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生产作业流程分析案例范文(汇总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6:47:32 页码:14
生产作业流程分析案例范文(汇总15篇)
2023-11-23 16:47:32    小编:ZTFB

演讲稿是一种用于演讲或演讲比赛的准备稿件。在总结中,要注重事实和数据的支撑,尽量以客观的证据证明观点的正确性。通过阅读总结范文,我们可以拓宽思维,启发自己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生产作业流程分析案例篇一

1月2日13时许,哈尔滨市北方南勋陶瓷大市场仓库发生火灾。在距火灾现场10公里外的地方便能看见滚滚浓烟直冲上天,上百米的浓烟笼罩着附近的建筑。起火的仓库位于一栋11层高的居民楼,1-3层为仓库,其余为居民住宅。火灾最初只是近千平方米的过火范围,但由于库房内存放的多为易燃物品,导致“火烧连营”,消防队员第一时间疏散了附近的居民。由于火场所在地为房龄以上的老旧小区,街道狭窄,车辆、人员密集,加之防火通道设计不合理、楼体结构空间布局不合理等多重因素叠加,造成施救困难,消防车辆初期无法近前救援,火势持续蔓延了10多个小时。2日22时许,火场所在居民楼发生大面积坍塌,正在二层救援的消防官兵瞬间被埋。

现场救援工作人员介绍,截止3日凌晨1时许,由于火灾现场发生复燃现象难以控制,现场的救援工作已经被迫中止,哈尔滨市相关部门已经紧急疏散了火灾区域周边一平方公里内的所有群众和商户,以避免更大的危险和损失。截至3日凌晨2时许,哈尔滨仓库起火坍塌事故共导致3名消防员遇难,14人受伤,另有两名消防队员失联。

生产作业流程分析案例篇二

某工艺制品厂发生特大火灾事故,烧死84人,伤40多人。事故经过情况是:该工艺制品厂厂房是一栋三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一楼是裁床车间兼仓库,库房用木板和铁栅栏间隔成,库内堆放海绵等可燃物高达2m,通过库房顶部并伸出库房,搭在铁栅栏上的电线没有套管绝缘,总电闸的保险丝改用两根钢丝代替。二楼是手缝和包装车间及办公室,厕所改作厨房,放有两瓶液化气。三楼是成衣车间。

该厂实行封闭式管理,两个楼梯中东边一个用铁栅栏隔开,与厂房不相通,西边的楼梯平台上堆放了杂物;楼下四个大门有两个被封死,一个被铁栅栏隔在车间之外,职工上下班只能从西南方向的大门出人,并要通过一条用铁栅栏围成的只有0.8m宽的狭窄通道打卡,全部窗户安装了铁栅栏加铁丝网。

起火原因是电线短路引燃仓库的可燃物所致。起火初期,火势不大,部分职工试图拧开消防栓和使用灭火器扑救,但因不懂操作未能见效。在一楼东南角敞开式的货物提升机的烟囱效应作用下,火势迅速蔓延至二楼、三楼。一楼的职工全部逃出,正在二楼办公的厂长不组织工人疏散,自己打开窗爬绳逃命。二、三楼300名职工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慌乱下楼,由于对着楼梯口的西北门被封住,职工下到楼梯口要拐弯通过打卡通道才能从西南门逃出,路窄人多,互相拥挤,浓烟烈火,视野不清,许多职工被毒气熏倒在楼梯口附近,因而造成重大伤亡。

一、单项选择题。

1.“回”形标志表示_。

a.加强绝缘b.双重绝缘c.工作绝缘d.基本绝缘。

2.案例中的工艺制品厂配电系统应采用_。

a.tt系统b.pt系统c.tn系统d.上述三种系统都可以。

二、多项选择题。

3.导线的安全载流量决定于_。

a.导线截面b.导线材料c.导线长度d.绝缘材料。

4.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救_。

a.a类火灾b.b类火灾c.带电火灾d.c类火灾。

三、简答题。

5.对以上事故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可以采用哪些危险辨识、评价方法,并简单介绍事故树分析法的基本程序。

6.在上述事故应急中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生产作业流程分析案例篇三

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有一冲压车间,安装了几种不同型号的冲压机械。由于工作任务非常饱满,为提高工作效率,车间主任指挥操作人员将该车间的冲压机械由双手按钮式操作改为脚踏开关操作。结果,短短的一年时间内,该公司发生冲床断指的事故达13起。

一、单项选择题。

1.该公司发生冲床断指事故的主要原因是_。

a.冲压操作简单、动作单一b.冲压操作频率高。

c.冲压机械噪声、振动大d.冲压设备存在缺陷。

2.双手操作式安全装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

a.双手必须同时操作,离合器才能结合。

b.重新启动的原则。

c.按钮或手柄应有防止意外触动的措施。

d.两个操纵器最小内边距离大于300mm。

二、多项选择题。

3.冲压机械操作过程中对操作者的主要危害有_。

a.噪声危害b.机械伤害c.爆炸d.振动危害e、触电。

4.以下冲压操作正确的是_。

a.工作前仔细检查并进行试车。

b.设备运转时,严禁手或手指伸人冲模内放置或取出工件。

c.在冲模内取放工件必须使用手用工具。

e.工作结束时关闭电源,并清理设备工作台面。

三、简答题。

6.简述实现冲压安全的措施建议。

生产作业流程分析案例篇四

某年2月,某石化厂焦化车间,在焊接一处管线连接处时,没有对距用火地点只有1.2m的污水井进行有效遮盖;动火前车间既没有到现场检查落实用火安全措施,动火时又没有看火人在场,致使电焊火星落到污水井中,引燃井内的瓦斯气,发生爆燃,并串入污水明沟,引发大火。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1万元。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可燃液体的是_。

a._四氯化碳b.三甲苯c.环己烷d.乙二醇。

2.在焊割动火作业中,必须采取安全措施。下列选项中,叙述错误的是。

a.动火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b.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报告班组长。

c.动火前必须清除动火地点周围可燃物。

d.动火后必须彻底熄灭余火。

二、多项选择题。

3.危险化学品可能造成的危害有_。

a.引发职业中毒b.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c.引发地质灾害d.引发环境污染。

4.以下选项中,属于可燃气的是_。

a.丁二烯b.液氨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

三、简答题。

5.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生产作业流程分析案例篇五

某化工厂储运处盐库发生一起重大触电伤亡责任事故,6人触电,其中3人死亡,3人经抢救脱险。当天上午,化工厂储运处盐库10人准备上盐,但是10米长的皮带运输机所处位置不利上盐,他们在组长冯某的指挥下将该机由西北向东移动。稍停后,感觉还不合适,仍需向东调整。当再次调整时,因设备上操作电源箱里三相电源的中相发生单相接地,致使设备外壳带电,导致这起事故发生。

事后分析,皮带输送机额定电压为380v,应该用四芯电缆。而安装该机时,却使用三芯电缆。电源线在操作箱(铁制)的人口处简单地用缝盐包的麻绳缠绕,并且很松动。操作箱内原为三个15a螺旋保险,后因多次更换保险,除后边一相仍为螺旋保险外,左边、中间二相用保险丝上下缠绕钩连。中间相保险座应用两个螺丝固定牢,实际只有一个,未固定牢致使在移动皮带机过程中,电源线松动,牵动了操作箱内螺旋保险底座向左滑动,造成了中间一相电源线头与保险丝和操作箱铁底板接触,使整个设备带电。

这些工作人员为临时工,只经私人介绍,仓库就同意到盐库干活,没有按规定签订用工合同。

一、单项选择题。

1.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称为_。

a.感知电流b.摆脱电流c.致命电流d.室颤电流。

2.在tn系统中,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进行_。

a.保护接零b.保护接地c.重复接地d.保护接零和接地。

二、多项选择题。

3.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分为_。

a.单相电击b.两相电击。

c.跨步电压电击d.直接电击。

4.属于基本安全用具的是_。

a.绝缘手套b.绝缘靴。

c.绝缘杆d.绝缘夹钳。

5.漏电保护器是防止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的重要措施,以下应该安装漏电保护器的是_。

a._所有移动式电气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

b.安装在潮湿或强腐蚀场所的电气设备。

c.临时性电气设备。

d.触电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插座。

三、简答题。

6.简单分析本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7.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和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哪些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生产作业流程分析案例篇六

12月31日上午9时30分,佛山顺德区勒流街道港口路的广东富华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气体爆炸事故,截至中午1时20分,已经造成17人死亡,33受伤,其中3人有生命危险,16人重伤,其余14人为中轻度伤。据通报,富华公司当天盘点停产,在车间清洗过程中,发生气体爆燃事故。当前,当地政府已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现场调查。

生产作业流程分析案例篇七

某电厂主要生产工艺有:贮煤场、煤粉制备与输煤系统、燃煤系统,燃煤用汽车运往贮煤场,厂内有氢气储罐6个,每个24立方米,柴油储罐2个,每个罐立方米;2个汽油储罐,每个20m3。

一、单项选择题。

1.重大危险源限定与—有关。

a.危险物质储存方式b.环境温度。

c.环境压力d.危险物质的数量。

2.在限定重大危险源时,要考虑_。

a.各种危险物质的储存间距b.危险物质的通风条件。

c.危险物质的防雷设施d.危险物质的防潮设施。

二、多项选择题。

3.重大危险源有_。

a.汽油储罐b.氢气储罐c.柴油储罐d.贮煤场。

4.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如发生事故将有可能涉及—。

a.火灾b.其他爆炸c.车辆伤害d.淹溺。

三、简答题。

5.该电厂中,哪种物质属于自燃性物质?

6.如果燃煤含硫,那么硫属于何种危险物质?

生产作业流程分析案例篇八

某年5月,某化肥厂卸油站工人,在使用临时泵与胶管卸轻油作业时,引发大火,在场4名工人3死1伤。

其主要原因:

(2)使用临时泵与胶管不配套,使胶管内轻油流速大大超过规定的容许流速;。

(3)未在临时泵与胶管上安装接地装置。

一、单项选择题。

1.引发火灾的三要素是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下列选项中,_不可能成为点火源。

a.木块在木板上摩擦b.用钻头在钢板上打孔。

c.雷电d.烟头。

二、多项选择题。

2.从广义的角度看,防火防爆技术可以分为_等几方面的措施。

a.消防措施b.限制性措施c.教育培训措施d.疏散性措施。

3.一般将点火源分为机械火源、电火源、化学火源和热火源等4大类。以下选项中,属于机械火源。

a.电气开关时打火b.穿带铁钉鞋底在水泥地面行走产生的火花。

c.摩擦时产生的静电火花d.高压气体高速从管道破裂处喷出引发着火。

三、简答题。

4.试述通过管道输送可燃液体时,预防静电起火最基本的措施是什么?

5.简述本次火灾的发生原因。

生产作业流程分析案例篇九

施。2月14日13时巧分,电焊工董某在既不清理现场,也无任何监护措施的情况下动焊。电焊熔渣掉人厅内一人多高的海绵床垫上。因该楼刚刚装修过,采用的装修材料全部是易燃的,遇火即着。火着起后,用脸盆的水扑不灭,在场的一个营业员抱来灭火器,但是却不会使用。营业员把灭火器交给在场的一位顾客,那位顾客也不会用,再问别人也都不会用。这时,火已经很大了。有人想去报警,但因电话机被锁,只能打进,不能打出。一个营业员跑到相邻的单位借电话报警,可是那里的电话也被锁住。那位营业员不得不跑到对面的照相馆去打电话。拿到电话,却又不知火警号码,只好查电话薄。当查出报警电话,已经过了十多分钟,海锦床垫上的火已经上了房。公安局消防队接到报警后,立即调集消防车赶赴火灾现场,公安局的领导同志,亲赴现场指挥灭火和抢救遇险人员,共出动消防车24部,消防指战员164人,经过消防指战员的英勇扑救,大火于16时30分被扑灭。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该场合中,电焊工董某_。

a.没有违章b.不需持证上岗。

c.必须持证上岗d.不需参加安全培训。

2.负责唐山市林西百货大楼扩建施工的唐山市东矿区劳动服务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管理混乱,是造成事故的_原因。

a.次要b.直接原因c.重要d.根本。

二、多项选择题。

3.该起事故中,____是负有重大责任。

a.唐山市东矿区劳动服务公司建筑公司施工队电焊工董某。

b.唐山市东矿区商业局局长。

c.唐山市东矿区劳动服务公司建筑工程公司施工队队长。

d.唐山市市长。

4.唐山市林西百货大楼_,也是造成此次特大事故的重要原因。

a.安全管理薄弱b.安全意识不强。

c.货物太多d.边施工,边营业。

三、简答题。

5.该事故中,唐山市林西百货大楼经理孟某负有什么责任?

6.根据上述材料,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生产作业流程分析案例篇十

5月27日14某公司焦化厂点化产作业区乙班当班操作工,发现硫铵工段煤气饱和器下部母液热电偶的根部由于腐蚀严重,发生母液泄漏。维修需要把饱和器的母液液位降至热电偶下部,才能拆下热电偶。16:00点丙班接班后将母液液位逐渐下降准备维修。19:15分左右,硫铵工段离心机操作工付某按正常工作程序停机后,刚走进休息室被爆炸冲击波破坏的门击到。在一楼的员工宋某、王某等人快速赶到现场,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共用了15个干粉灭火器,未能控制初期火势;在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的同时,向焦化厂调度闫某汇报硫铵工段爆炸起火情况。随后焦化厂调度立即向市消防支队建龙站和市消防支队报警,后期经消防官兵的扑救,于20:00左右,将火扑灭。经现场勘查,爆炸产生于工程未完工的4#离心机和结晶槽,爆炸将厂房窗户震碎,爆炸后起火将部分塑料介质管道烧坏。

生产作业流程分析案例篇十一

某年某月某日,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使该工段414平方米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的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爆炸后扩散的10.2t氯气波及7.53平方千米,事故共导致779人氯气中毒,5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

事故调查确认:

(1)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某药物化工厂(简称“药化厂”,该厂液化石蜡工段以液化石蜡和液氯为原料生产氯化石蜡)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药化厂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灌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人液氯钢瓶中。

(2)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粉碎性爆炸,并导致一连串钢瓶爆炸。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_不属于特种设备。

a.电梯b.气瓶c.冲床d.大型游乐设施。

2.气瓶充装后应有专人逐只进行安全检查。在下列检查内容中,叙述错误的选项是_。

a.瓶阀及其与瓶口连接的密封是否良好b.充装量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c.瓶体温度是否有异常升高迹象d.瓶体是否清洁。

二、多项选择题。

3.下列选项中,属于气瓶安全附件的是_。

a.色环b.爆破片c.瓶帽d.减压阀。

4.气瓶在充装前必须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发现_等情况时,禁止充装。

a.瓶内混有可能与所装气体产生化学反应的物质。

b.气瓶外皮有污垢。

c.易燃液化气体中的氧含量达到或者超过规定值。

d.气瓶存在严重缺陷。

三、简答题。

5.对气瓶充装单位有哪些基本要求?

某年春,某乡镇化工厂为降低成本,将金属钠储存在塑料袋里,口扎紧,外套麻袋。结果袋中的钠发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烧毁库房一座,金属钠21吨。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物质中,不会发生自燃的是_。

a.稻草b.硝化纤维c.棉籽饼d.铁砂。

2.以下选项中,不会发生爆炸的粉尘是_。

a.可可粉b.铅粉c.鱼粉d.镁粉。

二、多项选择题。

3.以下物质中,属于遇湿易燃物质的有_。

a.金属铅b.金属钾c.碳化钙d.氧化铁。

4.在本次事故中,该单位违反了_等法律、法规。

c.《劳动法》d.《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三、简答题。

5.简述为什么袋中的钠会发生爆炸,正确存放钠的方法是什么?

6.简述露天堆放的煤堆为什么会发生自燃?

生产作业流程分析案例篇十二

201月29日某公司焦化厂二炼焦作业区甲班接班后,发现本班负责的区域内的熄焦轨道上有很多残余焦炭,作业长李某要求熄焦车司机在当班清理干净。接班后,熄焦车驾驶员李某正常驾车作业,副驾驶员谢某和实习驾驶员付某负责清理熄焦车轨道残余焦炭。10点25分左右,熄焦车停在2#焦炉104号准备接焦,此时由于拦焦车出现故障不能出焦,班长盖某给钳工打电话要求维修拦焦车,钳工此时正在1#焦炉处的24#碳化室附近的熄焦轨道上处理熄焦轨道活动部位,接到要求维修拦焦车的要求后,由于工具多,沉重,钳工要求熄焦车来接,班长盖某命令熄焦车司机李某去1#焦炉接钳工维修拦焦车。接到班长盖某的指令,熄焦车司机李某驾车去1#焦炉接钳工,在行驶的过程中熄焦车厢把正在熄焦轨道旁边清理残余焦炭的谢某刮倒,造成胸部挤伤,送往医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生产作业流程分析案例篇十三

12月29日上午8时许,北京海淀清华附中在建工地底板钢筋发生倒塌,事故直接造成10名工人死亡,4人受伤,伤者已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无生命危险。直接事故责任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该校教学秩序未受影响。住房城乡建设部于12月29日晚召开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会议,要求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并决定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施工现场安全质量大检查。

生产作业流程分析案例篇十四

某年6月30日,某烟花厂发生特大爆炸事故,死亡37人,重伤12人;损毁厂房、仓库、民房10200平方米和大量设备、原材料;直接经济损失3000万元。

经事故现场勘察、调查询问及专家组调查、试验分析后认定:此次事故为包装二车间装配工王某操作不当所致。事发当时,王某正用气动钉枪对一枚火箭烟花进行装配时,连打两钉都错位,意外引燃所装配的火箭烟花。此时工人丁某(事故中死亡)正领完料路过该处,火箭烟花引燃其手推车上的原料,又引爆了二车间内大量待组装的烟花半成品和成品;继而引爆、殉爆厂内其他车间、仓库内的易燃易爆物品。爆炸总药量约为7吨“tnt”,当量,整个厂区瞬间夷为废墟。

调查确认:王某在事故前1个多月进厂,先做清洁工,事故前3天未经培训被安排到包装二车间装配工序打气钉。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a.装配工操作不当—将气钉打错位置。

c.厂内原料和成品、半成品存放量过大,不符合规定要求。

d.盲目扩大生产规模,超编制招用大批工人。

2.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在危险化学品分类中,烟花爆竹归人一-—类。

a.易燃固体b.氧化剂c.爆炸品d.自燃物品。

二、多项选择题。

3.下列选项中,_属于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a.厂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到位。

b.操作工违章操作。

c.上级公司有关领导严重失职,租赁后放弃对烟花厂生产经营、安全生产的监管。

d.当地职业病防治管理部门把关不严,监督管理不力。

4.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应当对等危险工序的工人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经有关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a.车间生产统计一b.药物混合c.装药d.压药。

5.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应当对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的保管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建立_等登记制度。

a.购买b.销售c.领用d.检验。

三、简答题。

6.请列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生产烟花爆竹企业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之中的6项。

7.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国家对哪几类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生产作业流程分析案例篇十五

1999年某月某日,某市危险物品储运公司一化学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大爆炸事故。爆炸引起大火,1小时后着火区又发生第二次强烈爆炸,造成更大范围的火灾。直到次日凌晨5时,才扑灭这场大火。这起事故造成15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25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5亿元。

经事故调查确认:

(1)该仓库立项、设计、施工以及消防验收时都报为“干杂品仓库”。使用单位启用后,擅自存放危险化学品。

(2)仓库内长期违章存放危险化学品。管理混乱,不同物品混装情况严重。

(3)事发时,仓库4#仓内混存的氧化剂(过硫酸铵)和还原剂(硫化碱)接触是事故的直接原因。

(4)储运公司编制虚假申请报告,市公安局执法不严,监督不力。未按规定严格审查,便颁发“许可证”。使其在不具备国家规定安全条件的情况下,经营民用爆炸物品合法化。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国家标准规定,每种危险化学品出人库前均应按照合同进行检查验收、登记,经核对后方可出人库,并对验收内容作了规定。以下选项中,_不属于规定的验收内容要求。

a.物品形状b.数量c.危险标志d.包装。

2.为保证安全,有关国家标准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方式作了规定。以下选项中,_叙述是错误的。

a.储存时需将非禁忌物料之间分开规定距离(用通道),保持空间。

b.必要时将相互禁忌物料储存在不同建筑物。

c.储存时须用隔板或墙,将相互禁忌物料分隔开。

d.特殊情况下,在采取安全措施并经安监部门批准后,禁忌物料可以混合储存。

二、多项选择题。

3.根据有关国家标准规定,危险化学品储存安排取决于_等。

a.危险化学品密度b.危险化学品分类、分项。

c.容器类型d.消防要求。

4.根据有关国家标准规定,遇火、遇热、遇潮可能发生引起燃烧、爆炸或者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化学品,不得在_中储存。

a.多层楼房b.露天。

c.潮湿、积水的建筑物d.无避雷针的高层楼房。

三、简答题。

5.在此次事故中,储运公司主要违反了哪些法律法规?

6.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