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初中数学智慧课堂范文范本(优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23:58:52 页码:10
最新初中数学智慧课堂范文范本(优质11篇)
2023-11-21 23:58:52    小编:ZTFB

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外部条件,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有重要影响。写总结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提炼出关键信息,避免陷入琐碎和泛泛的描述。希望以下总结范文对您有所启发。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范文范本篇一

语文课堂中的很多文学形式与数学密不可分。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如果能够有意识地渗透数理思维,实现文理贯通,就能让语文课堂闪现数学的智慧。

一、数学的发散性思维。

在语文课堂的对联教学中,教师不妨选择那些注重数学文化和数学源流的对联,让数学的发散性思维映射到语文教学中来。例如:

五百卷图书,散列桌上,宏编巨著,喜洋洋兴趣无穷。看高等代数,泛函分析,线性规划,随机过程,悉心研读,不妨请客探讨。趁年轻智敏,是应该博学勤专,正更长夜永,安排些美酒佳肴。莫辜负欧几里得,希尔伯特,马克劳林,拉格朗日。

六千年往事,浮现天际,大江东去,叹滚滚先贤何在?想伏羲画卦,刘徽割园,冲之算率,罗庚定理,伟业丰功,费尽移山力气。任风吹雨打,却依然流光溢彩,与日夜同辉,经万古环球敬仰。须记取九章妙论,四元奇术,五家共井,百鸡齐鸣。

这副对联的联句之长,典故之多,内容之繁,时空跨度之久远,可算是联中一绝。作者将数学文化的历史源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对联相结合,不局限于单一的学科背景,而是从发散思维的视角出发,将数学历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来。这不仅让教学过程变得充实而生动,而且使之充满思辨与灵性,闪现智慧的光芒。

二、数学的对称性思维。

对称是一种美,一种美轮美奂的数学美。在对联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对称美融会贯通到教学情境之中,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而又富有诗意。在学生刚接触对联时,教师不妨给出一些简单的对联,让同学比较异同,鉴赏差别。

例如,某市一对数学教师,几经波折,终于结为秦晋之好,同事撰一对联相贺,联云:“爱情如几何曲线;幸福似小数循环”。“几何曲线”形象地描述了这对数学教师的爱情所历经的曲折坎坷;“小数循环”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数值,借此祝贺新人美满幸福,天长地久,实为神来之笔。

据传,吕蒙正曾写下这样一副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它全由数字组成,初看平淡无奇,实则联语、横批含蓄深刻。这副对联运用了谐音的手法,意为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此后,这也成了一条内涵丰富的.谜语。另有一副为窃国称帝的袁世凯所撰写的对联,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嘲讽其是王(忘)八无耻。这组对联构思巧妙,机智诙谐,给课堂注入了无限生机,学生们则是兴味盎然,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数学的程序化思维。

经常有教师埋怨学生写作文时不会审题,文章结构不严谨、欠科学。其实,教师不妨在教学生写作时,向他们介绍数学的核心思想――图论。使用图论结构学的方法指导学生作文,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十分奏效,无不体现出大道至简的道理。例如,当前的作文指导课,大多按照“文题中心――段落结构――每段内容”的教学思路,如果结合图论结构学或程序化原理进行剖析,学生的印象定会更为深刻。

例如,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时常采用“树形图”,其结构流程为“树生枝,大枝生小枝,小枝生树叶”,最后勾画出一张“树形结构网图”。这样一来,文章结构井然有序,剩下的主要是组织语句作文,并适当加以润色。长此以往,将数学的程序化思维融入写作教学,学生写作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定会有所增强。

(作者单位:省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范文范本篇二

教材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智慧的结晶,是服务于教学的静止的文本。教师用教材教学时,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这静止文本的服务功能呢?这就需要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加工、细处理,努力盘活数学教材,充分挖掘出教材丰富的内涵,通过精心预设,把静止虚拟的文本情境转化为生动有趣、富有探究价值的教学活动。

教材由于受篇幅的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每一个教学内容呈现得十分具体,所以教师备课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将教材读“通”,认真解读教材的意图,知道教材编排了哪些知识点,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并理解前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研究各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努力使教材与教学形成长效“互动”的关系。预设教学方案时,着力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想方设法把静态的知识传授成为动态的智慧发展。注意从孩子“学”的角度出发,适当整合教材中的资源,沟通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努力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实践活动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与价值性。

如今课改教材皆贯穿着“导学不包办,引探不封闭,重结论更重过程”的原则,为教与学留下了广阔的施展空间。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要将教材中的每个例题读“透”,注意在知识形成的关键处预设留白,努力做到:问题让学生提出,疑难让学生难答,结论让学生归纳,尽量为学生的学习预留出想像、验证、探究、讨论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提高探究的兴趣和思维的品质。如果只是按教材囫囵吞枣、生搬硬套,则不能发挥教材的作用。

在学生观察主题图中盆花、彩旗和彩灯的摆放规律后提问: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一位年轻老师上课时,完全按教材上的顺序,分别让学生理解教材中列举的三种策略:然后让学生从上面的三种策略中选出自己认同的一种方法说一说:这样的教学,完全是在走教材、教教材,表面上看,学生理解得也不错,但学生的思维品质大打折扣。这说明教者没有读懂教材,更没有读“透”例题的教学价值。

其实教材中展示的“画一画”、“想一想”、“算一算”,目的是突出解题策略形成的过程。策略不是硬塞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得出。教学时,要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再现盆花的周期规律进行推理,从而推出“左起第15盆花”的颜色,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教师一一列出学生所用的策略(不一定与书上展示的'完全一致),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策略进行评析,再通过进一步的练习,使学生逐步认同:要解决周期中的数学问题,一般情况下选择用除法算比较便捷。

读例题,不只是要读懂例题所承载的知识层面,更要读出例题所承载的方法层面,读“透”例题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的价值。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知识形成的关键处,设计教案时才会明白:要在何处预留空白、让学生自主探究,哪些问题应该让学生提出,哪些疑难应该让学生解答,哪些结论应该让学生归纳,怎样为学生的学习预留出想像、验证、探究、讨论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高探究的兴趣和思维的品质。

数学教材中,每个课时中都安排了不少相关练习题,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限于让学生一题一练,这只是让学生演练了教材编排的每一道习题,学生在练习中的体验则是肤浅的。所以备课时,教师还要认真解读教材中的习题,努力将习题读“活”,注意立足知识基础,推陈出新,充分挖掘习题的发展功能,使练习的过程不再是机械演练的过程,而是智慧发展的过程。

张齐华老师在教学时,将书中的一道要求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的练习:张老师去掉了表示平均分的份数的短线,看似平常,却匠心独具!因为短线没了,份数看不到了,这就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思维张力。在老师引领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估算的意识有了、估算的策略也有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填出这两个分数后,张老师又接着问:这根表示“1”的纸条,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如果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份的分数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这样变换练习的呈现形式,并注意充分挖掘习题的发展功能,说明教者把习题读“活”了。这正是“大师”之“大”处,也是我们每个教师在备课时努力的方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教材,努力盘活教材中的学习资源,精心预设教学过程,为预约精彩的智慧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范文范本篇三

20xx年11月7日,我有幸参加学校去十一中的“智慧课堂”学习之旅,此行所学,略作汇报。

7日早4点,在学校的我们便起了床,今天的这趟学习让我心情既激动又紧张,这是入职以来我第一次参加的正式外出学习,心里有些新奇和兴奋,同时想到自己对智慧课堂掌握还十分生疏,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心里又有些紧张,到底我能见到什么样的智慧课堂,是不是真的能从中得到我需要的,这些问题也一直围绕着我。

经过三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十一中。进了教学楼,我便十分好奇的想多看看这所学校的教室和学生上课的课堂情况,但是学习需要有序进行,所以我听从安排,在进行过短暂的小会议后,进入了课堂。我学习的是七年级的英语课程,讲课的老师虽不是十一中本校的教师,但也是教学经验十分丰富的老师。

首先,进教室我便发现十一中的孩子们课堂与我们的不同。这里学生们教室桌子为面对面排列,听课时我发现这样很利于孩子们与同学交流讨论以及练习对话,十一中的学生大约是长期应用这种座位模式,课堂上十分有序,没有聊天和私语情况。

其次,这里的学生人手配备一台平板电脑,摆放整齐有序,看得出他们对平板教学的使用十分熟悉。课堂开始前,授课教师先播放了英文歌曲,在随后的研讨会上,这位授课教师说出了放歌曲的`理由,他是为了让学生放松心情,同时进入英文学习的情境中,这让我想到先前代课学校每天午休后预备时放歌让孩子们唱歌的情况,这在某种程度上的确能调动学生的精神,让他们尽快进入状态。授课老师将课件在触屏机的大屏幕上同步播放,同时在学生的平板上也显示课件内容,讲到题目部分便给学生时间去做,然后平板拍照上传,老师通过平板数据可以查知学生提交速度,并能在平板上一次查看学生的答案,这位老师课堂批阅了几位同学的作业,并与同学一起发现其中的错误并实时批阅讲解,但是时间关系,老师并没有将所有同学的作业全部批阅,但是可以通过平板记录了解学生做题上传的情况。

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用平板进行课堂教学,播放课件以及录音,批阅学生的题目。整个过程让学生练习较多,学生展示比较活跃,课堂整体气氛比较好。课堂结尾以游戏结束,学生非常积极,课堂整体完成比较好。

整节课堂看下来,的确是有收获,但这位老师在研讨时也提到,接触智慧课堂时间不久,所以整体上讲课时用平板可能并不是那么好。我个人也觉得这堂课中平板的使用插入有时候的确是有些突兀,正如研讨时裴光钢教授提到的“为了用平板而用平板”。在听完课后,本科目的老师聚在一起进行“智慧课堂”的教学研讨,由山师大的裴光钢教授指导进行。进行讲课的的三位老师分别讲了自己此次讲课的感受,接着裴光钢教授针对他听课的体会以及三位老师的感受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我非常赞同裴教授的一些看法。裴教授本身对“智慧课堂”有所研究,他提到三位老师在平板应用上都还存在欠缺,并且有些使用略生硬,我自己也有所体会。平板教学对于我,我们的学校老师来说都属于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因此现在都还在摸索阶段,理论结合实践才能出真知,绝不能想当然。结合平板教学的课堂是什么样的,这并不能有一个固定的壳子,首先课堂内容不同,授课本身就有不同的方法手段,再加上授课老师自身风格各不相同,所以绝不会有相同的两堂课,这放在教学中,就体现在教师自己的实践上,绝不会有相同的教学实践。但是此次授课学习中,三位老师的应用显然有些相似和生硬了,多用在拍照上传这类上。这也给我提了个醒,平板教学应该怎么用,用在哪些方面,这个是没有固定答案的,能用在别的老师课堂中的,却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课堂,除了向别的老师学习,更多的还得自己去发现,怎样将平板使用自然地插入到教学中,能自然地将其运用到教学的同时又起到相应的教学作用。

另外,裴教授提到教师掌控课堂过多,没有将课堂放给学生,做不到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我们要相信学生。”裴教授说的这句话也让我有所顿悟。虽说四年级的学生与七年级学生相比较,自制力等方面确实要差些,但如何能够让年纪小的孩子也发挥自主性,能够更多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正是教师的工作,也正需要我多考虑发现适当的方法去引导学生,真正能够放手,从主控变为引导。平板作为一个有力的学习工具,正是为了方便孩子们的学习才使用的工具。如果要放手给孩子们自己学习,那么平板将会是孩子们自主学习非常好的帮手,老师更需要发掘平板的使用途径,如何将平板变为孩子们的好助手,而不是单纯的提交结果的工具。

学生能利用平板自主完成的就放给学生去完成,老师只需要在旁引导,还可以利用平板节约很多精力。裴教授提到平板的一些运用,例如学生批改作业可以互批,组批,节省老师的时间,更多的放手给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可以拍摄授课的视频音频等,这些作为教学资源可以反复应用到教学中,并且方便有效,教师可以用最轻松最好的状态录制,制作完成后可以放给学生反复使用,这一方法有效省事,也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减少了课堂上的无效工作。

裴教授在研讨中倡导我们教师多动脑,想办法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能用平板解决就多用,能放手学生就放手学生,很多教学理论很先进,只得我们在今后的课堂中去发现摸索,并找到自己适用的一种方法。

此次十一中的学习是不虚此行,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解决和摸索的问题还有很多,除了请教,更需要实践。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范文范本篇四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环境的“班班通”已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教学。“班班通”是指教师所在学校的每个教学班的装备基于网络环境下,以投影机+白板为终端显示,每个班级都能同时上网,网络和教学资源共享,演示课件、现场直播、收看电影电视节目等,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最终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装备。它给我们带来教育装备条件改善的同时,更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作为课题组的成员,以及一名一线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班班通”应用于课堂教学,给我的教学工作和学生们的学习带来了诸多方便。以下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班班通”的实施,实现了教师备课方式的改革,从原来的手写走向键盘输入,从纯本文方式实现超文本方式,教师可以登陆学校网站的“网上备课系统”进行电子备课,备课系统可以集教案、教学素材(课件)、课堂练习、作业等多种资源于一体,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教师备课资源的共享。教师可以在办公室里备课,进行课件的设计和制作,在局域网内通过网上邻居上传下载信息,并把自己制作的教案、教学素材(课件)上传到网上备课系统。也可以在家中将自己设计的教案、课件等直接上传到学校网站的网上备课系统,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直接从互联网上检索、下载教育教学上所需要的教案、课件或论文等各种有用资源,并进一步加工整理,为我所用。同时,多媒体与网络工具应用于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演示能有效地突破重点、难点,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班班通”提高了教师的认识,使教师树立起“终身学习,常教常新”的理念。“班班通”是新事物,呈现出很多的优点,它既可以成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工具,又是教育理论、教育技能、教育方法的交流平台,教师在使用“班班通”中,深刻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了解新事物、感受新事物,不断地缩小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同时,教师利用“班班通”通过网上观摩课、网络教研等一系列活动学习交流教学经验和方法,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不断丰富,教学水平越来越高。

“为了更好地反思自身的教学,教师在有关教学研究活动中,可以对课堂教学过程拍摄现场录像,并据此进行教学评价与反思。”这种方式比较忠实地记录了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活动,为教师的反思提供了比较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如对具体问题的处理是否恰当?教学中对学生的关注是否全面?学生的反应如何?是否对学生的一些闪光点进行了及时评价并生成了新的教学?自己的教学语言、教态如何?而这些内容仅仅通过教师自身的回忆及基于回忆基础上的反思是比较困难的。一位教师在观察了自己的教学录像后,惊讶地说:“这是我上的课吗?竟然问了50多个问题,不可能!”在个人反思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集体反思,将不同种类的教学问题集中反映出来,方便教师的归纳和总结,有利于完善和改进,从而推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可以把课堂设计制作成课件存入电脑,在教学过程中,课件可以让教师的板书更加清晰,并具整体性和系统性,可以把多层次、多方位的思维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同时也可以使知识更富趣味性。有了“班班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创造故事情境、漫画情景、论辩情境、成语情境、影像情境、名片名段欣赏等,每个好的教学情境都会引起学生的愉悦甚至激动,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都会形成一个教学高潮、一个闪光点,学生的兴致高,教学效果好。学生在情境中不但能获得知识,受到教育,提高能力,还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

随着学校教师备课的电子化,学校的无纸化办公摆上了议事日程,学校对教师的计划、教案等的检查也将采用网络化,检查的结果通过公告的形式在学校网站上发布;设计制作用于检查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次数的动态统计软件,随时了解每位任课教师的使用次数,这些数据从管理上来讲虽过于简单,但在对于促进教师积极使用上发挥了较强作用;学校管理同样可以利用“班班通”来进行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有条件的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教师的教学视频,从中找出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案,督促教师完善和改进。

在运用“班班通”教学的三年来中存在了不少的问题,需要一线教师去克服,也需要管理者走进教室、办公室听一听、看一看,进行具体的指导。

1、“班班通”的电子白板不能代替黑板,容易使教师忽视板书甚至省略板书内容,一节课下来黑板上什么都没有留下。课堂内容随着课件的翻页一闪而过,这样势必造成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刻。应该认识到,班班通只是辅助教学的一个工具,还不可能取代黑板的作用,板书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板书的示范作用和保留性不是课件所能替代的。

2、“班班通”课件为求新颖太过花哨,动态图片过多,虽能引起学生兴趣,却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应尽量少用或者觉得没必要的时候就不用动态图片,课件的结构设计、图片的使用、色彩的选择、动静的安排都需要动脑思考精心制作。

总之,灵活掌握和运用“班班通”设备服务教学是每一名老师要努力学习掌握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信息化,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努力实践,我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班班通”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合理利用“班班通”进行课堂教学,必会使我们的课堂不断地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让学生们学得更轻松、更有趣,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快乐的学习家园。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范文范本篇五

语文课堂中的很多文学形式与数学密不可分。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如果能够有意识地渗透数理思维,实现文理贯通,就能让语文课堂闪现数学的智慧。

在语文课堂的对联教学中,教师不妨选择那些注重数学文化和数学源流的对联,让数学的发散性思维映射到语文教学中来。例如:

五百卷图书,散列桌上,宏编巨著,喜洋洋兴趣无穷。看高等代数,泛函分析,线性规划,随机过程,悉心研读,不妨请客探讨。趁年轻智敏,是应该博学勤专,正更长夜永,安排些美酒佳肴。莫辜负欧几里得,希尔伯特,马克劳林,拉格朗日。

六千年往事,浮现天际,大江东去,叹滚滚先贤何在?想伏羲画卦,刘徽割园,冲之算率,罗庚定理,伟业丰功,费尽移山力气。任风吹雨打,却依然流光溢彩,与日夜同辉,经万古环球敬仰。须记取九章妙论,四元奇术,五家共井,百鸡齐鸣。

这副对联的联句之长,典故之多,内容之繁,时空跨度之久远,可算是联中一绝。作者将数学文化的历史源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对联相结合,不局限于单一的学科背景,而是从发散思维的视角出发,将数学历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来。这不仅让教学过程变得充实而生动,而且使之充满思辨与灵性,闪现智慧的光芒。

对称是一种美,一种美轮美奂的数学美。在对联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对称美融会贯通到教学情境之中,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而又富有诗意。在学生刚接触对联时,教师不妨给出一些简单的对联,让同学比较异同,鉴赏差别。

例如,某市一对数学教师,几经波折,终于结为秦晋之好,同事撰一对联相贺,联云:“爱情如几何曲线;幸福似小数循环”。“几何曲线”形象地描述了这对数学教师的爱情所历经的曲折坎坷;“小数循环”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数值,借此祝贺新人美满幸福,天长地久,实为神来之笔。

据传,吕蒙正曾写下这样一副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它全由数字组成,初看平淡无奇,实则联语、横批含蓄深刻。这副对联运用了谐音的手法,意为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此后,这也成了一条内涵丰富的谜语。另有一副为窃国称帝的袁世凯所撰写的对联,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嘲讽其是王(忘)八无耻。这组对联构思巧妙,机智诙谐,给课堂注入了无限生机,学生们则是兴味盎然,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经常有教师埋怨学生写作文时不会审题,文章结构不严谨、欠科学。其实,教师不妨在教学生写作时,向他们介绍数学的核心思想——图论。使用图论结构学的方法指导学生作文,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十分奏效,无不体现出大道至简的道理。例如,当前的作文指导课,大多按照“文题中心——段落结构——每段内容”的教学思路,如果结合图论结构学或程序化原理进行剖析,学生的印象定会更为深刻。

例如,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时常采用“树形图”,其结构流程为“树生枝,大枝生小枝,小枝生树叶”,最后勾画出一张“树形结构网图”。这样一来,文章结构井然有序,剩下的主要是组织语句作文,并适当加以润色。长此以往,将数学的程序化思维融入写作教学,学生写作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定会有所增强。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范文范本篇六

12月6日——9日,在镇教育局副局长的带领下,xx镇教育局、公办小学及初中一行36名教师,到安徽合肥、蚌埠参加“第四届全国智慧课堂观摩研讨会暨20__年全国智慧教育观摩研讨活动”。我有幸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了四天的学习。从参观科大讯飞总部到合肥七中、合肥八中、蚌埠二中,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沉睡五十年后醒来,应该很难适应教学工作了。也许,凭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纵横小学课堂的日子快要结束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已经推动社会大跨步发展,这股信息技术的浪潮,对教育改革的冲击力有多大呢?合肥七中从20__年与科大讯飞合作,建设智慧课堂,践行智慧教育。张永剑主任的讲座《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经验分享》,让我深深感受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课堂、对教学管理产生的深远影响。我想,主动适应,加强学习,积极改变,才能在教育的路上走得更远。

常平镇教育局在大力推进智慧课堂的建设。何谓智慧课堂,科大讯飞教育信息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孙曙辉认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课堂。其实质,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网、端”的运用,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创设有利于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通过智慧的教与学,促进全体学生实现符合个性化成长规律的智慧发展。

智慧课堂的关键是因材施教!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能做到精准教学,将打破经验教学的局限性,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分层学习。目前,许多教师还是凭经验在教学,凭经验去剖析学生的问题,去指导学生的成长。教育部科技司雷朝滋司长在stem教育跨界高峰论坛上的讲话指出:教育信息化从1.0走向2.0。再凭经验教学是行不通了,必须跟上信息化的步伐。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期对于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作为教育人,我们要很好的思考。

我校正在开展“主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翻转课堂只是智慧课堂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要更新认识,大胆主动地去学习,去实践,去研究,才能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独立潮头。以目前我校使用的科大讯飞畅言智慧课堂平台为例,里面的许多功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使用,除了培训没有跟上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没有主动去探究、学习、使用。此行我了解到科大讯飞“智学网”平台,是大数据个性化教与学系统,拥有网阅系统、手阅系统,语文作文、英语作文能做到智能批改,评分准确率达到97%,比人工批改误差更小。还能即时给出错误分析和改进建议,实现个性化反馈,做到精准教学。同时,系统还会自动收集每个学生做错的题目,形成题库。教师利用平台的组卷功能,可以编辑试卷让学生在复习阶段训练自己做错过的题目,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和题海战术。这就是因材施教。教导处可以利用这套系统,对单元、期中、期末等检测的作文进行批改,能更准确有效的掌握各班的情况,让信息化更好地服务教学。可惜的是,该网目前一些功能还没有对小学开通,但是应该很快会实现。

当然,我们有了这样一种认识,还需要学校大力去推动,做好顶层设计,需要学校领导坚定不移的支持与引领。毕竟,要推进智慧课堂的建设,必将影响目前的传统教学,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甚至会带来教学质量的退步等等。如何在建设智慧课堂的路上走得更顺,这是我们要思考的。

蚌埠二中,可以说是智慧课堂的诞生地。该校李新义校长,自20xx年起,一直坚持智慧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从该校的顶层设计,到项目推进,都是李校长在带着教师们去探索,让该校成为县级市中学的智慧课堂名校。他们的经验,值得玩味与思考。当然,该校是高中,我校是小学,区别还是挺大的。至少,我们要坚持一种思考的习惯,从别人的身上,从别人的成功中,找到一点可供借鉴的经验。

反过来,在建设智慧课堂的过程中,一线实践的教师,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积极主动投身于改革实践当中,“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名师、名家了。所以,这些教师要端正心态,更新理念,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学校、教导处要做好服务、指导等工作,创设平台与机会,让这一批教师尽快成为智慧课堂的先行者、成功者。

智慧课堂的建设,将是常平镇教育局坚定不移推进的工作。这也是跟每一位常平的教育工作者息息相关的。人人都需要投身其中,参与其中,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更多的智慧,让智慧成为自己课堂鲜明的标志。

奔跑吧,智慧课堂;奔跑吧,智慧教师。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范文范本篇七

以前的课堂,老师灌输的多,可以说是老师的主战场。有时老师在台上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在下面昏昏欲睡,不知所云。其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而如今,还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让学生放开来讲,即使讲错了也没有关系。应该说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上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这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也应是我们培养人的目标。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可谓是单打独斗。学生基础好的"还懂得如何学习,基础稍弱的学生只有当“陪练”。这与我们数学课程标准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是不相符的。而高效课堂模式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它让更多的学生共同投入到学习当中来,共同来参与学习的过程,就算不太懂,也有了一种主人翁的感觉。所以注重参与性应是这种模式的一大特点。

我们要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有为,更要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采用积分制,适时地为他们评价,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激励方式。

但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与困惑。

1、让学生讲,固然是从为培养学生能力出发,遇到学生较好的学生还好,他能按照老师的点拨进行展示、讲演,且非常到位。而遇到成绩稍差的同学,他半天也难找到问题的头绪,大家等待得有点不耐烦,时间也白白浪费,自然影响到教学的进度,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就很难完成。

2、素质较好的班级,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开展对学、小组学。而学习基础较差的班级,天天只是几个好的同学在那里“表演唱”,其他同学仍然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参与性不强。

3、当场积分,不一定要在黑板上体现,可以每天叫一个班干部进行当场计分。这样就避免了因为计分而影响教学进度。

4、新授课的教学比较好上,而复习课的教学该如何进行,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目前,我们的导学案只有新授的,而没有复习课的内容。

5、这种模式的操作性较繁杂,老师做教学之外的时间多了,钻研教学的时间少了,这样不知道会不会影响教学质量。

总之,新生事物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中才能总结教训,积累经验。教学方式需要创新,但教学的本质不能改变,那就是为育人而教书。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范文范本篇八

作为一线教师,我一直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现将我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一些尝试、实践和与其他教师交流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归纳如下:

1、教学不能过于追求“情境化”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的创设教学环境,不仅可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能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生动形象的数学问题与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情境化,忽略了数学本身具有的魅力。新教材提倡设置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但教师不能简单化机械理解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境由心造”——富于时代气息的情境的设置只有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学会从数学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真正由情感体验激发有效的数学认知活动。

2、合作学习有其不可低估的优势,但也正如无论多好吃的东西,吃多了都会让人反胃一样,合作学习再好,也只是无数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我们完全没必要走入非“合作”而不能“课堂”的怪圈。新课程改革虽然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这主要是针对传统课堂上学习方式单一的状况而言的。我们一旦对这些新的学习方式愈来愈熟练后,无论是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还是合作学习,都将和传统学习方式中的优秀做法一样,变成很普通的学习方式中的一种,至于针对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我们到底应该选用哪种学习方式,我们则可能会做出更加理智的选择。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发生变化。若注重教案的精心设计,注重从如何教的层面考虑,照“案”宣科时,更关注的是教学进度和当堂的教学效果,忽略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做数学”的过程,置学习过程中的“想不到”于不顾,只是形式上的牵着学生去合作、探究,不愿放手让学生去体验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淡化探索,重模仿,教师实质上还是“解题的指导者”,走出了新课程倡导的学生是探索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的意境。

4、关注学生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程标准》把情感与态度作为四大总体目标之一,是因为把数学课堂看成是素质教育的课堂,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要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始终用商量的口吻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讨论,做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平等中的首席”。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数学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范文范本篇九

----湛江“全国课改十年”成果研讨会学习心得。

肖鹏云。

12月3日到4日,我有幸与全县12位教师一起,参与了全国小学数学课改十年成果研讨会,这是我县第一次派教师参加国家级别的教学研讨会。在短短2天的学习活动中,我们近距离观摩了全国顶尖的久负盛名的小学数学教坛大师们上的一节节精彩展示课,听了专家们的专题讲座,不愧是一场精神的盛宴。它带给参会教师于思想的震动,情感的激荡、精神的洗礼。观摩名师课堂,聆听名师教诲,感受名师风采,真正感到是一种享受。在此,我将我这几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对大家今后的教学有所启发。

一、回眸:课堂因精彩而美丽。

海泛舟,不时摇曳翻飞。这些名师各具特色各有风格,有的充满童真童趣,有的如同行云流水,有的看似简单却内涵深刻,有的诙谐幽默轻松活泼。种种精彩,令人目不暇接。各种巧妙教学设计,令人大开眼界。

课堂上,这些教坛大师们各展风采,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真正让学生获得了学习的乐趣,为我们展示了充满师生智慧的课堂。

“生本课堂”:新课程理念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任何设计都要经过学生的思考方能起到作用,教师的课堂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尽最大限度的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是所有教师都绞尽脑汁又感到最为困难的事情。在这方面吴正宪老师上的一节《重叠问题》(2年级)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介绍课堂实录)吴老师在这节课中,不断的引导、不断启发,一直等待,让学生说出想法,最终总结结论,在这过程中她还注重让学生问问题,向老师提问,向学生提问,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来,完完全全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尤其是在对待错误观点时,她的处理方式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学生说出了错误的观点,吴老师说“你总是那么与众不同,而且敢于表达自己观点,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再让其他学生辨辨,然后问这位同学“现在你有什么想法?明白了吗?”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爱护。

“活化课堂”:数学知识往往是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却是感性的。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课堂演绎出数学活生生的灵气来,实践证明,活动与游戏是一个较好的方式,它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以愉悦的心情,参与游戏活动,不知不觉完成学习,这样才能取得最大效果。徐长青老师《重复》一课令我们大受启发,(介绍其中精彩片段)在这堂课中,徐老师自己本身就是一道风景,活像一个相声演员,他以绘声绘色的讲了一个有思考价值的“理发师的困惑”这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研究过程中组织学生玩游戏,边玩边思考,处处设置矛盾冲突,老师装着傻乎乎的样子,完全退居幕后,让学生来解决问题,学生在游戏中,在玩中,不知不觉就获得了知识。尤其结尾,渗透数学思想,更让人称叹,老师说“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学生回答“重复!”老师接着说“重复长大后就叫集合,等你们长大后,到初中你们就会遇到它,那时老朋友见面,可别说不认识哟!”下课了,老师要走,学生一拥而上,“别走,签名!”可见此节课成功程度,教师受欢迎程度。

主学习,这是我们的终极追求。黄爱华老师一节《认识百分数》充分体现这种理念。(介绍精彩片段)课堂上先让学生猜想,将猜想的思维成果记录下来,教师把一些有研究价值的猜想圈起来,让学生再根据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探索,用研究的方法得出了知识。华应龙老师《平均数》一课,也是让学生从统计意义的独特视角来带领学生进行研究“平均数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而让学生学得比单纯计算平均数更富思想价值的知识。

巧妙课堂: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智慧,除了上述四位知名教师外,其他教师在设计与教学环节中也有许多精彩的之处。如陈茹静老师的《垂直与平行》,用两支铅笔掉到地上,会有怎么样的情况?这样一个生活场景,就巧妙的解决了教师苦苦寻找的两条线间的关系这样一个生活中原型,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的距离;强震球老师在《认识厘米》一课中让学生一厘米长的小棒一下一下地量物体长度,激发冲突“这不是太麻烦呀?”“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哦,可以将这些小棒连起来,在下面标上数字更简便”。再将他们用方框围起来,“那象什么了?”自然生成了厘米尺,预设巧妙生成自然,让人叹服。刘德武老师上的《找规律》一课,用节奏来读规律,使学生在节奏的韵律中感受规律,培养了学生的乐感和美感,真是一种创造,使学生感到是一种享受。

欣赏这一幕幕,不禁感叹,课原来可以上的这么精彩,教师原来可以这么成功,教师原来可以如此幸福!课堂因精彩而发出迷人的光彩!

二、感悟:境界因思想而得到升华。

名师课堂之所以这样精彩,除了他们拥有娴熟的教学技巧,精妙的教学设计外,还因他们具有深厚的理论与实践功力,更因他们对教育有独特的理解,具有独特的教育思想息息相关。这些名师都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并以自己满腔的热情,去追寻自己的教育之梦。这些名师的教育思想,概括起来就是“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数学”“让教师经营智慧的课堂”。思想为教师的成功插上了翅膀,就像武林高手,由于内功深厚,举手投足,皆成武功。各种教学技巧的运用,已达“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层次。他们的教学追求,已经不单单教学技巧这一“术”的层面了,而迈向了追求教育理想这一“道”的境界了。

得愉快,教师要学会退居幕后,学会等待,最后促使学生乐学会学数学。

思想二:“做智慧课堂,过双智生活”这是黄爱华老师的教育思想(介绍黄爱华)。意即要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智慧,教师要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基于学生知识基础,基于学生的疑问,基于学生的思考来进行我们的教学设计,来开展教学;教师要在关键时刻进行点拨、引导,要多夸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教师要适当装傻,将问题甩给学生处理,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教师智慧的教,学生智慧的学,那教师就能过上双智生活了。

思想三:做会偷懒的教师这是华应龙老师的教育思想(介绍华应龙简介)。他认为,教师在很多时候都做了慈母的角色,当了学生学习的太久拐杖,生怕学生会犯错误,殊不知有些错误犯得越早,代价越小,包办了太多的学习过程,反而使学生学习能力得不得提高,老师自己累得够呛,成效却不明显。教师应从心底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思考,让他碰碰壁,走走弯路,反而对学生的学习有好处。教师口可以懒,手可以懒,眼与耳朵却不能懒,要善于观察,使外在的懒为内在的勤提供可能。平庸的人懒在不动脑筋,所以我们常常是因为不愿思考所以很忙,教师要善于找出一种方法,可以使教师从此可以少教,而学生却能多学。这是我们的追求,也是一种境界。

思想四:让教学从简单开始,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与自由这是徐长青老师的教学思想。徐长青老师从反思我们写进教科书的爱因斯坦的名言“天才=99%的勤奋+1%的灵感”开始,殊不知后面一句更为重要的话被省略了,“但那1%的灵感可能比那99%更重”。所以我们过分看重了勤奋,却忽略了保护学生的灵感。过分相信勤奋的力量,却忽略了那些隐含在学生成绩后面的诸如情感、经历等缄默的知识。使一大批学生跟不上我们的教育脚步。教育是一门需要时间的艺术,是一门需要慢的艺术,教育决不能急功近利,要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要为孩子提供一切可能,呵护孩子那1%的灵感,静侯学生生命之花绽放出独有的颜色,他们会灿烂在不同的季节。

技能使人适应工作,技巧使人胜任工作,思想使人智慧工作,乃至享受工作。从学“术”到悟“道”,乃是我们的孜孜追求。

三、反思:教学在实践中前行。

2天学习时间飞快地从指间滑过,学习活动结束了!但思考的列车却还在继续前行。观摩了名师的精彩课堂,感悟了名师的教学智慧,领略了名师的教育境界,也留下了一系列的思考。我们该向他们学些什么?我们该如何改进我们的教学?带着这些思考反思我们的课堂,反思我县教育现状,深感问题多多,时不我待。

首先,我们要学习他们那种对教育的热爱,那种全身心投入的激情,还有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爱心。他们的成功,不是偶然,是他们长期勤奋探索,是他们对学生高度热爱,高度负责的必然结果。这些名师们多数在40岁以上,可上起课来却依然激情满怀,自己本身就形成了一个气场,影响着学生们,激励着学生。反观我们许多教师职业倦怠严重,人未老心已衰。课堂冷冷清清,毫无激情,学生哪来的热情?没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也就不会有对教学的钻研,教学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实际上无论任何行业,成功者都是那些充满激情的人。只有有了工作的激情,才能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才能收获职业的成功,活出人生的精彩。

其次,我们要有强烈的学习精神。学习是教师成长的最好催化剂,陶渊明说过“学习如春之草木,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辍学则如磨刀之石,不见其减而日有所损”。学习能最大程度的使我们获得良好的职业技能,提升思想境界。虽然不是每人都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但我们身边到处都有可学之人,教师们可以利用电脑,在网上进行学习,多看看名师课堂实录,名师博客,一样可以学得很多。关键就看自己是不是一个学习的有心人。

领悟教育的精神。只有对教材有深入的研究,我们才能准确把握知识间的联系,来龙去脉(介绍吴正宪老师对教材的解读处理方法)。这样我们的教学就有了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方法。反思我们的日常教学,往往对备课这一重要环节变得漫不经心,认为反正那么简单,不看书就知道了,忽略了对教材的研究,对练习的研究。这样,很多教师的课堂由此变得粗糙,学生也就学得似懂非懂,课堂效果大打折扣。我们还要钻研课堂,改进那种慈母型的教学习惯,填鸭式的教学风格,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少用机械重复的训练,精心挑选习题,精讲精练。尽一切可能让学生在最经济的时间,花最少的力气,获得知识,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学习的快乐,学习的成功。教师自己也能彰显自己的教学智慧,营造出智慧的课堂,从中收获快乐。我们还要钻研学生。而这一点也是最难的,也是教师较缺乏的。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多鼓励,多表扬,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要退到学生的思维原点,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设计问题,要加强对学生错误的研究(举例:常见的学生错误原因分析)。要蹲下身段,与学生平等相对,小心翼翼的接近学生的心灵,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所思所想,做学生的大朋友。这样学生就能亲其师信其道了。

其实,名师带给我们的思考远远不止这些,我们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而这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全体老师在实践中去解决。最后,用古人充满智慧的三句话与我们老师们共勉:第一句“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意即我们全体教师要行动起来,为振兴会昌的教育事业、扭转会昌教育落后面貌而努力。第二句“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意即我们教师要有宽大的胸怀,崇高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心态对待我们的职业,要有真诚的爱心对待我们的学生。要用符合自身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为教师添彩。第三句“上善若水”。要让我们的教学象水润泽万物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灵,既要追求效果,又要符合教育规律。

各位教师,实践是最好的舞台,我相信,只要我们全体教师在各自平时的工作中多思考,多钻研,多总结,我们教师的成长定然可期;只要我们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会昌教育的振兴也一定能实现!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范文范本篇十

在人们印象中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无非是识字、写字,而阅读方法的指导那是中高年级老师的任务,与低年级的老师似乎没什么关系。如果你也是这样想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低年级的孩子如果只会识字、写字,那么在考试中一定会一败涂地的。

低年级孩子刚刚进入阅读课的学习,他们对于阅读方法可以说是毫不知情的。所以,在教学第一篇课文时,我就给予了孩子们六个字:读、标、圈、划、描、查。读,就是引导孩子拿到一篇课文后至少读五遍。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所以读是学习一篇课文的前提。

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这是阅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为课文分段的必要前提。

圈,圈出课文中的一类字,二类字。使学生明确课文中自己所要学习的生字。

划,划出生字所能组成的词语。划词语也是帮助孩子丰富词汇,识记词语的一种好方法。描,描红所要学习的生字。让孩子看懂生字的笔顺后描红,这样孩子能更好的掌握生字的笔顺,为生字的书写做好一定的准备。

查,结合课文内容,查查自己有疑惑的东西,或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这样既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也能让孩子在查阅资料中逐步学到很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六个字,就是课前预习的六个要点。第一篇课文的.学习,给予孩子们六个阅读小方法,使孩子们知道每拿到一篇课文,就要仅仅围绕这六个字,去预习课文。在这六个字的引领下,逐步渗透了简单的课前预习方法,为以后的阅读指导做好了铺垫。

二、

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源于成功的学习实践。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回顾学习过程,帮助他们从成功的学习中总结出有效阅读的规律,以便今后自觉运用这些规律去阅读更多的内容。比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经常要让孩子们理解词语,而理解词语的方法有很多。看图理解,联系上下文,换一个词语,结合以往所学等都是引导孩子理解词语的好方法。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就不能仅仅使用这些方法,而是在使用后,要归纳,要总结。在总结中逐步渗透阅读的方法。记得在教学《东方明珠》一课时,理解“美丽”、“非常”两个词语时,我让学生读了相关的句子后,引导他们分别换一个词语来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孩子们一下子就找到了意思相近的词语,也就很好得理解了这两个词语。在孩子们理解词语后,我及时的总结: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在我的总结引导下,孩子们就会慢慢明白理解词语时可以找相近的词语,使孩子习得了一种理解词语的方法。

在教学《谁的本领大》中,理解“得意”一词时,我引导孩子们想想:自己什么时候最得意?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了很多得意的情景,这时理解“得意”一词,就水到渠成了,此时,我总结:“是呀,结合我们的生活情景,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在教学《蘑菇该奖给谁》一文时,我出示了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参加”、“蘑菇”、“练习”。让孩子们读一读,随后问道,你是怎么知道这些词语的。有的孩子说:“我是在电视中看到的。”有的孩子说:“我是在书中看到的。”有的孩子说:“是爸爸、妈妈告诉我的。”听了孩子的话,我及时总结到:“看电视,看书,听故事,都是识字的好方法。”这样的总结语,能使孩子们明白识字有很多途径,也能使孩子们更好的去主动识字。因此,真正有效的阅读,就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课本让学生读、规律让学生找、方法让学生悟。我们老师负责总结提炼有效方法,有效规律,使有效阅读的方法成为学生主动获得的一种宝贵财富,一种完美引领。

任何一种学习方法的掌握,孩子并非能做到一教就会、一点就悟;掌握有效阅读方法,形成学习能力,也需要有一个逐步领悟和吸收的过程。因此,在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还要给他们创造学习迁移的机会,引导他们将已经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于类似的学习情境中,进而领悟到阅读方法的真谛。

1、圈圈画画法。

圈圈画画是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古人读书讲究“不动笔墨不读书”。说的就是圈圈画画,摘摘抄抄这种阅读的方法。在我们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但是我们低年级的小孩子把握不好该圈什么,画什么。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引领孩子们去寻找,去发现。《看菊花》第二自然段是一小篇很好的阅读教材,教学中,我引导孩子们用多种形式朗读这一自然段后,想想: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用笔划出相关句子。孩子们在多形式朗读后,很快找到了相关的句子: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那菊花到底好看在哪?”让孩子们结合图片接着回答。“颜色好看”“菊花很多”“那菊花有些什么颜色?那些词语写出菊花的多?”让孩子们继续圈出有关的词语。孩子们很轻松的都能找到。“菊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从哪个词语中读出来的?”大部分孩子一下子就找到了。“深秋”。在引导中,孩子们圈圈,画画,学的很轻松,很自然。阅读方法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于教学中了。

2、半扶半放法。

半扶半放,从字面不难理解,就是先扶着孩子学,再放手让孩子独立学。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也会经常使用这种方法的。这样的阅读方法既能使孩子有话说,又不会扯得太远。《会走路的树》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小鸟跟着小树去了很多有趣的地方,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这样半扶半放的阅读方法,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口语能力也获得的很大的提升。在理解感悟文本时也就轻松到位了。

为了拓展语文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也为了更好的理解文本,感悟文本中人物的内心,理解人物的所思,所想,我们在教学中就需要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和联想,让孩子在头脑中浮现文本所描写的形象和景象,再现逼真的情景,从而进入文本的意境,体会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会“跑”的黑板》一文中的安培搞科学研究非常专心,以至于在散步时误将马车车厢的后壁当成了黑板,跟着黑板走起来,直到自己跟不上了,才发现那不是一块黑板,而是一辆马车车厢的后壁。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范文范本篇十一

20xx年11月7日,我有幸参加学校去十一中的“智慧课堂”学习之旅,此行所学,略作汇报。

7日早4点,在学校的我们便起了床,今天的这趟学习让我心情既激动又紧张,这是入职以来我第一次参加的正式外出学习,心里有些新奇和兴奋,同时想到自己对智慧课堂掌握还十分生疏,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心里又有些紧张,到底我能见到什么样的智慧课堂,是不是真的能从中得到我需要的,这些问题也一直围绕着我。

经过三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十一中。进了教学楼,我便十分好奇的想多看看这所学校的教室和学生上课的课堂情况,但是学习需要有序进行,所以我听从安排,在进行过短暂的小会议后,进入了课堂。我学习的是七年级的英语课程,讲课的老师虽不是十一中本校的教师,但也是教学经验十分丰富的老师。

首先,进教室我便发现十一中的孩子们课堂与我们的不同。这里学生们教室桌子为面对面排列,听课时我发现这样很利于孩子们与同学交流讨论以及练习对话,十一中的学生大约是长期应用这种座位模式,课堂上十分有序,没有聊天和私语情况。

其次,这里的学生人手配备一台平板电脑,摆放整齐有序,看得出他们对平板教学的使用十分熟悉。课堂开始前,授课教师先播放了英文歌曲,在随后的研讨会上,这位授课教师说出了放歌曲的理由,他是为了让学生放松心情,同时进入英文学习的情境中,这让我想到先前代课学校每天午休后预备时放歌让孩子们唱歌的情况,这在某种程度上的确能调动学生的精神,让他们尽快进入状态。授课老师将课件在触屏机的大屏幕上同步播放,同时在学生的平板上也显示课件内容,讲到题目部分便给学生时间去做,然后平板拍照上传,老师通过平板数据可以查知学生提交速度,并能在平板上一次查看学生的答案,这位老师课堂批阅了几位同学的作业,并与同学一起发现其中的错误并实时批阅讲解,但是时间关系,老师并没有将所有同学的作业全部批阅,但是可以通过平板记录了解学生做题上传的情况。

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用平板进行课堂教学,播放课件以及录音,批阅学生的题目。整个过程让学生练习较多,学生展示比较活跃,课堂整体气氛比较好。课堂结尾以游戏结束,学生非常积极,课堂整体完成比较好。

整节课堂看下来,的确是有收获,但这位老师在研讨时也提到,接触智慧课堂时间不久,所以整体上讲课时用平板可能并不是那么好。我个人也觉得这堂课中平板的使用插入有时候的确是有些突兀,正如研讨时裴光钢教授提到的“为了用平板而用平板”。在听完课后,本科目的老师聚在一起进行“智慧课堂”的教学研讨,由山师大的裴光钢教授指导进行。进行讲课的的三位老师分别讲了自己此次讲课的感受,接着裴光钢教授针对他听课的体会以及三位老师的感受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我非常赞同裴教授的一些看法。裴教授本身对“智慧课堂”有所研究,他提到三位老师在平板应用上都还存在欠缺,并且有些使用略生硬,我自己也有所体会。平板教学对于我,我们的学校老师来说都属于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因此现在都还在摸索阶段,理论结合实践才能出真知,绝不能想当然。结合平板教学的课堂是什么样的,这并不能有一个固定的壳子,首先课堂内容不同,授课本身就有不同的方法手段,再加上授课老师自身风格各不相同,所以绝不会有相同的两堂课,这放在教学中,就体现在教师自己的实践上,绝不会有相同的教学实践。但是此次授课学习中,三位老师的应用显然有些相似和生硬了,多用在拍照上传这类上。这也给我提了个醒,平板教学应该怎么用,用在哪些方面,这个是没有固定答案的,能用在别的老师课堂中的,却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课堂,除了向别的老师学习,更多的还得自己去发现,怎样将平板使用自然地插入到教学中,能自然地将其运用到教学的同时又起到相应的教学作用。

另外,裴教授提到教师掌控课堂过多,没有将课堂放给学生,做不到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我们要相信学生。”裴教授说的这句话也让我有所顿悟。虽说四年级的学生与七年级学生相比较,自制力等方面确实要差些,但如何能够让年纪小的孩子也发挥自主性,能够更多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正是教师的工作,也正需要我多考虑发现适当的方法去引导学生,真正能够放手,从主控变为引导。平板作为一个有力的学习工具,正是为了方便孩子们的学习才使用的工具。如果要放手给孩子们自己学习,那么平板将会是孩子们自主学习非常好的帮手,老师更需要发掘平板的使用途径,如何将平板变为孩子们的好助手,而不是单纯的提交结果的工具。

学生能利用平板自主完成的就放给学生去完成,老师只需要在旁引导,还可以利用平板节约很多精力。裴教授提到平板的一些运用,例如学生批改作业可以互批,组批,节省老师的时间,更多的放手给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可以拍摄授课的视频音频等,这些作为教学资源可以反复应用到教学中,并且方便有效,教师可以用最轻松最好的状态录制,制作完成后可以放给学生反复使用,这一方法有效省事,也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减少了课堂上的无效工作。

裴教授在研讨中倡导我们教师多动脑,想办法解决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能用平板解决就多用,能放手学生就放手学生,很多教学理论很先进,只得我们在今后的课堂中去发现摸索,并找到自己适用的一种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