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信息安全技术基础论文范文(汇总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2:07:20 页码:7
最新信息安全技术基础论文范文(汇总11篇)
2023-11-10 12:07:20    小编:ZTFB

议论是一种通过辩证推理、论证等方式表达观点和见解的文字形式,旨在引发读者的思考和讨论。写总结时可以参考相关范文和经典案例,汲取他人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提供写作指导的典型范文。

信息安全技术基础论文篇一

该方法适用于范围不大的环境下进行探究性的教育改革,它不能够构建其自身的理论体系,但可以对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逐渐的探索研究和改善,从而解决现实问题。其主要有:

1)将教改行动作用于教学之中;

2)对学科非大规模的教改研究;

3)给教师提供灵活的思维和策略;

4)确立积极有效的考评系统;

5)对已经存在问题实施的措施。在运用行动研究法时的特征一是就初中信息技术课堂项目的学习的探究,二是在研究过程中要不断归纳思考。

1.2内容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针对文献进行客观定量的解析。旨在探究出文献内在的情况和形态;使其隐藏的情报暴露出来从而判断发展的趋势。内容分析法本质上是一种非完全定量的研究策略,即通过对目标的文字、各种有沟通价值的信息进行处理从而得到定量的数据,再根据具体的目录分析这些内容,从而判断出信息的具体特性。内容分析法自发明以来就被用于诸如趋势、比较等众多的研究领域。

1.3问卷调查法。

该方法又名问卷法,主要是通过调查者提前准备好的问卷,对随机抽取的对象进行详细的信息了解或者是建议征求。这种方法通常是把要研究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写在纸张上,然后通过走访、寄送、或者实时发放等方式收集信息,该方法要求被调查对象如实填写,并根据这些问卷内容了解所需要的信息。依据调查目的所提出的问题,选择的被调查对象,以及最后对全部信息的汇总处理,是该方法的关键所在。

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研究信息技术的良好习惯,形成信息技术知识的自我学习意识,对信息技术有相当的处理收集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各个学科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都是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所在。而项目教学就是一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积累,多领域的持续高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自我学习生活过程中对老师所教授的项目实现中的内容进行深度实践,从中获得学习的经验,并养成共同学习的意识,从而实现知识的高效学习。项目教学具体的意义体现如下。

2.1增加学生对于学习的趣味性。

项目教学中项目的选择取自实际生活,又运用与实际生活。通过设立高效而又赋予趣味的情景学习,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积极主动的深入进去,从而高效的掌握学习内容。

2.2大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项目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深度掌握信息技术内容,学生可以据此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工具独立完成之后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内容的深度掌握,学生就可以将所学到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从而高效的提升学生关于其他课程的知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们自主性和实践中创新的能力,使他们搜集、处理、判断、利用信息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学生应当作为学习的主体,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新课程这样规定,学生还必须可以充分应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去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必须掌握自我高效学习的能力。由过去非主动式的教学向主动性的自我学习转变。而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实施项目学习的方法,可以极大地帮助学生自我搜集、自我处理、自我应用的能力,还可以便于教师进行更好的教学。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方法还能有助于学对于所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充分掌握,在实践中自我体会,真正做到学为所用。

2.4使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高效结合。

项目的学习首先要创建出行得通的、有趣味性的、跨学科知识的项目,然后使学生在项目完成中使用各种方法和内容,通过与他人合作、相互探讨的方式完成项目内容。在进行项目学习整个过程中,师生都要有结合其他各种学科知识的能力,否则就无法完成有真实价值的项目内容,无法达到项目学习的目的。

在实际项目教学的运用中,有一些问题笔者觉得有必要说明:第一,项目学习的关键所在是项目的选择,在选择项目的时要将所教授的内容、学生的兴趣所在、实践生活三者紧密结合。教师还必须明白项目学习中项目本身并不是脱离教学之外的,相反它其实是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项目教学的时要为学生完成项目提供必要的帮助,比如帮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对项目进度进行实时观察,提供学生必要的建议并进行考评等。第二,项目教学本身就要求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所以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力求在项目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项目的完成。为此,教师需要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进行详细的归集,对于哪些内容是需要其他学科的内容,哪些又是课程的重点,全部事先做好充足准备。第三,项目设计最重要的是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想目必须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选择项目时最好是可以参考学生的意见,教师也最好分配给学生他们喜欢的项目。项目的设计还必须使学生有能力完成的。在项目之后教师应该进行相关的考查和评价。第四,项目的教学对教师在于项目所涉及的内容、教学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整个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主要角色,教师做的应该是辅导帮助,当学生遇到各种问题时,教师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帮助,使学生顺利的完成项目。

项目学习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运用得到了师生们一致的肯定,也获得了很好地效果。项目教学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它既可以根据各种教学内容设立一定的目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出学生传统课堂上培养不出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它能让学生更高效的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

作者:王亚楠单位:安徽省宿州市第九中学。

信息安全技术基础论文篇二

通过对高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实训资源库展开研究,按照三阶段逻辑上升式职业能力需求,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实训项目包,促进了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提升了专业内涵建设,切实提高学生在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创新实践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专业内涵建设,而专业内涵建设的主要方面就是课程资源建设,开发出专业对应工作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需求的实训资源库成为重中之重。如何开发出既符合高职院校专业培养目标需求,同时又符合专业建设实际情况[1]的课程资源成为诸多院校研究的重点。

1以专业实训室为基础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实训库建设。

结合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安全技术专业服务外包产业背景,开展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的实训资源库建设研究。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对服务外包产业背景下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实践技能要求进行调研,明确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开发适合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的实训项目包,形成具有行业特点、专业特色的实训技能模块,具体有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系统、交换机-路由器技术、web安全、网络安全应用系统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实训模块进行教学实践资源开发,形成对应的实训项目包,进而构成内容丰富的实训资源库。利用网络实践教学环境,开发一个集各个项目实训包、案例库、教学课件、实训指导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安全技术实训教学平台。

2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方式组织实训项目包开发。

以信息安全技术模块中常见的防火墙技术模块为例,围绕防火墙技术模块中各个技能模块的内在逻辑关系及学生今后职业能力需求进行组织开发,形成如下实训包内容:

模块1防火墙基本模式实训。

模块2防火墙服务器模式实训。

模块3防火墙高级模式实训。

任务1负载均衡模式配置;任务2双机热备模式配置;任务3源路由模式配置;。

模块4防火墙日志系统实训。

任务1配置日志服务器配置;任务2配置记录上网url配置;。

项目二、网络安全设备vpn实训项目包。

模块1ipsecvpn模式实训。

任务3基于策略静态的ipsecvpn配置;。

模块2复杂vpn模式实训。

任务1sslvpn模式;任务2l2tpvpn模式;。

其中项目一实训包是为了培养学生在防火墙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熟练掌握,项目二实训包是面向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注重培养学生防火墙技术方面的高级技能,能够对多个防火墙设备、防火墙与终端、防火墙与服务器设备进行较复杂的操作。

2.2其他实训项目包的建设。

按照实训项目包培养学生能力从基础,到常用,再到高级的阶段式螺旋上升的能力培养原则,依次开发了堡垒服务器实训项目包、web安全实训项目包、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综合实训项目包的核心实训资源,对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防火墙技术》、《信息安全产品配置与维护》、《网络攻防与实践》、《网络安全管理与实践》等课程提供了主要的实训项目资源,支持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在各个实训项目包开发建设好后,针对学有余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开发适合面向第二课堂、职业技能大赛、创业大赛、创新大赛等活动的综合实训就成为实训资源中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各个实训项目包进行内容整合,形成包含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web安全网关、www服务器等网络安全设备配置与互联,操作系统安全、网站攻防、系统评估于一体的综合实训项目资源。

3结合前沿技术开展软性实训资源库建设。

实训资源库建设除了针对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对应的专业实训室进行硬件设备资源的实训库资源开发,也需要引入前沿技术,进行软性资源库建设。在网络安全系统集成过程中[2],引入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先进理念,开展风险评估中的量化评估研究。将故障树算法引入到该量化评估中并进行算法改进,获得相关知识产权。通过师生共同开发这样的软性实训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开发实训室的研发功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4开发的实训资源库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4.1实训资源库在多个专业中应用。

开发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的实训资源库的多媒体课件和部分实训资源库,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和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相应的专业课程中得到了应用,如基于防火墙技术的课件和实训项目包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防火墙技术》课程中充分应用,在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的《信息安全工程技术》课程中得到更高层次的应用和完善。

4.2实训资源库在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多门核心课程中应用。

开发的实训资源包在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多个核心课程中得到应用。如基于防火墙技术实训、基于网络安全设备vpn实训应用在《信息安全工程技术》课程;基于堡垒服务器实训项目包应用在《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基于web安全实训项目包、基于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网络安全系统的实训项目包应用在《网络攻防实践》。而各个实训资源库又综合应用在了大学生创新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创业策划大赛中。同时这些好的获奖项目又对实训资源库起到了完善的作用。

4.3编写的教材在多个专业课程中应用。

在开发实训资源库过程中,注重记录实训操作,引入相关理论知识。同时结合硬件产品的特性,可以编写相关的实训指导书。这种校企合作编写的《防火墙技术实训指导书》在信息安全技术专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中共同使用,在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的专业选修课中使用,使开发的实训资源得到了共享和推广,通过多轮教学检验,使实训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4.4开展研究获得专利。

通过引入专业前沿技术,进行软性资源开发。在对实验室的信息安全风险系统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发现使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得出的结论只是一个大体方向,并不能具体进行定位。因此教师积极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深入研究,通过建立故障树分析的方法,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进行具体分析,获得关键技术,取得相关专利授权。在这个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又推动了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5结束语。

通过对国家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中的信息安全技术实训室进行软性资源开发,按照工作岗位决定职业技能要求的原则,遵循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规律,按照基本技能——常用技能——高级技能的培养原则,对信息安全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开展实训资源项目包的开发与建设,指导学生在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推动了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实践证明,高职专业实训资源库的建设不仅提升了教师教科研能力,最主要的是促进了专业内涵建设,切实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为高职院校其他专业实训资源库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信息安全技术基础论文篇三

首先就传输技术的产品体积小、功能多、产品一体化的应用特征进行了简单的阐述,而后就同步数字系列、波分复用这两种传输技术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并提出了传输技术在信息通信工程中对于长途干线传输网、本地骨干传输网、无线传输的应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相关的传输技术在信息通信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可更具个性化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tm1为sync精确发送时间,ts1为svnc精确接收时间,ts2为delay_req精确发送时间,tm2为delay_req精确接收时间,dms、dsm分别为主站到从站及从站到主站的传输延时。

t1、t2分别为平均传输延迟和主站与从站之间的时钟偏差,那么有。

三、基于周期通信数据延时的加密策略。

t1、t2均需在同步过程中计算出,且其计算参数和具体应用有关,涉及多方面因素,本质上具有一定不可预测性,可以作为加密密钥的来源。

目前采用ieee1588作为同步算法的主流实时工业以太网均支持基于tdma周期通信方式,以epa-frt协议为例:在具体应用中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划分出不同的通信宏周期,并由同步完成后的主站根据一定的机制把不同的通宏周期分配给不同节点,在此通信宏周期内只有获得报文发送权的节点可以进行报文发送,其它实时工业以太网的周期通信原理基本一致。

平均传输延迟t1和主站与从站之间的时钟偏差t2在同步过程中产生,假设在主站第1次发送svnc同步报文,从站x第1次接收到主站发送的sync报文,并记录下接收时间ts1,此时主站并不知道该时间,从站需要把ts1随第1个delay_req报文发送给主站,主站接收到从站x发送的第1次报文delay_req后提取ts1,并作为第2次向从站x发送报文的加密密钥,从站在收到该报文后利用先前保留的ts1进行报文解密提取相关信息。

此时从站已经获得了可以计算时钟偏差及线路延时的全部参数。

利用公式(3)、公式(4)计算出t1、t2,并与主站时钟同步,开始正常的同期通信。

从站x把计算得到t1、t2,随从站第2需要发送的主报文一同发送回主站,该报文利用ts1作为密钥进行加密。

主站在接收到从站x第2次发送的报文后,记录下接收时间戳,并利用ts1作为密钥提取t1、t2,而此时的t1、t2则作为下次主站发送给从站x报文的加密密钥或主站组播报文中给从站x报文信息的加密密钥,后续的加密流程依次类推,其基本原理如图2所示,在周期通信中,每个通信周期需要更新一次线路延时及时钟偏差,并不需要单独的密钥产生工具。

只需在节点协议栈中各增加一个报文加密和解密模块,由于每次密钥的有效时间最多只有2个通信宏周期(主站发送加密报文,从站发送加密报文),每个通信宏周期可以更新一次各从站与主站通信的加密密钥,且第一次加密成功后,以后所有报文处于加密状态,形成了准闭环的自加密体系,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攻击性。

此加密策略和应用在多种实时工业以太网协议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信息安全技术基础论文篇四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网络信息安全性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有些已经涉及到法律。

网络信息安全,就是确保无关人员不能浏览或篡改他人的信息。

多数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产生都是某些违法分子企图获得某利益或损害他人利益而有意识地制造的。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不仅要杜绝程序性错误,还要通过制度和技术措施防范那些狡猾的破坏分子。

同时,也应该非常清楚地看到,没有一种一劳永逸的阻止网络破坏者的方法。

不同用户对网络信息安全的认识和要求也不尽相同,一般用户可能仅希望个人隐私或保密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不受侵犯,篡改或者伪造;对网络服务上来说,除关心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外,还要考虑突发的自然灾害等原因对网络硬件的破坏,以及在网络功能发生异常时恢复网络通信和正常服务。

一般来讲,网络信息安全包括组成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在网络上传输的信息的安全。

从技术上说,网络信息安全防范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系统、防病毒系统、防火墙、入侵检测、网络监控、信息审计、通信加密、灾难恢复、安全扫描等多个安全组件组成、单靠一项措施很难保证网络信息安全。

因此,网络信息安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已成为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

1.自然灾害。

与一般电子系统一样,计算机网络系统只不过是一种电子线路,网络信息实际上是一种电信号,温度、湿度、振动、冲击、污染等方面的异常因素都可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

网络中心若无较为完善的防震、防火、防水、避雷、防电磁泄漏或干扰等设施,抵御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能力就会很差。

在网络的日常运行中,仅仅由非正常断电导致的设备损坏和数据丢失所造成的损坏就非常惊人。

因为强烈噪音和电磁辐射,比如雷电、高压输电等,也会导致网络信噪比下降,误码率增加,威胁到网络信息安全。

2.计算机犯罪。

计算机犯罪通常是利用窃取口令等手段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传播有害信息,恶意破坏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以致实施盗窃、诈骗等重大犯罪活动。

目前已报道的atm机上的诈骗活动,就是利用高科技手段记录用户的银行卡信息,然后窃取用户存款;还有一些非法分子利用盗窃游戏帐号,进行牟利活动。

3.垃圾邮件和网络黑客。

一些非法分子利用电子邮件地址的“公开性”进行商业广告、宗教宣传、政治蛊惑等活动,强迫别人接受无用的垃圾邮件。

与计算机病毒不同,黑客软件的主要目的不是对系统进行破坏,而是窃取计算机网络用户的信息。

目前黑客软件的概念界定还存在一些争议,一种较为普遍的被接受的观点认为黑客软件是指那些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非法安装并提供给第三者的软件。

4.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小程序,具有很强的隐藏性和潜伏性,常常是依附在其他用户程序上,在这些用户程序运行时侵入系统并进行扩散。

计算机感染病毒后,轻则系统工作效率降低,重则导致系统瘫痪,甚至是全部数据丢失,给用户造成巨大的损失。

1.建立强有力的网络安全体系。

要提高服务器的安全性,就必须建立一个整体的、完善的、强有力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

只有对整个网络制定并实施统一的安全体系,才能有效的保护好包括服务器在内的每个设备。

对服务器而言,安全管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严格保护网络机房的安全,必须注意做好防火防盗,切实从管理的角度保护好服务器的安全;服务器需要长时间不简断地工作,必须为服务器配备长时间的在线ups;加强机房管理,非相关人员不准进入网络机房,尤其是要禁止除网络管理人员授权外的任何人员操作服务器;网络管理员在对网络进行日常维护和其他维护时,都必须进行记录。

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各种安全技术来保障服务器的安全。

目前最常用的安全技术包括过滤技术、防火墙技术、安全套接层技术等。

这些技术从不同的层面对网络进行安全防护,具体描述如下:

1.1包过滤。

在网络系统中,包过滤技术可以防止某些主机随意访问另外一些主机。

包过滤功能通常可以在路由器中实现,具有包过滤功能的路由器叫做包过滤路由器,由网络管理员进行配置。

包过滤的主要工作是检查每个包头部中的有关字段(如数据包的源地址、目标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等),并根据网络管理员指定的过滤策略允许或阻止带有这些字段的数据包通过;此外,包过滤路由器通常还能检查出数据包所传递的是哪种服务,并对其进行过滤。

1.2防火墙。

防火墙将网络分成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两部分,并认为内部网络是安全的和可信任的,而外部网络是不太安全和不太可信任的。

防火墙检测所有进出内部网的信息流,防止为经授权的通信进出被保护的内部网络。

除了具有包过滤功能外,防火墙通常还可以对应用层数据进行安全控制和信息过滤,具有人证、日志、记费等各种功能。

防火墙的实现技术非常复杂,由于所有进出内部网络的信息流都需要通过防火墙的处理,因此对其可靠性和处理效率都有很高的要求。

1.3ssl协议。

安全套接层ssl协议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安全传输协议之一。

它作为web安全性解决方案最初由netscape公司于1995年提出。

现在ssl已经作为事实上的标准为众多网络产品提供商所采购。

ssl利用公开密钥加密技术和秘密密钥加密技术,在传输层提供安全的数据传递通道。

安全系统的建立都依赖于系统用户之间存在的各种信任关系,目前在安全解决方案中,多采用二种确认方式。

一种是第三方信任,另一种是直接信任,以防止信息被非法窃取或伪造,可靠的信息确认技术应具有:具有合法身份的用户可以校验所接收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并且十分清楚发送方是谁;发送信息者必须是合法身份用户,任何人不可能冒名顶替伪造信息;出现异常时,可由认证系统进行处理。

3.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网络安全技术,目的是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及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如记录证据用于跟踪和恢复,断开网络连接等。

实时入侵检测能力之所以重要,首先是它能够作为防火墙技术的补充,弥补防火墙技术的不足,能对付来自内部网络的攻击,其次是它能够大大缩短“黑客”可利用的入侵时间。

人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安全只是相对的,永远也不会有绝对的安全。

随着网络体系结构和应用的变化,网络会出现新的风险和安全漏洞,这就需要人们不断地补充和完善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最大限度地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马宁.《谈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及对策》,《辽宁警专学报》,2007年第2期.

[2]扬吏玲.《网络信息安全探讨》,《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信息安全技术基础论文篇五

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企业认识到依靠传统工作方式无法更好的适应当下工作与社会环境,需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积极主动进行变革,应用新技术,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1电厂自动化及其现状。

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为电力企业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将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于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也是推进企业实现可待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电厂自动化技术经过多年应用发展,应用范围越来越大,应用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从技术应用结果可以看出,自动化技术显著提升了电力企业管理水平与生产效率。从而间接的为社会稳定与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随着社会发展,人们认识到节能与环保问题严重性,依靠传统生产方式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提升电厂自动化水平,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自动化水平提升能够改变工作模式,工作效率提升,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目标就能够实现。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电厂生产与管理工作中,可以对电厂生产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对数据进行处理,能够就异常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并且通过合理的方式提醒工作人员,确保生产流程能够正常开展。

2电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ecs系统属于分布式系统类型,其作用在于实现电厂管理工作信息化,工作要求不同,系统方案也会存在差异。常见方案如依据工艺流程组网或者是依据电气分段组网。就后者而言,基站控制层有维护工程师站,转发工作站,系统服务器等。服务器主要功能是存储与处理系统通信产生的数据。工程师工作内容则主要是组态与维护,操作员站主要是提供人机交互平台,系统内部数据实现交换则依靠转发工作站。该种方案优点体现在实用简单,维护工作开展方便,现场总线布线工作开展方便简单,间隔分明。依据工艺流程组网,站控层结构与电气线网方案下结构是一样的。通信控制层,主控单元分配原则和dcs系统是相同的,均依据工艺流程进行分配。保护设备与生产流程关联较少。访类型方案特点体现在和dcs工艺流程存在密切联系,主控单元与cpu能够保持一对一通信,可靠性高并且实时性好,通过通信方式对设备进行控制,其不足体现在系统复杂。dcs,plc大多是由商家开发的软件与硬件组成,彼此之间构成独立体系,而自我保护措施的实施,导致彼此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交流,通信方面只能凭借网关。不同系统之间如果需要进行互联,需要开放软件接口,用户投资就会增加,因此信息会与自动化水平就会受到影响,需要在后期的'应用中不断完善,从而促进其发展完善。fcs控制技术应用于其中,在该系统中信号是一对多双向传输方式,数字信号精度高,可靠性高,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处于可监控状态。用户可以选择需要的设备进行互联,智能仪表可以实现的功能包括通信,控制,运算等。fcs缺陷体现在,通讯协议不统一,现场总线通讯速度比较低,能够联接的设备比较少,不支持非智能仪表工作。企业需要更换非智能仪表从而增加成本投入。总线能够为企业带来效益但是某些情况下无法为企业带来整体效益,因此在管理工作方面需要和其它管理系统结合。无线电技术应用于电厂自动化工作中,利用无线电设备在一定频率范围内将电子信号进行转换以无线波形式传播。控制系统则安装无线接收装置并对信号进行转换,从而确保系统信息传递畅通无阻,确保监视与控制功能的实现。

自组织网络,该种形式下,每一台设备都可以成为附近设备的路由器,当其中某一台设备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其它设备继续传送工作,系统从而有了更多的通信路径,信号传输可靠性得以提升。当网络与环境出现变化时,网管与设备能够及时协调工作,确保数据可靠性,同时使功耗降低。在蜂巢网络模式下,信号在发射塔之间传递,从而实现通信,扩大服务面积则可以通过增加发射塔数量来达成目标。无线以太网技术在数据传输速度方面能够达到有线连接的标准,信号可以穿越实体物理阻碍。当设备彼此间距离近并且功率低时,无线以太网工作状况良好。

3电厂自动化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电厂自动化水平的提升需要网络信息技术,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发展,电厂自动化工作中应用的信息与网络技术越来越多,自动化水平得益于技术应用实现提升,而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逐渐弥补不足,得以持续完善发展从而又为电厂自动化水平提升提供支撑,二者形成良性循环。电力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成为了一种必不滑可少的能源,国家加大了对电力设施建设的投入,信息化建设工作正处于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性能提升为网络信息化水平作用发挥奠定了基础。电厂自动化建设工作开展应用网络与信息技术是发展的必然,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提升,用户体验良好好,生产成本得以控制的共赢局面。

4结束语。

电厂自动化是电厂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同时在自动化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应用其它技术为其提供相应支撑,比如网络与信息技术,将二者有效融合到一起,为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信息安全技术基础论文篇六

摘要:数字时代的来临使得信息化建设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计算机网络安全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可避免地也面临了更多的挑战,而虚拟网络技术作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核心内容,因其安全可靠、方便延展以及成本低廉的优点逐渐引起了相关研究者的关注和重视。鉴于此,文章展开了对于虚拟网络技术的研究和分析,首先简单介绍了虚拟网络技术及其具备的各种优点,然后详细介绍了虚拟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最后阐述了虚拟网络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研究本课题的学者们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虚拟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应用;可靠性。

1概论。

1.1虚拟网络技术简介。

虚拟网络技术是虚拟网络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内容,其原理是在公用网络上搭建特殊的网络的方法。虚拟网络技术是网络中的随意两个节点相互连通的状态,不同于过去的那种特殊网络中的端到端的物理链接线路,它是搭建在公共网络服务商提供的专用网络平台上面,使用者需要的信息的传递一般是由逻辑链接线路实现的。虚拟网络技术可以更加方便地完成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传递,成本不高且可以为用户带来非常大的效益,传输环境安全可靠。从现实的角度来分析,虚拟网络技术能够很轻松地将用户和相关信息联系起来,保证互联网稳定运行的同时充分保证了传输数据的安全性。虚拟网络的主要技术涵盖了隧道技术、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以及密钥管理技术,其中最重要和关键的技术之一就是隧道技术,其完成了局域网数据包再次打包的过程,通过把数据传输到数据包中的方法,使得再次密封以后的数据能够非常安全地进入到互联网中完成传输的过程,以此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加密技术也是虚拟网络技术中比较重要的技术,其通过加密的方法来为数据包添加一层保护屏障,使其更加安全;身份认证技术通常会使用用户名称和密码两种认证方式来确认访问者的身份,以此保证信息的安全;密钥管理技术的重点是确保公共数据在互联网的传输过程中能够安全可靠。无论哪种技术,都是以保障数据信息安全传输为前提的。

1.2虚拟网络技术的特点。

虚拟网络技术能够通过各种方法来保证特殊网络的安全性,这一特征非常有利于公司财务管理系统、高校数字图书馆以及公司内部信息通路等建设。虚拟网络技术也具备很强的精简功能,可以有效避免传统网络中铺设专门线路的人力和物力,节约了大量的资源,同时避免了物理线路随时可能出现问题的现象。虚拟网络技术的搭建设备比较简单,成本低廉,同时具有特别好的延展性,一定程度上为相关学校和公司降低了建设成本,同时带来更多的效益。与此同时,虚拟网络技术操作简单且安全,管理员可以轻松设置和管理用户权限,以此来保证学校和公司内部信息的相关权益不受侵犯。虚拟网络技术具备的这些优点使得其在现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得到了更宽泛的应用,并在未来的很多年内都将成为信息行业的重点研究对象。

2虚拟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2.1虚拟网络技术在企业部门与远程分支部门之间的应用。

现阶段,虚拟网络技术被非常多地使用在公司总部门与远程分支部门之间,此范围的使用叫做虚拟局域网。员工会根据虚拟网络技术完成对每个地区的公司分支的远程沟通和操作,同时这些公司分支的局域网彼此之间也是相互连接的,他们可以实时共享和上传各种公司内部相关信息,一般在跨区域和非常大的跨国公司中会用到这样的虚拟局域网络。网络工具在虚拟网络里扮演了特别关键的角色,因为硬件式的虚拟网络工具的加密性能高,且可以适当调整和优化公司的信息资源,所以这种硬件式的虚拟网络设备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比较多的应用。

2.2虚拟网络技术在公司网络和远程员工之间的应用。

国内的很多公司,特别是那些以采购和销售为主要运营项目的公司,对于虚拟网络技术有着更加大面积的应用,这时候的虚拟网络技术主要应用在公司网络和远程员工之间,此技术方便了员工及时分享各种公司内部的数据信息,以此进一步增强了工作效率。虚拟网络技术的服务器一般设置在公司总部,总部根据安装互联网防火墙等方法来完成每个分部门的互联网出口关的控制,而业务网点和移动办公的用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从客户端来登录,以此越过防火墙的阻拦。虚拟网络技术是虚拟的网络接入工具,在安全性能方面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信赖,且不需要很大的投入。

2.3虚拟网络技术在公司和公司客户之间的应用。

虚拟网络技术也在公司和公司客户、公司和合作伙伴、公司和供应商之间得到了非常大面积的应用。公司要想长久地生存和发展,一定会在寻求合作关系的过程中找到很多客户、合作伙伴以及供应商,业务量的持续增加势必会增加更多的业务数据,如果能够有一个虚拟网络平台来上传和分享这些数据,对于公司和其合作伙伴来说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如果一些数据是公司内部的机密文件,为了阻止其他人的访问,可以通过设置防火墙的办法来实现,这样分层次的访问方式帮助公司解决数据共享问题的同时,也保护了公司的合法权益。

3虚拟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公司信息化技术和宽带技术持续发展和进步的大环境下,虚拟网络技术也有了非常大的突破和发展,虚拟网络技术的可靠性能、稳定性能以及安全性能都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成熟。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因为电信产业的衰落而被慢慢转移到了虚拟网络技术之中,这也就是虚拟网络技术慢慢成为信息产业的新兴力量的原因。虚拟网络产品也随着人们的需求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具体,添加了防火墙的虚拟网络产品和复合型虚拟网络工具是现在用的比较多也比较热门的,所以,虚拟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会更大范围地得到普及,并且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都会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重点研究内容。

4结束语。

综合以上分析内容,虚拟网络技术的存在和发展大力推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进程,数字时代的大环境下,如果对于虚拟网络技术的各种优点加以充分利用和更深入地研究,一定会在短期内使其达到质的飞跃。传统的网络信息技术面对的主要难题就是信息安全存在隐患,系统运行过程中经常因为一些小的瑕疵而出现运行不畅的问题,这就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而虚拟网络技术非常具体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是该技术具备非常强大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原因,只有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才能为用户带来好的使用体验,才能为公司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易平.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的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的应用[j].电脑迷,(07).

[2]白斯日古楞.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虚拟专用网络技术的运用分析[j].信息通信,2016(11).

[3]郭伟琦,孙健国.虚拟专用网络技术与应用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5(03).

[4]毕莹.如何加强虚拟专用网络安全[j].赤子(中旬),(07).

[5]卢妍辉.在高速公路中如何有效实现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的应用[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04).

[6]马光,杨大全.虚拟专用网络(vpn)的研究与实现[j].基础自动化,(05).

信息安全技术基础论文篇七

通过气象网络安全方面的建设,首先要加强本部门业务科技人员的安全意识,制定规范、严格的流程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做到责任明确,通过网络硬件设备记录详细的网络访问行为,通过安全审计功能,能及时发现不文明的网络行为。通过定期的组织信息安全方面的培训,对气象部门网络和个人电脑、服务器的关键点进行长期信息收集、分析得出薄弱点和加强防护之处提高网络安全的效率,规避风险。

图1漳州市气象局网络结构图。

参考文献。

[1]林志雄等。地理知识云服务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方案设计与安全功能逻辑评估。互联网论文库。

[2]陈进等。浅析信息安全风险与防护策略[j].福建电脑。,27(8)。

[3]蒋志田等。电子政务系统安全问题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邮电大学。,15(13)。

信息安全技术基础论文篇八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与应用是二十世纪人类最重要的两项科学成果。它们的出现,深深改变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对人们的思想和精神领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信息时代,网络上的海量信息极大地改善了人们工作条件,原本困难的任务变得简单,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威胁。每年因为网络信息安全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数以亿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日渐凸显,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加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避免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互联网信息使用安全是当前it产业重点研究的课题。

1.1互联网本身特性的原因。

互联网具有着极为明显的开放性、共享性和自由性特点,正是这三种特性,赋予了互联网旺盛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但同时,这三个特点也给互联网信息安全带来了隐患。许多不法份子利用互联网开放性的特点,大肆进行信息破坏,由于互联网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用户的计算机使用行为还很不规范,缺乏安全防范意识等,这些都给不法份子进行违法活动创造了机会。

1.2行为与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行为和计算机病毒、木马等是现阶段计算机安全最主要的两大威胁。所谓,是指利用计算机知识、技术通过某种技术手段入侵目标计算机,进而进行信息窃取、破坏等违法行为的人。本身就是计算机技术人员,其对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安全防护措施等都较为了解,进而能够通过针对性的措施突破计算机安全防护,在不经允许的情况下登录计算机。目前就世界范围而言,数量众多,规模庞大,有个人行为,也有组织行为,通过互联网,能够对世界上各处联网计算机进行攻击和破坏。由于计算机用途广泛,行为造成的破坏结果也多种多样。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特殊的计算机软件,它能够自我复制,进而将其扩散到目标计算机。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计算机病毒种类繁多,且具有极强的潜伏性和破坏能力,所以很难对其进行防范。而计算机病毒一旦进入目标计算机就会自动运行,对计算机上的文件信息按照程序预设步骤进行删除、篡改等。计算机作为信息存储、运算处理的电子设备,其上的信息一旦受到破坏,计算机将无法正常工作。有的病毒甚至会对计算机硬件造成损坏,使损失进一步增加。

大规模爆发的“熊猫烧香”病毒就是病毒家族中的一个突出代表,它本质上是一种蠕虫病毒变种,在传播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变种,使得查杀难度大幅提高。“熊猫烧香”的主要危害是让计算机发生蓝屏、死机、频繁重启乃至数据损坏等。由于病毒发作后电脑中会出现大量带有“熊猫烧香”图标的文件,所以人们将其命名为“熊猫烧香”病毒。“熊猫烧香”病毒的大规模发作,给社会生产、人们生活造成了严重妨碍和巨额经济损失。故而,人们将“熊猫烧香”病毒列为全球十大计算机病毒之一。“熊猫烧香”病毒以计算机上的可执行文件和dos下的应用程序文件为目标进行感染,这些文件被感染后,如果计算机用户启动这些文件,就会自动连上互联网并下载病毒。“熊猫烧香”病毒的一旦感染计算机就会入侵计算机上的防火墙软件和病毒软件,使其失去应有机能,同时,病毒还会将计算机上后缀名为“gho”的文件删除,这样一来,即使计算机用户之前用ghost软件进行过备份,但由于备份文件被删除也会无法恢复系统。

2.1信息加密技术。

信息加密技术是针对计算机信息窃取问题而开发、设计出来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计算机信息遭受窃取,是主要的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类型。无论是经济信息、军事信息还是个人隐私,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不法份子窃取,就会给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或是个人切身利益造成严重威胁。为此,人们开发出信息加密技术,将存储在联网计算机上的文件信息按照某种方式予以加密处理,这样一来,即使信息被人窃取,其中内容也不会为人所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安全。由于信息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信息加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尽管具体技术各有不同,但其本质还是较为相似的。无论哪种加密技术,都属于主动性安全防御措施。该技术通过安全认证的方式构建起信息安全防御机制,保证网络电子信息的机密性。一般是通过某种加密算法,将原本的信息由明文转为密文,使用者必须按照对应的密匙将密文转为明文后方可知悉其中的具体内容。现阶段信息加密技术主要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两种。通过有效的加密技术与客户的密码相配合,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水平。

2.2防火墙技术。

为了有效防范来自网络的`威胁,现在的计算机普遍采用防火墙进行防范。该技术通过在网络和计算机接口间建立起一套甄别机制,仅允许符合预设标准的安全信息通过,由此将不确定或是非法登录请求隔绝在计算机之外,从而保证计算机上的信息安全。

2.3防病毒技术。

病毒防范技术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查找、判断病毒程序,二是实现对病毒程序的删除。其中,如何及时、准确查出病毒程序是技术的基础。由于病毒种类繁多,兼之许多病毒具有变种、伪装、隐藏的能力,从而使得病毒的查找难度很高,要切实做好病毒程序的查找,病毒库的建立与更新是关键。反病毒软件配套的病毒数据库,必须实时保持更新,只有这样,才能针对病毒做出有效反应。

3、结束语。

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斗争也日趋激烈。无论是技术、病毒技术还是计算机安全防护技术,本质上都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个分支,是科学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的表现形式。作为互联网行业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到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计算机安全防范技术研究力度,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实现信息安全防范技术的升级换代,使用更加安全有效的网络信息方式,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程常喜.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j].电子商务,(3):36.

信息安全技术基础论文篇九

并且,传输技术也随之在进行着不断的发展与更新,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

在通信工程中使用传输技术有利于通信工程的建设,提高信息通信的质量。

本文先就传输技术的特征进行了简单的阐述,而后就同步数字系列、波分复用这两种传输技术进行了分析与对比,并提出了传输技术在信息通信工程中对于长途干线传输网、本地骨干传输网、无线传输的应用。

信息安全技术基础论文篇十

(一)档案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档案信息安全的必要性。档案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历史记录,承载着“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现实”的重要作用,与其它普通信息截然不同的是,有相当数量的档案信息涉及国家机密,关系国家安全,其中包含着国家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敏感、机密信息,一旦这些信息外露流失或者被非法利用,都将为对国家、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与损失。因此,任何时期都必须档案信息安全工作。

(二)信息化时代的信息安全现状决定了档案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文明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发展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由于数字网络环境的不安全、不稳定,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在一定程度上,网络的共享性、开放性决定了其脆弱性,数据丢失、病毒侵害、载体霉变、传送失密、有意破坏、人为损害等,都对档案信息安全带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由于档案信息以一种虚拟形态担负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其真实性、完整性都受到了严重威胁,这就对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提出了非常迫切的.要求。

二、档案信息安全的基本要求。

(一)真实性。对电子档案的内容、结构、背景等信息进行鉴定后,确定其与形成时的原始状况相一致。

(二)完整性。档案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偶尔或者蓄意删除、修改、伪造、乱序、重放、插入等破坏和丢失。其中,包括电子文件个体的完整性;电子文件各个要素完备不缺;围绕某项职能或活动形成的所有电子文件的数量齐全、关系清晰,相互之间能够按照原生次序有机联系为一个整体。

(三)可用性。电子文件具备可理解性和可被利用性,包括信息的可识别性、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载体的完好性和兼容性等。

(四)保密性。档案信息在存储和利用过程中只为合理授权的用户所用,而不能泄露给非授权用户。

(五)可控性。档案信息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对其流转过程进行严格的前端控制和过程跟踪,从而确保访问档案信息的主体、内容、方式和过程的合理性。

(六)可追溯性。档案信息的流转过程中,确保参与者的身份及其交互行为的不可否认性,均无法隐匿曾经发送或接收过档案信息的行为,从而促使档案信息的发送、利用等具备可追溯性与可信度。

三、提高档案信息安全的原则与措施。

(一)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尤其要事前分析各种安全风险,建立预警、保护、检测、反应、恢复的安全保障机制,主动发现和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有效保障档案信息安全,将各种安全危险拒之门外。

2.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的原则:网络环境下“防火墙决定一切”的观点曾经十分流行,其实档案信息安全并非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同时还要做好档案信息安全的管理,建立健全安全保障管理体系。

3.坚持内部防护与外部防护并存的原则:一般情况下,档案信息安全往往格外重视病毒入侵、hacker进攻等外部因素,对于“祸起萧墙”的内部因素却容易成为“真空地带”。因此,在通过各种措施加强外部防护的同时,档案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内部防护,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完善措施,重视内部安全。

(二)措施与建议。

1.管理层面:一方面要加强宏观管理,档案信息安全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组织协调机制等,加强档案信息安全的宏观管理;另一方面要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包括安全审查制度、备份恢复制度、应急处理制度等在内的管理制度体系。

2.技术层面:一是要设立防火墙,防火墙是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第一道屏障,可以组织来自外部的攻击,过滤掉不安全的服务请求和非法用户的进入。二是要加强入侵检测,对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关键点的信息进行手机、分析和处理,监控可疑链接和非法闯入,并做出反应提醒档案工作人员。三是要强化信息加密,档案部门可以根据档案信息密级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密匙进行加密。四是要防护病毒。设置网络防病毒软件控制中心,定期检查、更新病毒库,峰值网络hacker等对档案信息造成损害。五是设立加强访问控制,利用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的方式,使得特定用户可以通过和发放时进行防卫和利用电子档案信息,并有效预防无关人员和非法人员对电子档案信息的接触、利用,切实提高安全性。

3.人员层面:一方面要牢固树立档案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是保障档案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础之一,由于工作原因,档案人员往往是最早、最快、最方便接触到档案的人员,因此必须通过完善责任追究、加强保密培训等多种措施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要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尤其是要结合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加强档案人员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学习与培训,促使档案工作人员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下档案工作的新要求。

信息安全技术基础论文篇十一

摘要: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包含计算机病毒、木马、入侵等在内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给信息时代的人们敲响了警钟。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活动成本,使原本复杂、繁琐的工作变得简单易行。但互联网开放、自由的特点又使得其不得不面临许多问题。文章围绕基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计算机应用进行探讨,分析了当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主要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技术,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知识,规范使用计算机,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水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