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生态农业景观美学论文范文简短(模板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16:20:30 页码:11
生态农业景观美学论文范文简短(模板12篇)
2023-11-22 16:20:30    小编:ZTFB

教育总结是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的重要方法,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更富有表现力,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这些范文不仅提供了结构和内容的参考,还展示了不同的写作风格。

生态农业景观美学论文范文简短篇一

第一阶段:城市商业银行建立。城市信用合作社自成立伊始存在着资本金不充足、资产质量低、不良资产比率高等问题,为克服城市信用社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经营素质参差不齐的弱点,城市信用合作社开始合并为地方商业银行。1995年6月22日,深圳城市合作商业银行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城市商业合作银行的诞生。

第二阶段: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3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发出通知,将城市合作银行改名为“xx市商业银行”,简称“城市商业银行”。

第三阶段:尝试跨区域经营。上海银行12月16日宣布,经中国银监会审核,宁波银监局已同意上海银行在宁波筹建分行。中国银监会表示,按照“扶优限劣”的原则,对于达到现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等以上水平的城市商业银行,将逐步允许其跨区域经营,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开始了跨区域经营的尝试。

二、制约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份额低。

中商情报网研究显示,截至底,中国136家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41320亿元,~20间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3.1%,存款余额33928亿元,城商行总体和单体均实现资本达标;全年税后利润407亿元。但是城市商业银行依然不能与国有股份银行相比较,其资本在银行体系所占份额较低,所以其影响力比较低。

(二)城市商业银行历史包袱沉重。

城市商业银行承接了原城市信用社大量不良资产,背负了原城市信用社留下的沉重的资金包袱,先天不足,成为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的共同特征。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均要求,本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巴塞尔委员会规定的8%的最低标准,否则,将对其经营活动进行限制。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尚未达到8%的最低标准。

(三)市场地位不清。

随着规模和业务的扩张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对市场定位和自身优势认志不清,盲目地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争夺大企业、大项目,不仅背离了“市民银行”的初衷,也使风险进一步增加。

三、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措施。

(一)产权变更。

1.通过增资扩股调整原有的产权结构。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抵御经营风险能力的增强,必须扩大实收资本,增大资本充足率;同时,调整资本的结构,增加企业和个人的持股比例,逐步降低地方财政在其中的持股比例,从而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2.通过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来改善产权结构。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期是比较长的,会所持股城市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对公司的经营进行监督,董事会的成员也不再由政府垄断,公司治理将得到改善。

(二)关注中小企业。

大多的城市商业银行资本规模较小,在大项目上难以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抗衡,在中小企业融资领域中却有优势。城市商业银行对地方的企业比较了解,拥有信息的优势,贷款比较容易监管,可以迅速的为中小企业提供小额贷款。

(三)关注市民生活。

城市居民的生活体现于细小的日常各种费用的支付,要求比较基础,这与资本有限的城市商业银行所能提够的.服务正好对应。根据本地区居民的生活以及消费习惯、理财习惯为本城镇居民量身定制理财产品,在便利了城镇居民的同时,提升城市商业银行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在当地的金融市场中获取客观的利润。

(四)探索跨区域发展。

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不应该是为了单纯的跨区域经营而跨区域经营,而应该是为了本城市居民和企业的需要而进行跨区域经营。城市商业银行迫切要求通过资本和资产的重组,实现资源的整合。在跨区域经营方面,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实现产权结构的调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生态农业景观美学论文范文简短篇二

论文摘要:目前,在商品经济大潮和迅猛发展的城市化浪潮中,城市景观资源正受到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空前强大的冲击和破坏,这种状况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景观资源的需求增长趋势恰成背道之驰。因此认识城市景观,加强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景观环境影响评价,保护城市景观资源,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了,本人主要从存在问题、景观风貌构成要素、城市景观影响因素等十个方面论述了城市景观评价。

论文关键词:城市;景观;评价。

当前,城市建设中各种涉及土地利用的发展规划,各式各样涉及环境和生态的开发建设活动,都对城市景观资源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各种城市发展规划进行城市景观资源评价并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纳入景观美学影响评价,对于减少景观资源影响,保护和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城市景观影响评价现状与问题。

城市景观影响评价是一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融合的综合性科学工作,也是目前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科技人员所不很熟悉甚至尚未有明确意识的一个新科技领域。

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景观正处在剧烈的变化之中,可谓日新月异。然而,由于变化如此迅速,其发展方向难以把握,许多城市建设得不伦不类,没有特色,也不美,甚至许多历史名城都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成为城市建设中的败笔。

二、城市景观风貌的构成要素。

城市景观是由自然景观物(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人工建筑)共同组成的,其中又以人文景观为主。人文景观是人类主动行动的结果,处于主导地位,并不断变化;与之相比,自然景观是被动的,相对静止,处于被支配和“弱小”的地位上。自然景观主要指山峦丘岗、河流、湖泊、海洋有及森林和农田等。人文景观主要指道路、桥梁、建筑物、广场、街市、居民区、商贸和工业区等。

三、城市景观影响因素。

物如道路,尤其是立交桥、高架路以及主干道,城市建筑与建筑群(占据城市主要空间,决定城市空间特征),高大的烟囱或烟囱群,城市绿化(影响城市生态环境、构成城市自然景观)以及城市历史与文化,城市环境等等。

建设项目的景观影响评价一般是在中微观层次上进行的,其主要工作是评价建设项目本身的景观影响,为此目的又必然要对城市的总体风貌、主要景观保护目标不明晰的认识(评价)。特别重大的建设项目若建设在城市主要的景观区域或影响到城市的主要空间系统,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城市的整体风貌,所以城市建设项目的景观影响评价是重要的和必需的。

四、城市景观评价要点问题。

(一)保护城市主要景观风貌和特色。

首先应识别和明确城市的主要景观风貌、特色和形成这种特色的景观构成因素。只要主要景观特色不受破坏和影响,城市景观就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或实质性的变化。

(二)重视城市规划的景观影响。

城市规划,尤其是城市功能区划,对城市景观有决定性影响。

(三)保护城市周边环境与景观。

城市景观还与城市周围的景观和其他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例如,为城市建筑而开山取石,若发生在城市周边,则环视城市周围,皆是破山坏岭,城市自然也无美可言。

(四)用现代观念评价。

城市景观美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意识的改变,对城市景观有不同的审美观念。

(五)保护城市主要景观和景点。

城市风景区和风景点的保护一般会受到重视,有的风景区和风景点还有法定的保护级别。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这类保护目标常作为敏感保护目标对待。

城市景观现状评价的内容和重点依评价目的和任务而不同。为规划目的而进行的评价一般是大范围的和全面的,即宏观层次上的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景观影响评价大多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并且总是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

城市景观调查主要是识别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及其分布、匹配、组合等情况,通过调查,可以分析城市的总体风貌特点,主要的景观保护目标及其保护要求。

六、城市景观质量评价。

根据城市景观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和评价目的与任务,城市现状评价指标可在下述指标体系中选择:

(一)城市规划指标。

(二)有关景观保护目标的指标。

(三)景观系统美学指标。

(四)生态与环境指标。

七、方法选择。

评定某一景物、景点或景区的美学质量,可采用vms景观质量评价法,并根据评价对象选择相应的指标。

八、评价要求。

城市景观现状评价须阐明如下问题:

(一)城市总体风貌特点;

(二)城市总体景观质量述主;

(四)城市敏感景观区或景观点:

(五)城市景观存在问题分析。

九、影响城市景观的主要因素。

(一)城市高大建筑物,或过度高耸,或紧逼视觉通道,或造型不佳,或色彩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等,都可能造成较大的景观影响。

(二)城市道路,尤其是城市主干道,不仅决定城市的格局,也是城市主要的视觉空间和走廊,对城市景观起重要作用。

(三)城市旧区改造与新区建设,既有规划布局造成的景观影响,亦有建筑本身的景观问题。

(四)工业污染型建设项目,排放大气污染物,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天空灰暗,对城市景观和居民舒适度有重大影响。

(五)城市电网和通讯网,城市高压输电线路塔架高耸,线路横空,因其高大、单调、占地广大,又占据城市空间系统而成为影响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

十、城市建设项目景观影响评价要点。

(一)做好景观环境现状调查评价。

景观现状评价范围,一般可取拟建项目可视距离范围,有近景、中景、远景之别,特大型建设项目可适当扩大化评价范围。项目间接影响分析可能涉及到整个城市或区域。

景观环境现状评价内容,一般包括:

1、城市总体风貌的评述;

2、城市各类功能区及其景观保护要求;

3、城市保护性风景区与风景点,及其特点与保护要求;

4、城市景观敏感区、敏感点的识别与评价,指出其保护要求;

5、城市景观问题分析。

(二)列出景观评价内容。

在进行景观影响识别的基础上,确定建设项目景观影响评价内容。景观影响评价内容注意如下要点:

1、对城市总体风貌的影响;

2、建设项目景观敏感性影响评价;

3、建设项目美学质量影响评价;

4、建设项目对城市景观保护目标的影响;

5、建设项目美学设计要求与不良景观影响的消除措施。

(三)选择影响评价方法。

建设项目综合性影响评价可选用核查表法进行评价。

建设项目对敏感性保护目标的影响可根据保护目标的性质、保护要求、周边环境和影响方式等实际情况选择。下述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采用:

1、公众参与法。

2、制备规划图和风景图片,采用专家法评价。

3、详尽的现场勘察与评价。

(四)寻求保护措施。

城市景观影响评价中的减少影响措施或保护城市景观资源的措施一般可能是:

1、变换建设项目选址,实行预防性保护。

2、改变建设项目设计方案。

3、进行美学设计。

4、采用补救措施,减少影响。

5、改变城市功能规划,使项目与城市规划协调。

参考目录:

[1]《建设项目景观影响评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环境影响评价上岗证培训教材》国家环保总局。

[3]《环境景观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国家环保总局。

生态农业景观美学论文范文简短篇三

2.1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的本质———“比德”与“悦心”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一项社会性的生产实践活动,也是彰显文化美学意义的重要途径之一。园林景观设计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艺术形式,受到了美学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也是美学思想在建筑领域的生动体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的本质是美善统一,同时将遵守伦理道德作为美善的行为准则和基础,倡导在艺术创造活动中感悟自然和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茶文化元素的社会美学观点是“比德”,即将社会伦理道德、道义转移到自然景观上,自然景观则成为抽象道德的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比德”也是完善人格的重要途径之一[3]。植物配置是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而“比德”则在植物配置环节得到了生动体现,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挺拔虚心有节”等古代诗词都体现了园林景观中“比德”的设计理念和美学思想。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常有的植物有“四君子”:梅、兰、竹、菊及“岁寒三友”松、竹、梅。“比德”强调的是儒家学派的社会审美观念,主张利用道德伦理对社会成员进行约束,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通过欣赏并运用自然之美,达到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状态。虽然自然中的花鸟植物并没有思想意识,但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即园林景观设计活动,实现了自然物的社会价值,扩大了生命形式。而“悦心”则主要是针对园林景观的空间结构设计而言的,合理的空间划分及设计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愉悦的精神体验,园林的功能不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媒介,也是建立社会联系、优化社会关系的重要支撑。中国园林的最大特色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则是情感、观念及思维方式的综合,通过欣赏园林景观的设计,满足了人们精神和物质的双向需要,产生愉悦的社会体验和身心感受。

2.2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的形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茶文化元素中所蕴含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涵:第一,人与人之间相互敬重,相互秉承尊重之心,追求人与人之间距离的适当;第二,人对自然、历史、规律怀揣敬畏之心,保持中立的态度;第三,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和爱惜,追求本心的真挚和纯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古代,往往以制度作为实行方式,最为典型的是古代的社会制度,即要求各个社会群体严格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社会地位较高的阶层更是要严格服从宗法制度的约束,而社会阶层低的人士需要掌握系统的社会礼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特性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则体现为景观设计的层次感较为分明、具有规则意识。园林景观设计追求的是一种普遍使用的价值准则,也就是“中庸”的思想,包含了不偏不倚、无过也无不及、调和折中,十分推崇温而不厉、威而不猛、惠而不费的处世态度,如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追求的恬淡、静美、安逸等效果也是折中思想的体现。“致中和”便是园林景观中常见的处理办法,即世间的万事万物可以通过统一的调配和导向,形成最佳存在的状态。可是社会经济总是向前发展的,人的欲望和要求也随之产生,要想达到“致中和”的状态,必须使得世间万物各得其位,在合适的时机进行社会活动,促使自然、社会、宇宙达到和谐共存。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注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协调,使自然景观达到和谐统一。同时,“致中和”的美学思想也大大增加了人们对园林景观设计的审美情趣。因此,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应讲究寓意于物的表达方式,不断探究园林景观的美学特性,发现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的美学意义,以此带给人们丰富的美学享受和美学熏陶。通过对茶文化元素的不断发掘,逐渐增强园林景观设计活动的继承性和创新性,提高其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

3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茶文化元素的应用是茶文化的传承、升华与融合过程,深刻体现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的本质-“比德”与“悦心”、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审美的形态-“乐而不淫”与“哀而不伤”的美学意义。同时,随着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茶文化也逐渐得到繁盛,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茶文化元素的应用不仅仅极大推动了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开展,也为弘扬我国传统茶文化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的美学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晓晴.羌族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刘宁.土家族文化元素在其聚集地域园林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3]孟姣.泉城水文化在景观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4.

生态农业景观美学论文范文简短篇四

1.1设施农业建设情况。

锡林郭勒盟设施农业起步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发展,当时是以塑料中小棚、简易温室为主的保护地蔬菜生产体系,这些设施,主要是为露地蔬菜育苗而建,只有少部分生产时令蔬菜供当地市场,且生产规模小,基础条件简陋,产出品商品率低,经济效益低下。2000-2005年,这5年为起步阶段,各地引进了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并进行了种植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工作。引进的第一代温室和大棚与以往相比,极大地提高采光及保温性能,提高了生产性能,从而加快了日光温室和大棚推广步伐,由当时的不足10hm2,增长到118.34hm2,年均增长23.67hm2。2005年以后,为快速发展阶段,各地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通过政府扶持、集体投资和个人筹资等办法,大力发展高效避灾型设施农业。目前,已发展到塑料大、中、小棚,普通和节能日光温室及四位一体温室等多种类型。据农情统计,截至2010年,全盟累计达到15026座温室与大棚,面积516.5hm2,较2005年增长335%。

1.2种植结构。

全盟设施农业涉及的蔬菜由原来的西芹、黄瓜、西红柿等少数几个品种,发展到果菜类、叶菜类、食用菌、特菜类以及特色瓜果如油桃、水蜜桃、草莓、大樱桃等。由以前几个品种,发展到目前的几十个品种。1.3设施装备应用状况设施园艺主要配套使用的设施装备有了一定的改进。生产上应用的有:卷帘机、起垄铺膜机、多功微耕机、节水滴灌设施、机动喷雾器、反光幕、遮阳网、防虫网、根外追肥器等,但是应用的范围有待扩大。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生产发展不平衡,规模小。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锡林郭勒盟设施农业发展虽然有了一些进步,但是就其种植规模和发展水平来看,和全区其它地区比较,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全区排位列倒数位次;从全盟来看,只有南部的4个旗县和锡林浩特市有了一定规模。北部旗县,设施农业的发展几乎为零。栽培水平低、效益差,多数地区还是农户分散种植,重点户、专业户少,尚未形成规模效益。由于农民缺乏组织,种植品种多而乱,多以农户为单位进入市场,缺乏市场竞争力,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难以保证。

2.2设施装备水平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

全盟的日光温室和大棚设施水平参差不一,过去引进的第一代温室还在超期服役。这种温室跨度小,起架低,采光和保温性能不好,室内温度、湿度难以控制,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品质,进而影响了经济效益,且配套机械作业无法施展,造成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大,设施农业潜在的效益难以发挥。

2.3设施农业发展所需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远远不够。

近几年,虽然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这项产业的发展,但是锡林郭勒盟生产主区大多分布在贫困旗县,虽然有了政策,但是缺乏强有力的资金保障,这样就限制了其快速发展,造成了设施农业的起点低,生产基地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引进上规模、上档次的龙头企业少,辐射带动能力差。资金投入的不足,是本地区发展设施农业最重要的限制因素。

2.4技术更新慢,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在全盟科研及技术推广部门中,受政策和编制的影响,专业技术人员多年进入不畅显现出来,人才断层严重,从事设施农业的专项型技术人才储备不足,在一线从事技术服务的人员知识老化,知识更新滞后;当地从事设施农业的人员,大多数是从大田生产转行而来,受传统栽培方式的影响和人员文化素质的限制,技术接受能力差,管理粗放,产出品商品率不高,难以适应当前发展的需求。

3发展对策。

3.1政策扶持,多渠道融资,加快发展。

为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2011年自治区也启动了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所以,我盟也要抓住这个机遇,在各级财政的扶持下,千方百计多争取项目和资金;并且采用灵活可行的政策,多方引进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到设施农业建设上来,以解决我盟设施农业发展速度慢、规模小、历史欠账多、基础设施老化、土地流转难和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使我盟设施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尽快进入全区先进行列。

3.2选准突破口,科学规划,培育设施农业发展优势区域。

发展设施农业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的战略内容。可以根据我盟各地的资源状况,气候条件,生产水平,科学规划出我盟设施农业优势区域。如果充分发挥我盟地处京北的地域优势,将形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如太仆寺旗的塑料大棚西芹,发展面积大、效益好。该旗2011年被农业部授予“内蒙古首家西芹标准示范县”称号;正镶白旗有机蔬菜种植园区以及多伦县的油桃、草莓种植园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旗一特”正在成为各地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我盟优势区域正在形成。

3.3突出特色,建设基地,扩大影响,打造品牌。

实践证明,只有按照区域化、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培育具有较大规模且竞争力强的有机绿色和无公害生产基地,这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我盟各旗(县)依据各自的特点,发展当地特色经济,如太仆寺旗注册了“察哈尔”牌绿色食品西芹,种植面积年稳定在0.2万hm2,并进行了无公害认证,2003年通过了中国绿色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先后被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指定为蔬菜特供基地,在全国的影响力及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3.4加强科技支撑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采取多部门联动的方式,在设施农业设备更新,新型温室大棚的引进,专用配套技术研究,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示范推广等方面,加强服务工作。真正把先进实用的综合增产技术应用到生产当中,如地膜覆盖,节水滴灌技术,新型起垄技术,工厂化育苗,机械化技术等等。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可以提高产出品的品质及档次,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种植水平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3.5加强培训,培养高素质的生产队伍。

农民是生产中的具体操作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经营管理水平。要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方式,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资料、培训班、现场观摩等多种手段和形式开展培训,通过科技示范和典型引路,使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用得上,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使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生态农业景观美学论文范文简短篇五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城市化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而园林景观的设计也已成为现代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园林景观设计中茶文化元素的应用,促使人们重视传统文化并进一步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对茶文化元素获得较为深刻的理解,也就要求将茶文化的精华部分进行展示[1]。此外,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涉及众多部门,需要经历长期的过程。因此,也就为茶文化元素传承的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使得文化的传承在一个较长时期中进行,更加增加了茶文化元素传承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大茶文化元素的影响力。

1.2茶文化元素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得到升华。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不同的城市其经济发展、政治背景、文化底蕴及社会环境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城市与城市之间最大的差别在于其文化底蕴的差异,而文化底蕴的差异又是通过城市一系列的生产、生活活动来体现的。其中,园林景观设计是城市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深刻的反映了一个城市特定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自然环境,也是见证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利用茶文化元素加以设计,在彰显茶文化元素内涵的同时,也能赋予茶文化元素新的审美意义和社会价值。文化元素不仅仅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具体表现,也是一个民族人民生产及生活方式的缩影。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同时也是茶文化元素再生产的过程,通过社会群体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和催化,茶文化元素的内涵得到极大的丰富,并逐渐得到升华,使得茶文化元素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意义更加鲜明。

茶文化元素和园林景观设计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园林景观设计作为一项客观存在着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也是一种现象[2]。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角度看,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也是园林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随着园林景观设计的繁盛,社会上已形成一种特殊的园林文化,并对社会成员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园林文化的形成是离不开茶文化元素的熏陶的,可以说,园林文化中包含着一定的茶文化元素,而茶文化元素中也蕴含着园林文化的因素。通过一系列的社会生产、制造活动,两者不断融合,在融合中促进园林文化和茶文化的发展。园林文化作为小范围的环境文化逐渐受到大范围茶文化的影响,最终带给社会成员崭新的'艺术享受和美的熏陶。

1.4园林景观设计与茶文化元素结合更有艺术感和社会价值。

园林景观设计与茶文化元素都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两者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其他元素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社会实践活动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则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价值体现,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园林景观艺术与茶文化元素的结合,使园林设计成果更加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而茶文化元素的现实价值和时代意义也大为增强,两者的结合是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人们价值观念变革的结果,同时也是城市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其他领域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享用园林景观和茶文化元素的结合物,人们将会感受到巨大的美学意义,并开展更富有效性的社会活动,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生态农业景观美学论文范文简短篇六

摘要:随着人类技术、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开始注意并越来越重视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对环境景观,自然生态氛围的追求成为时尚而迫切的潮流和趋势。景观设计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作用中不断发展,逐渐形成7轴线关联、路径引导、核心辐射、边缘强化、空间复合、景观重构等多种设计策略,并向全天候、立体化的空问景观进化。

关键词:城市景观;景观设计;设计策略。

1引言。

景观(1andscape).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于风景园林师则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旅游学家把景观当作资源。而更常见的是景观被城市美化运动者和开发商等同于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灯、小品,喷泉叠水。

2景观设计内涵。

景观设计的内容根据出发点的不同有很大不同。可以从地理、生态角度出发。也可以从规划和园林的角度出发;还可以从详细规划与建筑角度出发;这些景观因素都面临土地、人类、城市及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与健康及可持续等诸多问题.都需要一系列的设计策略。它要以土地的名义、以人类和其他生命的名义、以及以人类历史与文化遣产的名义,来呵护、设计、利用脚下的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

3设计策略研究。

随着人类技术、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发达国家“逆工业化”时代的开始.人们逐渐开始注意并越来越重视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对环境景观、自然生态氛围的追求成为时尚而迫切的潮流和趋势。应运而生的景观设计学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尤其强调土地的设计,即: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并监理设计的实现。

景观设计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作用中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轴线关联、路径引导、核心辐射、边缘强化、空间复合、景观重构等多种设计策略。

3.1轴线关联。

诺伯格.舒尔茨(norberg-schulz)指出:“定位”(中心与场所)、“定向”(方向和路线)和由此产生的线性指向是基于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轴”是将要素以线性关系组织起来的基准,同时它也暗示着一种视觉的方向。

明确的中轴线和严整的轴线秩序都是随着人类理性的发展而产生的,在人工营造活动中被有意识地布置和改造而成,是人们试图以一种整合的、明晰的、可把握的几何秩序来控制大地景观形态时引入的手法以及产生的结果。

3.2路径引导。

“路径”是指景观中线性伸展的实体和空间,它可以包括道路、垄坎、河流、沟渠、树列等。它们整体上的长度远远大干其宽度,并在长度上不断伸展。路径同时意味着主体在景观中运动的方向、轨迹和历程。人们在大地景观中或是沿路前行,或是溯流而上抑或顺流而下,或在垄上漫步,或在峡谷中穿行。

景观中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线的系统。同一类型的线可以形成相互交织的网络,从而形成一种景观的一层“构架”。另一方面,在一定的空间区域内,不同类型的线及其系统又共存在一起。线与线相互交织,许多时候又相互重合(例如景观边缘往往伴随着道路,或是伴生着河流、山脉),网络与网络相互重叠,形成了一个力线或向量的场域。某些建筑的空间骨架呈线型或线、网交织型。采用该类型的空间联系方式,建筑的各个组成部分(或各单体建筑)可相对独立,整体布局比较自由,对地形的适应能力较强,能使建筑隐在环境中。

3.3核心辐射。

核心辐射是以一个景观空间为核心,使建筑的其它部分与之相联系,采用这种联系方式的建筑具有强烈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其整体形态主次分明,容易获得统一、整体的效果,且周围的建筑具有景观的均好性。

景观环境核心来源于某种功能或特征的集中,被称为城市的“核”,可以让感知者更清楚当前环境的特征,多位于城市特定功能中心区域、特殊地形的制高点等部位。“核”景观中作为认知环境参照点的重要构成元素被称为“地标”,感知者仅仅从外部就能认知它并以此来辨别方位,其关键特征是单一性和外在性,包括突出的自然地形地貌、奇特的植物、形象特征明显的建筑物和环境设置。例如法国巴黎以放射状街道闻名于世,久负盛名的凯旋门作为重要的景观核心通过周围的'道路统领区域景观,彰显核心辐射景观的魅力。

3.4强化边缘。

边缘是体现基地范围特征的重要部分。一种景观实体或空间变成另一种,标示出了景观中的轮廓,它往往意味着不同的地段条件的转换,是建筑形态生成和组织的重要基准。

坡缘是不同坡度的地面交接的边缘,是地面坡度突然变化之处。坡缘线标示着景观中地面高度的层级变化,使不同层级的景观变换出现,给人一种惊奇和期望。

水岸线是水陆交汇的边缘,是水体与陆地的空间界域相互展现、相互作用的所在。从宏观的尺度来看,自然水体的岸线都是封闭的曲线,其基本线型可以抽象简化为平直岸线、凹形岸线、凸形岸线3种类型。

植物(乔灌木)特有的形态特征使其具有两重边缘:树干平面位置的连线可形成相对清晰而固定的边缘。而上部间断或连绵的树冠则形成另一重可变性较强的边缘。它们在空间上的差异上意味着树林景观空间与其外部开敞的景观空间在边缘上的交叠与渗透。

3.5空间复合。

空间复合是将来自视觉艺术领域的参照引入到对大地、景现和城市的阅读和理解中来,将以地形为代表的自然化的景观和以城市空间为代表的人工化的景观视为一体,理解为一种层叠结构,一种叠加到大地表面的点、线、面、空间的系统,具有一种层叠的透明性。

空间复合并不是在既有的空间中简单的点缀景观,而是积极的创造景观,根据其构成元素的风格、质感、色彩、高度、范围、动势等进行空间范围内的组合和构建,使感知者充分感受由地理位置变化带来的景观形象的变更。同时将根据一定的属性区别组织景观元素,还可以使特定的景观元素不同的空间界面上形成个性区域,以达到立体展示的目的。

3.6景现重构。

重构型的景现形态与原景观环境表现出一种互为因果的动态平衡关系。景观不再被动的服从区域原有肌理和结构,也不是对原有层次的随意打断,而是积极动态的整合原有区域环境,变身为创造者.赋予原有区域以崭新的形象和肌理。如今世界各地兴建中的区域主题公园、旅游区、农业观光区等,都在刻意重构着新的城市肌理和区域景观形态,并不断带给我们新的意向。

4结语。

景观规划设计的关键是在各类景观元素之间引入中间媒介,即景现中大场面与小环境之间,有限制的近景、中景与无限的远景之间,人工景物与自然景物之间,空间物质化的表现与无限的联想之间,以空间、形体、文化、寓意所呈现出的。信息载体”,通过一定的设计策略,达到一种群体共通的认知状态。

生态农业景观美学论文范文简短篇七

1.1受限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大多数医学科技类期刊编辑部仍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体制,运行起来越来越显现出种种问题[2]:体制不适应,期刊编辑部未确立自己的真实法人地位,不能按新闻媒体特有的规律独立进行运作和发展,编辑部(杂志社)没有自主权,没有财权、人事权,没有激励机制,依靠主办单位或部门拨款才能维持期刊的生存。这种管理和运行模式,严重限制了期刊的市场发展空间。此外,近年来绝大多数科技期刊努力的唯一目标就是进入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sciencecitationindex)和“核心期刊”,医学类期刊工作者评估期刊的学术质量时也把进入“核心期刊”,被国内外检索刊物和数据库收录,论文在作者晋升职称中的作用作为重要依据,期刊的优劣不再由读者和市场来判断。而且一些期刊工作者甚至有过分夸大文献计量统计结果的倾向[3]。

1.2办刊规模小,缺乏集团优势。

几个编辑人员组成一个编辑部办刊,“小而全”的编辑部数量多,各编辑部自我生产,实力单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难以获得规模效益[4]。国内大多数医学科技类期刊,大的不大,小的不小,多则七八人,少则二三人,缺乏活力和动力,缺乏集约化经营的优势,很难经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在对外开放的形势下抗风险能力低下,更没有能力参与国际竞争。简析地方性医学科技期刊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梁明佩黄照权唐毓金潘明志凌琼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右江医学》编辑部,广西百色533000摘要简述当前地方性医学科技期刊的生存现状,结合医学科技发展的需要,以《右江医学》为例,提出遵循办刊宗旨精心组稿,建设较高素质的编辑队伍,组建权威的编委会,培养较高水平的基本作者队伍,严格审稿,规范化编辑加工,加强信息反馈、广告策划,促进出版发行等应对措施。

1.3重复办刊,制约期刊。

整体质量的提升多年来,同一内容的医学科技类期中央出、地方出,各省市自治区之间重复办刊现象严重。致使一部分期刊定位模糊,规模小,服务面窄,发行严重受挫,效益低下。目前,医学科技类期刊在扩大宣传提高发行、拓展广告业务、与企业合作办刊吸纳资金、收取论文发表费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效益。但是,由于定位雷同和发行量普遍偏低,限制了广告等其他收入,致使绝大部分医学科技类期刊的办刊经费普遍紧张。首先面临的期刊质量是印刷方面。国内有些知名杂志已经将内文改用铜版纸了,并且附有精美的彩色插页,有的还粘有亚光膜,而《右江医学》杂志虽然选择百色地区最好的印刷厂印刷,但限于经费等原因,《右江医学》杂志仅四封采用铜版纸,内文采用普通平板纸,这样的印刷质量与国内优秀期刊差距较大。其次面临的是稿源。目前右江河谷(两岸)医药卫生人员正处于新老交替阶段,老作者由于已经晋升等原因而鲜有写作,新作者则由于缺乏规范化培训,多数是有材料,但不知从何下笔,抓不住科技要点,写出的稿子质量参差不齐,致使稿件质量下降。再者就是人情稿、领导稿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杂志的质量。

1.4刊物竞争激烈,发行量普遍不高。

当前医学科技期刊的发行量与上世纪90年代初相比下降了20%~50%;发行量高的也就5000~8000份,大多徘徊在1000份左右,低的几百份的也有。如《右江医学》杂志,就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6000份降到现在的多份。究其原因,首先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和普遍缺乏竞争和忧患意识,只重视社会效益而不抓经济效益。其次,医学科技期刊数量规模大,雷同期刊多,例如年广西有三家医学文摘检索类期刊完成历史使命而转型为综合类期刊,读者群被分化,造成发行量下跌;第三,随着数字化期刊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冲击,读者对印刷版期刊的需求量逐渐减少,以及期刊宣传力度不够和发行方式单一等也是造成其发行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1.5编辑队伍亟须充实。

由于缺乏必要的专门学习和培训,虽然医学科技类期刊从业者的学历绝大多数为医学类本科以上,但在期刊策划与经营等综合素质方面的素质普遍不高,致使期刊的制作水平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大。同时,受限于经费不足等原因,不少期刊的编辑人数未能达到国家规定(季刊3人,双月刊5人,月刊7人),编辑人员除了进行编辑、校对等出版业务,还要兼顾联系广告,处理不好,客观上会影响到期刊质量。此外,与临床医师相比,编辑人员待遇普遍不高,出版系列的职称晋升困难,工作负荷又大,办刊条件差,也造成编辑队伍难于稳定。《右江医学》杂志为双月刊,现有6名编辑人员,但由于而主编和副主编是医院院长、副院长兼任,具体从事编辑业务的专职人员不足5人,其中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编辑3人,护理专业毕业的编辑1人,没有医学检验、影像学等专业的编辑,这种配比不是十分合理。《右江医学》杂志是医学类期刊,选择的编辑多数是从各医学院校毕业的,毕业前后均没有系统的学过编辑学,虽然均通过考试取得了出版专业职业资格,但处理起稿件在文字语言处理上还是有所欠缺,编辑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右江医学》杂志的编委会人员多数仅仅是名誉上的,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由于忙于业务等各种原因编委会成员并不对稿件进行初审,或者是审理稿件超期不返回,因此多数稿件均由各专栏编辑人员审阅、定稿。编辑人员限于编辑业务繁忙,很少有到临床一线实践的机会,对最新的医学知识多数是从网上了解,难免会对选稿有所片面,从而导致稿件质量下降。

1.6办刊经费普遍紧张。

当前期刊编辑部为了生存和发展,已经逐渐开始重视经济效益的挖掘,并在拓展广告业务、与理事单位合作办刊吸纳资金、收取论文发表费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效益。但是由于竞争激烈,加上办刊成本、人员工资的提高,办刊经费还是很紧张。从20开始,《右江医学》的办刊经费主要是自筹,面对这一难题,领导千方百计拉广告,联系理事单位等,但资金也很难跟上期刊业发展的进程,致使杂志印刷质量有限,编辑人员进修没有足够资金,职工工资不高,编辑人员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

1.7稿源不充足。

虽然说《右江医学》杂志创刊较早(1972年创刊),是右江两岸为数不多的医学科技期刊之一,而且右江两岸地区又拥有着广西半数以上的卫生医疗机构,并拥有一支庞大的医药卫生科技队伍,稿源应该十分充裕。但随着近年来各类医学期刊的不断创刊,右江两岸的作者正不断的向各地方期刊分流,致使《右江医学》杂志的稿源(右江地区作者)不断减少。虽然全国各地方的稿件有所补充,但由于杂志地域性的限制,被采用的文章较少。此外,由于多数稿件是为晋升所需,来稿的时间比较紧凑,大多数集中在每年的3~7月份[4],并且大部分作者要求在第4期(8月20日)前刊登,以便赶上当年的职称晋升。由于《右江医学》杂志的版页有限,对于不能满足作者时间上的需要的,只好让其转投他刊。这样也无形中减少了来稿量,使得9~12月份的稿源不足,迫使杂志刊用一些质量不太好的.稿件,影响了期刊的质量。

2.地方性医学科技期刊的发展对策。

鉴于地方医学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包括《右江医学》杂志在内的地方性医学科技期刊要想立足和更好地发展,必须坚持期刊的办刊宗旨,从杂志自身抓起,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遵循办刊宗旨。

精心组稿《右江医学》杂志是一本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竭诚为广大作者、读者服务。年《右江医学》杂志应对市场办刊宗旨进行针对性微调[4],除了继续培养、扶持右江两岸的作者外,组稿时特别注意跟踪国内外医学科学科技发展动态,探讨新理论、新科技、新方法。跟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课题,积极主动向专家约稿,高质量稿件,免收发表费,并给予优先发表。从起,地方、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稿件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稿件质量明显好于其它作者群的,《右江医学》杂志通过认真分析市场,认清市场形势,增加这些方面稿件的选用率,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2.2建设较高素质的编辑队伍。

新媒体形式下的编辑人员应该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备较高的语言文字水平,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上网交流、改稿;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建设较高素质的编辑部,是办好期刊的根本保证。2008年起,《右江医学》杂志在主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积极鼓励编辑部人员外出学习,参加新闻出版总署、自治区新闻出版局等组织的学习班、研修班,通过与新闻出版同道交流学习,编辑人员在办刊理念、编辑业务等综合素质均得到很好的提高,工作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2.3组建权威的编委会。

编委会负责监督办刊方针的贯彻执行情况,检查期刊的编辑出版质量,承担审稿任务,推荐高水平、有应用价值的文章,对如何办好刊物经常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为刊物的重大决策问题把关定向。考虑刊物设置栏目涉及的学科,聘请本专业或相邻专业方面学术造诣较深,影响面大,有威望的专家学者组成,同时为更具有代表性,选择在基层科技部门工作的人员人员参加编委会。组建权威的编委会是办好刊物的重要保障。《右江医学》杂志借鉴国内先进期刊社的经验[5],正式启用在线投稿与审稿系统(/),实现了作者在线投稿、专家在线审稿、编辑在线审稿的新型无纸化的网络稿件处理方式,大大简化了审稿时滞[6],有效的调动了编委专家的审稿积极性,极大的促进了编辑部的审稿工作,高效运行。

2.4培养较高水平的基本作者。

队伍物色作者是组稿各项具体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它决定着整个组稿工作的成败,作者队伍的水平决定着稿件的质量,最终影响着刊物的学术水平。《右江医学》在组建作者队伍的过程中,注意进行阶段性总结,比如3个月、半年及一年各统计作者来稿的基本情况,了解作者的地域特点和专业特长,因地制宜,对右江两岸的基础医疗机构作者,主要“通过编辑的面对面指导”、“通过电子函件和电话指导”[7],指导作者熟悉基本的科研方法和科技论文的写作方式,使其了解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同时,我们针对其文稿中出现的问题,在准确领会专家审稿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稿件的看法,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修回的稿件认真审读,不足之处,仍要退修,直到符合发表要求为止。达到了有效的培养和逐步提高本地作者群目的。新近开展的《右江医学》,也对普及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5严格审稿及规范化。

编辑加工为保证刊物质量,坚持严格的审稿制度。执行初审(内审)、评审(外审)和终审(决审)的三级审稿制。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期刊编辑规范,着录格式等要求。正确使用规范性、国际计量单位,对专业用词语等正确使用,减少文章中的差错率,杜绝错别字等的出现,提高地方性医学科技期刊的编辑加工质量。《右江医学》杂志执行编辑工作中的“三查六对一注意”[8],并加强出版后的审读工作[9],定期进行出版后的自查、自纠制度,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的降低差错率,有效的提高了编辑质量,并且对提高编辑的知识素养、培养良好的编辑习惯也有很好的效果。

2.6加强信息反馈、广告策划,促进出版发行提高。

服务质量,搞好服务是确保办刊水平稳步提高、扩大期刊服务范围的重要保障。为了搞好期刊的征订发行工作,应建立订户计算机管理系统,在每年征订发行季节,由专人负责订户的录入和系统的维护工作,随时掌握各地征订进展情况,使发行工作差的地方加大宣传和动员,促进发行工作。在发行服务上,力争做到及时周到,凡是在邮寄中丢失的期刊,只要订户来信或电话反映,及时补发,从而提高了物刊在读者中的信誉。广告量的大小是科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已由原来单一依靠发行量转变为以广告收入为主的新的经营模式。《右江医学》积极借鉴国内同行的先进经验,因地制宜,采取“混合方式”[10]广告经营模式,虽然限于期刊总体知名度和地域限制,广告量仍较少,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对于过刊的价值利用,《右江医学》的做法与国内的《护理学报》[11]不谋而合,通过将过刊赠送给期刊发行未覆盖地区的医疗机构,将过刊赠送给边远地区及基层医院图书馆,将过刊赠送给医疗院校及教学医院。有效地开发利用过刊资源,在期刊发行量及影响力提高、稿源拓宽等无形资本方面收获了期刊的知名度与社会价值。

总之,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医学科技类期刊尤其是地方性医学期刊的发展问题是客观存在的,期刊工作者只有积极面对,迎难而上,努力在自己原有的优势上下功夫,并善于向国内外先进期刊汲取办刊经验,才能不断改进期刊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医学、服务于广大医学读者。

生态农业景观美学论文范文简短篇八

城市景观园林存在是为了优化城市环境,与此同时满足人们生活、娱乐、工作、休闲的需求,而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的特色,城市面积、人口规模、道路交通、经济发展情况等各不相同,比如北方的城市较为大气,而南方城市则讲求精致小巧,建造的空间和材料也没有严格的标准去限制,这就给了城市景观园林很大的设计空间,需要城市景观设计人员熟悉运用专业知识,根据城市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建造合理的城市景观园林。

1.2秉持和谐的原则。

建造城市园林的最终目标便是让人们有回归自然的感觉,提高生活质量。相对而言,在城市中建造景观园林不仅需要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其中最难的部分也是如何使景观园林浑然天成、未经雕琢,使城市和和景观更加和谐。

1.3坚持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

在进行城市景观园林建设时,要尽量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尽量根据当地的植物布设进行设计,通常做法有合理修建植物,控制其高度及长势,在不损害植物的前提下进行位置的挪移,或者引进新的植物,对城市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比如将市政道路两旁全栽植树木,用冬青来隔离道路,这些做法不仅能有效优化当地生态环境,还能凸显城市的绿化风格,根据植物自然的特性形成城市四季的动态美。

2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的优化措施。

目前我国城市景观园林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景观园林设计体系不成熟,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主要有景观园林设计人员素质不高、园林意识薄弱、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设计模式、设计的主观能动性较弱等问题。针对一系列问题,需要不断优化城市景观园林的设计。

2.1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城市景观园林设计时,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城市原本的基本情况为主要依据,提前勘察当地的地形、地势、地质条件,使园林景观与当地的生态环境结合,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保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要在城市景观建设上有效利用新型技术,引进新的生态概念,利用新兴的能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

2.2贯彻生态景观。

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主要是以生态景观为主,而生态景观主要包括2种,整正生态景观,评测的标准为空气质量为优,绿化面积较大,生物种类多样性等。而负生态景观则恰恰相反,表现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水污染严重、空气质量较差、绿化面积较少等。因此,在建造城市景观园林时应该注重生态景观建设,根据我国城市的`实际情况和生态情况加强生态景观建设,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

2.3结合文化主题。

在进行城市景观园林工程的设计时,要对园林工程的文化主题进行结合和重点突出,命名也要围绕主题来进行。不同的城市因文化、地域的差异具有差异巨大的文化主题,所以设计者和建设者们在对景观园林工程进行规划时,需要对工程所在地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和细致的了解和考量,必要时还要进行实地考察,明确建筑风格和文化主题,从而使所建造的园林与当地相适应。

2.4注重生态效益。

要想使城市景观园林工程有效发挥其生态效益,就需要在进行设计工作时就考虑到园林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有少数园林工程的设计过于重视景观,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则较为轻视,这对于城市环境的优化是不利的,景观园林工程也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所以,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必须兼顾园林工程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在注重景观园林工程视觉美感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它的生态效益。选择植物时优先选择当地的植物,并合理引入和配置其他植物,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干扰到本土植物的生长,从而打造出具有浓郁本地特色的植物景观,实现对生态环境最大程度地保护。

3结语。

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景观园林工程的作用绝对不可忽视。它在给居民带来相当大的视觉享受的同时,还能对城市环境起到清洁和精华的作用,故而收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现阶段,城市景观园林工程的设计工作还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所以我们迫切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进一步改善。因为景观园林工程的设计涵盖了建筑学、植物学等诸多学科,综合性较强,所以在进行景观园林的设计和规划工作时,也必须对诸多因素进行全面的综合考虑,从而建设出更美好的城市景观园林工程。

生态农业景观美学论文范文简短篇九

摘要:本文通过对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影响因素及指标体系的分析,提出了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方法,以期对旅游资源景观的开发和改造有所帮助。

一、影响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因素。

景观视觉美学是指景观视觉的美学价值对人的影响。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目的是针对开发活动对景观可能造成的美学影响程度做出预测,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景观的视觉美学评价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的有时间因素、空间因素和主体因素。

不同的观赏位置对景观的审美评价是不同的,因为景观是立体存在于三维空间的实物。观赏距离将景观分为近景、中景、远景。近景是靠近观景点所看到的景物,或按人的尺度,人的视野所看到的景物,如建筑立面的局部(细部)景观。中景是离观景点较远的位置所看到的景物,是一种比较客观的观赏方式。远景是远离观景点所看到的景物,在大视野内观赏到的景物及它周围的环境。观赏角度也就是我们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观赏角度通常分为仰视、俯视和平视。仰视会使人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会产生压迫感和震撼感。俯视则是人处于较高位置观赏下面的自然景观,会感觉豁然开朗,从而激发人心。平视是一种与景物相对接近的观赏方法,会使人处于一种平和的心态,产生享受安宁感和平感。

作为欣赏主体的人,往往因欣赏主体观赏目的、个人性格、兴趣爱好、知识背景、意志经历等的不同,从心理上对景观的欣赏不同;欣赏主体还因生活环境、社会角色、文化因素、经济收入等的不同,他们对于同一景观所感受到的美是不一样的。

二、景观视觉美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景观与环境的融合度越高,则景观敏感性就越高。因此,可以将色彩、形状、质感作为景观美学视觉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1、色彩指标。

明暗对比是表达三度空间幻觉的强项,这首先取决于事物本身的明亮度,形成的阴影里无质却有形,并有大小深浅之分,能对景观画面的相对均衡起到一定的作用。由色彩的明暗度相差而构成的明暗对比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色彩对比形态。

冷暖对比是色彩结构中对人的感情产生最大影响力的色彩对比,如人们看到红橙色联想到火光,而觉得热;看到蓝色联想到冰天雪地,感受到冷。这类色彩的变换使人的色彩感情像在波浪中起伏的小船,随着冷暖色彩倾向性而上升和跌落。

补色对比是最鲜明的色彩结构。补色对比反映出人的色彩视觉的内在需要被完全满足,故而补色对比具有永恒的色彩和谐价值。当人们眼睛疲劳的时候,欣赏一处由不同色彩结构构成的美丽风景,在得到美的色彩享受的同时,又不知不觉地调节了人的色彩视觉机能。

色彩纯度对比表现出单色性色彩本质的秩序感。纯度即颜色的饱和度、彩度、鲜明度,反映色质饱和程度的等级。色彩纯度对比就是以高纯度的颜色同稀释后不同纯度的颜色并置。同一种纯度色相,由于面积不同,对于人的感情影响力也产生巨大差异,所以面积对比被认为是一切色彩对比的重要形式因素,而面积对比的主要依据在于各种颜色的明度。

2、形状指标。

形状指标应包括外轮廓线和形状面积。人们认识物体,首先看到的是物体边线形成的外轮廓,因为边线外轮廓将这一物体与其他物体划分开来。外轮廓线有粗细、曲直、浓谈、虚实之分,加上角度、方向的配合,就可以经过交错、排列灵活地表达各种景观不同的主题,并能在人们视觉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对于凹进或成曲线状的景观来说则很难确切把握其边线、外轮廓,因为这些物体结构的形状并不都是由该物体实际边线呈现出来,因为如此,所有物体真正形状是以它的基本空间即基本体积所构成,也就是它的面积构成了它的形状。形状面积只有大小的对比,不同性质区域面积大小的不同搭配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3、质感指标。

质感是物体的表面物质特性给人的感觉。质感具有丰富景观画面视觉效果的功能。质感在视觉景观中意味景物的表面特征,不同的质感可以相互衬托,产生视觉的张力,尤其是视觉质感差异大的事物放在一起容易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粗糙灰白的砾石地上几颗珠圆玉润的红樱桃,反比把它们放在丝质台布上时更加晶莹夺目。

三、建构科学合理景观美学评价的方法。

景观美学评价体系最后要转化为可操作的评价方法才有实际的意义和效果。因此,要建构起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景观评价数据。由于景观美学评价涉及到评价主体与客体的诸多因素和一套复杂的指标体系,要保证美学评价的科学性与操作的合理性,就必须在科学性与文化性中找一个平衡点。而这一平衡的技术支持就是遥感技术、图形分析处理技术、统计分析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采集评价指标时,减少人的因素;在统计过程中,也减少人的因素。

建议分步评价方法,保证景观的文化性。分步评价方法即先进行景观的科学审美评价,然后再进行人文评价。由于景观的美学评价是一个主观性十分强的活动,要保证其客观性,仅有科学性的审美评价是不够的,还必须以人文评价来保证景观的文化性不受到科学性的破坏。

建设开放式的评价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景观美学评价不只是一个专业问题,也是一个民族和大众的问题,所以应该把民族文化和大众文化纳入评价体系,让民众的声音得到体现。这就要求建设开放的评价体系,对景观审美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周宪。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n]。解放日报,-7-25。

[2]王玉婷。关于视觉造型艺术中的色彩对比美[j]。美与时代,2004。3:18―20。

[3]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1:14―17。

[4]俞孔坚。自然风景景观评价方法[j]。中国园林,1986,3:38―40。

生态农业景观美学论文范文简短篇十

摘要: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下,知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以知识创新为发展动力的知识城市应运而生,知识城市的转型成为城市竞争的关键。社会知识的有效转化直接影响到知识城市的成功转型,因此在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知识转化对知识城市转型的作用机理,根据具体的影响机理进一步提出了知识城市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知识转化;知识城市;发展路径。

在过去的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知识成为了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由知识推动的创新型经济体系的产生导致了“知识经济”的出现。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下,知识在生产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并逐渐成为新型的资本,由此“知识管理”也应运而生。最初的知识管理主要应用在企业内部,后来逐渐运用到政府组织和其他一些组织机构,并进一步扩大到知识型社会。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在信息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以知识资本为经济发展主导因素的知识城市转型成为未来国际城市竞争的核心能力。知识城市的转型逐渐被纳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而成功转型的关键在于有效促进社会知识的创造和创新,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的知识量,通过知识培育、技术创新、科学研究来提升创造力。

一、有关知识城市研究的文献回顾。

国内研究方面,许妙玲等提出了城市知识资本的概念,将城市资本分为过程资本、劳动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发展资本等,并构建了城市资本的管理框架\[5\];陈搏提出并完善了知识城市的概念,在阐述社会知识管理必要性的基础上从政府参与的角度构建了社会知识管理的框架\[6\];吴敏华强调知识城市的建设在国际上仍处于开始阶段,并选取了全球知识城市建设最成功的三个城市分析它们的发展路径,从而为我国城市提供了借鉴\[7\];另外洪江涛等则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知识管理、知识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得出知识管理对知识竞争力和核心竞争有着正的影响\[8\]。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管理和知识城市进行了一些基础理论研究,但具体的社会知识转化如何影响到知识城市的转型研究较少,这为本文的进一步探讨提供了研究空间。

二、知识城市研究理论撮要。

(一)社会知识转化理论。

社会知识转化是基于社会层面的知识有效转化,仍属于知识管理的范畴,但管理的主体不再是企业内部人员,而是全体社会成员,是一种社会活动,作用范围是整个社会活动网络。我们可定义社会知识管理为通过社会的力量建立各种组织和平台,以促进社会知识的创造、交流和创新,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体系,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在这里范畴更广一点的社会知识包括社会各种无形的知识资本,具体包括市场、人力、技术、环境等要素。而社会知识的转化更进一步地强调社会知识如何有效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从而加快社会知识的创新,因此可以定义社会知识转化为促进社会各种无形知识资本创造、传播、创新的过程。

我们可以借助nonaka的知识转化过程理论来更好地理解社会知识转化。nonaka提出知识转化要经过四个过程:社会化(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外化(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连接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内化(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从而实现企业内部知识的创新。社会知识的转化同样要经历这四个过程,只不过知识创造的主体是整个社会成员,其传播范围是整个社会网络。

(二)知识城市理论。

其一,知识城市是一种其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知识化”的社会。在知识城市中其成员必须拥有大量的知识,社会大多数的资源投入到知识的探索中去,社会成员能够经常努力地收集、开发和传播新的知识,从而运用这种知识来倡导和衡量他们的价值和目标。

其二,知识城市是以知识创新为主要推动力的社会。知识的创新推动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城市由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渐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如文化创意产业、知识型服务产业等,知识的创新成为该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其三,知识城市是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代表着一个世界的生成,信息科学技术代表着知识城市的生成。知识城市的建设注重城市的开放性和资源的整合性,优先构架城市网络,利用全球联网实现知识资源共享。

其四,知识城市是一个多元化社会。知识城市要求城市注重知识的开放性,在发展主导文化产业的同时兼容文化多样性,接受不同的文化在社会范围的传播,并逐渐融入到主流文化中去,从而促进知识的创新。

2.知识城市的衡量标准。知识城市作为新型的城市发展战略,如何有效衡量也是至关重要的。参考的巴塞罗那《知识城市宣言》,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属于知识城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城市知识传播的基础设施完善;二是城市信息化、数字化程度较高;三是城市知识产业发达;四是市民平均阅读水平较高;五是文化服务资源丰富。在评价一个城市是否属于知识城市时,通常由世界范围内的.100个专家和学者组成的评审团对符合条件的城市进行提名,然后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严格评审,最终确定获得“知识城市”称号的城市。

三、知识城市转型的必要性。

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下,知识城市的转型已经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城市向知识城市转型有其客观必要性,这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知识城市的转型是时代发展的潮流。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知识取代了劳动力成为了新型的资本,资本时代已经过去,知识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创新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在此环境下,城市作为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集中地,当仁不让地处于知识的衍生地。因此,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必须顺应时代潮流,逐渐向知识城市转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输出知识创新人才,促进城市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知识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促使知识型城市的转型。

知识经济的发展衍生出许多知识产业,知识产业主要包括信息产业、媒介产业、设计策划产业等创新产业。在如今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中,这类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断改变着城市的产业结构,对城市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这类产业的兴起,推动着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社会公众对知识产业的热情无形中为城市转型提供了条件。同时,这类产业的发展需要城市管理者进行有效管理,使得城市转型变得更加必要。

(三)知识城市的转型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知识城市的转型要求整个社会实现全民自主化的创新,使社会成为一个开放式创新的社会。在知识经济的驱动下,知识城市的转型将改变城市的运行模式,会特别强调技术创新来提升城市的创造力,对知识进行有目的的培育,使得城市充满活力。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将知识城市的转型纳入了城市发展战略,并对一些城市进行了成功的转型,从而使一些旧的工业城市或处于“颓势”的城市焕发出新的活力。在此背景下,我国知识城市的转型显得更加必要,只有加快城市的转型,吸引更多人才和先进技术的涌入,才能提高城市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四)知识城市的转型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在后工业时代,经济高速发展留下了诸多后遗症,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城市失业、城市基础设施缺乏、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这是城市工业化发展所导致的普遍性社会问题,并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而更加尖锐,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知识城市的转型可以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整合城市资源,由产业升级所造成的环境危害更小。同时在知识型的文化氛围下,城市整体素质更高,社会矛盾得到缓解。因此知识城市转型将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所面临的诸多社会问题,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四、社会知识转化对知识城市转型的作用机理。

知识城市的转型对我国城市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此过程中社会知识的有效转化直接影响到知识城市的转型。社会知识转化从知识创造、传递、创新三个方面影响着知识城市的转型。

(一)社会知识的创造影响着城市的知识水平。

一个城市整个社会成员知识量的大小决定着整个城市的知识水平,是城市成功转型的基础。同时,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数量也决定着城市的发展能力。实践证明,以知识为基础的第三产业对经济的增长贡献远超出其他产业。在知识城市中,知识的创造是全民性的,城市管理者要做的便是如何正确有效地指导社会成员进行知识的创造活动。知识组合和交换是知识创造的两个途径,通过对新的不同知识和资源的重新组合从而产生新的知识;通过不同主体知识和经验的交换实现知识的互补,从而加快知识的创造。城市主体同样通过两种不同的路径进行着知识的创造,从而实现城市知识量的快速增长。

(二)社会知识有效传递是知识城市转型的先决条件。

最终知识城市的形成在于其创新能力,如果一个城市的技术、资本、资源等均来自于其他城市,则城市的发展必然会落后于其他城市。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是知识城市转型的决定性因素。没有技术创新,城市生产力就无法提高;没有文化制度创新,城市资源将会流失。只有实现技术、生产模式、管理制度的创新,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生产要素的转型,从而加快城市转型。

五、基于社会知识转化的知识城市发展路径构建。

在知识转化的视角下,通过促进知识的创造、传递和创新,可以推动知识城市的转型。根据知识转化对知识城市的作用机理,可构建知识城市的发展路径。首先是社会知识的创造,其实现路径包括知识城市理念的宣传和公共文化设施的完善;其次是社会知识的传递,其实现路径则是城市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和完善及知识交易平台的构建;最后是知识的创新,需要构建相应的创新制度鼓励知识创新,同时注重城市多样化文化的相互促进作用。

知识城市形成要求城市经济结构、运行方式、人们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进行一系列的变革,这离不开政府的总体规划和战略支持。只有充分调动整个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发挥社会主体的创造性,才能更快地促进知识城市的全面转型。

(一)积极树立个人和组织的知识城市新理念。

随着经济时代的变革,人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变化着。当知识取代劳动力成为新的生产力时,知识的价值观便逐渐形成。在知识城市的建设中,要树立人们知识城市的新理念,强调知识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促进整个社会知识观的形成,突出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城市在理念宣传上,应树立人们新的知识价值观,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知识对个人以及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没有知识文化是站不住脚的,以此引导人们学习知识的价值观。

(二)完善促进社会知识转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在知识城市的转型中,数字化城市建设是知识传播的关键。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谁拥有了信息,谁就能拥有主动权。信息化是一个城市现代化最高层的标志,建设具有国际水平和国际规范的信息基础设施,利用先进的技术处理和网络通讯技术,将城市知识资源加以收集整合,并完善城市知识体系从而促进社会知识的有效传播,转变城市的经济运行方式,与国际市场同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公共数字图书馆、免费无线网络、文化交流场所等。

(三)建立社会知识创新制度体系。

任何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必须有相应的制度体系加以保障。知识城市也需要相应的创新制度。制度的功能在于保障知识在创造、传播、共享过程中的连续性和持久性,实现知识资本的优化配置和有效整合,从而保障整个社会创新体系的运转。社会知识转化制度体系是知识创新的血液。制度的制定以社会成员为对象,一方面规范知识的传播机制及知识型产业的合法经营;另一方面则是培育社会知识创造人才,鼓励社会创新。因此为促进知识城市的成功快速转型,相应的教育体制、科技创新体制、人才引进机制都要相应地作出调整,相关政策也要完善。

(四)为企业打造专业的创新交易平台。

在知识城市的建设中,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对知识创新的贡献是巨大的。政府部门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加快创新,同时也要为企业的创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创新交易平台的构建,可以促进不同企业间资源的交换利用,在自愿交易和公平交易的基础上,推动实现整个社会的创新。同样,政府部门可以采用激励措施激励创新要素提供者自愿提供创新资源,在交易平台上实现免费共享,从而实现协同创新。

(五)塑造知识性组织,营造学习型文化氛围。

知识城市拥有多样性的开放文化,文化氛围影响到知识城市的形成。积极打造知识型组织,营造学习型文化氛围,能丰富人们的知识水平,提高人们学习创造的热情,为社会知识的创造、创新提供环境。因此,知识城市转型建设进程中,要加大知识性组织的投入,实现全民学习的氛围,从而不断形成知识型企业、知识型社区,进而形成知识型城市。

六、结语。

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下,知识城市的转型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本文从社会知识转化的角度研究了知识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得出社会知识转化从知识创造、传递和创新三个方面影响着知识城市的转型,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基础设施建设、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交易平台构建等方面提出了知识城市发展的路径。本文研究也有不足之处,仅从社会知识转化的角度研究知识城市转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也缺乏有力的实证研究来支撑研究结论,同时不同的城市有其各自的资源优势,其知识城市的转型路径也会有所不同,这也是今后我们要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2\]mcadamdgemanagementasacatalystforinnovationwithinorganizations:aqualitativestudy\[j\].knowledgeandprocessmanagement,,7(4):233241.

\[3\]nonakai,takeuchiknowledgecreatingcompany:howjapanesecompaniescreatethedynamicsofinnovation\[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5:8586.

\[4\]carrilloflsystems:implicationsforaglobalknowledgeagenda\[j\].journalofknowledgemanagement,(4):379399.

\[8\]洪江涛,杨晓雁.知识管理、知识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47(3):444449.

生态农业景观美学论文范文简短篇十一

1.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正确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导向。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弘扬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力量,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它不但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的文化传统,还要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发展先进文化为指针,切实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以更好地发挥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的功能和使命。

2.大学校园文化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含了和谐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它反映的是学校的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办学特色及学校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大学不仅用先进的文化培养各种优秀人才,而且在此过程中将其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底蕴和文化精华、高尚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等源源不断地传递到社会,成为和谐校园的重要元素。它体现的是以学校物质条件为基础的物质文化和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文化的统一。

3.大学校园文化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和谐校园是大学文化建设追求的目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是实现和谐校园的文化源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帮助广大师生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职业意识、角色认同、教育理念、教学风格、价值取向等与学校的主体文化协调一致,全力营造稳定、法制、公正、有序的校园,向上、创造、竞争、活跃的校园,宽松、协调、包容、文明的`校园。

二、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路径。

路径是途径和措施,它是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要特别注重发展路径即方法、措施的选择和运用。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发展路径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坚持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而高等教育的特殊功能决定了高等学校肩负的特殊责任。这在客观上要求高等学校必须坚持正确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不仅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上,也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运作上,即紧紧围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学生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把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性落在实处。

2.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牢牢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融入全过程,贯彻到工作中的各方面,引导广大师生自觉地把个人价值追求融入学校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伟大实践。

3.把塑造大学精神放在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首要位置。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文化发展繁荣的过程也是文化继承创新的过程。大学文化是在大学不断发展进步的历程中逐步积淀形成的,大学文化的特征鲜明地表现在大学精神上,而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独特品质和精神气质。因此,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主要任务在于培育和弘扬师生的科学精神、民主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及理性的批判精神,增强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形成广大师生的大学文化认同,为大学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供充足的精神动力。

4.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和谐校园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目标,和谐文化是实现校园和谐的文化源泉,是全校师生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围绕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的核心,切实加强师德建设与加强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深入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着力提高师生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引导师生正确认识事物、对待问题、处理矛盾,努力在融洽人际关系、形成良好校园风尚等方面取得实效。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丰富创新,更好地满足广大师生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5.健全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广泛性、复杂性的特点,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保障机制,消除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自发性、盲目性、随意性和偶然性,进而形成长期的文化积淀。学校所有制度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要求。制度建立或修改要遵循民主管理原则,广泛听取广大教职员工的意见,把制度建立在广大教职员工认可、满意的基础之上,保证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的持续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需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并不断更新的过程。因此,作为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它的发展路径,也必须进行不断改进,这样才能不断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

生态农业景观美学论文范文简短篇十二

城市景观是一种视觉上的艺术,它是由各种不同的景观元素构成的,各种元素的不同表现方式与道路交通网存在一种隐晦的关系,它们与路网的关系暗示了不同元素的相对位置在交通网中沿着不尽相同的交通路线活动,则决定了各种对策序列的观察次序。

1.城市的形式与视觉。

人们的视觉是获得对一个城市主要印象的主要途径,这种对于城市的印象反映了处在这个时代的人们的一种相似的、共同的一种感受。比如说,美国著名学者kewhlynch在他的名着《linageofthecity》一书中提出,构成人们对城市印象的心理因素有五个方面:即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城市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不同个性,是由上述五个因素结合在—起构成的,同时分析城市的美学的量度也是这五个要素;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充分展现了城市的统一的图像或者形象,人们可以根据这种统一的图像或者形象来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城市美的普遍性与规律。

决定一座城市形式的前提,是土地的属性与特征。一个优秀的城市设计人员[文秘站:]在经行规划前,首先要寻找这个地方的一些地形特征,例如丘陵、山岗等特征。因此设计人员一定要先对地形的这些特征进行评价,并充分思考与这些特征相结合的道路网与建筑的形式,使设计能十分充分的展现它们之间的那种隐晦的关系。与土地特征息息相关的是自然特征,人们对与自然的视觉印象主要是来自于周围一些自然景观的特征,要把城市的那种形式和建筑在功能上以及美学上与其充分结合,同时也可以利用它对建筑与城市影响增进自然美的程度经行评价,因此来决定城市哪些地方需要保护,以此来规划自然保护区。通常我们可以认为乡镇,或者小城市是在大自然怀抱中的一个小物体,而怀抱大自然的是一座大城市。除上面这些因素外,当地的太阳光强度以及照射时间、降雨量、刮风的频率及风向等,这些当地的气候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与自然环境有一种说不清楚的关系,这些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并影响着城市的街道走向,以及在这座城市里的建筑物色彩的变化和展现出来的视觉效果等。

经过上面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人们走进一个陌生的城市时,人们产生对城市的第一印象来自于城市的进出口;而通过沿着街道的各种活动所获得对城市面貌的感受。当人们来到一个不熟悉的`城市时,在沿支路、岔路、立交桥等的活动中,可逐渐形成一种在脑海中对该城市的印象,并且经过多次重复的这种活动后便开始深入了解这座城市它的个性与特征。

我们把道路看作是城市内的通道,人们可以沿着道路充分感受城市的魅力。有学者进行过研究,对大多数参加测试的人来说,前面阐述的城市形象五要素中,对道路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在所有城市中的环境要素如果不是沿路布置的,那么肯定是与它相联系的,人们是通过道路的延伸方向来判断他要去的地方,例如某个公园在某条路上,某个公寓在哪条哪条路中,对于五要素中的标志,结点、边界、区域,它们只有和路充分联系在一起时,才能反映它们的相互联系。这五种城市形象的要素,只有当它们和道路联系在一起时,同时再加上在道路上有延伸性的不间断活动中,才能收获对其它因素的某种感受,并得到对城市的一种与众不同的印象,所以在路上具有连续性以及特定的方向性的活动,正是道路对于人们形成一种形象能力的作用所在。因此得出的结论,城市图象的第一因素(最重要),就是道路。

2.道路网与城市布局以及城市美的关系。

由于每个城市大小、布局、地质和水文等因素的影响,由此产生的道路网的形式也不同。通过这些路网,把城市的不同部分联系起来,发挥正常的城市的功能,使道路网作为一个城市的动脉与骨架而存在。从理论上讲,路网主要有五种形式,即方格形路网、对角方格路网,龟甲形路网,三角形路网及对角三角网。

理论路网与实用路网有很大差异,例如,理论路网需要考虑地形情况、城市历史和城市发展前景等因素。而实用路网则是纵观历史上采用的道路网的结构、城市地形、人口增长以及现代交通发展等因素而慢慢形成起来的,其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类:矩形道路网、辐射环式路网、星形路网、直线型道路系统、树枝型或自由路网、卫星形或星第一群形路网。由于这些路网结构不同,城市每个部分的联系方法和主要的交通通道也不尽相同,所以人们对城市产生的印象、观察的的视觉效果也随之不同。

在现代交通的条件下,城市景观成为了一种动态艺术,那么这种动态艺术形成、创造的关键,就是道路网。从城市视觉要素和景观角度来看,设计合理的道路网有利于组成不间断空间以延续和丰富人们的视觉观感,并产生一种令人新奇的景色,从而可以避免相同的景色或毫无特色。现代的道路网可以把各种建筑物、风景规划、景观设计结合起来,融入到新的城市中,从而产生一种控制和指导城市的视觉形式的力量,以创造一种全新的、具有当地风格和特色的城市。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创造和形成城市美的基础就是道路网。一种好的、科学的、合理的,并且同时考虑到城市建筑艺术与城市美学要求的道路网的结合,就有可能形成一个美的城市。

3.结语。

我们都知道,在城市的长期发展中形成了道路网。与城市的关系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道路网,但必须在地形上、方向上、空间上形成一种不间断的网络。对于网络比较少的道路之间的关系,虽然有很多方面会对其产生影响,但它必须简单明了。通常,在道路网中纵横的道路给人们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南北向(纵向)的道路与东西向(横向)的道路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与形成的视觉形象是有区别的。这种有一定走向或者方向比较明确的道路,对于增加道路空间的特征是有好处的,而且使网络的关系也更加直白明确。当道路做为区域分界,甚至成为区域的形象特征时,那么路网对城市格局的关系则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高等级道路景观美化与环境保护.交通部科技信息研究所.1993。

[2]宗跃光.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廊道效应研究—以北京市区为例[j].生态学报,,19(2).

[3]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与案例.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