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11-19 10:55:34
- 小编:ZTFB
- 文件格式 DOC
最后,一个好的方案应该能够为问题的解决或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制定一个周密的方案呢?方案的实施要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监控和评估,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
正规智慧社区实施方案范文通用篇一
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主要活动。
1、一场露天环保科教电影。
利用露天电影这一喜闻乐见的传统娱乐休闲形式,精选环保科教片和环保主题电影,八月份开始,各社区组织在居民区广场进行放映。同时利用义工俱乐部和周边学校共同组织青少年进行观后感征文竞赛。
2、一次市民学校环保课堂。
各社区充分利用市民学校,聘请专家进社区,给居民进行节能环保教育,给生产生活节能支招,倡导节能环保的健康生活方式。
正规智慧社区实施方案范文通用篇二
为积极稳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
(一)工作目标。以“惠民、兴业、善政”为目标,以“互联网+”为创新引擎,以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为重点,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社区管理和民生服务体系。到20xx年,全市初步建成以一套系统(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两个支撑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三项服务体系(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相互促进融合,市、区县(市)、街道、社区四级信息服务网络互联互通的社区智慧管理和服务体系,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妥善解决”。在政府引导下,引进社会力量和资本,建立智能化社会服务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治理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全市社区的智慧化。
(二)工作原则。
1.统一规划、多级负责。市级负责顶层设计,并承担全市基础性项目;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地区和本领域的应用推广和拓展性建设任务。
2.科学设计、分步实施。在遵循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广泛调研论证,合理设计,科学试点,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3.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最大限度整合各部门、各层级的社区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实现各类服务信息共享和有效对接。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从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出发,确定最符合社区实际和特点的建设模式,并科学有序推进。
5.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扩大社会合作,探索互利共赢的建设和运营模式。
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和防护,保障数据和系统安全。
二、工作任务。
1.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网络设施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对各区、县(市)及其组成部门、街道和社区的网络设施建设统一布局、加快推进,到2020xx年底,将社区办公场所的网络整合到市电子政务外网,社区网络宽度接入能力不小于10m,逐步扩大社区公共区域wifi无线网络覆盖率。(牵头部门:市民政局、大数据局及各区、县(市)政府;配合部门:市财政局)。
2.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根据社区规模和实际,为社区工作人员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打印机、扫描仪、身份证读卡器等标准化办公配套设备,方便社区居民办事。进一步发挥社区“一厅一校”的作用,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上网服务。(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3.加快推进社区便民服务终端建设。通过政府和企业协同投入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根据社区规模,逐步为社区配备电子信息显示屏、缴费和公共服务信息查询一体机,方便社区居民缴纳各种费用和查询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在社区养老、医疗等领域提供电子辅助终端,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信息化服务支持;在广电、传媒等领域探索高清交互数字终端进入家庭,开设智慧社区专区(频道)。(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服务业委;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二)完善社区管理体系建设。
委托代理、全年无休假等便民服务,打通市民办事的“最后一公里”。(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政务服务办、大数据局)。
2.整合社区政务和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搭建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作为智慧社区的业务支撑,兼具政务事项办理和基础信息采集功能。加快统筹社区公共服务网络和信息资源,凡涉及社区居民的政务和公共服务事项,逐步纳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集中办理。加快社区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推动部署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社区信息系统向社区一口式办理平台迁移或集成,最大限度整合基层业务应用系统、服务终端和管理台帐,增强部门协同服务能力,实现社区服务事项的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和全区域通办,提升社区居民的使用率和满意度。(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3.推进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搭建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作为智慧社区的数据支撑,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对人、地、物、组织、事件等各种资源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动态管理、及时发布,实行定向网格化管理,为社区居民、企业和政府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动态大数据服务和应用。各地区以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和依托,对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服务资源和信息网络进行整合,搭建区、县(市)级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公共服务、基础数据、经济商务、绩效考评等功能,并延伸至街道、社区。(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三)完善和提升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盟等服务业态进社区。(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服务业委;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2.完善“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在微信服务平台运营所形成的社区服务、党政服务、媒体服务、便民服务等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构建整体服务框架,进一步开发基于移动端的手机应用,按照智慧沈阳建设要求,打造最贴近社区居民的媒体服务、政务服务和民生服务的平台;同步拓展“社区智慧屋”线上到线下服务模式,到20xx年建成300个智慧屋,并以智慧屋为节点,实现“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的社区安全、智慧家居、便民服务等线上功能的线下落地和体验。
3.加快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建设。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和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建设统一的集社区政务、公共和商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整合网上服务、服务热线、移动终端、网络电视、自助服务终端、电子显示屏等服务渠道,充分利用“沈阳新社区”、“我的沈阳”智能门户等资源,为社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提供统一应用和可扩展支撑,作为各类智慧信息系统的统一入口和信息发布的统一出口,为市民提供“实时在线”的个性化服务,为大数据应用和服务提供社区数据支撑。加快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将政务公开、事项预约、查询咨询代办等服务推送给社区居民。结合“智慧沈阳”重点工程,对养老、就业创业、气象、卫生、文化、教育等社区公共服务进行信息整合、个性化信息推送和智能服务。以社区养老服务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模式为切入点,逐步拓展各类社区服务与智慧社区的融合。(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三、实施步骤。
基础数据。
(二)完善和试点阶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进一步扩大智慧社区试点范围,在全市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的社区逐步推广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完善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加大网格化数据采集力度。建成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探索引进社区商业服务。
(三)提升和推广阶段(20xx年6月-12月)。在全市推广智慧社区试点成果。社区所有政务和公共事务进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实现跨区域通办。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探索大数据应用。通过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与健康、卫生、体育、教育等其他智慧系统互联互通,在养老、家政、生活服务等领域与线下实体对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商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出多种品牌社区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智慧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跨部门的市级协调管理机制,市民政局、大数据局负责具体实施,共同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其中,市民政局负责智慧社区重点项目的建设和组织实施,负责“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和推广使用,市大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智慧社区应用平台建设和基础数据的采集共享。各地区也要建立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协调管理机制。
(二)完善政策体系。推动政府引导支持和市场有序参与的有机结合。拓展社区服务范围,在养老、餐饮、娱乐、家政等领域培育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市、区县(市)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智慧社区建设。同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将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推进智慧沈阳建设所承担任务中统筹考虑,制定智慧社区具体建设措施。市、区县(市)政府绩效考评部门要将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年度政府绩效考评体系。
行准入机制。加强社区的数据管理,确保社区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和安全性。
根据《关于加快智慧南京建设的意见》、《深化街道和社区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南京市智慧社区建设实施方案》、《高淳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现就我区智慧社区建设提出实施方案如下:
一、建设目标。
在“智慧城市”整体框架下,紧扣全区社区体制改革方向,以居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将各部门延伸到社区的业务系统进行整合,着力构建覆盖全区、分级管理、上下衔接、基本功能与特色应用相结合的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全力拓展便民服务内容和领域,改进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重构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形态与流程,为广大居民提供政府服务协同化、社区管理智能化、居民生活便捷化的生活环境,切实有效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建设原则。
一是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区主管部门负责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区有关部门、镇和社区负责推广应用并根据实际完善功能。
二是资源整合、条块联动。整合共享全区各级网络、信息资源,纵向实现区、镇、社区所有管理服务事项联通办理,横向实现各部门、各镇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和共享。
三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广。选择典型社区先行试点,完善实施路径和方法,形成长效运营管理机制,加快推广应用覆盖全区。
四是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推进体系,发挥政府在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经费保障方面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建设。
三、任务分工。
(一)提升社区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
改局;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农工委、区气象局、区科协、各镇等。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2、整合共享社区信息资源。完善社区基础信息采集交换平台,融合智慧高淳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数据共享交换标准和流程。结合各部门延伸至社区的工作需求,推广应用低保核对、不动产登记等业务模块,建立社区信息动态交换机制。(牵头单位:区智慧办、区民政局、区发改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分局、区司法局、区城管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二)建设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3、建设镇级政务服务系统。实现数据接轨承接,以及系统推广应用,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并以“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为原则,整合各部门业务系统,优化办事流程,实现公共事务通办、联接联办。(牵头单位:区政务中心、区智慧办、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住建局、区分局、区司法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4、建设社区事务支持系统。建设智慧党建,规范综治三级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社区事务协商(投票)、社区志愿者管理服务、社区事务跟踪管理、社区内部协同工作平台及社区日志、台账等应用系统,整合社区党建、综治等业务系统。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对社区人员、部件和事件信息的三维、可视、动态管理。(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综治办、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分局、区城管局、团区委、区妇联、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5、建设社工工作量化考评系统。依托镇、社区各类系统产生的业务、服务数据,推广应用社工工作考评系统,形成社工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准确、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牵头单位: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三)深入推进社区信息惠民服务应用。
针对社区内受灾家庭、弱势群体的公益慈善服务,推进新型社区邻里关系形成。实施社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室和星级农家书屋。(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区文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7、提高物业管理智能化水平。推进社区安防应急体系建设,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避难场所、民防设施地理位置等方面信息。推进社区车辆智能化管理、水电气远程抄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预警、电梯安全监测等系统建设。(牵头单位:区住房中心;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民政局、区分局、区气象局、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8、推进社区商业增值服务。围绕社区居民生活需求,规范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开发建设生活信息发布、搜索、交易平台,提供家政、配送、教育、健康等增值服务,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责任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四、组织实施。
(一)推进计划。
1、调研启动阶段:20xx年5月至20xx年6月。完成对现有社区业务系统和资源的详细梳理,开展建设方案深化设计工作,对接南京已有的统一平台技术标准。
2、试点推进阶段:20xx年7月至20xx年8月。选择信息化基础较好、具有代表性的2个城市社区和2个农村社区进行智慧社区试点运行工作。
3、应用推广阶段:20xx年8月至20xx年12月,根据试点情况对平台进行整改和完善工作,并逐步在全区所有社区的推广应用。
4、持续完善阶段:20xx年1月以后,在继续完善社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鼓励支持社区及相关服务组织创新应用,进一步拓展公共服务与增值服务。
(二)保障机制。
线并推广应用。
2、落实资金保障。各镇、各相关职能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落实智慧社区建设和维护相关经费。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探索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多方投入机制。
3、营造创新氛围。各镇、各相关部门加强对全区智慧社区建设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支持探索创新特色功能,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完善社区便民应用,因地制宜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
正规智慧社区实施方案范文通用篇三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运城市“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现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立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我校将以国家、省、市、县的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为原则,以建设为基础,应用为支柱,以促进教育改革和质量提高为中心,以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校园环境为目标,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老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
教学。
质量和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组长。
副组长:
成员:三、学校概况。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我校信息化起步较早,1997年电教工作专题片《一枝红杏出墙来》被山西省教育委员会评为“优秀教育专题片”二等奖。1998年被山西省电教馆认定为首批电教示范校,曾经的两机一幕到现在的电子白板,十多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都在向前发展,虽然中间因配备不充分,导致发展较缓,但也都在逐步向前。现在,我们有多媒体教室43间,建有监控中心,教师人均一台一体机,校园网络用100m光纤接入因特网。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看,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教师能够制作出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
四、存在不足。
当前我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独立的管理机构、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缺乏系统性的校园信息化体系,没有计算机教室、网络中心,软件环境也不尽人意,基础设施不能满足需求,信息化管理、校务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都有待完善。
五、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
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建成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平台,实现高速安全的校园网有线、无线全面覆盖校园,信息化终端遍布校园,立足师生信息化应用的实际需求,以信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最终建成优质、安全、绿色、人本的信息化智慧校园。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具体任务。
1、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构建校本资源库和共建交互的资源管理平台。
建设校本资源库和资源库管理平台。校本资源库计划涵盖教育管理、学科资源等,加快学科专业资源的数字化改造,实现学校管理档案、教案、课件、试题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2、实现校务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的功能和效率。
开发管理系统,以信息化手段改造和优化校务管理工作,开发和完善教师考勤系统,监控安防系统,人事管理模块,,学籍管理模块,财务和后勤管理模块。逐步实现多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多处室部分信息共享。
3、实现教育教学的数字化、个性化,推动基础课程与信息技术的尝试融合,满足学生自主、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加快基础性课程与信息技术尝试配合、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师生提供有效的网络授课环境。
(三)重点工作。
1、成立智慧校园创客工作室,由校长杜建勋任组长,校长助理程小龙为副组长,全权负责智慧校园的创立工作。
2、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安全可靠的校园网络环境,达到无线网络全覆盖,满足师生教育教学需求。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智慧校园云平台的建设,建成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系统,建立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实现对学校师生、教育、教学、资产、科研等智能化管理。
4、探索智慧教学新模式,抽调二、三年级8名青年骨干教师参与创客工作,率先尝试开设智慧校园创新实验班,借助平板师生开展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5、高标准录播室和微机室的建设。六、保障措施。
(一)转变观念,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思想保障,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快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加强领导,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成立平陆县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负责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各处室积极支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推动。
(三)加强管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机制。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络健康、安全运行。
(五)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配备信息化专职人员;加大对教师、信息化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快建设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六)加大投入,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预算。树立项目意识和经营意识,拓宽经费渠道,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创立智慧校园,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迎难而上,坚定信心,继续努力做好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应用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正规智慧社区实施方案范文通用篇四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泰安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特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宁阳县葛石镇小学将以国家、省、市、县近年来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的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立足高端,跨越发展”为原则,实施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学校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组。
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学校概况。
我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校园网始创建于1992年,校园网络全覆盖于2013年实施。学校在校园数字化方面投入按照《山东省“校校通”工程建设指南》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装备。十多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一直稳步发展,在学校科学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学校目前拥有多媒体教室55间(所有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2间,全自动录播教室1间、数字化实验室1间,300多人学术报告厅1个,并建有广播中心、监控中心、网络中心、校园电视台以及科技航模课程基地;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校园网使用100m电信光纤接入因特网,并高速连入市县城域网,实现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从软件环境来看,我校现已建成学校网站、人事管理、资产管理、校本资源库、电子备课、影像资源库、网上报修、心理辅导(心语小屋)、家校联系、电子图书等平台。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看,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教师能制作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管理人员能熟练使用办公应用软件。
四、存在不足。
目前我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主要是:系统性的整体规划有待提升,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短缺,基础设施装备不先进、不全面、严重老化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信息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在校务管理、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对师生全面素质能力和发展水平方面考核的平台需进一步完善。
五、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
通过几年的跨越式建设与发展,建成高水平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实现高速、安全的校园网有线无线全面覆盖校园、信息化终端遍布校园,立足师生员工信息化应用的实际需求,以信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建设可共享的优质校本资源库,实现教学教研、管理服务的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最终建成优质、安全、绿色、人本的信息化智慧校园,为建设全省一流学校的总体目标提供强大支撑。
(二)具体任务。
1、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学科齐全、标准统一、种类丰富的校本资源库和共建共享交互的资源管理平台。
——建设校本资源库和资源库管理平台。校本资源库计划涵盖教育管理库、学科资源库、教研论文库、教学视频库等,加快学科专业资源的数字化改造,实现学校管理档案、教案、试题、课件、精品课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完善学校数字化图书室及数字化实验室建设。建设数字化图书室,引进数字图书、电子期刊,使师生在校内外都可对所藏图书进行查询、检索、预借等操作。优化电子图书阅览室,使图书室成为学校的学习中心。推动数字化实验室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方法。
2、实现校务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功能强大的公共信息和管理系统,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的功能和效率。
——开发先进的管理信息综合系统(校务管理平台)。以信息化手段改造和优化校务管理工作。开发和完善办公自动化管理模块、教务管理模块、云录播教学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监控安防系统、人事管理模块、教职工绩效评价模块、学籍管理和综合素质评价模块、学校财务和后勤管理模块等。逐步实现多平台网络统一身份认证,使用户实现跨部门和信息系统的协同工作和交流。
——完善校园一卡通工程。“一卡通”包括门禁管理系统、食堂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考勤管理系统、签到管理系统等。实现“一卡通”系统与电子校务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
3、实现教育教学的数字化、个性化,推动基础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满足学生自主、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加快基础性课程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为教师提供有效的网络授课环境,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网络学习环境,为教学的状况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探索基于网络的开放、交互、个性化的新型教学方式,实现教学平台与数字图书室、学科资源库的整合,实现师生多渠道即时沟通,培养学生基于网络的终身学习能力。
——推进基于网络环境的教科研管理工作。建设教科研协作、管理和分析平台,开发和引进科研资源库、学术资源库、课题资源库。为优秀教师建立专门资源库和信息发布平台。
六、保障措施。
(一)转变观念,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思想保障。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快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的深度融合。
(二)加强领导,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成立宁阳县葛石镇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负责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各部门积极支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推动。
(三)加强管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机制。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定期总结表彰制度。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各部门工作考核,切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四)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县的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政策,建立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确保网络健康、安全运行。
(五)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配备信息化专职人员;加大对教师、信息化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快建设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六)加大投入,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预算。树立项目意识和经营意识,拓宽经费渠道,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创建智慧校园,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迎难而上,坚定信心,继续努力做好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应用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正规智慧社区实施方案范文通用篇五
为深入推进智慧课堂建设,实现“以智慧教育试点校推进区域信息化建设”目标,我校力争利用两年时间在与东师专家团队及学校教师不断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实践,深入探索、建立起学校智慧课堂。
教学。
模式并在各个学科全面铺开,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高质、高效地学习,实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保障工作有序开展,实现试点校带动作用,推进我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目标,特制定《水缸小学智慧课堂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智慧课堂创建工作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纲要,学校管理和发展以袁贵仁部长的《中小学校管理评价》为发展蓝本,遵循“信息技术支持学习变革与创新”,以智慧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坚持立足课堂,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德育培养为根本,实验先行、以点带面、辐射推广,扎实稳定地推进我校智慧课堂的建设工作,依托智慧课堂的建设推动我校及辐射三所学校教育的创新发展。实现“做身心健康、志趣高雅、成绩优良,能服务、有责任的昂首走向世界的中国人”的培养目标。
二、工作目标。
总目标:立足水缸小学实际,充分依托教育信息化,以“技术支持创新,思路引领方向”的研究思路,按照学与教的需要,重点探索信息化建设环境下的智慧课堂模式,培育智慧型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并形成《水缸小学智慧课堂评价标准》和一套有价值、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促进我校智慧课堂的创新发展,推动我校智慧校园体系的建设。
具体目标:
唐山市水缸小学为教师发展铺路。
1、完善教研训体系,重点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培养智慧型教师队伍的管理模式。
2、立足课堂,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及智慧的培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高质、高效地学习。
3、探索并完成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征,以自主学习为方法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支持学习变革与创新”。(依托教学平台和学校现有学习终端)。
4、构建信息时代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力求评价标准具体,可操作,可复制。
5、依托信息技术手段搭建数字化教学研究资源平台。建设水缸小学微课资源库和在线学习素材库,实现线上线下无缝隙的学习管理。
6、利用微信平台和学校网站等信息交流工作,加强家校互通,将学校作为地域文化的传播所,思想推进的主阵地,带动区域文化和人文发展。
7、规范学校“4+n”培养模式,即依托科技创新节、体育健康节、荆小大阅读、e文化节四个节日和n项学生自选课程,实现智慧课堂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完成信息环境下学习指导手册编写,同步智慧课堂建设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最终形成特色。
8、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试点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创新帮扶形式,利用录播教室和网络环境实现资源交流共享,为促进“以智慧教育试点校推进区域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
三、
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1、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水缸小学智慧课堂建设”工作领导校小组,由学科组长为实施小组,包科领导和包年级领导具体负责工作落实,使学校的教学工作全面聚焦课堂。
唐山市水缸小学为教师发展铺路。
组长:沈阳副组长:李伟李强成员:胡编高仁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3、统筹组织、协调与落实智慧课堂建设各项具体工作。
4、按照工作分工分段分学科组织各年级组、各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及各班级开展智慧课堂建设工作。
5、定期组织信息化业务培训与建设工作经验交流。
6、定期组织智慧课堂建设工作的检查与评估,不断调整与改善建设工作。
7、安排与做好智慧课堂建设工作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与管理工作。
8、示范引领,做好帮扶学校的智慧课堂建设引领和指导作用。
四、实施策略和方法。
以“智慧的教、促进智慧的学”为智慧课堂教学核心,通过“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合作”的实践策略,提高教师教学设计、实施、评价、反思教学的能力,全体师生在智慧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为推动工作扎实开展,我们确立“一二三”三项基本方法,即一中心:“任务驱动、情境导思”以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创建为中心不动摇,坚持立足课堂,形成模式。二支柱:即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和小组合作学习。三坚持:坚持学大于教的原则;坚持创新能力培养;坚持师生智慧形成。
五、实施措施和解决途径。
唐山市水缸小学为教师发展铺路。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基于“智慧教育”的理念提出来的。它在教学目标的预设上,体现“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要求;在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的有序运行;在学习环境管理上,“努力实现师生平等交流,合理调控课堂学习情绪”上多项协调;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促进全体学生的个性张扬、智慧发展和健康成长”。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包括以下方面:
(一)在学习讨论中领悟智慧课堂的内涵。
1、教师——教师是构建智慧课堂的关键,学校也要全面依靠教师“总是想把自己的学生教好”这一本能,帮助指导教师顺利做好改变。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智慧课堂教育理论,通过观看智慧课堂教育讲座,开展智慧课堂教师沙龙,使教师深刻领会其理念实质,根本转变观念,进一步思考如何落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实践思路。
(1)全体教师交流讨论、学习智慧课堂理论知识。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建立“智慧课堂”教学实验小组,探讨如何从“前置作业的设置、学习单的设计、课堂学习的引导组织以及当堂检测等”环节,稳步、有效、重点突破地推智慧课堂教学实践。
(2)教师创造性地实践,充分体现智慧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高质、高效地学习;抓住智慧教课堂的实施关键----把主要依靠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遵循智慧课堂的操作原则----把为教师好教转变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教学;掌握智慧课堂的操作技能——“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及时训练”,尝试改革,寻求改变。
(3)教师边学习,边实验、边思考,勤。
总结。
促反思。通过不断学习科学创造地实践反复总结、讨论研究不断地提炼改进逐步走向成熟。
唐山市水缸小学为教师发展铺路。
总之,每一个教师在课前必须多研究----研究教材(精选知识),研究学生(精选方法),研究教学(精心设计学生好学的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少讲精讲,以趣激学,以疑引学,以生助学,以教促学。课后,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科学灵活地精选练习,及时检测,并认真批改,精细分析,重点反馈。
2、学生——学生是教育的发生处和最终落脚点,是教育依靠的坚强后盾。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培训,如国旗下讲话呼吁,校园环境熏陶,班级论坛讨论,班主任宣传,任课老师引导,使“智慧课堂”得到学生的理解和支持。
(1)通过宣传发动、营造氛围(学校、班级)、说理引导、评优表彰,以最快速度最大程度使“智慧课堂”为学生所接受,唤起学生自我意识。
(2)组织学生讨论,充分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具有语言的、思维的、学习和创造的本能,是天生的学习者,学生必须学会学习”;充分明确智慧理念下的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如何调整学习行为、学习习惯,最终实现学生能力的提升及智慧的培养的目标。
总之,每一个学生在课前必须自主先学,记录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问,以备上课时提问和探讨。在课中必须象考试一样紧张地学习,紧张地思维,积极参与合作,主动探疑解疑,高质量的完成当堂检测。最后对当堂知识及时进行重难点梳理,并做好自我总结。课后的巩固复习,对本堂课知识进行补充、梳理、拓展,实现知识的结构化。
唐山市水缸小学为教师发展铺路。
资源平台。
(1)进一步开展教师学习、交流活动。以年级组或学科组为单位,交流对智慧课堂的理解、感悟、思考以及即将开展智慧课堂实践的设想和思路。
(2)专家引领。走出去或请进来,争取东师大专家与教育局教研部门领导理论引领和实践指导。
(3)智慧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各组每月至少推出一堂智慧课堂教学研究课,组织教师听课观摩,并以对话互动的形式进行研讨分析,不断探索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4)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将新课程标准和智慧课堂教育理论,在校园网及个人空间上呈现,要求每一个教师认真学习,学校将不定期地组织有主题的竞赛活动。
(5)智慧课堂优秀个案和个人随笔评比。每一个教师在学习、实践、思考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提炼出成功的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案例,或以随笔、论文、数字故事等形式总结自己成功的经验或改进的措施。
(6)智慧课堂实施中将加大学校资源平台的建设,建立备课平台、微课资源库,将师生空间建设实现常态化。
(7)评价如同“指挥棒”,具有导向功能,智慧课堂评价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不局限于某一学科的学习成绩,以翼校通平台提供的兰尺魔法棒作为多元评价工具,教师、同伴、自我、家长多元主体参与,注重过程性、体验性评价,强调激励性、互动性。
唐山市水缸小学为教师发展铺路。
中心的科技创新活动,上学期我们已经将校本课程内容进行了电子化,互动交流网络化。并且申请了唐山市《区域性推进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子课题《利用梦想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本学期,我们会将以课题研究我依托,将校本课程教学常态化,利用学校的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e文化节将校本课程的教学成果进行展示,努力培养富有创新技能的智慧学生。通过完善校本课程,实现智慧课堂的重点突破。
(四)在阶段总结宣传中推广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同步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将智慧课堂教学实践与现有的课题有机结合,切实做好总结提炼与宣传工作,争取更大范围的交流和推广,努力实现试点校引导带动作用,力争使智慧课堂教学成为全区特色项目,并为之成为特色学校不断积淀丰厚的底蕴。
六、实施步骤。按区教育局工作部署及学校发展规划,此项工作从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历时2年。结合学校的计划,特作如下阶段任务划分:
第一阶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2015年1月---2015年2月)。
1、2015年1月,总结一年来在教学模式研究阶段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将用的好的继续发扬(如任务学习单),将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利用晒课的机会将教师模式教学录制成光盘,作为阶段性资料进行积累。
2、2015年2月,利用假期要求全体教师重温课标,熟读理解课标要求,梳理本学科本学段知识树体系,梳理单元目标。
第二阶段:专家引领、深入研究(2015年3月—2015年6月)。
1、2015年3月形成方案,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提高理论,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
2、4—6月份,在东师专家和教育局领导的引领下,强力推进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落实实施方案,定出考核方案和标准。6月底进行规范后的教学模式第一期总结,使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基本成型,完成修正模式阶段任务。
唐山市水缸小学为教师发展铺路。
第三阶段:课堂落实、形成校模(2015年7月—2015年12月)。
1、2015年。
7、8月份进行阶段性问题整改,整理微课资源库建设,将本阶段教师智慧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集结成册,整理教师参赛获奖,针对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并记录在册。
2、2015年9—12月份,分学科打造经典课例,全体教师观摩,通过教学实践,展示教的智慧,学智慧,教学互动的智慧。”初步总结提炼学校公认的“智慧课堂”的个案,初步形成“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评价标准,确定水缸小学“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
期间联动我校辐射三所学校,做到共参与、齐步走。
第四阶段:彰显能力、提高智慧(2016年1月---2016年6月)。
1、2016年1--2月份总结经验,改正不足,继续梳理知识体系阶段。将本阶段教师智慧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集结成册,整理教师参赛获奖,针对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并记录在册。
2、2016年3—6月份,实现区内共建共享资源的局面,利用名师工作室和智慧课堂汇报课等形式将教学模式进行广泛传播。不断完善智慧课堂的评价体系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进一步完善理想信息平台的各项功能使用,将学校教学资源进行推广,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4、与帮扶学校共同形成一校多模,逐步推广模式应用。
第五阶段:总结反思,集结成册。(2016年7月---2017年3月):
1、实现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德育管理全数字化。
2、将显著的成果协同辐射学校共同向全区域学校推广。
3、梳理总结各种数字化学习工具和环境在智慧课堂创建过程中的作用。
4、形成水缸小学微课资源库建设和数字化教学素材库建设。
唐山市水缸小学为教师发展铺路。
5、2017年2月份总结智慧课堂创建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整理集结成册,将形成的成熟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推广,实现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建设目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荆小人在智慧课堂的创建工作中,拥有着一份信仰和追求,我们会以百倍信心大踏步前进,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开创教育新篇章!
唐山市水缸小学。
正规智慧社区实施方案范文通用篇六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推动海南省人口健康信息惠民服务,落实“承诺与兑现”电视问政有关事项的要求,进一步转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并考虑到医疗健康大数据安全要求,省卫生计生委决定,会同海南省农村信用社、广东天泽阳光康众医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由省卫生计生委主导的,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信息应用服务平台——“海南省智慧医院”项目。
——建设全省统一的智慧医院移动服务平台,接入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和计生服务机构(包括医院、免疫接种机构、计生服务机构等)。
——全面推广应用海南省智慧医院手机app服务,实现在医疗卫生和计生服务机构的预约挂号、自助缴费、检查/检验报告查询、住院费用查询、电子病历查询、医院查询、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查询、个人服务中心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等功能。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减少就诊和排队时间,提升服务能力,构建海南省卫生计生委“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
——依托海南省卫生计生委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最终建成医院间的移动医疗服务、移动分级诊疗、移动远程会诊、移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查询等便民服务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医疗服务,改善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感受。
三、项目建设内容。
(一)建设由海南省卫生计生委主导的“海南省智慧医院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作用是满足全省医疗服务机构(包括医院、免疫接种机构、计生服务机构等)相关数据实时接入、数据共享和交换、业务协作等应用要求,将数据信息由省卫生计生委统一开放给各个基于海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的各业务应用系统使用,并确保医疗健康数据安全。公众可以通过相关移动服务渠道(包括海南省智慧医院官方手机app、支付宝服务窗、微信公众服务号等移动服务功能)使用“海南省智慧医院”移动服务。
(二)依托海南省智慧医院服务平台,建设海南省智慧医院统一api接口。支持第三方服务渠道(app)予以应用(包括微信公众服务号、支付宝服务窗、银联医程通等),但仅限于预约挂号、挂号、诊间缴费、医生查询、住院押金缴费等,其他相关检查检验报告、个人就诊信息、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敏感医疗服务信息暂不在第三方服务渠道(app)应用中开放。
(三)建设海南省智慧医院的官方手机app、支付宝服务窗、微信公众服务号等移动互联网应用系统。为患者提供统一的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预约挂号、诊间结算、满意度评价、候诊查询、住院缴费、住院清单查询等相关便民功能。其中官方手机app支持居民健康档案、检验检查报告、电子病历等查询功能。
(四)“海南省智慧医院服务平台”对接到海南省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所进行的数据交互共享包括但不限于就诊人的居民健康卡发放与使用情况、居民健康档案共享、医院信息资料、健康教育资讯等,以满足公众对个人健康档案查询、自我健康管理。
(五)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接入。实现医院信息系统(his、lis、ris、pacs、emr等)相关服务数据接入海南省智慧医院服务平台,包括医院信息系统接口改造、完善功能,相关改造费用由海南智慧医院项目承担。
四、工作推进计划计划分三个阶段推进:
——海南省智慧医院服务平台建设阶段(2016年8月10日前)。完成平台建设及调试和海南智慧医院手机app、统一api接口建设。
——试点阶段(2016年8月30日前)。接入海南省一家三级医院及一家二级医院进行试运行,根据实际测试情况修改完善应用软件和运行平台。
——正式运行阶段(2016年9月1日起)。在全省各市县二级以上(含二级)医疗服务机构推广应用海南省智慧医院系统,年底前全面接入各家医院信息服务数据。2017年第一季度前,完成所有公立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机构的海南省智慧医院手机app应用部署和全面推广使用。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在民营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五、工作要求。
推进海南省智慧医院项目建设,是落实“互联网+医疗”服务要求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服务机构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配合省卫生计生委及统计信息中心工作,确保取得预期效果。(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服务机构要由分管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具体负责,按照省卫生计生委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全面覆盖的要求,积极配合,周密组织,认真实施,确保海南省智慧医院项目顺利实施。
(二)医疗机构接入。各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负责落实本单位信息系统与海南省智慧医院服务平台对接,协调各自信息系统厂商进行系统功能修改及完善,支撑海南省智慧医院项目落地开展应用。特别是各医疗机构要负责落实与海南省智慧医院各相关支付渠道进行结算的商户号或结算账户的开设,以及海南省智慧医院app通过相关支付渠道完成的账务处理及相关对账、错账处理等。
(三)保障信息安全。各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和技术规范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确保医疗卫生服务信息数据安全。按照“优先保障百姓健康信息和患者个人隐私”的原则,各医疗卫生机构前期与其它企业或互联网公司合作的手机app应用,在海南省智慧医院项目建设完成后均须迁回海南省智慧医院平台,由海南省智慧医院服务平台提供统一的第三方app接入应用。严禁擅自将个人健康信息及患者隐私数据提供或存留在第三方机构。省卫生计生委将强化信息安全督导检查,适时会同市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对各医疗卫生机构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情况进行信息安全检查,并纳入各医疗机构年度目标的信息安全考核内容。
(四)广泛开展宣传普及。各市县、各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海南省智慧医院项目建设的目的和意义,使相关政策家喻户晓,让社会公众充分了解利用海南省智慧医院,提升就医体验、便捷就医带来的好处。
(五)密切协调配合。海南省智慧医院项目建设,时间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议,及时反馈和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各项具体工作落到实处。
六、保障措施。
(一)协调推动。省卫生计生委规划处、医政处、中医局、妇幼处、疾控处、基层处等相关业务部门以及统计信息中心,要统一思想、统一口径,协调一致,共同推进海南省智慧医院项目全省推广应用工作。(二)技术保障。省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为该项目实施牵头单位,与海南农信社科技处、广州阳光康众公司共同组成技术保障团队,实施项目部署和建设。
(三)整体推进。各级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机构及其信息化部门,负责配合完成辅助的技术支持工作及项目上线后的日常维护工作。
正规智慧社区实施方案范文通用篇七
为全面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构建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目标,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立足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和方式创新,切实发挥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现有城市管理资源,建立起政府监督指挥、部门各司其职、公众广泛参与的城市管理联动机制,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二、实施原则城市管理工作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能。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和公众利益,关系城市可持续发展。实施智慧城管建设,及时发现和处理城市管理问题,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是维护群众利益、密切联系群众,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实施智慧城管建设,搭建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对于改善城市管理手段,发挥政府管理与服务效能,全面提升城市及社会运行效率,为建设美丽文明邢台创造良好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原则。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为出发点,以城市管理问题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满意度。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升智慧城管建设的适用性、拓展性、兼容性,实现城市管理科学发展。——坚持监管分离、分工负责的原则。按照创新机制、理顺体制、明确职责的原则,优化城市管理手段,再造城市管理新流程,建立监管分开、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反应快速、运转高效的城市管理和监督长效机制。——坚持资源共享、提升效能的原则。按照勤俭办事的原则,整合现有各类信息化资源,强化统筹协调、各方协作的工作机制和互动机制,实现设备、信息系统的共建共享。积极采用先进实用的技术模式,合理配置系统资源,建立稳定可信的运行维护模式,提升智慧城管的建设运行效能。——坚持注重实效、开拓创新的原则。要按照城市管理工作需要,注重实效,开拓创新,既要学习已有的成功经验,又要紧密结合我市实际,形成有大连特色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通过智慧城管建设切实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坚持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原则。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作用,将市长公开电话和12319服务热线与智慧城管有机结合,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将智慧城管考核结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行政效能监察体系,强化政府监督,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三、实施范围。
(一)地域范围本期覆盖桥东区、桥西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七里河新区建成区范围。待条件成熟后,逐渐向周边区县拓展。
(二)对象范围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象范围主要包括六大类事件和七大类部件。1.六大类事件,包括市容环境类、宣传广告类、施工管理类、突发事件类、街面秩序类以及城市防台防汛、冬季除雪等本地扩展事件类等内容。2.七大类部件,包括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其它设施类以及本地扩展部件类等内容。
四、建设内容智慧城管建设主要包括六项内容:
(一)基础数据建设1.按照城市地理空间定位的基本数据需求,建设以1:500市地形图、正射影像图等基础地理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2.编制单元网格划分与分类编码工作方案,并建设单元网格数据库。3.编制城市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码及数据要求和数据普查工作方案,并建设管理部件和事件数据库。4.编制地理编码数据普查工作方案,并建设城市地理编码数据库和城市实景数据库等。
(二)信息系统建设依托市电子政务外网基础资源,完成智慧城管系统对基础设施、空间地理数据、云平台、全民城管应用系统等基础技术支撑的需求。
(三)组织体系建设明确市区两级工作机构,市级工作机构负责智慧城管的指挥、调度、协调、监督与考评等工作,负责将城市部件、事件中的问题信息派遣到有关部门,负责对涉及多部门比较复杂的问题进行协调督办。区级工作机构,负责接收市级指挥中心派遣的城市管理问题,根据问题的具体信息,将问题派遣至相关专业部门,对问题的处置时限和效果进行跟踪和管理。有关机构编制调整事宜由市及区市县智慧城管工作主管部门按规定程序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审定。
(四)运行模式建设建设统一的邢台市智慧城管信息平台,采用单元网格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通过12319热线、网站、微信、视频监控、领导交办、媒体曝光、巡查考核和监督员上报的各类城市管理问题,按照属地属事原则,转交相关区(管委会)、市直相关部门和专业单位处理,并对案件处理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建设可供市民参与的新型开放平台,增加面向公众的街景地图网站,网站提供市民报案免费下载的客户端软件,可让市民在街景地图上标注城市问题位置,将城市问题信息上报到网站上,而市民拍摄的报案图片可与街景地图提供的历史图片进行对比取证,从而实现城市问题的快速处置。通过问题的主动发现机制、责任明确的处置机制和长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实现科学高效、精细严格、全时段、全覆盖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智慧城管业务流程主要包括: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实结案、综合评价7个环节。
(五)专职队伍建设1.根据区域大小、城市管理问题发生密度等实际情况,采用市场化管理等方式,组建规模适当的专职信息采集员队伍,负责日常城市管理问题的信息采集、核实核查和各类专项普查工作。2.根据城市管理工作需求,配备监督指挥中心坐席员。负责接听12319热线电话、受理领导批示、信息采集员上报和社会公众举报的城市管理问题,并进行审核、立案、批转、授权结案等工作。3.城市管理各部门向监督指挥中心派驻派遣员。负责将监督指挥中心立案后批转的案卷派遣到相应的专业部门,对专业部门的案件办理情况进行协调督办。
(六)制度体系建设1.监督制度建设。制定《城市管理部件事件监督手册》,构建以问题发现、核查结案为核心内容的城市管理问题监督制度体系,确保城市管理问题高位独立监督的客观性和科学性。2.处置制度建设。制定《城市管理部件事件处置指挥手册》,构建以处置职责重新确认、处置结果规范、处置时限精准为核心内容的城市管理问题处置执行的制度体系,保证城市管理问题各处置责任部门的职责清晰、结果规范。3.考核制度建设。制定《城市管理绩效考核办法》,以标准化的处置结果统计数据为依据,构建对各执行部门和监督机构的考核制度体系,全面提升处置效率。4.长效机制建设。将智慧城管考核结果纳入到城市管理各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行政效能督察或干部考核等制度体系,保证监督、处置、考核机制长期发挥效能。
五、组织领导成立邢台市智慧城管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市长任组长,分管秘书长,市城建局、市建委、市财政局、市执法局等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督查室、市编委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服务业委、市政府办公厅、市政府应急办、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市监察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房屋局、市交通局、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电业局、市港口口岸局、市林业局、市人防办、市消防局、邢台市通信管理局、邢台市供销社、市邮政管理局、土地储备中心、星海湾管理中心,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高新园区等政府相关部门和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人组成,协调解决城市管理和智慧城管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暂设在市城建局,负责协调智慧城管建设的具体问题,待市智慧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组建完成后转设该中心。各区政府(管委会)也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具体负责本区的城市管理综合协调和智慧城管建设等相关工作。
六、工作分工1.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全市智慧城管建设、应用、推广工作;负责整合现有各类资源,统一建设智慧城管平台;负责指导各区智慧城管建设工作。2.市财政局:负责市级智慧城管平台建设项目的资金筹措、项目预算评审,招标采购审批,核拨人员办公及运行经费等工作。3.市编委办:负责会同市智慧城管工作主管部门对组建市本级智慧城管监督指挥机构事宜进行前期调研。4.市经信委:负责系统平台建设项目的技术审核,推进项目的标准化建设和信息安全等工作。5.市建委:负责智慧城管项目审批和投资费用审查;整合“12319”城建热线资源。6.市规划局:负责提供基础地形图资料。7.市公安局:负责提供共享视频监控资源,配合市级智慧城管平台建设。8.市行政服务中心:负责智慧城管项目的网络、系统平台等资源整合。9.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落实本地区智慧城管建设资金,统筹协调本地区智慧城管建设、应用、推广工作;负责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市区平台的无缝对接、联网运行;负责建立与信息采集、指挥、监督和处置等工作相适应的运行管理机构,完成本地区信息普查和数据采集等工作;负责涉及本地区智慧城管平台建设的其他相关工作。10.其他部门及单位:按照本部门职责及智慧城管建设需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七、实施步骤智慧城管建设分3个阶段实施。
(一)普查建设阶段。2014月至12月31日,确定机构办公地点,完成机构组建;进行项目招标工作,搭建系统平台,实施应用软件开发,硬件系统设计和系统软件购置等;开展综合信息普查,进行网格划分和城市管理事件部件普查、确权工作,建立城市管理信息数据库;完成制度体系建设和专职队伍建设;完成城管监督员、考评员、系统管理员、受理员、派遣员和终端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工作。
(二)调试验收阶段。2014年12日至12月31日前,进行各部分子系统的功能测试和系统的整体联调,整合系统资源;完善市级指挥中心、市政府相关委办局、相关业务部门和各区(管委会)的系统功能;对试运行出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达到系统正常运行状态;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编写项目文档,完成现场测试和验收。
(三)运行考核阶段。2015日起,智慧城管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开展考核评议工作,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八、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视。创建智慧城管模式是一项创新工作,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各区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要按照市智慧城管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根据工作任务要求,制订具体推进计划,逐级建立和落实工作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二)加强配合。智慧城管工作涉及多项技术、多个部门,各相关部门要顾全大局,积极配合,及时准确提供相关资料,开放相关资源;智慧城管建设要充分考虑资源整合,最大限度利用现在资源,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按照工作部署,落实机构、人员和所需设施设备,认真做好开展智慧城管工作的经费预算安排,将所需经费分别列入市、区年度财政预算,确保智慧城管工作顺利进行。
(三)强化监督。为保障智慧城管建设如期推进,由督查室、监察局会同市智慧城管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专项督查组,制定督查工作方案,定期督查各项任务的进展情况,定期通报各部门任务完成情况,确保按时限、高标准完成智慧城管建设。
正规智慧社区实施方案范文通用篇八
据分析,目前各类园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缺乏统一专业的园区现代化管理规划,因此园区管理方式落后,主要体现在:
化都由入驻企业自行完成。园区管理平台和入住企业平台不能交互互动;
园区信息建设自成体系,信息化水平低,缺乏远程、集中控制方式,同时业务系统封闭运行,软硬件各个系统相对独立,数据库也相对独立,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园区管理局限于园区安防、园区消费等几个方面,没有覆盖到园区节能管理、空间管理、建筑管理等领域。在管理方式上处于被动状态,无法针对园区各类情况调整管理策略。
园区服务对象主要面向园区运营商,入驻的中小型企业缺乏企业信息资源共享、发布、招商引资平台。
1.2智慧园区的解决方案特征:平台技术结构智慧化:
平台自身管理智慧化:
本平台以云计算平台为基础,具备强大的服务器端功能,再加上重点开发的平台后台管理系统,具备智能分析和分配诸如网络资源、存储资源、优先级、权限模块化等,实现对平台内各个系统管理的智慧化;管理功能智慧化:。
服务功能智慧化:
注册、缴税、政策咨询等服务;为客户服务流程可追踪、可回溯、可记。
忆,保证客户再次使用该服务时,达到更个性化和便利的智慧化服务。
这样,对于一个现代化园区来说,智慧园区管理及服务平台,就是园区。
区企业和园区管理方的互动、促进园区更通畅的和周边社会、社区联接,展示、塑造、突出高科技园区形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2效益分析。
智慧园区的建设,将会致力建设智慧化的办公园区,其产生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如下表所示:
图表1效益分析表。
序号。
分类。
效益提高园区社会知名度,为打造国。
说明。
建设智慧园区服务管理系统的目标:
1、通过全面提高园区信息化、智能化、集。
2、社会。
效益。
内一流高科技园区打下坚实基础安全便捷。
3、为园区管理提供方便高效的管理工具,3、使园区和社会的信息交流更加通畅;
智慧园区服务管理系统建成后,1、安全:事关园区的人员出入安全、车辆出入。
公环。
测、记录、分析与管理,利于查找隐患、弥补过失、厘清事实、还原真想、分清。
智慧。
化、休闲、停车、会议活动、体育健身、购物餐饮、投诉申诉等服务,均有智慧园区管。
个性。
理系统中的客服服务平台进行查询、跟踪、记录、分析、反馈、沟通交流,为。
化的服务。
高效。
科学。
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的管。
理平。
台
提高。
能源。
利用。
效
率、提高资源利用效。
经
率、提高。
智慧园区服务管理系统,主要为了:
源理性效率,从而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1、提高园区水、电、气、设备、管网等能。
3、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
不必要的人力投入,使工作人员从路程往返、手工报表、大量查找分析中解放出。
济效。
来,同时优化岗位,让系统代替部分岗位,节约人力资源;
4、园区统一覆盖的人力资源。
5、园区企业和园区物业在客服服益。
效率、提高办公效。
数据一致、回溯性好,更好的为客户提供服务,率、提高服务。
效率。
2产品设计2.1系统架构。
用,如客服中心在物业客服管理处,维修中心在物业工程管理处,安防消防中心设置在中控室等,各分中心与园区数据中心相连,保证数据的统一和就近的服务。
5、智慧音视频管理系统:
a)音视频管理中心子系统;b)音视频功能区管理子系统;
c)背景音乐中心管理子系统;d)背景音乐网络传输管理子系统;e)背景音乐终端管理子系统;6、智慧安全管理系统:
8、智慧办公管理系统:
h)冷热能设备管理子系统;i)仪表传感器管理子系统;j)设备间管理子系统;
12、智慧基础通讯管理系统:a)园区万维网和局域网管理子系统;b)园区wifi网络管理子系统;c)移动通讯(联通移动电信等)。
网络管理子系统;
d)园区电话外线和内线网络管理子系统;
e)园区有线、卫星、自办节目电视网络管理子系统;
图表3园区客服服务系统主要实现功能。
各个子序号主要功能。
系统。
园区建筑信息、楼层信息、租售管。
配套服务信息、合同管理、1理子系。
租户信息管理、租费信息管。
统
理等。
功能描述。
租赁园区企业了解园区租赁区域,租赁合同等服务;
400及投诉管理子系。
统收费缴费管理子系统报修维修管理子系统。
400系统管理,投诉流程管理,回访和满意度调查等。
对园区企业对园区管理服务进行投诉和改进建议的流程。
化管理等服务;
租费管理,收费管理。
租费、收费通知、记录、统计、发票、报表等服务;
报修维修认定、维修费等管。
理
报修、维修流程、结果判定和意见、满意度调查、费用。
等服务;
装修及施工管理子系。
统
保洁及卫生管。
理子系。
统
活动会。
活动申请管理,活动场所信。
议接待。
息管理,活动设施服务管理,7。
管理子。
交通工具申请管理等。
系统。
休闲娱。
乐配套休闲场馆场所预定、场所信。
8服务管息管理、费用管理、折扣管。
理子系理等。
统
停车证。
车辆信息管理、车辆出入证。
班车约。
管理、停车费用管理、班车9。
车管理。
管理、约车管理等。
子系统。
展览展展览场所管理,展览场所预。
10示管理定及退订管理,展览内容管。
子系统理,展览配套服务管理。
装修施工申请手续费用管。
理
保洁流程管理,保洁工具机具管理,保洁药品药剂管理,保洁功能区管理,保洁客户。
管理等。
装修施工流程支持服务、方案审批服务、完工竣工服务;
费用服务;
保洁流程服务、保洁收费服务、卫生消杀服务、建筑外。
体保洁服务等;
活动会议定制服务,配套。
服务等;
健身、住宿、餐饮、购物、体验等电子化信息服务;
停车证办理缴费服务、约。
车服务、班车服务等;
展览预定退订服务,展览。
配套服务等;
预定配送服务管理子系统。
预订服务项目管理,预订流程费用管理,小物流管理等。
送水、送花、送礼品、送信。
件、送邮品等服务;
2.2.2智慧企业孵化器管理系统。
图表4智慧企业孵化器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功能。
各个子序号主要功能。
系统。
企业管。
理信息。
孵化器企业信息管理1。
管理子。
系统。
政府信。
息管理政府政策信息管理2。
子系统。
服务管。
理子系服务信息管理3。
统
2.2.3智慧一卡通管理系统。
图表6智慧一卡通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功能各个子序号主要功能。
系统。
管理中。
心子系管理中心管理1。
统
消费终。
端管理消费终端管理2。
子系统。
传输网。
络管理传输网络管理3。
子系统。
数据中。
心管理数据软件、数据安全管理4。
子系统。
2.2.4智慧信息发布管理系统图表序号。
功能描述。
企业信息服务。
政府信息服务。
服务流程及服务信息。
功能描述。
充值、开户销户、卡印刷、挂失等服务;
消费终端地址、消费终端消费模式、补助、查询等服务。
传输网络链路管理,电子图。
服务;
数据备份、存储、数据安全。
管理;
7智慧信息发布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功能各个子。
主要功能。
系统。
发布中。
发布中心软件、设备管理。
心管理。
功能描述。
发布中心文件接收、发布信息归类、发布终端选择等;
子系统传输网络管理子系统发布终端管理子系统。
传输网络管理。
传输网络电子图管理;
发布终端设备管理发布终端设备管理;
2.2.5智慧音视频管理系统。
图表8智慧音视频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功能。
各个子序号主要功能。
系统。
音视频。
管理中。
音视频控制室管理1。
心子系。
统
音视频。
功能区音视频会议室、宴会厅、多2。
管理子功能厅管理。
系统。
背景音。
乐中心。
背景音乐中心管理3。
管理子。
系统。
背景音。
乐网络。
传输管背景音乐传输网络管理4。
理子系。
统
背景音。
乐终端。
背景音乐终端管理5。
管理子。
系统。
功能描述。
音控室设备管理、软件备份、说明文档、系统图管理等。
音视频场所管理和设备管理。
背景音乐主控设备、软件备份、说明文档、系统图等管理;
背景音乐传输网络系统电子。
图管理。
背景音乐终端设备信息管理。
2.2.6智慧安全管理系统。
图表9智慧安全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功能。
各个子序号主要功能。
系统。
访客管。
功能描述。
来访人信息管理、被访人信息管理、事由管理、记录存。
储查询管理等身份识别、权限授权注销、理子系统。
门禁管。
访客管理。
2人员出入建筑门管理。
理子系。
统电子巡更子系。
统电梯控制监测子系统求救求助子系。
统报警联动管理子系统应急调度指挥管理子系统安防中心管理子系统。
可视对讲系统管理。
人员出入园区管理。
车辆出入管理。
车辆出入证、识别车牌、停。
车、收费等管理感应报警、报警联动、布防撤防、报警记录、出警信息。
等管理;
红外、电磁、电子脉冲等报警、联动、撤防布防、报警记录、视频移动侦测等;
防区、监控摄像、报警联动、图像存储、图像切换、图像。
查询、录像拷贝等;巡更点位电子图、巡更路线设置、巡更数据记录、巡更。
人管理等;
电梯远行状态监测、电梯楼层控制、授权注销、刷卡记。
录等求助点、求助流程、求助出。
警、求助人等。
非法入侵报警管理。
周界报警管理。
视频监控管理。
巡更点巡视管理。
电梯状态及电梯楼层控制管。
理
求救求助管理。
各个安全系统的报警联动管。
理
报警种类、报警信息、报警。
应急调度指挥系统管理。
安防中心管理。
对各个安防子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数据信息、报表的统一。
2.2.7智慧消防管理系统。
图表。
10智慧消防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功能序号各个子主要功能。
功能描述。
系统消防设备管理子系统。
消防设备管理。
消防泵、水池、消火栓,消防主机、消防报警箱、报警终端、消防器材、通讯设备。
管理等;水管网、管井阀、接合器等平面电子图、报警线路、通。
讯线路管理;
消防传输网络管理子系统消防标识管理子系统消控室管理子系统。
消防传输管网、线路管理。
消防标识管理。
消防标识信息管理;中控报警信息处理、记录、园区消防服务等管理;
消防中控室管理。
2.2.8智慧办公管理系统。
开放自动化办公系统接口,与智慧化办公对接,达到数据和信息共享,统一;
2.2.9智慧节能管理系统。
图表11智慧节能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功能。
各个子序号主要功能。
系统。
水泵房。
1管理子水泵房设备管理。
系统。
空调机。
房管理空调机房设备管理2。
子系统。
配电室。
管理子配电室设备管理3。
系统。
天然气。
机房管。
4天然气机房设备管理。
理子系。
统
管网管。
理子系。
室外地下主管网管理5。
统
动力照明设备。
功能描述。
水泵房设备管理、水路系。
统管理,水节能管理;
空调机组管理、空调主风。
机管理;
高低压配电室设备管理、电运行管理、电调度管理。
天然气机房设备管理、天然气仪表间管理、天然气管路。
系统图等。
室外地下主管网平面图、有压管路内压力、流量、温度监测,流量控制、泄露预警。
等;
动力照明设备、配电柜、电路、定时器、断路保护等;6。
动力照明设备电路管理。
管理子。
系空调末端设备管理子系统冷热能设备管理子系。
统仪表传感器管理子系。
统设备间管理子系统工具机具工程材料管理子系。
统水电气远程计量子系。
统控制中心管理子系统。
空调末端设备风管路管理。
空调末端盘管、管路、电路、水阀、风阀管理;
制冷机组、燃气锅炉等管理。
制冷机组、燃气锅炉等设备。
管理状态监控;
各个系统仪表传感器管理。
仪表传感器管理、仪表传感。
器监测等;
各个系统设备间管理。
强弱电、空调等设备间设备。
管理监控。
工具机具工程材料管理。
工程工具、机具、工程材料。
等管理。
水电气远程计量管理。
水电气远程计量管理和统。
计;
节能控制中心管理。
节能控制调度中心管理。
2.2.10智慧园区基本信息管理系统。
图表11智慧基本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功能。
各个子序号主要功能。
系统。
园区简。
介文字。
信息管管理园区文字信息1。
理子系。
统
园区简。
介平面。
管理园区平面图信息2。
图信息。
管理子。
功能描述。
展示园区简介文字信息。
展示园区平面图信息。
系统园区简介三维及动画信息管理子系。
统园区组织机构职能部门管理子系统管理中心管理子系统。
管理园区三维和动画、视频。
等信息。
展示园区三维、动画、视频。
信息。
管理园区组织机构职能部门。
信息。
展示园区组织机构、职能部。
门信息。
管理中心。
管理园区信息中心。
2.2.11智慧园区云计算管理系统。
图表12智慧云计算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功能。
各个子序号主要功能。
系统。
云计算。
设备管。
云计算核心设备管理1。
理子系。
统
云计算。
传输网。
云计算传输网络管理2。
络管理。
子系统。
云计算。
服务管。
云计算服务管理3。
理子系。
统
云计算。
管理中。
云计算管理中心管理4。
心子系。
统
功能描述。
管理云计算核心设备。
管理云计算传输网络,提供。
传输网络服务。
提供云桌面、云存储、云计。
算服务。
管理云计算中心后台。
2.2.12智慧园区基础通讯管理系统图表序号。
13智慧基础通讯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功能各个子。
主要功能。
系统。
园区万园区网络运营商管理、局域。
功能描述。
网络运营商管理、局域网管。
网管理。
理,提供园区企业外网申办。
服务,局域网服务。
园区wifi网络管理。
园区wifi管理,提供园区企。
业wifi服务;
移动通讯管理。
移动通讯管理、手机信号覆。
盖服务。
电话外线和分机内线管理、交换机管理。
提供园区外线申请服务,内。
线连接服务;
电视信号管理。
电视系统管理,提供电视信。
号服务。
园区无线对讲信号覆盖管理。
无线对讲信号覆盖管理,提供无线对讲信号覆盖服务。
网络互动平台管理。
提供园区企业和管理方的互。
动平台服务。
网络机房管理。
提供园区通讯系统基础服务。
2.2.13智慧外联信息管理系统。
图表14智慧外联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功能。
各个子序号主要功能。
系统。
商业经财经信息链接板块。
济信息。
管理系。
统
市政政市政政务信息链接板块。
务信息。
管理系。
统
功能描述。
园区企业了解财经信息的窗。
口
园区与政府部门联系的窗口。
智慧园区与智能园区的区别在拓扑图上能清晰的看出来,智慧园区将所有独立的管理系统连接起来,统一在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核心服务平台上,统一数据库和管理中心,达到数据信息的统一管理,其他分中心管理数据通过局域网传递到云计算中心的智慧园区总平台上;同时照顾到一般园区管理中心分散就近的习惯,分中心就近设置。
智慧园区平台几乎涵盖所有智能园区的所有独立系统,同时增加外联服务信息和自动化办公信息的接入,达到园区办公、管理、服务、企业孵化等的整合和统一。
图表15智慧园区结构骤图。
智慧园区信息服务平台的实施包括9个步骤:网络通信布线,各系统设备安装,设备控制器、读卡器安装、传感器安装,各系统设备调试,后台服务器部署,后台服务器测试,智慧园区软件部署,智慧园区系统调试,以及工程验收。
图表16系统实施步骤图。
网络通信布线:
对设备进行网络布线,采取距离采用光纤网络。
tcp/ip通讯方式接入内部网络,与服务器进行数。
设备安装:
在设备安装和测试强弱电是否符合设备要求,然后将各硬件设备按照施工要求,一一部署到相应地方。
设备控制器、读卡器、传感器的安装:
设备安装完成后,装配配套控制器,实现远程控制功能。根据员工、读卡器通过范围,确定读卡器的安装地点和角度,传感器根据控制系统选用不同的传感器安装并施工。
设备调试:
测试控制器与硬件设备之间的交互,保证硬件完全受控。测试读卡器对卡片采集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检验是否实现用户预期效果。
后台服务器部署:
按照系统安装提示进行系统搭建(也可基于统一的云计算平台搭建),搭建备份环境确保服务器网络环境稳定。若服务器部署在云平台,还需要测试能否远程登录。同时智慧园区系统平台开始部署联调。
后台服务器测试:
测试服务器与所有硬件设备之间的通信,保证后台远程对设备的控制精准性。测试设备采集的数据能被准确处理,并存储。
正规智慧社区实施方案范文通用篇九
智慧社区就是连接互联网,把社区的与互联网服务整合在一起,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管理。下面是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智慧社区实施方案”,优秀的文章尽在,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智慧社区实施方案(一)为积极稳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
(一)工作目标。以“惠民、兴业、善政”为目标,以“互联网+”为创新引擎,以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为重点,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社区管理和民生服务体系。到20xx年,全市初步建成以一套系统(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两个支撑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三项服务体系(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相互促进融合,市、区县(市)、街道、社区四级信息服务网络互联互通的社区智慧管理和服务体系,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妥善解决”。在政府引导下,引进社会力量和资本,建立智能化社会服务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治理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全市社区的智慧化。
(二)工作原则。
1.统一规划、多级负责。市级负责顶层设计,并承担全市基础性项目;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地区和本领域的应用推广和拓展性建设任务。
2.科学设计、分步实施。在遵循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广泛调研论证,合理设计,科学试点,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3.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最大限度整合各部门、各层级的社区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实现各类服务信息共享和有效对接。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从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出发,确定最符合社区实际和特点的建设模式,并科学有序推进。
5.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扩大社会合作,探索互利共赢的建设和运营模式。
6.务实创新、安全可控。鼓励有关部门和企业树立“互联网+”与智慧社区建设相融合的创新思维,推动传统领域通过互联网与社区有效结合。同时,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和防护,保障数据和系统安全。
二、工作任务。
络覆盖率。(牵头部门:市民政局、大数据局及各区、县(市)政府;配合部门:市财政局)。
2.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根据社区规模和实际,为社区工作人员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打印机、扫描仪、身份证读卡器等标准化办公配套设备,方便社区居民办事。进一步发挥社区“一厅一校”的作用,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上网服务。(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3.加快推进社区便民服务终端建设。通过政府和企业协同投入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根据社区规模,逐步为社区配备电子信息显示屏、缴费和公共服务信息查询一体机,方便社区居民缴纳各种费用和查询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在社区养老、医疗等领域提供电子辅助终端,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信息化服务支持;在广电、传媒等领域探索高清交互数字终端进入家庭,开设智慧社区专区(频道)。(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服务业委;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二)完善社区管理体系建设。
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强化流程监督。积极推行社区“全科社工”工作模式,逐步形成“开放式办公、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的服务模式。开展全程委托代理、全年无休假等便民服务,打通市民办事的“最后一公里”。(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政务服务办、大数据局)。
2.整合社区政务和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搭建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作为智慧社区的业务支撑,兼具政务事项办理和基础信息采集功能。加快统筹社区公共服务网络和信息资源,凡涉及社区居民的政务和公共服务事项,逐步纳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集中办理。加快社区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推动部署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社区信息系统向社区一口式办理平台迁移或集成,最大限度整合基层业务应用系统、服务终端和管理台帐,增强部门协同服务能力,实现社区服务事项的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和全区域通办,提升社区居民的使用率和满意度。(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和信息网络进行整合,搭建区、县(市)级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公共服务、基础数据、经济商务、绩效考评等功能,并延伸至街道、社区。(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三)完善和提升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1.创新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服务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以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为主的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的社区服务创新模式。支持驻社区单位与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为低收入人群、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提供各种服务。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兴办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乡社区服务业,推进社区商业服务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鼓励企业以连锁经营、品牌加盟等服务业态进社区。(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服务业委;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验。(牵头部门:市网信办;配合部门:市民政局、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
3.加快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建设。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和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建设统一的集社区政务、公共和商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整合网上服务、服务热线、移动终端、网络电视、自助服务终端、电子显示屏等服务渠道,充分利用“沈阳新社区”、“我的沈阳”智能门户等资源,为社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提供统一应用和可扩展支撑,作为各类智慧信息系统的统一入口和信息发布的统一出口,为市民提供“实时在线”的个性化服务,为大数据应用和服务提供社区数据支撑。加快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将政务公开、事项预约、查询咨询代办等服务推送给社区居民。结合“智慧沈阳”重点工程,对养老、就业创业、气象、卫生、文化、教育等社区公共服务进行信息整合、个性化信息推送和智能服务。以社区养老服务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模式为切入点,逐步拓展各类社区服务与智慧社区的融合。(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三、实施步骤。
口式办理。通过“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发布各类标准化社区事务事项。初步完成试点社区的一口式办理标准化改造和基础信息化设备配套。初步完成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采集试点社区网格基础数据。
(二)完善和试点阶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进一步扩大智慧社区试点范围,在全市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的社区逐步推广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完善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加大网格化数据采集力度。建成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探索引进社区商业服务。
(三)提升和推广阶段(20xx年6月-12月)。在全市推广智慧社区试点成果。社区所有政务和公共事务进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实现跨区域通办。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探索大数据应用。通过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与健康、卫生、体育、教育等其他智慧系统互联互通,在养老、家政、生活服务等领域与线下实体对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商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出多种品牌社区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智慧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跨部门的市级协调管理机制,市民政局、网信办、大数据局负责具体实施,共同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其中,市民政局负责智慧社区重点项目的建设和组织实施,市网信办负责“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和推广使用,市大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智慧社区应用平台建设和基础数据的采集共享。各地区也要建立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协调管理机制。
(二)完善政策体系。推动政府引导支持和市场有序参与的有机结合。拓展社区服务范围,在养老、餐饮、娱乐、家政等领域培育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市、区县(市)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智慧社区建设。同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将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推进智慧沈阳建设所承担任务中统筹考虑,制定智慧社区具体建设措施。市、区县(市)政府绩效考评部门要将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年度政府绩效考评体系。
(三)建立长效机制。将智慧社区建设中需政府投入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加大社区基础信息化专项经费保障,确保社区网络、数据采集、硬件和耗材等专项经费及时到位。完善区县(市)、街道、社区的智慧社区应用考核体制。加大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将“全科社工”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每名社区工作者全年接受智慧社区有关培训不少于30学时。社区内各类平台、系统和网络实行准入机制。加强社区的数据管理,确保社区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和安全性。
智慧社区实施方案(二)根据《关于加快智慧南京建设的意见》、《深化街道和社区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南京市智慧社区建设实施方案》、《高淳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现就我区智慧社区建设提出实施方案如下:
一、建设目标。
在“智慧城市”整体框架下,紧扣全区社区体制改革方向,以居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将各部门延伸到社区的业务系统进行整合,着力构建覆盖全区、分级管理、上下衔接、基本功能与特色应用相结合的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全力拓展便民服务内容和领域,改进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重构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形态与流程,为广大居民提供政府服务协同化、社区管理智能化、居民生活便捷化的生活环境,切实有效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建设原则。
一是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区主管部门负责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区有关部门、镇和社区负责推广应用并根据实际完善功能。
二是资源整合、条块联动。整合共享全区各级网络、信息资源,纵向实现区、镇、社区所有管理服务事项联通办理,横向实现各部门、各镇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和共享。
三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广。选择典型社区先行试点,完善实施路径和方法,形成长效运营管理机制,加快推广应用覆盖全区。
四是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推进体系,发挥政府在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经费保障方面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建设。
三、任务分工。
(一)提升社区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
1、完成社区信息基础设施。整合社区网络,结合政务外网提升扩容工程,实现区、镇、社区(村)三级联网。提高社区用户互联网宽带,加快推进公益免费wifi网络建设,部署信息显示屏等自助设备。(牵头单位:区智慧办、区工信局、区发改局;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农工委、区气象局、区科协、各镇等。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2、整合共享社区信息资源。完善社区基础信息采集交换平台,融合智慧高淳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数据共享交换标准和流程。结合各部门延伸至社区的工作需求,推广应用低保核对、不动产登记等业务模块,建立社区信息动态交换机制。(牵头单位:区智慧办、区民政局、区发改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城管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二)建设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3、建设镇级政务服务系统。实现数据接轨承接,以及系统推广应用,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并以“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为原则,整合各部门业务系统,优化办事流程,实现公共事务通办、联接联办。(牵头单位:区政务中心、区智慧办、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住建局、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计生局、区残联、区公安分局、区城管局、团区委、区妇联、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5、建设社工工作量化考评系统。依托镇、社区各类系统产生的业务、服务数据,推广应用社工工作考评系统,形成社工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准确、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牵头单位: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三)深入推进社区信息惠民服务应用。
6、拓展社区信息惠民综合应用。根据社区居民需求,应用如拼车、二手物品交换等符合社区特点的居民互助信息服务。建设社区公益捐助系统,组织和引导针对社区内受灾家庭、弱势群体的公益慈善服务,推进新型社区邻里关系形成。实施社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室和星级农家书屋。(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区文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7、提高物业管理智能化水平。推进社区安防应急体系建设,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避难场所、民防设施地理位置等方面信息。推进社区车辆智能化管理、水电气远程抄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预警、电梯安全监测等系统建设。(牵头单位:区住房中心;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民政局、区公安分局、区气象局、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供家政、配送、教育、健康等增值服务,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责任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四、组织实施。
(一)推进计划。
1、调研启动阶段:20xx年5月至20xx年6月。完成对现有社区业务系统和资源的详细梳理,开展建设方案深化设计工作,对接南京已有的统一平台技术标准。
2、试点推进阶段:20xx年7月至20xx年8月。选择信息化基础较好、具有代表性的2个城市社区和2个农村社区进行智慧社区试点运行工作。
3、应用推广阶段:20xx年8月至20xx年12月,根据试点情况对平台进行整改和完善工作,并逐步在全区所有社区的推广应用。
4、持续完善阶段:20xx年1月以后,在继续完善社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鼓励支持社区及相关服务组织创新应用,进一步拓展公共服务与增值服务。
(二)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各镇、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保障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队伍,形成智慧社区建设长效协调推进机制。针对相关工作任务,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确保平台尽快上线并推广应用。
2、落实资金保障。各镇、各相关职能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并建立。
动态保障机制,落实智慧社区建设和维护相关经费。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探索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多方投入机制。
3、营造创新氛围。各镇、各相关部门加强对全区智慧社区建设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支持探索创新特色功能,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完善社区便民应用,因地制宜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
正规智慧社区实施方案范文通用篇十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运城市“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现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我校将以国家、省、市、县的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深入贯彻全国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为原则,以建设为基础,应用为支柱,以促进教育改革和质量提高为中心,以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校园环境为目标,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老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组长副组长:成员:
三、学校概况。
我校信息化起步较早,1997年电教工作专题片《一枝红杏出墙来》被山西省教育委员会评为“优秀教育专题片”二等奖。1998年被山西省电教馆认定为首批电教示范校,曾经的两机一幕到现在的电子白板,十多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都在向前发展,虽然中间因配备不充分,导致发展较缓,但也都在逐步向前。现在,我们有多媒体教室43间,建有监控中心,教师人均一台一体机,校园网络用100m光纤接入因特网。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看,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教师能够制作出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
四、存在不足。
目前我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独立的管理机构、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缺乏系统性的校园信息化体系,没有计算机教室、网络中心,软件环境也不尽人意,基础设施不能满足需求,信息化管理、校务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都有待完善。
五、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建成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平台,实现高速安全的校园网有线、无线全面覆盖校园,信息化终端遍布校园,立足师生信息化应用的实际需求,以信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最终建成优质、安全、绿色、人本的信息化智慧校园。
(二)具体任务。
1、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构建校本资源库和共建交互的资源管理平台。
建设校本资源库和资源库管理平台。校本资源库计划涵盖教育管理、学科资源等,加快学科专业资源的数字化改造,实现学校管理档案、教案、课件、试题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2、实现校务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提高学生教育管理的功能和效率。
开发管理系统,以信息化手段改造和优化校务管理工作,开发和完善教师考勤系统,监控安防系统,人事管理模块,,学籍管理模块,财务和后勤管理模块。逐步实现多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多处室部分信息共享。
3、实现教育教学的数字化、个性化,推动基础课程与信息技术的尝试融合,满足学生自主、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加快基础性课程与信息技术尝试配合、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师生提供有效的网络授课环境。
(三)重点工作。
1、成立智慧校园创客工作室,由校长杜建勋任组长,校长助理程小龙为副组长,全权负责智慧校园的创建工作。
2、完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安全可靠的校园网络环境,达到无线网络全覆盖,满足师生教育教学需求。
3、智慧校园云平台的建设,建成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的系统,建立电子身份及统一认证系统,实现对学校师生、教育、教学、资产、科研等智能化管理。
4、探索智慧教学新模式,抽调。
二、三年级8名青年骨干教师参与创客工作,率先尝试开设智慧校园创新实验班,借助平板师生开展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5、高标准录播室和微机室的建设。
六、保障措施。
(一)转变观念,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思想保障,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快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加强领导,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成立平陆县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负责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各处室积极支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推动。
(三)加强管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机制。
(四)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县的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政策,建立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确保网络健康、安全运行。
(五)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配备信息化专职人员;加大对教师、信息化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快建设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六)加大投入,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预算。树立项目意识和经营意识,拓宽经费渠道,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创建智慧校园,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迎难而上,坚定信心,继续努力做好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应用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6年12月。
正规智慧社区实施方案范文通用篇十一
为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深度融合,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和《浙江省民政厅关于开展智慧社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浙民基〔2021〕85号)精神,全面推进德清县智慧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制定本方案。
建立健全“智慧社区”数字管理平台,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对接各级各部门既有数字系统,充分使用好“数字乡村一张图”和“我德清”相关功能,促进社区管理服务、职能部门监督管理、党政领导决策咨询等多层次功能的一体化。结合城乡社区治理和“幸福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综合居民、社区、党政机关的管理服务需求,多维度开发“智慧社区”的应用场景,促进社区管理服务的线上线下资源和功能的深度融合,实现社区治理和服务参与面的扩大、便捷度的改善、精准度和智慧程度的提高。
夯实智慧社区基础,完善社区安防、医疗、养老等管理与服务的智慧感知、传输和自助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治理和服务数字系统,设置需求端、供给端、监管端、决策端,建立社区、镇(街道)和县级管理服务平台。以武康街道、康乾街道等中心城区为起点,逐步向阜溪街道、舞阳街道直至农村社区推进“智慧社区”数字系统。整合衔接与社区管理和服务相关的省部级和市县级数字系统。组建专业的平台管理团队,创新平台管理运营机制,推动智慧社区综合平台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结合社区管理和服务职能,打造“数智党建”“智慧安防”“智慧办公”“智慧医养”“智慧城管”“便民服务”“基层治理”“智慧地名”等八大场景。开发多主体应用功能,改善用户体验,吸引社区管理服务各种主体入驻使用“智慧社区”数字系统。做好人员培训和系统服务工作,多角度、多层次提高社区智慧服务水平。
(一)系统建设(2021年10月—2021年12月)。深入调查居民和社区管理服务需求,了解镇(街道)和县级党政部门的业务监管流程,建立健全“智慧社区”数字管理平台,改造智慧社区相关基础设施。
(二)稳步推进(2022年1月—2022年12月)。从武康街道、康乾街道、阜溪街道等开始试点,调试运行“智慧社区”数字系统,并逐步向农村社区推进。吸引尽可能多的相关主体入驻和使用“智慧社区”数字管理平台,形成并做大智慧社区治理的相关数据。
(三)总结完善(2022年12月—2023年6月)。健全智慧社区综合信息平台的数据共享、决策咨询、项目运营、主动推送等功能。全面总结智慧社区试点经验和成果,调适智慧社区体制机制,建成一批智慧社区示范点,制定智慧社区建设指导标准和评价体系,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智慧社区建设模式。
各镇(街道)是智慧社区试点的主要实施主体,要加强组织领导,根据特色定位,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安排项目、完善措施。
各责任部门要根据任务分解,将相关工作纳入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做到通力合作配合、资源高效整合,创新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效能。
各镇(街道):负责各自辖区内智慧社区建设工作,推动便民服务场景实施落地。
县委组织部:指导推动做好数智党建相关工作。
县委宣传部:配合做好智慧社区试点的宣传工作。
县公安局:做好数字身份识别技术推广、人口信息安全保障等工作,指导推动智慧安防场景实施落地。
县民政局:指导推动基层治理、智慧养老、智慧地名等相关场景实施落地。
县财政局:负责落实有关财政激励政策;配合相关部门、实施单位向上争取财政支持。
县建设局:负责配合和指导智慧社区相关的社区用房规划与建设。
县交通运输局:指导推动智慧社区交通场景实施落地。
县农业农村局:指导推动乡村建设中落实智慧社区理念。
县卫生健康局:负责落实分级诊疗及优质资源共享理念,研究制定智慧社区医疗服务相关政策,指导推动智慧社区健康场景实施落地。
县综合执法局:指导推动智慧城管相关场景实施落地。
县大数据局:负责智慧社区数据资源管理协调工作,促进数据共享,给予数字化应用技术支撑,参与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和政策制度。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县、镇(街道)成立智慧社区工作领导小组,设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村(居、社区)要按照所属镇(街道)工作要求,主动作为,配合做好智慧社区工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全面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迅速开展工作。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有关部门要全面宣传,层层发动,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共同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调度,确保成效。县民政局要切实加强智慧社区工作的检查、指导、督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工作成效等情况,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反馈,确保试点任务按时完成。
正规智慧社区实施方案范文通用篇十二
智慧社区就是连接互联网,把社区的与互联网服务整合在一起,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管理。下面是由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智慧社区实施方案”,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为积极稳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
(一)工作目标。以“惠民、兴业、善政”为目标,以“互联网+”为创新引擎,以促进信息和资源共享为重点,着力构建便捷高效的社区管理和民生服务体系。到20xx年,全市初步建成以一套系统(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两个支撑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三项服务体系(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相互促进融合,市、区县(市)、街道、社区四级信息服务网络互联互通的社区智慧管理和服务体系,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难事妥善解决”。在政府引导下,引进社会力量和资本,建立智能化社会服务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治理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全市社区的智慧化。
(二)工作原则。
1.统一规划、多级负责。市级负责顶层设计,并承担全市基础性项目;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负责本地区和本领域的应用推广和拓展性建设任务。
2.科学设计、分步实施。在遵循顶层设计的前提下,广泛调研论证,合理设计,科学试点,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3.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最大限度整合各部门、各层级的社区服务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实现各类服务信息共享和有效对接。
4.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从社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需求出发,确定最符合社区实际和特点的建设模式,并科学有序推进。
5.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发挥政府在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扩大社会合作,探索互利共赢的建设和运营模式。
6.务实创新、安全可控。鼓励有关部门和企业树立“互联网+”与智慧社区建设相融合的创新思维,推动传统领域通过互联网与社区有效结合。同时,增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和防护,保障数据和系统安全。
二、工作任务。
1.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网络设施建设。各有关部门要对各区、县(市)及其组成部门、街道和社区的网络设施建设统一布局、加快推进,到2020xx年底,将社区办公场所的网络整合到市电子政务外网,社区网络宽度接入能力不小于10m,逐步扩大社区公共区域wifi无线网络覆盖率。(牵头部门:市民政局、大数据局及各区、县(市)政府;配合部门:市财政局)。
2.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根据社区规模和实际,为社区工作人员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打印机、扫描仪、身份证读卡器等标准化办公配套设备,方便社区居民办事。进一步发挥社区“一厅一校”的作用,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为有需求的社区居民提供上网服务。(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3.加快推进社区便民服务终端建设。通过政府和企业协同投入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根据社区规模,逐步为社区配备电子信息显示屏、缴费和公共服务信息查询一体机,方便社区居民缴纳各种费用和查询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在社区养老、医疗等领域提供电子辅助终端,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信息化服务支持;在广电、传媒等领域探索高清交互数字终端进入家庭,开设智慧社区专区(频道)。(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服务业委;配合部门:市财政局及各区、县(市)政府)。
(二)完善社区管理体系建设。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创新。以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立新型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为目标,健全完善社区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体系,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实施创新驱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对于确需通过社区受理的便民服务事项,要精简手续、优化流程,强化协同办理,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落实社区办理事项准入制度,公开具体事项名称、设立依据、内容、申报材料、程序和办理时限,实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强化流程监督。积极推行社区“全科社工”工作模式,逐步形成“开放式办公、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的服务模式。开展全程委托代理、全年无休假等便民服务,打通市民办事的“最后一公里”。(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政务服务办、大数据局)。
2.整合社区政务和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搭建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作为智慧社区的业务支撑,兼具政务事项办理和基础信息采集功能。加快统筹社区公共服务网络和信息资源,凡涉及社区居民的政务和公共服务事项,逐步纳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集中办理。加快社区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推动部署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分散孤立、用途单一的各类社区信息系统向社区一口式办理平台迁移或集成,最大限度整合基层业务应用系统、服务终端和管理台帐,增强部门协同服务能力,实现社区服务事项的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和全区域通办,提升社区居民的使用率和满意度。(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3.推进网格化社区服务管理,搭建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作为智慧社区的数据支撑,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对人、地、物、组织、事件等各种资源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动态管理、及时发布,实行定向网格化管理,为社区居民、企业和政府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动态大数据服务和应用。各地区以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基础和依托,对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服务资源和信息网络进行整合,搭建区、县(市)级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整合公共服务、基础数据、经济商务、绩效考评等功能,并延伸至街道、社区。(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三)完善和提升社区服务体系建设。
1.创新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服务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以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为主的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的社区服务创新模式。支持驻社区单位与社区居民开展邻里互助等群众性自我服务活动,为低收入人群、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等提供各种服务。鼓励各类组织、企业和个人兴办与社区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城乡社区服务业,推进社区商业服务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鼓励企业以连锁经营、品牌加盟等服务业态进社区。(牵头部门:市民政局、服务业委;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2.完善“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在微信服务平台运营所形成的社区服务、党政服务、媒体服务、便民服务等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构建整体服务框架,进一步开发基于移动端的手机应用,按照智慧沈阳建设要求,打造最贴近社区居民的媒体服务、政务服务和民生服务的平台;同步拓展“社区智慧屋”线上到线下服务模式,到20xx年建成300个智慧屋,并以智慧屋为节点,实现“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的社区安全、智慧家居、便民服务等线上功能的线下落地和体验。
3.加快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建设。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和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为支撑,建设统一的集社区政务、公共和商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整合网上服务、服务热线、移动终端、网络电视、自助服务终端、电子显示屏等服务渠道,充分利用“沈阳新社区”、“我的沈阳”智能门户等资源,为社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服务提供统一应用和可扩展支撑,作为各类智慧信息系统的统一入口和信息发布的统一出口,为市民提供“实时在线”的个性化服务,为大数据应用和服务提供社区数据支撑。加快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将政务公开、事项预约、查询咨询代办等服务推送给社区居民。结合“智慧沈阳”重点工程,对养老、就业创业、气象、卫生、文化、教育等社区公共服务进行信息整合、个性化信息推送和智能服务。以社区养老服务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模式为切入点,逐步拓展各类社区服务与智慧社区的融合。(牵头部门:市民政局;配合部门:市大数据局等相关部门及各区、县(市)政府)。
三、实施步骤。
(一)夯实基础阶段(20xx年1月-8月)。在全市选择部分社区作为智慧社区试点。以推进重点项目试点运行为主要目标,梳理各类数据和业务,制定智慧社区建设方案和建设标准体系。初步建成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率先实现民政、残疾事业、就业创业类事项的一口式办理。通过“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发布各类标准化社区事务事项。初步完成试点社区的一口式办理标准化改造和基础信息化设备配套。初步完成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采集试点社区网格基础数据。
(二)完善和试点阶段(20xx年9月-20xx年5月)。进一步扩大智慧社区试点范围,在全市网络基础设施完善的社区逐步推广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完善市级社区网格管理服务平台,加大网格化数据采集力度。建成社区服务综合信息系统,探索引进社区商业服务。
(三)提升和推广阶段(20xx年6月-12月)。在全市推广智慧社区试点成果。社区所有政务和公共事务进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实现跨区域通办。在条件较好的地区探索大数据应用。通过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与健康、卫生、体育、教育等其他智慧系统互联互通,在养老、家政、生活服务等领域与线下实体对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商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出多种品牌社区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智慧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跨部门的市级协调管理机制,市民政局、大数据局负责具体实施,共同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其中,市民政局负责智慧社区重点项目的建设和组织实施,负责“沈阳新社区”政务服务平台的资源整合和推广使用,市大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智慧社区应用平台建设和基础数据的采集共享。各地区也要建立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协调管理机制。
(二)完善政策体系。推动政府引导支持和市场有序参与的有机结合。拓展社区服务范围,在养老、餐饮、娱乐、家政等领域培育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区服务新模式。市、区县(市)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智慧社区建设。同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将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纳入本地区、本部门推进智慧沈阳建设所承担任务中统筹考虑,制定智慧社区具体建设措施。市、区县(市)政府绩效考评部门要将智慧社区建设工作纳入年度政府绩效考评体系。
(三)建立长效机制。将智慧社区建设中需政府投入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加大社区基础信息化专项经费保障,确保社区网络、数据采集、硬件和耗材等专项经费及时到位。完善区县(市)、街道、社区的智慧社区应用考核体制。加大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将“全科社工”纳入年度培训计划,每名社区工作者全年接受智慧社区有关培训不少于30学时。社区内各类平台、系统和网络实行准入机制。加强社区的数据管理,确保社区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和安全性。
根据《关于加快智慧南京建设的意见》、《深化街道和社区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南京市智慧社区建设实施方案》、《高淳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现就我区智慧社区建设提出实施方案如下:
一、建设目标。
在“智慧城市”整体框架下,紧扣全区社区体制改革方向,以居民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将各部门延伸到社区的业务系统进行整合,着力构建覆盖全区、分级管理、上下衔接、基本功能与特色应用相结合的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系统,全力拓展便民服务内容和领域,改进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重构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形态与流程,为广大居民提供政府服务协同化、社区管理智能化、居民生活便捷化的生活环境,切实有效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二、建设原则。
一是统筹规划,分级负责。区主管部门负责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区有关部门、镇和社区负责推广应用并根据实际完善功能。
二是资源整合、条块联动。整合共享全区各级网络、信息资源,纵向实现区、镇、社区所有管理服务事项联通办理,横向实现各部门、各镇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和共享。
三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广。选择典型社区先行试点,完善实施路径和方法,形成长效运营管理机制,加快推广应用覆盖全区。
四是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推进体系,发挥政府在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经费保障方面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建设。
三、任务分工。
(一)提升社区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
1、完成社区信息基础设施。整合社区网络,结合政务外网提升扩容工程,实现区、镇、社区(村)三级联网。提高社区用户互联网宽带,加快推进公益免费wifi网络建设,部署信息显示屏等自助设备。(牵头单位:区智慧办、区工信局、区发改局;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区人社局、区农工委、区气象局、区科协、各镇等。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2、整合共享社区信息资源。完善社区基础信息采集交换平台,融合智慧高淳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数据共享交换标准和流程。结合各部门延伸至社区的工作需求,推广应用低保核对、不动产登记等业务模块,建立社区信息动态交换机制。(牵头单位:区智慧办、区民政局、区发改局;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分局、区司法局、区城管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二)建设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3、建设镇级政务服务系统。实现数据接轨承接,以及系统推广应用,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并以“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为原则,整合各部门业务系统,优化办事流程,实现公共事务通办、联接联办。(牵头单位:区政务中心、区智慧办、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住建局、区分局、区司法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4、建设社区事务支持系统。建设智慧党建,规范综治三级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社区事务协商(投票)、社区志愿者管理服务、社区事务跟踪管理、社区内部协同工作平台及社区日志、台账等应用系统,整合社区党建、综治等业务系统。构建网格化管理体系,实现对社区人员、部件和事件信息的三维、可视、动态管理。(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综治办、区人社局、区计生局、区残联、区分局、区城管局、团区委、区妇联、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5、建设社工工作量化考评系统。依托镇、社区各类系统产生的业务、服务数据,推广应用社工工作考评系统,形成社工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准确、量化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牵头单位:区民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三)深入推进社区信息惠民服务应用。
6、拓展社区信息惠民综合应用。根据社区居民需求,应用如拼车、二手物品交换等符合社区特点的居民互助信息服务。建设社区公益捐助系统,组织和引导针对社区内受灾家庭、弱势群体的公益慈善服务,推进新型社区邻里关系形成。实施社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建设标准化社区文化活动室和星级农家书屋。(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区文广局;责任单位:各有关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7、提高物业管理智能化水平。推进社区安防应急体系建设,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避难场所、民防设施地理位置等方面信息。推进社区车辆智能化管理、水电气远程抄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预警、电梯安全监测等系统建设。(牵头单位:区住房中心;责任单位:区城管局、区民政局、区分局、区气象局、区住建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8、推进社区商业增值服务。围绕社区居民生活需求,规范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开发建设生活信息发布、搜索、交易平台,提供家政、配送、教育、健康等增值服务,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智慧办;责任单位:各镇。完成时间:20xx年12月)。
四、组织实施。
(一)推进计划。
1、调研启动阶段:20xx年5月至20xx年6月。完成对现有社区业务系统和资源的详细梳理,开展建设方案深化设计工作,对接南京已有的统一平台技术标准。
2、试点推进阶段:20xx年7月至20xx年8月。选择信息化基础较好、具有代表性的2个城市社区和2个农村社区进行智慧社区试点运行工作。
3、应用推广阶段:20xx年8月至20xx年12月,根据试点情况对平台进行整改和完善工作,并逐步在全区所有社区的推广应用。
4、持续完善阶段:20xx年1月以后,在继续完善社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鼓励支持社区及相关服务组织创新应用,进一步拓展公共服务与增值服务。
(二)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各镇、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保障智慧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队伍,形成智慧社区建设长效协调推进机制。针对相关工作任务,加快推进智慧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建设,确保平台尽快上线并推广应用。
2、落实资金保障。各镇、各相关职能部门安排专项资金并建立动态保障机制,落实智慧社区建设和维护相关经费。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探索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多方投入机制。
3、营造创新氛围。各镇、各相关部门加强对全区智慧社区建设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支持探索创新特色功能,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完善社区便民应用,因地制宜推动智慧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生法治建设方案范文 大学生法治实践活动策划方案(六篇)
- 留队申请书最长的范本 留队申请书什么时候写(三篇)
- 2023年合作框架协议书(汇总16篇)
- 合同作废协议书(优质8篇)
- 慰问生病教职工简讯范文 慰问生病职工简报范文(三篇)
- 2023年房屋顶账协议书汇总(实用9篇)
- 学生给学校函的范文范本(精选12篇)
- 进口产品维修协议书范本 安装维修及售后服务协议书(八篇)
- 暂时停止合作协议书 暂时停止合作协议书怎么写(八篇)
- 妈妈正在给我讲故事范文 妈妈正在给我讲故事范文大全(5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
相关文档
-
在家里的心得体会及收获(精选9篇)
16下载数 233阅读数
-
最新纪念八一建军节作文(通用19篇)
21下载数 632阅读数
-
担当作为,履职尽责公开承诺书(精选19篇)
38下载数 811阅读数
-
人员配置的报告范文如何写(汇总19篇)
18下载数 195阅读数
-
打扫敬老院心得体会范文(优秀12篇)
26下载数 656阅读数
-
思而不学则殆心得体会及感悟(通用16篇)
15下载数 761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