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研究理论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论文范本(汇总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3:22:34 页码:14
研究理论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论文范本(汇总17篇)
2023-11-18 13:22:34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和加强。如何写出有趣、生动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吧。以下是一些经典总结范文,供大家学习。

研究理论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论文范本篇一

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着孤立学习、单一理解词义的现象,教学模式也是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不断循环。课堂教学缺乏情趣,学生容易产生疲倦情绪。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漠视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心理发展规律,往往以成人化的观点看待学生,教学形式欠新颖,没有抓住学生接受知识的兴趣点因材施教。初中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段,他们的表现欲、求知欲都比较强烈。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程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在落实了单词读音之后,让学生根据单词词义设计动作、表情,并通过动作表情相互提问单词,要求快速说出词义、读音及拼写。将单词学习纳入了动作的表演,适合初中学生好动、善于模拟表演的特点,学习兴趣也被激发出来。此外,教师要创设情境,使英语词汇内化为学生的语言体系。笔者在教学中通过造句、选词填空、猜字谜等形式,将词汇纳入一定的语境中,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汇的含义及用法。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在互动中营造活跃的探究气氛,使学生进入乐学境界。

以往的英语阅读课堂,是按照学生阅读文本,然后做文段后面题目的程序进行的。这种单一的阅读模式难以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保持长久。建立互动课堂模式,能够使学生保持充沛的精力投入阅读,在阅读中掌握技巧、提升能力。例如,笔者在平日阅读教学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阅读竞赛。包括阅读以后问题的设置,都是由学生来完成。问题完成后,由小组建间相互提问,看哪个组能够在规定时间内设置问题最多,哪个组能够圆满完成其它组提出的问题。教师在阅读课堂上只是引导者、组织者、点拨者,通过阅读,使学生掌握略读、精读、跳读、视读等阅读技巧。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将阅读文本创编成对话、英语课本剧、解说词等形式进行表演练习,教师要给予及时指导、评价,使学生达到能够熟练运用的程度,才能确保阅读教学的有效和高效。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提升阅读能力,增强知识涵养。传统的教学以讲解英语知识点为主,忽视了对英语阅读中文化元素的渗透,导致学生只背诵语法及句型条目,而不能更正确的使用。例如在阅读文本时,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许多场合,比如在应聘填写表格时,询问别人的名字通常不用:“what’syourname?”这一句型,而常用“yourname,please?”这些句型?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英语国家的一些文化习惯。在英语国家如果在谈话中一方把自己的名字介绍给别人,别人也会很快说出自己的名字。“what’syourname?”这个句子虽然在英语教材中使用频率较高,但是如果在这些场合使用就显得不太礼貌。再如,英语词汇中的“sheep”,在中国文化中是“善良、美好、和气”的象征,而在英语语言国家,其喻义为害羞、胆小,甚至有“愚蠢之人”的喻义。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会对学生的阅读造成一定的障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西方文化传统的渗透。例如在学习英语国家的圣诞节christmas时,要让学生比较全面的了解节日背景知识,可以与中国的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进行比较,使学生弄清中国节日的风俗习惯与西方国家节日风俗习惯的不同。而这些中西方风俗习惯的不同,也能够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总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要设置科学的教学程序,促进学生课堂互动探究活动高效进行。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阅读技巧,了解中西方文化习惯的异同,为深入阅读、有效阅读扫清障碍,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研究理论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论文范本篇二

论文摘要:大学英语模块化弹性应用型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校园英语学习环境的建构对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养成教育体系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该体系的构建又能有效促进大学生英语素质养成教育的实现。

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或者说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素质的提高。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促进三者协调发展,是素质教育思想的关键所在。所谓“养成”,就是培养而形成。高等学校的养成教育,是教育者为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力及行为习惯,而对受教育者反复和长期进行的教育、训练及培养的过程。教学活动中的“素质”与“养成”,其实质就是目的与途径的关系,或者说是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的关系。也就是说,素质教育为养成教育明确了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养成教育为素质教育明确了教学目的的实现途径与培养目标的实现方式。

中国高等院校大学生的英语素质养成教育大多是通过大学英语教学进行的,但要完成大学生的英语素质养成教育仅仅依靠基础英语教学是不可能实现的,而必须贯穿整个大学4年教育过程之中。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的养成教育是根据培养目标及其养成要求,通过教师的英语教育培养和学生的英语学习修养,以形成学生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英语素质。用养成教育的教学方式,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活动,正好从概念上强调了学生素质的养成,即教学目的或培养目标的实现,反映了素质教育教学的内在要求,明确了素质教育教学目的的实现途径,有利于在教学活动中强化素质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但要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他们在国际化、信息化社会中获得信息并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有必要对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养成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全面研究,以把握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大学英语模块化弹性应用型课程设置。

1.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以基础英语为主。虽然“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公共英语教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教材、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不少学校只看重四级通过率,忽视甚至取消了应用阶段的英语教学,因而使学生无法完成从基础学习到实际应用的转换。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稿)(以下简称《要求》)提出英语学习4年不断线,表明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只是完成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阶段,后面还有应用提高阶段,才能建构系统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养成教育的课程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社会把四级的整体通过率作为衡量一个高校英语教学成败的重要指标,因而导致各高校大部分的教学资源都运用于以提高四级通过率为目标的基础英语教学上。虽然部分重点高校在完成两年的大学基础英语教学后,开设了双语教学课程。但大学基础英语教学进行的是语言共核部分的教学,直接进入双语教学阶段会使学生不知所措。这种状况促使我们反思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调整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2.大学英语模块化弹性应用型课程设置。

目前全国各高校双语教学的效果很不令人满意,其根本原因是没有解决好从大学基础英语到双语教学之间的过渡问题。专门用途英语(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并根据学习者特定目的和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双语教学是用外语(主要是指英语)来讲授非语言的知识,如物理、数学、化学及其它专业知识。它不是语言教学,而是以讲授内容为主线(content.based)的教学。专门用途英语以专业交际的应用技能为教学重点,不同于以语言共核部分为教学内容的基础英语,也不同于以专业知识为教学重点的专业课双语教学。它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是从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向英语应用技能的培养的过渡,因而是大学基础英语与双语教学的有效接口。

目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迫使高校开设esp课程,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原因,国内的esp教学普遍存在缺乏协调性、师资问题突出、教学效果不好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以南昌工程学院级1190名本科生为实验对象,在遵循esp课程教学特征的基础上,探索esp课程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为了优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大胆尝试在原有的大学英语总学时之内,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和应用提高阶段。在基础阶段,开设了听说课程和读写课程:在应用提高阶段,根据学生需求及其学科特点开设了《科技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工程英语阅读》等6门esp课程,为学生高年级顺利接受双语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且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

大学基础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双语教学在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基础英语是esp教学的必备条件,esp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或扩展,同时也是从基础英语课程到双语课程之间的过渡性课程。三者都是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养成教育体系中必不可缺且紧密联系的环节,三者都服务于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养成教育的主要目标。

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在基础英语阶段后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实现专门用途英语与基础英语的互补性、多层次教学模式,以确保整个大学阶段英语学习不断线,是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同时应进行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模块化弹性应用型课程设置改革,开设灵活多样、充分体现个性化、能满足学生不同需求的选修课,对大学英语教学层次、规格、课程标准进行教学优化调整。

二、师资队伍建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用“五个因素和一个公式”来衡量外语教学质量。五个因素是:1)国家对外语教学的政策;2)学生的来源与素质;3)教材的质量;4)教学环境的条件;5)教师的素质。五个因素中前4个是可变因素,而第5个因素即教师的素质是决定因素。一个公式指:教学质量=[学生(1分)+教材(2分)+教法(3分)+环境(4分)]×教师素质。可见教师素质分值越大,乘积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因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证。迅速造就一批基础理论深厚并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养成教育体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完善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对外语教师从3个方面同时着手培养:首先是教学能力培养,解决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的问题;其次是进修,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最后是科研能力培养,解决教师自我发展的问题。目前我国各高校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训基本分为3种:1)校内培训。校内培训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学理论水平、教学能力、教学研究、科研方法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2)国内培训。国内培训的目的是培养骨干,为将来学科发展培养“领军人物”或学科带头人。3)短期出国培训。组织部分英语教师到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的有关大学进行短期培训,让教师亲身体验英语语言和英语国家的文化。

经过多年的努力,大学英语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长期和不懈的努力。要配合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应该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改革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也面临一次全面的重新整合,无论是学科知识结构还是跨学科知识结构,都需要调整、充实、提高”。要实现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各高校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

三、校园英语学习环境的建构。

语言学习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其运作效果的优劣与教学活动息息相关,并直接影响语言教学活动的质量和进程。所以要最大限度地创造语言学习环境,实现英语教学的最优化。本文所提及的校园英语学习环境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课堂学习环境,基于网络的自主性学习环境和课外学习环境。

课堂学习环境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学习效果等因素构成。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基于这一教学指导思想,我们在教学中应尽量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力求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从而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在养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关注自己传授的知识,应更关注学生培养目标要求的修养情况和养成程度,学生也不只是关注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应更关注怎样把养成要求转化为自身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环境可以利用资源共享、时空不限、交互协作等优势,提供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环境的便利条件,可以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与能动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课堂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必须注重学生课外学习环境的建设,努力创造浓郁的校园英语文化氛围,定期组织英语电台、英语讲座、英语征文大赛、英语演讲比赛、英文歌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辩论赛、英语角、外籍教师与学生联谊等活动,从而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

英语课堂学习环境、基于网络的自主性学习环境以及英语课外学习环境三者和谐统一的构建,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为学生英语学习提供实践舞台,为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的养成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保障。

总之,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养成教育体系的建构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我们必须注意各要素的协调配合,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英语学习环境,通过体系的构建实现大学生英语素质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

研究理论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论文范本篇三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英语教育模式的改革正在不断地提高与深入,各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英语这门课程一直是各学科当中较为烦琐且提高速度较慢的课程,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模式较为枯燥,且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为薄弱,从而使学生产生抵触英语这门课程的情绪,降低了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目前,混合式教学模式正逐渐融入到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当中,混合式教学模式(mixedteachingmode)是将传统教学模式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及各类多媒体教学方式全面融合所组成的新型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要全面发挥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还要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占的主体地位。混合式教学模式是资源、风格、环境及方式的组合体,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改善了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的认知,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多样化[1]。

2.1在线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

教师将传统教学与在线教学这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这是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而教师则是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建立一个中心学习目标并让学生围绕这一目标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针对课程当中的重点与难点进行全面且细致的讲解。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进行全面引导,同时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成学习小组,以提升自身学习效果。

在将混合式教学模式有效落实到高职英语教学的整体过程当中,教师要将解决学生的难点问题作为活动设计当中的核心。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不仅要主动与学生进行全面互动,还要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并将这些难点融入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同时针对这些难点作出适当有效的提示,主动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活动任务,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进行英语教学活动的设计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落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利用学习活动任务的肯定、计划的制定、活动的全面设计、作品的有效制作与活动的最终成果等评价环节,让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全面融入到混合式教学模式当中,让学生能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使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研究理论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论文范本篇四

教师偏离阅读教学的宗旨,人为地改变阅读课的教学目标,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忽略了对学生语篇意识的培养。

(一)关于词汇

词汇与语篇之间存在很大障碍。词汇量、词汇的能力(识别单词意思、在说话与写作中选择合适的单词、在语境中知道词的意思)与阅读技巧有明显的相关性。学生在阅读一段含有多个生词的语篇时,可能因无法猜测生词的词意而对语篇不甚了解,影响阅读效果;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能受限于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而放弃培养学生猜测生词词义的机会,直接在阅读教学前进行词汇教学,扫清学生的阅读障碍,从而使学生丧失语篇阅读的策略和能力。阅读教学课的词汇教学应该如下:

1.从主观上培养学生面对生词的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国的古典文学,特别是《红楼梦》和《三国演义》时,即使是语文老师,也无法熟识其中的生僻字和词,但这不影响我们对此类书籍的阅读和理解。因此,指导学生首次面对生词时在主观上不应焦虑,忽略它的存在,当生词在文本中重复出现时、在语境中再现时,学生即可通过语境猜测此词的意思,从而自我扫清阅读障碍。

2.培养学生的词汇能力和使用字典的习惯阅读课的词汇教学不同于常态课的词汇教学。常态课的词汇教学是为课文教学服务的,通常安排在课堂活动前,按照音—形—义的顺序教学。阅读课的词汇教学,教师对生词的处理步骤是:着重培养学生通过生词与文本的关联度猜测生词的意义—通过让学生查找字典,根据上下文的联系和语境选择正确的词义—教师对词汇技能的培养,通过构词(前缀、后缀、合成等)和词的搭配,加深学生对生词的认识—最后解决词形的拼写和记忆。

3.扩展词汇量词汇量和词汇的运用能力直接制约学生的语篇阅读效果。在农村中学,受到家庭教育和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所能获得的英语知识多数甚至全部来源于英语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应在常态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词汇技巧,培养学生的词汇意识,学到一个生词,要能在脑海里联想到该词的派生词、合成词或它的词语搭配。比如,health这个生词的教学,教师可顺带教学该词的形容词后缀healthy,加前缀unhealthy,该词一些通常出现的搭配goodhealth,keephealthy,behealthy等,使学生能在语言活动中灵活使用词汇,在文本复现中内化词汇,使词汇在实践中得到积累。引导学生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英语,比如广告、歌词中穿插出现的英语单词;生活用品中的英语说明;学生乐于观看简单的原版的英语动画片等,这些都是接受英语、扩大词汇量的很好机会。指导学生建立词汇银行,养成自觉使用英文字典的习惯,达到增加词汇量提高词汇能力的目的,真正为语篇阅读清除障碍。

(二)关于语篇意识

语篇能力的形成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关键因素,语篇能力制约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是促进语言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的保证,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篇意识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总希望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实现听、说、读、写四项功能培养目标,殊不知,这反而弱化了阅读课应有的功能。阅读课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语篇、解决语篇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教师要明确此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1.阅读前引导学生通过课题或语篇的插图预测语篇内容。英语的文本不同于语文,语文的作文题目讲究题目新颖、有创意,英语的文本题目则讲究直截了当,因此,多数文本内容可通过题目预测;如语篇有插图,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问题(what/when/where/who/whose/how)引导学生预测文本内容。

2.阅读中教师可采用认读、略读、跳读的方式,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了解文章大意,搞清文章的发展脉络、篇章结构、段落联系及句际联系,正确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为进一步的细节阅读打好基础。教师设置的题型可以是:为文本选择标题;找出语篇中的指示语、文本的主旨。初中课文结构并不复杂,通常是总—分—总的结构,要指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开头句和结尾句。把握了文章的整体,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从主旨大意到细节、从表层到深层理解课文。设置的题型可以是:根据所读内容填表;补全信息;判断信息的真实性;连线,等等。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寻找根据。(龙海市古县中学,福建龙海363100)郑亚贞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究摘要:由于受限于应试教育,在当前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从句子层面分析语言,把词语(阅读课前先进行总之,在阅读中,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研究文本整体,在阅读过程中促使学生有意识地寻找整体框架,并在理解过程中发挥整体功能。

3.阅读后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再进行语言知识的教学。词语和语法如果脱离语篇进行单独地教学,则学生获得的知识可能只是一些零散的处于无序状态的构件,这样零散的知识不利于学生语言输出时提取和应用。如果我们在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语篇知识后再教进行语言知识教学,这样使词语在典型的语篇中呈现,则更利于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搭配和句法分布位置,各知识部件就有自己的顺序位置,同时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网络系统,知识信息不易遗忘又便于提取。设置阅读后的题型可以是:单词、短语的替换;单词在文本中释义的辨析;句子顺序重组;补充文本中抽掉的句子;单句复句转换;文本的复述,等等。阅读就是在个人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文本互动构建新的意义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就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一座桥梁让学生与文本产生互动,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新的生成,使学生在分析语篇的过程中体验学习词汇和语法———在语言实践中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综上所述,阅读教学要以检测学生理解活动为主线,不能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结果为主导,更不能以语言知识讲解为目标。阅读教学应以帮助学生理解为核心目标,既要帮助学生学会阅读,又要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三)关于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正确有效的阅读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单纯依靠课堂教学不足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教师必须更新教与学的方式,增强教与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积极开发、广泛利用其他资源做教材资源的补充、延伸和扩展,适时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初级英文报纸、报刊,因其信息多元、动态活泼、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而广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此类具有生活气息的文章,学生读来通俗易懂,饶有兴趣。根据中学生的追潮心理,还可向学生介绍一些流行英文歌曲,有意识地让学生接触原生态的语言;也可向学生推荐网络中原版基础的英语动画片,动画片里人物对话简短、活泼,语调灵活多变,是原汁原味的英语,学生有机会接触生活中的英语,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佳途径,良好的语感有助于学生成功地完成阅读。阅读课的教学应以语篇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语篇阅读能力,从整体粗线条的阅读理解入手,由表及里地多层次阅读,分轻重缓急地解决词语、句型和语法,使语言知识的学习溶于阅读理解过程,并通过课后的拓展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研究理论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论文范本篇五

在农村中学教育当中,英语语言教学是重点,但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难点。尤其是英语阅读教学在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影响之下失去了教学活力,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让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当中遭遇重重困难。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不佳的问题,英语教师必须对新课程改革要求进行分析,树立创新型的阅读教育观念,关注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全面改进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英语阅读难的问题,初中英语教师要对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将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转变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指导策略,提高农村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彻底突破阅读障碍。

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效率,教师不能够把单一的侧重点放在阅读指导上,应该将听说读写训练结合起来,通过发挥彼此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来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具体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第一,朗读。朗读是阅读的基础,想要全面了解阅读篇章的含义,首先需要从朗读开始。英语阅读篇章的朗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当中感受到英语语言的韵味和语言之美,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农村初中英语环境不足的缺陷。在朗读训练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精彩范文或者是鼓励学生系统性和针对性地收集经典的阅读段落。第二,听与说。听说训练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存在着极大的关联,通过听说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优化英语思维,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三,写作。英语写作的过程也是学生应用英语语言的过程,通过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能够让学生的篇章布局能力得到培养,因而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时把握好文章结构,进而理解文章中心思想。

通过对当前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明显发现两种极端的教学倾向:其中一种教学倾向就是教师在阅读课上为学生面面俱到地讲解篇章当中涉及到的英语语言知识、文章结构、文章特色等内容,学生没有自主阅读和思考的空间。另外一种教学倾向就是教师让学生漫无目的地自学。这两种教学方法都是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发挥自身在阅读过程当中的指导作用,而学生也没有发挥出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了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要关注对学生阅读过程的指导,将阅读指导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过程性的教学调控帮助学生培养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第一,在阅读教学前,教师根据文章的核心思想和结构设置提出阅读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带领之下有目的地开展阅读学习。

为了保证阅读教学的效率,英语教师要妥善安排好教学步骤,同时还要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选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第一,课前复习,优化阅读衔接。做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是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策略,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和阅读技巧,还能够让学生掌握计划性阅读的方法,实现温故知新。第二,课堂导入,培养阅读兴趣。巧妙科学的导入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运用故事、游戏、问题、多媒体等导入新课,但是具体要选择何种导入方法还需要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教学内容来确定。例如,在foodandlifestyle的新课导入阶段,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的食物种类,如noodles、dumplings、rice、egg、hamburger、frenchfries、hotdog等。通过生动直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学生的阅读热情和兴趣被激发出来,对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充满期待。第三,把握课堂节奏,优化阅读策略。教学节奏过于缓慢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倦感,也不利于学生集中精力投入阅读学习;教学节奏过快,会让学生应接不暇,囫囵吞枣。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控好阅读教学的节奏,尤其是要恰当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在把握阅读目标以及提高阅读质量的基础之上逐步提高阅读速度。

要想提高农村初中生的英语阅读效率,保证阅读质量,最为关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多样化的阅读方法以及阅读技巧,让他们在课本教材阅读当中更加得心应手,也让他们在解决阅读练习中的问题时提高质量与效率。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教师可以为学生传授以下几种阅读方法:第一,跳读法。这样的阅读方法适合获得特定信息,是一种有选择性的一步阅读法,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关键词。比方说在解答when、what、where、who等类型的阅读练习题时可以应用这一方法。第二,扫读法。这一阅读方法是二步阅读法,比跳读法稍慢,能够让学生从整体上获得文章的印象和大概含义。比方说,在解答why、how等类型的阅读题时十分有效。第三,细读法。这是一种细致缓慢的深层阅读法,在理解文章细节方面应用得十分普遍。在阅读技巧的指导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以下技巧:第一,学会猜测词语含义。在分析词语含义时,可以结合重复标记词(如forexample、inotherwords、thatistosay等)、上下文、构词法等进行猜测。第二,学会简单的推理判断。在总结阅读篇章的主题时,可以通过篇章的标题、核心段落、主题句和文章结尾等部分的分析获得;在推理作者观点态度时,可以通过文章措辞、结构、文体以及关键句、主题来进行总结推断。

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整个过程当中需要有科学的教学策略以及师生的全程互动参与作为根本保障,同时还需要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推动农村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走向创新发展之路。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要以全新的阅读教育观念指导阅读活动的开展,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情和阅读特点,抓好英语阅读基本功训练,加强学生英语阅读过程指导,恰当安排英语阅读教学步骤,引导学生掌握多元化的阅读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完成阅读知识内化和阅读能力的迁移。

[2]杨建华.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初中英语阅读课[j].学法教法研究,2017(14):18.

研究理论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论文范本篇六

学生是学习主体,应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语言习得是一个复杂的行为认知过程,一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都必须依赖于学习主体的个性心理体验来完成。我上课时很少单讲独白,总是想尽办法组织活动,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的眼、耳、口、脑各感管都活动起来。比如我在讲“earningthreedollarshonestly”时,让一个学生扮演成马克吐温,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文中的第一段的内容,让另一个学生在一旁解说,就象中国的双簧-----一个说一个表演,且说的内容和做的内容要一致,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增添了许多学习乐趣,变苦学为乐学,很受学生的欢迎。

为了使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我又开展了“老师的小助手”活动.具体做法是:让基础较差和基础一般的.学生先挑选出自己信赖的可以帮助他们取得进步的同学,再以被选出的这个同学为中心,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而且这个被选出的同学就成为“老师的小助手。”每次讲新课前一天,把“小助”手召集到一起,用20分钟的时间,带他们读生词,预习课文,并把有关的学习资料交给他们,再让他们组织本小组的同学进行课前预习,这样学生们就很容易掌握新课内容,变“难学”为“易学”,变“难懂”为“易懂”,上课的时侯,他们就能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不至于一个人唱“独角戏”,有问有答,课堂气氛随之活跃起来。此外,“小助手”还是本小组同学的身边“小老师”,负责督促本小组同学完成作业,带领他们取得进步。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了多项评比活动,比如作业完成情况评比,最佳“小助手”评选,纪律模范小组评选……这样,学生的纪律好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二、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实行分层次教学。

学生个体间差异较大,在英语教学中,这些个体差异主要体现在智力差异和兴趣差异上,有的学生英语基础好,喜欢学习英语,而有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对英语跟本不感兴趣,上课时你讲你的,他忙他的,跟本就不听你的。针对这一状况,在课堂教学中,可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次教学,努力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我了解到基础好的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基础差的学生只要考试能及格就很满足,针对以上情况,我把授课内容和教学评价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子划分成几个层次。下面我就以《英语》(提高版)第一册中unit7smokingisnotallowedhere这一课为例,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首先,把单词部分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要求学生单词全部会读,并会默写其中重要的18个,包括allow,harm,harmful,area,daily,habit,fashion,cause,force,breather,public,pass,law,nowadays等.第二个层次,要求学生会读上面重要的18个单词,并会默写其中的13个单词,包括:allow,harm,harmful,area,daily,habit等。第三个层次,要求学生会读上面的13个单词,并会默写其中重要的8个单词,包括:allow,harm,harmful,area,daily等。第四个层次,要求会读上面的8个单词,并会默写其中的三个单词,包括:allow,harm,harmful。其次,把课文部分分成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能够熟读课文,复述课文,熟练掌握全部语言点,并能用自己的话谈一谈吸烟的危害。第二个层次,能够熟读并且复述课文第二,第三和第四段,熟练掌握80%的语言点。第三个层次,能够熟读并且复述课文第二和第三段,熟练掌握50%的语言点。第四个层次,能够熟读并且复述课文第三段,熟练掌握20%的语言点。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学生达到第一个层次要求,就可以获得90-100分;达到第二个层次要求,就可以获得80-90分;达到第三个层次要求,就可以获得70-80分;达到第四个层次要求就可以获得60-70分。而且学生要达到哪个层次,得多少分,完全由自己决定,老师决不干涉。此外,我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疯狂英语900句》,把课本中的会话部分,一句一句地列下来,编成《中专英语300句》,打印出来,发给学生,并且也分了四个层次,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取得明显地进步。一向贪玩爱闹的学生变了,变得爱学习了,“小助手”们忙了起来,因为前来问问题同学多了。

这样的分层次教学收到了立杆见影的授课效果,期末考试中,会计02班60个人中有20多人90分以上,20人80分以上,没有一个不及格的,很受学生的欢迎与好评。

三、正确对待学生错误,树立学生学英语的信心。

有很多教师教学的过程好像就是一个找错误的过程,全神贯注找错误,全力以赴批错误,全心全意背错误。本来学生进入课堂,对英语很有兴趣,经过几次课堂的批错误,学生对英语就没有兴趣了。我们对待错误应该怎么办,是不是见到错误就批呢,这里面是有科学性的。我认为在没有表扬学生前一定慎用批评,在没有得到学生认可前,一定掌握好批评的分寸与尺度,以免引起学生反感,而使其放弃英语学习。一定尽力运用赏识教育,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机会得到表扬,让学生去体味成功的甘甜,并且设法让学生尝试成功,觉得英语并不难,使学生活生生地看到了自己学习英语的潜力,增强自信心。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还应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最初的幸福人生。在我任教的一个班有个男生叫徐楠楠,上课睡觉,同学叫也不醒。我利用学校领导来听课的机会,让他回答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问题,他自然回答的很好,我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从此上课很专心,成绩很快就上去了。

所谓“教无定法”,以上三点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浅见而已。我想,只要我们教师用心研究教法,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就一定能大幅度提高教学效果,把调皮爱玩儿的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

研究理论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论文范本篇七

随着近些年的发展,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本文就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教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日常英语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通过对比传统的英语教学与现代教学,总结出了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教学的几点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技术与水平的提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英语教学,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了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课改成为了英语教学的必经之路。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就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浅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日常英语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

1.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

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由于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部分教师通常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出现“满堂灌”的现象,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教学互动性差。

很多老师仍然沿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尤其在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那种“我说你记,我写你抄”的模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习惯于在课堂上被动地听,被动地记,课堂的参与度也随之降低,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较差。

3.教师包办提出问题并急于纠正答案。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些老师为了节约时间,代替学生提出问题,使得有些学生养成了偷懒,不思考的习惯,并且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急于纠正答案,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4.学生善于记住。

从教科书上学来的东西及教师讲授的东西,但还没有形成一种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思想的良好习惯。由于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学生很难将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内化。这一点尤其体现在作文写作中。

二、传统的英语教学与新课改下的现代教学的区别。

传统的英语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教学内容为主要关注点,教学的方法主要是以讲授为主,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位控制者,并在教学中起着主宰的作用,学生学习的方式主要是个体学习;现代的英语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教学过程为主要关注点,教学的方法主要是以学生的体验为主,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位示范和引导者,并在教学中起着主导的作用,学生学习的方式除了个体学习之外,也呈现多样化,例如小组合作等。

1.教学设计方面。

(2)教案类型多样化教案的.类型不能以单一的新授课为主,还应多样化,要区分复习课、习题课和作文课三种类型。复习课教案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回忆、梳理、应用的过程,继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习题课教案的设计目的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作文课教案的设计目的应以指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为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备学案过去,我们常常备教案,而现在除了备教案,我们还应备学案,教学的预设固然重要,然而,学生的“学”更为重要。问题导学的设计显得非常重要,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今后,在备教案的基础上,要备好学案。

(4)新课导入新课的导入应该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导入环节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设计时,导入的环节应该具有艺术性,并能很顺畅地过渡到所要讲授的新知识中。

2.课堂教学方面。

(1)重视导入环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启始环[1]。成功而精彩的导入会为一节课增色不少,并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例如,在讲授2013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5doyouwanttowatchagameshow?sectiona第一课时时,在本节课一开始,先让学生观看《中国好声音》(talentshow)、《花千骨》(soapopera)等节目的片段,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听课的积极性,又能顺理成章地过渡到本课新词汇的讲授环节。

(2)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趣味性枯燥乏味的课堂不仅会让学生感到疲惫,而且学生们听课的效率低下。准确地进行角色定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运用激趣法、创设情境法、活动育智法等各种方法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听课的效率。

(3)座位安排传统的秧田式的座位排列格局便于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控制与管理[3],但是对于英语这样一门语言性的学科来说,秧田式的座位不是很便于学生进行交流,而合作小组式的座位和马蹄形的座位更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

3.课后反思方面。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并且是一种再学习的活动[4],也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通过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地,逐渐地提高教师自我的教学监控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及综合水平。总之,笔者认为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运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

参考文献:

[4]李必成.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3,s3:108.

作者:侯芳芳单位:兰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研究理论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论文范本篇八

英语阅读是初中生的个体行为,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只是辅助作用。学生是英语阅读中的主体,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的阅读思维加强阅读理解能力。而现有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还是占据了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没有让学生主动参到阅读的学习中去,学生始终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阅读问题,学生只是一味的接受。教师和学生缺乏有效的互动,久而久之,学生就对英语阅读产生了厌烦情绪,慢慢失去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词汇记忆模式陈旧

英语阅读教学中一直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是英语词汇,随着新课标对英语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但是在日常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英语单词教学方法过于陈旧,也是造成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不高的主要原因。例如:现有的词汇教学模式中教师还是采用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磁带领读———学生跟读———词汇考察的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就造成了学生机械化的背诵,学生记忆词汇的效率不高。

3.英语文化教学缺乏

英语阅读的内容选取也是在教学阅读中应该重视的问题之一,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联系实际,联系英美文化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在现有的教学内容上,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很枯燥的。教师往往重视课本上课文的教学,而对课文背后的英美文化、饮食、节日、生活习惯等有趣的知识介绍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学生也失去了对英语阅读的兴趣,教师也厌倦了现有的教学模式。

4.不重视课外阅读的培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是利用书本上的课文进行阅读教学。针对中学生的特点,教师还应该加大学生阅读量增加一些有趣的英语文章供学生们阅读。但是现在更多的中学教师还是局限于应付英语考试,而不是把英语阅读当做一种能力来培养。

针对上述部分遇到的英语阅读教学问题,教师应该重视起来,不断完善现有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爱上英语阅读。下文将会围绕如何解决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展开讨论。

1.激发学生热情,提高阅读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合理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英语阅读技巧。但是现在初中生的精力很难集中到学习上,加之英语的阅读又略显枯燥,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就被打消下去,但是教师一定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而要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多设置一些有趣的问题和悬念,或者在讲述完课文之后让学生自己排演情景剧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做一些吸引学生的教学视频和ppt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最终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2.采用有效的词汇记忆方式,增加英语词汇量

教师除了采用合理的手段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之外,还要改变原有的单词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书中的单词为基础,采用图文并茂的单词记忆模式让学生记忆单词;或者找一些英文的说明书和设计书等生活中的事物让学生进行阅读,这样学生不仅不会感到枯燥还能扩展词汇量;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英语单词记忆比赛,用游戏的模式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3.合理提出问题,积极引导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完善,教师需要科学合理的设置教学问题,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应该把握合理的时机,学生正确答出问题能极大地鼓舞自己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所以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应该把握住问题提出的时机。

总而言之,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内容,学生只有做好阅读才能为今后的学习的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掌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阅读课教学模式。教师还应该让学生理解英语阅读是一个长期的、需要积累的能力,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目标。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教学方法和心理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研究理论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论文范本篇九

摘要:随着经济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学习动力理论研究愈来愈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己成为经济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在正确理解学习动力的基本概念、构成和形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实际,可研究大学生经济学英语最佳学习心态的构成和学习动力理论在经济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案,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对经济学英语课程产生学习动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习动力;高校;经济学英语。

教育心理理论认为,学习动力是在个体学习心理系统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下,“由个体的需要、兴趣、动机以及信念、理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个性心理倾向所产生的,来自主体自身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是动力性、结构性、生成性、系统性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合力。该合力引发、维持并强化主体的行为过程,直至达到目标。学习动力系统由认知系统、行为系统和动力系统构成。其中,认知系统是接收信息、加工信息、输出信息等认知活动的内部控制系统,其主要作用是形成学习中的智力潜能。行为系统是由行为、行为结果的评价和习惯等因素构成的外部执行系统。而动力系统则是激励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内部驱动和调节系统,它影响学生的知识、思想、行为和信念的转化过程。

学习动力有目标引力、内部驱力和情境动力三种形式。目标引力是学习目标对大学生的诱引倾向,其作用通过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等因素表现出来。内部驱力由学习者获取知识,解决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需要引起,并推动学习者从事满足这些需要的学习行为的内部激起状态。情境动力是由与学习者学习相关的外部情境而使学习者持续学习的倾向,其主要以奖励与惩罚形式表现出来。

一、研究的意义。

本文的研究具有以下意义:第一,教师建立适当的、发展性的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有助于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经济学英语的效率。第二,在经济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学业成功,能维持和加强学生持续的学习动力,从而保证学习过程的持久性。第三,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通过灵活的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二、经济学英语课程最佳学习心态的构成。

经济学英语课程最佳学习心态由轻松感、愉悦感、新奇感和成功感构成。第一,轻松感。学生在轻松的时候,思维就会变得迅速敏捷,这加速了知识的接受、加工和结合的进程,知识也能迅速得到巩固并转化为能力。第二,愉悦感。愉悦感是最好的诱发剂和最有效的精神振奋剂。学习中有了愉悦感,学生就会积极主动,不知疲倦,思维机制也会加快运转,知识也会很快被吸收。第三,新奇感。新的教学信息,新的教学方法,新颖而又有启迪的教学模式会使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而这种状态最有利于接受知识。第四,成功感。学生在学习时,每取得一点进步,如能及时得到肯定,便会有一种经常的成功感,使他们看到自己努力得到的成绩,从而树立信心和进取心。

为了在经济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力:

(一)提出适当要求,建立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

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直接动力。建立适当的、发展性的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有助于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从而提高经济学英语学习的效率。第一,难易适中,突出自主。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要适中,并且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预想自己可以实现,学生就会积极的投入经济学英语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并结合教学的要求来建立这样的目标。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要具有自主性,要出自学生自愿,由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安排。在学生自主动力作用下,学生会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中,而不需要外力的督促和控制。第二,重视过程,注重体验。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的确立,要以经济学英语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本身为重点。该过程激发直接学习兴趣、指向性明确,没有中间环节。这种学习目标一经建立,就会产生强大的行为动力,并伴随着一种自我愉悦感。第三,目标转化,动力内化。一般情况下,学生怀有一种对集体的责任感、荣誉感,因此在经济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共同的经济学英语学习任务,形成群体性经济学英语学习目标。当利用群体性学习目标的间接动力激起学生投入到经济学英语活动时,教师应适时的引导他们理解学习的价值意义,让学生在经济学英语学习活动中体验到学习的魅力,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经济学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一般可以采用合作式教学法来培养群体性学习目标。

(二)体验经济学英语学习成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经济学英语教学中,学习活动被激发起来后,需要有持续的学习动力加以维持和加强,以保证学习过程的坚持性和效率。在经济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鼓励积极参与,培养学生学习经济学英语的自信心。在经济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经济学英语教学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第二,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体验成功与进步,促进学习动力的加强。经济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过程和结果进行适当的评价,并在评价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的自我评价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效率等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学习过程、寻求学习策略,保持学习的动力。

(三)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经济学英语学习内容,克服课堂疲劳心理。

教师在安排经济学英语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尽可能避免使学生产生疲劳心理,或在学生产生疲劳心理、兴趣开始转移时,及时调整学习内容,使学生接受新的刺激,重新兴奋起来,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种:第一,采用灵活多变的经济学英语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环节设计时,要注意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小组讨论、正反辩论、单独发言等,而听、说、读、写各种训练方式也要灵活变换,使他们始终处于新鲜的刺激中,大脑不易产生疲劳。第二,掌握“逗引”的教学艺术。教师在经济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巧妙的问题逗引学生去深入探究教材,领着他们去领略无限风光。“逗引”能迅速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并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逗引”还能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要选准“逗引”的时机和突破点,以此来引导学生去听、去说、去读、去想。第三,掌握教学幽默艺术。教师要擅长运用活泼的、富有情趣的、意味深长的表现手段进行教学,将教学引向成功。幽默能使教学过程更轻松、更有趣、更有效。尤其在学生进行了一段强度较大的学习之后,大脑很容易产生疲劳,这时如果能适当地动用教学幽默,不时给人以轻松愉悦的笑,就能保持大脑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性,减轻疲劳,振奋精神,增强学习兴趣。实验表明,学生对含有幽默色彩的内容记忆最深刻。总之,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其注意力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确保学习任务高效地完成。

(四)优化经济学英语学习环境。

系统论认为,系统要素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的两方面协调,可以使系统在原有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发挥更大的潜力,从而提高系统整体功能的效果。因此,对经济学英语学习动力系统的开发要重视其外部环境。经济学英语学习外部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交际环境。第一,物质环境。物质环境是指学校设施、经济学英语教学设备及有关学习资料等。教师要利用高校的物质环境,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其一,发挥校园设施的影响力。教师可以通过对校园物质环境的设计和校园景点的布置,来树立一种正确的导向,激发学生经济学英语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其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结合经济学英语教材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把丰富多彩的、形象生动的视听信息合理地呈现给学生,实现教学内容从抽象到具体的良性转化。第二,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指的是经济学英语学习之外的、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实际影响的一切校内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的校风、班风等。教师利用高校的文化环境,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其一,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构建能够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景和氛围。其二,塑造积极向上的班风,构筑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一种积极的班级气氛中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形成健康的情感,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第三,人际环境。人际环境是在经济学英语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比较稳定和持久的关系。教师利用高校的文化环境,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其一,经济学英语教师的情感能陶冶学生的品德。教师在经济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情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加强学生的情感动机,直至形成稳定的情感特征。其二,经济学英语教师的精神风貌能满足学生快乐求学的需要。经济学英语教师良好的思想言行、感情意志、道德品质能使学生的心理中包涵更多的崇师、敬师和亲师的理智情感。

参考文献:

[1]田慧生.活动教育引论[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

[2]林崇德.学习与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3]吴光林.对高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7).

[4]陈锋.农业院校大学生学习动力的调查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7,(8).

[5]张敬国.学生学习动力初探[j].教育探索,,(2).

[6]陈虹.让“兴趣”真正成为学习的动力[j].北京教育,,(6).

[7]陈平.论学习动力[j].课程・教材・教法,,(7).

研究理论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论文范本篇十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就是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充分侧重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即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不再是简单的机械的传授英语语言知识,而是注重传授适合学生自己的具体的英语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充分发挥其英语学习潜力。

人本主义(humanism)心理学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马斯洛强调人的主观活动的重要性。在他看来,人类要通过一系列主观活动来达成自我实现,因此“自我实现”就是对人类天赋、能力、以及潜能等的充分开发利用,是一个逐渐的形成过程。而学习就是达成这种“自我实现”的一种特殊表现;相比之下,罗杰斯则提出了意义学习的学习观,并强调教与学的关系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学应该学生为中心并围绕学生展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自由、民主、平等、互动的关系;教学目标应该是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主,而不是简单机械地传授知识;在教学管理方面应该以该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管理,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能够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估。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有:第一、在教学目标上,人本主义主张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人本主义者强调在现代社会,人的身体、心智、情感和精神应该被恰到好处的融为一体。因此,人本主义者在教学过程中更关注的是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它更加强调人的天性、自尊、理想和兴趣爱好。人本主义者认为其理论核心应该是以培养“完人”为终极目标;第二、在教学内容上注重“意义学习”。事实上,意义学习指的不仅仅是在学习过程中增长和积累知识,而是在学习过程中要把知识的摄入与个人的特质相结合。这种特殊学习模式对学习者的学习行为习惯形成、学习者的爱好与个性发展以及在未来选择具体的学习方法具有重大意义;第三、在教学过程中,人本主义者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的教学理念。此外,人本主义者还十分强调教学过程中良好的学习氛围的重要性及融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教育部颁发了《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继而引发了全国范围内针对英语教学改革的思潮。事实上,该课程要求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本主义教学观。第一,就课程的性质而言,它把大学英语定位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这一课程性质的重新定位则充分地体现了人本主义教学观;第二,就课程的教学目标而言,它认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师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国际交流的需要”。这一课程目标侧重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不是机械地把书本知识灌输给学生;第三,就课程的教学模式而言,它明确指出:我们的教学模式必须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首先是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其次就是实现“单纯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模式”向“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重视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在这两点转变中,重重之重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第四,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承认并尊重以下的事实:即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之间是存在个体间的差异的,因此主张针对学生的个性与学习特征,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第五,它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明确指出: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应该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第六,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主张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自由和谐的良好的氛围,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资源,让学习者根据自身的`特点,凭借自身的需求充分利用这些优质的教学资源,从而顺利地完成自主学习任务;第七,人本主义教学理论重视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评估,鼓励教师改变原有的终结性评价机制,同时也鼓励学生进行定期的自我评估,这也体现出其人性化的一方面。由此可见,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在具体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和至关重要,它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要环节。

综上所述,将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是当前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所在。那么如何真正地切实地将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去,即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事实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是以一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过程,学生们最初并不知道要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选择,尤其是一些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除了要学习大学英语,还肩负着较大的专业课的压力,因此他们就会对教师和课堂的依赖性相应地变强,往往就会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作为大学英语教师的我们,则应该认真仔细地考量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充分发挥教师在大学英语授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首先,根据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并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和应用英语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并带有创造精神地去学习英语。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要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愉悦和自由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大学英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即教师要放弃其“权威”的教学地位,对待学生就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充分尊重学生的所思和所想,并且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信任、理解和关怀,让学生在课堂上放松心情和摒弃焦虑,时刻都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的学习状态,积极发挥他们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其次,根据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尽量开展一些生动活泼的英语教学活动,使大学英语课堂的授课形式变得丰富多彩。事实上,要落实罗杰斯所提出了“意义学习”的概念,就必须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大学英语的潜能。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在介绍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要引进相应的文化介绍),也可以构建一个更为开放的教学平台(鼓励学生采取课上课后互动交流的方式,充分调动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再次,根据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英语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不仅仅是发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更多的则是发生在大学英语课堂外。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自身的情况,为学生布置一些第二课堂活动,比如说教师为学生罗列阅读书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再比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吸引人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们去应用他们在课上所学习到的一些英语习惯表达法,从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最后,根据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公正客观的教学评价。这种教学评价不单单是由一纸试卷所决定的,而是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过程的评价,比如说学生最初学习英语的基础如何、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表现如何、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是否端正,学生是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提高等等,,都可以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力求对学生做出最合理,最公平,最全方位的评估。

三、结束语。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普遍认为教师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的组织者和监控者,应该充分认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做好自身的辅助教学工作。在具体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从自身出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制订具体的大学英语学习计划。另外,教师也要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由的英语学习氛围,毕竟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学习过程的持续性。最后教师也要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公平和全方位的评估,即用过程性评价取代终结性评价。

研究理论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论文范本篇十一

英语阅读教学这项工程是非常复杂的,除思维和语言外,还涵盖着一系列的非语言要素,其中,对英语阅读理解来讲,文化背景知识是一个重要的影响要素,这主要包括专有名词、民间谚语,以及一些日常用语等,这些都是文化背景知识的体现。比如,对于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它的意义是每个人都有做好的机会,以及对于apieceo fcake,它的意义不是指一片蛋糕,而是说非常容易做的事情,可以将其译成“小菜一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有目的和有针对性地进行渗透,以防止误会和理解偏差的出现。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但应当将情感态度目标、语言认知目标、语言能力目标确定好,而且还应当将文化意识目标确定好,既要参考教材,还应当查询资料学习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与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欣赏英语影片、歌曲和文学作品等,以提高自我的英语素养,从而更加有效地实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良好的英语阅读环境有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教师需要创设一种温馨化的教师环境,像可以将一个图书角设置在教室中,摆放《crazy english》《英语周报》《读者》等一系列的书籍,并且要求学生轮流办理黑板报,以使学生可以充分地体现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与此同时,激励学生在课下的时候阅读一些英文著作,并且将精彩、优美的句子和段落摘抄下来,且定期组织学生讨论。教师激励学生阅读英文著作,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涵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往往会适得其反,而教师要求学生吸取各个学科的知识和阅读英文著作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以及英语阅读能力。

总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务必体会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地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目的。

研究理论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论文范本篇十二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几点建议。

9月教育部正式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作为各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课程要求》确定大学英语教学的性质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课程要求》强调: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还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文化知识的传授。

大学英语教学中如果只有单纯的语言教学而缺乏文化知识的教授,不仅会使学生难以正确理解课本中的内容,还会给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带来重重障碍。例如,许多高校使用的上海外语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精读教材全部使用原文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讲解相关的文化知识,才能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正确的理解。如该教材第三册中有一篇名为“aday’swait”的文章。这篇出自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文章,文字简单,读起来通俗易懂,描述了一个九岁的小男孩生病发烧,因为不理解摄氏度和华氏度的区别而误以为自己即将死去,独自等待死亡的故事。然而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不仅仅是要了解的一个简单的故事,掌握一些有用的词汇和句型,更要体会作者通过故事所刻画的人物性格和学习这个伟大作家的写作特色和技巧。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如果不讲解关于摄氏度和华氏度这两个温度计量衡的相关知识,学生就很难理解小男孩误解的原因,教师如果不讲解关于作者海明威的相关背景,学生就很难理解这个简单故事背后所反映的深刻主题。对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不仅起到解惑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使他们西方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对英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文化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来说同样极为重要。在中国,人们见面都喜欢问“您吃了吗?”或是“你要去哪里?”,如果我们在与英美人交谈时,见面就问“whereareyougoing?”,他们在心理上的反应是“whydoyouask?”,甚至是“it’snoneofyourbusiness。”。再如,我们都知道说别人很年轻,对方大多会感到高兴,因此许多学生会将该句译为“youlookveryyoung。”,可是如果听者是英美年轻人,他会感到不解,甚至不满,他会觉得你的潜台词是“你太小,太幼稚,不能胜任某工作等等”。正确的译法应该为“youareveryyoung—looking。”。由此可见,如果在交际中缺乏文化知识,按照中国人的交际模式和思维来套用英语,往往会造成语言失误,令人贻笑大方。

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关注文化教学这一观点在中国外语教学界广为接受。然而,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文化教学在教学大纲、教师、教材和教学测试等各个环节都存在问题。

首先,就教学大纲而言,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各类外语教学的文件和大纲都强调了学习外国文化的重要性,但是这些大纲无一不是围绕语言教学制定的,没有一个教学大纲将文化教学提高到与语言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更没有对文化教学应该达到的教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测试进行全面的论述,也没有说明如何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

其次,就教师而言,没有接受足够和适当的相关培训,接触目的语文化和跨文化体验的机会就相当有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根据教学内容或自己的兴趣向学生谈及一些文化主题,但是这些文化教学活动大都局限于零星的文化知识的介绍,缺乏全面性、系统性。

再次,目前中国所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基本上没有将文化教学内容系统地加以组织,科学地加以呈现,与语言教学配套使用的文化教学材料在市场上也不多见。这无疑不利于教师在大学英语中系统全面地讲解文化知识,也没有为学生在课外可以自行学习国外文化提供有利的资源。最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各类考查学生英语水平的测试也是仅仅围绕学生的语言能力而展开,而忽略了对文化知识的考查。如果测试不包括对文化知识和能力的评价,指望教师和学生自觉地进行文化能力的学习和培训,显然是不现实的。

正是基于以上各方面的原因,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扮演着次要角色。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使其更符合外语教学发展的规律,更能满足学生增强自身文化修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

1对外国文化态度的转变。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外国文化过于谨慎,害怕受到外国文化中“不良”因素的侵袭,通常遵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这样做无疑是一种断章取义的行为,忽略了文化由相互联系的不同要素构成的这一本质。结果不仅不能让学习者达到全面了解目的语文化的目的,而且会让他们所掌握的目的语文化的知识与目的语文化群体成员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有距离,这些知识也不能帮助他们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只有改变这种过分谨慎的态度,更为包容、客观地看待外国文化,才能更为全面系统地进行文化教学。

2教学大纲的完善和相关教材的配合使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即参与说英语国家的交际活动的能力。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制定必须考虑到语言教学如何结合文化教学的问题。教材的编写应结合英语国家文化的特点,教材所包含的文化种类和文化内容应全面深入且具有现实性和代表性,语言学习内容与文化学习内容应有机结合、合理安排。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多面体和网络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和因特网丰富的信息载储和更新功能,采用动态的教学材料,以保障教学材料的真实性和现时性。

3对教师的培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是英语国家文化与本族文化之间的中介者和解释者,是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的向导和组织者。这就要求教师自身不仅具备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还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懂得学习者的认知心理、情感特征和教学规律。因此,对于教师的培训应包括教师个人文化能力的培训和教师文化教学能力的培训两方面内容。对教师个人文化能力的培训应帮助教师补充本族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知识,提高教师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教师文化教学能力的培训应帮助教师确定文化教学的目的,设计文化教学大纲和教案,选择有效的文化教学方法和材料以及确定文化学习的评价方法,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指望教师经过某一次培训就能完全掌握教学要领,对教师的培训应定期、有系统地进行。

4文化教学的理论研究。相对美国和欧洲国家说,我国对文化教学的研究往往脱离课堂教学实践,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没有理论的支持,文化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难以顺利进行。在理论研究方面,我们应借鉴和学习欧美一些国家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在政府教育部门的领导下,组织多位专家学者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文化教学研究项目,这样既有一定规模、又得到权威支持的研究所产生的结果,必然比个别学者和教师根据个人经验和小范围调查研究所获取的结果更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研究理论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论文范本篇十三

对于该课程,课内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可以较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任务驱动”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为中心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通过任务的进程获得成就感,可以较大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逐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该门课内实践教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方式,已经采用的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某个it领域技术方向,运用文献检索方法,自行查找英文文献并阅读翻译,在课堂上用英文对其作报告,并制作英文ppt加以展示,并添加现场提问的环节,培养学生用英文进行学术答辩的能力。通过在课堂上使用这种实践方式,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2其他多元化的任务方式。

除了培养学生英文文献检索、学术报告的能力之外,应用型本科it专业学生是未来it行业的建设者之一,该课内实践教学还要考虑市场需求的因素。在it行业中,企业对员工专业英语能力的需求是必要且多样化的;如测试、编码等初级职位员工只需要阅读用户界面、操作说明等英文文献的能力;而对于技术研究等中级职位,不仅需要阅读能力还要求掌握一定的翻译技能、回复英文邮件等;在更高级别的工作如订单签订、项目谈判等事务中,则需要具备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因此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计划添加多样的任务方式,如设计一些具有很强实践性和实操性的活动,全方位训练和提高学生面向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英语交际能力、应用能力和学习能力。比如训练学生英文简历的撰写,再设计情景对话,让学生分小组扮演it公司面试官和应聘者角色,对职场招聘进行场景模拟,学习和应用计算机英语知识和口语表达能力。不仅如此,在工程实践中,软件企业开发人员常常需要编写英文版本的软件需求文档和用户指南,因此还可以考虑与软件工程的课程老师合作,在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时编写英文版本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1.3灵活布置作业。

作业也是实践教学的重要补充,对于作业一定要布置一些实用有意义的内容,这样学生才会主动而非被迫地去做;关于这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积累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比如根据笔者学生时期的应聘经验,可以告诉学生大中型it公司的软件开发职位招聘的笔试题很重视动态内存方面的内容,有相当比例该方面的试题,也具有一定难度,而很多中文教材关于此方面的内容往往讲解的不够详实,而英文教材文献六的“pointersanddynamicmemory”这一节对动态内存的思想介绍的较清晰,通过此类方法抓住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这样不仅训练了计算机英语,又提升了学生应聘的竞争力。此外,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利用网络资源来促进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性。可以鼓励学生登陆各大著名it外企的网站,上面会经常地提供其新技术和新产品宣传的英文视频和动画。这类视频短片直观而形象,学生不但学习了新技术和新词汇,同时还锻炼了听说能力,学习兴趣也会大大提高。还可以引导学生平时多关注外企网站上的招聘广告,本专业领域的产品说明书等,上面有大量描述本专业技术的计算机英语,这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结语。

该文分析了计算机英语课内实践教学对于it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并结合该研究者本身的经验体会,探讨了一些关于该课程的课内实践教学方式,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使用这些方式,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计算机英语是专业课和英语课的有机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课内实践教学应合理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多元化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专业英语听、说、读、写等水平,培养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了就业竞争力,才能真正发挥该课程的作用。

研究理论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论文范本篇十四

1.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没有形成正确的阅读训练模式。在现代的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依旧采用的是学生课下做、教师课上讲的模式,这种模式将教学重点放在教师的.讲解上面。我们知道,单纯的讲解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言作用不大。当然,学生在刚学习阅读的时候确实需要教师进行指导,但是当学生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再对其进行阅读技巧的讲解,其作用就不大了。另外,由于阅读训练模式的不正确,导致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不高,有的已经产生了抵触情绪,英语阅读需要很大的英语词汇量。当前,很多教师在教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完全是为了应对做题,如,who is the man?然后学生就盯着文章找themanis...,而没有去抓住整体信息,容易造成信息的错误。

2.学生英语阅读的方法不正确。由于学生的英语单词储存量不够,造成学生在阅读中对单个单词或者词组进行翻译,然后再对所有单词进行组合,形成句子。也有不少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喜欢快速阅读,这样就容易造成细节理解不够,如果存在大量生词汇的话,就会造成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偏差。很多学生只是对文章认识的单词所在的句子进行翻译,而对含有生词的句子只是猜想,这样也会影响学生对信息的判断。

这类问题对刚刚学习英语的中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这类问题需要学生整体认识文章,而不是根据其中某一个情景进行判断。对于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学生首先应该去找出文章的主题,一般短文中都有这样类似的相关描述。如,“thereading...”之类的信息,然后还需要学生找出关键词,地点(place)、时间(time)以及人物(people)。在充分结合这些信息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去把握住对整篇文章的理解。

1.课前准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要做好备课工作,具体而言,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对以下的内容进行认真的解读,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效地设计教学内容。备课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如果备课准备不好,那么教学就没有重点,学生在学习中就没有明确的方向。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应对要让学生阅读的部分认真解读,对于学生不熟悉的词汇应进行标注,以便于在学生进行阅读之前的提前告知,以此来降低阅读的难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在准备英语阅读的时候,需要对常见的生词进行重点圈出,如在阅读中经常会提到relationship,sunrise,important等词汇,对于这些高频词汇我们需要重点标记,尽量使学生在以后阅读的过程中熟记。

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之前,要提前想好如何更好地进行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等。笔者认为,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注意学生阅读前的提醒。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当将文章内存在的生词告诉学生,另外还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阅读技巧。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充当的是指导者而不是分析者,教师可以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技巧等问题进行讲解,但是不能对文章内容进行直接的分析。

(2)注意在学生阅读中的方法指导。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讲解几种阅读方法以供学生自主选择。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各种方法的特点,便于学生在之后的阅读中自觉地对方法进行选择。

(3)提醒学生进行阅读后的反思。在学生阅读完成之后,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及时的反思总结,通过反思回忆自己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总结来归纳自己出现错误的原因以及避免出现这种失误的原因。

英语阅读是一个多因素相互影响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进行阅读教学的目的。通过阅读考查能够衡量出一个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阅读方法的训练,形成正确的阅读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研究理论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论文范本篇十五

武进区湖塘实验初级中学执笔余玉华。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2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它的许多特征和对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影响已展现在我们面前。

从世界范围内看,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最活跃的生产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与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进步,以通讯技术和计算机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已经开始将人类社会推进到前所未有的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取决于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发展。可以说,谁先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谁就掌握了未来世界的主动地位。

初中英语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大纲明确提出:“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实施,目前初中英语教学正由过去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向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转变。英语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主要阵地之一。要使课堂教学优化,高效,真正使每个学生能主动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思想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现代化和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手段的'现代化。随着教师思想的不断更新,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已不能满足教改的需要。先进的教学思想和落后的教学手段的矛盾更加突出,正待现代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手段,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进入英语课堂,以发挥计算机的“特有功能”。并逐渐将其实现课堂教学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高效率。目的性原则,为适应素质教学改革与发展规律的需要,培养新时代多能智慧型的学生,从我校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设施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探索现代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在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中运用规律。我们选择本课题的原则是:

科学性原则,课题的选择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认知规律。高效快速地向学生提供知识信息,有效地培养学生口、眼、耳、脑的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1][2][3][4]。

研究理论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论文范本篇十六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心理学教学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始终做到人本主义思想。本文首先论述了当前学校心理学教学现状,指出了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论述了针对性解决策略。

一、学校心理学教学现状。

学生都认为心理学的学习会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有利,因此对心理学学习抱有很大的期望。希望能够学到较为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心理学教师一直对此进行着细致的研究,但取得的效果却并不理想,一学校不能对心理学课准确定位;因为存在着财力紧张、人员缺少,以及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很大等问题,所以学校时时刻刻都想引进专业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讲求职业道德的心理学课教师。但当前设置的心理学教学目标,却着重于对学生讲解一些基本性知识。二教学内容没有针对性与实用性,在当前的心理学教材中,只有简单描述了人的一些心理与行为,而关于人的心理与行为有影响的内容却非常稀少;三教学手段过于简单,与前面的论述相同,很多教师在讲解心理学知识时还是以课堂讲解为主,而没有重视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调整和完善课程结构体系。

教育心理学重点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与学习条件。在当前的教育心理学学习中,主要内容是在“心理发展与教育”一章中讲解维果斯基、皮亚杰和柯尔伯斯等人的心理学研究;在“一般学习心理”一章中主要讲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迁移和学生的生理机制等;在“分类学习心理”一章中讲解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学习方法、以及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等;在“学习理论与教学”一章重点讲解了最近出现的基础理论知识,而删除了一定内容的旧理论;在“教学心理与教师”一章重点讲解了如何设计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学生的学习与教学心理结合在一起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形成了较为严谨的教学结构。

2.加强实践操作。

设置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学生今后的教学解决遇到的各种实践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因此,教育心理学的重点内容应该是如何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态度、掌握知识、学习动机与道德教育等。如在学习“知识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创造合适的活动内容,教会学生如何整合知识,如何形成自己的概念等,要重视理解高层次的知识和进行高层次的学习。再有,教师在讲解上述有关内容时可以应用一定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设计一定数量的思考题、案例分析题和讨论题,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在掌握一定内容理论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创新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心理学重点研究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重视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重视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应用教材的同时发挥教材中重点内容的作用。同时重点学习“学习心理”、“品德心理”、“心理发展与教育”等三个方面。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做到以学生为主,将学生心理的发展做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真学习皮亚杰等心理发展理论和教育的深层次内容。再有,还需认真研究学习的本质、过程和学习条件,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教育心理方面,要重点讲解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需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学习个别差异一章时,要重点讲解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如何应用等,再有,也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等。

4.不断改善教学方式和评价手段。

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师生共同讨论的'教学方法。讲解教育心理的基础知识时,通常情况下都是教师在前面讲,这时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利用师生间的对话帮助学生找到知识中的疑点和难点,从而展开讨论和研究,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教师要以精细为主,而且需要重点讲解有关主题方面的内涵与逻辑之间的联系,学生才能系统的理解。

5.积极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教师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如在研究学习知识、形成技术与遵守法规等内容时。教师还需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针对某一问题展开思考,拥有自己的观点和结论,然后在小组当中进行讨论,每个人都要表达自己的见解,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合作意识。教师最后做出总结,纠正学生认识中的失误之处,进一步将理论知识加以深入,提高教学效率。

结语。

总之,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此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为今后其他课程的改革积累经验。教师要认识到自身在课程改革中具有主体作用,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讲求师生间的协调配合,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得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丽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与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03).

[2]沈承春.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0).

[3]张莉,廖全明.浅析高校心理学课程的实践应用性教学体系[j].教育与职业,(02).

研究理论在英语教学的应用论文范本篇十七

由于课堂内时间的限制,也由于主题阅读仅作为大学英语教材的补充,因此主题阅读的任务由学生在课后自主进行。主题阅读选择了国际地理系列阅读丛书作为阅读材料,其难度适宜,在内容上涉及了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样化的主题,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较多地放在汲取知识、而较少地放在语言形式如句型、搭配、语法结构上,但正是如此,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但增长了知识,并获得了良好的阅读能力,提升了阅读速度、扩展了词汇。

二、自主设计练习题。

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之后,面临着如何有效地深化所吸收的知识的问题,而让学生自己为所阅读的材料设计练习题,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进阶学习方式。通过泛读,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内容有了粗略的掌握,在设计练习题的过程中,学生提炼出关键知识点,在反复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中,不仅强化了对于内容的记忆,而且提高了书面输出能力。

三、课内外小组讨论。

如何将被动词汇转化为主动词汇,是中国学生面临的一大挑战,原因之一是因为学生很少有口头运用语言的机会。在大班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人发言次数和时间长度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每四人为一组,同一小组内进行同一主题的阅读,各小组除了在课堂内进行有老师参与的小组讨论之外,更要在课后进行了由组长主持的小组讨论。在讨论环节,小组成员交流彼此的阅读心得,对所阅读的主题进行延伸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需要用阅读材料中的词汇和词组来表达所涉及的概念、原理等,客观上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输出能力。

四、课堂呈示。

小组讨论为所有成员提供了自由的讨论机会,而课堂上的ppt演示则使得学生得到了更为正式的语言输出的机会。以小组为单位,对所阅读的材料进行选择、总结、简化、改写,并辅以图片、声光效应,最后由一位小组成员进行陈述;个别小组预先准备了录像、甚至采用现场实验的方式,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演示过程。演示组的学生在准备ppt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学习效果,并锻炼了组织语言和口语表达的能力,而其他学生则在观摩过程中,通过多种感官刺激得到了有效地语言和知识的`输入。笔者通过对所任教的学生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实践中,发现通过基于内容的主题英语学习,学生不仅在词汇量上有了一定的扩充,在口头复述表达能力上也到了提升,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更为浓厚,学习的自信也更为充足。cbi教学鼓励学生以语言为工具来进行交流,拓宽了我们外语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思路。但是该模式也存在着新的问题,比如缺乏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实际运用中需要教师和学生投入较多的准备、学习和参与的时间。如何将cbi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地运用、并推广在所有的学生中,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探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