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建设美丽乡村成果报告范文简短(大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2:31:50 页码:12
2023年建设美丽乡村成果报告范文简短(大全13篇)
2023-11-13 02:31:50    小编:ZTFB

报告的主要目的是向相关人员提供准确和详尽的信息,以便做出决策和行动计划。编写报告时要注意统一格式,包括字体、字号、行距等,使报告整体看起来规范美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供参考和借鉴。

建设美丽乡村成果报告范文简短篇一

前川村是xx镇政府所在地,毗邻g205国道,其驻地建成区包括前川、上村、立新等自然村,人口642人,耕地面积546亩,茶园面积560亩,20xx年农民人均收入16854元。

(一)规划先行,认真开展好谋划工作。结合xx镇建成区范围具体情况,我们对镇区所辖的村民组进行实地走访,确定了“一心两轴四区”的规划结构,并确定了村口古林公园建设等17个具体建设项目。

(二)发动群众,全面拓展好民意基础。把群众意愿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镇村分别组织召开党员会议、代表会议(党代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户主会议,共同商讨建设事宜,充分发动广大村民开展“一献四捐”活动(献智、捐钱、捐物、捐地、捐力),群众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普遍提高。活动中共收到捐款67人,捐钱2.6万元,捐地5.3亩,捐石板石头35方、水泥6吨,捐技术工28个。

(三)清洁家园,为美丽前川建设起好步。前川村内卫生一直不太理想,特别是村内的前川河,从里田开始,流过7个村民组,村民聚居较多,河道垃圾屡禁不止,群众对环境卫生治理意见很大。利用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镇村把河道垃圾综合治理作为“两治理一加强”的开局工作,通过调整加强保洁员队伍和发动村民“一户一人”出工整治,河道清洁效果立竿见影,村民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信心大大增强。

(四)明确职责,确保工作推进有力有序。xx镇把4个方面17项具体建设任务分解到各部门,确定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将镇区保洁等工作安排到农商行、卫生院等6个镇直单位和沿街店面业主,实行“卫生、交通、安全”“三包”。党委班子按需及时召开调度会和镇村组联合会议,动态调整工作部署,有效推动了工作开展。

(五)上级支持,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步伐。一是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和市、县美丽办多次到前川建成区指导工作,通过实地探访,对各个有问题的点提出具体整改建议,并将其他区县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传授给我们,对前川美丽乡村的建设和保护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二是财政部门对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给予支持,并根据上报的项目建设计划和工程进度,加强对工程款的支付监管,督促资金全部使用在美丽乡村的建设项目中。三是住建部门多次派人到现场对污水处理、卫生改厕、河道清理等进行实地勘察,通过入户走访征求村民建议,从而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配合。

(一)村庄环境整治方面:公园基础设施以及绿化已完善,300米林间小路硬化完毕,古树保护已挂牌。前川河道内垃圾已清理完毕,两侧河坝水埠头修建和护岸整治已完成,安排保洁员4名,垃圾桶已购买并安放。村内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乱拉乱接问题的政治已完成。

(二)村庄环境绿化方面:村内绿色植物花草种植、小花坛等建设已完成。

(三)村庄亮化方面:村口公园、路边布点安装路灯31盏。

(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农贸市场以及停车场建设完毕,并对外进行店面招租。600平方米地面硬化已全部完成,8套健身器材已购买并安装完毕。

(五)镇标识牌建设以及东干沿路的整治。镇标建设已完成,东干沿路两侧河沟整治完成。

(六)xx展示馆建设。展示馆房顶换瓦,腐烂木构件更换,墙体整修已经完成,馆内陈列“xx—养生小镇”优秀摄影作品,展现我镇自然风光、地域特产、文物古迹、风土人情,体现了村民共享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七)旅游公厕建设及农户改厕。旅游公厕建设已完毕。已完成改厕56户、露天粪坑12户已拆除。

(八)污水处理方面。铺设dn500波纹管60米,dn400波纹管90米,及pvc管500米,检查井15座,大小三格式污水处理设施6座。

(九)村内道路硬化。村内道路硬化已全部完成。(包括主干道路硬化1800余米,鹅卵石铺路200余米,入户小路硬化1000余平方米。)。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虽然我镇进展较快,各项主体工程和整治工作都在稳步推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村民对环境整治工作的认识还不足,乱堆柴火、随意摆放物品、乱扔垃圾的问题反弹严重。二是个别农户改厕中支持和配合度不高,导致一些改厕工作推进缓慢,难度增大。三是个别村民的主体责任感和参与度不强,卫生意识不高,随意乱扔垃圾现象时有发生。四是个别党员干部先锋带头模范作用未成分发挥。五是长效机制虽已具备基本雏形,但仍需完善。

1、不断完善投入机制。通过财政投入、项目整合、招商引资、社会帮扶、农民自筹等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不断加强后续资金投入,以维持美丽乡村建设中日常的卫生保洁和工艺设施的`维护修理。

2、注重发展产业引导。立足我镇区位优势,以建成区内现存的“老粮站”为旧址,通过盘活国有资产的方式,紧扣“xx养身小镇”品牌,打造具有村庄特点的民宿度假区。

3、探索建立长效管护机制。通过开展“美丽庭院”评比、文明家风家训征集等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改变落后、陈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乡风文明,让群众真正认识到自己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人”,自觉地参与到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来,共同维护好美丽乡村良好形象和建设成果,促使整治工作常态化。

建设美丽乡村成果报告范文简短篇二

(一)基本情况:柯村镇驻地建成区位于黟县柯村镇域中部(主要包括竹一组、竹二组、柯上组、柯下组)。包括142户,586人,境域内旅游资源丰富,其中皖南苏维埃政府(柯村暴动)旧址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山市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2007年被列为安徽省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被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列为市委党校主体班室外教学点,2016年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柯村盆地油菜花被誉为“中国十大赏花地之一——黄山40万亩油菜花代表地”、皖南最大油菜花盆地,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油菜花节,成功举办了2015年首届中国油画名家“走黄山、进柯村”写生创作和年举办的“梦幻黄山、礼仪徽州”第六届中国黄山油菜花摄影节暨第六届柯村油菜花节启动仪式等大型活动。

(二)建设情况:整治方面,改造街道立面11户、改厕59户、整治乱搭乱建整治10处,拆除房屋3户,清理横幅、广告100余处。提升方面,先后完成河道清淤、河堤步道、河堤护栏、观光亭和旅游停车场、旅游公厕建设,修建一批竹篱笆、花坛、亭廊、健身广场等。治理方面,铺设污水管网4500余米,建设污水处理终端2处,建成区142户,生活污水处理129户,处理率达到90%以上,其中77户已接入终端处理,散户处理52户,完成“三线”下地2700余米,更新一批垃圾收集转运设施。

(一)基本情况:翠林村位于柯村镇西部,距政府所在地10公里,东接柯村镇东坑村,南靠祁门,西接柯村镇宝溪村,北临石台,三县交界,辖4个村民组,共计135户513人。村域面积8219亩,其中山场面积7000亩,茶叶面积600亩,水田面积680亩,森林覆盖率达83.47%,是一个以茶、粮、林、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的`农业村。2016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10.4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50元。2013年列入中国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录。

(二)建设情况:实施了村内房屋、道路、河流整治工作,修复环村古水系1600多米,完成“三线”下地360米,提升了传统韵味;新建村口停车场、徽派垃圾房4座及公厕1座,改厕82户,打造文化墙13幅200平米;建成综合服务大楼,村庄新建2086米污水管网铺设,新建2处污水处理终端,翠林中心村135户,生活污水处理122户,其中90户接入终端处理,散户处理32户处理率达到90%以上。

(三)产业发展:翠林村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综合改革,采取山场、耕地股份合作等多种手段盘活村集体资产,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截止2016年底,村集体拥有结余资金71.48万元,经营项目主要包括生态养殖、农业种植、集体林场等。201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4万元。翠林村与黄山国大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股份制合作方式养殖皖南花猪、柯村黑猪,建成后基地总面积约400亩,饲养皖南花猪、柯村黑猪共计年出栏5000头。村委会带领群众流转土地进行生态种植,发展苗木基地80亩、种植莲藕60亩、种植有机大米100亩、种植常规大米253亩。依托杨梅坞集体林场,继续改造低产林200亩、更新造林380亩。

1、加强领导,推行包保制度。实行党政班子成员分成2班,分别包保翠林村和柯村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分段分区与村干部一起包保到村到点,采取领导包保,落实责任到人。

2、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最美庭院”、“最美家庭”、“最美家风”、“我眼中的美丽乡村”美文美图等评比,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不断扩大群众知晓率、参与度和满意度,形成“全民重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3、加强对接,迎接省市验收。做好各处重要节点打造方案,推进各项项目收尾,加强与各部门对接,完善档案收集,抓紧补缺补差,完善后期工作,做好迎接省市验收准备工作。

4、完善机制,做好后期管理。结合民生工程、“八小”水利工程、“一事一议”等项目,探索建立美丽乡村长效管护机制,做好后期管护,达到布局美、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风尚美要求;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推进、分级(组)负责的工作推进机制。

建设美丽乡村成果报告范文简短篇三

9月23日,xx市xx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颜谦到荷塘街道金群村(群力片)指导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区新农办、经开区发展投、荷塘街道相关负责人参加。

原群力村负责人介绍到,2016年金群村(群力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村道路亮化工程和环境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目前,村级活动中心报批手续已完成,报建资料尚在审核之中,地勘资料已送市规划设计院,基础图纸和主体图纸均已送审,文化广场的建设需请经开区发展投定点后建设。

当天,颜谦传达了区委书记胡海军的重要指示,并就下阶段的工作提出了四点要求,村部建设的进展情况要向街道党工委书记汇报,基础建设按棚户区的价格办;文化广场的建设要请经开区发展投负责人落实到位,确保11月前完工;基地的亮化、美化及环境整治的实事工程要按要求进行,同时集中精力打造好现有办公场所,要请区新农办主任负责做好全面验收资料,协调工作请区驻村干部负责,并进行情况汇报。

建设美丽乡村成果报告范文简短篇四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本文是关于关于县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学习。

按照年度工作安排,近期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就我县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调研。调研组深入冷水、仓上、西营、茅坪、中厂、构扒等6个镇及15个村,通过走访、座谈、听汇报、实地查看等形式,重点了解我县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一年来的成效和问题。在每个被调研的镇,组织召开了由党代表、人民代表、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还组织召开了有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和参研委员参加的专题研讨会,就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又组织驻白市政协委员赴汉阴县实地考察调研美丽乡村建设。现根据调研的情况,形成报告如下:

20xx年6月,县委、政府印发了推进美丽乡村工作方案,全县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各镇、各部门按照方案要求,积极组织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乡村面貌深刻变化。走进11135示范村,整齐的楼房、平整的街道、漂亮的路灯、郁郁葱葱的绿化带、各式各样的文化健身设施、幸福健康的居民生活,处处都展现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丰硕成果。

二是卫生环境整体向好。美丽乡村工作开展以来,县财政按人均10元标准补贴镇级环卫经费,镇级卫生经费困难的局面有所缓解。各镇垃圾车、垃圾池、垃圾箱的数量快速增长,保洁员队伍不断壮大,镇村垃圾收集清运工作逐步规范。通过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从严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全县群众环卫意识不断增强,镇容村貌今非昔比。

三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项目争取力度不断加大,全市15个两场(厂)建设项目,我县就有8个。构扒、中厂两处垃圾压缩转运站已完成站房建设,机械设备已进入购置程序;构扒镇污水处理主管网已完成铺设,分管网正在抓紧实施;茅坪、冷水的污水处理厂以及茅坪、冷水、西营的垃圾填埋场,初步设计审查已经完成。其中冷水污水处理厂的配套工程跨河大桥已经完工。全县通过实施两场(厂)建设、文体广场建设、道路硬化工程、美化亮化工程等措施,集镇功能不断完备,人居环境逐步得到改善。

全县美丽乡村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亟需在以后的工作中克服和解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一)统筹规划不够,乡村建设亟待规范。

全县11135规划区域的建设较规整。而在面上,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没有依法管理、系统管用的手段和措施,农户自建房及圈厕建设等,随心所欲的现象较严重。再加之,路桥、河堤、公厕、活动广场等公共设施建设也有不尽合理和不够协调的地方,甚至还存在浪费投资的情况。因此,统筹规划,势在必行。

(二)工作方案不完善,体制机制运行不畅。

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是去年6月份出台的。调研组认为,当时的本意是侧重推动环境卫生整治。而国家《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是今年4月29日颁布的,从20xx年6月1日开始实施。用新的标准来衡量我县去年的方案,无论是工作内容还是建设标准,都需要进行大的调整和补充。同时,原《方案》确定的运行机制也不太顺畅,把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双创办,而省市美村办都设在农业部门,上下沟通协调工作多有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三)工作进展不平衡,抓点示范力度不够。

从实地调研情况看,工作进展不够平衡,整体推进依然缓慢。按照抓点示范、有序推进的原则,县上确定了1个示范镇和3个示范村。而这些示范点,建设思路还不够清晰,建设进度还不够明显,尚未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有些部门还不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更谈不上工作安排和措施;有些镇村等靠要的思想依然严重,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较差,工作进展缓慢,工作成效不突出。调研组认为,虽然美丽乡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长期的疲软乏力、行动迟缓,难免会贻误时机,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四)宣传发动不到位,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县上还没有针对美丽乡村建设召开过专题动员会,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思路、建设内容、目标任务宣传的不够到位。目前,点上的工作,才刚刚起步;面上的工作还处于准备阶段。应该说,从上到下,在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偏差。一是部门认识有待提高。按照方案的要求,部门虽然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但由于没有系统规划,工作目标不明确,县上又没有对这方面工作进行督办考核,就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整体工作而言,不客气地讲,比较盲目,甚至有些打乱仗。二是镇上认识有待提高。镇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线组织者,但有些镇村却当了甩手掌柜。对美丽乡村建设主动谋划的少,只是盲目要项目,没有很好地规划发展前景。三是群众的认识有待提高。群众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而很多群众只一味地盼望着政府能加大投资,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好,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真正发挥。

(五)项目实施缓慢,基础设施严重短缺。

交通道路建设需求仍很大。由于缺乏项目支持,后续推动艰难乏力;垃圾填埋场由于前期规划、用地审批等原因都未动工,加之地方配套资金尚无着落,项目进展前景堪忧;垃圾中转站虽已建成,但后续运转维护、人员经费等问题尚未落实;部分镇的污水处理设施正在建设,但目前只能满足于集镇污水收集,沿线居民接入主管网的二、三级管网建设问题尚未解决,生活污水直排现象仍然很突出。在调研中还发现,各集镇及重点村急缺的五场(厂)(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集贸市场、文体广场、公用停车场)一厕(公共厕所)建设,极度缺乏项目支撑,成为影响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大瓶颈。

(六)环境卫生有死角,常态化措施需加强。

在调研中发现,镇政府驻地集镇、11135示范村的环境卫生普遍见好。但偏远村组、背街小巷、临街河道的脏乱差局面仍然严重。污水直排、垃圾乱扔、柴草乱堆、乱搭乱建、随处停车等现象随处可见;电力、电信、移动、联通等部门的各种线缆像蜘蛛网一样缠绕着各个集镇,成为各个集镇脸面上的黄褐斑,影响整体美感。

(一)强化规划引领,推进统筹发展。

一要总揽全局,科学规划。应全县一盘棋统筹考虑乡村布局和规划,做到城乡一套图,整体一幅画,力戒多头规划、重复建设。建议县上从各单位抽调相关专业人员,组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队伍,对全县113个村的建设格局进行初步规划。并在县内组织好评审,然后将初规印发各职能部门。在规划中要体现保护山水环境、彰显传统文化,展示乡村风貌,突出地域特色的原则,要把山、水、田、林、路、房屋、公厕、畜禽圈舍、给排水设施、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布局、文化旅游等等一并考虑。既要考虑财力问题,又不能受财力绑架。重点要兼顾地域风情、故土乡愁、生活习惯、功能布局、生态环保、整体效果,把规划一次搞到位。至于有些事,现在没钱做,可以等有钱了再做;短期做不了,可以分步实施。特别要重视对房屋的规划。对楼层、外观、朝向、建筑材料、建设风格要有明确、细致的限制和规定,禁止随心所欲、破坏环境、乱搭乱建。各职能部门要按照初规的布局,逐步进行项目编报、争取和实施。这样,既能充分展示乡村建设美丽所在,又能规避挪用项目资金的风险,还能有效避免重复投资的问题发生。

二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具体讲应做好五个结合:一要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美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继续和提升,不是另起炉灶。因此,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既要避免千人一面,又要避免大拆大建。要体现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准确定位,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战略思维;二要和民生事业结合起来。在规划中要把美丽乡村建设和道路硬化、五场(厂)一厕建设、医疗卫生、幼儿教育、老年关怀等民生工程紧密结合起来,真正体现民生为本的原则;三要和发展产业、精准扶贫结合起来。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要让群众富起来,应在规划中体现产业布局、创业就业,让群众得实惠,切实增强幸福感;四要和特色旅游结合起来。中厂镇的经验可以推广。全县具备条件的村都应把打造特色旅游村作为一项主要目标来规划。让当地群众不光自己住的舒服,还能推进旅游、促进就业、增加收入。五要和十三五规划结合起来。要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项目打入全县十三五规划的大盘子,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大的项目支撑。

(二)强化安排部署,严格督办考核。

一要调整和修订《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建议县上按照国家《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中所涉及的内容和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精神,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尽早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二要尽早召开推进会议,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安排部署。要加大项目捆绑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快示范点的建设速度,提高示范点的建设质量,尽早产生示范效果。三要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建议将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调整到县农业局,以便与省市对口接轨,更方便协调沟通和工作联系;同时,建议调整县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将涉及美丽乡村建设的所有部门全部纳入领导小组。四要加强督办考核力度。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考核办法,强化考核和督办,将美丽乡村建设的每一项任务都落到实处。

(三)强化责任意识,注重协调配合。

一要主动谋划,积极作为。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美丽乡村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主动谋划美丽乡村建设。各镇要主动寻找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要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方向准,提前调研和思考乡村建设新格局,为全县整体规划当好先行官。二要协调配合,形成合力。美丽乡村建设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全县所有部门和镇村的密切配合,尤其忌讳推诿扯皮、拆台设障。各镇各部门要从全县改革和发展的大局出发,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尽早形成建设美丽乡村的强大合力。

(四)强化项目整合,完善基础设施。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如果没有项目支撑,单靠尚未脱贫的白河群众和捉襟见肘的吃饭财政,美丽乡村建设就无从谈起。目前急需的项目是道路硬化和集镇五场(厂)一厕等集镇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主管部门要积极做好项目规划,协调搞好项目对接,最大限度地多争取项目、争取大项目,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大的项目支撑。县上要加大对各类项目的统筹整合力度,把更多的项目用在示范点上,尽早建成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为今后的建设积累经验。

(五)强化环境监管,改善人居环境。

一要严把环评关。凡是不符合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部署和生态立县、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战略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二要强化环保执法。对污水直排、饮用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矿山污染、工业废水污染、建筑垃圾污染等,在加强监测的同时,要加大处罚力度,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改善人居环境。三要加大江河水生态监管力度。积极推动汉江断面监测体系建设,加大水生物保护力度。对毒鱼、电鱼、炸鱼等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切实维护生态安全。四要强化农村建房监管。要进一步加大对开山改河、乱搭乱建等肆意破坏环境行为的整治力度,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六)强化宣传发动,推进乡风文明。

没有全县群众的广泛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发动力度,让群众知道什么是美丽乡村建设,他们的具体任务是什么,使他们真正发挥主体作用,自觉地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的事业中来。同时,要把美丽乡村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加大农村健康向上的乡土文化建设力度,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推进团结友爱、孝亲敬老、移风易俗、诚信守法和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上,使广大群众的文明素养得到切实提高,进一步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七)强化综合整治,建立长效机制。

环境卫生整治一抓就灵,一放就松,想一劳永逸是不可能的。全县上下要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经常拿在手上,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不能有松懈和厌战思想。一要扩大整治范围。重点要把电力、电信、移动、联通等部门的线缆布局纳入整治范围,督促他们尽早规范,解决各种线缆满天飞问题。二要完善体制机制。县上要进一步完善督办考核办法,加大督办考核力度。镇上要建立健全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常年抓、抓常年。三要舍得经费投入。在现有经费保障的基础上,逐年要有增量。尤其要保证垃圾池、垃圾车、垃圾箱和保洁人员费用支出,维护卫生保洁系统正常运转。

建设美丽乡村成果报告范文简短篇五

截止20xx年12月31日止,xx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对5个试点村的建设项目进行了前期检查,但因该项目的建设期限要到20xx年的.10月底,目标的完工率只有34%,考虑项目实施期为二年,故适当扣分,该项指标实际得分3分。

建设美丽乡村成果报告范文简短篇六

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专项资金为306万元,打造五星村乡村,提升村庄景观景貌。

1、项目绩效总目标。

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经费,资金下达预算数306万元,年底执行数300.72万元,执行率98%。

2、项目应实现的具体绩效目标:

文明生态建设大大美化了村庄的自然生活环境。

3、项目资金申报相符性:

本次项目资金申报的内容与生态文明村建设内容一致。

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

1、资金计划。县政府下达专项资金为306万元,我镇负责建设实施。

2、资金使用。资金使用方面,我镇做到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根据工程进度进行支付工程款,与调整后的预算基本一致。

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根据县政府工程项目支付制度,严格执行;项目的实际支出符合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资金使用合理。

组织架构。

为了使该项目能够顺利实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明确责任,合理分工,密切协作,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实施流程。

1、首先组织项目办人员和设计院人员到项目现场,对现场情况进行分析、评估。

2、对现场进行测量,收集第一手资料。

3、设计院拟定出设计方案后,交由镇领导及项目办人员审核。

4、按程序报批后交由相关单位实施。

监管措施。

在项目建设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文明施工,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和文明施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现场监督管理,努力化解工程风险,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明确规范管理,强化责任,确保安全,保证质量的指导思想,并从思想观念、文明施工、设计文件、计量支付和施工材料等方面入手,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严把安全质量和文明施工关。

项目完成情况。

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20xx年3月至7月为前期设计阶段,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计划工期6个月,从20xx年10月—20xx年3月,现已完成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计划任务的100%,符合我镇20xx年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的施工进度。

项目完成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施工的规范要求,于20xx年中旬正式进行验收。

根据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质量、财务等完成情况,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建设还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效益。

通过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对自然村庄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进行改造,改善了该村民众交通、排污、休闲、宣传等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社会效益。

通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一是让我镇民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切实得到了实惠。二是促进我镇民生基础项目的建设,让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回馈给社会,村庄整治工程,在我镇统一规划、统筹兼顾、整合资源的情况下,提升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形成了共同推进农村发展的合力,有效促进了相关建设项目的配套。三是符合我国当前建设美丽乡村的理念,打造自然和谐的乡村环境。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建设,打造广大群众的“户户参建设、村村比建设”的好局面,大大调动民众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四是融洽了干群关系。该庭院整治工程建设实施的过程,虽然以政府为主导,但是村级组织的力量不可忽视,使基层干部在组织动员群众中找到了“抓手”,在新农村建设中赢得了尊重,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增强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建设完后,大大丰富了民众的业余生活,有效地扩大了农村内需,促进了我镇农村经济社的发展。

(三)生态效益。

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建设。使自然村庄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改变了过去村里破旧、脏乱,夜晚黑暗的状况,从过去道路上满是石子、土块、杂草、垃圾袋极,到现在干净的人行道、种植了绿化带、沿路放置的垃圾箱、宣传党的政策的文化墙和静谧的休闲小广场,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通过修建村内绿化花池、亮化、垃圾收集点,为农村社会面貌改善、农民群众出行提供良好便利的交通条件,对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为确保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资金项目的顺利实施,镇政府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在领导小组的领导安排下,具体承担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的指导、组织、管理、检查和监督等工作。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加强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规范资金使用管理等提供了较好的`制度保障,使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规范运作,基本实现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3、广泛深入宣传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相关政策;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学习宣传,树立永久性标志和宣传牌,进行标示和宣传,加强管护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我镇建设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管理队伍亟待加强。目前,我镇的工程技术人员较为缺乏,部分镇干部懂财务的不懂项目、懂项目的不懂财务,人员素质难以适应当前项目的建设,需要培养综合能力的人才。

2、协调问题多。生态文明村过程中,很多都是涉及到群众的前庭后院,进行施工时需要群众适时沟通,但不排除部分群众不理解,使施工进度难以前行,这就需要镇政府及村级组织的耐心解释;生态文明的建设大多数依托现场实际,这就造成的设计修改量大,要及时调整,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3、后期管护很重要。该项目建成后,如何长期去管护好这个工程项目的成果,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管护费用及管护人员都是一笔不菲的费用,需要有关部门完善相关的政策才能长期保住我们建设的成果。

建议:

1、建立后期管护制度,落实资金与人员,使生态文明建设长期惠及以民,真正改善村庄的生活、生态环境。

2、适度修改资金使用细则,特别针对权属集体部分或者个人时,例如(宅基地、拆除围墙等),我们可以适时补贴,使资金使用更科学。

建设美丽乡村成果报告范文简短篇七

为响应党中央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贯彻落实省、市、乡关于美丽乡村工作部署,建设美丽乡村,营造和谐杨桥,特制定杨桥村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规划:

一、基本情况。

杨桥村地处九里回族乡东北部,东与国营盘石岭林场接壤,南与国营双桥原种场毗邻,西与本乡黄庵村交界,北与洋梓镇高林村相连。版图面积16.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56亩,山林面积4965亩,水面1184亩(含余家垱和李刚冲两个小i型水库,龙泉小ii型水库),北高南低,山林、农田、水面交错分布,属丘陵地区;下辖8个村民小组,现细分为7个网格分区,共278户,1038人,村两委班子共5人交叉任职,共有党员42人,村民代表23人。全村依托“传统农业、苗木花卉、周边务工”三大产业,村民安居乐业,和谐稳定,环保意识强烈,但部分环卫设施落后;绿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但部分路肩绿化有待加强,有部分低产旱田及荒山可改造为高产苗木经济林;全村40余公里村组要道已经硬化28公里,仍有部分农户存在“出行难”问题,全村水、电、路依然是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

二、指导思想。

立足村情实际,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总体规划,重点突破;量力而行,筹补结合”的原则,常态抓净化,长年抓绿化,促进人居生态化,力争达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三、主要目标。

“一看路、二看住、三看环境、四看树”,钟祥市美丽乡村建设有着明晰的工作目标,杨桥村将不懈努力,按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道路硬化、卫生净化、村庄绿化、村庄亮化、环境美化”的目标,在各级领导支持下突破性推进美丽乡村规划建设项目的落实,真正把杨桥村建设成“户户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美丽乡村。

四、工作任务。

(一)、道路硬化。

2015年道路硬化预计投资共计70万元,硬化通组主干道2.3公里,道路培肩1.9千米,力争基本实现“组组通”。(其中二组硬化500米,四组硬化1200米,六组硬化600米。)。

(二)、卫生净化。

2015年净化预计投资83.85万元,其中整治村主河道3400米,需耗资9万元;黄陵湾、杨家湾、尹家湾、何家湾、肖家咀等居民集中点净化提档升级需耗资3万元;全村配置垃圾篓285套(两竹楼一木架为一套)需耗资2.85万元;新修垃圾池90处,需耗资4.5万元;新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试点3处(人工湿地1处,联体式1处,单体式10处)惠及近40户农户,需耗资64万元;卫生评比奖补需耗资0.5万元。

(三)、村庄绿化。

4.2万元;村主道绿化提档升级,栽植金丝翠柳600棵,日本樱花2000棵,红花紫薇2500棵,红叶石楠1000棵,栾木400棵,栽植色块苗木3800平米,耗资23.7万元;空田闲地及低产林改造50亩,耗资15万元;空地补绿奖补资金0.5万元。

(四)、村庄亮化。

2015年亮化预计投资针对各组重要路段及路口,安装太阳能灯40盏(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时定位和景观特征确定灯具选型),需耗资24万元;整改一组、八组电力线路设施,需耗资50万。

(五)、环境美化。

2015年村庄美化预计投资260万元,其中,新修文化广场700平米,耗资15万元;邻面改造农户房屋50户,耗资35万元;村民安全饮水工程150万元,解决村内120户村民饮水问题;“五务合一”服务中心建设需投资60万元。

五、存在的问题。

1、资金筹措不到位,部分规划进展力度不够,如:道路硬化仅完成1.2公里,有1.1公里仍无资金硬化;路灯建设、村民安全饮水工程、“五务合一”阵地建设等均未完成。

2、净化工作不彻底,部分农户清洁卫生不彻底。

3、绿化工作需升级,全村虽然“栽满栽足”不留空地,但是部分地域绿化档次太低。

杨桥村民委员会。

2015年5月。

建设美丽乡村成果报告范文简短篇八

近期,县政协组织调研组对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了调研。调研组实地察看了池河镇青岗、三和集镇尚庄、定城镇宫集、西卅店镇高潮新村等省级示范点建设和西卅店镇集镇建成区整治情况,听取了县美丽办现场介绍和综合汇报,并就相关工作开展了座谈讨论。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20xx年,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规划实施了“7521”工程(高标准建设好20xx年度7个省级中心村;20xx年度建设5个省级中心村,建设二龙回族乡、仓镇回民村2个民族风情镇村,完成11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环境整治和11个县级中心村建设任务,打造1条“百里美丽乡村示范带”)。初步实现了由往年的“以点为主”向“由点到面”的战略转换。通过上下努力,20xx年度7个省级中心村应建112个项目已全部完成,准备迎接省级验收;20xx年度乡镇建成区整治和中心村建设成效初显,投入4000多万元招标组建了专业保洁公司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基本完成了20xx年11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主干道沿线的遮阳棚和违法建筑拆除任务,198个建设项目已完工40个,5个省级中心村拟建95个项目已完工34个,11个市级中心村全面开展了垃圾治理、卫生改厕、房前户后环境整治、饮水安全、道路通畅等工作;启动了20xx年度17个美丽乡村示范点项目选定和申报工作,其中9个乡镇和5个省级中心村总规和建成区规划已编制完成。

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对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美”目标还有较大距离。虽然20xx年度中心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20xx年度的前期建设工作比较落后,各乡镇、各部门不同程度存在思想重视不够、项目开工滞后、建设进度缓慢、脏乱差现象突出和产业发展缺位等共性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美丽乡村建设宣传不够,没有形成高度重视的大环境,认识上存在偏差。县直各部门认识不高,与乡镇缺少有效沟通,联动配合作用发挥不够,对点帮扶成效不佳。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政策了解不足,错误认为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民生工程,而是政府行为,依然存在“上热下冷”“干部干、群众看”现象。很多群众在涉及自身利益时不支持、不配合,开口要钱、伸手拿钱,不给钱不谈事,对乡镇村安排的任务或“不理不睬”或“敷衍塞责”。少数乡镇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全面,把美丽乡村建设当成一般工作来开展,工作被动应付,前期当甩手掌柜或等待观望,后期匆忙慌乱,造成工作脱节和落后局面。

(二)规划引领不够完善。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必须通盘考虑全县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各地的特性,编制完整、长远的规划,明确建设目标。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已开展多年,县委县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实施方案和指导性意见,今年初,各乡镇又编制了乡村建设规划,但乡镇规划也还有不完善的地方,科学性、持续性和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乡镇驻地建设缺少通盘考虑,没有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元素,乡村特色性不够。部分项目建设规划频繁变更,存在规划建设脱节和“边干边看”的现象。突出表现在乡镇驻地沿街背巷整治雨污分流及水电管线规划布局不合理。

(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美丽乡村建设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其中,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根本基础。目前我县美丽乡村建设普遍存在重视基础设施、污水处理等生活方面的建设和重点沿线村庄美化、环境治理等生态方面建设的现象,对如何培养农村创业创新人才、提升新型农民综合素质、加强农业产业培育、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则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大多数乡村还没有支柱产业,现有的产业规模小,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业专业合作社松散,农民增收效果不佳。

(四)体制机制有待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全县一盘棋统筹,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齐力管护和长期投入。当前美丽乡村建设涉及职能部门较多,各部门涉农项目安排时序、渠道不同,很多项目难以有效衔接,导致资源、力量难以整合。同时,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重建轻管的现象,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农村集中连片环境整治、污水处理设施、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并为各乡镇配备了保洁公司,但是由于管护机制不健全,农民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等长效自治机制尚未建立,且对保洁人员履职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多数中心村杂草、垃圾较多,乱搭乱建、乱拉乱挂现象十分普遍。

建设美好乡村是统筹城乡发展、造福百姓的最大民生工程,必须在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准确把握上级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再加压、再发力,大干快干全力推进。

(一)加大宣传力度,统一思想认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是现阶段我县的中心工作,要抢时间,抓进度,举全县之力,打好攻坚。一是加大宣传,发动群众。充分利用新闻媒介、村务公开、宣传橱窗、宣传图册和明白纸等多种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营造“人人知晓、户户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氛围,让农民群众意识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真正的惠民工程,并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二是部门履责,做好服务。相关部门要与乡镇多沟通、多协调,主动对接,并经常深入乡镇指导帮助开展工作,排忧解难,分担压力。三是提高认识,精准发力。乡镇要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摆在当前第一要务的位置,党政一把手要熟悉流程,把握重点,围绕省住建厅《导则》和《省考核验收办法》标准,及时补差补缺,亲力亲为抓落实。

(二)注重规划实效,确保按规执行。创建美丽乡村需要有科学规划作指导。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过问项目谋划,切合实际做好规划设计。一是把合理布局、环境秀美、百姓宜居、生活富美作为解决美丽乡村建设长远发展的根本,确保规划的科学性、操作性和可持续性。二是注重全域规划理念,把农业产业发展、村庄管理实施体系纳入规划的核心内容,多征求本地专家、乡镇干部和当地村民的意见,不搞一刀切、模式化,同时避免无序化发展。三是按照衔接配套的要求,修编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农村社会发展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农村住房改造建设规划等,努力实现各项规划的无缝对接,做到严格按规划建设。

(三)科学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美丽乡村,产业是根基,富民是核心。一是培育精品农业,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引导农民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推进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加快优势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生态养殖小区建设,推进专业化生产、品牌化建设,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兴起美丽产业。三是强化激励引导,拓展农民创业就业空间。制定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农民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着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和在乡农民自主创业,促进产业大户、农产品合作社、招商引资项目向美丽乡村示范点集中。

(四)健全工作机制,提升建管水平。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坚持党政主导、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一是坚持持续投入,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合理分配公共财政投入,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二是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整合项目,将各项涉农工程整合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中去,做到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到哪里,相关项目和资金配套就跟到哪里,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钱往一处投的良好氛围。三是提升村民素质,统筹治理环境工作。要把生态、洁净、文明的理念渗透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组织引导村里制定好村规民约,不断提升村民素质,规范村民行为。同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和提升环境质量,防止“脏乱差”和乱搭乱建反弹。

建设美丽乡村成果报告范文简短篇九

1、绿化工作一是持续推进春季绿化工作,截止目前,全乡在大广高速、京九铁路沿线和四边地区绿化1666.5亩,占绿化任务的138.9%。二是大力开展村庄绿化工作,乡党委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拿出10万元用于精品区片绿化奖补,拉动精品区片5个村绿化投入15万元,栽种垂柳、碧桃、木槿等各类花木近4000株。

2、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垃圾清理清运长效机制,目前两辆垃圾清运车全部投入使用,全乡22个村有16个村已纳入运行体系,配备垃圾桶1000余个,每日清理的垃圾全部运输到任丘市垃圾场。

3、基础设施建设自去年“两委”换届完成以来,各村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西八方村投资60万元翻建了村“两室”;西陵村新建了占地400㎡的文化广场;王各庄修建了特色村庄标识;东于村、北芦庄、前王约、西陵更新维护了吃水井;南陵、史庄水改工作正有条不紊的进行中;苏庄村内铺设排水管道100余米。

1、继续推进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在现有16个村进行垃圾集中清运的基础上,到5月底前,组织剩余的6个村将村内垃圾彻底清除,然后全部纳入乡垃圾清运系统。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

2、精品区片深度打造投资80余万元进行西八方、新庄、诗坞基、东八方游园建设和王各庄文化广场升级。并对主要街道进一步绿化、美化。

3、继续完善村庄绿化南陵、北陵、西陵、新庄、侯圪垯等村在完成水改、修路等重点工作后,将进一步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绿化。

建设美丽乡村成果报告范文简短篇十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工程。下文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请示报告,欢迎阅读!

上杭县人民政府:

古田镇金湖村已列入县级美丽乡村试点村,为深入贯彻党的精神,落实省、市、县的决定部署,按照“村庄规划好、建筑风貌好、环境卫生好、配套设施好、绿化美化好、自然生态好、管理机制好”的“七好”要求,已制定了《古田镇金湖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请予以研究并批准。

妥否,请示复。

上杭县古田镇人民政府。

20xx年1月24日。

辉县市财政局: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实施意见》及《河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河南省20xx年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我乡对照政策,认真筛选出高庄乡苏村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报经市财政局同意后,我乡将认真组织苏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申报材料。

高庄乡苏村位于我市西北部,交通便利,耕地3600亩,常住人口20xx口人。20xx年我乡又启动了苏村社区村南头一期工程建设,涵盖中华姓氏文化、三国文化、苏氏文化及牌坊文化一条街建设。此次上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乡村道路、垃圾处理、绿化、亮化等项目,总投资550.26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补助资金300万元,市级配套43万元,县配套资金87万元,社会筹资12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村级公共设施建设,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改善广大居民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充分展现美丽乡村建设效果,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现将苏村建设情况及下一步美丽乡村规划上报,请予审批。

高庄乡人民政府。

20xx年11月18日。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市*镇,紧邻河是北岸,水利通畅,交通便利。全村274户,859人,耕地面积799亩,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478元。村内基础设施及环境面貌较好,特色优势明显;村“两委”班子健全、团结,战斗力强;干群关系密切,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性高涨;有资金整合意愿和能力的。

二、特色产业优势。

*村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村庄特色产业果树种植,全村种植苹果230多户,面积700多亩,苹果品质优良。

三、推荐理由及发展方向。

北张寨子有优良的果树种植特色优势,目前正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大好时机,但由于目前村庄内硬件公共设施跟不上等诸多因素,为了把北张寨子打造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成生态绿色美丽乡村,特申请将北张寨子实施“美丽乡村”立项建设,请求上级领导给予政策资金、规划设计的帮助。

xxxx年xx月xx日。

建设美丽乡村成果报告范文简短篇十一

我们青干班二组全体学员一行在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到xx县石塘镇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石塘镇立足本镇实际,提出了“美丽石塘、养生胜地”的新目标,既契合全县的发展思路,又充分考虑了镇情特色,为美丽乡村建设指明了科学的、正确的目标和方向。

区划调整后,石塘镇党委政府及时对全镇的村庄建设进行了重新规划,确定了“一心两带三区块”的总体布局。整个规划起点很高,既分层次实施,保证了有序推进,又突出了各村的特色。

全镇累计整合各项资金1500万元,专项用于“山水童话乡村”建设,20xx年全镇就有18个村建设实施,真正体现了大投资、大手笔、大成效。

与产业、文化的深度融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所在,石塘镇小顺村的石文化、高畲村的畲家文化、桑岭村的汀州客家古建筑文化等,全面提升丰富了美丽乡村的实质与内涵。

实行童话乡村建设项目领导负责制,与镇干部年度目标考核、村干部报酬相挂钩,实行建设进度周通报制,并进一步发挥村干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等。

首先,从乡镇角度看。拿石塘镇与龙南乡对比,两个乡镇既有区别又有共通之处,相比较而言,石塘镇基础好,建设规模大、建设进度快、建设成效好,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其次,从县市角度看。xx县抓住“山水童话乡村”主题,注重特色化、品牌化、系统化、项目化、有序化。xx市注重规划编制、彰显特色、资源整合和项目报备,两县市均围绕“秀山丽水、养生福地”这个主题,各有侧重,各有特色。

第三,从全省角度看,不论从建设规模、建设品位、美丽程度上与发达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都有较大的差距。

通过对比,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

1、村小布局散。大量人口外出、社会效益值低等,给美丽乡村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资金缺口大。丽水经济欠发达,广大农村基础设施差,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低,本级补助资金远远不能满足美丽乡村建设需求。

3、美丽不持久。部分村受条件制约,易出现建后无人管理现象,只是一时之美丽,很难持久。

丽水的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每个村均能达到省里提出的“四美三宜”要求,所以,要立足实际,找到自己的单项美丽点,找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1、准确定位。受基础条件、资金等方面的制约,不能一味想着怎样做大,一夜之间就改头换面,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好、用活,发挥出最大效益。

2、分类指导。要对不同类型的村庄进行具体分析、分类指导,有重点、有梯度、有选择,将资源、资金进行整合,确保集中建设一批、成功一批、见效一批。

3、产业结合。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增收了,才有更多的精力把乡村建设的更美。

4、文化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环境是基础、建设时载体、文化是灵魂。我们要把历史名人树起来,趣闻典故挖出来,古村旧貌整出来,山水资源靓出来,民俗山歌唱出来,努力将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具备特色文化的精品村。

建设美丽乡村成果报告范文简短篇十二

根据要求,现将美丽乡村的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印象。

在桐乡、长兴、安吉、桐庐、遂昌等地的实地考察以及交流中听到最多的、感受最深的、触动最大的是创业、创新、规划、整合、融合、经营等字眼。长兴的中心村培育、安吉的美丽乡村、桐庐的秀美乡村、遂昌的洁净乡村,确实值得学习借鉴。

创业创新氛围浓。创业创新关键在于付诸行动,在行动中创新,在行动中创业。为破解土地要素制约和城乡统筹建设,桐乡进行了“两分两换”试点工作,以新市镇为依托,开展了区域建设用地、生产力和人口布局的优化调整,既加快了要素向新市镇集聚进程,也拓展了市镇、工业功能区和现代农业的发展空间。农民新村的供水、供电、供气、排污、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等设施与城市一体化布局,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新一轮的村镇建设规划按照现代城市、现代家园、现代市民的标准要求,进行严格的功能区分,把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逐步引导到农民市民化、社区城镇化、城乡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城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等方面,较好地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拓展和层次提升。积极破解资金瓶颈,安吉通过组建新农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农业发展担保公司,探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资金“镇贷村用”模式,通过县财政注资县信用联社1200万元作为担保,县信用联社按基准利率下调10%的利率向“美丽乡村”建设单位授信,用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引领标准高。建设新农村,规划是龙头,规划更是发展力。如,长兴把加强科学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和合作共建省级新农村实验示范区的首要工作来抓,积极发挥好规划龙头作用。目前已编制的规划19个,应修编的规划2个,需新编的规划13个。在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一是坚持规划全覆盖,强化县域一体化规划的理念,把农村的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之中,做到全县区域的全覆盖、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全覆盖。按照“一核心三组团”、中心村、一般村的规划布局,突出抓紧做好《县域村庄布局规划》、《中心村建设详规》,按照平原水乡、丘陵山区等不同类型分别确定中心村的标准,设置100个左右的中心村,推进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向中心村集中。二是完善规划体系,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标,借助浙大规划设计专业教授、专家的力量,在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这两个龙头规划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产业发展、小城镇和村庄布局、社会事业发展等专项规划,使全县各项规划形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安吉县在“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目标指导下,以“立意上求高度、平面上求广度、类别上求纬度、推进上求经度”为架构,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坚持规划为引领,研究制订《安吉县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委托浙江大学编制完成《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编制《安吉乡村风貌特色研究—营造技术导则》,为全县农村风貌的营造提供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适宜的技术指导。同时,安吉县要求各创建乡镇、村从自身实际出发,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将其他各类专项规划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整体规划。

资源整合力度大。整合资源就是握指成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资源效能发挥最大化。桐庐县自2007年起就进一步加大新农村建设村级项目资源整合力度下发文件,以科学配置和合理调度现有项目资源,有效整合项目资金投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整合范围主要是涉及财政性资金的新农村建设到村项目,项目资源整合,将依据“整体规划、分布实施,项目整合、资金预算,统筹安排、明确分工,集中财力、突出重点”的原则,按照“统一受理、统一踏勘、统一论证、统一审定、统一验收、统一专户”的要求进行使用。长兴等6县市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建立了财政引导、金融支持、群众参与多元化支撑的投入体系,吸引、撬动工商资本投入,为美丽乡村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遂昌县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创立了以工商资本为引领、以村级组织为主导、以农户经营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农户和工商业主发展农家乐的积极性非常高涨。

产业文化融合深。与产业、文化的深度融合,是美丽乡村创建的灵魂所在。如长兴、安吉,打破农业产业的界限,把农业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起来,以农业资源、乡村田园资源、乡村风景资源、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乡村历史文化资源等为依托,开发旅游休闲产业。同时,把第三产业引入农村,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形成了餐饮住宿及文化服务的高级产品与消费形态。桐庐的秀美乡村创建,有意识地保护式开发历史文化古村落群,保留今天的原生态自然村,保持特色村的自然形态,传承人文历史,挖掘农村带有乡土气息的传统文化,体现历史凝重感和文化彰显力。

经营美丽效益好。放大品牌效应、转化创建成果,是推进美丽乡村持续发展和长效管理的关键。遂昌在区域范围旅游资质大同小异、景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一改单打独斗的营销方式,从之前单一的政府、个体景区营销,走向政府引导、企业抱团、乡村融入、全民参与的合纵时代,以强大的营销合力,带动旅游业持续红火,以大旅游促进乡村建设。安吉县在建设过程中,提前考虑经营要素,抓好产业培育和发展,发展集农产品生产加工与休闲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业态;抓好村级资产的盘活和开发,引导村级通过规划和建设,增加土地、房产等资产性收入;抓好农业改革与发展,将创建工作与土地流转、林权流转、土地复垦等工作有机结合,推进创建从“建设村庄”向“经营村庄”提升。

二、我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基于我县自身独特的山水优势和产业优势,2010年起,我们提出并实施了“山水童话乡村”建设,初步形成了“山里人家、湖畔人居”的风格,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

村小布局散。近年来通过实施“万名农民下山转移”工程,有3万多名农民向城镇、中心村转移,大量的农村青壮年离开了农村,空心村的比例不断增加。目前,全县169个行政村,其中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仅16个,所占比例不到10%,而500人以下的行政村高达93个,占55%,另有19个村的人口还不到200人/村。

生态文明观需进一步树立。近年来通过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农村“脏乱差”现象有所改变,但村庄整治水平较低,只是简单的改水、改厕、改寮,村庄整洁、绿化、亮化、美化程度低,赤膊墙还普遍存在。相当一部分的农民没有改变乱扔垃圾、乱倒脏水的不良习惯,农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不佳。

农业产业需要提升。近年来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模式有所改善,农业产业化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并未完全改变农业经济落后的现状,农业生产还并未完全摆脱传统的分散经营的模式。另外,农村生产服务设施不配套,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食用菌产业占据比重较大,其他产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渠道不宽,收入不稳。

三、几点启示。

山水童话乡村是美丽乡村在云和的具体实践。我们必须正视差距,寻找差别,差异发展,赋予山水童话乡村新的内涵和外延,调结构、增活力、强保障、夯基础,着力构建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并重的“四位一体”发展体系,进一步开创山水童话乡村建设新局面。

基本原则:一是统筹发展,将县域范围内的所有农村做为一个整体来谋划,统一规划;二是集聚发展,整合资源、合理布局,大力推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利用;三是特色发展,立足云和,兼容并蓄、扬长避短、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不断累积、形成、体现、展示自身的特色、个性和可持续的竞争力;四是生态化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弘扬生态文化,彰显生态优势。

基本要求:一是特色化,要彰显云和魅力,突出云和特色,打造一个别具一格、独树一帜、不可复制的“童话乡村”;二是品牌化,要树立精品意识和品牌意识,把“童话乡村”作为一张国家级名片来打造,形成云和特色的品牌,使之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三是系统化,要集中精力、财力和物力投入“童话乡村”建设,将整个农村作为一个系统来创建和谋划,整体推进;四是项目化,要按照项目化管理的管理理念,方案的制定、实施的进度、质量的要求都要十分具体,不能空泛含糊,确保创建工作的可操作性;五是有序化,要分类、分期、分批启动,整体有序地实现建设“童话乡村”目标。

(一)实现路径。

1.加快改革步伐。一是调整行政区划布局。通过制定农村新社区建设布局等系列规划,围绕“一城三镇”平台,加快行政村撤并,完善农村空间布局,按照“撒并自然村、迁移高山村、建设中心村、做强小集镇”思路,做大乡镇,改变乡村小而散的现状。二是出台激励政策。积极探索和稳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在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方面,促进进城的农民享受城里居民同样的政策和待遇,使农民变为市民。三是制定土地和山林流转政策。鼓励下山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后的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林权流转程序,完善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扩大林权抵押贷款规模,使有限资源最大化使用。

2.加快经济发展。一是优化升级农业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引导支持发展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强化特色和集群理念,围绕建设“中国生态黑木耳生产基地”、“南方早熟梨基地”、“浙江生态绿茶基地”目标,确保童话乡村建设具有坚实的基础。二是促进园区产业发展。大力培植优势主导产业和产业群,建设“中国木制玩具创造基地”、“中国高端轴承专业配套制造业基地”,逐步形成真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聚集区和产业带,通过增加财政收入达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目的。三是加快以旅游景区开发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建设。充分发挥地理区位、山水资源、玩具产业和“小县大城”优势,形成滨水休闲、民俗休闲、乡村休闲、生态休闲和产业休闲互促互动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最终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达到生活宽裕。

3.营造童话意境。一是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改善农民群众生活环境为着力点,对村庄进行洁化、绿化、美化,切实解决村庄存在的脏乱问题,不断美化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二是加大乡村童话文化识别设施建设。在田间地头,道路两旁、户外休闲场所建立童话故事宣传牌、童话故事个体或系列雕塑,或是将农房打造为一个故事背景或者场所,增加童话色彩。三是农房外墙立面改造。在农房墙面绘制童话故事、童话标识,或者涂上童话般的颜色,让人全方位感受到童话乐趣。四是建设童话景观带。对村边、路边、水边、庭院及房前屋后进行特色景观化建设,打造出争奇斗艳、赏心悦目、四季变化、梦幻般的景观带。

4.提升童话人文。一是通过建设中国木玩文化创意基地,推动木玩与幼教、动漫相结合,并把云和本源的童话、传说和世界经典童话融入到农村,促使木玩文化进一步提升。二是通过建设童话展示馆、童话体验园、童话人家等措施使世界经典童话故事落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三是开展本土文化展示、乡村文化月等活动,深入挖掘民俗文化、抗战文化、玩具文化、船帮文化、女神文化资源,建设“一村一品”农村特色文化之乡,推动本土文化充分彰显;四是开展村民素质提升行动,切实抓好新型农民培训,突出抓好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人员、农村实用人才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带动农民创业就业的能力。五是加快完善重点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保护,积极推进产业化、合作化、标准化经营,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和“农家乐”经济,建设现代观光农业文化;六是以“网格管理、阳光服务”为抓手,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将温暖、亲和、透明、全覆盖和无差异的阳光理念融入农村管理服务中,拉近干群关系,促使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和谐。

(二)具体措施。

1.坚持规划先行,有序推进。遵循全域规划、全域整治、全域建设的理念,推进思路规划化、规划项目化、项目资金化,为全面推进山水童话乡村建设提供重要依据。继续深化、细化《云和县“山水童话乡村”发展规划》,根据“既有个性亮点、又有区域特色”的规划原则,依据全县的地域特点和产业分布,编制具有云和特色的各项村庄建设详规,尤其是做好特色示范村内的基础设施、景点设计、民居修缮、立面改造、村庄绿化和特色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一手抓村庄环境治理,一手抓人口集中居住,加快村庄整治建设由治脏治乱向治理布局分散转变,推动生态环境优化、土地集约利用和公共服务提升。捆绑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中心村建设,采用村庄搬迁、宅基地互换置换、经济补偿等办法,引导撤并村、小型村向中心镇中心村集聚。

2.坚持典型示范,科学引导。注重挖掘各个村庄的历史遗迹、风土人情、产业特征、风俗习惯等元素,积极树立梅湾村等童话乡村典型,让一部分农村、一部分点“亮”起来。积累好经验、好做法,在抓好“亮点”的基础上,先点后面、以点连线、连线成片,打造东、中、西三大区域协同推进的“童话乡村”布局。要充分认识到乡镇是工作责任主体、村庄是落实行动的区域,农民是落实行动的行动主体,要尊重并突出农村和农民的主体地位,通过教育、宣传、培训强化农民主体意识,下放政策、下放权力,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引导农民自觉投身到“童话乡村”的建设中来。

3.坚持整合资源,注重经营。整合全县各级各部门资源,多途径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集中财力、物力、精力投入“童话乡村”建设。大力整合支农项目,使各类建设项目和资金优先安排于实施“童话乡村”建设的乡村。

对建设“童话乡村”的重点项目实行整体策划、分口包装,加大项目对接和对外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向省市申报重点建设项目,乡镇、村主动规划具体建设项目,形成上下联动、内外合作,层层抓项目落实和项目建设的机制。农办要发挥统筹协调、牵头抓总的职能作用,对支农项目申报、立项、实施、考核验收、资金拨付全面审核把关。培养营销人才,充分运用营销战略,整合旅游、农业等营销资源,推动乡村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4.坚持组织领导,强化考核。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山水童话乡村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成立领导小组,每年年初,领导小组根据“童话乡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和乡村申报情况,确定每一的重点乡镇、重点村及重点项目。领导小组统筹确定全年的“美丽乡村”建设内容和项目安排表,落实相关部门、乡镇、村具体实施,并负责督查指导。每个重点建设村由一位县级领导联系指导,一个部门联系。专门成立技术指导组,驻村进行业务指导。同时建立健全卫生保洁、污水治理和垃圾收集处理的日常管理和公共设施有效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童话乡村”建设工作的延续性。充分发挥考核杠杆作用,对“童话乡村”建设工作进行专项考核验收,实行严格的奖惩措施。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根据考核结果,对相关乡镇、行政村进行“以奖代补”。

建设美丽乡村成果报告范文简短篇十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美丽乡村建设在国内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各地正在开展形式多样的美丽乡村建设。在我市美丽xx建设的总目标下,美丽乡村建设当是题中之义。

根据市委工作安排,带着如何建设美丽乡村的思考,近期组织相关单位先后到国内美丽乡村建设比较成功的信阳市平桥区郝堂村,浙江桐庐县狄蒲村、环溪村,南京江宁区大塘金村、世凹自然村进行了考察学习。通过实地考察,对美丽乡村建设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形成初步思路。

什么是美丽乡村?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或正式的概念。但是,从美丽乡村发展方向和实践过程来看,美丽乡村就是小康社会在农村的具象化表达,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农民群众养成美的德行、得到美的享受、过上美的生活。其集中体现在五个“美”的建设上:一是环境之美,规划合理、设施配套,村容整洁、绿化美化,公共服务日臻完善、自然生态有效保护,乡村环境宜居、宜业、宜人。二是风尚之美,家庭和睦、民风淳朴,文明有礼、移风易俗,崇德向善、守望相助,形成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村风民俗。三是人文之美,文化繁荣、底蕴深厚,耕读传家、以文化人,充满乡土气息,富于时代精神,使农民群众享有健康的精神世界、建设农村各具特色的精神家园。四是秩序之美,学法用法、遵纪守法,民主法制、村务公开,风清气正、和谐稳定,社会有效治理,维护公平正义,农村安定祥和、农民安居乐业。五是创业之美,吃苦耐劳、勤劳致富,勇于创新、诚信经营,刻苦钻研技术、推进产业升级,集体经济发展、有钱办事理事,拥有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各地具体的建设做法集中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重视规划设计。规划是纲,纲举目张。只有高标准规划设计,才能保证美丽乡村建设的正确方向和高标准。在建设之前,每个村庄都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规划院所进行了高标准的规划设计,对发展目标定位、村庄形态、建设风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并反复论证。有的规划非常详细,小到一条小溪、一段古道,都有具体的规划或设计,达到了精雕细琢的程度。比如桐庐县的狄蒲村,一个牛棚经过精心设计,竟然变身为一个时尚的咖啡屋,既保留了村庄的印痕,又增加了村庄的美感,颇具创意。

二是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基础设施要先行,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条件和重要保障。如果美丽乡村还是和传统农村一样,鸡窝牛圈,污水横流,道路泥泞,电线交错,是谈不上美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主要是路、水、厕和旧房。只有对这些内容进行整治和改造,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美丽乡村之美丽要义。每个村庄都把基础建设特别是在水、路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三是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建设美丽乡村根本目的是为了农民群众,必须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生活,不搞大拆大建,不逼迫农民上楼,不拿土地作文章与民争利。同时,充分发动群众,调动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在所有的美丽乡村建设中,没有一个是通过大拆大建来建设的,都是因势利导,以人为本,使农村群众的利益得到了充分尊重和保护。在桐庐环溪村我们看到,有高大气派的现代建筑,也有旧房老屋,相互映衬,别具风格。郝堂村在建设中,则提出了“尊重农民小日子”的理念,得到了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四是因地制宜培育特色。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点。只有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他们有的是利用生态资源、有的是利用文化资源,有的则是无中生有“打造”资源,但最终都形成了自己的村庄特色和支撑村庄发展的特色经济产业。美丽乡村建设应该充分尊重现有的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达到山村有山村的特色、水乡有水乡的风格,平原有平原的魅力。

五是重视文化的保留传承。文化是魂,是一个村庄的精气神,没有文化的村庄终行将不远。对于文化的认知、保护、运用,所考察的这几个村庄做得非常到位。他们通过保护古建遗存、挖掘历史文化等途径,放大地域文化符号,赋予了村庄鲜明的文化特色,增添了村庄内涵和魅力。在狄蒲村申屠氏祠堂展示的农耕器具和生活物品所反映的农耕文化让人印象深刻,甚至他们根据民间传说,不惜在村子主干道上修一座坟茔来传承弘扬宗族文化。

通过对国内几个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考察学习,由衷感到,建设美丽乡村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加强农村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xx这几年通过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路网工程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农村的环境面貌发生了很大改观,但是农村脏、乱、差的环境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农村的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农村日益式微的趋势没有好转。虽然有的农民搬进了社区,住进了楼房,但是他们没有完全改变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未来生活的保障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这些问题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

前几天,李克强总理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指出,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其他的一切都要为人服务,推进城镇化意不在“地”,不在“楼”,而在“人”,新型城镇化核心是写好“人”字,说到底就是要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要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带动力,建设美丽乡村,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使山水乡恋与城市文明融为一体,让亿万农民共享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果。

要高度重视农村文化的保留传承。美丽乡村建设如果说“物”的建设是硬杠杠,那么文化则是乡村的软指标。农村经过几千年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是多元的、厚重的,构建起了中华文明的华丽殿堂。农村文化有哪些?概括来说就是农耕文化、家族文化、风俗文化、宗教文化等方面。特别是家族或家的文化,对人们影响最大。自古以来中国人以“家”为纽带,安身立命、构建社会、管理国家、治理天下,因此在农村“家”文化对农民有着更大的意义。老百姓常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土窝”。我们搞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要把农民的小家呵护好。正如李克强总理所指出的,“家”是文化的根,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很珍视家的观念。而纵观几个建设比较成功的几个美丽乡村,他们就非常注重对家的保护。村庄建起了新居,为什么颓废衷败的老房旧居不拆掉?为什么狄蒲的申屠氏祠堂历经风雨而依然保存完好?为什么郝堂村依山就势建房而不强求农民集中居住?说到底,就是看到并尊重了农民对家园、家庭的珍惜和浓重情结。

美丽乡村建设,无论从哪个方面讲,符合中央要求,契合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顺应群众期盼,是解决好当前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发展问题的有效抓手。其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切实解决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禽畜乱跑、柴草乱放、污水乱泼等现象。所以,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通过科学的、以人为本的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改造,对于农村环境面貌的改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特别久居城市的人们,长期面对城市生活的逼仄、喧嚣,有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向往农村的生活,非常渴望让心灵得到平复,灵魂得以安放,身心得到放松。这就为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游、农家乐等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由此,也让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通过生产方式改变带动生活方式的改变,真正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三是保证发展持续性。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布局。而美丽乡村契合整体发展目标和思路,是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一个有效的载体和抓手。美丽乡村建设成功的几个村庄,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发展,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全面持续性发展。

我市具有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对几个村庄的考察学习,对比借鉴,我市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基础好、潜力大、前景广阔的特点。为确保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建议选择一个各项条件相对较好的村庄为试点,先行打造,形成经验之后,再全市铺开。目前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成立组织。美丽乡村建设涉及多个方面,因此需要尽快建立一个市级领导组织,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建议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由农业、林业、交通、水利、电力等单位为组员的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同时要加快研究出台相关政策,为各项建设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二是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较重,资金投入较大,在财政给予支持的前提下,建议对建设任务进行分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结合自身职能,向上争取整合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有效投入和工作合力。在所考察的几个村庄当中,都是在当地政府强力支持下推进的,这也是克服建设资金来源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是高标规划,打造亮点。按照生活宜居、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总要求,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精心规划村庄建设方案和建设定位。特别是对农村文化,要高度重视,认真保护,深入挖掘,做好传承。建议由市里牵头,尽快启动相关规划设计,依托村庄自身的特色或优势,打造美丽乡村的亮点和品牌。

四是强化考评,激发动力。围绕年度美丽乡村建设任务,把美丽乡村建设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和党政干部绩效考核之中,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激发工作热情和动力。

五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形式,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力度,让大家看到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实惠和好处,调动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移风易俗,提升农村文明素养,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保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