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有关公益创业模式论文范文通用(优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12:21:36 页码:8
最新有关公益创业模式论文范文通用(优质16篇)
2023-11-22 12:21:36    小编:ZTFB

传记是记述一个人一生经历和成就的文学作品,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历史人物的生活和思想。如何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得沟通更加流畅和自信?通过阅读这些总结范文,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通点和相似之处,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经验和智慧。

有关公益创业模式论文范文通用篇一

[摘要]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天津大学为例,从海外多层次多维度国际联合培养、国内全英文授课和科研型教学实践,及拓宽学生国际交流平台等方面,对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相关领域国际化培养提供支撑。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需要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国际竞争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这也是满足学生需求、社会需要的重要途径。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国家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环保产业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环境科学领域的人才需求量逐步加大,尤其是需要具有国际视野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创新型人才[1]。由于国内高校国际化交流平台欠缺、国际化培养内在驱动力不足以及国际化培养师资有限等局限性[2],本科生国际化高水平培养还有待提高。本文以天津大学为例,对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1与国外高校开展学位型和实践型多层次多维度的国际联合培养。

通过与国外环境科学领域高水平高校开展教学培养方案学分成绩互认,建立校际间“3+2”、“2+2”、“3+1”等多层次多维度的联合培养模式[3]。天津大学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等建立“3+2”和“2+2”的学位型联合培养体系,学生经过国内外课程学习,达到中外方毕业要求后,可获得双学位。另外,与美国哈佛大学、杜克大学等建立“3+1”的非学位联合培养体系,学生可获得国内高校学位及海外高校国际化创新实践学习机会。为提高联合培养质量,需对选派学生进行严格遴选,指派专门教师负责联系和了解学生在国外学习和生活情况。学生回国后将核实在国外修习的所有学分,如达到学校要求则授予本科学士学位,如未达到,还需要延期毕业,补修所欠学分。通过以上模式,使学生在国外接受国际化教学模式,学习国际一流专业知识,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扩大国际视野。

2在国内进行全英文授课和科研型实践的国际化培养。

通过鼓励校内相关领域教授,并利用校际国际科研项目合作、国际合作科技基地等平台邀请海外专家,在校内环境科学专业开展“全英文授课-科研型实践”国际化培养。通过全英文授课,提高国内学生专业领域英语听说能力,为其出国交流打下语言基础;提高学生对专业领域前沿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2]。同时,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有机结合,以科研实践促进教学质量,推动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国内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搭建学生国际交流平台。

通过对国内外高校相关领域进行系统调研,建立环境科学专业全英文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系统提高学科国际化办学能力,从而按照专业建制招收留学生。除完善科学的培养方案以外,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宣传,(1)中外校际联合培养项目;(2)学校国际教育学院官方平台;(3)赴海外参加国际会议机会;(4)在国内举办国际会议、夏令营等学术活动,扩大留学生招生。专业建制留学生班建成后,按照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一批专业能力强,同时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来华留学生人才。另一方面,通过中文和全英文培养方案的学分互认,鼓励中国学生选修全英文课程;通过组织中外学生学术讨论、认知实习、团队汇报,激励中外学生各学所长,从而显著提高中国学生的国际视野、国际交流及国际业务能力。

4结语。

对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可以通过与国外高校开展学位型和实践型多层次联合培养、在国内开设全英文授课和科研型教学实践及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建立国际化交流平台等途径,有效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3]韩晓蕙,刘克东,赵嘉颖.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实践研究——以“985工程”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j].教育探索,,294:80-82.

作者:杨永奎刘宪华王媛齐云单位: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有关公益创业模式论文范文通用篇二

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是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分析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现状,从构建系统的创业指导服务体系、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搭建坚实的创业实践平台、建立完备的创业孵化基地4个方面阐述如何有效构建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体系化模式,为高校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育人效果提供参考。

当前,我国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号召,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努力培养创新型和创业型人才。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是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各高校积极开展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但现阶段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完整的实践活动体系和系统的实践活动模式,实践活动形式单一,实效有限,学生参与面不高,具体表现为积极性不强,得到的锻炼有限,创业能力很难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深化对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认识,探索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新模式,构建系统化的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体系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实践育人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是高校从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并能指导大学生在实际创业中运用创业技能。开展好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对增强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推进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1创业实践活动是深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创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课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课外培养工作的主要内容。通过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与决策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等,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1.2创业实践活动是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措施

大学生通过一系列创业实践活动的历练,可以获得直观认识和创业体验,能够积累丰富的创业经验,锻炼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磨炼创业意志,锻炼创业能力,激发创新精神。

1.3创业实践活动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方式

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引导和带领学生走实践成长的道路,有助于大学生增加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掌握就业创业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创业的成功率。

2.1高校日益重视,开展的.创业实践活动逐渐增多

当前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加大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力度,成立相关部门或机构,如创业指导中心、创业园、孵化基地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提供指导和服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高度重视以“挑战杯”为龙头的创新创业赛事,举办各类校园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创业之星选拔赛、创新创业成果展、创业事迹报告会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

2.2学生意识增强,参与创业实践活动的热情不断升温

近年来,在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宣传,社会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下,加之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促进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意识到创业对体现自身价值、提升综合能力、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意义,创业意识逐渐增强,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热情不断高涨,创业意愿日益强烈。

2.3创业实践活动问题显现,活动质量和效果有待提升

现阶段,各高校开展的创业实践活动没有根据大学生的年级特点、专业需求,建立有针对性的、系统化的创业实践活动模式,活动的开展主要以各类创业大赛为主,活动形式单一,难度较大,质量得不到保障。同时,高校的创业实践活动相关制度不太健全,对活动项目的立项和管理、抗风险和激励机制缺少相应规定,活动开展随意性大,活动效果得不到保障。

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体系化模式构建研究创业人才与教育

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体系化模式构建研究

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创业实践活动特点,从构建系统的创业指导服务体系、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搭建坚实的创业实践平台、建立完备的创业孵化基地等方面,建立系统化的活动体系,使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形成体系,造成声势,提升活动质量,增强育人效果。

3.1构建系统的创业指导服务体系

(1)健全创业指导与服务相关职能部门。高校通过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或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机构,组建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或监督指导委员会,制定管理办法和配套政策,统一组织协调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为顺利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保驾护航。

(2)设立就业创业综合服务机构。高校要积极拓展各种社会资源,整合各类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社会服务机构的作用,可以在校内引进工、商、税、法等配套服务机构,为创业大学生提供相关政策咨询、手续办理等基本服务,为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提供便利。

(3)开展以创业知识学习为主的教育活动。通过开设创业专题培训、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创业、认识创业,掌握系统的创业知识结构,为创业活动储备扎实的理论支撑。

(4)开展以创业政策宣讲为主的宣传活动。定期邀请就业创业主管部门、政府机构、企业协会等专家学者深入高校,举办就业创业政策宣讲会,宣传创业相关政策,分享创业故事,为学生提供与创业相关的政策法规等信息,解答大学生在创业中的各种疑惑。

3.2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1)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形成创新创业舆论导向。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网络新媒体等多种宣传方式,如新闻媒体、网络报刊、展板广播等,在校园内开展创业典型人物事迹展、创新创业成果展、创业教育活动风采展、创业者成就榜等活动,张贴创业相关名言警句、创业相关政策措施等,营造积极向上、立志成才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创业热情。

(2)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载体,把创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开设创业论坛、创业沙龙、企业家讲堂、创业人生访谈、创业故事会等系列专题报告,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成功校友等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分享创业者的创业历程和宝贵经验,传授创业方法和创业规律等创业技能,开拓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创业兴趣,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3)建设各类创业社团,传播创业文化,搭建创业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充分发挥社团指导教师的作用,建设好创业俱乐部、创业中心、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等一批创业类社团,组织好创业实践活动,使有意愿创业的学生分享创业实践经验,交流创业信息,相互探讨,互相启发,开阔视野,拓展思路,营造浓厚的交流学习氛围。

3.3搭建坚实的创业实践平台

(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创业自信。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创业教育相结合,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入创业专题活动,如参观走访创业型、创新型企业,调研考察孵化器、创业园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直观了解各类企业,理解创业者的艰辛,感受创业者的自信,体验创业者的心路历程,从而加深对创业过程的理解与感悟,增强自身创业成功的信心。

(2)搭建科研训练平台,提升学生创业素质。将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与科研启蒙教育结合,与专业教育结合,通过与专业教师科研项目的对接,引导学生参与到科研训练中,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验科研乐趣,增强科研素养,丰富创新创业知识。

(3)举办各类创业大赛,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强化竞赛指导与培训,着力提升各项赛事的育人内涵和育人效果。以“挑战杯”等综合类大赛为龙头,以数学建模、机械设计、智能汽车等专业类及单科类竞赛为载体,建立并完善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体系,举办一系列高水平的创业大赛,使大学生投身创业实践之中。

(4)建立校外创业实践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根据学生专业背景和实践需求,开启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开展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学生创业教育搭建更为真实有效的实践平台。通过实践,学生可以了解现代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运作方式和经营模式,感受企业精神文化,理解企业经营理念,缩小自身与社会的差距,为今后创业之路奠定实践基础。

3.4建立完备的创业孵化基地

(1)建设创业孵化基地的硬件设施。创业孵化基地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效载体,应着重加大建设力度。高校要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出发,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建设一批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创业园等高标准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

(2)发挥好创业孵化基地的软件功能。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基地的作用,为入驻的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政策咨询、教育培训、场地设备等支持与服务;邀请校内外专家、政府事业单位举办各种专题讲座,为入驻企业提供技术咨询、风险评估等方面的服务,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风险和成本。

(3)引导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的孵化提升。健全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成果孵化基地的功能,整合资源,强化服务,对有创业行动的学生项目团队提供全面的创业指导服务和创业实践扶持;设立创新创业扶持基金,积极协调解决项目的资金投入、资金运用等问题,加快项目与资金的对接,推动和加速孵化过程。

1刘丽.河南省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实证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2016.

2梅琳.中职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问题与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1(14).

3张恭孝,崔萌,侯会美,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管理及运行机制的研究[j] .科技资讯,2017,15(2).

4郑波.中职商贸类专业学生创业实践的研究[j] .中国商论,2016(25).

有关公益创业模式论文范文通用篇三

大学生校园健身护眼公益创业项目。

随着现代多媒体的迅猛发展,手机电脑成为了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和娱乐项目,在丰富了大学生生活的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体力和视力甚至整个身体素质的急剧下降,越来越多的人戴上了眼镜、增加了镜片厚度、甚至患上各种眼部疾病,越来越多的人缺乏锻炼、体弱多病、虚胖肥胖、甚至会影响中老年时的身体健康。

道理是这样的,但是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社交生活和学习生活使得大学生很难抽出时间进行身体锻炼、很难形成和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也就很难阻止自身视力减弱、体质减弱这一趋势。

鉴于大学生所面临这一背景趋势,以辽宁大学为例,在学校各教学楼内设置健身护眼发电机,就是一种简单将护眼仪器、健身器材和人力发电机的结合。

学生在上下课课间时间可以在简单健身的同时,接受护眼仪器的眼部保护和治疗。

(例:学生坐上健身自行车,开始踩动踏板,以此产生电力启动护眼机,在学生骑自行车的同时,前方屏幕显示绿色护眼动态视频,只有在运动发电的同时前方护眼机才会运作,每次大约5—10分钟。)为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护眼健身的机会,上机前必须进行校园卡身份验证,一人不能连续两次使用机器。

四、公益创业目的:

1、为大学生提供课余护眼和健身的机会,增强大学生视力情况和身体素质。

2、响应教育部号召,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与综合素质。

有关公益创业模式论文范文通用篇四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大学生创业的热潮开始涌现。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高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受到诸多挑战。文科类大学生因其专业特性和能力素质特点,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抓住时代的发展机遇,在创新创业领域有所作为,成为摆在高校创业人才培养面前的一大挑战。

(一)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要求。

李总理在9月的夏季达沃斯论坛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随后迅速在全国掀起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并很快形成了“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高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更是需要高等学校立足其平台、师资等优势,抓住互联网+时代的机遇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二)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

传统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完善,学生也缺乏强有力的创新创业内在动力,落后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也阻碍了创新创业的推进。《意见》的出台为全国上下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特别是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更是加大了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更加完善,师资力量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大力推进,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这些都在一定意义上为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提供了保障。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呈现越来越严峻的态势,而文科生的就业更是难上加难。根据相关研究统计,文科生的就业率整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鼓励和支持文科生创业无疑是扭转文科生就业率逐年下降的有效途径。第一,可以有效缓解就业压力。第二,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第三,促进文科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因而,文科类大学生创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必要且紧迫。

(一)建立健全创业课程体系。

建立健全“互联网+”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应凸显“互联网”特色,在传统的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增加网络课程模块,特别是新兴的互联网技术,重点放在培养大学生的网络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另一方面,深度融合传统创业课程和创业实践课程,搭建网络课程学习的平台。

(二)组建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团队。

文科生的.创业较理工科学生,特别是以技术为依托的创业存在先天不足。这就更需要通过组建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团队。创业团队应重点吸收有想法、懂技术、勇于实践不怕失败的成员加入。以“创业论坛”“创新工场”等活动模式,定期邀请成功创业者开设讲座,组织开展各类创业策划和创业训练计划,增强创业能力。

(三)开展围绕“互联网+”的创新创业竞赛。

以赛促学是非常好的培养文科生创业能力的形式。通过经常开展“互联网+”为主题的创新创业竞赛,创造多样化创业教育空间,增强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组织文科学生参与到省内乃至全国性的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之中,吸引校外项目对口企业及天使基金的主动投资,提升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四)搭建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通过搭建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打通校内外创业的垂直通道。学校应该结合本校实际,充分整合校内的教学资源,成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组建包含不同学科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团队,并建立专门的“创业园”用于创新创业活动。不仅如此,还要定期遴选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园”,提供资金和业务指导及政策保障,建立起由校内通往校外的创业实践通道。

有关公益创业模式论文范文通用篇五

论文摘要:在全面了解我国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改革专业教学体制,增设创业教育课程,增加教学实践,建立实习基地和创业教育工作室,形成比较完整的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和浓厚的校园创业文化,构建一个大学生创业的模拟环境,使大学生能够在学校预热,增强创业意识。

高等学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以及我国本科毕业生总量的跳跃式增长,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不断加大。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当前解决就业问题切实可行的方法。

艺术设计是一个文化概念,它代表的是人们所选择的生活方式设计,是人们的衣、食、住、行、用,以及潜在其中的精神层面的价值系统。如何把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和大学本科教学有机结合,已成为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的热点。

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艺术设计系是一个建立时间较短的专业,怎样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和农大的教学环境,建立合理的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认识和分析了国内高校自主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在分析现有问题的基础上,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进行的改革和完善进行了探讨。

一、国内高等学校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观念问题。创业人才的培养是一种理念,在高校的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中都应该贯穿这种理念。农、林学校的大部分学生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不够,学校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这方面的技能和素质,使学生毕业后能大胆走向社会、自主创业。

2.理论研究不够。现有的自主创业理论系统不够完善,对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总结不够,实践不能够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

3.缺乏专业师资。从事创业人才培养的教师除了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外,更应具备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目前在高校中从事创业人才培养的教师大多缺乏实践经验,没有自身创业的经历,只能纸上谈兵。这也是影响创业人才培养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

4.教材、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目前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人才培养教材,且无明确的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学科基础薄弱,缺乏系统的创业人才培养课程;现有的创业人才培养课程同其他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及课程内部的逻辑关系都有待完善。

当然,高等创业人才培养中还存在其他的一些问题。例如大学生自身素质、社会经验、资金来源、国家政策扶持力度等一系列发展初期所面临的问题。在此,作为高等学校只能尽力完善本科阶段培养模式的改革,以提高大学生综合创业能力。

了解当前中国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实际需要,按照“实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原则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际需要,对课程作一些适当地调整,突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根据艺术设计课程自身的特点,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采取具有创新理念的教学模式,提倡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教学内容优化和整合。首先,设定专业核心课程,其他基础课和选修课程依附核心扩展和完善。避免以往课程在教授过程中出现脱节和重复的问题,使学生从单纯的理论讲解中解脱,以便有更多的时间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长社会经验。其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以系统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基本的创业技能以及正确地选择创业项目,从而减少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盲目性。再者,建立高校创业教育中心、创业教育研究会,以教师为主持人的工作室。形成比较完整的`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和浓厚的校园创业文化,构建一个大学生创业的模拟环境,使大学生能够在学校预热,培养自己的创业意识。

2.转变传统教学思维模式。艺术设计是新兴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在农林、美学等不同基础上发展而来,带有不同的发展局限。例如,在农林院校框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艺术设计,学生的美术表现技巧技能起点低,创新意识相对弱。美院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美学表现技巧技能高,但在实际设计中突出美学造型,忽视功能。因此艺术设计教育应从过去单一学科发展向学科群的方向转变发展。对学生的培养要由过去的传统教育向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转变,以适应社会的发展。3.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在一定设计理论指导下,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承、着重培养创新精神和艺术设计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体系。艺术设计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它的实践性要求。企业对设计者的要求不仅限于设计作品的好坏,还要求设计者具有综合的能力。比如与客户的交流;对材料、工艺的掌握;对设计成本的预算等等,这些都成了招聘面试的一项重要考核。另外,加强艺术实践活动,还能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和艺术专业的持续发展。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在课堂上容易出现闭门造车、脱离实际的教学现象,导致教学的主观性和片面性。而在展开艺术设计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则可以把来自实践的经验进行总结,并升华为理论知识,丰富课堂内容,指导教学。

(1)增加实践教学任务。艺术设计专业是操作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但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最重要的问题是教学实践环节缺乏力度。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是现在许多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通病。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次教学改革,确定十门核心课程,加大了实践课程的设置。例如强调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装饰材料学》、《模型制作》、《装修工程》等专业课程,都增加了实践课程学时,以期能提高学生对材料和工艺的认识。

(2)结合项目和工作室制进行教学。在教学中除了讲授理论知识外,还可以以企业委托的具体设计项目或者参加各类设计比赛投标任务,或者以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进行训练。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一个课程项目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掌控项目的能力,以达到学生一毕业就能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目的。

(3)建立实习基地。艺术设计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与实用性。“参观国外艺术设计院校的最大感触,是那里的学校更像是一个工厂的车间,学生的课题作业很大部分是在实物操作过程中完成的。由于直接接触材料,同时又因处于三维空间中,所以更容易理解在纸面上所不能充分表达的内容,教学的效果自然要好得多。”[1]但是,这在中国的国情中并不能完全实现,我们只能利用社会资源,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学校充分和地方建立合作关系,分别建立了素描写生、家具制作等实习基地,使学生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三、结论。

在全面了解我国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和高等教育机构氛围的大环境,提出了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以期提高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综合素质,以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当前本科生就业压力问题。改革教学体制,增设创业教育课程,增加教学实践,以系统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基本的创业技能以及正确地选择创业项目,从而减少大学生创业行为的盲目性。建立实习基地、创业教育工作室,形成比较完整的大学创业教育体系和浓厚的校园创业文化,构建一个大学生创业的模拟环境,使大学生能够在学校预热,培养自己的创业意识。

参考文献:

[1]郑曙砀.考察后的对比[j].美术观察,,(9).

[2]顾英伟,等.中外高等学校自主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物流教学,,(41).

[3]孙亚男,翟艳.大学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淮南职业技术学校学报,2009,9(3).

[4]王兰真,张晓辉.艺术设计教学模式探议[j].科技教育,2009,(8).

[5]曹国林.当前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11).

有关公益创业模式论文范文通用篇六

在某个互联网大会上,我遇到了一个热情的大学生创业者,提问“为什么别人写个计划书就能从vc那里拿几百万美元,而我想过那么多的好主意就不行”?这个问题其实经常遇到。这里,我先向初创业者分享普及一下构建商业模式的四个角度和九个关键点。

百度百科是这么解释的:“商业模式是指一个完整的产品、服务和信息流体系,包括每一个参与者和其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以及每一个参与者的潜在利益和相应的收益来源和方式。在分析商业模式过程中,主要关注一类企业在市场中与用户、供应商的关系,尤其是彼此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简单地说,商业模式就是:第一步,整合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第二步,构成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营体系;第三步,通过这个体系将服务或产品到用户;最后一步,就是产品以及未来的更新升级,可以给用户带来持续的价值,使你这个体系可以长期运行下去。这些步骤循环的'整体方案就是商业模式。

在这个商业模式中,根据流程,需要关注以下四个角度,其中包括了九个关键点:

1.价值主张

2.目标用户

产品和服务要针对什么样的用户群?这是把握产品设计的要点。要是里面有“俯卧撑”这样的词汇或游戏,一定不是给公务员市场的。

3.分销渠道

准备通过怎样的渠道,将产品和服务送达消费者?

4.客户关系

产品和服务最终与用户之间形成怎样的联系?如何进一步强化联系?现在sns网站上流行“签到、打卡”,就是想提升用户紧密联系的办法。不过可以负责任地说,效果都不大。

5.成本结构

提供这样的产品和服务,需要使用到的财务成本。

6.收入模型

就是传说中的盈利模式,准备怎么赚钱。这个事情可以先期不做,但不代表先期不用想。

7.运营结构

管理就是流程,设计好各种“流”的流向和关键控制点。具体可以学习有关kpi的知识。

8.核心能力

vc们经常问“为什么是你?”“为什么只有你?”就是这个意思了,就是要实现你所设计的这套流程以及结果,要具备的能力和资质有哪些。

9.合作伙伴

一个好汉三个帮,要先分清楚在这个流程上,谁是朋友谁是敌人,谁可以借力谁必须保密。虽然没有永恒的朋友,但最好先想清楚可以用来分享的利益。

最后,要提示一下,不管什么新生事物,总是脱离不掉传统的营销理论,产品、价格、渠道、推广这4p是一个都不能不考虑的。而关乎中国国情的另外2p:权力资源和公共关系,在创业路上要用到极致。

有关公益创业模式论文范文通用篇七

[论文摘要]文章针对高等院校中大学生创业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高等院校大学生创业。

创业对于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加速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增加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等方面有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创业已经成为一国经济持续增长的秘密武器。高校是人才聚集的地方,加强高校的创业教育对于加快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纵览我国现有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各方面政策,我们可以发现,在全国各地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或者政府政策并没有把握住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真正遇到的难题与诉求,导致高校毕业生缺乏先期创业所必需的资金以及财税、服务、舆论支持、新闻宣传等各方面的支持。而在现存的鼓励政策中,要么支持力度小,较多减免政策都集中在登记费、管理费、工本费等行政性管理费用上,而直接的税费减免与小额贷款政策迟迟得不到落实;要么政策只针对于原籍毕业生,而多数异地有创业意愿的应届毕业生则被排除于政策影响范围之外。

第二,我国的各政府机关单位之间没有形成一个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的系统机制。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与教育部门负责,其中教育部门负责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的管理培训,而人力资源部门则主要负责毕业生离校至就业的这一段时间。这种存在断裂关系的部门交接过程中,往往给高校毕业生带来政策不统一、鼓励制度难以落实等问题,同时也对处于毕业生两端的高校与就业部门的合作产生困扰,无法合理促进该校毕业生创业。

第三,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在我国各大高校均有体现,并且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和相应教材,相关师资队伍建设也比较滞后。

第四,创业学生普遍经验不足,缺乏相应的技术培训和具体工作指导。目前大学生创业不多。从桂林市和广西整体情况来看,大学生创业的比例较低。首先,大学生有创业想法的不多,创业的意愿出于自发,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其次,虽然大学生参加创业活动积极性较高,但活动后真正创办企业的少,主要是缺乏良好的项目和合作伙伴,尤其是目前的创业活动内容比较低端,有科技含量的'不多。目前的创业企业主要是广西大学的老师创业,带动了部分同学就业和创业。

第五,大学生创业环境和条件不是非常理想。政府提供的创业条件,从小环境上够了,从大环境上来说不够。从政府层面来说,对于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不是非常详细,有实质性内容的不是很多,政府相关部门不知道如何操作,人力资源的成本没有优势。

第六,资金上的支持不够,没有具体的条文,自治区支持微小的信贷、初始资金。高新区:办公免费2年,500租房补助,2万的资助资金,但是大环境不好。配套资金困难,保证引导资金,资助学生创业,向孵化器机构推荐。

第七,大学生创业缺乏必备知识和经验。在大学生创业者普遍社会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缺乏法律常识、市场常识、产品设计相关经验,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需要高校牵线搭桥,通过培训、创业导师定期做辅导。培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边做边补课,培训导师非常重要。创业教育上,学校做小班,一个老师带两三个人,有案例教学,包括进行财务和市场相关知识的培训。

第八,国内的创业文化氛围不强。通过国内外对比结果可以看出,国外毕业的大学生更有活力,国外毕业的同学创业的能力更强;相对而言,我国学生对经营企业缺乏经验,没有进行身份转型,还存在学生心态。

二、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建议。

第一,在政府部门之间,特别是在教育部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之间建立起分工明确而又协作统一的联动系统。重点针对以鼓励支持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为基础的协作制度,并在高校毕业生中开展创业技能培训以及创业鼓励服务等行之有效的合作内容。

第二,在中央财政中应划拨专款用于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的创业项目,建立高校应届毕业生创业基金或者青年创业基金。同时对于仍在高校就读的学生,在保证学业并且创业条件成熟、创业项目可行的情况下,也应该列入基金扶持的对象。

第四,鼓励各大高校创立免费或者低价为创业毕业生提供经营、法律、财务等多方面管理咨询服务的创业基地或创业孵化基地。对于已经建立的创业基地,也应进一步扩大规模和完善服务方式,并积累服务经验推广应用。

第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在小范围内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允许创业毕业生就地落户开创事业,如在条件确实复杂的城市,也至少应该在公共服务方面让异地毕业生享受本地居民的服务待遇。

第六,全力推动高校的创业教育和服务工作。将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添加到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去,并作为重要内容强化灌输。同时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教育,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意识以及创业的基本技能;加强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与经验积累培训,切实为大学生们安排具有丰富经验与理论支持的指导老师传授创业意识与技能;在创业教育管理的源头成立各级创业指导委员会,全方位监管为大学生提供研究、咨询、指导和服务等各方面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

三、加强对毕业生创业教育的全方位支持。

(一)在政府层面上,应加强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

第一,政府应统一协调各部门法规政策后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或部门,为首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必要且全面的政策指引、税费减免、资金支持等多方面立体式鼓励机制。现阶段,我国已经制定了众多的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法规政策,但是在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实际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政策缺失的现象。高校毕业生往往对各部门、地区的扶持创业政策知之甚少。即使对相关政策有模糊的认识或了解,但也往往不知道该如何申请,应符合哪些条件,可以取得什么样的优惠政策。而这种认识性的缺失即使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辅导老师中也时有发生,看不懂、说不清、讲不明。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各部门在制定相关鼓励政策时缺乏沟通,各行其是,推出的一系列鼓励政策偏向孤立,缺乏整合性;另一方面由于在相关政策制定以后,也缺乏一个统一管辖的部门整合这些政策并加以集中宣传,导致目前的政策宣传途径不够畅通,不能发挥这些政策的真正价值。因此,我们的政府各部门应该认真落实国务院转发的《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认真履行职责,整合资源,避免各项鼓励措施流于形式。为此,政府部门可以筹建一个专门的代理机构,专门负责整合创业教育及资源方面的事务;也可以建立具有权威公信力的网站,将相关法律法规、政府政策共享到网络,面向全体毕业生,降低获取门槛;同时由创业教育教师在课堂上将这些优惠政策推荐给毕业生,进行必要的引导教育。

第二,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在我国,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及市场经济体制,资本市场规模落后,处于起步阶段的创业存在着巨大的融资难问题。一般来说,高校毕业生创业主要从家庭、亲戚、朋友等关系圈进行筹款,而银行对于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支持力度有待提高,基本以需有抵押的小额贷款形式面向创业大学生。但是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经济负担极重,经济储备很少,因此创业资金匮乏的难题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最关键问题。为此,可由省、区、直辖市团委牵头,联合多家投资企业,用社会资助的形式,建立大学生创业资助基金,利用民进公益资金力量重点对前景好、可行性高的创业团队进行全面的资金扶持,必要时还可采取入股的方式共同经营。

(二)从社会层面上,给予社会支持和教育指导。

应该充分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工商界的资金资源,从专业导师辅导以及资金、技术、网络支持、管理经验等多方位扶持,以帮助创业的毕业生平稳顺利地创业。为实现这一模式,可由各级团组织牵头,联合当地知名成功的企业家组建专家委员会,在实际指导过程中,以指导老师的身份对具有可行性的创业团队跟踪全程指导,提供运营、销售、财务、银行、技术技能、可行性研究等全方位的创业技术指导。同时利用成功企业扩大经营、开创分店分公司的机会,推荐高校毕业生提前在企业实习,等积累足够的工作经验与技术技能以后,再重点培养他们的创业过程。这样可以提高创业毕业生的成功比例,同时引导毕业生进入国家和地方优先和重点发展科技型、资源综合利用型、贸易促进型、信息服务型等产业或行业,完成经济结构优化的任务。

(三)在高校层面上,转变创业教育的教育观念。

教师的观念有时相对滞后,认为只要找到单位就算就业了。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在广大师生心目中促成既要就业又要创业的新观念。因此,为了真正加强高校的创业教育,我们的教师队伍就必须首先接受创业新观念的转变。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曾经指出:“培养具有创业素质的学生,教师就必须有过创业实践。”为了完成这个目标,高校一方面应该制定“走出去”战略,鼓励教师到企业公司中兼职,甚至可以有计划有额度地选派有潜力的青年教师首先开展创业实践;另一方面应该促进“引进来”战略,高校可以聘请当地知名的企业家、创业者来做创业基地的兼职教师或者顾问,专门举办培训班,引导大学教师们如何创业和如何鼓励大学生创业,并将有能力的大学生组织起来,利用假期课余时间进行有目的的模拟创业演练,体验不同行业的创业者角色。

(四)从个人层面上,强化创业意识,提高法律观念。

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毕业者将越来越不局限于求职者,而是转向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在以创业促就业的宏观教育中,我们的大学创业者们不仅要强化自身的创业教育与创业意识,也要加强技术技能和自身综合素质的锻炼。同时,大学创业者也必须积极学习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在当今时代,随着创业浪潮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投入到创业的大潮中去,可由创业者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而引发的案件屡见不鲜。因此,我们的大学毕业生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意识观念的同时,也必须知法懂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有关公益创业模式论文范文通用篇八

摘要:“饿了么”是一家主要提供在手机、电脑上在线叫外卖服务的公司。目前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成为互联网餐饮行uk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这家由85后在校大学生创建的互联网公司在最近几年大受关注,在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这群大学生创业者成功运用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行业,创新商业模式,在业界取得突破。

一、引言。

“饿了么(ele.me)”隶属于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目前最大的020餐饮平台。公司创始人是几位85后的年轻大学生创业者,他们由上海交通大学周边起家,通过整合线下餐饮品牌和线上网络资源,为用户提供在续外卖送餐服务。用户可以方便地在饿了么平台上通过手机、电脑等接人终端搜索周边餐厅,完成在线订餐、享受美食。努力成为中国最大的020餐饮平台是饿了么的最高战略目标。目前平台的线下资源以中小商家为主,未来将力争把大型餐饮公司也囊括进来,将线上平台做到更加完善,在线下做到更好的服务,引领餐饮外卖业务电子商务化,在未来外卖订餐业务中成为领军企业。

饿了么成立以来经营业务不断成长,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越来越多的热捧。

1月27日下午,饿了么宣布完成e轮融资,公司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投资,获中信产业基金、腾汛、京东、大众点评、红杉资本联合投资3.5亿美元。市场预期该轮融资完成后,饿了么估值已超过10亿美元。

本轮融资距上一轮仅8个月之隔,这意味着在8个月之内,饿了么的估值就已翻倍。本轮投资方中既有前几轮参与融资的老股东,如红杉资本和大众点评,更有腾讯、京东这样新加入的互联网巨头。这个由85后年轻创业者经营的团体已经成功吸引了大鳄企业的目光。

投资方的支持并不仅限于资本层面。020服务平台的三大支撑要素是流量、物流和支付场景。据分析,腾讯、京东等还会向饿了么开放自身的平台资源,将其作为生活服务领域业务拓展的重要途径。

二、网上订餐服务的市场格局。

仿佛在一夜之问,饿了么、淘点点、美团、百度等大批外卖020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线叫餐市场一时风起云涌。当然,群雄并起也就意味着竞争的激烈。饿了么能够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领军者令人惊异。

饿了么和腾讯、京东、大众点评形成统一战线,面对的最大对手是阿里系的订餐app淘点点和美团外卖、百度外卖。

淘点点是淘宝旗下的外卖平台,淘点点使用是淘宝二级域名dd.taobao.com。

美团外卖借着美团在团购领域的成功经验,强势参与角逐在线外卖这一蓝海市场,美团外卖启用的也是二级域名waimai.meituan.com。

百度外卖是由百度打造的专业外卖服务平台,于5月20日正式推出,主打中高端白领市场,在域名这块,百度和美团、淘点点一样选用的也是可借助原有品牌知名度推广的二级域名waimai.baidu.com。

三、饿了么的经营之道。

上网订外卖的网站早就有了,洋快餐率先在国内推出电脑网上订餐服务。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后,网上订餐的阵地又往手机app上转移,只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能获得用户好评的订餐app-直属于稀缺资源,饿了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饿了么不仅支持在电脑上网订餐,还分别针对ios平台和android平台为手机用户量身打造了名为《饿了么》的ap?。通过该app用户可以快捷方便地在手机上完成所有订餐功能。在该app的主界面上,“我要订餐”、“我要预订”和“饿单中心”三个选项相当醒目,其主要功能都集中在“我要订餐”里。app根据cps定位锁定用户的位置,经过几秒钟的搜索,周边的餐厅就以列表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app还在对应餐厅下方显示了最低起送价和预计送达时间。搜索引擎提供语音识别功能,支持语音订餐。筛选功能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过滤掉一些不感兴趣的餐厅,也可以收藏用户喜欢的餐厅和美食。用户选好餐厅可以直接点餐,数量和总价系统都能自动进行统计,之后进入购物车,结账,接着录入详细的地址就直接生成了订单,预订信息可以在“饿单中心”查询,实时看到订单的状态。

做app的门槛并不高,一款好用的app-旦面世,模仿者就会一拥而上,想办法从成功者的既得利益中分一杯羹。要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更重要的是企业必须修炼好自身的“内功”。

1、目标用户、产品定位和服务。

在公司创建之初,饿了么的目标用户就非常明确,主要集中定位在高校大学生与公司白领,原因是各大高校食堂虽然食物价格低廉,但是饭菜种类单一,并且最重要的原因是不能够做到随时随地享受订餐服务,大学生叫餐市场存在巨大的需求;而写字楼、都市办公区的公司白领早午餐通过叫餐解决早已成为一种惯有模式,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大潮下,在线叫餐无疑丰富了生活方式,为日常生活提供很大的便捷。

饿了么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在饿了么订餐交易平台开通的有经营权的餐饮店铺,和在平台上发布产品信息,为普通用户提供外卖服务的商家。同时,饿了么为商家店铺提供有效的后台管理软件,由后者自行组装运行终端。饿了么通过互联网,成功地在目标用户和商家之间搭起快速高效的桥梁。

2、盈利模式。

(4)广告收费此项收费包含两部分:一是线下的宣传单推广,饿了么以平台名义整合资源,统一印发投递宣传单,收取宣传单版面费用;二是线上的各种广告,商家向饿了么支付一定的广告费用,租赁平台上的广告位置投放自身的广告,以求实现宣传推广的目的。

3、企业核心竞争力。

饿了么能在群雄逐鹿的在线外卖市场上领先对手,源于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饿了么有两套相当成熟的管理系统,即walle内部管理系统和napos餐厅管理系统。walle主要用于饿了么企业内部员工,特别是地推团队的销售协同;napos主要适用于饿了么的入驻商家。napos是外卖平台的入口,也是商家的'订单管理系统,外卖餐厅可以用其管理外卖订单、实现网上收银、后台经营数据及打印餐厅小票等,napos等同于餐厅的联网erp系统。在此基础上,饿了么也十分关注移动互联网端的业务。去年9月份,饿了么正式上线了app新功能微信订餐,让饿了么app与微信有机结合,借助微信海量的用户群体,在微信上无需注册即可通过微信分享完成多人拼单订餐,通过更加简单快捷的方式为客户提供选择。

订餐之后的重要环节是配送,网上订餐与配送是生活服务领域的重要一环,这与电商平台和物流之间的关系一致。饿了么对配送环节自然也不会忽视。据饿了么公司高层称,最新一轮融资之后,公司的三大任务一是完善高校外送服务,二是开拓白领住宅市场,三是搭建以自由物流为中心、社会化物流为辅的物流配送平台。

目前网络外卖平台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仅为餐饮商家提供用户订外卖的平台,配送由餐厅自己负责;另一种则在平台之外,还有配送队伍承接送餐服务,按订单向商家或消费者收取配送费。饿了么正处于从前者向后者的战略重心转移。

四、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去年,针对部分网上订餐平台存在“线上黑餐馆”现象,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经过两次行政约谈后,再次召开“关于网络订餐平台检查整治情况的通报”。

从相关媒体报导来看,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对各大网络订餐平台做出了相关通报,其中“美团外卖网站”处以28000元的行政处罚,对“饿了么网站”进行立案调查,“淘点点网站”被发放责令改正通知书。

从后续检查情况获知,如“饿了么网站”平台虽然对无证无照商户的清理仍在进行中。但经过实地核实,执法人员仍发现有37家利用该平台开展网络订餐服务的无证无照商户。

有关公益创业模式论文范文通用篇九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创造型”技术人才,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如何培养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优秀中等技术人才是所有职业学校的工作重点。浙江绍兴市职教中心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创建过程中,提出了“身正、技高”的人才培养总目标,以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为突破口,以学生技能水平提升为抓手,大力推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积极探索和实践了“1+2+3”人才培养新模式。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的办学定位是“以人为本,以德育人,就业有路,升学有望”。以此为依据,学校确立了“1+2+3”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为:“1”是指技能水平提升,改革专业课程,实施模块化课程改革,以全面提升学生技能水平为主要抓手,在校内推广“双证制”考核制度;“2”指的是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校内构建“严”“活”“爱”生态德育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指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学生能顺利实现与就业岗位零过渡对接奠定扎实的能力基础。概括地讲,“1+2+3”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学生技能提升为抓手,以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培育为主线,全面推进学生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1+2+3”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专业课程建设,关键是实践教学改革,创新载体是创业模式的创立,从而使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培养流程更为规范,课程体系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构建道德素质体系。学校倡导“时时都有德育,人人关注德育”的全员德育理念,把“学做人修身,长才干立身”作为德育工作目标,构建了“严而有爱,活而有序”的生态德育责任链,全方位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第一,“严”字系:严格管理,严密不疏。严格的制度管理。建立了教职工、各处室德育责任制,分阶段分层次明确德育工作目标与重点,及时反馈德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实行学区化管理制度下的德育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和学生思想道德考核制度,建立了德育考核查询系统,方便学区、班级、家长查询。同时,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实行全程监控。首先,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和“后进学生”帮教档案,包括基本信息、学生奖惩、素质拓展、师生家企联系、其他五大类共18个分支,它通过记录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学习过程、学习成果,收集教师、学生、同学、家长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反映学生学习、生活、思想方面的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从全方位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树立信心,在不断的回顾和反思中求得持续的发展;其次,加强在校生日常行为管理和督查,学校严把请假关,规范请假手续,形成行政值周、德育处抽查、学生干部考核的五项竞赛检查模式,切实加强了周末、节假日的管理,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杜绝了严重违纪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从本学期开始,学校提出了“礼仪特色学校”的创建目标,制定了礼仪规范,指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帮助学生成长为一名文明、有礼、高素质的中职学生。

第二,“爱”字系:关爱学生,润物无声。德育实施分层教育,利用各种阵地,如党校、团校、学生干部“四自教育”培训班等对优秀学生进行培训。建立了“特殊学生”基本信息库,做好跟踪调查的数据汇总工作。实施“德育导师制”,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学力辅导”的要求,德育导师协助班主任开展“三困生”的转化工作,共同关注问题学生的成长。学校六十多名党员与“三困生”帮扶结对,涌现了许多较为成功的帮困典型。08建装班一男同学从一进校就自由散漫,多次违反校纪校规,经与德育导师结对后,各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行为规范方面有很大的改观。始业教育开展有特色,在新生入学初开展了“爱自己、爱专业、爱学校”为主题的新生始业教育从学校层面安排新生的集中培训,到学区的统一讲座、集中教育,到各个班级的自我交流学习,针对适应性教育、成才之路教育、专业思想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不同方面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奋斗目标。新生们普遍反映始业教育非常及时和重要,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解除了进入职校后的迷惘,充实了他们离家后独立生活略带空虚和无助的心灵。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德育教育形成了合力。

第三,“活”字系:丰富形式,活动育人。丰富活动的载体,引领学生成长。每年开展校园文化节暨社团成果展示月活动,展现学生的青春活力和职教文化魅力,营造积极进取的育人氛围,进一步推进人文校园、和谐校园的建设。开展主题系列教育活动,结合纪念日每月精心组织广受学生欢迎和好评的月主题系列活动,如五月份开展“五月的篇章”主题月活动,六月份是“六月扬帆起航”系列主题活动月。充分发挥校内外主题班会的功能,组织开展“示范性主题班会月”活动,带动加强班集体建设工作。示范性主题班会吸引了众多班主任和学生观摩,起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倾尽爱心,精心管理和教育来自四川灾区首批来我校就读的中职学生,为灾区学生构筑温馨的家。通过形式丰富的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了学校如家般的温暖,对学校、教师充满了感恩的深情。

2.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学校主要在专业课程结构和课程实施方面进行课程改革,推广“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型的专业课程新模式,意在搭建专业课框架新体系。

第一,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步伐。课程结构的确立思路是:在向行业和企业作人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以职业生涯为依据,确定专业课程的改革方向;以行业要求为主线,确定“核心课程”的框架结构;以岗位任务为目标,确定“核心技能”种类名称;以核心技能为出发点,确定“核心课程”的具体设置;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确定“核心课程”的具体内容;以从业资格为基点,确定“核心课程”的评价指标。在跨学科构建核心课程体系时,学校精简了传统的教学门类,整合了在工作领域内比较接近的学科,同时在确认“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把教学项目的设计视为十分重要的一步。由于“教学项目”的设计旨在为专业教学与岗位工作任务有效衔接服务,因而在设计思路上我们始终将其定位在将工作任务的构成要素进行分解并转化上。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在本门核心课程范围内建立教学项目,最终叠加共有近100个教学项目;旅服专业是在综合所有公共课程和核心课程的范围内建立共50个以上的教学项目。全校除试点专业以外的其他各个专业的专业课程结构则分为“模块实训课程”与“技能型专业主干课程”两大部分,其教学内容也均由岗位工作任务决定;尤其是“模块实训课程”,是通过技能的强化训练,实现技能训练与职业能力之间的有效“对接”。在课程实施方面,重视制定课程教学标准、建构新的教学方法、展开卓有成效的校本教研、更好地推行并完善学分制和切实加强校本课程建设。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校本教材已出炉,目前已编印并正在课程教学中使用的校本教材共有36本,开出的自主学习包课程(选修课)达83门,这些教材和课程的设计更加注重专业技能和学情,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第二,创新技能培养模式。技能教学目标明晰,重视平时教学过程中的专业技能训练和培养,一是根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专业建设目标导向,修订技能达标分阶段要求,使技能达标分阶级标准更切合学生实际;二是加大对专业实践课的'课堂管理,切实提高技能课的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较快,在全体学生均通过初级鉴定的基础上,中级工通过率已达95%以上,有不少专业已达100%。技能训练制度严密,完善了技能竞赛选拔机制、训练机制、奖励机制,选拔参赛教师和学生、竞赛辅导教师,组建竞赛梯队,并确定项目负责人。使技能竞赛队伍稳定,能做到接到任务就组队并马上投入到训练之中。减轻工作负担,保证训练时间,加大投入,鼓励教师、学生踊跃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技能竞赛呈现百花争艳、全面丰收的喜人局面。

第三,建立准职业训练制度。首先,加大专业设施设备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为学生建立各专业设施设备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专业设施设备投入达272万元,添置各种专业设备。同时加强实训工场的管理,提高专业设施设备的利用率,使专业实训场地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中真正发挥作用。其次,建立一批校外实训实践基地,和企业开展多方位合作,通过见习、顶岗实习等合作模式,为学生建立长效的校内外准职业训练制度,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在工场或仿真的环境中实训和实践,真正做到“做中学”,巩固专业技能,与岗位和市场要求实现了无缝对接。

3.构建创业实践体系。根据“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逐步建立中职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第一,营造创业氛围。利用校报、广播台、宣传窗等载体,加强创业宣传,尤其是宣传创业的典型,在学生中间树立学习的榜样,激发学生创业的热情。开设创业大讲堂,充分利用行业专家的先进资源,加大创业典型的宣传,解读创业创新精神的内涵,帮助学生树立创业理念,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在校内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如邀请优秀毕业生来校现身说法,给同学们作讲座;在校内开展“创业之星”评选活动,增强学生创业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事业开拓精神。

第二,开设创业课堂。重视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将创业课程纳入学分制管理范畴,在一年级开设创业教育选修课,以讲解理论和案例为主;二年级时开设创业教育模拟实践课,为就业服务。选派优秀的相关学科教师学习系统的创业教育经验,建立起专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保证创业课堂的质量。还要精选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在借鉴临近学科编写经验的基础上,出台符合专业和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使创业教育更有实效性。

第三,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学校成立创业教育领导小组,设立创业基金,在校内建立创业基地,向学生开放,给予软硬件保障。放手让学生开展创业模拟经营活动,比如图书交易、周末跳蚤市场、开网店、缝纫加工店、格子铺等。尤其要开设和专业紧密结合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如餐饮专业学生进社区开设菜肴加工点;旅游专业学生开设微型旅游公司,承担教职工和班级外出旅游的组织和讲解工作;计算机专业学生承包校内文印室,承担校内文印工作等。学生不但可以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巩固专业知识和技能,尝试成功喜悦,更可以亲身体会到岗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经受挫折的能力。

有关公益创业模式论文范文通用篇十

2015年3月总理在中38此提到“创新”,13次提到“创业”,尤其2次专门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也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可见,在“互联网+”新常态下,激励和支持广大人民群众创新创业已经成为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本课题组在2016年暑期,走访并调研了浙江杭州、宁波、温州、义务、台州等多地的淘宝村、大学生创业园等,发现这一新形势给大学生创业确实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创业虽然无门槛,但生理、学历等诸多方面对创业的影响,显示出了一定的差异。

首先是创业者性别上,男性在体力、抗压抗挫能力等方面往往优于女性,因而不难理解,在实际调研中发现男女比例明显男多于女。其次,通过在创业者年龄段的调查,发现多数是20-30岁的年轻人,其次是30-40岁的人群,但人数上只有前者的一半都不到,而其他年龄段明显偏少,这是创业对体力、创新能力及激情的要求,在年龄段上的充分体现。20-30岁的青年人相比较其他年龄段的人,学有所成,精力旺盛,富有激情,创新能力强,可谓是年富力强正当年。30-40岁的人创业虽然也占有不少的比例,但相对而言,从其年龄和生理所处的阶段来说,所需要瞻前顾后考虑的问题较多,创业更需要勇气,并具备一定的实力。第三,从学历来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创业的占创业人群的绝大多数。同时,从调研中发现,专科学历创业人数本科学历创业人数硕士及以上创业人数高中及以下学历创业人数。在大专以上学历的创业者中,专科及本科毕业生无疑是主力军,其中尤以大专生为突出。究其原因,一是当下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已走向大众教育,大众的学历水平普遍较高;二是经过大学系统教育出来的创业者,相较于未接受大学教育的创业者,视野更开阔,素质更高,更有素养,创业成功率更高;三是从学校类型来看,普通本科院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最强,211或985类型院校应届毕业生选择继续学习的比重最大,专科院校学生的创业意识最为浓厚;四是从学历来看,学历越高,选择就业的比重越大。

二、对创业领域、地域、时机及创业平台等选择,相比较传统而言,已有了明显的差异。

首先是创业领域的选择。一方面,在选择创业项目时,调研发现,创业者更多倾向于第三产业,其次是工业,第三才是农业及其他。对行业的选择体现了当下经济结构,与以往相比,也在发生显著的变化,更趋合理,更反应现实人们的需要。另一方面,创业项目与创业者大学所学专业的相关度上,经调查,相关度占58%,不相关占42%,相关度虽然较多,但并非高得特别突出。比如一位汽车制造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的是汽车销售或汽车售后维修的创业工作,本来是工业专业,做的是与专业相关的服务业。第二,创业地域及时机的选择。由于本次调研区域都在浙江,多数人选择创业在长三角,也不难理解,但即便选择在这一区域创业的人,也把目光投向全国各地,尤其是浙江人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各地做生意的都有,彰显的是吃苦耐劳、精明能干的优良品性。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时机的选择,在当下大学生创业者中有了更注重经验的想法。其中选择应届毕业当年创业的仅占16%,工作几年有一定经验后再创业的占45%。同时在大学期间就选择开始创业摸爬滚打占33%,为毕业时的成功创业奠定基础。在大学期间就开始为创业忙碌的大学生,目前在大学校园中比例也呈上升趋势,即便这些大学生毕业时不一定创业,但在为人处世上得到了锻炼,丰富了社会阅历,比普通同学窝在寝室里打游戏泡韩剧的更成熟,大学生活更多彩,更明白只有沉淀下去才能浮上来的`道理,从而善于学习,懂时间管理,注重沟通能力,在职业素养得到明显提升。第三,创业平台及形式的选择。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在创业平台上,选择实体店创业的仅占35%,而利用淘宝创业占到了43%,利用微信创业也有11%,在浙江“互联网+”平台创业已经在当下的大学生创业者中超过了实体店创业比例。虽然微信创业较少,但呈现了一定上升趋势,毕竟微信的普及运用是近三年的事。运用智能手机购物,已经逐渐普及。另外,在创业形式上,选择独自创业占到了44%,合伙创业有33%,以家庭或家族企业为依托的创业仅16%,反映当下大学生创业者更有独立思维,也愿意找合作伙伴,更与时俱进,依赖家庭的是少数。

三、对创业政策的了解与期待。

当前,多数大学毕业后的创业者对政府扶持政策有所了解,但对了解的渠道,不少大学生创业者尤其是在校生仍期待通过老师来全盘告知,不知扶持政策的获取从何入手,存在普遍的依赖心理,与社会脱节严重,缺乏摸爬滚打所能带来的老练和灵活。但目前的大学生创业者以“80后”、“90后”群体为主,出生环境和条件相对较以往更优越,思维更为活跃,只要予以正确的引导,便能一点即通,比较注重平台建设,特别是在应用“互联网+”平台上手特别快,如淘宝、微店等,与传统创业相比,当前的大学生创业者更倾向于借助“互联网+”平台。目前政府机关在地方人社局都设有就业服务管理部门,其中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及创业的服务功能,同时各地就业服务管理的也应潮流而生,把政策宣传都包含在的功能栏目里,更为方便快捷地起到了宣传效果。在本次对大学生创业者的调研中,创业者对政府相关扶持政策表现出了较多的了解,尤其是对政府搭建平台这一方面显得更为重视和期待。

四、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困难程度分析及创业未来发展的预计。

在调研中,大学生创业者也表露了现实创业过程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如特别突出的是以下三方面,一是行业发展欠佳,二是人才缺乏,三是资金短缺。解决这三方面的问题,无疑是要靠行业整体转型升级,创业者本身扭转思路,敢于不断开拓创新,在人才发掘上能与地方高校进行对接,保持良好合作,同时在资金周转上需要长期规划,充分利用大学生创业的优惠银行贷款政策。而坚持一年以上甚至超过三年或五年的大学生创业者,对创业还是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信心,其中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占48%,将近有半数,已经处于回本状态的占26%,亏损的仅占18%。另外,超过半数的大学生创业者为所在行业转型升级积极寻找新的出路,从思路思维行动等各方面创新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有接近半数对所在行业很看好。总而言之,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上社会氛围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等因素,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平台,带来了很多机遇,同时也充满挑战。现实中的困难对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是磨炼和成长的考验,也是创新升级后更加脱颖而出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钟林.如何理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z].人民论坛网,2013(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53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李娜、吴林芝、李梦潇.互联网思维下大学生微营销创业模式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5(6).

[4]朱军.“互联网+”新常态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对策建议[j].企业导报,2015(16).

[6]唐洪雨、颜丽娟、赵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的难点与突破[j].通讯世界,2015(14).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有关公益创业模式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一

职业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技能,强化实践环节,而“医教结合、校院共育”人才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实践方式。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环境和资源,把课堂教学和岗位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校学习与岗位工作完全一致,让学生们在一线岗位接受职业指导和职业训练,提高实践操作技能,适应社会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目前,省内外开办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院校比较少,在工学结合方面均处于摸索阶段,在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由于受到教学环境、师资队伍、实践条件、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困扰和限制,导致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进行实质性工学结合的院校较少,仅停留在探索或尝试阶段。

2研究目标。

通过“医教结合、校院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旨在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工学结合办学之路,创建特色鲜明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教结合,校院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能力模块”型课程体系;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做评”一体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建立功能齐全、设备一流、社会服务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实训基地;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团队。

3研究内容。

对级、级、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进行“医教结合、校院共育”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通过行业调研,确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研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建立课程体系;探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教结合、校院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研制并实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教结合、校院共育”课程标准;建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医教结合、校院共育”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4课题已经取得的成果。

4.1探索了“医教结合、校院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深入的调研及多年来人才培养经验的积淀,确定了专业培养目标,提炼了临床检验技能、微生物检验技能、免疫检验技能、生物化学检验技能、血液检验技能及寄生虫检验技能等6项核心能力,围绕着岗位能力的形成过程及教育教学规律,形成了早期接触临床、临床见习、校内实训和医院顶岗实习前后贯通的“医教结合、校院共育”的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在校内完成人文素质课、专业基础课学习的同时,将学生分组在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兼职教师的带领下分别到门诊化验室、临床微生物室、临床生化室、临床免病室等科室轮转见习,参观各科室的先进医学检验仪器设备,了解医学检验的最新进展及各科室开展的检验项目等。让学生了解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岗位设置情况及岗位能力需要,使学生早期认识专业、早期接触专业、早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学年专业课教学全部在医学检验实训中心和临床教学医院交替进行,校内实训中心以专业理论学习、专业技能虚拟实训、仿真实训为主,教学医院主要进行综合检验项目实训,专、兼职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第三学年顶岗实习40周。其中临检室、临床生化室、临床微生物室、临床免疫室、细胞检查室、门诊化验室各6周,输血科4周,实训指导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培养学生专业综合技能和职业素质,实习结束时由学院和医院共同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考核,使学生毕业后就能适应医学检验技术岗位的工作需要。

4.2构建了基于医学检验工作岗位的“能力模块”型课程体系。

聘请行业专家组成“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合作建设委员会”,以行业专家为主分析医学检验工作过程中各具体岗位需要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各岗位的具体能力要求;根据能力要求归纳总结出行动领域;以行动领域为课程开发平台,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及认知规律,淡化学科界限,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金字塔。

4.3建成了一批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的需要,课题组开发了一系列与职业岗位相关的技术应用性课程,取得了一系列课程和教材建设成果。(1)课程教学建设:有计划性地进行课程建设,深入行业调研,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与实践,依据医学检验岗位任职要求,结合专业核心课程的特点,分别探索以检验流程和检验项目为载体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重组与序化教学内容,设计以校内仿真教学、岗位现场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学活动方案,实施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教学模式。(2)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微生物检验技术》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资源共享课程。《临床检验技术》、《免疫检验技术》、《寄生虫检验技术》、《血液学检验技术》和《生物化学及检验技术》也先后建成了院级精品课程。以精品课程建设为起点和契机,本专业正在积极备战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3)教材建设: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湖北省规划教材4部,校本教材2部。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参编各级教材共14部。

4.4实施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做、评”一体化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在行业专家共同参与下,借鉴国家级精品课程《微生物检验技术》建设经验,按照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标准进行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依据医学检验岗位任职要求,结合课程特点,分别推行以检验项目、检验流程或检验技术为载体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与序化,并融入职业标准和行业法律法规,使教学内容与临床工作任务高度统一。设计以校内仿真教学、岗位现场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的教学活动方案,实施任务驱动或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辅助、答疑、评价等作用,教学活动融“教-学-做-评”于一体。

4.5建成了集教学、医疗、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医学检验实训中心。

按照课堂与实训实习地点相一致的原则,将校内医学检验实训中心和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合二为一,科学设置教学区域和医疗服务区域,学生在教学区域完成虚拟实训和仿真实训后,在临床兼职教师的指导下,在医疗服务区域进行岗位训练;同武汉康圣达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提供快速、准确的标本检测服务,目前,已经开展tct宫颈细胞学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和结核杆菌检测项目。

4.6培养了一支专兼结合、教学能力强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打造专兼结合“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加强对专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对企业兼职教师加强教学能力的培训。本专业聘请了十多名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每年安排所有专业教师在企业中专业实践,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占80%以上。以“专业教师下医院,行业专家进课堂”为途径,以着力建设专业教学团队、课程建设团队、科研技能团队为抓手,整体提高教学团队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通过“首席教授”、“楚天技能名师”和“襄江能人”岗位聘任,与襄阳市检验学会联合,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校院共享、素质精良、富于创新、充满活力的“双师”师资队伍,并将其建成了院级优秀教学团队。

5课题的创新及推广价值。

5.1“医教结合,校院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校内学习两年,实习一年,三年学习期间全部由学校专任教师和医院在岗的兼职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从一年级的.临床见习,到二年级的临床见习和岗位现场教学,再到三年级的岗位顶岗实习,均有校内校外教师全程参与,共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满足行业要求的医学检验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5.2以检验项目或检测技术为载体的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改革初见成效。

通过行业调研,创建“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引领的课程体系改革;依据医学检验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以检验项目或检测技术为载体,开展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全面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组织模式,促进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相互渗透,同时课余时间开放实训室,为学生训练各项操作技能创造条件,并建立实践操作技能单独考核制度,加强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5.3国内率先与医学独立实验室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

我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湖北省内第一家和医学独立实验室(武汉康圣达医学检验有限公司)合作办学的专业,近年又先后开拓了艾迪康、兰卫等实习基地。在校内建立联合实验室,联合实验室的成立,使本专业服务地方卫生事业的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学校与公司合作开设“康圣达”订单班,为该公司培养独立实验室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芹,高璀乡.以能力为本位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j].检验医学与临床,,07(19).

[2]王富伟,陈秀敏.关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双师型"团队建设问题的的思考[j].中国医学创新,2010,07(30).

[3]刘家秀,侯云华,杨学艺等.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项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02).

[4]姚春艳,张波,府伟灵.医学检验专业教学现状及人才培养思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02).

[5]黄泽智,曾铁功,马新华.高专医学教育考试模式的改革研究与探索[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05).

[6]罗阳,高维寅,张波,黄君富,府伟灵.检验医学临床教学中综合能力培养的探讨和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0).

[7]李静.高职院校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若干问题的思考[j].科技信息,(03).

有关公益创业模式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二

摘要:在创业经济的带动下,大学生创业蔚然兴起。创业经济对大学生的创业观念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平台支持。大学生创业大致形成了“追随模式”、“开拓模式”和“开辟模式”三种模式,未来还将向“创业社区模式”发展。

16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措施的意见》,进一步做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具体部署,掀起了我国创新创业的新浪潮。一批有代表性的创业企业、创新技术在互联网、物联网等平台的促进下更激发了创业经济的兴起。有统计显示,全国新增企业约498.3万户,日均新增约1.49万户,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0家企业诞生,企业活跃度保持在70%左右。[1]创业经济不仅使得民众投入实体经济热情高涨,更催生一大批“创业服务业态”快速成长,专业的“创客经济”服务业态还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及运营。以前由政府“上阵”提供的创业服务逐渐转变为由市场提供。在创业经济的带动下,大学生创业蔚然兴起,并探索出一些创业模式。

1.1创业经济对大学生的创业观念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在创业经济的带动和引领下,具有敏锐时代感的和高度创新精神的大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创业大潮当中。创业经济引导大学生将知识和创意投入到服务业、创意产业中,开创小微企业,形成小型化、扁平化,个体化、灵活化的企业组织。成功的案例、新技术的革命、互联网的变革都使得大学生选择在新兴产业中创业。大学生们没有创业资金可以获得专项创业贷款、可以寻找风投;没有团队可以通过校内外创业产业园帮忙组建;没有创业经验可以找校内外相关服务机构。创业经济引导、帮助大学生们只要有企图心、有创意、有可行性,就可以创业。大学生们正以史无前例的'开放情怀拥抱创业,投入创业。

在全社会创业经济兴起之时,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更是及时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予以支持。从人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工商总局、共青团中央等启动实施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到省里的大学生创业连盟的组建,再到各高校创业园区、创业学院的设立及创业课程的开设、创业竞赛的组织等,形成了包括资金、税收及其他政策鼓励等全方位、立体化的大学生创业支持平台。尽管这些平台的支持实效还有待提高,但未来会深入的惠及更多的有志创业的大学生。

创业模式就是创业者通过对创业各要素的合理配置以实现自身的创业理想与权益的合理搭配的范式。无论创业项目所属的行业、具体的创办形式、内容如何,从大学生运用的资本、技术、人才等劳动要素投入的情况及创业者对资源的整合情况看,大学生创业大致形成了以下三种模式:一是“追随模式”,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他们通常会选择资金投入小、技术含量少、已有成型商业模式的服务行业进行创业。大学生通常会选择依托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商业运营模式进行创业活动的创业组织模式,如开网店或微店,相对来说简单易行,风险低,运营好的话回报也是较令人满意的。这种商业模式普遍存在,属于生存型创业,对资源投入的要求不高,成功率较高,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提供周到细致的创业扶持服务。二是“开拓模式”,一些有创新理念和创新技术的大学生通常会借助社会创业平台,筹集资金、寻求帮助、进行公司化运作。尽管风险较大,但前景较好。例如:掌握核心技术、专利或其他智力成果的大学生,通过创业活动将科技成果产品化、市场化。由于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比较容易获得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得到资金支持;大学生利用个人的智慧、创造力、技能和天份获取发展动力,以及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创业组织模式,集中于广告、艺术、设计、动漫、软件及计算机服务等行业。这种商业模式一般应用较多,属于开拓型创业,创业者的学历较高、掌握一定的智力资本,有能力整合一定的资源,成功率不高,需要创业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企业生存。三是“开辟模式”,极少的一部分大学生掌握一定的资本或核心技术,在较好的平台和起点上开始创业,这种创业模式对创业者的管理能力、业务素质等要求较高,项目既存在很大的风险、有很强的创新性又具有革命性、无法预计的高收益。这种创意模式没有可借鉴的业务发展路径,凭借着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资金、技术、人才都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智力因素和管理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需要国家给予高层次的信息对接与服务。

作者:钱威单位:哈尔滨学院。

参考文献。

[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升级发展[n].山西日报(太原),-1-9.

[2]光明日报调研组.中关村创新创业的六大趋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n].-7-31.

有关公益创业模式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三

班级:金融124。

学号:33。

一.公司简介。

公司名称:老人乐园。

主要产品:

养老定制服务,解决老人的各种困难。为部分由于家属不再身边,或者身体不方便居住养老院的老人提供的特殊服务项目。

公益贡献:

目前私企养老企业多为盈利性组织,普遍存在资金不足、服务质量差、环境不佳等问题,使老人生活质量较低,更不用说寻找生活中的乐趣。给老人提供了多种服务的选择,让老人能快乐舒适的安度晚年。

商业回报:

中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公办养老院虽然具有较强的公益性,但是由于财政负担过重造成投入不足,政府承担社会养老不可持续。市场越来越大,只要服务做好了,商业回报一定很丰厚。

二.可行性分析。

经营目标: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占总人口比重的上升,空巢老人增加以及独生子女增多,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两代户成为主体,传统家庭养老已面临挑战,家庭对老人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传统不断削弱,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老人比例下降;在精神慰藉方面更为缺乏,还有一些虐待老人和侵权、占据房产、财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对老人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冲击,一些孤独老人因无人照料导致早亡等现象应引起社会关注,传统的养老方式和观念应向社会养老转变,而当前社会养老和社区服务都还较为薄弱。我们的经营目标就是要占领高端养老定制的市场,靠服务赢得老人信赖。

公益可行性:

老人乐园一座新型养老公司,也是一种新体系。它是具有定制养老服务,私人养老服务,自由性养老服务等新方案服务计划的公司。公司将“让老人拥有自己的生活,以老人的意愿为中心”作为经营理念。主要目的是让老人能用最小的开支享受最美好的晚年生活,是对老人最大的关爱。

商业可行性:

目前私企养老企业多为盈利性组织,普遍存在资金不足、服务质量差、环境不佳等问题,使老人生活质量较低,更不用说寻找生活中的乐趣。公办养老院虽然具有较强的公益性,但是由于财政负担过重造成投入不足,政府承担社会养老不可持续。

与社会现有的民营养老院和公立养老院相比,公益养老院的主要优点如下:其一,价位大众化,不会给家里造成过大经济负担,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家庭纠纷的发生。其二:集食宿、医疗、娱乐于一体,在保证了老人的身体健康的前提下,积极组织娱乐活动,丰富老人的晚年生活。其三,由于属公益性质,因此会有志愿者的加入,所以在服务上能够充分考虑到每个老人的需求,因人而异,尽量保证满足每个老人的需要。

养老机构用水、电、安装电话实行居民价优惠。可每年到民政部门审批一次。符合老年之家投入条件的,可申请福彩基金的注入。可利用志愿者开展服务,降低用人成本,实现亲情服务。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争取捐赠和赞助,补充老年生活费用的不足。

三.4ps。

产品介绍:公司将制定养老服务作为主线经营项目。该服务项目具有两种模式,第一种初期制定三个基本套餐供老人们选择。此外,再次基础上可根据老人意愿做出更改,签订合同,公司将提供特定的服务人员,服务内容。第二种模式是老人家属提前提供老人服务需求,并签订协议,公司通过需求制定特别方案,培训专属服务员工为老人服务。

另外两种经营项目,是公司为部分由于家属不再身边,或者身体不方便居住养老院的老人提供的特殊服务项目。私人养老服务是公司将培训出的高级工作人员指派到老人家中,根据老人的情况,及时作出最好的服务。该类工作人员本身具有一定医疗、娱乐、地理等方面知识,给老人家的感觉。自由性养老服务是基于部分老人身体状况良好,不喜欢活动受限,但是家属不放心的情况,服务人员负责待命,在老人需要的时间为老人服务。该方案老人活动自由性强。

价格介绍:

首先是根据老人的具体情况,为老人定制最合适的服务。因为是公益创业所以价格也是低于市场价格,尽量发挥公益的力量。

销售渠道:

和公司附近的医院还有社区居委会进行合作,让老人知道有我们这么好的创业项目。根据地区特色可以与当地的老年协会或老年大学合作举办麻将、书法赛、个人选秀赛、老年时装展、歌咏赛老年戏曲卡拉ok大赛、厨艺大赛,一则会非常吸引老年人参加;二则会引起媒体的报道而且通过举办这些比赛,也可以让未入园的老人也看到入园老人的天伦之乐的晚年生活。三则会提高贵养老院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树立贵养老院的品牌。

全国各地都有各种老年健身公园,这是老人经常积聚的场所。聘请个太极老师或者舞蹈老师在当地公园里教大家。每月支出几百块,但是却建立了一个公园阵地,既提高了贵养老院的荣誉,同时可以吸引当地的老人加入贵养老院,还可以近距离的了解周边老人的生活情况。大学生社会实践者和青年自愿者慰问养老院,也是养老院进行宣传的好机会,“心贴心社区服务”,比如大学生帮爷爷奶奶的搞卫生等。大学生的口碑比一般的推销员更让人信服,大学生敬老宣扬传统美德,没有金钱的味道,纯纯的人性美,以亲和力感动其他人。

推广方案:

有关公益创业模式论文范文通用篇十四

本文是关于范文的公益创业策划书,感谢您的阅读!

一、概要。

“精英梦想”特训营活动是由精英梦想团队发起,并获得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上海交大、外交学院等全国知名高校学生支持,面向高中学生的公益创业培训活动。

她旨在帮助高中学生拓展视野,培养能力,顺利实现中学到大学的过渡,赢在大学的起跑线上。同时,她也是大学生公益与创业相结合的一次勇敢尝试。

**年是“精英梦想”团队破冰的一年,在团队各成员努力,社会各界的关怀下,团队将第一期活动地点定在四川省达州市。团队将向着打造公益与创业相结合的具有良好声誉的培训机构的目标奋进,并将这样的活动延续下去,造福即将迈入大学的莘莘学子。

二、团队描述。

1、团队的名称。

我们的团队名为“精英梦想”,主要有两种含义:第一是我们的成员都是名校的精英学生,我们的活动是他们梦想的载体;第二是我们的目标是为帮助高中生顺利完成高中向大学的过渡,培训未来的精英,我们要成为他们精英之路的一个起点或者台阶。

2、团队的宗旨。

帮助中学生优化学习方法,扩展视野,为大学生活提前做好准备,顺利实现高中向大学的过渡,赢在起跑线上。

我们第一期的目标是把名校的理念带入达州,成为达州市教育培训的值得信赖的品牌,影响达州的教育理念和格局。

3、团队的目标。

在2010年内完成组织的制度与规范建设。并在2010年暑假,组织我们的第一期培训。

有关公益创业模式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五

(一)高校没有明确的办学定位,艺术设计学科专业所学的方向较少由于社会对艺术设计专硕学生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增加,所以艺术设计专业改变了以往由美术院校所开设的情况,现在一般综合性的院校也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硕士,然而,这些综合性的院校却仅仅负责招生,没有对此专业进行充分的规划,并且综合性院校所招生的艺术设计类的硕士也仅是为了追求学历,所以,他们难以真正的深入到艺术设计专业之中。面对我国如此不堪的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德国的盖尔哈特马蒂亚斯教授曾经这样说过:“中国的艺术设计院校就像是一家私营企业,他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像是企业中生产出来的一批批质量很差的产品,而这些质量差的产品数量又是如此的庞大,这些学生在社会上已经一无用处,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中,他们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了。”的确如此,由于办学定位的不明确,大多数高校中培养出来的艺术设计专业硕士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化的需求了。用同一个模子雕刻出来的一定是同样的学生,而艺术设计是多样化的,社会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不能千篇一律。

(二)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难以达到综合性教学的目的模仿不能成功,也难以超越。不同高校所使用的教学计划不能相同,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所使用的教学计划也不能相同。而中国高校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根据自身的实际问题而千篇一律的进行模仿,最终形成的结果就是学生没有自身的个性,难以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除此之外,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分类过于细化,教学内容过于守旧,课程的结构与没有达到相应的平衡。

(三)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难以形成强壮的师资队伍我国高校的教师门槛较高,这就使得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难以在高校中任职;此外,高校中也相应的缺乏教师激励措施,没有简历相对完善的教师激励制度。虽然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不乏其数,但是这些教师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却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而且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之下,一些教师为了增加自身的收入,将教学作为自己的第二职业,这也就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下降。除此之外,我国大多数艺术院校的教师都是从本校毕业的,所以难以吸收到其他院校的经验和教学方式,一位的继承传统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难以适应了。

(四)教育经费短缺就我国当前艺术院校教师的工资而言,基本上是和普通院校的工资相持平,而且科研奖励也毫无差异。没有激励就没有动力,这样的现状造成艺术院校的教师流动性较大,因此,应当增加艺术院校的教育经费,为留住高素质的教学人员奠定资金基础。

(一)调整教学结构,将人才质量提升到最高处。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要与企业展开合作,最好是建立一校一企的教学合作模式,实现资源的共享。高校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做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明确社会的需求,将企业的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校企合作可以建立适当的工作室,这种工作室的建立既可以教学生,还可以让学生动手学习。工作室的优越性在五个方面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即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内容多样化;调整师资结构,使其变得更为合理;真正了解社会需求;激发竞争,促进良性循环。在使用工作室进行教学时,在为学生带来设计教学的新给养的同时,还能发现学生的缺点,从而更好的促进艺术院校实行教育改革。

(二)遵循学以致用的准则。在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素养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优秀成果成为社会上流行的产品。高校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一个跳板,所以,高校要在不耽误学生学业的情况下,使学生更好、更快的进入社会。而我国的实际情况却是教育机构将学生的优秀成果武昌的占有,这对于学生的日后发展是大为不利的,因此一定要改变这种现状。学生在高校的学习中是付出了一定的学费的,所以高校教学是一种有偿教育,因而高校没有任何的权利将学生的作品无偿占有。因此学生设计的任何作品,在经过专家的评审之后,如果得到认可都应当得到一定的资金补偿。如果学生的作品有可能发展成为产品,则更应当让学生本人进行参与,这样既维护了学生的根本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增加教育资金,只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为了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国家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补充,各所院校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科研,并申请一定的经费。不过,单单依靠国家的供给是难以满足需求的,所以学校还应当广泛的吸收社会资金,从而建立相应的奖学金。只有较为充足的资金,才能满足学校和学生的足球,才能促进学校的发展,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我们一定要增加教育资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校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春蓉.关于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探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03).

[2]贺雷.浅谈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09).

有关公益创业模式论文范文通用篇十六

一些传统援助机构对尤努斯自助式的社会企业项目运作方式表示怀疑,甚至一些赞同尤努斯的人也会问,尤努斯的项目为什么还要去盈利?尤努斯的回答是,许多为穷人服务的机构往往过于依赖捐赠而不能实现自我富足,“这就好像对一位病人说,他一天可以呼吸23个小时,余下的时间将由政府为他们供给氧气。这意味着得靠他们的怜悯而活着。一旦什么机构把他们遗忘了,那就死定了。”他还说,许多援助项目仅仅是把贫困降低到社会可容忍的程度,并非是要去消灭它。

国内公益创业的商业运作状况又是怎样的呢?关于“收入来源于商业活动的比例”的问题,《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商业活动的收入占总收入50%以上的公益创业组织占42%;商业活动的收入占总收入50%以下的公益创业组织占44%。有将近一半的公益创业组织商业活动收入超过50%,公益创业组织以市场化运作手段获取一定的利润,采用企业化的经营方式,其收入来源具有明确的商业性。

“行业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小,商业和公益也出现了更多更新的合作模式。只有更加擅长整合跨界的资源,公益机构才能探寻到更加可持续的模式,撬动更多的利益相关方来进一步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商业化运作与盈利可以使公益创业者摆脱对捐款的依赖,减轻政府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重负。”这是北回归线爱心协会发起者王方圆的回答。在华北电力大学读大三的他,一直致力于在贫困地区建造乡村图书馆,2014年被青年恒好公益创业行动推荐参加了在天津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

牛津大学公益创业研究中心认为,公益创业具有市场导向性。“市场导向性”表明公益创业的绩效驱动、竞争性和前瞻性。虽然公益创业和商业创业最大的区别在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优先,但是公益创业为了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必须以商业企业的方式运作并获取利润。公益创业把经营性收入放在首要位置,利润和盈余是组织及公益事业发展的保障,也是公益创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也曾指出:“社会企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这种组织有可能成为后资本主义时代发达经济体系中真正的增长部门。”

由此可见,不管是真正从事公益创业的参与者还是研究者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盈利的重要性。公益创业的经济价值体现为公益创业与商业企业一样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通过销售产品或服务获取资金支持,创造经济效益。公益创业组织收入来源中的商业性活动来源是“自我造血”的主要方式,公益创业组织运用市场化方式提供产品与服务获取一定的收入与盈利,从而反哺公益事业,才能使其获得长足的发展。

有了盈利,公益创业者要不要将利润进行分配呢?关于“是否明确利润分配”,被调查者中,明确利润分配的组织有77个,占53%,而没有明确利润分配的组织57个,占40%,明确利润分配的比例占到了一半以上,表明大部分的公益创业者还是意识到了经济效益与利润的重要性,并在利润分配的问题与组织内部成员们达成了基本的共识。

新的问题来了,利润又该怎么分配呢?在明确利润分配的被调查者中,不进行利润分配的公益创业组织比例达到27%,利润分配比例在0-50%的公益创业组织占51%,利润分配比例大于50%的公益创业组织有8%。调查结果说明,近80%的公益创业组织不分红或只是小部分利润被用来分红,大部分资金还是用于产品与服务的再生产与提升。例如,参与调研的残友集团,公司的利润1/3留在企业用于进一步发展,1/3给股东(基金会为主),1/3给员工作为工资成本。

有学者认为公益创业不可以分红,分红是工商企业的利益分配模式,一旦盈利后分红,股东与商业资本的再次进入时很可能会是逐利状态,公益创业组织的性质就有可能发生改变。

还有另一种声音,“不要太关注社会企业资本回报率与分配比例,商业资本的良好运作是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最重要保障之一,只要继续按既定目标与理念发展,继续提供社会产品和服务,那它的发展就是健康的。”王方圆对于公益创业分红与否的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人力资源管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