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国家课程标准培训感悟怎么写 对课程标准的体会和认识(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4 17:53:05 页码:7
国家课程标准培训感悟怎么写 对课程标准的体会和认识(4篇)
2022-12-24 17:53:05    小编:ZTFB

心得感悟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感悟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感悟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国家课程标准培训感悟怎么写一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工作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深化教书育人内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根据课程思政的指导思想,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融合。在教学设计中,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到教学设计,融入到学生学习任务,体现到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方案中。

1.强化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在通识教育课程中根植理想信念。在教学过程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国、爱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潜移默化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政治方向和思想引领,突显通识教育课程的价值引导功能,同时强化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

2.充分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课程,牢牢把握指导思想,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于自然科学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生态文明、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

1. 修订培养方案。以学校转型发展和应用型改革为契机,在修订全校本科专业2017版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要求培养方案中须明确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才培养方案。

2. 制订课程教学大纲。根据2017版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思政建设要求,重新制定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充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根据课程性质设计相应教学环节,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任务中,体现在学习评价方案中。

3. 编制授课教案。形成一体化反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方法等思政内容的授课教案和教学文档。教案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我国科技进步、经济转型、社会发展、专业前沿等内容,并在课堂上展开讲授。

4. 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课的教学改革。各学科教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融入教学、讲义中,教学内容按新编的统编教材安排,在落实好课程思政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教学中以讨论、座谈、论文等形式,细化教学过程,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中应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相关内容。

5. 加大实践育人力度,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全面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平台,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实践创新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组织实施《赤峰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管理办法》。第二课堂成绩单实行学分制和累计计分制,共2学分, 对应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综合能力模块中实践创新环节的社会实践学分。

6. 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根据学校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全面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引进isec教学理念,推进“对分课堂”教学方法应用,目前由尝试阶段进入实验阶段,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阵地和主渠道和引领作用,鼓励教师积极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方法,探索、总结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从“讲得好”向“学得好”转变,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得到更深理解,使学生从理论层面上入脑入心。

7. 推行考核方式改革。加强过程化考核,各门思政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使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手册”,思政课上所有学生必须记笔记,按上课状态、听课记录、教学互动、学习总结等内容考核成绩,达到“进头脑”的目的。

8. 教学方法改革。改革现有教学方法,探索课程思政最有效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充分利用青马班班导师的优势,以师生论坛的形式,在导师的引导下,倡导学生读原著,谈体会,开展讲座、座谈、讨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9. 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研制出台了《赤峰学院课堂教学管理细则》、《赤峰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管理办法(试行)》、《教务处学术报告厅使用管理办法》,已修订完善了《赤峰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程》、《赤峰学院学籍管理条例》、《赤峰学院选课管理办法》、《赤峰学院课程考核及重修管理办法》、《赤峰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例》、《赤峰学院教学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赤峰学院教材管理办法》等文件,继续对其他教育教学相关类文件进行修订,明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0.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团队要形成梯队,明确团队教师的选拔要求和育人责任,参与教学建设的推进、交流活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改革的教研活动。

11. 建立团队教师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培养的机制。

12. 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资源。有效利用优质思政课网络课程,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13. 选用优秀教材。优先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简称“马工程”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主要有“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教材)、国家级优秀教材、或自治区优秀教材。

14. 保障课堂教学主阵地用。充分挖掘各门课的育人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严格按教学大纲执行,落实到课堂教学各环节中,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专业层面上进入学生头脑。

加强组织领导,党委书记和校长为课程思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教学副校长负责此项工作的调度和协调,教务处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和推动,各相关单位要成立相应的机构负责课程思政的建设、实施、考核与保障工作。

1. 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落实课程思政工作,各负其责,协同合作,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并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2. 各教学单位要发挥主体作用,认真落实各门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工作。

3. 教务处审定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中思政元素融入情况,加强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并督促相关单位完成落实课程思政工作。

4. 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落实思想政治通识教育必修课的课程思政工作,并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引领作用。

5. 团委负责组织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落实学校第二课堂的课程思政工作。

最新国家课程标准培训感悟怎么写二

转眼间xx年半年时间已经过去。这半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年初确立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开展工作,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了上级一系列安全指示精神,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为首”理念,突出“安全压倒一切、事故否定一切”,克服井工开采环境复杂多变等困难,各项生产指标已按时间阶段完成任务。全矿消灭了重伤以上人身事故和等级非人身事故,实现了安全生产双丰收。下面,我就xx年度上半年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向大家做简要的介绍。

一、上半年安全生产、任务完成情况

xx年上半年共生产原煤15.6万吨,完成年计划51%,掘进进尺1750多米,扩修巷道1410多米,完成了我们年初制定的上半年采掘计划。 在安全方面,上半年共发生各类事故4起,轻伤一人,(其中提升运输事故一起,瓦斯事故一起,机械设备事故一起,人身事故一起。)较去年同期事故率下降30%,轻伤下降83%,上半年三违人员5人次,较去年同期下降20%。

安全生产工作实现了采掘平衡,生产有序,安全高效,队伍稳定,干群一心,科学发展,安全生产工作呈现出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

二、上半年安全生产方面的主要工作

1、主井提升系统的改造历时两个月时间,克服了恶劣的气候环境,大倾角皮带下卸安装难度大、质量重等技术难点,安全的完成了安装。主井提升能力由过去的80t/h提高至现在的600t/h,不但提升能力增加,同时也根除了我矿箕斗提升断绳、断轴、掉道、撞车等安全隐患。

2、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扩大矿井总回风上山的巷道断面,现已完成了工程的70%,二是12采区重新布置一条新的大断面专用回风巷,三是12皮带下山的支护变更,由原工字钢6.05 个断面变为u型钢11.4个断面,断面的增大不但合理的优化了矿井的通风系统,并且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巷道断面小造成的风流阻力大、风机负压高等问题,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主扇消噪,工程改造今年上半年投入资金10万元,与山西专业消噪厂家合作,改造了主扇噪音过大的问题,现在测得主扇噪音85分贝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4、更新思想、转变观念、改变支护形式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及现在煤炭企业所面临的安全形势,我们借鉴大矿务局的先进经验,首次在采面上下顺槽采用大断面u型钢可缩性支架支护,改变了过去的传统矿工钢支护,这样的一个改变;一是扩大通风断面,提高通风能力,采煤工作面通风更趋于合理化。二是u型钢的投入使用有效保证了人员安全退路的畅通。三、为后期实现采煤机械化,运送大型设备打下了坚实基础。

5、“六大系统”建设情况按照国家省市有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信联络、供水施救、压风自救五大系统的升级改造,新安装瓦斯传感器30个、co传感器15个、温度传感器12个。整理、维护、更换管路3000多米,完善了地面指挥系统对井下各个作业地点人员,有害气体,通风情况的实时监控,为此公司投入了40万元,在井下安装应急广播系统。大大提高了整个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截止6月份底“五大系统”按照国家行业及省市有关标准,安装到位,运行正常有效,并通过市煤炭局的初验。

6、自救器的升级换代今年上半年投入35万元,购进zy45型隔绝式压缩氧自救器900台,替代了过去的过滤式自救器, zy45型隔绝式自救器与外部环境隔绝,对环境要求低,形成人与机一个独立的呼吸系统,不受外部有害气体局限,在个体抗灾方面上升了一个档次。

7、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方面管理孕育文化,文化推动管理,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如同一个人没有自己的灵魂。今年我们有意识地推出我们自己的企业安全文化,用先进的安全文化去引导职工自觉遵章守纪,搞好安全生产。

(1)、推出入井前安全宣誓活动,每位入井的职工都要向自己的亲人、同事、包括自己宣誓,保证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

(2)、互保联保制度的推行。年初我们实行了这一制度,入井的每位职工都分组签订互保联保协议。这个制度就是让每位职工的安全与集体的安全,他人的安全捆绑在一起,让大家明白自己个人安全是小安全,大家安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安全,让每一位遵章守纪的职工分到“安全”这一块蛋糕。互保联保制度是我们在安全工作方面的新探索、新举措,今年上半年事故起数及“三违”人次明显下降。

(3)、安全文化的其它活动情况为了宣传安全知识和企业安全文化,上半年共举办晚会三次,其它活动两次。元旦期间举办了安全知识灯谜晚会,五一劳动节期间举办了文艺晚会,六月份“安全生产月”期间举办了安全知识竞赛,火灾撤人演习,自救器佩戴演练活动。安全生产月期间,我矿共张贴安全生产标语标图24块,安全主体漫画橱窗4期,安全月主题橱窗板报4副,黑板报6块、红色宣传横幅14幅,制作副井筒安全标志牌86块。通过各种活动开展大力宣传企业安全文化潜移默化去感染、引导每位职工做安全的宣传员,安全守卫战士,从安全中受益。

8、环境美化

环境也是生产力。今年上半年在主井及付井设置花盆70多处,绿化主井提升,付井提升及调度楼门前南侧。面积300多平方,种植花草树木20xx多株,付井筒粉刷皂白1000平方,硬化道床830米,安装宣传标语83幅,照明电棒106个,澡堂装修270多平方,现在的矿区苍松相映,碧草青青、鲜花迎宾、一步一景。

9、安全培训

在培训方面我们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搞好每位职工的培训工作,坚持开始班前会,安全例会及每个月的矿内培训学习。在此基础上我们同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办法,多措并举,一是邀请煤校公司授课,培训职工1200多人次,二是把职工送到煤校培训,接受培训,培训260人次。三是让一部分员工去 煤校脱产学习。

三、上半年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1、质量标准化工作不到位,因质量标准化工作是安全工作的基础,没有质量就要安全的保证,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井下有些巷道急待整修。

2、互保联保出现的问题互保联保制度已运行两季度,在这个运行期间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是一个人的违章行为,影响了本小组的其他成员的安全奖金,我们其他人员就去找领导去解释或者要求这样那样,对互保联保运作有意见。

3、工作中存在着堆诿扯皮的现象对自己职责认识不清,存在着“这样不归我管”或者“不应该我们干”、没有大局观念和集体观念。

4、在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漏洞,我们没有完全杜绝事故的发生,并且还存在有“三违”现象。

四、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1、继续深入围绕“安全生产”作文章,抓好质量标准化建设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加大隐患排查力度,打造安全生产和谐局面。

2、紧急避难硐室建设,按照 有关文件精神要求,至11月份底紧急避难硐室工程及后期的安装。

3、 采煤工作面轻型液压支架及采煤机的运输、安装、联合试运行等。

安全是煤炭企业永恒不变的主题,在安全工作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要从零开始、向零奋斗,在安全生产的道路上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任重道远,希望我们在下半年的工作中继续努力,继续发扬不怕困难、勇于奋斗的精神昂首阔步前进,只要我们奋勇直追、善于思考、敢于创新,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好每一项工作,我们就一定会实现“ 安全生产”的大好局面。

最新国家课程标准培训感悟怎么写三

浅析我国知识产权政策变迁

引言

2014年1月1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了《2014年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推进计划》。12月21日,由中国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家知识产权智库建设研讨会在武汉举行。12月23日,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工程启动暨镇江知识产权服务联盟成立大会在镇江市政府会议中心举行,镇江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平台)正式开通运行。

这一系列事业的发展推进都表明知识产权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竞争的核心要素。其制度在整个国家体系中也占据重要地位。知识产权政策涉及众多政策活动者,他们共同构成了知识产权管理的政策主体,知识产权政策的出台和变迁是由内外部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政策共同体间的互动以及有关机制的作用,促成了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的汇合,开启了知识产权管理的政策之窗,推动了我国知识产权政策的发展。“多源流”理论作为政策过程研究中屡试不爽的长青理论,在此框架下分析知识产权制度,不仅可以很好地梳理一条清晰的发展路线,而且对未来的发展前途也将产生指导作用。

一、多源流理论概述

多源流理论(the multiple―streams theory)最早是由美国政治学家翰?w?金登(n)在1995年提出来的。在“垃圾桶”决策模型(the garbage can modal)的基础上,金登发展出了多源流分析框架,将原先的四股源流发展为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三股源流①。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影响着政策的制定过程,三者相互独立,它们共同作用,促使政策议程设置发生变化,特别是问题源流和政治源流在推动议程设置上起主要作用,政策源流则在引起阐明备选方案这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三者在一个特定时间,聚合在一起,从而打开一扇政策之窗。

多源流分析框架回答了三个重要的问题:政策制定者的注意力是如何分配的、具体问题是如何形成的、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发现是怎样和在哪里进行的。通过这个模型,金登试图解释为什么某些问题的议程受到决策者的注意,而另外

一些却被忽略。他认为联邦政府政策制定中三个主要的过程流是:问题识别、政策建议的阐明和精炼、政治活动,即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②。多源流分析框架的主要观点是:政府议程是由政治溪流中的事件、紧迫性问题以及各类较明显的参与者所决定的,备选方案的阐明过程既受政策溪流中的选择过程的指引,也受相关领域内相对幕后的专家的影响。此外,如果出现一个机会使三条源流都汇合在一起的话,一个项目进入决策议程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增强。虽然与传统的过程理论相比,多源流理论更加突出政策治理过程的复杂性,但它对现实生活中的政策现象却有着极强的解释力。多源流分析框架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能够应用到我国社会管理政策制定的分析之中,进而更准确地分析我国社会管理政策的制定议程、备选方案和政策出台所需要的机制。

二、知识产权政策变迁的“多源流”分析

我国在知识产权政策方面给予高度的重视,在“问题、政策和政治”的多源流分析框架下,可以梳理一条知识产权政策完善变迁的路线。“问题源流”可以找出最初提出的需求,“政策源流”可以看到在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和效果,“政治源流”可以领悟出我国整体向国际接轨并将我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强国的目标。

(一)问题源流分析

金登指出,政策发生改变的原因,是由于人们确信存在问题,而且必须采取措施解决该问题。在清朝末年我国就有了知识产权制度,当时虽然是帝国主义施加压力的结果,是一种制度上的被动移植,但它实现了知识产权从“逼我所用”到“为我所用”的转变,特别是从政策文本上把法律理念和知识产权紧密联系了起来。随着知识产权制度在全国实施,法律保护理念深深嵌入了政府部门、企业以及专利相关人员的观念之中。回顾历史,中美双方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矛盾始终非常尖锐,在我国加入wto之前,美国大都通过“特别301条款”和“337条款”来处理与我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矛盾,直到2001年我国加入了wto,美国不仅开始利用wto多边解决机制来解决中美知识产权争端,并且一面对中国展开“特别301调查”,一面越来越多的运用“337条款”对我国产品展开侵权诉讼。很明显,我国与美国在知识产权的维护和制度上仍有差距,我国也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加强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以及执行力度对我国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从我国整体上来看,知识产权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程度是衡量我国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对此的关注是不可忽视的。知识产权这个概念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是在“被侵略到自强的中国”这样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新中国成立以来,随之的知识产权政策也有所改变,更加注重对我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改革开放之后,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我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在提升,真正意义上的走起了“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战略脚步,改变了传统的被动的局面。各种制度包括知识产权制度有了重新的定义,我国开始主动调整适应并制定战略来提高制度的可行性,这一系列行为都是出于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维护我国公民的相关利益的需求。

(二)政策源流分析

在政策源流中,当问题被辨别出并得到社会中一部分人们的关注时,围绕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就会产生许多建议。学术界普遍认为,知识产权是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产权保护助推经济发展是知识产权制度的核心功能,要发展国家首先要发展经济,在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大保护力度并完善整体机制。在完善整体机制上,构建了“1+6”研究支撑体系,为谋划专利战略推进工作重点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在运行体系建设上形成了诸多的方案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由知识产权局发布来加强专利制度运行: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专利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制定专利政策体系框架稚嫩,启动建设基于网络共享的专利政策数据库。地方法规建设有效推进。北京、山西、广东、江西、贵州对《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进行修订。湖北发布了《加强专利创造运用保护暂行办法》。截止目前,已有27个省份、16个较大的市人大发布了专利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二是强化工作导向,专利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加强。各省按照“稳增长、提质量、调结构”的要求,积极落实《关于进一步提升专利申请质量的若干意见》,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保持稳定增长,专利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专利结构更加适合地区发展需要。三是创新工作方式,专利运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与中国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意见》,与人保财险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四是优化发展环境,专利行政执法能力稳步提升。发布《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专项行动方案》,推进北京、江苏、浙江等重点省(市)建立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电商领域专利执法维权工作机制。五是加快职能转变,专利行政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四川省知识产权局推动市州知识产权局机构改革,全省有14个市(州)建立了以“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为名称的管理机构,并成为政府组成部门。六是夯实事业基础,专利人才体系进一步拓展。出台《全国知识产权教育培训指导纲要(修订版)》,制订《国家知识产权产权局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关于加强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工作的意见》以及《人才库与人才信息网络平台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七是提升服务水平,专利服务体系不断加强。由此可见,知识产权政策的制定被广大的学者和政府所重视,各个地方政府都作出了符合当地的具体相关法律法规,这些都为我国知识产权政策的完善发展铺平道路。

(三)政治源流分析

金登认为政治源流由诸如国民情绪,压力集团间的竞争、选举结果、政党或者意识形态在国会中的分布状况以及政府的变更等因素构成,是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于问题源流于政策源流而存在。结合我国的国体和政体,知识产权政策中的政治源流主要包括国民情绪、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国家发展战略三股主要的支流。面对着一系列知识产权问题和焦点事件,我国国民的情绪受到极大的刺激和波动。与此同时,我国知识产权方面侵权未能很好的打击进一步导致个人的不公平心理、技术人员的浮躁和焦虑心理,严重影响社会和谐与社会安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强调“以人为本”,国民情绪的变化,引起了我党和政府领导人的重视,为了疏导国民情绪,巩固执政地位,知识产权政策也是在这个背景之下加以完善的。

201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提出,我国要完善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部署建立知识产权评估机制,这从国家层面和战略高度反映了我国对知识产权价值的重视,也从侧面说明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与运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此外,2015年专利战略推进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最新部署,紧密对接《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制定专利战略推进重点任务,加大投入保障,狠抓工作落实,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努力开创专利事业发展新局面。

(四)三源流聚合:我国现代知识产权制度建立

金登认为使政策之窗打开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方法是问题源流中紧迫问题的出现,使解决该紧迫问题成为必然,因为这让决策者信服了问题的严重性和考虑该问题的必要性;另一种方法是政治源流中有组织的政治力量或者在政治源流中发生的任何其他情况,它们支持或者推动建立提案的审议。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之所以发生变迁,正是问题源流和政治源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从清朝末年开始的。虽然说它是清政府实行新政,向西方学习的产物,但更多是帝国主义列强施加压力的结果。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颁布过一些行政章文来保护知识产权,但始终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所谓法律制度。在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加强了知识产权立法工作,先后制定了商标法(1982年)、专利法(1984年)和著作权法(1990年),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其间的知识产权立法是一种有选择性的制度安排。主要是因为立法工作艰巨,准备时间不长,虽然主要知识产权法律已经制定,但其他知识产权制度未及考虑,而且因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不对等,著作权法刚刚实施,这种情况不能参加国际版权合作。这种根据本国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状况作出的选择性制度安排对于中国是有益的,在国际上也是有先例可循的,美国和日本都是如此。这说明任何一个国家,在其知识产权制度发展史上,都有一个从“选择保护”到“全部保护”,从“弱保护”到“强保护”的过渡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这种低水平的知识保护的过渡期是非常必要的,我国也给予了高度重视,进而推动了其完善进程。

在问题源流中各种问题出现,政治源流中管理的变化以及其它元素的活动,二者共同作用,打开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变迁的政策之窗。

三、结论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是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聚合的结果,三个源流能够聚合,得益于政策之窗的打开,政策之窗的打开又与问题源流和政治源流息息相关,政党扮演着中心角色,其领导着整个政策的大致方向,在政策参与者中居于中心地位,他们使问题能够顺利提上议程并能有战略方案,其领导的政府能在政策之窗打开时将问题、方案、以及契机带到窗前,促成三源流聚合。

在现今的处境下,知识产权制度仍面临一些困境,如惩罚力度不够与部分保护标准超越发展阶段并存;制度建设滞后等相关问题。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认识上应该理性的清楚这是把双刃剑,适度保护可以促进创新,激发新思想,过度保护会有垄断的可能性。因此,需要相应的法律进一步制约滥用知识产权的垄断行为。目前,我国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劳力和财力都相对不足,专利和商标分开管理以致降低了效率。我国知识产权政策正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从最初的政策之窗开启,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专利体系,到如今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寻求再次开启政策之窗的契机,从而迈向更加成熟和稳定。知识产权作为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国家予以关注的一个话题,也要对知识产权制度加以关注。

注解:

① 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m]。彭宗超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② 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m]。彭宗超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最新国家课程标准培训感悟怎么写四

精品课程的建设,包含一系列的内容,建设周期长,工作量大。在《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下面一些问题。

(一)重视课程申报,忽视后期建设

由于国家和各省市目前对精品课程的支持力度较大,学校在精品课程的申请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极争取获批省级、国家级的精品课程,但是,在精品课程建设立项获批后,往往后期的建设无力,在建设上面的投入也很少,建设过程缺乏严格的监督与监管。

(二)课程网站的资源更新滞后

精品课程网站[2]是学生和教师使用并进行教学的平台。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网站上面的课程资源也要将新的知识囊括进去。然而,在很多时候,这些新的知识的更新在网站上往往要滞后相当一段时间。

(三)考核与评价机制[3]有待完善

精品课程建设以后,到底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什么样的作用,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否成功,这方面的考核与评价机制还比较缺乏。目前,学校把精品课程建设的评价标准往往地位于是否能申请到更高级别的精品课程,但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的一些评价详细指标仍然有待完善。

(四)精品课程的有关管理制度有待规范

精品课程建设过程,离不开规范的管理规章制度,可以做到有章可依。在《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学校、学院的实际,制定系列的规章制度,规范课程的建设管理。

精品课程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程。为了能够把精品课程建设好,结合上面提到的《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精品课程的建设有以下事项值得关注。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谋求教学方法创新

教师是传授知识的执行着,本身素质直接影响到知识传授的效果。通过鼓励教师接受再教育、进修或深造,让现有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提升,通过引入新的高学历人才,能够充实教学队伍。教师要不断的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研究,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质量,提升内涵建设。

(二)加强资源建设与更新,扩大优质资源共享

精品课程的资源是知识传递的载体,直接影响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和效果。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精品教材编写,重视多媒体课件[4]的编制,将新的知识内容、新的教学理念反映到教材与课件中,同时,内容丰富、构思精巧、布局合理的多媒体课件也更能吸引学生,有利于学生的自学,更容易扩大优质资源的共享范围,体现精品课程的价值。

(三)重视学生评价,完善评价机制

要注重精品课程建设效果的考核与反馈。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能否通过精品课程获得相应的知识,应该说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否成功。重视学生的评价,接受学生的有价值的建议,有利于教师查缺补漏。建立精品课程考评机制,将考评作为精品课程建设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有助于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避免建设中的形式化。

(四)规范规章制度,谋求管理水平提升

精品课程的建设应该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学校和学院可以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比如统一备课制度、专家听课制度、学生评教制度、同行听课评教制度、教学竞赛制度等,实现管理的规范化,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为教师做好精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学生可以在课下的任何时候随时的访问。学生通过查看课件,阅读教案,观看授课录像,与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进行印证和对比,查缺补漏。相对而言,优秀教师的授课对于学生有更大的吸引力,同时,授课录像往往是经过精心准备,反复录制的,其在授课上更具有特色。不仅如此,精品课程网站上还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学生也可以在线练习编程,随后就可以检测其学习的效果,完全不受限于课堂短学时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更好的刺激其学习的欲望。精美的演示动画,也有利于学生对于程序运行机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程序竞赛等活动也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协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开发能力。总之,精品课程网站以资源的丰富性,学习的可重复性,更具吸引力的多媒体效果,以及可交流性和互动性,成为了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品课程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目前还无法完全替代课堂教学。一个因素就是无法保障且很难评价其教学质量。作为对《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的网络教学的教学评价,我们主要从网站与教学资源的质量、教师学生评价、课程网站的利用率、教学研究与教学成果几方面来进行。

(一)网站与教学资源质量

精品课程网站是教师与学生进行网络辅助教学的平台,网站的建设质量对于教学资源的展示和教、学双方的使用有较大的影响。精品课程网站的栏目设置、界面是否美观、是否安全稳定是衡量网站建设质量的指标。同理,教学资源的质量优劣对于学习者来说影响更大。要重视课程资源的质量,拒绝粗制滥造、内容上照本宣科课件,防止其损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对教学资源内容是否合理、教学理念是否先进、课件是否精美、录像是否引入等影响教学资源质量的方面进行评价。

(二)教师学生评价

作为使用精品课程进行网络教学的双方,其评价结果是教学评价中最有影响力的因素。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评价反映了通过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获得知识的满意度。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可以通过自身的评价、同行的评价、教学督导人员的评价提供教学效果的评价。评价手段多样化,可以采取在线问卷调查,在线评价系统,在线留言等。

(三)精品课程网站利用率

课程网站提供了学生与教师实现知识传递与交流的平台。该平台的利用率可以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可以通过利用率判断教师与学生对其利用的程度,利用率越高,说明教、学双方通过平台进行知识交流与传授的效果就越好。这也有助于防止虚假评价的产生。

(四)教学研究与教学成果

教师不断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将先进的理念用到教学和精品课程建设中,最终以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反映出来。教学研究与成果有助于学生能够及时获取新的知识,能够从一定程度反映教学质量的效果。

精品课程建设的浪潮已经席卷各个高校。精品课程对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学科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情况,讨论了精品课程的建设意义与存在问题。研究了精品课程的建设注意事项与教学质量评价。加大精品建设力度,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对于《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必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与改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