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11-17 19:31:06
- 小编:ZTFB
- 文件格式 DOC
是一种让我们反思并获得进步的重要方法。当我们面对一个不确定的情况时,如何应对并处理它,是一个需要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
景物散文的表现手法汇总篇一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联想与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10、引用a、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的内容;b、引用诗歌:丰富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c、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11、渲染与烘托。
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烘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景物散文的表现手法汇总篇二
叙述是指作者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概括的说明和交代,如时间、地点、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经历、事件的进展、环境和摆设等等。在叙事性散文中,它经常与描写交错使用。以苏轼的《前赤壁赋》为例,其第一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这一句就是典型的叙述语言。时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地点:赤壁。人物:苏子与客。环境:大江(因有“泛舟”二字)、赤壁。叙述的手法有顺叙,即按照事物在时间上发生、发展的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有倒叙,即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最突出的部分提前记述,然后再叙述事件的发展经过;有插叙,即在叙述中,暂时把顺叙的线索中断,插入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另一件事的叙述方法。
抒情是指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有感触而流露出来的情感和思想。在散文创作中是常用的表达方式。可直抒胸臆,叫作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通过议论和感叹方式来表达的。也可以寓情于景,叫作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是通过对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来表达的。它带有作者鲜明的个性特点,并反映一定时代、一定人群某种共同的感情。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好的抒情能深化作品主题,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在散文创作中,抒情手法通常与叙述、描写、议论等结合使用,以渲染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议论也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艺术手法之一。它是指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直接表明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在文学作品中,议论往往与叙述、描写、抒情交相并用,能起到强化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散文尤为常见。如散文的重要样式之一杂文,就几乎都是议论性的文字。再如上面提到的苏轼的《前赤壁赋》,里面除了描写、叙述、抒情之外,也有议论的成分。不过此种议论与科学论文中的议论不同。后者常用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且常贯穿于论文的始终。前者则常与形象化的描写相结合,并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深刻的哲理性。后者重在说服读者,前者则重在感染读者。
散文的内容涉及自然万物、各色人等、古今中外、政事私情……可以说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可写国内外、社会上的矛盾、斗争,写经济建设、文艺论争、伦理道德,也可写文艺随笔、读书笔记、日记书简;既可以是风土人物志、游记、偶感录,也可以是知识小品、文坛轶事;它能够谈天说地,更可以抒情写趣。凡是能给人以思想启迪、美的感受、情操的陶治,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心旷神怡的,都可选作散文的题材。
散文多是真情实感的产物,那些优秀的章,都有思想火花的闪耀,表现着作者对时代和人生的深刻认识与精辟见解。徐迟说:“文学作品,应该有思想。散文也不例外。它要求有特别锐利的思想。即使是抒情散文,也要求有不但是锐利的,而且是特别锐利的思想。不到五百字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个光辉灿烂的思想。抒情散文固然很多,写到这样的境界就并不很多。然而,这正是散文、抒情散文所应追求的境界。”
有人称散文是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就是因为它具有章短小精悍、形式灵活自由的特点。我国古代散文名多是短小的,韩愈的《马说》150字,柳宗元的《小石潭记》193字。现代散文名多数也很短,许地山的《落花生》482字,茅盾的《白杨礼赞》1074字。当然,较长的优秀散文也是有的,但它与一般记叙文相比,仍是精悍之作。所以散文写作要求做到短小精悍,以小见大,言近旨远。
形式上看,散文较其它文学体裁更为自由活泼、灵活多样。鲁迅说:“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冰心也说:“散文比较自由”。当然,“随便”、“自由”不是毫不经心、信手乱写。自由灵活的散文,是装着随便的涂鸦模样,其实是用心雕刻的苦心文章。要做到自由、灵活,首先,表达方式要灵活自如,不局限某一种。可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抒情、说理、呐喊、怒吼、抨击、赞颂、幽默、讽刺、高歌、浅唱、漫谈、絮语、嘻笑怒骂、妙语连珠……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其次,自由、灵活地选用各种体裁,赋铭、速写、游记、书信、日记、序跋、偶感、随笔、回忆录、读后感……,任其选择,因人而异,选出自己拿手的,定能写成佳作。
“形散神不散”。这是许多散文作家的经验之谈。散文必须“散”,必须“博”,也就是说,表面上、形式上看,运笔如风,不拘成法,似乎散漫无章,行文时断时续,时而勾勒描绘,时而倒叙联想,时而感情迸发,时而侃侃议论,既有天文地理,又有伦理人情,这段写甲地,那段写乙地。但是,“神”却是始终不散的,是首尾一贯的,是表现作者一定思想、感情的。“神收”、“不杂”,指的是文章始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贯穿一条红线,做到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秦牧的《社稷坛抒情》,就是既“散”又“博”的,尽管它天上地下,古今中外,包罗万象,却始终围绕“歌颂赞美养育我们的土地和创造我们伟大民族文化历史的劳动人民”这一主题。因此,从形式上说,散文贵“散”,而在构思上、组织上,则散文忌“散”。散文写作具有的这一辩证统一的特点,使得它与其它文体区别开来。
文学作品都是带有感情的,小说、戏剧的作者,往往把自己强烈的感情倾注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对人物的爱憎褒贬,一般是通过间接方式表现出来的。而散文则不一样,它常常象诗歌一样,往往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抒写胸臆,不仅使读者知其理、晓其事,而且悟其心、感其情,因此,散文要求作者写真情实感。真情是散文的生命,只有直抒胸臆,把真情实感捧给读者,才会赢得读者的喜爱。
写作要“文如其人”,散文更是这样。名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他们的作品即使不署名,读者也能从风格上看出作者。鲁迅的散文深刻、精炼、峭拔,虽他常换笔名,明眼人一看就是鲁迅。郭沫若的散文气势浩荡,清丽、缠绵。茅盾的散文与郭沫若的浩荡相反,表现为深刻而细微。老舍的散文诙谐,冰心的散文慈爱,叶圣陶严谨畅达,方纪潇洒俊逸,等等。初写者一时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散文风格,但必须学习这些各有风格的散文作家,经过多次实践、创造,终会形成自己的散文风格。
优秀散文“掉以轻心”是写不出来的,都是作者惨淡经营、刻意加工的结晶。秦牧说:“一小小的散文也许写作时间仅仅是一两个小时,但却要求作家深厚的素养,而且不断扩大和丰富这种素养。把散文当作是‘小功夫’,‘掉以轻心’的写作态度,是很不利于我们散文创作的繁荣发展的。即使是怎样熟练的名作家,我们也要求他们在写作一小文章时,采取‘大象搏狮用全力,搏兔也用全力’的态度。”有些散文家提倡散文的“整体美”,也是要求作者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惨淡经营”。整文章是惨淡经营、刻意加工写成的,它的语言就是精炼的,文采是斐然的。这是由于作者运用的是散文笔调。一方面表现在它的行文灵活自如,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它十分讲究文采。散文的文采不仅有华丽的,而且有朴素的。
学写散文,既要掌握华丽的文采,也要掌握朴素的文采。写得华丽并不容易,写得朴素就更难。徐迟的文章是很有文采的,他常用赋的方法兼用比、兴修辞,使得文采华美。但他说:“只有写得朴素了,才能显出真正的文采来。古今大散文家,都是这样写作的。越是大作家,越到成熟之时,越是写得朴素。而文采闪耀在朴素的页之上。”我们还要看到,不管是华丽的还是朴素的,有文采的语言都是从新鲜、活泼的口语中来的,也是对优秀的古代散文创造性的继承,更是作者仔细选择、锤炼和加工语言的结果。
景物散文的表现手法汇总篇三
常用的有比喻、拟人、排比、对比、衬托、渲染、夸张、反复等。
a、散文中的比喻:作用在于把要说地事物反映得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b、散文中的拟人:给物赋予人的形态和情感,使之人格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c、散文中的排比:使内容表达更集中、更突出、更鲜明;情感抒发更强烈、更有气势。
d、散文中的对比:能使所表达的事物特征或所阐发的道理更鲜明、更突出;能彻底揭示矛盾,使文章内容表达更显爱憎分明。
e、散文中的衬托: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使所议论或描写的事物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f、散文中的`渲染:通过某一方面的铺陈叙写,集中描绘,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
g、散文中的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h、散文中的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
景物散文的表现手法汇总篇四
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象征、托物言志、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寓情于景、借物喻人、联想想象、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渲染、修辞等。
(1)象征。
散文往往运用象征的写法,象征就是托物喻义,即通过一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一种深远的意义。这里的“具体形象”——“物”就是本体,与之相对应的事物就是象征体,“深远的意义”就是象征意义。
(2)托物言志。
(3)对比烘托。
在散文中,为了突出作者所写的对象,作者往往运用对比烘托的写法。
(4)欲扬先抑。
文似看山不喜平,散文更讲究波澜,要赞美某种事物,先表达对它没有好感;想歌颂某个人物,先说他的不足等等,然后根据情节的发展,达到歌颂与赞美的目的,而且使这种歌颂与赞美得到强调。
(5)开疆。
开疆拓境这个成语,出自明代陈子龙晋论中的武帝开疆拓境,几侔秦汉一句,意为开拓疆域,扩展领土。写意类散文在追求意境上与之异曲同工,即拓境。
古今散文中写实的作品浩如烟海,或写人,或记事,或录言。然而世界上另有一些事物是不可言传而只能意会的。如一首歌曲给人的感染力,一幅绘画显露出的技巧性,两人分手时依依惜别的情绪,就很难以实笔叙写。正因为这样,就产生了另一类循实求虚的散文,即写意散文。作者运用笔墨和技巧全力写出的这类散文,透出的就是那种意会所及的深邃境界。
营造散文的意境,起于庄子,成熟于魏晋南北朝,繁荣于唐宋。与写实散文不同的是,这类散文主要着眼于写意或表意,就要求作者致力于把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体,因而一切叙写,最终都得归宿到意境的营造上。就技巧而言,也就有了变化,即要更多地运用想象、简笔传神、打破时空束缚、增大作品密度等。可以说,这些都是写意散文创作的技巧特点。
现代作家叶圣陶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发表了一篇标题为牵牛花的散文。这篇文章粗读平淡细品韵味无穷。摘其一二于下:
手种牵牛花,接连有三四年了。
但兴趣并不专在看花,种了这小东西,庭中就成为系人心情的所在。早上才起,工毕回来,不觉总要在那里小立一会儿。那藤蔓缠着麻线卷上去,嫩绿的头看似静止的,并不动弹;实际却无时不回旋向上,在先朝这边,停一歇再看,它便朝那边了。前一晚只是绿豆般大一粒的嫩头,早起看时,便已透出二三寸长的新条,缀着一两张满是细白绒毛的小叶子,叶柄处是仅能辨认形状的花苞,而末梢又有了绿豆般大一粒的嫩头。有时认着墙上的斑驳痕想,明天未必便爬到那里吧;但出乎意外,明晨已爬到了斑驳痕之上;好努力的一夜工夫?生之力不可得见;在这样小立静观的当儿,却默契了生之力了。渐渐地,浑忘意想,复何言说,只呆对着这一墙绿叶。
即使没有花,兴趣未尝短少;何况他日花开,将比往年盛大呢。
这不足一千字的短文,叙写的爱牵牛花的情,与牵牛花无时不回旋向上的实景达到了高度融合,作者主观的意想也与一墙绿叶的客观景态和谐无隙,这就产生了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效果。
我们不妨再次欣赏鲁迅散文诗集野草的开篇之作秋夜:
秋夜的天空是奇怪而高的天空......非常之蓝,闪闪地映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子里的野花草上。这高而且蓝的天空、鬼睒眼的星星、窘得发白的月亮、夜游的恶鸟、洒下来的繁霜、夜半的笑声,组合起来构成一幅阴森恐怖的画面。
还有另一幅画面,是由枣树、小的粉红花和小青虫构成的。那是一幅生气勃勃的,向往着未来,向往着光明的画面。
枣树尽管落尽了叶子,带着皮伤,可是它还用那剩下来的几枝长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睒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枣树对这奇怪而高的天空毫不畏惧,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睒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小粉红花还在严霜中开着,它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的,在瑟缩着,但是它仍然怀着春天的希望,梦到美好的未来。
还有小青虫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全文开拓了一个泓邃的意境:光明的力量正在向黑暗的势力抗争,形象中又折射出了作者追求真理与韧性战斗的精神。而这一切,又是通过实的描写,通过一个普通的秋夜的自然景象来表现的。
冰心的散文代表作小桔灯,生动刻画了农家小姑娘感人的艺术形象,这为许多人所熟知,其中有如下段落: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象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桔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来,谢了她,她送我出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象安慰我似地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
一个农家小姑娘的言谈举止,一只普通的桔灯,在与作者的思索、情感交融一体,形成了优美而深邃的意境;而一旦形成意境,人物形象也就鲜活起来,具有了一种诗意的美。
景物散文的表现手法汇总篇五
了解赏析散文手法类试题常见题型及命题规律,学习赏析散文手法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
掌握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和技巧,准确赏析散文的手法。
3.情感目标。
培养热爱文学的情感,提高文化、文学素养。
二、教学要点。
了解赏析散文手法类试题考点要求、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学习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掌握并熟练运用赏析散文手法的方法技巧,准确赏析散文中的手法。
四、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明确考纲明确考纲:
赏析文学作品表现手法。阅读了解考纲明确考纲,使复习有针对性。
典例导引。
说起梅花。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梅”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很多,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记得第一个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梅”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花翻译成英语是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
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那人就说“是玫瑰花”。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们画成画挂墙上,写进诗里。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
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
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
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结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美实者无艳花,难得梅两者俱美,梅的美不仅是果实,这老美只知道吃。
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来。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中国人倾心于梅的很多,清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的官人,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丢官弃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杭州,“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还有一个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独自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以梅花为妻。那人睁大了眼睛问:“真的吗?”“真的。”我说,他有一首写梅花的诗,在所有写梅花的诗中独占鳌头,无人能比。“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脱口而出。如果你读了这诗,看了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乐曲,中国有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写出“梅花四弄”。
从此,那人每次见我,必问梅消息,一天被逼无奈,就从网上找出梅花的照片与绘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端详半天,说,很像桃花吗,枯瘦的桃花,还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颜色。我不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
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那种惊心动魄。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怎样才能告诉他,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又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
有一次和一个日本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谈到他自己国家的国花,他异常兴奋,竟说得泪花点点。我也不由自主又谈起梅花,他说他的,我说我的,他说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说的他也不懂,有一点是相通的,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爱。
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中国人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在与世界相遇的过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
(取材于苏菲的同名散文)。
23.本文写了作者与外国人之间围绕着梅花展开的几个故事,在谋篇与立意方面匠心独具,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6分)。
景物散文的表现手法汇总篇六
午夜,正酣睡中,忽闻老婆声音:老公,有蚊子!我说不要一惊一乍地好不好,睡觉要紧嘛;老婆又喊:蚊子咬我啦!我想,没有咬我呀,可能蚊子小姐特意照顾我,继续睡觉吧;老婆的声音提高了几分贝曰:老公,蚊子咬你老婆啦!你管不管啊!我一听,这可不是小事!咬我老婆!跟我有关系呀!小蚊子真是活腻了,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呀!吾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双掌齐出,不经意中已经动用了八成功力,将可怜的小蚊子揍扁在墙壁上矣。老婆满意了,呵呵。
看来,换一种表达方式,效果大不一样哦,呵呵!
体验美好,感恩生活。
回到老家第一天,遇到忠山大哥,倍感亲切;晚饭后,和妻子女儿以及大哥一起散步于在乡间的小路上,月华如水,如此静谧,好美!
想起童年,和父母一起趁着月色劳动的情景,夏夜,母亲摇着蒲扇,我和小伙伴蹑手蹑脚捉葫芦蛾的情景,偶然仰望星空,看到勺子形状的北斗七星,星光熠熠,闪闪烁烁,那么美!
“爸爸,北斗七星再哪里呢?”女儿的话提醒着我,我已经不是儿童啦,呵呵,幸好,童心犹在,童趣亦多,嘿嘿!
第二天,我遇到童年小伙伴徐宝,他也从千里之外的南方回来,相遇故乡,特别亲切。恰逢我们村赶集,于是我们一起去村里前面赶集,遇到红艳和艳梅,遇到海燕的爸爸妈妈,遇到化龙,遇到很多父老乡亲……太亲切了!
吃到嫂子和妻子一起做的面食小燕子,长穗,糖包子,……想起童年母亲做的面食,小鱼,小背篓,星虫等等,感觉父母还在。上苍待我们厚矣!令我心中再生无比感恩之情!
下午返回,女儿与解静相约在公园玩,我又不期而遇到史庄大哥,真的是惊喜!史大哥和我坐在“嫦娥奔月”前,和我谈起我父母亲那个年代的种种往事,我再一次感慨:那个年代的人们真不容易啊!今天我们真的不应该忘本啊!
晚饭后,和女儿,女儿妈妈,一起去广场散步,李晨晨和女儿一起合力围攻子祥的妈妈,玩起“气球大战”,我趁机帮忙,呵呵,真是开心极了!蓦然回首,发现月亮不知道什么时候挂在当空,洒下温馨的清辉,好美!
人间有味是清欢,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时时处处有流动着的.美,令人惊叹!感恩,祝福!
淋雨。
学校为了迎接国家验收,今天(星期天)不休息,下令下午老师和教练员带领学生到田径场继续拔草,天气炎热,学生劳动热情不高,(老师和教练的劳动热情更低,呵呵)有的学生用镰刀割,不太会用,乱挥一气,有的学生在捉蚂蚱,有的学生大叫“现在下雨就好了!我们不用干活了!”话音刚落,几个大雨点落在在我和曲老师的身上,我说,看来这位同学的祈祷真有效啊!哈哈,大家迅速跑到射箭场地的射箭棚下避雨,这时已经大雨倾盆,哗哗的雨点打在棚子上震耳欲聋,同学们那个欢呀!真是欢天喜地,又蹦又跳,在射箭棚里尽情嬉笑玩闹,忽然有一个男同学直接冲出棚子,在外面淋雨,不一会儿,成了落汤鸡啦!他连声说:真过瘾!真舒服!接着女同学用手接了一捧雨水,摔向男同学,斯时笑声,叫声,嬉闹声,雨打棚顶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我和曲老师也回到了童年,和学生一起玩闹起来,哈哈,真开心!
学生纷纷说:老师,明天我再祈祷一下,让老天再下雨,我们再玩!哈哈,童心童趣真可贵!只是领导未必喜欢哦――大家知道,中国的领导往往失去了童心童趣啊!
生活点滴。
刚刚于不经意中照了一下镜子,我的妈妈呀!胡子长得好快哦!记得前几天刚刚刮了胡子啊,真是的!也不跟我商量,今天又长了不少!我不禁对胡子说:“亲爱的小胡子呀,要是工资也和你一样天天长就好了!”
今年夏天,我所在的城市申办2015年世界体育休闲大会宣告成功,暑假又逢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的评估准备工作,加班回来,有一点疲惫,正准备对老婆大喊一声“这个暑假好充实,好减肥哦!”没有想到女儿听到我的脚步声老远就对我说:“爸爸您回来啦!看看我今天的作品吧!”听到女儿温馨亲切的问候,欣赏着女儿的画作,心里的疲劳一扫而空!
昨天晚上,至彩虹桥散步,遇到一高中老同学郭英华,她说她的儿子上高二了,我的妈妈!真是对我打击不少哈!我的孩子才上小学耶!呜呜,正欲打算埋怨老婆下蛋下的太晚,又遇到一初中老同学徐小梅,她说她的儿子有了女朋友,正在准备结婚了,妈呀,还让不让人活了啊!我说徐小梅同学你完全是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嘛,初中一毕业就回农村去结婚生孩子啦,不过人家有远见,结婚早就是划算啊!嘿嘿!
女儿写日记。
暑假刚刚开始,女儿就天天写日记啦,而且每每让妈妈看了后再让我点评一番,读着女儿的日记,犹如聆听山间的清泉汩汩流淌,真是一种享受耶!
女儿日记里内容丰富多彩,有记载她和妈妈带着小静静一起去学游泳的,有雨天和妈妈一起拾知了猴的趣事,有她学画画(最近又学素描啦)的感悟,有她的读书笔记,……有时一天中女儿连续写两篇甚至三篇日记,小家伙热情高涨,信心满满,总是主动去提笔写作,看着她那聚精会神的投入的神态,我不禁欣慰之同时,又增感佩女儿之情了!呵呵,希望女儿坚持下去哦,老爸永远支持女儿!
我想起我在初中时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呵呵,那时觉得不吐不快非写不可了,起因是我喜欢前桌的那个天天微笑的女同学,又不好意思表达,只好写在日记里吧,嘿嘿,真有趣!),慢慢觉得写日记真是一个让人受益终生的好习惯呢!我觉得写日记对人的心灵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益处。
工作后不可能天天写日记了,但是我经常在本子上写一写人生感悟或者读书心得体悟,与自己的心灵静静对话,觉得确实是净化心灵提升心灵高度的良好方式,因为日记让自己反思和不断反省,不仅令思维缜密,更令人在真诚的思考中叩问良知,关爱灵魂。
我爱你,亲爱的日记!
自然如水的生活节奏。
最近生活节奏忙碌了一点点,朋友说这样子蛮好,充实。其实我的性格很多面呢,我喜欢充实,也喜欢从容,我喜欢欣赏集市上和逛街时熙熙攘攘的热闹氛围,也喜欢独处时手捧一本好书跟作者对话时的宁静致远。我喜欢跟朋友打球时,动如脱兔,也喜欢静如处子时,心生欢喜。
今天,很多学者倡导生活慢节奏,很有道理;我觉得当快则快,该慢则慢,像水一样,既有潺潺流动弹奏出怡人的天籁之时,也有浪花飞溅激情万丈的时刻,或为浪花,或为细流,形态丰盈不一,而水的本质不变,恒久如一。
放手让生命自然开展,遵守自然规律的生活最好。
假如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从永恒的视角看待,就会发现万事万物都蕴含着幽默和光明,都朝着美好的方向前进。
正如先哲所言,外在的东西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看我们能够为生命注入多少爱、同情、理解、幽默和耐心。
谦和地学习、亲切地薰习,让我们的生活像水一样自然开展水流花开吧!
读霍松林先生名作《唐宋诗鉴赏举隅》。
今天读到母校霍松林先生为先生名作《唐宋诗鉴赏举隅》新版写的前言,感到非常亲切!我注意到,霍先生此前言是2011年中秋写於唐音阁,先生以九十高龄重编两书,情系诗国中华,令我感动复感慨。诚如先生所言,中华诗作,名篇纷呈,其中无数优秀篇章感情美、意境美、词彩美、音韵美,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
先生满怀信心地预言,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必将迎来伟大的复兴,我深深赞同先生之真知灼见。
向晚,和风习习,花香树茂,女儿在公园开开心心蹦蹦跳跳地玩,我在石凳上静静地拜读先生的文字,当我读到先生对杜甫《曲江二首》的鉴赏文章时,不禁更加佩服霍先生的学识了!霍先生在那个年代就针对很多专家指责杜甫此诗歌“轻飘,没有重量”的代表性看法,坚持认为杜甫此诗布局出神入化浑然一体抒情感慨淋漓主题“神余象外”的博大,先生还批评历史上一些道学家(如程颐的那段话)对杜甫此类诗歌的虚伪性议论,先生赞同鲁迅“倘要论文,最好顾及全篇”的忠告。读到这里,我不禁对霍先生敬佩之同时,又增加无比喜欢之情了!我知道,霍先生性格温婉,为人厚道,胸襟博大,而见识如此独立超拔,师心会意,与古人同游,鉴赏文字灼幽透骨之中,复加温暖性灵之柔辉,真是如张师妹所言,广被士林,惠泽后世,尤令我喜欢复加仰望了!
想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申博尔斯卡的诗歌所一直流露出的独立心灵和坚强信念:她认为生活中精神方面的东西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重要。
不管处于逆境还是顺境,都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像梁漱溟先生那样凛然宣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那天,师大一位学妹对我说,现在中国的学术环境似乎很少出霍先生这样令人仰望的人物了,确实,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美德需要代代传承,发扬光大,诸位学子共勉之!
景物散文的表现手法汇总篇七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和说明。
a、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有揭示意义(主旨)、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地作用。
b、散文中的描写:往往为了展示人物特征、暗示时代背景、渲染情感氛围。
c、散文中的抒情:往往有抒发作者情感、揭示文章意蕴、表现形象意图的作用。
d、散文中的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e、散文中的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f、散文中的平叙:“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使思路更清晰,相互照应更得体。
g、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描写自然风光,营造某种氛围,烘托人物情感或思想。
h、散文中的环境描写:交代背景,表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心理或形象。
i、散文中的人物描写:包括肖像、行为、心理、语言、细节描写,往往是为了展现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同时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j、散文中的叙述人称: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景物散文的表现手法汇总篇八
散文是一种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篇幅短小、体裁多样、形式灵活、文情并茂的文体。白话文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散文的表现手法有哪些(通用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常用的有比喻、拟人、排比、对比、衬托、渲染、夸张、反复等。
a、散文中的比喻:作用在于把要说地事物反映得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b、散文中的拟人:给物赋予人的形态和情感,使之人格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c、散文中的排比:使内容表达更集中、更突出、更鲜明;情感抒发更强烈、更有气势。
d、散文中的对比:能使所表达的事物特征或所阐发的道理更鲜明、更突出;能彻底揭示矛盾,使文章内容表达更显爱憎分明。
e、散文中的衬托: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使所议论或描写的事物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f、散文中的`渲染:通过某一方面的铺陈叙写,集中描绘,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
g、散文中的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h、散文中的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和说明。
a、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有揭示意义(主旨)、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地作用。
b、散文中的描写:往往为了展示人物特征、暗示时代背景、渲染情感氛围。
c、散文中的抒情:往往有抒发作者情感、揭示文章意蕴、表现形象意图的作用。
d、散文中的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e、散文中的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f、散文中的平叙:“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使思路更清晰,相互照应更得体。
g、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描写自然风光,营造某种氛围,烘托人物情感或思想。
h、散文中的环境描写:交代背景,表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心理或形象。
i、散文中的人物描写:包括肖像、行为、心理、语言、细节描写,往往是为了展现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同时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j、散文中的叙述人称: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常见有包括文眼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点睛句等的“重要句子”的安排,以及详略得当、叙议结合、引经据典、巧譬善喻、过渡衔接、铺垫伏笔、首尾照应等。
a、文眼句:显示作者的写作意图,体现行文脉络,表明主题思想。
b、总起句:统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伏笔。
c、总结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发人深思。
d、点睛句:揭示主旨,点明中心;耐人寻味,给人启迪。
常用的有联想想象、比喻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小见大、铺垫照应、制造悬念、言犹未尽等。(各项具体解说参见《名师大讲堂》p174)。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景物散文的表现手法汇总篇九
现在使用“散文”这一概念,有时指广义散文,有时指狭义散文。广义散文是指与韵文相对立的一个概念,范围较宽;狭义散文是指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即指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范围较窄。这里所谈的是狭义散文。
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叙事散文主要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以叙述事情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抒情散文主要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以抒发情感为主,兼有叙事议论。议论散文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以论述事理为主,兼有抒情叙事。作为文学体裁的散文,几乎都会综合运用几种表达方式来增强文学性,使其具有“文学”的特点,几乎不存在表达方式单一,只是单纯叙事、单纯抒情、单纯议论的散文。一般认为,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指散文取材广泛,行文自由,联想丰富,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神不散”主要是指散文表达的中心或主旨必须明确而集中。就一般情况看,用“形散而神不散”来概括散文的特点是相当准确的;当然,对这一概括有人有不同看法。
1.寓情于景,即将某种情绪情感倾注在所描写的景物中。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将清、静、悲凉之情融注于故都秋景的描写之中(有人认为融注的是纯粹的喜悦之情)。
2.即景抒情,即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某种情绪情感。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过描写月下荷塘的美丽景色来抒发淡淡的`喜悦和淡淡哀愁之情。
3.叙事抒情,即通过叙述事情来抒发某种情绪情感。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第二节,通过叙述“我”因身体残疾,苦闷难熬,百无聊赖地独自到地坛消遣,而母亲关爱担忧却又不愿张扬表露的事情,抒发对母亲的歉疚、感激和赞颂之情。
4.寓情于物,即将某种情绪情感倾注在所描写的某一物象中。如矛盾的《白杨礼赞》,通过描写和赞美白杨树的伟岸形象和坚强品质,来赞美坚持抗战的中国农民。
5.托物言志,即借写某一物象来抒写某种志向和情感。如陶铸的《松树的风格》,通过描写和赞美松树“要求于人的少,给与人的多”的可贵品质,来抒写共产党人也应像松树那样“多奉献,少索取”的志向与豪情。
6.以小见大,即通过叙述一件小事阐述重大事理。如何满子的《剃光头发微》,通过叙述《人民日报》登载的一封读者来信反映的一件小事——剃头匠因手握剃头刀而“拒绝给一个‘乡下佬’剃平头,认为‘乡下佬’只配剃光头”,由此生发开去,阐述手握特权容易腐败的大道理。鲁迅的《灯下漫笔》也是这种写法。
景物散文的表现手法汇总篇十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联想与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10、引用a、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的内容;b、引用诗歌:丰富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c、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11、渲染与烘托。
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烘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
散文常用的是描写、记叙、议论;议论和抒情往往为点题服务。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反问、设问、引用、比拟。
短句:结构简单,容量小,但生动活泼,富于变化,表意简洁、明快、灵活,常用于口语及文艺语体中。
景物散文的表现手法汇总篇十一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和说明。
a、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有揭示意义(主旨)、画龙点睛、深化主题地作用。
b、散文中的描写:往往为了展示人物特征、暗示时代背景、渲染情感氛围。
c、散文中的抒情:往往有抒发作者情感、揭示文章意蕴、表现形象意图的作用。
d、散文中的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e、散文中的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f、散文中的平叙:“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使思路更清晰,相互照应更得体。
g、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描写自然风光,营造某种氛围,烘托人物情感或思想。
h、散文中的环境描写:交代背景,表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心理或形象。
i、散文中的人物描写:包括肖像、行为、心理、语言、细节描写,往往是为了展现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同时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j、散文中的叙述人称: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常用的有比喻、拟人、排比、对比、衬托、渲染、夸张、反复等。
a、散文中的比喻:作用在于把要说地事物反映得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b、散文中的拟人:给物赋予人的形态和情感,使之人格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c、散文中的排比:使内容表达更集中、更突出、更鲜明;情感抒发更强烈、更有气势。
d、散文中的对比:能使所表达的事物特征或所阐发的道理更鲜明、更突出;能彻底揭示矛盾,使文章内容表达更显爱憎分明。
e、散文中的衬托: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事物,使所议论或描写的事物更加突出,更加鲜明。
f、散文中的渲染:通过某一方面的铺陈叙写,集中描绘,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
g、散文中的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h、散文中的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
常用的有联想想象、比喻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小见大、铺垫照应、制造悬念、言犹未尽等。(各项具体解说参见《名师大讲堂》p174)。
常见有包括文眼句、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点睛句等的“重要句子”的安排,以及详略得当、叙议结合、引经据典、巧譬善喻、过渡衔接、铺垫伏笔、首尾照应等。
a、文眼句:显示作者的写作意图,体现行文脉络,表明主题思想。
b、总起句:统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伏笔。
c、总结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发人深思。
d、点睛句:揭示主旨,点明中心;耐人寻味,给人启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党小组意见通用(汇总10篇)
- 道路运输安全责任书简短(优秀16篇)
- 最新组员扣分的检讨书范文范本(实用11篇)
- 最新大班绘本我长大了教案范文通用(汇总9篇)
- 青年与未来(实用17篇)
- 感恩企业通用(精选17篇)
- 银杏树观察日记(模板8篇)
- 幼儿园垃圾分类的演讲稿简短(通用10篇)
- 最新我的家乡兰溪(模板12篇)
- 2023年感恩国家资助(通用17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