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幼儿语言的发展论文(汇总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2:13:55 页码:11
最新幼儿语言的发展论文(汇总13篇)
2023-11-23 12:13:55    小编:ZTFB

自由是每个人的追求,但在现实中我们会面临各种限制,如何在限制中保持自由度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写总结要注意不要泛泛而谈,要具体、有深度。总结范文可以让我们了解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总结方式和要点。

幼儿语言的发展论文篇一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从出生到3岁,已经完成从感知(或理解)到说出语言的过程,3岁以后幼儿表达语句逐渐趋于完整,到6岁,简单句的完整率将达到90%。同时,幼儿对词汇量的积累也有突破性进展。由此可见,幼儿园阶段是发展儿童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就成为学前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内外许多研究者都对幼儿早期语言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了探讨,分享阅读作为一种全语言教学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可与实施推广。

综合国内外研究结果,我们发现已有研究大多在分享阅读对儿童的阅读和语言能力发展的作用方面进行探讨,而对使用何种教学设计或策略才能充分发挥分享阅读的促进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故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分享阅读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的具体策略。

1分享阅读。

20世纪80年代新西兰教育家holdaway等人通过研究中产阶级的家长在儿童面前阅读彩色图画书的行为得出了一种早期阅读教育方法,即分享阅读(shared-bookreading)。holdaway等人发现由家长为儿童阅读的行为可以为儿童提供发展性学习的机会,它不仅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正确恰当的阅读行为示范,而且形成了一种轻松、自由、愉悦的阅读氛围。在这种令人愉快的阅读氛围中,儿童不仅可以享受到阅读乐趣,从而获得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能力。在此基础上,holdaway等人将这种亲子共读的方法移植到教学中,创设了分享阅读。

分享阅读主要指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成年人和儿童并非以学习为目的,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其理念就是“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让儿童在互动中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阅读,在阅读中成长。”

2.1国外研究。

分享阅读自创立到现在,不仅在新西兰初等教育中被普遍运用,成为其一大特色,而且被推广到多国。众多研究结果显示,分享阅读对于加速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dickinson、snow、senechel、lefevre等人的研究成果都证明分享阅读有助于儿童熟悉书面语言、理解复杂句子、词汇量增长、获得与阅读相关的技能、概念发展、提高语言流畅性、对阅读活动的兴趣提高等。特别是bus、vanijzendoorn、pellegrini、snow等人的研究显示分享阅读对儿童早期的读写能力和语言发展有促进作用。

elley在回顾了世界范围内所发展的有关分享阅读的研究报告之后发现,各个地区在使用分享阅读方法的时候,存在着众多的差异,但尽管如此,所有的实验研究都得到了同一个结论,即在那些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国家和地区中,分享阅读对于儿童英文读写能力的获得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研究证实分享阅读对语言发展的促进作用不会因教学风格、教师培训方式、书籍数量、故事的文字和内容、儿童的年龄等因素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2.2国内研究。

20世纪90年代,北京师范大学舒华教授、伍新春教授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阅读研究中心合作,在中国开展对于分享阅读的系统研究和实践,随之引发了研究者对分享阅读的研究热情。朱瑾首先从实证角度验证了分享阅读对语言发展的积极影响。研究选取天津河北地区共184名中班幼儿,让其分别在学生中心讨论组、分享阅读教学组、分享阅读图书组三个条件下开展为期9个月的语言教学活动。结果显示:分享阅读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促进汉语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研究同时发现,教学材料、方法和课堂讨论模式都会影响分享阅读的有效性,借助图画故事书进行分享阅读教学,并且以幼儿为中心组织讨论是最理想的早期语言教学模式。

幼儿语言的发展论文篇二

婴幼儿语言发展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语言的运用,孩子能够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与周围的人建立起有效的沟通。在与我孩子的亲子互动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婴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我注意到孩子语言发展与亲子沟通的紧密关系。婴幼儿语言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父母或照顾者的积极引导和亲子互动。当孩子开始发出声音时,我会耐心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用简单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回应孩子的需求。通过亲子互动,孩子逐渐理解语言的作用,并愿意主动去模仿和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我会恰当地使用一些简单的语言指令,如:“请给妈妈拿纸巾”,“宝宝喜不喜欢洗澡”,让孩子能够理解和执行。通过这种亲子互动,不仅帮助孩子提高了语言能力,还增强了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其次,我发现孩子在语言发展中的个体差异。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速度和方式都有所不同。我有两个孩子,他们的语言发展情况差异明显。大儿子在2岁左右就开始自我表达,并能够清晰地说出简单的句子;而小儿子则稍晚一些,3岁后才逐渐开始形成完整的语言。这使我明白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不能过分比较和要求。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以鼓励和支持的态度来引导他们的语言发展,而不是给他们施加过多的压力。

第三,我认识到婴幼儿语言表达需求的重要性。在孩子初学说话的阶段,他们通过表达需求来引导我们帮助他们,如要求饮食、穿衣等。这让我意识到,与孩子的良好亲子互动不仅是鼓励语言发展的途径,也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独立性。当孩子用语言表达需求时,我会给予积极的回应,并尽量按照他们的要求去满足。这样一来,孩子会有更多机会锻炼语言表达和沟通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发展水平。

第四,我发现婴幼儿语言的学习与环境的关系密切。孩子在成长环境中接触到的语言表达方式对他们的语言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比如,如果孩子成长在一个语言输入贫乏的环境中,他们的语言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因此,我们作为家长要主动创造有利于孩子语言学习和交流的环境。这包括提供多样化的玩具和图书,与孩子参与日常对话和故事讲述,创设与孩子互动的机会等。通过丰富的语言输入和身临其境的实践,孩子能够更好地掌握语言技能,促进语言发展。

最后,我认识到婴幼儿语言发展需要耐心和持续的关注。语言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持续的关注。在孩子接触到新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时,我会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并重复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此外,与他们进行日常的对话和互动也是常态化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虽然这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在看到孩子逐渐取得进步时,我觉得这个过程是非常宝贵和值得的。

综上所述,婴幼儿语言发展是一项需要家长关注和引导的重要任务。通过积极的亲子互动、注意个体差异、鼓励表达需求、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以及耐心持续的关注,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充分发展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并与他们建立起深厚的亲子关系。这个过程中,不仅是孩子在学习成长,我们作为家长也在不断成长和发展。

幼儿语言的发展论文篇三

语言教育研究表明,在活动中,要糅合多种幼儿发展因素,允许多种于幼儿语言及其他方面发展有关的符号系统的参与,从而促进幼儿在外界环境的刺激和强化作用下,积极地运用语言与人、物、交往,在生动活泼的操作实践中动脑、动口、动手,成为主动探求的语言创造者。现就对唱歌教学活动中如何发展幼儿语言谈几点尝试:

大自然之神奇,生活之美好,给幼儿带来无穷的乐趣和遐想,也为激励幼儿用美的语言和动情的歌声,去体现自然之美提供了条件。

在唱歌教学之前,应有意识地让幼儿到大自然中去体验,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与景象,启发幼儿用语言描绘美丽的景色。如教唱歌曲《秋天多么美》,在带幼儿观察秋天的田野后老师问:你看到了秋天什么美丽的景色?有的幼儿说:棉桃裂开了嘴,露出小白牙笑哈哈欢迎我们的到来;有的说:金黄的谷子笑弯了腰,红薯拖起了绿秧秧;还有地说:高粱笑得红了脸,黍子被风一吹,他们一起舞动着绿色的绸带,一扭一摆的像是在跳丰收舞。接着,再让幼儿欣赏配乐歌曲《秋天多么美》。这样,不仅为唱歌教学奠定了基础,激发了唱歌的欲望和兴趣,同时更丰富了幼儿描绘秋天的语言。

幼儿喜欢故事,在教唱歌曲后,让幼儿根据歌词进行丰富的.幻想编讲富有情节的小故事。比如:《教唱人人叫我好儿童》这首歌曲,可在示范演唱和教唱歌曲之后,让幼儿根据歌词编讲故事:秋天,菜园里的青菜绿莹莹的,辣椒红红得像一盏盏小灯笼。

爸爸在忙着锄草,我看到青菜叶上有小虫,就捉起虫来,一只、两只……我捉了许多小虫。回到家,妈妈正在做饭,我就去提水。爸爸笑了,妈妈也笑了,都夸我是爱劳动的好孩子。这样,幼儿通过讲故事中曲折的情节,生动的形象,加深了幼儿对歌曲的印象,发展了幼儿的语言,增强了唱歌的兴趣。

幼儿喜欢唱歌,所以唱歌后的气氛仍然是很热烈的。这时,要安排时间让幼儿用语言出来,完善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例如:《幼儿园里好事多》这首歌曲,优美的乐曲,通俗的歌词,犹如一幅情景图画,深深感染着幼儿,这时教师让幼儿说一说:歌曲中说了一件什么事?我们要学习什么?幼儿很快就编出一个“做好事不留名”的小故事,并且能讲出:我们要学习解放军叔叔热爱集体,助人为乐的好品质……这样,对幼儿来说,也是一次锻炼和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时机。

总之,在唱歌教学活动中,教师在给幼儿提供潜在的语言材料时,应考虑幼儿的经验,即孩子知道什么熟悉什么;同时还应考虑幼儿的兴趣,即幼儿喜欢什么关注什么。在正确的引导和启发下,幼儿的语言,便在轻松、愉快的唱歌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幼儿语言的发展论文篇四

幼儿会把自己的喜、乐、哀、怒通过美术作品都流露出来,使之成为幼儿自己天真的语言。本文结合教育实践,阐述了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几个途径。

《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发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教师在平常组织语言活动的时候,要把语言活动和美术活动联系起来,幼儿时期的语言发展能力进步的十分迅速,因此,幼儿时期也是掌握语言的关键期,只有将语言活动和美术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也能发展的语言表达能力。美术活动是幼儿的另一种语言。幼儿会把自己的喜、乐、哀、怒通过美术作品都流露出来,使之成为幼儿自己天真的语言。由此可见,语言和美术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幼儿都是通过观察来认识事物,观察在美术活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幼儿自己观察,感受生活,从而学习知识,并用语言表达出来。比如在引导幼儿绘画雨伞的时候,我让幼儿在下雨天的时候观察外面撑过的各式各样的雨伞,并且用投影仪将他们展现出来,让他们进行讲述,并请个别幼儿说说你家里的雨伞是什么样子的,你在马路上见到的雨伞有事什么样子的,他们的兴趣很大,争先恐后的要告诉我他们见过五颜六色的,彩虹的,小花的等等,这时,我们会顺势教他们说一些新的单词,最后鼓励他们说出完整的描述性语句的话,幼儿的兴趣很高,效果也非常好。这样不仅积累了知识,还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育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给予幼儿一个主题,让幼儿自由的翱翔在想像的世界里,这对他们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在画想象画“泥土里的世界”时,我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听着轻松的背景音乐,我缓缓的说:我看见了一条弯弯曲曲的路,往里面走,看到了小蚂蚁的房子,看到了小田鼠在钻洞,看到了小蚯蚓在快乐的钻来钻去……这时候幼儿的思维非常活跃,很多幼儿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描述自己的想象,于是我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丰富的想象后,再让幼儿将刚才想象到的画出来,由于想象的内容是孩子自己的感受,是自己的所思所想,也会随着画画的过程而不断地创造出更多新奇的东西,在作品讲述时语言也就会更生动和富有情趣。

绘画时,幼儿会不自觉的发出声音,有些小朋友是自言自语,有些是在和别的小朋友对话。很多时候教师会制止幼儿,认为这样会影响别的小朋友,而且一个宝宝讲的所有的宝宝都会讲,这样也会破坏绘画的美好氛围。我觉得这个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应当抓住幼儿画画时爱讲话这个特点,加以引导,可以用儿歌和故事的形式开始美术活动。比如在进行人物头像绘画时,我以儿歌启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我带领小朋友边念儿歌边画画:宝宝真可爱,红红的脸蛋,大大的眼睛,弯弯的睫毛,咧着笑的小嘴巴,高高小小的鼻子,还有什么呢?你给小宝宝添上吧。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或者儿歌的方法,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也为语言的发展做了铺垫。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想象、努力创作出一幅作品,他们这时非常渴望将作品展示给别人,希望别人了解自己的作品。我就利用幼儿的这种心理,给他们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幼儿练习介绍和评价作品。比如在一次绘画全家福的活动中,幼儿画了各种各样的一家人,有爸爸妈妈抱着宝宝的,有三个人手牵手的,也有宝宝坐在爸爸头上的……看到这么多各种各样的全家福,我鼓励他们向大家讲述,幼儿的表现欲望是非常强烈的,而且根据绘画的画面大家都说出了心中的'故事,这个说是和爸爸妈妈在什么地方的时候,那个说爸爸举着他在看什么……就这样,一个个动听的故事,小朋友们孜孜不倦兴趣地讲着,这样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充实的发展和提高。

在美术活动中,我通过让小朋友欣赏艺术家们的作品,能充分调动幼儿的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灵感等多种感官,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可以使幼儿感受作品中的颜色,构图和造型等。比如,在欣赏绘本《我爸爸》时,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夸张的画风深深地吸引了。他们被爸爸那一身格子的睡袍所吸引,再通过倾听爸爸的本领之后都情不自禁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贝贝说:“我爸爸像蜜蜂一样,因为蜜蜂很勤快,像我爸爸”。苗沛凝说:“我爸爸像猪一样,因为他很懒,经常躺着不动。”朱静茜说:“我爸爸像老虎一样凶猛,因为他会帮我赶走坏蛋”。互相介绍后,我再让他们绘画,将美术和语言结合。通过欣赏艺术家们的作品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更具体,更生动。

美术活动中,幼儿都是边做边玩的,还会和同伴相互交流。我利用幼儿的这一特点,加以诱导利用,进一步激发幼儿表达的愿望。比如在“送给妈妈的礼物”的手工活动后,小朋友们在一起互相比较谁做得漂亮,于是我对小朋友们说:你送给妈妈们的是什么礼物呀?妈妈高兴吗?为什么呢?在这一连串的提问下,小朋友们的表达热情被激发了。吴远哲举着一张爱心贺卡对我说:“老师,我给妈妈做了一个爱心卡,上面有我给妈妈画的画,妈妈一定会喜欢!”朱月华说:“老师,我给妈妈做了一个漂亮的小包包,上面还有两朵漂亮的小花,妈妈可以提着它去上街,她一定会喜欢的!”张浩轩这时又抢着说:“我给妈妈做了一副小手套,上面还有漂亮的花纹,妈妈可以戴着它干活,我还要跟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在我的提醒下,幼儿也说再给妈妈送礼物的时候要说一句祝妈妈母亲节快乐的话。班级里充满了浓浓的对妈妈的爱,幼儿的语言发展也得到了提升和发展。

幼儿语言的发展论文篇五

摘要:想象是智慧的翅膀,尤其是幼儿时期的想象,它能让幼儿追逐那富有魅力的知识火花,又能让幼儿超脱真实与现实,肆意挥洒自己的意愿与情感。幼儿的想象不受经验的束缚,只要我们以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和开发,将会成为他们成人后创造和发明的基石。因此在幼儿时期充分培养发展他们的想象十分重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发展幼儿想象的途径。

幼儿没有经历过战争,但他却能在头脑中浮现战士们英勇杀敌的场景;幼儿没有坐过飞机,却能张开两臂,假装开飞机。如此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幼儿在想象。

想象是对客观事物的抽象、概括与再造的能力,是智力活动的核心。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黑格尔也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想象活动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幼儿的想象活动,可以说是记忆材料的简单迁移,是记忆表象在新情境下的复活,是不受意识控制的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是一种简单的相似联想,没有情节的组合。即使是如此简单的想象,却能引导幼儿不断的学习知识、开发智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当前对幼儿想象力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不够透彻,在对想象力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关注如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不停的接触到新鲜的事物,他们的言行之间充满好奇,很多在成人看来习以为常的事情,他们也许会有很多奇特的想法。幼儿的脑中充满着天马行空、无可挑剔的想象。我们应该充分的理解幼儿,以他们的视角来看待并加以评价,当幼儿的想象表现出新颖、独特性时,我们应当予以鼓励和称赞,这样才能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乐于想象,敢想敢说。任何一种扼杀幼儿想象的做法,都可能是对一个未来发明家、科学家的羁绊。

音乐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让幼品,并在脑海中想象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并且记录下来,感受想象带来的快乐;还可已让他们根据音乐编排动作,或者根据自己的想象编成故事。通过这些音乐活动,让幼儿学习音乐,发展幼儿的想象,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美的意境。

有人说,幼儿一半的时间是生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这与幼儿的主要活动——游戏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游戏是以想象为主的。幼儿往往有着比成人更加丰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因为他们没有相关知识经验,想象不会受到限制和规范。他们的想象不受束缚,十分的随意,现实中的.一点点事物都能唤起他们的思路。然后想象出一个意境,随之营造出一幅色彩斑斓的镜像。因此,可以说幼儿的想象力是在游戏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第一,幼儿在游戏中的想象是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从被动到主动的发展过程,所以,成人在组织幼儿游戏活动时,应当有意识的引导幼儿对物体的认识,让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各种事物的启发下发挥想象力。第二,幼儿的想象是从随意性向目的性过渡的,而正是游戏引导他们的想象朝着一定的需要的方向发展,让它最终服从于一定的目的。最后,游戏又能让幼儿的想象力逐步脱离外在活动状态,向内在活动状态转化。正因为如此,在与幼儿相处时,应当积极开展各种游戏活动,为发展幼儿的想象创造有利条件。

早期阅读活动也是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设计丰富的阅读环节,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使幼儿成为阅读的主体,让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十分丰富,也十分脆弱,对阅读内容的感知和理解都不是非常完整。首先,在阅读环境的创设上,应当给幼儿提供一个友爱、宽松的阅读环境,让幼儿的想象力得到顺利的发展;其次,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应当选取一些充满想象空间的故事,让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好像在和一位富有想象力的朋友在聊天和玩耍,例如绘本《猜猜我是谁?》,作者巧妙的运用细部的图案连接成完整的画面,大大的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惊呼连连。通过开展多样的阅读活动,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开展故事表演活动,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故事情节用语言、对话、手势、动作等形式表演出来;绘画故事结尾,让幼儿运用想象猜测故事结尾,这样将读和画自然的结合,不仅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也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学习诗歌后,引导幼儿为诗歌绘画插图,让幼儿自主的用美的形式体验美的想象;利用幼儿思维活跃、想象奇妙的特点,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故事创编,并为其绘制插图,体验听、说、读、写带来的快乐,让其想象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通过日常生活广泛接触社会,积累知识,丰富想象。

通常情况下,幼儿的想象是在不断的经验积累和语言发展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在生活中,引导幼儿细心观察他们周围的环境和事物,还可以利用幻灯片、电视、电影等多媒体影像让幼儿的视觉、听觉以及其他知识形象更加完整,让他们脑海中产生丰富而形象的事物表象,这是发展幼儿想象力的基础。所以,我们应当尽可能的让幼儿多读、多看,例如读一些插图画册、小人书,游览名胜古迹,观祖国山河、城市景观、山村景象,看一些有意义的电影、电视等,以增长幼儿的知识,丰富表象,才能充分发展其想象力。

参考文献:

[1]任华,自由想象启迪心智——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浅谈[j]-学周刊c版.(7).。

[2]陈婷婷,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j]-科技风.(22).量进行定期评估,定期召开全校性的留学生工作会,对积极接收留学生的院系给予表彰和奖励。

幼儿语言的发展论文篇六

幼儿处于一个特别的年龄时期,具有胆小,好学,好问,善于模仿等特点,根据幼儿的特点,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环境,轻松愉悦的语言氛围提出会给幼儿带来自在的感受,只有让幼儿处于宽松的学习环境下,他们才会愿意开口表达,这里所指的宽松的环境并非意味着不对幼儿的言行进行规范,而是让幼儿在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此外,教师还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幼儿语言的表述方式与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教师在语言教育过程中不能受到自己思维的影响,对幼儿的语言表述进行批评或讽刺,应该多表扬,多鼓励,引导幼儿进行正确的语言表达。

在语言教育中,幼儿经常会表述自己的意见,如果他的想法与教师的设想差不多,教师就可以立即进行总结,然后提出下一个问题,这样能让幼儿形成思维定势,让幼儿在回答问题的环节里提高语言表述能力,例如:老师在教儿歌《月亮是妈妈,星星是娃娃》,教师可以将画了星星跟月亮的图拿出供幼儿观察,让幼儿大胆表述出来他看到的故事,这时候幼儿可能会说:“我看到了很多星星还有月亮,它们在玩耍”,不管幼儿的看法是否与教师的设想一致,教师都必须对幼儿进行表扬与鼓励。

语言的发展与思维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语言发展没有跟上思维发展,幼儿就会产生羞怯的心理,教师应该通过课堂上的游戏改变幼儿的内向心理,刺激幼儿语言行为,从而达到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此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幼儿的心理,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性,拓展幼儿活动空间,通过活动的开展,幼儿的语言词汇量会得到显著的增长,例如:教师可以开展猜字词的游戏,老师拿着字卡,一个幼儿做动作,另一个幼儿猜,这种游戏不仅富有乐趣,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知识。

多媒体技术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应用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的应用也逐渐广泛起来,教师可以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刺激幼儿语言感官,丰富幼儿语言素材,增加幼儿词汇量,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例如: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可以将课件用多媒体放映出来,学习动物单词的时候播放相关的动物图片,让幼儿一边欣赏一边跟读。这对于幼儿的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很大作用。

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对教师的素质水平越来越看重,事实上,教师的素质水平对幼儿语言的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作为幼儿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与业务技能,掌握幼儿的语言发展观,以提高幼儿语言能力为主要任务,充分发挥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将语言教育渗透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在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快乐。

要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不能仅仅只做表面功夫,教师必须将语言教育渗透到各个领域当中去,全方位提高幼儿语言表述能力。

音乐是一种可以陶冶情操的艺术,幼儿对于音乐有着相对浓厚的兴趣,利用这一点,教师完全可以将语言运用到音乐旋律当中,让幼儿在学习歌曲的时候不知不觉获得了词汇的积累,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还促进了其语言的表述能力,这种创造性的活动对于幼儿语言的学习有着积极的推动力,这也是单纯的语言教育无法比拟的。

很多幼儿对于美术课有着极大的兴趣,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采取将绘画与语言结合起来的方式提高幼儿语言表述能力,例如:当幼儿完成一幅作品后,教师可以鼓励他用形象的语言或词汇来描述作品的内容,或者创编一个有趣的故事讲述给小朋友们听。在这种轻松愉悦的环境当中既培养了幼儿的绘画能力又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外出活动,比如外出郊游,幼儿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接触到更多新鲜事物,在活动中,幼儿有自由表达的机会,让幼儿在对周围环境认识的前提下积累一定词汇,理解词意,掌握语言,通过教师的指导,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春游过程中,可以让幼儿用语言来表述春游的感受:如,今天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开不开心,为什么开心等等,诸如此类,在这个轻松愉悦的活动中,幼儿会很愿意跟老师一起分享。

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这是一个相对持久的过程,也就是说仅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培养是不够的,必须要让家长积极地参与进来,家长应该意识到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性,注重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可以适当采取鼓励机制去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有语言障碍的孩子,家长与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耐心,通过鼓励让孩子的语言表述能力一步步提高,更有自信。

幼儿园时期是幼儿人生启蒙的第一站,也是影响幼儿一生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抓住最佳时期,对幼儿进行语言培养,创设良好的环境,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学习的乐趣,同时,教师必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保持教育观念的一致性,坚持目标的统一性,这样对于幼儿语言学习的开展才有意义。

幼儿语言的发展论文篇七

由国内外已有研究结果可知,对于分享阅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对早期阅读能力、语言发展的积极作用,较少关注使用何种教学设计或策略有利于充分发挥分享阅读对早期阅读能力、语言能力的促进作用的研究,对分享阅读材料的研究也较少,本文综合分享阅读的理论和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其具体实施策略。

3.1创设宽松、自由的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幼儿主动积极去探索的内部动因。因此,在分享阅读活动中力求让幼儿自主参与,在强烈兴趣的驱使下形成明确的目标和活动参与的心理需求。

我们可以从环境创设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着手。在环境创设方面,开辟图书角或阅览室等阅读区域;区角里投放丰富的材料、玩具,幼儿可以利用这些材料及玩具进行与阅读材料有关的延伸活动;准备戏剧表演的场地、服装、道具等,为幼儿开展角色表演提供方便等等。而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需要教师以幼儿为主体,通过示范、引导、反馈,认真观察幼儿的反应,捕捉教育时机,进行恰当地支持、引导,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大胆地表达、分享、体验。也只有在充分表达的基础上,语言能力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3.2充分利用师幼互动,培养语言运用技能。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语言能力也就必须在交流和沟通中得以发展和提高。在幼儿的语言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幼儿园教师与幼儿的师幼互动来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

在分享阅读中,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教师要在语言与非语言方面向幼儿传达平等、尊重的信号。特别在非语言方面,手势、眼神、微笑、抚触都能向孩子传递信息和情感。其次,教师的语言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是极好的示范,在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运用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语言运用技能,所以,教师应以正确的语音、恰当的阅读行为显现给幼儿,引导幼儿体会、练习掌握,针对幼儿出现的问题,进行恰当地介入及引导,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还要善于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信息向幼儿表达表扬、鼓励、不赞同等反馈,以使幼儿能够学会调节正确的阅读行为和阅读策略。教师在指导幼儿看大读本时,应重点引导幼儿认真观察每幅图,理清思路。教师可根据图中内容,提出相关问题,让幼儿有序观察。通过有效地支持和引导,幼儿的观察不断深入,师幼之间、幼儿之间进行相互交流、讨论,逐步让幼儿了解阅读材料中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前后文字、画面的联系。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用表演、艺术创作或肢体语言来表现阅读材料的内容,使幼儿对阅读材料的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培养幼儿的文字审美能力。

3.3整合其他领域活动,促进语言的综合运用。

语言能力不仅需要在交流过程中发展,而且它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幼儿的思维、情感、社交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参与。所以,对语言的教育也应当整合其他领域活动。分享阅读的读本内容设计正是体现了这种精神,在读本中往往涉及着其他一个或多个领域的内容。同时,可以精选一些优秀绘本作为分享阅读的材料,优秀的绘本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还可以使幼儿在行为养成、社会技能、情绪管理、认知、思维等方面得到充分地发展。分享阅读拓展活动的开展,同样体现了整合的思想。教师结合分享阅读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活动。如利用角色游戏,将分享阅读与之相结合,使幼儿大胆地表达、讲述;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等。通过将分享阅读与其他领域有机地结合,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趋于丰富、完整、通顺,能够将已习得的语言复习、迁移并创造性地运用,这是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综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3.4强化家园合作,拓展语言发展空间。

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场所,而家庭也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园合作,能够有效促进学前教育的质量,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所以,幼儿园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开放日、专家讲座、家长交流会等方法帮助幼儿家长了解、掌握亲子分享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可以布置一些活动,比如让幼儿将幼儿园学习的故事复述讲给爸爸、妈妈;亲子的角色扮演活动等,让幼儿增大阅读量,积累阅读经验,使幼儿既可以在幼儿园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又能够在家庭中继续提高语言能力,并促进积极亲密的亲子关系的形成。

总之,对于幼儿园语言教育来说,分享阅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何充分运用分享阅读,需要我们结合现实情况,纠正语言教育小学化倾向,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促进幼儿语言发展,但我们也不应局限于分享阅读这一种方法,而应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这一任务可谓任重而道远。

幼儿语言的发展论文篇八

摘要: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师资水平较为落后,尤其是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能否有效的提高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学生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因此,民族地区教师的专业发展要突破民族区域和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从一定的外在环境条件出发,根据教师专业当前发展情况采取灵活的、多样化的“本土”途径,从而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内在需求,拓展专业发展途径,提升专业发展能力。

关键词: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教育能促使少数民族地区不断发展和完善,教师则是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历史、自然环境、社会发展水平、知识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局限,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师资水平较为落后,尤其是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我国著名民族学家哈经雄、滕星在分析我国少数民族教育面临的问题时提到民族教育应与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并相互促进。因此,能否找到与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相适应的契合点?能否有效的提高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学生的素质乃至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促进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突破民族区域和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激发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心理、风俗习惯等特征,民族地区的教师无论民族是否相同,都应突破民族区域和民族限制,正确看待所处的社会环境;深入了解当地所在民族的发展历史,民族文化、宗教心理、风俗和生产、生活习惯;加强不同民族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共同促进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同时,要突破传统的教学观念限制,构建具有现代性与传统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倡导终生学习理念;树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意识,积极地进行自我发展。

要让专业发展成为农村教师的一种内在需求,这在一方面,要提高教师自我发展意识,民族地区要结合自身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要求,特别是在农村教育资源的重新优化整合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规划和设计自身的专业发展,加快成长的步伐;同时,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主体反思,以期达到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和反思型教育,通过反思,教师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能力和自我反省水平,促进自身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发展。

另一方面,要完善教育评价、管理机制。在现实中,往往存在这种情况:一方面我们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我发展意识;另一方面却用传统的方式、方法管理教育教学,用旧的评价体系评价教师的工作。这就好比“拴着马的腿,却又要让马快点跑”一样,试想这样的情形下“马”又怎么能跑得动呢?教师的成长具有阶段性,因此,对于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发展性,要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体现民主客观,公平公正。在管理方面,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学习型的校园文化环境,使我们的校园环境有利于教师进行合作、交流,能引发教师积极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能激发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热情,能引导教师不断地进行自主学习,使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内在需要。

二、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优化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环境。

由于历史、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教师的专业发展环境普遍比较恶劣,要优化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环境,首先要从优化民族地区的学校环境入手。农村学校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指校舍、食堂、校园环境建设等,软环境主要是领导的人文关怀、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以及校风学风等。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的改善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政府与社会各界不懈地努力。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努力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民族地区政府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寻求上级的支持;同时,制定各种政策、实施相应的监督措施,鼓励和支持公司、企业参与到农村学校的工作条件改善中来或让部分大学和城市中条件较好的学校扶助一定数量的农村学校,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不断改善学校工作条件和环境;此外,政府也可以号召农村当地的农民为改善当地学校工作条件出资、出力。

另一方面,要加强民族地区校园文化和民族文化建设,首先,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学习型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民族地区教师积极正确的看待身处的社会环境,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创设良好的合作性的工作环境,营造互帮互助的氛围;同时,要加强学校民族文化氛围,对民族地区的教师进行民族文化、宗教心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培训,加强民汉教师间的沟通交流、共同促进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

三、搭建信息技术平台,完善的网络培训机制,拓宽教师的专业发展道路。

培养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农村教育中,影响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的缺乏。因此,要提高民族地区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首先政府要加大经费投入,解决农村学校资源匮乏问题;同时,学校也要利用有限的资金搭建信息技术平台,除了利用教师业务时间集中对教师进行分项培训外,要分层次对教师进行网络平台操作系统、资源利用技术、问题解决方法等的培训,切实提高农村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其次,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网络培训机制,拓宽教师的专业发展道路。相对农村教师外出参加高质量培训的机会较少,借助网络培训教师在获取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同时,还能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农村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培训机制与各个高校、培训机构的专家、学者分享自己获得的教学一线的信息,在获得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指导的同时,也在相互合作中提高了自己的科研能力。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培训开支、减轻培训费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工学矛盾,减轻工作压力。

四、发展教师教育体系,发挥校本培训优势,提升专业发展能力。

对于农村而言,执行中央政策的最大障碍便是经济的制约,因此,要切实保障教师教育成效,首先,政府和国家要加强教师教育经费投入,这也是确保政策得以贯彻的物质前提;同时农村地区要大力加强县、乡两级教师培训、进修机构建设,逐步建立以县级为重点的农村教师教育体系。其次,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师资培训队伍,这样使参加培训的教师能够接触到最新、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信息,获取最实用的教育实践和经验,开阔视野,激发内心需求、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其三,要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和文化特点,合理设置培训内容和方式。在培训内容上要考虑到民族文化的认同、各个民族间的沟通和了解,进一步培养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在培训的课程和教材设置上要合理有效的融入有关当地风俗、宗教信仰、民族政策等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点的课程,这是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民族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在培训方式上要根据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个人需求、兴趣、爱好等不同特点,构建合理的培训目标层次体系。

校本培训是为了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目标和要求,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的一种教师在职培训形式。比较切合农村教师地域分布广、交通不便、经费短缺、工学矛盾较大等实际情况。农村学校需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的校本培训模式,发挥校本培训优势提升民族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到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实际,结合不同民族学生的心理素质、学习和生活习惯开发适合本地区、本学校的校本课程和教材;以校为单位发展校本培训如专题讲座、教学反思、师徒结对、个人自修、行动研究、听课评课等模式,能够有效的克服农村教育资源匮乏,教师在职培训效果不理想的局面。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对自己重新进行角色定位,也在研究和反思过程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趋向完善,实现自我的专业化发展;也有利于立足农村实践进行科学研究,从而找出适合农村教师的、具有很强操作性的校本培训模式,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能力。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星华,何芹.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化初探[j].中华民族教育,2006,(1).

[4]特古斯.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中少数民族教师素质的重建[j].民族教育研究,2007,(5).

[5]朱志勇.少数民族学校教师角色意识初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12).

幼儿语言的发展论文篇九

刚入园的幼儿由于离开父母的保护会显得过度焦虑、紧张,甚至出现会哭闹、拒食等,这时候除了用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比如抱抱他们/摸摸他们的头)来稳定幼儿的情绪外,还应该纳入语言沟通――交谈。

比如以母亲的身份来表现对他们的爱心、耐心、细心,经常与他们一对一或一对二的面对面自由自主的语言交谈,使幼儿在亲子般语言交流中即得到情感的满足,又获得语言发展。发展孩子的语言不能只注重每天的几十分钟的语言教学活动,而应特别关注一日生活中的语言教育。在一日活动中,幼儿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需要,有与人交往的需要,他们会在讨论中学听与说,学会表达自己的意愿。

环境是最好的教具。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就是教育,学会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交往环境来激发幼儿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在生活交往中得到进一步锻炼。教师在创设活动区活动和区域性自主学习活动的环境时,应注意在提供多种活动材料的同时,也给幼儿一个自由交往的空间,让幼儿在教师“监护”的同时能打开心扉,无拘无束地与同伴交流,这样的有利条件可以使幼儿的语言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和组合。

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从“监护”中抽身,着力对幼儿语言的发展进行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和引导。这样,幼儿就可以在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主观感觉、愿望(或要求)的表达以及动手操作等实际交往的互动活动中,使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幼儿的任何进步都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努力,因此可以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机会、家长园地以及家长半日公开活动等方式,提醒家长配合幼儿园使用规范的语言、多与自己的孩子交谈使幼儿得到更多语言锻炼、练习的机会;不断引导孩子对身边的事物多看、多听、多触摸,用感觉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探索、去发现;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使家长了解自己对孩子语言发展的影响……笔者相信只要父母平时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语言环境,孩子就能很好地掌握语言。

要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必须设法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心情舒畅。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怎样,都应抱着积极、鼓励的态度,增强幼儿说的信心和勇气。尤其是对少言寡语的幼儿,更应给予关心和帮助。同时应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和条件。例如晨间接待幼儿入园时,教师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情绪变化,寻找话题与幼儿做一次简单对话。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幼儿的知识经验越多,谈话的内容便越丰富。在引导幼儿谈话时可从气候、植物、动物以及人的服饰和活动等方面的变化着手,将生活各方面特征准确地描述出来,将生活中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概括力、记忆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可以围绕参观对象的主要特征有顺序地提问让幼儿按照参观顺序讲参观的印象。当然教师的提问要尽量明确、具体,富于启发性和兴趣性。在主题谈话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充分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除此之外,看图讲述是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一种好方法,它容易引起幼儿讲述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因为幼儿的“讲述”是一种比谈话复杂、周密的口头语言表达方式,它要求幼儿用比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详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可以培养幼儿语言的概括能力。

幼儿游戏可以有很多种,拼图游戏就是不错的选择,如各种动物、几何形体的图形卡片,以及拼板积木、雪花积木、小太阳设计师积木等结构型玩具,可以先让幼儿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拼插成各种立体结构的物体或画面,然后让他们进行讲述。

由于拼图内容是由幼儿自己创作设计出来的,他们边玩边讲,动静自然结合,这样的方法符合幼儿好奇、好问、好动手的心理特点,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手、脑、口同时并用用语言表达出来,既容易,又具有浓厚的兴趣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除以上几种方法外,绘画讲述、听音乐讲述,排列图片讲述,看展览讲述等都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和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这些都是都是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好方法。

总之,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掌握口语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幼儿的言语,尤其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会有惊人的发展,词汇量增加极快。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最终目标。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它将影响幼儿的将来乃至一生。让孩子拥有娴熟流利的技能和口才,适应这高科技的社会和竞争潮流吧!

幼儿语言的发展论文篇十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期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时期。幼儿园的语言教育,应该以言语教育为手段,以一日生活为途径,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机会,灵活、随机地引导幼儿的语言活动。使他们乐意地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他们积累运用语言的技能,培养幼儿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技能,进而使幼儿在品德和思维等方面都得到一定的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领域能力的发展,我认为:

因为它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调动幼儿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和必要条件。有时,孩子想表达,而成人往往不愿意认真听,甚至无故打断孩子之间的谈话,这样做无疑剥夺了孩子交流的权利。因此成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支持和引发幼儿表达的愿望,为他们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此外,成人应尊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选择适宜的谈话内容、方式和场合,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引发话题,鼓励幼儿的每一次表达,并让孩子通过语言表达体验到语言交流的意义、成功和快乐。同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提倡敢说先于正确。当幼儿词不达意或语句不太完整时,成人不要急于或者刻意加以纠正,以免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给幼儿以挫折感或压抑感,从而失去说话的主动性、积极性。所以,鼓励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比幼儿说得是否正确更为重要。

兴趣是儿童学习的起点,没有兴趣,阅读就会成为一件苦不堪言的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规律,我很赞同深圳四季花城幼儿园的江焕萍老师关于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观点。她认为:首先应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在早期阅读活动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

虹口区实验幼儿园的李建君老师从儿童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开展“广而浅”的语言教育内容值得借鉴:

1、选择幼儿自我认识及日常生活经验为幼儿语言教育内容。这些来自于幼儿自身及日常生活的内容是孩子相当熟悉的,通过老师的合理组织和引导,能让幼儿在回忆相关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处理有关信息,加以整理组织成较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同时又引导儿童对自身及日常司空见惯的现象加以关注、概括和交流。如:小班:“我的家”“扮演爸爸、妈妈”“玩具展览”。中班:“能干的手”“有趣的书”。大班:“生活中的数字现象”“钱币”等。

2、选择幼儿可以理解的社会信息为语言教育内容。如:“足球队赛事”“天气预报”“奥运会”“交通规则”。诸如此类的内容都让幼儿感到新奇,孩子们极愿表达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并常常为之此发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这类语言活动不仅使儿童的语言得到发展并使其社会性情感得到完善。

3、选择幼儿可接受的科技发展信息为语言教育内容。

组织幼儿可感受的、可理解的科技发展信息,深入浅出地予以引导,并为幼儿的语言发展及其他发展服务。例如:“电话”“特殊电话号码”“环保标志”“桥”“家用电器”“漫游时代列车”等等,这类语言教育内容有较大的信息量,不仅使幼儿的语言表述、运用的量大大增加,而且对思维的加工、概括十分明显。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得到整合有效发展。活动采用集体学习和小组学习的形式,主要利用谈话、操作,参观等方法予以实施。

(1)以谈话、讨论为主要的语言教学活动。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采用谈话、讨论的形式,让幼儿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在比较宽松民主的氛围中,表达自己的经验和愿望,与同伴、老师进行多角度的交流。如教育活动“生活中的数字现象”。

(2)操作与讲述相合的语言教学活动。即让幼儿在操作中讲述、在讲述中操作,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幼儿认识和探索新事物时运用,且对儿童的思维发展极有意义。

(3)参观、概括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如到户外找春天、去超市购物、参观自然博物馆、游览雄伟的东方明珠。孩子们边发现、边讨论、边交往、边概括,思维在脑中“活”起来,评语表达也非常丰富。

倾听活动:

a、设置语言区。

b、倾听游戏。*表述活动:

a、日常生活谈话活动。

b、小小广播员。

c、好朋友交流。

*欣赏文学作品活动:

a、观摩影片。

b、小舞台。

*早期阅读活动:

a、图书室、图书角。

b、形象识字。

在日常生活、游戏中,对幼儿实际的言语交往能力给予指导,把语言教育贯穿于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这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环境。第五,其他教育领域的配合也不可或缺。语言教育不仅仅是语言领域的事。幼儿在健康、自然、社会、艺术等领域的学习中,同样离不开语言工具。所以,语言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教师的任务,其他领域的教师也应注意对幼儿语言的指导,配合语言领域教师,共同为幼儿语言的良好发展承担责任第六,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配合可以更好的促进幼儿语言领域能力的发展。语言教师指导和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语言环境,使家长了解自己对孩子语言发展的影响,父母与孩子言语交际应注意什么。

事实证明,只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从整体角度来探索语言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注重一日活动中的语言教育,挖掘潜力,适当指导,幼儿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较为迅速的发展。

幼儿语言的发展论文篇十一

(1)幼儿想象以不受意志控制的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幼儿想象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当幼儿看到娃娃时,就想象自己要当妈妈.但幼儿有时也把现实与想象混淆,如当幼儿听到伙伴津津有味地讲述自己去游乐场玩得特别好好时,他对既羡慕又想象着游乐场有多好玩,就会说:“我妈妈也带我去了.”这并非说谎,而是幼儿将想象与现实混淆.

(2)幼儿的想象有夸张性或不确切性,如幼儿画画时,常把衣服扣子或他喜欢的。

东西画得很大.

(3)幼儿想象水平较低,想象很简单或是零碎、不够完整.如3岁的幼儿,看到玩具的方向盘就会手握方向盘,嘴里不停地“嘟嘟,嘟嘟”叫着,想象着自己是司机在开车.至于开车到哪里?去干什么?则不清楚、不确定.

(4)幼儿已经有了创造想象的萌芽.此时创造想象多依赖于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或听过的故事,或由成人语言的描述而产生创造想象.另外,幼儿5~6岁时能按一定目的想象游戏如何开展,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较有系统而完整地想象出游戏主题和如何丰富主题,深入开展游戏.

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

一、要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使其头脑里充满各种事物的形象,这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基础.因为婴幼儿时期想象的特点是由无意想象到有意想象,主要是再造想象.特别是幼儿初期,想象没有预先的目的,只是在某种刺激物的影响下,自然而然的想象出某种事物的形象.所以,孩子生活内容越丰富,得到各类事物的形象越多,就越有助于想象力的发展.要有计划的经常带幼儿进行参观、旅游等活动,启发他们认识自然事物和各种动植物.孩子在见多识广的情况下,就容易把各种事物的某些特点联系起来进行想象,而想象力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较全面发展,这是创造想象的基础.

三、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培养想象的主动性孩子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发展想象的起点.当孩子发问时,成人一定要耐心完整的给与解释,然后还要反问:你为什么要这么问?你是怎么想的?进而培养幼儿想象的主动性,特别是提出孩子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去进行想象.

四、充分利用文学等艺术,激发幼儿想象力讲故事、猜谜语是激发孩子想象力的主要途径.充满想象的童话和神话故事最能引起幼儿的遐想,所以,要有目的地去选择能够激活幼儿想象的文学作品.还可以采用续编故事、排图讲述等形式来激发孩子,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音乐和美术活动也是发展孩子想象力的有效途径,可供孩子一些展开丰富想象有益于表现的音乐,让孩子根据音乐编动作,通过语言表现对音乐的理解,让孩子画意愿画、主题画、填充画、涂物画,鼓励孩子自己想,自己画,大胆想象,大胆去试,别出心裁.

五、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幼儿的想象游戏是孩子的基本活动,玩具和游戏材料是引起孩子想象的物质基础.要多为孩子提供各种不同游戏材料和玩具,可促使孩子去做相应的游戏,产生相应的想象.如,一副几何图形,可促进孩子自由想象,他能组成自己喜爱的各种形状与物体.要为孩子提供半成品的材料,让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加工、制造、想象.在游戏中,要启发孩子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去想象.比如,在孩子玩娃娃家时,你假装着摸布娃娃的肚子,故做惊讶地说:“呀!这孩子怎么肚子疼啦?”那么,玩布娃娃的孩子就会围绕“孩子为什磨肚子疼”的问题展开无穷的想象.

幼儿语言的发展论文篇十二

现代教育媒体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巨大的表现力,能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的现象、情景、过程,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开拓更广阔的视野。而幼儿的语言是在交流和表达中发展的,语言教学中激发幼儿的兴趣,提供适当的语言情境,使他们乐于交流、乐于表达,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借助现代教育媒体,在语言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和发挥教学技艺与方法,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所以我们借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孩子创设语言学习情境;利用现代多媒体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等特点为孩子的发展思维创设空间;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具有具体感性的立体信息的动态情景,直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使其想说、敢说。

如《变色房子》的教学课件用电脑播放后,幼儿立刻被深深的吸引住了,随着逼真形象的音响和富于动态的情景,幼儿情不自禁地想说乐说,很快进入到活动中。整个活动结束,幼儿还兴致未尽,还强烈要求再看一遍。由此可见,幼儿活动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更重要的是,课件中动态的信息,因为更富有真实感而能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使幼儿不只是仅仅将它单纯地作为某一知识去理解,而是在积极运用已有的经验理解和把握它的同时,产生好奇和疑问,促使幼儿积极质疑。与此同时,教师用鼠标器控制画面,做到动、静交替,使幼儿通过交流、表达,更充实地把握了故事内容,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巧妙运用多媒体可以给幼儿提供真实而丰富的语言情境,可以使幼儿有效地操练、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

在童话表演《小熊请客》教学中,我们让幼儿在看、听动画片《小熊请客》的故事中,让幼儿尽可能地获得语言信息。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为幼儿设计了相应配套的角色表演,让幼儿在动态的画面中,激起表演欲望,使幼儿在看、听动画片《小熊请客》时,就跃跃欲试,情不自禁的模仿动画片中的小动物的音容表情与一举一动。接下来,我们专门组织幼儿进行表演游戏。从而使幼儿既巩固了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又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使他们喜欢表演、乐于表演。

现代多媒体技术有进行定格放大、反复显示画面,同时提供视、听行相结合,把看、听、说统一起来的功能,而且能方便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学材料进行巧妙的编辑和组合,设置思考点,引导幼儿思维,从而在幼儿语言与思维的.整合教育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让幼儿能创造性的运用语言。

如故事《猫医生过河》教学中,整个情节都围绕着小伙伴怎样帮助猫医生过河而展开。为了引发幼儿积极的思维和想象,我们制作了课件。课件中先呈现猫医生过不了河的危难情境,接下再显示小伙伴帮助猫医生过河的种种情境。这样制作的目的是为了制造悬念,让幼儿积极思维,想出许多帮助猫医生过河的办法。当幼儿猜测成功后,电脑及时给予音效鼓励。然后我们再回到前一幅画面,让幼儿进一步展开想象。这样不但增强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还调动了幼儿的思维,使幼儿的语言和思维达到完美整合。

确实,在语言教学中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幼儿的语言学习提供生动形象的画面,优美逼真的意境,悦耳动听的音效,增强了语言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想像能力的发展。

幼儿语言的发展论文篇十三

婴儿时期只有对事物的感知、对事物之间联系的最初认识,基本上没有思维,到了幼儿期,思维的发展开始萌芽,表现在思维开始和语言相联系。但这时候幼儿的语言能力还很低,所以他们进行的思维总是与对事物的感知、和自身的行动分不开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的,离开所接触的事物,离开动作就没有了思维,所以也称这种思维为直觉行动性思维。

如孩子画画时,他不可能先想好要画什么,而是拿起笔就画,画出来像什么他就说是什么。成人要求孩子回答问题时,他常常不用语言来回答,而是用其行动来表示,例如,大人要求一个2岁多的孩子用语言来回答如何去拿柜子上他够不到的东西时,这对于他来说是相当困难的,但他可以用实际行动回答你,他会去搬一张凳子,然后再爬上去把东西拿给你。这种思维与行动分不开,也反映了幼儿思维的间接概括能力很低。

资料。

思维要借助于词来实现,与语言的功能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可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平时父母要多教、多和孩子说话,说话时大人要使用正规的语言,要丰富孩子的词汇,多提供一些概括性的词汇,如动物、家俱、交通工具等,多讲故事。游戏是孩子喜欢的一种活动,在游戏中父母可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来给孩子讲解一些有比较性,概括性的概念,如大、小,多、少,上、下,也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找出相同的东西,借以培养孩子善于区别事物不同点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立即去帮助解决,而要留点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例如东西拿不到怎么办?皮球滚到哪里去呢?培养孩子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一些玩具给孩子,如积木、拼图、组装玩具等,让他自己摆弄玩具,可以使他在玩中去认识一些事物之间的联系,发挥他的想象力,促进他的思维能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