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农村社会学论文范文(通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1:41:55 页码:14
2023年农村社会学论文范文(通用18篇)
2023-11-12 11:41:55    小编:ZTFB

时刻保持积极的态度,才能在困难面前保持心态稳定。坚持不懈地反思和总结是写一篇完美总结的基本要求。这些总结范文展示了不同领域的总结方式和表达技巧。

农村社会学论文篇一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学前教育的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我国当今的学前教育的现状来说,仍然存在着阻碍教育发展的因素。本文根据幼儿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到了阻碍发展的几点原因,幼儿教师的待遇问题,幼儿教育的限制因素问题,幼儿教育的法律法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也进行了幼儿教育该如何创新,从转变观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丰富教学内容作出了创新,以确保幼儿教育更好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大的推动了社会大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人才的需求要求也在逐渐改变。21世纪的人才要从小培养,所以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成为了社会上关注的重点,不仅要注重对知识技能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还要培养其具备创新精神,能在复杂的环境面前寻求另外的出路并具备良好的人格品质。目前,全球各国都开始注重人才教育,注重幼儿阶段教育的培养。我国主要是在上世纪9o年代开始实行学前教育,现阶段我们国家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学前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原因,使得在幼儿学前教育开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所以当今我们应该找出难题并进行创新,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当前制约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幼儿目前教育的分析,仍然存在着不利于学前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幼儿园教师的待遇、培训等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大多数幼儿教师认为自己的个人教学水平有限。但是每个人都会有许多对教。

育的看法,幼儿教师们的许多太好的设想并不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得以落实。近,由于全国都重视幼儿们的学前教育,我国针对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也制定了一系列的调整政策。虽然政策上规定了对幼儿教师的待遇要得到相应的改善,但往往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并没有多大改变,造成了教师们的.积极性降低。而且幼儿教师的培训和实践机会也较少,阻碍了幼儿教师们许多学习先进管理经验的机会,给幼儿教育的发展造成了阻碍,许多幼儿园的教学研究活动都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其原本教育的意义。

2.幼儿教育方式方法限制过多。

随着社会上频频出现幼儿园教师虐待儿童的事件,以及许多由于幼儿园监管。

不严导致孩子出现危险的事件,导致幼儿家长以及国家对幼儿的安全问题比较关注。我国目前大多数的幼儿园对每个班级每天的活动地点、内容等都作了明确的限制和规定,禁止幼儿在活动中从事看似危险的探索体验。这种严格的管理方式虽然能够保证学生们的安全,可是大大的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抑制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在体育教育活动中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管理学生们的安全,而不是教育学生创新知识,制约了引导幼儿开展适合幼儿个性的各种活动尝试。

3、学前教育发展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必要的政策规范。

近十年来,我国政府也制定了许多关于幼儿园管理的条例等法规性的文件,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幼儿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水平有了一定量的提高,但是我国的幼儿教育的法规仍然处于劣势状态,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只有制定强有力的法律法规的保障,才能够对更好的实施幼儿的教育,让幼儿得到更好的学习。

二、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1、转变观念,主动接受新的教学理念。

在新课标改革后,我们要想提高幼儿们的教育素质,就要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用科学的方法对幼儿进行教育,接受新的教学理念。要不断研究幼儿生活节奏和保育的关系;在做体力游戏后,观察测量幼儿生理活动反应,根据幼儿们身体的反应来制定以后游戏的类型。在体育课后,通过对幼儿体育活动的录像分析,观察幼儿们体育活动过后身体各项机能的发育情况,研究通过体育运动对学生们身体成长的影响,了解体育产生的积极效果,及时调整活动的安排。要为幼儿们制定一些的提高智力的小游戏,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在课堂上玩耍,通过各种各样的新型游戏来培养幼儿们全方位的素质。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

随着学前幼儿教育的发展,我国对幼儿教育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对于幼儿教师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都在积极的为各个地区的幼儿教师队伍进行大力度的建设和培训,对于各幼儿园的教师招聘也加大了难度,要鼓励幼儿教师进行再培训,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比如,去经济发达地区、文化教育发展较好的地区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等,增强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在提高教师素质与能力的同时,我们不要忽略了幼儿教师的想法与风格,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方法,对待事情都有着不同的态度,幼儿园的管理者要尊重每一名教师的想法,让他们说出自己对待教学的方法和创新意识,对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幼儿园在招收幼儿教师的方面,也要针对性格全方位的培养,不同性格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有着不同的作用,培养儿童对待不同的事情要不同对待,将理性与感性更好的结合。

3、丰富幼儿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幼儿们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幼儿阶段的特点就是对任何事情都会感兴趣,因此,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不要局限于对幼儿智力的培养,广大幼儿教师要充分挖掘各种运动项目的潜能,让幼儿们对体育运动感兴趣不仅能够提高幼儿们的身体素质,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身体的协调力。同时,也可以给幼儿们自由,让他们自己想象想去做怎样的运动,锻炼幼儿们的创造力,提高幼儿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另外在室外进行户外运用,让幼儿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空气。同时,学前教育业是开发幼儿智力的教育,要让幼儿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的习惯,要劳逸结合,才能够更好的学习和成长。可以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给幼儿们提高不同的环境,让幼儿们去角色表演,可以锻炼幼儿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幼儿教育的质量。

农村社会学论文篇二

摘要:高校体育教师的体育消费能力是我们评价教师体育消费能力的重要内容,笔者以云南省部分高校体育教师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研究,力求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对云南省高校体育教师的体育消费状况和消费因素进行了解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云南省高校教师体育教师体育消费。

体育消费在家庭消费或者在娱乐消费中的重要性是我们看消费能力的重要表现内容之一,从我们最基本的体育消费的重要性上来看,大约五分之一的体育教师认为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体育消费在自己日常生活消费中是非常重要的,而超过三分之一的体育教师认为这很重要,所以从现有的调查显示,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消费不重要的和不是很重要的大约占到五分之一左右,从比例上来看,在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心里,体育消费的目的和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体育教师的体育消费心态会影响到教师在同事和学生教学中的体育消费观念,对于地区体育消费和经济发展已经消费趋势产生重要的影响。

调查发现,对于大多数体育教师而言,其年均体育消费占日常生活消费的比例占到十分之一左右,从消费的内容和消费的形式来看,主要是实物消费,从具体的内容来看,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服装、娱乐消费,而在个人消费上,他们大多数主要集中在体育信息消费和娱乐消费。从消费的额度上来看,大多数教师显示,年均消费占到收入的十五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在体育消费方面,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消费的问题持积极的态度。

体育实物消费主要是指用于购买体育服装、体育健身器材、体育娱乐设施等实物方面的消费。这类消费一般具有较大的可持续性和长久性,大多数情况下都非一次性消费,所以往往这类投资属于长时间的或者一段时间的投资。从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所有的实物消费上来看,运动服装的消费占到被调查消费内容三分之一左右,运动饮料的年均消费占到全面体育消费的五分之一左右,一般器材的消费占到全面消费的百分之二左右。我们调查还发现,还有一些体育教师选择购买体育纪念币,他们购买纪念币的主要原因在于纪念币可以保值。

从云南高校体育教师的消费金额来看,家庭体育消费在伍佰元以上的占到被调查对象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调查者认为自己家庭年体育消费的金额不足伍佰元,在这个群体当中,消费超过两千元的占到四分之一左右,超过五仟元的占到五分之一左右,从整个消费层面上来看,很多体育教师认为自己的体育消费额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年增加,但是消费的内容发生变化的并不多,主要在于物价的上涨和商品质量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消费中需要考虑购买力,但是即便年消费伍仟元以上的消费教师群体,其购买的主要还是体育服装。对于信息和器材方面的投入还是很少,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群体在日常生活消费中能够在健身和娱乐方面对体育的投入超过一千元,其余的群体都不能自由的支配自己的这部分消费,所以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体育教师的收入和消费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体育劳务消费是指用于参与体育运动的一些相关消费。体育教师用于体育活动门票消费在体育劳务消费方面算是投入比较多的,调查显示,大约占到被调查人数的百分之十,还有六分之一左右的调查教师表明在自己日常的劳务消费里面,体育旅游消费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一方面在于体育旅游可以观光还可以对身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还有很少的一部分教师说参与体育赛事也是自己的消费内容之一,这主要发生在一些比较年轻的体育教师当中,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去和自己的`同事或者朋友去参与活动。还有五分之一左右的体育教师把自己的健身交际作为体育劳务消费的重要内容,主要通过体育的形式促进大家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也成为他们比较推崇的消费内容之一。

运动健身器材的购买和使用是家庭体育消费当中非常重要的一分部花销,而健身器材的投入往往属于长久性投入,调查发现,家庭购买体育健身器材的占到被调查的体育教师人数的十分之一左右,而在这个器材价格方面超过伍佰元的只有百分之五左右,而低于一百元的占到拥有家庭器材人数的百分之八十左右,这说明,在家庭器材方面,家庭购买器材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器材数目的多少关系着家庭使用人数和家庭使用频数,对于相对比较昂贵的一些体育器材,我们发现,大多数家庭认为费用比较贵,使用不太可能,所以投入如此多不划算,所以他们往往选择在其他方面上进行选择,比如借用或者租用或者直接去健身场所,这样投入的相对较少,比较符合他们的消费需求和经济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文生.发展“参与型”体育产业市场的对策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3.

[2]张晓春.探索现代农村体育消费的新思路[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1期.

[3]陈海燕.安徽省家庭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4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农村社会学论文篇三

贵州贫困山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贵州贫困山区外出劳动力基本特征。

将外出劳动力的个体做分析,能了解其构成、文化层次、规模等基本情况。数据结果显示基本特征是外出人员性别男性化、转移年轻化、家庭主劳动力转移化、文化程度较低化。

1.从外出的人员数来看,在50户的村户调查中有21个劳动力外出,为23人,07年为28人,增长了30%。在有限的调查户数里,两年增长了三分之一的外出人数,说明外出的人群在增加。

2.从性别构成来看,男劳动力人数在三年内分别是18、20、26人次,分别占总外出人员的85.6%、86.9%、92.8%。从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外出劳动力中以男性为主,且男性外出人员的增长幅度大于总的外出人员增长数。

3.从外出劳动力与户主的关系中,户主与子女两类是外出的主要类型,在05与06年外出的人员全部由这两类关系构成,07年新增加了兄弟姐妹关系占的比重仅为7.1%。从人员的构成来看,外出的基本是家庭里的主要劳动力。

4.从年龄结构方面来看,16岁到50岁都有外出的人员,三年平均外出人员的年纪结构比重分别是:16-20阶段占12.28%,21-25岁阶段占24.03%、26—30岁范围占18.50%、31-35岁比例为9.39%、36-40岁为20.34%、41-45岁为14.27%。但更多的集中在21-25与36-40岁两个阶段,这与外出劳动力与户主关系的结论是相一致的。

5.从受教育程度来看,80%以上集中在小学和初中程度,而初中程度占52%,是外出人员的主要受教育水平。其次是高中水平(8.57%)不识字或很少(8.45%)以及中专(4.77%)。可以看出,贵州山区外出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还是很有限的,这在一定程度也决定了外出人员就业的环境及收益水平。

(二)贵州贫困山区劳动力外出的基本形式及方向。

劳动力外出的基本形式及方向能揭示贵州劳动力外出的流向问题,也能从中看出外出劳动力的竞争力程度。数据分析显示如下的现状:

1.劳动力的外出方式中,三年内所有的转移劳动力全部靠亲戚朋友介绍外出。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贵州山区人际网络关系决定了村民外出就业的强度,一方面说明政府及其他组织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另一方面也说明贫困山区少数民族村民对外界的信任度很低。

2.在外出地区及类型项目中,东部地区是转移的主要输入地05年占76.2%,06、07两年占100%;西部地区在05年占23.8%的比重,其他年份没有转移于此;至于中部及其他地区一直没有劳动力的流往。可以看出,贵州劳动力仍然聚集在发达地区,追逐最高的劳动力报酬。

在外出地区类型中,93.93%的劳动力外出到地区级城市,6.73%集中在县级市,4.76%流动在省会城市,值得一提的是在07年所有的劳动力都集中在了地区级城市,这说明农户的转移还是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只是选择略高出流出地一级的城市转移。

3.外出就业结构中,转移劳动力全部从事的是非农产业就业,其中又以第二产业为主要工作部门,二产业中制造业与建筑业是其从事的两个重点行业,三年来平均分别所占的比重为55.1%、43.3%。而第三产业中仅有4.76%的外出人员从事,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业。

4.从外出务工的时间来看,贵州劳动力在外从业滞留时间仍然较短。1-3个月的占21.59%、3-6个月的占52.87%、6个月以上的比例为25.55%。可以看到,贵州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仍然是候鸟式的,及平时在外务工,农忙时则回到农村。在以上的现状分析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出贵州山区贫困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一)贵州贫困山区劳动力外出就业风险高。

贵州贫困山区劳动力外出风险高首先表现在外出方式自发、盲目、不均衡性,外出保障力度很低。从实现外出的方式来看,依靠个人社会资本自发实现的流动一直是主要的方式,而政府及中介结构发挥作用甚微。这种自发、盲目、不均衡的流动会带来许多的问题,同时自身的利益保障度也很低,一旦外出务工遇到欺诈等厂商恶意行为,不成体系的农民工不具有与厂商谈判的足够资本,其利益的受损在所难免。其次,外出人员大多为青壮年劳动力,相对机会成本较高。大量主要劳动力外出,滞留在家乡土地上的多为年迈的老人、幼小的孩子,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年过80岁的老人仍然在土地上辛勤的为生存而耕种,对于贵州贫困山区来说“386199”问题就更加的凸出。最后贵州外出劳动力在外从事的大多是简单的重复工种,低附加值的从业导致劳动力的竞争力很差。一旦面临国内市场、国际经济环境变动时,外出劳动力就会立刻成为“失业”一族,此时在回到家乡土地上工作时已经变成了“不具有经验的非熟练”农民了。

(二)贵州贫困山区外出劳动力对城市体系的适应能力较低但略有增强的趋势。

贫困山区农村外出劳动力对陌生城市体系的适应是需要一段磨合过程的`,由于特有的民族风俗习惯以及长期固定的生活方式较其他的外出人员适应城市能力更弱。具体体现在外出务工的时间、地点以及人数上面。从外出务工的就业时间来看六个月以上的只占22.5%,说明劳动力的外出仅仅是一个短期行为,外出人员没有寻找到一个合适的长期工种或者不具较好的城市工作转化的能力。从就业的地点来看,一般外出就业地点离输出地越远对劳动力适应城市能力要求越高,而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山区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地方大多还是选择地区级城市,对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选择还是有一些的保守。从外出人数上来看,三年内外出人数增加了30%,是一个比较可喜的数据,说明山区贫困农民已经开始逐步“走出去”且步伐加快,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走出去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三)贵州贫困山区劳动力外出结构在优化。

从外出的人员年龄结构来看已经呈现出多元化,所占的比重也逐渐呈现均衡化。年纪结构的优化对后期返乡创业、增加农户收入等农村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从外出文化程度上也能看出结构的逐步优化,在整体农村受教育程度很低的情况下,外出人员主要集中在初中,且外出总体程度随时序的增加而提高,受教育结构的优化是外出务工人员竞争力加强的一个主要构成。从外出的就业行业我们也可以看到,最初外出务工基本都从事第二产业的低附加值行业,而现在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在增加,工种在多样化,这些都是外出人员择业的优化调整,是外出资源调整的一个可喜转变。

三.优化贵州贫困山区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几点启示。

根据贫困山区劳动力转移及区域特点,结合国外劳动力转移的成功经验,提出几点启示以供参考。

(一)营造贵州贫困山区劳动力低风险转移的有利环境。

贵州贫困山区劳动力由于地理、风俗习惯等因素对外界有较强的戒备性,对城市的适应能力较弱,如何有效的转移劳动力同时又避免产生相应的“农村病”,多方营造一个信任度高的“低风险”转移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1.国家营造劳动力转移的稳定制度环境。

制度的变迁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英国1846年的《贫民迁移法》颁布、二战后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专门的劳动力动员计划实施、印度政府的大力发展农村工业吸纳劳动力的政策都积极有效的推动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我国对劳动力转移问题,经历了国家“限制—有条件开放流通”到现在的国家有序引导的过程,但是专门成文的制度并没有,只是在“三农”政策中有所提及。国家制度的强制性能有效保障外出劳动力的合法权益,能给外出劳动力强有力的指导,特别是对于贵州贫困山区的弱势劳动力,国家的制度保障显得更加的必要。因此,国家应建立一套具有前瞻性、协调性和稳定性的劳动力转移制度,如破除城乡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设立外出劳动力的维权制度等。

2.以市场为主导各级政府及其他机构创造完善的服务环境。

资源的市场自由调配是获取最大效用的前提,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应坚持以市场为主导方向。政府与其他社会机构定位于完善劳动力转移市场服务,提供市场经济所需的必要保障。如政府对劳动力转移市场有效信息的筛选、提供与及时传递;为提高转移的有效性,政府所进行的必要技术培训与就业前景指导;政府有意识的引导“精英”劳动力的外出和返乡创业行为,为后续劳动力的外出起示范作用,扩大其良性效用;政府根据主要输入地就业政策调整相应的输出地的劳动力政策,设立区域劳动力外出维权机构,保障区域外出劳动力的合法权益等。其他机构的服务体系主要为滞留在土地上的劳动力提供便利的劳作环境,以解决外出劳动力的后顾之忧,也能有效减少“农村病”的产生。如保险公司对农田灾害的承保;农协对农业生产资料的统一透明购买、田间管理服务、农业技术指导、农机具的租用修理、农产品销售渠道的供给等。

(二)根据区域特点调整劳动力自身行为。

农民在劳动力转移中是一个主体行为,因此加强自身的劳动竞争力是万事之本。加强自身竞争力,提高劳动力对城市适应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在政府的帮助下,多渠道获取外出的各种相关信息,选择与自身能力、专长相吻合的外出就业工种与外出地;知晓自己外出的合法权益范围,懂得用现有的法律制度来保障自己的利益,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外出劳动力。其次,加强外出劳动力自身与外界的沟通能力。多数学者将众多的社会弊端归结到劳动力的低素质上,实际农民缺乏的不是素质而是与外界有效沟通的能力。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农民(李昌平,2009),但是因为他们缺乏与外界沟通的技巧,外出农民被市场一刀切的误认为只能从事简单的加工工种,其结果导致就业的低端化,对外出劳动力的潜力没有机会释放出来,竞争力也很难得以提高。因为缺乏沟通的资本,外出劳动力不具有与资方谈判的能力,就使得他们处于“社会边缘”“弱势”群体。只有加强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拥有平等的沟通平台和机会才能释放出自身的才干,获取比工资更具有吸引力的尊严感,也能示范的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外出,从候鸟式的迁移转变为长期迁移,从个人迁移变成家庭迁移,达到劳动力转移的最终目的。最后,根据贵州贫困山区的特点,贵州贫困山区农民应该遵循“兼业化——非农化”的过程,发展第二种兼业户即从事农业外劳动为主,农业为辅,并以非农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兼业农户是贵州贫困山区农民现阶段的可选之策。贵州山区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与丰富多样化的植被与生物资源,在发展农村非农经济的同时要发挥其优势而非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可以大力研究区域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对其进行深加工及品牌的推广,同时推动特色区域旅游等。

参考文献:

2蔡昉,白南生: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李昌平:大气候-李昌平直言三农[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农村社会学论文篇四

摘要:高校体育教师的体育消费能力是我们评价教师体育消费能力的重要内容,笔者以云南省部分高校体育教师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研究,力求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对云南省高校体育教师的体育消费状况和消费因素进行了解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云南省高校教师体育教师体育消费。

体育消费在家庭消费或者在娱乐消费中的重要性是我们看消费能力的重要表现内容之一,从我们最基本的体育消费的重要性上来看,大约五分之一的体育教师认为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体育消费在自己日常生活消费中是非常重要的,而超过三分之一的体育教师认为这很重要,所以从现有的调查显示,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教师认为体育消费不重要的和不是很重要的大约占到五分之一左右,从比例上来看,在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心里,体育消费的目的和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体育教师的体育消费心态会影响到教师在同事和学生教学中的体育消费观念,对于地区体育消费和经济发展已经消费趋势产生重要的影响。

调查发现,对于大多数体育教师而言,其年均体育消费占日常生活消费的比例占到十分之一左右,从消费的内容和消费的形式来看,主要是实物消费,从具体的内容来看,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服装、娱乐消费,而在个人消费上,他们大多数主要集中在体育信息消费和娱乐消费。从消费的额度上来看,大多数教师显示,年均消费占到收入的十五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在体育消费方面,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对于体育消费的问题持积极的态度。

体育实物消费主要是指用于购买体育服装、体育健身器材、体育娱乐设施等实物方面的消费。这类消费一般具有较大的可持续性和长久性,大多数情况下都非一次性消费,所以往往这类投资属于长时间的或者一段时间的投资。从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所有的实物消费上来看,运动服装的消费占到被调查消费内容三分之一左右,运动饮料的年均消费占到全面体育消费的五分之一左右,一般器材的消费占到全面消费的百分之二左右。我们调查还发现,还有一些体育教师选择购买体育纪念币,他们购买纪念币的主要原因在于纪念币可以保值。

从云南高校体育教师的消费金额来看,家庭体育消费在伍佰元以上的占到被调查对象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只有不到百分之五的调查者认为自己家庭年体育消费的金额不足伍佰元,在这个群体当中,消费超过两千元的占到四分之一左右,超过五仟元的占到五分之一左右,从整个消费层面上来看,很多体育教师认为自己的体育消费额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年增加,但是消费的内容发生变化的并不多,主要在于物价的上涨和商品质量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消费中需要考虑购买力,但是即便年消费伍仟元以上的消费教师群体,其购买的主要还是体育服装。对于信息和器材方面的投入还是很少,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群体在日常生活消费中能够在健身和娱乐方面对体育的投入超过一千元,其余的群体都不能自由的支配自己的这部分消费,所以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体育教师的收入和消费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体育劳务消费是指用于参与体育运动的一些相关消费。体育教师用于体育活动门票消费在体育劳务消费方面算是投入比较多的,调查显示,大约占到被调查人数的百分之十,还有六分之一左右的调查教师表明在自己日常的劳务消费里面,体育旅游消费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一方面在于体育旅游可以观光还可以对身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还有很少的一部分教师说参与体育赛事也是自己的消费内容之一,这主要发生在一些比较年轻的体育教师当中,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去和自己的`同事或者朋友去参与活动。还有五分之一左右的体育教师把自己的健身交际作为体育劳务消费的重要内容,主要通过体育的形式促进大家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也成为他们比较推崇的消费内容之一。

运动健身器材的购买和使用是家庭体育消费当中非常重要的一分部花销,而健身器材的投入往往属于长久性投入,调查发现,家庭购买体育健身器材的占到被调查的体育教师人数的十分之一左右,而在这个器材价格方面超过伍佰元的只有百分之五左右,而低于一百元的占到拥有家庭器材人数的百分之八十左右,这说明,在家庭器材方面,家庭购买器材的主要原因在于家庭器材数目的多少关系着家庭使用人数和家庭使用频数,对于相对比较昂贵的一些体育器材,我们发现,大多数家庭认为费用比较贵,使用不太可能,所以投入如此多不划算,所以他们往往选择在其他方面上进行选择,比如借用或者租用或者直接去健身场所,这样投入的相对较少,比较符合他们的消费需求和经济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文生.发展“参与型”体育产业市场的对策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3.

[2]张晓春.探索现代农村体育消费的新思路[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1期.

[3]陈海燕.安徽省家庭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4期.

农村社会学论文篇五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出县跨省谋求新的发展,寻求更多的挣钱机会,这种被称之为打工经济的新型经济为发达地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也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从当前全县发展的现状来看,打工经济已经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由于多种原因,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因此,解决好这些问题,促进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和探讨:。

原因之一:地方经济发展不够是造成农民外出打工的根本原因。

就河口乡的情况来看,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较差,农村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虽然近几年结构调整有了一定的起色,但由于尚未形成气候,效益不明显,农民收入依然还比较低下,尤其是现金收入很少,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生产生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挣取更多货币收入,很多农民便不得不出去赚点副业钱,正所谓“呆在家里坐,不如出去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这是导致农民大量外出打工的根本所在。

原因之二:本地就业需求有限是造成农民外出打工的客观因素。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农业科技的逐步推广,农业耕作方式已由过去的刀耕火种变为现在的科学种田,客观上节约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同时,近几年来全县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的毕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增加。由于本县没有足够的就业空间,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无事可干,为了谋求生计和寻求发展,他们不得不出去打工。

原因之三:外出打工是脱贫致富和寻求发展的一条很好门路。

从近年来发展打工经济的效果来看,它不仅缓解了全县严峻的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农民收入,使他们告别了贫困甚至走上了富裕道路,他们在外积累的.资金和所学的技术也促进了自身和地方发展。就河口乡而言,仅20就寄回现金300多万元;少数人员由于外出时间长,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如今已成为公司或部门主管,月收入在几千元以上;还有部分人员通过在外辛勤劳动逐步致富,回到家乡盖起了小洋楼,办起了养猪场。由此可见,打工的确是农民增收致富和谋求发展的一条很好门路。

二、打工经济发展中存在那些问题。

我县打工经济起步于80年代,发展于90年代,近几年来发展尤为迅速。但随着打工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甚至有少数打工人员变得更加贫困,严重阻碍了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外出务工人员流动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导致活难找、钱难挣。

据调查,从外出打工人员打工的渠道来看,他们大多数是通过老乡或亲戚朋友介绍到外地打工,而不是通过劳动中介机构推荐就业,甚至有少数人完全是毫无目的外出闯荡,部分人完全没有打探信息的可靠性,加之少数专门联系打工的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欺骗性,同时又不是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从而导致部分农民盲目外出,毫无秩序的涌向四面八方。他们出去以后,长期找不到相对稳定的工作,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大都是零杂工和苦活、脏活、累活,收入极其低下,甚至有少数人迫于无赖和上当受骗从事传销等违法犯罪的活动。

2、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导致收入普遍不高。

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来自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打工以前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外出打工之前也没有参加任何培训,更没有一技之长。出去以后,主要从事的是城里人不愿干的体力活,男工靠的是力气吃饭或者干危险活,女工主要从事手工劳动,主要分布在建筑、装饰、餐饮、搬运、玩具生产等领域,待遇普遍较低,一般只有七八百元左右,仅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已成家的通过省吃俭用有少量积蓄,少数在外打工的单身汉最多能解决温饱,而且在卫生、失业、养老、医疗保险等方面根本没有保障,工作稳定性差。同时,由于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工钱难讨、老板克扣工人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正因为这样,导致外出务工人员收入普遍较低。

3、农民长年外出打工导致地方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大量的农民外出打工和长年整家外出,就眼前的收入来看,或许比在家种田要强的多,却给地方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在河口乡,总劳力人口仅有400多人的朝阳村就有近200劳力外出打工,其中整家外出的有20户。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为这些地方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特别是结构调整整体推进难,公益事业建设难,人才流失选干部难,子女教育也成了很大的问题,少数地方甚至到了“人走了,田荒了,村空了”的地步。

三、促进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上制约了打工经济的发展,但在近几年农民增收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打工经济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并且出现了一些好的发展趋势。但是,真正要实现打工经济的良性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尤其是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对此,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正面宣传,正确引导。

打工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但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农民应以农为本,打工只能当作副业来抓。但由于多方面原因,事实上造成了部分农民的隐性失业,农村还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没有“工作”可做,而外出打工是他们谋生的一条很好门路,也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对于打工经济要进行正面宣传和正确引导,要教育广大群众摒弃对打工经济的传统认识,尊重外出打工人员并积极鼓励支持农民外出打工;要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做到打工挣钱与农业生产两不误,合理安排外出;外出打工人员要克服自卑心理,破除“金饭碗”的思想,把打工当作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副业,甚至把它当作事业来干并力争有所作为。

(二)、积极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各种服务。

在积极引导、鼓励支持农民外出打工的同时,还必须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各种服务,主要是针对当前农民外出打工遇到的如就业信息不灵、打工技能较差、劳资纠纷较多等问题,抓好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中介、培训和法律服务等工作。

1、加强劳动就业中介机构建设,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信息服务。当前绝大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就业信息主要来源于本地外出打工人员,信息渠道少、信息面窄,因而加强规范性的劳动就业中介机构建设刻不容缓。要在健全现有劳动就业中介机构职能的基础上,积极组建一批服务面较广、有较强就业推荐能力的中介机构,并建立与经济发达地区的长期劳务关系,及时掌握各种就业信息,甚至可以将外地劳务中介机构引进来,定期或随时在本地招工,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外出农民提供源源不断的就业信息,尽量减少农民盲目外出和无功而返现象的发生。

2、加强对外出打工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外出打工农民素质。随着外出打工农民的增多和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加之外出农民素质普遍不高,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在外出打工时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因此,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对一般农民开展一些最基本的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在外出打工时的就业几率;对于有一定文化功底的农民和刚毕业的学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把他们从低素质、简单型的打工人员培养成高素质、复合型的打工人才,为外出打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3、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好外出打工人员的“远虑”和“近忧”。外出打工人员最主要的“远虑”就是长时间在外打工长远发展的问题,而“近忧”则包括子女教育、老人赡养、自身权益的维护等多个方面。对于这些问题,关键是要从政策和制度入手加以解决。对于造成土地荒芜的问题,在不改变土地经营权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实行有偿转让,或与外出户签订协议,暂由村将土地收回,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并按统一规划发展经济项目,如果农户返回土地升值,由农户给予一定补偿;同时,积极呼吁争取,改革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对于户口和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与城里人同等待遇,让有能力的人进城居住;劳务输出地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和老人院条件,对无人照顾的老人和孩子实行全托和有偿服务;尽量减少外出人员办证环节,取消办证收费;提高外出打工的组织化程度,在同一地方打工人员相对集中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建立流动党支部,通过组织来管理和服务打工人员,同时,积极扶持发展针对打工农民的法律服务,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法律支持以保障外出农民的权益。

(三)、积极鼓励支持外出打工农民回乡创业。

部分外出打工农民通过在外打工期间的辛勤劳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少数人通过刻苦钻研学得了一技之长。他们返乡以后,有的将资金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有的用于生产性投资发展产业,有的回乡办厂当起了老板,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是打工经济的一种很好的发展方向。因此,对于他们回乡创业,应该积极鼓励并给予大力支持,重点在政策上予以一定扶持。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他们原居住地所在村要优化各种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各种手续,为他们回乡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并通过他们发挥“双带”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四)、充分发挥打工能人在打工经济中的优势作用。

一些在外打工时间较长的打工人员,由于在工作中踏实肯干,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和突出的工作业绩,深得企业老板的信任,逐步站稳了脚跟,成了外地企业的技术骨干甚至是部门和公司主管,每年回乡探亲总会带动一大批老乡外出打工。对于这类打工经济中的典型,应该大力进行宣传,加强和他们的联系,建立打工人才资源库,并通过他们随时掌握本地外出打工人员在外工作状况,提供各种有价值的劳务信息,适时请他们回乡交流经验,用他们的经验来指导本地打工经济的发展,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促进打工经济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农村社会学论文篇六

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平及文明程度的标尺。当前我国特殊教育存在师资水平不高、课程设置单一等问题,原因可归为我国社会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特殊教育事业社会福利投资渠道单一、特殊教育社会福利水平滞后于总体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等。

通过建立以社会福利方向的残疾儿童特殊教育机制,改单向消极福利为自助型积极福利,提高社会福利倾向性,等等,可以使我国残疾儿童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与开放的教育环境,帮助残疾儿童顺利社会化,获得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残疾人群体的生活状态越来越受到重视。该群体需要系统化、制度化、高度稳定性的国家福利救助及社会救助。“残疾人社会福利不仅是指国家和社会为残疾公民提供基本的物质帮助,而且理应根据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给予残疾人相应的医疗、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权益保障,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1]。

对于残疾儿童而言,接受教育是其社会化的重要平台。“特殊教育指的是针对具有不同类型及不同残疾程度的学龄残疾群体实施的各级各类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该项事业在我国有了长足进步,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我国在特殊教育方面还是存在亟待完善之处。

一、对呼和浩特某特殊教育学校的调查引发的思考。

首先,笔者通过对特教学生进行相应考核,即从数学和语文两方面进行测试,数学试题方面是根据正常教育学校所用教材习题考查特教同年级学生,试题类型为计算题和应用题。语文试题则是根据正常教育学校所用教材习题考查特教同年级学生,试题类型为古诗填词和小作文。以国家公认的学业检测合格线为测量指标,探究正常学校及特殊学校在基础教育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性,若有差异性,则探究其原因。并对该学校课程设置进行分析,以此验证对于不同类型的残疾儿童是否进行因材施教。其次,笔者对该校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于现在所受教育的感想。对老师进行访谈,了解老师对特教事业的看法。对学生家长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特殊教育的态度。在进行上述工作之后,笔者发现以下问题。

(一)特教师资水平和课程设置有待提高。

笔者经过调查发现,该校老师总体年龄偏高,对年轻老师的吸纳力小,并且没有专业社工师资配置。在访问年龄较大的教师时了解到,很多年轻老师不情愿来这里教学,因为相对于正常教育学校来说,这里压力更大但收入偏低,并认为在这里工作没有前途,所以来到这里工作的年轻老师,很多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仅通过简单选拔考试即被录取。

在特教课程设置方面,笔者发现该特殊学校设置常规课程之外,还设置残疾康复课程,但这些课程因设备未齐全,并未开设。此外,该校开设职业技术课程,但仅是十字绣一门,较为单一。

(二)特殊教育挥之不去的“标签”

其实,导致残疾人教育水平不高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残疾人本身,而很大程度上在于社会对残疾人的“标签视角”,表现为特殊教育时效与内容严重滞后。笔者调查发现,以聋障碍学生为例,所用的教材为199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聋人教材,在时效性上严重滞后;在内容上,所授知识普遍低于正常学生教材2―3年,这就人为导致残疾儿童在完成基础教育之后普遍达不到正常高等教育所要求的水平。人为地给残疾儿童贴上在接受知识的能力上就一定比常人低的标签,并以此建构一整套关于残疾人接受知识能力低下的知识体系,无法切实保障残疾人公平受教育的权利。

(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脱节。

家庭是人进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连接残疾儿童接受特殊教育的桥梁。但是在该学校,出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情况。该学校实行寄宿制管理模式,家长大多把孩子寄宿于此。据笔者调查学生的回家情况看:来自本市的学生,一个星期回一次家。来自旗县和外地的孩子,只有暑、寒假才可回家。当笔者问及他们想不想家时,他们的'回答是想家但是不想回家,原因是不想给家人添麻烦。同样,笔者访问正巧来看望学生的家长。家长表示,她很想让孩子待在身边,可由于工作不得不送到寄宿制学校,相信学校能够给孩子专业的照顾。当笔者问及老师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情况时,老师普遍回答家长很少与老师交流,他们大多忙于工作,有的家庭还有健全的兄弟姐妹,交流就会更少。这样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不畅,也就不能给予性格各异残疾儿童合适的教育方案,不利于其成长。

二、社会福利视角对当前特殊教育情况的审视。

(一)当前我国社会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

我国残疾儿童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尚未健全,这无疑会影响特殊教育的发展。家庭、社区、政府、社会没有形成契合的扶持锁链,由此导致残疾儿童特殊教育事业仅处于一种政府经济扶持的单向投入状态,社会关注度较低,未形成覆盖型的社会支持网络。

(二)特殊教育事业社会福利投资渠道单一。

多元化的筹资渠道是社会福利资金充足的重要保障。由于我国残疾人在很大程度上陷入了因残致贫的恶性循环,残疾人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都不高,而我国残疾人社会福利资金的来源仅限于税收和捐助两个渠道,资金来源狭窄,所以会出现部分地区残疾群体难以得到较好的经济扶持与帮助。

(三)特殊教育社会福利水平较低。

随着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国家和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体现为针对残疾人的社会福利资金的逐年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特殊教育在其中所占比例并不大,相较于正常教育投资而言,更是微乎其微。从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配置上,教师培训等方面都需要充足资金支持。

三、完善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社会福利方向对策建议。

(一)单向消极福利转变成为自助型积极福利。

“消极福利是属于生存型、单一的、单向的福利,仅提供外在的物质性福利或现金福利而维持人的一种生存状态”[3]。对于残疾儿童来说,如果仅给予他们基本的物质型保障,而没有给予他们完善的社会化平台,那么该弱势群体会在一定程度上丧失抗击风险的能力,难以走出困境。

特殊教育事业有赖于积极型社会福利的开展,即是一种发展型,社会融合型的福利方向。有效发挥国家、集体、个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使得残疾儿童不仅接受物质性补偿,而是能够让他们接受完善的特殊教育,充分挖掘自己的优势与潜能,从而缩小与普通人群的能力差距,亲自打开“上帝为他们敞开的另一扇明亮之窗”。

(二)加强社会福利的社会化程度,拓宽资金来源。

推进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传统的财政投入筹资渠道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福利需求。即使我国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多,但毕竟投入这方面的资金是有限的,因此应挖掘不同的筹资渠道,鼓励社会公益企业,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努力,形成社会成员互帮互助的氛围,减轻政府和家庭的负担。

(三)提高社会福利倾向性,合理配置基础教育的教育资源。

因为残疾儿童处于“弱中弱”的地位,所以在对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上,为维护“弱中弱”的残疾儿童群体的利益,尤其是深切关系到残疾儿童成长与发展的特殊教育事业,应加大扶持力度。合理配置基础教育资源使残疾儿童拥有同等受教育的机会,同等质量的教育,同等的学业成功的机会。

特殊教育在我国教育产业方面是一个朝阳新兴事业和学科,我国已经走出了最初几步,当然有些不足需要完善,有些制度亟待健全。只要学校、社会、政府等多方进行不懈努力,吸收国外的优秀的经验,那么我国残疾人的教育事业就会取得更大进步与发展。

农村社会学论文篇七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长期都存在着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总规模很大,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中西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比率远远高于东部地区,中西部的劳动力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及收入水平,大量自发的流入东部地区,生产要素在各地之间流动,改变了生产要素占有水平不平衡的状况,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增长。地区性的劳动力流动在客观上加剧了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但同时也有助于城乡差距的缩小,是造成地区之间的工资收入增长呈收敛趋势的主要原因。

二、利用劳动力流动促进经济增长。

1.优化产业结构。

劳动力归根结底是趋向于流动到收入较高、发展较快的部门或地区,所以,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核心,就是要创造条件,使劳动力流动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为达到这一目的,有必要强调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劳动力、注重农业基础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加强对流动劳动力的教育培训。

大量的流动人口受教育的水平低下,无法适应产业结构升级,职业技术教育应该为劳动力流动提供支持,为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农村基础教育,优化农村教育体系,强化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新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使劳动者具有自主保护自我合法权益的`意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及其专业的职业技能水平,发挥社区在劳动力教育和培训中的作用,共同服务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增强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经济的增长。

社会保障制度是培育劳动力市场的必要条件,政府应加快失业、养老、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加大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和监督;规范劳动力市场的用工合法性,保障劳动力的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建立住房保障制度和良好的供应体系,探索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管理和分配,建立形成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安抚和社会互助相结合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流动劳动人口的后顾之忧,保证劳动力平等地进入市场,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使劳动力资源获得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农村社会学论文篇八

纵观目前农村社会学课程的教学情况,大部分学校该课程的教学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滞后,跟不上时代步伐。农村社会学的教材相对比较缺乏,而已经公开出版的教材里面虽然不乏经典教材,但大多内容偏重知识介绍和理论概述,包含中国农村具体实例或案例的少,即便有些案例也因时间较早,跟不上现代社会的步伐,涵盖现在农村社会最新进展和热点的案例更少。二是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农村社会学课堂仍大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填鸭式”,老师上课大多以讲授为主,学生上课则是被动地听和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课堂沉闷枯燥,学生对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较差。三是实践教学缺乏或比重偏低。农村社会学是一门现实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大多学校农村社会学的教学只偏重理论,只局限于教室和课堂。实践教学缺乏,即便有实践教学,但大多以单纯的案例讨论与分析为主,很少走出课堂、走进农村,限制了当代大学生对于我国农村社会的认识与理解。四是学生对涉农课程兴趣普遍不高。由于长期以来,社会上的轻农意识一直存在,导致大多数涉农专业的学生对农业、农村的认识不够全面,对农业发展缺乏信心,因此对自己的专业有偏见,热爱程度不够,学农爱农意识不强,对涉农课程的兴趣普遍不高,这为农村社会学的课程教学也带来一定的困难。

农村社会学论文篇九

论文摘要:选取贵州贫困山区望谟县为调研对象,以05-的跟踪数据分析贵州贫困山区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显示其外出风险较高,对城市适应能力较差,但同时外出的结构在优化。通过分析,认为要合理有效转移贵州贫困山区劳动力首先要各方营造一个低风险转移的环境,其次外出劳动者要有意识根据自身及所处区域特点调整个体行为。

论文关键词:劳动力转移,贫困山区,贵州。

劳动力转移实质上是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市场表现。其积极意义已经不再仅仅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权宜之计,更多的是促进信息、知识、技术、资金的城乡互动,提高农业劳动效率,改善农村人力资本的状况(张锦鹏,)。“走出去”这就对于欠发达山区、拥有72.3%的庞大农业人口的贵州来说意义显得尤其重要。本文试图通过对贵州省望谟县农村住户的跟踪调查资料分析,来客观的认清贵州山区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以期能为研究贵州劳动力转移问题提供微薄的参考。

一.贵州省望谟县基本情况及调查数据说明。

望谟县位于贵州省南部边缘,是典型的“贫困”“多民族”“山区”。望谟县直属贵州省31个贫困县之一,也是全国331个贫困县之一;全县土地3004平方公里,可经营面积为437.46万亩,是一个“九分半山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县里聚居着布依、苗、回、壮、回、汉等15个民族,其中布依族占65%,苗族占12.5%,汉族占21.74%。望谟县是一个自然经济王国,农户的主要经济作物是以自然资源为主的农产品,对气候、自然环境依附性较大。基于以上的区域特点,选择望谟作为贫困山区调查对象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

数据来源于贵州省社会经济调查总队,选取望谟县5个村50户进行——的住户跟踪调查。

农村社会学论文篇十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农村幼儿教师频繁流动成为阻碍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从人口流动、农村社会变迁、教育体制变迁、经济体制变迁等方面来分析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的现状,提出应切实保障增加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学前教育,抑制农村幼儿教师的频繁流动;回归政府的主导地位,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其工资待遇。

关键词:社会变迁;农村;幼儿教师流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想发展农村的学前教育,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应该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稳定的农村幼儿教师队伍。[1]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农村幼儿教师的流动之间关系重大,因为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可以给幼儿园带来积极的影响,使幼儿园充满活力,也可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教育资源的重组;反之,则给幼儿园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不仅不便于幼儿园的管理,并且也会限制幼儿教师的个人成长和正确的自我认知。但目前的很多研究显示农村幼儿教师流动较为频繁,甚至已经达到失衡流动的程度,其背后的原因不仅是与幼儿教师自身的因素有关,更是与整个社会变迁的背景是分不开的。因此,本文试图从社会变迁的视角来分析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的现状,以期可以找到缓解农村幼儿教师流动的可行之策。

一、社会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

1.人口流动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一般而言,人口流动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二是指人口的空间移动。[2]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表明,只要预期的实际工资大于农村的实际收入,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就会继续下去,只有当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使城市工资降低,或者增加了城市失业率,从而使得预期的城市工资和农村收入水平相等时,农村劳动力的.迁移才会停止。[3]这一人口流动的模型表明,城市和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收益、就业机会的差距,无一不影响着农村幼儿教师向收益好、就业机会多的城市流动。这一现象就促使国家加大对城市教育资源的投入而弱化对农村教育的扶持,而迫使农村幼儿教师离开教育资源匮乏的农村而流入城市。

2.农村社会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在以前的乡村社会中,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幼儿教师来说,其与农村土地是有浓厚情谊的。靠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4]所以对于扎根农村的幼儿教师来说,是不会轻易流出农村的。目前在农村,大部分人采用土地出租的土地流转模式,离开乡村,去城市寻找工作,这样既有土地出租得到的收入,又可以通过在城市工作挣得收入。农村幼儿教师在这一流动的潮流中,也试图在城市的幼儿园找到立足之地,或者干脆离开幼教领域进入到其他领域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就吸引了大批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教育资源也开始偏离农村而聚集城市,从而促使农村幼儿教师向教育资源丰富的城市流动,使幼儿教师不仅可以在城市得到更好的专业发展,也可以使自己的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

3.教育体制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师范教育不再免费,也不再包分配,师范教育对于那些学业成绩优秀、家境贫寒的学子已经失去了吸引力。[5]对众多考生来说,幼儿教育师范专业,已经成为其较少的选择,或只是最后服从调配的无奈选择。师范教育体制变迁使本来受政府重视的师范教育变得不受重视,免费师范教育的逐步消失使幼儿师范教育毕业的学生不愿回农村教学,甚至流向其他待遇较好的行业。在农村,大部分的民办幼儿园都是个体性质的,这些农村的民办幼儿园因其盈利性质和自负盈亏的运转机制,使其本就无编制的幼儿教师的收入往往没有保障,更不用说医疗、养老、保险等方面的社会保障。这就会导致幼儿教师不愿全身心投入到农村幼儿园的工作中去,并且在其中工作的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并没有幼儿教师资格证,他们往往是因为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才会选择去幼儿园工作,一旦有更好的去处便会很快离开幼儿园。

4.经济体制变迁与农村幼儿教师流动。我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乡贫富差距要比在计划经济时代更加明显。市场经济影响下的贫富差距,()使处于同一阶层的人在不同的地区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差异,根据陆学艺依据职业把中国社会划分为十大阶层,其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包含有幼儿教师,同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幼儿教师在贫困的农村与在发达的城市工作的待遇却有着巨大的差距。在计划经济时代,师范生毕业基本上是由国家同一分配,国家会有计划地根据现实需要分配毕业生到相应的岗位,教师流动现象一般是很少出现的。而在市场经济下,毕业生很容易将市场价值规律运用到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将薪酬福利等作为决策的重要标准。[6]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的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月工资在500~800之间,在工资收入还满足不了幼儿教师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的情况下,农村幼儿教师的流失是必然的。

1.应切实保障增加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农村幼儿教师流向发达城市工作是城乡收益差异所导致的,如果这种差异在合适的范围内,则可促进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反之,则导致农村幼儿教师出现失衡流动现象。随着农村幼儿教师持续不断地向城市幼儿园或其他行业涌入、竞争力的不断加大,其收入和就业机会就会有所降低,此时可能会有许多幼儿教师返乡任教,但这只是幼儿教师的被迫选择,是城乡幼儿教师流动极度不平衡造成的结果,而不是缓解农村幼儿教师失衡流动的解决办法。所以政府应重视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幼儿教师收益和扩大就业机会,缩小城市和弄寻幼儿教师之间的发展差距,只有预期收益的城乡差异逐渐减小,才能实现农村幼儿教师的合理流动。

2.统筹城乡学前教育,抑制农村幼儿教师的频繁流动。对学前教育进行城乡统筹,可以在一定程度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在统筹城乡学前教育过程中,统一配备学前教育师资,构建合理的城乡教师交流机制,促进城市幼儿园教师下到农村幼儿园,为农村幼儿园教师带来新的教育思想,同时也可以激励农村幼儿园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促进其快速成长。如果农村幼儿教师工作稳定性强,工作环境良好,与城市幼儿教师收入相差不大,并有一定的发展空间,那么大部分的幼儿教师是更愿意选择在农村幼儿园工作,因为其家庭的居住地点就在幼儿园附近,可以照顾父母和孩子,不至于离开家乡离开亲人而去城市打拼,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抑制农村幼儿教师的频繁流动的。

3.回归政府的主导地位,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政府在对农村的学前教育的政策选择上实现政府主导地位,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合理分布城乡优质幼儿教师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阻止事实存在的城乡学前教育差距继续发挥“马太效应”作用,遏制幼儿教师单向、无序流动的势头,给予农村的学前教育发展喘息的空间。[7]学前教育的质量与师资是有着很大的关联的,所以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的前提是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所以,高等教育也应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和重视,正确引导师范专业毕业生回家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由地方政府进行公开招聘,对愿意回村进行任教的大学生给予各种优惠政策,大量解决其编制问题。对于民办幼儿园的教师,虽然无法解决其编制,但是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福利保障,从而稳定农村幼儿教师的队伍。

4.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其工资待遇。与中小学教师相比,外界对幼儿教师的看法是有诸多误解的,认为幼儿教师就是“廉价的保姆”。对农村幼儿教师来说,由于其工作性质、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其地位总是达不到应有的高度。有学者认为,城乡教师职称晋升应实行差别待遇,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要有在农村中小学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适当增加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指标,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职务创造条件。邓小平也曾说过:“要研究教师首先是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制度。”[8]幼儿教师首先作为一个人是必须要先生存下去的,然后才能积极地投入工作。所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如此,更要使农村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应有的保障,努力地使幼儿教师的生活、工作环境得到真正的改善,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幼儿教师的浓厚氛围,使幼儿教师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农村幼儿教育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汪少英。农村乡镇幼儿教师流动问题的研究―――以湖北省汪集镇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3]罗希。由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j].科教文汇,,(5):1-2.

[4]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出版社,:2.

[7]姜盛祥。重庆城乡教育统筹背景下幼儿教师流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农村社会学论文篇十一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地从土地上游离;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城乡的二元结构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发达地区流动成为重要的劳动力市场流动形式。按照经济社会学的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不仅受到经济方面的影响,还有来自社会经济因素、社会关系和信息因素的影响。同时,由于户籍制度、文化障碍和农民工自身的障碍,农村劳动力在流入城市地区之后也存在很多问题。农民工始终是城市中的边缘人物,难以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享受到城市人的同等待遇,农民工的边缘化,无法实现身份认同,这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城乡二元化的趋势。我国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资源集中在少数城市地区,导致在城乡及不同地区之间出现了经济的不均衡发展,劳动力从较不发达地区转移到较发达地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待遇问题引起学者广泛的关注,流动人口如何融入当地城市,是我国未来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城乡二元化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双重属性,二元结构不仅仅只在经济层面体现出来,更应当体现在社会层面(庄士成、王莉,)。因而,不能仅从经济层面去关注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在经济和社会多层面关注,才是理解经济发展应有的态度。

二、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

社会行动是韦伯社会学体系中的一个基本概念。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中,经济社会行为不同于经济学理论分析中的经济行为。经济社会行为不单单是受到物质利益和理性驱动,行为的其他方面也是韦伯关注的重点。根据韦伯的说法,有四种主要的社会行动:传统的,感情的,价值理性的,工具理性的。在经济行动中,没有使用暴力并且经济目的是主要导向。在经济取向的行动中,或者目标是经济的但使用了暴力,或者目标不是经济的但经济方面的因素被考虑进去。经济社会学既研究经济行动也研究经济取向的行动,而经济学传统只研究了前者(胡雅梅、韩克庆,)。相比于市场分析和文化分析,韦伯的经济社会学思想同时包容了经济和文化的作用,而且承认历史的影响。

在刘易斯的二元论述中,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的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将出现从农业部门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的现象。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为何要从农村流向城市,这是一个问题。经济学家认为,劳动力对经济收入的预期和迁入地、迁出地之间的经济差别是推动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的重要原因。然而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社会因素值得探讨。1、社会经济因素我国城乡之间的差别早已有之,仅仅用经济学的推拉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外移的`原因。在传统上,我国以家庭伦理为中心,注重家庭及家族的延续,家族财产是延续家族的物质基础。在中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结构下,绝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在迁入城市地区之后依然是以家庭为单位。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农业收入低,在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时候还需要承担养育家庭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家庭更好的生活条件,许多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成为了农民工的一员。2、社会关系因素人是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员,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网络关系的影响。在农村劳动力向外流转的过程中也受到人际关系网络的影响。首先,面对众多的城市,农民工选择进入的城市往往是熟人介绍,因而在一个城市之中往往会形成同乡聚集的情形。如果个人能够通过他的关系网络得到帮助,那他将某地作为选择的意向动机就会更加强烈。其次,对初次外出打工的农民工而言,城市的陌生感使得他们需要同伴的结伴来减轻这种不熟悉和不安。3、信息因素社会关系是农民工信息传播的最主要来源。社会关系网络为农村劳动力带来大量的有用信息,这些信息是政府和媒体无法提供的,并且也更加可靠。一个农村劳动力首先流向城市,有关打工的信息接着会传到农村的其余人那里,并促发他们进城打工的心理。而其他人会通过已外出者来增加经验并且获得帮助,这就大大提高了他们要向外流动的可能性。在信息的有效性方面,亲友、老乡所提供的信息也更为可靠。

四、农民工为何难以融入城市。

虽然我国目前已有大量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但时至今日,农民工始终是城市中的边缘人物,难以融入到城市生活之中、享受到城市人的同等待遇。这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1、户籍制度障碍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为了限制人口的流动而制定了户籍制度,户籍规定了人的身份,也由此规定了与身份相关的权利和待遇,即使发生了人口的转移,户籍却未随之改变。由于受到户籍的限制,农民工不能像当地居民那样平等地享有本地的各项权利与待遇。与此相对应地,农民工没有户籍身份的认同,便会疏远这个城市,从心理上产生排斥。2、文化障碍市民和农民工不同的社会化过程,造成了二者的文化分化。对城市居民来说,社会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社会化的结果就是现代性和城市性的获得。这种匮乏恰恰是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因素,也是歧视产生的重要前提(卢国显,)。3、主观障碍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困境也有其主观原因。首先,农民工经济资本普遍短缺,经济收入较低,在物质生活上与城市居民相差较远,住房、生活质量都受到限制;其次,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大多是由老乡结成的小圈子,社会参与的障碍较大;再次,由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因而城市之中的农民工普遍具有较低的文化水平,所从事的工作也对文化水平要求不高。

五、总结。

经济行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行动,它不可避免要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宗教信仰、文化、价值观念等。因此在分析农民工流动问题时,运用经济社会学的思想,要从经济、文化、历史、制度等多方面着手。

【参考文献】。

[3]卢国显.农民工:社会距离与制度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农村社会学论文篇十二

摘要:随着社会的转型,高知女性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不断提高,而在男女比例失调的社会中所出现的高知女性“结构性过剩”的失婚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除了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原因外,本文还从社会认知理论分析了高知女性对爱情、自我、男性择偶标准的认识偏差。从认知倾向的社会交换理论分析择偶梯度理论及高知女性在婚姻市场中的不利地位。

关键词:社会认识;认识交换;择偶补偿原则。

一、社会转型高知女性地位的提高与“男高女低”的社会婚姻模式之间的冲突。

(一)高知女性的失婚现象。

本文所谓的高知女性是指拥有较高学历(大学本科以上)、处于中、高级白领阶层的职业女性或仍处在为获得更高学历(硕士、博士)而继续接受教育的女性。这些女性由于工作、学习等原因,其中部分人可能错过了最佳婚恋时机,按照社会的一般看法,她们已经或正在成为“大龄女”。也就是,学历、知识、能力越高的女性,她们的结婚时间会越晚,择偶对象的范围会随着学历知识能力水平的提高而变小,高质量的结婚机会会随之降低。此现象的发生,是中国30年来社会转型加速期间发生的,在社会转型期间某一方面会迅速发展而另一些方面会相对滞后,在高知女性的失婚现象中,则表现为女性的社会、经济、政治地位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而相对应的传统女性文化观念相对滞后,也就是说,是高知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与传统“男高女低”的社会婚姻模式之间的冲突。

(二)“男高女低”的社会婚姻模式造成的“结构性剩余”

中国社会由于“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形成了男高女低、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的社会婚姻模式。中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人口高性别比的国家。近十几年来,性别比又大幅度上升,从而导致未婚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产生了庞大的男性失婚人口。庞大的男性失婚人口引发了诸如色情泛滥、买卖婚姻、拐买人口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但传统的择偶模式使得未婚男性强大的求偶压力难以传递到高知女性身上。男性在择偶时大都希望选择那些在学历、政治、经济地位上比自己低的女性,而高知女性身处社会金字塔的中上层,这就使得部分高知女性处于“结构性剩余”的境地。虽然存在着庞大的男性失婚人口,但男性失婚人口绝大部分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身处社会金字塔的下层,在婚恋中与处于上层的高知女性之间无法沟通。毫无疑问,这种“结构性剩余”状况加大了高知女性在婚恋中获得成功的难度。

(三)在社会婚配模式下的择偶梯度观念。

所谓“择偶梯度”,是男性倾向于选择社会地位低于自己的女性,以便于利用自己的优势获得家庭的掌控权,而女性则更多要求配偶的受教育程度、职业阶层、薪金收入高于自己,也就是“男高女低”的婚配模式,以便寻找依靠,排除内心的不安全感。这里所说的男高女低的差异包括很多方面,如年龄、外貌、相对年龄、社会地位、个人综合能力等等。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婚配模式是“郎才女貌”、“男主外、女主内”,无论是在社会地位还是经济地位上来看,男性在婚恋中一直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女性在人们眼中就要凭借自己的外貌、年龄、持家能力、品德等来换取男性在社会上的成就、家庭背景和经济能力。所以,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一直就是依附于男性,在婚恋观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这样的男高女低的婚配方式同样就是遵循了“择偶梯度”理论,这种中国的传统婚配模式至今仍主导着中国青年的择偶观。

二、高知女性的社会自我认识偏差。

(一)对爱情的认识偏差。

社会认知是指包括感知、判断、推理和评价在内的社会心理活动,其过程是社会知觉、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

认知偏差也就是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知觉、印象及判断与认知客体的不一致。社会认知过程中的社会知觉是关于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整体性知觉,在此基础上,人们形成社会印象并进一步对他人的行为做出有依据的归因。社会印象则是人们通过与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

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的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就是社会判断。高知女性本身的高知因素可能会成为其理解爱情的一个不利因素,因为高知女性往往对爱情持理想主义态度,这与世俗的婚姻观念之间可能会产生很大的鸿沟。她们眼中的美好爱情要有双方志向上的统一、精神上的默契、价值观念的一致,还要有高品位、有内涵、有情调的生活。简言之,在她们看来,情感的交融和心理的相容才是真爱。这种爱情观必然导致她们对完美男性和完美婚姻的追求。她们虽知完美男性难以追求,但是由于这种完美情结的存在,她们会对爱情呈一种固执的追求状况,而不肯向世俗婚姻低头。这种完美主义导致她们选择婚姻时过于挑剔,并且会用各种理由来掩盖这种有偏差的爱情观念。

(二)对自我认识的偏差。

对自我的认知可以借助于美国心理学家库利所说的“镜中我”来实现,具体说,“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自我认识是他意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看法的反映。费孝通把这种自我认知过程叫做“我看人看我”。自我通过“主我”与“客我”的相互作用维持和不断完善认知主体的心理状态,使认知主体清醒而又完整地看到自己、理解自己。人们认为高知女性是社会的精英分子,处于金字塔的最顶层,无论从知识还是能力来说,她们都不承认自己比男性弱,从心理上来说她们认为男女是平等的。她们认为自己的高智慧高能力能够与她们相配的也是男性高层精英分子。这也是社会择偶梯度理论在高知女性中的一个反映。处于金字塔顶尖的高知女性,追求更加完美的男性精英,而在男性的金字塔层次里没有与高知女性相对应的层次;另一方面,处于男性金字塔顶层的男性精英,在择偶梯度理论的社会大观下,往往会选择比自己弱一点的女性为结婚对象,他们更看重女性的是女性的年龄、外貌等先天因素,而非女性后天努力得到的智力、能力因素。于是在这种观念下,有俗话说“女大专生是赵敏,女本科生是黄蓉,女研究生是李莫愁,女博士是灭绝师太”。高知女性对自我的过高认识,无疑增加了她们在择偶中的困难。

(三)对男性择偶标准的认识偏差。

“男才女貌”的择偶标准观在中国人头脑中可谓根深蒂固,女性看重的是男性的智力、才能,而男性看重的却是女性的年龄、外貌。所以现在在大学的校园里流传的是“学的好不如嫁的好”,表面上看可以认为是社会上盛行的功利主义在作祟,但我们认真研究可以看见的是那些本科女性为什么能够“不学而嫁的好”呢?很重要的一个条件是她的年龄、外貌条件与高知女性相比会优一些。也就是年龄外貌条件能够补偿女性在择偶过程中的智力、能力不足的因素,而反过来智力能力条件并不能补偿女性的年龄外貌不足的因素。而男性恰恰相反:年龄外貌因素不能补偿他们的才能不足,而才能能够补偿他们的年龄外貌不足。在这种择偶补偿原则下,男性择偶的首要标准当然会是年龄、外貌条件了,尤其是对处于金字塔顶尖的男性精英来说更是会在寻找“次而优”的非高知女性。这种择偶补偿标准使得女性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但是很多高知女性没有深刻意识到这一点,还认为自己的高素质条件,能够使自己在择偶过程中处于一种有利的地位。当然,我们得承认这是择偶观念滞后于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一种“奇怪现象”,并非高知女性本身的错。

三、婚姻市场中社会交换的男女认识。

在婚姻市场中,婚姻实质是双方的'一场交换。在认知社会交换理论中,认为互动者是根据一项关系所能够带来的报酬与代价之比率来评价其吸引力的,当报酬超过代价时,该项关系便被评价为有吸引力和有价值的。交换双方一旦发生初次的接触以后,二者之间关系的形成和维持便主要依赖于个体所体验到的或期望体验到的报酬水平。

个体在互动中具有高度的行为选择性,他们追求能够产生最大满意的结果,一旦达不到目标,他们便会放弃眼前的关系而另作选择。这里我们从这一理论出发来考察高知女性的婚姻交换。

(一)高知女性婚姻交换的报酬与代价不对等。

在认知社会交换理论中,报酬与代价这一对概念比较重要,因为对两人互动中相互作用分析的行为结果是以这两个概念来表示的。报酬与代价是两人互动中独立或联合行为的结果,同时还是双方价值观和情感的反映,而并非仅仅是经济的或物质的收入或付出。这里强调的是,双方在婚姻交换过程中的双方价值观与情感的报酬与代价。

在高知女性的择偶过程中,她们已经潜在的付出了高代价,她们在学业事业上的投入成为她们婚姻交换过程中不得不重视的代价,这种代价牺牲了自己的年龄与青春,因而是高昂的。因而她们价值观上期望的报酬也是较高的,所以潜在要求自己的择偶对象是高标准,这种高标准不仅仅体现在要求男性对象的经济基础较好,而且要求他们的精神价值与情感能够与自己追求的高精神境界相匹应,这就造就了高知女性在婚姻代价与报酬中的不平衡。而相对应的,男性精英在报酬与代价之间就不存在这种不平衡,他们把自己的事业当成婚姻的一种基础,所以他们在自己才智上的投资的代价可以从婚姻的报酬中得到,他们有空间选择自己的理想的女性。所以这种代价与报酬的不对等使得女性在婚姻交换中处于一种被动地位。

(二)交换中的外源性因素———交换互补不成功。

外源性决定因素指并非直接来源于社会互动,而是来自互动以外的影响报酬与代价的因素,包括互动者的个体需要与能力,互动前已存在的态度或价值观方面的相似或差异、互动的情境等。因此在交换中,双方的互补因素被认为是重要的外源性因素。当互动双方能够以各自的低代价相互提供报酬时,交换关系便容易形成。因此,互补便成为影响行为结果的重要因素,即在互补关系中,每一方能够为对方表现出某种对方本人不能表现的行为。这样,每一方能够提供给对方所需要而对方本人又难以实现的资源。在互动中,拥有某种资源的人便有机会对依赖于他们的人实施垄断,而依赖于他们的人又能够从有优势的人那里获得依赖性满足。关于这种互补原则,我们在分析高知女性择偶过程中可以看见择偶补偿的缺陷所造成的高知女性择偶的互补不成功。具体分析可以见上文的在对“对男性择偶标准的认识偏差”中对择偶补偿原则的分析。

因而,在市场转型中高知女性失婚现象具有必然性,这其中有社会结构与社会文化的原因,也有高知女性高于现实的认识偏差,也有在婚姻交换中男女认识倾向的社会交换中的矛盾。充分研究这些认识倾向上的原因,有利于改变社会对高知女性的认识偏差。

农村社会学论文篇十三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概念。

对于职业发展教育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定义,通过对现有的职业教育的描述可以发现,职业发展教育具有十分广泛的内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求职择业指导、就业创业教育等内容都是包含在职业发展教育当中的。从目的上来看,职业发展教育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对就业树立正确的观念,从而良好的实现就业,同时,通过职业发展教育,大学生还可以学会对自己的职业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定位,从而更好的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

教育的内容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第四,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创业素质的教育活动,从广义上来看,创业教育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从狭义上来看,创业教育是指一种能力,创办企业、从事商业活动的能力。而职业发展教育中的创业教育,是指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掌握全面的创业知识,以便于帮助大学生实现自身的创业梦。

二、大学身职业发展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发展教育的渠道比较单一。

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仅是单纯的找工作这么简单,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高校、社会及政府都包含在其中,而且三者之间需要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互动,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系统的功能,促进大学生的就业,但是实际的情况是这三者之间缺乏互动,阻碍了系统作用的发挥。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的方式有很多种,理论上,这些发布就业信息的渠道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与联系,但是由于行政隶属关系不同,他们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与合作,导致毕业生所能获得就业信息渠道比较单一。

(二)大学生自身对职业发展教育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对于职业发展教育,很多大学生还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单纯的认为这只是“一门理论课程”,因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当中,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从而阻碍了职业发展教育作用的发挥。子所以学生会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主要是由高校的`不重视造成的,而且当前的职业发展教育还不完善,从而使大学生在面对职业发展教育学习时,随意性比较大。另外,大学生还处于各种观念的形成时期,因而其所具有职业价值观十分的不稳定,这也影响了其对职业发展教育的认识。同时,对于社会上的就业环境,大学生还缺乏足够的评估,因而也并不重视职业发展教育。基于此,由于学生自身不重视,严重的阻碍了职业发展教育的发展,影响了职业发展教育积极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职业社会学视域下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

为了更好的加强政府对职业发展教育的支持,就需要提高政府对职业发展教育的认识,从而有效地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以资金投入来促进高校职业发展教育的发展。另外,政府还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执行监督作用,督促高校科学的开展职业发展教育,政府可以定期的对高校职业发展教育情况验收,并及时的反馈验收结果,从而有效地促进职业发展教育的发展。

(二)高校加强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职业发展教育的有效的开展依赖于教师的专业水平,为了有效的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力量,高校建立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研室”,教研室成立之后,在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三,作业内容改革,在进行作业设置时,实践性的作业占据大部分的比重,从而强化大学生的实践性机能,更好的实现就业;第四,教学评价改革,不再简单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而是以多元化的方式进行评价,而且评价的内容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另外,在课堂设置方面,不再简单的在学校中进行教学,还结合了实际教学,通过职场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三)改善社会其他组织环境因素。

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传播的形式和方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大学生在进行就业时,需要大量的就业信息,政府应该利用网络加强信息平台的建设,并在信息平台上将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公开,同时,也可以将大学生的相关信息进行公开,以便于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进行双向选择,此外,政府还应建立起全面的就业信息服务查询系统,这样一来,不但大学生可以查询相关的就业信息,用人单位也可以获得很大的便利。

四、结论。

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所必须要面对的一项事情就是就业,现今,社会上的就业形式非常的严峻,这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变得非常困难,而科学的职业发展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实现就业。不过,在当前的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在职业社会学视域下,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以便于真正的发挥职业发展教育的作用,最终帮助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就业,并在工作岗位上做出巨大的贡献。

农村社会学论文篇十四

劳动力外出的最大动机就是寻求高收入,因此外出的最直接的效果是促进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农民外出务工人数的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农业收入为代表的家庭经营收入比重下降,而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代表的工资性收入则呈现出不断增长态势。

农村劳动力外出直接推动了农民收入增长。中国农业资源严重不足,相对于工业产品的实际需求,人们对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弹性较小,农产品价格上升空间有限。因此,中国农民从农业经营得到的收入不足以支持家庭收入的持续增长,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的希望就寄托在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转移上。

(二)缓解贫困。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劳动力外出的可能性与家庭收入水平之间成反比关系,这说明劳动力外出与家庭贫困缓解之间存在反向关系。许多贫困地区将劳务输出作为反贫困的重要措施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国家统计局年城乡住户调查资料表明,迁移与贫困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近年来,贫困地区非农产业发展落后,为了摆脱贫困,许多农村劳动力流向就业机会较多的发达地区,使得贫困程度大幅缓解,成为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

(三)有利于推动城市和经济发展。

城市发展的动力除来自城市内部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动力来自于农村人口进城所推动的城市化及其引起的连锁反应。中国目前的城市率只有60%左右,距离世界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可见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对输入地经济和城市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大批廉价农村劳动力进城一方面降低了城市发展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一)增大就业压力,影响收入分配。

工资收入是大多数城市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下岗失业是影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国现有大约1.6~1.7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中的大部分为了谋生而向城市流动。而劳动力供给数量庞大,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又相对有限,使得我国城市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同时随着城镇单位使用农村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产生了消极影响。为了维持生计,城镇失业人员必然要与外来劳动力争夺有限的低端劳动岗位,从而造成这类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工资水平下降、失业率上升,导致城市贫困人口增加。就业状况的变化已经成为影响收入分配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使得劳动力市场分化,工资差距加大。

农村流动人口作为城市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城市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户籍制度及其他一系列城市福利体制的存在,使得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低,社会保障状况差。一般来说,进城的农村劳动力从事着与城镇职工迥然不同的工作,他们占据了许多非熟练工种:建筑工人和维修工、餐馆服务员和办公楼的保洁员、家庭里的保姆等,并且平均来说,挣得低得多的工资水平。劳动力市场的这种分化和巨大的工资差距,不仅进一步扩大了农村流动劳动力和城市劳动力的收入差距,而且使整个城市的收入分配更加不均,城市贫困问题更加严重。

(三)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生活边缘化,不利于社会稳定。

农村流动人口尽管工作、生活在城市,但由于其受到现行政策与社会制度的歧视,难以获得同城市居民同样的经济、社会以及文化资源,使得其中大部分人很难融入城市主流社会。被边缘化的农村流动人口成为名副其实的弱势群体,难以分享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同时边缘化的生活状态容易激发心理上的不平衡,导致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的产生,加大了社会矛盾,对社会稳定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

三、对策建议。

(一)确立以公平为价值取向的公共政策体系。

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它不仅涉及到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也同时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以及政治问题。在设计解决方案时应统筹考虑上述因素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并将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权威性社会价值标准,只有确立以公平为价值取向的公共政策体系,才能促进整个劳动力市场健康、持续的发展。

(二)政府发挥职能,充分利用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抑制两极分化。

将城市公共福利和安全水平作为衡量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确保政府公共行为和政策与社会公平的价值目标相一致。同时,利用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在有效调节高收入的同时为低收入者创造发展的机会和平台。比如充分发挥收入所得税的调节作用,允许子女的抚养费、教育费等进入税前扣除项目,对退休金的一定比例给予免税等。

(三)以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全为目标,提高农村流动人口的基本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导致城市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失去工作,从而丧失了收入来源,陷入贫困,这不仅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还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有必要建立以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全为目标的公平合理的市场经济制度,提高基本社会保障和福利的统筹层次。同时,在现有保障水平的前提下逐步将农村流动人口纳入城市社会保障范畴;逐步提高低收入人口的保障水平并实施综合保障管理制度;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并逐步按照国际惯例实施劳动标准。

农村社会学论文篇十五

农村学校是农村社会的缩影。身处农村教育场域的教师,是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现状的隐喻。身体社会学(thesociologyofthebody)视阈是理解农村教师的独特视角。通过对农村教育场域中教师的个体观察和群体调查,能够揭示农村教师群体“身”、“心”的现状及其原因,并分析“身”、“心”和谐的路径。

身体以及身体经验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础。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词语就包含身体经验,如针眼、玉米须、茶壶嘴等;一些词语反映了身体经验的隐喻意义,如头头、心腹等。中西文化中从古至今都有关于身体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只是对身体的看法不一致:或是排斥、否定;或是无视、忽略;或是发现、重视。如笛卡儿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就是肯定理性的思想、心灵的存在,而贬低感性的身体;马克思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对人身体的剥削、导致人的异化,希望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学理论体系中,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如福柯关注身体政治学、涂尔干关注生理性和社会化的身体、埃利亚斯关注作为文明进程载体的身体、布迪厄关注实践中的身体等,直到20世纪80年代,布赖恩特纳的《身体与社会》出版,身体社会学才真正诞生。身体社会学至今虽然流派纷呈,共同点却是:限制理性、提升感性。[1]身体社会学产生的原因除了社会发展进程中哲学、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也有现代性、工具理性等影响下繁重的劳作、身心俱疲、价值迷失等现实状况的激发。因而它的核心是反对只重视科学和理性、身心二元论等割裂身体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的理念,强调关注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人,重视和理解身体,关注人的感受和体验等现实境遇,追求人的全面自由。中国的研究者们也借鉴身体社会学来研究教育教学,如身体视域下的农村教育涉及被终止的身体、疲惫的身体、被拒绝的身体、宿命的身体、饥饿的身体、失足的身体[2];如“身体—教学”的关系包括:身体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身体是教学世界的母体、身体是教学行动的依据等[3]。这些研究因视角新颖,往往对研究主题有独特的见解。在此,拟从身体社会学的视角,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解读农村教师的“身”、“心”现状。

笔者为了开展“苏北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改进策略”课题研究,设计了针对农村教师身心现状的调查问卷,包括四个部分:基本情况、工作压力、心理状况、生理状况。而且利用苏北农村教师集中培训和苏北农村学校教师集中开会的机会开展了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30份。现结合问卷中一些与农村教师“身”、“心”现状紧密相关的话题进行分析。

(一)农村教师之“身”农村教师之“身”表现为以下状态:1.处境尴尬的身体。在中国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农村教育始终是碰不得、难以言说的痛。师资力量、资源条件以及与发达地区课改的差距等,写在农村教育统计数据中,更反映在农村教师的心头,甚至由心及身。农村教师的身体处境尴尬,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对农村教育的欲逃难逃、想离难离。在“是否有强烈愿望想走出所在学校”的调查中,选择“非常希望”的占31%,“有想过,但是觉得希望不大”的占42%,“觉得在哪里都一样”的占25%,“有机会就不再当老师”的占2%。由此可以看出农村教师对职业缺少热情,总体趋向是无可奈何地留守农村教育。另一方面表现为农村教师身体受职业病困扰,有病痛、咽炎等,自我感觉亚健康。而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和农村医疗条件也不如人意。2.丧失理想的身体。“构成乡村基本生活的内容是乡村自然、乡村情感、乡村劳作和乡村文化”[4],这一切在日趋城市化的倾向下已经支离破碎。处于这样大环境下的教师成了拿着绩效工资(在当地多数是收入不错的)“悬在半空的人”:没有农民的务实,也缺少教育工作者以教育改变人、改变世界的理想。因此关于“如何看待教师职业”的多项选择中:“教师工作比较稳定,比较适合我”所占比例达65%,“只是一种谋生手段”达22%。当教师的原因,选择最多的也是“工作稳定,收入不低”。可见,农村教师的职业意识以实用主义倾向为主。曾经有农村青年教师说:“反正我们农村教师也没人管,也没指望到城市去工作,就混呗!”丧失理想的身体也注定是心理不愉快的。3.身心分离的身体。孔子认为人师的两大基本品质是“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当前有些农村教师几乎两者尽失,对农村教育缺乏理想,对自身状况不满,对学生缺少期望。“是否会重新选择成为教师”,56%的人选择“不好说”。走访农村教师群体的工作状态时,明显有一种感觉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笔者去过一所学校办公室几张桌子上只有几叠作业和几页过期的报纸,老师们每天上完课就坐在“空旷”的办公室侃大山,或者早早地回宿舍煮饭或赶回城镇的家。很多农村教师由于环境限制和自我放逐已经完全游离在当前的课改潮流之外。精神上的不进取、失望与身体上的不愿、不能离弃,造成农村教师的身心分离。

(二)农村教师之“心”“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在广大农村教师口中,不是从教的豪情壮志、理想抱负,而是自嘲或嘲他的话语,更多的是留守农村教育的无奈与厌倦。1.倦怠感严重。农村教师在被羁绊的“身体”之下是严重的职业倦怠心理。“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1974年首次提‘职业倦怠’,即当个体在面临过大的工作压力时,所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衰竭状况。”[5]有研究表明:教师群体是职业倦怠五大高发人群之一,其他高发人群是心理咨询师、新闻工作者、警察和医护人员。问卷调查以及部分教师的访谈显示:当前农村教师职业倦怠感严重。51%的女教师和48%的男教师“觉得自己有职业倦怠”。6%的女教师和9%的男教师“经常”“感到郁闷和抑郁”。严重的职业倦怠感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很强的身体不适感;情绪衰竭,缺少工作热情;成就感低,自我评价低等。2.心理调适能力差。农村教师缺少职业理想,对生存环境也不满意,往往心理调适能力差:有22%的女教师和35%的男教师表示“很难”“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突发事件”。而“在纪律很乱的班级上课后心情压抑多久”:女教师43%选择“半天”,15%选择“半天”;男教师则分别有26%和17%。35%女教师表示会有“对班级恐惧或无助的心理”。“过多担忧而睡眠不足”,在女教师中有20%“经常”出现,45%“有时”出现,而在男教师中比例分别为9%和52%。42%的女教师和37%的男教师表示“觉得自己越来越容易发火”。3.消极心理缺少疏导。关于教师心理压力现状的调查中,27%的教师“经常”、53%的教师“有时”、20%的教师“很少”会“感到压力很大”。但是在“学校是否重视教师压力问题”的调查中,52%的教师表示“不重视”;74%的教师认为应该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和疏导。另一方面,教师个人的心理调适途径也很有限:58%的教师会“自我调适”,27%的教师会“找家人、朋友倾诉”,只有5%的教师会“寻求专业心理辅导人员的帮助”,10%的教师“不理会”。农村教师因为学校条件、自身生存状态等因素,消极心理缺少有效疏导。教师心理健康包括六个指标:正确的角色认知;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教育的独创性;抗教育焦虑程度高;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能适应与改造教育环境。[6]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建设还要付出各方面的努力。

农村教师的“身”、“心”现状是农村教育教学外在环境和教师自身因素综合导致的。1.课程理念与现实环境的落差。新课程改革以来,通过校本教研或被动培训的方式,农村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也是有所了解的。但是很多教师把新课程理念无法在自己的课堂实施,完全怪罪于农村的现实环境,如少图书、少电脑、学生知识狭窄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事实,如访谈中,有教师直言,让学生讨论和自主学习都很难开展,因为他们平时除了看电视接收信息,其他途径很少。作为学校和教师往往限于资源条件,也不能很大程度地改变这种状况。因此很多农村教师就以“我懂新课程理念,但是我教学中做不到,不是我的错”为由,抱着对农村教育、教学和学生等的“自暴自弃”的心态。这样的心态也直接导致农村教师的身体在工作场域的尴尬:缺少工作理想和热情,找不到职业幸福感和成就感。2.专业成长压力与内驱力不足的矛盾。国家对教师,包括农村教师专业成长培训工作很重视,如颁布一系列教师专业标准,规定教师培训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7]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都提出,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发展中应当秉持“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8]因此,教师有外在环境的专业成长压力,但是日常工作的压力,尤其是专业成长的内驱力不强,导致教师处于矛盾状态,甚至有时教师身心分离。如参加培训的.教师报到后就悄悄游玩去了,或者身体在培训场中,却只是玩手机,并不是真的为提高自己的业务而抓住培训学习的机会。改变这种状态,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3.职业特征与自我调适的反差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职业具有时代赋予的新特征。教师的职业目标是教师和学生趋向完美的共同发展,具有迟效性和崇高性;职业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个体和群体,具有主体性和多样性;职业活动以教师和学生基于学习的互动为主,具有学术性和集成性;等等。总之,教师职业应该具有超越谋生的职业追求。这些职业特征在教师的工作场域中体现和实践得越充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成效越好。而基于上文分析的种种现状可见,农村教师很大程度上未能充分体现职业特征,所以多数只是停留在对职业的“身”、“心”体验,感受得更多是教育教学改革大环境对农村教师的冲击、压力以及与之不能适应的自我放逐。农村教师的自我调适能力差,除了不能积极适应改革的潮流,也不能积极调适自己的心理状态等。

四、农村教师“身”、“心”和谐的路径。

要改变这种状态,进而改善农村教育的现状,达到农村教师“身心和谐”,需要外在帮助带动内在改变,实现农村教师身心和谐发展。1.政策倾斜,安人心。坚守农村教育的农村教师需要国家政策和社会的重视和扶持。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提出八项举措:一是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二是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三是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四是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五是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六是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七是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八是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9]这些政策毫无疑问,对很多农村教师而言是“福音”。在安抚农村教师的同时,也为农村教育吸引新鲜的人员。当前,农村和城市教师间的相互流动、结成帮扶的“对子”、形成教研共同体等方法都有利于农村教师人员质或者量的改变。在改变农村教师素质、生存条件、工作环境的同时,也定会慢慢改变和调整农村教师的身心状态。2.外界联系,拓视野。农村教育的资源是有限的、落后的。正如陶行知先生呼吁的:“小的村庄愿与大的世界沟通。”[10]农村教师与外界沟通的方法主要有培训和网络两种。首先,国家虽然对农村教师有继续教育培训的要求,但是有些培训却不能和农村教师的需求一致,尤其是短期的培训不能达到大的触动。为了支持农村教师的培训学习,也可以针对农村地区尝试进行特岗教师计划和支教实习活动,使农村教师有机会静心脱产进修一段时间,重塑职业梦想。其次,网络是农村教师更便捷地向外界学习的途径。笔者走访农村学校时发现,有些农村学校“校校通”工程只剩下一堆坏的台式电脑,没有能够保证教师网络学习的环境、设备和信号。所以,仍然需要政府投入人力、物力、财力,保证教师能够通过网络培训、网络课程学习、网络科研等途径,保持与外界的联系、沟通和学习。3.提升学习,激追求。职称和学历的要求,对农村教师而言,是艰难的,但也是必须坚持的。只有在一定压力之下,农村教师才会被逼迫学习,融入改革的洪流。同时通过学习能改变自己的职业精神面貌,跳出“井底之蛙”的自我麻痹或自我放弃。通过建立更全面、具有操作性的继续教育政策,通过更实用的继续教育培训,使农村教师也成为学习者,有助于慢慢改变他们的身心状态。以职称和学历提升的需求,推动农村教师学习和科研,能进一步改变农村教育教学的现状。4.自我调适,塑心灵:反思,投入农村教师除了通过外力作用专业化发展外,也要自我调适,塑造适应时代需求的教师心灵。包括专业化实践和发展方面的反思和自我调适,投入课改的洪流;身体素质的反思和积极调适,适应教师工作的环境和强度;心理状态的反思和自我调适,克服职业倦怠,追求职业理想。有人用26个字母概括教师应具有的良好心理品质:a(appreciation)欣赏,b(bridge)桥梁,c(calm)稳定,d(dedication)奉献,e(empathy)同情心,等等。总之,从身体社会学的视角,可以看出当前农村教师的“身”、“心”不能完全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只有通过外力和内因共同作用,塑造身心和谐的农村教师,才能实现农村教师的自由发展,才能培育农村学生,改变农村学子的命运,改善农村教育现状。

农村社会学论文篇十六

农村社会学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范围非常广,笔者根据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对于课程建设的要求,重新整合了教学内容,尤其注重理论与实际联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并充分体现我国近几年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和农村发展实践,为此把《农村社会学》的所有课程内容分成了四个课程模块:农村社会结构、农村社会存在的热点问题、农村社会变迁和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研究方法。课程的主线是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回到整体,即整体认识、局部分解、综合应用,围绕农村社会的组成、结构、功能、调控与应用进行介绍。教学内容模块一为农村社会结构部分:从农村社会的`构成由个体到群体,由简单到复杂,依次介绍农民、农村家庭、农村社会组织、农村社区等内容,模块二则主要结合中国农村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农村人口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民工潮问题、农村资源环境问题、农村土地问题、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等,此内容具有较强的动态性,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及热点不断变化。模块三则关注农村的变迁及发展:比如农村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内容。模块四为农村社会研究方法,该部分专门介绍有关社会调查、社会预测的基本方法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与技巧。

2.2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农村社会学的实践性、综合性很强,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本课程的授课仍继续注重采用案例教学、互动式和启发式教学,但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和探索以下教学方法:

2.2.1“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遵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围绕学生关心的农村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依据教学内容,教师拟订讨论题,学生在查阅文献、准备好发言提纲或发言稿的基础上,分组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评价总结,即“讨论式”教学方法。

2.2.2“研究式”教学方法。积极开展以农村社会调查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农村社会调查中理解农村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农村社会调查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可吸收部分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学生在参与研究过程中,不但深化了对农村社会学理论的理解,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2.3“专题式”教学法。在讲授农村社会学基本理论或热点问题时,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难点问题,由课程组教师或邀请校外专家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专题性讲解,即“专题式”教学法。

2.2.4“参观学习式”教学方法。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一些涉农企业或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除此以外,还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优势,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具体,实现课程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生动化,调动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积极性,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另外,还有一些有关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视频资料,供学生课堂和课后观看学习。此外,网络教学即网络课程平台成为农村社会学教学与学习的另一重要途径,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通过提高网络课程平台的利用率,可以拓宽课堂学习的范围,延长学习的时间,同时,还可以通过师生交流互动平台,增加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并广泛听取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并把学生的意见及时反馈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去。总之,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增加了课程教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3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和安排。

一般来讲,大多学校都是采取传统的16个或者18个教学周的教学组织方式,而为了方便实践教学,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打破了18个教学周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实行两个周的集中实践教学。这样实践教学不再局限于校内和课堂,可以方便走出学校,走向企业,走向农村,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4重视课程实践教学。

农村社会学的课程改革重点在于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突破。本课程将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实践教学比重占到总课时的一半以上。课堂实践教学主要完成教师布置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专题汇报等内容,课外实践教学则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农村,主要以专业考察、社会调查的方式进行,其中又以社会调查为重点。一是根据班级情况进行分组,以3~4人为宜,分组时综合考虑个人意愿、性别和学生籍贯。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负责该组的任务安排。二是根据教学内容及社会热点,每组选择一个研究主题。三是围绕所选主题,查阅相关资料文献,设计调研问卷或访谈提纲,制定调查方案。四是每组自己确定路线,前往指定的村镇调研。发放问卷,走进农户家庭,与农户进行交流。五是整理所有调研资料,分析数据,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调研中遇到的社会问题,撰写调研报告。六是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ppt汇报,其他学生进行提问,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可以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书本内容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深入农村实际调研的过程中更深层地认识农村,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吃苦耐劳精神,培养了学生学农爱农的意识。

2.5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农村社会学课程原来的考核方式比较简单,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40%,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主要涵盖课堂出勤、课堂提问、平时作业等方面。在对农村社会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也重新修正了课程评价体系,修改了评价标准,更加注重过程考核。在原有评价标准的基础上,采用了更多元的评价方式,尤其重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且实行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具体表现为缩小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改革平时成绩的构成(注重在实践环节的平时表现),增加实践技能(调查报告+小组答辩等)的考核,最后形成平时成绩30%,实践技能30%(实训报告+小组答辩等),期末考试40%的评价方式,使考核评价更为全面综合。

3结语。

笔者结合自己几年的教学实践,在强调农村社会学“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基础上,重新整合了教学内容,尤其注重理论与实际联系,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使农村社会学从原来理论阐述为主转变成为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总之,通过对农村社会学课程进行一些改革,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率,使学生想学、要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或降低了学生对于农民和农村认识的偏差,增强了对农业发展的信心,培养了学生“学农、爱农”和“为农服务”的意识。但是在课程教学中,本文认为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一是农村社会学的师资力量仍较为薄弱,教师的基层实践经验仍不足。因此如何加强教学师资团队建设,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二是缺少贴近日常生活和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案例,虽然我国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已有很长时间,也有了一定的积累,但同教学相比,仍显不足。三是如何和其他课程结合,共同提高学生的“学农、爱农”意识,使学生学农爱农意识的培养贯穿于所有专业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真正热爱自己的专业及专业课程。

农村社会学论文篇十七

伴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尤其是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趋增加。理论上讲,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越来越广,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需求和广阔的就业前景,能够实现高质量就业。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却面临诸多尴尬,就业情况并不理想,甚至还有很多学生转做财务、金融、销售等其他行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社会保障人才?高校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如何改革创新才能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鉴于此,论文从需求导向为研究视角,探讨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社会对社会保障人才需求空前增加。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国家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并且呈不断扩大化的趋势。高等教育承担地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必须适应这一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突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思想。

(二)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挑战。

受高校扩招和全球经济危机的双重影响,高校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根据现实要求更新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提高学生就业率的根本所在。2016年高校毕业生765万人,比上年增加16万人。就业形势非常艰巨。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长远发展急需人才支撑。

社会保障制度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将不断地完善和提升。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更是一项长远的发展战略。同时,在社会保障危机和政府财力有限的双重压力下,社会保障发展该何去何从也成为理论界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领域,都对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社会保障人才需求与需求导向型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

(一)社会保障人才需求的内容。

从广义上讲,社会保障人才需求不仅包括市场经济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毕业生基本素质客观要求,也包括高校毕业生对自身就业领域和就业质量的内在需要。

社会保障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基础,对遭遇年老、贫穷、疾病等社会风险的居民给予一定生活保障的社会政策,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最后一道安全网。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专业人才需具备的素质。

(1)人文情怀与社保情结。社会保障制度天然注重公平,往往涉及公平权利的追求和弱势群体的保障。这就要求从事社会保障工作或研究的群体也能胸怀公平理念,以维护公平、正义为目标,热爱社会保障事业,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

(2)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社会保障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较强的学科,既涉及宏观政策的设计与优化,又包含微观上相关业务流程的操作。学科特点要求学生既要具备一定的社会保障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劳动关系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又需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能够胜任相关岗位的需要。

(3)学科基础与专业优势。社会保障是一个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学科特点决定了其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往往既涵盖各相关学科的基础课程,又有体现专业性的专业课设计。从这一点上说,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方案往往更能体现“宽口径、重基础”的特点。同时,1998年教育部新修订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着手培养专业人才。由于专业起步较晚,不同学校往往是在原有学科基础上建设,出现了与不同专业课程交叉的现象,如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财政学、法学等等。这种形势下,如果社会保障人才的专业不突出,则在就业中往往面临与这些专业的竞争,优势不明显。因此,社会保障人才需要学科基础与专业优势同时具备。

一方面,高校学生对社会保障专业的需求当然主要是满足其对知识的渴求和相关能力提升的需要,一般通过对师资力量、课程安排、教学方法甚至学校公共服务等方面体现,这是在校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另一方面,当学生完成学业走向社会时,其对专业的要求往往以就业指标表现,包括就业领域、就业难度、就业质量和未来发展前景,而后就业指标也往往成为影响专业生源的重要因素。因此,就业需求往往成为高校学生对专业最重要的需求。

(二)需求导向型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

顾名思义,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满足需求为导向,既要满足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又要满足专业人才自身的需求,而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是“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在于能力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根本。我们认为,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社会对高校大学生的能力需求为指导,通过能力培养平台建设,构建起社会需求、能力培养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效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注意的是,需求导向型不等于就业导向型。就业导向型往往以就业率为单一评价指标,导致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设计往往以实现高就业率为出发点,而忽视学科本身特点,也难以兼顾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往往使学生培养蒙上功利主义的色彩。需求导向型则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为具体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需求导向型考虑到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能够将学生培养与其职业生涯规划有效结合起来。具体而言,需求导向型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定位结合。

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以人才需求为基础。从社会需求出发,社会保障人才必须以“德”为先,有良好的社会服务意识,同时在具备一定学科基础的基础上,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这样的人才定位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才是学生对就业质量的保障。

2.社会需求与学生就业的能力结合。

在充分了解和分析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将这些社会需求转化成学生培养的能力要求,并贯穿于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环节设计等教学过程的全过程,为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创造良好的氛围和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确保学生能够顺利的就业,找到自身比较满意并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工作岗位。

3.社会需求与学科发展的前景相结合。

社会保障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难免需要借助于其他成熟学科的优势,短期内难以体现自身的特色和发展潜力。但是,从长期看,任何一个学科的成熟和持续发展都需要具有核心的支撑。一个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学科。以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至少能够保证学科定位上的独立性和前瞻性,在体现专业特色的同时保持专业建设持久的动力。

4.社会需求与学生未来的发展相结合。

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着眼于学生的当前,更注重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以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保障人才培养有意识地结合学生未来选择和职业规划开展,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和平台;同时以就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理念,不仅能够确保学生找到工作、胜任工作,更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一)优化学生培养目标,突出专业培养特色。

结合社会需求导向,优化学生培养目标,一方面,将德和能共同纳入学生培养目标要求,尤其突出了学生“公共意识”、“服务意识”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继续发挥现有强势学科基础,凝练鲜明研究方向,形成特色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基地。以河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为例,其依托的财政学专业具有厚重的专业发展积淀和国家级教学团队,因此,专业特色上突出了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的结合,该专业也因此被评为河北省特色品牌专业。

(二)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关注学生未来发展。

1.设计满足需求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设计上,体现出人才培养的特色,在《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丰富的可供选择的选修课:如公共财政与社会保障政策方向,侧重宏观把握,可以为学生就业于政府公共部门做准备;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方向,从公共管理视角入手,对社会保障基金筹集、管理和运营进行研究,拓展在保险、基金管理公司的就业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方向,通过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等课程安排为毕业生在人力资源部门从事社会保障相关工作形成知识储备,等等。

2.建设与实际接轨的`实训平台。一方面,积极利用校内实验室积极建设实训平台,使学生熟悉业务操作流程,熟练操作实训软件,才能更快地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开拓校外实践基地,建立与实践相关部门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

(三)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强调综合素质培养。

培养学生同时具备问题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对于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重视课堂教学,加大研讨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比例。始终坚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重要阵地。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各国社会保障的政策调整和改革动态,并在课堂上开展专题研讨,鼓励学生的观点争锋,一些争议性的改革可以采取辩论赛。同时,通过原创案例的开发和案例教学的应用,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2.扩展第二课堂,开展以专题调查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与其他专业不同,社会保障事关老百姓的生计,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通过社会调查活动、专题访谈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更生动形象地了解社会保障实践中的问题,更能通过接触实际增强学生的专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3.鼓励科研活动,建立以科研能力为基础的综合素质培养机制。社会保障的就业岗位往往需要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素养,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判断能力甚至管理能力。通过引导本科生参与导师科研活动,鼓励本科生撰写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等方式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生兴趣,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能通过文献搜集和整理的能力、数据获取和分析能力、综合判断能力等诸多能力锻炼提升自身素质,适应了社会发展和学生就业对社会保障专业的要求。以河北大学201x级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为例,大部分学生都参与过科研活动,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升学(包括推荐免试研究生面试)和就业都有突出的表现,班级也获得省级优秀班集体的称号。

参考文献:

[1]孙健夫,宋凤轩.面向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财政学教学改革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3.

[2]谷彦芳,李林,曹佩琪.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本科税收专业为例[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报,2016(01).

[3]薛在兴.大学本科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04).

[4]张春平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研究性教学改革探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4(11).

[5]赵秋成.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和发展路径选择[j].2015(03).

农村社会学论文篇十八

中国古代体育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对世界体育文化发展,乃至今天人们的体育运动方式都产生了积极影响,而身体社会学产生于现代社会,用现代的思考方法分析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类的身体已经成为大众文化、大众传媒及各个科学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人类身体的话语权也不仅仅属于生物学、生理学和医学的范畴,它已经逐渐具备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及跨文化交流的诸多属性。在健康、体育、娱乐休闲、消费领域中,身体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是身体社会实践的关键特征,是一种社会文化的构建。体育作为一种普遍的身体活动,从宏观意义上来说,体育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身体文化,所以,站在身体社会学视角讨论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身体社会学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研究体育文化,不断丰富中国体育文化。

进入现代社会,人类的身体作为主体身份的具体承载,以个体强烈的表征获得了重视主体理性的现代性话语权认同,也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人们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已经逐渐建突破私人空间,转入公共领域。身体是由社会、文化构成的,同时,社会与文化也有人类的身体组成,两者之间形成一种镶嵌式、却永远处于运动过程中的状态。一方面,现代社会充满各种消费性商品和科技,这些不断刺激着人类身体的“欲求”与“感知”,让身体处在公共环境下的“拟真”当中,这让不同身体之间的链接突破时空限制,创造出更多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日常生活活动或者组织制度的各类“编码”,社会的礼仪规范、语法象征、制度规范、文化仪式等都已经渗透在身体当中,构成人类存在的基本形态———身态。从理论上来说,身体社会学的产生于西方的理性、现代性和身体问题反思具有重要关联,甚至可以称之为西方理论界反思的结果。从福柯提出身体的规训到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思考,都有力促进了当今社会对身体理论学的反思。身体社会学的出现便是当今社会哲学、社会学与文化的阐释性产物,“它试图把人类从科学与理性的双重枷锁下救赎出来,关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人的感受性、体验性和生物性,使人类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理解身体、反思身体,最终达到身体的自由和解放。”

2、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发展。

2.1、军事中的武术。

武术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史前文化,人类与自然界的兽类搏斗的时期。夏商周阶段,人与兽类的搏斗已经脱离生产技能,成为一种为努力服务的体育技能。到了秦汉,拳搏从体育技能又转变为军事操练内容,包括手击、摔打,这是选拔御林人员的必考项目。魏晋南北朝阶段,社会崇尚佛教,寺院经济大肆发展,这为僧人习武奠定了基础,“禅、武”合一成为禅师倡导的修行方式。进入隋唐盛世,社会上的习武之风更加盛行,府兵制改革与实施大大推动了军事、武术的发展。两宋阶段,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武艺表演的民间组织,除了日常的军事演练,民间组织的武艺社团遍布全国。元朝,军事武艺得到了更好地发展,但是由于国家颁布禁武令及其他的民族施压政策,民间武术进入低谷阶段。进入明清,社会的武学制度不断完善,军事武术不断提高的同时,武术成为民间体育文化而雏形基本形成。现在,武术已经彻底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一项体育文化,甚至走出国门,走向国际竞技舞台。由此可见,从身体社会学角度来说,人们的行为不断受到社会环境影响,从生存本能演变到体育技能、军事需求、社会需求到现今的体育文化,整个过程都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越来越深刻。

2.2、古代球类演变。

据中国古代文献记载,蹴鞠也称作踏鞠、筑鞠等,是中国古代典型的球类运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蹴鞠运动,战国后期,蹴鞠已经红遍中国大江南北,这也为后来很多球类运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秦朝统一六朝以后,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蹴鞠一度低迷,然而到了汉代,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蹴鞠又得以兴盛直到,初汉至三国阶段,蹴鞠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较为专业的经济运动,并且建立了竞赛规则,这不仅是当时军事训练而一种,在民间也广为流传。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阶段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女子蹴鞠,也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女子球类运动。秦汉阶段是蹴鞠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高峰。进入隋唐时期,实心蹴鞠逐渐转变为充气蹴鞠,竞技场地和规模也繁盛了变化,传统蹴鞠运动获得了一次重生。两宋时期,蹴鞠是所有球类运动中流行最广泛的,宫廷和达官显贵的家中都有专门训练蹴鞠一人,可谓是盛极一时的体育运动之一。元朝,女子蹴鞠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甚至成为青楼女子招揽生意而手段。进入明清阶段,社会进步,经济水平提高,人们的选择范围增加,蹴鞠的对抗性、竞争性大幅削弱,已经沦为儿童、妇女之间的休闲娱乐方式,曾经兴盛的蹴鞠就这样走向衰落。蹴鞠没有想武术一样流传至今,但是它奠定了更多球类的发展,仍然功不可没。蹴鞠的兴盛与衰亡同样收到了社会深刻的影响。社会经济进步,人们才有了休息的时间,为了让生活更丰富,充满乐趣,于是发明了蹴鞠,随后成为主流社会的经济娱乐项目,甚至一度成为重要的竞技比赛。当社会开放程度不断增加,人们有了更多的`娱乐选择,蹴鞠就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换言之,人们的身体受到社会影响,选择增加,蹴鞠就失去了它的主体地位,随后消失。可见,人类身体受到社会的影响非常大,甚至决定了某种事物的兴衰成败。

3、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对人们生活方式的积极影响。

从中国古代体育史的发展以及世界体育史的发展来看,当世界绝大部分地区的体育文化尚处于混沌状态的时候,古老的中国体育文化已经从公元前五千年左右开始逐步向文明社会过渡,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制定了与后世各项运动相关的规则。而此时,以欧洲及地中海为代表的西方古代体育才刚刚起步,经过了漫长的几个世纪的发展,才初步形成雏形。从这一点来看,在整个世界体育史发展的早期,中国古代体育应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它对世界体育的发展过程中起了不可漠灭的作用。典型的如围棋运动、足球运动。积极发掘、整理、光大我们的民族体育,梳理真正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东西,对于发展体育运动,对于全民健身,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乃至世界文化的繁荣,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4、总结。

身体社会学虽然是二十世纪产生的,但是用它的理论分析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并无不妥之处,相反,运用身体社会学分析中国体育文化可以更深地体会中国体育文化精髓,而非体育运动本身的发展。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具有东方魅力的体育文化,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展现出强大的融合性、凝聚力与同化性,以及强大的生命力,这对现代体育文化发展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