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课文我不能失信教案(优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2:08:08 页码:12
2023年课文我不能失信教案(优质10篇)
2023-11-13 02:08:08    小编:ZTFB

教案是对教学思路、目标、教学过程和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和安排的记录。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些教案范文注重了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文我不能失信教案篇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让学生了解诚信是人基本素质以及诚信的重要性。

让学生理解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根本原因。

引导学生懂得如何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

1.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2.勾画感受深的句子,用心体会。

3.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了解宋庆龄。

一 检查预习,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交流“失信”的意思。指导读好课题。

2.交流预习中做了那些学习准备。

3.简介宋庆龄。

说说你收集到的有关宋庆龄的资料。

(根据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及时补充)

4.齐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二 初读感知

1.指名读课文,评价自己达到的程度:正确?流利?有感情?

及时表扬预习较好的同学。

2.讨论:(小黑板出示问题,同桌或小组合作在书上找答案并勾画出来。)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c.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d.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从哪里知道的,用——划出句子。

e.她为什么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用~~~划出句子。

3.汇报交流。 结合问题回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 分角色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

四、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 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五、课后作业:

课后收集一个名人守信的小故事。

8 我不能失信

守信

宋庆龄 伯父家 鸽子

小珍

课文我不能失信教案篇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感受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透过人物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点。

发动学生搜集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1课时。

1.(出示人物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照片上的这位慈爱的奶奶吗?她就是曾经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名誉主席的宋庆龄奶奶。那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谁来说一说。

2.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3.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宋庆龄奶奶小时候的故事(板书课题)。

4.解题、指导读题。

检查预习情况,指名认读词语。

(播放课文动画)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2)都提到了哪些人?

3.集体交流。

4.自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交流,补充讲述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了一个(),宋庆龄全家准备到()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虽然父母都劝她(),可是宋庆龄还是坚决()的事。表现了小庆龄是一个()的孩子。

1.默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小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的语句,并圈出其中你认为重要的字词。

2.集体交流:重点抓住以下三组句子谈自己的感受。

(1)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a、朗读句子。

b、抓住啊“特别”、“早就盼着”、“尖尖的”、“红红的”、“漂亮极啦”这些词来体会宋庆龄想去伯伯家的迫切心情以及鸽子的可爱。进而体会庆龄为守信而做出的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c、补充说话:宋庆龄多么想(),多么想()。

d、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a、朗读句子谈感受。

b、其他学生补充。

c、想象说话:此时小庆龄的心里在想什么?

d、有感情地朗读。

e、追问:这段话是通过描写小庆龄的()和()来展现小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的。

(3)“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a、朗读句子谈感受。b、有感情地朗读。

1.小组长分配角色。

2.各小组练习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3选派四名代表上台进行分角色朗读,其他同学评议。

1.代表表演。

2.小评委点评。

1.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

2.读了本文后你有何感想?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1.宋庆龄讲诚信的故事。

2.古人诚信小故事(曾子杀猪)。

3.关于诚信的成语。

1.读有关名人的故事。

2.讲有关名人的故事。

3.写一写发生在你身边的人身上的故事。

课文我不能失信教案篇三

1、准确、流利、有激情地朗读课文。

2、能归纳综合课文的首要内容。

3、能连系课文,联系糊口现实,和同窗交流读后的感应感染。

课前预备。

策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谈话导入。

操作自己寻找到的资料,连系伙料袋中的内容向巨匠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个她小时辰的故事——《我不能失踪信》(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碰着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欠亨顺的处所屡次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搜检。

3、谈判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刻?

b,.文中讲到了哪几小我?他们间有着若何的联系?

爸爸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小珍。

c,.完整地说说课文首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礼拜天,宋耀如一家预备到一位伴侣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倏忽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分脚色朗读。

1、交接使命: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脚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袂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操练,然后小组间角逐。

2、组内放置脚色,各组操练,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角逐。

4、同窗评议,选举优胜组。

谈判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受宋庆龄做得对不合错误?

2、你在日常糊口中有没有碰着过近似的事?你是怎么措置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应。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恳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根基准则,但愿往后巨匠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课文我不能失信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宋庆龄怎样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教学难点:透过对话和动作领会小宋庆龄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具准备:

1.教学课件。

2.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过程: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学生畅言,但有人说到守信用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

3.板书课题,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又是什么意思?

二、合作交流。

1.默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2.交流:整合资料袋里的内容和自己搜集的资料,向大家简单介绍你所知道的宋庆龄。

三、品读体验。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拼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预习情况: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指名朗读课文生字。教师点击。

3.教师播放课文范读,学生听读思考: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2)文中讲到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3)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不去?

(4)爸爸妈妈是怎样劝说她的?她又是怎样回答的?

(5)请一位同学完整的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四、拓展延伸。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3.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几个诚实守信的故事。

五、分角色朗读。

1.以4人为单位,分角色朗读,一人旁白,其余三人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小组内安排角色练习,教师巡视。

六、课堂作业。

教师点击练习,随堂解决。

板书设计:

你能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吗?“失信”的反义词是什么,你知道吗?

课文在写谁呢?说他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二、合作交流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小黑板出示朗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

(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课文中的我是谁呢?

2)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宋耀如、宋庆龄、叠花篮、解释、歉意、道歉,解释”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交流。

2、生交流。

3、课文从那些语句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

四、课外拓展。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3、课堂练习、把句子写完整。

老师(      )给(      )同学们讲故事。

小(        )飞上了(        )的天空。

马儿(        )奔驰在(       )的草原上。

五、板书设计:

宋庆龄讲信用。

教学反思: 。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让学生明白要遵守自己的诺言,做个守信用的孩子。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汇报自己的感受,回答提问,并结合身边谈谈感受。教学中,我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守信用的人,从而调动了孩子们说的积极性,课堂上学习气氛浓厚,教学目标完成。

课文我不能失信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释”等这个生字,并会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4.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教学难点: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小时侯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题来读一读。

你能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吗?“失信”的反义词是什么,你知道吗?

课文在写谁呢?说他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小黑板出示朗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

(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1)课文一共用几个自然段?课文中的我是谁呢?

2)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宋耀如、宋庆龄、叠花篮、解释、歉意、道歉,解释”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交流。

三、讲读课文。

2、生交流。

3、课文从那些语句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

(1)“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让学生体会宋庆龄是多么想去伯伯家,多么想去看看那些可爱的鸽子。如此想去却不能去,表明了宋庆龄为守信用作出的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2)“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3)“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师:能否在宋庆龄说的每句话中恰当地加上一个表示语气的词?

(为难、扫兴、大声说、坚决、冷静、理智……)指名读,同桌读,各自读读出不同的感受。

(4)分角色朗读,师读父亲、母亲的话,学生读宋庆龄的话。

4、请同学们再读读人物的对话,在引用人物语言的时候,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师小黑板出示文中三个句子:

(1)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2)“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3)“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

a、从这三句话找出带有动作的词,读一读。

b、齐读这三句话,指名读。

c、从这一系列的语言和动作中,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庆龄是个——的人。

(5)同学们,本单元的习作就是写一个你熟悉的人,那么,要想使你写的人也能像宋庆龄这样特点鲜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写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

(6)人物的语言无时不在,你能学着文章的样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也来描写一个“对话”的片段吗?如:买文具和营业员的对话,放学回家和妈妈的对话。

四、讨论深化,课外拓展。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五、课堂练习。

1、把句子写完整。

老师(      )给(      )同学们讲故事。

小(        )飞上了(        )的天空。

马儿(        )奔驰在(       )的草原上。

2、做新课堂27页第六题,28页第九题。

五、布置作业。

1、在网上查找宋庆龄的有关材料,制作一张题为《走近宋庆龄》的手抄报。

2.把宋庆龄守信用的故事讲给身边的小朋友听。

六、板书设计:

宋庆龄              守信用。

七、教后小记。

课文我不能失信教案篇六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三、课前准备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四、教学方法:朗读感悟。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板书。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课本剧表演。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教学反思:我是设计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的,但在教学中仅仅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来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孩子受到熏陶感染,使自己做人做事上得到启示。

课文我不能失信教案篇七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让学生了解诚信是人基本素质以及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根本原因。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如何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具准备

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2。勾画感受深的句子,用心体会。

3。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了解宋庆龄。

学习过程

一 检查预习,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交流“失信”的意思。指导读好课题。

2。交流预习中做了那些学习准备。

3。简介宋庆龄。

说说你收集到的有关宋庆龄的资料。

(根据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及时补充)

4。齐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二 初读感知

1。指名读课文,评价自己达到的程度:正确?流利?有感情?

及时表扬预习较好的同学。

2。讨论:(小黑板出示问题,同桌或小组合作在书上找答案并勾画出来。)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c。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d。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从哪里知道的,用——划出句子。

e。她为什么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用~~~划出句子。

3。汇报交流。 结合问题回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 分角色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

四、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 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五、课后作业:

课后收集一个名人守信的小故事。

8 我不能失信

守信

宋庆龄 伯父家 鸽子

小珍

课文我不能失信教案篇八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难点: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学情分析:

孩子们喜欢听故事,特别是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儿童故事,因此,在学生阅读故事时会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并将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对孩子们的启发教育作用是最大的。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对话较多,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并分角色朗读课文,从而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本课生字不多,完全可以随课文识字。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

预设:我是指谁?

失信是什么意思? (失信的反义词就是-----守信)。

4、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1、指名检查生字。

2、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伯伯家宋庆龄妈妈小珍 。

c.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第一段。

2、找到句子,出示句子:

“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3、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让你感受到宋庆龄是多么想去的?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句,如:盼着表示宋庆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四、分角色朗读(2---9)自然段。

1、四人小组学习(2---9)自然段 。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可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内容随机指导朗读感悟:

如:“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读这句话时,要把父亲的疑惑和慈爱表达出来。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这句话你怎么理解?随机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如果说宋庆龄在回答爸爸的建议时还只是想到会让小珍扑空从而对不住小珍的话,那么她在回答妈妈的建议时则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因为没有忘记这件事而向小珍道歉是自己失信的表现,这种明知故犯的失信,比无意中的失信,就更不对了。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也更说明了宋庆龄人品的高尚。)。

5、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六、作业。

1、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格言。

2、阅读有关名人诚实守信的故事。

教后反思:

诚实守信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讲究“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作为略读课文,学习时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所以我准备让学生进行充分预习后用1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先采取宏观上的导,再引领学生进行微观上的读。比如学生通过对课题的质疑理解“失信”,分解出文中的时间、人物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与学生共同咀嚼“庆龄很想去伯伯家”的句子使学生走入他人的情感,从而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读。再如在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上我采取的是小组合作形式,不仅有文本思想的讨论,又有不同角色的合作朗读,最后组与组之间进行竞赛与品评,让学生在自我与他人之间权衡阅读技巧与理解。

然而本次备案的最大不足在于仅仅有了意识上的准备,而忽视了学生实际上的拥有。文章的难点是: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这部分我采用的是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即让学生通过合作来领会。然而三年级的学生或者说我所教授的对象在这种形式上缺乏长此以往的组内合作的训练,在开始的时候就出现了实际意义上的偏离,多数学生在进行的只是四人间的不紧不慢的玩笑,以至于在反馈时仅仅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去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显得有些单薄。而在后来的品评环节学生都持了一种看客的心态。因此这个环节的失败也让我意识到长期以来我所忽视掉的生生合作这一块以及在培养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学生已经有了小组合作的意识,当务之急还要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有任务上的紧迫感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在朗读指导上艺术性不够。比如在指导读“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这一句时,我仅仅注重该句的字词的理解,所以学生在前后的读的效果上差异不大,而这时如果我让学生进行角色转化,“如果你是庆龄,伯伯家的那只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你想去吗?”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学生已身体力行,他们也开始“垂涎”起那只鸽子,读的时候在理解的基础上已经加上了自己的情感。

县教研室教学调研有感。

工作两年了,对于教学始终还是有种紧迫感。

开课更然。

这种状态不能说是没有好处,选材、组织、备课、反馈、反思……,这一系列的过程都会使你不自觉地处在积极、兴奋当中。这时的我有时是思维阔而不深,经常忽视很多深度上的东西。而这次的教学调研又为我新添了一项,即详评,这于我有如雪中送炭。肖老师的点评就是这样。从整体到局部,从备案到反馈,步步是招,豁然开朗。

就朗读指导这一块来说,本文我主要贯穿在第一段的理解重点词句的读和2-9段的小组合作自悟自读上。然而肖老师建议我在指导学生读时让学生进行角色转化,“如果你是庆龄,伯伯家的那只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你想去吗?”果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会激发起无穷的潜能。在朗读课文时,可以通过创设美好的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激发“读”的兴趣。另外,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另外,在小组合作时由于时间上的局限学生到最后只是为了读而读,为了合作而合作。这样的朗读效果必然只是流水似的,淡然无味。因此,肖老师建议我抓住2-9段的重要段落,即3、6、8段庆龄犹豫、拒绝、解释这三段重点逻辑段落让学生理解后再进行合作朗读,这样不至于面面俱到,而无果而终了。

这只是点评中的一点,已让我受益非浅。我的书面上的反思远远不及我的观念中的反思,教师的成长其实就是这样,面对知识与技巧,不断汲取,不断加工,再汲取,再加工,但永远没有漫溢的一天。

课文我不能失信教案篇九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不能失信》教案设计与教后反思。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三、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四、教学方法:朗读感悟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板书。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教案《《我不能失信》教案设计与教后反思》。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课本剧表演。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教学反思:我是设计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的,但在教学中仅仅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来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孩子受到熏陶感染,使自己做人做事上得到启示。

课文我不能失信教案篇十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谈话导入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8、我不能失信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诚实守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