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毛笔字临帖模板范文范本(实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0:52:30 页码:14
最新毛笔字临帖模板范文范本(实用10篇)
2023-11-12 20:52:30    小编:ZTFB

有时候我们需要面对一些突发的变化。情感表达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总结范文中能看到不同人的不同角度和思考方式,对我们的总结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毛笔字临帖模板范文范本篇一

楷书在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从形体到风格都曾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大体有这样四种类型:古朴型、法度型、意态型、圆熟型。

古朴型。指刚刚从八分隶脱胎而来,收敛波碟,整饬字形,形同古隶的那种楷书。严格地说这种楷书应该称为“隶楷”,也就是后人称为“今隶”的那种。古朴型楷书主要感行于魏晋南北朝,包括钟繇、王羲之的小真书、南朝隶楷以及被称为“北碑”或“魏碑”的北方隶楷。古朴型楷书虽然是苹创阶段的产物,但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其技法和风格的发展变化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尤其它的古朴稚拙的意态情趣,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甚至是后世成熟的楷书也很难企及的。

法度型。楷书发展到唐代,渐趋形体完备、法度森严、点画形态丰富、结体形式多样。书法界对于楷书点画和形体的研究也逐渐达到技术细节化的水平。唐代人的楷书多可为后人的楷模,故称为法度型。

意态型。宋代开始大量出现,以苏轼、黄庭坚的楷书为代表。其特点是;讲究风神意态和整体效果,不计较一点一画的得失。在规矩法度中求变化,追求清新自然的意趣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圆熟型。以元代赵孟颊为代表,把楷书的法度、意态揉合在一起,又直接继承了王羲之书法潇洒秀逸的精神,从而创造出一种更加圆活流便的圆熟型楷书。这种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它吸取了前几种楷书的优点,把楷书的艺术性和实用性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使之更加适合中国士大夫文人的口味。

上述四种类型的楷书,各有所长。学术界曾经各执一端,争论不已。甚至有人不承认意志型楷书和圆热型楷书的地位,认为楷书只有魏楷、唐楷两大系统。这种认识显然是片面的。我们不但应当承认意态型和圆熟型楷书的存在,而且公正地说,这四种类型在艺术上互有优劣,很难分出高下。

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显然从法度型楷书人手比较合适。因为古朴型楷书虽质朴自然,但规矩法度不够完备。初学者不容昌得其门径,童态性楷书格谰离雅,但初学者可能暂时理解不了。弄得不好容易误人歧途;圆熟塑虽然技巧纯热,然初学者如果一味追求,容易流入俗媚。正确的学习方法应该是先学基本规矩,在此基础上,再去追求风神童态、自然之趣。一般主张“书法盛唐”,就是这个道理。

毛笔字临帖模板范文范本篇二

余学书三十余年,尤喜二王碑帖,圣教、兰亭常临之,皆因吾之愚钝,得其皮耳;近来,闲暇无事,搜集整理《圣教序》临帖指南,共同学习。

吴俊卿。

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怀仁集王羲之行书而成。唐·咸亨三年(672)十二月建。行书。30行,行83~88字不等。《金石萃编》载:碑高九尺四寸六分,宽四尺二寸四分;文共三十行。现藏西安碑林。王氏书迹大都赖此以传,故为历代书家所重。《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为表彰玄奘法师赴西域各国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三藏要籍而写的。太子李治(高宗)并为附记。

怀仁是长安弘福寺僧,能文工书,受诸寺委托,借内府王羲之书迹,煞费苦心,历时二十四年,集摹而成此碑。遂使“逸少真迹,咸萃其中”。碑文选自王书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怀、将、风、朗、是、崇、幽、托、为、揽、时、集等字皆取自《兰亭序》。由于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致使此碑点画气势、起落转侧,纤微克肖,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达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简静的境界。”当然这种集字的做法也有相当的局限性。如重复的字较少变化,偏旁拼合的字结体缺少呼应。自此碑以后,效集王羲之书或其它大书法家书的字集为碑刻者不断出现,如僧大雅集《兴福寺碑》,唐玄序集《新译金刚经》等均为佳作,但仍以《集王羲之圣教序》最为成功。

传世宋拓有墨皇本,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明代刘正宗藏本,现藏陕西博物馆;1972年在西安碑林石缝间发现整幅宋拓本;其他还有郭尚先藏本等;均有影印本行世。

毛笔字临帖模板范文范本篇三

选帖与临帖是每一个书法学习者都要碰到的问题,选帖是为了临帖,我们从两个层面来解释这个问题。

选贴是学习书法的人碰到的一个关键问题,选一本好帖就是拜一位好老师,不得不慎重。古人云,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可见选帖之重要。

《张猛龙碑》等。这类用原迹原拓影印的本子是最理想的本子。它不但保持了比较准确的结构、用笔风貌,而且还保持了原作的章法。

二是选字本,将原迹原拓选字拼成,如将《颜勤礼碑》、苏轼《醉翁亭记》中的字顺序打乱,按笔划多少或偏旁集中排歼,这类帖由于在单个字中仍然保持了较准确的风貌,只损失原有的章法(如字距,-行距;),而初临书法不同于创作,章法本不是个重要的问题,故尔也不失为较理想的范本。

三是经过修补改刻的作品,经过翻刻修改,一般必然会丧失原迹原拓的风貌,笔划修光修挺,线条光滑而缺乏力度,用笔的动作也难以捉摸,而这些都不利于对原迹风格的体验和研究,它的临摹价值就不太高了。

四是今人临写本,能临象古人原迹的作品,本身应该是有价值的。但作为范本而言却未必妥当。因为每个人(即使是有成就的书家)在临摹古迹时,不可避免’地会带上自己的理解和书写习惯,临本与原本之间总有相当的距离,不但在技巧上如此,在气息上更是如此。

五是双钩本,双钩的细线与原帖毛笔笔划的墨迹间难以完全相吻,双钩是线条形态的躯壳。很难从中分析出古人用笔的大致过程,如提、按的部位、速度快慢、含墨多少等等。

我们提倡初学者使用第一、二种字帖,不赞成使用第四、五种字帖。

3.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帖,要找到一个高质量的、同时又是符合自己性格爱好的帖来练习,学之者不如爱之者,爱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你喜欢它说明这种范帖和你有默契相通之处,容易人帖,人帖相融,较快地掌握范帖。人的性格不同兴趣便会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性,你喜欢它说明这种范帖和你有默契相通之处,容易人帖,人帖相融,较快地掌握范帖,现实生活中有喜欢劲挺的,有喜欢秀媚的,有喜欢雄浑的,取各人所需,方得其宜。明明自己喜欢褚遂良的秀逸风格,却硬去赶颜书雄强的时髦,这是跟自己过不去。比如赵体,老辈人常常会劝初学者不要学赵,说他是媚软,多学了没骨力。赵体与诸楷书大家相比,是以秀逸取胜的,但他是个经过历史几百年淘汰下而仍有生命力的大书家,他的书法是经得起检验的。如果你学赵学得没有骨力,那是你掌握的方法不对,不能要赵孟頫负责。反之,如果不喜欢即使颜、柳、欧、褚,也难出成就。

4.正规入道,不求偏求怪。

2.楷书四大家简介及书法作品赏析。

楷书四大家是指唐代的欧阳珣、颜真卿、柳公权和宋末元初的赵孟頫。

(1)欧体。

欧阳询(公元557-641)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世称欧阳率更,其体例被称为“率更体”。虞世南说他“不择纸笔,皆能如意”。而且他还能写一手好隶书。究其用笔,方圆兼备而劲险峭拔,笔力刚劲,笔划方润,纤细得中,劲险刻历,平正之中见险绝,独成一家风格。“若草里惊蛇,云间电发。又如金刚怒目,力士挥拳。”其中竖弯钩等笔画仍是隶笔。他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我们常见的是他的另一部代表作《九成宫澧泉铭》。他的楷书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十分严肃的程式,最便于初学。后人所传“欧阳结体三十六法”,就是从他的楷书归纳出来的结字规律。他的行楷书《张翰思鲈贴》体势纵长,笔力劲健。墨迹传世,尤为宝贵。欧阳询的儿子欧阳通,书法一本家传。父子均名声著于书坛,被称为“大小欧阳”。

(2)颜体。

颜真卿(公元709-785)唐京兆万年人,字清臣。开元进士,迁殿中侍御史,为杨国忠所恶,出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颜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使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被缢杀。真卿为琅琊氏后裔,家学渊博,工于尺牍;从褚遂良,张旭得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舒和,一变古法,自成一格,人称“颜体”。宋欧阳修评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其用笔清劲丰肥,间架严整端庄,气势雄伟开张,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麻姑仙坛记》、《自身告书》、《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3)柳体。

柳公权(公元778-865)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旧唐书》讲:“公权初学王书,遍阅近代书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当时公卿大臣家碑版,不得公权手书者,人以为不孝。外夷入贡,皆别署货币,曰此购柳书。”他学颜字,但能自创新意。世称“颜筋柳骨”,柳字避开了颜字肥壮的竖画,把横竖画写得大体均匀而瘦硬。他又吸取了北碑中方笔字斩钉截棱角分明的长处,把点画写得好象刀切一样爽利深挺。他又吸取虞,欧楷书结体上的紧密,颜真卿楷书结体的纵势,写出了独树一帜的柳体。其代表作有:大和三年《李晟碑》(石在陕西高陵),会昌元年《大达法师玄秘塔碑》(石在西安碑林),《苻嶙碑》(无立石年月,柳碑中最完全者),敦煌石室藏旧拓《金刚经》,《神策军碑》等。“书贵瘦硬方通神”,柳公权的书法就是以此取胜的。神策军碑,柳公权书。《神策军碑》是柳公权楷书的代表作之一,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并序》,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立,原碑久佚。此碑较人们熟知的《玄秘塔》的书法风格更成熟,更具有特色。结体布局平稳匀整,保留了左紧右舒的传统结构。运笔方圆兼施,运用自如。笔画敦厚,沉着稳健,气势磅礴。典型地表现了柳体楷书浑厚中见开阔的艺术特点。读此碑可以使人加深对“颜筋柳骨”这句话的艺术特征的理解。“神策军碑”原石立在封建王朝的禁内,一般人难以进去摹拓,因此拓本传世极少.柳体是初学者端正字形、练习楷书基本功的首选。

(4)赵体。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雪松道人,又号水晶宫道人,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入元,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著有《松雪斋集》。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本传讲,“孟俯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年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此外,他还临抚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诸家之大成。诚如文嘉所说:“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所以,赵氏能在书法上获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分不开的。其代表作品有:《仇锷墓碑铭》、《汲黯传》、《福神观记》、《胆巴碑》、《兰亭帖十三跋》、《雪晴云散帖》、《洛神赋》、《妙严寺记》等。妻子笔划圆润流畅,字体秀丽典雅,行笔流利娟秀,结构端正谨严。代表作是《头陀寺碑》、《洛神赋》等。

二临帖。

1.临帖的步骤。

临帖分读帖、摹帖、临帖、出帖等几个步骤。

(1)读帖。

有经验的书法家都主张学习书法要读帖。所谓读帖,实际上是看帖、欣赏帖。读帖就是通过观察,仔细对帖上的书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出书写的发展和规律,为临摹作好事前准备,为书法创作供以借鉴,宋代黄庭坚云:“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随人意。”孙过庭也说,察之者精,方能拟之者似。读帖锻炼人的眼力心力,只有使帖字入于眼,记于心,方能临时出于手,显于纸。如果眼观不准,心记不住,手是难以表现出来的。《新唐书》记载欧阳询“尝行见索靖所书碑,观之。去数步复返,及疲,仍不坐,至宿其旁三日”。一块索靖书的碑,被欧阳询连看三日,就可知他观察之细,体会之深,被传为美谈。

读帖主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用笔、二是结体、三是章法。

在分析法帖章法布局时,首先要注意到字与字之间的引带关系,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其对大小、长短、错落、粗细等关系是如何处理的?这些关系又如何在整篇中得到统一?通篇的气势怎样?表现了什么样的神韵和境界?这些要在读帖中细心领会。

经验告诉我们,要想一下子读帖能“精”、临帖能“似”是办不到的事,它们中间要经过一个反复熟悉和理解的过程。读帖是为了更好地临帖,而在临帖的实践中,又能使读帖认识深化,读帖和临帖之间存在着一个辩证关系。前人有不少这方面的经验供我们学习参考,如宋曹在《书法约言》中说:“初学字,不必多费楮墨。取古拓善本细玩而熟观之,既复,背帖而索之。学而思,思而学,心中若有成局,然后举笔而追之,似乎了了于心,不能了了于手,再学再思,再思再学,使得其二三,既得其四五,自此纵书以扩其量。”通过这样反复的心摹手追,循序渐进,才能使书法水平逐渐提高。

“摹帖”和“临帖”合称“临摹”。“临摹”就是俗话说的“照着写”。它是初学书法继承传统的必经之路。

“摹帖”使用透明的薄纸覆盖在字帖上,然后按底样描下来。有下面几种方法:

一、双钩。即用细线将字的轮廓勾画出来。通过勾画了解原字的用笔和结体,然后然再根据用笔特点填墨,所以又叫做“双钩廓填”。好的双钩廓填最接近原作。现今流传的所谓王羲之墨迹,就是唐代采用这种方法流传下来的。

二、单钩。即沿笔画的中间划一条单线,然后再沿单线运笔写出字体。用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掌握字体结构。

三、满摹。即在覆盖于帖上的透明纸上直接运笔一次描成,以锻炼用笔和掌握的结构。有一种印作红色的字帖,用笔蘸墨描成黑色,称为“描红模”,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还可以避免看不清底样的缺点。

(3)临帖。

临帖是将字帖放在一旁,看着字帖上的字,直接在纸上写出来。所以临帖已是较摹帖前进了一步。临帖的方法有下面几种:

一、对临。把字帖放在一旁,照着上面的用笔和结构写。对临的基本要求,如孙过庭《书谱》所说:“拟之者贵似”,越像越好。临帖是不要看一笔写一笔,那样容易支离不贯气。要看一个字写一个字。写后加以对照,有不像的地方就再写一次,如果还不像,就再写,直到写像为止。这样,比一个字只写一次印象深刻,收效大。一个字一个字写正确以后,就可以看两三个字、以至一行字之后再写了。

二.背临。也就是默写。待一行一行临写的比较熟悉之后,便可全凭记忆来背写了。写后对照,也如对临一样,反复修正。

三、意临。对临和背临的目的,在于继承,所以贵似,也就是常说的“先与古人和”。而意临是将所临之帖参入己意,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挥一定的创造性,使古人书迹为我所用,也就是常说的“后与古人离”。

所以不妨在背临和意临之间加一个运用的过程。即用所临的字体写一副字,其间必有没有临过的字,看看能不能配得协调一致。米芾初期的书法,人称“集古字”,后来才形成独具一格的“米体”。这正是一个从临摹到创新的必经之路。

第一练字先修德。

脚踏实地从头开始,临帖时要态度老实,尊重范字。以临像,临准为原则,不可把自己的书写习惯强加于范宇之上,对范字进行篡改,这样只能陷入误区,导致学书失败。

第三持之以恒,第一,所选字帖更换不可太随意,不可朝三暮四,见异思迁,一帖没学好即改弦易辙,去学其他字帖,这样只能学一帖,扔一帖,最后哪一帖也没有学好。第二,不可短时间过于痴迷,应每天抽出一定时间练习,从一点一滴学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

循序渐进勿贪快,临帖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选择笔画,结构皆法度严谨、规律性强的范帖。以后再逐渐选其他字体和风格的字帖。书体上一般先楷、隶等正书再行草,先立后奔。急于求成,骄傲自满的情绪,急功近利的心理,这些都是我们学书的拦路虎。

临帖要“三结合”,既临帖和读帖结合,临帖和摹帖结合、临帖和背临结合。读帖是对范字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包括读笔画,结构及章法等。临帖前要统读,对范字的特点有个初步、大体的印象。临帖过程中要边读边临,看准每个笔画的位置安排,形态特点和相应的笔法。其长短、粗细、曲直、斜正、起.行、收的位置,用笔的藏、露、转、折,提,按.顿、挫、回锋,出锋等等都应做到心中有数,笔为心使,下笔方能准确到位。读帖是临好帖的前提,只临不读的“抄帖”式临写是写不好字的。摹帖较容易,习惯上认为是初学阶段采用的一种方式,如临帖中适时进行摹帖,会发现手下之宇和范字的差距,加快、加深对范字的理解和学习。姜夔《续书谱》云:“临帖易得古人笔意,而多失古人位置;摹帖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可见摹临结合,能互取其长,互补其短,促进学书进步。背临是学书较高阶段的一种临帖,是出帖前的准备。临帖中结合运用,能检验临帖效果,发现对范字掌握的不足,加强对范字的记忆和把握,促进临帖。

等,平时我们有意识地运用所学,学既用、用既学,学用结合,形成习惯,日久天长,定会学用合一,既提高了临帖质量,又达到了应用的目的。第七讲究公德(卫生、勤俭)。

第八自我鼓励。

第九把练字与兴趣培养、修身养性紧密结合。

3.临帖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一笔画写不到位,涂描结合临帖是为了写字像帖,合乎规范。但一开始临帖时,常常笔画写不到位而后又加以描补,时间一长就会形成靠涂描将笔画写到位的坏习惯。要边临帖边体会,第一个字哪里写得不像,哪个部位临得不准,第二遍加以改进。在写字的过程中。要不断加以分析、改进,力求字如法帖。久而久之,就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就能一笔到位,不再涂描。

二动手不动脑,似临实抄。

在临帖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拿出字帖,一眼带过,提笔就写。看似不错,实则不然,他根本没有看清字帖中范字的点画特征,动手却不动脑,这样看似临帖,实际上是在抄帖。这样写得再多也无用,因为,抄帖并没有把字帖上字的笔画、结构学到手。要克服这个毛病,也并非难事。只要先将字帖中要写的字仔细地看一看,并记住笔画和结构的主要特征,做到“形在心中,意在笔先”,下笔临写时,才能心中有数,做到心手合一,达到理想的临写效果。每写一遍。都要与字帖对照,找出笔画、结构好的方面和差距,下一遍临写时注意缩小差距。长此以往,进步会更大,抄帖的问题也会得到解决。

三看一笔写一笔,光临不背。

开始临帖时,由于对字帖中的字不熟悉,常常是看一笔写一笔,写出的字往往结构松散,笔画孤立,缺乏笔画间的呼应和气韵的上下贯通。楷书笔画虽各自独立,但笔画之间,还是有联系的。比如,一笔写完再写下一笔时,笔在空中有个走动的线路,同时形成下一笔逆势,这个逆势就是下一笔的藏锋动作,也叫借势落笔,可省藏锋动作,能使笔画自然协调。因此对字帖中较熟悉的字,可先看两笔或三笔,连续写两笔或三笔,直到过渡到一次就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字来。

毛笔字临帖模板范文范本篇四

余斋临池录(提俊丰)。

临池之道,在得笔。得笔者,乃笔之轻重、疾徐、绞转、折挫之谓也。笔之不得,则徒描其形也。

临帖者,临铁也。若今日课字,翌日或数日便还于字帖,则难近道也。其必若儿时,于群人中,纵见背影,亦一眼便识己母。盖因其步态、神形铁之在心也。

临帖者,练眼也。若点画之俯仰、向背、粗细、长短,不能触之于目,行诸于手,则废纸三千,亦难走进其半步也。临帖之精微,需毫发无遗恨,字字逼肖古人;临帖之写意,贵能得其旨趣,形不类而神相通。书家当兼备二者,方能变通。

临帖往往心为“形”役,形外需得笔,得笔方有“意”。得“意”而忘“形”,习书之又一境地也。

临帖贵善思。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不思则无惑,无惑则无获。一帖在手,当思当学之旨,不明所旨,徒劳无功也。一点既通,再涉其它,日积月累,则毫端自丰矣。

临帖需散怀抱,得之在松。若正襟危坐,心弦紧绷,则心悬半空,心手难应,忐忐忑忑,全不在状态也。

密者,少白也。疏者,多白也。人皆谓多白之虚谓之虚,更需味密处之白也。

作字需“破匀”,匀则无兴味。字之匀者,在线条匀,线距匀,字之部件匀,字之大小匀,字距匀,行距匀,墨色匀,章法布白匀......然一匀再匀,便不堪入目也。如上之弊,一一破去,信可换骨脱胎也。

行书难在得“势”,草书难在得“肆”。得“势”需“造虚”,得“肆”需“破序”。总之曰“不作正局”。

古贤之书,多能于藏。藏其锋芒,藏其机巧,藏曲于直,藏险于正,藏虚于实处,藏动于静中。寓之于目,自有书卷之气郁郁扑面。余学书十余年,今始悟得书卷之气,全于一藏字中窥见也。

余喜三五书友同临一帖,临罢谈其所得,所惑,察其同处,思其异处,扬其长处,弃其弊处,坦荡其言,会之在心,不亦快哉!

临杨凝式《韭花帖》临帖是学习书法的唯一正确途径(周光喜)。

正确的临帖是打开书法艺术殿堂的钥匙,也是书法家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临帖大致分为对临,背临和意临几个阶段,学书者也多遵循这个顺序去实践。临帖方法不同,其结果也必然不同,有些二、三十岁的青年频频入展、获奖,便小有名气。有些老同志倾注平生三、五十年心血,依然是老干部体。觉得很困惑,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

一是选择好贴,选对贴。

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所以一定要选择高古之贴,最好是字数较多的为宜。选对贴就是自己喜欢、适合自己书写,自己有兴趣,方能久而不厌。

二是临帖要忠实于原帖,提倡全面继承。

首先要严格按法贴临,不可随意取舍,信笔乱临,力求贴近原帖。

其次要牢牢记住所临帖的结字方法。有些人临帖还可以但创作时却大相径庭,一个字也用不上来,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所谓察之尚精,拟之者贵似。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即是这个道理。早年我在临圣教序时觉得不好看,不按帖临,随意取舍,结果走了不少弯路,后经王冰石老师指点,才改正临帖随意的毛病,果然进步很快。

三是坚持专攻一贴,重点突破。

1、临帖不可贪多,急于求成。应当集中精力,坚持主攻一帖,以期突破。如我在指导刘兆涵学习书法时,要求其专攻一帖。心无旁骛、勤学苦练。自学书开始仅十个月便入展省《八届书法篆刻新人新作展》初窥书法殿堂。

2、对文字较多的帖,可分段临,待基本熟练后再通临。如《圣教序》开始就通临,往往写到后边,早忘了前边的。我在教一个十七岁的学生写圣教序,我选出三段教她写,要求每段写十天,待写完这几段后,她自己便可以通临圣教序了,只三个月就写的很不错了。

事实证明只要突破一帖,其余各帖按此方法便不难写也。反之写不好一个帖,其它任何帖也写不进去。

四、是勤奋苦练,虚心学习。

毛笔字临帖模板范文范本篇五

现在钢笔字帖的种类很多,都是书法名家写的。

都很不错。首先要确定字体。

你喜欢宋体、魏体、隶书……。就买你喜欢的字体的字帖来练习。

还是你自己去挑,别人喜欢的你不一定喜欢,不喜欢,练起来就没情趣,没情趣就效果不大。你到书店去看,哪本使你心动,就买哪本。

小孩子可以用凹版的字帖。你当然是用平板练习册好。

有了字帖,就要认真练习。你可以按下面的方法坚持联系。

祝你成功。练好钢笔字如果你的楷书已经写得不错了,那就练行书。

如果楷书写得还不好,那当然是先练楷书。首先要准备一本字帖,(一定要是你喜欢的字体的字帖)。

第一步,描。用铅笔在字帖的字上描写。

同时记住每个字的字形。每天最少大本的描一页,小本的描两页。

把一本描完了,用橡皮把铅笔印擦掉。第二步,摹。

用字帖中的白纸蒙在字上用钢笔摹写。要把一本摹完。

第三步,临。把字帖立在面前,在纸上照着字贴上的字写。

要把一本临完。第四步,写。

自己可以独立的写了,可以形成自己独立的字体。哪个字写得不好看,可以参考一下字帖的字的写法,也可以自己多写几个,比较一下那个好看,以后就按这个写。

楷书练完了,按照同样的方法练行书。行书字帖的字体应该和楷书的一样。

根据我们的经验,只要这样用心认真练习的,三四个月就可以写出一笔不错的钢笔字来。毛笔字这样短的时间是不行的。

毛笔字临帖模板范文范本篇六

1.先从正楷练起,再练行书,行书练好了接着有兴趣还可以练草书…2.如果喜欢书法,想深入研习,想达到艺术的高度,建议还是用毛笔练习,练过毛笔书法的人,一法通万法通,写出的硬笔字有风骨,见神韵。3.千万不要把白纸盖在范本上照描,那样只能是简单枯燥的copy行为,对你写好字不会有多少帮助,往往重复描了十几遍,到自己写的时候常常忘了样本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写出来的味道完全不对,还是自己原先那一套。4.模仿+领悟是最好的练字方法,就是把范本放在前面,然后自己看着范本里的字体,研究和观摩它的架构,运笔态势,再合上范本,自己单独在空白纸上反复练写,并和脑海里该字体的印象对比,写出最接近的效果。最后打开范本,对比自己写的和范本里的,找出差异最大的地方,思索为什么为出现这样的情况,从而找出自己字体的弱点,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和有启发性地练出一手漂亮的书法,并具备个人特制,有个性,因为不是完全机械照描,是靠观摩,靠领悟,靠对比,靠研习,这样练出来的书法才能体现你的个性和特质,只需观摩和练习少量的字就能领悟到书法的奥妙,而不是机械性地临描几千个字却还是不得法。

5.中国的汉字是古老的艺术,建议你挑选100个左右的汉字进行高强度的大量观摩练习,譬如“永”字,在书法界有“永字八法”的说法,是因为“永”字代表性地集中了汉字的八种运笔方法。同时,“永”字的八个方向上都有笔画,是领悟字体结构平衡和美感表现方式的代表汉字。首先圆珠笔本身就不容易写好字的,正式场合也不会用到圆珠笔的。劝你也别在用圆珠笔练字了,这样你的字不可能有进步的,可能会越写越差的。

行书和楷书,你可以借几本书临摹下,坚持一段时间肯定会有长进的。要写好无捷径;而勤练绝对有效果!如确实需要快速,你就模仿着字体狂写,草稿本上狂写,不久之后,有那么点效果,但是时效不长!1.先从正楷练起,再练行书,行书练好了接着有兴趣还可以练草书…2.如果喜欢书法,想深入研习,想达到艺术的高度,建议还是用毛笔练习,练过毛笔书法的人,一法通万法通,写出的硬笔字有风骨,见神韵。3.千万不要把白纸盖在范本上照描,那样只能是简单枯燥的copy行为,对你写好字不会有多少帮助,往往重复描了十几遍,到自己写的时候常常忘了样本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写出来的味道完全不对,还是自己原先那一套。

4.模仿+领悟是最好的练字方法,就是把范本放在前面,然后自己看着范本里的字体,研究和观摩它的架构,运笔态势,再合上范本,自己单独在空白纸上反复练写,并和脑海里该字体的印象对比,写出最接近的效果。最后打开范本,对比自己写的和范本里的,找出差异最大的地方,思索为什么为出现这样的情况,从而找出自己字体的弱点,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和有启发性地练出一手漂亮的书法,并具备个人特制,有个性,因为不是完全机械照描,是靠观摩,靠领悟,靠对比,靠研习,这样练出来的书法才能体现你的个性和特质,只需观摩和练习少量的字就能领悟到书法的奥妙,而不是机械性地临描几千个字却还是不得法。5.中国的汉字是古老的艺术,建议你挑选100个左右的汉字进行高强度的大量观摩练习,譬如“永”字,在书法界有“永字八法”的说法,是因为“永”字代表性地集中了汉字的八种运笔方法。同时,“永”字的八个方向上都有笔画,是领悟字体结构平衡和美感表现方式的代表汉字。

首先圆珠笔本身就不容易写好字的,正式场合也不会用到圆珠笔的。劝你也别在用圆珠笔练字了,这样你的字不可能有进步的,可能会越写越差的。行书和楷书,你可以借几本书临摹下,坚持一段时间肯定会有长进的。

要写好无捷径;而勤练绝对有效果!如确实需要快速,你就模仿着字体狂写,草稿本上狂写,不久之后,有那么点效果,但是时效不长!练好钢笔字要有恒心,只有临摹长了,才能更改你心中固有的字体,进而指挥手写。1、我建议你先读一些有关习字规律的书,和字体结构规律的书。大书法家启功先生曾说,字重要的是结构,结构是骨,如骨不正则字歪。

临摹一个人的字,只有真正掌握了他这种字的结构才算完事。2、临摹的字帖有很多种,当代名家的字帖,如【庞中华(初学可用庞中华的字帖)、陆放鸣】等,并且每年都有个硬笔书法大赛,里面新人层出不断。也可以从古人写的毛笔字的作品中临摹,如【王羲之】的兰亭帖,【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董其昌】等。

3、临摹的形式也有许多种,有描红,即白纸伏于上,照字画字,有看着字帖自己写的,后一种偏难但是尤好,因为后一种更有利于你去将别人的帖子记住,即背帖,临摹的教高形式便是背别人的字的结构,自己能够写出来。

毛笔字临帖模板范文范本篇七

所谓“临”,即将碑帖置于近旁,观其大小、点画、结构、笔意、形势,认真学习而写之。

所谓“摹”,有三法:一是将透明纸覆在碑帖之上,笔随影走,按其曲折婉转用笔描习之,此谓“满摹法”二是双钩廓填法三是单钩中锋法。摹帖须精研细摹,点画无误,掌握特点,摸索技巧,追求笔意神釆。

宋黄伯思《东观余论》云:“临,谓以纸在古帖旁,观其形势而学之,若临渊之临,故谓之临。摹,谓以薄纸覆古帖上随其细大而拓之,若摹画之摹,故谓之摹。

又有以厚纸覆帖上就明牖景而摹之,又谓之向榻焉。临之与摹二者迥殊,不可乱也。”

临摹在得师承,求其形似神似,形神兼备。故姜夔《续书谱》云:“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

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临摹还在于“不纯师”,创出独立风格。

清周星莲《临池管见》云:“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

坡翁学书,尝将古人字帖悬诸壁间,观其举止动态,心摹手追,得其大意。此中有人,有我,所谓学不纯师也,又尝有句云,?‘诗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烂漫是吾师。

’余尝谓临摹不过学字中之字,多会悟则字中有字,字外有字,全从虚处着精神。彼抄帖画帖者何曾梦见。”

初学者先要摹书。初学写字的人,心中无准绳。

还是找一个范本摹写容易上手。摹时,首先要注意的是笔法,也就是范本上的点画的形态,以便领悟其运笔方法,依样画葫芦,务必达到形似。

孙过庭说:“察之贵精,拟之贵似。”这也是摹书的要诀。

观察范本不精细,摹写得当然不像。如果在摹写过程中不注意观察范本的运笔之法,那就收效不大。

又譬如摹写颜真卿。颜真卿的书法起止圆浑,起笔都是藏锋,收笔都是回锋,而且在藏回的地方,一定要顿笔。

了解了这些要领,摹颜书才能形似。譬如摹写柳公权。

柳书“勒”画的起笔处方而有棱角,要知道这里不必用藏锋而用切笔就可,这一点与颜书不一样。又譬如摹写赵孟頫。

赵书起笔与收笔处接近于颜真卿的方法,也是藏头护尾,但是赵的顿笔要写得较轻。初学者还要注意在摹写过程中,至笔画转折的地方,方棱的要翻笔,圆浑的要绞笔。

照这种方法摹书,不但能得到古人书法字体的位置,而且连笔意也得到了。其次,要注意结体。

在摹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范本中点画的穿插位置,做到手摹其形,心究其理。这样心手并用,长此以往,摹帖中各字的结构,深印于脑海,即使把范本拿开,自己也能凭记忆摹写出,分毫不差。

《续书谱》上说的“摹书易忘”,指的是不经意依样画葫芦。如能在摹写时手到心又到,怎么能容易忘却呢?书法作品都是形与神并重的,在摹写时,注意一点一画的位置,得到的是形体上的“像”。

临写时,注意范本上每个字的性情气势,得到的是精神上的“像”。然而,精神是寓含在形体之中的,有无精神的形体,而没有无形体的精神。

不得形体,怎么得到精神?初学者一定要先从摹仿入手,摹的次数越多,心里越明白,手下之笔越熟练到位。心精手熟之后,可以进一步到临写范本的阶段了。

初学书法的人,尤其要注重勤摹。因为摹书能带人循规蹈矩,久而久之,就由勉强进入自然,进而从心所欲,笔毫使转得当。

再由摹书进入到临书阶段,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如果不经过摹书这一阶段,你的手很可能变得像脱僵的野马,像无的之箭。

虽然你可能也粗粗地模仿人家学习书法多年,但很难掌握书法中的窍门,这是智者所不取的。摹书的用纸选择。

古代纸质粗厚,古人遂发明了一种方法,即用黄蜡熨涂到纸上,使纸透明,以便于摹写。这种方法叫硬黄法。

还有一种方法,即纸盖住范本映着明亮的窗户来钩摹,这种方法叫响榻法。近代以来,薄而透明的纸张很多,只要纸不漏墨都可使用。

有一种纸叫“油川连纸”,透明不漏墨,又不过于光滑,是摹书的上好用纸。摹书必须一挥而就,不可重描。

摹书贵在求似,但必须一挥而就。挥就后的字可能与范本有出入,但千万不可重描补救。

点画一经过重描,神采全无,纵使看起来形似了,也不足取。开始摹写时,与范本出入之处肯定比较多,摹写时间长了,又渐渐掌握了运笔方法,就能逐渐与范本面目相差无几。

到这时候,学书者可改用临摹相间的方法。方法是先于范本上摹写一字,下留空格,再临写一次。

经过多次实践,临写字也能像范本上的字了,就可进入完全临写的阶段。如果觉得完全临写时有些走样,还可用亦临亦摹之法。

开始摹书时可以用双勾摹写的方法、间互练习的方法。总之,摹与临相辅相成,各不妨碍。

描红不如摹帖。儿童学习书法,描红是常见的方法。

描红即取红字范本,依样描写。这种方法跟摹书的功用一致,但市面上所售的描红本,质量不高,儿童学之,易误入歧途,终不如直接摹写佳帖。

初学者往往把握不住点画的正确位置,写出的字不成样子。为避免此弊,可选用九宫格纸,每页有九大格,名为“大九宫”。

每大格中又分为九小格,名为“小九宫”。同时采用明角或者玻璃,另外画出小九宫,盖在范本中所要临写的字上。

这样,按照格子移动临写。

毛笔字临帖模板范文范本篇八

写字有两难,入门难、提高难。入门难,难在不知从何入手;提高难,难在有质的飞跃。而对广大中小学生来说,首先面临的是入门阶段如何临帖的问题。在多年的写字教学实践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引导学生临帖习字的。

一、临帖的三种方法。

我在写字教学中采用摹写、临写和背写相结合的方法。摹写就是用较透明的纸蒙在字的上面认真描写,越准确越好。临写就是对照字帖进行临写。临写容易得到帖上的笔画而结构次之;摹写容易得到字的结构而容易忽视笔画。要写出一手漂亮的字,其笔画和结构二者缺一不可。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摹写和临写相结合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模仿能力,使学生看到笔画和结构都在进步。

背写是在摹写、临写的基础上,为了使学生尽早能脱帖写出像帖上的字而进行训练的一种方法。在写字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强化学生的记忆,并指出相应的重点,找出规律。只有引导学生找到规律才易于记忆,学生也就能对汉字的结构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背写,还能使学生的临写、摹写质量得到升华,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记忆能力。

二、临帖的三个“学会”

我在学生临帖的过程中始终强调三个“学会”,即在临写前要学会观察,临写后要学会检查,找出不足后要学会改进。

学会观察。每堂写字课前,用五分钟时间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凝神观察碑帖范字。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同时,首先要训练学生对字体特征的了解。如颜体的雄健、欧体的险劲、柳体的骨力、赵体的秀润等等。然后要引导学生观察笔画的长短、粗细、方圆、平斜、尖圆等;结构的大小、收放、疏密、宽窄、高低等等。这样,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在临习之前做到胸有成竹。正如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所云:“翰不虚动,下笔有由”。

学会检查就是把自己写过的字对照字帖比较分析,尽快找出字中笔画和结构上的毛病。学生中会存在只顾埋头写、毛病看不出,写了一段时间还是老样子的情况。这时,教师一定要组织学生停下笔来,像医生检查病人一样,检查字的毛病。医生只有检查出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同样,我们只有找出字中的不足之处,才有可能克服笔病,把字写得更好一些。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会检查的同时也要对学生的优秀作业提出表扬,对有进步的同学要充分肯定,而对典型的问题要及时指出。

学会改进。观察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了解字的特点。检查是要找出字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能有的放矢来改进之,用新的面貌来替代之。只要我们做到认真观察、反复检查、找出不足、及时改进,就会一次比一次写得好,就会一天天地进步。改进的办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照检查分析后先自己修改。如铅笔写得用钢笔改,钢笔写的用红笔改,毛笔写的用广告色来改等。

三、临帖的三个过程。

打好基础、训练技法。

临帖是从选帖开始的,老师不必规定学生统一用某种字帖,可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点来选择。至于字体,启功先生曾说过,中小学生还是以楷体作为初学入门的法帖为佳。临帖时还需向学生介绍我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发展简史,以及文房四宝的特性及使用方法。

笔画、结构、章法是写好字的三要素。初学时要强调写好各种笔画为重点,结构、偏旁随之跟上。

笔画方面,要求学生准确地写好八种基本笔画,重视每一笔的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过程。在结构上,要着眼于讲授字的重心平稳、比例恰当、左右参差、上下呼应等。

深入传统、汲取营养。

教师在教学生临帖时要多选择古人的经典碑帖为范本,少写现代人的或直接模仿老师的字。我在教小学生硬笔书法时,同样是从古代优秀碑帖中汲取营养。如欧阳询、张即之的楷书;魏体《张猛龙碑》;隶书《张迁碑》、《礼器碑》;行楷书则选自赵孟的《胆巴碑》等。对于个别基础扎实的书法尖子生,我选用了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以及米芾的《苕溪诗》《蜀素帖》。

转益多师、创造自我。

我在教学中一贯反对一本字帖贯穿到底的做法,而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和基础来临写不同风格的碑帖。如我在教小学生普通班级写字课时,一、二年级用省编《写字》教材,以描红为主;三年级用自编张即之的小楷为教材;四年级选用欧阳询的《醴泉铭》作为楷书教材。中年级阶段仍然为摹写和临写相结合的方法。五年级让学生学习隶书《礼器碑》和楷书《张猛龙碑》作为巩固、提高的阶段,让学生能接触不同风格、字体的书法范本。六年级主要教学生写赵孟的行楷书,这个阶段除继续巩固笔画和结构的教学之外,还需对学生进行章法和书法作品创作的指导。如果学生能自己写出一幅像样的作品,那可以说有了一定的创作能力。创作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的一种素质,祖国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社会更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以上所述是我在教学中教学生临帖的一些方法和心得体会。作为书法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临帖方法,对不同的年级使用不同的临习字帖。在临帖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临帖要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做事有耐心、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要注重对学生创作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的写字水平和自身素质才会同步提高。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王建湘。

毛笔字临帖模板范文范本篇九

写仿影,我们在临摹毛笔字的时候,可以用透明的纸放在字帖上面,这样可以比较容易的看到下面的字体,写起来也会比较容易。

单钩,先用笔在纸上勾出字的点画的中锋线,也就是有的字帖除了字的大体轮廓以外,会用箭头的方式勾勒出这个字的笔画以及一些运笔的方式技巧。

双钩,透明的纸放在字帖上,然后用笔钩勾出字帖的外部轮廓,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我们勾勒的形状进行填充,使之将我们勾勒出的外部形状全部填充满。

格临,在纸上画出米字格或者九宫格,然后对照着字帖上的字的位置,确定每一个字的笔画,位置,长短,发现,这个需要特别的有耐心,还需要观察的时候仔细一点。

对临,也就是当我们对临摹字体熟悉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照着字帖上的字写了,看一个字写一个,然后在分析那些地方写的不对。

背贴,也就是长期的临摹之后,我们就可以不用在看着帖子写,而是慢慢的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但是又还不是很会,这个时候就需要背着帖子写。

毛笔字临帖模板范文范本篇十

想想自己为什么练字,有多大决心,这点其实很重要。练字的目的不同,所需要走的路径也不一样。

练字的目的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为了考试拿到更好的卷面分;。

(2)日常书写更好看一点;。

(3)个人爱好;。

(4)系统地学习书法;。

(5)修身养性。

不同的目的,对于时间的投入要求也不一样。明确目的,下定决心,就一定能练好字。

纸的方面:如果基础不是太好,开始练字的时候,建议选择田字格或米字格的练字本。

笔的方面:因为练字主要还是为了日常书写,所以建议还是选择中性笔或钢笔练字。中性笔的话,建议选择或的,这样比较容易写出笔锋,字也更漂亮,而且平时日常书写也完全可以。如果选择钢笔的话,一定要选择用起来顺手的钢笔。买一支比较好的钢笔也是有必要的,毕竟可以用很久的。而且写习惯了,就如同剑客手中的剑,会很有感觉的。另外,前期不太建议用美工笔练字。

选择字帖,一般可以参考以下三点:

(1)看你本身的基础如何。如果基础不是很好,建议从楷书或行楷练起。如果基础不错了,那么选择的范围就更广了。

(2)喜欢哪种字帖就去学。如果不是想成为专业的书法家,完全可以喜欢什么就去学什么。练字其实就是模仿,有了兴趣,往往会投入更多的时间,更容易练好。

(3)需要什么就去学什么。如果想写字规范一些,就去练楷书。如果想写字快一点,就去练行书。

在练字之前先进行观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间架结构,不要以为自己写过很多年的字,就不去观察,而只凭感觉和记忆进行临摹。否则效果并不会很好,应该先观察再临摹,这样会事半功倍的。

如果因为自己以前写字写的不够美观,而学习练字的话,就需要摒弃之前的写法,认真临摹选好的字帖。每一笔画都要临摹到位,不要打折扣,这样坚持练习,写出来的字才够美观。

练字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快速成功的事情,一定要坚持。不要今天高兴了就写一上午,明天不高兴了就一个字不写,这样效果是不明显的。每天无论有多忙,都要抽出时间来写,哪怕只是很少的时间,只能写几行字也要写,每天的坚持才会有进步。

练习的时候,可以将自己写的字收集起来,用以比对。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就把不同阶段的字拿出来进行比对,看一下这段时间的练习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这样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成就感和满足感得到了提升,是给自己小小的激励,以后练字的积极性就更高。同时通过对比自己的字和字帖的差异,还能找到自己的不足,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纠正。

如果你现在还是小学生或中学生,建议选择楷书。如果是大学生,或者已经工作了,练字只是为了日常书写更快更好,可以选择行楷,或者楷书和行书同时练习。

练字,一方面是写,另外一方面是要看。多看看别人写的漂亮的字,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揣摩如何布局,在心中有了这个字的蓝图,写的时候就更容易写好了。多看看,每天的观察,日积月累,就会带来改变。

每天练一个字或几个字就可以了,不需要练很多字。有时间的时候,就每天坚持写一会儿。当成一个事情,形成一个习惯,喜欢上练字,就一定可以练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