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桃花扇读后感范文汇总(汇总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8:44:50 页码:14
最新桃花扇读后感范文汇总(汇总19篇)
2023-11-11 08:44:50    小编:ZTFB

通过读后感的整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回顾和巩固自己的阅读内容。读后感的写作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如何提升文章的质量?下面是一些知名学者对于某篇学术论文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的研究有所启发。

桃花扇读后感范文汇总篇一

历史总是昭示:得人心者得天下。

五代时的大梁皇帝朱温以及明太宗朱棣,两人同属阴谋篡位,然许石林先生称“朱温称帝,行盗贼之法,以至于国灭惨死……百代以下,仍称其为贼寇;朱棣以反叛起兵,夺位登基,大行王道……百代以下,犹追誉其功德,越宗而祖。”同样的开端,同样的成事,千差万别的人生终局。纵观这两位帝王,他们帝业的巩固和发展壮大,皆与人心向背有着莫大的关系!——读着许石林先生对“成王败寇的真正含义”的评论时,不由得让人心生凛然!

许石林先生乃高人也!读《桃花扇底看前朝》这本书,见他游刃于历史人物掌故之中,上到赫赫有名的帝王、名臣武将,下至默默无闻的黎民百姓。遍及各个历史朝代,仿佛穿越到过去作为一名目睹者那般,如此轻松自然,这样信手拈来,便让我们了解到一个历史时代的三纲五常、社会情状。他说这些的时候,并不局限于如此说事。他博古通今,说前朝历史诸事,论当今社会各种情状,端了一颗悲悯之心写就这些历史小评论。又见其文字多有辛辣、幽默,让人读时忍不住大笑了起来,把一本正经的历史文化评论小书写出了诸般趣味。

访古通今——读《桃花扇底看前朝》。

访古通今——读《桃花扇底看前朝》。

许石林先生说到古代医患关系,举有明一朝皇帝来评论。明朝皇帝普遍性格暴躁,如此太医们给他们看病如履薄冰,造成医患紧张,于是开的都是一些四平八稳的药——但求无险,不求治愈。最终朱元璋看出端倪,下令充分信任太医,由此,太医都端起责任之心给他们看病!古今同源!看现代医患的紧张关系,亦非一日之寒。病人需要医生的宅心仁厚,医生更需要病人的尊重理解。若医患之间都能够做到多相互理解,多包容,彼此多信任一些,那么患者对医生恶语相向,无礼行凶的可怕现象一定会减少很多!其实何止是患者和医生之间,就是普通人和人之间,都是要多些理解尊重和信任,那么这人间才会更加美好,更加清明!

这是一些添加了评论的历史往事“大杂烩”,无论怎么说,它都是点化人心向正,人心向善!

桃花扇读后感范文汇总篇二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或许晏几道在作这首《鹧鸪天》的时候也未曾想到六百多年后会有一部因此词命名的《桃花扇》传奇问世并名声大噪。读《桃花扇》我读出了爱恨别离,读出了家破人亡,读出了历史的悲剧,更读出了作者的悲痛之情。“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桃花扇》是凄凉的传奇,但更是悲壮的历史,《桃花扇》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它是历史的写照,正如孔尚任所说:“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作者生于1648年,刚刚经历明亡清兴的过程,桃花扇底写南明,作者将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恨别离贯穿于短暂的南明朝的建立与灭亡之间,以二人的爱情做线索,实写南明历史。

作者身处清朝却书写了南明灭亡的往事,往事历历在目,处于满清的高压政治的统治下的汉人们看了有如何不伤心,感叹南明的灭亡,作者的历史观很明确,桃花扇一剧形象的刻画出南明朝灭亡前统治阶层腐化堕落的状态,中国各代王朝的灭亡实际和明代是如出一辙,“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康熙皇帝还专门派内侍向孔尚任索要剧本,当看到其中描述南明皇帝耽于声色的情节时,常皱眉顿足说:“弘光弘光,虽欲不亡,其可得乎!”康熙皇帝从中看到了昏君佞臣亡国的历史教训。将这部戏曲作为一本统治者的重要的历史教科书加以推崇。

情抒兴亡之感,故要总结的是亡国的历史教训,这意味着经过改朝换代的动乱与变革之后,作者想借男女爱情故事来阐述其从对历史的反思中获得的教训和感慨。就教训而言他力图给清朝统治者提供政治之道。这一点,孔尚任多次强调说明他经世致用的抱负。

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历史观时,虽然说作者尊重历史,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但作者为了戏剧性更改了部分历史,在这个方面作者有一定的盲区。

在戏曲中的《沉江》部分是一个十分动人之处,《沉江》主要写的是史可法,一心爱国的史可法因被马士英等人排挤,失势之後自请督师江北,前往扬州统筹刘泽清、刘良佐、高杰、黄得功等江北四镇军务机宜。然而,四镇因定策之功而飞扬跋扈,各据地自雄,史可法与朝廷皆无力管束。四镇尾大不掉、各自为政,致使明军非但无力进取,连抵抗满洲建虏南下皆不得要领。崇祯皇帝煤山自杀后,在立谁为新君的问题上,史可法强烈反对拥立福王,无可奈何势单力薄,统领四镇有名无实,最后福王的登基宣告其命运悲剧的开始。

福王何许人呢?听听这一段的唱词就知道他是个多么昏庸的皇帝了,弘光帝登位后只是唱:“寡人登极御宇,将近一年,幸亏四镇阻挡,流贼不能南下;虽有叛臣倡议欲立潞藩,昨已捕拿下狱。目今外侮不来,内患不生,正在口选淑女,册立正宫,这也都算小事;只是联独享帝王之尊,无有声色之奉,端居高拱,好不闷也。”一个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国家和一个整天只知玩乐的皇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南明朝在短短的一年内便灭亡和这位皇帝不无关系吧。

传奇中,孔尚任将史可法改成是在听闻福王等已经弃城逃亡,正是“气撇下俺断篷船,丢下俺无家犬;叫天呼地千百遍,归无路,进又难前。”,于是投江而死。查阅历史史可法是在南京死守扬州,经过激烈的交战后城破,多铎劝降,可法表示:“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城百万生灵不可杀戮﹗”,后壮烈就义。因为攻城的。满洲建虏遭到很大伤亡,心里恼恨,下令屠杀扬州百姓。大屠杀延续了十天,死亡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可见史可法是何等的慷慨激昂,相比之下剧本中所写似乎稍逊一筹,但是观众联系到剧中多多处所表现的南明小朝廷的君昏臣佞,只会油然在国破家亡的沉痛中兴起幻灭之感,皆因作都透过舞台上的一幕幕早已传达出南明王朝是不得不亡的历史教训和经验总结。“国在哪里?君在哪里?”当知识分子和民族义士的生存支柱倒塌倾颓后,所有人都在哀唱:“使尽残兵血战,跳出重围,故国苦恋,谁知歌罢剩空筵。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尽归别姓,雨翻云变。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

除了史可法的结局不一样外,侯方域的结局也大不相同,历史上的侯方域在南明灭亡之后降顺了清朝,入清后参加科举,应河南乡试为副贡生。晚年失悔此举,著《壮悔堂文集》明志,而剧中的侯方域投军史可法麾下则也无此事,事实上侯方域是隐藏于同为复社成员的好友陈贞慧家中,结局更不会是出家了,至于李香君的下落那就众说纷坛了。

虽然相对历史而言这些都是书写的盲区,但作者旨在表达他的历史观,用南明灭亡的教训来呼吁当下的政治清明,警戒君昏臣佞将会步入亡国的后路,作者这样的更改还是有他得道理的。

桃花扇读后感范文汇总篇三

“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过风流觉,把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就是为了这段唱词,才看的古典戏剧。这两天正把《桃花扇》看完,不愧为孔尚任的毕生之作,与《长生殿》比起,《桃花扇》果然更有洋洋气象。全本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但主线只起个串联作用,更重要的是把南明一段历史里的是是非非借此说了个分明。时穷节乃现,不管是有气节的还是没气节的,在大难当头之际,便把个真实的本性展露的彻底。

马士英阮大铖此类宵小,虽靠钻营投机,夺得一时光鲜,但其所为竟不如乐工歌妓等屠狗之辈。即使“世事含糊八九件,人情遮盖二三分”,在满清统治下的孔尚任,对南明的那些事儿不可能知无不言,但那些言外之意,却也让人看得明白。该歌颂的,该谴责的,该唾上一口并踩上一脚的,便一目了然了。

《长生殿》是貌似历史剧的感情戏,而《桃花扇》则是貌似感情戏的历史剧。而且是承载着传统价值观的沉甸甸的历史剧,史可法面对必死之局的尽忠坚守,柳敬亭、苏昆生在兵荒马乱中的义举。忠和义,是传统文化的两个核心,不管是文学作品,还是艺术作品,甚至是民间传说,几乎全都围绕着忠和义展开,忠对应着文臣武将,义则对应着平头百姓。

忠义之士,或许会遭毒害,会非善终,但还是会赢得个身前身后名。在朴素的因果报应里,也常常会被设计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局。《桃花扇》也是这样,虽然南明亡了,但那些宵小还是落得个罪有应得的下场,而忠义之士到底还是得了个安宁。

开头的那段唱词,倒有些“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意思,虽然《桃花扇》里的唱词更侧重于人世的兴衰,而杨慎的《临江仙》更表现了岁月的沧桑,却同样都有些悲怆的感情。只不过在短短的人生中,眼看着楼起楼塌,回味着转眼繁华,可能感触会更深些吧!

桃花扇读后感范文汇总篇四

《桃花扇》是凄凉的传奇,也是悲壮的史诗。“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它的主题的两个层面是如此浑然融为一体——个人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爱情的命运和文化的命运在此剧中就像血泪融合在一起了。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与民族的生死存亡如同两串缨络,以一白纱宫扇为结,难分难解;爱情的忠贞和民族的大义就像扇上的桃花,是血,亦是画,纠缠出幻灭的悲剧命运。

明王朝三百年基业,于旦夕之间倾颓覆灭,留下整整一代知识分子的人生悲剧。典型的如吴梅村:“草间偷活”的悲慨,亦以墓碑上“诗人”二作结。即使剧中的男主人公侯方域,亦被迫参加河北乡试,虽然高中副榜后并未出仕,但是留人诟病,为当时义士所不齿。《桃花扇》传奇是在清廷的高压政治环境下为人宣泄家国巨变中的悲凉和幻灭所作,相信没有人在读完或者看完这一传奇后会只为侯李的爱情悲剧所感,最浓重的情绪当依然寄托在剧终时道士撕扇时的棒喝:“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于是侯李的分入南北中修道,再不是奇变突出,而是命运使然,不得不如此。

可以说戏到此出,所有当时的观众,心中都充满故国之思。所有人都在思索,这样一个有忠臣义士死死护持的国家如何败亡的呢?而他们所尽忠的那样的统治者是如此不堪,像弘光帝登位后只是唱:“寡人登极御宇,将近一年,幸亏四镇阻挡,流贼不能南下;虽有叛臣倡议欲立潞藩,昨已捕拿下狱。目今外侮不来,内患不生,正在口选淑女,册立正宫,这也都算小事;只是联独享帝王之尊,无有声色之奉,端居高拱,好不闷也。”所以大家苦苦坚持的君国大义又有什么意义呢?尤其那些明朝遗民,或者汉民族的正统文化观念根深蒂固的人,更在正反人物形象的对比中,看出了明王朝“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当明了这一“江山沦亡”、“舆图换稿”的历史悲剧的必然性之后,更加深了他们的人生幻灭之感。

最后《入道》一出中开始是道场致祭:“正坛设故明思宗烈皇帝之位;左坛设故明甲申殉难文臣之位;右坛设故明甲殉难武臣之位。”致祭篇幅之长占去此出大半,除去抒发神州陆沉之悲外,更要为侯李的爱情结局充分渲染国破家亡的悲凉气氛,所以张道士撕扇掷地,厉声喝断两人的互诉衷情时才有石破天惊。

桃花扇读后感范文汇总篇五

众所周知,《桃花扇》是一本清代述颂爱国情怀的戏剧曲本,但是我机缘巧合之下拿到了小说型的版本。读了一遍,回味无穷,更为李香君的忠贞爱国的节操折腰。

桃花扇上染尽的不仅是风流,还是不卑不亢的骨气。女主人公李香君从小在秦淮河畔杨红柳绿的歌舞馆里长大,可她没有身为歌姬的一点自卑,反而喜欢接触新思想,跟平常人家公子一般学诗歌练琴筝。她不仅美丽,更有魅力。

敢爱敢恨、爱恨分明是《桃花扇》的一支永不停调的旋律,也是香君不同于寻常女子的一点。香君不拘于女儿家的姿态,她把眼光放于时政上面。当时正是明末东林复社被朝廷魏忠贤阉党打压之时,香君不畏恶势力,勇于结交东林党人,为他们出谋划策,与他们共同研究讨伐阉党的文书。这要是个寻常男子,也未必敢与东林学派沾上关系,况且香君是个毫无背景的女子。李香君的过人之处要是放于现世来看,也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点。在可怕的黑暗中,总得有些人不畏强权,勇于反抗,为人民谋福祉。印度的章西女王曾经献身于全族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她热爱自己的人民,憎恨压迫者的举动也正是李香君在现实中的印证。

《桃花扇》的描述的忠贞爱情也让人羡慕不已。李香君的命格本就不凡,她面对上流社会层层压迫,面对阮大铖的淫威强权,面对要嫁给漕抚老头子田仰来做姨太太的命运,坚决不向恶势力低头,勇敢追求自己的真爱,在歌舞馆的众姐妹和身为东林学党的的众友人的见证之下,与东林学子侯方域私定终身,结为夫妻。即使是后来的社会动荡,歌舞馆办不下去,许多人流离失所,香君从没有改变过她对侯方域的爱,没有委身于任何一位大人物。她敢于痛斥当权者的庸碌之为,敢于讽刺马士英的小人作风,在她的世界里,只有正义和真心,虽为女子,李香君对当时支离破碎的国家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不说是她守护国家守护她的明朝的忠心,说她是国魂的守护者也不为过。

除了高尚的人格让人敬佩,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让人羡慕,对家国的执着与信仰让人折服,《桃花扇》里还有照应现实,让后人警醒的历史教训。当时马士英掌握当权,与阮大铖一起狼狈为奸,无恶不作,以至于让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一些东林党人结合民间爱国之士,一起奋笔疾书训斥当权者的昏庸无能,保卫他们的大明朝。这样震撼人心的事迹在当代也有重现。当日本领导者宣布要跟中国抢钓鱼岛的归属权时,千万中国人站起来了,为祖国呐喊助威,痛击日本当权者,列出种种证据证明钓鱼岛是属于中国的,打击了日本政治家的野心,使国家领土主权得以完整。桃花扇不只是一面用于定情的扇子,更是底层人民忠于国家的证据。

我读《桃花扇》,每次浏览完,虽说不像梁启超先生一样泪流满面,可我的心灵也着实为它强烈跳动了,它歌颂的是忠贞的爱情,也是忠贞的国心。李香君那句“我宁做大明朝的尼姑,也不当清代的走鬼”永远成为绝句。

桃花扇读后感范文汇总篇六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从1830年至十九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本书以很大的篇幅描述了这方面的史实,并且通过书中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来。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等等都写得淋漓尽致。作家以生动的笔触,刻画了性格鲜明的众多人物,描绘了这个家族的孤独精神。在这个家族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尽管很多人为打破孤独进行过种种艰苦的探索,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把分散的力量统一起来,最后均以失败告终。这种孤独不仅弥漫在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镇,而且渗入了狭隘思想,成为阻碍民族向上、国家进步的一大包袱。作家写出这一点,是希望拉丁美洲民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摆脱孤独。所以,《百年孤独》中浸淫着的孤独感,其主要内涵应该是对整个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现代文明世界的进程之外的愤懑和抗议,是作家在对拉丁美洲近百年的历史、以及这块大陆上人民独特的生命力、生存状态、想象力进行独特的研究之后形成的倔强的自信。这个古老的家族也曾经在新文明的冲击下,努力的走出去寻找新的世界,尽管有过畏惧和退缩,可是他们还是抛弃了传统的外衣,希望溶入这个世界。可是外来文明以一种侵略的态度来吞噬这个家族,于是他们就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文明世界中持续着“百年孤独”。作者表达着一种精神状态的孤独来批判外来者对拉美大陆的一种精神层面的侵略,以及西方文明对拉美的歧视与排斥。“羊皮纸手稿所记载的一切将永远不会重现,遭受百年孤独的家族,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作者用一个毁灭的结尾来表达了自己深深的愤懑。

加西亚·马尔克斯遵循“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经过巧妙的构思和想象,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源于神话、传说的幻想结合起来,形成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的图画,使读者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形象中,获得一种似曾相识又觉陌生的感受,从而激起寻根溯源去追索作家创作真谛的愿望。魔幻现实主义必须以现实为基础,但这并不妨碍它采取极端夸张的手法。如本书写外部文明对马贡多的侵入,是现实的,但又魔幻化了:吉卜赛人拖着两块磁铁“??挨家串户地走着??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木板因铁钉和螺钉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跟在那两块魔铁的后面乱滚”;又如写夜的寂静,人们居然能听到“蚂蚁在月光下的哄闹声、蛀虫啃食时的巨响以及野草生长时持续而清晰的尖叫声”;再如写政府把大批不肯工作者杀害后,将尸体装上火车运到海里扔掉,那辆火车竟有200节车厢,前、中、后共有3个车头牵引!作家似乎在不断地变换着哈哈镜、望远镜、放大镜甚至显微镜,让读者看到一幅幅真真假假、虚实交错的画面,从而丰富了想象力,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作家还独创了从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的新颖倒叙手法。例如小说一开头,作家就这样写道:“许多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迪地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短短的一句话,实际上容纳了未来、过去和现在三个时间层面,而作家显然隐匿在“现在”的叙事角度。紧接着,作家笔锋一转,把读者引回到马孔多的初创时期。这样的时间结构,在小说中一再重复出现,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不断地给读者造成新的悬念。

桃花扇读后感范文汇总篇七

《桃花扇》是清朝孔尚任所着的一部戏剧,通过侯方域与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反映时代,映照兴衰。在先声中出场的古董先生曾言:“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实事实人,有凭有据”,说明了此书反映时代之真实。

《桃花扇》作为四大名剧之一,除去其书的精彩超艳,在戏剧演绎中的改编创造也是让其能传播如此广泛的原因。观其书与戏的内容,大抵有以下区别:

第一,两者在排序不同。书中与戏中安排的故事情节排序有所不同。戏曲中的《桃花扇》的开幕便是杨龙友带领侯方域去见李香君的情节,等同于书中第五出“访翠”与第六出“眠香”的内容。并且运用插叙的手法,侯方域回忆原来在书中第三出的“哄丁”——拒绝奸臣阮大铖祭祀祖庙的情节,也突显出“扇子清香”,引出桃花扇。这使戏剧编排简单而流畅,不显拖沓。

第二,两者在唱词方面的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迎合更多的观众。戏剧中省略了大量的文言说词,而是多了许多日常白话文的形式,让观众明白,通俗易懂。

第三,突出线索。与书中情节有所区别的是,戏剧中十分注重突出线索——桃花扇。并且注重线索与情节的联系与结合。如一开始,便作为主角侯方域出场的重要道具,并且借问桃花扇价值,引出第三出的“哄丁”情节,其次侯方域回乡时,桃花扇作为重要思恋侯方域的信物留在了李香君处,以此引出两人天涯两边的对话。即便在最后,也是通过写李香君不屈于权贵,不愿改嫁,而撞柱留下的血迹而产生的桃花,点睛写出桃花扇的命名缘由。

《桃花扇》在戏剧中为昆区,乃本源南戏。在观看其戏剧演出时,不时感到有趣动人之处。如在唱词上,语调“一波三折”,不时能听到粤语之音。让人感到无限韵味。又如在人物塑造上也颇生趣味。如主角侯方域为“白脸小生”,而奸角阮大铖则是长须,浓重眼妆,让人在目眩的演出场合中,一眼辨清人物,并认清忠奸。

无论是书中还是在戏剧中,《桃花扇》其完整波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仍然随着时间的长河,经久不衰。

桃花扇读后感范文汇总篇八

读前以为《桃花扇》是讲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后来发现爱情只是这部戏中很少第一部分,兴亡之叹才是作者要写的重点。

《桃花扇》与许多传统戏曲不同的是,人物没有那么脸谱化。侯方域是个难挽大局的普通人;杨龙友是八面玲珑的小人却有几分侠义……甚至对反派阮大铖的心路也有详细剖析,一个个立体的人物,才能使得情节打动读者。此外,桃花扇的人物关系还是比较复杂的,想读的话最好一口气读完,否则日子读久了容易忘记前面的故事。

作为一个现代人看这个故事,我觉得侯方域没那么爱香君,香君对侯方域是至死不渝,但从一些细节可以看出,侯方域对香君的挂念不是很深,这也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礼教下男性的爱和女性的爱,分量不同。

《桃花扇》的结局是震撼的,也是争议最多的。爱得死去活来的香君突然就开窍了,答应了出家,可能是顿悟,也可能是作者并没有站在香君视角考虑,这点可以争议。但出家的结局个人觉得还是很好的,亡国亡天下的苍凉之下,归隐了,在一起了,侯李都是政治感很强的人,他们不是范柳原和白流苏(我不认为侯李就高于范白,这两个故事有很大的不同,不能简单地作褒贬,只是说出他们的不同),他们真的能幸福地在那个理想的桃花源时候吗?也不一定吧。但是出家的结局又比侯,香君痛骂侯这个改编少了一些教化意。

《桃花扇》是很中国的,我们看得到才子佳人,看得到“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看得到忠君报国,看得到家国天下;看得到出世入世的挣扎,看得到“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的茫然与复杂。

最后,《桃花扇》是戏曲,用时髦一点的话说叫历史同人,不是真实历史,这点在历史研究上要注意。

桃花扇读后感范文汇总篇九

我读完《桃花扇》后作诗一首,赞明朝奇女子李香君。我生平第一次写诗赞人,赞的还是历史名人,不足的地方太多,实在羞于展出。然而,正因为是第一次,所以才鼓起勇气呈给杨子怡老师过目。

我小的时候便听过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但一直没有深入地研究过她的生平。上海文艺出版社一九八二年十月出版的《桃花扇》填补了这个小小遗憾。在这本书中,我被李香君的血溅白绢扇的崇高气节所打动,被柳敬亭、苏昆生的重义、爱国、坚贞所感染,被史可法的忧民爱国、舍生取义所震撼。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我终于知道“桃花扇”原来是由李香君的鲜血点染而成,扇子本身的情深意重加上鲜血染就的坚贞不屈,成就了《桃花扇》的传奇。

孔尚任老先生借李香君、侯方域二人的离合,写对明王朝的兴亡之感。全书用李、侯二人的爱情为线索,记叙了明朝末年江南地区的历史,以细腻的笔触把当时的儒士、优妓、爱国将领及奸宦佞臣跃然于纸上。孔老叹兴亡的同时,还借侯方域、史可法、左良玉等人表达出自己对明朝灭亡的思考,给历史剧的创作带来了新的活水,他的勇气、他的胆识、他的创新之才令所有读过他作品的读者倾佩不已。

依据我个人的观点,全书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听稗—修札;第二部分:投辕——沉江;第三部分:栖真—余韵。我的划分标准是:第一部分主要写李香君、侯方域的爱情和复社文人的日常交往,穿插了很多的行酒令、谚语及风俗习惯的描写,给人以轻松畅快之感。第二部分主要写政局的风云变幻以及人物的飘摇命运,这部分的主题思想是深深的国恨和凄美的爱憎离别,给人以沉痛之感。第三部分记叙了主人公们逃亡至栖霞山后从此隐逸的经历。我对这一部分有两种感觉:一、孔老未能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把象征坚贞爱情的桃花扇借张薇之手毁掉并让李、侯二人出家。这一情节让关心二人爱情的我痛惜悲叹。二、以苏昆生、柳敬亭、老赞礼的闲叙兴亡事作结尾,有着悠远清淡的意境,又令我回味无穷。这一部分很复杂,值得进一步研究。

以上便是我初读《桃花扇》后的感想。我相信在阅读第二次的时候能够对这些人物有更深一层的认识,能够自行解开杨文骢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物形象的.疑惑,能够真真正正地理解孔尚任的创作意图。

桃花扇读后感范文汇总篇十

《桃花扇》应该是几部古典戏曲中,观众最为陌生的一部,然而却是现代戏曲舞台的宠儿,在各种戏曲中变换着身姿,经久不衰,更被那些艺术名伶们反复吟唱。这部写于清初的戏曲著作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又像是作者的自述,“国破家亡风飘絮”面对山河动荡,朝廷更迭,几经国破家亡,最终勉强苟活了下来。生在清初的孔尚任与其他从旧时朝廷走出来的人们一样,自己的国已不国,委身外夷脚下,不胜滋味,只能寄情于诗赋。有时人们又不免窃喜,倘若没有这时代的更迭,又那里能得到这样一曲百唱不厌的'戏曲佳作呢?国虽不在了,心依存,志犹在,古人们的辛酸成长起来是后人望尘莫及的志向。

回到书中,即便是在国家风雨飘摇的时候,主人公的侯朝宗依旧踏歌江南,美人在怀,好不风流。却又写得文字,抒得豪情,广结有识之士,深受众人敬仰。奈何新婚的余温还未消散殆尽,遇上奸人陷害,身家唯恐不保,只得仓皇逃走。这一走便是此去经年,归期无望,这一走,只留得闺中美人独自饮泪,幸得盟誓之扇陪伴左右。国家的动荡终于连江南的乐土也被踏破了,本想偏居江南一隅的南明也在外敌的金戈铁马下渐渐倒下了。美人在命运的面前挣扎的抬起头,痴候良人归来,却有小人想得渔翁之利,将其推到那些徒有家财万贯的贼人之手。为表忠贞,美人自刎表之,血溅盟誓之扇,后有贤士顺着血滴画出一折桃花,至此《桃花扇》成忠贞之帅,流传后人,在夹缝中苟活下来的美人从此隐于山林。

桃花扇读后感范文汇总篇十一

《桃花扇》是中国首部反映南明消亡的历史剧。作者孔尚任说它“皆南朝新事”,又进一步说明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言下之意,即已点明此剧的主旨:借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写南明兴亡,借而抒发情怀。

在此剧中,作者从俯瞰的角度充分展示了南明王朝的社会图景:明末时期,朝纲混乱,社会上充斥着各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进而激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终明朝消亡,清兵入关,天下尽归他人之手。阮大铖、马士英等人无视国难,狼狈为奸,宣称:“幸遇国家多故,正我辈得意之秋”,拥立福王为弘光帝,建立南明王朝。弘光帝更是偏安一隅,任由阮大铖等操纵朝政,残害忠良。作品所构建的背景贴近历史,并通过阮大铖、弘光帝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充分地暴露出了南明王朝的黑暗与腐朽。他们在作者的笔下是被贬斥的对象,也是祸国殃民的元凶。史可法在剧中是一个爱国良将的形象,同时也被塑造成了一个民族英雄。他是作者歌颂的对象,他的悲剧人生不仅是国破家亡的写照,同时也与阮大铖、弘光帝等猥琐无能、奸诈卑劣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认为《桃花扇》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最大的原因就是作者所塑造的李香君、柳敬亭等下层人民形象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作者通过这些人物的塑造,对下层人民的优秀品质大加赞赏,充分展示了他们美好的灵魂。我想这才是《桃花扇》的魂所在。

桃花扇读后感范文汇总篇十二

从兴亡叙事到抗敌救国,从双双入道到一捧一踩。读罢不同版本的《桃花扇》,我终于在某种程度上能理解为什么总有人质疑现代文学的文学性。

从艺术魅力的长久性来看,欧阳当然不敌老孔,然而前者的意义是建立在抗战时期救亡图存的基础上的,二者又怎能相提并论。古代诗文是玲珑剔透的,现当代则和zz社会血肉相连、密不可分,看你喜欢什么了(当然思想史是一种研究路径,不分古今的)。

有意思的是,无论哪个版本的桃花扇,都体现了女性寡言。孔本中的香君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被物化的玩物色彩(尤其是剧本中的情色描写),欧阳本中则过于突出民族存亡等大道理,反而失去了人物的内面本色。同时,欧阳本中的跳跃性太强,或许是为了适应时局和旧戏改造的需要,具有审美意义的许多复杂片段都删去了。马士英、阮大铖、柳敬亭、苏昆生、左良玉、史可法等人的戏份分大大减少,都失去了他们的复杂本色。

桃花扇读后感范文汇总篇十三

《桃花扇》是凄凉的传奇,也是悲壮的史诗。“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它的主题的两个层面是如此浑然融为一体--个人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爱情的命运和文化的命运在此剧中就像血泪融合在一起了。侯方域、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与民族的生死存亡如同两串缨络,以一白纱宫扇为结,难分难解;爱情的忠贞和民族的大义就像扇上的桃花,是血,亦是画,纠缠出幻灭的悲剧命运。

明王朝三百年基业,于旦夕之间倾颓覆灭,留下整整一代知识分子的人生悲剧。典型的如吴梅村:“草间偷活”的悲慨,亦以墓碑上“诗人”二作结。即使剧中的男主人公侯方域,亦被迫参加河北乡试,虽然高中副榜后并未出仕,但是留人诟病,为当时义士所不齿。《桃花扇》传奇是在清廷的高压政治环境下为汉人宣泄家国巨变中的悲凉和幻灭所作,相信没有人在读完或者看完这一传奇后会只为侯李的爱情悲剧所感,最浓重的情绪当依然寄托在剧终时道士撕扇时的棒喝:“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于是侯李的分入南北中修道,再不是奇变突出,而是命运使然,不得不如此。

全剧最引人之处当数《沉江》和最后《入道》两出了,分别是国家的幻灭和爱情的幻灭。

《沉江》标志着腐朽的南明小朝廷最后的覆灭结局,也写尽了忠臣义士的悲壮。史可法本是在南京陷落前死守扬州,城破后被多铎所杀,但是孔尚任改成是在听闻福王等已经弃城逃亡,正是“气撇下俺断篷船,丢下俺无家犬;叫天呼地千百遍,归无路,进又难前。”,于是投江而死。虽然没有史实所述那样慷慨激昂,但是观从联系到剧中多多处所表现的南明小朝廷的君昏臣佞,只会油然在国破家亡的沉痛中兴起幻灭之感,皆因作都透过舞台上的一幕幕早已传达出南明王朝是不得不亡的历史教训和经验总结。“国在哪里?君在哪里?”当知识分子和民族义士的生存支柱倒塌倾颓后,所有人都在哀唱:“使尽残兵血战,跳出重围,故国苦恋,谁知歌罢剩空筵。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尽归别姓,雨翻云变。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

可以说戏到此出,所有当时的观众,心中都充满故国之思。所有人都在思索,这样一个有忠臣义士死死护持的国家如何败亡的呢?而他们所尽忠的那样的统治者是如此不堪,像弘光帝登位后只是唱:“寡人登极御宇,将近一年,幸亏四镇阻挡,流贼不能南下;虽有叛臣倡议欲立潞藩,昨已捕拿下狱。目今外侮不来,内患不生,正在口选淑女,册立正宫,这也都算小事;只是联独享帝王之尊,无有声色之奉,端居高拱,好不闷也。”所以大家苦苦坚持的君国大义又有什么意义呢?尤其那些明朝遗民,或者汉民族的正统文化观念根深蒂固的人,更在正反人物形象的对比中,看出了明王朝“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当明了这一“江山沦亡”、“舆图换稿”的历史悲剧的必然性之后,更加深了他们的人生幻灭之感。

当然纯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少数民族不时入主华夏,实是封建王朝发展的历史常规,但是从历史上看,少数民族的军事力量的破坏性是不容否认的。清廷在镇-压汉民族的抵抗势力时,用的也是残酷的高压手段。所谓“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直接针对平民百姓,而以血腥手段推行的“改服易发”更是削弱汉族传统文化强势地位的奴役手段。对被征服民族来说,更增加了对入侵民族的文化上的仇恨。无怪乎晚清的革命党人口口声声以“驱除鞑虏”为口号,而清廷覆没后的第一文化举措就是剪辫易服了。

最后《入道》一出中开始是道场致祭:“正坛设故明思宗烈皇帝之位;左坛设故明甲申殉难文臣之位;右坛设故明甲殉难武臣之位。”致祭篇幅之长占去此出大半,除去抒发神州陆沉之悲外,更要为侯李的爱情结局充分渲染国破家亡的悲凉气氛,所以张道士撕扇掷地,厉声喝断两人的互诉衷情时才有石破天惊之概,剧情到此,也才有雨收云歇之效。然后在“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不因重做兴亡梦,儿女浓情何处消。”的歌声中剧终。此出起于致祭之悲转于重会之喜,结于入道之幻灭,波澜奇崛而转换自然,把观众的所有的情绪归结到“回头皆幻景”中的幻灭中去,此不符历史的结局更能打动人心,方能收束全剧。

桃花扇读后感范文汇总篇十四

初次接触《桃花扇》,看的并非原著,而是欧阳予倩先生的戏剧版本。所以看之前,早已在心底作了建设,因为戏剧和原著毕竟会有差别。不过,所幸还好,两者在内容上除了结局有很大的改变,其他倒是没有什么。

看戏剧版的《桃花扇》,起初我是怀着好奇的心情来看的。早在高中时期就听说过《桃花扇》了,只因种种事情以及个人惰性一直没有碰过,所以总是有种好奇心性的。虽然对于自己第一次接触此书看的竟然是戏剧有些不满,可看到内容后就不那么认为了。曾经我看过老舍先生的《茶馆》,这是一本话剧,我不知道戏剧和话剧究竟有什么差别,可是共性我是看在眼里的。

戏剧本《桃花扇》在前面内容与孔尚任先生的原著基本一致,只是语言更质朴些,神态动作更细致些,结局大相径庭了些。原著的《桃花扇》结尾是侯朝宗与李香君双宿双栖、子孙美满,而戏剧版则改成了朝宗在新朝再求功名,香君羞愤而死。不得不说两者各有千秋。孔先生的男女主人公志行高洁,从一而终。侯朝宗虽有一时昏聩,但被香君点醒,随后一直坚守本心,忠贞为国,改朝换代后,无心功名利禄。而香君更是一柔情烈女,誓不向恶势力屈服。两人最终在战争结束后,团圆,可谓是合情合理。而欧阳先生的戏剧便不同了,他让侯朝宗心性并不那么坚定不移,虽然对于香君“磐石无转移”,可是最终为了自己的生活求了那虚浮功名。而香君更是刚性裂心,弃扇,血溅当场。这样一改,显然更加戏剧化了些,不过,正因为如此,才让其更有吸引力,毕竟戏剧究竟是戏剧,有起伏才有精彩。自然的,这是我个人粗浅的看法,对于两种艺术,其实我都很喜欢。

《桃花扇》是发生在明末清初的故事,因为乱世,所以里面免不了有一些丑恶嘴脸。在乱世中苟且偷生、攀附权贵、藏污纳垢、诬陷忠良、只图享乐、视他人性命如草芥的阮大铖和马士英,丧尽天良,做尽了坏事。将李香君逼的无路可走,将侯朝宗逼的有家不能回、四处奔波。凡此种种,都叫世人所不齿。不过,里面有一个人我倒是很感兴趣,就是杨文骢。这个人在交往上有点本事,用我们现代的环境,就是黑白通吃。不论是侯朝宗一派还是阮大铖一派,他都能混的如鱼得水。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处事圆滑吧。比起阮大铖、马士英乃至侯朝宗、李香君,我觉得这才是个厉害人物,懂得抚弄人心。说他墙头草随风倒,可是他并不偏向于哪一方,他并不针对香君他们,之所以听从权贵的,也是为势力所迫。然而,究竟他还是有谄媚的嫌疑,可是他还是能够得到香君他们的尊敬,不得不说,这可真是一个矛盾的存在,好像哪一方都不会特意针对他,他就是一个中间人,却是两头都讨好。说不上喜欢这样的人,可是仍旧佩服这个人的社交手段。当然了,说到榜样,大家都会说像李香君这样的人,当是为人的典范,我也是赞同的。做人就该有一个原则,并不能随意改变自己,要坚守本心。

读《桃花扇》,一方面我感受到的是书中塑造的人文情怀以及对于乱世人心的感慨;另一方面,我体会到的则是艺术的魅力。孔先生塑造人物相当成功,个个形象鲜明,具有特色,于写作方面我收获良多。

好书自有其千金的价值,学不到什么,只能是自己太不用心。我该庆幸我还能看到些价值。

桃花扇读后感范文汇总篇十五

《桃花扇》是清朝孔尚任写的一部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全剧以清流文人侯方域和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离合之情为线索,显示了明末弘光小朝廷的兴亡变迁。全局情节跌宕起伏,剧中人物性格不一,大都人各一面。我非常喜欢这部戏剧。

在《桃花扇》这部剧中,秦淮名妓李香君是最耀眼的人物,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李香君身处当时社会的下层,可是她的高尚品格在剧中可以说是无人能及。

当她得知侯方域送自己的妆奁是阮大铖资助的,她毅然却奁,以一句“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何等也?”斥醒侯方域,使阮大铖的卑劣用心落空。从中牵线搭桥的杨文骢说香君气性忒也刚烈,我却认为香君是气节颇高,堪比东林党人,就像侯方域的好友吴应箕说的,“只怕复社朋友还让一筹哩”,真是正气凛然、义薄云天。

阮大铖不满于侯方域和李香君的却奁行为,认为这是奇耻大辱,于是不失时机地陷害侯方域,在清议堂议事时说侯方域要联合左良玉里应外合攻占南京。杨文骢报信让侯方域快快躲避灾祸时,侯方域犹自犹豫不决,香君明知“生离苦”、“后会期无凭准”,却仍是力劝夫君快些离开去避难,不要踌躇舍不得自己。侯方域走后,香君立志为侯方域守节,决不再嫁。

香君是那么不畏强权,敢于当着马士英和阮大铖的面怒斥他们害民误国;面对一切迫害,她又那么坚忍不屈,被选入内廷作歌姬,她仍抱着一腔痴情,盼望有朝一日能出宫再会侯郎一面。

这样集正气与痴情于一身的女子,怎能不叫人心生佩服呢!

她那样深明大义,又那样执着于自己对侯方域的感情。她将离别之苦压在心底,将思念之情系于心间,矢志不渝,誓不屈节,甚至不惜以死来抗拒再嫁的命运,不愧是一个至情至性的好女子!

在我眼里,李香君是极其完美的。在动荡的社会中,权势的爪牙下,她依然抱定自己的信念,她不与魏党余孽同流合污,毅却妆奁;她不向奸臣贼子献媚,大胆骂筵;她不弃自己与侯方域的夫妻之情,撞破桃花面……说起来容易,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呢?何况她只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女子。

从香君那里,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一个人,再重的名利摆在眼前,也要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再大的困难挡住我们的路,也不能轻言放弃。只要做到这些,当我们在生命旅途上停下来回头看时,我们看到的将不仅仅是我们为别人而感动,还会有我们发自内心的为自己而感动。

桃花扇读后感范文汇总篇十六

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湖。不因重做兴亡梦,儿女浓情何处消。

《桃花扇》一书是以李香君和候朝宗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从他们相遇相识,到因战乱和奸臣陷害侯朝宗而导致的分散,再到最后改朝换代后的相逢,他们所遇到的磨难。全书主要体现出明末宦官当道,奸臣主权的黑暗社会。即便国破山亡,还是“隔江犹唱后庭花”。即便是一些谦谦君子,到最后也对自己的国家失望,转而投向能展示他们理想抱负的新时代。只是苦了李香君这样的贞烈女子罢。

在明末这个时候,尽管涌出来一些东林党派人为社会伸张正义,但是也难以扭转明被灭亡的命运。一开始便是因为魏阉党而使得朝政积贫积弱,到后来虽然把魏阉党推下台了,可是他的“儿子”“孙子”还在。再加上,在如此**时期,江南一带还是夜夜欢歌。有钱的商家一点也不把战乱放于心上,只管自己吃喝玩乐。而侯朝宗作为东林党派的核心人物之一,对这样的社会背景感到甚是痛心。他认为身为明朝人,应该要为社会做出点什么。于是,他就带领东林党派的人写下《留都防乱揭帖》来弹劾魏阉党的余党。但同时,这也为他将来的遭遇埋下了祸害。

李香君,秦淮一带的歌姬。她虽身在酒肉世界,却心系天下。她认为世界自有正道。她爱侯朝宗,是因为他并不嫌弃她的出身,摒弃世人眼光。她敬侯朝宗,是因为他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然而,她却忽略了一点。那是文人的抱负,伯乐的器重。

没错,在这个黑暗的社会中,文人雅士的侯朝宗除了被打击就是被压迫。一开始上书侯朝宗弹劾魏阉党是因为年轻气盛,毫不畏惧。而之后的他虽然还是忧国忧民,但是心志已经被现实渐渐磨平了。在被阮大铖陷害,阮称侯朝宗怂恿左良玉南移,使得侯朝宗被迫连夜逃离南京。而这次逃离正是让侯朝宗对明朝真正的失望。投奔史公时看到高杰与刘良佐、刘泽清、黄得功三人竟因自己个人过节而不顾大局在军营里大动干戈,因史公的嘱托而作为高杰的监军但因高杰的刚愎自用而无施展之处,侯朝宗对明朝的军兵们失去了信心,觉得国难之日很快就降临。他已经不再是当初上书的那个侯朝宗,他只想找到“夜夜盼君来”的李香君,与她一同回到故乡,好好过日子。

不料,当侯朝宗回到南京时,李香君已经被人送进宫里。可怜的李香君,为守住清白,故意将自己弄得憔悴不堪。她深信,侯朝宗会找到她。屋漏偏逢连夜雨,阮大铖知道侯朝宗回到南京,就立即对他进行迫害,把侯朝宗关进大牢里。侯朝宗本是书香世家,怎会受过如此苦难。在大牢里,他见识到真正的黑暗。他还目睹了曾经跟自己一起上书的东林党人一一受害。昏君在世,奸臣当道,世道如此,他已彻底绝望了。

后来,辗转多番,侯朝宗才得以见天日。他遇到了多尔衮。多尔衮识他,尊他。经历了这么多的苦难,侯朝宗终于等来了自己的伯乐。从此,他便可以一展才华。他便可以给予李香君理想的生活。可惜,他没想到。在此与曾经如此懂他的李香君,得到并不是想象的重逢,而是一个决绝的背影。

她怨他,怨他为了荣华富贵而背弃国家。她怨他,怨他丢弃了自己的曾经的理想。可是,她却不给机会他解释。她只是深爱自己心中那个虚幻的一派正气的侯朝宗,假使家破人亡,定会自刎葬国。就是因为观念不用,注定他们从此别过。只是当年那首“夹道朱楼一径斜,王孙初御富平车。青溪尽是辛夷树,不及东风桃李花”如此迷人,如今想来只是徒增悲伤。

桃花扇读后感范文汇总篇十七

《美的历程》以一种体悟与思辨相结合的方式,在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下,展现了从史前文化到明清文艺思潮近八千年中国灿烂多彩的艺术境界与文化。书中对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艺术的审美把握既灵动恰切,充满个性体验与感悟;又理性思辨,洞悉艺术发展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同时,注重考察艺术品所在的历史文化语境,寻找其历史文化土壤和美学风格成因。

《美的历程》在总结普遍性、规律性艺术特征的同时,还注重个体审美感受和体验,灵动而个性地把提了历史分期与艺术类型的交叉关系。李泽厚以自身特有的对艺术的体悟力,对中国古代艺术史的把握以感悟内在审美特质和艺术美学风格流变为主,打破历史分期的时间局限,跨越中西的空间限制,对艺术的体悟可以穿越古今,纵贯中西。他并没有严格地按照历史分期,从史前到明清按部就班地描述中国古代艺术史和美学史(这是大部分艺术史和美学史书籍的写作方式),而是在基本遵循历史分期的基础上,或以某个时期的主要美学风格为中心,或以某种突出的艺术门类为线索来展现中国古代艺术的内韵,书中10个部分的标题就体现了这一特色。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

作者认为,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故而考察一个时代的文艺,必先考察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本书的每一章都大致遵循着这一思想构架而展开。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

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则是世俗人情。

《美的历程》全书按历史时期分为十个部分:

龙飞凤舞。

远古时期的审美与艺术并未独立或分化,它们潜藏在种种原始巫术礼仪等图腾活动中。龙是中国西部、南部部落联盟的图腾旗帜,而凤鸟成为中国东方集团的另一图腾符号。它们正是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的萌芽。而原始歌舞正是龙凤图腾的演习形式,是巫术礼仪的活动状态。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的几何纹样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步变为抽象化、符号化,这正是一个从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也是美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原始形成过程。美和审美在对象和主体两方面的共同特点便是积淀:内容积淀为形式,想像、观念积淀为感受。原始巫术礼仪中的炽烈情感便以独特形态积淀在线的几何纹饰上了。而就纹饰来看,新石器时代前期比较生动、活泼、自由、开放,而后期更为僵硬、严峻、静止、封闭、威吓,反映了权威统治力量的加重。

青铜饕餮。

自夏代起,具有浓厚宗教性质的巫史文化开始了。此时的青铜器纹饰体现了早期宗法制社会的统治者的威严。饕餮纹,一种凶狠可怖的兽面纹,呈现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正好可以作为那个充满战争、屠杀、俘获的时代的标准符号。它一方面是恐怖的化身,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的神。以饕餮为代表的青铜器纹饰具有肯定自身,保护社会,协上下、承天体的祯祥意义。青铜艺术狞厉的美的本质正是客观历史前进的超人力量。它的神秘恐怖正只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才成为美—崇高的。同时,它显现出人类早期的童年气质。随着巫术宗教传统的退色,青铜饕餮也失其权威,逐渐理性化、世间化,逐渐只能作为表现工艺技巧水平的艺术作品了。与青铜器同时发展成熟的,是汉字。甲骨文、金文开始了汉字美的历程,以其净化了的线条美表现和表达出种种形体姿态、情感意兴和气势力量,终于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线的艺术:书法。

先秦理性精神。

先秦百家争鸣中贯穿的一个总倾向就是理性主义,主要表现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而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则作为对立和补充。儒道互补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一条基本线索。孔子用实践理性重新解释了原始巫术文化“礼乐”,将其纳入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也是中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儒家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道家突出自然即美与艺术的独立,二者刚好补充而协调。先秦建筑的艺术风格仍然是实践理性精神。平面整体、严格对称的土木建筑体制蕴涵了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

《诗经》中的民歌和氏族贵族们的某些咏叹,奠定了中国诗的基础和以抒情为主的基本美学特征,其中赋比兴的原则影响久远,而比、兴正是使主体情感与想象、理解相结合而得到客观化的途径。先秦散文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赋的原则,但仍然是情感与理解、想象多种因素和心理功能的交融。

楚汉浪漫主义。

屈原。

汉得到继承,原始图腾、儒家教义和谶纬迷信在两汉交织共存,仍然是一个想象混沌丰富、情感热烈粗豪的世界。汉代艺术通过神话跟历史、现实和神、人与兽同台演出的丰满的形象画面,展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世界。汉赋、画像石、壁画和汉代精美的工艺品无不展示了这种琳琅满目的对象化的世界,体现了时代精神。而力量、运动与速度构成了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它是主宰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

魏晋风度。

魏晋时期门阀士族阶级占据了历史舞台的中心,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新思潮,其特征就是人的觉醒。对生死存亡的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叹成为时代的典型音调,而核心则是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

人与人格本身而不是外在事物日益成为这一历史时期哲学和文艺的中心。文的自觉是这一时期文艺的新形式,从曹丕到刘勰的文论中,“文”被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玄言诗到山水诗,则是在创作题材上反映这种自觉。五言诗、骈体、追求词采华茂则从外在形式上体现了文的自觉。书法这种把线的艺术高度集中化纯粹化的艺术也是由魏晋开始自觉的。外表轻视世事,洒脱不凡,内心却更强烈地执著人生而非常痛苦,这构成了魏晋风度内在的深刻的一面。陶潜和阮籍分别创造了两种艺术境界,一超然世外,冲淡平和;一忧愤无端,慷慨任气。他们以深刻的形态表现了魏晋风度。

佛陀世容。

本章内容是从南北朝到宋朝的佛教艺术。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战祸连绵,现实充斥着苦难,北魏的石窟壁画也多割肉饲虎等现实苦难的折射,沉重阴郁的故事表现出吸引煽动人们皈依天国的巨大情感力量。雕塑———作为智慧的思辨决疑的神,是这个时代和社会美的理想的集中表现,巨大的、智慧的、超然的神像前匍匐着蝼蚁般的生命,折射出对现实苦难无可奈何的强烈情绪。隋唐的统一和安定形成另一种美的典型,唐代雕塑更多人情味和亲切感,形象更具体化、世俗化,壁画中极乐世界的佛国景象取代了残酷悲惨的场景,这个时期以对欢乐和幸福的幻想来取得心灵的满足和神的恩宠。中唐至宋,壁画开始真正走向现实:欢歌在今日,人世即天堂。人世的生活战胜了天国的信仰,艺术的形象超过了宗教的教义。宋代的雕塑,完全是世俗的神,即神的形象。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要求信仰与生活完全统一起来的禅宗。总之,在宗教艺术中,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异,有各种不同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

盛唐之音。

李白像。

中唐以来,世俗地主逐渐取代门阀贵族,这一社会变化由赵宋而确定下来,也正在这一时期,真正展开文艺的灿烂图景,普遍达到诗、书、画各艺术部门的高度成就,风格繁多,个性突出。从中唐到北宋是世俗地主在整个文化思想领域内的多样化地全面开拓和成熟。而同样自中唐起,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的深刻矛盾在酝酿,二者的互补也在逐渐充分展开。一方面是文以载道的倡导,另一方面人的心情意绪成了艺术和美学的主题。这种中晚唐以来的社会心理在词中找到了更好的归宿。在美学理论上,文艺中韵味、意境、情趣的讲究,成了美学的中心。苏轼在中国文艺史上有巨大影响,他的典型意义在于,他是上述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宋元山水意境。

绘画艺术尤其是山水画的高峰在宋元。中国山水画不是门阀贵族的艺术,而是世俗地主的艺术,人与自然那种娱悦亲切和牧歌式的宁静,成为它的基本音调。与现实生活相适应的哲学思潮比如禅宗等,可说是形成这种审美趣味的主观因素。北宋时期形成整个中国画的美学特色:不满足于追求事物的外在形似,而要表达出内在风神,这又要建立在对对象真实而又概括的观察把握基础上。这是无我之境:情感思想不直接外露,而是通过纯客观地描写对象而传达。从北宋过渡到南宋,无我之境逐渐在向有我之境推移,南宋时对细节逼真写实的追求和对诗意的提倡都达到顶峰,二者相得益彰。而在元代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条件下,形似与写实便被主观意兴心绪压倒,自然景物不过是通过笔墨借以表达不能不尽的主观心意灵气罢了。元四家成为有我之境的代表。

明清文艺思潮。

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描绘的是世俗人情,是近代市井风习图画。明清之际形成了巨大的启蒙思潮,以李贽为代表的儒学异端具有市民———资本主义的性质。

桃花扇读后感范文汇总篇十八

《桃花扇》应该是几部古典戏曲中,观众最为陌生的一部,然而却是现代戏曲舞台的宠儿,在各种戏曲中变换着身姿,经久不衰,更被那些艺术名伶们反复吟唱。这部写于清初的戏曲著作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又像是作者的自述,“国破家亡风飘絮”面对山河动荡,朝廷更迭,几经国破家亡,最终勉强苟活了下来。生在清初的孔尚任与其他从旧时朝廷走出来的人们一样,自己的国已不国,委身外夷脚下,不胜滋味,只能寄情于诗赋。有时人们又不免窃喜,倘若没有这时代的更迭,又那里能得到这样一曲百唱不厌的戏曲佳作呢?国虽不在了,心依存,志犹在,古人们的辛酸成长起来是后人望尘莫及的志向。

回到书中,即便是在国家风雨飘摇的时候,主人公的侯朝宗依旧踏歌江南,美人在怀,好不风流。却又写得文字,抒得豪情,广结有识之士,深受众人敬仰。奈何新婚的余温还未消散殆尽,遇上奸人陷害,身家唯恐不保,只得仓皇逃走。这一走便是此去经年,归期无望,这一走,只留得闺中美人独自饮泪,幸得盟誓之扇陪伴左右。国家的动荡终于连江南的乐土也被踏破了,本想偏居江南一隅的南明也在外敌的金戈铁马下渐渐倒下了。美人在命运的面前挣扎的抬起头,痴候良人归来,却有小人想得渔翁之利,将其推到那些徒有家财万贯的贼人之手。为表忠贞,美人自刎表之,血溅盟誓之扇,后有贤士顺着血滴画出一折桃花,至此《桃花扇》成忠贞之帅,流传后人,在夹缝中苟活下来的美人从此隐于山林。又是多少年的动荡,南明再也没有残存的余力,清兵的旗帜已经横扫中原,国终究是灭了,国也终究是另有了,只是,人事无常,昔日已不再。也不只是命运的捉弄,或是缘分尚存,男女主人公最后竟在出家的寺中重逢,纵使千言万语,竟也无语凝噎,只一折《桃花扇》能解衷肠。

戏的结尾带着悲剧的音韵,却也算的是最好的结局了。古人们在追寻爱情的时候总能表现出后人所不能想象的坚韧,换在今日,或许,命都将没有了,何谈追寻。往日的贞节烈妇之词早在鲁迅的时候就被人们所摒弃了,我们的国家衰亡从来都不是靠着这一档借妇人之说来战斗的,那不过是男人们在国将不国的时候为自己找寻的借口罢了。但当我们坐下来冷静地思考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并非全然如此。国将不过之时,除了一派悲天悯人的氤氲之词,人们再也听不去其他,也看不得其他。因为国终究是灭了,纵有肝胆豪云,依旧不能修补这破碎的山河,世人总是看不见战败时的忠心义气,不是没有,而是人们不愿顾及了,因为国已经不国了。此时唯一能让人们聊以慰藉一下的恐怕也就是那些妇人们在面对侮辱面前所变现出来的贞洁情操罢了,或许也只是闲谈罢了。

或许有一句诗正恰如其分: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桃花扇读后感范文汇总篇十九

《桃花扇》男女主人公是侯方域和李香君,借秦淮河畔的艳情故事展开国恨家仇的悲欢离合。孔尚任试图在《桃花扇》中找致使明朝覆灭的缘由,将这归咎于阮、马两个权奸,以及无能只知愚忠的将帅。这部戏剧整体上让人感觉悲从中来,又掺杂着几许滑稽可笑,在这部传奇中,从贩夫走卒到弘光皇帝,几乎都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皇帝信忠臣,只求活命。臣子仰仗皇帝,或求名利,或一死殉节。香君追随侯方域,露水情缘便有关盼盼守节之刚烈。侯方域糊里糊涂的不知道在干嘛,空有才子风流,还及不上柳、苏之胆识。剧作家本人就是看透了这样一种无力感和颠倒感,从起高楼宴宾客到最后的情人出家,设计出这样俗套的结局。

很多网友很有意思,说这部传奇里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是男性话语体系下的一套观念。很对,但是就是在说废话。我对这部传奇唯一的不满,就是刻画人物着实是单薄,李香君一个生长在妓院的土著何来如此强的家国观念,妓院简直和文化中心一样不染铜臭味。孔认为复社文人是正人君子,大肆侮辱阮乃是其节气所在。可他们平素在做什么呢?舞文弄墨,寻欢烟花之地,发清流之论,在绝对正确的大旗之下怕是什么实事都不要做,等着看人出错弄笑话批判。还有这部传奇里,正人君子和奸人完全不合流,士人和军民也完全脱节,只把军民当畜生来写,可高高在上的皇帝与这些人何异?传奇里我比较喜欢的是《琵琶记》,虽然也有诸多庸俗之处,但毕竟写出了人在封建压力下的为难纠结之处。

《桃花扇》这部传奇反映了朝代崩溃之际人们的选择,用家国观念就套进去了所有正面人物。尤其是塑造有节烈观的妓女,让人索然无味。妓女既与骡马无异,为何文人要赋予其大义?礼不下庶人,却要全社会遵从礼法,把道德观念无限拔高,和家国观念挂钩,属实遗老思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