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致敬袁隆平爷爷通用(通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0:23:34 页码:10
2023年致敬袁隆平爷爷通用(通用10篇)
2023-11-11 10:23:34    小编:ZTFB

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升做好准备。在总结中,我们要突出重点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以下是专家的建议和指导,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能力有所帮助。

致敬袁隆平爷爷通用篇一

20xx年5月22日是个平凡的日子,但也是个悲伤的日子,我们亲爱的袁隆平爷爷去世了。

袁隆平爷爷出生于1930年,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是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袁隆平爷爷看到了太多吃不饱饭的人,与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农业,他把让全国人民吃饱饭做了终生理想。他在31岁那年在湖南田间工作时,偶然和同学一起发现了一株特殊的水稻,她想如果能把这株水稻作为种子去培育,那是不是第二年也也能如此饱满呢?从此他便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科学研究,在这几十年里,他经历了人为的破坏,经历了外界的质疑,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1973年的十月,袁隆平43岁那年,先行的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了,这一年也是中国杂交水稻的元年,在袁隆平的带领,亩产普遍提升了百分之二十,十几年间,中国的产量就增加了上亿吨,解决了几千万人吃饭的问题,也让整个世界为之一振,凭借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1/5的人口,中国的杂交水稻遍布了世界,每一个角落,为世界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让我们敬爱的袁隆平也成为了世界上名副其实的杂交水稻之父。

禾下乘凉梦,一稻一人生,致敬我们敬爱的袁隆平爷爷。我能和您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而骄傲。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长忆袁爷爷。

致敬袁隆平爷爷通用篇二

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斯博士曾这样评价过他“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还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在湖南长沙开设了一片试验田。他忘记自己是知识分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平在似火的骄阳下,哈着腰、一株株、一穗穗的辨认寻觅他梦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里的雄性不育系。七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到田地里就像一个闷热的火炉,汗水流了一层又一层,在背上结了一层盐霜,皮肤晒得黑得透亮。

每天拖着沉重的.身躯回到工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歇息,他去。袁隆平说:“要不我们俩一起去,这样能快些寻到雄性不育系。”他这样艰辛的到稻田工作,就年常年家在水田里不怕苦的农民都自叹不如。

他的行动让人不解,无数农民兄弟都问他:“你个知识分子,月月有工资拿,每天讲讲课,做做实验多清闲啊。和农民一起吃这个苦;遭这个罪是为啥呢?”是啊,为什么呢?他们不知道,袁隆平心中藏着一个造福全人类的梦想,让人类战胜饥荒的梦想。每当这时,袁隆平都会手拿烟袋笑一笑,随即又钻进那一望无际的稻田里。

袁隆平就是这样安贫乐道,不惧困苦,不怕失降,他会从杂交水稻事业的每一个弱小的发展中得到鼓舞,得到灵感,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致敬袁隆平爷爷通用篇三

这位“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爷爷,烟多器官功能衰竭,于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我对这位袁隆平爷爷还不太认识,我是通过新闻认识的袁隆平爷爷。袁隆平爷爷在西南学院农学系,学习了四年,他说:“很多人对学农有想法,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学农。”

袁隆平爷爷对很多人讲过他的两个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

致敬袁隆平爷爷通用篇四

你若是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袁隆平爷爷,他就是一个为世界创造了价值的人。袁隆平爷爷说过,“人就是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爷爷就是将他那粒种子深深地埋在稻田里,长熟了,芳香就在稻田里来回荡漾。

当冰雪退去,万物复苏,所有都回到了最开始的地方。稻田里也就在这时出现了一位老人和他的稻苗,那暖洋洋的春光打在的这位老人脸上,身体上,也打在了绿的发亮的稻苗上。绿油油的苗子在老爷爷手中,熠熠生辉,衬得老爷爷格外的慈祥。

爷爷拨动着水稻苗子,在他手中拨弄了一遍又一遍,眼角似乎溢出了些许期待,希望今年比去年收成要更好。

知了的叫声,爬上了树梢,阳光变得更加的'猛烈,如开水一般,狠狠地浇在了到稻苗上。爷爷轻轻地俯下了身子,抓起了一把土,搓了又搓,土块一点一点的掉落,但他扬起的嘴角从未落下,看着眼前的一派景象,爷爷更是满意地笑了又笑。

终于,第一片枫叶落下,随着风跑过了一片稻田。金黄色的麦穗映着红褐色的枫叶,金黄中飘过一抹红,是格外的显眼。风又跑了过来,它溜入了稻田里,不由得让稻田翻起了一朵朵金色的波浪。

爷爷便站在这一朵朵浪花之中,脸上的皱纹堆积在了一起,被岁月打磨的留下的痕迹,也被印在他的眼角后。他抚摸着麦穗,扒拉了一遍又一遍,空气中泛起了阵阵稻香。爷爷也沉浸在这片稻香之中,久久不肯离去。在稻田里走过一次又一次深厚的每一块泥土上,充满了他的脚印,这应该也是岁月为它留下的另一抹痕迹吧。

致敬袁隆平爷爷通用篇五

你知道袁隆平爷爷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吗?世间欢迎吗?因为袁隆平爷爷是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爷爷生前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梦想是和下乘凉梦意思是他希望水稻长得跟人一样高,甚至比人还高这时候,人们就可以到水的下乘凉了第二个梦想,就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这个意思就是他希望水稻会把全球覆盖这样,人们就永远不会在饥饿了,袁隆平爷爷还说过一句话:“中国人的饭碗要永远的捧在自己的手里,不要接受任何人的施舍,要看自己吃饱饭。”

袁隆平爷爷在19岁的那时候开始研究水稻那一天,他走在水东里水袁隆平爷爷在19岁的那那时候开始研究水稻那一天,他走在水到田里,他发现了一颗水稻,每科都很大。

我也想要对袁隆平爷爷说:“是您使我们吃饱了饭是你让我们远离了饥饿,我们应该向你好好学习。

致敬袁隆平爷爷通用篇六

5月22日,一位年龄高达91岁的爷爷去世了。他,就是我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上午时,微博官博号散布了虚假信息,只因袁爷爷去了医院,就为了蹭热度说袁爷爷去世了。但当下午一点半时再次看到这个信息时,我不知道是应该怎么办,手足无措。

袁隆平爷爷一直有两个梦,第一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高产更高产的梦。爷爷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爷爷始终都还在努力追求着他的两个梦。

袁爷爷说:“年纪大没关系,但是自己还没有痴呆,今后要向1300公斤冲刺。”爷爷最大的梦想就是把这个饭碗牢牢的端在中国人的手中。

为什么要立下这个梦呢?他1930年出生,那时很多人还吃不上饭,每天都要忍饥挨饿。“我真的见过满大街饿死人的情景”——于是,袁爷爷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农业。袁爷爷从一开始就把让更多人吃上饭作为自己的终身理想。

他在研究杂交水稻这十几年,他经历了失败,经历了人为破坏,经历了外界的质疑,也经历过田间山野的极端气候。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袁爷爷31岁的那一年,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了。这一年,也是中国杂交水稻元年。

这几年袁隆平爷爷也拯救了几千万人吃饭的问题。袁爷爷的梦想之路从未停过,袁爷爷他一生奋斗在田野。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的杂交水稻产量甚至达到了1100公斤。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就在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时代的楷模、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华民族的拓荒人——袁隆平爷爷,与世长辞了,享年91岁。这是一代巨星陨落,但民族的梁永生。

我们要永远记住袁爷爷,能让十几万人吃上饭的袁爷爷。我们也一定要原爷爷那种精神,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为冲向目标而努力!

致敬袁隆平爷爷通用篇七

袁爷爷,一路走好!

天下最感动的是国之脊梁献出重大贡献,而最悲痛的是悼念国家之脊梁!

世界可以没有盖茨,不可以没有袁隆平!袁隆平爷爷有两个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因此,为了他百年梦想,袁爷爷一直没有停下脚步,在稻田里,经过半个世纪的水稻研究,成为稻田的忠实守望者。可是,在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不仅是成功籼型水稻培育的第一人,而且始终走在杂交水稻技术的发展前沿。他为了解决人民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仰之弥高,称为交杂交水稻之父。

今天上午刚刚看了课本93页,又看见了那张春风十里微笑的脸,感受着他发出来的脊柱精神,为他骄傲。但下午才2点,却得知了袁爷爷已经走了。当时我已不知道在想什么了,国家的栋梁,袁爷爷,健康美好的,怎么……晚上再次看到袁爷爷的慈祥的脸是,他的脸上,眼睛里,面容,心里,都有一种感情。

一穷二白时,他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名满天下时,他却淡泊名利只爱守望稻田!如今,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却带着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国家的希望。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英雄人物总屹立在眼前!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朝更好看!

功在当代,惠泽千秋。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这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致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爷爷,一路走好。

文档为doc格式。

致敬袁隆平爷爷通用篇八

中国从古至今伟人不断,他们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其中袁隆平爷爷就是其中一位,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提高产量的科学家,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

他还是我国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国家功勋奖章获得者。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69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富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从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种植,水稻的单产和总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二十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公关,早稻产量实现亩产六百多公斤的历史记录。

理想是指路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的动力。“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就是袁爷爷一生的理想。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愿望,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高产并走向世界。目前已经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家推广种植,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袁隆平爷爷是世界上第一位将水稻杂交优势成功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几十年来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虽然袁隆平爷爷去世了,但是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物质遗产“高产杂交水稻”和我们学习不尽的精神遗产,那就是不畏艰辛,刻苦攻关、自强不息把一生都献给土地,献给人类的伟大精神。

致敬袁隆平爷爷通用篇九

我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当我知道了袁隆平爷爷的事迹以后,深深的震撼、感动了我!您是我们的骄傲,是您让我们吃上了美味可口的米饭,让我们中国人不再饿肚子。

妈妈告诉我:是袁隆平爷爷让我吃饱饭的。可是这位可爱的爷爷今天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位可敬可爱的爷爷。

妈妈带着我查阅资料,我终于知道了这位让我吃饱饭的爷爷。

经过查阅资料我知道了,原来人竟然还有吃不饱饭的时候,我从来没有为吃的发过愁,我想吃的妈妈都会满足我。

袁隆平爷爷从小的理想竟然就是为了让大家吃饱饭,我猜应该也包括他自己,连做梦都是梦到自己在一人高的稻米下睡觉。为了“吃饱饭”的理想,爷爷几十年如一日投入到水稻新品种研究当中,扎根农村,扎根水稻田中,经过不懈努力,他实现了当初做的梦,将水稻亩产再提高,如今向着1200kg/亩发起冲击。袁隆平爷爷是伟大的,他用自己的一生,解决了全中国的饥荒问题,包括我和我的家庭。

爷爷是您用一把稻谷养活了中国数十亿同胞,是你满怀信心向世界宣称,中国人不仅可以靠自己,更能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巨大贡献。

我们要永远铭记这位让我们吃饱饭的袁隆平爷爷。袁隆平爷爷把杂交水稻当做理想和终身事业为之奋斗的,正是他的努力和坚持,今天才能人人有饭吃。他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是对全人类的巨大贡献,他是一位值得全世界人民尊敬的英雄!

山河无恙,人间皆安,愿袁隆平爷爷,一路走好!作者:董博宇。

致敬袁隆平爷爷通用篇十

您好!

我是一名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青岛城阳附属学校的学生,我乐观开朗,是个爱笑的孩子。

在开学后,我转到了这里,看着开心农场的稻子慢慢成熟,我想到了您的"超优千号"。它是不是也成熟了呢?在我们种植、育苗的时候,它也在生长吧。不过相比于经验丰富的农民伯伯,我和同伴们实在是业余:水量不知道,移苗的间距不知道,就连水也用的地下水……还好有家长们帮忙,老师自己也查资料,时不时的组织我们照顾水稻。现在,稻田里不仅有水管,而且还搭上了白霎霎的"天网″。今天是我们班收获的日子。我想到了观察水稻的日子,在那些日子里,我见证了只有小腿高的稻子如何抽穗、开花、结出一粒粒的稻谷,也留下了许多的美好回忆。

您知道吗?在观察水稻时,我时常想起你,想起您那两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你那为梦想而奋斗的精神总让我钦佩不已,尤其是您在南红良种繁育场时,当助手发现了"野败"一一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株野生稻,并发来电报时,您正在遥远的北京开会,却连夜赶火车奔回海南岛,仔细检验它的真伪。那需要多少精力呀,在北京开会已经有些累了,连夜赶火车,仔细检查会雪上加霜。而您却为了梦想赌上健康,让自己无怨无悔。又为了改进杂交水稻,一直奋斗了22年,将自己最好的年纪献给了研究。这还不够,你把安逸的老年都献了出去,90岁高龄,您的办公桌上依然资料成堆,别人在享受,你却在努力。您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

青岛,一个美丽的城市。它拥有约50万亩的盐碱地,对海水稻的研究可谓是如虎添翼,这里不缺少人才,也不缺少杂交水稻接班人,研究者可能会变,但是一代一代接力,总会完成您的梦想。在一万人中,总会有伟人出现,创新、探究。您的三个月,影响着青岛,影响着全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迈步向前。

姜宇珊。

20xx年10月30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