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我们提升自我、实现个人成长的重要一环。总结应该紧紧围绕重点、关键点展开,避免泛泛而谈。请大家阅读以下总结范文时,有所启发,但请注意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论文预算会计分录范文简短篇一
摘要:我国会计体系分为预算会计体系和企业会计体系两大分支,其中,预算会计体系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预算会计只是事业单位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关于制定政策和监管预算施行而言则是至关紧要的。对于我国事业单位而言,其不仅背负着国民服务经济支柱性产业所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同时也要完成自身的使命,造福于民。但是,目前来说,现阶段事业单位内部会计预算管理在如此严峻时势下出现了不少问题,影响了预期既定目标及任务的完成。鉴于这些问题本文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改革举措。本文还从预算会计核算的必要性为立足点,剖析了我国事业单位预算会计面临的应战和艰难,并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倡议。
关键字:事业单位拨款体制。
所谓预算会计,主要是指以预算管理为重心展开的会计工作主体,并集核算、反映、相互监督职能于一体的专业会计工种,因此地方各级组织机构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预算会计。总体来说,经过多年的实践及不断总结,我国当前的预算会计机制基本趋于完善。但是,随着当前经济计划体制的逐步深入及变革,政府以及所在地方区域内的事业单位基本会计职能已经发生了改变。而面对当前愈发严峻的形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及其相关工作流程的开展所表现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因此我们需要提出更加完备的解决之道。
预算会计又称拨款会计。用来追踪和记载触及财政拨款及其运用的营运事项,它掩盖拨款、拨款分配、拨款增减变动、承诺、核实的支出,以及付款阶段的资金拨付。会计集中核算是在单位预算管理体制、资金支配权及会计主体不变的前提下,取消事业单位现有的银行账户和会计岗位,只设立报账员,担任本单位财务材料的搜集、传送和报销,由财政部门设立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以下简称会计中心),在银行统一开设账户,集中停止会计核算、办理资金支付结算、管理会计档案及统一财务公开的核算机制。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
(一)进步会计信息质量和工作效率的请求。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归入会计中心统一核算,会计中心选配高素质的专职会计人员,运用会计电算化系统,严厉依照国度统一会计制度停止核算,大大进步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保证了信息材料的真实完好、及时和统一,同时也进步了各个主体应用会计信息的效率。有利于事业单位做出科学的决策。
(二)增强财政资金管理,进步资金运用效率的请求。
会计中心成立后,各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在会计中心的单一账户上,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增强统一管理,增强了管理部门对资金运用的监管,使资金调度愈加灵敏,有效进步了资金的运用效率,保证财政资金的平安运用。
(三)强化财政监视职能,减少违规违法行为的请求。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事业单位的每一项支出都必需经过会计中心的严厉审核,不合规则的票据不予受理,不合理的开支不予报销,对超范围、超规范的违纪、违规支出果断予以拒付。这样的监视体系必然会限制违规、违纪行为的发作,使资金的运用愈加透明化、科学化,有利于我国事业单位安康的开展。
(四)促进了政府采购与“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的顺利施行的请求。
事业单位提出支付申请的根据是其预算指标。一切开支在单位审核的根底上再经会计中心审核人账;同时政府采购资金由会计中心统一支付,资金直达供应商,根绝了回扣等问题。在“收支两条线”管理方面,事业单位吊销了一切银行账户,各项事业性收费及处分收入均直达国库,完成了收缴别离、罚缴别离,完成了权利的别离,有效的根绝了贪污、糜烂等现象的发作。
二、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剖析。
会计的集中核算是增强财务、财政资金管理的一项新举措,在它的初始阶段和任何重生事物一样。也必然存在其局限性和不够完善的中央。详细如下:
(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监控问题。
原始凭证是反映经济业务最根本的材料,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和监视是断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环节。由于会计中心的人员不参与单位的详细业务,只能依据票据来断定,一是看单位报账发票的手续能否完备;二是看票据能否标准合法。但凡手续完备,票据合法有效,不论反映的经济内容能否真实,都必需报销。由于分类不清和监管制度不健全,所以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出疑问。
(二)会计核算与财富物资管理的脱节问题。
会计中心将记账、算账等工作停止集中。而财富物资等需求反映的客观经济事物仍分散在单位。假设单位指导与报账员法制观念淡薄,或因工作忽略而不提供真实状况,会计中心将无从得知各单位的资产实有情况。但凡固定资产,会计中心只核算一级总账科目,明细账仍由单位注销保管,财富物资由原单位停止管理,核算与物资管理的脱节问题必然会滋生一些违法违纪的行为。
(三)经费开支规范问题。
各预算单位执行不统一的经费开支规范。或者没有按经费开支规范规则执行,从而招致在报账业务的审核中。会计中心难以把握准绳性与灵敏性的尺度,经常会形成对某一支进项目预算单位恳求支付与会计中心回绝支付的矛盾。
(四)管理层对本单位的往来经济业务的控制问题。
在处置单位往来经济业务时,由于单位报账员不停止日常账务处置,而会计中心只提供月报表材料,使单位指导及报账员对本单位债权债务不能及时把握,给其结算工作添加了不用要的费事。
由于我国当前的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监视机制还不健全,未能树立一套科学的公共支出预算管理体系;且归入会计中心管理的事业单位在实行部门预算标准化方面尚有差距,在支出方面随意睦依然存在,因此形成预算对支出的控制和约束依然十分单薄。
三、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几点想象。
(一)构建财政稽查监视、稽查、审计、资金绩效评价机制。
新型的财政稽查部门经过增强财政监视,加大对奉公守法行为的处分力度,树立奉公守法行为档案,进步财政监视的威慑力;能够对经费支出的内容及时停止剖析,找到相比照重较大的项目停止重点监控,特殊专项经费跟踪调查,实地实时监视;也能够经过上下年度之间的纵向比拟以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横向比拟,查找经费支出的不合理成分,剖析缘由,加以纠正;还能够充沛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应用播送电视报纸等媒体的作用将部门经费运用状况和管理倡议等会计信息及时反应给各部门。
(二)增强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的交融。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和国库集中收付制是财政部门当前公共财政变革的两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进一步进步财政资金的运用效益和增强会计监视,有利于财政资金统一调度,降低财政资金的运转本钱。由此可见,两项制度的变革主体和目的是完整分歧的,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变革相分离是完整可行的。而且会计集中核算的顺利施行和稳健运转,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打下了良好根底。
(三)实在注重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并不改动单位会计义务主体。并不减少各部门财务职能,而且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变革政策的出台,部门财务管理的职能还需更进一步增强,范围也要进一步扩展。因而,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统管单位应愈加注重财务管理工作。单位的报账会计应当持证上岗,有据注销会计台帐,定期与会计中心核对。对单位会计事项的合法性停止指导审批前的审核及阐明,向会计中心报账并阐明单位经济业务及票据的真实状况等职责。因而要增强报账会计队伍建立,进步报账会计整体素质是强化财务管理和进步会计工作质量的前提条件。而制定报账会计的道德标准,树立恪守职业道德的监视考核机制是进步会计工作质量和报账会计总体素质的保证。
预算是一个涵盖各部门一切公共资金的完好预算,其预算编制以部门为单位,将各类不同性质的各项财政资金均统一反映在该部门的年度预算之中。部门预算的编制采用综合预算方式,统筹思索部门和单位的各项资金,将预算内外资金全部纳人政府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因而,要进一步推行预算管理变革,扩展部门预算的范围,制定科学、契合实践的定员定额规范,改良和完善预算支出科目体系,早编细编预算。经过提早编制预算,延长预算编制时间,使预算细化到各个部门及各个项目。进步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在编制预算办法的选择上,应该综合各个办法的优点,尽量选择混合预算办法,将预算结果与理想的企业运营状况停止良好的分离,在最大水平上凸显预算管理的作用。
摘要:
所谓预算会计,主要是指以预算管理为重心展开的会计工作主体,并集核算、反映、相互监督职能于一体的专业会计工种,因此地方各级组织机构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预算会计。总体来说,经过多年的实践及不断总结,我国当前的预算会计机制基本趋于完善。但是,随着当前经济计划体制的逐步深入及变革,政府以及所在地方区域内的事业单位基本会计职能已经发生了改变。而面对当前愈发严峻的形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及其相关工作流程的开展所表现出的问题越来越多,因此我们需要提出更加完备的解决之道。
一、主要存在问题。
(一)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原始凭证是反映会计工作业务范畴内活动展开的基本资料,而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及监督是评价会计信息是否真实的主要依据。常规而言,事业单位会计主体本身不参与具体经营活动各项事宜,因此只能由各种资料、数据、及各项信息来评价会计工作业务范畴内的报账发票是否健全,同时还要看各项经营支出活动产生的发票数据是否真实有效,合理合法。也就是说,会计发票数据、手续等是否健全、完备,并且合法,才能如实报销。但是,当前不少事业单位未能视真实情况而如实反映,会计失真、弄组作假情节尤为严重,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徇私舞弊、违规逾矩等现象,进而致使大量资源造成浪费与流失。
(二)事业单位预算单位地位需变革。
预算会计基本任务中心主要倾向于预算管理,本身不会参与各项物质生产环节。以往传统观念上的预算会计包含财政支出有关的预算会计、行政组织机构会计、以及事业单位会计,三者组成。但是随着全球化经济及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入及变革的影响,事业单位也先后顺应形势所需相继推广了绩效测评机制,致使事业单位基本性质发生改变,不少事业单位由非营利性质转向为营利性质,不仅承接着国家下达的各项财政经费、拨款,自身还有一定的稳定收入,进而在资本资金管理方面实行独立核算。诸如某些大型律师税务所、民办学校以及大型体育场等,都逐步改变自身经营性质,实行对立核算、自负盈亏。因此,这些组织机构的会计主体是否属于预算会计主体还有待推敲。
质量难以保障。
二、解决相应问题的实施对策。
其一,要提升预算编制的使用及监督效能。也就是说,不论事业单位是非营利还是营利性质都应当把自身经营的收入支出归入到预算体系中去,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资金外流。同时,在预算编制这一块,应当由明确各个部门,集体综合进行预算编制,进而避免重复编制现象发生。对于监管、监督环节的活动开展,应有单位财政部门进行监督,发挥出事业单位的管理执行能力,合理对各项支出经费进行评估,找出项目监控的重点部分,对项目各项经费的使用出向进行追踪、监督。另外,当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机构内部监督,在预算会计各项事宜的处理应当配套电算化程序流程,充分发挥电算化在财政相关业务支出的这一块的优势,配合监督行为活动的开展。其次,加强管理,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科学性组织的结构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加强财务管理可提高预算资金的利用率,实现公共资金的公共化。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应采用会计集中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单位的报账会计应当持证上岗,处理好登记会计台帐,定期与会计中心核对,并对会计事项的真实性进行预审。
(二)重新界定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地位。
事业单位本身职能的改变,直接连带的是其预算会计基本职能也相应做出变革,才能适应当前事业单位发展形势所需。但当前不论如何看待预算会计的最终划分地位及性质的归属问题,即具体是归结到企业会计一类还是划分到政府会计公益性一类。最为重要的还是要衡量好自身事业单位的机构、性质特点,对于被市场化模式同步的、营利性质的事业单位主体而言,其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虽然风险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但是其经济效益也同样提升了,因此这类事业单位应当改用成企业预算会计比较适中,即会计预算偏向于权责发生制;但对于一些仍具备公益性性质的事业单位主体而言,依然适用预算会计。
(三)改进会计准则,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及科学性。
传统意义上的预算会计在固定资产、收支统计、及会计信息反映与揭露等方面的处理仍然有失科学性。也就是说,对于非营利事业单位而言,其具备产业价值及公益性机构的双重性质,其所对应的固定资产保值也要增值,应当按照相应规范及标准实施计提折旧对固定资产。另外,事业单位经营性收入宜并入事业性收入,归结为预算外资金。在现金流量上,将收支实现制转变为权责发生制,这样才能通过预算会计合理确定事业单位的资产、现金流量,进行成本分析,确保决策的科学化和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结
语:
总之,当前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改革过程是一个漫长且系统的复杂过程。我们不仅要掌握好理论基础,为实践的改革及推进做出铺垫,同时也要保证自身事业单位的各项预算会计流程工作的开展有规有矩,才能在统筹协调各项事宜的前提下实现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逐步变革。
摘要:我国会计体系分为预算会计体系和企业会计体系两大分支,其中,预算会计体系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自从事业单位会计与行政单位会计分开之后,国家相继出台和实施了适用于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促进了事业单位会计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会计两大分支进行简要介绍,进而对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之间的区别进行探析。
一、我国会计中的两大分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的体系及其分支也在这一过程中随之形成,其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们管理日常的财务活动。会计按照具体的适用范围和核算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会计,另一类是非企业会计,即预算会计。企业会计主要适用的范围包括:农、工、商、交和金融等企业单位,并用以监督和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流通领域、生产领域的企业内部经营资金的活动情况。预算会计其具体适用范围包括:政府的财政机关、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等,用以监督和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社会福利领域、分配领域、精神生产领域等的政府财政资金和事业单位业务资金的情况。事业单位一般不直接提供物质产品,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位于上层建筑领域,其主要是从事各种为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服务的业务活动,在社会的再生产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物质生产及经营方面的职能。事业单位在进行各种社会性、公益性活动时,一般都是由单位或个人进行出资,并且投入的这部分资金是不要求回报的,就算个别单位或个人终止时,资金基本上也不会收回,他们在业务活动中大部分都是无偿提供服务的,虽然也有收费的,但却并不是足额补偿,其中的大部分资金通常都是由国家财政部门提供的。所以说事业单位会计主要是以社会效益为目的,所有的会计工作也都是围绕着社会效益展开的,如计量、记录、报告等。
二、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
基于上述对我国会计两大分支的简要介绍,可以看出事业单位会计作为预算会计的分支,具有预算会计非营利性质这一共同性,这与企业会计有着本质的区别,加之部分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生产性、营利性,所以,只有在理解和掌握事业单位会计总体特征的基础上,才能让我们正确认识其与企业会计的之间区别。
(一)会计核算基础的区别。
我国预算会计可以采用不同的会计基础,事业单位作为预算会计的分支可以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采用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由于我国事业单位可以在进行专业业务活动和辅助活动之外,允许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所以,在大部分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会计中均采用收付实现制,而对于具有一定营利性的事业单位,其非营利收支采用收付实现制,营利性收支则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
企业会计只能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核算基础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二)会计要素构成的区别。
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在运行方式、运行结果上存在本质区别,所以两者在会计要素的构成上也存在差异。事业单位会计要素主要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收入、支出五大类,而企业会计要素则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类。由于两者的资产和负债在本质上基本趋同,所以,下面仅对其他要素的区别进行分析。
1.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事业单位净资产是指预算会计所特有的、产权单一的政府与非盈利组织拥有的资产净值。与事业单位净资产所相对应的企业会计要素是所有者权益,它是指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所享有的权益。
2.收入、支出(费用)。事业单位的收入是指本单位依法从国家财政部门、上级单位或其他单位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其资金的主要来源为财政拨款;而企业的收入是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形成的、能够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且与所有者资本投入无关的资金流入,其资金的主要来源为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而产生的。
事业单位的支出是指用于开展业务活动和基本建设项目所发生的资金消耗,其目的是为了耗费。而企业的费用是指企业为了日常经营活动而发生的资金流出,其目的是为了取得收入,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3.利润。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取得的经营成果。利润是企业特有的会计要素,是根据企业自身具有营利性质而设置的要素,而事业单位属于非盈利组织,所有没有这一会计要素。
(三)会计等式的区别。
企业的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该等式属于净态等式,其主要反映的是企业资产的归属、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等关系,同时也表明了企业与所有者都是各自独立存在的,该式为企业会计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事业单位的会计等式为: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该式则属于动态等式,主要反映了单位在具体业务工作中净资产的增值和收支结余情况。由于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来自于上级单位或财政部门下拨的款项,所以需对各项资金的耗费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管,以免造成国有资产柳生,因此,必须采用动态的等式,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也是以该等式作为主要依据。
(四)会计核算方法与内容的区别。
首先,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在会计科目设置上和会计核算方法上存在诸多差别,两者相比较而言,企业会计科目设置更为细化和全面,而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较为简单、数量也相对较少;其次,两者在某些相同的会计业务核算事项上,其核算方法不同,如对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就存在较大区别;再次,在会计核算内容上,事业单位不实行成本核算,即使存在营利性业务,必须实行成本核算的,也只是进行内部成本核算。
结论:
总而言之,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之间存在诸多差异,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企业会计得到了逐步完善,事业单位会计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从长远的发展角度来看,两者之间差异会逐步缩小,但是可能完全达成一致,两者的本质差异性是无法消除的。
参考文献:
[2]张淑霞.浅谈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1(6).[4]关秀峰.浅谈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j].财经界(学术),2009(3).[1]李玲.关于中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进一步认识[j].现代经济信息,2009,(01).[2]蒋晓凤.关于我国预算会计体系改革的探讨[j].现代商业,2009,(17).[3]王永奇.当前会计信息化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2).[7]李筱佳.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实务的影响及对策[j].财会研究,2009,(06).[8]杜安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内外部问题研究——基于公共治理视角下的会计信息化管理[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01).[9]顾豫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现状、成因及对策[j].市场论坛,2009,(02).[10]田春燕.适应预算管理的要求,改革预算会计制度[j].河套大学学报,2009,(03).
论文预算会计分录范文简短篇二
摘要:20xx年,《政府会计准则第7号——会计调整》,从20xx年开始正式实施,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在此改革下具备双重功能,即具有财务会计功能和预算会计功能,这两种功能在保持独立的同时互相衔接,有效提升了财务会计管理水平。然而,不少行政事业单位习惯使用传统会计模式,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单位内部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必然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将简单分析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并综合探讨如何做好当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
关键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影响。
1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1.1收入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工作的影响。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讲,本单位的主要收入是财政拨款、财政补助、上级补助、事业收入、来自附属单位的上缴收入、单位经营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在这些收入中,核心收入当属财政拨款,这一收入属于为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所拨付的资金,这种财政资金已经被纳入预算管理。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的预算编制方式以“两上两下”为主,结合预算执行情况,对责任地预算履行工作进行控制,将预算会计制度渗透到行政事业单位责任履行各个领域,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预算工作来反映本单位的资产履责情况、负债状况和净资产信息。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结合本单位具体收入做好单位预算收入编制工作,本年度的上缴收入理应和预算基本一致。在收入管理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应准确掌控收入预算信息,加强预算业务控制力度,努力确保收支平衡,做好预算编制工作、预算执行工作和决算工作,确保公共资金能被合理使用,避免资源浪费。从会计核算管理角度来讲,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管理必须重视加强本单位内控力度,对于所获取的预算收入,必须及时将其缴入国库,不可私自留存,不得将入账的资金留在本单位,这样方能有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收入业务控制力度,避免出现“小金库”问题和公款挪用与贪污现象。
1.2支出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工作的影响。
各地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购买性支出。第二,转移性支出。其中,购买性支出又细分为工资开支、资产设备购买开支和各种零星开支等。转移性支出则细分为补助性开支、债务利息开支与各种捐赠支出。目前,各行政事业单位的支付工作主要是采取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同时,不同类型的单位会结合实际需求与单位性质选用直接支付方式或者授权支付方式。在支出管理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采取国库集中支付方式能够简化工作流程,降低支付风险,加强资金动向监督管理力度。其次,对于单位采购资金运用工作,必须将其纳入预算管理体系,确保采购资金支出符合预算会计制度。对于工资和各种办公经费支出,需要严格遵守年初的预算支出,以免单位出现徇私现象。再次,行政事业单位在支出资金时,必须遵守厉行节俭原则与各项财务制度标准要求,综合考量公共管理事务活动实施效果,精打细算,充分确保资金效用能得以最佳程度的发挥。而实现这一目标,则必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力度,健全并落实单位内控制度,对支出预算审核流程进行规范。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应全面做好预算业务管理工作,对每一项支出须进行精确的预算,同时,要对预算流程进行细化和追加,严格执行单位预算工作,在预算的基础上,对单位各项支出予以合理安排,一般情况下,须优先安排“重、急项目”的资金调配使用,从而为该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资金保障。
2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的影响要素。
2.1来自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影响。
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中,预算绩效管理能促使会计管控工作形成良好的行政管理职能,规范单位内部经济业务,约束财务活动,为实现会计管理科学化奠定基础,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项工作步入规范化与高效化。其次,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推动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同时,单位会通过开展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和编制会计报表来反馈预算绩效,以此确保预算绩效评估工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另外,预算绩效目标兼具可量化与约束性强两大特征,落实预算绩效考核管理工作,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提供更详细的数据,同时,采用新会计制度可以细化数据信息,做好财务数据分析工作,使预算绩效考核管理更合理、有效。
2.2来自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方面的影响。
从基础角度来讲,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工作的全面落实能够进一步提高单位会计管控效率。内部会计监督工作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的主要组成部分,该项工作秉承权力制衡原则,能够对本单位内控全部业务流程实施全方位的监管。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工作贯穿于本单位机构设置、各项工作机制的信息沟通与公开、会计核算管理等各方面,能够进行独立决策,全面监督决策方案的执行工作,避免出现多头指挥现象与交叉重复问题,努力提高本单位内部资源的利用率,不断增强单位行政水平和会计管控力度。其次,随着新会计制度的深入与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单位通过采取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来整合内部机构职能,做好岗位职责设置工作,完善各部门的协同机制。与此同时,对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明确指出单位要做好财务信息公开工作,接受全面监督,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积极开展阳光下的工作,杜绝贪污,腐败。再次,新会计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设置独立的内部监督部门,明确监督业务岗位的职责,针对不同业务和不同流程应合理划分相应的监督职责,从而确保会计监督职能得以顺利落实。另外,预算会计改革要求在监督工作中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促进审计管理与财务会计管理的有效对接,合理调整相关规章制度,全面审查单位内控工作过程中的各项问题,并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同时,严格审查会计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杜绝假账问题,以此有效增强单位内部监督管理工作执行力。
2.3来自经济业务的影响。
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项经济业务关系着单位内部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从辩证视角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工作主要是管控本单位内部经济业务,内控效果首先会体现在单位经济业务活动执行领域。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经济业务开始严格管控,确保业务活动的合法竞争,能够有效预防贪腐问题,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质量。行政事业单位在制定内控制度的过程中,必须谨遵会计法、财经法和新会计制度准则,顺应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趋势,确保单位内部经济业务活动的合法性。举例而言,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和执行预算管理制度的时,应明确要求单位报销票据必须真实、可靠,要及时按期完成会计预算工作与决算工作。
3如何做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
3.1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流程。
全面做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顺应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发展,理应贯彻落实新会计准则,加强单位内控管理力度,优化本单位存货管理模式和无形资产管理方法,改善投资业务管理结构,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流程,努力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和单位内控目标,通过编撰完善的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做好本单位内部资产、成本开支与债务等方面的评估工作。其次,要发挥财务信息的作用,促进单位预算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工作的有机衔接,确保经济业务的按顺序完成。在支付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应促进申请环节、审批环节、核算环节与财务审核环节的有效衔接,以此避免支付工作中出现问题。通常,在申请环节,必须通过启用单位内部审批系统来提交申请资料,注明申请资金的用途。接着,进入审批环节,由财政资金审批管理人员来审核申请资料,按照标准要求决定是否通过审批,如果申请资料完整、合理,则可以通过审批,并提交审批资料;如果申请资料不完整,或者与标准要求相悖,资金用途存在问题,就不能通过审批。一般来讲,提交审批资料后就进入了核算环节,此时,会计人员要再次核对审批资料,审批资料审核通过方能支付资金,同时,要核对本单位的现金日记账是否与银行日记账相吻合,查看库存资金与现金日记账是否一致,如果存在问题就必须采取追踪措施,并上报处理。
3.2加强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时代,行政事业单位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网、区块链技术、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等构建财会管理平台,大力加强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会计核算系统,全面做好会计监督管理工作。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发展方向有运算智能、感知智能与认知智能。运算智能可以全面模拟人脑的记忆存储能力,进行快速计算;感知智能是对人脑视听觉与触觉的模拟感知;认知智能则是对人脑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能力与概念理解能力的模拟。大数据技术兼具容量大、数据信息类型多、信息存取效率高等优势,能够获取海量数据信息,做好数据分析工作,对不同格式与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并准确实施关联分析,获取新知识,创造出新的价值,提升综合能力。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中,大数据技术主要是提供财务数据信息存储与计算功能,对数据中的隐含内容予以挖掘分析,不断改善数据挖掘算法,确保数据信息计算的准确性。移动互联网技术是将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使信息分享更便利、更开放,有效加强了信息互动。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应用模式,其主要功能包括分布式数据存储功能、点对点传输功能、共识机制和加密算法,该技术能够实现共享,具有可追溯性与不可篡改性。物联网技术是运用二维码来识读设备、红外线感应器、射频识别装置、激光扫描仪、全球定位系统等。云计算技术的计算方式依托平台是互联网,后来硬件是云集全,该技术能够提供软件云服务,实现云共享,精确计算海量信息。从整体架构来看,各项先进技术所支撑的财务管理平台主要分为两个子平台:智能会计共享平台和财务会计共享平台,这两个平台在相对独立,履行其工作职能的同时互相作用,共同负责财政资金管理、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和税务管理工作,实现财务数据信息共享,做好财务信息分析工作。智能会计共享平台主要是处理会计核算工作和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工作;财务会计共享平台负责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成本管理工作、经营绩效管理工作和管理会计报告编制工作。另外,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管理智能化建设,应发挥大数据管理系统的作用,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和分析技术对报表管理主题进行深度分析,通过启用数据查询功能来查询业务,做好财务分析工作和风险预测工作,模拟制定财务管理方案。
3.3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
行政事业单位应重视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素养,引导全体会计人员熟悉新会计准则,了解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内容,为会计人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定期组织培训,在培训中不断的渗透有关新会计准则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内容,综合培养高素质会计团队。当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全面开展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来完成,其他部门也应该加入其中,让其他部门加深对新会计准则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认识,同时,会计人员要能够灵活、准确的运用好新会计制度,在工作中能够提出具有实用性的意见,确保会计核算结果的准确性,不断提升财务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在培训过程中也不能忽略信息技术的培训,这样就能够确保会计人员在开展核算工作时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工作效率。会计人员要对信息化系统的运行模式掌握清楚,并且要不断的升级信息系统,为本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顺应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趋势,全面做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理应贯彻落实新会计准则,着重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流程。其次,要重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综合培养高素质会计队伍。
参考文献。
作者:马江波单位:青海省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中心。
论文预算会计分录范文简短篇三
预算会计在社会发展和再生产过程中,适用于各级政府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和各类非营利组织,是反映其财政预算资金运动过程及结果的会计体系。它是将预算管理作为中心,预算收支核算作为重点,来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预算会计在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最终结果上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腐败在当今社会中无疑是让人极度反感和抨击的,它就如同眼睛里进了沙子般让人难受。但由于它的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已经与国家的历史文化和背景联系了起来,对整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都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预算会计作为反映并监督政府和行政事业单位等组织预算实行情况与最后实行结果的一个预算会计的统一体系,它的统一性和宏观性形成了完整的信息系统,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国家职能,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二、预算会计所存在的问题和在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腐败风险。
(一)国家会计制度的不完善。
在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中,只有事业单位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而行政单位会计或者总预算会计是实行收付实现制的。这样的话,财政支出就不能反映出那些当期已经发生,但尚未用现金支付的部分,使这部分在账面和报表上不能得到及时地反映。这就会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现象的发生。而且报表内容的不完整、不详细也使得反应的信息十分单一,不能作为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固定资产没有汇总反映成为总预算会计报表信息,这就产生了一些漏洞,为将资金处置游离于财政监督之外的财务处理制造了机会。部分预算单位实质上仍是采用以前的基数增长法的编制方法,这会导致在财政资金的安排中,出现资金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的现象。监督力度不够和监督工作不到位又导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无预算和超预算的情况。而部门上报的数值和实际财政批复数相差太大,使行政事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和财政资金相对不平衡。这些不完善的地方使得在整个财政预算上都有着很大随意性,增加了腐败行为发生的可能。
(二)财政信息的失真和不透明。
原始凭证用来反映经济业务和收支的基本情况。由于会计中心人员无法参与实际的各项业务,只能依据凭证来判定是否合法。这样会造成无论经济内容真实与否,只要是规范且合法的都理应报销的情况。这在无形之中对腐败起了一定的推进作用。加剧了政府和纳税人的矛盾,加重了社会的不满情绪。财政信息的透明就是为了实现公开化,让未知的、看不见的政府变成可知的、能看见的政府。这样也可实现人民对政府官员的监督。
(三)资金和支出的风险。
预算单位往往站在自身角度考虑,尽量将自己利益达到最大化,从而忽略了国家财力的负担情况,编制的预算不仅过于理想化,而且缺乏完整性和精确性。这样加大了预算资金总量,也造成了国家财政资金的极大浪费。同时预算单位为了最大程度地争取到资金,想方设法隐藏财力。并且有的单位不按照政府的采购预算进行采购,自己加以调整和改动,甚至伪造票据,使财政部门很难了解和监控资金的流向。而预算过程中索要办理的手续十分繁琐,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用款计划。一些单位私自开设账户、自设小银行、制造虚假的会计凭证和会计报表、随意克扣截留专用项款,加重了腐败的风气。如美国安然公司,通过造假,会计信息看不出任何问题,可在2001年初股价竟然高达90.75美元,没出事前,管理层人员将手中股票全部抛出,害了成千上万的股民。
三、预算会计问题的解决方向及抑制腐败的功能。
(一)完善制度对抑制腐败的功能。
我国现有的预算会计制度是在吸收各种成功经验和借鉴国际公关会计一些习惯性做法的基础上,建立的符合我国当前国情、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学规范的预算会计模式和运行机制。它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国际政府部门公关会计有差别的。为了更好地让其发挥作用,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现代政府公关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总结,从而提出了一个“新公关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性建议。这主要包含了五个方面的内容,即针对会计制度的不合理之处进行完善的透明度、灵活度、责任制、前瞻性及正直度。这五个方面也同时说明了我国现有的预算会计制度的不足之处。而且它的宗旨就是为了尽可能的最大化利用国家资源,提高国家资源的使用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这种模式也必然引导着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我国现行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无法详细具体的反映绩效情况和受托责任信息,因此需要将“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进行扩展。而加以完善后的预算制度在编制与审批过程中,更加详细、精确的反映出规定项目资金的数额、用途,并严格根据相关规定,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编制预算。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不完整、不具体等问题造成的腐败现象,从而起到了抑制腐败的作用。例如某些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抓住对资金具体用途没有进行详细说明这一点,就擅自挪用资金甚至占用资金,使这部分资金流失,而自己获得了利益。预算用途的详细也对国家资源的最大合理化起到了一定作用。预算会计为确保财政预算资金的完整和安全,有效发现并抑制腐败现象,确保预算单位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性,对其在收入和支出上应该有一个严格的规定和控制。例如,对于所有预算以外的收入和支出都应该彻底消除,严格执行“必须要有预算才能支出”的原则。上级财政部门在进行审核时,不仅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预算进行审批和拨付财政预算资金,而且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严格监控预算资金的流向,以达到在根本上抑制腐败现象发生的目的。同时,政府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资源配置结构的优化,都可以从预算方面进行一些衡量。具体表现为预算制度的公开化和民主化。一个科学合理并且有一定透明度的预算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使所有资金的使用都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让那些想利用财政资金获得利益的人没有了实现的可能,进一步抑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推进了我国反腐倡廉的进度。而经过复批的预算一旦确定以后,便不能再好进行随意的修改和调整,即便是有特殊情况,也应该由专门的机构或通过法律程序来进行审核之后,再确定是否要进行修改和调整。这样在随意度上有了较大的提升,从而对腐败现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加大监督对抑制腐败的功能。
预算标准和金额确定以后,各级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严格依照相关规定,对政府的财政资金进行安排和使用,这就好比每一笔资金都有着固定的指路标志,而各级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只需要按照这个指标来实行就可以了。工作一旦落实并且有效实行,可以有效防止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或政府官员利用自己的职能之便谋取利益。对于违反预算法规定的行为,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使其在行动之前必须要有担负起责任的心理准备。但要建立这样一个抑制腐败的完整结构系统,还必须要有广大人民的共同监督。具体是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建立集中并且统一的预算编制、实行、监督的权力机构。目前,我国预算管理权力的统一性相对之前来说有很大加强,但例如预算具体的编制、实行还有监督这些分散性问题上都还需要改进。比如,一些部门有意不详细报告预算、虚报预算、私自调整或挪用预算、修改公款的用途等,不仅助长了部门对预算肆意调整的风气,还使得财政部对预算统一管理和实行的权力有所减弱。并且显得预算相关规定不是很严格,使人有了侥幸心理,更容易导致腐败现象的发生。没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法律,没有全国人民共同的监督,这无疑在预算编制和实行上加大了腐败的可能性。而预算法一旦具有了权威性,也在侧面促进了预算的监督。
(三)信息公开及反馈对抑制腐败的功能。
在预算中无论是公务项目支出或者是民生支出,都应该达到信息的公开化,对预算的编制要具体、详细、完整。消费的内容要完全公开,让广大人民群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进行监督。而在一定时间后,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对这段时间的收支情况进行一个预算报告,主要是比较实际在活动和项目中的使用和之前的预算,这便可以对其做出一个系统并准确的判断。如果在比较中发现实际的资金使用状况比预算要低一点或者相差不大,就可以考虑在同类支出的预算可以相对减少一点,这样可节省一部分资金,使资金最大合理化,并且抑制了因为预算资金过多而引起的腐败现象。反之,如果实际的资金使用状况比预算要高一些的话,那么就要再一次对资金的去向问题进行详细的审查,具体到买餐巾纸多少、买纸杯多少这些小的花销。这样可有效抑制了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腐败现象。
论文预算会计分录范文简短篇四
现行预算会计制度是在吸收企业会计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借鉴国际公共会计习惯做法的基础上,建立的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科学规范的管理型预算会计模式和运行机制。但这与国际政府部门公共会计还有很大的差别,还不是规范的政府会计体系。按照现代政府公共管理理论,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供了一个“新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性建议,概括地说它应包含5个方面的主要要素原则,即透明度、负责任、灵活性、前瞻性、法律和正直;其宗旨是倡导建立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最大限度地重视国家资源的使用效率”。这种新公共管理模式,也正指引着国际上政府会计的改革发展趋势。
2、引入权资发生制记账基础,充分反映受托资任和业绩僧息。
目前我国预算会计采用的是单一的收付实现制记账基础。其不足之处很多,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不能全面反映政府债务、资产和财务状况等情况。在收付实现制下,一些在当期已经发生、但尚未用现金支付的政府债务(如欠发的退休养老金、拖欠征地补偿款、农民工工资等),或者具有年度连续性的经济事项(如应由本期负担、但却在以后年度偿还的贷款本金和利息)等,均被制度“善意”地变成了“隐性负债”,从而实质上隐蔽了财政风险,人为地夸大了政府可支配的财政资源,造成一种失真的财政预算平衡假象。
2.2不能有效地分析政府的资金运用情况和效果。收付实现制是以款项的实际支付作为成本、费用确认的依据,现行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这就意味着购置固定资产的财政资金一旦支出后,就以其原始成本始终挂在账面上,其结果是使提供公共服务的资源产生的业绩和其利用效率,不能从预算会计中得到完整反映;因而为将资产处置游离于财政监督之外的财务处理创造机会;同样,在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后,对己收到但未付款的物资、或均衡拨款支付采购的物资,在该记账基础上因未付款而不予纳人预算会计核算之中,削弱了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全面控制管理;同时,收人、费用是按其款项实际收付的时间来确认记账的,它不考虑收支项目的配比性。管理当局可根据其意愿和效用,将收付的时间人为地在当期和以后期间进行调节,从而形成满足其期望的预算收人的增加(减少)或支出的节约(超支),导致年度预算结余金额与实际情况不符,最终客观上影响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一致性和可比胜,使国家对宏观财政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决策缺乏相关、有用的预算会计信息。为真实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和管理业绩,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使社会公众能客观全面地评价政府的受托责任,消除以上不良现象的产生,引人权责发生制记账基础,成了我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3、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条件下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的缺陷。
3.1从会计体系和内容来看,按国库集中收付的内容和环节,现行预算会计体系和核算内容将远远不能满足核算、反映、监督国库集中收付资金运动的过程和结果要求。现行预算会计体系是建立在现行财政资金运动过程基础上的。现行财政资金运动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财政资金人库和拨款阶段;二是财政资金进人行政事业单位后具体的资金耗费阶段。根据现行财政资金这一运动过程特点,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相应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两部分,并以各自的会计主体在资产、负债、净资产、收人、支出五要素框定的核算体系下进行核算。
3.2现行总预算会计制度的暂存款科目反映的内容失真。现行总预算会计制度按财政拨款数列报财政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后财政实际支付数和单位预算支出数的差额,即单位年度结余,按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单位结余会计处理办法规定作为财政暂存款列报,使暂存款科目名不符实。
3.3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不能覆盖或兼容国库集中支付环节的会计核算。国库集中收付使财政拨款环节跟以往相比又多了一个机构,即国库支付执行机构。虽然“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会计核算暂行办法”规定,国库支付执行机构进行的会计核算是总预算会计的延伸,执行总预算会计制度,且在资产类和负债类分别增设了“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和“已结报支出”两个总账科目,但这两个科目运用的前提是财政零余额账户存款的银行必须先垫付当日各预算单位的各种支出,再于当日结清,一旦出现逆向变动业务,即银行不愿垫付而须国库资金先划人财政零余额账户,则现行核算暂行办法就无法处理。事实上,实践中除中央部门国库集中收付试点的银行能够做到这一点外,地方各银行并不一定都能做到。因此,由于资金清算办法和核算环节不同,会计核算过程中其原始会计凭证的审核和传递、相应会计业务的处理等必然有别于总预算会计,而这些要依靠现行的总预算会计制度来实现是十分困难的。
4、重塑财务报告体系。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能否得以顺利、圆满的完成,不仅从管理模式、核算基础、制度等方面需要加以改进和调整,还与预算部门管理和执行等问题有关。
4.1由于政府的财力有限,各部门、单位事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与财政资金相对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这是部门上报建议数与财政最终批复数悬殊过大的重要原因,也是不严格执行预算、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违规问题的重要原因。
4.2部门利益的驱动。部门预算是零基预算,预算单位往往更多考虑自身利益,不考虑国家财力负担情况,编制过于理想化的部门预算,将预测到的各项支出全部列出,甚至编制尚未立项、无依据、不必要的项目预算,加大了预算资金总量,使预算建议数大大超过控制限额,在编制收人预算时又想方设法隐瞒可自行组织的财力,最大限度地争取财政拨款。
4.3财政拨款的时间限制,预算外资金的申请、拨付手续烦琐,时效性差,会影响部门、单位的用款计划,财政追加预算拨款多集中在年底,由于拨款较晚,当年根本无法开展或实施项目,造成单位虚列支出挂账,或者以拨列支,结转隐瞒。财政追加的预算,除政策性、突出性因素外,许多追加专项经费带有明显经费补助性质,资金使用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客观上使一些单位挤占挪用财政资金。
4.4单位属性、关系不明。有些部门所属单位性质模糊,非企非事,事企不分,人、财、物、职能与主管部门界限不清,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水、电、暖等费用仍由财政负担,而其财务收支又游离于预算之外,导致预、决算收支不实,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4.5政府采购工作不到位。一方面,有些部门、单位过多考虑花钱方便,对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态度不积极;另一方面,目前政府采购在时效性、规范性、效益性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存在不足,影响了采购单位对政策采购的积极性。
5、结语。
尽管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在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人,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和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在进一步加深,预算会计也必须与时俱进,积极探索,以期将我国的预算会计构建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完善的会计体系。
论文预算会计分录范文简短篇五
摘要: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为了能够高效地完成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工作,国家与政府部门就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并且要制定完善的相关法规政策,从而有效地完善预算会计制度,进而使其可以充分适应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在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了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所带来的影响,仅供参考。
关键词:预算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影响;改革。
一、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目前我国使用的预算会计制度是在20个世纪根据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而制定的,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而政府职能也得到了改变,所以也就会对公共财物制度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面对如此之多的变化,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就会显得不够灵活,过于死板,无法充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不能够充分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
所以就必须要根据我国的国情,再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根据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情况以及公共财产管理水平制定出更加完善的预算会计制度。
目前,在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中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分别是事业单位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以及行政单位,由于会计制度的设置是分领域及分行业而进行的,这样也会导致会计制度存在着分割性,从而使得会计信息不够系统与全面。
于是,信息的使用者就无法准确、客观地对政府的管理责任做出评价。
这与之前在会计企业制度中所存在的问题比较相似。
然而,我国在对企业会计制度做出了统一的行业规定,但是在预算会计制度方面还不够完善,这样就无法充分满足当前的预算会计工作需求。
(3)会计信息缺乏透明性。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一个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此时政府职能也发生着不断地改变。
其最终的目的是要建立高效、完善、透明的公共财产体财政体系。
但是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并不完善,这就会造成核算的过程过于简单。
而核算报表的内容也不够全面,根本就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当前的财政情况。
对于一些重要的财务信息,例如失业金与养老金的使用情况、国有资产的安全情况等,是无法进行全面披露的。
而且也不能够提供可以充分反映政府成本信息以及绩效的报告,因此就会严重影响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透明性。
(4)收付实现制度不完善。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信息在其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也日益显著。
尽管现有的收付实现制度主要是为了能够实现以收抵支的核算目的,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无法有效地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貌以及实质进行反映。
不仅如此,还会担负着较高的财务风险,这样就使得政府的负债情况不能够得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来。
除此以外,由于费用以及收入间存在着不对称性,这样就无法准确地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绩效以及所耗费成本间的关系。
因此,就无法实现对费用以及成本的准确核算,进而从整体上影响到企业业绩考核以及财政管理等。
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带来的影响。
(1)部门预算改革带来的影响。
首先,部门预算要充分反映出部门的支出与收入。
然后再把核算对象设定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开展对全部资金收入的预算工作。
因为我国基建会计具有其固有的特性,因此就应该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添加合理的会计科目,以此来完成对资金的准确核算;其次,作为一种比较关键的预算方法,零基预算也为预算会计信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所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要积极地运用零基预算的方法,有效地整合资金的收支信息,从而有效地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进而为资金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有力的保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预算会计制度也会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新型政府会计制度。
所谓的政府会计即为政府总预算会计以及财政总预算会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就要渐渐地向非营利组织会计进行转变,即为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是专门为社会提供服务或者是开展公益性活动的部门会计,其中包括社会团体会计以及医院会计等;其次,要引入权责发生制。
要积极地建立可以与国际同步的会计核算制度,然后再根据当前我国政府所处于的会计环境以及两种不同会计核算基础的基本特点,在积极开展预算会计制度以及预算管理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引入权责发生制。
由于我国现有的会计工作人员在专业能力与个人修养方面水平参差不齐,而且政府公共开支的界限也模糊不清,所以就需要在行政事业会计制度中渐渐引入权责发生制。
论文预算会计分录范文简短篇六
在企业管理中,预算会计是一个重要且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和控制,预算会计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管理。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预算会计的重要性,并且获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本文将结合实例和理论知识,对我在预算会计方面的心得体会做出总结和分析。
首先,预算会计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预算会计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全面的财务规划框架,帮助企业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策略。在我所在的公司中,通过制定年度预算,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公司的收入和支出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销售计划和费用控制措施。例如,我们可以根据预算数据对营销策略进行调整,并且及时采取措施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通过预算会计的帮助,我们的公司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
其次,预算会计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财务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预算会计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历史数据和市场情况进行充分的分析和预测。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和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我们可以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预算计划。例如,我们曾经针对某一新产品制定了销售预算,通过对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的深入研究,我们成功地预测出了该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这样的预算计划可以为企业的财务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更好地指导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再次,预算会计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财务管理的效能。在预算会计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预算与实际的比对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通过这种实时的监控和分析,我们可以将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企业的财务状况始终处于一个符合预期的范围内。例如,我们发现某一个费用项目超过了预算,我们及时进行了调整和控制,并且制定了相应的费用控制措施,确保费用不再超出预算。通过这样的预算会计管理,我们的公司成功地实现了财务状况的稳定和持续改善。
最后,预算会计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在实践中,我意识到预算会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修正。由于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预算会计需要灵活应对,及时调整预算计划和控制措施。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公司曾经遇到了市场需求大幅下滑的情况,我们及时调整了预算计划和营销策略,并且采取了相应的降本增效措施。这样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使得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的挑战,并且保持财务状况的稳定。
综上所述,预算会计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预算会计,企业可以实现良好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效益,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然而,预算会计并非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希望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可以在预算会计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
论文预算会计分录范文简短篇七
摘要:伴随着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及预算会计“制度”和“准则”的逐步健全和完善,预算会计理论和方法发生了较大变化,预算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所以预算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本文在对目前预算会计教学中存在的课程内容结构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改革目前预算会计课程教学,按会计要素重构教学内容体系的模块化教学问题。
关键词:预算会计;教学改革;模块化教学;比较教学法。
我国预算会计理论和方法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改革过程,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改革成果必须被纳入到预算会计教学活动中。关于预算会计教学改革的课题已有很多学者进行过研究,他们主要是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选择、教学和考核方法等方面去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笔者则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课程教学内容结构体系的重新构建上。
1对预算会计课程内容及结构体系现状的分析。
就课程名称而言,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涉及该类内容的课程名称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最早为“预算会计”,后来在有些院校中改叫“政府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或“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目前有些院校叫“非营利组织会计”。然而,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院校无论将课程名称定为什么,而课程所涵盖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实质性改变。一般仍局限于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参与预算执行的收入征解会计和国库会计。由于受课时限制,许多院校在该课程中主要讲授的内容是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而其他部门会计则只是一笔带过,或只作为阅读材料。
1.2现存预算会计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
目前,无论是从预算会计相关教材的编写,还是学校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常见的做法都是根据预算会计各个不同会计主体来设计教材和教学的内容结构体系。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均采用的是“条形结构”,即按不同的会计主体将教材、教学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条块。第一部分为总论。主要讲解预算会计概念、预算会计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预算会计的对象、要素和会计科目,预算会计的特点等预算会计的基础理论知识。第二部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即,以各级政府为会计主体,以会计要素为主线讲解政府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净资产的相关核算业务及总预算会计报表的编制。第三部分为行政单位会计。以各行政单位为会计主体,以会计要素为主线讲解各行政单位的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净资产的相关核算业务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第四部分为事业单位会计。以各种事业单位为会计主体,以会计要素为主线讲解各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净资产的相关核算业务及会计报表的编制。以此类推,不再赘述。
1.3课程内容条形结构安排法的缺点。
这种按“条形结构”安排课程内容的方法,其缺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3.1破坏了一门课程的整体性。
这种“条形结构”事实上是将一门课程分成了多门课程来讲,将一个整体人为地割裂开来。按这种结构学习下来,作为教学对象很容易将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等看作为相对独立的几个部门会计,而很难去思考它们之间的相同点、相似点、差异点是什么,从而忽略了其间的内在联系。
1.3.2会造成内容重复和时间的浪费。
我们知道,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等都存在许多概念、内容、核算方法等方面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按“条形结构”组织教学情况下,当讲到各个不同部分中相同内容时由于时间相距较长,我们又不得不重新进行较为全面细致的讲解。这不但存在内容上的重复讲授,而且使得原本就比较有限的教学课时显得更为紧张。
1.3.3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
记忆可将人过去和现在的心理活动联系在一起,因此,人才能不断地积累知识和经验,通过分类比较等的思维活动,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于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有许多相同的会计科目和相同会计业务处理方法,也有许多相近、相似的会计业务处理。在按条形结构组织教学的情况下,当后一部分内容与前一部分内容中出现相同或相近、相似的业务时,由于原有记忆的遗忘,会导致新内容对原有记忆的干扰,甚至造成前后知识的相互混淆,会极大地影响学习效果。鉴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在预算会计教学中,重新构建内容结构体系,划分新的教学模块,采用比较教学方法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
2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构想。
2.1模块划分原则与具体构成。
新的教学模块将采用“网格结构”的模块形式(如表1所示)。即,在将“总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之外,以各级政府、各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等会计主体为经线,以会计要素为纬线,形成若干教学模块,在教学中大量使用比较(对比)方法组织教学。在以上六个基本模块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子模块。子模块的划分,要尽可能将各会计要素中相同的会计要素内容安排在一起组织教学,以便于将不同会计主体相同的会计要素内容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比较。
2.2模块化教学的优点。
2.2.1优化教学内容节约教学时间。
在现有的预算会计教材体系下,常常会出现相同内容重复讲解的问题。如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中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诸多内容的核算业务的处理思路、原则、方法等基本是相同的(只是与之对应的会计科目不同),而在“条形结构”下,虽然已在讲授行政单位会计时进行了详细介绍,但在讲授事业单位会计时,对这些内容不得不重新讲解。而如果按“网格结构”组织教学内容,可将二者作为一个教学模块的内容,则教师只需要对其不同之处一语代过即可。再如,行政单位财政拨款收入和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的确认原则是完全相同的,如果将二者放在一个模块中,则完全可以避免重复讲授的问题。所以,模块化教学不仅可以优化教学内容,还可以节省教学课时。
2.2.2采用比较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会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学习过程中的很多知识有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果不去比较,就会把相关知识的概念、原理、现象等混为一谈,这不利于对知识进行深刻理解和准确应用。善于比较则可以抓住知识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准确理解、记忆和应用知识的目的。采用模块化教学后,由于将不同会计主体相同的会计要素纳入到了相同的教学模块中进行讲授,所以可以将它们之间的相同、相近或不同之处加以对比。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总结规律性的东西,对于它们之间的差异特征加以强化和突出。与此同时,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慧敏,冷芳,刘晏。论《预算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为例[j]。财政监督,2014(9)。
[2]韩宇堃。对预算会计教学改革的探讨——以常州工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4)。
[3]吴颖群。预算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科技信息,2013(3)。
论文预算会计分录范文简短篇八
摘要: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虽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
一、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收付实现制制约了会计制度的发展。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长期以来一直采用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制度,因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类型比较固定,会计往来相对较少,因此收付实现制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十分简便。但现行的收付实现制在会计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制度不够灵活。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制度通常是沿用以前的方法,没有随着形势的变化及时有效地进行更新。同时,过于注重预算制度的理论研究,而没有把理论与工作实际有效地联系起来。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由财务部门进行编制,因为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且不够认真,导致一些单位下一年度预算通常以上一年度预算为基准,基本就是把上一年度的预算进行重复描述,而不能考虑到下一年度新增的工作内容。这就使预算不能有效地适应单位各部门下一年的工作,无参照性可言。最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公开性较差。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虽然都需要向上级部门报批或备案,但是却从未向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和社会公众公开。这就使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公开性极差,无法得到有效的内部和社会监督。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财务工作中极其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我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也应该按照国家经济体制的需要,制定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预算会计制度。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以来,随着经济、财务制度的改革,也历经了几次改革,逐步形成了现在的预算会计制度。科学有效的预算会计制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的有计划开展、方便政府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有效管理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发展的内在需求。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代表人民管理社会公共资源,我国当前的行政事业单位正处于从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型升级过程中。这种转型升级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而是要深入到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中去,也就是说要彻底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制度。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要向服务型转型,就要接受全社会的监督,就必须规范自身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质量,明确单位所有资金的来源和去向,严格执行预算计划。如果无法做到预算公开透明、预算执行得不到社会肯定,这将无法取得人民的信任。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是保证自身进步和维护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影响分析。
首先,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影响。权责发生制是我国企业所采取的一种会计核算制度,相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收付实现制具有很多优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会计制度正在和企业会计制度趋同,权责发生制的引入势在必行。权责发生制可以有效地避免收付实现制在成本控制上的缺陷,完善对单位资产和负债的核算。这还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对自身财务风险的掌握和控制,有效保证了账实的结合,把风险控制前移。其次,实行国库单一账户的影响。实行国库单一账户的资金管理方法,各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全部都由国库统一支付,有利于政府有关部门实时管理国库资金。这也加强了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流动性,完善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流转过程。由国库进行统一支付,直接从国库单一账户到企业账户直接划转,这可以大大减少现金的使用。在会计年度终了时,国库单一账户也可以分级次为各行政事业单位制作相关的会计报表,有利于政府有关部门考核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再次,建立政府采购的影响。建立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大宗资产设备的购置不再由财政部门分散进行,而是先由各个行政事业单位分别编制其预算,由政府统计总数后,再由国库统一拨付款项。这可以有效减少资金向财政部门的流动,财政部门的采购参与权被授权给国库,由国库直接向销售方拨付采购款项。改革后的政府采购制度实现了采购管理权和执行权的有效分离,能够有效遏制政府采购中的腐败现象,也更有利于监督和控制国库资金的来源去向,统一政府的财政口径。最后,部门预算改革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以后,不再是全单位执行一个总体的预算,而是以每个部门为个体,按照每个部门的业务工作实际,独立编制预算方案。以各个部门为单位编制预算,使预算在纵向上延伸,可以使预算的编制更加细化,更加符合部门的实际。单位的总预算是各部门预算的汇总,方便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对预算的执行状况进行监督和追踪。方便单位严格规划项目资金的使用,有效防止单位预算资金的挤占和挪用。
论文预算会计分录范文简短篇九
我国的预算会计体系是核算、反映和监督国家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是为国家预算管理服务的。
它是指各级财政部门核算、反映、监督和财政周转金等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其主要职责是进行会计核算,反映预算执行,实行会计监督,参与预算管理,合理调度资金。
是为了系统、全面、完整地反映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财务状况、运营结果,为社会公众及相关信息使用者客观公正地评价相关部门履行公共受托责任情况及进行相关的政治的、经济、社会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相关的财务信息的会计报告体系。
因此,预算会计组成体系是和国家预算组成体系相一致的。
2国外会计体系的借鉴。
美国的及会计体系是以与政府相关的各项经济活动为核算对象。
包括(1)行政机构开展的政务活动;(2)相关部门举办各种国有企业的活动;(3)相关部门举办的国有学校、医院等非营利组织的活动。
可见,美国的预算会计体系比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适用范围宽,还包括国有企业。
不仅如此,在美国某个州面临破产,指的是其净资产呈负数,如果没有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其净资产项目就难以得到反映。
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财政预算报告,造成很多人大代表难以了解我国的财务全貌。
另外,现行的总预算会计对相关部门的固定资产没有核算和反映,这就会使国有资产的失控为腐朽提供滋生土壤。
在负债的反映上由于现行预算会计是以收付实现制来确认当期的收入和支出,而欠发的工资、社会保险基金的缺口、发行的中长期国债等信息在现行的总预算会计报表体系表现不出来。
不利于对可支配资源的管理,从而不能客观、全面的评价和考核相关部门的财务状况,也不能为相关部门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
新西兰xx年改变了原制度下集中控制的做法即《国有部门法案》,采用五年合约的形式,把权力下放给各部门的执行者,给予其更大的发挥空间,并明确任期间的产出责任,进一步将权力与责任相结合,调动了部门积极性。
这种绩效考核的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新西兰相关部门在代表政府组织和实施权责发生制改革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主导作用。
加拿大的相关部门也对会计核算基础的改革也作出了支持和承诺,而且,有关财经、会计主管在推动一连串改革时,扮演了推动者的角色,主要使用者和供应者密切的配合,成为新西兰改革成功最关键的因素。
3.1建立起有效的约束制度。
目前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已经实行了较为彻底的权责发生制,而世界上不少国家也在政府会计领域实行了权责发生制,我国现行预算会计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各个国家的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都通过法律予以保障。
我国要进行权责发生制的转换,应遵从立法先行原则,适时修订有关法规和颁布新的法规,确保转换的顺利进行。
所以我国要完善现有预算管理,逐步引入权责发生制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发展中国家,实行权责发生制对数据要求很高,难度也很大,我们正在走新西兰权责发生制走过的路。
当务之急是结合项目预算时的上报工作,对各类资源进行登记入账,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以便在实行权责发生制改革时驾轻就熟,水到渠成。
3.2要重视绩效预算管理。
权责发生制会计和预算是加强预算会计的资产和负债管理,控制财政风险,提高预算的透明度方面是一个较好的工具。
我们应以权责发生制改革为方向,重视绩效预算,明确投入和产出的框架。
只有绩效明确了,成果和产出才有衡量的标准,才能促进真正的权责发生制的实施。
根据不同的预算会计,我国现行财务报表也同样分为政府、部门和单位三个层面报表。
其中包括资产负债表、运营业绩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对财务报表作补充说明的财务报表附注。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亦称财务状况表,在这个表里,需要列示出预算会计本期所拥有的资产状况、承担的负债状况以及所有的净资产。
对于或有负债不在报表中反映,可以在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这样便于使用者了解相关部门承担的债务状况,有利于管理者及时了解政府的财务风险,能为相关部门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提供必要的财务信息。
(2)运营业绩表。
运营业绩表类似于企业的利润表,由于政府部门不是以营利为目的,所以可以编制运营业绩表来反映相关部门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编制财务报告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适当调整,这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政府财务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必要手段,这种看似不大的变化却将大大增加相关部门财务报告信息的有用程度,西方国家都不同程度的采用了这一会计基础。
(3)现金流量表。
顾名思义,是指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和现金等价物。
目前,我国学术界正在进行预算会计改革有关问题的探讨,在相关部门中是否增加现金流量表意见不一。
其实在使用权责发生制的政府财务会计体系中,现金流量表用来反映政府现金的流入流出状况未尝不是一个可举的措施。
(4)财务报表附注。
主要是对会计报表作补充说明,包括会计政策的说明及政府的声明、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相关部门依法行政情况及各类反映相关部门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资料以及或有事项的说明等。
4结语。
现行预算会计的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国际上在这方面的改革其实也很不彻底,特别是在国土面积大、人口多、业务复杂的大国,这更是难以实现。
美国州与地方政府的基金会计日常核算采用的仍是半权责发生制,但其在编制年度财务报告时则将数据按照完全的权责发生制基础进行调整。
因此,财务信息的全面披露还需要相关部分的整体财务状况和工作绩效的监督。
论文预算会计分录范文简短篇十
预算会计应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属非盈利机构的会计制度,受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作用影响,传统预算管理无法满足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需求,故公共财政制度适应市场需求,采取统一采购、集中收付、分类预算的会计制度,以此增强自身预算管理水平。对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分析,研究其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影响,提出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建议,以期可为行政事业单位提高财务真实性、实用性、全面性提供借鉴参考。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一环就是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受此制度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对自身会计体制完善,但现阶段的会计管理体系未能构建完善预算体系,会计科目和预算会计改革工作不适应,资产管理工作也未到位,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1]。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经济体系重要部门之一,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应将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更有效的落实到行政事业单位中,理解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自身发展的影响,采取科学对策改进会计工作,适应改革趋势,进一步提高会计实践能力。
传统会计制度由《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多文件构成,市场经济调整升级影响下,传统预算制度弊端显露,灵活性不高,制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创新[2]。现行预算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采取条块分割模块化管理,各行业会计制度并不相同,会计信息缺乏完整性,导致政府监督评价工作无法落实。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多采用收支相抵核算,该核算方式无法保障会计信息质量,不能准确反馈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状况。体制内种种制度约束,致使预算制度僵硬化,导致预算会计制度应用效果不佳。行政事业单位具有特殊性,其资产信息受到加密保护,会计信息无法充分公开、透明化,仅从公示的会计报表无法了解国有资产保有具体信息,出具的绩效考评和成本统计也并不全面。故应采取柔性管理方式,革新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制度[3]。
2.1推动行政事业单位提自身内控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和一般企业有明显区别,行政事业单位代替人民行使权利,同时承担公共职能,故其预算会计工作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考虑到人民需要,发挥自身服务型职能。预算会计工作中,由于工作涉及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管理内容,会计工作意义重大[4]。开展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水平,改善预算质量,可明确不同资金用途,提高对财务工作的监督作用,也大大提升财务会计公开性、透明性,可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2.2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主要是其财务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导致预算执行力不足,继而导致财务管理效果不满足事业单位发展需求[5]。而对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加快了财务管理问题解决速度,可以弥补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和财务管理方面的不足,提高其预算管理综合水平,也使行政事业单位更快适应会计工作新形势,加快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步调。
2.3可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资源配置。
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预算管理支持,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前提,提高预算管理效果,对行政事业单位更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有正面作用。改革预算会计制度,可以让行政事业单位深入理解会计制度,从而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强化政府管理,推动事业单位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以此提高行政事业预算编制、执行、核算、绩效评估水平,强化会计工作时效性,尽可能发挥会计工作职能。
3.1健全预算制度。
健全的制度是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之基础,完整的制度对规范和约束会计行为有重要作用,也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基本保障。针对当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完善的问题,要求事业单位强化思想认知,从全局发展的角度出发,着眼于预算会计制度的健全,最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一方面,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对国家颁布的预算制度改革内容加深学习,了解会计工作改革的标准、要求,完善预算会计报告体系,构建统一化的预算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细化预算会计项目,明确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营造“权责统一”的工作氛围。同时,行政事业单位要构建和预算会计管理制度对应的监督体系,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和义务,构成对预算会计工作的360°制衡,增加会计人员岗位责任意识,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发挥其预算会计执行整体作用,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工作和单位工作的实时接轨。对预算编制执行中,要考虑到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对预算执行的影响,以此消除预算和会计核算的偏差。行政事业单位应统一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降低预算和费用支出差异,还可以增设在建工程、基本建设结余等科目,是财务信息和会计核算尽可能保持一致。
3.2对会计科目进一步优化。
行政事业单位中,其会计科目设置不合理是一项长期的会计工作问题,尤其表现在费用支出上。行政事业单位早期的费用支出模式为“专款专用”,专用经费处理专项问题,这会导致会计核算的结果和单位费用支出实情脱节,不能反馈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实时状况。为适应国家预算会计改革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应对目前的会计科目完善,对不符单位实情的科目及时剔除,确定好会计科目分类,有序设置资金管理、费用支出、收入记录及固定资产管理等,提高预算会计工作效率,也减少预算会计工作人员工作负担,实现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同时,要保证创建的会计报表简单明了、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制,体现行政事业单位真实财务情况,进而实现公共财政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将新一代的互联网信息技术融入到自身会计工作中,以5g技术提高会计线上工作效率,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云储存等也间接应用到预算会计管理中,减少工作人员重复性工作量以及人为失误出现,构建新的会计科目管理系统,实现会计科目全面、高效管理。以新的线上会计科目管理系统,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角度上统筹预算会计数据,从大数据中挖掘更多有深层价值的数据分析,提高预算会计管理工作综合水平,也更好的防范、应对可能出现的不同财务风险。
3.3强化资产管理能力。
行政事业单位主要以财政获取资产得以发展,但固定资产亦或流动资金,都需要高效率的财政工作获取。对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的内部虚报固定资产问题,要引起重视。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构建专门针对资产的监督机制和责任机制,各个工作岗位责任到人,严格规范好固定资产的上报工作,按照标准流程、标准格式上报,保障预算会计报表可以完全反映出固定资产的价值,防范有关固定资产方面的财务风险出现,提高预算会计工作整体安全性。
3.4完善法律法规及财务报告体系。
法律是对社会各行业的高度约束性制度,国家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需要重视对行政事业单位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构建完备法规体系,以法律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会计工作的规范,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可以正常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解决预算会计工作中出现的各项问题。同时,要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法律意识,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加强对会计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自觉遵守各项法规,适应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步调,全面提高管理工作质量及水平。对于财务报告体系,要求其准确反映财务信息,保障对未来财务状况预测的合理性,可采用辅助报告补充总体报告。对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财务报告体系完善之后,还需要解决行政事业单位现金流量及资产存量的问题,向着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效益最大化不懈努力。
综上所述,对于国家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行政事业单位要引起重视,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可推动行政事业单位提自身内控能力、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可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资源配置。故行政事业单位要正视自身预算会计方面出现的各项问题,构建全面的预算体系,对会计科目进一步优化、强化资产管理能力、完善法律法规及财务报告体系,切实有效的在预算会计制度基础上落实科学会计工作,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
论文预算会计分录范文简短篇十一
摘要:反腐倡廉一直是我党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近年来腐败问题呈现出日益突出的状况,在加强打击腐败之风的同时,预算会计在监督控制资金流向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有助于财政的公开、透明以及科学合理的使用,如何正确认识预算会计对抑制腐败的功能,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是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预算会计;抑制腐败;功能;问题;对策。
预算会计是一种用来监督政府、行政事业单位或者非营利组织资金流向和使用结果的会计体系,将核算财政使用情况作为工作的重点,从而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预算会计本身的工作特点就带有抑制腐败的意味,因此做好会计预算,能够有效监督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和其他非盈利组织的会计预算实行情况与实行结果的统一性,在发挥自身职能的同时,起到抑制腐败的作用。
二、预算会计发展对抑制腐败的功能。
预算会计通常包括资金使用的具体项目,具体数额,通俗来说就是钱用在哪里,用了多少。各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制定预算,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尽量降低预算,从源头抓紧财政的口袋,不给腐败以可乘之机,明确每笔帐的去向,这样非法挪用公共资金的情况就会在预算会计的监督下大大减少,抑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预算确定之后,资金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需要超额使用的情况,就需要经过各级单位和领导的严格审批,这一过程很好地抑制了腐败的苗头,更好地从源头打击了腐败的现象。
各政府和单位的预算一旦制定好之后,所有的支出都要受到预算会计的制约,时刻提醒采购或者其他人员不可超支,更不能挪用公款,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腐败的发生。对于开支凭证也会相应重视起来,确保每一笔支出都是有依据,有证据的合法消费,这种预算制约在一定范围内弱化了各单位的财政使用权,督促资金的合法合理使用,很好地抑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的还是早期的会计编制方法,过于死板,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预算项目过于笼统,通常只包括单位每年固定的几个大项目,预算编制不够细致,这就会导致后期资金使用的不便,更会给有贪污意图的人制造借口;同时,这种死板的预算制度无法应对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旦情况有变,按照原来的预算制度就会出现无法解决的局面,这个时候,为了必要的发展,就不得不改变预算,按照实际情况执行,这就给腐败的滋生制造了机会。
好的计划离不开严格的执行力,各单位完成预算编制之后,要有一套完善的监督体系,当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人员无法及时沟通,影响正常的发展,另一方面,当预算会计成了一纸空文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不法分子挪用公款,贪污受贿,助长了腐败的歪风邪气。
四、预算会计发展对抑制腐败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预算会计体系。
(二)推进信息公开制度建设。
反腐倡廉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和单位的有效监督,预算的每一笔资金是否得到了合理的使用,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都有必要事后进行核对及反思。各单位内部在预算会计方面要坚持各财政人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原则;各级领导和单位要不定时走访,检查财政预算和使用情况,将监督工作作为日常事务的重点,发现问题及时清查,对腐败行为绝不手软。预算会计的健康有序发展对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正确认识其面临的问题,并积极解决是做好预算会计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徐敏辉。论预算会计在我国抑制腐败的作用。中外企业家,2013(09)。
[2]陈德普。预算会计发展对抑制腐败的功能初探。经济研究导刊,2014(20)。
[3]贺敬平。制度变迁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路径选择[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论文预算会计分录范文简短篇十二
(一)公共财政的内涵。
公共财政是政府凭借政权的力量获取资源、筹措收入,为社会提供满足公众需要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是政府实现资源配置的活动。公共财政的核心在于“公共性”。
(二)建设服务型政府与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内在关联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所有的职能都是财政活动”,不论是经济建设、行政管理还是公共服务,政府的任何活动都要通过财政来实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提出,就是要求调整和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的职能重心放到公共服务上来。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内在要求,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物质保障。
二、当前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现状分析。
1994年以来的财政体制改革从加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出发,主要致力于提高“两个比重”,即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关注于财政收入体制改革。公共财政框架下的预算会计,又称为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它是一般会计原理在企业之外领域的应用,是用于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社会公众和经济组织提供行政管理、社会服务等“公共产品”,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府单位、社会团体和各类公共机构、公益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及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系统。但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非盈利性组织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对预算会计进行一定的改革,以便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下社会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需要。财政支出体制,尤其是各级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相对滞后,对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功能定位、各级财政的职能分工等方面的改革不够深入,因此,当前我国公共财政体系存在着一些问题。
三、我国预算会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一)现行预算会计范围过窄,难以全面反映政府资金运动。
目前的预算会计仅限于与预算资金收支有关的范围,并没有全面反映政府的资金运动及结果。
1、对政府固定资产的核算和反映不全。目前的预算会计制度中,总预算会计没有核算和反映政府的固定资产。这意味着用于购置政府固定资产方面的财政资金,一旦支出以后就退出了政府和公众的视野,不利于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不利于加强财政管理和监督。
2、总预算会计制度不能适应政府资产多样化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投资形式除了无偿拨款及部分有偿贷款以外,还有政府参股等多种形式。在政府参股的情况下,现行的总预算会计核算制度只能反映为当期的财政支出,不能对国有股权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无法真实地反映政府资产状况,也难以实现对国有资产所有权和收益权的管理。
(二)收付实现制预算会计基础存在局限性。
随着预算会计环境的变化和市场经济对政府资金管理的需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制度在很多方面暴露出局限性。
1、无法全面准确地记录和反映政府的负债状况,不利于防范财政风险。由于收付实现制是以现金的实际支付作为确认当期收入和支出的依据,在这种记账基础下,财政支出包括以现金实际支付的部分,并不能反映那些当期虽已发生,但尚未用现金支付的政府债务,使政府的这部分债务成为“隐性债务”。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政府的这些债务被“隐藏”了,政府的财务状况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其产生的不良结果。一是,不自觉地夸大了政府可支配的财政资源和造成虚假平衡现象,对宏观经济决策和市场运行产生错误导向。二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相同会计期间政府权力和责任不相匹配,有可能出现政府代际的债务转嫁,导致各届政府间权责不清,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和考核政府绩效。
2、不利于正确处理年终结转事项,造成会计信息不实。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进行的总预算会计核算中,存在因跨年度支出而出现结余不实的问题。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经常会遇到预算已安排,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年无法支出的问题。如果按照收付实现制的要求处理,容易造成当年结余不实。类似情况在中央及其他地方财政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今后随着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办法的推广,类似的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三)会计报告信息不完整,透明度不高。
从目前来看,虽然我国有着覆盖上百万预算单位和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预算会计体系和层层汇总上报的会计报表制度,但从总体上看,预算会计信息的报告和使用都是不够充分的。
1、缺少统一的政府财务报告制。目前我国没有实行政府财务报告制度,预算会计信息主要是通过政府的预算和决算形式来间接地传达给立法机关和公众的。由于政府预算的主要任务是向公众提供政府预算的收支计划和执行情况,所能传达的预算会计信息非常有限,政府的债权、债务、债务资产等财务状况不能得到全面的反映,在预算编制比较粗放的情况下,就更为有限。
2、会计报告内容不完整。反映信息过于简单。目前的预算会计报表内容不能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和负债状况。这一点尤其表现在总预算会计及其报表之中。因此在总预算会计报表中并不能反映。对此类情况,不仅立法机关和公众难以进行监督,财政部门自己也缺少准确的了解。3、会计报表项目列示不科学,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首先,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列示不科学。其次,收入支出表的项目列示不合理,难以操作。再次,预算内外资金核算方法不统一,影响会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
四、公共财政框架下预算会计的改革思路探讨。
(一)建立和支出预算管理相互适应的公共财政的管理框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共财政的框架逐步完善,这使得公共支出预算的范围将会以社会共同发展的需要作为界定。在实践中,一些单位不符合这显示标准,则不应该纳入到公共支出的预算范围之内,也不应该继续由财政对其进行经费的供给,对于这些单位来讲,应该逐步的退出公共预算的范畴,进入到市场,通过企业会计的方法来进行核算。对于目前不断增加的事业单位和其他的非盈利组织,则应该明确的纳入到预算会计的体系之中,这不仅仅有利于对各个组织规范化的进行管理,同时也有助于创造更加公平的环境,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与此同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应当开展必要的改革,将基建资金纳入到会计单位来开展核算。
(二)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政府会计体系。
实践过程中,政府的会计准则理论结构重要是指在一定的会计环境中,基于会计假设、会计目标和会计原则所构筑的会计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构筑完善的会计体系已经成为了社会各方的共同要求,这同时也是日后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开展预算会计改革,应当强化政府的会计准则研究,尽快的制定出一套科学完善,有先后顺序,并且概念统一的政府会计准则。值得注意的是,在政府会计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依据国家发展的现实情况开展具体的体系制定工作。
(三)完善政府财务报告和相应的审计制度。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很少编制全面和完整的政府财务报告,这显然不利于新形式下政府工作的顺利开展。虽然目前每年都在召开政协和人大的会议,政府也做了相应的工作报告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但是这些报告除了预算执行报告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年度预算的收支情况之外,并没有完整的、详细的全年政府财务报告。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这有利于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加强群众对于政府监督的作用,为构建廉洁、高效的政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还应该完善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计工作,审计工作的参与有利于提升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督促政府官员更加高效、廉洁的开展工作,最大限度的防止和杜绝政府官员的玩忽职守和贪污腐化现象。政府财务报告审计体系的完善不仅仅有利于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同时也能够使得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展更加科学有效,因此审计报告毕竟要成为政府财务报告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部分。
(四)政府会计中应当实行权责发生制的会计记账方法。
和收付实现制不同,权责发生制对于政府收支的确认,是在经济活动发生的时候,而不是在现金实际收付的时候。因此通过权责发生制来开展计量,其核算的对象是政府的所有资产,而不仅仅是现金,这主要包含了现金的流量和其他的所有信息。因此全面、深入的以权责发生制为预算会计的处理方法,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和部门领导也会对于自身的工作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使得预算会计制度更加科学、准确。权责发生制的应用能够给政府部门带来一种新的管理文化的改变,使得管理者在工作的过程中更加注重政府部门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效果,促进政府自身工作职能的转变。
论文预算会计分录范文简短篇十三
预算会计是指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对经济业务发生时预算执行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收入和费用都实行会计核算,主要发挥的作用是反映和监督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会计。财务会计是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主要反映和监督经济主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等的会计。随着新会计制度提出了“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概念,对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中的各项内容进行了明确,但是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建立在同一个主体之上,预算会计分录和财务会计分录反映的是同一笔经济业务、同一个经济活动。因此,二者之间会存在部分重复,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具体核算程度,以及实务中二者之间的关系,都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把握。因此,本文对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关系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探讨。
预算会计是指对预算资金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核算,反映和监督会计管理活动。主要的特点是对法定预算资金实行的核算。法定预算过程控制的基本特点,对预算会计的特点有决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1支出性支出性主要反映的是预算执行。预算在得到人大批准以后,所以具有法定性。因此,预算会计首先的目标是对各类资金实行核算,以及监督各类资金是否依照预算所制定的金额、用途、类型进行支出。
2.1.2专用性专用性主要反映的是预算资金的专门用途。拨入的资金在实行预算过程中,具有专门性的用途,如果没有按照法定预算批准,不可以挪作其他项目使用或者统筹应用,以及进行转换处置等。新会计制度下预算收入科目,主要是根据《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对明细科目进行相应的设置,对预算资金结余会按照明细科目、项目分别结转,以上都是反映出预算会计的专用性特点。
2.1.3树状结构预算会计主要反映的是会计主体的预算管理,注意的问题是预算资金的流动过程。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而言,从预算收入到预算支出是单向流动过程,各类预算资金的收入流入到各项资金支出,都需要做好明细科目的分类。2.1.4外部性预算会计主要反映的是单位的预算管理活动,核算的会计信息主要体现在外部管理意志和要求方面。预算会计的具体核算范围、内容等都会受财政政策影响。预算会计在实行改革的过程中,主要的动力是财政经济上的体制改革。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预算会计科目设置与财政政策对财政收入、支出管理、分类都必须始终保持一致。基于上述分析,预算会计主要反映的是对经济活动的管理。从收入角度而言,预算拨款是单位经济活动中的主要资金来源,所有经济活动在开展过程中,主要是依赖于预算。从支出角度而言,必须严格按照批复的预算执行,绝对不可以私自调整和变动。预算会计不仅是核算财政拨款的资金。《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有明确的要求,事业单位需要将各项预收入全部归纳到各单位预算,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事业单位需要将各项支出全部归纳到单位的预算中。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支出管理制度,能够落实全面预算制度,进而使事业单位各类收入来源都可以在预算管理范围内。预算管理必须做到反映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因此,部分学者将预算划分为两种:法定预算和单位内部预算。法定预算具体指的是经过法定程序审批,对应财政拨款的收支计划,它是政府以及机构取得财政收入和发生财政支出的重要依据。单位内部预算具体指的是一系列专门反映单位一定期限内运营、资本、财务等各方面的收入、支出,以及现金流动的整体计划,主要的目的是使单位决策目标实现具体化、系统化、定量化,它是单位财政管理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单位内部预算管理过程中,主要是将主体性充分体现,预算单位在收入、支出方面必须将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的发挥。从事业单位角度而言,全面预算不仅是法定预算还是内部预算。因此,预算会计必须以预算管理为基础,反映预算执行。对于不同来源的资金,需要根据预算管理所存在的不同要求,应用不同核算方式。
2.2财务会计的基本特点。
财务会计具体指的是对会计主体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主要是提供企业的各项财务状况、盈利能力、财务业绩、现金流量等经济信息管理活动。财务会计主要反映的是会计主体的财务情况和业绩,立足于核算会计主体的效益。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强化经济核算,实行有效的绩效评价,以及提升资金应用效率。
2.2.1收益性财务会计是对投入资产经济过程的准确核算和监督,主要的目标是反映收益,关注的是经济所能产生的效益,对支出的过程不会关注,而对费用的产生和费用的补偿却是非常关注。
2.2.2风险性财务会计在核算和监督中能够将风险因素进行很好的体现。对部分资产、收益、负债、费用实行合理化的估算,在严谨性的基础上,对各项资金不会出现高估和低估的现象。财务会计通常会进行相应的资产减值、坏账准备、预计负债、投资的权益法核算等。
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核算的'具体范围是一致的,包括对所有资金的核算。但是二者之间的侧重点存在不同以及角度不同,预算会计是树状结构,财务会计是饼状结构。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可以应用一片叶子将其形象化、具体化。预算会计像叶子的脉络,叶柄代表的是全面预算资金的所有来源———预算收入,叶脉表示的是各项预算支出部分,脉络能够覆盖整片叶子,从而清晰地反映了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财务会计像整片叶子,脉络带来各项资源而形成整个叶面,分别是正反面以及叶肉,主要反映的是资产整体的负债情况。就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在整体层面上而言,二者之间既有衔接部分,同时,也具备相应的区分部分,进而构成完善的体系。
3.2预算会计主要反映外部控制,具有主导性,财务会计主要反映内部控制,具有全面性。
预算会计管理在经济活动中具有主导性的地位。因此,预算会计主要实行的是核算和监督,通过对外部法定资金的合理化管理,具体涵盖的有经济活动过程的控制、经济活动的支出控制、资金专门应用的控制等各方面要求。财务会计主要对内部资金实行全面化的管理,主要是单位整体的负债情况、运营成本等。在预算会计的主导之下,然后通过财务会计,对成本效益进行核算,有效提升管理效果和资产管理水平。
4结语。
综上所述,预算会计和财政会计随着新会计体制改革,在会计体系中的关系也在逐渐地发生变化。财务会计计量元素可以合理化地融入预算会计管理中,这样二者之间的衔接会更加紧密。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既存在相同点,又存在不同点。预算会计在经济活动发生过程中,主要是对外部进行相应的控制,具有主导性的作用效果。财务会计主要是对内部实行控制,主要具有全面性的作用效果。
【参考文献】。
【5】戴罗仙,刘锦怡,孙百原.《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中的几个辩证关系———基于财务概念框架的视角[j].财务与会计,20xx(4):30-31.
论文预算会计分录范文简短篇十四
摘要:
试算平衡是基础会计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承接复式记账法――会计分录内容,并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学好该部分内容可以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会计理论与相关实务打下牢固的基础。因此,对试算平衡授课的规划就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
试算平衡;基础会计;授课规划。
1教材的选择。
2教学目标的制定。
根据基础会计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对试算平衡的授课部分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一是认知目标。要求学生记试算平衡的定义、分类等相关理论认知,理解试算平衡的基本原理。二是能力目标。需要每位学生都能掌握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流程,并可以独立编制试算平衡表。三是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目标。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严谨踏实的学习、工作态度。
3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职业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标准,可将试算平衡教学重点和难点均确定为试算平衡的编制流程。只有通过试算平衡的编制流程,才能理解和掌握编制试算平衡的要求和意义。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流程环环相扣,需要学生静下心跟着老师的脚步去学习,如果存在不会的步骤,则会影响整个试算平衡表的编制,因此,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流程则是试算平衡的重难点所在。
4教学方法的选择。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应从教法入手。众所周知,会计是一门注重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师生既为主体,通过课堂教学,充分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考虑到职业院校学生的自身情况,主要采取教师教学与学生示范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真正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充分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问题,从而发展其思辨能力。当然教师自身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建议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4.1直观演示法。
利用幻灯片投影等手段在课堂进行直观演示,带领学生一步步编制试算平衡表,插入短小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4.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案例演练、示范讲解等活动方式获取、巩固新识,以学生为主体,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探索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与活动组织能力。
针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与协作精神。可以通过案例来学习试算平衡表的编制,并学生示范来加深学生对本节内容的认知与掌握,使得学生具有了直观的感受,接下来,教师在对学生示范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得对知识的认知更加清晰、深刻。
5学法的选择。
试算平衡的学习可以大体分为理论认知的学习与案例演练实务操作的学习。前者的学习建议选择分析归纳法,如何将教师课堂传授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分析归纳法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方法。案例演练实务操作的学习则可以选择自主探究法。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大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教学过程的介绍。
6.1课前回顾。
课前回顾主要回顾与试算平衡相关的内容,可以选择借贷记账法的定义、会计分录三要素等问题来提问,为新课的引入“热身”。
6.2新课讲授。
由借贷记账法案例导入试算平衡的学习,先从理论认知的角度出发,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试算平衡的初步了解。可以分别从试算平衡的定义、分类、基本原理、方法来讲解理论知识,幻灯片展示的同时,可以将重点内容板书,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案例引导,依次从建立账户、录入期初余额、编制会计分录、登记账簿、计算发生额合计与期末余额、最后讲授编制试算平衡表。案例讲授结束后,可以引入案例演练,学生分组讨论,按步骤编制试算平衡表,遇到问题,可以集体讨论,教师则可以在一旁指导。案例演练的成果可以派小组代表上台汇报,起到加深记忆的作用。然而,试算平衡只能代表账簿记录基本正确,并不能证明绝对正确,因为有些错误试算平衡难以查出。例如,重记、漏记某项经济业务;会计科目用错;借贷方向记反;金额一多一少正好相等抵消等错误,试算平衡难以查出,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7教学总结。
试算平衡的整个授课过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理论结合案例演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主探索,主动参与到试算平衡表的编制中,亲自动手去做,是检验学习成果的较好标准。
参考文献。
[1]郑在柏.基础会计(第二版)[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4.
论文预算会计分录范文简短篇十五
20xx年,《政府会计准则第7号——会计调整》,从20xx年开始正式实施,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在此改革下具备双重功能,即具有财务会计功能和预算会计功能,这两种功能在保持独立的同时互相衔接,有效提升了财务会计管理水平。然而,不少行政事业单位习惯使用传统会计模式,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单位内部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必然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本文将简单分析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并综合探讨如何做好当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
1.1收入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工作的影响。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讲,本单位的主要收入是财政拨款、财政补助、上级补助、事业收入、来自附属单位的上缴收入、单位经营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在这些收入中,核心收入当属财政拨款,这一收入属于为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所拨付的资金,这种财政资金已经被纳入预算管理。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的预算编制方式以“两上两下”为主,结合预算执行情况,对责任地预算履行工作进行控制,将预算会计制度渗透到行政事业单位责任履行各个领域,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预算工作来反映本单位的资产履责情况、负债状况和净资产信息。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结合本单位具体收入做好单位预算收入编制工作,本年度的上缴收入理应和预算基本一致。在收入管理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应准确掌控收入预算信息,加强预算业务控制力度,努力确保收支平衡,做好预算编制工作、预算执行工作和决算工作,确保公共资金能被合理使用,避免资源浪费。从会计核算管理角度来讲,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收入管理必须重视加强本单位内控力度,对于所获取的预算收入,必须及时将其缴入国库,不可私自留存,不得将入账的资金留在本单位,这样方能有效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收入业务控制力度,避免出现“小金库”问题和公款挪用与贪污现象。
1.2支出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工作的影响。
各地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购买性支出。第二,转移性支出。其中,购买性支出又细分为工资开支、资产设备购买开支和各种零星开支等。转移性支出则细分为补助性开支、债务利息开支与各种捐赠支出。目前,各行政事业单位的支付工作主要是采取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同时,不同类型的单位会结合实际需求与单位性质选用直接支付方式或者授权支付方式。在支出管理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采取国库集中支付方式能够简化工作流程,降低支付风险,加强资金动向监督管理力度。其次,对于单位采购资金运用工作,必须将其纳入预算管理体系,确保采购资金支出符合预算会计制度。对于工资和各种办公经费支出,需要严格遵守年初的预算支出,以免单位出现徇私现象。再次,行政事业单位在支出资金时,必须遵守厉行节俭原则与各项财务制度标准要求,综合考量公共管理事务活动实施效果,精打细算,充分确保资金效用能得以最佳程度的发挥。而实现这一目标,则必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力度,健全并落实单位内控制度,对支出预算审核流程进行规范。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应全面做好预算业务管理工作,对每一项支出须进行精确的预算,同时,要对预算流程进行细化和追加,严格执行单位预算工作,在预算的基础上,对单位各项支出予以合理安排,一般情况下,须优先安排“重、急项目”的资金调配使用,从而为该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资金保障。
2.1来自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影响。
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中,预算绩效管理能促使会计管控工作形成良好的行政管理职能,规范单位内部经济业务,约束财务活动,为实现会计管理科学化奠定基础,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项工作步入规范化与高效化。其次,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推动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同时,单位会通过开展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和编制会计报表来反馈预算绩效,以此确保预算绩效评估工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另外,预算绩效目标兼具可量化与约束性强两大特征,落实预算绩效考核管理工作,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提供更详细的数据,同时,采用新会计制度可以细化数据信息,做好财务数据分析工作,使预算绩效考核管理更合理、有效。
2.2来自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方面的影响。
从基础角度来讲,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工作的全面落实能够进一步提高单位会计管控效率。内部会计监督工作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的主要组成部分,该项工作秉承权力制衡原则,能够对本单位内控全部业务流程实施全方位的监管。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工作贯穿于本单位机构设置、各项工作机制的信息沟通与公开、会计核算管理等各方面,能够进行独立决策,全面监督决策方案的执行工作,避免出现多头指挥现象与交叉重复问题,努力提高本单位内部资源的利用率,不断增强单位行政水平和会计管控力度。其次,随着新会计制度的深入与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单位通过采取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来整合内部机构职能,做好岗位职责设置工作,完善各部门的协同机制。与此同时,对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明确指出单位要做好财务信息公开工作,接受全面监督,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积极开展阳光下的工作,杜绝贪污,腐败。再次,新会计制度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设置独立的内部监督部门,明确监督业务岗位的职责,针对不同业务和不同流程应合理划分相应的监督职责,从而确保会计监督职能得以顺利落实。另外,预算会计改革要求在监督工作中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促进审计管理与财务会计管理的有效对接,合理调整相关规章制度,全面审查单位内控工作过程中的各项问题,并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同时,严格审查会计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杜绝假账问题,以此有效增强单位内部监督管理工作执行力。
2.3来自经济业务的影响。
在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项经济业务关系着单位内部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从辩证视角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工作主要是管控本单位内部经济业务,内控效果首先会体现在单位经济业务活动执行领域。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经济业务开始严格管控,确保业务活动的合法竞争,能够有效预防贪腐问题,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质量。行政事业单位在制定内控制度的过程中,必须谨遵会计法、财经法和新会计制度准则,顺应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趋势,确保单位内部经济业务活动的合法性。举例而言,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和执行预算管理制度的时,应明确要求单位报销票据必须真实、可靠,要及时按期完成会计预算工作与决算工作。
3.1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流程。
全面做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顺应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发展,理应贯彻落实新会计准则,加强单位内控管理力度,优化本单位存货管理模式和无形资产管理方法,改善投资业务管理结构,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流程,努力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和单位内控目标,通过编撰完善的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做好本单位内部资产、成本开支与债务等方面的评估工作。其次,要发挥财务信息的作用,促进单位预算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工作的有机衔接,确保经济业务的按顺序完成。在支付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应促进申请环节、审批环节、核算环节与财务审核环节的有效衔接,以此避免支付工作中出现问题。通常,在申请环节,必须通过启用单位内部审批系统来提交申请资料,注明申请资金的用途。接着,进入审批环节,由财政资金审批管理人员来审核申请资料,按照标准要求决定是否通过审批,如果申请资料完整、合理,则可以通过审批,并提交审批资料;如果申请资料不完整,或者与标准要求相悖,资金用途存在问题,就不能通过审批。一般来讲,提交审批资料后就进入了核算环节,此时,会计人员要再次核对审批资料,审批资料审核通过方能支付资金,同时,要核对本单位的现金日记账是否与银行日记账相吻合,查看库存资金与现金日记账是否一致,如果存在问题就必须采取追踪措施,并上报处理。
3.2加强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
在信息时代,行政事业单位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移动互联网、区块链技术、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等构建财会管理平台,大力加强会计核算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会计核算系统,全面做好会计监督管理工作。其中,人工智能技术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发展方向有运算智能、感知智能与认知智能。运算智能可以全面模拟人脑的记忆存储能力,进行快速计算;感知智能是对人脑视听觉与触觉的模拟感知;认知智能则是对人脑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能力与概念理解能力的模拟。大数据技术兼具容量大、数据信息类型多、信息存取效率高等优势,能够获取海量数据信息,做好数据分析工作,对不同格式与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并准确实施关联分析,获取新知识,创造出新的价值,提升综合能力。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管理工作中,大数据技术主要是提供财务数据信息存储与计算功能,对数据中的隐含内容予以挖掘分析,不断改善数据挖掘算法,确保数据信息计算的准确性。移动互联网技术是将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使信息分享更便利、更开放,有效加强了信息互动。区块链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应用模式,其主要功能包括分布式数据存储功能、点对点传输功能、共识机制和加密算法,该技术能够实现共享,具有可追溯性与不可篡改性。物联网技术是运用二维码来识读设备、红外线感应器、射频识别装置、激光扫描仪、全球定位系统等。云计算技术的计算方式依托平台是互联网,后来硬件是云集全,该技术能够提供软件云服务,实现云共享,精确计算海量信息。从整体架构来看,各项先进技术所支撑的财务管理平台主要分为两个子平台:智能会计共享平台和财务会计共享平台,这两个平台在相对独立,履行其工作职能的同时互相作用,共同负责财政资金管理、单位内部资产管理和税务管理工作,实现财务数据信息共享,做好财务信息分析工作。智能会计共享平台主要是处理会计核算工作和财务会计报告编制工作;财务会计共享平台负责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成本管理工作、经营绩效管理工作和管理会计报告编制工作。另外,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管理智能化建设,应发挥大数据管理系统的作用,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和分析技术对报表管理主题进行深度分析,通过启用数据查询功能来查询业务,做好财务分析工作和风险预测工作,模拟制定财务管理方案。
3.3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
行政事业单位应重视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素养,引导全体会计人员熟悉新会计准则,了解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内容,为会计人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定期组织培训,在培训中不断的渗透有关新会计准则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内容,综合培养高素质会计团队。当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全面开展不能仅仅依靠财务部门来完成,其他部门也应该加入其中,让其他部门加深对新会计准则和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认识,同时,会计人员要能够灵活、准确的运用好新会计制度,在工作中能够提出具有实用性的意见,确保会计核算结果的准确性,不断提升财务会计核算工作质量。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在培训过程中也不能忽略信息技术的培训,这样就能够确保会计人员在开展核算工作时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工作效率。会计人员要对信息化系统的运行模式掌握清楚,并且要不断的升级信息系统,为本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顺应预算会计制度改革趋势,全面做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理应贯彻落实新会计准则,着重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流程。其次,要重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综合培养高素质会计队伍。
作者:马江波单位:青海省国土整治与生态修复中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邮政网点保安协议书简短 邮政网点保安协议书简短怎么写(七篇)
- 2023年文秘毕业论文范文简短(大全14篇)
- 2023年困境儿童补助申请书通用(模板13篇)
- 别墅露台改造申请书 楼顶露台怎么申请改造(7篇)
- 2023年房屋做保温安全协议书范本(优质17篇)
- 使用剧场申请书范文如何写 演出申请书(9篇)
- 小学增加保安申请书(优质9篇)
- 广州电过户申请书如何写 用电过户申请(2篇)
- 门店星级员工申请书通用 门店员工晋升申请表(2篇)
- 最新租赁商铺合同解除协议书汇总(通用10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