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城建建房申请书(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3:38:25 页码:11
2023年城建建房申请书(实用8篇)
2023-11-18 13:38:25    小编:ZTFB

眼下正值深秋季节,大自然的变幻之美仿佛在向我们述说着一个故事。写总结时要突出重点,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通过阅读总结范文,我们可以拓宽思维,启发自己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城建建房申请书篇一

尊敬的开发区领导:

我是夏镇三里庄村民李向福,20xx年公社领导号召广大村民搞活种植业,我率先在村东开辟2.8亩菜园,从事温室,大棚种植,多次受到公社领导的表彰和物质奖励。30多年来,生产队屡次动地,均未动我菜园。经上届村委会同意,我在菜园建房两间,后又建配房两间,锅屋一间。20xx年,我在菜园北面开荒3亩,其间两处温室共计1.3亩,一直种植到20xx年。

20xx年政府征地,将我菜园、荒脊、房屋一并收回。征地伊始,村委会允诺:你与拆迁户候存良情况相同,经村委会研究后如补偿宅基回迁则都会补偿,如不补偿则都不会补偿。我们信以为真,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及时拆迁。及至拆迁房屋后,村委会不守诺言,单独补偿候存良宅基并积极鼓励建房。其间虽经我多次交涉,村委会均为给予合理解释和答复。

两处房屋,情况相同,相隔不到百米,村委会却采用两种完全不同的补偿方案。尤其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同一次拆迁,统一的国家补偿标准,与候存良上浮百分之五十,却不与我上浮;我所开辟荒脊已有30年,此次征地分文未补,和我同一情况的另一家的荒脊却得到了高额补偿。

如今,我已年过七旬,体弱多病,房屋破旧,濒临倒塌,没有安全的立身之所。经多次上访,县领导要求我与村委会、开发区领导协商解决,找到切实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遵照县领导的指示精神,本着尊重现实、解决问题的原则,我愿在满足我下述申请的情况下解决问题:

如果领导能够给我另划宅基,有我容身之所,我愿盖简易房安身。如果不能另划宅基,申请领导以回迁的名义,安置我到自家老宅基,按拆迁户候存良的标准自行建房。领导要与我开具安置证明和办理建房手续。

此致

敬礼!

村民李向福

城建建房申请书篇二

尊敬的领导:

我是瓦寨镇稿白村二组村民xxx。男,苗族。现年40岁于1980年出生。家庭成员3人。小孩5岁,家里兄弟两人,哥哥有小孩2个,加上父母一起拥挤的居住在一幢已经有30多年的木房里,现在老房子破旧不堪。现在看见人家有本事的人都已经建起了砖房。本人经过几年的拼搏,已经有现款6万元左右。房子已经建好一大半了,现在还缺3万元左右。现在只有向你贵社申请贷款。计划贷款3万元,期限为3年。到20xx年本金利息全部还清。3年期间,按每季度还清利息。我向贵社保证诚实守信,按合同约定还本付息,并感谢贵社的支持,盼批准为谢!

此致

敬礼!

我是xxxx县凤城镇xxxx村xxxx组村民xxxxxx,我家住房为老式的木结构瓦房,乞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是父母遗留给我和弟弟共同财产(兄弟两家各半座)。我共有家7口人,全部挤着居住在近40平方米的半座木房,由于建造时期资金短缺,房屋质量欠佳。年长月久房屋损坏更加严重,现在房子即将倒塌,木质墙体本身经历风雨,也已百孔千疮,岌岌可危不敢住人,以至两个20余岁的孩子打工回来只能寄宿舍在邻居家,故现郑重的向上级领导提出危房改造这一申请。

我知道,上级政府部门及有关领导时刻关心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和人生安全,而我家的危房状况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加之家里经济困难,暂时无法重新建房,恳请有关部门实地核查,以便及时给予危房的经济救助,确保政府有关农村危房改造的惠民政策的公正实施,真正做到惠民。我深信上级主管部门会正视我家的危房改造问题,敬请上级政府核查批准为盼。

此致

敬礼

20xx年xx月xx日。

城建建房申请书篇三

县江池镇人民政府:

我叫xxx,男,汉族,生于年5月14日;妻子xxx,生于年2月2日;女儿xxx,生于10月20日;女儿xxx,生于19年11月30日,我们四人均住县江池镇徐坪村二组。

我与妻子xxx婚后勤勤恳恳劳动,终于修建土木结构的房屋三间半,另外修有猪圈一间,余剩的有谷子肆仟多斤,添置了电视机二台,电饭锅三个,电磁炉一台,洗衣机一台,以及房内全部必备家俱。

在二0xx年八月七日我从重庆打工回家,将工资陆仟多元放在家里,第二天(八月八日)我们全家到同社的马培山家吃酒,在下午3时许,发现我家房子燃烧起来了,等我们一家回去,家已被全部烧掉了,我们母子四人一人仅有热天才穿着的衣裤,没有任何备用物品,现在我们没有住房,也没有日用品,也没有经济来源,我们目前只能靠亲朋好友帮助过日子,现我们无法生活,恳请政府领导能给予我们困难补助。让我们能早日过上正常的生活,我们全家万分感谢。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城建建房申请书篇四

敬重的领导:

我叫xxx,是xxx民委员会xx村民小组农夫。由于以下几个缘由,我需申请新建住房。

一、我现住的房屋,是父辈五十年头建的简陋木制茅草房,后将茅草屋顶改换为瓦房屋顶。至今己近50年,虽经过多次整修,但破损处仍旧较多,墙面大面积开裂,修修补补已经很难解决漏雨漏风问题,也影响房屋外观。因而建新居特别有必要。

二、我现居住的房屋一共1间,24平方米,要住4人,还要堆放粮食等,显得非常拥挤。

三、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农夫的'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增加。我通过三十多年的辛勤劳动,不断积攒,已基本上攒够了建新居(建成砖混水泥房)的费用。只要上级一批准,我就能立刻动工。

四、我建房的方案是:占用我现住房的场120平方米。

如能得到政府各级部门的批准,我将依据农村居民建房的有关规定,文明施工,平安施工,不影响四周邻居的工作和休息,对建筑材料和垃圾不乱堆乱放,不堵塞消防通道。

此致

敬礼!

xx年xx月xx日

城建建房申请书篇五

尊敬的土地规划局领导:

您好!我系龙圩都坎村都六组村民钟文宁,今年55岁。由于以下几点原因,我申请新建住房一栋。

一、我现住住房,是19_年建的简陋砖混水泥房,至今己30年,虽经过多次整修,但破损处仍然较多,修修补补既难解决漏雨漏风问题,也影响房屋外观。因而建新房非常有必要。

二、我现居住的房屋一共4间(楼上四间陋雨,可用四间),60多平方米,要住9人,还要堆放粮食、农具、杂物等,显得十分拥挤。由于目前我在外地务工,因此还可勉强居住,但过年过节回家,居住问题已非常严峻,并且不可能一辈子在外务工,迟早会返乡,住房问题更严峻,因此建新房成为家族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大儿子生孩子,小儿子都到了谈婚的年纪,并且已经属于晚婚晚育年龄,同辈都已生儿育女,年龄问题将不能再拖,要求必须要新房才肯结婚,由于住房迟迟得不到解决,婚事也一拖再拖。为了让父母放心我的终身大事,顺利成家,建新房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四、考虑到一些具体需求,因此不在以前地基上建而要另外采用地皮建房。1、原来地皮面积满足不了现在建房面积的需求。左右比较狭窄,面积较小,不能满足一个四世同堂家族的住房面积需求。2、重新拆了旧房建新房需要一笔很大的拆迁费用,将给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是家庭富裕的拉路虎,有悖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3、拆迁出来的砖瓦已经无多大的作用,满足不了建新房的'物质要求,属于资源的浪费,违背了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志。

五、这些年来,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也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工作,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增加。通过这几年的的奋斗和不断积攒,已基本上攒够了建新房(建成砖混水泥房)的费用。只要上级一批准,我就能马上动工。

六、我建房的方案是:在我家自留土地上建一栋80平方米的房子,这片土地从爷爷辈起就是我家的菜地,已经30年多年,并不会动用村里任何他人的共同土地或私有土地,也不影响他人的生活起居,绝不存在损害他人利益或违背他人利益的情况。

无房之人就像无巢之鸟,总感觉自己是飘的,无着落,总感觉一件人生大事没完成。人都有落叶归根的想法,不管在外多风光,心中总会有股浓浓的乡愁,因为对家乡爱得深沉,希望能够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自己也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从没做过违背国家利益的事情,于公于私,希望领导批准建新房。

此致

敬礼!

__年__月__日。

城建建房申请书篇六

绍兴是一座有着历史悠久的古城,2010年,她即将迎来自己建城2500年的里程碑。

这当然是绍兴的光荣,绍兴的优势,绍兴的亮点。但对于市政当局而言,有时未尝不是一种负累,一个包袱,一大麻烦。终究是挣脱束缚不拘一格追赶时代的步伐呢,还是尊重历史突出个性而不惜因循守旧以“低矮旧”示人呢?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近三十年来绍兴城市忽左忽右的规划建设思路,就是历届政府和官员们矛盾不一的的历史观城市观在现实中的注脚和写照,从而也给我们留下了今天这么一个充满争议的城市现状。

可以说,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绍兴城建“路线斗争”的三十年。我作为一个旁观者,耳闻目睹,也不免一声叹息。

王余良主政时期,正逢绍兴撤地设市,自然着一股劲要大干快上,于是填河拆桥,拓宽了解放路,人民路,延安路和胜利路。绍兴传承几千年的风貌由此豁然一变。

“要是当初不怎么怎么,现在绍兴如何如何了得”云云,这是众多事后诸葛亮们经久不衰的话题。其实人不不太可能超越历史范畴的,假如当初你是市长,可能也会这么做,毕竟那个时候政策上没有开发区,没地儿让你建新城,而局促狭小、小桥流水的古城和以汽车为标志的现代文明是格格不入的。绍兴居于杭甬之间,又得乡镇企业发展之先,不可能坐而不动,因而不可能如今日走红之丽江等地因发展慢而得以幸存。绍兴要发展,不甘落于人后,当初好象除了拆和拓别无选择。

王余良之后是有着一副农民脸孔的王贤芳市长,这位在新昌时以改革开拓形象升任的市长到是非常难得地有着敏锐的历史观。当然这跟经过改革开放最初几年的唯经济论的狂热盲动后人文思潮风头渐起的大气候也不无关系,或者说更多是后者影响了他的决策,反正在他短暂的主政期间,绍兴有了仿古的轩亭口、步行街和小商品市场,记得以回廊、天井和台门等元素组成的小商品市场在设计建设上还得了全国的一个什么大奖。王贤芳好象也是最早意识到对绍兴城市河道进行改造的市长,绍兴饭店后门的环山河整治就是他当年的手笔。城市的建筑控制好象也是从他任上开始的。

显然,对于王贤芳等的看法并不是一致的,事实上,有关绍兴城市建设新旧两条道路之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当时和王贤芳搭班的市委书记是汪曦光,汪是民办教师出身,但多年的基层历练令其颇有理论修养,他似乎是不赞同王贤芳的右倾城建思路的,表现之一是在他即将离任的最后时刻,在绍兴日报上以罕见的几乎头版全版的规模发表了他的一篇绍兴城建专论---《让古城焕发青春》。我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晰,是因为当时我“认真学习”之后,以读者来信的方式给时任绍兴日报总编陈瑞苗写了一封信,大意是与汪曦光同志商榷。呵呵,书生意气夫复何加,由此可见一斑。

市长走马灯一样换,思路各唱各的调,不是前赴后继而是另起炉灶,这也是中国特色。

王贤芳之后来了个小个子市长张启楣。此人短小精悍,做起事来却是大刀阔斧----他一斧头生生地在密集的老城中心开膛破肚,劈出了一条中兴路;一斧头劈宽了鲁迅路,并在咸亨酒店对面和旁边开发了绍兴最早的高档小区百草园和燕甸园;再一斧头突破城市控制高度,在胜利路和解放路的交叉咽喉之地矗起了越都大酒店和震元堂。当时他还雄心勃勃地想把人民路打造成绍兴的华尔街,要在此建十几幢二三十层高的银行大厦,现在的中国银行、绍兴县信用联社(亚都大酒店)就是这个精神亢奋、干劲十足、老是处于“勃起状态”的小个子市长的历史遗存。

也不是没有不同声音,可当时的城建委由于“跟不上思路”,思想不解放,被来了个大换血。如此这般,城市大跃进的火就越烧越旺了,也就无人能抵挡了。

这三板斧下去,真叫继任者哭笑不得。后来在一私人场合,有领导浩叹:前任的政绩一不小心就可能是后任的包袱!我体会,所指中极可能包括这“三板斧”。

如果说王余良时代囿于意识和条件,对古城保护没有尽责尚可理解的话,那么张盲目的城市大跃进则是不能原谅的。当时连普罗百姓都认识到在鲁迅路开发现代化房产小区不妥,他这个一市之长居然无知无畏到这个程度,正是令人匪夷所思。何况这时候绍兴已在城东兴建“经济开发区”,有相对的空间来开拓建设新城,可张对新区作为不大,偏偏对老城大动干戈。更令人惊诧的是,由于他在绍兴的大干快上,他由绍兴市长直升浙江省副省长,把当时的书记都甩在了后面。所以所谓政绩和包袱,也是见仁见智,只有历史最有发言权。

接下来就是鲁志强和纪根立了。鲁纪时代在城建方面似无显明观点,在任上绍兴面上变化不大,但有三个亮点值得铭记:一是留给绍兴一个汤浦水库,解决了绍兴人饮用水问题,此为千秋之功;二是留给绍兴一座立交桥(昌安立交),当时被人讥为摆设,但现在倒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三是大抓创建创卫,一轮轮的创建创卫轰炸终于让绍兴告别了多年脏乱差形象。其它则似乎乏善可陈了。他俩后期都对旅游比较感兴趣,雄心勃勃地要把绍兴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城市,钱和精力都投向了这儿。鲁抓会稽山,纪抓江南游乐城,结果两者都几乎成了笑柄。

董君舒任市长不长,眉目不清,印象不深,不说也罢。值得说道说道的,是至今还一直挂在绍兴人嘴边的是***冯市长冯书记。

冯在位时,大刀阔斧地进行城市改造,绍兴的城市面貌在冯时期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发展。最著名的有三个工程,一是整治环城河(这让今天的绍兴市民受益匪浅,念念不忘),二是城中村改造,三是设立袍江工业区。此外,还提出了绍兴大城市的宏伟设想:绍兴大城市由袍江、越城、江滨、柯桥四片组成。冯在最后一次当选绍兴市委书记时,对媒体说:“我将做一个绍兴的孝子”。这句话到今天都留在绍兴市民的心中。

冯之后,王上台。王是哲学博士,重文化,轻经济与城建。所以,城市建设基本陷入停滞状态。王经常从财政中拿出大把资金,支持搞文化节会,以及参加诸如最佳魅力城市之类的商业性评比,为绍兴挣来了不少荣誉称号,并倾力建设黄酒博物馆、越文化博物馆、越王城之类的文化设施。还积极支持各类学术性活动,使得一些纯公益性的演出、研讨会能在绍兴圆满举办。王在政时,绍兴的城市建设聚集于迪荡。因此,到今天,迪荡已经矗立起几个楼盘,并且有点气势。当然,王走后,今后迪荡怎么发展,难以预测。

张是水利出身,为人不错,因此人际印象评价不错。但是好人不一定能当好的一把手,张在统揽全市工作,带领绍兴人民进一步又好又快发展方面,经验与能力不足。再加上受王时代消极影响,下面的机构已有较强的惰性,开拓创新能力大大下降。同时,效率不高,所有城建工程,多是口号,没有实际行动。或者虽有实际行动,但总不能按时完成。因此,在张任期内,绍兴城建完全陷入停滞状态,估计接下来的五年中也不可能有任何突破。当然,绍兴的经济、社会建设将一如既往地向前发展。

城建建房申请书篇七

柞水县住房建设局:

兹有申请人张迎波,男,汉族,城镇居民,住县城中街民乐小区。

因前次给你们递交的“拆旧翻新建房申请”直今没有批复,我们都十分着急,房子实在是太需要马上改造了,所以不得已再次向你们递交申请,郑重陈述一下急需翻新的事由:

房屋是八十年代修建的,由于当时的资金困难,防震意识淡薄,导致结构及其的不合理:首先是各层都没有打圈梁,楼板直接架在砖墙上,上下水都在外面,电线路也是明路,也已老化,造成各处都有隐患,一直现在多处出现裂缝,房顶漏水,一到冬季水管冻裂没有水吃,线路老化已发生多次断电失火等情况,房屋已成危房,如遇到什么情况,马上就倒塌的可能,综上所述绝不是骇人听闻而是事实,它严重的威协着我们全家的生命安全和财产的损失。

我们家共有10口人,都住在一个楼上,父母已年过花甲,身体也不好,父亲是眼睛残疾人,原是农民都没有工作,我们兄弟二人也没有工作,也没有什么其它经济来源,各有两个孩子,都已上学一年,需要很多钱开支,生活十分艰难,根本没有能力修复房子,不修吧人住着心里不踏实,不住吧又没有其它房子住。

各位领导请将我们申请阅读一下,根据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恳请各位在万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到我家查看一下,以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

申请人:

20xx年x月xx日

城建建房申请书篇八

敬重的土地规划局领导:

您好!我系龙圩都坎村都六组村民钟文宁,今年55岁。由于以下几点缘由,我申请新建住房一栋。

一、我现住住房,是19x年建的简陋砖混水泥房,至今己30年,虽经过多次整修,但破损处仍旧较多,修修补补既难解决漏雨漏风问题,也影响房屋外观。因而建新居特别有必要。

二、我现居住的房屋一共4间(楼上四间陋雨,可用四间),60多平方米,要住9人,还要堆放粮食、农具、杂物等,显得非常拥挤。由于目前我在外地务工,因此还可牵强居住,但过年过节回家,居住问题已特别严峻,并且不行能一辈子在外务工,迟早会返乡,住房问题更严峻,因此建新居成为家族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大儿子生孩子,小儿子都到了谈婚的年纪,并且已经属于晚婚晚育年龄,同辈都已生儿育女,年龄问题将不能再拖,要求必需要新居才肯结婚,由于住房迟迟得不到解决,婚事也一拖再拖。为了让父母放心我的终身大事,顺当成家,建新居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四、考虑到一些详细需求,因此不在以前地基上建而要另外采纳地皮建房。

1、原来地皮面积满意不了现在建房面积的需求。左右比较狭窄,面积较小,不能满意一个四世同堂家族的住房面积需求。

2、重新拆了旧房建新居须要一笔很大的拆迁费用,将给家庭带来严峻的经济负担,是家庭富有的拉路虎,有悖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

3、拆迁出来的砖瓦已经无多大的作用,满意不了建新居的物质要求,属于资源的奢侈,违反了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志。

五、这些年来,党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也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工作,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增加。通过这几年的的奋斗和不断积攒,已基本上攒够了建新居(建成砖混水泥房)的费用。只要上级一批准,我就能立刻动工。

六、我建房的方案是:在我家自留土地上建一栋80平方米的`房子,这片土地从爷爷辈起就是我家的菜地,已经30年多年,并不会动用村里任何他人的共同土地或私有土地,也不影响他人的生活起居,绝不存在损害他人利益或违反他人利益的状况。

无房之人就像无巢之鸟,总感觉自己是飘的,无着落,总感觉一件人生大事没完成。人都有落叶归根的想法,不管在外多风光,心中总会有股浓浓的乡愁,因为对家乡爱得深厚,希望能够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自己也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从没做过违反国家利益的事情,于公于私,希望领导批准建新居。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xx年xx月xx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