行政管理的重中之重。目前,航道行政管理工作部门之间职能重叠,所以应该加大行政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与协调,对出现的航道权益的违法行为,多个部门可以联合进行处理,航道、水利、海事等部门应该建立长期的联系,并形成定期的联合会议制度,构建联合沟通与协调机制,对违章设施和违章倾倒废弃物的现象及时制止和处理。
目前,航道行政管理面临的一项重要难题是查处违章建筑物和向航道倾倒废弃物。该问题跨越的区域多,工作相当复杂,当然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禁止违章建筑物和向航道倾倒废弃物,但是此现象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在于:现场的监管力度不大,没有有效的管理。所以,应该把现场监管查处违章建筑物和向航道倾倒废弃物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做好巡航管理和信息及时反馈的工作,让管理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信息反馈工作深入到每一个基层员工。
2.4做好人才选拔和引进工作,提高行政管理干部素质水平。
[1]潘德民.航道行政管理的分析与探索[j].民营科技,20xx(09)。
[2]李琳.桂林漓江旅游航道行政执法工作的分析和研究[j].珠江水运,20xx。
[3]李琦.论内河航道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华章,20xx(07)。
行政管理相关论文篇九
在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室学习处理日常的行政事务,熟悉整个企事业单位工作的过程,通过实践学习,使所学理论知识得到验证,培养灵活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并且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增长和扩充知识面,增加对社会的接触,为在毕业后能快速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二、实习时间。
xx年3月1日至5月31日三个月。
三、实习单位。
博兴县文化馆。
四、实习内容。
实习刚开始时,我的指导教师根据我的专业特点,给我分配了办公室日常工作以及初步学习会计实践。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工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许看不惯企业之间残酷的竞争,无法忍受工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领导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逐步积累起经验。“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除了英语和计算机操作外,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很少。我负责的办公室工作,平时在工作只是打打电话处理文件,几乎没用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就连以前学过的会计基础知识也不能很好的应用。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太快,靠原有的一点知识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由于现在还住校,所以每天7点不到就得起床去挤公交车,就算再寒冷再差的天气,只要不是周末,都得去上班,我们必须克制自己,不能随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来,而在学校可以睡睡懒觉,实在不想上课的时候可以逃课,自由许多。
每日重复单调繁琐的工作,时间久了容易厌倦。像我就是每天就是坐着对着电脑打打字,显得枯燥乏味。但是工作简单也不能马虎,必须具备坚忍不拔的个性,遭遇挫折时绝不能就此放弃,犯错遭领导。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依靠父母的收入,而有些人则是大手大脚的花钱。也许工作以后,我们才能体会父母挣钱的来之不易。而且要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理财能力。
五、实习体会。
踏上社会,我们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由于存在着利益关系,又工作繁忙,很多时候工友不会像同学一样对你嘘寒问暖。而有些工友表面笑脸相迎,背地里却勾心斗角不择手段,踩着别人的肩膀不断地往上爬,因此刚出校门的我们很多时候无法适应。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每天只是在等待着下班,早点回去陪家人。生病时的轻轻一句慰问,都有助于营造一个齐乐融融的工作环境。心情好,大家工作开心,效率高。在电视上不止一次的看到职场的险恶,企业里工友之间的是非,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多工作,少闲话”。且在离毕业走人仅剩的几个月,更加珍惜与同学之间的相处。
我是学管理的,在书本上学过很多套经典管理理论,似乎通俗易懂,但从未付诸实践过,即使在办公室中也很难处理一些令人措手不及的事情。也许等到真正管理一个企业时,才会体会到难度有多大;我们在老师那里或书本上看到过很多精彩的谈判案例,似乎轻而易举,也许亲临其境或亲自上阵才能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实习这两个月期间,我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未来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文档为doc格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思想宣传如何写 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要点(4篇)
- 最新毛概大学论文(模板12篇)
- 最新简历的实践经历参考范文简短(模板20篇)
- 护理综述护理论文范文范本(模板10篇)
- 单位请假公函格式范文(精选14篇)
- 劳动节手抄报内容如何写(通用16篇)
- 最新幼儿园小班家教文章幼儿园小班家教知识文章(通用15篇)
- 部队留队个人申请书(大全15篇)
- 最新支部书记个人工作总结报告支部书记工作总结范文简短(通用19篇)
- 科技强国我的梦科技强国我的梦如何写 科技强国我的梦日记(7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