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八年级文言文观潮知识点总结范本(实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7:27:24 页码:14
2023年八年级文言文观潮知识点总结范本(实用16篇)
2023-11-12 07:27:24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自己与他人的竞争力。在写总结时,要注意语法和拼写的准确性,避免出现错误和不流畅的表达。这是一份总结范文的汇总,期待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八年级文言文观潮知识点总结范本篇一

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气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3、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其它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吸盘挂衣钩能紧贴在墙上、利用吸管吸饮料。

4、首次准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1)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2)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结论:大气压p0=760mmhg=76cmhg=1.01×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4)几点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d、标准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5、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米内,每升高10m,大气压就减小100pa;大气压还受气候的影响。

6、气压计和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

7、大气压的应用实例:抽水机抽水、用吸管吸饮料、注射器吸药液。

8、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增大。(应用:高压锅)。

如何学好物理。

1上课专心听讲。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以为老师讲得简单而放弃听讲,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当成是复习、巩固。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同看法下课后再找老师讨论。做好笔记为辅,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

2自觉独立复习。

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题目要有一定的数量,更要有一定的质量,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难度。此外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要想对于物理的过程中,要清楚的,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我们都要先把图画出来,还有在学习的时候,我们都要专心的听讲,在上课的时候不走神,还有不要自以为是,要不断的学习,向老师和同学问一下,还有这样的话我们要多练习,这样的话就能好好的把物理学下去,在学习的时候多练习。

3重视实验、勇于探究。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物理的规律、原理都是通过物理实验现象或数据分析,总结或推理出来的。我们教材中就有大量的物理实验要求同学们去做,去探究。只有同学们敢于实验,敢于实践,敢于动手,才能把物理真正学好。

物理如何去分析解题。

物理刚开始学的都是最简单的,每个人都能学会,可是物理难度一旦提升,只有极个别学生能学会物理,这就是物理思维在作怪。高中物理的难点在于如何理解物理的每一个运动过程及每一个思维方式,而是背公式或计算,因为解一道物理大题用不到几个公式。

学物理要学会理解与分析,要熟知每一个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对其变形公式也要熟练掌握。物理要对公式及规律理解的很到位,不管怎么出题或者怎么变化都能找到它的本质,也就是任何题目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大家要有能力学会它。

在做物理题目时,首先要在大脑中对物理过程进行分析,先不要急于去解题,先要对已知条件进行分析、分解,把所有已知条件都利用好,因为题目里给出的条件有些是有诱惑性的,有些对解题非常有帮助,是解题的关键点所在,所以要把每一个步骤都进行细致的分析。

八年级文言文观潮知识点总结范本篇二

一、山脉纵横交织。

1、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

(1)山脉纵横交错,把全国分成若干地形区。

(2)山脉成为地形区的界线p27的表格1。

2、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p21。

(1)东西走向的山脉:最北一列:天山和阴山;中间是昆仑山和秦岭;靠南的一列是南岭。

(2)南北向的山脉:位于中国中部的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台湾山脉的主峰玉山是中国东部最高峰。

(4)西北—东南向的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6)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界线:

河北和山西(太行山)福建和江西(武夷山)湖北和重庆(巫山)。

青海和甘肃(祁连山)西藏和新疆(昆仑山)广东和湖南(南岭)。

3、中华五岳:泰山(山东)、华山(陕西)、衡山(湖南)、恒山(山西)、嵩山(河南)。

我国山脉两侧地形区名称一览表。

一、地形复杂多样。

1、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和山地。

2、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主要地形区特征:

(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大江大河发源地;。

(2)内蒙古高原——开阔坦荡,地面起伏和缓。

(3)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4)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

(6)准噶尔盆地——绿洲和垦区,受大西洋湿润气流影响。

(7)柴达木盆地——内陆高原盆地和“聚宝盆”;平均海拔最高。

(8)四川盆地——紫色,红色盆地,内有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9)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林业和牧业。

(10)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最大,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鱼米之乡。

(11)山地面积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山地的优缺点:p28。

(12)山区: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合称山区,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3。

(13)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一、地势西高东低。

1、我国地势的突出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三级地势阶梯的概况:p20。

1、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经济、水能的影响:

(1)对气候:使海洋湿润气流从东至西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2)对河流: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3)对交通:东西向的河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4)对经济: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5)对水能:在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有利发电。

读图p30三个阶梯的分界线及地形区。

八年级文言文观潮知识点总结范本篇三

1、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各种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探索。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结果: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3、辛亥革命。

(1)背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2)孙中山创建革民党。

〈1〉兴中会:1894年,美国檀香山。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见书36页会址)〈2〉中国同盟会:1905年,日本东京。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机关刊物《民报》。

〈3〉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阐释为民族)建立民国(建立民主共和国,阐释为民权),平均地权(改革土地制度,阐释为民生).“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1)武昌起义:1911年,标志着辛亥革命开始,武昌起义成功带来的影响:仅一个月左右,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清朝的统治名存实亡。

(2)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地点: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八年级文言文观潮知识点总结范本篇四

1.在一定条件下必定出现的现象叫做必然事件。

2.在一定条件下必定不出现的现象叫做不可能事件。

3.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事件。

23.3时间的概率。

1.用来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叫做这个事件的概率。

2.规定用0作为不可能事件的概率;用1作为必然时间的概率。

3.事件a的概率我们记作p(a);对于随机事件a,可知0。

4.如果一项可以反复进行的试验具有以下特点:

(1)试验的结果是有限个,各种结果可能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

(2)任何两个结果不可能同时出现。

那么这样的试验叫做等可能试验。

6.列举法、树状图、列表。

23.4概率计算举例。

八年级文言文观潮知识点总结范本篇五

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属可再生资源。

(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2、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源属非可再生资源。

(石油、矿产资源等)。

3、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

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4、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

5、土地国家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6、中国是一个贫水国家,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名在第一百一十位之后。

7、海洋水占地球全部水资源的97%,淡水资源仅占2.5%。

在地球全部的淡水资源中,只有0.3%人类可直接使用。冰川、深层地下水占全部淡水资源的98%。其中大部分淡水资源分布在冰川及两级地区。

8、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配很不均匀。

从时间分配看,夏季我国降水集中,冬春季则降水少;从空间分配看,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有效办法。(南水北调工程,引黄济青工程,引滦济津工程)。(我国降水量800mm分界线和一月份0℃等温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

9、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八年级文言文观潮知识点总结范本篇六

1、引起变异的原因: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

2、变异的类型:

3、(1)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基础改变而引起的变异。

(2)不遗传的变异:单纯由环境而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3)有利变异:对自身有利。

(4)不利变异:对自身不利。

3、生物变异的意义: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培育动、植物的新品种。

4、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

5、”南橘北枳”是南方的橘子移到北方之后,味道、色泽等发生变化,不能称为橘,只能称为枳的现象,原因是二者的基因型虽然相同,但环境条件的改变使性状发生了改变。

6、变异的应用。

(1)太空椒:基因突变。

(2)高产抗倒伏小麦:基因重组。

(3)高产奶牛:人工选择。

7、把大花生的种子种下去所收获的种子一定都大吗?

不一定,要由控制花生大小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组成来确定的。假设“a为显性基因控制性状”大,“a为隐性基因控制性状”小,大花生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如果是aa期后代均表现为大,如果是aa,其后代就有大、小两种可能(不考虑环境因素)。

八年级文言文观潮知识点总结范本篇七

(1)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部门。

(2)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2.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1)东西差异:西牧东耕。

西部主要发展畜牧业。

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东部主要发展种植业、林业、渔业(沿海地区海洋渔业;南方地区淡水渔业)。

(2)南北差异: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北方地区:

粮食作物:小麦(东北:春小麦;华北:冬小麦);。

油料作物:大豆(东北平原)、花生(华北平原)。

糖料作物:甜菜。

作物熟制: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两年三熟)。

南方地区。

粮食作物:水稻;。

油料作物:油菜;。

糖料作物:甘蔗;。

作物熟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海南(一年三熟)。

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1)宜粮则粮:平原地区。

(2)宜林则林:山区。

(3)宜渔则渔:河湖、海洋。

(4)宜牧则牧:适合牧草生长的地区。

(5)城市郊区:积极发展蔬菜、花卉、肉、蛋、奶。

初二地理复习方法。

1.明确目标,制定复习计划。

作为学生,首先要明白这个考试的重要性。既要重视,又要藐视它。在复习之前,根据老师总的计划,可以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有的放矢,什么时间复习什么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地理复习中大体分四个阶段跟进:第一阶段是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也就是对教材的全面复习,重双基,关注重点、考点、关键点、易错点、热点等;第二阶段是精选习题,做好专题训练,提升为主,重视地理学科思想,强化训练,总结归律,寻找问题本质,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养成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第三阶段是进行模拟测试,以考代练,考试限定时间,训练作题速度,通过考试查漏补缺,进一步提升能力,同时强化心理素质;最后阶段,回归课本,反思回味,扫清盲点,调整心态,树立信心。

2.落实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试题无论怎样变化,都是地理基础知识的不同演绎和迁移,即使是综合试题也是在基础之上的综合。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就很容易在考试过程中遇到障碍。对基础知识进行全面复习的第一阶段,一定要特别重视,力争做到“当天内容及时消化,每单元知识及时巩固”,力争吃透每个知识点。强化自己复习计划的使用,可以和同学进行组内监督,或者让家长监督。保证基础知识的落实,才有熟练运用的可能。

3.活用地图,利用地图引领复习。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在学生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地图去记忆,复习,尽量将所有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去。

地理复习中的读图一般包括识、析、绘、默四个主要环节。

识读地图是学习地图知识的基础。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弄清楚地图上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是什么”,“有什么”,“在哪里”。析图是为了说明“为什么”的问题。在教学中,训练学生根据地图分析地理事物,要注意由简到繁、从易到难、由单幅到多幅地图的复合过程。因为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常常结合在一起,相互之间有紧密的联系,这些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

所以在复习中要结合地图记忆,这样记的知识不会是死的,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做到“脑中有图”,图中有知识,才是最好的效果。

八年级文言文观潮知识点总结范本篇八

政治课是为初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到了初二的时候,我们要更加认真学习政治,因为这段时间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点。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

八年级。

政治。

知识点。

总结。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我国现行宪法第5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推进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前提。因此,全体公民必须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坚决反对任何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维护国家统一是指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方式分裂国家、接受外国势力支配、割让领土、服从外国势力或要求外国干涉中国内政,必须坚决反对外来侵略或危害国家政权统一的行为。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指每个公民都有责任维护各民族间的平等、团结和互助关系,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全国各族人民都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自己的崇高责任,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形式制造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

我国现行宪法第5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是保护人民、打击敌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的重要工具。因此,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每个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神圣职责。国家秘密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因而严守国家秘密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大事。公共财产是巩固国家政权、使国家日益繁荣富强的物质基础,因而所有公民都必须爱惜和维护国家和集体的财产。公民遵守劳动纪律,对于保证社会化大生产的正常进行,提高劳动效率,保护劳动者的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也是保证人民正常生活和工作,谋求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因此遵守公共秩序和尊重社会公德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四)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我国现行宪法第55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其他事业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它不仅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安定和幸福。因此,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崇高职责。根据义务兵役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服兵役的义务,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五)依法纳税。

我国现行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税收是国家筹措资金的重要方式和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公民履行纳税义务在性质上属于公民对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援。为保证公民纳税义务的履行,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税收法规。因此,每个公民都应自觉遵守和执行各种税收法规,对偷税漏税行为,国家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六)其他基本义务。

除了上述所列义务外,宪法第49条第2款规定了“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第3款规定了“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保证国家繁荣富强、子孙万代永享幸福的千秋大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是我国公民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父母遗弃和虐待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虐待父母的行为,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严重的还要受到法律的惩处。此外,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隐私受保护。

1.隐私的含义和内容。

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个人秘密;总有许多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都属于隐私。具体包括: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个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私人领域,如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

2.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迫切。

3.隐私权的含义。

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4.法律保护隐私的意义。

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

5.隐私权的内容。

隐私权的真谛是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

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有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

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如依法不公开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储蓄密码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对的信件、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开。公民有权自己决定利用自己的个人信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活动,如将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写成自传,公开自己的信件等。

6.侵犯隐私权的后果。

侵扰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7.我们应该如何尊重他人隐私?

(1)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

8.隐私权受侵犯时的做法。

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示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赔偿。

9.侵犯隐私权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

日记。

私拆信件等手段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都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10.维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与世隔绝。当自己遇到麻烦、产生困惑、出现烦恼时,应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成长所需的理解和帮助。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1、如何尊重他人隐私?

(1)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不搬弄是非、揭人短处、扰人安宁;不因好奇而热衷于打听别人私事、传播别人的秘密。

(2)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替亲人、朋友保守秘密。这不但能保护自己的隐私,也是对他人隐私的保护和尊重。

2、侵害隐私权的表现。

(1)侵扰他人私生活、公开他人隐私的行为;(2)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这些侵害隐私权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3、保护自己隐私权的。

方法。

(1)运用法律保护隐私权: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2)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

4、青少年如何增强自我保护隐私的意识?

我们在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律己,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另外,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在上网时要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的知识,以避免个人隐私在网络中被浏览和扩散。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八年级文言文观潮知识点总结范本篇九

1、目前己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这些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植物种类大约30万种)。

2、生物的多样性:1)种类的多样性;2)生活环境的多样性;3)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3、鱼之所以能在水里生活,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1)能靠游泳老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2)能在水中呼吸。

4、鱼可以在克服水中阻力的结构:流线形(梭子形、纺锤形)身体;身体表面分泌粘液。

5、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有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背鳍、胸鳍、腹鳍、臀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改变方向。

6、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7、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到辅助协调的作用。

8、鳃是鱼的呼吸器官。

9、鳃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因此鳃是鲜红色的。

10、鳃丝又多又细,是为了扩大与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充分进行气体交换。鳃不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氧,鱼离开水后,鳃丝相互覆盖,减小了与空气接触面积,不能从空气中得到足够的氧气,因此缺氧窒息而死。

11、鱼鳃对水中呼吸至关重要的特点:鳃丝鲜红,含丰富毛细血管;鳃丝又多又细。

12、水从鱼口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13、流出鱼鳃的水中,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14、气体交换:水中co2鳃丝的毛细血管中鳃丝中co2水中。

15、鱼的主要特征:体表常常有鳞,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6、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7、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

18、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的动物,叫做甲壳动物。甲壳动物用鳃呼吸。

19、腔肠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都是无脊椎动物。

20、水中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21、与水域环境相比,陆地环境要复杂得多。1)比较干燥;2)昼夜温差大;(3)缺少水中的浮力;(4)有气态的氧;(5)陆地环境复杂多变。

环境及时做出反应。

23、环节动物不是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是无脊椎动物。

24、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

25、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因为蚯蚓是冷血动物,温度变化不大,适合蚯蚓生活。

26、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

27、蚯蚓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刚毛的支撑和固定运动。

28、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系统,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空气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29、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30、恒温动物比不恒温动物较高等,更能适应环境,有利于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

31、兔的体温恒定,不仅靠体表的毛,还需发达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共同协调。

32、兔的后肢较长,前肢较短,后肢肌肉发达,适于跳跃。

33、门齿切断食物犬齿撕裂食物臼齿磨碎食物。

34、兔的心脏和肺的结构及部位与人体的相似,这说明了人与兔的分类很接近,同属哺乳动物。

35、食性、植食性(如兔);肉食性(如狼);杂食性(如人)。

36、盲肠主要用于消化纤维,草食性动物盲肠发达。

37、兔的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臼齿适于磨碎食物。兔的消化道上有发达的盲肠,这些都是与它们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的。

38、兔有发达的大脑及遍布全身的神经,有发达的四肢,使它们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相应的反应。

39、哺乳动物是最高等的动物,是脊椎动物,种类很多,地球上大约有4000多种,除极个别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等特征(其他特征: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属恒温动物,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40、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

41、鸟的外形呈流线形,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

42、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有保暖作用),正羽有羽轴,翼呈扇形,可增大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3、鸟的胸肌发达,附于龙骨突,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44、鸟的骨骼中空,轻而坚固,胸骨突出,有龙骨突的结构,便于发达的胸肌附于胸骨(龙骨突),减轻重量,利于飞行。

45、鸟类消化特点:1)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满足飞行时能量的消化;2)粪便不贮存,减轻体重,利于飞行;3)直肠短,排便频繁。

46、鸟的心脏发达,工作能力强,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强,有利于飞行。

47、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不是呼吸器官),辅助肺进行呼吸,满足飞行时氧气的需要。

48、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鸟飞行时才进行双重呼吸)49、恒温动物哺乳动物、鸟类(其余都是变温动物)。

50、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呼吸,体温高而恒定。(鸟飞行时才进行双重呼吸)。

51、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已知的种类超过100万种(占动物种类的4/5),昆虫有三对足,能爬行;有的昆虫的足特化成跳跃足,能跳跃;大多数昆虫都有翅,能飞行。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三对足,两对翅,一对触角)。

52、昆虫的翅与鸟翼结构不同,但就适于飞行来看都有这些共同点:都有利于飞行的扇形结构,这些结构的运行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都可以在空气中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相对身体来说,都有轻、面积大的特点,利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53、翅对昆虫生活和分布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取食,逃避敌害,扩大活动和分布范围,有利于寻偶,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

54、昆虫的外部特征: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运动器官翅和足都生在胸部。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在外骨骼上,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会发生蜕皮),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呼吸器官位于腹部中央)。

55、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有蜘蛛、蜈蚣、虾、蟹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56、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此后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这样的动物叫做两栖动物。

57、动物的行为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58、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骨、骨骼肌(运动肌肉)、骨与骨之间的连接(如关节))组成的。

59、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接(如关节)组成。

60、人有206块骨颅骨、胸骨、肋骨(不能活动);躯干骨(半活动)四肢骨(能活动);能活动的骨连结(关节)。

61、人有26块脊椎骨(半活动骨连结)。

63、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是骨绕着转动的点。

64、人体主要的关节:上肢;肩关节;下肢;髋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腕关节;踝关节;指关节;趾关节.

65、所有脊椎动物都有关节。

66、运动时,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容易受伤。

67、如何在运动中保护关节:一、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二、运动强度应适当;三、佩戴护腕和护膝。

68、骨骼肌(是器官)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69、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70、为什么骨骼肌能牵动骨: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71、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72、人全身有六百多块骨骼肌,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73、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74、当然,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75、一句话概括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骨骼肌收缩,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运动。

76、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77、有很多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二者结合的结果,如鸟的迁徙。

78、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学习行为使动物更能适应多变的环境,更好地生存。

79、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越能适应复杂环境。同样,环境越复杂,要学习的行为越多。

80、先天性行为有很大局限性,如果一种生物只有先天性行为而没有学习行为,就会被自然淘汰。

81、对一个人来说,技能的训练和知识的学习是与大脑的发育阶段相适应的,一旦错过学习的关键时期就很难弥补。

82、社会行为的特征: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3、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83、群体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制度。

84、“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会对它做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还击,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

85、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86、社会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靠群体的力量往往更易获得食物和战胜天敌的侵袭,能有效保证物种的繁衍,使群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活。

87、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人有人言,兽有兽语)。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88、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在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89、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2)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4)生物防治。

90、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除以虫治虫外,还有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等。

91、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人们食用;在医药保健方面发挥作用;在观赏、娱乐方面,文学艺术方面有一定的形象;人们在生活中用来比喻一些形象或某些特点;动物传播给人类一些疾病(害处)。

9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93、现在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生物(如动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

94、生物反应器的好处: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95、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仿生。

96、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

97、细菌的菌落比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霉菌形成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还能呈现红、褐、绿、黑等不同的颜色。

98、从菌落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可以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以及它们的不同种类。

99、菌落常用来作为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100、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1)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营养基。2)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冷却。3)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此过程叫接种)。4)培养皿放在保持恒定温度的培养箱中(也可以放在室内温暖的地方)进行培养。101、细菌和真菌是生物圈中广泛分布的生物。

102、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需要水分、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还有有机物。

103、经过严格高温霉菌的环境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

104、乳酸菌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才能把有机物分解成乳酸。

105、所有的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106、有些细菌互相连接成团或长链,但每个细菌也是独立的生活的。

107、细胞结构示意图:

108、营养方式分为自养和异养,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都为异养,异养又分为腐生和寄生。

109、有些细菌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还可以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无处不在。(细菌分裂速度极快)。

110、酵母菌为单细胞真菌。霉菌、食用菌、大型真菌为多细胞真菌。

112、真菌的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进行孢子生殖。

113、酵母菌为出芽生殖。

114、青霉:孢子青绿色,排列呈扫帚状。营养方式为异养。

115、曲霉:孢子有多种颜色,排列呈放射状。营养方式为异养。

116、引起食物发霉的真菌为霉菌。细菌真菌。

相同点: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异养)。

不同点:单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分裂生殖。既有单细胞种类也有多细胞种类,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多数为孢子生殖。

117、比较真菌与细菌:

118、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参与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患病(3)与动物共生。

119、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20、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有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121、细菌和真菌中有一些种类营寄生生活,它们从活的动植物体和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导致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疾病。

122、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一旦分开,可以独立生活,叫做共栖)。

123、寄生(往往有害);共生(互利)。

125、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称作呼吸作用)。

126、食物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的腐烂,因此食品保存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防腐。防止食物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新军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生长和繁殖。

127、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抗菌素)。

128、科学家还能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其他生物的某种基因转入一些细菌内部,只这些细菌能够生产药品(用细菌做生物反应器)。

129、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抗生素。

130、生物分类的意义:了解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使每个物种在生物分类上的位一目了然,同时也进一步明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13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形态结构、内部构造、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132、在被子植物中,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133、每个界分为六个更小的等级,它们从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134、两种生物之间共有的分类单位越多,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

135、纲亚门门。

136、分类登记越高,射干内务体间的差异越大,共同特征越少,所含生物数量越多。

137、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是基因的多样式,外在形式是种类的多样性。

138、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139、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

140、生态系统的多阳性受到破坏就会导致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丧失。

141、自然条件下,平均20xx年一种鸟类灭绝。平均8000年一种哺乳动物灭绝。

142、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1)生存环境改变和破坏;2)掠夺式的开发利用;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

143、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法律有《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护法》。(每个法律前要加“中华人民共和国”)。

144、建立自然保护区分为:就地保护和圈地保护。

145、森林是全球50%~90%的陆生生物的家园。

146、珙桐是被子植物。银杉是裸子植物。

八年级文言文观潮知识点总结范本篇十

(1)立体几何图形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柱体;

棱柱体积统一等于底面面积乘以高,即v=sh,

第二类:锥体;

包括:圆锥体和棱锥体,棱锥分为三棱锥、四棱锥以及n棱锥;

棱锥体积统一为v=sh/3,

第三类:球体;

此分类只包含球一种几何体,

体积公式v=4πr3/3,

其他不常用分类:圆台、棱台、球冠等很少接触到。

大多几何体都由这些几何体组成。

(2)平面几何图形如何分类

a.圆形

注:正方形既是矩形也是菱形

八年级文言文观潮知识点总结范本篇十一

1、记叙文六要素的知识: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2、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3、掌握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描写的方法。

4、揣摩文中重点词语、语句的含义和用法。

爱的旋律。

1、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的语言特点。

2、掌握典型事例真实、生动、传神的表现人物的性格,重点研读买《山海经》部分,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3、学习《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欲扬先抑的写法及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的方法,把握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熟读课文,掌握每一个生字词和文学常识。

《背影》。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言,并写出对重点语言的理解。

2、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特别是动作描写和肖像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人生的启示。

八年级文言文观潮知识点总结范本篇十二

存在于原子核内核子之间的一种力。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在原子核尺度内,核力比库仑力大的多;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之内。

总结。

重力的本质是万有引力,是物体和地球之间万有引力的具体化,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地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弹力、摩擦力、静电力、电场力、安培力、洛伦兹力的本质是电磁相互作用。核力是一种强相互作用。还有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称为弱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与放射现象有关。四种基本相互作用构筑了力的体系。

八年级文言文观潮知识点总结范本篇十三

本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以此来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生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生活的美好愿望。

发现桃林(无意)-景色优美。

进入桃源-所见-优美的环境-安定的生活。

所闻:与世隔绝的世界。

所历:热情淳朴的民风。

辞别桃源:不复得路。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五言古诗《桃花源诗》前面的一篇小记,相当于诗的序言。“桃花源”是作者理想生活的蓝图。“记”有记叙的意。是古代常见的文体之一。

施展才能的机会。元熙二年(420)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杀死晋恭帝。残酷的现实更加深了陶渊明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意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发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美好情趣。

(一)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作品。

做阅读理解题时,建议先浏览一下问题,看看这篇文章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浏览文章,可以加快解题的时间,有目的性的阅读,而不是盲目的阅读,不然读完整篇文章也没有抓住重点。

(二)快速粗略阅读,整体感知全文。

根据试卷上的问题,快速粗略阅读,把握文章大意,了解基本信息,了解文体,理清文章的层次和段落,把重点画下来。

(三)精读原文,找“原话”

所谓的找原话就是找到文章作者说的关键字、词、或者句子,答题时可以利用文章的原话来提取答题的重要信息,更有甚者有些试题完全就可用原话来回答,或者引用部分文章的原话来回答,保证答题的准确率,碰到采分点。

1首先阅读全文、把握主旨。

阅读理解是必须要经过阅读的,初中阅读理解一般是以叙事、叙人类的文章,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首先要先通读一下全文,先阅读懂大概的意思是什么,然后理清文章作者的思路,学会归纳每一句每一段、每一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阅读的事实一定要注意,文章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含义,阅读理解的最基本含义就是要阅读者去理解文章中作者的意思,理解上去了才能做出答案。

2学会概括某段中的大意。

阅读理解解题的时候首先要学会概括出一段话中的一个意思,同时能找出文章中某段话与某段话的意思有没有紧密的联系,也就是找出所谓的中心意思。

初中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找出中心语句,并且同时要在理清句与句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贯穿全段的中心意思,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抓住文章中心的主题,才是做阅读理解的关键。

3联系问题去阅读。

阅读全文之后就要开始进入做题阶段了,初中生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应该学会带着问题去阅读,并且能在短文中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可以采用“倒读法”,因为这种方式阅读节省了很多阅读的时间,并且,倒读可以直接的去理解题目和文章中叙事的人物、或者地点,可以一目了然。

同时在阅读的时候要学会在文章中做标记,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把有用的地方,或者某一句有用的句子给划出来,对于存在疑问的句子也可以做一下重点标记。可以有效的帮助到在答题中解决问题。

八年级文言文观潮知识点总结范本篇十四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

2.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

5.速度(常考点)。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

6.匀速直线运动。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7.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

公式:v=s/t。

8.平均速度的测量。

原理: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

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9.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

八年级文言文观潮知识点总结范本篇十五

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

2、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东北三省的积雪期长,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的天然林区。

3、东北三省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北平原又分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4、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地形特征)。

山环:大兴安岭、长白山、小兴安岭。

水绕: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辽河、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是中国和俄罗斯的界河;图们江、鸭绿江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河)。

5、气候: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亚洲北部寒冷的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东北三省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6、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窗户小、墙体厚等特点。房顶坡度大可以有效的避免雨雪在屋顶积存;窗户小、墙体厚有利于御寒保暖。

7、东北农业发展。

有利条件:(1)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2)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不利条件:(1)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2)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8、东北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熟制:一年一熟,热量成为制约东北三省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9、东北平原(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1)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2)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3)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4)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5)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10、东北平原北部地区开发较晚,人烟稀少,沼泽遍布,历被称为“北大荒”。

(1)开发中出现的问题:由于大面积开荒,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2)采取的措施: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

(3)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的淡水湿地,三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沼泽湿地。

11、地位: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目前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

12、重工业基地的发展优势:(1)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2)铁路网稠密,交通便利。

13、部门:依托丰富的资源,东北三省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东北三省的工业主要分布在矿产地附近(靠近原料产地)。

1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解决措施:(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实施产业转型;(3)调整产业结构;(4)发展多样化工业。

世界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1、称谓:文明的摇篮黄土风情: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

2、范围: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陕西省的大部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甘肃省的东南部等。

3、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渭河平原一带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相传在四五千年前,被尊为华夏始祖的炎黄二帝,在这一带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

4、民居: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原因:(1)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容易干燥,容易开挖;(2)降水较少,气候干燥。

5、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的黄土堆积区,海拔在1000~2000米。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来自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

6、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开阔)、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7、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原因: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8、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1)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2)地表-露,缺乏植被保护;(3)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1)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2)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9、水土流失的危害。

(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10、水土保持的措施。

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黄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3、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四川盆地被称为“紫色盆地”。云贵高原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4、河流:水量大、汛期长。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气候条件: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2)地形条件: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3、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

(1)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

(2)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3)三种常见的食材:莲藕、椰子、竹笋。

八年级文言文观潮知识点总结范本篇十六

一、祖国(位置)。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经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第3位。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

(1)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岸线长1.8万千米。

(2)中国海域最大的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

(3)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领海宽度12海里。

(4)钓鱼岛位于东海、黄岩岛位于南海。

二、众多的邻国。

陆界线:2.2万多千米。

陆上邻国:14个: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三、领土的四端:

最北: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

最南: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4°n;。

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四、行政区划。

2、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我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我国有北回归线穿过的行政单位自东向西依次:台湾省(台)、广东省(粤)、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云南省(云或滇)。

5、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两个简称的是云南省(云或滇),贵州省(贵或黔),四川省(川或蜀),甘肃省(甘或陇),陕西省(陕或秦),上海(沪或申)。

6、完全处于地球五带中热带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的人口。

1、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线(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

2、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为13.7亿,占世界人口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省区分布:最多:广东省;最少:澳门。

5、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6、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坚持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中国的民族。

1、56个民族,汉族人口占91.5%,少数民族占8.5%。

2、少数民族人口不一: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人口最多,回族分布最广。

3、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4、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

5、节日: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傣族泼水节,回族开斋节,壮族三月三歌会,藏族雪顿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