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11-12 05:14:12
- 小编:ZTFB
- 文件格式 DOC
经济是社会资源分配和利益协调的学科,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稳定。总结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展现个性和独特性。通过阅读这些优秀的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开拓视野,拓宽思路,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家风家教汇总篇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家庭文化建设,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城区妇联拟在“三八”期间举办“家风、家教”论坛,现面向社会开展征文活动,欢迎广大家庭成员积极参与。
征文以“家庭”为主题,围绕“家风、家教、家规、家训”等内容,体现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世代传承的好的家风家规对家庭的影响、家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家庭故事、家教随笔和家庭生活感悟等。
1、突出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家风家教故事要贴近生活,富有内涵,感情真挚,引人向善,给人以启迪和激励。
3、征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字数不限,内容真实。
征文报送电子版(电子邮箱:),并请注明作者姓名、身份、单位和联系方式。截止时间为20xx年2月20日。
联系人:智芳。
联系电话:83976180。
北京市西城区妇女联合会。
20xx年1月14日。
家风家教汇总篇二
30多年的飞速发展让中国物质财富有了巨大增长,不过我们也感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困惑,最重要的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间的落差。在这样的前提下,特别需要寻求我们民族共有的价值观念。
民族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念不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它离不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它必须既能够包含大家公认的价值,又能够承接我们自己的悠久传统。
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异常丰富,家训、家教、家风就是极具价值的一个系列。《大学》里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正是个人与国家、社会之间最重要的连接点。每个人都是由“家”走入社会的。毫无疑问,良好的家风、家规、家教对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审美标准、操守品行,乃至生活习惯的形成,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性。社会由个人组成,家风是社会风气的基础。
良好家风的形成必须靠家教。不幸的是,我们今天已经不自觉地将“教育”窄化为“学校教育”,以为“学校教育”就是“教育”的全部。我们并没有将“家教”安置在“教育”的重要位置上。在这种语境下,“家教”甚至成了校外补课的同义词。这难道不让人担忧吗?曾国藩晚年在《与弟书》中写道:“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我们真应该三思其言。
在传统中国,几乎每家、每族、每姓都有自己的家训,通常在汇聚族人祭祀祖先时,由族中长老领诵,敬谨恭读,这就让族中子弟从小耳濡目染。可惜的是,这一优良传统曾经被我们自己摧毁并且遗忘;可喜的是,近年来,它已经在民间复苏并且复兴。凝聚着祖先智慧的教诲、训诫,又重新在子孙后代的耳畔响起,滋润着他们的心田,培育着良善的种子。
以我们吴越钱氏为例,近年已经恢复了祭祖时奉颂《钱氏家训》的仪式。为了便于今人记诵,古老的《钱氏家训》采用了新的形式,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章。“个人”章强调“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家庭”章强调“内外门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强调要慎终追远,教化后人;“社会”章强调“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国家”章强调“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等等。
类似的“家训”不仅是每个家族的财富,也是社会的财富。“家教”不仅关乎每个家族的子弟,也关乎社会整体。良好的“家风”,非常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今天,我们应该认识到,教育不等同于教养,文化不等同于文明。教育必须体现为教养,文化必须落实为文明,才有真实的价值与意义,否则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都是令人怀疑的。从教养、文明的角度看,家训、家教、家风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加不言自明、毋庸置疑了。
家风家教汇总篇三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
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
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
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
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
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
“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
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
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
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
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
我们应该遵守这些家风,做一个守规矩的人。
7月,我从一个女儿成长为一个母亲。
转眼三年过去了,嗷嗷待哺的小毛头也已经长成了满地打滚儿的小伙子,三年里除了建立起了良好的母子关系外还有家规。
记得周末的一个中午,我带着儿子一起在外用餐,餐厅服务员拿了店里的一个小汽车给儿子,他抬头看看我,我示意他接受,于是他高兴地说了声谢谢便开始玩耍,餐毕,我提醒儿子穿衣服准备离开,他急忙说妈妈,等我一下,我看到他找到给他小汽车的服务员并递过小汽车说:叔叔,谢谢你,还给你。
服务员说:哇,你还会拿回来还给我?儿子说:因为这不是我的东西,我不能把它带回家。
服务员摸了摸他的头说,你真有礼貌。
这一切我看在眼里,心里感到一阵欣慰,儿子回过头来对我做了个鬼脸,我冲他微笑,我想,无论他未来能走多远,良好的家庭教育一定是他少摔跟头少走弯路的根基。
家风家教汇总篇四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我们应该遵守这些家风,做一个守规矩的人。
在我家里,父母经常教导我们要做一名诚实、守本分的人.在我大爷爷之辈,家中很少认识字,那时社会正处于文盲的社会,当时的大爷也希望下一代能学到更好的知识,他把当时的田地都卖了,供子女上学,功夫不负有心人,把家里的孩子有的供到国外留学,当是爷爷奶奶也都学到了不少文化知识,在当地不少人夸他英明呢,孩子的教育是离不开家的风气。
社会的风气也很重要,在我们杉洋的一个小镇上有个余先生,他不顾一切的努力为社会做了不少贡献。比如,他出资个人的资金,建设了蓝田书院留下朱熹的足迹和孔子的诗经,还请了老师免费开设国学班和武术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如《三字经》《诗经》《老子》等等。
家风家教汇总篇五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这些建构成一个家庭或家族独特的特色。我们稍加梳理,解读一下历史,不难发现,许多长盛不衰、地位显赫的家庭家族,度会有各自兴旺发达的秘诀——家训,又可称为家风,它贯穿于整个家庭或家族辉煌的始终。
一个家族的振兴与发达,离不开引领家庭家族走向成功者所创立的家风和家教。家风与家教的形成都会经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积淀和努力,它总结了前世中无数家庭的得与失以及经验,结晶成为独一无二、适合自己家庭或家族实际的法宝,引领家庭或家族走向辉煌。
站在历史长河之上,回顾总结无数曾经辉煌一时的家庭,还有那传承已久的国粹——国学,他们的家风各有千秋,其中不乏许多可称为经典的精华:齐家、治国、平天下;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国”,“忠”为岳家之家风;林则徐勤俭持家,生活简朴,他认为“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增其过。”崇尚“俭”为林家之家风;曾国藩以为“勤”为人生第一要义,崇尚“勤”为曾家之家风;优良的家风形成,往往是通过创立者的建立,和几代甚至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践行而形成的,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教育氛围,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不断地践行,形成一种无言、无声的教诲,最为直观、最为直接、最为基本、最为经常的家庭教育,在一代又一代的践行过程中,铸就了家庭言传身教的典范,铸就一代又一代的英才。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富;它弥漫于整个家庭或家族之中,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惠泽于家庭的成员;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
传统中国,人人都崇尚、向往底蕴厚重、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家风;这也是众多人所追求向往的目标之一。对于有着敦厚家风的家庭和家族,众多人都是顶礼膜拜,心仪向往的,甚至渴望进入那样的家族,成为其中的一员。这也是家庭和家族走向显赫和长盛不衰、兴旺发达的根本。
良好的家风可以塑造出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举止,成为人人向往的道德典范,一枝独秀、鹤立于整个社会“圈子”,为众多人,众多家庭所效仿。
家风家教汇总篇六
上学期间,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家风家教格言的知识点,欢迎大家分享。
1、老人有德是最好的风水,最高等的风水。
2、男人要“刚” 。刚不是打人骂人,打人骂人的男人是无能的男人。
3、若不合道,便婆媳不睦,闹得家务不合分居另过,家庭分崩拆离,家道不兴。
4、每个家庭应设想到是自己的女儿嫁进这个家里,家婆应疼爱儿媳妇如同疼爱自己的女儿。如做不到,儿媳会用同样方式去对待她以后的媳妇,造成恶性循环。
5、老人性如灰,温和无火气,少说话,不唠叨,不说家人长短,带头缘起一定互相看好处,还得要兜满家。
6、为人丈夫,要从“三纲”上定住位,三纲是指性纲心纲身纲;不动禀性(不发脾气)为性纲;不起私欲为心纲;没有不良嗜好为身纲。生气是性纲倒;骂人是心纲倒;打人是身纲倒。 “纲”是领的意思,必须要把女人领在道上,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慈儿女。
7、如水一般随圆就方,合五色调五味,原质总是不变。随遇而安,随贫随富,可高可低,如水能养育万物,又不与万物相争,处在最低的地方,低矮就下,常认不是,是为女人的本分。
8、为人妻,自要先从“三从”上定住位,才能助夫成德。 “三从”是指性从天理,心从道理,身从情理。怎样才是“身从情理” ?应做的事,亲自去做。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教儿女,全都是自己的本分。不怕苦,不怕难。做后也不生气不埋怨不后悔。 “心从道理”:指除去争贪搅扰的私心。所思所想的都是如何报老人之恩?如何和睦妯娌,如何教导儿女?心存全家的好处,所行之事,自然处处合道。“性从天理”:以不动秉性为主,还要化除禀性,圆满天性,方能厚德载物。
9、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
10、女人多事,男人无声;女人不柔,家财不旺。
11、男有男的本分,女有女的本分,阴阳各有其位。男子以刚正为本;女子以柔和为本。 “刚”是不动性(不发脾气),“正”是合乎正理。 “柔”要性如水,“和”就要合乎理。所以刚正就是柔和,柔和就是刚正,名词虽然不一样,精神却是一样。
12、 “刚”是不但不打人骂人,而且被骂也不回答、不反驳、不烦恼,如如不动,被骂也不动性(不发脾气)才是刚。顺逆当头,安然自在,做到就是大丈夫。
13、老人托起一家的福报,创造一家的福德。福德是一代比一代强,福报是一代比一代兴旺发达;子孙比你强,说明你有德,否则就是无德。
14、老人是一家的天德星,以德为根。“德”是担当一家的过,和平一家的过。
15、老人如何使一家兴旺呢?就是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德。一方面可修德免罪,一方面为子孙培德扎根,庇荫子孙。
16、老人如大地,默默地承载一切,包容一切,化育一切。老人胸怀宽大,家庭福报就大。
17、老人爱人爱物,家庭子孙就兴旺。如果老人贪了,就将家庭的全部福报吃完了。
18、觉爱无架(价):不抬高身份,不把爱当作买卖。明白对方好处,赞叹对方好处;理解对方的难处,原谅对方的过。如对方有过,能启蒙指导对方改过。
19、教育孩子五步曲:养、育、教、领、导,但不许管。重点要培德,把道德教育好。
20、家庭内的婆媳,全是自外姓来的,到同一个家里,如同母女。
21、家庭角色不同,有不同讲究之道。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女性性情应柔美如水,这样才会旺夫贵己,钱财运气自然随之而来;女性若性情强硬、凶悍、气势压人、顽固偏激、心存报复怨毒,咬牙切齿、怒目瞪眼、结果只会伤人费己,克夫贱己、福报尽失、容貌枯憔。
22、家里有问题,首先是老人行为有漏洞了。一是不守本分,二是过分。
23、家里有问题,老人应生惭愧心:是我老人没做好,有缺德之处,没把家人教育好。
24、家里不管谁有错,不管发生什么灾难和是非,都不外扬家丑。
25、家和万事兴,要想夫贵子贤,就要教敬公婆,日子准能发达。否则富贵花间露,荣华草头霜,皆不能长久。
26、孩子不用管,全凭德行感化。明白他的个性,帮他砍小枝、留大枝。不娇、不溺、不打、不骂。多鼓励,常肯定,少批评,不用物质诱惑。
27、孩子不明理等于是果子酸了。果子酸了要在树根上下功夫。
28、公婆如同一家之树根,想要枝繁叶茂,花香果甜,定要善待树根,往根上施肥、浇水、松土。
29、父母是人伦之始,阴阳之道,阴为母,阳为父。阴阳和,才能万物生长,阴阳不合,精神痛苦,情不投意不合,即生育的子女,性质一定不好,或者儿女缺乏。
30、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31、福德具足、温和厚重叫做性如灰。
32、夫妻之间要做到相互补漏,而不是互相埋怨。
33、夫妻是一家的天吉星,以爱为根。
34、夫妻闹矛盾,一是违背天地赋予的恩;二是违背父母赋予的情;三是违背自己本命多生多劫本分的因缘。违背生命本分的因缘,生命就失去正报的依靠。夫妻分裂,就是生命的分裂。
35、夫妻结合有三因缘:第一,是为了生活上互相照顾,互相关心;第二,是为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为世界留下一个好的人根;第三,是为了更好地关心和照顾双方的父母,让老人放心、欢喜。
36、夫妻道,也就是阴阳道,夫义妇顺,阴阳气顺,互相不克,不但不生病,不夭亡。还能家齐,子孙昌旺。所以,男子要明女人的道,女人要明男人的道,家庭才能合乐。
37、道在恩义并用,相处合道,能侍奉终身。
38、道德是天地的规律,本分是个人的规律,我们违背了规律,人就有灾难了。
39、当媳妇的`,要明理:公婆是一家真正的福报。不要老人,怨恨老人,不肯对老人尽孝等于自己不要福报,也不会有福报。
40、当媳妇的,爱自己的丈夫必须要爱自己的公婆。明白没有公婆就没有自已亲爱的丈夫。体恤婆母以前的奔波劳碌,费尽心力,才把儿子养大成人。不能再使婆母受累,指使婆母做事,或对婆母言行产生怨烦。
41、成家后,男人若不能把女人领到道上,不能上孝公婆,中悌兄弟姐妹,下慈儿女,就是自己十分尽孝,老人也不放心。女子婚后若不能助夫成德,就是自己孝敬公婆,老人也不安心。
42、不造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听是非,要担当是非,不怕是非。调和一家不生是非,不然老人就是缺失。
43、不要怨恨子女,更不能打骂子女,因为子女的成败也与父母本身的心性德行有关,第二要考虑到自己教育的方法是否有不当之处。
44、不要管闲事,不要过多牵挂子孙,“儿孙自有儿孙福”。
45、不要刚暴,不要急躁,不要罗嗦多嘴,更不要去管男人的事。应助夫不累夫。
46、不孝公婆,种下如此之因,待儿女长大之后,定也会受儿女不孝自己之果报。
47、不安排老人做事,他们喜欢什么就做点什么,但要多关心老人,常劝他们多休息。
48、博爱无条件:不管人,不束缚对方。给对方自由权。
50、本来是丈夫的事情,但是丈夫忘记做了,妻子不要埋怨,要认真把事情有做好;反过来,丈夫也要这样做。对方做不到的自己补上去。这就是互相补漏。
51、暴夫则非打即骂,不讲道理。不明白自己责任所在,所以才敢胡作非为。
52、爱是和谐的缘起,也是和谐的总纲,没有爱不可能建立和谐的家庭。
53、爱的标准:真爱无私,觉爱无架(价),博爱无条件,实爱无成见。真爱无私:尊重对方,不给对方添麻烦。
54、 “管”是父母任着自己的性子,找儿女的错处,拂逆他的性子,所以往往越管越管不好。因为用脾气管儿女,不但管不好,反把儿女的脾气激起来,碰起性来,甚至父子成仇,都是父母不明白道的缘故。
家风家教汇总篇七
着实不知如何开篇点题,总觉得无论怎样叙述都显得俗气。
其实,面对此主题长些时间,就有了主意。
我想写一写我的母亲,写一写母亲对我的教育。
在我看来,家风家教是文人眼中可述可书的文字,也是普通人家在生活中耳濡目染的家庭式文化积淀的传承,是潜移默化的存在形式。
说起来,我并非书香世家,直到我祖父一辈才真正的感染些墨水味,但父亲极不乐意被禁锢在校园里,中学未完便辍了学。
那时祖父罕见的愤怒,笤帚、鞋底,对父亲加以棍棒,但还是未能挽回父亲的“倔强”。
当然,这种“倔强”是家庭里绝不提倡的。
祖父生长的年代极苦,吃穿住行都是难事。
听父亲说起,他小的时候和祖父挤在一张不到一米五宽的小木床上,直到父亲出外打工,这种情形才算有了了结。
祖母是一个字也不认识的,纯粹的农村妇女,文化教育就全落在祖父一个人身上。
在这种缺吃少穿、住苦行难的日子里,都是老两口带着四个孩子一起坚持下来的,后再加之祖父的文化熏陶,便多少有了些文人的涵养。
在这里,我不得不提起我的母亲。
我常夸赞我的家庭,皆源于家庭本身的教养。
我的父母文化水平都不甚高,确都是通情理的人,家常道理更是分的明白。
自小家里种菜种瓜,常赶集售卖,从没有一次缺斤短两的情况。
母亲是出过大劳力的人,懂得农村人挣钱不易,几乎每次都会把斤两给到最足。
赶集摆摊是辛苦的,常遇到些不公的事情,比如说蛮不讲理的买家、收摊位税的人。
那些蛮不讲理的买家会恬不知耻地抓起摊位上的蔬菜瓜果塞到已经称好的方便袋里,还无理取闹的说:“恁这都是自家种的,多给点也赔不了”。
母亲看看那人,笑而不语。
反倒是其他通情理的买家会替母亲说话:“人家自己种的也得花工夫啊,你自己回家种上,就不用出来买,还省得你麻烦了”。
那人不搭话,脸涨得通红,悻悻然地起身走了。
而收摊位税的人,都是些集市上的地痞恶霸,是蛮不讲理的人。
他们三五成群地走到摊位前,像一只只神气的大公鸡,披着怪异的“五色鸡冠子”,穿着与集市上大多数人不一样的奇异服饰,尖刻地喊着:“恁这个五块钱”。
“俺一天也卖不到五块钱,再给少点吧。
”那人开始还价,语气里似乎是在央求。
“你要是卖不到五块钱,就赶紧收摊子走人,省得俺动手。
”他们神气的像个皇帝,都不正眼看一下那人。
那人无奈地摇着头,掏出钱来极不情愿地递给他们,嘴里念叨着:“给给给给给......”,他的脸涨得通红,尴尬笼罩了他的全身。
“大公鸡”猛地接过钱,嘴里碎碎地咒骂着,瞥一眼摊位后边的那人,转身离开,继续用同样的语调收着钱。
这些人是极其不讲理的,根本没必要给他们讨价还价,说多少就给多少,省得难堪。
母亲从不和他们打交道,说五块就给五块。
那时我记得清楚,母亲每次都从自己亲手缝的小口袋里翻出五块钱,头也不抬,手一张就给了他们。
母亲巴不得这些人赶紧离开我们摊位,省得妨碍了自家的生意。
一直以来母亲都是如此。
母亲不是强势的人,也不会像很多农村女人一样,敢于在街上叫骂。
我小的时候,像母亲这样的人总少不了在村子里吃些亏。
毕竟农村人文化程度不高,无理取闹的人便多了起来,老实人免不了受人欺负。
这些事情母亲总是忍让着,不予争执。
母亲分得清大事小事。
对于她来说,这种小事母亲是不愿与人争执的,毕竟多说无益。
家风家教汇总篇八
我家一共有四口人。我爸爸是一个比较会疼人的父亲,他很能干,由于是在电器工厂工作的,一般的电器小故障都能修理,所以有很多人来找爸爸修电器,我爸爸一般会先去老人的家看看,会将老人的电器先修理好,对老人也特别尊敬,时时刻刻愿意帮助那些老人。有一次,有几户人家的电器同时坏了,其中有一个老人,虽然他刚下班回来,一身疲惫,可爸爸二话不说,提起工作箱就向老人家奔去,待到夜幕降临,才提着工作箱疲惫地回来。
我的妈妈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她总是在我面前装作一个凶巴巴的人,却在背后细心地照顾我,将我的东西理得好好的,这一切,是在我偶然的一次装睡中才发现的!
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我健康成长,我懂得了尊老爱幼,我懂得了关心别人,懂得了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
家风家教汇总篇九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家的家风家教吗?下面我就给大家说一下我家的家风吧!
我们家的家风就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爸爸妈妈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每次吃饭时,我都是最后一个坐下,因为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先坐下后,我再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坐下。有一次,家里留客人共进晚餐,当时我在外面玩得累了也饿了。于是回到家里也顾不上跟客人打招呼就去厨房吃了点东西,没有想到,客人走后,爸爸狠狠地批评了。
介绍完我家的家风后,我再来介绍一下我家的家教吧,我们家的家教是:“事不过三”同样的事情不能重犯,也许是我每次出去玩时都超过了妈妈规定的时间,因为这缘故,我们家的家教就诞生了。
有了家教家风,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家风家教汇总篇十
我想,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吧!而我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风是尊老爱幼。
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妈妈就嘱咐我们一定要尊老爱幼。妈妈和爸爸当然得一定以身作则啦!所以他们自然而然就成了我们几个姊妹的榜样。
有这样一件事我一直铭记着。那是在一个下着大雪的日子,我和妈妈正在家里吃饭,听见门外有脚步声,妈妈就出去看了看,原来是我二伯家的弟弟呀!弟弟可能是因为跑着过来的吧,上气不接下气,说话也连不成一句话。妈妈见此状况,就去端了杯水递给弟弟,弟弟喝下后就好多啦。弟弟对我妈说:“奶奶胃又难受啦,吃不下饭,咱们赶紧过去看看吧。”妈妈一听着急啦就忙往外跑,连外套也不穿。二伯和爸爸也都追着去啦。
我跟着去啦,到奶奶家后,妈妈问奶奶是哪里疼,怎么个疼法。妈妈得知大概后说:“妈,您先喝点水,我去给您买点药。”奶奶急忙阻拦说:“别去了,外面下着雪呢,我喝点热水就行啦。”妈妈依然跑了出去,买回了药。奶奶喝完药后就躺下了,这是爸才回家呢!以后妈妈每次去奶奶家的时候,就会带些营养品和开胃的山楂。我心里十分感动呀!
还有一次,我和弟弟因为电脑发生了争执,在电脑前抢来抢去。妈妈看见啦,走过来拿支笔在我手上写出四个大大的字—尊老爱幼。我看了十分惭愧,于是让给了弟弟。
就这样,在一次次的改正下,我们家就形成了这个好家风。家里每天都会有欢声笑语,我也会坚持并且让这个好家风传遍天下。
家风家教汇总篇十一
每到春节,有副传统对联是很多人家的选择:“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风吹日晒,字迹或会模糊,但好的家风却会如化雨春风、护着家、护着国。
“俭以养德,德由俭来”,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一直是我家的家风、家训。还记得小时候的我总是调皮,有次吃饭不好好吃,剩了好多,父母则教导我要珍惜粮食,也是从那时候逐渐对勤俭节约有了一个直观的感知。在学了“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这样的诗句之后,更能体会农民伯伯耕作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慢慢的,我越来越觉得父母从小对我的这用教育也是我能够健康成长的护身法宝。
现在,我光荣的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我们党也始终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无论是“空盘行动”,还是我们的“八项规定”,都是在狠刹铺张浪费之风、奢靡之风。父子兵、夫妻档、兄弟帮屡见不鲜,甚至有的是“全家总动员”,把公权变成“私人订制”,最终一起走上了不归路。
节俭,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唯有从小就接受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教育,才能防止产生优越感,自觉克服娇气。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他一贯倡导勤俭治国、艰苦奋斗,要求“一切招待必须是国货,必须节约朴素,切忌铺张华丽、有失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视察工作,刚一到,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告诉他,这上面的东西都不能做。原来这张纸上写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的都包括在内。其实,这样的例子在周总理身上数不胜数,而这些故事至今听起来也让人觉得很有教育意义。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家教这种无形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这种力量无声,却刻骨铭心。可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性。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弘扬优良家风,做好家庭教育工作,这样才能让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发挥其重要作用,这样才会出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的一片和谐景象。
家风家教汇总篇十二
家规、家训其实就是在家庭里形成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也是所说的家风。体现着家人的价值追求和传承。
家风也是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的源头。
家训家规也就是古时一个家族的家法。
我出生于70年代初,小的时候家里就有一些不成文的家规,比如:家中来客人了,吃饭时小孩子是不能上桌一同用餐的,因为习惯所以觉得很自然。
现在的小孩如果平时没有这方面的教育就因为来了客人而不允许其上桌用餐会觉得委屈的,甚至会憎恨起无辜的客人。
这不能怨孩子,父母应该自责,“人之初,性本善”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是看你如何教育。
家规家训最好从孩子小的时候抓起,从娃娃抓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待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后再去教育,让他们改正就很有难度了。
记得当女儿还小的时候(大概四岁吧),一家三口回家过春节。吃饭的时候,我将一块鱼籽用筷子夹给了父亲,然后将另一块夹给了母亲,女儿端着碗在旁边眼巴巴地等着,却没能如愿,满脸的不解和失望,我只是装作没看见。
在自己家里吃饭的时候,无疑这些东东都是她的了,事后给女儿讲了“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的道理,孩子听后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第二年再次回家过年,因为开饭的时间有点晚,家中几个一起玩的孩子都觉得饿了,看到饭桌上摆着做好的几道菜就想大快朵颐,被女儿拦住了,“让爷爷先吃”边说边跑到爷爷的身边说:“爷爷你就先吃一口吧,我们都饿了,您先吃一口我们几个就可以吃了”,大人们听了都笑着称赞说:“这孩子真懂事!”我就是这样在生活中通过一件件小事将家规家训无形地渗透给孩子,让她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理解并遵守家规,成为一个敬老孝亲、爱国奋进的好学生、好青年。
每个家庭的家规都有所不同,有成文的,也有不成文的,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记忆都可能成为家规的载体。
在生活点点滴滴中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塑造着我们的人格。从而带动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向前发展。相信在这些良好家规的影响和教育下,我们伟大祖国的未来一定是辉煌的、灿烂的。
邵耘。
说起家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生活靠自己。这感受的由来还要从父辈们的事情说起。
我爸爸兄弟三个。由于家庭贫穷,我爸老大,必须回农村老家照顾弟弟们上学,放弃了在南海舰队留员(当年全军只有一个名额)。我的叔叔们比较争气,都考学出去了,大叔在潍坊电厂,小叔在河口区政府。叔叔们参加工作后,条件都逐渐的好了起来,可是家里从来不给他们添麻烦,要求不做违背原则上的事情,家风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了。
小时候,家里种苹果园,叔叔想通过单位给帮忙处理一些苹果,爸爸每次都是拒绝了。因为他的原则是――违背原则的事不要做,挣钱要赚踏实钱。
后来,我和我哥逐渐长大,一直没有享受到“有关系”的好处。我大叔当时在潍坊电厂电校当校长,上完电校即可安排在电厂上班。能有到电厂上班的机会在那时别人都很羡慕,说我家以后孩子上班没有问题了,但是我爸不让我们去,说别人谁去不管,你们就是不能去,要好好的学习,靠自己的努力去生活。
在此后的几年里,我度过了艰难的求学之路。参加工作以后,我起初也想通过长辈的关系,能够给找个好点的工作,但是被叔叔拒绝了,自己出去闯荡吧,不然早晚就吃亏的。
当时我还非常的生气,很羡慕别人的亲戚朋友给找的“捷径”,感觉比别人高人一头样子,特别是在我们村里也有个在电厂上班的同姓叔叔,给老家兄弟们又是找工作,又是帮忙做生意什么的。就在前年的时候,那个同姓的叔(正处级干部)被检察院带走了。这时才深刻的体会到,父辈们坚持不照顾、不走捷径,而是给予最大的支持和帮助,方乃顺利走好人生之路。
家风家教汇总篇十三
小时候,家境贫寒,父母是从吃不饱穿不暖的苦日子中熬过来的,我和弟弟虽然没受过饥寒,但是受父母的影响,节俭成了作风,朴素成了习惯。
父母讲求俭朴。油田建设初期,父亲从利津老家招工来到东营,成为胜利油田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母亲作为家属,七十年代初来油田参加劳动。
自我懂事起,看到的便是父亲工作三班倒、白天黑夜加班干活的敬业与艰辛,看到母亲忙碌的下稻田、一日三餐不按时不按点儿的勤劳与不易。经常听父母讲刚来油田时,体力劳动强度大,却吃的简单,住的简陋,条件非常艰苦,干打垒的房子他们住过,就着咸菜只喝稀饭不舍得买馍的罪他们受过,除了干活就是睡觉的枯燥生活他们也经历过。
刚到油田不久,生活本来就不宽裕,又遇上了家里老人生病住院,为此还背上了不少的外债。一个月三十几元的工资,养活着一家老小。父亲兄弟四个,都在老家,生活更是艰难。父母重情义,自己处处节俭,但是老家的弟兄们有个大事小情,都要无偿地援助,一家人却一年到头不舍得添件新衣服。也许是艰苦的日子过久了,节俭便成了习惯。如今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住上了楼房,存有了积蓄,一月几千块钱的工资应该说该享享福了。可是父母在吃上穿上还是保持着朴素的风格,什么剩菜剩饭都不舍得扔掉,经常说:以前这样的剩饭剩菜都吃不上,如今的日子丰衣足食,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知足喽。
家庭和睦友善。父母虽然识字不多,但是为人憨厚正直,团结邻里,与人为善。他们的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做晚辈的,耳濡目染,让我们学会了感恩知足,懂得了和睦友善的处世之道。我是家中的老大,还有一个弟弟,弟兄俩虽然都变成了三口的小家,但是我们相互体谅、相互帮助,相处融合、不分彼此。在照顾父母、家庭琐事等方面,我们也不计较谁多谁少,各自尽着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家儿子每年大学放假回来,住在爷奶、叔婶家的日子多过自己的小家,叔婶也把他当成亲生地看待,什么零花钱、逢年过节买新衣服等都一样不少,孩子们被和睦幸福包裹着,享受着亲情。
父母掌管的这个大家庭,虽然没有算不上是什么家风,但是“朴素、节俭、诚信、和睦”的氛围却影响着我们这个小家。我和妻子在工作上积极努力,对单位忠诚尽职;对待父母也是恪守孝道,经常为他们买一些好吃好喝的东西,以尽孝心;儿子品学兼优,懂事孝顺,在大学入了党,被推荐到山东大学读研,还被导师信任的委以“重任”,负责主持项目管理实践等工作。有时与儿子开玩笑:你身上的优秀品质是怎样炼成的呢?儿子自豪加调侃地回答:一是“优秀基因”;二是“成长环境”.是啊,我也这么认为。如今的父母教育孩子,整天讲道理不如用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行为影响孩子。
向来都是柴米油盐的父母家,虽没有很深的文化底蕴,但是传统美德却代代相传,传递着朴素真诚,传递着和睦友爱,让大家庭中的每位成员无时不刻地享受着幸福一家人的亲情与美好!
郝旭光。
每一个家庭都有属于自己的家风家训,而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家风家训的熏陶中成长,家风家训如同雨露般滋润我们成长。在良好家风的影响下,我健康茁壮地成长着。我的身上已深深烙上了家风的印迹:孝敬长辈、勤劳节俭、甘于奉献。
首先来说说我的爸爸,听别人说我的爷爷在年轻的时候,在战场上牺牲了,当时我爸爸才十几岁,往后的日子我爸爸就和我后来的爷爷共同生活,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在他们相处的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我爸爸对他就像是对待亲生父亲一样,从来没有跟他顶过嘴,甚至连一点小小的争吵都没有,在后期爷爷生病,卧床不能自由行动的时候,是爸爸一直守护在他的身边,照顾爷爷的饮食起居,他们两个人的和睦相处也成为我们村里的一段的佳话。由于受到爸爸的身体力行的影响,在我长大成人后,同样懂得了孝敬长辈是多么光荣和骄傲的一件事,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主动考虑父母的感受,()多为他们分忧解难,不让他们太为自己操心,在后期爸爸生病的时候,我也是尽心尽力的去照顾他,只是最终也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
再来说说我的奶奶及全家,奶奶是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人,她经历了我们这代人想都无法想象的生活,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打我记事起,她就经常给我讲述当时生活的苦,能吃上一口吃的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因此她在生活中是最为勤劳节约的一个人,家里面所有想要扔的东西她都要看看,是不是还能有什么别的作用,经常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但我当时觉得是不是有点太严重了,当我开始上高中、大学的时候,随着学费的增长,物价的上涨,我深深意识到节俭的重要性,虽然从小受家里的影响,自己也知道节俭,但是在上大学的日子里,爸爸为了让我能够在大学吃的好一点,放弃了原来比较舒适的工作环境,来到一线高温的环境,仅仅是为了一个月多挣200元钱,为了能够让我在大学的生活更加宽裕一些,爸爸不辞辛苦,每天下班后回家帮妈妈干农活,而在这样的高强度劳动下,全家人甚至一年到头只有在春节的时候才会买上一两斤肉,平时基本都是靠着自家地里面的粮食和蔬菜过日子,到了冬天和春天没有菜的时候,就靠着提前晒干的豆角、白菜、萝卜等来应付,并且家里的饭菜从来都是,这顿吃不完,下顿再吃,从来没有一个人舍得把它们倒掉,受到全家人这种勤劳节俭的生活品质的影响,我在大学也是刻苦学习,每天在保证吃好的前提下,节约每一分钱,在我们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使得我们的大学生活过的非常的顺利,最终也顺利毕业,找到工作单位。
最后来说说我的姐姐,在我姐姐16岁初中毕业时,当时由于中考没有考好,但也能上个中专,那时候的中专毕业是包分配的,也是很不错的选择,但当时我11岁,马上就要上初中,爷爷又重病在身,全家的收入只是爸爸每月的几百元钱,还有种地卖粮食的钱,要是姐姐继续上学的话,当姐姐上大专的时候我上高中,经济压力相当的大,就在此时,姐姐提出自己选择不念了,说弟弟学习比较好,将来会有前途,希望出去打工,为爸爸分担家里的负担,虽然当即遭到了爸爸的拒绝,但是姐姐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找家里人商量,最终家里仍然不同意,但她还是选择了放弃学业,在城里的餐馆里打工,和爸爸一起供我上学,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很可惜,也觉得自己亏欠姐姐和家人的太多了,我现在只有好好工作,才对得起姐姐及家人对我的付出。
这就是我家里的几个故事,我从爸爸身上学到了孝敬长辈,百善孝为先;从奶奶和全家人的身上学到了勤劳节约,靠自己的双手劳动创造财富,节约生活的一粒米、一滴水,汇聚出更大的力量;从姐姐身上学到了甘于奉献的精神,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一定要甘于奉献自己的力量,奉献自己的才华,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些良好的家风家训伴随着我健康成长。
目前我也是身为爸爸的人了,我一定以身作则,将家里的优良的家风家训展现在孩子面前,让她在成长的过程中明白孝敬长辈、勤劳节俭、甘于奉献是多么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
张亮亮。
中华文化传承千百年,历久弥新,恩泽了无数炎黄子孙,之所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沿传千百年不绝,是因为其核心“孝”道,孝作为各大世家的家训家风,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传承优良家风必不可少的,传承中华文化必以“孝”道为核心。
还记得央视一套的一则公益广告。劳累一天的年轻的母亲,晚上给自己的孩子洗完脚,又大汗淋漓地端着一盆水给自己的婆婆洗脚。孩子没有睡觉,跟在后面偷偷看到了,就仿效着也端着一盆水走向这位年轻的妈妈。
人间自有真情在,那窄窄的楼道,那不太稳健的脚步,还有那微波荡起的水花,孩子纯真的笑脸,再加上那句稚嫩的童声:“妈妈,洗脚。”多么温馨与幸福啊。年轻妈妈满脸的疲惫瞬间化成世间最美的笑容,人间的真情与天伦之乐的幸福展露无遗。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孝心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里面的两位母亲,一位慈祥可爱,一位贤惠孝顺,而里面的两个孩子,一个以身作则,一个懂事可爱,受母亲的影响,小小年纪就懂得孝敬父母。这则广告感动了无数人,很好的诠释了“家风”这个词语,宣扬了中华民族的“孝”,呼吁现在的人们要常回家看看,关爱老人与儿童。“妈妈,洗脚”这稚嫩的童声依然回荡在我们心中,成了“孝心”的代名词,“中华美德,代代相传”也成了我们行动的指挥棒。
我们中华民族有重视家风的传统,讲究道德,勤俭持家,看重亲情,严于教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该在新的条件下,继承和发扬这个优良传统。孩子的未来其实就掌握在成年人的手中,所以,每一位成年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为子女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风。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基础性教育,良好的家风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基石。家风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因此,家长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形成一种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良好家风。
父亲,为人父要关爱教育儿子,形成子承父志的家风,这也是构建和谐家庭达成“家和万事兴”的基本途径。
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中华文化的根源,有千年的渊源。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家风主要是教育后人成为栋梁之才,然做人必先学孝,羔羊尚且跪乳,乌鸦尚懂反哺,人若不孝,何以万物灵长自诩?古人较为重视家风的作用,培养子女以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更兼以悌、忠、信、礼、义、廉、耻,让继承的后人懂得进取,胸怀凌云,心系国家民族之荣辱,会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人民谋福。这也正是我们当代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魂,一个民族必须要有自己的精神,才能把全民族的智慧集中起来,形成无比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财富。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倘若我们都重视家风的作用来重振家风,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会得到弘扬,社会风气将会蔚然成风,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共同把文明美德传承下去,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让中华民族这朵美丽的生活之花开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家风家教汇总篇十四
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重要讲话精神,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正能量,斑竹园镇以好家风助好政风好民风,认真开展“做好家教、树好家风、建好家庭”活动。
根据材料认真“学”。召开全体镇村干部,印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材料及家风家训学习材料,认真学习领会材料精神内涵,用力学、用脑学、用心学,并撰写个人学习心得体会,采取相互交流学习的方式,扩大学习成效,用在实际工资中。
党员带头认真“干”。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好家教、树好家风、建好家庭”专题讨论会,筑劳“思想堤坝”;并结合当前开展的扶贫帮扶工作,让党员干部家属参与进来,树立典型示范,以实际的工作成绩和生活习惯,守好家风,带动全镇群众共建廉洁家庭。
营造氛围认真“传”。在全镇人民群众中广泛开展“传承好家风、弘扬正能量”道德讲堂活动。通过我们身边的真实事例,结合“脱贫攻坚典型”微故事,宣讲传统美德,在群众中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明底线、知荣辱,人人争当好夫妻、好邻里、好子女。
学生拉手认真“教”。在全镇中小学生中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建好家庭”活动,引导孩子们给父母唱一首歌、送一份祝福、做一件暖心事。同时,教育孩子们理解父母的艰辛,发愤图强,成人成才,回报父母,奉献社会,以达到父母、孩子相关教育的成效。
家风家教汇总篇十五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从古至今,《诫子书》、《勉谕儿辈》、《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作为一个寻常百姓家,我的家风就是“踏实做事、真诚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损他人的事。即:做好事,当好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响大家。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家风家规是代代相传的精神滋养。对人的成长而言,家风、学风、社会风气的影响,有一个不断进阶的过程。家风主要是对人生的启蒙,学风是对人生的充电,社会风气则是对人生的淬炼。
家风家教汇总篇十六
1、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
2、一戒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3、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谅互让,互慰互勉。
4、读书,起家之本;循礼,保家之本;和顺,兴家之本。
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每个好的家庭都要有好的家风…在每个美好幸福的大家庭中,都会因为爸妈的陪伴而温暖,同时也伴随着家风的和谐气息。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们从不会互相指责、斥骂,更多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平时在家中妈妈也会常常唠叨在学校应该怎么尊重老师同学,更会讲一些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时间久了我脑海中也会时不时的出现这几句话,与其说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不如说她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导师。
每次饭桌上的话题都是最多的,我总是觉得每天的这个时候都是对一天的总结,当然饭桌上的礼仪是一定要遵循,妈妈常常对我警告的有这几点:
1、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
2、吃饭时严禁边吃饭边大声说话。
3、不能翘腿。等等……虽然还有很多条的规矩但是正是因为有这些束缚着我让我更好的成长。而我和妈妈之间也不仅仅只有这些法则。
“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母亲嘴中也总是挂着这句话。是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我和妈妈做了一个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无疑问的是学习,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加上课外的练习。该玩的时候玩:每个周日妈妈都会带我出去玩,虽然名义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会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这也算是让我“长了见识了”。
常常会听到旁边的人会被这么赞扬“这个孩子真有修养,看上去就很乖的样子。”我想之所以这个孩子会被人这么夸奖是因为她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一个人的修养是一时装不来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们何尝不是处于一个不好的社会环境中,而且他们大多数家中都不会有一个良好的家风,才会导致他们这样,相反如果他们的家人更多一点关爱他们,家中也没有什么不好的风气,他们也不会迈出小混混的这一步。
所以我们要建构和谐家风,父母在家中要学会树立好榜样同样也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学会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学会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父母,尽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现在父母眼前。
用梁启超的话说,“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曾国藩出身于湘乡的一个缙绅之家,标准的“耕读传家”者。所谓“耕”而又“读”,耕则退可以自守,读则进可以入仕。——此足见家风既包含道德提倡,初衷更在于子孙立世、光耀门楣。
曾国藩做了十年京官,平定太平天国立下头功,坐镇两江总督,晚年在写给二弟国潢的信中,总结其祖父星冈公遗教的家风家规,概括为“四字八句诀“。具体内容是这样的,他说:“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吾家世代皆有明德明训,惟星冈公之都教,尤应谨守牢记,吾近将星冈公之家规,编成八句云:“书蔬猪鱼,考宝早扫,常说常行,八者都好,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盖星冈公于地命医家世世守之,永为家训,子孙虽愚,亦必使就范围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家族子弟的贤与不贤,六分是先天遗传,四分来自于后天的教育,我家世代都有明德明训,特别是祖父星冈公的谆谆教导尤其应该谨守牢记,我近来把祖父的家规,编成四字八句,即:“书蔬猪鱼,考宝早扫,常说常行,八者都好,地命医理,僧巫祈祷,留客久住,六者俱恼。”
“书“者,勤奋读书,广博求知。
“蔬“者,自耕苗圃,栽花种菜。
“猪“者,开圈养猪,正所谓”养猪也内政之要者“——有肉吃!
“鱼”者,开塘养鱼,如曾国藩在日记中所写:“屋门首塘养鱼,亦有一种生气。”文正公总结道:“家中养鱼、养猪、种竹、种蔬四事,皆不可忽。一则上接祖父来相承之家风,二则望其外而有一种生气,登其庭而有一种旺气。”
“考”者,及时祭祀,敬奉祖考。在儒家的传统教义里,正像曾国藩祖父所言:“后世虽贫,礼不可堕;子孙虽愚,家祭不可简也。”清明即至,神州山川尽烧钱,遍地英雄下夕烟的景象又将上演,此虽不利于治霾,却大有助于孝道。
“宝”者,邻里亲朋,友善相待。“人待人,无价之宝也。”
“早”者,很明显,早睡早起,生活规律。
“扫”者,洒扫庭除,勤劳整洁。既培养热爱劳动,也彰显居家品位。
上述八项做好了,养成良好的习惯,“常设常行”,落实在行动上,家庭保证和睦幸福。
曾氏的四字八句家风秘诀,用当今的话展开来讲,就是刻苦学习、自食其力、尊长敬老、诚信待人、远离邪恶。此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几多不谋而合,只是,要真正做到并培育为惯常的风气,难上难矣!是故,家风,不是一朝一夕形成,更非只言片语得来。
家风家教汇总篇十七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家的家风,家训。并且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向来重视家教,而家风家训更是重要。而要说起我的家风家训那可要谈谈我小时候的几件事。记得那是一个夏天,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炉一样的烘烤着大地,周围的树木却意气风发,在微风中炫耀着自己那绿油油的叶子,做出“沙沙"的响声。
丝毫不向那逼人的太阳低下头去。而此刻我却在小欢家的后院的一个阴凉处和小欢玩着泥巴,好不惬意。我们用泥巴捏着一个又一个新奇可爱的小动物,一块小小的泥巴在我们手中焕发出生机。其中有一个小马驹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它高昂着头,两个眼睛炯炯有神看向前方,小马蹄用力的奔跑着。
让人有一种朝气蓬勃,奋起直追的感觉!我们越玩越入迷,天都快黑了我们都不知道。这可急坏了家里的妈妈,妈妈在到处找我,我却浑然不知。等夜完全笼罩下来的时候,我这才想起了回家,这才匆匆的和小欢告别,立刻奔回了家。到了家门口,我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心里不断的犹豫着:我回去该怎么和爸爸妈妈解释呢?他们会不会责怪我呢?终于,我鼓起勇气推开了家门,蹑手蹑脚的走了进去。
进了客厅,只看见了爸爸一个人坐在沙发上,脸色阴沉的看着我,我吓得立马低下头去,站在那里不敢动,连大气都不敢出一下。,心里想着:完了完了,这次爸爸妈妈该收拾我了。爸爸给妈妈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妈妈就从外面回来了。我抬起头看向妈妈,妈妈的头发有些凌乱,眼里满是担心和着急,看见我回来了才放下了心来。
妈妈将我拉到沙发前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宝贝,以后出去玩一定要按时回家,不然爸爸妈妈会担心的。你可以玩,但是要有时间观念的玩知道吗,不可以一玩就忘记了回家。一个人做事没有明确的时间来规定自己,是完不成下一件事的,并且这样的人是做不完一件完整的事情的,答应爸爸妈妈以后出去玩或是干什么事的时候,要给自己规定一个可以完成的时间好吗?”说完,和爸爸一齐看向我,我郑重的向他们点点头,并保证以后一定会说到做到的!
从那以后,我的家训里多了一条“守时”这条家训时时的提醒着我,不管是去好朋友家玩还是上下学的时候我总会准时的回家或是准时到校,不再让爸爸妈妈担心。
渐渐地我长大了,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了,只是我很爱挑食,不是挑菜就是挑肉、而且还常常剩饭,吃不完就倒掉,每次洗手洗脸的时候都要用大半盆水,妈妈发现了我这两个不好的习惯对我进行了批评教育,还给我讲了他们小时候的故事。他们小的时候家庭条件不好,吃的都是用玉米珍做的饭,做的馍馍都是用大米磨完的'米麸子做的,黑黑的。
可要吃肉还要等到过年的时候每人才能吃上一点。而水就更珍贵了,他们都是很珍惜的用水,不浪费一点一滴。每天回家还要帮父母们做农活,晚上还要学习。回想我现在几乎天天都可以吃上肉,而水就更不用说了,每天将水龙头一开就可以用水了,我也不用帮爸爸妈妈做农活,回家吃过饭就可以写作业了。
相比之下,我真是比爸爸妈妈小时候过得幸福多了。可我还大手大脚的浪费着,而勤俭节约还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国又是一个淡水资源缺乏的国家,我如此大肆的浪费食物和水真是不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点亮心灵的灯(精选18篇)
- 最新财务审计报告范本(优质20篇)
- 讲文明守纪手抄报内容怎么写 文明守纪讲文明手抄报内容(七篇)
- 培训班结业式讲话稿范本(汇总11篇)
- 最新长期激励实施方案汇总(模板14篇)
- 困难群众帮扶救助方案汇总(优秀12篇)
- 工程项目复盘总结汇总(精选16篇)
- 志愿服务项目事迹材料(大全19篇)
- 2023年困难群众帮扶救助方案(通用9篇)
- 最新商品采购合同模板简易版(精选9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