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11-11 20:15:42
- 小编:ZTFB
- 文件格式 DOC
总结是我们反思过去经历的一种方式,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总结还可以帮助我们反思,找到错误或不足,进而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总结是一个总结错失的机会、总结倒霉的经历、总结失败的原因的过程。
大学生思想建设范文范本篇一
通过科学、有效的政绩考评,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对政绩考评工作提出新要求。
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政绩考评工作应当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和要求。在指导思想上,应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创造政绩的全过程。各级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的过程中,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破除影响社会和谐的体制性弊端,建立适应和谐社会要求的制度规范,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以实现社会公平、增强社会活力为目的,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管理,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在考评标准上,应实现由偏重单一的经济增长向注重社会全面发展的转变。一是由单项考评向多项考评转变。由以往的偏重经济增长指标向社会指标、人文指标、环境指标拓展,用反映社会总体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取代单一的以gdp衡量地区发展水平的做法,使考评指标体现全面性。二是由线性指标考评向非线性指标考评转变。以往偏重经济增长的观点是线性的,认为发展只有单一轨道、单一发展模式。科学发展观注重发展的多样性,强调不同地区可以通过不同的发展路径,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实现所要达到的目标。三是由重硬指标、轻软指标向软硬指标并重转变。不仅重视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可量化的工作的考评,而且重视对那些周期长、见效慢、不易量化的工作进行考评。
完善政绩考评指标体系。
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政绩考评工作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
在经济建设方面,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在做好对gdp增长率、人均gdp增长率考评的同时,高度重视考评经济运行调控、自主创新能力、社会事业和人的全面发展等指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把gdp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等综合起来考虑,主要考评三次产业比重、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物价指数和城镇登记失业率等;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强对人口出生率、人均耕地面积变动率、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城乡综合环境指数、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率和森林覆盖率的考评等。
在政治建设方面,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在科学执政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用科学思想、科学制度、科学方法领导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主要考评施政理念、决策程序、工作成效等;在民主执政上,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权力运行机制,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主要考评基层民主政治、政务公开等;在依法执政上,增强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办事,建设法治政府,保持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主要考评立法、普法、执法、守法等。
在文化建设方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汇聚强大精神动力。对文化活动,主要考评精神文明建设、大型文体活动、学术交流等;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主要考评公共图书馆的数量、藏书量、日接待读者量、博物馆数量、互联网普及率等;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主要考评居民的文化消费占总支出的比重、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文艺演出业、娱乐业、广告业、会展业、旅游业等;对思想道德建设,主要考评思想状况、道德水准、社会风气和文明程度等。
在社会建设方面,努力推进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的全面进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社会事业主要考评义务教育普及率、教育经费支出占财政收入比重,平均预期寿命、医疗基础设施和医疗网点覆盖率,传染病、职业病、地方病和重要疾病(如艾滋病)的发病率等;社会保障主要考评城乡社会保险覆盖率、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率、扶贫济困及防灾救灾等;社会管理主要考评政府施政成本、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处理突发性及群体性事件、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信用环境建设等;公共服务主要考评公众满意度、行政效能及服务质量、社会治安、基础设施等。
推进政绩考评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做好政绩考评工作,就要推进政绩考评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组织考评与群众评价的关系。政绩考评要坚持提高民主化程度,坚持把组织考评和群众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当前,特别应当加大群众参与考评的力度。人民群众是干部政绩的最终评判者,一切政绩都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
显绩与潜绩的关系。政绩考评要坚持显绩与潜绩相统一,克服和纠正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既要注重考评看得见、摸得着的显绩,又要重视考评具有长远影响和作用的潜绩;对工作实绩要充分肯定,对潜在政绩也要积极评价;对物化成果要正确对待,对非物化成果也要客观评价。
个人政绩与集体政绩的关系。任何工作成绩都是所有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成员在围绕整体目标、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也创造了个人政绩。既要避免政绩考评简单地平均政绩,又不能因强调集体努力而否认个人贡献。
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的关系。政绩考评既要看到干部自身素质和主观努力的程度,又要分析外部条件、环境基础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既要看干部在任期内做出的成绩,又要看前任留下的基础和起点;既要看干部某一时期的表现,又要注意考察干部的一贯表现;既要看干部履行职责的一般情况,又要考察其在特殊时期是否能经得起考验。
定性评价与定量考核的关系。对本身有量化指标的工作要坚持做到量化考核;对没有具体指标但非常重要的工作,有可能量化的也要尽量量化;难以量化的,则应采取群众民主测评、群众满意度评价等方式,变抽象为具体。
集中考评与经常性考评的关系。政绩考评仅仅依靠年度的集中考评是不够的,必须注重平时考评,使考评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经常性考评可以及时了解考评对象的工作情况,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干部,也为集中考评奠定了基础,使政绩考评结果更科学、更准确。
大学生思想建设范文范本篇二
[内容摘要]。
化建设和文明建设,关系列一个学校的前景和命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需要我们共同维护,而其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在里面占据了主导地位,养成忍受好的道德修养,对每一个人,每一个学校都是一种无形的无价之宝,学生的道德修养,是一个学校融合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基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只有不断加强公民的道德文化修养,我们的校园文化才会更加灿烂,更加完美。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特别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大学生应加强思想修养,注重锤炼品行,要沿着从合格公民到合格建设者,合格接班人这样一个目标,不断向上攀登,那么,把诚实守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来的,诚实守信是人们立身处世之本和事业成败的关键,也是大学生立身处世之本和最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这期学生干部培训中,院长吴大华先生就曾说过:“诚信是一种规范,是一种规则,是一种忠诚的关系,是协调人际关系的要求,是人际关系的模式,更是社会对人文关系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关系,诚信是一种制度,是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的概念和范畴;诚信是一种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诚信是一种人品,是人品的修养,是做人的基本准则。”由此可见诚信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把重要金钥匙。
“诚信”首先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关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孔子讲“民无信不立”,是指国家的统治者应取信于民,否则就得不到老百姓的支持,那么今天,在我们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同样要大力倡导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以信待人,以信取人,以信立人之美德。
“诚信”是大学生立身之本,大学校园不是世外桃源,社会上的诚信缺失,假文凭,假证书,假学术之风也涉及大学校园,一些学生不守诺言,作风虚浮,考试作弊,贷款违约等不良现象,比较突出,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不能令人满意。例如,在某样签订国家助学贷款协议的200多学生中,仅有3名学生毕业后与银行联系还贷事宜。国家助学贷款之所以面临一些困难,大学生信用状况差是其中一个突出因素。
义,我们愈是理解人生的意义,生活就愈充实,就愈能够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立志成才,就需要全面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想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己,全面提高自己,加强修养,注重锻炼,努力使自己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又具有过硬的科学文化本领,既有健康的体魄,又具有健全的心智。
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在大学生中形成普遍的高尚道德人格,提高道德境界,道德人格是指大学生道德的内在规定性,是大学生的道德尊严,道德品质,道德境界以及所理解与实现的社会道德价值的总和,它是大学生在社会公共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今后的职业生活中道德境界高低的外在表现,是其长期的习惯性的道德行为的升华,这种道德人格,既具有普遍性,又为每一位大学生所特有。
大学生要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努力使自己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创机关报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的目标,努力培养高尚人格,不断提升道德境界,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走好我们的第一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然后努力地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大学生思想建设范文范本篇三
论文摘要:
高校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展开论述,分析其对大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从而提出改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以期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正确地对待和参与高校学生社团。
作为校园文化重要内容的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具有共同爱好的学生组成的一种学生组织,是自我学习的一种形式。同时,是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会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一影响又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1.人际交互作用分析理论。
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柏恩于1959年创立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其目的是协助人们了解与别人互助的本质,教育当事人改变生活态度,对人际交往获得深刻的领悟力,建立成熟的人际关系。在团体中,成员可以通过他人的示范,逐渐了解自己的人格结构,并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团体成员的互动,还可以使成员增加对自我与他人的觉察力,帮助成员把焦点放在生活中要改变的事情上,并能重新做出决定。
2.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他的基本观点是个体的行为不是由动机、本能、特质等个人内在机能决定的,而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即行为、环境与个人的内在因素三者相互影响,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他还认为,人的大部分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他人,模仿他人而学会的。在观察学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如果环境发生变化,人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对榜样的观察是学习新行为的条件。
3.当事人中心治疗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有理解自己,不断趋向成熟,产生积极的建设性变化的巨大潜力。在团体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信任,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可以使成员降低社会屏障,毫不受防御机制阻碍的揭示自己的情感,即真实的自我。在团体的发展中会使每个成员体会到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关心,从而增强其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加强责任感,改变自己不适应的行为,学会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使生活更丰富,更有意义。
4.平衡理论。
心理学家海德提出的平衡理论认为,个体本身与外界环境是处在三角关系中的,即自己、他人、其他事物或人三个元素,它们或构成肯定关系,或构成否定关系,如果三者处在肯定关系,则呈现平衡状态;如果三者处在否定关系,则呈现不平衡状态。当处于不平衡状态时,会引起心理的紧张和压力。这时,人们往往会通过改变对事物或他人的态度来恢复平衡状态,以减轻心理的紧张和压力。
5.群体动力学。
该理论研究群体的形成与发展,群体内部人际关系及对其他群体的反应,群体与个体的关系,群体的内在动力,群体间的冲突,领导作用,群体行为等。研究表明,民主式的群体气氛,能提高工作效率,成员之间充满信任,从而能够激发成员的创造力;群体的内聚力对群体的活动有重要影响,高度的内聚力,会提高群体成员的士气,明确活动动机,自觉努力地完成群体工作。
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扩招,生活公寓化的形成,完全学分制的实施,传统的正式团体如班级、团支部、学生会和集体活动往往只能满足学生共同的、普遍的需要,对于不同学生的一些特殊需要难以兼顾,不能适应和满足大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等多方面的情感交流和兴趣爱好,而高校学生社团的出现恰恰满足了这些需要。
青少年所面临的两个主要的发展性任务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以及防御自我同一性的扩散。对于大学生来说,学生社团可以给他们提供方便的机会结识新的朋友,给他们带来许多共同乐趣,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动机,培养探索性学习的能力,问题解决技能和团体精神,参与社团活动是他们适应生活的一种主要途径,能避免孤独和抑郁的产生,并会带来社会卷入的增加与心理幸福感的升高。
以上提到的对大一新生的影响表现的尤为突出,新生社会阅历浅,独立生活能力又不强,又刚刚离开家庭和父母,思想极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和冲击,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与矛盾,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强烈的交往需要与社交恐惧的矛盾,强烈的求知欲与识别力低的矛盾,广泛的兴趣与目标感丧失的矛盾等,使新生极其容易出现心理不适。学生社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参与社团活动有利于这些心理问题的解决。新生在社团活动中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拥有积极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适应能力,可以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促进自我发展及社会性的发展。
社团活动对贫困生的意义也是重大的。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一个广泛关注的话题,他们中的大多数是能够乐观地面对挫折,直视压力,善待人生的.。但也有一些贫困生不能正确对待多方面的压力,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自尊心强,虚荣心强等,因而积极的社团活动,有助于贫困生克服心理障碍,重新获得希望和与命运斗争的勇气,增强自信心,自强自立,奋发成才。
不恰当的社团活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规律,造成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睡眠和饮食不规律等。如果社团交往完全代替了班级、团支部、宿舍等传统正式团体中的关系,则会导致低质量的人际关系,降低大学生的社交能力,使他们在面对传统正式团体的关系时更加缺少准备,使得自我效能感降低。有的学生把社团作为躲避系科、班级等的避难所,也有部分学生变成社团成瘾者,相应地,他们参加传统正式团体或主流社会交往的行为就会减少,这就容易导致社团积极分子被原集体的精神隔离,缺乏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和社会性交往,从而造成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缺陷。
学生社团的消极影响还体现在社团间缺少实质性的竞争,会员积极性降低,难以组织行之有效的活动,使会员参加社团活动的热情下降,很容易产生脱离社团的心理,导致恶性循环。社团活动的组织策划者,在开展社团活动时,往往凭个人好恶,想当然的开展活动,没有征求社团其他成员的意见,没有集思广益,这样的活动主题不能吸引人,给会员的帮助不大,浪费时间;加之有些社团成员之间不团结,争强好胜,各行其是,使得社团活动也杂乱无序,很难达到成员的预期。缺少民主精神,没有完整的选举制度,未选出优秀的“领导”,社团内部缺乏文化内涵,缺乏凝聚力,社团活动经费的滥用,评优时不能名副其实,使得社团成员降低了对社团的信任度与参与热情,对社团失去信心,从而减少活动次数,感觉不能达到加入社团时的最初目的;又联系到选择社团时,社团给出的种种承诺,成员会有“花钱被骗”的消极心理,而这种消极心理可能会影响其观察社会的角度与心理,严重的还会对其自我评价产生怀疑,影响其价值观。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社团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性的活动中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提高能力。
2.社团活动的安排要做到张弛有度,在适当的时间集中开展高质量的社团活动。
3.社团积极提供友爱、尊重、理解的良好人际氛围,使学生在互相交往中学习与合作,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改善学生的情绪状况,缓解大学生中常见的抑郁和敌对情绪,营造和优化健康向上的社团环境,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4.社团负责人应注重自身人格魅力的培养。
5.社团在活动的选择上应做到数量与质量兼顾,始终坚持社团的宗旨与承诺,实现目标继承。
参考文献:
[1]李雪梅.浅析大学生社团的作用.科技信息,(5).
[2]吕红梅.大学生社团建设:问题与对策.钦州学院学报,2007.10第22卷(5).
[3]王多明.当下大学生社团特点问题及对策.昌吉学院学报,(2).
[4]杨喜添.浅议大学生社团的建设与管理.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5.
[5]张文学.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其指导.中国青年研究2006.6.
[6]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7]全国13所高等院校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9.
大学生思想建设范文范本篇四
学习一直是学生的主旋律,对于咱们医学生更是重中之重啦。每天繁重课业有时真的觉得很累,但是谁让我们当初选择了这个专业呢,既然选了就不要后悔,要做到最好才对得起自己和父母嘛。
不管是班级的活动抑或是年级的,学院的,学校的,我们都会积极的参加。是的,我们是团结的,温馨的三班,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做什么都会觉得特别的有干劲。学风建设月过去了,但我们班的活动还会继续。为了争取成绩更上一层楼,四六级早日通过,我们会一如既往,继续坚持。这个学期也即将步入期末,最后的总复习阶段也是我们最需要抓紧的时刻,让我们一起努力为着美好的未来加油吧!
大学生思想建设范文范本篇五
大学生学风建设是每个高校都在做的事情,良好的学风建设对于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帮助很大,能有效改善高校学生的学习气氛和健康积极的人生观,能够帮助那些整天躲在寝室足不出户的”宅男“积极走进社会,良好的融入到大学生活中,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学风建设对于培养学生努力进取以及奋发图强的精神有很大帮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由于学生在经历了九年寒窗苦读,终于走到大学,很多学生就认为可以暂时放下紧张的学习,好好享受下人生。但是大学是提升大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健全人格的场所。因此高校学风建设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并帮助学生建立充足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通过自我努力,就能很快发现高校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得学习兴趣越来越浓。
(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大学生上大学最重要的目的是继续接受教育,强化自身专业能力。大学生学风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狐学生树立坚定的学习动力和方向。通过帮助学生树立目标,鼓励学生不断突破自我,从而逐渐走向人生巅峰,使得大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和社会责使命感。学风建设还体现在能够通过兴趣吸引到一批志同道合的学生,并通过相互鼓励、相互竞争从而达到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能够考上大学的学生在中学时代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但是到了大学,就会发现到处都是”高手“,就是难免使得有些学生优越感荡然无存,甚至变得自卑孤僻。而大学生学风建设就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育中,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激励和鼓励,并积极培养学生之间成立兴趣小组,通过小组互助的方式来达到学业的提升。由于大学生处于年轻气盛、不服输的阶段,通过志同道合的同学的鼓励和激励,能够很快刺激学生奋发图强、迎面赶上。而且通过学习小组能够较好的加强学生融入大学生活,从而在人际沟通中加强自身的社交能力,并逐渐完善自身的性格。
(四)减少学生考试压力。
由于当前大学考试十分频繁,这对很多偏科的学生是一件十分头疼的事情,尤其是在考英语四、六级中,很多学生就会出现考前抑郁症,很多学生担心考试过不了,会影响学位。这种焦躁、不安的情绪会一段时间伴随学生,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考试正常发挥。针对这种情况,大学生学风建设就要积极搭建良好的学习的平台,通过在日常学习中的不断的演练和知识巩固,从而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从而在考试前,就达到了”城中有粮、心里不慌“的良好心态。
(五)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有很多学生虽然学业很好,但是其性格却并不健全,有的甚至比较情绪化,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变得焦躁和不安,甚至还有攻击性倾向。真对这一点,高校学风建设就针对学生具体的情况,通过各种方式缓解学生不安的兴趣,并努力让学生逐渐融入到正常的大学生活中,逐渐和身边同学展开良好沟通,从自闭、孤僻中脱离出来。此外,学风建设还通过开展各项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各种兴趣,学生在参与各种大学社团中逐渐找到更多的兴趣志向,并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
(六)帮助学生避免网络的诱惑。
由于当前处于信息时代,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很轻易连接到网络。这就导致了很多学生长时间沉溺于网络世界,甚至不能自拔。因此,就需要紧抓学风建设,对学生的上课考勤进行严格的检查,同时在学生上课时,使用科技手段屏蔽课堂信号,使得学生无法在上课时玩游戏,这样就会降低学生的沉溺度。
学风建设是高校的'长期任务,也是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此只有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所回报。
(一)开展各种思想教育活动。
高校学风建设需要采用各种的手段和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由于高校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思想的人格,因此并不能像对待中小学生采用课堂教育的方式进行。而是要通过组织各种社交活动、课外活动来进行。并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让思想品德、”三观正“的学生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影响和感染其他学生,使其能够明白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自身今后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也要通过积极的一对一沟通,将学生一些独特的”见解“进行合理解释和纠正,从而完成对学生的”三观“教育。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高校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学习兴趣普遍下降。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学风建设就需要在大一时期将本专业优秀的企业的人力资源专员请进学校,并以企业的角度来讲述专业知识对于今后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告知学生如果不能在大学时期掌握扎实的知识体系,就无法在今后的职业生涯获得较好的发展,收入会直接体现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这种”现身说法“的教育,从而给学生震撼,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三)开展各种奖惩措施,提升学生的竞争力。
由于高校学生都是年轻气盛的青年,拥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并不会轻易服输。因此高校学风建设就要积极开展学习互助小组,帮助学习兴趣差的学生提升成绩。通过各种奖惩措施来不断激励学生,这样就能较好的利用学生的进取心从而帮助学生有效的提升学习动力。
(四)帮助学生树立成就感。
学习是一种不断接受挫折和成就的过程,不论是多么优秀的学生,都会经历各种学习上的挫折,但是也能收获更多的成就感。但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收获更多的只是挫折感,这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学风建设就要适当的根据这些学生的长处增设不同的竞赛。例如有些学生擅长跑步,就可以通过班级比赛发扬学生的长处,并提升学生的成就感,通过不断鼓励和激励学生,让学生获得充足的信心和动力,进而将这种信心带入到专业学习中,再通过学习小组的努力,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学生思想建设范文范本篇六
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教育,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志愿服务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提高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精神成人”是相对于“生理成人”而言,大学生的成长关键是“精神成人”,其核心就是持续地向自己追问“如何做人”,而应该从“人与自我”、“人与国家”、“人与世界”三个维度去思考。一个大学生人生的质量不仅取决于他的知识,更取决于他的道德。能否把大学生培养成长为“四有”新人,既是衡量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也是衡量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由此可见,当前强调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1、缺乏崇高目标,道德观念模糊。他们心目中没有崇高目标,是没有长大的“精神成人”,认为还是“得过且过”的好。不要说承受应承担的社会道德责任,就是连起码的社会公德也似乎忘却:对于个人的学习责任忘得一干二净,上课不顾及老师、同学的尊严和校规校纪,坦然地睡觉、玩手机、玩游戏,逃课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而且振振有词:“分不在多,六十分就行;学不在深,一抄就灵”。凸显胸无大志,理想信念淡薄,道德素质低下。这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大障碍。2、讲实惠、图实利,凡事不是道德在先,而是有利就图。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以功利为标准,关心权力的获得远远超过了关心义务的履行。比如,在评优、评先、评奖时,捷足先登,当仁不让,可是履行义务时却是能推则推,能逃则逃。这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需要克服的障碍。
在当前条件下,更要在全体人民中尤其是在大学生中,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扶贫帮困,为社会多做好事,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坚持为人民服务这一核心,与志愿服务的宗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是一致的,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抓住了“为人民服务”这一道德建设的核心,就抓住了志愿服务的'宗旨和精神,深刻地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志愿服务就必然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
志愿服务目前已成为规模性的学生参与活动,他们在帮困扶贫、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社区建设、社会公益服务等方面重点开展活动,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在大学校园里,志愿服务被大学生看做是在新形势下弘扬雷锋精神的又一次实际行动,“志愿、奉献”精神仍然被大学生认同。大家都在期待着一个个“雷锋”的出现。而新时期产生的志愿服务却满足了千千万万个大学生的心愿,这也是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的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参加关爱老人、留守儿童,到社区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或者参加社会公益组织组织的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等,有助于加深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内涵的深刻理解,同时通过实践锻炼,加深对于大学生道德认识的深化,能够上大学生在奉献的基础上感受到道德的真谛,转变过去队伍道德的浅显认识。
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能够达到奉献爱心、锻炼身体的目的,还能陶冶他们的情操,愉悦他们的身心。让他们在内心深处认识到了奉献的美,认识到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深刻内涵。同时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他们又结交了一部分新的朋友,学到了一份新的技能,增加了阅历,增长了见识,同时他们的付出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感谢,大学生也感受到了一种新的认可感,这些都是他们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很难得到的。
广大学生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个人的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同时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是选择放弃,而是锲而不舍的坚持,所以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广大学生的抗击打能力得到提升,分析问题、解决困难的能力得到了增强。所以志愿服务磨练了大学生的身心、强健了大学生的体魄,坚定了大学生的道德信念,这些永远是单一的课堂教育所不能替代的。
志愿服务奉献的是爱心,对于参加志愿服务人员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大学生会自觉的摒弃获得行为和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志愿服务弘扬的是正能量,也就要求参加者要有正能量。所以志愿服务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是一种促进,是一种提高,是一种鞭策,从这个意义上讲,志愿服务对于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大学生思想建设范文范本篇七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高校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可以增强大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毕业生数量的急骤增加。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等问题更加突出.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反映了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一些不足.也折射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中的学风建设问题。
就业指导与学风建设是高校学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两项重要工作.毕业生就业必然要求高校为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良好的学风也必定促进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推动学生更好地就业。将两者结合起来。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将促进高校学风建设,也必将提升高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持。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反映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和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目前大学生就业状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步改革和发展。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教育已进人大众化阶段。体制改革以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取代了传统的计划分配。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形式。因此,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高。就业观念上存在较大的偏差,自我期望值过高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学生转变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显得十分重要。
2.从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反映了当前高校当中普遍存在的就业指导方面的不足。
从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学生的就业观念上有较大的偏差。普遍眼高手低;在就业竞争中,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综合能力和总体素质还不能达到一些企业的要求:这就说明了我们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力度不够。就业指导针对性不强,指导效果不理想;就业指导教育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普遍显得缺乏生气与活力.造成了很多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在遇到就业矛盾和问题时束手无策。
3.就业指导方面的不足折射出目前高校学风建设的不足。
大学生的就业和学风建设就像两面镜子。相互折射着。不断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毕业生在就业中表现的情况反映了高校学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如:有的大学生平时学习缺乏远大理想。精力投入不足,对自己人生、工作缺乏目标;有的大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纪律松散。不讲诚信,在就业时形成了有专业有能力。无信用的现象;有的大学生严重缺乏自我管理;目前大学生中基本是独生子女。不少学生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刚踏上工作岗位就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心的现象,很久都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这些都普遍反映了我们在学生的日常学风建设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和学风建设的关系。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与高校学风建设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可以增强大学生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以就业指导为切入点.进一步推进高校学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就业指导与学风建设目标的一致性。
高校的就业指导就是指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形势、就业观念、就业需要等综合能力素质及有关就业的一系列问题的咨询、指导过程,是帮助、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一课。学风建设是指高校根据学风的特点、规律和目标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在校学生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治学精神、学习纪律、学习考核等诸方面所施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管理,是融德育与管理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在就业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就业指导和学风建设客观上就更要求在校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学习各项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综合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及时调整学习方向.为今后就业及发展奠定基础。2.就业指导是学风建设的有机载体。学风建设是就业指导效果的有力保证。
毕业生就业竞争。说到底是学生综合实力、综合素质的竞争。而综合素质的提高与高校学风建设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优良的学风能促使学生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它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的青年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的学风建设在加强各项软硬件建设,健全规章制度,优化校园学习环境的同时。还应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其紧密结合.努力使就业指导成为学风建设的有机载体.使学风建设成为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就业的坚实基础。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市场竞争力。
三、切实加强高校学风建设。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1.引导学生为就业而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职业目标。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对其日后的奋斗和努力是非常重要的,而良好的学习风气能有助于其在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职业规划的推动下建立学习主动性、求知欲和刻苦学习的意志力。因此。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应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和目标,让其对自己将来的就业有很好的规划。为就业指导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以就业为导向,将就业指导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学风建设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让学生将就业与当前的努力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在基础知识的巩同、专业知识的深入和综合知识的提高上有所突破,引导学生适应严峻就业形势下的就业竞争。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仅是指导学生如何找工作,而更要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发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创造、创新能力。就业指导也不仅仅是简单的政策答疑、面试应聘指导.而是指导学生如何提高就业素质.指导学生如何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对未来人生的综合设计。在优良学风的浸润与熏陶下,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为实现毕业后的顺利就业打好基础。
3.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良好的学风包括学生的自立、自理、自强不息的能力。大学生毕业后经过一定时期的培养与发展,必将职业分流,走上各级岗位成为国家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因此大学生的职业能力、自我管理意识和日常文明行为的培养不仅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是在好的学习风气和氛围中逐步形成的。我们在抓好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利用这些平台实施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自我管理等方面的教育.从而建立大学生自立自强、文明上进的良好学风,使当代的大学生拥有高度的自制力和事业心.爱岗敬业。勤奋奉献。在当今价值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顺利就业。并事业有成。
4.运用校园舞台,增强责任意识。
当代的大学生多数出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独生子女的优势和弱点十分明显.因此,应在学风建设中运用校园舞台和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校园文化建设和爱校荣校的思想教育,加强团队协作精神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各项素质.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展现自我价值。
四、总结。
总之。学风建设是学校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针对大学生在就业中反映出的学风问题.我们应以就业指导作为重要切入点,进一步加强高校的学风建设,努力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有效地促进学风建设.从而使我们的高校在2l世纪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大学生思想建设范文范本篇八
她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期间将牵涉到诸多方面的因素本文从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重要性、社团现状及对加强社团建设的几点建议三个方面对高校学生社团建设进行论述。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陶冶思想情操,展示才华智慧的广阔舞台。在新时期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参加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是关系到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共青团事业不断发展和党的青年工作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大事。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促使他们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爱好自愿组织和参加活动,寻找各自的舞台和位置,以求最大限度地锻炼自己,努力成长为符合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大学生的这种内在的需求与社团活动的性质、目的、功能是基本吻合的。社团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在社团中,大学生可以接受多方面的锻炼和培养。学生社团作为高校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因为其专业的交叉性、活动的`实践性、组织的社会性而具有实践和教育功能,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有效舞台,也调动了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共青团组织要服务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青年学生的具体利益,真正赢得青年学生的认同和支持,就必须大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促进学生社团的繁荣发展。
2、加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是传承和培育校园文化的客观要求。
校园文化是高校广大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紧密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校园文化的建设、繁荣和传承,要落实到不同的层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促进了校园文化多渠道、深层次、高质量的发展。一所高校长期形成的文化积淀、办学理念和人文精神可以通过学生社团加以传承,这是因为学生社团活动有利于把大学生吸引到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来,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有利于通过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展示,塑造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实践证明,学生社团建设是否规范,作用发挥是否正常,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均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不断提高社团活动的层次和影响力,充分发挥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传承和培育校园文化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视第一课堂教育,以两课教师为主力,以教室为阵地,以灌输为主要方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以往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还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积极创新,拿出更多、更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在学习生活中诞生的学生社团的多样化,使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可以通过学生社团这一重要的“中介”,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群体凝聚功能、思想教育功能,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熔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寓教于乐的活动,把大学生共同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改变过去“你说我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引导大学生在自我参与、自主思考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和氛围,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学生社团以其具有的群众性、民主性、多样性、实践性等特点吸引着广大青年学生,使其在成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载体的同时,也逐步成为高校团学组织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和阵地。当前,社会生活的多元化,弹性学制,完全学分制,以及大学生追求个性发展的内在需要,都为大学生社团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外在环境和深厚的内在基础。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社团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就必须从在素质教育中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上认识和坚持学生社团建设的方向,增强责任感,全面了解学生社团的发展状况,把握学生社团的发展规律,不断推动学生社团持续、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使素质拓展计划落实在丰富多彩的具体社团活动之中。
1、目前高校的社团大都挂靠在校团委,由校团委负责全部社团管理。这种管理体制的好处是团委代表学校谙悉全校社团整体的发展情况,同时学生社团具有较大的自由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了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组织的目的;但另一方面,由于校团委本身事物繁多,资金有限,社团只是其工作内容的一小部分,却又是耗费较大的一部分,因此,很容易造成兼顾不过来或兼顾不好的局面。
2、从目前各高校的社团建设来看,虽然社团组织较多,但由于管理松散,活动缺乏新意甚至很少搞活动,学生参加的兴趣不浓,会员流动性很大。尤其是在学分制条件下,课程的成绩和“学分”成了学生关注的对象。有学分的课程或者特别有吸引力、专业性又较强的活动会努力学习、积极参与;没有学分的课程或活动往往放到第二位考虑。
3、各高校在正式成立学生社团前,往往会要求社团找一个指导老师。现在,各高校学生社团的教师指导力量主要来自团委,团委教师一方面负责社团的登记、管理、奖惩,另一方面又负责大型活动的具体落实。虽然有些社团找了专业老师做指导,但专业老师往往有课才来学校,平时根本见不着面,指导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光靠团委教师抓,一些辅导员(学生工作秘书)参与指导和管理显然不行,一则专业不同,无以服人;二则心有余而力不足。
4、社团的运作缺乏资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目前,社团资金的筹措一般有三种方法:从校团委的行政经费中拨划;会员所交纳的会费;企业的赞助。三种方法中,后两者虽为活动资金的主要来源,但一个数量有限(会费至多每学期几百元),一个不稳定(热门社团所获投资大,冷门社团获投资机会小)。因此,社团活动要上水平,出成绩,学校不出一定的经费是不行的。当然,投入大不等于乱使用。具体使用时还要严加审批、考核,不符合规则的活动一律不批,批了的就要批到位,保证活动顺利开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南律师协会协议书 河南省律师协会工作委员会(六篇)
- 2023年开学第一课范文如何写(优质20篇)
- 诊所增加项目申请书范本 诊所增加项目申请书范本怎么写(5篇)
- 最新景观设计方案汇报范文通用(通用10篇)
- 2023年教师出国辞职申请书简短(优质15篇)
- 体育伤病不考申请书 不能体育考试申请书(三篇)
- 绿色公益社团申请书如何写 绿色公益社团申请书如何写范文(二篇)
- 最新入驻申请书说明怎么写(大全18篇)
- 2023年主管职务晋升申请书范本(汇总18篇)
- 小区装门禁的倡议书范文(汇总17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