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学习的诗词和范文(精选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9:02:29 页码:12
最新学习的诗词和范文(精选15篇)
2023-11-12 19:02:29    小编:ZTFB

写一份总结有助于梳理思路、总结经验,提高个人工作能力。总结要突出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和反思。小编整理了一些培养品德的方法,帮助你成为更好的人。

学习的诗词和篇一

诗歌这一人类思维的精灵,是文学百花园中一株瑰丽的奇葩。但是诗歌语言精炼,语句蕴含丰富内容,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一枝带刺的”玫瑰”,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一、深情朗读,整体感知。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朗读对于诗歌的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每一个学习诗歌的人而言,朗读都是最有效的理解步骤。在教学时,老师要让学生明白朗读对诗歌理解的重要性。在教学时,让学生明白诗是音乐的姊妹――韵律和谐,音韵优美。为此,先让学生听老师诵读,自己弄清读音,停顿,然后让学生自己读。读完后,让他们小组合作,有感情朗诵。这样,同学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高涨了,都能全身心的投入诗歌的学习。记得在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学生在录音材料和我的朗读的渲染下,争先恐后地积极朗读,而且都能读得慷慨激昂,让人热血澎湃。有位同学读完后教室里掌声雷动,我也激动不已。《沁园春・长沙》是高中语文的第一篇课文,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语文课堂也变得有声有色。在五分钟的朗读过程中,有些同学都能背上第一部分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理清思路,再造情景。

在诗歌阅读的基础上,老师可以提出一些关于诗歌内容的题目,去引发学生对诗歌思路的思考。比如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当学生朗读完毕。我在投影上打出这样一个问题:文中写梦游是从哪里开始,又到何处结束的?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这样学生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就已经能够理清诗歌的思路了。答案是:“我欲因之梦吴越”……“仙之人兮列如麻”。应该说学生通过梦中就可以知道梦前、梦后的内容了。这样学生也就能够轻松地理清诗歌的思路了。

再造情景需要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合作完成。比如学习李白的《将进酒》。课前我将让学生收集作者李白及这首词的创作背景等资料,在课堂上由学生自己来做相关介绍,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能力,而且可以让学生对李白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学生能够感受诗人当时创作的情景。这时学生已经能够整体上把握这首诗歌了。在整理、反馈、再造情景的环节中,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已经在悄然提升。我希望我的学生是主动的吸收知识,而非被动的'接受。再比如学习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时,学生课前收集整理苏轼和这首词的背景资料,苏轼的生平、豪放派,特别是苏轼王弗的小故事。学生也就进入苏轼梦思王弗的创作情景中,这样就能够感知苏轼对王弗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深沉思念。很多学生都很感动,情绪为之感染,甚至有少部分女生掉下了眼泪。那节课的效果很好,很多学生对这首词还主动写了读后感。

三、优美解读,感悟诗情。

要理解诗歌的意境美,要从寻找意象入手,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通过找意象,懂得诗歌的意象实际上是为诗人主观之意与客观事物之象在文字中的交融与呈现,诗的思维可以说是意象思维。经过这一步的学习,学生就可以找到创作、读解新诗的一把钥匙,这样学生就能自然、顺畅地牵出意所表达的感情。我在上王维的《山居秋暝》时,就是通过意象进行解读的。学生很快就能找出诗歌中的意象:泉水、青松、翠竹、青莲、空山、明月、浣女、渔舟。找出这些意象后,学生很快就明确了这是一幅山村晚景图,并且诗人描绘了五幅画面:雨后初晴图、明月松林图、明月清泉图、浣洗晚归图、月夜采莲图。接下来就让学生描绘画面。诗歌的语言言简意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幅灵动的画面。我于是鼓励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用优美的语言,独特的视角描绘画面。五幅画面同学们都勾画得很精彩。其中有位男同学是这样描写的:“一场雨刚刚过去,深山中特别清朗,秋天的傍晚,天气格外的凉爽。皎洁的月光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竹林中传出洗衣服姑娘的谈笑声,莲蓬微微活动,渔舟正下水撒网。任凭春天的芳菲随时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连徜徉。”听完他的回答,同学们都面带微笑,我更是惊讶不已。学生的主动性是很强的,特别是在诗歌学习上,只要我们老师能够做好足够好的引导。

除了解读诗歌的内容,还应该做好诗歌语言的解读工作。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锤炼语言的佳话。“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是卢延让锤炼语言时的真实写照;“求得一字稳,耐褥五更寒”是欧阳修对锤炼语言的执着;“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是贾岛对锤炼语言的一份感动;“语不惊人死不休”是杜甫炼字炼句的铮铮誓言……。所以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时候,炼字尤其重要。老师要把握住关键的字引导学生讨论,赏析。比如“空山新雨后”中的“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叠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的“潜”。

四、分析总结,拓展迁移。

经过以上这些步骤,学生已经基本把握已经学习的内容,但是对诗词的理解仍然不够系统。这时老师可以提醒学生从诗词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角度进行总结。我自己上课时,每当到了这个步骤,学生都会主动进行总结。课堂效果很好,我也能够从传统的单一讲授中解脱出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是一个深入理解诗歌的过程,也是诗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老师在讲解的时候,要明确该诗的内容是什么,作者本身要抒发什么样的情感,阐述什么样的观点,表明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当然,在课堂上,老师务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充分挖掘出诗词的内涵。

无论学习诗词,还是积累某类诗词;无论是品读诗人的大作,还是研读诗人的其他诗作;无论是体悟诗人的作品内涵,还是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老师都要通过这样的深入研究学习,去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语言表达、对比提炼、归纳思考等诸方面的能力,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另外,进行有效的拓展性写作活动,使学生在广泛阅读与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实现了知识量的积累与思维质的提升,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情的过程中,加深了内心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学生对古典诗歌思考的丰富性、严谨性、深刻性。

古人云:“教无定法”、“十个先生九本书”,以上这些仅是我个人教学中的一点见解。只要我们把语文教学的各种严肃加以整合,在教学中融入我们的创造性,在诗词教学中融入我们的创造性,在诗词教学的大舞台上定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景。

学习的诗词和篇二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诗词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诗词以其独特的音韵和意境,在表达情感、描绘景物、抒发思想等方面展现了其独特魅力。作为一位学生,我有幸能够在学校的课程中接触到诗词,对其进行学习和欣赏。这段时间以来,我不仅对诗词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从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体会。

首先,诗词学习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通过学习诗词,我了解到了许多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事件,如李白、杜甫等著名的古代文人,在他们的作品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国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和关注。此外,通过学习诗词,我还了解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与诗词有关的习俗和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都为我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契机。

其次,诗词学习让我更好地理解了语言的美妙和力量。诗词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格式和结构的表达方式,要求词句精炼,意境丰富。通过学习和欣赏诗词,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语言的美妙之处。每当读到一个意境独特、妙文佳句的诗词作品时,我都会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其中的音韵之美、意象之妙和情感之深。同时,诗词也让我意识到了语言的力量。一篇好的诗词作品,可以用简短的文字表达复杂的思想,激发人们的情感,这种力量无疑是非常神奇和宏大的。

再次,诗词学习让我提升了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诗词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要求我们对美的追求和欣赏。通过学习和欣赏诗词,我逐渐培养起了对美的敏感和鉴赏能力。我开始注重细节,留心每一个字词的用意和音韵,领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这种审美能力的提升不仅仅限于诗词,它也使我在其他艺术领域中更加敏锐地感受和理解美的存在,如音乐、绘画等。

最后,诗词学习对我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诗词是一种高度凝练和抽象的表达方式,它要求我们通过有限的字句去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学习诗词,我逐渐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和表达的准确性。我学会了用简明的文字表达复杂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也意识到了文字的选择对表达效果的重要性。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和必备的能力,它使我在写作和表达方面更加得心应手。

总之,通过这段时间的诗词学习,我对诗词的魅力和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诗词不仅让我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也提高了我对语言美感、审美能力以及思维方式的认识和运用。我相信,这些宝贵的体会将会一直伴随着我,对我的未来学习和人生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习的诗词和篇三

诗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瑰宝,它以其深厚的艺术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而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和传诵。而作为一名学生,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诗词的美妙和魅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我学习诗词的心得体会进行描述和总结。

首先,对于学习诗词,我发现了它对于培养审美情趣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诗词以其独特的美学风格和抒发情感的方式,赋予了中国文化一种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通过学习和欣赏诗词,在我的感受和表达能力上得到了提升。诗词的细腻和深刻,让我懂得了如何运用恰当的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诗词中的音韵、押韵和节奏等要素,也让我对语言的美感和节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提高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学习诗词还能够拓展视野和丰富知识。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各个时代的名家之作,领略到了他们对于人生、社会和自然的独特见解。诗词作品中所包含的历史、哲理和文化背景等,不仅仅是文化的记载,更是对于人类智慧和思想的传承。通过学习诗词,我不仅仅了解了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还拓展了自己的思维领域和视野,更加懂得如何去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

另外,学习诗词对于提高自身的修养和人文素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诗词作品以其高雅和博大的艺术风格,让人在欣赏和学习中得到心灵的滋养。优秀的诗词作品能够让人感受到作者对于生活、情感和社会的洞察力,通过感悟和欣赏这些作品,我不仅仅提升了自身的审美情趣,也加深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和体验。诗词中的情感和智慧,也让我懂得了如何以一种通达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最后,学习诗词还能够促进自身的情感交流和情感表达。诗词具有很强的情感色彩和感染力,通过学习诗词,我更加懂得了如何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用文字去塑造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而学习诗词可以使我更加灵活地运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融入到更多的人与社会之中,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总之,学习诗词是一种终身的修行和追求。通过学习诗词,我不仅仅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提高了自身的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情感世界和情感交流能力。学习诗词的过程并不只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体验和感悟。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保持对于诗词的热爱和追求,不断提高自己在诗词领域的造诣和理解,将诗词的美好和价值传承下去。

学习的诗词和篇四

一、分清诗歌类别不同的诗歌在表情达意、技巧运用、韵律节奏等方面各有其特点。按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语言形式可以分为古风、格律诗、词、元曲。

诗歌的类别不同,形式风格也不同,鉴赏诗歌,首先要分清类别。在常见的诗歌中,抒情诗歌的比例比较大,尤其值得研究。

抒情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抒情,一类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可以三类:一类是借景抒情,一类是借事抒情,还有一类是托物言志。

下面分别说明。1、直接抒情"诗言歌咏,见景生情"。

直接抒情的诗歌一般是前两句写景或者写事,后两句抒情。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作者先言汪伦以歌赠己,后言桃花潭水即使深达千尺,也不及友人之情深,其惊喜之情溢于言表,直接传达出内心的激动。2、借景抒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的诗是把自己要抒发的情感寄予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

例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斜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作者仿佛纯客观地描写昔日显赫大族王导、谢安家的燕子,如今也飞入了寻常百姓的家门,不是直接写朝代更替、人事变迁,而是将怀古之悠情寓于看似琐碎之小事之上,看似平淡然引人深思。

3、借人、事抒情此类诗歌多以历史人物或者重大事件为题材,作者借这些事件和人物表明自己的看法或者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例如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中认为周瑜的成功很侥幸,如果没有东风,火攻便不能成功,连二乔都将被曹操掳去,委婉地表达了孙刘联军会惨遭灭亡的严重后果。4、托物言志此类诗多借助某种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

如虞世南《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垂着长长的触须,饮着清洁的甘露,远扬的蝉声从高大挺拔的梧桐树上传向远方。

它身居高处,不同反响,并不是借了秋风的威力。作者借蝉表明自己的看法:人若能身居高洁,同样能不用借助任何力量而使声名远扬。

学习的诗词和篇五

4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5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屈原

6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7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8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 0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 1、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 2、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陆机

1 3、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1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 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1 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 8、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 9、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佚名

学习的诗词和篇六

4.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5.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6.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杜秋娘《金缕衣》

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8.韶华不为少年留。 ——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9.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10.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11.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 ——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12.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孟郊《劝学》

13.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袁枚《苔》

14.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李益《江南曲》

15.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李贺《将进酒》

16.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祖咏《望蓟门》

17.年少抛人容易去。 ——晏殊《玉楼春·春恨》

18.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崔颢《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19.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20.人不负春春自负。 ——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21.泥落画梁空,梦想青春语。 ——吴《生查子·秋社》

22.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 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23.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 —— 李白《长歌行》

24.花柳青春人别离。 ——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

25.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 —— 吴《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26.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2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诗》

2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 颜真卿《劝学诗》

30.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爇炉香。 ——柳永《送征衣·过韶阳》

31.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 ——詹玉《醉蓬莱·归故山》

32.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酒潇潇雨。 ——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学习的诗词和篇七

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6、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7、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孟浩然。

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9、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1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1、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5、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1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9、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20、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

2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2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2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2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2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3、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35、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3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37、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屈原。

38、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陆机。

39、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窦巩。

4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

41、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4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43、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4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4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6、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曹植。

4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8、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学习的诗词和篇八

1、学习确是件困难的事,但不怕不会,就怕不学,有谁生下来就是文学家,任何一件事情都要经历一个过程,学习同样如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但如果不经历这样的磨练,学习就失去了意义。

2、学习如果没有目标,迟早会失去学习的动力,总的来说学习目标大致有两方面:一是提升自身修养;二是学以致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教育家孔子读书时多次磨破串竹简的牛皮带子,便有了“韦编三绝”这个成语,他最终成为了令万世景仰的圣人,而战国时赵国的赵括从小读兵书,与他人讨论兵法,无人能及,赵王将兵权交给了他,导致长平之战赵国四十万人的丧生。这时知道赵括是纸上谈兵,晚矣。

3、在失败中不断总结学习的方法,那才是真正的学习,学习的场所不一定非得是学堂,盖恣连中学还没毕业呢,不也成了世界第一首富吗?但学堂却给大家提供了好的条件,即使遇到困难也会有很多人一起解决,但是,自己绝不能等待别人来解决,不断在学习中思考解决的方法,那才是学习者。

4、因为学习,才有荀况的“学不可以已”,才有刘向的“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因为学习,才有顾宪武的“君子之学,死而后已”,才有鲁迅的“倘有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学习,是接受知识的过程,而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5、学习需要动力。学习的动力来自不断求知上进的内在要求,也来自竞争和生存的外在压力。如今的市场竞争很激烈,在我们新疆企业家的群体里高学历的人越来越多,知识与地位、财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种让人欣喜的变化,给学习者增添了动力。

6、学习也不是最终的目的,只是知识应用的前提条件,可以讲学习是个根基,不打好基础,谁都知道会怎样?这里不讲现代社会的惟才侍用与否,只讲学无所用该如何?许多时候,我们学的东西都会有用不上的情况,但只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倒不必为用不用得上烦恼,现代社会里,学得东西很多,知识的更新也很快,要适应时代知识的转变,只有牢固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以不变应万变,即使真的要“活到老学到老”,那也只有如此了。

7、一个母亲把乳头送到初生婴儿的嘴里,他配合着母亲吃奶,这便是最初的学习。如果说他有什么高尚的道德目的,到不如说他是为了活命,为了生存。一只小鹿生下来,就必须学会走,否则面临的就是死亡。人学习的第一个目的便是生存。

8、学习中的苦确实难以尽言,然而,学习亦有乐。当你经过艰难的思索、推理,最后解出一道难题时,会喜形于色;当你在学习中取得优良成绩时,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当你运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解决了实际问题时,会乐在其中。

9、一个人,如果被周围的人称为有素质的人,那他一定是一个好学习的人。其实学习是人们生活、工作和交往中不可缺少的活动,知识的更新、思想的进步,使人变聪明、睿智、活力四射,常被人们成为“有素质”。

10、学习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情,带着乐趣去学它,一生将会变得丰盈而充实;而倘若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那只会成为你一生的缺憾。其实,学习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也是一种享受。

11、学习是苦与乐的交织。俗话说:“一份耕耘,一分收获。”耕耘就得付出一定的代价,没有那含辛如苦的“耕耘”,哪能领会到甜人心田的收获?一次次竞赛的.成功,一点点细小的进步,一道道难题的突破,都会让我们领略到兴奋、快乐,所以说学习的苦与乐是相对的。没有学习上的苦,那知所取得成就背后的甜呢?学习的苦,是一种苦中作乐。

12、学习使人变得重要。有的人生得重要,是祖上福荫:阿斗无能,先主有德。有的人变得重要,变得重要的途径很多,但读书是一个使绝大多数人变得重要的途径。正如古人所讲,“读书使庶人变成贵人,不读书使贵人变成庶人”,“寒门出贵子,白屋出公卿”。做一个好官,当一个称职的领导干部,不加强学习,不认真读书,就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工作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13、自古就有嗜书如命、读书成痴者。南宋诗人尤袤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理学家朱熹著名的《读书有感》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之乐,溢于言表。

14、总有人感慨学习到底有什么用,同是学生我也这样感慨过。为了钱?有人这样问过。关于钱与前途,我从来只视作是学习的附庸。可能在于我而言,学习追求的是精神,尽管我的名次不靠前,也总会被繁琐的英语语法和历史年表冲昏头。一直认为,学习的过程,即是素养提升的一个过程。

15、学习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学然后知不足”。学习如登山。登小山,飘飘然,登大山,茫茫然,登深山,惶惶然,知然也。“知然也”就是才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平常我们说的“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意思就是越是有学问的人,越是觉得自己知道的少。读书是一种精神跋涉,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的心灵若能得到知识的浸润,就会发生出许多灵气和色彩。

16、学习可以立身兴业。学习是立身之本,是兴业之基。一个人生存能力的强弱,工作业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是一个人唯一持久的竞争力。无数实践证明,不学习无以立足,不学习难以立业,不学习就会被淘汰。面对当前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对于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现代科技知识,我们当中很多人还不够精通,离开口能说、提笔能写、上网会用的要求甚远。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都必须全程学习,重新学习,毫不懈怠地学习。

17、“从书里来”:刚读的时候,千万别太细扣,掌握大意,知道基本用法即可,大的使用原则和运用方式不能理解错;“到书里去”:通过自己的练习让自己能在各种前提条件下,用书上讲的东西解决问题。

18、学习就是如此伟大,它能感化人们的心灵。关于这点,我深信不疑。但更信任的是:原来学习真的是一种享受!

19、学习可以给人以机遇。机遇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没有准备很难把握机遇,有了准备随时都有机遇。学习可以使你成为有准备的人。我们得到的许多恩泽,都是学习创造的机遇。

20、畅谈了学习的伟大,学习的美妙,学习的精彩,你一定想去发现它,拥有它,那么就请用一双明亮的眼睛来洞察学习中的快乐,你会发现,原来学习确是一种享受!

学习的诗词和篇九

尽可能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一首诗在赏析过程中,不了解历史背景往往容易导致诗歌鉴赏肤浅化,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上。例如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就诗面来说,作者通过叙写项羽,宁可自刎乌江也不回去见江东父老的情节,表达了对项羽不屈辱偷生的壮举的仰慕之情。但再深入思考:李清照是婉约词派集大成者,何以对豪迈的项羽大加赞叹,其用意何在?翻开历史,我们看到李清照所处的时代:金兵南下,汴京失守,宋王朝被迫迁都南京,致使无数人民家破人亡,作者也遭遇丧夫之痛。

女诗人孤苦零丁,飘零异乡,有感而发,写下此诗。原意是要借项羽不苟且偷生的悲壮之举,抒发对南宋王朝苟且偷安、醉生梦死的谴责之情。

可见,要全面地赏析古代诗歌,了解其历史背景是何等的重要。三、尽量多地熟悉作者的人生经历诗人人生经历的变化,往往致使其诗歌风格、题材、思想内容的变化。

其中以李煜、李商隐、李清照等人最为典型。其前期作品与后期诗作几乎判若两人。

以李后主为例,25岁便成为富庶的南唐的一国之君,生活豪华奢侈,其词作范围,多描写宫廷生活,如其《玉楼春晚春初了明肌雪》、《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或沿袭传统题材写男女之情,如《一斛珠晓妆初过》、《菩萨蛮花明月晴笼轻雾》;或写离愁别恨,如《采桑子庭前春逐红英尽》、《清平乐别来春半》等等。但29岁时南唐为宋所灭,他成了亡国之君,开始了阶下囚的生活,对江南故国的思念,伴着孤寂、悲凉的心情,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写亡国之恨。

其代表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凄凉悲怆,与其前期诗作迥然不同。还有,诗人处在不同的时代,诗歌的主题、风格也迥然不同。

李白生活在盛唐,物华天宝,国力强盛,诗人终其一生都在以天真的赤子之情讴歌理想的人生,总以满腔热情去拥抱世界,其风格浪漫,想象丰富,感情丰沛。而生活在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的杜甫,在飘零的途中,凝视着流血的大地,所咏之作则体现了一种深入社会、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

可见,熟悉诗人的人生经历,是更深地理解诗歌不可或缺的条件。四、学会进入诗歌的意境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给意境下过这样的定义:意境是作家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

我们的学生怎养才能进入诗歌的意境呢?其一,要靠联想诗歌的主题常借助意境来表达,体味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诗歌的画面和气氛,借助想象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诗歌中情与景结。

学习的诗词和篇十

作者:陈毅。

雷锋,一个普通的士兵,

成了亿万人民学习的典型。

这件事非同小可,

它是一场真正的思想革命。

也有人发出疑问:

为什么要学习普通一兵?

我的反洁直截了当:

为什么学习普通一兵就不行?

雷锋公而忘私,舍己为人。

雷锋言行一致,爱憎分明。

雷锋与个人主义彻底对立,

雷锋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

真了不起,二十岁左右的青年。

政治上便如此成熟和坚定。

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忱,

不愧是共产主义战士的典型!

修正主义者对雷锋不以为然,

因为,他们心目中另有标准。

为人民服务他们毫无兴趣,

更谈不到为了人民而把自己牺牲。

他们欣赏的是资产阶级的典型,

个人奋斗是这种典型的特征,

无非是关心个人利益和个人荣誉,

时时处处念念不忘渺小的“个人”。

愿做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吗?

那就要让思想冲破资产阶级的牢笼。

面对着两种尖锐对立的典型,

我们当然摒弃个人主义而选择雷锋!

雷锋的品德无比崇高,

但并不是没有达到的可能。

关键在于对人民和对自己,

你是否做到如雷锋一样的认真。

在群众中锻炼和改造思想,

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理论。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因而经常地作毫不留情的自我批评。

要认清,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者,

是应该剔除的害虫。

要警惕,他们有时也讲几句马列主义,

那是为了装演自己,欺骗人民。

雷锋高度的政治觉悟,

又在于他对敌人冷酷无情。

他痛恨伪装革命的两面派,

用光辉的一生照出他们丑恶的原形。

真正伟大的是雷锋的.精神,

真正渺小的是个人主义的阴魂。

那些妄作鼓吹的修正主义者,

不过是开倒车的历史罪人!

要做思想战线上的彻底革命派,

把打击方向放在铲除个人主义上面,

切切实实向共产主义的目标进军。

这就是正确的结论。

让我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

人人争当雷锋那样的普通一兵!

2.《歌咏雷锋同志》。

作者:董必武。

有众读毛选雷锋特认真,

不惟明字句而且得精神。

阶级观清楚劳动念朴纯,

螺丝钉不锈历史色常新,

只做平凡事皆成巨丽珍。

3.《满江红·雷锋》。

作者:郭沫若。

劈断昆仑,有宝剑,锋芒淬砺。

平地起,电光石火,一声劈雳。

二十二年成永久,九州百姓仰英烈。

牧猪童,身世本平凡,真奇迹。

理安在?毛选集。

窍安在?忠党业。

大海中,一滴水珠洋溢。

公而忘私人本道,粉身碎骨心皎洁。

日记抄,字字出心头,言行一。

学习的诗词和篇十一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咏廿四气诗冬至十一月中》

唐代:元稹

二气俱生处,周家正立年。岁星瞻北极,舜日照南天。

拜庆朝金殿,欢娱列绮筵。万邦歌有道,谁敢动征边。

《蓦山溪(和人冬至韵)》

宋代:朱敦儒

西江东去,总是伤时泪。北陆日初长,对芳尊、多悲少喜。美人去后,花落几春风,杯漫洗。人难醉。愁见飞灰细。

梅边雪外。风味犹相似。迤逦暖乾坤,仗君王、雄风英气。吾曹老矣,端是有心人、追剑履。辞黄绮。珍重萧生意。

《满江红(冬至)》

宋代:范成大

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笑强颜、风物岂非痴,终非俗。

清昼永,佳眠熟。门外事,何时足。且团栾同社,笑歌相属。著意调停云露酿,从头检举梅花曲。纵不能、将醉作生涯,休拘束。

《冬至吟》

宋代:邵雍

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

一阳初起处,万物未生时。

玄酒味方淡,大音声正希。

此方如不信,更请问庖牺。

《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

宋代:陆游

东园三日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冬至夜怀湘灵》

唐代: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减字木兰花·冬至》

宋代:阮阅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

《至后》

唐代:杜甫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冬至感怀》

宋代:梅尧臣

衔泣想慈颜,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随新阳生。

禀命异草木,彼将羡勾萌。

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

学习的诗词和篇十二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6、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7、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孟浩然

8、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9、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1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1、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5、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1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7、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9、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20、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2、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

2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2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2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2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2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3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35、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36、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37、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屈原

38、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陆机

39、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窦巩

4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

41、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4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43、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4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4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6、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曹植

47、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8、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4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50、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5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5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5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

56、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

57、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6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61、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佚名

62、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朱经

学习的诗词和篇十三

第一段:引言(约200字)。

诗词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习诗词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作为一名学生,我也积极参与诗词学习,通过激发自身的情感和悟性,我有幸深入地领略了诗词所蕴含的美丽和智慧。

第二段:审美体验(约200字)。

学习诗词不仅仅是在诗词课堂上背诵和解读,更需要带着情感去审美和体验。诗词之美往往在于其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而非字句本身。通过欣赏和品味名篇佳作,我真切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情感气息,仿佛置身于那个历史时期,与诗人共同感受他们的欢乐、悲伤、怀旧等情感,这种审美体验无法用言语来定义,只能用心去感受。

第三段:思想启迪(约200字)。

诗词作为文字的艺术形式,不仅是一种美感的追求,更是一种对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启迪。通过学习诗词,我拓宽了自己的思想空间,增强了对生活和世界的思考力。诗词生动有趣的描写方式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常常让我陷入深思之中。我发现,只有当我以诗意的眼光去审视世界时,才能发现与其交织在一起的美和哲理。

第四段:文字表达(约200字)。

学习诗词不仅增强了对他人作品的欣赏能力,也培养了我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诗词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让我受益良多,在写作时,我会有意识地运用一些诗词中的表达方式,让我的文字更具有文学韵味和艺术感。此外,诗词的学习还大大丰富了我的词汇量和修辞技巧,使我在写作时更加得心应手,用词更为准确。

第五段:传承责任(约200字)。

作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瑰宝,诗词需要我们传承和弘扬。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诗词之美和其对人类思想情感的启迪作用。我希望将来能够将这些美丽和智慧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国的诗词文化。作为新一代的传承者,我愿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

总结(约100字)。

通过学习诗词,我不仅欣赏了其中的美丽和智慧,还提升了自身的思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诗词传承责任,我愿意将这份责任融入我的人生中,用实际行动为中华诗词的传承做出贡献。

学习的诗词和篇十四

1、《独坐敬亭山》这首诗除了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外,还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心情。

还表现了他对生活的'坚定和乐观的精神。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白的时候,他不是颓废痛苦地生活,而是乐观、坚定地和敬亭山悠闲地“相看”。

2、《忆江南》一词中为什么作者不说“江南美”,而说“江南好”呢?

因为“江南美”只能说明江南的风景优美,而“江南好”表达的含义广泛,除了指景色美,还可以指天气好、人好、人杰地灵、美食多……一个“好”字,饱含着诗人对江南的无限赞叹和向往之情。

学习的诗词和篇十五

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6、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