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城市形象论文范本(通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5:43:22 页码:7
2023年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城市形象论文范本(通用14篇)
2023-11-18 05:43:22    小编:ZTFB

作者在这本书中通过对历史的总结,呈现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古代文明之一。写作之前,我们可以做一些新思维的练习,以提高我们的创造力和灵感。如果你需要一些总结的范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总结样本,仅供参考。

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城市形象论文范本篇一

城市街道家具的概念有各种各样。在这其中比较准确的如意大利市政协会认为处于公众通行区域的供公众使用的元素成为街道家具,这些街道家具包括垃圾箱,雨篷等。而这一概念的兴起则源于20世纪60年代出现公共艺术萌芽的英国,这一时期人们称之为streetfurniture(直译为“街道的家具”)。而在别的国家如日本,其被称为“步行者道路的家具”或者“道的装置”,也称“街具”,在欧洲被叫作urbanelement(城市配件)。“所有置备于街道的家具设施,所有在城市或聚落里,所有设立在道路的边缘、人行道上,甚至就在道路上的公共设施。”这是法国巴黎第四大学教授卡蒙纳曾经提出的关于街道家具的解释。现在,“街道家具”是城市景观中不可或缺的生活道具,它是代表着这座城市文化气韵的浓缩,为城市街道营造出一种家庭的温馨之感,使街道的公共活动区域也可以像室内空间一样让人可以轻松地活动。其概念范围也相对变广,例如电话亭、公交车站、公共座椅、垃圾桶、饮水池、树池等。“街道家具”属于家具的范畴,除了其与室内家具一一对应地呈现在公共空间里以外,它还包涵了人们对于城市家园的美好希望,这样的词语能够给人一种亲切之感,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重视精神生活的表现。但是它同时也呈现出来室内家具不同的特点,它的存在是从私密空间到公共空间的延续,是街区标志性的重要部分。对于街道家具的分类方法上,国内外有着不同的分发。总的来说,街道家具分为九大类。

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哈普林(halprin)曾说:“一个都市对其都市景观的重视与否,可以从它所设置的街道桌椅的品质和数量上看出来。”对于景观设计上来说,街道家具的重要性不会小于公园和广场,它的有无、多少以及品质的好坏等都会对城市景观造成影响,也影响到整个城市的整体形象。近年来,各大城市都明显更加注重城市景观的塑造,将其列入市政建设目标。街道家具作为视觉上和文化上的标识性存在,是不同时期城市街道环境中公共的文化理念和功能性设计的复合载体,是表达一座公共文化和城市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里生活的人们的精神寄托。从艺术角度上来说,它是公共艺术与城市生活相融合的体现。从艺术表现手法上来说,设计语言可分为符号化表现、形式美表现和艺术性表现三方面。

2.1符号化表现。

人的思维过程或者说是符号形成的过程是先认识事物表象,再通过大脑把表现录入形成概念,而后将源自生活的经验与形成的概念加以巩固。符号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信息传递中介和认识新的事物的简化手段的角色。街道家具通过设计过程中的材料、色彩、造型等进行一定形式的编排,对这些元素进行加工整合,转化成便于识别的符号,来演绎符号化,实现传情达意的目的。不同的材料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也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故事,材料作为城市家具的“肌肉”,让家具的形态更加丰富,呈现给人多样的视觉感受。而在色彩上来说(图3),色彩是城市家具的“外衣”,反映了这一区域的性格,可以首先引起人们的视觉感知,影响人们心情。造型方面,它是城市家具的“骨架”,能使人在户外活动时重新审视生活。这样成为直接或间接向公众揭示其内在文化脉络与时代风格符号,运用各自独特的符号化方式,引起公众的好感,产生文化和心理上的共鸣,体现特有的亲合力。

2.2形式美表现。

“美”的原则是贯穿于设计本身的。而街道家具在满足实用性的基础上,通过艺术美的加工来提高其艺术属性。形式美的规律与审美观念是不同的,形式美应该更具有普遍性和共性特征,而审美观念则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因为它会因时间、地区和民族的不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在设计过程中,街道家具通过材料上、空间上的变化形成自身的形式美规律。

2.3艺术性表现。

虽然街道家具设计属于环境艺术的美学范畴,但也并不能将其简单地归结为环艺景观的美观方面,因为与设计不同,艺术往往带有很浓厚的文化色彩。设计师将艺术与设计相结合,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艺术为理性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比如一开始的立体艺术到超现实艺术再到风格派和构成主义,以及后来兴起的波普艺术、极简艺术、大地艺术等,这其中的各种艺术形式都成为设计师们可以利用的设计语言和表达形式。它通过象征、秩序、夸张等特有的手法给人视觉上和心理上的双重震撼,向人们传递当地的风俗人情和特有气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艺术中来,更近距离地欣赏艺术、接触艺术。例如德国法兰克福的地铁站入口,在满足了使用功能以外,它又是一件公共艺术品,使之成为当地街区的地标,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再如,日本艺术家安田侃(kanyasuda)的作品《妙梦(keyofdream)》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品给观众提出了一个思考,从洞中看到的前方究竟是现实还是梦境?这也体现了艺术的无边张力,展现出街道家具通过艺术性表现展现出的独特魅力。街道家具作为人与空间的纽带,应该不仅给人们带来生活的便捷,还应更让人们在使用中下意识地感受一种舒适,并在舒适的愉悦中实现对美的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有人说判断城市是否进步的标志不在那些显而易见的高楼大厦,不在公园广场,而体现在小细节上,一个垃圾桶、一个指向牌、一座公交站才能真切地反映出来这座城市的品位、文化和气质。街道家具的使命如果仅仅是满足简单的功能属性,那这个城市就会变得索然无趣。它应该是像公共艺术品一样可以向人们传递思想和能量,它的艺术表现存在于设计师对美的追求和大众的精神需求之中。不同的场合配以不同风格的街道家具,使每个街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影响街区的整体风格定位,体现空间的文化气质。上海的街道家具设计虽然教欧洲有些国家起步较晚,但是借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个机遇,南京路进行了悄然改变(图7)。包括路灯、座椅、售卖亭、雕塑小品、广告招牌等都进行了系统的改进,使整体风格更加强烈,在传统的基础上又不失国际都市的现代气息,让游客感受到来自上海这座城市的友好以及细致入微的关怀。所以在街道家具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和艺术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人、服务人的理念,在保证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心理上的愉悦,形成文化的创新与传承,让设计和艺术无处不在。让人们在休息活动的同时,通过街道设计这个小窗口,寻得这座城市成长的足迹。

本文对于艺术性手法在街道家具中表现的探讨,实际上是对街道空间里的文化和性格气质进行研究。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街道家具设计有了艺术化倾向。因为街区的品质是市民生活质量提高与否的重要体现,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在设计过程中很多设计师顾此失彼,一味追求艺术化,而忘记了与文化相结合、找寻城市特有气质。城市的发展是从点至线再至面的发展过程,提升街道的气质是提高城市形象的重要节点。在生活中,历史的成因总能影响着人们对记忆的追溯,通过对物的认识,人们又创造着某种新的文化记忆,这种循环再创造的过程是一种自然规律,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使命。街道是人们生活的之间连接的线的话,那街道家具就是线中的节点。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剖析,了解当地文化历史和风土民情等,让艺术中有理性,理性中有激情,打破传统街道家具设计的思维禁锢,提升城市的文化气质和感染力。

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城市形象论文范本篇二

北欧室内与家具设计强调人情味、民族情感的传承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朴实之美,而这一切又与儒家思想的以“情”为美、以“和”为美的艺术精神不谋而合。因此,用儒家思想剖析当代北欧设计理念,会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20世纪晚期北欧室内与家具设计越来越受到国人的关注,其设计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为公众的日常生活而设计的理念、民主设计的思想和人文功能主义的信念,以及在面临外来影响时对自己的优秀民族工艺传统的继承与发扬的态度等方面。北欧设计注重人情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一切又与儒家思想所提倡的美学精神不谋而合。

儒家的礼乐教化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艺术教育、美感教育的理论基础,它从不把艺术视为纯粹满足感官欲望和情感发泄的手段,而是把艺术与人的德性、智慧的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非常注重艺术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儒家美学强调艺术中的情感美,提倡“美善相乐”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个体的生理与心理种种关系都处于和谐一致的状态,这与北欧设计中强调的人情味、平和之美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北欧家具在1900年巴黎博览会初次与世人见面时,就以既具现代化又有人情味的特点在设计界引起轰动。它在适应本土地域文化环境的同时,在外形上一反德国功能主义作品中那种常见的冰冷、严肃的纯几何形式,将不必要的直线换成曲线,并倾向于运用当地传统的木材、皮草等天然材质,使北欧的功能主义显示出对自然与社会的亲和力,因此北欧家具被称为“人文功能主义”的典范。北欧家具和室内设计与其他国家的设计最大的不同在于突出一个“情”字,这个“情”不仅指的是具有人情味的人性化设计,同时也指本民族深厚的传统情调。它与漠视民族差异、忽视人的心理情感的早期功能主义形成鲜明对比。

儒家对“情欲”的基本态度,奠定了中国美学“以情为美”的思想基础,儒家思想认为符合礼的“情”是善的,而超乎礼之外的“情”是恶的。到六朝时期,将“情”从道德礼教的牢笼下独立出来,在文艺美学中出现了“以情为美”的观点,“诗人有情就有美,无情就无美,寡情就少美”,这一观点与德国早期功能主义漠视人情、冰冷、机械的设计理念相对立,而北欧提出的“人文功能主义”重情、表情同时又不失功能主义的原则,得到长足发展。《诠赋》篇说:“情以物兴,物以情观。”创作是物与情互相感应、互相生发的结果,而作为设计的创作也是如此。蔑视创作中的“情”,无视设计创作中的“感”,其作品必将是苍白无力、冷漠呆板的。

明末清初的艺术家提倡以“情”为至善至美的美学思想,即凡是至美的文艺作品,都是饱含情感之作。北欧设计不仅具有合理的功能要求,更重要的是强调设计对人心灵的抚慰与寄托。与冰冷的机械功能主义和一味追求时尚的产品设计截然不同,北欧设计体现的是北欧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的眷顾和对人性的关爱。因此,北欧设计所具有的饱含深情的生命力正是北欧设计兴盛的根源所在。

无论是室内设计,还是家具设计,北欧设计师都强调与周围环境的相和谐,把建筑、家具及产品设计作为自然环境的补充。在传统与现代设计观念的双重冲击下,北欧设计尽力保持着两极间的平衡,现代设计的机械、冰冷、严格、准确等特征,在北欧设计中都作到了恰如其分的修正,并将其真正优雅的个性化、人情化的因素融合起来,注入到现代机械化生产的设计之中,形成了热情、欢快、富于生命力的设计品位。人们在其中可以体会到一种远古与现代浑然一体的艺术生命在搏动,呼唤着对自然、生命、艺术敏感的心灵的回应。

儒家思想早在两千年前就提出了“以和为美”的思想,使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达到和谐,同时也指形式元素关系的和谐。“和”之美的现实表现形态有天地之和、天人之和、人人之和、政和为美、人和为美等。在中国古代的文艺美学中处处都有“和为美”的体现,比如“乐之务在于和心”“琴所首重者,和也”,都是指艺术之美重在心和、情和。

天人之和是中国古代处理人与自然、神灵关系时所追求的审美境界,古人一直追求自身与“天”(神灵、自然)处于一种和谐状态。在北欧设计中,这种天人之和的表现便是人与自然的相协调。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北欧人希望能回归自然,成为自然的一分子,轻松随意、顺乎本性地居家度日。北欧设计所展示的是以其特有的方式所创造和升华的、潜藏于材料本身的、固有的美。这种尊重材质、尊重自然,以及与自然相融合的设计理念正是北欧设计的根本特征。

以“和”为美的儒家美学在艺术设计中强调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形式与功能相结合,要求设计艺术要恰到好处,强调中和之美。北欧设计所反映出的自然与生活之美是平和的,不会引起感官和心绪的骚乱与扰动;同时,北欧设计中所表现出的分寸感、表现力、柔情等,尤其是无可比拟的优雅,使我们感到仿佛面对着完美本身,而这也正是儒家思想以“优柔平和”为最美的体现。

北欧家具与室内设计所表现出来的浓郁的民族情感和人情味,与自然、社会相和谐的设计理念同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以“情”为美、以“合”为美的艺术精神是一致的,它们都表现出一种情趣高尚、情理融合为一的艺术精神。这种艺术精神对现代设计,尤其是对我们中国的现代设计至关重要。因为只有立足民族、重视情感、尊重自然、崇尚生活,我们的设计才能更快、更强地走向世界。

[2]scandinaviandesign.charlotteandpeterfiell.taschen.cologne:2002firstedition.

[3]易晓著《北欧设计的风格与历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聂振斌著《儒学与艺术教育》,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

[5]蒙培元著《人与自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城市形象论文范本篇三

密程度,偏好那些具有特别回忆或者联想的产品,那些帮助拥有者唤起特别感情的产品,那些能与心理需求产生共鸣的感性的产品。满足一种更高级的感情价值,也许是勾起回忆,也许是引起想象,让就餐过程沉浸于梦想中。

2、体验餐具设计的影响因素。

体验设计是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下的必然趋势。顾客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的变化、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高和高收入顾客的增多、教育水平和社会改革的不断提高、广告影响力的削弱、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竞争的激化,都在改变着传统的社会生活,也推动着体验型产品的开发。

2.1社会因素。

现在,越来越多的顾客趋向于在平淡的生活中渴望刺激和乐趣,享受美学,愿意接受挑战,并对产品和生活有所期待。

(1)生活方式的改变。

人们已经发现,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极易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和情绪的错乱。现在城市顾客努力工作,积累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他们更愿意用钱来换取别人的服务,换取高品位的生活用品,以满足自己的需要,缓解工作的压力,得到片刻的放松。在快餐文化之后,他们更愿意在紧张工作之余,在曼妙的音乐和精美的餐具陪伴下,在安静幽雅的环境中细致、悠闲地品尝各色美味。他们越来越注重心灵层面的需要,希望拥有的产品可以让自己备感幸福、舒适和快乐。

(2)自我实现的需求。

产品的定位需要检索顾客心中的理想。顾客的最低理想是什么,最高理想是什么,这是创造新产品的基础。而产品设计的`目标是要抓住那些能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并且能够实现的理想。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准也在不断升级。在农业社会,人们追求的是基本满足温饱,在工业社会,人们用拥有物质产品的数量来衡量生活水平,而在后工业社会人们更关心生活的质量,关心自己在精神上获得的满足。在我国,人民大众在满足了基本温饱需要,以及初步达到小康水平之后,正在转向更高的精神层面的需求,体验设计将大行其道。

2.2经济因素。

体验经济是当代市场经济的消费趋势。市场竟争的加剧、消费观念的转变,购买力水平的提高和广告影响力的削弱成为体验设计发展的驱动。

(1)市场竞争加剧。

现在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时代,物质产品极其丰富,商品供给远远大于社会需求,顾客拥有足够的挑选空间,对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利润,为了使自己的产品有别于同行业的竞争者,在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企业不得不将体验融入产品的设计。

(2)消费观念的转变。

购买源自于顾客心理对某种价值的需求。过去,顾客为了生存和生活的需求而购买,只要能符合使用功能的同种产品,他们只关心产品的价格。现在,顾客为了提升生存和生活的水准而购买,他们越来越注意到产品价值的主要部分不在于物质性价值,而在于文化联想、设计、审美等体验价值。他们愿意花高价钱去购买一种喜欢的感觉,一种精神层面的愉悦体验,收入中用于休闲、娱乐等有关体验方面的开支比例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顾客在消费过程中虽然可能仍然表现为理性决策,但他们也经常受到感情驱使,需要娱乐、刺激、被感动和有创意的挑战。倾向于追求感觉、梦想和乐趣的体验成为顾客在消费过程中购买行为产生的关键。他们希望产品能与个人的价值观相联系,迫切需求能够促成自己个性化形象,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产品。这意味着企业应以顾客为中心,了解顾客需求,以此为依据进行设计、制造和销售产品,通过体验设计带给顾客快乐和独特的感受。

(3)购买力水平的提高。

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为顾客体验消费观念的形成提供了支持。特别是伴随经济繁荣造就的一批新兴富有的年轻顾客群,他们所拥有的额外可自由支配收入在现有的商品和他们的期望值之间留下了一个空隙。他们需要能够象征与他们的身份地位相匹配的相对富有者生活方式的产品。

2.3、技术因素。

我们生活的时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高新科技产品不断涌现,在享受方便与快捷的同时,也把人们置入了一个永无休止的技术空间。人们对于科技是既喜爱又无奈的。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常常觉得一切产品都显得冷冰冰的,虽然提高了效率,提供了方便,却缺乏人情味,让人感觉无助和恐慌。顾客需要更有趣味、更具生活性的产品。而另一方面,科技又发挥了它的力量,为体验设计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结论。

体验型餐具设计的因素,从社会因素来看:人们希望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在用餐过程中享受自由时间,享受生活的美味;从经济因素看:可自由支配的收入的增加为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用品的需求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从技术因素看:餐具的制造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新材料的开发应用将餐具的体验设计概念引向现实。

参考文献:。

[4].李砚祖编着.《外国设计艺术经典论着选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5].桂元龙、杨淳编着.《产品形态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9:。

[6]斯达福德.克里夫.世界经典设计50例.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城市形象论文范本篇四

街道家具在人与城市环境之间起着协调作用,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状态。本文分析了沈阳城市街道家具的现状及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从多个方面探讨了沈阳城市街道家具应该遵循的设计原则与策略,能启发沈阳城市街道家具的设计思路,进而提升沈阳整体城市街道景观形象和品位。

〔〕。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开展,城市与景观设计理念发生了重大变革。街道家具在人与城市环境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精神追求和文化理念。著名建筑师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1]沈阳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诞生了浑南新区等堪称国际化标准的建设项目,然而街道家具的品质却不高,存在数量缺少、散乱不整、欠缺专业设计等问题,影响了城市街道景观形象。

户外活动是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街道家具是户外生活质量的保证设施。行走在漫长的街道,腰酸背疼,却找不到一张让你停下脚步的公共休息座椅;坐轮椅的亲人在欣赏城市美景时,想去方便一下,找到公厕却发现没有为残障人士设置的专用卫生间,类似尴尬的事情在沈阳会经常遇到,不但使民众的户外生活质量大打折扣,而且影响到整体景观环境的营造。沈阳街道家具主要存在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统一与整体规划不足。街道家具的规划设计非设计师个人意志所为,必然受制于市政、电讯、环卫等职能机构,因各自利益驱使而彼此缺少合作,导致沈阳街道家具整体散乱的后果,也造成街道形象的不明确,进而影响了沈阳整体景观形象的塑造。例如,中街步行街中心地段设置了4个服务商亭,在造型风格、色彩搭配等方面都不一样,缺乏整体统一的设计元素,并且与周边其它设施极不协调,有损中华名街的美誉。

(2)对所处环境欠缺考虑。沈阳拥有2300多年的浓厚历史背景,人文环境特色鲜明,然而满城的街道家具却难觅其“根源”。沈阳的街道家具没能反映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与鲜明的城市性格,没能够充分考虑到沈阳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难免“千城相似”、“百城一面”的尴尬局面。因此,应仔细研究沈阳所处的环境因素,充分挖掘特有的文化元素和地域符号,才能够产生造型、色彩都与城市环境和谐相融的具有沈阳特色的街道家具。

(3)欠缺人性化需求的满足。街道家具存在的意义是满足人们室外活动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其核心是人性化。当前沈阳街道家具在人性化设计方面明显欠缺,因而无法满足公众对街道家具提出的不同需求。例如,在人流量很大的中街以及长江街缺少足够的公共休息设施;又如,沈阳公交候车亭中大多没有标配的休息座椅,老人、病残、孕妇等有特殊需求的市民无处落座,显然欠缺真正的人性化考虑。

(4)欠缺足够的重视和规划。根据对沈阳街道设施的调研发现,普遍存在配置不均、种类不全、数量短缺等问题。原因在于规划的过程中对街道家具不够重视,导致城市环境与街道家具发展不同步。例如,中街每日客流量达数十万,但可供休息的公共座椅却只能容纳百人左右,而长江街则几乎没有。

街道家具与城市建筑景观等共同构建了城市的总体形象,共同体现城市的精神面貌和独特的品格。为了提升沈阳形象品质、完善街道景观环境、提高民众户外生活质量,设计高品质的街道家具势在必行,沈阳街道家具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与策略:

(1)功能性原则。街道家具的功能性是设计的根本原则。如果座椅不能提供休息,便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优良的街具,不但能让人们在与其互动接触中得到物质享受,同时还能够得到精神愉悦。例如,人们在使用触摸屏的道路导视系统时,既能得到大数据提供的精准信息,又能体验到高科技产品所带来的幸福感。在街道家具的使用功能上,不但要充分满足人机工学的基本要求,还要体现出其功能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例如在公共座椅设计中,长、宽、高的尺度要符合人体的尺度标准,使人们坐着舒适。

(2)耐用性原则。街道家具由于长期放置于室外公共空间中,使用率较高,加之沈阳地处严寒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极易造成损坏,因此要求沈阳的街道家具较南方地区应具有更高的耐用性。街道家具的耐用,一方面从其形态造型、结构合理等几方面考虑。另一方面从使用者的合理使用、减少人为蓄意破坏以及后期维护角度思考。经久耐用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加固,而是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3)和谐原则。怀揣美丽中国的梦想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责,沈阳作为东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共筑梦想,创建和谐的宜居环境与街道景观是与时俱进的举措之一。沈阳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为街道家具留下了很多弥足珍贵的设计元素。灿烂的红山文化,融合汉、满、蒙传统文化精华的清代一宫两陵,中西合璧的民国文化等。只要将这些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只要把握造型、色彩与材料元素,使其融入城市整体环境之中并统一规划,必然能够设计出和谐又具沈阳特色的街道家具。

(4)整体系统原则。街道家具是整体设计,不仅需要它们与周围整体环境协调一致,它们自身也应该具有统一性。设施无论大小,但它们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作用的、相互依赖的,将自己的个性纳入整体的共性框架之中,体现出整体统一的特质。[4]进行设计时,要分析周围环境因素对街道家具的影响,必须考虑它在某个特殊环境中的效果,确立整体观念和整体化设计的原则。沈阳街道家具和整体环境不协调的现象常见,不但无法成为整体景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反而造成了整体环境的凌乱不堪。

(5)形式美的原则。形式美的法则是创造城市环境美感的根本法则,街道家具设计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内容也应当遵循这一法则。马钦忠说:“我们称这一类功能用具为公共艺术作品,在于它体现了特定城市人们的审美情趣、个性倾向、地域特征,体现城市文化理念和精神,起到引导良性行为、愉悦行为,体验场所的审美感”。[5]街道家具设计时,通过一定的造型、色彩等设计元素创作出形态优美、色彩和谐、材料适宜的艺术作品而感染人们的心灵,给予视觉和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

(6)人性化设计的原则。人既是街道家具的使用者也是城市的主人。街道家具的人性化设计要求立足于人,要满足广大公众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如,我国南方一些城市公交候车亭安装了自动喷雾降温装置,缓解酷热高温对人体的不适;巴黎的现代候车亭为人们提供手机自动充电+互联网等功能。沈阳候车亭应考虑乘客在寒冬等车时防寒等人性化设计。此外,要特别关注老人、病残、妇幼等弱势群体的心理状况和活动方式。沈阳个别地段设置了“女神”专用停车位,日本地铁设置了盲人站点和专用电梯就是考虑到特殊群体需要而进行的人性化设计,这些都给沈阳街道家具设计以启发。城市是一本展开的、书写其胸怀抱负的公众读物,它体现着城市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质,不仅能创造出一座城市鲜明的地域感、认知感,还能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沈阳街道家具虽然不足,但只要遵循设计原则,洞察科技化等发展趋势,必然能设计出与整体环境和谐统一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高品质街道家具,从而全面提高民生活质量、提高沈阳城市形象与品位,实现沈阳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

[1].伊利尔﹒沙利宁.顾启源译.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冯信群.公共环境设施设计[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6.

[4].王昀,王菁菁.城市环境设施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5].马钦忠.公共艺术基本理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城市形象论文范本篇五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改变,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由此也引发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所以就出现了人性化家具设计。人性化家具设计是人们对居家产品设计的共同期待,逐渐成为设计的主流。在设计家具和其他产品时,设计师要将产品的使用者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和中心点,这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体现了工业产品设计对人们生活的考虑,同时也是一种优秀的设计,通过人体工程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和设计美学中相关设计法则的应用,使产品与人、自然能够融合,从而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

如今,设计行业不断追求人性化设计,这种设计带有显著的后工业时代特点,同时也是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人性化设计就是指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的同时,不断加强对精神、情感方面需要的设计。在技术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工业化时期,其生产模式是大批量、标准化,生产的指导思想主要是高效、快速等。人们的生活被冰冷、光鲜亮丽、理性的工业制品所充满,建筑和家具都逐渐向国际化发展。这些设计方案并没有考虑受众的个性化需求,违背了“设计为人服务”的原则。如今,衡量家具的标准已经不再仅仅是实用、美观、经济,而要考虑设计能否满足人们的情感和心理需要。

人类文明能够不断进步并走向繁荣,其主要原因就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各方面需求,设计环节也是如此。出于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以及对更新、更便利、更舒适的生活用品的需求,产品设计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满足人们对于美观程度、使用机能等方面的要求。人性化设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抓住人的需求,针对特定的受众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来满足其需求。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人性化与否是评价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性,使当前的设计存在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追求个性化。目前,一些设计师在设计中强调并体现自身的设计思想,没有站在需要服务的人群角度进行设计。所以,人性化家具设计应该明确服务范围。

人性化设计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首先应该在物质方面满足人们的一般需要,如家具的实用性、耐久性等,其次是满足人们生理方面的需求,如家具的舒适度、整齐度等,最后应符合人们的经济条件,使人们能够支付起价格。达到以上这些条件,才能够更好地完成人性化设计,从心理、精神层面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对情感的需求并不是表面的,而是需要依靠一定的物质方式进行表达。家具作为影响人们心理的环境因素,对其进行人性化设计时应该利用外形、颜色、品质、结构、空间结构以及小装饰等,表现家具蕴含的独特情感。人们喜欢追求新奇的特点,对设计环节提出了不断创新的要求。家具是一种耐用品,并不像服饰等更换起来十分简便、容易。因此,设计师应该在设计环节中思考如何给使用者留出一定的改造余地,留下一定的空间方便日后进行改善。人们的生活正在产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也逐渐产生变化。在家具的功能需求方面,可以采用更新零部件或者改变装饰手法的形式取得新奇的效果。人们在强调人性化设计的同时,往往会对现代科技产生一定的排斥感,但实际上,现代科技并不会对人们追求人性化设计产生影响,反而会提供更加稳定的保障。如,在制造过程中采用柔性化技术,不但能够保障高效的机械生产,同时也能够为产品生产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这样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个性化产品的追求。

我国正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部分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但这并不是说人们不需要人性化设计。设计师在设计时要考虑如何面对大众,让设计的产品既能在物质方面满足大众的需求,又能在情感、人性化方面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在设计人性化家具时也要考虑成本,不能使产品的价格过高。每个人的价值观念和经济实力并不同,所以在倡导人性化设计的同时也应该注意设计对环境方面的影响,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客户的一些需求可以采用沟通的方式对其消费进行引导,不能为利益所驱使,这是设计人员的基本素养。

设计是不断发展的行业,其本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的、运动的。设计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设计环节要求人们对产品的形式和审美能有正确的认识。设计师应不断设计出具有形式美感的现代产品,并且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1]范巍.明式家具的人性化设计研究.北方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2]冯玥.人性化设计在家具中的应用与研究.天津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城市形象论文范本篇六

摘要:家具材料不仅仅是家具造型与结构的基础,材料的变化也体现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进步。从过去的木材、金属、石材等材料到现代社会的纤维、玻璃、橡胶、复合板、皮革、海绵等多种复合材料等的运用,这些材料都凭借其特有的性质在家具设计中展现出外观、舒适及经济性的特有优势。

我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家具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据2016年数据显示:我国家具产量占全世界家具产量的25%,俨然已成世界家具制造大国。而相较于传统中式家具的材料使用,现在家具市场上各种新式材料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如人工板材、塑料、玻璃、皮革、金属、重组竹材等。新式材料的应用为新中式家具带来了不仅仅是新的触感和新的设计思路;相比传统家具昂贵的实木材料,新材料的应用也相应地降低了家具的成本,使其更容易受到多数消费者的青睐。

在传统中式家具中,木材一直是最重要的材料,因为木材的材料特性是其他材料在视觉以及触觉上无法超越的,并且木材拥有独特的纹理性、导热慢、绝缘、透气且易加工、雕刻等特性。这些特性对于中式家具中所重视的.榫卯结构以及“天人合一”思想都是非常关键的。而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资源的日渐匮乏,使用新材料制造的家具开始逐渐走入我们的视野。如亚克力、木塑复合材料、铝塑复合板、竹集成材以及多种纤维板等。新材料的使用固然可以缓解资源匮乏问题,但是其本身物理性质却与我们传统家具文化并不相适应。因此,如何结合新材料的特质来展现国人所追求的文化性就成了新材料在家具设计中的关键。

(一)家具新材料的市场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家具市场愈加繁荣,但世界知名三大家具展:意大利米兰国际家具博览会、美国高点国际家具博览会、德国科隆国际家具展的展会上却并无太多中国家具的身影。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现阶段仅仅是家具生产大国,并不是家具设计大国。除此之外,国内对于新材料的使用也还停留在多种材料的简单搭配上。经过笔者的多方实地调研后发现,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家具新材料使用情况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使用新材料来制作家具;另一种是以木结构或板木材料为主体、其他材料作为装饰或舒适性为目的的辅材制作家具。其中第一种新材料的使用方式在家具市场中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一般出现在高端设计品牌或低端廉价的家具中。但由于目前市场对于实木家具的青睐所以这种材料使用方式并不适合目前我国消费者的需求。因而第二种材料使用方式就相比较更为适合我国目前的消费市场现状。

(二)家具新材料面临的问题。

现代家具的材料及设计受到历史、市场、政策等多方面的制约和影响。首先是国产的红木等名贵木材在清代就已经砍伐殆尽,现在市场上的红木家具主要都是从东南亚进口;而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红木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以至于现阶段红木价格飞涨,导致了传统家具材料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人们生活的需求。其次是我们面临的严重的环境问题,已不能进行大量的木材砍伐作为家具材料,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和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再循环(recycling)的3r绿色设计原则,适当合理地把利用新材料融合进家具设计,使传统的家具更符合现代设计的审美理念,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与市场的欢迎。

我国目前仅仅是家具生产大国,大量的设计理念和使用的材料都来自于国外,而我国自主的家具设计和材料的应用还处在直接使用或简单搭配的阶段上。显然,在人们的审美水平愈渐提高,急需国内自己的设计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将非传统材料融入家具的设计中才是我们目前应该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新材料在国内外设计现状。

国外对于新材料的应用开始较早,自西方经历工业革命后,各种在现代工业体系下生产出的金属材料、塑料、曲木、板材等多种材料就广泛地应用于家具设计。19世纪托勒设计的曲木家具,因其制造成本低、产量高,至今仍在被模仿生产。芬兰的设计师阿尔瓦阿尔托使用胶合板等材料,使其设计的家具造型充满曲线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现代主义大师米斯凡德罗推崇的是“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他认为形式是结构的表现,在设计中可以去除一切不具有结构或功能依据的部分。设计出了“巴塞罗纳椅”等代表作,使用了镀铬钢管与皮革等新材料的结合,至今仍是家具史上的经典之作。在去年的米兰家具展卫星沙龙展上一个来自于斯洛文尼亚的名为“aklih”的工作室使用了较为热门的3d打印技术制造了一系列的家具产品,他们使用环保木屑和生物塑料混合材料作为3d打印原材料,这种材料不仅无毒无害更是环境友好型产品,在未来有较大的发展前景。而国内的家具新材料使用设计发展较晚,但在近些年也有诸多的国内设计师在米兰家具展上有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曲美家居以扇元素打造扶手椅和咖啡桌。不仅在材料上使用了曲木、玻璃、皮革等新材料,在造型设计上更是恰到好处地营造出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视觉美感。除此以外,还有如平仄家具的“放慵”躺椅也受到了外国人的欢迎。该躺椅也使用了手工编织藤材的面料,外刚内柔,贴合人体,提高了舒适度。结构设计上藤面与木框的精巧组合,兼顾曲线的柔和与力道的把握。

(二)新材料的消费者需求设计分析。

新材料的使用设计首先注意的就是要以人为本,现代人们对家具有两大需求,一个是生活需求,一个是心理需求。1.生活需求的设计分析生活需求指的是家具的便捷性和舒适性。传统的家具材料显然已经和现代起居方式不符,因此使用新材料来达到现代起居方式所需求的舒适就十分必要了。现代人对于起居方式的要求更多的是舒适性与随意性,因此在设计方面就要考虑到座榻类家具,如沙发、椅凳的舒适性。对此可以有两种设计思路:一种是在对传统硬质家具坐面上增加符合人体体型的凹槽,在不改变整体风格的情况下使久坐更舒适;另一种就是在坐具表面上增加软质坐垫或者将坐垫整合在坐具上,这种设计相对更加舒适,而增加的软质坐垫也可以使用不同材质作为内芯和表面来达到不同的使用效果。除此之外,还有例如餐桌、茶几类家具可以在表面使用耐脏、耐磨损、易清洁的材质作为表面;书桌也因为由传统的软笔书写改为硬笔书写以及电脑的大量使用将表面设计为具有防划痕、适用于鼠标以及能使手部长时间工作也会感到舒适的材质,如各种复合材料,而柔软陶瓷就是其中的一种,其是将橡胶加入陶土中,其手感类似皮革,改变了传统陶瓷坚硬冰冷的质感,使其在家具设计中更加人性化,使人感到柔软和温馨。2.心理需求的设计分析材料是组成家具的最基本结构,其本身的物理特性直接决定了家居风格的视觉效果。不同的材料拥有不同的色泽、质感,这直接决定了家具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不同年龄段的人会对家具的心理需求有不同的追求。年轻人一般会更喜欢金属质感或者磨砂透明或半透明质感的材料的家具,这可以为他们带来现代、时尚的心理感受;而中年人则喜欢皮革或者实木材料的家具,这种家具会给他们带来尊贵、豪华、充满成就的内心感受;而老年人则喜爱织物、实木或者是竹纤维的家具,这类家具给他们带来沉稳、舒适以及亲切受关怀的心理感受。除此之外,儿童的家具则不仅需要考虑色彩与造型的需要,还需要考虑到儿童家具使用的材料会对儿童身心造成的影响。所以不同材料的冷暖感、轻重感、明暗感、软硬感,会因选材的不同,对不同的人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3.新材料使用与设计面临的问题目前,我们使用的家具主要有四种要素来组成:材料、结构、外观以及功能。其中材料是家具的基础,因此使用新材料所制作的家具要注意外观文化内涵、加工工艺、质地、质量和强度、经济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性。

(1)设计内涵家具的设计内涵即是内在涵养,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内涵的丰富。因此,产品在设计中一定要注意社会文化的认同,尤其注意不能出现公认的所谓低俗或者低劣的设计及材料应用。此外就是要考虑设计应针对消费者的内心需求。经过调查问卷发现,很大一部分消费者在选择家具时除了舒适性和价格外,还很在意家具带来的所谓“面子”问题,也就是家具给予消费者的心理满足感。因此在设计内涵上要针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选择。(2)加工工艺材料的加工工艺也会对家具使用时产生影响。简单来举例,对于家具中木质材料部分就要考虑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南方气候相比较更湿润,木质材料容易受潮或是虫蛀;而北方气候相对干燥,并且很大一部分家庭中都有暖气,在加工过程中就要考虑材料容易开裂的问题。而其他材料如玻璃就要考虑热脆性、硬度、塑料材料要考虑延展性或者受热形变等因素。(3)质地、质量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质量决定了家具产品从外观上给人的感受。家具的承重部分或是结构部分要使用质地坚硬质量较好的材料,例如木材、金属等,给消费者一种视觉上的可靠感;而在直接接触人体的部分则可以用一些柔软的材质,可以给消费者视觉上的舒适感。(4)经济性经济性直接决定了家具的成本和售价以及消费者的接受能力,虽然传统的木材在绝大多数方面都能满足消费者对于家具的需求,但随着木材使用量的增加,其本身生长年限较长,木材资源储备日趋匮乏,与木材材质相近的、经济美观的材料将更多地用于家具的设计与生产中。由此可见,新材料的家具制作,已趋向多种材料相互搭配、多种技术的综合利用,如金属材料、木质材料、复合材料等相互结合,既符合现代人生活功能的需要,形式也更加新颖,审美更具有现代感。相比较传统的家具设计而言,新材料结合使用设计的家具必然会对传统家具的生产和设计带来一定的冲击。两种家具必将共同存在,且互相促进。

材料的使用是家具设计的重要一环,材料的优劣和合理性直接决定了家具的外观、结构、性能等方面,进而影响其市场销售状况。因此材料的使用成为现代家居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消费者在购买家具时也会更多地考虑其材料的视觉与使用感受。目前有许多特性优秀的材料还没有应用到现代家具的设计中来,家具的新材料使用与设计任重而道远。我国家具设计发展也会向着多材料、多功能,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2]丁明清.新材料对家具造型设计的影响[j].艺术科技,2015(6):177.

[3]魏鸿飞.浅谈现代家具对人心理的影响[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2(1):261.

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城市形象论文范本篇七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和论述了影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几个主要因素,着重对曝气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的主导地位和技术应用进行阐述。

论文关键词:城市污水;曝气技术工程设计。

水是我们人类所共有的、有限的资源。大气中的水分变成雨水降到地表,其中一部分蒸发或者渗入地下,而大部分泄入江河,流到大海,再通过江、海、河、湖返回大气中,形成完整的大自然水循环体系。在这一循环过程中,人类所利用的水被污染,而被污染的水只有经过处理得到净化,才能重新回到大自然的水循环体系中。因此,污水处理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是保护人类水环境,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及作为资源有效利用所必须的和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1城市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1.1污水管网设计。

城市污水管网担负着城市污水的收集和输送,是连接污水产生源和污水处理厂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一般说,凡在新建市、区或扩建新区建设污水处理工程时,宜采用分流制;在已建成合流制排水系统的旧城区、小城镇等,宜将原合流制直泄式排水系统改造成截流式合流系统;在雨量稀少地区,如我国西北的部分地区或者边远小城镇,由于污水处理规模小,街道狭窄,两侧建筑密集,施工复杂,无条件修建分流制排水系统,也可考虑采用合流制排水系统。值得注意的是,当截流倍数较大时,旱季和雨季污水量相差较大,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量及水质都随之发生相应波动,造成冲击负荷,因此在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设计和设计参数选择时应对该水量、水质变化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校核,保证处理厂出水稳定达标。

1.2垃圾渗滤液对污水处理厂的影响。

国内一些城市,特别是中小城镇,当垃圾处理规模不大,且距城市污水处理厂较近时,往往将垃圾渗滤液经预处理或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这种情况下,设计城市污水处理厂时,需十分注意由于垃圾渗滤液高浓度废水的进入而给处理厂进水带来的水质变化。处理厂规模越小,其影响越大,渗滤液处理量与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的比值越大,对设计参数选择、设备选型及工程费、运行费等影响越大。

1.3除臭技术。

随着我国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和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在设计污水处理厂的同时,考虑除臭设施已提到议事日程。除臭方法常用有活性炭吸附法、化学药剂吸收法、土壤法及生物法。由于活性炭吸附法去除高浓度臭气效率低且价格高;化学药剂吸收法臭气去除效率低且操作管理复杂;土壤法则适合低浓度臭气去除及占地面积大等不足,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生物除臭法,即利用微生物除臭。该法具有适合于各种臭气浓度的脱除,且具有效率高,不产生二次污染及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因此,在我国建议采用生物除臭更为经济合理。

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城市形象论文范本篇八

社会条件:

1.社会发展对城市形成的影响。

2.政治因素对城市形成的影响一些政治事件对某些城市形成、发展影响极大,甚至对某些城市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3.交通条件对城市形成的影响交通是地区联系和物资交流的重要手段。重要城市皆为交通枢纽,并以交通网使它与腹地联系起来。

4.文化因素对城市形成的影响人类的文化活动,往往也能促使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自然条件:

1.地质条件与城市的形成地质条件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固体基础。岩石裸露处不便于城市的`建设,岩石风化形成的砂、砾、粘土层便于人类活动和城市的发展。

2.地形与城市的形成从地形上看,平原最适宜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地势平坦便利市域扩大,利于各种交通的发展,也有利于发展农业。所以世界上重要城市多分布于平原区。如我国的上海、北京、广州、汉口等。世界上的大城市,如纽约、伦敦,柏林、巴黎、东京、芝加哥、莫斯科、加尔各答等也皆位于平原区。

3.气候与城市形成从世界来看,大部分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多位于适于人类生活的温带地区。气候条件往往影响城市性质。日本的大阪,英国的兰开厦成为世界早期著名的纺织工业城市,与当地气候条件(温暖,多雨,空气湿度大等)有一定的关系。

4.水与城市形成城市形成与发展和水的关系颇深。河畔、湖滨及海岸带都是利于城市形成的地区。河流历来就是重要的运输通道,而且又是工业用水和饮用水的最好源地,为城市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有利条件。

5.矿产与城市产业革命以后,某些大的矿物产地迅速发展成为新建的工业城市。

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城市形象论文范本篇九

摘要:当今时代,城市形象的形成乃是城市建设及发展过程中为城市灌注生命力、塑造向心力的最主要手段。良好的城市家居文化对营造城市氛围、打造城市形象具有极强的促进和督导作用,针对这一概念,本文将着重就城市家具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及人文形象的塑造这两个方面入手,简要叙述城市家具设计与城市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

城市是空间内多种建筑形式的组合,它的主要目的视为聚居在此的市民们提供生活、工作和休息的场所。而“家具”一词自诞生以来,一直是指市内生活专用的器具,当城市中需要“家具”的时候,城市家具便是使建筑物及城市空间产生美感、产生价值的必要陈设。

1城市家具的概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由注重外在转向注重内在,将城市形象的塑造与建设提上日程,进而尝试把握城市形象特征,在基于城市历史脉络及历史特性的基础上执行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城市家具建设理论,这是非常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那么,什么是城市家具呢?通常来说,城市家具是城市内一切可视物质的总称,包含有建筑和公共设施两种概念。无论是交通、商业、休息、环保等实用性建筑还是雕塑、喷泉等美化性建筑,都属于城市家具范畴,它无疑是城市之中最靓丽的风景线。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城市家具既有使用的实用性,也可以为城市整体提供很好地观赏性,以埃菲尔铁塔、伦敦大本钟等为代表的特色城市建筑也具有城市家具的一面,它们与其它城市的大小各异、形态不同的城市家具一同点缀并美化了城市环境,真可谓为城市文明与市容建设的重要形式。

2城市家具对城市形象的塑造。

城市家具本质上是一系列硬件设施的综合,其散落在不同空间范围内的排列组合模式会给人带去直观、深刻的感受和印象,对城市来说,街道空间中各式各样的户外公共设施、公园、雕塑等均为城市中的附属设施,其本身并非构成城市的主题,但此类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公共生活中的建筑相对于道路、广场、楼房等却更容易更换,尽管仍属于城市生活中的静态景观,但便于重塑及便于改造的特征,却使得它们成为了表达及阐述城市形象最直接的工具。基于这一理念,城市在设计及规划过程中应注重城市家具的搭配及设置,尝试将各种要素协调统一的结合在一种思想之中,以此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当城市家具与城市风格相结合之后,其形象将丰富市区内的空间与环境,进而赋予城市以现实化、社会化的空间意义,强调其作为“城市”这一主体的形象特征。近现代城市的布局形象、硬件设施、城市规划等都呈现出一种趋同性,这种趋同性破坏了城市的基本形象,使得不同地区的不同城市都像是同一种建筑、同一个城市。针对这一问题,城市家具可以很好地将城市内的特殊形象展现出来,还可将形象各异、元素不同的符号加以利用,以此协调并整合城市空间,进而统一城市的整体优美形象。

3城市家具对人文形象的塑造。

城市的人文环境是城市中个体与城市整体共同构建的文化产物,我们知道,城市生活往往多彩多样、丰富有趣,但市区内却往往车辆繁多、乌烟瘴气。针对这种情况,城市家具理应为改善城市环境提供最基础的平台。通常来说,城市环境与人的.关系一般影响人在城市中自发性开展互动的进度,人们在进行外出散步、驻足远眺、街上交谈等活动时时常会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倘若天空是灰色的、空气是污浊的,人们将会对开展社交活动产生抵触乃至于厌烦的心理;而倘若空气清新、环境美好,人们的脸上也会时常挂着笑容。基于这种道理,我们可以判断人是城市活动的主体,城市应当让所有人在使用时感到轻松、安全、便利,而针对这种原则进行的城市家具建设,则可很好地为城市及城市居民提供相应的文明形象与环境印象,只有在利用城市家具建设环境的同时加强社会文明建设,将诸如遵纪守法、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等内容糅合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才可真正帮助公民树立起健康、积极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进而真正促进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长足发展。总而言之,城市家具是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它可以很好地体现出城市的风格,更可以为市民们提供稳健的便利,依照城市所处年代、地区的不同,不同种类的城市家具能开辟出不同程度的文化风貌,而这也无疑可以最大限度的美化城市的整体风貌。

参考文献。

[1]易涛,李赐生.论城市家具设计对城市形象的塑造[j].家具与室内装饰,(4):44~45.

[2]李志国.城市家具设计的现状分析[j].陕西林业科技,(1):79~81.

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城市形象论文范本篇十

设计教育不能局限于知识的认知过程,而是要在课程体系中全面培养学生对设计定位的敏锐感知力、设计分析的洞察力和设计解决的创造力。教育不但要教会学生认识“what”,更要教会学生认识到“how”和“why”,积极寻求思维转化途径、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1.关注材料与工艺的选择与运用。

材料是家具陈设设计的物质基础,而工艺是家具陈设设计的方法基础,制作模型的过程需要学生实践家具的成型工艺以及形态、材质、空间对于家具设计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会到了不同材料的性能和构造方法,从而不断总结经验,结合家具的结构特性,在设计过程中避免了出现违背材料特性的结构形式;学习掌握常用家具施工机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理解家具构造中各层结构的连接、嵌缝、饰面的工艺,了解家具施工构造,即“结构+基层+面层”的设计原则和内容。

2.关注家具尺度之于人体工程学和经济考量的运用。

家具陈设设计不是单纯的“机械设计”,而是以人为本的“生命设计”,仅仅依靠书本上关于人体工程学的尺度数据,学生无法直观、有效地以科学的观点做设计。因此,在家具实践制作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了解常用材料的规格,并学会计算和下料;同时,利用等大实物模型可以随时切身感受家具的尺寸和使用功能,并按需调整其尺寸使之舒适、耐用。

3.关注团队合作及沟通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沟通能力是设计师的基本技能,在课程中引入团队学习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提前演练自我发展能力和专业表达能力。团队成员之间在方案选择与优化、材料选择与购买、工艺操作与选择上都会有不同层次的沟通与交流,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也会实时与同事、业主、工人、供应商等沟通交流,通过教学上的实战可以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塑造学生积极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不仅仅要学会课本知识,更要学会做人和做事。

4.关注创新能力和设计素养的养成。

家具陈设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在保证学生的基础知识完备的同时,努力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动力,教师要积极扶持学生设计思维的多元化,补充教科书中没有的背景知识和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当今设计行业的概况和发展趋势,使在校学生以从业者的姿态而不是以旁观者的姿态进入这个行业;教学中,通过给学生列出系统的课后阅读书目,以阅读和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探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家具陈设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专业基础教育的知识结构与学生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结合;针对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系统整合,强化教学内容与手段的贯通机制;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面,为学生学业成功、就业成功、事业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城市形象论文范本篇十一

日本设计师仓俣史朗将现代设计理念、先进技术和日本传统美学思想进行融合,在实践中探索自由和内在的设计途径,独到的展现出传统东方智慧对当下文化的响应。设计中蕴含着跨文化的多重象征意义,通过流行语言的转喻逻辑、设计元素的形式游戏、地域材料的语汇转换等方面的创造性表达,向观者传递出文化内涵、社会价值以及对当代设计的思考。

仓俣史朗是日本当代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设计大师。作为孟菲斯集团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设计创作中,面对现代主义理性、规范性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法并没有完全颠覆和批判,而是尝试运用东方固有的审美思想和生活理念去融合与化解。他的设计作品因此散发出感性、率真的气质,受到艺术和设计界广泛的欢迎,被巴黎、纽约、东京等现代艺术博物馆争相收藏,并获得法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艺术勋章。虽然仓俣去世多年,但他独树一帜的设计语意仍然是当下设计思潮中最值得关注的现象之一,为长期以来受功能主义约束的设计领域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

20世纪末的欧洲,艺术不再仅仅被高高在上的精英消遣,而逐渐失去它激进、独立的特征,其表现形式开始迎合日常生活审美趣味和便于供大众阅读。这种现象归结于语言的变化,音乐、电影、绘画、雕塑、建筑、艺术设计与流行文化开始交织和互融。仓俣就是受当时流行主义理念的影响,认为设计应该采用通俗化的文化形式和语言,希望设计作品具有像娱乐明星所具有的那种迅速的曝光率和知名度。而音乐和戏剧是当时最能被大众接受和认可的艺术形式,这给仓俣提供了创作灵感和文本式样。仓俣设计参照剧本编排样式,包括对题材合理的组织安排,使得设计线索明朗,结构一目了然,再通过典型元素和影像的串联来描绘形象、场景,同时充满对生活内容的隐喻体验。就像“布兰奇小姐”椅子(图1)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戏剧《欲望号街车》。剧本围绕主人翁布兰奇迪布瓦小姐的纠结和对立、现实与幻想的生命历程展开。长裙上的玫瑰、幻觉中的波尔卡舞曲等典型元素展现出工业文明在消解传统和外来文化的同时,实现自我消解的现代隐喻。仓俣通过有机玻璃类似于水的透明素材,加上隐喻的符号——玫瑰在生活场景中再现影片迷茫、漂浮的感觉。在西方历史、神话和宗教诗歌中,玫瑰和水都带有生命无常的复杂意味。封存在有机玻璃座椅中的玫瑰花已经死亡,其形态却展现了“永生”之美。用透明椅子和玫瑰花的形态来借代被装饰性的生命,象征着对生的欲望和死亡的恐惧。影片中展现出不同地域、文化的相互冲突。充满幻想的布兰奇小姐代表着传统的高雅文化,在完全对立的斯坦利代表通俗化的工业世界中挣扎。这些都隐喻指出,现代主义对设计和设计师欲望的束缚,并将其视觉形式化。在现代设计中关注的是功能性和与之匹配的形态、形式的“同一性”,排除那些象征性的“附加值设计”。对此仓俣通过透明性和飘浮性来解释消除物质性和功能性的方式。玫瑰花瓣的美丽和荆棘的危险产生的对比,引发人们各式各样的联想。在有机玻璃的透明空间中,符号不经意的漂浮和相逢,不可替代的象征性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给予文脉和情感的一定的回应和尊重。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有丰富多样的解读方式,具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现代设计全球化造成大众审美趣味的趋同,设计反映的不再是设计师个体的审美意识,而是站在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立场上。这种一元化的思维模式使设计形式单调与生硬,缺少情感和记忆。而多元建构的后现代主义拥有更复杂的造型语言和突破倾向,在叙事上注重技巧和开放性;力图打破封闭的空间,为设计元素的多元消解、拼贴、戏仿等手法提供可行性,鼓励和启发设计师在设计活动中产生不可界定和颠覆性的审美认识。不可界定与其说是否定形式,不如说是追求创作中的自由,特别是形态表达方式上的自由。“新的功能就是新的自由”[1]。仓俣史朗的设计思维游离于现实与虚幻、具象与抽象之间,关注于点、线、面等基本元素自身的表现力,选择可变的、不稳定的逻辑关系,用夸张的设计手法和多方式组合关系来营造奇幻舞台般和无法预知的意外效果。点是造型语言中最基本、最简单又是最活跃的单位,运动性是其重要特征。单个点具有向心性的运动倾向,多个点有关联性的运动倾向。在“撒开的点”桌子中(图2),他用白色水泥作为基底,将那些带颜色的玻璃、碎石,从墙壁、地板、桌子上泼洒出去,形成碎片“点”一样的素材。这种直接泼洒方式把发自心灵深处的宣泄和精神诠释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点的泼洒形态呈现出自由的运动性,本身就有着极为尖锐的个性,虽然泼洒显得杂乱没有规律,但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却是非常的协调和具有视觉冲击,无形中达到了无意识性的审美效果。仓俣史朗设计的自由源于想象,“虚无”则是想象的本质体现。点的运动轨迹构成了线,在空间中自由地变换延展,偶然地交织到一起,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仓俣把线形象化的定义在人的情感波动上,将其他元素融入到光线、色彩中转化为“虚无”,使直线、曲线、折线呈现出更有力度的形态,赋予不同的精神特质。就像在“光架子”陈列架的设计中(图3),为使陈设的意义更加明确化,仓俣把荧光灯管隐藏到陈设架的内部。模糊的光从“线光源”扩散成了“面光源”,但均匀的面光源使得面相交处的折线更加突出,面的消隐使得架子的实体“虚无”。放在架子上的展品,犹如失去重力一般的悬浮在空中。仓俣通过形式游戏打破固定化和概念化的造型体系。现代设计利用水平线和垂直线的交叉形成块面,再添加一些简单的造型元素,不同比例的形体、色块、构造的组合所呈现出来的感受是动静与冷暖的和谐统一,最终形成平衡安静的情感空间和视觉美感。如果一旦加入复杂的图形元素,这种平衡和谐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游戏性。在“金字塔抽屉”这件作品中(图4),除了纯净的色块和线型外,没有其他的元素,更谈不上有“节奏韵律”的造型。但通过不同的使用者“偶然”摆布形成奇妙的互动关系,使得原来似乎毫无内容的色块,自然演变成包含着无限可能。鲜亮的纯色块样片般的排列,与色线进行着小范围内的分割,在对比的两极彩度和明度之间被非常自如的运作和调整。线型和色块组成的面像魔方一样不断地变化排列,自由地抒发着设计师诗意般的情感。在仓俣看来,设计创作和使用体验不应该满足于现有模式,而是主动抓住形式中的“游戏过程”,进入一个自由创作的场所中,设计师、使用者展开自由的想象,在作品使用和形态上产生创造性的互动。

对于新的自由的追求,源自对现有传统限制性的突破性尝试。当后现代脱颖而出的时候,首先就遇到“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2]仓俣认识到,要想超越由整体、理性构成的现代主义固化框架,就必须借助传统在新的设计语言上寻求突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人造材料取代自然材料成为趋势。材料是设计的物质基础,因此现代材料与环境的生态谐调,与传统、当代的文化衔接是设计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仓俣史朗对材料语汇的传统再现和转换,是使现代材料体现出传统文化的识别性,在感官上引发设计意图、人文情感的共鸣。他辩证地看待材料的真实性观念,不觉得只有木材等天然材料才温暖有感情,对水磨石和有机玻璃(丙烯酸树脂)、金属丝网等现代人造材料持开放态度,原因之一是它们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水磨石象征着日本的玉石情节,有机玻璃有类似于水透明、干净的特质,金属丝网则体现了传统的编织工艺;另外人造材料具备模仿物的特征,又可以循环使用。相对于打着生态旗号,无休止的使用原木、天然石材的设计师,他是真正的环保主义者。

1.材料的感性属性表现转向。

材料的表现性主要体现在知觉审美上,并引起不同的心理感受以及情感与文化反应。日本文化长期受禅宗美学的影响,整体呈现出“虚无”透明性、“空灵”漂浮感的视觉审美体验。仓俣在1976年设计了“玻璃椅子”作品(图5),其轻盈的外观形态和透明空间形式产生了反映传统材料精神的视觉效果,这源于玻璃本身视觉上对光的透射、反射和折射的特质。对于地域材料文化属性的表达来说,玻璃是一种积极自我情感表现的媒介,与造型、色彩、质感与肌理相比,“透明性”的表现力更为直接。透明的目的是追求看不见的存在,是对空间和构造的多重解读。体验者将身体依靠在非存在、无重力感的玻璃椅子上,会感觉到飘浮在空中的效果。椅子融入绚丽光线,自身的形态结构处于渐隐消失和相互叠加的状态,坐的主体性得到了清晰呈现,营造出虚幻流动的空间氛围,表现出更加丰富的视觉细节和趣味意蕴。玻璃用视觉上的“虚无”和“无重力”模糊和消解了设计的功能性和材料的承重感,打破了人们对材料载体重力传递的惯性认识。稳定的椅子造型和令人不安的材料视觉感使人产生戏剧性的情感体验,呈现出知觉与情感属的双重属性。人造材料的感性属性不仅通过其视觉属性体现出时代精神,建立了与原有历史环境间的几无障碍的视觉联系与支撑体系的技术审美属性,也被赋予了重构社会与文化的象征意义。

2.材料的情感认知与表现。

仓俣曾经在意大利工作和生活,变幻莫测的歌剧语汇给他的创作带来灵感。“间奏曲”是意大利歌剧插曲中的专业语言,原指歌剧剧目承接之间穿插的喜剧和音乐小品。后来引申为在正式流程中偶发的“惊奇”效果的非正式表演。本土资源的匮乏造就日本人对藤竹等天然材料所具有的感官体验情有独钟,透明精巧的编织结构体现出情感层面的象征性、柔软性和温暖感。人造材料同样可以通过造型变化、构造方式、连接的疏密层次和比例尺度,形成轻薄通透的表皮编织质感来实现设计语汇的转换。如著名的网格沙发椅“月亮有多高”(图6),仓俣试图把一系列并不相关的要素如新技术、扩展金属、环境的性格、文化的吸引力等和使用者的意识形态等连接起来,消解不同领域之间的界限。椅子以沙发的形式来界定设计对象,用“间奏曲”概念表达了对多元审美的迎合态度。沙发椅视觉上形成柔软圆润的感觉,却在材质上使用异质感的金属否定这种形态,表现上采用镂空网状的编织结构,与原有实体造型、材质特征形成反差。这个作品展现的是一种非逻辑性的材料与造型结合,没有表达出观众期望的传统形态。这种设计手法去除“物质性”,打破了轮廓的封闭性,材料简单但视觉上形成多层次的叠加,弱化、模糊了家具的尺度。光线和空气在表皮与空间之间自由流淌,通过对功能的分离与层次叠加,从而促成实体的消解,将错综复杂的内容演变为不同心灵交汇的间奏曲,不但包含着多元的创造性,也产生无限设计导向的趋势。

仓俣史朗的设计在全球掀起一股“仓俣震撼”设计风潮,其家具作品在体现后现代主义设计审美特性的同时,更反映了日本的设计哲学,实现了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其开放的形式思考、感性的造型语言和透明的材料表现显得轻松且包容,不排斥和谐和矛盾、暧昧和明确、简约和复杂的并存,使设计变得多姿多彩。但同样,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仓俣史朗的设计也不例外。他那些包含经典元素和隐晦语意的设计虽然艺术水准很高,但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满足日常生活功能作为设计前提的规则。他带给了设计界不一样的视角和情绪,世界特别是亚洲地区的设计师对此受到触动和启发,开始重新思考功能决定一切的现代设计观念。仓俣史朗的设计可能因缺少实用性而无法大规模生产,但他不甘束缚的设计观念和其新颖独特的设计形式不能被遗忘。

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城市形象论文范本篇十二

细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要求,详细研究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注意课程设置的前后衔接及课时安排,对传统课程的经典内容加以强化。

2、加强实践环节针对性。

发挥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作用,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家具设计》、《工艺与设备》、《模型制作》、《材料学》等课程的实践学习:组织学生参与行业设计大赛.真题真做。学生利用课堂学习时间、课外业余时间,用他们自己的计算机查找资料,进行作品设计,全过程组织学生进行典型结构分析,大赛作品案例分析,从小组讨论,到课堂全班讨论.从学校机房到下学生宿舍的计算机指导,教师通过课堂全面指导、下宿舍逐个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等,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应用,学生动手能力得到强化,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提高,不仅强化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学生自信心明显增强;每届召开专场毕业生人才供需见面会,企业与学生直接交流,双向选择,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完成毕业设计等.达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的紧密结合,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3、用人单位参与课堂教学。

企业提前介入人才培养课程内容建设,根据企业管理人才培养的需求.增加ie工业工程内容、出口产品全过程的检验内容的`学习,聘请企业优秀技术员到校授课。课程内容中增加企业最先进设备视频教学等,课程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真正将校内与校外、教室与实验室、协会与企业都融为一个“大课堂”,缩短了学生与企业、社会的距离,做到“了解行业,适用岗位,创新发展”,校企建立共同育人、合作就业,完成了真正的教育和训练,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达到家具人才培养与家具企业人才储备目标相一致。

4、研促进教学。

科学研究是教师自我完善与发展的过程,革中注重把科学研究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环节,强调教师科研为人才培养服务,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协会活动,专业教师主持科研项目.教师参与专业评审,及指导学生进行专利设计、论文发表等。教师把科研成果充实到教学环节中,通过科研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学生,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市场调研、撰写论文、专利申请等,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增强。

5、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坚持产学研用。

通过不断改革与探索,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良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办学水平的强大动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家具行业发展带来不可忽视的推动,家具专业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人才培养观.通过与行业、企业开展各具特色的产学研合作,通过对行业发展、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人才培养方案应用性得到强化,课程体系更趋合理。教学内容实用,创造性地将行业设计大赛、企业订单培养特设课程、专业专场人才供需见面会、学生作品专利等引入学习的全过程,从整体上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参与科研能力增加,学生发表论文、发明专利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适应社会、行业能力得到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和个性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推动了教育理念更新和学生就业能力提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城市形象论文范本篇十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众多的城市开始认识到城市形象在新时期的重要价值——只有塑造出独特的、民族的、个性化的城市文化与形象,才能产生巨大的城市凝聚力,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合理流动,增强城市的交流性、世界性、竞争性,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使城市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因此,塑造城市形象已成为许多城市、地区乃至国家的战略工程。而一个城市的形象犹如综合这个城市有力的硬件和软件要素形成的产品一样,不仅要“生产”出来,更要通过一定的途径、策略将其“销售”出去,获得其目标“消费者”的认同和“购买行动”,这种“购买”可能是金融投资、物质消费乃至情感消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城市的竞争优势。这就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城市形象营销。

城市形象营销与企业营销一样,具有定位、设计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形象营销以现状调查为基础,将预先策划出特定的城市形象作为主题,然后在实践中,将所有的城市活动都围绕这个主题不断强化,同时将实践成果借助传播媒介向外扩散,把城市本身特色充分显示出来。例如,大连素有中国的“北方明珠”之称,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加之海洋性气候,使大连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宜人的气候,与此同时“环保”和“旅游”成为大连的优势产业。为了能从国内众多的海滨城市中脱颖而出,大连从旅游业的角度出发,通过城市绿化、修建特色广场的多种手段努力打造最佳的城市投资环境和最适宜人的居住环境,最终将大连定位于“浪漫之都”,并通过多种渠道传播这一城市形象。无论是阳光沙滩,还是绚丽的服装,抑或是美丽的女骑警,都在传递着大连的浪漫气息。

我国城市形象营销起步较晚,虽然一些城市成功地树立和推广了其城市形象,但整体上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犹如产品的同质化,城市形象的塑造和营销推广策略都有待创新。具体来说,我国城市形象营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城市形象定位模糊

城市形象定位是城市形象营销的核心,城市形象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城市形象营销的效果。所谓城市形象定位是指在分析和调查城市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静态的、动态的比较优势,结合未来发展态势和区域分工,确定出最具生机的城市个性特征,即确定城市在国内或国际范围内独有的发展优势位置。而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形象定位就比较模糊,总是想强调自己多方面的优势,却恰恰没有了特色和优势。既想突出古老文明,又想表现现代发达;既要表现自然风景,又要突出人文氛围。结果所有的城市都成了古老的、现代的、美丽的、和谐的,失去了独特性,很难给人深刻的印象,直接影响到该城市形象的营销效果。

2城市形象广告不具个性

城市形象广告不具个性,没有明确的定位。城市广告办旅游就该极力促销旅游产品,招商就该强调人力物力资源、市场前景等等,而目前城市广告大多数浮光掠影地扫描一下城市,无非是出现花花草草、高楼大厦之类的影像,非常抽象的显示城市实力,重视觉效果而轻理性诉求,没有自己的个性,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难以达到吸引预期目的。

3整合传播策略欠佳

根据目前各城市形象传播状况,可以说在形象的整合传播方面做得普遍比较差,无论是传播工具的整合,还是传播过程的整合,都存在很多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传播工具使用比较单一,没有整合利用电视、报纸、网络、杂志、户外、画册、展板等多种媒体与公关、事件营销等其他传播手段开展360度形象传播,传播的范围、时间、采用的手段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对目标公众的覆盖面比较窄,有效到达率也比较低;同时,仅重视“点”上的宣传。忽视和缺少城市整合营销传播战略规划,不能根据公众对城市形象的认知与评价要素体系及本城市的现状、特色、优势等全面构建城市形象传播战略与策略,城市形象宣传目标不清晰,多数城市是采用集中一段时间孤注一掷的作法投放广告,一般是用2—3个月的时间密集投放一阵,然后就销声匿迹,缺乏长期的传播策略。因此,导致城市形象传播的效果不够显著,良好的城市形象也没有树立起来。

1用文化塑造和营销城市形象

城市文化,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生存的基础和城市人生活的精神支柱,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推动力。城市形象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城市文化,是城市文化的综合反映和外部表现。城市形象的展示,关键就是靠城市文化的魅力来展现,没有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就缺少了根基。

文化作为城市的灵魂乃是构成城市形象的主要内涵,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日本著名的古城京都,以其古式建筑在世界树立了独特的日本历史文化名城形象。巴黎的“时装文化”、新加坡现代儒家文化与热带风光的结合、“足球之都”米兰等等,无不因其富有独特城市文化内涵的形象而卓然于世。塑造城市形象,势必要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提高城市形象的文化含量。而城市文化的有效传播可以提高城市形象营销的水平,是城市形象营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明确城市形象定位

制定城市形象营销战略的核心工作是做好城市形象定位。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城市面临的发展环境与发展机遇不同,城市的发展战略目标与发展重点也肯定不同。那么,与此相适应的城市形象建设与广告传播目标也应有所不同。城市形象定位也应体现这种需要与变化。城市形象定位的目的与本质就是一定时期内达到城市形象建设与传播的基本目标,即在城市内外部公众心目中形成一个具有某一或某些鲜明个性特征与比较竞争优势的城市印象。准确的定位可以提高城市形象营销水平,比如我国深圳“精彩深圳、欢乐之都”,杭州“世界休闲之都”等定位就比较准确、鲜明,大大提高了该城市形象的营销水平。

3城市形象多样性传播

城市形象传播是城市形象营销计划的实施者利用一定的媒介载体,将信息或观点有计划地与公众进行交流的过程。现代营销管理理论和实践从企业营销的角度,归纳和提炼了多种信息传播工具可用以推动信息传播,如媒体广告、直接营销、促销、公共关系、个人销售等。但是在针对城市形象传播的实际操作中,比较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是:媒体广告、城市事件。

(1)媒体广告

根据城市的形象战略需要和城市财力,拟订好广告媒体组合策略和计划方案积极开展广告宣传。通过对城市形象特征和广告特点的分析,结合各媒体特征,整合运用各媒体做好城市形象传播。杀于城市形象的宣传重点运用好电视、网络、报纸和户外媒体。

城市形象可通过电视广告宣传快速提高城市知名度,吸引旅游和消费;通过报纸媒体的新闻和软广告对城市做全方位、深层次的宣传报道,提高城市认知度和美誉度,吸引人才和投资;利用网络媒体传播城市形象生活化的、细节的'一面,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制造舆论话题,形成口碑传播;在城市对外交通区域、旅游风景区、城市中心商务区以及历史古城区等不同接触点设置户外广告,形成富有特色的广告群景观,对城市不同形象主题进行宣传,培养市民的自豪感,激发市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和动力,丰富城市形象的内涵。

此外,许多新媒体与受众的接触点多、接触率高,如公交移动电视广告、电梯广告、楼宇广告等也可与传统媒体进行科学整合,有效利用。

(2)城市事件

城市的大型经济与文化活动是一个城市形象和城市文化水平、城市文化特色及城市文化整体性的体现和象征。城市举办的任何一项面向社会各阶层公众,尤其是由广大外部公众参加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大型活动,对扩大城市影响力、提升城市形象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活动本身还可吸引很多新闻媒体的关注,增加本城市在媒体的曝光量,从而大大提高本城市的知名度、认知度。比如,2008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一年一度的广交会、大连的国际服装节、青岛的国际啤酒节、潍坊的国际风筝会等,都是一些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对提高这些城市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4做好城市形象评价

城市形象评价是对城市形象营销计划的信息反馈,是利用城市形象评价工具,建立适当的分析模型,获得实际城市形象要素与期望城市形象要素差距图表的过程,以了解城市形象营销计划实施效果。

积极参加城市形象相关评选活动,并做好相应宣传工作。每个城市都要积极创造条件搞好城市软、硬环境建设。积极参与能提升城市形象的一些荣誉性评选活动,诸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等等。参评本身一方面可极大地促进城市形象建设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机会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果能获得相应荣誉,则又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的美誉度。

操作城市形象营销比操作企业形象营销要困难得多。一个典型的企业拥有清晰的权利和等级脉络。而城市、则是一个“漫长的战场”。必须在抓好城市形象的内部规划建设的同时,整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才能使传播工作富有成效。从而促进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提升淳;现城市形象营销的目的。

城市家具设计中的城市形象论文范本篇十四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和生活品质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城市家具与城市审美融合发展,其款式、审美、材质等越来越受到城市居民的关注和追求,并承载着地域特征。本文在对我国城市家具设计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地域性因素对城市家具设计产生的影响,深入剖析家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希冀为我国的城市家具设计提供启发。

城市家具的出现满足了社会发展需求,它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观。要想使城市家具达到预期中的效果,必须重视城市家具的设计,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特色,在进行城市家具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地域性因素。我国的城市家具设计尚处于发展阶段,其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城市建设部门要对城市家具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努力设计出符合城市特色的优秀家具。

1城市家具的含义。

许多人对城市家具这一概念可能都不是太了解,但其实城市家具就在我们身边。所谓城市家具,指的就是城市之中,所有的户外环境设施,包括信息设施、卫生设施交通设施等,城市家具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2城市家具的功能。

2.1装饰功能。

装饰功能是城市家具最基本、也是最显而易见的功能,城市家具为城市增添了色彩,尤其是一些艺术景观设施,比如雕像、喷泉等,这些城市家具在视觉上带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从而使人们的身心更加愉悦。城市家具往往是人们对城市的第一印象,人们对一个城市印象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家具的优劣,优秀的城市家具,能够增添城市的魅力。

2.2实用功能。

虽然城市家具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但这不代表城市家具的功能仅仅是装扮城市,城市家具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这一点与我们家中的家具是相同的,城市家具在装点城市的同时,还要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服务,比如电话亭、垃圾桶、健身器材等,这些都属于城市家具,它们的存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整洁、更美好。

2.3文化传承功能。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承。城市是构成国家的基本单位,只有将每个城市都建设好,国家才能取得发展成果。城市家具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城市家具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承性,从本质上来说,城市家具是城市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结合,它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城市家具能够传将城市文化传递给每位居民,也展现了一座城市的精神,它的存在使人们对城市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3.1地理环境。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每个城市的地形地貌、气候等都不尽相同,这就体现出了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地理环境会影响到城市家具的设计,比如,有些城市处于地震带上,在家具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该地的地理环境,城市家具要具备一定的抗震性,还有一些城市,处于沿海地带,经常会遭遇台风天气,因此在进行城市家具设计时,就要将气候因素考虑进去。

3.2地域文化。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地域文化,城市家具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文化传承性,因此,它承担着传播地域文化的重要责任。

3.3经济水平。

城市家具设计需要资金支持,没有资金,再好的设计也只是纸上谈兵,但城市家具设计不是面子工程,它要以城市的经济为依托,城市经济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到城市家具的设计,若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较低,那么其城市家具在设计时就要尽量减少规模,节约资金。

4城市家具在进行地域性设计时遇到的问题。

4.1脱离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地域性因素中的重要内容,而有些城市在进行城市家具设计时,却忽略了这一点,没有对城市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进行深入分析,这样设计出的城市家具是不合理的。比如,城市的气候较为湿润,而设计者在进行城市家具设计时,没有注意到城市的湿润气候,在这种情况在,设计者在选择城市家具材料时,就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没有将防水性能考虑进去,这样的话,就会大大降低城市家具的寿命,使得一些城市家具的表面出现剥落、裂缝等情况,还会使城市家具的美观性大打折扣。

4.2忽视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地域文化将城市居民融合到了一起,增强了城市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共同投身于城市建设之中。城市家具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但是在如今的一些城市家具设计中,却很难看到地域文化的影子。许多城市在进行家具设计时,只是盲目借鉴其他城市的.优秀家具设计成果,或是国外的一些成功的城市家具设计案列,这样盲目跟风,使得城市家具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失去地域文化的城市家具设计,是空洞的,是没有灵魂的,它无法反映出城市的精神,无法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慰藉,也无法带给人们归属感,这样的城市家具设计,无疑是失败的。

4.3缺乏人性化。

人是城市家具的主要使用者,城市家具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服务居民,然而一些城市的城市家具设计,缺乏人性化,在设计时,只考虑到了经济因素,而忽视了人的使用感受,这样的城市家具设计违背了城市家具的设计理念,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得不到人们的认可。

4.4实用性不强。

城市家具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实用功能,但是如今的一些城市在进行城市家具设计时,却弱化了城市家具的实用功能,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城市家具的装饰功能上,想方设法提高城市家具的美观性,在城市家具的外形设计上大费周章,而对于实用功能,却一笔带过,缺乏实用性的城市家具只是一种摆设,不仅无法为人们带来便利,还耗费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实属浪费。

4.5环保意识缺乏。

城市家具在进行地域性设计时,常常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以牺牲建设地的环境为代价,建设城市家具,在建设过程中不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使建设地的自然条件遭到了一定的破坏。除此之外,环保意识的缺乏还体现在城市家具的选择上,一些城市在选择城市家具时,忽略了城市家具的环保性能,比如有些城市家具会耗电,并且耗电量很大,这样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给环境带来压力。

5.1充分考察自然环境。

在进行城市家具地域性设计时,要对城市的地理环境进行充分考察,充分了解城市的地理条件,在结合城市地理条件的基础之上,再进行城市家具设计,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当城市的地理条件较差时,在城市家具设计中,就要将稳固性放在第一位,保障城市家具的质量,使其能够经受恶劣自然地理条件的考验。

5.2充分融入地域文化。

想要实现城市家具地域化设计,最重要的就是将地域文化融入进去,地域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它彰显了一种城市文化,一种城市精神,因此,城市家具设计要充分融入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巧妙的展现于城市家具之中,比如延安这个城市,它是红色革命圣地,在对延安进行家具设计时,要弘扬革命精神,将革命精神注入到城市家具设计之中,拥有地域文化的城市家具,更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

5.3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人是城市家具的受用者,城市家具设计的好坏不能由设计者评定,城市居民对城市家具评价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进行城市家具地域化设计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人们的使用感受,使城市家具尽量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5.4尊重原创,进行特色设计。

对于城市家具地域性设计来说,借鉴成功的设计案例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注意,虽然可以对成功的城市设计案例进行借鉴,但是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一定要尊重原创,不能对城市家具设计照搬照抄,要结合城市自身的特点,设计出能够展现自身城市特性的城市家具。

5.5注重环保。

近年来,环保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城市家具设计也应当充分注意这一问题,在设计时,体现环保理念,首先要对城市家具建设地的自然地貌进行保护,在城市家具设计的建设安装过程中,要最大限度上的保持建设地的原貌,其次,在选用城市家具时,尽量选择绿色无污染的家具材料,这样即使有朝一日要对城市家具进行拆除更新,拆除下来的城市家具也可以自行进行降解,不会为环境带来污染。

6结语。

城市家具的存在,使城市更加地光鲜亮丽,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的舒适便捷。城市家具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进行城市家具设计时,要将地域因素考虑进去,但我国的许多城市在这一方面做得并不是太好,并不能做好城市家具地域性设计,城市建设部门要努力改进城市家具地域性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城市家具设计,必定会大放光彩。

参考文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