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01-16 19:02:00
- 小编:ZTFB
- 文件格式 DOC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未就业意申请书一
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活动共回收问卷103份,其中学生问卷78份,企业问卷25份。主要目的是获取xx届高校应届毕业生及企业需求的相关信息,为企业、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参考与借鉴,帮助大学生作出更合适的职业规划方案。
二、样本详情:本次调研活动样本涵盖了河北省地区的部分高校应届毕业生和河北省内25家大中小型企业。较具有普遍的代表性。
三:xx年河北省内计算机专业状况分析:
(一)大学生未就业人数的现状:为了调研应届毕业生人数问题,我们首先针对应届毕业生的问卷的数量做了一个评估。总结:(1)应届毕业生的比例占大多数,占总数量的78.21%,而其中的21.79%包括已经进入社会和没有毕业的大学生。(2)其中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是52.56%,超出正在找和已找到工作总数的5.13%。而正在找工作的人群也属于没有工作,所以从调研结果中得出共有84.61%的人没有工作。也就是说每100个人里面有85个人需要工作。(3)参与本次调研的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的人数比例是男生占53.85%,女生的比例是46.15%,男生要高于女生人数的7.7%。根据应届毕业生调研问卷的比例来看,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二)xx年各企业需求分析:为了探究大学生就业形势及未来发展状况。特别对企业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指标进行探究,以明确大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解析:根据公司性质分析看出:(1)私企比重要高于其他性质企业。虽然说国企、外企和政府机关更享有优势。但是中国市场统领用工大军的依然是私企。(2)这些企业对于今年的是否需要it类人才结果表示,有84%的企业是需要it技术人才的。(3)大多数的企业是愿意招收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占总数的80%。(4)大多数企业更愿意招收本科毕业生,其次是专科毕业生。
四:近两年内就业形势分析:
(一)xx年就业形势分析: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xx年全国有699万名高校毕业生,是建国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699万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消息,给xx年打上了“史上最难就业年”的标签。①人才市场出现“纺锤型”结构错位随着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加剧,市场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发生明显变化,直接导致人才市场出现“纺锤形”结构性失衡。即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蓝领技工和服务人员供不应求,但人才市场供给上显然大学生和普通白领出现“假象过剩”②服务类职位需求旺盛,但大学生盲目择业导致供需缺口较大。总体分析来看:竞争激烈程度较强的岗位中,专业对口要求高的岗位为财务、银行、it/技术,说明财务、银行和it/技术的相关专业供需出现饱和。
(二)xx年就业形势分析:经过了xx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就已经被一些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xx年,大学毕业生有727万。加上xx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xx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10万。就业成为“史上就业难上难”。xx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而在xx年,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xx年广东发布第三季度就业形势分析市场紧缺十大职业出炉
(三)近两年内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就业状况结果分析:xx年份学院96%-97%93%信息技术系95%94%据调研结果显示:xx年信息技术系有7个没有找到工作;xx年信息技术系有10个没有找到工作。相对来说计算机专业就业率相比其他专业就业率还是算比较高的,通过2年的对比发现,xx年就业压力要大于xx年。
五:xx年企业需求与应届毕业生就业倾向对比分析:
(一)计算机专业应届大学生期待企业性质与招聘企业性质对比:(1)解析: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期待的工作性质有44.87%倾向于国企,而国企招聘的只有20%。学生期待的要高于企业招聘的24.87%。应届毕业生选择私企的是15.38%,相反有招聘的企业有40%都是来自私企。还有17.95%的应届毕业生选择自助创业。
(二)应届大学生想应聘职位与企业需求对比:解析:(2)在选择职位上,大部分人没有选择计算机主要类别的工作,而有54.41的人选择了其他类,而企业其他类用工只有28%。相比学生期待要高于企业26.41%。有13.24%的应届大学生选择了技术专员、助理。而有56%的企业需要技术专员、助理。应届大学生期望要低于企业需求42.76%。应届大学生选择网页制作的人有5.88%。企业需求的是36%。学生需求再次低于企业需求30.22%。数据库企业需求是32%,而大学生只有4.41的人选择。通过对比显示,企业需求的技术性强的职位普遍应届毕业生都不具备相应的能力,所以造成这部分职位需求量的增加。也就是会的人少了薪金也会增长的原因。
(三)应届毕业生期望薪金与企业发放薪金对比:
解析:对于未来的薪金大多数人期待的工资是3000-5000,占了62.82%;而企业发放3000以上的只有12%。大多数企业发放的薪金是-3000。也就是说,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四)企业用人要求与应届毕业生自身素质对比:
解析:企业更看重应届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其次是品德修养。而大多数应届毕业生认为自己自己的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较强。其次是品德修养。在企业需求和应届毕业生之间这几点是相同意见。
六:应届毕业生面对工作后转型与创业造成企业需求招聘难。
解析:通过调研结果显示,62.82%的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都会选择转型,还有47.44%的应届毕业生是不选择计算机行业的。
七、调研总结:通过调研的结果可以看出,面对“史上就业最难季”“史上就业难上难季”。xx年计算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基本上是没有压力。企业需求要大于应届毕业生需求的职位。
八、建议:(1)、科学合理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顺利就业的基础清晰地规划职业生涯目标是人生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一定要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只有这样,未来才有希望。要切记做到知己知彼,特别是全面地认识自我、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自己的脾气秉性、自己的职业适应性、自己的才能以及自己可能在哪些方面取得成功等等。为了更准确地认识自己。(2).转变观念是实现顺利就业的关键危机是危难也是机遇,没有追求就没有机会。大学生不再是精英的代名词,而是具有较高素质的普通劳动者。学会从基层做起,到基层较苦,生活条件较差,但往往自己的自主权较强,锻炼的机会较多,成长快。(3)正确看待收入。一个单位好,有很好的发展空间,目前收入少一些,但今后的发展机会相对多一些,收入提高也可能会快一些。
2023年未就业意申请书二
一、目标任务
紧扣县委、县政府的脱贫攻坚总体目标任务,切实履行脱贫攻坚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第一书记责任,认真做好各项扶贫工作,为帮扶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为使全局19名帮扶干部认真做好帮扶广福镇兰草沟村16户、皇城坝村33户贫困户的精准帮扶工作,明确以下目标任务。
(一)贫困户稳定脱贫
1.一超。对帮扶户收入问题,通过帮助发展生产、稳定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开发公益岗位、百工技师、扶贫小额信贷、集体经济、低保政策兜底等各项措施提高收入。对兰草沟村、皇城坝村因病、劳动力缺失或务工收入减少,造成收入减少,有返贫风险的脱贫户,积极联系村、镇对其低保进行申报或调标,防止脱贫户返贫。
2.两不愁。针对贫困户的吃、穿情况,目前两个帮扶村的贫困户虽已基本达到标准,但也要帮助帮扶户增加收入,联系、协调村、镇通过临时救助、社会救助等各项措施,时刻确保帮扶户家中有余粮、冰箱有食物、春秋有应季衣物,达到不愁吃、不愁穿的目标。
3.三保障。一是对贫困户的住房有安全隐患的,主动联系村、镇采取危房改造、改善人居环境、易地搬迁、灾后重建等方式对住房进行排危。二是认真核实帮扶对象户情况,按要求对其医疗费用进行免(减)交。认真落实贫困户医疗保险政策,确保帮扶对象户住院自费费用及慢性病费用县域内控制在10%以内,防止出现因病致(返)贫现象发生。三是局派驻村第一书记及帮扶干部要认真落实教育有保障的标准要求,加强沟通协调,确保义务教育阶段不出现辍学或未就读现象。同时做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高等教育雨露计划等政策的落实落地,确保享受对象精准,享受政策精准。
4.三有。一是时时关心、关注帮扶户的安全饮用水情况,发现用水安全有隐患的,及时联系村、镇解决。二是对帮扶户有生活用电安全、达标隐患的。及时联系、协调村、镇及广福镇供电所按照有电并满足用电量的要求排除隐患。三是帮扶干部梳理核实,保证贫困户家中有广播电视或有线、无线范围内能接收广播信号,未通电视信号的要及时向村、镇及相关部门反馈并解决。
5.生产生活设施。根据帮扶干部排查梳理出的生产生活方面的帮扶户出行需建便民路、需硬化地坝晒农作物和安装路灯等需求问题,及时反馈给村,协助解决。
(二)深入开展走访
信访局在兰草沟村、皇城坝村所有帮扶户在20__年已全部实现脱贫,要持续做好走访帮扶工作,通过“回头看”、“回头帮”工作,确保所有退出贫困户生活质量、家庭收入稳定提高,“一超两不愁三保障三有”持续改善。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20__年度扶贫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对扶贫帮扶工作的领导,调整脱贫攻坚帮扶领导小组成员,组长:__,副组长:__,局班子其他成员为组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__为办公室专职人员,负责扶贫帮扶的日常工作。
三、责任机制
(一)强化结对帮扶。帮扶责任人拿出过硬措施,重点帮助帮扶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督促帮扶责任人按时对帮扶对象进行帮扶走访,确保帮扶到位。
(二)严格督查考核。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督查,促进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四、工作要求
(一)帮扶责任人建立一户一册帮扶台账,有针对性的制定帮扶措施,并完成帮扶任务。
(二)帮扶责任人要切实掌握帮扶户的基本情况、困难情况,对症下药使其稳定脱贫。
(三)帮扶责任人每月走访不少于1次,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适时采取个人捐助的形式帮助帮扶对象度过临时难关,给他们带去精神和物质上的安慰,使每个贫困户能切身地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
(四)据实填写脱贫帮扶手册,由贫困户主签字确认,不得搞“被脱贫”和“数字脱贫”,确保贫困户真正脱贫。
2023年未就业意申请书三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精神,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顺利开展,根据《山东省人事厅、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教学厅[20xx]4号文件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督查的通知》(鲁人办发[20xx]74号)的具体要求,我校对20xx年就业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检查和落实,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1.领导高度重视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我校党委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为了及时准确地了解各院系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情况,在分管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五月份以前每月召开一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度会议,从五月份开始每周调度,并深入院系进行督导和调研,掌握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对策、狠抓落实。为了进一步抓好20xx年毕业生的就业工作,20xx年3月14日学校召开20xx年就业工作会议,对就业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我校党委书记韩向利同志多次强调一定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我们要把就业工作当作民生之本,当作关系到每一名大学生,乃至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当作关系到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第一要务。做好就业工作也是检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崔明德校长重申:就业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办学目标是否顺利实现,关系到是否能够实现“全国同类高校的发展前列”的办校目标,因此必须认真抓好就业工作。在20xx年全校工作研讨会上,学校确立了就业工作作为本学期的五项重要工作之一。
2.组织机构健全
为做好就业工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主任的就业工作领导委员会,各院系均成立有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并设有就业工作专职联络员。20xx年学校将成立于1993年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更名为“烟台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中心”,并升级为副处级单位,下设教育培训部、市场研发部和信息咨询部。
同时学校把服务地方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全方位开放式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了“烟台大学对外合作与服务地方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探索新模式、新机制,发挥人才群体优势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发挥学科与人才优势,建立学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协调机制,搭建“政府推动,学校为主,社会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利双赢的发展平台,使烟台大学成为整个胶东半岛延揽和集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高地。
3.制度建设规范
为促进就业工作规范化,我校编发了《烟台大学就业工作文件汇编》,该文件分为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学校文件三个部分。其中《烟台大学就业工作暂行规定》及每年下发的《烟台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等有关指导性文件,极大地提高了就业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和政策水平;制定的《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优秀毕业生评选办法》、《“青春创业行动”实施方案》和“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就业鼓励政策等文件,成为全面促进就业工作的保障;建立了毕业生档案管理和转递制度,确保档案资料的严肃性和完整性,为用人单位提供真实又可靠的毕业生档案资料。制度化的管理为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和政策依据。
另一方面,我校完善有关规章制度、统筹安排就业中心整体工作,建立“就业工作人员联系院系”制度,即学生处和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定期、不定期调研,同院系实现直接的工作沟通,及时了解院系的需求和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加强与院系和广大学生的交流,帮助解决院系在就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实践证明,该项工作得到了院系的一致好评,促进了我校就业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三,在学校层面上建立了多项激励奖惩措施,督促、鼓励各院系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我们确立了学校统筹、部门牵头、院系落实的工作机制,学校主要从政策和信息方面提供服务,进一步强化院系在教育、引导方面的功能,工作重心下移,使院系成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体。学校把就业率作为考核院系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并写入了每年年初的工作目标责任制,从20xx年开始实行了奖励措施,就业率超过目标任务的给予丰厚的奖励。
1.重视队伍建设
学校十分重视专兼职就业工作人员队伍建设。除就业指导中心的专职就业工作人员外,各院系从事就业工作的达36人,他们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具有硕士学历达到18人。学校历来重视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近年来参加各种专题培训的达100多人次。20xx年至今,先后派出42人次参加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培训,5人参加职业指导师资格培训,20人次参加山东省毕业生信息网使用培训。学校重视就业工作研究,每年开展优秀论文评选,营造理论研究氛围,不断提高就业工作的前瞻性。通过业务培训、实践锻炼,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得到巨大的提高,再加上全员化就业工作氛围已经形成,所以从总体上看,就业工作的队伍力量壮大了。
近年来学校还从地方人事主管部门、企业和校内教学、管理岗位聘请了55位创业导师,逐步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全面的就业指导队伍。在我校党代会上,党委书记韩向利同志在工作报告中谈到就业工作对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重要性时指出,就业工作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体现,要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爱岗敬业、素质优良的就业工作队伍,发挥综合优势,全面提高就业率。
另外,面对就业市场日新月异的变化,我校就业工作研究不断与时俱进。我校注重加强就业工作人员的政策理论培训,就业指导中心每学期都要对各院系负责毕业生工作的辅导员开展专题培训,辅导员是就业工作一线的指导老师,与毕业生接触最密切,要求他们把最新的就业指导政策和国家、社会对毕业生们的关心和关怀传达到毕业生。
2.加大经费投入
在经费上,我校几年来的投入都达到了省厅的要求标准,即当年就业专项经费实际投入达到当年学费总额的1%以上。不仅如此,我们每一年的经费都有适当增加,20xx年更是增加到90万。
3.保障设施投入
学校投资为就业指导中心建立了人才市场、资料阅览室、信息中心和洽谈室等设备齐全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场所,同时配备了五十多台计算机,目前除了建有1个总面积150平方米的常设专用多媒体人才市场外,学校还在建筑面积为八万平米的教学试验楼中开辟出面积达六千平方米的楼内廊厅,供每年的大型人才洽谈会使用,可同时容纳近千家用人单位开展招聘活动,接待求职学生近2万人。各个院系还建有就业洽谈室。做为人才市场的配套设置,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还设有就业信息发布室、就业资料阅览室及信息中心可同时向数百人提供几百种不同的资料就业以及全方位的信息查询。我们建立的就业信息网站经五次改版,功能日臻完善,信息日趋丰富,包括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指导、择业指南等板块,受到同学的欢迎。从而实现了制度、场地、经费“三到位”,为我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有效保障。
1.积极拓展就业市场
经过几年来的共同努力,我校就业市场逐步完善,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更加紧密,以院系为主导的就业二级市场逐渐形成;网上招聘、网络信息报送日益频繁,基本实现了就业管理工作的网络化,网络化程度不断提高。
为了切实做好我校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在校领导的带领下,组成烟台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推介团,奔赴省内的济南、青岛、潍坊、威海、文登、临沂、菏泽、济宁以及烟台市的周边县市区和辽宁大连、江苏昆山等地考察就业市场并推介我校毕业生。各院系领导也都主动出击,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不断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积极拓展就业渠道;20xx年我校共召开大中小型招聘会共80余场,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12000多个,供需比达1:2,并通过网络报送07届毕业生7332人,报送20xx届毕业生生源6066人,发送档案近万份。
针对20xx届毕业生,我校于20xx年11月25日召开了大型的供需洽谈会,共有来自北京、上海、江苏以及省内各地市的240多家企事业单位参加招聘,提供岗位数近5000个,15000名毕业生进场求职,初步达成工作意向7000多个。从本届毕业生洽谈会的筹备过程、参会单位数量、质量、大会召开的过程、期间的签约率、各用人单位的反馈等方面来看,毕业生供需洽谈会达到了预期效果,获得了比较圆满的成功。自20xx年9月至今:校院二级已举办小型用人单位专场招聘会近300场;中等规模的招聘会(用人单位在10-50家以内)5场;大型招聘会(100家以上):2场。
2.加强就业指导服务
学校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将就业指导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注重就业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承载、激励等作用。通过积极开展就业指导的提前介入,让学生做到未雨绸缪,在思想素质、知识能力、心理状态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列入教学计划,设为必修课,主要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准备和择业观念教育,给他们以政策指导,引导他们树立竞争意识,树立立志创业和服务基层的观念。针对就业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诸如:就业定位问题,就业协议签订,报考公务员等问题加以具体指导。学校每年为毕业生发放《学生就业指南》,“指南”针对性强,现在已成为毕业生欢迎的“口袋书”。从20xx年开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列入选修课,主要针对大一新生,将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渗透到入学、专业教育中,让大学生针对个人的特点尽早“定向”、“定点”“定位”。
学校注重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我们一方面把就业指导与专业课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和指导;另一方面通过系列培训,引导毕业生转变角色,适应社会,实现就业梦想。我们主要是以举办“企业家论坛”、“专家讲座”、“创业导师报告会”、“校友讲座”、“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和模拟人才洽谈会等形式进行,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市场意识及就业信心。同时学校现有理论学习型、学术活动型、社会服务型、兴趣爱好型等86个校、院级学生社团,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我校积极贯彻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策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的方针,引导毕业生积极创业。学校去年共选派三人参加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与国际劳工组织联合主办的kab创业教育(中国)项目。同时学校已同国际劳工组织、团中央和中青联签署协议,就学校创业课程的开设进行合作。为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创造大学生创业平台,我校自20xx年8月实施“青春创业基地”计划,共联系到文登艺达集团等88家单位参与我们的“基地”建设行动,聘请了12位校外人士担任我校“大学生青春创业行动”导师,与7家单位达成合作意向书。针对20xx届毕业生,学校邀请创业研究专家和创业校友来校给师生开办讲座5次。
在引导鼓励学生基层就业方面,我们利用学校的网站、宣传板、电视台、报纸等多种媒体,深入宣传有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把基层就业文件的具体内容、各部委的相关政策等信息及时传达到广大学生尤其是毕业生同学中去,并将基层就业作为我校就业指导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营造良好的氛围。同时我校还通过积极开展“烟台大学基层就业优秀毕业生”评选活动,大力宣传我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成才的先进典型,通过基层就业毕业生现身说法的教育和引导,教育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毕业生科学就业。学校领导专程带队赴菏泽等地,走访三支一扶毕业生并了解各地开展基层就业工作状况。在省人事厅的协助下,还邀请我校去年赴菏泽“三支一扶”的2名毕业生,挖掘他们的典型事迹,举行专场报告会,教育引导广大毕业生积极投身基层建功立业,这在广大师生中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我校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的服务工作。据调查,我校今年毕业生中约有262人属于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约占毕业生总数的4.3%。学校多次强调各院系和相关部门一定要格外关注这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部分院系建立毕业生就业数据库,对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登记造册,实行重点推荐,开展“一对一”的服务。一方面对来自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零就业家庭等特困家庭未就业毕业生,加强宣传援助困难家庭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尤其是介绍他们踊跃参加“三支一扶”计划。一方面以社区党工委为依托,开展“关注就业,情进宿舍”活动,全处工作人员和社区党工委老师,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择业中存在的各种困惑和问题,面对面地进行就业信息推荐和就业指导,送去学校的关怀。通过学校的积极努力,截至目前已经有53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约占困难毕业生的20%。
3.提高就业管理质量
我校在就业工作过程中,进行规范化管理。一是日常就业工作管理规范。在毕业生就业推荐材料、就业协议书、聘用合同书、毕业生登记表的填写和使用等方面有具体的管理办法,包括这些材料的印制、发放、审核、使用以及补发都有明确的程序规定,以确保就业工作的严肃性。每年按时向省厅报送毕业生生源信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毕业生就业方案编制,并做到报送材料无差错。二是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免费服务,免费为用人单位举行校园招聘会并提供各种服务,免费向毕业生发放就业指导材料等等。三是能按时、按量、按质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我校举办了各种招聘会,上报材料时保证真实、准确、可靠,严格的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作指标、积极地抽调人力参与培训工作,在省厅的大力支持下,这些工作的得以积极地开展,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毕业生就业情况
经过全校上下的共同努力,20xx届各类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81.9%,就业总量增长了657人,增幅达19.7%,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展,教育指导更加细致和专业,文明离校工作卓有成效,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20xx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另外根据20xx年对200名毕业生及50家用人单位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的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满意和比较满意,100%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和比较满意,100%的毕业生对就业指导中心的服务工作满意和比较满意。
从工作满意度来看,我们本着“一切为了毕业生,为了毕业生一切,为了一切毕业生”的态度,想毕业生所想,急毕业生所急,凡是有关毕业生就业的事,我们都会竭尽全力去做。对待用人单位,我们本着“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尽力保持双方真诚友好,让他们相信学校,相信我们的毕业生。因此,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我们的工作都是很满意的。
2.加强就业稳定
学校重视文明离校工作。为抓好此项工作,学校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毕业生离校前教育工作的通知》,注意发挥各院系和职能部门作用,从形式和内容上狠下功夫。通过举办毕业晚会、毕业聚餐、领导、老师、低年级同学为毕业生送行等活动,让毕业生感受母校温暖。由于毕业生离校工作抓得得力,没有出现毕业生违纪现象,多数毕业生都能满意地离开校园,愉快地走上社会。
3.重视调研创新
当前“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日趋完善。然而,大学生在以择业主体的姿态投身社会,选择理想职业的过程中,却承受着日益沉重的择业竞争的压力。探究大学生的择业行为,培育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念,做好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是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重要职责。为了了解和解决毕业生的这些问题,四月份就业指导中心对1500名毕业生进行了大型的问卷调查。
通过调查结果来看,我校毕业生思想状况整体比较稳定,能够清醒的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观念较以往有了很大的转变,树立了个人价值只有在服务社会过程中才能实现的信念,许多毕业生主动到乡镇企业或个体、私营企业就业,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志愿到比较偏远的西部或农村基层去工作。
20xx年是全国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20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此,省厅组织对高校就业工作进行督察意义重大,我校师生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十分重视这次自查,并借此机会进一步抓好我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4月10日,文件下达我校后,学校领导马上做出批示,制定了详细的自查方案,落实文件精神。就业指导中心对文件分解后,立即进行转发,并对各院系和相关部门提出具体要求,各院系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组也都迅速召开专门开会,学习研究文件精神。通过学习宣传,大家在思想认识上为自查工作奠定了基础。
通过自查自评,全校上下的思想更加统一,就业工作的热忱更加高涨,就业工作的思路更加清晰,视野更加开阔,目标更加明确。更主要的是,通过自查自评,我们找到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了弥补措施,就业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通过自查自评,我们认识到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省人事厅的指导和关心下,虽然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与省厅的要求和各兄弟学校的工作还有一定距离,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二是就业指导工作还不够细致,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还需要转变;三是开拓市场的视野不广,还缺乏广阔的就业市场;四是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工作思路创新不够。
针对自查自评中存在的不足,我们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加以解决,一是加
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努力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是我校就业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进行国情省情教育和就业政策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确立切合实际的就业期望。二是通过积极拓展省内外就业市场,充分利用网上市场,促进毕业生就业。当前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除观念上的原因外,主要还是供求信息的不平衡造成的,因此,要进一步拓展省内外就业市场,充分利用网上市场,努力为毕业生提供充足就业信息;三是进一步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教学改革,加强学风建设,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四是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大胆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提高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
烟台大学
二〇〇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2023年未就业意申请书四
随着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大学生的人数飙涨,同时也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就业难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毕业就失业”似乎也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普遍心理。对每个大学生来说,及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对决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和测定,确定奋斗目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
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展开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问卷。我们采用问卷的调查方式对大庆三所大学生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我们主要采取网络和走访教室、图书馆、宿舍和路边拦截的方式,发送调查问卷。团队合作为了顺利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同时也想帮助更广大的在校大学生了解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形势!
调查目标: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调查时间:xx年x月x日-xx年x月x日
调查方式:
关键词:就业形势大学生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被调查的学生为我校大学生。
我们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通过qq在线、深入宿舍、图书馆和路边拦截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7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0份。有效问卷调查者主要来自食品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外语专业、信息专业、经管专业和农学专业。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男女比例24:36。
调查数据分析: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市场上非常重要的人力资源,近年,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而事实上,在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的用人标准、企业人才的选择条件没有在有效的时间的传递给大学生,大学生的培养缺乏市场导向。这使大学生就业时缺乏足够信息,从而产生就业盲目性。
调查目的:
主要了解在校大学生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调查结论及建议:
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
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
然而大学生未来就业形势严峻主要是由社会、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四方面造成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本身的工作能力和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足和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严重不一致造成的。我们主要对这四方面进行了分析。
1.社会方面:
我们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那为什么还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呢?除了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外,主要是难在就业市场机制不完善。在我们的调查中,无一人对当前形势乐观,60人之中只有2人认为当前形势还是较好,有9人占调查的15%认为还算正常的就业形势,而其他50人占总体的83%普遍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感到压力重重。
现在大学生都普遍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受访者中有仅有2人不了解、一人认为其不重要,而认为重要的占到调查的75%。在当前学的专业和工作不对口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自己的专业是有前途的,其中认为很有前途的有12位,而认为自己专业较有前途的则达到36位,占所有调查者的80%,仅有6人认为本专业很没前途。可以看出大学教育还是相当重要的。
由于竞争的加剧,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在问及毕业初的薪酬时,有31个人认为起初工资为1500元,14人认为应该为2500元,两部分加起来占总人数的75%,在物价日益增加的基础上,大学生要求这样的工资是不高的,可以看见竞争的大学生的影响。
第一,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还会不断有一些工人下岗或者失业,这批人的就业难度是非常大的。
第二,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人数比较大。比如说大学生,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这也是近几年来的。今年要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在600万人左右。
第三,中国农村有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要转移到城市里就业。基于这三条原因,做好就业工作,今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当前社会普遍压迫大学生,尤其是刚毕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他们的能力还只浮于理论上,社会经验不足,处事和办事能力不够,况且每年有那么多大学生,供大于求从而造成当前的局面。
2.学生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毕业生未就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原因一:很多人没有为自己的将来做一个有效的职业规划,学习时没有目标、没有方向。而且有部分学生存在“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的现象。在校学习期间碌碌无为,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没有真本事。
原因二:专业和兴趣不对等,很多学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原因三:学生一开始就要求待遇好、职位高,更加加大了就业困境。
原因四:企业一般不愿承担对新手的培训费用,很多都要求有经验的工作者。
原因五:高校扩招,毕业人数多,给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原因六:就业机会不平等,靠关系就业的人也不少。
原因七:国家关于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不够完善,很多时候执行力度也不够。原因八:金融危机的冲击
原因九: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的涌入市场,以农民工、初高中毕业生为主。对大学毕业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就业压力。
原因十:企业不会片面的从卷面成绩和证书上招聘人才。所以很多企业都采取内部提升,很少从外部招聘。
3.学校方面:
在我们受访的大学生中,只有5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感到很满意,感到较满意的有24人,两者合计占48%,而感到不满意和很不满意达到52%,充分体现我们学校的就业指导还需加强,照顾到更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教育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还有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首先,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与生产相脱离。
我国现在生产模式是“世界加工厂”,主要需要的是廉价劳动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经验的技工,是体力劳动者,而大学教育培养的是高价劳动力的脑力劳动者。所以,要说“头脑还缺乏市场经济意识”,那不是大学生,而是指责大学生的专家、学者和自己。
但这不是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识问题的出发点应当是:中国不应该是大学生供过于求,需要降低大学生的价值体现,而是要尽快改变我国的生产模式,使大学生的价值能够充分体现;使中国能够自主创新,发展生产。党中央一再强调发展自主创新经济,但大学生就业难却成了问题,这种情况说明发展自主创新经济还没有落到实处,还是停留在文件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大学生就业的实际,可以检验党的发展方针。
其次重要的问题是,教育之本是育人。
教育产业化要“正义”,说法可以不改,但含义要矫正:教育产业化是为社会生产人才。那种为学校、校董和一些教授生产利润,应该叫做“教育资本化”;现在许多学校名曰“产业化”,实质资本化。而社会培训机构被“产业化”人士评为资本化,是为自己谋利益,却为市场化人才做出了具大贡献。像我们最熟悉的北大青鸟教育就可以称得上it教育航母。
教育改革要拨乱反正,要改变对学校乱扩大升级,对学生“广种薄收”的状况;要学习培训机构,根据社会发展的进程需要,决定学校培育人才的结构,各专业的高、中、低人才要有比例。最后是观念问题。
中国是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国家。因此,中国的教育应当是“公有制为主体”,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教育不应该是个人的投资,而应当是社会对发展的投入,是一种社会积累。教育费用应当由国家、社会承担,从物质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为祖国、为社会“回报”而学习的思想观念。教育费用由国家、社会承担之后,还缩小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劳动力的生产价值的个人差别。这不仅有现实的意义,而且有很深远的意义。
4.用人单位方面:
(1)过分关注文凭。
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学历越高越好。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业务能力差。
(2)存在性别歧视。
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3)生源地域歧视。
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4)过分看重工作经验。
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其实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能胜任工作岗位。
就是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太乐观。
结论:
在我们的调查中,可以很清楚的发现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并在大学生之中形成了一种“谈就业色变”的状况。但是从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自己和就业形势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识和认真思考,这对他们以后他们的努力方向和激励都是很好的。
总之,大学生就业形势已清楚的摆放在面前,学校、社会和大学生们应该找到合作点,达到共赢。
建议:
建议一:对大学生采取正确的就业引导。
建议二:毕业生要认清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和价值观,端正个人的择业心态,对自己科学定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择业地区和岗位;要有科学的就业观,适合自己的才是的;对于未来的就业应该充满信心,要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面对择业。虽说现在就全国范围来说,大学生就业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对于经管学院的学生来说,还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问题,重要的是大家要及早准备,科学规划,合理的安排,不要错过了找工作的时机,也不要过于局限于某一行业和区域,大家要有长远的眼光。
建议三:同学们要时刻关注学校及学院的就业信息,要充分珍惜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及时就业,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下基层、立大志、成大业”为就业方向,把握时机,当机立断,统筹规划,积极主动就业。最后,他从日常管理角度,特别强调毕业生在就业中要早作准备、要遵守相关规定、要加强安全意识、要以主动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就业工作中,安全顺利地找到满意的工作。
建议四:希望学校以及国家能够更多地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做更多的有效的措施。
建议五:在校期间要多学习专业知识,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
建议六:国家应加快经济发展,为大学生增加就业岗位。
建议七: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规范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就业,保证就业公平。
结束语:
很感谢老师给我们这次调查机会,在调查后,总结、分析以及建议的同时,给我我们上可深刻的一课,也提醒了我们关于就业方面问题。在就业紧张的今天,让我们有了提前准备的机会。在学生毕业后,也有存在工作变动的情况。所以不是那么严密。加上时间仓促,调查得不是那么周全,希望大家见谅!通过这次调查活动,希望我们组的成员也了解和学到许多,为自己将来就业做一个有效的参照,同时也给所有学子们一个参考!
2023年未就业意申请书五
进入大学后,渐渐褪去来时的一腔热血、踌躇满志。让我们有幸生在理想之中,又可以目睹社会现实的残酷的一面。
我想,对我们这群没有见过世面,整天呆在校园里的莘莘学子来说,就业是一个不能再遥远的话题。但是,我觉得,我们就更应该好好考虑就业这个问题,那样才不会被将来的就业打个措手不及。
听了《大学生就业指导》,很有感触。似有“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原先的天真烂漫的想法从脑海中浮现,又消失,替代的是新的观念,稳重了,踏实了,似有惊醒梦中之人。这才发觉,现实不如理想般美好,我们也不应该对现实渴求什么,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路,理想和现实是有着不可越过的鸿沟,但经过细心经营也会别有洞天,让人痴迷、让人向往。
从这堂课中得到的最大收获不是理论部分,现在想想,理论知识,在脑海中的印象似乎荡然无存。但让人记住的是那些老师向我们讲的身边实际经历的事情,身边的事情总是最真实、最具震撼力、最让人有一种与社会接触的感觉。我觉得,读他人的故事,就像读历史一样,一页一页的翻开,一页一页品味,有一种使人明智的感觉,知兴衰,知得失,更知已知彼。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就业形式相当严峻!在此背景之下,据教育部的统计,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xx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20xx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xx年增加52万人。据统计,20xx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再加之历年未就业的毕业生数量,09年大学生就业市场将十分拥挤。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各行业的分工也精细起来,对于招收员工的要求也逐渐高了,所以造成了现在社会人才市场竞争场面变得热火朝天起来,每到就业季度,这里就聚集了成千上万的择业者,就业者,这足以证明当前就业形式的严峻和紧张。所以作为快要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将面临着很繁重的压力,而在我们认识了这一严峻的课题,我们就得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只有正确地认知就业形式,分析就来形式,我们才能更好地为自己迈出
第一步铺下平砖,只有正确地认识就业形式,我们才能更好地不断训练自己,提高自己和充实自己,为自己在迎接挑战前做好武装,只有正确地认识就业形式,我们才能趋利避害,排除我们前进的障碍,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因此,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对于我们每个在校大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知识分子的象征,应该具有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面临着就业危机,应当视危机为挑战,努力让自己脱颖而出。
首先,从自身素质出发。如今全国高校林立,考上一间名牌大学已经不能代表未来道路一帆风顺了。每年毕业生众多,招骋会上黑压压一大片,在一个普通招骋会上就可能有几百人个大学生在竞争一个岗位。那么,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之中,跻身于就业市场,如何让自己脱颖而出?大学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地方。这里说的知识又分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之所以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所读的专业,正是要实现未来人才专业化水平高的目标。现今招骋市场仍然需要的是人才,一名大学生,首先应当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高水平的专业与他人竞争。要具有“不可替代性”,你才能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2023年未就业意申请书六
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根据《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督查和检查评估的通知》(鲁人社字﹝20xx﹞269号)的要求,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需结合之路的办学指导思想,紧紧把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特色、质量、就业并举的办学实践,努力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时代要求。对照《山东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检查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学院在9月上旬组织有关方面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严格检查自评,认真学习《通知》精神,切实落实评估要求。学院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迎评方案,对各系和相关部门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系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也都迅速行动起来。通过自查,14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全部达到标准,自查自评结论为优秀。
(一)加强就业工作组织领导,实施“一把手工程”
1、领导高度重视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院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为了及时准确地了解各系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情况,五月份前分管领导每月召开一次毕业生就业工作调度会,从五月份开始每周调度,并深入院系进行督导和调研,掌握
情况、分析问题、研究对策、狠抓落实。为了进一步抓好20xx年金融危机下的毕业生就业工作,20xx年3月和6月召开3次全院性大规模就业工作会议,对就业工作做出全面部署。
学院领导多次强调一定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就业是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它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同时还关系到学校录取生源的质量和教学管理。就业率更是社会评价高校办学水平、学生高考择校的重要指标,和学校的发展密切相关。就业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办学目标是否顺利实现,关系到学院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必须认真抓好就业工作。在近三年全校年初工作研讨会上,学校均把就业工作作为全校的重要工作之一,院长办公会坚持每学年研究部署就业工作2次以上。
2、组织机构健全
为做好就业工作,学校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各系均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并设有就业工作专职人员,积极探索新模式、新机制,发挥人才群体优势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发挥学科与专业优势,建立学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协调机制,搭建“政府推动,学校为主,企业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利双赢的发展平台,使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正在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政府、社会和群众的支持。
3、制度措施规范
第一,为促进就业工作规范化,我院编发了《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就业制度汇编》,极大地提高了就业工作的科学水平和
政策水平;制定的《目标责任书》,成为全面促进就业工作的保障;建立了毕业生档案管理和转递制度,确保档案资料的严肃性和完整性,为用人单位提供真实而又可靠的毕业生档案资料。制度化的管理为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和政策依据。按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原则,我校严格执行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遵守就业工作程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确保工作顺畅。规范了日常就业工作管理,在毕业生就业推荐材料、就业协议书、毕业生登记表的填写和使用等方面有具体的管理办法,包括这些材料的印制、发放、审核、使用以及补发都有明确的程序规定,以确保就业工作的严肃性。每年按时向省厅报送毕业生生源信息,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生就业方案编制,并做到报送材料无差错。就业过程中,无论是对用人单位还是毕业生,包括发放给毕业生的有关材料都实行免费服务。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专业就业情况同专业招生设臵紧密联系,针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臵专业,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点的专业群,辐射服务方面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第三,建立了多项激励奖惩措施,督促、鼓励各系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我们确立了学校统筹、部门牵头、各系落实的工作机制,学校主要从政策和信息方面提供服务,进一步强化各系在
教育、引导方面的功能,工作重心下移,使各系成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体。学校把就业率作为考核各系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并写入了每年年初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实行了奖励措施。
(二)不断完善工作条件,为就业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1、重视队伍建设
学院十分重视专兼职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就业工作专职人员共3名,分工明确,达到规定的比例;就业专职人员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较高,就业工作的队伍力量较强。除就业指导中心的专职就业工作人员外,各系从事就业工作的达19人,他们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部分具有硕士以上学历。
在我院办公会上,院领导在工作报告中谈到就业工作对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重要性时指出,就业工作是人才培养质量的综合体现,以要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爱岗敬业、素质优良的就业工作队伍,发挥综合优势,全面提高就业率,逐步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全面的就业指导队伍,就业工作队伍不断壮大。
2、加大经费投入
在经费上,我院几年来的投入达到了省厅的要求,严格按照毕业生人均150元的标准,划拨当年就业专项经费。
3、设施设备到位
学校投资为就业指导中心建立了就业咨询室、就业专栏和洽
谈室等设备齐全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场所,各系还建有就业洽谈室。我们建立的就业信息网站功能日臻完善,信息日趋丰富,包括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就业指导、择业指南等板块,深受同学们的欢迎。从而实现了人员、场地、经费“三到位”,为我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有效保障。
(三)就业工作内容全面,管理规范,服务质量较高
1、积极拓宽就业渠道、走产教结合之路
经过几年来的共同努力,我校就业市场逐步完善,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与社会用人单位的联系更加紧密,与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全面的合作关系,学院始终坚持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办学之路,先后与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斗山工程机械中国有限公司、山东永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浪潮乐金数字移动通讯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合作,建立了多处校外实训基地,并实行订单培养。其中,“通用汽车班”316人,“永弘机械班”138人、“通用汽车电气维修班”拟招100人、“斗山机床维修班”拟招50人、“万华班”拟招300人,“北京现代班”25人,通过细化订单培养模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我中心在就业管理、就业服务上得到了企业的好评,这些对毕业生求职择业都有很大的帮助。针对20xx届毕业生,我院分别于20xx年11月22日和20xx年4月12日召开了大型的供需洽谈会,20xx多人次毕业生进场求职,初步达成工作意向900多个。从本届毕业生洽谈会的筹备过程、参会单位数量、质量、
大会召开的过程、期间的签约率、各用人单位的反馈等方面来看,毕业生供需洽谈会达到了预期效果,获得了比较圆满的成功。
2、加强就业指导服务
(1)学校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将就业指导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构建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推进和实施全程就业指导为主渠道,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教育。在院、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负责就业指导的几位老师积极了解就业工作开展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对学生全程的就业指导工作。充分利用多种有效平台和载体,强化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观念、求职技能教育。组织在校学生收看部分知名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认真做好毕业年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针对部分贫困学生、就业“弱势群体”,采取“一帮一”的形式,对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引导毕业生充分认识自荐材料在求职过程中的重要性,提高毕业生自荐能力。加强了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就业指导教师到相关院校参加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培训,提高就业指导水平。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专项指导,聘请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人士为学生介绍各行业人才要求,让学生接受择业技巧培训、组织参加招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以此来帮助大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端正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有效避免择
业期间的盲目性、随机性和从众性。
此外,针对就业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诸如国家和省市鼓励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就业协议签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的办理程序等,学校每年为毕业生发放《毕业生就业政策宣传提纲》1000余份。
(2)学校注重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一方面把就业指导与专业课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和指导;另一方面通过系列培训,引导毕业生转变角色,适应社会,实现就业梦想。我们主要是以举办“企业家论坛”、“专家讲座”、“创业导师报告会”、“校友论坛”、“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和“模拟人才洽谈会”等形式进行,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市场意识及就业信心。同时学校现有理论学习型、学术活动型、社会服务型、兴趣爱好型等学生社团,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3)我校积极贯彻十七大提出的“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引导毕业生积极创业。为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创造大学生创业平台,我校自20xx年11月份成立创业者协会以来,共吸引了100余名大学生报名参加,每年学校邀请创业研究专家和创业成功校友来校给师生开办讲座6次以上,帮助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
3、建立健全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提高就业质量(1)建立健全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
为了更好服务教学工作,促进教学教改工作,学校制定了《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制度》,根据《反馈制度》的有关规定,就业指导中心和各系每年均对各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走访,加强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沟通,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培养的毕业生是否满意,了解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并及时将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形成综合材料反馈到教学单位及毕业生中,作为教学教改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也让即将毕业的应届生加强有针对性的学习以适应用人单位及市场的需要。
(2)用人单位对我校的毕业生综合评价好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评价,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强和用人单位的联系,根据规章制度,学校每年定期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走访,与用人单位进行座谈并发放调查问卷,从毕业生的思想表现、专业知识、工作责任感、工作态度、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工作实绩等方面,对接收我校20xx-2010届毕业生的近2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跟踪调查,并做出了相应的评语。从调查及走访收回的可统计调查问卷的情况来看,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专业技术水平满意率每年都达到95%。大部分毕业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专业技术比较过硬。同时也说明了我院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鲜明特点。
4、倡导以人为本,关心关爱贫困学生就业
我校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的服务工作。学校多次强调各系和相关部门一定要格外关注这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部分系建立毕业生就业数据库,对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登记造册,实行重点推荐,开展“一对一”的服务。学校还制订了一整套关于资助贫困生的制度,建起了特困生资助体系,通过“奖、助、贷、借、勤、补、减、缓”等多种途径,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降低就业成本。对特困生,我们除给予经济方面的资助外,更重要的就是通过定期召开特困生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并给予妥善解决;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广泛开展心理情商教育,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增强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主要做法有,一方面对来自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零就业家庭等特困家庭未就业毕业生,加强宣传援助困难家庭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择业中存在的各种困惑和问题,面对面地进行就业信息推荐和就业指导,送去学院的关怀。近几年,我校特困家庭毕业生的就业率为100%。
5、认真做好毕业生离校工作,让每一位毕业生安全、文明、有序、留恋离校,为做好此项工作,学校把维护就业稳定摆在突出重要位臵,针对大型招聘活动安全和离校前后等重点时段,制定了各项稳定工作具体方案。认真排查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化解,确保毕业生就业安全稳定,注意发挥校区和职能部门作用,由于毕业生离校工作措施得力,落实到位,没有出现不文明现象,毕业生都能满意地离开校园,愉快地踏上社会。
6、工作绩效良好,就业质量令人满意
经过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20xx届、20xx届各类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到88.49%、99.45%,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展,学院先后被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被山东经贸委确定为半岛制造业人才培养基地;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十百千工程”十处实训基地之一;被山东省商务厅、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服务外包人才实训基地;是山东省汽车工程职教集团的牵头学校。
学院创办至今,我们始终把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作为学院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主线,并沿着这条主线进行教育改革和办学模式的创新,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工作。
首先,成立教学指导机构,提升专业课程建设水平。学院聘请教育部高职高专汽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和有关企业专家、高校专家、科研人员,成立了专业、课程建设指导委员会。一是委员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论证,并结合必要的技术指导。二是委员们对专业的服务方向、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指导意见。三是对课程体系设臵、核心课程的确定、实践教学环节的组织实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四是对专业教材建设和实训教材的编写给予了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第二,校企联手形成合力,着力打造师资队伍。一是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专业教师教学技能培养计划,并共同组织实施。二是针对专业教师年轻人居多,实际技能教学能力偏弱的特点,校企共同制定了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为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创造了条件,促进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素质、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保障。三是企业选派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到成员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学校的专业课教学、教学研究和教材的编写,使学校的教学、教研和教材更贴近企业生产实际。
第三,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技能培养创造条件。一方面,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厂房、设备等实训条件,并通过配备专职的实训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指导,使学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的技能实训有机地融为一体,增强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学生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顶岗实习提供了实训保证。另一方面,校外实训基地的设立,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由于学生提前经过企业环境和文化熏陶,很快就能较好地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通过校企的无缝对接,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其能快速融入企业,适应社会,同时也缩短了企业对新员工的培训时间,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程度实现了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实现了双方共赢。
第四,细化订单培养方式,创新办学模式。为了进一步细化订单培养模式,创新办学模式,促进校企密切合作,工学有机结合,我们在认真总结与相关企业联办的富士康cbd班和机构工程(模具)专班、浪潮lg电子班、得宝数字通信班、矢崎定向培养班、丰田汽车专修班等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又与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通用汽车”专班和“通用汽车电气维修班”、与山东永弘机械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永弘机械班”、与北京现代联合举办“北京现代班”。
这种办学模式不仅推进了“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实施,也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技能实训的同时,得到一定的经济收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又为企业缓解了用工压力。
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学校自评的有关要求,学院认真开展了自评工作,查找薄弱环节,分析问题原因,并研究部署下步主要工作。
(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升;二是就业指导工作还不够细致,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还需要转变;三是开拓市场的视野不广,专业设臵还比较局限;四是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工作思路创新不够。
(二)下步主要工作
1、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努力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是我校就业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教育,引导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确立切合实际的就业期望。
2、通过积极拓展省内外就业市场,充分利用网上市场,努力为毕业生提供充足就业信息,促进毕业生就业。
3、进一步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在专业设臵方面,把市场的短周期性和教育及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4、加强理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大胆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提高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预见性。使校企合作不仅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为长期解决毕业生就业出路、满足社会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银行调流水申请书如何写 调取银行流水申请书范文(3篇)
- 入伍学位申请书(精选18篇)
- 2023年干洗店免责协议书(汇总14篇)
- 中间人免责协议书(通用10篇)
- 2023年大学与大学合作协议书(汇总12篇)
- 2023年期末免考申请书汇总(优质10篇)
- 小区弱电维保协议书 弱电维护方案说明(六篇)
- 电子申请书范本(优质8篇)
- 学校结对协议书格式如何写 结对学校书面证明(3篇)
- 最新财经系就业工作计划范文汇总(实用16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