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金融服务助推乡村振兴发言稿范文(通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07 13:09:57 页码:10
最新金融服务助推乡村振兴发言稿范文(通用11篇)
2024-04-07 13:09:57    小编:ZTFB

总结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写总结时要注意结合实际,给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和提升方案。以下是一些个人成长总结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金融服务助推乡村振兴发言稿篇一

昨天下午,我县举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现场对接会,县乡村振兴办与中国人民银行平阳县支行牵头我县10余家金融机构与山门、顺溪、南雁、凤卧、怀溪、腾蛟、闹村、青街等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上的8个乡镇负责人和有关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对接。现场,10家合作社、企业、单位与银行签订授信协议意向书。

“在这次对接会前,我们组织各大银行到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上的8个乡镇实地走访,了解各乡镇产业发展现状。”中国人民银行平阳县支行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后我县各金融机构将推动特色农村信贷业务创新,结合农房确权推进情况,重点推动农房抵押贷款增量扩面,确保今年全县农房抵押贷款增量不低于2000万元。

记者从对接会上还了解到,各金融机构将推进民宿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加大对精品农村的金融支持,推广光伏贷、来料加工贷等适合低收入人群的扶贫金融产品,促进产业扶贫与金融扶贫的有机结合。围绕全县“百村消薄防滑五年目标”,支持村级集体经济依法开发集体土地、山林、水域等资源,结合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开发农村集体经济股权质押等创新产品,帮助提高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

此外,鼓励金融机构结合自身业务发展和网点布局,组织金融人才下乡,深度参与乡镇、村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提升新兴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精准对接农业龙头企业、粮食生产大户等金融需求,创新小微企业、农村集体经济信用贷款品种,重点助力我县“5个1”特色农业做大做强。加大美丽乡村建设绿色信贷投入,积极推动绿色信贷业务向美丽乡村示范乡镇、乡村振兴示范带、“月亮工程村”、特色精品村等地区倾斜,为我县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提供金融保障。深化农村文化金融业务,积极对接我县“农村文化礼堂提升计划”,探索无形资产、艺术品和收益权等抵质押贷款业务,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全面繁荣农村文化。

金融服务助推乡村振兴发言稿篇二

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坚持“农”字当头,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来,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摆在全行工作的首要位置,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粮食安全、乡村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优化体制机制,倾斜政策资源,扩大金融供给,切实发挥好服务乡村振兴的国家队主力军作用。截至2022年6月末(下同),涉农贷款余额1128亿元,较年初净增151亿元,增速15.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9个百分点;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达到44.4%,四大行最高,较年初提升1.1个百分点。

一是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成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小组,出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见和配套支持政策,在信贷投放、产品创新、利率定价、减免收费等方面实行特殊政策。落实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签署的合作协议,强化服务乡村振兴政银协同机制。依托农行机构覆盖全疆所有县域的优势,建立各级行领导干部挂点帮扶县支行的机制,对县支行服务乡村振兴开展穿透式考核评价,引导和激励县支行加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进一步充实金融服务力量,常态化选派优秀干部到南疆县支行交流任职。

二是助力巩固脱贫成果。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继续优先保障脱贫县信贷、财务、人力等资源投入,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创新推出“富民贷”产品,对脱贫人口小额贷款实施无还本续贷,支持脱贫户发展生产、增收致富。巩固提升县贷款余额335.4亿元,较年初净增45.5亿元,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增速3.07个百分点。帮助脱贫地区销售农产品1446万元。

三是持续加大信贷投放。服务好春耕备耕,提前摸排农户冬储物资、续贷等需求,通过设立服务专柜、工作团队下乡、开辟审查审批绿色通道等措施,高效投放春耕备耕贷款87.6亿元,做到不误农时。服务好粮食安全,出台种业振兴金融服务方案,与重点粮食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创新推出“新粮通”粮食存货抵押贷款产品,做好粮食安全领域金融服务。粮食领域贷款余额达到40.2亿元,较年初净增10.8亿元,增速36.6%。服务好乡村产业和乡村建设,坚持“大三农”思路,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业园区、特色产业集群等领域信贷支持,助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联企兴村贷”模式为抓手,做好“万企兴万村”行动金融服务。农业和乡村产业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92.1亿元、450.8亿元,较年初净增32.7亿元、31.1亿元,增速均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服务好农户生产,一体推进种植、养殖、加工、贸易等多业态农户信息建档,利用“惠农e贷”互联网融资产品,为农户提供线上“申贷、办贷、放贷”金融服务。

四是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着力构建县域“六位一体”金融服务体系,新建、迁建网点优先向重点乡镇倾斜;加大资源投入,加快推进“惠农通”服务点优化升级,在全疆设立服务点7114个,乡镇覆盖率达到78%;上线5辆移动金融服务车,覆盖50个乡镇。大力推广维文版掌银、乡村版掌银,加强涉农产业链、景区、医院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和场景建设,为客户提供移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助推乡村振兴发言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大家好!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稳步实施,乡村发展被摆放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乡村振兴成就美丽中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承担起振兴乡村的重担,助力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中国,从根本上说,是乡土性的”,一个个兼有文化底蕴和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才会展现一个最为真实的立体中国。由此看来,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要让中国屹立于世界,乡村振兴刻不容缓。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召唤,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这样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广大青年应有大作为,大抱负,自觉主动肩负起乡村振兴的重任。为响应领袖的号召,我国涌现出一批为乡村建设做贡献的积极分子——最美村官秦玥飞放弃了在美国工作的机会,毅然回乡改善村民生活;“骑手”女司机严克美辞去上海工作,在崇山峻岭中骑出一番天地,为乡村振兴献上自己的一份力。

当“青年”遇上“乡村振兴”,可以绕道走,也可以迎难而上。后者的选择让理想有了钙,灵魂有了根,技能有了平台。青年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把理想种到土地上,是最正确的报效祖国的方式。青年强则国家强,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应把人生梦想汇入时代潮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共振,我们应参与乡村建设,为祖国发展无私奉献。

农业乡村如今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上山下乡,20__年更有280万驻村干部奋战在脱贫一线。参与乡村建设是青年锤炼坚强意志的过程,是回报祖国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建功立业的最好舞台。我们应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放飞青春梦、实现中国梦。

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战鼓已经擂响,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绝不是一句空口号。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肩负起新时代的历史担当,切实为振兴乡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金融服务助推乡村振兴发言稿篇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课题背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中共***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予以明确。其中提出“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作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主抓手。

2022年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开启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之年,谋划好、落实好2022年乡村振兴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十分必要。对此,xx课题组结合我市金融发展实际,以金融助推全市乡村振兴为视角确立本课题,旨在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全市三农发展,着力破解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发展支撑要素不足、渠道不畅、农民金融服务获得性不高等制约性问题,进而助力全市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一)大力实施“引金入泉”工程,地方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完善。近年来,我中心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实施“引银入泉”工程,以合理布局和明确定位为目标,发展多元化金融机构,努。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力完善与加快推进xx市现代化步伐相适应的金融业组织体系,逐步建立了由人民银行宏观调控,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实施金融监管,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银行、农商行以及村镇银行等为补充的银行组织体系。目前xx市银行类金融机构已达xx家,融资性担保公司xx家,小额贷款公司xx家,保险公司xx家,证券公司xx家,股权交易中心xx家,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鼓励金融机构适时调整信贷产品投向,围绕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支持。一是全面落实“摘帽不摘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在原有信贷产品的特色优势基础上,充分整合人民银行再贷款资源创新推出信贷产品,加大对资源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扶贫带动效果好的优势产业的金融支持,截至2021年12末,人民银行xx市支行扶贫再贷款发放金额xx万元。二是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发金融产品。截至2021年12月末,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累计发放贷款xx万元。农业银行围绕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推出“乡村振兴e贷”信用贷款产品,共发放“乡村振兴e贷”xx万元;为支持已脱贫农户积极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实现稳定脱贫,推出“脱贫成效巩固提升e贷”贷款产品,共计发放“脱贫成效巩固提升e贷”xx万元。

(三)全力推进金融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进一步支持全市“村社合一”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提升基层组织力和发展带富能力,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账户开立、经营管理、金融服务等工作顺利开展,出台《xx市关于金融支持“村社合一”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有关事宜的通知》《xx市金融支持“村社合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工作实施方案》《xx市市直单位支持“村社合一”“组社合一”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资产划转流程图》等政策支持。目前,全市农村经济组织开户率达95%以上,市农商行评级建档、产品开发正在有序推进、针对“村社合一”金融产品“村社通”已启动实施。

(四)深入开展农村信用工程“提质达标”。为加大涉农金融机构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力度,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提高农户信贷便捷度和准入门槛,支持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出台《xx市全面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截至2021年12月末,已建档农户xx户,信用授信xx户,授信金额xx亿元,信用农户用信户数达xx户,用信余额达xx亿元;创建信用组xx个,创建信用村xx个,创建信用乡镇xx个,信用乡镇占比xx%。

(五)全力推进全市农业保险工作。为做好全市农业保险工作,发挥保险“稳定器”作用,制定印发《xx市2021年特色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xx市2021-2024年农业保险实施方案》对相关农业保险政策作了调整,调整后,我市农业保险涵盖面更广,机制保障要素更全,将从绩效评价、资金使用、责任落实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截至2021年12月,全市农业保险已提供保险保障xx亿元,已开展保费规模xx万元(其中:***补贴xx万元、省级补贴xx万元、州级补贴xx元、县级补贴xx万元、投保人自缴xx万元、免除脱贫户保费xx万元)。

(六)着力补齐金融服务设施短板。认真贯彻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根本要求,全力提高搬迁群众的幸福港和获得感,按照市委市政府易地扶贫搬迁系列工作部署,狠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配套金融服务设施,鼓励和引导全市金融机构力量下沉、服务下沉,建立以金融流动服务站、atm便民取款机、助农服务站为载体,实现规模适宜、功能齐备、布局合理的金融基础设施配套全覆盖。截至目前,我市xx家银行在市内安置区共设立金融服务设施xx个,其中金融流动服务站xx个、atm机xx个、助农服务站xx个,全面实现我市安置区各类配套金融服务设施全覆盖。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信贷支持力度有待增强。一是由于农户贷款主要是应用于农业生产,贷款面广、额度小、数量大,投入成本高,回收周期长,收入回报有限,自然风险较大,从而导致了多数农村金融机构对支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意识不够强、积极性不高。二是农村资源要素仍未有效激活。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单一,农村生产经营户评信难、抵押物少、估值低、难以变现,如何进行农村抵押物市场化处置、实现流转变现,是农村金融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三是广大农村地区金融知晓率、参与率不足。如在推进全市农业保险工作中,风险意识不够,参保意识不强成为农业保险风险保障的制约因素。

(二)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能力、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一是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少,因辖内农村区域广且分散,农村地区资金交易量少、交易不活跃,涉农金融机构基础设施投入收益低,导致金融机构布点和基础设施投入的积极性不高。二是融资担保体系不完善。全市共有融资担保有限公司xx家,但正常开展新增担保业务的只有xx市惠民政策性融资担保有限公司xx家,难以有效满足融资担保需要。三是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抵押贷款大多用于种植及收购农产品,一旦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或市场价格波动,借款人的经营风险将迅速转化为银行的信贷风险。

(三)政银政联动配合有待提高。一是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搭建还不完善。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为目标,为金融机构筛选目标客户、贷款审批、推荐诚信企业提供信用评价参考,为各类市场主体增加金融供给、拓宽融资渠道提供服务平台和快捷通道,积极推动地方政府、金融系统和企业同频共振、形成合力,着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由政府主导,各部门联动,推动全州金融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信息共享应用。但目前该平台还未正式投入使用。二是按照“政府主导、农商行主抓、各部门推动、全社会参与”的创建工作机制,金融信用市创建工作已得到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但由于参与职能部门过多,协调联动涉及面广,从创建过程到后期管理,各基层网点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联动机制仍需磨合完善。

三、对策和建议。

一是深化政银企合作共建共融机制。继续推进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合作,完善政银企三方合作机制,采取洽谈会、交流会等形式推动银企合作,加大农业农村信贷支持,不断扩大信贷规模,向金融机构推荐生产经营好、发展潜力大、贷款风险小的优秀涉农企业,全力为辖区涉农企业提供快速、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尽力打造金融服务更优、信贷获得更易的金融生态环境。同时完善现有风险补偿机制,在保护银行债权,防止逃废银行债务、处置抵贷资产、合法有序进行破产清算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对金融机构出台激励措施并及时兑现,鼓励各金融机构积极实施惠民金融政策。如支持中小微企业贷款较多的金融机构,给予财政存款的倾斜,及时兑现给金融机构的风险补偿及优惠奖励等,共同形成风险共担、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

二是深化全市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提质达标”。加快信用市创建步伐。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净化金融信用环境,树立失信违约负面典型,对“老赖”实行公开曝光和行政“制裁”,让广大群众及干部职工看到不守信用的负面影响,进而促进信用环境的优化。加大信用工程将宣传工作与信用工程建设相结合,全面增强社会公众的信用观念,优化诚信环境。强化政银合作支持,共助群众发家致富。建立农户产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等风险补偿机制,为农户及中小微企业贷款发展提供更有力的贷款保证,进一步提升涉农信贷资金的可得性。

三是深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打造健康、有序的全市乡村金融环境。用好“脱贫e贷”等特色金融产品,从金融供给加大对全市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用好用足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金融扶持政策的有效衔接。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继续推进实施“防贫保”“脱贫小额信贷”等金融政策,推动农商行、富民村镇银行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将服务重心下移,确保金融政策实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四是深化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体系。在十四五期间,构建以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龙头农业企业等为载体,产业发展为抓手的形势任务下,探索建立金融支持农村产业发展新模式,继续推动金融机构转变发展方式、经营理念,将广大农村地区作为突破口,为农业产业发展、涉农经济组织量身打造专属金融产品,进一步拓宽涉农产业的信贷获得途径。

五是深化创新农业保险风险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深化农业保险“四双模式”,提高种养殖户的参保积极性,通过加大对承保公司的考核力度,促使保险公司将农业保险知晓率、普及率再进行提升。在现有险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业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具体实施细则,发挥“双保险”有灾保成本,无灾保收益的作用。

六是深化银担合作构建体系。积极推动担保和融资体系的构建,出台相关的政策和优惠条件,鼓励和支持中小民营企业担保机构的设立,充分发挥其作用,寻找合适的市场切入点,积极有效地开展业务,加快推动我市信贷担保机制的构建和发展。积极发展以银行为主体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为补充的多层次融资体系,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对授信、贷款、贸易融资、票据承兑、贴现等融资业务实行“一站式”办理,缩短受理时间。

金融服务助推乡村振兴发言稿篇五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要立足区情,顺势而为,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实现乡村振兴的系统性政策设计,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举措的落实。

做好贫困村“五通七有”及未竣工重大项目的衔接;

到20xx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到20xx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现在,脱贫攻坚战胜利在望,脱贫之后怎么干?就是要在总结脱贫经验基础上,作出阶段性谋划,形成长效机制,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基础。

坚持党的领导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政治保证。农村是党执政的根基所在,是党工作的重要阵地,要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引导群众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确保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群众脱贫致富“主心骨”。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就无从谈起。发挥社会力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社会共同责任,需社会各方参与,共同实施。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乘势而上,主动作为,运用市场思维,依靠市场力量,整合社会资源,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紧紧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组织群众、依靠群众,推进乡村振兴。依托驻村工作队、“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干部等力量,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服务群众、引领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落实落细落出成效。

深化改革努力创新,让农业强起来。坚持城乡规划顶层设计,加快形成南北协调联动、城镇乡村统筹推进的城乡融合发展空间格局。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推动特色小城镇建设;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补齐乡村基础设施和乡村民生问题短板;建立城乡融合的要素有序流动机制,深化农村土地集体产权及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改革,优化配置农村土地和劳动资源。

引进商业资本扶持农业,增强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推动实现人才、资本、技术、土地等要素城乡之间深度融合。加快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富起来。“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我们应发挥资源禀赋,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农业产业优化升级,产业带就业,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农村电商,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接续脱贫攻坚中形成的成熟经验,比如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立特色产业集群,延伸农业产业链,构建产业品牌体系,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让更多农民乘上战略的致富快车。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美起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产业与生态的双赢。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因地制宜,推动庭院改造,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规范土地流转和农田棚舍整治,让农村环境一天比一天美。同时,乡村的美丽还体现在农民的精神面貌上。要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维护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倡导各族群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振农民精气神,增强群众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金融服务助推乡村振兴发言稿篇六

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下发后,我行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排部署,提前谋划、主动作为,全力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该行下辖市分行营业部和县(区)支行,行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范围与其他银行相比,具有独特的品牌优势。我行贷款主要用途涵盖了粮棉油购销储、精准扶贫及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建设等领域,支持领域宽泛,政策导向明确。

近年来,我行紧紧围绕粮食安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和百城提质、四水同治、森林河南、千万工程等省市级重点工程,积极发挥政策性银行的“补短板、强弱项”职能,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粮棉油购销储情况。

我行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力支持粮棉油收储,确保国家粮棉油宏观调控政策落实,做好粮棉油产业扶贫,大力支持贫困地区粮棉油收储,圆满完成20-年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粮食收购资金供应没有出现问题。1-11月份累计发放夏粮收购贷款56亿元,支持收购小麦233亿斤,占社会收购量的40%;支持秋粮收购贷款万元,支持收购稻谷1188万斤。11月末,我行粮棉油购销储类贷款余额182亿元,我行粮棉油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彰显。

(二)精准脱贫攻坚情况。

我行以服务脱贫攻坚为核心,积极支持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特色产业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强有力地发挥了我行在金融扶贫中的主力军作用。1-11月累计投放精准扶贫贷款86亿元,精准扶贫贷款余额66亿元,其中:产业精准扶贫贷款余额74亿元,带动贫困人口3795人;项目精准扶贫贷款余92亿元,服务贫困人口73147人。

(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建设情况。

我行大力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着力发挥补短板作用。以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水利建设、农村交通、生态林业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突出短板为重点,依法合规开展业务,1-11月对接申报中长期贷款项目8个,贷款金额90亿元。11月末我行中长期贷款余额81亿元。

近期,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农发总行印发了《关于加强服务长江大保护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支持政策的通知》,加大了对长江大保护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支持力度,对水利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贫困村提升工程、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等5个贷款品种,从利率定价、贷款期限、审批权限、担保措施、办贷流程等方面进行了政策倾斜。

结合南阳实际,为服务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我行拟采取以下措施:

(一)全力支持高质量发展。综合用好贫困村提升工程、农村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现代农业园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棚户区改造等贷款品种,打好信贷组合拳。一是重点支持脱贫攻坚。服务贫困地区贫困村整体提升,加大对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村政策倾斜和扶贫资金整合力度,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条件。目前调查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2亿元、农村人居环境项目扶贫贷款4亿元。二是重点支持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河南省是全国第二个全域国土综合整治试点省份,通过支持试点地区“田水路林村”多规合一的整体布局,可实现耕地数量增加、质量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改善。截止11月底,我行已调查南召补充耕地提质改造项目4亿元,已对接桐柏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亿元。三是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支持辖区内道路交通、污水垃圾处理、棚户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服务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截止目前,行棚改贷款余额9亿元,新审批棚改贷款4亿元、农村人居环境贷款38亿元,已调查镇平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综合体建设项目1亿元。四是重点支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各类现代农业园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业农村新产品新业态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

(二)全力支持生态保护建设。重点用好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旅游扶贫等贷款品种。重点支持河道生态廊道建设,同“森林南阳”建设整体规划相结合,大力支持区域国家储备林建设,深度对接辖区内主干河道两岸新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把打造成为一个生态绿色城市。目前,已对接淅河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工程项目4亿元。

(三)全力支持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围绕河南省水利“四水同治”十大工程和农田灌区建设整体规划部署,充分发挥农发行支持水利建设主力行作用,积极用好水利建设项目贷款。一是重点支持辖区内各干支流综合治理。丹江、白河、唐河、淮河等为流经南阳境内主要河流,重点支持河道的综合提升治理和污染治理,提高下游水源蓄积能力。截止11月底,行水利贷款余额亿元,已调查水利建设项目贷款2亿元。二是重点支持民生水利工程。包括农田水利设施体系、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灌排骨干工程建设与配套改造、灾后水利薄弱环节建设等,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农田灌溉保障、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土保持等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支持力度。

我行当前主要融资模式为:政府和社会资本政府合作(ppp)模式、公司自营模式及扶贫过桥模式。

做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金融服务工作,要与南阳地方实际需求相结合。通过深入学习市政府近期印发的《市落实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市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工作方案》等文件,行有意愿、有产品、有政策,期望与政府职能部门进一步加强合作,行必将以最优的服务、最大限度的资金保障和优惠政策,更好地服务南阳区域发展战略。

1、由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行下发联合文件,明确农发行为实施乡村振兴的主要合作银行,确定支持重点,建立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优势和行的融资融智优势,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工程在县域的顺利实施。

2、在市政府领导下,加强与市级政府投融资类公司的战略合作,加大对辖区内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对照市政府近期拟实施的重大工程项目清单,我行拟建立汉江、淮河生态经济带等重大项目库,实行台账式管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资金优势,全力支持项目建设,以实际行动推动汉江、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及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

金融服务助推乡村振兴发言稿篇七

尊敬的各位xx:

大家好,

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完善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划引领的建设机制,通过15年的努力,围绕宜居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乐活乡村、善治乡村建设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最终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先于、高于、优于云南是这样,于今天我们的发展而言,对时间基本需要,可能也是一项难以跨越的历史规律。

注重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在规划理念上,充分结合实际和发挥自身优势,“不求大、不求洋”,注重打造个性特色,推进美丽乡村的品牌化和特色化建设。外桐坞村借力自身优势,在中国美院的协助下,着力打造艺术村落,对整村基础设施进行整体设计,并且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处理全覆盖和软硬件全面配套。同时,从机关干部、村组成员至普通百姓,依次划定时限,拆除院落围墙和违建,有力保障了规划的有效实施。在经济发展方面努力夯实艺术家工作室、高端民宿、艺术品展示拍卖等产业发展基础,实现了从原来单一依靠西湖龙井生产,向艺术旅游、休闲养生、名家学术交流为一体的“江南艺术旅游第一村”的转变。外桐坞的这一转变与西湖龙井产业的联系似乎可以追寻到一些蛛丝马迹,但除了底蕴深厚的茶文化外,高低错落,有致分部,优雅有序的村庄建设,可能才是更重要的吸引艺术名家聚集的根本因素。

注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建立完善环境治理体系。桐庐县环溪村、荻浦村对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分类处理,村里大街小巷分类设置垃圾桶,将生活垃圾按可堆肥垃圾和不可堆肥垃圾分类存放,每家每户也统一配发了有编号的垃圾袋,引导农户分类倾倒,分类处理。其中:可堆肥垃圾送至资源化利用站制成有机肥料,不可堆肥垃圾收集后运至垃圾处理场,实现了垃圾的“户集、村收、镇中转”。另外微型化的污水处理设施也较为特色,相对于我们实施的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而言,环溪村污水处理设施主要特点是小,有的结合地势环境收集处理5—10户人的`污水,再通过管网汇集到村落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有效提高入户收集率的同时,还实现了村内污水2级以上的生态处理。

注重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开发利用。一是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环溪村是北宋大儒周敦颐后代集居地,该村深度挖掘《爱莲说》文化底蕴,不断将“清莲环溪”文化发扬光大,打造成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凸显传承千年孝廉价值观。在荻浦村,当地群众还将从前的猪圈、牛圈修缮,改造成具有乡村特色的猪栏咖啡屋、牛栏咖啡屋,挖掘了乡土文化。二是安吉鲁家村创新运行架构,在村委会领导下设立鲁家两山学院以及安吉乡土农业发展和安吉乡土旅游服务两家有限公司,特别是“鲁家两山学院”承担的“两山理论”研学和理念输出,固然是历史机遇的造就,但在意识的先进、机遇的把握和资源的挖掘方面,对比而言,我们的'落后可能比两省之间的gdp差距还要大得多。

牢固树立建设和经营并重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加工、规模种养、农家乐和休闲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多样化的同时,只要将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村美与民富相结合,发展工业也未尝不可。一是航民村占地不足2平方公里,仅有304户1079名村民,在1979年创建的村办企业萧山漂染厂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经营范围,至今萧山航民集团全资、控股、参股工商企业达28家,已形成以:防止、印染、热电、船运、酒店、黄金饰品加工的股份制集团公司,至20xx年年底全集团公司实现工业产值133.8亿元,利润9.1亿元,拥有职工1.2万人。村民每年分红达6.5万元,从小学至大学村民实现免费入学,大米、食用油等无偿供应。二是日昌升集团作为一家建筑新材料生产为主的企业,以建设美好生活为愿景,引领产业变革、推动产业进步为使命,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推动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自20xx年成立以来,组建了国内首家新材料研究院,形成数十项技术专利,自主研发全球领先的第四代新材料制造工艺。在生产厂区创新性的采取自上而下的台阶是开采模式,真正实现了边开采、边恢复,采区见不到扬尘、黄土,大型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有效,花园试的厂区环境对传统高科技企业来说可能不那么难,但在一个以矿石开采、沙石料生产的企业而言,不仅仅是厂区环境优美,富春江边的码头水质也碧绿清澈,就更让人长见识了。

金融服务助推乡村振兴发言稿篇八

(五)精准对接,提高成效。加强精准投贷,督促银行业尤其是涉农机构和地方法人机构进一步加大信贷资源倾斜力度,把普惠金融重点放在农村,聚焦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返乡创业农民工等重点服务对象,确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加强精准扶贫,提升小额信贷“1+n”、光伏扶贫贷款等金融精准扶贫模式,推动银行业机构与贫困村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创建扶贫示范基地,持续推进政府扶贫救助责任保险,进一步提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金融服务覆盖面。加强精准减负,指导银行业进一步完善利率管理政策,优化风险定价机制,合理控制小微、涉农贷款利率水平,落实服务乡村振兴的收费减免,鼓励涉农金融机构免费提供部分代理业务,有效降低农村融资成本。

金融服务助推乡村振兴发言稿篇九

由中共**、农业农村局、人民银行联合,在全县自然村及农户中内开展“树时代新风村、立文明诚信户”创评活动。县域内首次将信用评价机制引入乡村治理领域,提高守信主体金融服务支持,探索以“乡村治理+信用+金融”为主题的农村守信主体激励模式。

按照方案,通过设立评选条件,各村村委对评议对象进行自评打分,农商行分支行依据村委会意见进行复评,最后由辖内乡镇(中心)政府审核。利用铅山政务公布平台进行结果公示,最终向获评自然村及农户授予“时代新风村”“文明诚信户”荣誉牌。此次活动共审核通过时代新风村**个、文明诚信户**户,其中时代新风村占全县总自然村比例x%,文明诚信户占全县总户数比例**%。

为实现信用建设成果转化,农商行将根据电子信用档案、村委评价信息、守信主体公示名单等,实现差别化服务政策。获评自然村及农户,将会给予农业产业政策倾斜、信贷优先支持、利率优惠等红利,拟对x个“时代新风村”整村授信x亿元。文明评选不仅仅只是道德评选,更是合作发展新依据。

积极配合县域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主管部门,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已陆续推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乡村振兴贷、惠农网贷、惠农易贷等适合农户、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需求的金融产品,以满足广大农村客户的金融需求。

金融服务助推乡村振兴发言稿篇十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们:

大家好!

金融一直是农村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新时代农村金融创新具有高度契合性,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创新的支持,同时也可以反过来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金融创新与乡村振兴的相互促进和有机统一,将有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农村金融创新通过提供新的金融产品、支付方式和融资渠道,优化农村市场的资源配置,提升农村经济的风险管理水平,推动农村经济有序运行,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扩大农村实体经济总量,拓展农村金融的市场容量,为农村金融创新奠定坚实经济基础。

在传统金融模式下,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资金外流明显,导致农村资本结构性短缺,出现“融资难”“融资贵”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地区金融和经济的发展,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推动乡村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振兴,农村经济结构在调整优化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新的金融需求,为满足这些新需求,农村金融创新在科技结算方式、普及程度、融资服务模式等方面都呈现出全新的特点。

一是科技性。通过广泛应用已有金融业领域的先进技术,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制度、产品和金融模式,提升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便捷性和有效性。其中,移动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广泛应用,有助于为农村提供成熟的金融技术和便捷的.金融基础设施,为今后一段时期推动农村金融创新提供持续动力。

二是普惠性。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创新的主要目的,是促进适当有效的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推广应用,使其普及到整个农村地区,以可负担的成本满足农村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20xx年一号文件就明确指出,稳妥扩大农村普惠金融改革试点,推出更多免抵押、免担保、低利率、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产品。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民名下的宅基地、林地等可以通过金融创新产品实现融资,最终激活农村潜在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发展。

三是融合性。乡村振兴的基础是产业振兴,随着新的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新时期的农村金融创新更多体现在促进金融服务与农村产业的深度结合上,着重于实现金融与农村生产要素融合、产业融合,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为乡村振兴提供有效金融支持。

四是市场导向。在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下,金融创新的方向是有效引入社会资本,扩大农业投资,发挥市场导向,通过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有效调节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村主体的市场行为。市场能激发出经济活动参与者的创新热情,不断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当然,农村金融创新也离不开政府的有力支持,但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快速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相关的政策改革,最终目的还是要通过市场力量引进符合要求的农业生产组织和金融机构,注入社会资本,盘活农村集体资源,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村金融创新有助于激活农民增收致富的内生能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为促进农业实现规模化和现代化提供充足的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农村金融机构要贯彻落实党的决策部署,通过创新助力农村经济长远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持续资金保障。

加强信用制度建设。信用制度是金融的基础,通过建立良好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信用评级机制和信用增级机制,促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大幅减少农村低收入人群的金融服务成本。提升农村产业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融资等直接融资模式比例,更大程度汇聚社会资本,切实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实现农业集约化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共享发展和共同富裕。

有序推进农业保险创新。在面对疫情、自然灾害等冲击时,农村金融监管应具有包容性,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在信贷规模、利率定价等方面适当降低对农村地区的要求,支持支柱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尽快脱离困境,同时建立风险防控协同机制,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有序推进农业保险产品的创新,加强农村保险业同其他金融机构风险的横向管理,推出创新性保险产品,完善特色产业保险、指数保险等农业保险品种,拓展保险在灾害救助和社会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功能,提高农民的抗风险能力。加强巨灾保险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创新,拓宽风险的纵向分散渠道,降低农村风险管理成本,保证农村地区经济长远发展。

加强金融模式创新,引导资金流入农村。大力推进直接融资模式创新。充分盘活用好集体所有的闲置房屋和山林、池塘等资源,结合各地历史人文等区域特色,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吸引外部资金进入乡村。大力加强间接融资模式的灵活转换。紧密围绕农业合作社和农业组织的金融服务需求,培育小额信贷、保险和储蓄相结合的金融创新机制,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资产结构,形成涵盖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金融资产服务体系,让农民资产配置具备可选择性,激发农民投资活力。推进农村地区供应链金融创新,提升农村物流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促进农村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高农产品输出速度和运转效率。

推进农村金融工具创新。推广移动金融等金融科技,加强乡村绿色信贷服务水平。在短期内,金融创新产品的使用可能会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运作成本,但长期却有利于农村经济秩序的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潜在收益,为乡村振兴提供稳定的金融基础条件。

普及农村基层金融知识教育培训。重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乡镇营业网点金融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和引进一批扎根乡村的金融人才队伍。同时,加强金融知识宣传和金融知识培训,提高农民金融知识和诚信意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金融意识的提高能激励农民灵活配置资金,优化金融投资行为和重视金融安全问题。推广农村普惠金融和金融技术教育,让更多农民更好更快地适应新型农业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提高获得稳定收入的能力,加快乡村振兴的进程。

金融服务助推乡村振兴发言稿篇十一

今年以来,市乡村振兴局抢抓普惠金融政策红利,创建金融五字工作法,政银企三方联动,市县乡村四级齐抓,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金融“活水”,让普惠金融真正起到带民致富作用。

一、“广”宣传,做到参与全员化。

一是政策材料分到户。精心编写政策宣传明白纸,细化产品贷款方式及费用,列明各乡镇办理网点及联系人电话,24小时接受咨询,为农户算清“明白账”,让普惠金融政策家喻户晓。

二是培训部署全覆盖。各县市区深入培训宣讲,确保工作人员达到熟悉贷款内容、办理流程、具体要求和会宣传、会讲解、会解疑释惑、会指导办理“三熟四会”工作标准。

三是专业队伍勤通联。各乡镇分别组建以机关干部、村“两委”成员、乡村振兴联络员等为主体的专班工作队,农行组建乡镇及网点包保责任人工作队,充实政策宣传员、指导员、联络员队伍,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四是现身说法树民心。发挥优质获贷客户的引领作用,邀请他们作大会交流发言,组织意向客户实地观摩学习。通过现身说法,示范带动近6000家农户踊跃申请办理贷款。

二、“准”摸排,做到需求详尽化。

一是共享数据列出重点客群。全面收集农技、畜牧、市场监管等部门掌握的数据,托底掌握种植、养殖、农机服务、农资销售等小农户,以及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户信息,构建服务对象储备库。

二是主动对接摸清贷款需求。充分发挥工作专班作用,以管理区或村(居)为单位,通过召开需求对接座谈会、入户访谈等方式,点对点对接客户需求,精准摸排客户情况。

三是联审择优推荐客户。发挥镇村工作专班人员关系熟、情况明等优势,对需求客户的经营项目、家庭收支、信用情况等进行联审,确保将优质客户发现出来、推荐上去。

三、“快”放款,做到服务便捷化。

一是乡村立推立报。坚持推荐与报送同步,对于村级筛选的客户乡镇即时初审,初审通过后即时上报,县乡村振兴局专人及时汇总并第一时间移交给农业银行纳入“白名单”。

二是两天上门建档。实行2个工作日限时建档制度,农业银行网点业务经理以电话访问或入户访谈方式了解情况,通过手机客户端线上采集信息建档,同步收集贷款所需材料,客户不出家门即可享受方便快捷的贷款服务。

三是三天放款到手。实行3个工作日放款制度,采取信用方式的,建档后3天即可获得贷款;采取担保方式的,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农行、农担联审流程,银行派专人跟踪服务办理抵押等手续,全力提高放款效率。

四、“严”风控,做到监管前置化。

一是强化日常巡访。对贷款客户,每月至少回访一遍,现场查看资金用途、项目运营等情况,及时发现不良贷款苗头问题,坚决杜绝“户贷他用”。

二是强化评估指导。切实强化如期回款保障,实行贷款项目动态监测制度,通过市县乡联动、涉农部门配合,组建金融服务专班,对发现的生产经营不良贷款户,及时上门评估风险,给予技术指导,或协调生产加工企业结对帮扶,全力帮助解决困难,降低贷款风险。

三是强化提前干预。对非道德因素出现逾期苗头的贷款客户,由农行、农担公司提前介入工作,配合做好贷款展期业务,缓解客户资金压力,最大限度避免逾期贷款发生。

五、“实”推动,做到工作精细化。

一是建立会商沟通机制。市乡村振兴局、市农行、省农担聊城分中心实行联席会议制度,针对担保政策变化、工作推进等内容,共同会商协商,提出大小齐抓、主动上门、限时办理等办法,推进工作高效运转。

二是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市乡村振兴局对县市区、县市区对乡镇、乡镇对村、农行对网点,坚持每周调度、每月考核,激励各责任单位对标找差距、赶超争先进,有效保持了贷款增量。

三是实施调研提升机制。对推荐客户少、放款进度慢、排名落后的单位,实行重点调度、现场调研、集中研判,强化过程监督指导,及时转变思想认识,改进方式方法,实现贷款额度由无到有、由少到多的提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