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思考的结果,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3.总结应该突出重点和亮点,避免冗长和重复接下来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经历,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借鉴。
教育学专业论文篇一
摘要:本文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体育学院3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课程方案中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规格进行比较,从而发现问题,以期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体育教育;本科生;培养方案。
教育学专业论文篇二
3.教师使用新教材出现问题的研究。
4.教师思想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5.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6.教师知识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7.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界定与标志的思考。
8.教师职业生活规律的相关研究。
9.教师智慧发展内涵与策略的思考。
10.教师自我教育的途径与策略探究。
11.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研究。
12.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知识储备研究。
13.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专业思想形成研究。
14.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角色转变过渡的相关研究。
15.教育实习后的专业认同变化研究。
16.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关系的研究。
17.课改背景下的“好课”标准的研究。
18.课改背景下的学生作业的研究。
19.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程发展性教育评价研究。
20.课堂教学改革困境的研究。
21.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德问题研究。
22.课堂教学新境界的研究。
教育学专业论文篇三
毕业论文撰写结束也就意味着三年的研究生生涯即将告一段落,回想到三年求学与从准备到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点点滴滴,心头难免感慨万千百感交集。感谢在论文撰写过程中曾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们,在交大这三年,不仅收获了知识同时还收获了友谊,你们是我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首先,能够师从舒群老师门下完成研究生学业是我幸运,舒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深深影响了我,他的悉心指导促进了我硕士论文的顺利完成。从论文的选题到资料的搜集舒老师都给了我很多的知识和帮助。舒老师的治学风范和人格魅力时刻鼓励着我在奋斗的道路上。在此,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父亲黄明进和母亲李莉,感谢他们二十多年来对我的辛勤培育,为我遮风挡雨,亦师亦友指导我人生路上心无旁骛大胆前行。
另外还要郑重感谢我在蓝顶艺术区考察调研期间给予帮助的各位艺术家、艺术机构经营者、相关艺术和生活机构从业者以及蓝顶的其他朋友们。谢谢各位对我的毕业数据和资料收集给予大力支持,无私提供各色材料,使我的研究工作有了最全面与有力的材料保证,各位前辈身上的“蓝顶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我,激励我迫切地想为这个茁壮成长的艺术群落作出自己的贡献。蓝顶的熟悉、人情温暖让我感动又庆幸,庆幸能在这个美好的群体中成长。
面对即将结束的学校生涯和即将展开的人身新画卷,内心充满了不舍和期待,希望承载着恩师、父母和同窗好友的祝福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
文档为doc格式。
教育学专业论文篇四
3、学生网络成瘾成因分析与对策。
4、至于新课改学生学习方式探究。
5、教师职业卷怠成因分析与对策。
6、家庭教育问题。
7、论新课程改革与教师。
8、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可行性论证。
9、论教师的知识建构。
10、论教学方法的改革。
11、论某一个教学模式的构建。
12、关于学生失范行为的调查与研究。
13、论教育中的质性评价。
14、我国学校生活与学习压力的调查与研究。
15、论我国学校变革的阻力。
16、论我国教师的职业压力。
17、学业不良儿童行为的归固分析。
18、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建构状况的调查研究。
19、小学数学教师知识建构状况的调查研究。
20、中小学校长素质研究。
21、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
22、中小学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3、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24、校长领导艺术研究。
25、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
26、校本管理研究。
27、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28、素质教育与教育管理改革。
29、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
30、素质教育与行政管理改革。
31、素质教育与教育观念更新。
32、教育质量监控若干问题研究。
33、教育质量新视野。
34、中小学班级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35、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36、学习方式转变实践研究。
37、自主学习实践研究。
38、合作学习实践研究。
39、探究学习实践研究。
40、有意义学习实践研究。
41、创新学习实践研究。
42、教学的生活性。
43、教学的发展性。
44、教学的生命性。
45、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46、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
47、新课程与学校管理改革。
48、好学校的标准研究。
49、优秀教师的标准研究。
50、好学生的标准研究。
51、教师与家长的合作研究。
52、论教育市场化。
53、论教育产业化。
54、论教师劳动的经济价值。
55、我国义务教育投资问题、原因与对策。
56、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
57、论知识经济背景下教育的应对。
58、wto与教育改革。
59、论述教育投资评价。
60、教师职业流动的经济学分析。
教育学专业论文篇五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
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
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研究。
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
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特征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我国重点大学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对美国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
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研究。
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
文化视野下的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研究。
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行业特色型高校协同创新的机制研究。
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趋向。
社会稳定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公民意识教育研究。
美国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研究。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
高等教育视野中的企业大学研究。
泰国汉语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伦理审视。
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我国社会转型期道德失范问题研究。
民办高校办学水平提升策略研究。
感恩情感的形成机制及其干预。
新时期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难题。
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建模。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融入研究。
云计算环境下的开放课程应用研究。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
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研究。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结构模型研究。
化学学科能力及其测评研究。
高校辅导员工作学基本问题研究。
大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体系研究。
公平视域下美国义务教育改革研究。
青少年网瘾现状及监控机制研究。
教育学专业论文篇六
摘要:强化活动课文是地理新教材的主要特点。在活动课文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与新课程教学理念发生冲突。活动课文的教学要求教师具有现代教学思想、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词:《地理》实验教材(人教版)活动课文教学;存在问题;探讨和研究。
在教材结构中加大“活动”的力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地理))(人教版)的主要特点。教材每个框题下的课文都是由“叙述式”课文和“活动式”课文共同构成。活动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与“叙述式”课文一样,承担着新知识的教学功能,又通过活动这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增强了教材本身的探究功能。可以这样说,实验教材结构上的最大变化就在于强化了“活动”内容,而教师对活动课文的教学情况代表着教师是否具有新课改的理念,活动课教学的成败是地理新课改成败的重要标志。从地理新教材(人教版)的实验情况来看,教师虽然重视活动课文的教学,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不能有所改进,地理学科就不能实现本次课改的目的和宗旨,地理教学将是穿新鞋走老路。
本人就实验的体会和对活动课教学情况的调查,归纳出在活动课教学中存在的四个方面问题及其十二种现象,旨在引起所有实验教师对活动课教学的关注和探讨,更好地来研究和重视活动课的教学。
一、活动课文的教学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活动为辅。
现象1。活动课被教师讲述包办代替,活动变成了“满堂灌”。
现象2。教师不是把“活动”看作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自觉需要,而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一种点辍。学生活动不充分。
现象3。教师没有足够的耐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人活动,怀疑学生的活动能力,只怕因学生活动而浪费了“讲授”时间。
地理新课程标准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强化“活动”这种形式,使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得到保障。如果课堂教学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那就违背了新课改的宗旨,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就得不到落实。
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和地理环境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自然和人文事象或多或少地有所了解。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因此,学生有上好活动课的基础。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大胆地让学生参与活动。教师不仅应让足上好“活动”课,而且应在“叙述式”课文的教学中同样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要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评、评价在后”的原则,尽量减少教师的包办代替。这既符合地理课自身的特征,也符合新课改提出的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这一根本任务的要求。
二、教师对活动课文的理解呆板,活动缺乏设计,活动内容厚此薄彼。
现象4。教师把“叙述式”课文和“活动式”课文人为分割,不能根据需要对课文进行有机组合,只是按照教材的呈现顺序进行教学。
现象5。活动中教师不能创设活动情景、构筑活动平台、不能根据本地、本校实际重新安排和补充活动内容。
现象6。活动课教学同样不能走出“知识教学”的藩篱,急功近利思想依然存在。重知识性活动,轻能力、情感性活动。
现象7。重课堂活动,轻课外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材料收集、学习成果展示等许多需要延伸到课外进行的活动课内容被忽视。
地理新课程标准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空间,教师可根据本地、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进行自主安排,变更授课顺序,对“叙述式”课文和“活动式”课文进行整合,对教材上的活动呈现进行重新加工,选择学生熟悉的或更具探究性的内容,灵活地上好活动课文。而不是拘泥于教材上的活动内容及其呈现模式,做教材的奴隶。
上好活动性课文一定要冲破“知识教学”的藩篱,确立素质教育的观念。如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欧洲西部”有这样一项活动:模拟一次暑期欧洲旅行,请你设计好旅行路线,说出经过的主要国家和城市,描述可能见到的景观。如果仅从对知识要点的掌握的影响来看,是否进行这一活动似乎并无大碍,但完成这一活动,学生必须经过在报刊、书籍、网上搜集资料、整理资料,与其他学生分工合作,交流学习成果等过程。这一活动过程能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收集和处理信息,让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理念。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活动是实现这三者协调发展的`最好途径。在新课程实验开始阶段,教师应树立学生活动不嫌多的思想,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参与活动就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活动。
三、教师专业储备不足,跟不上活动课教学的要求。
现象8。新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与当今社会同步发展,有些教师不注重知识的更新,专业知识相对缺乏,活动课内容往往让教师陷入窘境。
现象9。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施陈旧,使丰富的活动内容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活动往往以最简单的形式出现。
现象10。教师仍是以知识传授者的面孔出现,而没有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地理实验教材中出现了许多热点问题和边缘问题,如: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城市建设与传统民居的保护、国际经济合作、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宗教的代表性建筑等等。这些问题主要在活动课文中出现,上好活动课就要求教师加强专业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还要关注相关知识的发展变化。
学生的学习已经社会化,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已经远远超出课堂,学生的某一方面知识可能已经超过教师,作为教师一定要认识到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同步成长的过程。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有些教师连基本的计算机操作都不会,就不可能把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相整合。面对新课程地理教师要有提高自身素质的迫切需要,不能因为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落后而影响活动课的教学效果。
四、对学生活动的评价仍是过多的关注学科知识的掌握,而不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现象11。活动课的评价仍局限于地理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上,不去注重对获取知识的过程进行评价。评价不能起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作用。
现象12。评价过分注重活动结果的整体性和完整性,而不去挖掘和发现学生在活动中的闪光点。
新地理课程标准强调评价的重点是学生参与地理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在于学生实地观察与测量、调查、实验、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和行为表现,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投人程度、合作态度、意志力和探索精神等等,而不只是评价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
许多活动的评价不应苛求学生参与活动后有无完整的结果,而应夸张地肯定学生在某一方面表现出来的长处。如活动: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搜集近期的国际热点问题,看一看联合国参与了其中哪些问题的调解和解决。对这一活动评价的重点不是学生对热点问题找得准不准,而是重点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搜集资料的能力和敢于对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的勇气。这样的评价能激励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参与活动的兴趣。
参考书:。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澄,樊杰.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教育学专业论文篇七
对于教育教学而言,数字化课程开发实践可以说是对于传统课堂学习的补充与延伸。而教育学理论的应用,能为数字化课程的开发实践提供新的理念与新的方法,对数字化课程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数字化课程开发实践的原则与分类出发,分析教育学理论对数字化课程开发实践的启示,以供参考完善。
教育学理论并不是呆板的教条,它随着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为新的教育开发实践提供依据。传统的数字化课程开发实践通常都存在技术研发和教育理论背离的情况,只有在科学合理的教与学理论引导下对数字化课程开发,才能更好地适应教和学,从而发挥出教育传播的效果。
数字化课程开发实践过程中所遵守的原则,主要包括:(1)共享性。具备大容量、开放式和大规模,以实现课程开发应用的网络化。(2)代表性、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在选择数字化课程方面,所选素材必须种类齐全,课程资源丰富多样,满足开发需求。(3)多样性。对素材进行合理分类,将各种有效教学资源深度融合,以立体化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实现表现手段和形式的多样性。(4)简易性。表现方法的实用性和方便性原则,能够达到自主实习和协作学习的目的,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畅通无阻。数字化课程资源种类各式各样,涉及范围广泛,按照数字化课程开发在教育中的功能进行分类,可划分成5类:(1)数字化素材库。主要划分为5种:文本、视频、图像、动画以及音频。(2)多媒体课件库。课件库中的课件能够与远程教学管理系统进行通讯,实现系统数据的兼容。(3)试题库。具有查询、单个录入、自动属性校正、批量录入、统计分析、删除、组卷以及修改试题的功能,适用于存放各种专业课程的试题和以库中试题根据原则结合而组成的试卷。(4)案例库。适用于存放专业课程有关的典型案例,并统一制作成html网页。(5)数字化教案库。具有录入、修改、查询和删除的功能,适用于存放不同学科每一章节的教案。
2.1教育发展树立开发观念。
数字化课程的开发属于课程资源生产,主要是从教学内容的观点出发,生产出供学生与教师使用的教与学的内容。同时教育学能够为传统教育方法、手段以及设备树立新的开发观念,此外,在信息化、知识经济以及教育变革观念的影响下,对网络教育、创新交易、综合学科教育以及个性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以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让教育与学习打破时空限制,将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变成可能。
2.2课程论与教学论揭示开发实践的方法。
(1)泰勒原理解决课程内容遴选的问题。泰勒原理对数字化课程开发实践的启示是根据步骤遴选课程内容,即是编辑人员事先要确定数字化课程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并收集有关的内容,设计出科学的内容组织构架,然后按照规定的顺序对内容与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组合,借助泰勒原理为实现教学目标进行编排、检验,从而解决课程内容遴选的问题。因此,在开发数字化课程内容时,编辑人员、教育专家以及一线教师应进行交流,由教育专家提出专业目标与编排意见,带领编辑人员对课程内容框架与逻辑进行编制。(2)“做中学”理论解决技能和知识同步训练问题。“做中学”是杜威从“教育即是生活”、“教育即是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以及“教育即是生长”观念出发,所提出的一种教学理论。在传统的班级授课教学中,受教学条件与历史因素影响,缺少“做中学”环节。现如今,在数字化课堂环境中,数字技术、数字媒体以及数字化课程为“做中学”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创造有利条件。由此可见,开展现代化课程建设非常值得参考“做中学”理论,特别是自然科学类数字化课程的研发。“做中学”中“学”的对象除了包括操作技能外,还包括知识、素养、能力以及思维。做中所学,并不是简单的技能学习,也是通过技能操作来掌握知识和锻炼思维,从而提升判断能力。
2.3教师作用论阐明开发中的人机关系。
在教师与学生构建的关系中,对于教师的作用,大部分学者认为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种主导思想填补了教师或者是学生中心论与主客二元对理论思想的空白。如果将计算机教学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一旦受以生为中心和用户中心论的影响,就会削弱教师的作用,被教学机器、数字化课程以及教学程序取代。例如,部分学者认为可以通过自动化的教学模式,让教师在指导或者是调节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各方面的功能进行编码,方便其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延伸与补充,同时按照需求进行复制。教育技术开始研发的最初理念是代替教师,但是在开发数字化课程的过程中,编辑人员并不能利用信息技术与智能媒体来取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例如在班级智能教学系统中,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预习资料、练习资料、学习资料以及复习资料等外部学习资源,并将其存储到数据库中,方便随时调取。同时根据教学过程以及组织形式加以编排。即便如此,数字化课程的教学效果仍然需要教师的劳动与智慧。由此可见,在开发数字化课程实践过程中,应重视交互效果,强调用户体验,坚持以用户为中心。
综上所述,数字化课程开发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实现数字化教学的前提。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教与学理论的优点,通过教育发展树立开发观念、课程论与教学论揭示开发实践的方法以及教师作用论阐明开发中的人机关系等方式,开展数字化课程建设,为传统课程发展提供新的方式与手段,以促进信息时代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教育学专业论文篇八
选题的目的、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选题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教学情境及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定义、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的分析和阐述,提出创设有效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措施及创设时应注意的问题,目的是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让小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情境中,学会思考、陶冶情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也便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选题的意义:
1.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营造自主、合作、探索的空间无疑显得很重要。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实现师生互动是营造这一空间的有效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产生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创设一个积极、和谐、融洽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也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2.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学生循着知识产生的脉络去准确把握学习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是儿童开展智力活动的'助推器,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催化剂,而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景创设则是调动学生内心情感的基本手段。
4.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更明显的教学效果。
选题的研究现状(理论渊源及演化、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的相关研究:情境教学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不是现在就有的。在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教育思想里,就有情境教学思想的萌芽。三百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和几个感官去接触。”而且夸美纽斯认为这是教学中的“金科玉律”。情境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促使学生始终情绪饱满,而且能使学生如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5]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思想中,就十分重视自然情境的教育作用。他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里说到:“大自然是美育的重要源泉。”[6]他经常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细心地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国内的相关研究:高俊霞在《新课程周刊》中发表的“情境教学:创设充满智慧和情趣的空间”一文中对情境教育的探索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以及时任语文教师的李吉林开始了语文情境教学的探索进行了阐述[7],范凤兰在《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发表了“浅谈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对课堂教学情境的含义、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作用、做法都进行了阐述。[8]朱丽荣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发表的“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中对教学情境的概念、怎样创设有效地教学情境、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相关的阐述。[9]王丽萍在《成才之路》发表的“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一文中阐述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境创设。
论文(设计)主要内容(提纲):
一、引言:
(一)教学情境的定义及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定义。
二、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作用。
三、创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对策。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特征。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原则。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方法。
1.生动讲述法。
2.游戏法。
3.实物演示。
4.图画。
5.音乐。
6.课件展示。
7、实际生活。
四、创建情境需要注意的问题。
拟研究的主要问题、重点和难点:。
主要问题:通过了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作用、特征和原则之后,怎样去创设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境。
重点和难点:怎样去创设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及创建情境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研究目标:
通过从教学情境的及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定义、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的研究,提出创设有效地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对策及创设时应注意的问题,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让小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情境中,学会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便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提供帮助。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广泛地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借鉴别人研究的成果之上,深入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技术路线:
一、选择导师、确定研究方向。
二、选题。
三、收集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深入分析。
四、根据资料和研究计划拟写开题报告。
五、进行开题报告的答辩。
六、撰写论文初稿。
七、对论文反复修改、定稿。
八、参加论文答辩可行性分析:
主观上:
1、对课堂情境教学有一定的认识和看法。
2、在教学见习、实习过程中的观察及做过相应的探讨客观上:
1、通过网络和图书馆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2、有教师耐心、精心的指导。
3、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论文。
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也比较多,但有的只是针对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作用;怎样去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方面,不全面。而本论文试从教学情境的定义、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定义、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作用、怎样创设有效地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及创设时应注意的问题诸多方面来进行分析和阐述。
进度安排及预期结果:
进度安排:
一、选择导师、确定研究方向(x年11月)。
二、选题(x年11月中旬)。
三、收集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深入分析(x年11月中旬——x年11月下旬)。
四、根据资料和研究计划拟写开题报告(x年11月——x年12月)。
五、进行开题报告的答辩(x年12月上旬)。
六、撰写论文初稿(x年12月——x年3月)。
七、对论文反复修改、定稿(20xx年3月——4月下旬)。
八、参加论文答辩(20xx年5月)。
预期结果:在20xx年5月完成论文。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李迎久.谈语文情境教学的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08,(5).
[3]王玉梅.论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情境创设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05,(6).
[4]李德全.语文课堂情境教学的创设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3).
[5]李士亮,张玲.浅议初中英语情境教学化教学[j].山东教育,2005,(11).
[6]郭守智.中外教育格言名言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7]高俊霞.情景教学:创设充满智慧和情趣的空间[j].中国教育报新课程周刊,2007,(8).
[8]范凤兰.浅谈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
[9]丽荣.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6).
[10]王丽萍.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成才之路,2009,(8).
[11]王永宽.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基本原则与方法[j].文教资料,2005,(3).
[12]郝存仁.浅谈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2).
[13]郑裕玲.走出“情境教学”的误区[j].教育论坛,2009(5).
[14]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5]蔡楠荣.课堂掌控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6]刘宏武.新课程的教学艺术指导[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内部控制意见及建议(汇总8篇)
- 个人能力不足辞职报告(实用15篇)
- 2023年智慧农业方案通用(优秀10篇)
-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论文 高等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的区别(5篇)
- 鲁迅三闲集杂文集书籍和财色 鲁迅三闲集读后感500字(四篇)
- 最新摄影馆宣传的文案汇总(汇总16篇)
- 藏族扎念琴改良成果及其意义发展分析论文 扎念琴的传承与发展(9篇)
- 爷爷铁床下的密室读后感简短 爷爷铁床下的密室在线阅读(五篇)
- 参观学习报告如何写(通用9篇)
- 2023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计划(汇总19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