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科学健康小论文小范文范本(大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0:23:24 页码:10
科学健康小论文小范文范本(大全11篇)
2023-11-12 20:23:24    小编:ZTFB

总结可以提高我们对事物的洞察力和思考能力,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总结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客观和中立的态度,不受个人情感和偏见的影响。下面是一些总结范文的示例,供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科学健康小论文小范文范本篇一

摘要:“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是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的入门课,为提高其教学质量,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不断探索其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结合课程的对象和特征,探讨了如何进行“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的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各个国家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诸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生态破坏”等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热门话题。正是在人们高度关注环境问题的情况下,环境类专业得到了空前发展。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作为20世纪后半叶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同时也是交叉学科,得到了各个高等院校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设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近300所,开设有环境科学专业的高等院校200所左右,其规模仍有扩大的趋势。如此多的高等院校开设环境类专业既体现了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也说明了环境类学科中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很多,这对环境类专业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但由于教学设施、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基地缺乏等原因,很难培养出实践操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都很强的专业人才。因此,注重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开展素质教育,对培养优秀环境类专业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的入门课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的教学与实践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提高环境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的课程对象及特征。

1.课程性质和对象。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课是面向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课程开设在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学期。这时学生还未接触到其他的相关专业课程,对专业知识了解很少,认识还比较模糊。通过对新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很好或较好,将来很有前途或者前途较好,选择本专业就读的原因是基于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大多数学生希望毕业后能够继续深造(考研)以及从事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但调查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并不是很了解,甚至对专业的认识很模糊,他们就读本专业的原因是由于考试分数和家长的影响等。同时,通过对近年来本专业的学生就业去向进行分析,发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环境专业毕业学生主要在以下几个行业就业:国家各级环保部门和科研单位,就业人数在10%左右;环保(含咨询服务)公司、工矿企业、设计单位等,就业人数在70%左右;考取研究生等继续深造者,占10%左右;自谋职业或者从事与本专业关系较小者占10%左右。说明大多数学生主要就业于环境保护及相关行业,并且近年来环保行业人才需求节节攀升,但其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与学校提供的毕业生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学校不能全面满足其需求。

2.课程特征。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与公共选修课“环境科学概论”从课程性质上讲是不同的,一个是面向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入门必修课程,一个是属于普及和提高大学生环保意识与理念的公共选修课程。但是,对于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而言,由于刚入校他们的基础跟其他专业的学生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这就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材选择等方面带来了诸多问题,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学内容来讲,主要的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和物理性等方面的由来及其发展趋势仍然应当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又要与公共选修课程有较大的区别。从教材来看,现在有关环境科学概论/导论、环境工程概论/导论方面的教材较多,但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的可选教材很少。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既要为学生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又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以后四年大学学习有一个全面和大致的'了解与认识,还要培养和吸引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与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方式和方法的选择方面给教师提出了很大的难题。一方面,讲的内容过于通俗和平淡,就容易使本课程成为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另一方面,如果讲的太多、内容太深入,又可能会导致把后续课程的内容提前讲授了,对后面课程的学习产生影响。因而,对本课程进行深入的、全方位的教学探讨和改革十分必要。

二、“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目前,高校所开设的“环境科学概(导)论”课程涉及的内容多为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基础知识,是环境专业学生的专业入门课程,该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将来深入学习其他的专业课程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该课程涵盖了环境专业学生所要学习的大部分知识内容,可为他们将来深入学习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对今后本课程的设想,拟进行以下方面的教学改革:

1.教学队伍的组织。

以前认为导论课程不是专业课程且内容较浅,任何教师都可以讲授。但经过几年的教学发现,该课程实际上是在教学上很难把握的课程,并不是每个教师都可以上好的。因此,现在在安排教学任务时,要求选派在环境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承担该课程,并且派辅助教师进行相应的课程网站建设以及课外活动等。

2.课堂教学组织。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具体开展了如下工作:

(1)开展案例教学。采用典型案例充实教学内容,是改进“环境科学与工程”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将世界上发生的一些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或者学生身边接触到的一些环境污染事件作为案例进行剖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增强学生对这些事件的感性认识,为以后通过后续课程的学习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做准备。这一阶段,学生还不具备较多的专业知识,主要是通过学习、构思和考虑可能有那些方法和途径去分析与解决这些环境污染问题,并通过以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逐步设计和实施相应的解决方案。针对当前国内外出现的环境问题组织学生观看与该案例相关的专题视频录像或教师提出案例讨论主题后,要求学生按组在国内外期刊上独立查阅相关主题文献,进行课堂汇报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对“我国湖泊富营养化出现的机制和防治对策”的讨论,可使学生了解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特点、生物化学和生态演化过程与发生机制以及湖泊富营养化产生的生态学原因等。从而培养学生查阅文献、阅读文献和分析文献的能力。

(2)热点问题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当今全球范围内出现的热点环境问题。如自以来,各国开始广泛研究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disruptingchemicals,简称edcs)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简称pops),这些物质会影响生物的内分泌系统,并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近几年在环境中逐步发现并引起关注的医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harmaceuticalandpersonalcareproducts,简称ppcps),它们在环境中的种类逐渐增加,并且对人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还未可知,值得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课程中增加这些热点问题,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引发学生结合日常生活进行思考。新知识的补充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为他们将来学习专业课程或进一步深造奠定了基础,可以强化学生对于本专业将来就业去向的认识,并在今后有意识地学习相关知识来解决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问题。

(3)开展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或课后设置一种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索,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和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教学法启发学生去发现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从而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也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忽视对知识的理解、思考和引申过程,更不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训练的缺点。一般采用教师提出问题,也可以在课程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启发学生结合自己对环境的观察、分析和调研等提出相应的问题。并且随着学生以后知识学习的深入,他们可以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逐步寻找答案,不断丰富专业知识以及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到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时可以自己提出和选择自己希望做的题目。在进行问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正确的启发、引导、点拨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教师的全方位参与和帮助。

3.课外教学活动。

(1)网络平台交流。课堂上多媒体教学手段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动画影音和信息量大的特点为学生展示了有关历史和当前环境问题的立体图像。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大量的资料需要通过课后网络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如动画模拟各种环境污染物在大气、水、土壤、生物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迁移、转化、等方面的影音图像,可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分析这些环境问题的由来和危害,考虑并初步设计关于其治理措施和方案。在课程网络平台上可进行师生交流和讨论,增加师生互动,随时与学生进行网络讨论,也可节省课堂时间,还可以进行有效的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的学习活动,包括专题讨论、网上协作、网上练习等。

(2)组织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国自古就存在“天人合一”的思想,老子《道德经》上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环境科学的主题,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基于此,课程进行中让学生投身于大自然之中,开展与环境密切相关的考察和调查活动,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结束语。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讲究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其教育的观念在不断的转变之中,一些新的观点和理念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为了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更好地发展,为了该专业学生具有更好的就业前景,能够在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岗位和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与价值,对环境类专业的入门课程进行了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科学健康小论文小范文范本篇二

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存在头脑里的知识和现实生活相脱离的现象,看来我们科学课教学上的弊病已经影响了几代人,课堂教学单纯地传授知识,确切地讲只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严重脱离,长期下来,学生形成了只记住课本知识、读“死书”的习惯,不能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大自然想联系,更不能把课本知识应用于生活,当然谈不上什么科学探究精神了。

天文学家卡尔说过“每个孩子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其实,孩子们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只要引导得法,我们会发现科学无处不在,许多科学发现就是源于生活的。瓦特在烧水时受启发,发明了蒸汽机;牛顿在苹果树下,受苹果落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受到启发,发现了浮力定律,……可见,科学就在身边。

作为科学课程的教师,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不要把学生拘泥于仅仅是以文字或语言形式呈现出的现成的知识,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大自然不仅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而且还是本人类永远都学不完的“大教材”,孕集着许许多多的知识和奥秘,里面活生生的虫、鱼、鸟、兽;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瞬息万变的电闪雷鸣和客观存在的岩石、土壤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探究对象,如果我们局限在教室里,单凭标本、教具、课件是远远不够的,这样既会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又会削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乐趣。因此,要带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如在教学新课标教材三年级《科学》中的《蚂蚁的观察》《蚯蚓的观察》等课文时,学生对蚂蚁、蚯蚓都很熟悉,很多同学都玩过蚂蚁、蚯蚓,如果上课时把学生束缚在教室中,把课本与大自然隔离开,很有可能把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白白浪费,而让学生形成“书中的蚂蚁”和“大自然中的蚂蚁”隔断,这样难免使学生把书中学到的知识与大自然相脱离。

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中度过,对家庭生活也是最熟悉的。课本是教材,大自然是教材,生活更是一部最现实的大教材,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学到许多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体会知识力量的强大。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进行探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生在家中做家务也经常会有问题,烧水时水溢出水壶;烧鸡蛋时鸡蛋烧爆了;冷天里,倒开水后塞上热水瓶塞,瓶塞会蹦出来等。当他们提出这些问题时,我们正好可以引导他们学习热胀冷缩知识,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并且已有经验,水到渠成,肯定成功。

知识只有运用起来才是活的,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最好地方就是社区和家庭生活了。比如学了《食物的营养》之后,让学生回家给自己和家人合理地搭配食物,合理地补充营养;学了废旧物品回收之后,他们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社区里宣传买菜不用塑料袋,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废旧电池不能乱扔,会污染水和土壤的等等。

有线电视几乎进入了每个家庭,许多家长都为怎样能让孩子不看电视而发愁,其实,只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在电视中还可以学到许多最新的科学知识。我鼓励学生看中央电视台第10套“教育科技”节目,其中“探索发现”“走近科学”“斗转星移”等栏目,其内容、图文、解说对学生产生的教育效果,都是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很难达到的。

多媒体对学生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许多自然现象是很难见到的,如火山、地震等。这些都可以借助录像资料来弥补。

科学健康小论文小范文范本篇三

摘要:小学美术教师要充分认识美术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引领学生快乐成长。本文简述了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渗透途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一环,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态度、审美情操有着重要影响。与此同时,与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习科目相比,美术学科形象性和趣味性更强,它能够使学生在课业压力下获得更多自我空间,发展学生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之余,放松学生的身心。在这样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心理防备更少,更容易表露出更真实的自我。因此,美术课堂也是教师深入了解学生,与学生进行沟通,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的良好时机。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是中小学生必修的一门艺术课程,“应促进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随着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确立了“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和指导思想,要求教师除了传授绘画知识与技能以外,还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来自班集体的温暖[1]。

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对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作为一名一线小学美术教师,我在美术教学中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把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纳入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促使学生审美水平得到提高,良好心理得到培养和发展,不良心理受到疗治和矫正。

一、挖掘美术教材,发展想象力。

例如:我在上“地下王国”这节课时,很多学生说地下长得丑陋的老鼠与长得不帅的蚂蚁在争抢食物,他们破坏了大量的树根。学生在说出自己的这些想法以后,教师可以将地铁、学生想象的地下城堡等图片展示出来,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惊讶,原来地下也如此之美。接下来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充分展开想象,画出属于自己的“地下王国的故事”,创造出生动、可爱的美术形象。在“奇特的梦”这节课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畅想,口头描绘自己的梦境和自己的所思所感,营造良好的绘画氛围;继而让学生自主选择与探索,将自己的梦诉诸笔端,用独具特色的色彩和形象表达出来,真正实现“我手画我心”。

二、疏导学生心理,引导学生宣泄不良情绪。

众所周知,一个人只有心理与生理保持平衡,才是健康与正常的。若是人的内在情绪被压抑,或内在冲动处在强弩状态,就将产生一泄为快的需求,以此让身心健康得到保护[2]。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作,让学生随心所欲作画,将自身的感情宣泄出来。例如:在“你的家我的家”这节课上,大部分学生的作品都有着明亮的色彩,只有一个学生色彩较乱,以灰色调为主。教师通过与这位学生的沟通,了解到他的父母已经离婚,这件事影响了他的情绪。之后教师耐心疏导他,并与其父母做了沟通,让他们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过了一段时间,这个孩子又恢复了往日的阳光状态。

三、开展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信心。

学生学习美术时会遇到各种困难,如听不懂、画不来,若是教师为学生施加压力,学生将变得苦闷急躁,情绪低落,学习信心也会逐渐降低[3]。对此,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遇到的困境,及时给予帮助,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例如:在“花团锦簇”这节课上,教师将全部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四人,各小组成员要明确分工。教师为学生讲解纸花制作方法与相关插花技巧后,再让学生自由创作,并在小组中讨论做怎样的纸花,将花插成何种风格。当小组内成员的意见不统一时,相互讨论,确保在意见上达成一致,之后再相互学习、互相帮助,最终成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学生动手制作美术作品时,教师则要在一旁观察,必要时给予学生帮助。这样不仅让整个美术课堂变得非常活跃,教学效果也得到提升,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在与他人沟通与交流中变得自信。

四、通过学具共享,培养互助精神。

小学美术课堂需要的工具材料较多,不仅要准备常规美术学习用品,其他自然物、废物都可以用于美术创作中,如羽毛、树皮和易拉罐等。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准备的材料往往有限,不能将所有材料准备齐全,在美术课上学生之间经常出现互借工具和材料的情况,教师要据此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4]。教师要鼓励学生协作带工具,你准备颜料,我准备水桶、画笔,大家共同使用,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工具和材料的充分利用,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合作互助的品质。即便如此,也经常出现工具和材料不够用的情况,教师鼓励学生互相借用、轮流使用或赠送。对于借出自己工具与材料的学生来说,应该表现出大方与谦让,主动为他人提供帮助,当其他学生用过你的材料完成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以后,你将感受到帮助他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对于借入的一方来说,向他人借工具与材料时应保持礼貌,使用彩色笔、橡皮泥等非一次性使用的工具与材料后,应该有礼貌地归还。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慷慨大方地将自己准备的工具与材料共享出来,对于经常不带工具与材料的学生,教师还要和他们谈心,让他们知道付出是相互的,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的人是很难有朋友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帮助他人,培养协作互助精神。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科学合理地设计美术活动,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的同时,使其变得乐观而自信。

参考文献。

[1]杨占琴.小学美术课情感教育的探索[j].中国新通信,2018(2):179.

[2]卢蓉.小学美术教育的多元化实践[j].才智,2017(35):65.

科学健康小论文小范文范本篇四

1.环境意识与敏感度教育。

环境意识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面对环境以及环境的挑战,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对环境问题拥有一定的敏感度,具有对环境的价值观和情感观是有必要的。这要求环境教育中对当今环境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的普及,让学生在大环境范围内考虑问题,并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2.知识与理解。

环境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这要求环境教育包含环境的各个方面,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社会等。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何更好地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是值得关注的一点。

3.态度。

许多人学习环境然而对环境问题却没有正确的态度。环境问题是大的、宏观的整体,学生需要懂得尊重自然环境,正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该方面的课程设计非常重要。

4.技能。

有了正确的态度、丰富的知识,处理环境问题的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中美大学环境科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学生态度三个方面对中美环境科学实践教育进行比较;并以同济大学作为国内环境科学实践教育的代表,以试验区同学交流学习的波特兰州立大学作为美国环境科学实践教育的代表,具体分析中美环境科学实践教育的异同,寻找并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课程设置。

美国环境科学专业课程类别与我国大致相同,其不同点在于课程选修的自由度。国内大学教育经过多年改革与完善,在选课方面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学生的自由度,学校要求学生按照修读计划表修习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等已设定课程外,还增加了素质拓展课程,允许学生选修规定学分以内的兴趣课程,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然而在专业选修课上,可选课程容量还待提高。以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设定为例,其课程多偏向于“软课程”。如果学生在专业学习一年后发现自己的兴趣偏向于环境工程与设计,那么学校所设定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兴趣发展。相较于国内所安排好的修读计划表来说,美国大学在要求学生修习一部分的必修课程外还支持跨专业选课。以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为例,学生如果在专业学习中发现对环境地理方向感兴趣,就可以选修地理系所开的课程如地理信息系统及应用、地理绘图等。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环境科学专业需要的不仅是环境上的知识,更多的是包括经济、社会、人文等综合性知识。如果学生在专业选修课上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方向选择相关专业的课程,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促进学生自主规划今后的学习发展方向。

2.实践教学。

环境科学专业所培养出来的一是具有专业素养的严谨的科研工作者,二是具有管理组织能力的自信的决策者。作为科研工作者,环境科学专业需要培养学生对科研的严谨的态度以及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作为决策者,环境科学专业要求学生有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教学实习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育方针,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国内教学实习在近几年发展迅速,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案。以同济大学为例,环境科学的实践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专业课配套的实验课程,包括普通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环境毒理学实验等等。该类实验课程设置内容多为专业课原理的演示及验证实验,要求学生实验前撰写实验预习报告,实验结束后撰写实验总结报告。另一类则是参观实习等实践课程。环境科学试验区通过组织小班教学,引导学生逐步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参观教授实验室的研究项目,暑期到各处进行实践,其地点多样,有上海市内的环境企业,国内的污水处理公司(云南水务公司),也有国外的大学(日本九州大学)和环境基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大大丰富了学生对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环境问题的感性认知。同时,为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环境科学试验区组织学生在大学二年级开始“一对一”的导师制,每名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导师,跟着导师做实验。认识实习一般安排在大学二年级结束,为了使学生初步接触环境处理流程和感受实际氛围,组织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环境检测公司等环保机构。此暑期认识实习一般为期两周。通过参观时企事业单位机构的专业人员向同学们介绍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后期参观实习报告的撰写,暑期认识实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实际环境现况的认识。美国的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虽在教育形式上与国内相近,同样有实验课程及参观实践,然而在教育方式上却与国内大有不同。以波特兰州立大学为例,在选课上,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不分家,课堂与自然不分家。相比于国内的实践课程,美国大学本科环境科学专业教育的课堂与实践结合得更为紧密,理论学习与实践实验的时间跨度不大。如环境中水体循环,课程分为理论课堂和实地考察(fieldtrip)两部分:在学习了通过水生生物种类及数量来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理论内容后,教师组织学生到郊外河流实地采集水样,并要求学生利用课堂知识辨别水样中需要研究的水生虫类,从而深化学生对水体污染评价公式的理解与应用。实地考察地点由课程性质决定,远程考察通常是自愿参加的,行程安排在周末,2~3天不等。考察结束后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报告评分中对学生的自我思考部分的内容要求很高。

3.学生态度。

在国内长期应试教育的体系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课堂上愿意参与讨论的学生不多,大大地减少了学生思维发散、思想交流的机会,禁锢了知识的理解范围。尽管面对丰富多彩的社会交流实践,学生能够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中主动地加入到环境知识的学习中去,还是有很多同学抱着“应付”式的态度参与实践。相较于国内的学习气氛,国外的学习氛围更为自由。美国学生在专业选择时多是以自己的工作发展需要以及未来发展导向为依据。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带着热情学习专业知识。美国课堂上一道奇特的风景便是来自不同状态、不同年龄段的人:有的人坐着轮椅来上课;有的人偶尔带着自己的孩子来上课;有的人甚至白发苍苍、步履蹒跚地来上课。对于他们来说,学习不是一件应付性的事,而是知识的丰富与拓展。四、小结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美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近几年来,我国环境科学专业教育的自由度提高了很多,其实践环节课程非常丰富,但是在很多方面仍然难以摆脱传统的影子。中国式教育缺少“兴趣学习”,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充分运用课堂讨论、资料查阅、实际调查等各种生动的教学方式,扩大学生学习知识的广度,拉伸知识运用的韧性,达到真正教育和培养人才的目的。只有虚心接受,取长补短,并及时改正,才能创造出一个健全的中国教育体系,为新环境形势下的中国培养复合型、创新性环境科学专业领军人才。

科学健康小论文小范文范本篇五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设立环境科学本科专业,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为社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为我国环保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科学本科专业的社会适应性下降程度较为明显,毕业生就业渠道不畅,考生报考意愿不强。就业与招生这两个关键因素严重制约了环境科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这与环境科学专业结构设置、专业特色建设的学生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密切相关。

目前,我国已有250多所高校开设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少数设置于教育部直属高校,大部分设置于地方高校,普遍存在专业设置时间短、专业建设任务重的问题。环境科学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如何结合地方实情,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凝炼专业特色和准确专业定位,是环境科学专业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及学生培养目标课题组,对环境科学专业建设中的定位与特色问题进行了相关的教改研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环境科学是以“人类—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受影响的环境对人类反作用的问题。环境科学是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组成的新兴学科,也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际科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复杂性。

环境科学专业覆盖面广,研究方向繁杂,使得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特色不显著,影响了学科的发展。我们认为环境科学专业在保证其专业学科内涵要求的基础上,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要与“众”不同,在课程设置与实践性环节等方面不能是简单的“拼盘”,不能面面俱到,面面俱到的结果是面面不到。

二、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呈现出复杂性与多样性,对环保人才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应该是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

不同类型的高校,其专业定位与培养方式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研究型大学以培养高层次的理论型和研究型人才为主,教学科研并重的大学以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为主,以教学为主的大学重点培养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反映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地方高校因其地区差异和发展水平差异,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是专业建设前提。扬州大学系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为教学科研并重型地方高校。依据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扬州大学的性质,我校环境科学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兼顾研究型人才的培养。

我们依据毕业生每年的就业情况,不断修订完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方面,重点加强与学生就业关系紧密的《环境工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除了与课程配套的相关教学实验以外,还有课程实习或课程设计,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的本科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竞争力。我校环境科学专业从开始招生,已毕业四届本科生,毕业生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92%以上,江苏省计算机二、三级通过率95%以上。每年七月初,毕业生就业率达92%以上,近三分之一毕业生考上研究生,少量进入环境监测站及相关事业单位,多数毕业生进入企业相关岗位。

就目前就业形势而言,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应该在企业。环保局、环境监测站、环科所等单位基本处于饱和状态,这些单位不应作为招生宣传时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就业的标杆。许多学生当初报考环境科学专业,总认为毕业后能进入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及环科所等单位,事实并非如此。就业事实与期望值相差甚远,使得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环境科学专业在社会上的就业“口碑”不佳。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愿进企业,不愿进基层,服务企业的意识很淡薄,总想进环保类机关及事业单位,而这些单位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基本不需要招人。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是招生宣传要多强调为企业服务,毕业后进入企业相关环保岗位,降低学生进入环保事业单位的期望值;二是学生进校后加强实践性教学,特别是与企业环保岗位关系密切的相关课程的.实习及设计,使学生进入企业后能与工作无缝对接;三是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重视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安排部分学生在大二阶段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为少部分想进一步考研深造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环境科学专业内涵为解决以人类为中心的各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可谓包罗万象,纷繁复杂。在确定专业目标定位,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高校既要考虑专业学科内涵所规定内容,又要有所侧重。扬州大学为地方综合性高校,主要面向地方,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江苏南、北地域经济差别很大,发展很不平衡,苏北经济薄弱,人才相对缺乏,而苏南经济体量大,人才济济。因此,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的定位是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宽、动手能力强、肯吃苦,愿意到苏北及苏中地区企业环保岗位建功立业的专门人才。

三、专业特色为专业之生命。

许多高校环境科学专业都是在传统学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课程设置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基本上是在原专业所设课程的基础上的适当增减,即减少几门专业课,或增加几门环境类课程,“母系”的痕迹很深,普遍存在着基础不广,培养口径过窄、太专的问题。

1987年以来,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几次调整,环境科学类本科专业实行以综合性整体化为主,加强基础,拓宽口径,环境类相关专业合并为环境科学专业。随着本科专业目录的几次调整,各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几乎一样,一副面孔,虽然“母系”的痕迹少了,但没有了自己的特色。

我国地域辽阔,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各高校设置的环境科学专业如没有自己的特色,培养的学生就没有竞争力,不能很好地为当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应从当地社会需求及具体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凝炼而成。具体思路如图所示:。

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特色与学生培养目标建设实施过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以需求为导向,面向基层,面向苏中、苏北等区域,培养环境科学专门人才,鼓励毕业生服务基层,扎根基层。

2.专业课程设置不求多而全,只求少而精,重点突出《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课程的课程实习及课程设计,使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事业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等岗位能“无缝对接”。

3.大学二年级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学生与专业教师双向选择,每位专业教师至多带5名本科生,学生参与教师的部分科研工作,教师在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零距离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切合自身实际的择业观。

4.第七学期即开始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形式多样,少部分考研的学生可以在校内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做毕业论文,鼓励其余的学生带着问题到相关企业做毕业设计,学生在企业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学会了许多实用技能,为他们毕业求职作了一定的铺垫效应。

四、结语。

地方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在保证专业学科内涵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没有优势就没有生命。课程设置要突出与学生就业关系密切的相关课程,专业课程不宜多而全。少数考研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做毕业论文,为他们进一步深造夯实科研基础。其他学生尽可能到企业做毕业设计,企业与学生之间也有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实践证明此方法能明显提升学生的就业率。

科学健康小论文小范文范本篇六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建设活动广泛开展,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和品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根据调查可知近年来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升,并普遍高于其他专业的就业率,通过这一现象我们能够看到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

2.学生设计能力和实践经验匮乏。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实际能力和设计能力较强,这样学生才能够以最短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去。由于更方面原因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还存在一定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科学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中只将设计图表现技法训练作为重点,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最基本的设计能力训练方面却存在很大问题。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1.从市场需求出发,确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特色。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高校必须应当市场需求进行人才培养,这样才能够保证培养出的人才更好的为市场经济服务。近年来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各高校都根据一类院校的教学架构模本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这样“千校一面”的问题就产生了,毕业生产生了严重的专业特色缺乏的问题。高校要想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过程中脱颖而出,就应当对自身教学特色进行构建。高校应当对传统的教学思路进行变革,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应当对设计过程训练进行强化,不应当仅仅将设计图纸的最终结果作为重点,这样才能够形成对学生正确设计观的有效培养。教师也应当根据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训练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成绩高低进行评价,使得学生能够实现对本专业各项细节内容的有效掌握,并对学生的资助创新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对专业类别进行深化和细化,当前虽然很多高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都已经开设,但是却具有不同的专业主导思想。比如,师范学院重点培养学生的技能和专业基础知识;农业大学在重视学生基本设计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园林设计方面对自身特色建设进行强化;美术院校将重点设定为艺术形式的表达,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强化,进行精品课程的构建。这样共同发展、各有所长的局面才能够形成,才能够使本专业特色形成的基础上,将学生的就业面拓宽,防止在同一设计领域过分竞争的现象发生。

2.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强化,推动学生实践能力的增强。

丰富的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经验是培养设计师实践能力基础,但当前学生严重缺乏设计经验,普遍设计能力不强。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通过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来实现。实际当中应当采取以下两方面的措施:第一,建立校园环境艺术设计实践工作室。高校可以进行专门材料室的构建,对市场上现有的装饰材料进行加工,这样这些材料就能够进行装卸,学生能够形成对这些材料的亲身体验,然后通过对各种材料的选择和搭配,达到装饰设计房间的目的。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拆换这些材料进行指点,这样学生就能够将知识用于实践。第二,高校还可以开展校企合作,和装饰设计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具体当中根据装设公司的实际案例设置环境艺术设计相关专业课程,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的测量和考察,让学生获得市场调查结果和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开展相应的实践能力训练。

3.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实现扬长避短。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应当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进行明确,进而为教学设计提供有效的指导。实际当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和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得出的结果是不同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对学生的首创精神进行能够。应当将他们所学的知识用于不同情境下,并且在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高校广泛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由于我国设置该类专业时间较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进而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各级院校广泛开展教学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应当积极开展环境艺术类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而推动教学改革成效的有效提升。本文分析了当前环境艺术专业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以求推动我国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但本文还存在一定局限,希望高校教师能够加强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教学改革的实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科学健康小论文小范文范本篇七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强调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等都与生态规划思想理念密切相关。生态环境目标预测,特别应考虑生态安全与生态安全格局。城乡规划用地选择首先要考虑生态适宜性。

城市化一般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这一过程促使城市数目增多,各个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城市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以简单的增长率和比较人口数量的方式并不能完善地描述人口从与世隔绝的乡村向城市的运动过程,因为城市化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

城市化的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过程来看,基本上可以把城市化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向城市中心集聚的向心型城市化(又称集中性城市化);二是从城市中心向外扩展或扩散的离心型城市化(又称分散型城市化)。

一般来讲,工业化城市发展的初、中期主要表现为向心型城市化,中后期则主要表现为离心型城市化。离心型城市化又有郊区化和逆城市化两种不同类型。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向心型城市化导致城市人口过密、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城市病”。

城市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产业结构的工业化导致大城市和工业城市的人口急剧增加。交通手段以公共交通(电车、地铁、公共汽车)和步行交通为中心,在以车站为中心的步行圈的范围内,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第二阶段,由于作为城市成长的经济要素的城市型产业和第三产业(部门)的发展,汽车交通渐成优势。城市不断地向郊外快速扩张。像是要追赶上人口的发展那样,商业、业务等城市设施也呈郊外化发展。虽然人们获得了移动过的自由和宽敞的住宅,但是,城市的人口密度、市区密度却在不断地下降,生活圈向广域化方向发展。

步入20世界90年代以后,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开始了针对住宅郊区蔓延化的反思,兴起了“新城市主义”运动。其最主要的理论思想是安德雷斯·杜安尼和伊丽莎白·普拉特夫妇提出的“传统邻里发展模式”(traditionalneighborhooddevelopment)和彼得·卡尔索尔普提出的“公交主导发展模式”(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后者旨在通过塑造具有城市生活氛围、完整紧凑的住区来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以新理念和新形态来创造和复兴城市住区,力图构筑更合理的城市空间,形成更优化的、与原有城市互动的、具有新理念的城市住区。

从土地资源方面来看:我国的主要特征是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为美国的1/15,全球的1/4。底我国耕地第一次详查结果是19.51亿亩,到底统计结果为18.51亿亩。7年之内,全国耕地净减少1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量的5%以上。在多种原因的耕地减少总量中,生态退耕占62%,农业结构调整占18%,建设用地占14%,灾害损毁占6%。

在减少的1亿亩耕地中,1300多万亩是有浇灌设施的优质良田,而新增耕地一半以上是耕作条件不理想的旱地,质量上无法与被占用的好地相比。虽然建设占用不是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但今后30年是我国城市化保持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还将不可避免地占用一部分耕地,这将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底数。

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会使城市政府提高人均用地标准,土地资源面临城市人口增加和用地标准上调的双重压力。根据国家标准,人均生活居住用地为40~56㎡/人,仅为发达国家同类城市的1/5~1/3;城市公共绿地为7~11㎡/人,一般发达国家标准为12~20㎡/人,国外一般达到20㎡/人。但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状况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所经历的城市化阶段相对应。

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加速发展,现已进入城市化的加速时期,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是:建设规模大,动用资金多,建设速度快,建设涉及专业、领域与部门多。传统的规划概念、工作方式和组织方式与今天的城市化发展大大不相适应,举例来说,上海的城市建设不仅是浦东开发和浦西改建,这几年来上海在酝酿发展战略的研究中还提出了“泛上海”的观念,辐射到苏锡常以致更广阔一带,城镇呈点轴发展;三峡工程不仅是建坝的水利工程与电力工程问题,与建坝工程同时并进的是整个库区的城镇化问题、移民问题、安居问题和生态保护问题。

又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外资涌入下呈城市群,通过香港这一区域性世界城市使珠江三角洲城镇纳入世界城市体系的范畴。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仅仅讲求高消费、现代化、豪华不行,有专家估计,占世界人口25%的发达国家消耗了75%的世界资源,中国不能走这条路,只能走资源节约型社会这条道路;仅仅讲求当前利益、近期效应不行,还要有长远观点、持续发展思想;仅仅依靠各自的地方部门不行,这样会因体制等的影响有所局限,需要根据现实,研究协同发展战略,加强宏观调控;传统的工程专业概念不能适应多学科交叉的实际发展,需要有一种新的概念、战略和哲学,以加强我们的建设研究,在现阶段,我们必须探讨具有中国特色、不同地区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打造科学的人居环境。

要吸取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郊区蔓延的教训最先在美国出现的城市郊区化蔓延,导致了经济成本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大幅度提高。郊区蔓延所致的基础建设投资的经济成本增加3~5倍,而环境成本则更大,大量的物种灭绝,土地荒漠化。

大量的人口迁居郊区,老城区成为老年人,穷人的“地狱”,导致社会成本大大提高。郊区化的蔓延,给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埋下了巨大的苦果。我国现正处在城市化与机动化同步发展时期,必须在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调控下做到较密集的城市开发布局,城市必须要成为紧凑的城市,与开放的生态空间相结合,否则的`话就不能解决我们的城市发展问题。

我国现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刻,假如我们在今天高速城市化阶段缺乏强有力的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规划作为调控手段,那我国有可能出现比美国更危险的郊区化。如果机动化的浪潮推动这种郊区化在我国发生,所带来的环境成本、经济成本、社会成本将会比美国高得多,这对于人多地少、资源分布极端不均衡的中国将是灭顶之灾。防止郊区化蔓延的重要调控手段,就是要建立以强有力的城市规划体系为核心的城市化调控政策。

我国现行的住区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为适应现代化生活和交通的需要而提出的,并形成了一整套的规划理论与实践手法。这些规划理论曾指导我国城市建设达50年,在我国城市社会住房安置工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过于注重功能主义,忽视人们精神生活的多元性;空间结构单一,缺乏交往空间;住区环境凝聚力不够,空间塑造上注重建筑实体,较少考虑环境设计和外部开放空间的营造,各地住区千篇一律。这一切已经不符合现代城市生活的需要。

城市住区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影响城市住区建设的各要素之间紧密联系,相互渗透。而当前城市高速发展的时代特征,又决定了城市发展的非确定性。如果不能对住区建设的整体面貌有一个较好的了解,则可能在研究的起始阶段就出现目标偏离。因此,以全面的观点研究住区建设问题具有极大的必要性。目前对于居住水平的评价采用了多种指标,如人均居住面积、人均使用面积、绿地率、容积率等。但是这些指标只是对住区物质环境的综合反映。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住区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其涉及的范围还包括居民的心理需求、行为模式、生态环境、价值形态已经制度等各反面的问题。住区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而简单地从功能性角度出发,只会将住区建设引入歧途。

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物种消失、资源浪费,这些问题市场经济是没法解决的,要通过规划进行调控。城乡规划要对生态资源起到严格的保护作用,划定开发建设的禁止区、敏感区和可建区,科学合理地利用规划来调节空间布局;通过划定资源保护带、水源保护区等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

基于生态学理论基础的生态思想理念,即生态意识,就是强调用生态与生态系统思想来思考问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强调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等都与生态规划思想理念密切相关。生态环境目标预测,特别应考虑生态安全与生态安全格局。城乡规划用地选择首先要考虑生态适宜性,在用地综合地质条件、生态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等分析评价基础上,明确哪些范围不可建设、不宜建设,哪些范围适宜建设、可以建设。同时,对于涉及那些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濒危地区、生态敏感区应是规划不可缺少的深入研究内容。

科学健康小论文小范文范本篇八

[1].顾承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3].张雷;资源环境技术约束下我国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

[4].王珩;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与对策研究[d].东南大学.

[5].丁克岗;资源环境视角的江苏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6].白云朴;环境规制背景下资源型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

[8].汪波;信息资源数字化环境下我国ia产业发展现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9].张碧星;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基础的初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

[10].李辉;广东省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

[12].于文良;城市静脉产业发展模式及其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估算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

[15].刘鑫;区域产业发展资源环境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应用[d].东华大学.

[16].包红梅;生态社会主义环境危机理论研究[d].内蒙古大学.

[17].王雪;环境科学视角的绿党发展史研究[d].东北大学.2013。

[18].万建香;环境政策促进域经济发展的传导机制研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政策模拟[d].江西财经大学.

[20].周雷;我国生态环境税收政策初探[d].吉林大学.

[21].高晓红;海南生态省建设的环境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22].张军驰;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23].吕闯;建国初期我国生态环境相关政策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4。

[24].王芳芳;论生态女性主义的环境正义思想[d].山西大学.2012。

[25].胡振生;生态环境的恶化呼唤着共产主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6].赵伟;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

[28].刘溪;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1。

[29].邵琛霞;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若干政策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

科学健康小论文小范文范本篇九

环境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深而形成与发展的。本文以人类需要为科学的源动力和出发点论述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从人类对自身健康的需要角度来说明环境科学的重要性。

任何一门科学都是基于人类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并在人类对其不断的探索中得到发展、完善。正如早期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记数的需要而产生了数学,由于天空中的星斗与农作物的收获及河水的泛滥之间的规律而产生了天文学一样,环境科学便是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后,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在其带给人类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日益严重的负作用,这种负作用甚至危害到人类生存的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环境科学与人类息息相关,其任务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制定各项环境标准,为限制污染物的排放提供依据。环境如果受到了污染,就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这里的环境是指自然环境。分为两类,即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自然环境,如空气、水、土壤等。次生环境是指由于工农业生产和人群聚居等对自然所施加的额外影响,引起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变。[1]其中次生环境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环境因素,也是环境科学研究的客体。环境污染就是人类的生产生活对自然原生环境所造成的危害,这种危害是多方面的。下面就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噪声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来说明环境科学的意义。

一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大气是由一定比例的氮、氧、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固体杂质微粒组成的混合物。就干净清洁的空气而言,按其体积计算,在标准状态下,氮气占78.08%,氧气占20.94%,氩气占0.93%,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体积微乎其微。各种自然的变化会引起大气成分的变化,例如火山爆发和森林火灾会产生有害气体及其他微尘颗粒,但这种变化是局部的、短暂的。而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向大气中排放的`物质的量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复杂,引起大气成分发生急剧变化。当大气正常成分之外的物质达到对人类的健康及动植物的生长以及气象气候产生危害时,我们就说大气受到了污染。

(一)污染源。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交通运输。

(二)污染物。颗粒物,so、so2、co、no、no2、氟气体、含氯气体等。

(三)危害,谈到大气污染的危害,先举两个具体的例子:1952年12月伦敦发生的光化学烟雾,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多4000多人,其中45岁以上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为平时2倍。被称为“世界八大公害”和“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之一的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于1955、1970年,前者使400多人呼吸衰竭而死,后者致全市3/4的人患病。下面是大气中污染物对人体的具体危害:

颗粒物:直径小于0.015μm最容易进入人体肺部组织,称为“可吸入因子”,在肺部沉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病变,导致肺心病、心血管疾病。另外微粒物多是污染物的载体和催化剂,可吸附多种污染物如硝酸盐、硫酸盐、金属等,引起肺癌等多种疾病。

so2:so2易形成酸雾、酸雨。当空气中的so2浓度达到15mg/m3时,呼吸道受到刺激,达到20mg/m3时,使人眼睛流泪,咳嗽;当达到100mg/m3时,可致人死亡。

co:阻碍氧气的传输,使人体缺氧。危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人的感觉、反应、记忆等机能障碍,严重者会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生命危险。

n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后生成亚硝酸血红蛋白和亚硝酸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下降。

no2: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当空气中n02的浓度达100mg/m3时可致人死亡。

二、水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一)污染源。污水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污染主要是有机物,一般为蛋白质、糖类等杂质,微生物如沙门氏菌、肠道病毒、志赫氏菌等以及水厂净水工业中加入消毒剂而生成毒副产品dps如氯仿、四氯化碳等。工业废水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铅、砷、氟、氰化物、氯仿等。

(二)危害。

铅:损害神经系统,妨碍儿童发育,引起胎儿畸形。人的耐受量每周为3mg。

砷:饮水中砷含量过高,长期饮用引起皮肤癌发病率增高。

汞:有剧毒,长期作用可形成慢性中毒,损害神经系统。

氟:引起骨骼变形、发脆,损害肾脏肌能,引起关节疼痛,出现氟骨症。

氰化物:导致脑组织受损,呼吸中枢麻痹,严重者中毒致死。

四氯化碳:致癌性、损害肝和肾。

氯仿:具有潜在致癌的危险性。急性毒性为肝和肾的损伤和破坏,包括坏死与硬化。

总大肠菌群:包括沙门氏菌、志赞氏菌、肠道病毒等均可以水为媒介引起肠道传染病。

三、噪声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噪声污染是发声体作不规则的振动时所发出的声音。从生理学角度讲,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即不需要的声音都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一)污染源。

交通噪声:机动车辆、船舶、飞机所发出的噪声;工业噪声:工厂生产机器运转所发出的噪声;建筑噪声:建筑机械工作时发出的噪声;社会噪声:包括人们社会活动、家用电器、音响设各所发声音。

(二)危害。

损伤听力:根据损伤程度分为,听觉疲劳,是暂时性、可恢复的,短时间处于强噪声环境中会感到双耳难受、头痛,但回到安静环境后很快就能恢复:噪声性耳聋,长期处于强噪声环境下听觉疲劳得不到及时恢复,耳内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爆震性耳聋,突然暴露于及其强烈的噪声中,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螺旋器从基底急性剥离,使人永久丧失听力。

损害视力:噪声作用于听觉器官,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波及视觉器官,造成视力减弱,使视觉、视野发生异常。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长期处于高噪声的人比正常环境下的人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发病率高2—3倍。地区噪声每上升1分贝,高血压发病率上升3%。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婴幼儿来说,噪音危害尤其明显。经常处在嘈杂环境中的婴儿不仅听力受到损伤,智力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环境污染除了上述三种外,还有与人体健康较为密切相关的放射性污染、电磁波污染等。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再一一陈述了。

科学健康小论文小范文范本篇十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地参与研究过程,给学生一个自由探索科学的空间,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科学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课课有收获”的情绪体验。

科学教学;实效性;探究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对所学知识充满探究兴趣,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获得知识。可以说,教师与其“给”学生十个问题,不如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产生”一个问题。好的情境引入可以产生问题,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兴趣盎然,积极探索,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在科学课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尽可能多地让每一个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从而获取科学知识,运用观察和实验手段获得科学知识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验证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次次实实在在的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学生的创新火花往往就在不知不觉的实践研究中点燃了。动手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的素养。但是,任何一个实验不是让学生随便动手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就行了,还需从中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

科学健康小论文小范文范本篇十一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环境科学专业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社会发展对环境教育的要求,以环境与健康理念为主导,探讨研究了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育。

健康的环境是人类健康的先决条件,环境健康及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环境科学永恒的主题。

目前环境科学专业尽管在各自的课程设置上有其特色,但对环境与健康的思想贯彻大都不够,一般很少或未开设有关体现“环境健康”与“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思想的相关课程,且专业设置呈现出以污染控制为主体的特征,即事后弥补的策略贯穿在我们的教学体系中。

二、社会发展对环境教育的要求。

由于环境与健康意识的缺乏,环境污染和破坏导致我们的环境质量日趋恶化,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

近几年频繁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造成人民身体健康和财产的损失。尤其是环境污染的长期效应,将对数代人的健康产生长期影响。关注环境污染对环境健康和人体健康的损害已刻不容缓,抓好环境与健康工作已迫在眉睫[3]。

目前,美国的环境类专业高等教育中,已用“污染预防”和“清洁生产”等课程替代原来的“污染控制”[4]。

环境科学教育课程应将环境与健康的理念贯穿其中,关注实际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具有以人与环境之间和谐发展为基础的科学知识、环境与健康理念、环境道德、环境伦理和环境价值观。

因此,课程体系应该使学生除了获得相关的环境科学知识之外,还获得环境与健康的理念,并将获得的理论与解决相关的环境问题结合起来。

因此,目前的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环境事业发展的要求,改革是必由之路。但改革应根据国情、校情,要充分考虑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尤其是基层环境保护、环境应用、环境控制等工作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这样的改革才具有生命力,才能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专业人才。

环境科学专业在温州医学院设置于环境与公共卫生学院,于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自创办环境科学专业以来,我院充分发挥医学特色,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以环境与健康理念为主导,围绕培养“培养从事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环境咨询、环境监理、环境医学等领域技术管理、教学、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的目标,从以下各个方面不断调整、完善有关教学安排。

1.修订环境科学专业培养计划。按照构建“以环境与健康理念为主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培养体系的理念,全面修订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计划。

特别是在环境科学专业培养要求中,突出强调了本理念的作用。

2.优化课程体系。

按照“以环境与健康为主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指导思想,注重环境与健康的联系,注意向灵活性、多样性发展,注意正确处理好通才与专才、继承与创新、个性与共性、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关系,构建综合理化的课程体系,积极开设跨学科、边缘学科课程,以适应科学技术的广泛交叉和相互渗透。

按照“优化内容、兼具特色、加强应用、反映现代”的原则,遵循环境与健康的中心思想来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工作。“优化内容”指根据环境与健康的理念重新构建学科课程新的'知识结构,并对讲课内容优化精选。“兼具特色”指在课程体系安排上充分利用我校在预防医学和卫生检验方面的优势及特长。

“加强应用,反映现代”主要指课程要有实践性和应用价值,反映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和信息。将精减部分污染控制方面的课程,增加关注环境与健康方面的相关课程,加强在环境健康评价方面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使课程体系更趋合理。

现在我们的课程体系中,既包含使学生能够接受环境健康训练的课程体系(如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等),又包含能够体现教学特色,反映环境与人类健康关系的课程体系(如环境流行病学、环境医学、食品理化分析等),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环境科学的学科知识体系。

3.改革教学方法。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学生知识掌握评价体系。改变教学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状况,为学生提供新信息、新材料、新思路,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增强教学过程的互动性,积极开展和运用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和研究式教学方法。

完善目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围绕环境健康的教学指导理念,积极增大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开放性。

4.实行大学生导师制。

既教书,又育人。所有环境科学的本科生第一年实行班主任制,从第二学年开始直至大学毕业实施导师制,期间为三年。

导师负责与学生探讨制定学生的发展与研究方向,将环境与健康教育融入具体工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质;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直接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

四、结语。

通过“以环境与健康理念为主导的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模式的建设”,我院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而且掌握了一些环境保护的先进理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这种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造就优秀的环境科学专门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新形势下创新人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