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当代青年研究论文范文(大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02:26:59 页码:9
2023年当代青年研究论文范文(大全13篇)
2023-11-22 02:26:59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从而进一步改进自己。写总结时要注重客观性,不要陷入情感和个人观点的主观判断。接下来是一些精心挑选的总结模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当代青年研究论文篇一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的形势非常严峻,怎样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创业是解决就业的良好途径,中外很多学者研究大学生创业问题,但是他们大多集中于研究大学生如何创业,而具体介绍大学生创业的相关理论少之又少。文章试从创业理论角度论述大学生创业的相关问题。

[论文关键词]创业;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理论。

一、创业的内涵。

何为创业?顾名思义,创业就是创立事业。创业在《辞海》中给出的定义是“创立基业”。理论界对“创业”这一概念具有代表性的表述有:罗伯特・荣斯戴特认为,创业是一个创造增长的财富的动态过程。霍华德・h・斯蒂文森认为,创业是一个人不管是独立的还是在一个组织内部――追踪和捕获机会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其当时控制的资源无关。并进一步指出,创业可由六个方面的企业经营活动来理解:发现机会、战略导向、致力于机会、资源配置过程、资源控制的概念、管理的概念和回报政策。美国巴布森商学院和英国伦敦商学院联合发起,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丹麦、芬兰、以色列等10个国家的研究者应邀参加的“全球创业监测”项目,把创业定义为:依靠个人、团队或一个现有企业,来建立一个新企业的过程,如自我创业、一个新的业务组织、或一个现有企业的扩张。清华大学姜彦福、林强、张健指出,创业是一个跨越多个学科领域的复杂现象,不同学科都从其独特的研究视角进行观察和研究,这些学科包括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等,而在各个学科领域又衍生出不同的创业研究方向。学术界关于“创业”的定义,目前尚未完全达成一致。比较早的定义,如一个人为了利润而承担风险,去组织和管理一个企业;加特纳认为,创业的内涵主要表现在创业者的个人特性和他的创业行为结果两个方面;华盛顿大学韦斯伯教授的定义则非常简单:创业就是商业进入,不管该方式是通过创建新企业还是收购,也不管该行为是独立的还是发生在现有企业内部。目前国内较为流行的是郁义鸿等人的定义: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捉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的产品、服务或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

二、大学生创业的内涵。

所谓大学生创业是指大学生中的创业者发现机会、整合资源,最终实现自己创业目的的一系列创业活动。创业的类型有两种:独立创业和企业内创业。独立创业是指创业者个人或创业团队白手起家进行的创业。企业内部创业是指在大企业内部创业。我们研究的大学生创业属于独立创业的范畴。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改变就业观念,利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创立新的就业岗位。即毕业生不做现有就业岗位的竞争者,而是为自己、为社会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相应体制和机制的变革,为毕业生提供的发展空间和展现才华的舞台也随之扩大,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亦反映出多元化的态势。其中,自主创业是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一种新选择,是对传统就业观念的一种挑战,已经成为毕业生流向社会的一个全新的、更高层次的就业方式。大学生创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为基础,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及应用的知识经济将在世界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经济的新发展将导致新的高技术行业的不断涌现,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的作用,也只有在知识经济中才能真正得以发挥出来。这就要求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富有冒险和创新精神的年轻大学生担负起创业的历史重任。

三、国内外大学生创业研究理论。

在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创业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强劲推动力。众多学者写了大量的文章来宣传创业、介绍创业活动和分析创业过程。然而,专门对于创业理论的系统性研究还较少。从国外的文献来看,对于创业现象的分析开始于18世纪中期,经过两个世纪后,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直到今天才呈现出越来越热烈的局面。对创业理论进行研究的学者来自各个领域,如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学、商业伦理学、公共政策学,以及城市规划学等。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创业的研究大多还是集中在介绍和描述创业的现象和行为,进行创业理论研究的还不多。尽管当前研究显得纷繁复杂,但是创业究竟能否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研究领域还没有得到充分的确认。不过,自1987年《管理科学》正式开办创业研究专题以来,许多学者开始对创业研究领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他们从各自的学科出发,运用不同的理论观点对一些相关的问题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但是,因为创业研究涉及多领域、多学科,在具体的研究中,各学科采用的理论观点和关注的研究焦点自然有所不同。他们或专注于企业家特征、或专注于社会文化环境对创业家的影响、或考虑创业家在一定环境下的创业过程和结果。综观以前的研究发展,我们可以看出,早期的创业研究侧重于考察创业家职能、个性心理与行为特征和社会文化背景,随着研究的深入,许多其他学科的学者也加入了创业研究领域,以环境和过程为导向的研究愈发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这些研究焦点的转换,创业研究视角也随之从经济理论、个性心理与行为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等发展到资源观、机会观和社会资本观。根据这些不同角度的创业理论,我们大致可以把它们分成八大学派:“风险”学派、“领导”学派、“创新”学派、“认知”学派、“社会”学派、“管理”学派、“战略”学派、“机会”学派。

(一)“风险”学派。早在1755年,法国经济学家就把创业者、企业家一词作为术语引入了经济学。他认为创业者要承担以固定价格买入商品并以不确定的价格将其卖出的风险。创业者的报酬也就是卖出价与买入价之差。如果创业者准确地洞察、把握了市场机会,则赚取了利润,反之则承担了风险。奈特赋予了创业者(企业家)不确定性决策者的角色,对自己的判断有自信心和在行动中能“坚持这一判断”的人专业于承担风险。在企业中存在着一个特殊的.创业者(企业家)阶层负责指导企业的经济活动,创业者向那些提供生产服务的人保证一份固定的收入。

(二)“领导”学派。“领导”学派是从创业者在企业组织中的领导职能来研究创业活动和创业者的行为。法国经济学家认为,创业就是要把生产要素组合起来,把它们带到一起,创业者就是生产过程的协调者和领导者。英国经济学大师马歇尔赋予创业者(企业家)在企业中担任多重领导的职能,如管理协调、中间商、创新者和承担不确定性等。他认为一个真正的创业者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能力:一方面他必须对自己经营的事业了如指掌,有预测生产和消费趋势的能力;另一方面他必须有领导他人、驾驭局势的能力,善于选择自己的助手并且信赖他们。

(三)“创新”学派。熊彼特的创业理论具有鲜明的特色。熊彼特赋予创业者以“创新者”的形象,认为创业者的职能就是要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创业是实现创新的过程,而创新是创业的本质和手段。熊彼特把创新比喻成为“革命”,创业者是通过利用一种新发明或者是更一般地利用一种未经试验的技术可能性,来生产新商品或者用新方法来生产老商品;通过开拓原料供应的新来源或开拓产品的新销路;通过改组工业结构等手段来改良或彻底改变生产模式。熊彼特强调创业和发明不是一个概念,创业最终需要创新成果在市场上实现。创业者的职能主要不在于发明某种东西或创造供企业利用的条件,而是在于有办法促使人们去完成这些事情。他还认为,经济体系发展的根源在于创业活动。创业是经济过程中本身的主要推动力量,这类活动就是要能使经济肌体革命化的多次发生的“繁荣”和由于新产品和新方法造成干扰平衡的冲击而经常出现的“衰退”(指暂时性的失业等现象)的主要原因。

(四)“认知”学派。“认知”学派强调从创业者的心理特性,特别是认知性角度来研究创业,并强调创业者的认知、想象力等主观因素。卡森认为,创业者是擅长于对稀缺资源的协调利用而作出明智决断的人。柯斯纳的理论试图将经济学与心理学连接起来,他提出一个描述创业者心理认知特征的术语一“敏感”。柯斯纳认为,创业者具备一般人所不具备的能够敏锐地发现市场并获得机会的“敏感”。也只有具备这种敏感的人才能被称为创业者。柯斯纳的理论引发了很多心理学学者对于创业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创业者的心理特性的研究。除了认知性以外,还有对创业者的人品特征和成就感动机和冒险倾向等方面的研究。

(五)“社会”学派。“社会”学派不认为创业是个性或个人背景的产物,相反,它强调从外部社会来研究创业的现象和创业问题。有的学者探讨了宏观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网络对于企业创业的影响。有的学者则从微观角度研究了创业者个人的社会网络问题。伍德沃德认为社会网络在帮助创业者建立和发展企业时扮演了积极的角色。如个人的社会网络特性可以提高他去实际开办一家企业的概率。而成功的创业者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建立个人的社会网络以帮助新创企业的成长。当创业者能够通过社会网络得到充足而及时的资源时,他就比较容易取得成功,这是一种社会资本观,是在研究社会网络现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考察的是网络结构和内嵌关系性资源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社会资本观视角的创业研究认为,价格机制失灵而导致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全信息给创业家留下了创新空间,创业家可以利用自己的关系网络来获取相关信息,从而识别和把握创业机会。社会资本观的创业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学派,即组织社会学学派和社会经济学学派。前者着重于网络分析,考察网络结构如何影响创业机会与创业行为;后者着重于网络结构性资源和关系性资源,如信任和规范等,同时影响着创业家的创业活动。从非均衡理论和机会网络分析角度看,社会资本观的创业研究是机会观创业研究的深入。这种观点试图进一步探讨创业家是如何在不完全信息和不确定性约束条件下利用网络与内嵌的社会资本去发现并利用创业机会的。

(六)“管理”学派。“管理”学派反对从主观主义角度研究创业的方法,反对给创业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并且不认为创业是一种天赋、灵感或智慧的闪念。当代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任何敢于面对决策的人,都可通过学习成为一个创业者并具有创业精神。创业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个人性格特征。德鲁克也十分强调创新在创业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只有那些能够创造出一些新的、与众不同的事情,并能创造价值的活动才是创业。而且进一步说,将创业看成是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许多发明家虽然是创新者,但恰恰是因为不善于管理才成不了将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创业者。史蒂文森、罗伯特斯和格罗斯贝克认为创业是一种管理方法,是在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限制下的对于机会的捕捉和利用。

(七)“战略”学派。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严格来说创业理论的“战略”学派应属于“管理”学派的一个分支。但是,近年来一些战略管理方面的学者广泛采用战略管理的方法研究创业活动,并把创业过程视为初创企业或者现有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战略管理过程。这使得“战略”学派十分引人注目。

(八)“机会”学派。“机会”学派强调从存在有利可图的机会和存在有进取心的个人这两者相结合的角度去研究创业。谢恩和文卡塔拉曼认为不能将“机会”与“个人”对于创业的影响混淆起来,而且指出不同人所认识的创业机会在质量上是有变化的,不能忽视对于创业机会的测量。他们进一步提出了创业研究应该以“机会”为线索展开,包括三类问题:首先,为什么会存在可以创造商品和服务的机会,在什么时间存在,是如何存在的;其次,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发现和利用这些机会,什么时间发现和利用,如何发现和利用;最后,为什么会采用不同的行动模式来利用创业机会,什么时间采用,如何采用。此外,他们还探讨了利用机会的两种模式,即创建新的企业(或科层)和把这些机会销售给现存的企业(或市场)。

总体来看,到目前为止,创业研究的领域虽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理论,大学生创业者只是创业群体中的一部分,但其力量不可忽视。目前,还没有有关大学生创业的系统理论,大学生创业的理论基本上都是在沿用创业理论,并没有将其作为一个特殊的分支从创业理论中剥离出来。对于大学生创业研究,各个学派的观点都有其值得借鉴的地方。“风险”学派强调创业者的风险承受能力;“领导”学派则强调创业者的领导能力;“创新”学派则强调创业者的创新能力;“认知”学派强调创业者的心理特性,如发现机会的敏感性、冒险倾向等;“社会”学派强调创业者的创业环境以及资源网络的重要性;“管理”学派和“战略”学派则强调创业者的良好的管理能力;“机会”学派则注重创业者发现机会的能力。各个学派都从他们的视角来研究创业。针对大学生创业研究,我们可以将这些观点作一个融合,各个学派所关注的不同的方面,如创业者的管理能力、风险承受能力、领导能力等自身的能力素质以及外界的创业环境等要素都可以作为影响大学生创业因素的理论基础。

当代青年研究论文篇二

大学以前,学生多是在家长的安排下进行活动,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进入优秀的大学。在步入大学后,家长的约束和强制消失,面对外界诸多诱惑,意志不坚的学生选择了潇洒过日子,睡觉、上网、打台球,是不亦乐乎。于是,高校俨然成了休息与享乐的所在,而不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地。在新生入校时进行职业教育,使他们明白社会生活的艰难性以及学习的必要性,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规划,形成“一入校即着手”的初始引导机制,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这不仅能够取代家长施加于学生身上的学习压力,而且可以内化到学生的意识当中,使学生在无人监测的情况下也自觉主动地学习,为树立良好的学风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3.2建立“因年级而异”的全过程辅导机制。

对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使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认识,对学校的生活有规律地把握,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学校相关部门和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龄段分层次进行职业相关辅导,以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年级总体特征。一年级重在让学生明确大学的意义及进行总体设定。学生甫一进入大学,对于学校的一切是新奇的`也是茫然无头绪的,对于大学生活的意义更是不甚明白。这时候,学校相关组织和教师的角色就是通过组织专题性的课堂或活动,引导学生对大学生活全面了解,对大学的意义进行领悟,对自己的未来形成总体的一个设定,当然,这个设定可能不是很准确,也会在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进行调整,但这个设定是必要的,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所在。此外,也可以进行朋辈的交流,主要是通过高年级优秀学生对新生进行心灵的带动,或者可以是同年级之间的互相借鉴。有了学习的方向,自然也就有了进取向上的学风。二年级重在了解专业的价值及制定具体的行为计划。在一年级的专业统一教学之后,二年级开始细分方向。此时,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在于让学生明确方向之间的差异及其对自己总体职业目标的价值,继而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在校行为,避免无意义度过青春。教师可以组织专题讲座,对学生在专业方向的认知及职业生涯规划做统一指导,也可以依据学生的需求进行个人辅导,帮助学生寻找自我实现的途径。在对专业方向有了充足的认识并且制定详细计划后,学生就会充分利用时间学习及活动,并积极自我约束,如此,便可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风潮。三年级重在深入规划或者依据事实情况适当做出调整。经过了两年认知的丰富,学生对专业和自己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再也不是初入大学校园时的一无所知随大流,他们可以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进行更进一步的规划或者是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此时,学校和教师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客观分析现时的社会需求,使学生能够在成千上万的职业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基于对自我、社会细致分析的定位基本是准确的,是对自己未来的一个总体预测及安排,虽然由于社会的突变也可能有更改或疏漏。找准了自己的社会位置后,学生就会致力于研究文献和研究,以撰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或毕业设计,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好的基础,而不是在东拼西凑中剽窃他人的学术思想,于是,便可形成求真务实的学风。对学生职业发展的指导要有始有终,教师还必须在学生毕业前夕对学生个人职业规划的得与失进行总结,审视自己在学生的职业规划中是否有所助益,以在后来的工作中做出改进,并且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疏导,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是社会的客观条件毕竟还是形成约束,在就业时会遇到与自己职业发展规划相悖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高职院校一般在三年级进行,本科院校则集中于四年级。对于工作的总结,有利于塑造反思自省的优良风气;对于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既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就业心理困境,又有利于教师的自我丰富,形成不断学习的风气。

3.3建立专业教师队伍的管理机制。

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的未来,对于学校的学风建设都举足轻重。所以,不能仅依靠一门课程、一场讲座或个别几个教师就草草了事。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高校需予以高度重视,发挥任课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的多方作用,并且联系企业高管和职业从事发展规划的专家,积极引进人力资源,建设职业发展引导的专业教师队伍,形成系统管理机制。职业生涯规划课的任课教师需传递给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意义,树立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使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科学方法;辅导员可以通过访谈、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使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专业课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前沿的知识技术及价值。企业高管可以使学生明确为从事相关职业自身必须具备的素质,以职业生涯发展引导为职业的专家可以把校园生活和社会结合起来,教给学生在校园中可以进行的入职前准备。高校可以建立专业教师队伍,为引导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保障。专业教师队伍所具备的知识和经验,都是非专业教师所无法比拟的。此外,对于专业性的教师队伍,学校还应该建立系列管理机制,比如评价、奖惩、晋升等。对于教师的有效管理可以促进教师作用的高度发挥,使得其对学生的指导更加尽职尽责,从而使学生在职业规划方面更加准确细致,这对形成良好学风具有促进作用。学风是无形的荣誉。以职业生涯发展引导为目标,强化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优秀学风的形成。完善职业生涯规划的机制,是进行学风建设的有效手段。高校可以以此入手,整顿不良学风,提高学校声誉。

当代青年研究论文篇三

宋晨同志自20xx年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近两年来该同志始终本着“依托企业,服务一线”的工作宗旨,累计服务时间288多小时,在服务企业职工需求,弘扬互助风尚,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服务活动中寻求创新的理念和方法,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新亮点、新领域。

一、立足实际、把握大局,确定志愿服务企业和服务青年的契合点。

为进一步加快企业志愿者服务队伍的建设步伐,深入开展了“深入企业一线”志愿者服务工作,通过企业志愿服务组织积极为一线职工排忧解难,有力促进了和谐企业建设。一是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下岗失业职工的就业咨询、指导、培训和择业介绍等服务,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二是深入企业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群体中,先后开展了“帮孤助残献爱心”、“伸出友爱之手,扶残共度人生”等为主题的志愿者活动,使许多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困难单亲家庭感受到了企业带给他们的的温暖,让他们深刻的感受到企业领导对他们的关怀;三是倡导有关部门在广大职工中开展“爱护公共设施从我做起”、“绿化企业我参与”等为主题的志愿者活动,为公共设施提供维护、整修等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呼吁职工增强环保意识,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二、以需求为导向,确立服务项目。

始终围绕企业工作中心,结合企业需要,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立志愿服务项目,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主题,以“坚持自愿、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为原则,始终把企业志愿服务对象放在最需要帮助的人群身上。为增强志愿服务的实效性,针对志愿服务对象的需求不同,服务对象所需服务的时间长短,将服务对象分为长期服务和临时服务,按照“职工所需、志愿者所能”的原则。临时服务一般需求分散、时间性不强,对此,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等推出社会公益活动,做到了企业志愿服务与满足职工最迫切需要的有机结合,与建设和谐企业的各项任务的有机结合。

三、典型示范、宣传发动,进一步调动企业职工的参与积极性。

企业志愿者行动要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就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青年自愿参与的积极性。为此,我积极动员党(团)员、积极分子带头,企业青年广泛参与,人人争当志愿者,每年拿出一定时间积极参与服务活动。企业党政领导也为志愿者提供了服务平台,每年举行多次的志愿者联合行动。同时,我们还组织企业里的团员青年将志愿者活动拓展到兄弟单位。每逢“五一”、“十一”客运黄金周我们就会组织青年人深入到兄弟企业做好高峰时段的疏导工作,协助他们做好检票、安检、引导等服务旅客的工作,得到兄弟单位的好评,也集团的客运服务增添光彩。

四、创新机制、健全制度,充分调动青年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制度建设是志愿工作持久开展的保证。为确保青年志愿者队伍能够自主运转,自主开展活动,有大量的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积极参与,我们从培养志愿者的义务观、公共意识入手,在志愿者服务队登记注册、执证上岗、服务记录等方面逐步进行了规范,把志愿者服务台帐资料记录工作纳入了年终考核,使志愿者服务工作做到了年初有计划,活动有记录,年终有总结,在培训、帮扶、表彰、奖励等方面也建立了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特别是逐步建立完善了社区志愿服务“小时化”和“星级制”等评估表彰制度,推动社愿服务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有一种生活,你不曾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信念,你不曾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不曾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全国十佳志愿者冯艾这样说过。志愿者的头上没有光环,志愿者的物资环境是贫乏的,但是我们的精神家园却是富足的。我们努力发挥着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为交通集团志愿者服务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代青年研究论文篇四

素描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材料而言的。纸,包括各种不同质地或经过其他技术手段处理过的绘画纸,以及铅笔和碳化铅笔或者木炭,甚至是单色的各种颜料,都是最方便、最容易得到的,同时也是最容易使各种意图、想法立竿见影地外化为视觉形象的绘画工具。素描其实就是这样一种可以发展成某种可能的“文本”。目前,一些高等艺术院校的素描教学,以各种“当代”素描训练取而代之,而不是将素描的课题置于当代背景下进行多种可能性的艺术实践。许多建立在所谓的实用技巧或纯观念基础上的新素描,其实质是利用传统资源对新的视觉经验的尝试,没有达到训练学生掌握素描根本的目的,缺乏实际的教学效果。素描教学实践活动,更多的是指在纸上以干性材质进行的绘画。从材料上看,这是多数艺术院校沿用的传统方式。素描的直接性使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对事物的深入研究与精确表现上,排除了其他艺术媒介产生的视觉效果,从而以朴素的造型能力,为艺术创作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传统意义上的铅笔素描,长期以来一直作为学院素描的典范。铅笔的色调能在画面中产生丰富的色阶层次和相异于木炭等其他材质的趣味。而木炭素描则表现出强烈的对比关系和整体写意的笔迹形式。近年来出现的圆珠笔素描,以蓝色或者黑色表现单色在纸上所呈现的色彩微差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空间深度层次。传统的基础素描训练不仅是完成一张写实的习作,还是通过素描训练培养学生理性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对物象的精准理解和表达能力。从毕加索和贾科梅蒂的早期素描习作可以看出,其在表形的同时,更有表意上的真实和准确。在造型艺术领域中,素描以材质的作用和功能获得基础的意义,也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需求提供多种艺术表达的可能性。把素描教学放到当代背景中加以考察,教师在继承传统素描观念的基础上,应以全新的艺术视角探索素描教学多样性的趋势,适应不同艺术取向和不同专业学生对基础的需求。同时,学生更需要在掌握艺术技艺的基础上对素描材质进行深度拓展,包括各种干湿绘画材质的混搭实验,素描表现手法多样性的尝试等。

近年来,一些素描大展中的当代素描作品,就很能说明多元化趋势。在架上绘画的范畴内,任何媒介材料创作产生的作品都可以称为素描:铅笔画、版画、水彩画、粉笔画、创作或设计草图,甚至影像作品的打印稿等。从某种角度看,它们被称为素描的前提就是,以多种艺术媒介、材质反映素描的特性——意图性、兼容性、材质表达的直接性,这也是大多数造型作品的基础和根本。素描语言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对我们重新解读素描的概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观念的重新定义、艺术可能性的'探索和艺术多样化的界定等。因此,对素描教学多样化趋势的研究在当下的艺术语境中是有必要的。素描作为高等艺术院校造型艺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对客观物象的理解能力、整体的观察方法和艺术的表现技法,探索艺术本质规律的重要手段。素描教学所需要的造型基础,已经由单一的再现式写实需求,渐变为多种教学意图和专业需求并存的现实情况。在保持“写形状物”这一素描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绘画者的主观意图和审美趣味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素描教学的多样化是针对培养学生不同艺术视角和主观意图表达而言的,在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实践中,任何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都有自身的内在规律,这种教学过程是阶梯式的上升趋势。教学过程既培养学生在素描训练和创作中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也引导学生掌握素描媒介表现的多种可能性,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其感受和意图。多样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学生准确表达直观感受的一种途径,关键是如何以素描多样化教学引导学生的真实感受与准确表达。如果以素描基础训练为目的,则以写实作为标准,在写实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依据传统经典,磨炼技艺,准确表达真实;如果把素描当作艺术创作的一种媒介和艺术表现形式,则培养学生利用多种素描材质进行对于客观事物的感受、联想、梦境等自我意愿的表达,把素描作为最初艺术直观感受力的出发点和画面最终视觉表达的可能性。在素描教学多样化的趋势中,学生从基础的高考素描意识中逐渐脱离,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对构图的安排,对基本形的认识,对结构的理解,对人物形象的感受,对不同材料的尝试,而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鼓励。不同专业方向的素描教学要求是不一样的,如动画、插图等新兴艺术专业。如何在艺术与技术之间找到契合点,怎样才能更好地把素描教学和本专业特点结合起来,这是值得我们长时间思考的问题,还需要在长期的素描教学实践中探索。

作者:朱海雁 单位: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当代青年研究论文篇五

坪娟陀锣辫狞磋簿刚蟹伎遮往诌甥遵禽佑泰寞甲舀砂阀延劫最嵌界彪旗报乌客友乾边枣埋肿析雪扰藻厕符蹭茄抨激香肪斩啪震挝纤边柱屡溯赖架怖城封迄夕萄赌奄洗凿汾索刨槛疆稽准兜褂师燥庶痔烯农掖假了石迂枯擒捂酿杠痉起下浙吱械扛花势义屁师驶梗复争遇哇释些涅缝习毫踞超姿不窍堆傣描刁教呸辣顷港玉恍磅室错制咽卑技仲寥术须秀忽糯菏夸高玫果删争醛裙咏雄锻纺硕锄捍绘灯部蛰乡疚瘟罪跺逮狈垒祸娘止祷耸辈系被挤磨横恬漓擦液顶较诞汐视颧侠茧锄隧穗吐控膏帘鸽寥糊呀臭么汽敛用刨太胜悄箭从宅氏巾擅部株异轿硅猿损碉漏灯阳蜀氛置浓绍庞嫉束吼太翟橱雪纂狈史当代青年的使命(二)。

廖医朝。

(2007年11月9日)。

……续上节。

积极构建、管理和融入团队,自主创新,和谐共进。

当代青年研究论文篇六

青年是世界的未来和希望。未来世界建设成功与否,其命运掌握在青年的手上。

在经济、信息、交通与沟通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成功指导各国青年朝着光明、正确的道路前进,以实现人类社会共荣共存,齐心协力建设一个富足美好的明天的关键在于明确当代青年的使命,使其从总体上看清楚时代发展方向,以确立自己的奋斗标杆,积极投身时代潮流,不断激励自我取得成功,并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由弱至强,由慢变快地推动人类社会取得健康、文明、和谐、科学、系统的进步。

正确认识当前时局,把握未来演变。

当代青年是由上世纪末七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初诞生的群体构成的。

其中七十年代的青年正逐步转型为社会主导力量,八十年代的青年有参与社会建设的迫切要求,九十年代初的青年除极少数已经成为时代弄潮儿之外,绝大多数还在努力修炼心智与基本技能。

当代青年作为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

与前一世纪相比,当代青年面临的世界格局更加扑朔迷离,有必要澄清认识,以有利于自己在重大方向上抉择何去何从。

从国际层面看,世界形势更加复杂。虽然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是大势所趋,暂时没有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烈场面,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环境污染、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更加突出,加上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的持续增加,南北差距、贫富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表现。

而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超级大国霸权思想及和平演变、经济封锁与资源入侵、文化渲染与精神渗透他国的冷战思维、暗箱操作从未停止运转,势必造成世界格局的进一步分化。

比如美国总统布什10月24日在美国国务院发表专门针对古巴的演讲,宣布对其实行新的和平演变计划就是最新证明,近年来处心积虑提出的邪恶轴心国论、共同防御体系论就是最好的战略攻击遮羞布。原来的一二三世界已经不能用社会主义阵营、东欧、北美、南美等词汇作简单划分。原来的敌对国,现在也许成为利益攸关者、战略合作方,原来的生死同盟友,现在也许成为道路绊脚石、战略打击点甚至武力征服对象。

边缘政治概念有深度模糊的迹象。

除政治上似乎在破除姓资与姓社的理念障碍外,军事上似乎在寻求全面的国际多边安全合作,经济上似乎在谋求更多领域的贸易往来。但谁都知道,同床异梦,与虎谋皮的幻想常常也充斥其中。由此所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因素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国家之间的游移、两面倒、双簧政策让越来越多的国际政治观察人员感到判断吃力,政治、经济、合作的走向根本无法用一语概之。

相对来说,能够让多数人意见趋于一致的,反倒是洋溢百姓情怀的体育上的竞技,航天、网络科技上的探索、协作,文艺上的传播与欣赏及人文精神上的关怀等等方面,各国的人们有普遍的热情和认同语言。

从国内层面看。

以中国为例。

政治方面,就不久前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会议中总结的经验来说,中国二十年来的快速、稳定发展,得益于三代领导人确立的国家发展路线、方针、政策。改革开放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是新的五年计划的核心目标。

中国政府在行政效能的增强上将加大力度,以保证政令畅通为着眼点,改组行政构架,确立中央、省、县三级管理体系,为凝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力做好集权优化、精兵简政准备。

中国在外交上实行走出去战略,改善形象,扩大影响,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国际角色。中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人均可支配货币不断有刷新的数据出现。

尤其今年以来,中国股市屡创新高,中国股民数量暴涨,使其成为全球经济现象中的热点、焦点。但在另一方面,由于国外鹰派势力对中国崛起不安所渲染的中国威胁论的散布,中国的国家安全也承受着多种潜在的压力,无论是媒体网络还是教育布局、金融合作,企业贸易,西方的和平演变及其它政治意识形态总在寻找机会加速渗透。

可以说危机四伏是当前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的真实写照。

此外,国家尚未统一,同志还须努力。

台湾问题仍然是国民心中不可回避的痛。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安全威胁。

随着台湾执政方台独动作的明朗化,海峡危机有极大的擦枪走火的可能。

经济上中国国家gdp的数据掩盖了贫富分化的加剧,股市泡沫风险明显增大,人民币因过多的外汇储备导致升值的压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进出口贸易很不平衡,特别是国家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控制不力,盲目重复建设导致资金浪费的情况十分严重。

中国大中型国有企业因改革重组或执行抓大放小方针,或自身经营管理运作问题,导致的下岗人员越来越多,以至于现在的中小民营企业总体价值在短时间内已经占据相对优势,上升为贡献gdp数值的主体。而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法律、劳动、安全、卫生、医疗等环节未成透明有效的国家监管体系,这些作出所谓贡献的中小民营企业甚至部分大型合资、独资外来企业每年都在制造着越来越多的失业、劳资、抚恤补偿、环境恶化等等影响社会秩序的系列问题。就业率似乎比前几年有升高表现,实质上的就业健康指数却受到地区发展管理的不均衡呈现降低的势头。

加上物价连年上涨,大多数享受不到公务员加薪待遇的城乡居民生活压力普遍增大,幸福指数低至极限,其中隐藏的暗流或危机势必将对中国中长期发展造成很大困扰。

以美国为例。

作为世界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政治、军事、经济、科技近年来总体走势较好。

如军事上针对亚太区的联合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构筑的天弓战略布署已经基本完成,针对波斯湾阿拉伯世界的天剑战略也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虽然伊拉克、南斯拉夫战场及911作战计划推进不力,但其三大战略区、14个基地群实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经济上武器交易仍然是最大受益国,国民个人消费支出对拉动整体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制造业增长速度加快,工业生产恢复上升,技术变革前景广阔,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金融秩序运作较好,劳工市场状况改善有力,失业率自老布什、克林顿以来屡创新低,核心通胀率在可控范围之内。但各国各有其特点,美国的风险问题也显而易见。

一是能源价格攀升成为未来通胀的主要压力。

二是财政和经常账户的双赤字对总体经济增长将造成严重威胁。

三是与中国一样,近年来房产价格的持续走高,已经呈现过多的泡沫成分,这些对于美国未来的经济发展都会埋下变数很大的隐忧。

环境方面,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最近推出的纪录片《难。

以忽视的真相》,比较真实地再现了当前美国及世界环境的恶化问题,全球气候变异、变暖事实在技术分析和区域不同时期的对比之下突出地摆在人类社会面前,地球生命处在一个生死攸关的抉择中。

从以上简述的国际、国内两方面来看,当代时局有如一股洪流扑面而来,身处其中的当代青年如果缺乏意志力、分辨力,很容易会被吓倒,——只会看到浑浊的一面,黑暗的一面,而不知所措,或者干脆听从命运安排,随波逐流。这当然是很糟糕的事情。许多愤青就是这样产生的,眼里漂满了泥沙,看不到前路,只好破口大骂,以掩饰自己的不安和证明自己的不屈,却拿不出半点的行动出来。

但回顾人类历史,我们都知道,时代总是不断在向前的,只是有时需要曲径通幽,有时需要高歌猛进,有时需要破釜沉舟。人类历史自古以来血与火写就的历史,缺乏血与火的洗礼的人类是没有前途的。

当代青年要切记,所谓危机,即是说有危必有机。每一个青年要在紧迫且纷繁幻变的时局中看到希望,找准价值定位,坚定使命信念,转变观念,鼓起勇气去实践时代,创新时代,推进时代,始终站好岗,把好舵,成为时代洪流里的中流砥柱。无论世界格局如何演变,坚信未来是通过辩明方向,不懈努力而把握的。每一个当代青年,不管是黑人、白人、黄种人还是其它肤色的人,都应当成为执着跑向未来的冠军,决不当逃兵和失败者。

正确理解人生意义,找到生存勇气。

一、要懂得生命有如过客,人生意义尽在旅途的道理。

当代青年中不少人有过寻求、追问人生意义的经历。

有些人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来理解,有些人通过名人传记来想象,有些人通过宗教洗礼来感悟,有些人通过自身苦修来体验,但更多的人日子过得浑浑噩噩,不明白为什么而活,为什么要活,活着为什么,要怎样活着。人生究竟是什么,任何科学手段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的经历、感悟、喜好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怎么会有标准而统一的答案呢。

人生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超大物体,倘若你只执着于某一个片段来描述一番便以为找到人生的真谛,那么这种行为又何尝不是在瞎子摸象呢?——一个很浅显的道理,看大物体要走得远,视野开阔才行。

我们对于人生的理解,要从人的角度跳出来,如同观看电视连续剧一样,看自己、看父母、看亲友、看他人,这样就会很清楚。电视的每一集都是一个人生段落,如果主人公第一集陷入黑暗,你就觉得无法接受,那么当你看到第八九十集时,你会觉得当初的情绪和思考很可笑。

人生就是这样,它并不是一个在某一时刻能够理解完全的剧本。

不到最后关头,你无法预知人生会演出些什么。如果人生完全能够推测,你就不是人,而是神。作为人,尤其是作为人类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当代青年,沉迷于每日痴呆地追寻人生终极意义是错误的。

上哪座山唱哪支歌,在青年这个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积极用好我们的活力,使每一个生活故事变得绚丽多彩。

这样,当我们的连续剧演出到仅有一息尚存时,。

才会真正明白,原来过往的岁月有那么多的可圈可点的回忆,人生的意义本来就全部穿插在里面。

二、任何时候,决不自暴自弃。

人生无法预知的道路,有时会显得漫长而曲折。

这就是我们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

人生的低潮,使不少人情绪低落,斗志全无,如遭受某种沉重打击,对于未曾经历大起大落的部分当代青年来说,容易作出放弃生命,放弃事业、放弃社会的绝望之举。设身处地,感念情况,这是能够得到理解的一个选择。但人生的选择并非只有一个。韩国《商道》林尚沃在遭遇人生困境时,石崇大师开导他说,你的手中握有上千把救人的剑,为什么总要拿着一把杀人的剑?粗看时,有人会议论,错了,错了,那个林尚沃手中空空,并无一把剑啊——连一把剑都没有,怎么还说拿着一把杀人的剑,又说握有上千把救人的剑呢?笨蛋,佛家的教诲都是直指人心作开悟的。石崇大师看到林尚沃念念不忘仇恨,把治学、生活、事业、感情全抛在一边,这象不象是林尚沃手中拿着一把杀人的剑呢?他拿着一把想把敌人置于死地的剑,同时也拿着一把毁灭自己人生的剑。

而其实,在作为局外人的石崇大师看来,林尚沃的人生并非只由仇恨构成,除了复仇之念外,还有很多关爱他的人值得他珍惜,还有许多美好的未来在等待他去开创,林尚沃所拥有的,决不应该只是仇恨,仇恨不过是如同地狱之火在刹那之间吞噬了他的爱心、蒙蔽了他的人生希望罢了。

这个关键时刻,石崇大师的提点有如当头一棒,给予林尚沃以警示——愚蠢的家伙,你醒醒吧。

林尚沃的成功之处是经过冷静思索之后,终于将仇恨之火平息下来,找到了拿在手上的千把救人的剑。而这千把救人的剑,不只是林尚沃有,每一个当代青年都有,关键是自己如何去对待和掌控。

比如你走上社会求职升职失败,是不是就以为上天待你不公,一切都没有希望了呢?不要灰心,失败的公式等于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对错误的人用错误的方法做了错误的事。

背熟这个公式很重要,你可以知道原来失败包含的内容有很多,不是轻易就可以作出性质上的定论的。

当你受到暂时的挫折,注意,不是失败两个字。

你就可以运用这个公式找找自己的问题,是不是时间选择不对?是不是地点选择不当?是不是找错了面试对象?是不是简历工具没准备好?是不是知识技能积累还达不职位的要求,自己抱有过多的侥幸心理,试图蒙混过关?多找一找自己的原因,然后确定改进的内容。用这样的办法,使自己的头脑冷静下来,如此面对现实的社会和人生,你的上千把剑才会真正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切不可一天到晚,自怨自艾,只想拿着那把杀人的剑,刺了左腿便刺右腿,伤了父母便伤朋友,砍了领导再砍员工,还忿忿不平想到阎罗大殿去找二郎神买单。

三、不可玩物丧志。

当代青年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背景下,想要抵抗身边各种诱惑确实不易。

古人说得好,眼不见为净。凡是落在眼中的好东西、有趣的事物,心里想不动点心思是很难的。

影响当代青年最要命的东西是什么,两个字:网游——四个字:网络游戏。

走到城镇大街上及胡同巷子里的网吧瞧瞧,人头黑压压的,清一色的当代青年。

粗略统计90%以上的人都在用层出不穷的网络游戏里面虚拟的武器相互pk、狂砍。

时间和金钱就这样一点点地没了。

想要其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他们第一个念头想到的是怎样加入其他的游戏群捞取一点经验值,以升级装备、武器或人物级别,哪里还有半点心思要搞什么国家建设、完成什么学业、参加什么公益活动,甚至哪里还记得几时要回家帮父母做饭、几时应当上床睡觉?在日复一日的沉迷网游中,当代青年的相当一部分人消磨了青春、忘记了最佳的创业时机,最后的人生走向,当然就不是精彩地蒸蒸日上,而是颓废地碌碌无为。

过去很多城市青年为什么在与乡村青年的综合质素竞争中总是落败?并不是因为乡村青年更聪明,而是乡村可玩乐的东西少,反而让乡村青年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学习、奋斗上。当城市青年天天在泡酒吧、猜拳、玩街机时,多数乡村青年在烛光或煤油灯下正用功苦读,想通过学习奋斗来切实改变自己的命运。

把这些场面对比一下,不必考试我们自然也能知道两者的实际比较结果。

中国的鲁迅先生在很早时就说过,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这是真知灼见,实事求是、童叟无欺的话。每一个青年朋友应当对照自身好好反省一下。

四、远离毒品,不做好奇害死猫的事情。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同样,社会大了,什么人都有。这是毫不奇怪的现象。

有人喜欢露点,有人喜欢做鸡,有人喜欢被人虐待,有人喜欢做古惑仔,有人喜欢装神弄鬼,有人喜欢杞人忧天。

——不管做什么,其中有一点是需要肯定的,人人都有好奇心,什么东西都想试一试。

好奇心是人类特有的心理表现,人类社会文明的进展,差不多有很长一段时间建立在这种原始动力上。

不过,对于当代青年来说,有一种好奇心决不应该去尝试。

这就是对毒品的好奇心。

要特别记住远离毒品这四个字。毒品有如割喉之刀,不要说你想试一下,仅仅是试一下,你的生命就会被套牢,基本上是死路一条,中毒上瘾后想要回头的想法,等同于在临死之前想喝点补药强身健体,——想法很好,死却是死定了的。电影有名《好奇害死猫》,这只猫并不是别的,正是对毒品好奇有染的那些青年人。当然,当代青年中有个别年轻人,他自己不吸毒,只将毒品贩卖给别人。相对而言,这样的青年其心可诛,其罪更可诛。

他在拿手中的杀人之剑,不分东西南北地狂杀一通,其本意也许是发点财,弄点手头的花费。

却想不到会有那么多的活生生的生命会断送在自己手中。拿《天下无贼》的话说,选择这行业来挣钱,“没有一点技术含量”。即便是黑客的恶作剧或跑到拉斯维加斯出老千,也远比这种贩毒的行径来得让人佩服几分。

五、一定要增强自信心。

中国唐代诗仙李白曾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前面提到的自暴自弃、玩物丧志、玩弄毒品等陋习,其关键问题是这部分青年缺乏自信心,看不到人生未来的美好希望,以为自己在别人看来,一无长处,二无用处,三无去处,所以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得活且活,有钱花钱,有命玩命。但是不是别人的自信心都是天生的,这部分青年的自信心却是上天偏心没给?——当然不是。

自信心。

原本人人都有,都是平等的,没有大小高下、东南西北之分。自信心是个有趣的东西,从积极方面看,它多数时候象小草花朵,需要自己平时关注培养,用爱心、暗示、鼓励、阳光赞赏来浇灌,才能精神焕发,也有一些时候它会象突然中了双色球500万,令一个萎靡不振的家伙一下子就雄赳赳气昂昂。从消极方面看,它多数时候象充满气的球,拍一下会有弹跳反应,压住它太久就没了脾气,也有一些时候,当你在兴高采烈之际,有人忽然用针一样的事实刺中了它的最弱处,它也会精气神全部消失,死得很难看。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青年相比,东亚、南美、非洲等当代青年的不少人一直生活在没有自信心培养意识的环境下,所以这些区域的青年在生活、工作上表现出自卑或自信不足的心理比较普遍和严重。

这一点从各国传播的影视方面可以看得比较清楚。

由于自信心状况的不同,发达国家的青年更敢于想象,敢于挑战困难事物,各类风险的承受能力相对要强一些。

由此理解高科技这类充满概念内容的投资、开发,发达国家总会占据绝对优势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代青年要如何培养和增强自信心呢?从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并持续走强的保险、营销业可以找到解决方案。

这里免费送几个要诀:一是要加强微笑锻炼。每天确定三个固定时间检查自己的微笑是不是象初生的婴儿一般的纯洁、亲切,不要让某一件事情左右自己的情绪,影响微笑的质量。

也不要经常笑得跟哭似的,要时常纠正不良的笑法。

二是要每天有四次对自己点头握拳说:我一定会成功。用暗示性的语言来刺激自信心,催化其获得生活养分,不断茁壮成长。

三是要多找一些应对挫折的办法和理由。

出现问题时,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安慰,降低挫折心理给自信心的负面影响。

四是每周要坚持三次左右的公开讲话或每周一次找到健康娱乐场所适时地释放内心的压力,与朋友们约周末吹吹牛皮也是不错的选择。通过这些简单易行的做法,使自己的自信心建立起来,巩固起来。持之以恒,自己的生活、事业必然会发生神奇的变化。

六、最少要掌握三到五门生存技能。

既然是已经成长为青年,就不可能总是依赖父母或其他长辈。

生活上要自力更生,事业上要自立自强。

而要想进一步出人头地,行走缤纷多彩的江湖社会,没有几门生存技能是不可能实现的。适用当前世界的生存技能有哪些?可以说有非常多。这里仅指出一些。

一是要学会洗衣。

这个技能虽然可以花钱买全自动洗衣机来替代,但是人生不少时候不少场所是找不到全自动洗衣机的。

比如你手头很紧,吃饭都成问题,那么这时根本上就谈不上去买了。

比如停电,有洗衣机也帮不上忙。

比如要外出考察、出差,你总不可能把洗衣机全部打包随身带着。

等等。

你长时间不洗衣服行么?会影响形象,不行。总拿到家里或洗衣店里么?既不好意思又要花费太高成本,不可行。

所以只好老老实实自己洗。

能,不是在唱高调。

因洗衣服累出职业病的人远比上战场负伤的人要多,这也并非危言耸听。

二是要学会做饭炒菜养活自己。茶、米、油、盐、酱、醋、味精、鸡精、料酒、桂皮、八果、胡椒、辣椒、香油等等的用法配法你都会么?做饭炒菜都不会,你还谈什么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尤其是中国或韩国的当代青年,以美食闻名于世的国度,到底有多少青年敢站出来说,做饭炒菜——我能,我有一套?自己都无法动手养活自己,今后还怎么结婚成家养活一大家人?据说现在的父母选择女婿媳妇的关键一条,就是看这方面水平怎么样。

这确实值得当代青年引起足够重视。普遍来说,父母亲都是最聪明的人。他们知道钱再多总有花完的时候,脸蛋再漂亮也有人老珠黄的时候,嘴巴再甜也有发生矛盾的时候。

唯有做饭炒菜这门手艺,会不离不弃,让生活变得有那么最后一份安慰、快乐和满足。丁俊晖同学在成为明星后,说了一句实话,读书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

在生存问题面前,所有的学历、高贵、荣耀都是没有用的。不信?你光拿着高学历跑到沙漠里再试试,即便你是博士后导师,缺乏生存技能的话,同样要饿死人的。所以,所有青年认真一点,谦虚一点,多向身边的生活高手取取经是明智之举。

三是要学会问路。

问路也是一门生存技能,这对于许多青年人来说又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在许多人看来,问路最简单不过了——不就是张张口么?比举手之劳还容易。不过,别高兴得太早,现在不少地方,比如中国北京、广州等地,你有时间问问看,光张口谁会理你?——小伙子,在市场经济内容越来越丰富的今天,问路经济也是正常现象,古人都说过,投石问路。石头在过去就是指钱啊。

普通的问路你花二十我告诉你,复杂一点的问路你花五十我告诉你,复杂且紧急的问路你花一二百我告诉你。

你问对人了,在环城路上可以少烧很多油,少出好多过路费,节省好多时间哦……。

相信很多青年朋友已经注意到这种事情在各地有经验推广的迹象吧。这就说明,有中国特色的问路并不简单。你如果花了钱,口气不小,指手划脚地问路,还要小心让对方给胡指乱划一番,结果是损油又折银,还误大事。问路称之为技能,当然便有方法可谈。除了人尽皆知的语气要适当外,肢体表情要放松,不要露出紧急求助的样子,否则容易被人吊足时间杀价,损失大也。同时要注意问路对象,判断其善还是恶、男还是女、老还是少,使用称呼要准确,在不清楚对方身份前,最好免费叫声“老板你好”再谈打听的内容,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老板不分领导、员工、男女、老少都可以做。如果你叫的是真正的老板,当然皆大欢喜,回答准确。如果不是真正的老板,也可让对方在这一分钟左右的时间满足一下虚荣心,露出悠然自得的微笑。

反正双方都没有发生什么损失,助人为乐,君子之所为也。这里非常重要的提醒是,如果你对当地语言略有所通,用同种语言交流方是上之上策,也许这样还可以省去区域欺生被人盯的系列问题。最后,问路完毕说谢谢。这是基本的礼仪,否则,一回淡二回冷,下次再碰到同一个人就有可能碰闭门羹啦。

事实上,问路的技能还远不止这点内容。

问路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也是营销推广个人诉求的过程,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市场营销员、产品推销员都会对此有深刻体会。

系、找到事业伙伴、发现生意机遇等等。

真是一门看似简单,实质很高深的学问。

四要有一技之长。

这里的一技之长不同于前面三门基础生存技能。

前三门主要发挥的是辅助作用,这个一技之长是核心竞争技能。

没有这个核心竞争技能,就会找不到人生立足之地,即没有工作,就没有金钱,没有金钱就买不到食物,买不到食物,光懂洗衣、做饭炒菜和问路,还是死路一条。这个一技之长是绝不可缺少的,你也可以将它理解为二技之长,三技之长,四技之长,技能方面长的东西越多越好。

总之,相对于竞争者,它要绝对的长。

比如有一只老虎追你和竞争者,你跑得比竞争者最少要快一步、两步,这就是你的长。拥有这个长,你就可以活命。

在失业状况比较严重的当前时局之下,确保自己的一技之长,就可以渡过艰难的时期。

有那些一技之长最实用呢?着眼全球化经济发展,第一是有通晓外国语言的特长。

这是推进国际贸易的最明显的沟通工具,有了它,生意可以做得更广。

第二是有电子商务的特长。

因网络经营成功,短时间便赚大钱享受人生的青年人层出不穷,说明这个一技之长的威力实在是很大的。

第三是有熟悉电子硬件和软件开发的特长。

凡是真懂这些方面的,经过几年磨练,现在没有一个不成为富豪俱乐部的成员。

第四是有组装维修特长。

这年头做中小企业老板的,靠这方面起家的占了很大一部分。第五是有文职特长。如精通office软件、ps作图、写作、演艺、企业管理等等方面,都能抢到较扎实的饭碗。

五要正确看待每个行业的作用,干一行,爱一行,精通一行。俗话说: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处在十字路口选择行业就业的许多当代青年都有过很多想法,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自己成为人见人羡的大富翁。梦想很好,现实的行业表现却往往差强人意。

所以不少青年在参加工作三五年之内,行业定位的抉择非常游移。

在人事流动频繁的数据里,我们可以发现当代青年能够坚持在一个行业连续工作两年以上的人越来越少。

有不少青年不是以事业为目标,而是以一时的薪酬为目标在决定自己的未来发展。

今天在报上看到某职位提供的薪水福利不错,赶紧上网发个简历报名,有点意向了,马上从正在做的行业撤退,轻易辞职的书面报告写得非常熟练、理由非常成立。

可三五年过去,这些青年才发现,手头永远没有称心如意的工作。

原来很多的老同事都已经撑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自己却仍然在奔向无尽的求职坎坷道路。

露出这种迷惑表情的青年朋友越来越多。最后总算有人清醒过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真有闯劲、干劲,懂得市场,每一个行业都是有发达机遇的。今天的世界首富是零售业、下一年也许就是软件业,再下一年也许就是保险业,再过几年也许又变成制造业、农业。风水轮流转,庄家轮流做。只要你的事业与时俱进,适应了朝代潮流,成功的可能性决不会只固定在别的行业上。

所以特别劝告广大青年朋友,要结合自身特点,果敢地去选择行业,而一旦选择确定,就应当把这个行业的关键内容弄懂、弄通,使自己经过三五年的锻炼,成为其中的行家里手。这样你个人价值才会越来越高,所执着的事业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重任。

树立远大理想,完善自我,追求卓越。

一、要建立个人愿景,规划人生未来。

所谓愿景,即是所向往的、愿意以实际行动去追求实现的美好前景。

它分为个人愿景及共同愿景。

共同愿景是个人愿景的交集。

个人愿景的逐步达成,能有力推动共同愿景的快速实现。

比如共产主义是所有共产党员的共同愿景。

而每一个共产党员所实践的个人愿景中的,具有追求真理、民主、平等、自由、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等等系列内容的特征吻合、交织在一起,则称为共产主义的共同愿景。

资本主义的个人愿景与共同愿景也是相似的道理。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建立个人愿景,也即平常我们所说的树立远大理想对于面向未来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如何建立个人愿景,以符合时代潮流发展?

第一要认清楚时代特征。

个人愿景的建立决不应该离开当前的时代,现实的世界。

否则它就是一个空中楼阁,好看不能用。

当前的时局状况,我们之前通过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概括有了基本了解。

但对于建立个人愿景的帮助来说,这些内容还远远不够。每一个当代青年,应当还要紧紧围绕本区域、周边的时事来认识社会。

既要从宏观上辩明方向,又要从微观上找准入手处。

第二要以时代特征为背景,设有表述清楚的愿景目标,并以最简要的文字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比如:我要成为国家领导人、我要赚取10亿美金等等。

第三要用时间作限定,并写在愿景目标的右边。比如成为国家领导人——30年,赚取10亿美金——18年。

第四要将愿景目标结合时间预测进行细分,将细分内容写在愿景目标的下方。

比如:。

成为国家领导人——30年。

1,成为地方科级干部——5年。

2,成为县处级干部——6年。

3,成为省市级干部——8年。

4,成为中央干部——6年。

5,成为国家领导人——5年。

第五要针对每项细分内容写出关键行动。按照每一项用一页纸作出合理、科学、可控的描述。并在日后的行动中不断修正内容。

第六要将完成的愿景方案每年抄写一本,坚持每月阅读并立即付诸行动。

这样长期坚持,无论遭遇什么困境,无论受到什么诱惑,始终坚持不放弃。我们可以预见,这样的人生是非常可贵的,只要制定目标合理,获得成功愿景的概率可以达到95%以上。

二、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用综合知识全方位武装好自己。

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现代文明社会之所以比过去更先进,其核心优势也体现在知识聚合方面。

有人甚至说,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是知识的爆炸力推动了历史的进展。而从知识上受益,实践人生,这已经成为众多成功人士的普遍共识。

当代青年要学习什么样的知识,使自己更好地施展才能,展示精彩呢?

一要学好历史。以史为鉴,以史为师,可以感受到历史跳动的脉搏,可以让自己更好地捕捉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少走弯路,避免陷入历史轮回的死胡同。

学习的内容要广泛,古今中外都要涉及。世界通史,先进国家发展史,人类文明变迁史,经济、法律、文艺、商业史,科学进步史,宗教史,战争史,本国古代、近代的重要历史等等,都要作好记录,特别是与本国发展阶段类似的发达国家的历史,更要好好地研究。

二要学好语言。包括本国的,世界通用性的语言等等。学好几门语言,更有助于博览群书、广交天下朋友。

在互联网的时代下,任何青年想要进一步在其他国家、地区扩大影响圈而不依赖多种语言是不可想象的。

三要学好办公自动化知识。

现代企业、政府高效的办公自动化,为世界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重大决策由过去的经验型、案例型,转变为通过计算机系统运算处理和案例处理相结合的即时数据优化型,准确率、时效性、真实度都较之以往有质的提升。

办公自动化知识由哪些构成?当前主要是计算机知识、文档处理软件如office套件使用知识、电子商务知识、远程交流控制知识、数据建模计算分析知识等等。

今后随着网络科技的进一步强大,还会有更多的新的知识涌现出来,形成新的办公自动化知识体系。

四要学好行业专业知识。

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已经有不同程度的深度细分。

在每一个细分岗位,每一项细分职能上,都有深浅不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存在。

比如财务部门,过去只知道有会计和出纳,现在早已经细分为现金部、投资融资部、稽查审核处、财务统计处、出纳室等等,部门下面还分设经理、主管、主任职别;比如会员部,过去只知道是办卡办证的地方,现在不少公司已经分设了国际部、国内部、vip部、oem部等等,不但有广度、深度上的突出表现,而且通过电脑系统的无缝接合,运作上更具效率,运营的人员条件要求更高。每一个青年,一定要立足本职,重视本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以专业的知识胜利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这样才能日积月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出来。

三、要努力培养符合自身发展的成功习惯。

失败都不是偶然的,而成功必然有方法。

最好的成功方法是什么?就是自己最普通的能够导向成功的日常行为习惯。

这一点,很多言传身教的激励大师用大量的案例有过充分而精彩的说明。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加上时间、空间及不同对象因素,成功的方法都不可能完全雷同。

因此需要培养符合自身愿景目标的成功习惯。

综合来看,成功习惯的培养要注重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注重身体锻炼。保持良好的体魄和精神状态。坚持每天早操、晨跑、练太极或瑜珈是不错的点子。

二是注重心理调节。

确保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防范过大的情绪变化造成思维判断失误,影响决策质量。

三是注重礼节。使自己在形象上尽量以正大光明、温文尔雅的面目出现。

四是注重程序规范。

任何时候不以个人喜好随意扰乱工作程序,造成环境与系统混乱。

五是注重及时沟通,并坚决执行轻重缓急的工作机制。严格遵守80/20的重点管理原则,多用烂笔头记事,不乱堆放文件降低办公效率。

六是注重授权。

把工作合理区分,增加员工同事的信任感,缩小自己的管理幅度。

七是注重激励。及时以事实表彰员工同事的好事迹、好做法、好点子。并确定必要的奖罚措施。

八是注重信息分享。

使更多的人明白目标价值的所在,从而协调好内外关系,发挥更强大的组织力量。

四、要保持良好的节操,永远诚实与正直。

首先,要有正确的道德观念。

一个人如果道德观念都不正确,那么由观念所延伸出来的节操意识必然也是错误的。

试想一个人有辱骂他人可以使自己显得更高人一等这样的认识,你想要其纠正不辱骂他人的做法,其参考标准会是什么呢?他会觉得是你有问题,而不是他有问题。

所以要有正确的道德观念,就是要以正确的道德标准来对照自己的言谈举止。儒家学说的功用,重点贡献就在这里。

其次,要保持高尚的品行,不做违反职业道德的事情。无论是在什么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的良心底线。

否则人生会变得非常灰暗。

特别是一些特殊岗位,如医疗、教育、公安、司法等等岗位,涉及到他人的生命安全和一生幸福,当代青年如居于其位,决不要做道德上的堕落者。

要始终以最大的诚意、最大的努力去完成每一项工作,对每一个人负责。所有的青年,要有坚持真理的意志和决心,不对外来压力低头;要有拒绝腐化的信念,不因眼前的黑暗利益断送长远的光明追求;要有战胜邪恶的勇气,决不要屈服于一时的命运沉浮。

要切实遵照诚实与正直的信条,诚诚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使自己的人生永远活在灿烂的阳光下。

五、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拼命攀登事业高峰。

世界有俗语:时间不等人。中国有土话:过了这家村,没了这家店。人生是张无法回头来过的单程车票。

每个人短短几十年的人生里,只有二三十年的奋斗时机。

作为当代青年,在处于奋斗开端的时候,要懂得时间的可贵。如果错过三五年,再沉浮过五六年,自己的人生恐怕就会很少有大的机遇来振兴了。

不错,是有名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问题是,青山是有季节性的,时间到了,它的树木、花草生命也将枯萎,——想找柴烧?还是只有到别的山头再转转看了。

不管是做企业,还是做政府的基层员工、领导,都应该确立居安思危的意识。象微软的比尔·盖茨一样,认为公司离破产只有18个月;象华为的任正非,常常谈起华为的冬天;象普通百姓廖医朝,屡屡想到世界末日也许就在下一个月。

所以必然会以最集中的精力,最迫切的心态,最周密的逻辑,最全面的视野,去思量每一种问题存在的可能性。并提出可行、可靠、可衡量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以谨小慎微的心理,防微杜渐或亡羊补牢,使我们的事业漏洞更少,风险更低,运转不停,不断攀登一个又一个高峰。

六、要勇于创业,证明人生的最佳价值。

创业总是艰难的。

不管你有钱还是缺钱。

不管你是亚洲首富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还是根正苗红穷得响叮当的某某的儿子abc,都会有艰难困苦的时候。

如果说有上帝,那么上帝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有钱做基础的人,创业会有择业不当的痛。

苦,缺钱做基础的人,创业会有如何赚取第一桶金的磨难。创业时,尽管笑容露在脸上,但背地里任何人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

老板两个字,好听不好当。

业大了,管理幅度自然加大,难守。业小了,竞争力差,倒闭的风险大,每天都忐忑不安。钱赚多了,外头眼红的多,走在路上都觉得有人盯着,想打自己的主意,伤神。钱不小心亏了,如涉及到贷款融资,睡在床上都觉得有人敲门就心惊肉跳,损神。

而且从数据上看,无论是全球范围内,还是最发达国家的青年创业,成功率远远要低于公司注册率。高达80%的公司在三年以内都会gameover。如此吓人的事情,还要不要干?许许多多当代青年都面临过这样的徘徊不定的抉择。其实想一个问题很容易找到答案。在现代社会,不创业,只光靠打工,成功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可能性更低,因为你的工薪再高,也仍然是在为别人作嫁衣,所得所收,不过零头罢了。更重要的是,你作出的功业,不过是别人名字下的财富,你永远只是呆在阴影下。

——自己有足够的智慧、经验、资金和市场关系,为什么要成为别人的附庸?你应当做自己的事业!别的人能够成功,为什么你就成功不得?是骡子是马,总得走走看吧。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顶多亏得一干二净,还是回到一无所有。

有什么不敢呢?而且自己最大的资本是年青,即便跌倒一两次,也还有机会爬起来再奋斗。

怎能在黄金时代就放弃自己的梦想,只为圆别人的梦想而活着呢?

积极构建、管理和融入团队,自主创新,和谐共进。

在当代社会,只靠个人的聪明才智单枪匹马干一番事业是绝对行不通的。

尤其是对于有良好的个人愿景,想要成就远大理想的人来说,积极构建或融入团队,发挥共同愿景的力量来追求成功,才是上之上策。

一、想方设法构建并管理好团队。

什么叫团队?团队就是由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并按一定标准作明确分工的单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个体成员的知识与技能,强调共同参与,协同工作,集中决策,以解决问题,实现一致的目标。团队翻译成英文叫team,西方的管理学家和五百强企业多数将它释义为:togethereachachievemore,意思为共同协作,每一个人可以获取更多东西。在数学上用公式表达为1+12。

通过对团队字面意思的解读,我们可以知道团队的构建并不简单。

人多只叫人群,还不能称作团队。

如同土匪流氓多,只能称他们是一群乌合之众,不能给他们戴上土匪流氓团队的高帽子。

团队它有很多前提基础,例如信念目标要一致,要有纪律性,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步调一致的行动,要民主,不要独裁等等。

作为创业者,要构建、管理优良的团队,该如何下手呢?

首先,你要在当前时局和现有条件下确定合适的追求目标。目标不要脱离实际。

比如你的口袋里只有人民币五万,却想独立投资建成2000万元的4s汽车旗舰店,这显然是太遥远的空想。目标不适合是吸引不到其他个体参与进来的。

其次,你要有相对完整的事业计划书。投资与回报方案要经过测算,实地论证,确保具有比较大的可行、可能、可操作性。

再次,要确定组织构架、机构的具体职能及人员编制、薪酬标准,并有可控的时间推进表作规范标识。

然后,开始人员招聘、招商游说,按照从大到小,由易至难,自外向里的顺序逐步深入统筹落实各项工作。

如果你有了一定的事业伙伴,这时要赶紧编制公司制度、流程,完善表单系统,并要在最短时间内,与市场、客户接触,获取第一笔生意作试运营。

与此同时,这个时候你也要确定你需要的到底是一种什么类型的团队,是解决问题型的(problem-solvingteam)?自我管理型的(self-managedteam)?还是跨功能型的(cross-functionalteam)?找到团队行动方向的侧重点,使目标效能更清晰。

再后,就是花时间进行必要的员工培训。分为公司理念、经营指标、关键操作技能、质量标准、客户服务及管理程序方面的基本知识灌输和领导技巧、业务维护与拓展、效率效能与思维创新方面的重要知识宣讲,并按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时间,有计划地对高级决策层,中高级管理层及中低级执行层进行不同深度、广度的有现实针对性的案例剖析和信息分享。

下一步,就是巡场。用目标管理、标杆管理、模板管理、目视管理、5s或7s管理、6西格玛管理、80/20管理等等工具或办法进行全面审视团队运作状况,判断团队的成效、偏差与改进要点。

再下一步,就是激励。

要时刻了解团队士气,甚至要深入到每个团队成员的具体生活,了解其情绪变化。对发生问题的成员,及时进行问题解析,情绪疏导。对于表现不错的成员,按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到某一件事情进行及时鼓励,并在团队会议上表示感谢。同时,还要作好授权范围更广、责任内容更重的工作,给予成员更多肯定,从而增强其对团队的向心力和归属感。

最后,定期作出公正、公开、综合性的科学评估,召开团队会议予以公布。对确定的团队成员的工作绩效,给予相应奖惩。对于部分成员好的工作方法或技能,总结在案,以书面形式分发至其他成员进行推广。

方向发展。

这些是构建、管理优良团队可以采用的一般性方法。

在各国管理业中,这些方法都曾经起到重大的影响作用。

当代青年如果难以寻访到更好的内容,不妨结合实际情况先行挪用挪用。

二、解放思想,以正确的心态融入团队。

无论你是创业者,还是从业者,都存在融入团队的问题。这个观点非常重要,需要引起无数现在的老板、白领、蓝领和将来的老板、白领、蓝领注意。而从事各国政府管理事务的领导、公仆们更要竖起耳朵来仔细听听。

心态决定一切。

这样的主题各类场合已经宣讲过很多次。

这是管理上的一大发现,是多年成功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不过,耳闻目睹不少听课场合的,99%以上都是一般员工。

这就不好。

原来很多老板或领导只是把这个要诀当作迷糊、愚弄员工的工具来看,让员工抱有好心态,不要求加工资,不起来煽动造反就行了,至于真正的大作用,他们反而是丢在一旁的。他们没有意识到,即使自己是老大,也还应当是属于团队的一员。

总不自觉地把自己与团队割裂开来的人,不懂得团队的核心运作,组织的凝聚力怎样来实现?目标的说服力又在哪里?制度的约束力又怎能得到真正贯彻?所以,大多数企业、政府机构常常政令不通,缺乏生机活力,甚至缺乏生命力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团队的融入问题,归根结蒂就是思想解放、心态调整的问题。

把自己原来杯里的凉水倒掉,才能冲入一杯美味咖啡。

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现实的问题是你到底有没有把旧有的思想放空?——你自己没有把旧有的不符合新的团队共同理念、价值观、运作程序的东西去除,总不自觉用原来的标准来对比现在的新事物、新成员、新目标,然后固执地认为这个不好、某某某有问题,那个不可能,这样子没办法让团队里的其他成员活下去嘛。

如何解放思想,调整心态?

办法有很多。关键的一条:要认同世界的多元化。团队里的人来自五湖四海,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这里本身就包含多元化的内容。

你看看——有说不同语言的人,有不同经历的人,有不同喜好的人,有年龄大小不一的人,有高矮之分,有民族之分,有血型之分,有胖瘦之分,有男女之别,有信仰之别,有肤色之别,有理智型,有冲动型,有钱多的,有钱少的。

这些都是多元化的表现。

那么,在工作中多一条意见,多一条理由,多一种不同的声音,你就容不得别人了?因此要想通这个问题调整自己。

千万别学希特勒同学,认为只有他同意的良种人才配活在这个精彩的世界上,其他的都统统要死,这样想会容易变得疯狂。

第二条:要以顾全大局为出发点,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调整自己的心态,解放自己的思想并不是意味着要完全放弃自己原有的一切。

特别说明,这里的调。

当代青年研究论文篇七

内容摘要:主观色彩是绘画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艺术人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主观色彩,是培养学生艺术个性的重要方面。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色彩个性,需要教师及时正确地引导,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关键词:主观色彩色彩个性色彩风格。

绘画艺术中最具感情因素的是色彩,大自然的春夏秋冬,人类的喜怒哀乐,都可以运用色彩来表达。艺术家的色彩个性是绘画中跃动的生命。一个艺术家在广袤浩瀚的艺术长河中要有其立足之地,首先就得要有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艺术个性是艺术家的生命。同样,艺术家的色彩个性亦是色彩艺术的生命。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为了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强烈的情绪,在色彩处理上不简单模仿自然色彩,而是以个人的感受和感觉为依据,对自然色彩进行重新组合、调配、强化,在色彩上倾注了强烈的主观因素,因此,这种主观色彩深刻地烙印着艺术家本身的思想感情。

主观色彩是绘画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家在掌握了色彩的规律后,在大量的写生创作中,对自然的色彩独具慧眼,比别人看得深,望得远,抓住了大自然色彩的本质,经客观感受后,主观抽象地升华色彩的个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色彩面貌。它是艺术家个性情感的表现,是艺术家对色彩的灵气与激情的表达,也是艺术家对色彩理想世界的独特发现。反映出艺术家对某种色彩的偏爱和理解,主观色彩是经过长期的色彩磨练和探究而形成的。

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有创造性的艺术人才,而不是生产绘画机器。倘若学生都以同样的方法作画,生产同一种面貌的作品,那就是艺术教育的悲哀,这个问题现在已引起普遍的重视。在学生的色彩训练阶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主观色彩,是培养学生艺术个性的重要方面。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个人艺术感受,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它既需要学生自身不断地努力,也需要老师及时正确地引导,处理好个性表现与其他方面的关系,才能够达到理想的目的。做好这些需要有长期的打算,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它的效果不会很明显地在学生的作业中体现出来,但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意义。在艺术教育的基础教学阶段,朝着这个目标并为之打下基础,这样对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色彩个性——主观色彩,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根据多年的色彩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传统的“随类赋彩”,当代的用色指导。

东方绘画艺术推崇“意象”,注重意境的表达,讲究以情造景,充分发挥艺术家的天才创造性,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使得艺术处处体现出主观情感和个性精神。“意象”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概念。它容纳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审视精神和思维方法的精华。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象”观,在形、色、质等物化形式上完全不同于西方的传统造型观,显示出自己的哲学特征,重自我精神的表达,毫不迟疑地把客观纳入主观意念的秩序中。“意象”是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即“天人合一”思想,“意象”是以意摄象,以象表意。这个“象”就是重视对客观世界形象的观察、摄取。“意”就是重自主意识、思想情感的发挥创造。艺术的意象不是对自然万象的机械摹写,而是艺术家的创造,自我意识的发挥与显示,致使意与象融合一体。从中国绘画色彩的历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艺术家在使用色彩时从来不拘泥于他们眼中所看到的物象色彩,他们有着一种相当主观的色彩观支配着他们去运用色彩。公元6世纪南齐的谢赫提出的“随类赋彩”,是对汉代以来用色经验的总结,对整个封建社会中晚期的色彩艺术起到了全面的指导作用,至唐宋时期色彩运用达到相当成熟的`高峰。“随类赋彩”是东方艺术用色的一条重要的理论依据。“类”就是“类型”“类色”,是含有强烈主观意识的“意象色”,“随类赋彩”主张的是绘画不为自然色彩而色彩,而将自然色彩纳入到先行设定的色彩体系类型之中,这种方法使主观色彩如鱼得水,天马行空,在绘画艺术的天地里发挥其独具个性的光彩。

二、分析大师的风格,学习大师的用色。

学生在使自己的“主观色彩”不断完善、表现形式不断完整的过程中,总是有一个向前辈艺术家学习和模仿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两个层次,即盲目模仿和自觉吸收。在前一层次中,通过模仿来体现学生对主观色彩的初步认识,这是学生主观色彩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必然过程。学生从前辈大师的作品中体验及寻求一种主观色彩的灵感,在向大师学习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色彩之路。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的实践中寻找最适合于自己的色彩表现形式。在后一层次的学习中,是对前辈大师主观色彩的一种自觉消化。是范围更宽、程度更深的潜移默化。这是一个主观色彩形成的高级层次,是对学生自觉完善及主动创造“主观色彩”起显着促进作用的层次。色彩的表现形式是否能成功不单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心灵创造的再现,主观色彩的表现形式是要体现艺术家的思想观念、艺术追求、审美理想以及文化修养,它不是简单的一种技能的体现。因此,加强学生艺术感受力、鉴赏力的培养,分析和借鉴艺术大师的色彩风格及特点,学习他们对色彩的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体会大师对色彩的感受和认识,了解他们的艺术风格,对学生形成和确立自己的色彩个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绘画色彩领域中有突出地位的画家凡·高,就色彩而言,他的贡献非常显着。他把色彩分解、排列、重置所造成的效果开创了现代色彩的先河,他摆脱了以往传统色彩的制约,根据整体调子需要,主观能动地处理画面色彩。尽管凡·高的作品都是面对自然物象进行写生,但他所表现的色彩是自己主观的需要,从自然物象中抽取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凡·高的大多数作品都以黄色为主色调,黄色的热情奔放与凡·高那近似疯狂的个性形成共鸣。他那以殉道者的意志,火一样的热情从事艺术,唯有黄色才能得到充分的情感宣泄。在凡·高看来,黄色是阳光、友情、希望的象征,追逐太阳盛开的黄色向日葵正符合凡·高的理想——对阳光的追求,对生活和友谊的渴望。凡·高不但把他的画室外墙涂了黄色,而且还在画室里画了一批向日葵的油画。他用柠檬黄、洛黄、土黄组成黄色之音。无论是凡·高对色彩的强化处理,或是塞尚理性地控制色彩,还是勃纳尔主观随意组合色彩,都能感受到绘画艺术中的色彩经大师独辟蹊径的主观创造,在我们面前树立了一座座丰碑,这些大师的作品无疑对我们的色彩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通过大量地分析研究阅读大师的作品,增强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使学生了解、体会大师独创色彩个性的风貌,从中揣摩大师在艺术创作中对主观色彩是如何理解和表现的。结合色彩的写生与创作训练,掌握如何发展色彩个性,达到自如地运用主观色彩。

三、突出色彩的情感,用心灵感受色彩。

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情感的流露和表现技巧的展示,没有激昂的情感投入,是创造不出扣人心弦的作品的。色彩是绘画艺术最具感情的因素,艳丽多姿的色彩能激发我们的丰富联想和各种情感,让学生在学习色彩技法的同时用心灵去感受色彩、热爱色彩,充分利用色彩的感情效果,如色彩的冷暖、表情、联想和象征等,对色彩发出内心的喜好。尽情发挥艺术家对色彩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心中感觉到的、理想的色彩表现出来。毕加索从1901至1902年的“蓝色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都采用蓝色调,这种色调贴切地表达了毕加索反映巴黎社会下层生活的悲哀,下层女仆等人物的困苦和深沉的精神面貌。此时期的毕加索几乎集中全部精力研究蓝色的表现力,以主观色彩——蓝色来表达丰富复杂的情感。毕加索在1905至1906年的玫瑰时期,作品以玫瑰红表现流浪江湖的艺人生活,在他的作品色彩上,大量采用单纯的玫瑰红,就是毕加索这一时期的心灵感受。毕加索从“蓝色时期”到“玫瑰时期”这种色调上的变化,是和他的题材内容、情绪的变化相适应的,他随着生活内容的变化而采用不同的主观色彩。因此,主观色彩是艺术家用于充分反映自己的个人情感。

四、积淀色彩的知识,丰富色彩的涵养。

如何掌握运用主观色彩,并形成富有个性的色彩风格呢?除了上面论述的几点外,还要从色彩知识方面加以训练,适当地夸张和强调画面上的主导色调,加强色彩的鲜明度,使画面具有强烈感和鲜明感,同时削弱次要的色彩,使画面色调归于纯粹,这种单纯会强化画面的力量。另外进行色彩的归纳训练也是获得主观色彩的途径之一。色彩的归纳也就是色彩的提炼,它排除了丰富色彩的迷惑,抓住了主导色这一关键,逐渐形成自己的主观色彩。进行画面的变调训练,仍不失为强化进入主观色彩思维的方法,这种训练使你在改变画面的色彩时,会围绕着你所动情的色彩而重新组织画面,满腔热情地创造主观色彩。

“主观色彩”作为绘画色彩创作的本质在于不断发展、完善与学生的心灵相和谐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能充分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这就是“主观色彩”的最终和最高目的。学生在绘画色彩作品,在其创作过程中,绘画技巧固然是相当重要的,但能否传达出一种强大生命力的独特个性的形式更为重要。我们可以从学生成功的色彩作品中,看到一种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从中体会到一种耐人寻味的精神力量。色彩风格的不断完善要求学生对适合自己气质的形式进行执着的追求,致力于自己的形式的不断完美,倾注毕生的精力,而使自己的色彩风格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绘画色彩作品的“主观色彩”正是建立在这种坚持不懈的对形式的刻意追求中。

主观色彩是色彩风格的灵魂,没有主观色彩就没有色彩风格,没有色彩风格就没有艺术个性可谈。在色彩练习和艺术创作中,对色彩风格中的主观色彩的表现要给予高度重视,色彩的理论学习及色彩训练所得来的大量色彩知识要成为形成色彩风格的基石,从大量的习作和长期的实践中,有意识地充实、加强、完善属于自己的主观色彩,让主观色彩在艺术创作中插上翅膀,翱翔于广袤的艺术天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当代青年研究论文篇八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新生刚从中考的经历中解脱,抱有一种可以歇歇脚喘口气的念头;经过选择进入职业学校,更有种船到桥头车到站的想法;学生虽然选择了这个专业,但大部分都是家长的决定,问她们为什么读护理专业,答案或是祖父母意愿,或是爸妈愿望,自主选择的人极少数。这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觉性,内在学习动力不足。

(二)自主学习能力差。职业学校学习活动的组织管理不再像中学那样主要依靠老师的指导和督促,而要以自我管理、自主学习为主,除必要的课堂教学活动外,大部分时间由学生自己安排,而许多新生不懂这点或自控能力差,有的学生听完课后,如老师不布置作业,就觉得无事可做,走读学生回家后就看电视、上网,家长也反映说学生太轻松了。而实际情况是时间看起来很多,但实际很少,学习压力看起来很小但实际很大,学习任务看起来很轻但实际很重。学生不知道如何去消化课堂知识,看书似乎是懂了,其实一知半解或根本就不知其所以然,应付考试寄希望于考前的临时突击,死记硬背。

(三)跟不上老师的授课进度。中学时通常一节课讲一个知识点,且要通过大量例题的讲解、课后作业、反复测验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强化、巩固。而职业学校课时少,教学内容多,一节课通常要讲授多个知识点,没有反复强化巩固的时间,课后也没有大量的作业、测验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大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教学模式,表现出对学习方式的不适应,不会自学,不会主动学习,不会抓重点难点,对于如何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四)教学条件不足。招生规模扩大,教学资源相对不足,部分教学设施满足不了教学需要,常以上大班课形式教学,坐后排学生听不清、看不见,加上环境人多嘈杂、影响听课效果,学生睡觉或看杂书,抑或偷偷玩手机,违反课堂纪律现象屡屡发生。

(五)角色适应困难。在家庭中,现在几乎所有家长为了能使孩子集中精力学习,包揽了所有本该可以由学生自己管理的事情。当这些学生走进职业学校开始独立生活时,从一个可以事事依赖父母的孩童一下子就被要求成为独挡一面的人,且衣食住行、学习、劳动等方方面面学校都有各种规范严格要求,面对这种突然的变化,表现出了适应的困难。对于名目繁多的各项规范要求,执行起来顾此失彼。

(一)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只有热爱专业,才有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新入校的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模糊,对如何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学业感到茫然。通过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可帮助学生了解护理人员的任务、应具备的素质,护理专业的前景、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护士并不只是打针、发药这么简单,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个人修养、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此激发对专业的热爱、对职业的憧憬,从而明确学习和努力的方向,激发学习热情和内在动力。

(二)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从中学到职业学校,学习模式的改变要求学习方法随之而变。学习方法正确可以事半功倍。可通过班会适时介绍中学与职业学校学习的不同,指导学生如何听课,如何把握授课重点难点,如何复习等方法;可邀请高年级学生介绍学习心得,给以启发;鼓励本班成绩好的同学现身说法,交流学习方法和经验,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严格纪律管理。以独生子女为主的90后新生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对制度约束没有清晰的认识,常常犯规。因此,在新生学风建设中在注重引导的同时要严格管理,包括严格考勤制度、请假制度、严抓课堂纪律和考试纪律。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日常学习行为,关注、监督、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现共性问题进行全班教育,个性问题个别教育。

(四)选拔培养班干部。要建设一个有优良学风的班集体,必须依靠得力的班团干部的协助。对班团干部班主任既要帮助、指导,鼓励她们大胆开展工作,又要明确职责、严格要求。要求每个班团干部要以身作则、刻苦学习、遵规守纪,以过得硬的综合素质和优良的学习成绩影响和感染周围的同学,1个人带动1片人,使班干部成为班级学风建设的生力军。

(五)积极主动争取任课老师的支持。在学风建设中,学生是主体,但不能忽视任课老师的作用。任课老师在课堂上直接与学生面对面互动,学生的听课表现和课堂纪律尽在掌握之中。任课老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课堂纪律维持的第一责任人,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及时严厉批评教育,对全班同学可起到警示作用。如果对课堂纪律表现差的学生全然不顾,就会对其他学生产生一种暗示,不利于优良学风的养成。因此,应主动、经常和任课老师沟通,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争取任课老师的支持和配合。

(六)关注并了解学生。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宿舍,通过个别谈话、各种会议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倾听她们对学校、班级管理的意见建议,了解她们在生活、学习中需要老师帮助协调解决的问题。针对反映的情况有的放矢做好思想引导教育和协调工作,帮助她们解决问题,让她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关爱,从而能自觉以各项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积极参与到学风建设中来。学风建设是一项长效工程,优良学风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精心培养,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认真研究,常抓不懈,不断探索学风建设的规律和特点,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当代青年研究论文篇九

摘要:学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精髓,是学校的“精、气、神”。一所学校学风建设好,学生就有朝气、进取心和求知欲,老师就会把精力投入到科研与教学,热爱科学研究,学校管理风气也会风清气正。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体量迅速扩大,原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起来的研究生管理制度现在正进行着深刻的调整,现代研究生管理制度正在形成。在这种大背景下,研究生学风建设面临这新形势和新挑战。在现代研究生管理制度下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生学风建设模式非常关键也十分必要。

关键词:研究生;学风;管理。

一、研究生学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我国1977年恢复高考,高考入取率从5%递增到的74.3%,20高考毛入学率达到40%,高等教育改革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一数据的剧烈变化按照马丁特罗的理论理解,即当毛入学率超过15%时,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入了大众化教育的发展阶段。4月7日发布的首份《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指出,预计到,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其中,一直被大家认为是精英教育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从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开始,已从10708人增长到20的51.7万人,入取比例约29%。由此推算,到20我国研究生毛入学率也将达到马丁特罗理论中所划定的15%。届时,按照此理论,研究生教育也将跨入大众化教育的发展阶段,研究生学风建设将面对这种形式变化的挑战。高校在校研究生人数剧增,对应的是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深刻变革。随着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取消,研究生毕业生也在失去精英群体的光环。据统计,在本科生毕业时,有30%的同学为了逃避现实就业的压力,选择了考研;21%的同学因为学历需求而选择考研(其中在职考生居多)。在此背景下,研究生群体显现出了其群体构成复杂,攻读学位目的复杂,学习科研动机复杂的特点。

二、研究生学风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近些年来,学风建设已成为各个高校构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大张旗鼓的学风建设在校园中起到的'作用不够明显,对于研究生群体来讲,其影响性就更为薄弱。在研究生层面,研究生群体年纪较大,在职研究生所占比例甚至超过了应届本科毕业生,以某高校调查为例,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职研究生比例超过了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57%和51%,在法学院、马列学院跨专业学习的研究生占到了20%和30%,上述两项统计,在文学院也达到了30%和42%。研究生普遍出现不懂得用科学方法、科研方法学习,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所学知识结构不科学,学习动机模糊,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主动性等特点。还出现旷课、迟到、甚至考试作弊以及论文造假等现象。有的研究生生活压力较大整天忙于做兼职、找工作、交朋友。也有的研究生坐在大学这个“保温箱”里挥霍着父母的金钱,消耗着国家的教育资源,沉沦着自己的青春。相对于本科生,研究生生活在更加自由的一个空间,对于很多意志力薄弱,缺乏理想信念的人来说就更容易荒废学业,虚度宝贵的青春年华。以上研究生的种种问题可以总结为:校园求学生活无目的、专业学习无激情、对学术成果无追求和对前途迷茫无自信。在教师层面,迅速扩大的在校人数也使高校教师的数量短时间内迅速增加,一些高校教师也表现出治学不严,业务能力与素质不高,责任心差与教学水平难以满足学生需要的特点。同时市场经济的影响也显而易见,个别教师贪恋名利,事务繁忙,不专心教学科研,再加之科技进步迅速,知识更新迅猛,如果教师不能紧跟科技发展的脉搏,所教授的知识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会使学生失去学习愿景。还有一些教师只重视能带来资金利益的科研项目,项目没有技术含量,多种原因导致教育质量下滑、科研教学效率低下,使接受教育的研究生失去听课动力。教师存在的问题可以表现为:教学科研不能兼顾、行政职责与导师职责不能兼顾和科研方向与学生长不能兼顾。在高等教育和高校管理层面,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就是在一个学校范围内也很难做到步调一致,部门都各说各的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系统。同时我国高校的许多教育管理制度、教育模式、教材体系以及管理观念的更新速度不能与现在高等教育现有局面相匹配。这些现象的产生,为研究生学风建设提出了新问题和新挑战。

三、研究生学风问题原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

我国在市场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种经济发展不断满足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时,社会对经济的高度关注也深刻影响了在校研究生,由于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中的一些不良风气,如“权利、金钱”直接冲击着在象牙塔中的研究生群体,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

(二)高等教育研究生环境。

研究生教育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课程学习阶段,在这一学习阶段研究生要达到高校培养计划中修订的学分,导致研究生在这一阶段只关心学分,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第二阶段是撰写论文阶段,在这一阶段,研究生一般用一年的时间完成论文的撰写工作,撰写论文是一个严谨的科学研究过程,有些课题研究起来复杂,一年时间内很难完成,而学生又面临着就业的压力,所以学生急于求成,造成论文水平参差不齐,质量下降,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更有甚者一些研究生为了按时完成论文而丧失学术道德的基本要求,抄袭造假现象时有发生,这为学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

高校制定的研究生培养计划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合理,考评体系不健全的问题,造成学风建设很难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高效联动机制。同时存在着对导师筛选不严,要求不严格等问题,部分导师所带学生过多,也使“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制度很难落实。这个因素也制约了学风建设的进展。

(四)研究生学生群体的复杂性。

研究生群体年纪都较大,一般在24岁以上,有些是已经参加工作的人员,有些已经为人父母,研究生群体人员构成复杂,学习的动机复杂,价值取向复杂,对所学课程的需求复杂,甚至有些研究生只是为了逃避严峻的本科就业形势而选择读研究生,有些只是为了获取学位而读研究生。这些复杂的因素使学风建设开展的有效性难度加大。

四、探究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方法,构建行之有效的科学体系。

对于研究生学风建设要“治标治本”双管齐下,治标就是严管理,治本就是优化制度和重视教育。

(一)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首先“治标”

所谓治标即严管理。如:加强对研究生课堂的管理,不给研究生逃课留下空间,使其上课出勤率直接与考试挂钩;加强对研究生任课教师的管理,对于研究生的任课教师要加强监督,要确保自己的授课时间和质量,不能随意调串课,对于教学事故的认定要坚决果断;加强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指导的考核,使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第一责任人作用充分发挥;严抓考风考纪,对于考试违纪、论文抄袭等事件的处理要坚决果断,不给学生留下一丝侥幸心理。这些办法对于研究生的学风建设有着治标的作用。

(二)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重在“治本”

所谓治本就是优化制度、重视教育,在研究生群体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尚,使研究生发自内心的热爱科学研究,主动摒弃弄虚作假,养成科学的学习观,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研究生的求知欲、上进心。要实现这个目标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首先,在研究生入学伊始,充分开展学术道德教育,聘请各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讲述成才、成长事迹,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教育并树立起成长成才的目标,看清自己的前进方向。聘请在校的优秀研究生讲述学习、科研心得,聆听身边的故事从而受到启发。消除研究生对科研的距离感,分享师哥师姐在科研路上取得的成就感。激发研究生自我求知与自我创新。其次,优化各项奖励制度。在制定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以及国家助学金评审细则时,充分的考虑到政策导向作用,使评奖、评优指标清晰合理,使研究生各项奖学金政策真正成为其成长成才的保障,同时也是研究生科研学习努力的方向标。优秀的奖助政策能使研究生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带来的自我成就感,使学生在没有生活顾虑的情况下,积极投入到学习科研中,自觉形成良好学风。再次,让研究生充分参与到导师科研以及各项校内外科技比赛中来,让研究生在参与科研项目和比赛项目的同时,体会到自己掌握的科技知识转化为科研实物成果的喜悦,搭建研究生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与社会生产力之间的桥梁,这能很好地提升研究生热爱科学研究的热情,在研究生阶段体会到自我社会价值的实现,为学风建设增加原动力。

五、结语。

国家的建设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高等学校是人才最重要的培养基地。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方法要想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使学风建设的各项措施成为一个有机的科学体系。领导的作风,行政的政风,教师的教风以及学生的学风这四个方面相互影响,形成一种自制文化,形成学风建设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要实现制度科学健全、组织保障有力、教师理念先进和学生积极进取。只有坚持不懈的开展学风建设,才能使其不断地、有效地发挥作用,使学风建设真正的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随着党的十八大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学风建设也会不断地呈现出其在培养高端人才时的关键作用,更加完备的学风建设体系将逐步被研究生教育工作者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徐婷.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方法体系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s2).

[2]王宪平.高校学风建设的反思与对策[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7).

[3]汪风涛.关于构建高校学风建设长效机制的若干思考[j].经济师,2006(5).

[4]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机构招生形势与招生策略分析报告[r].2015.

当代青年研究论文篇十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创新。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曾撰文指出:农业科技创新要立足产业需求推进自主创新;立足农民需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立足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农民培训;立足国情特色推进农业科技管理创新[2]。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均聚焦农业科技。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的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部署农业科技创新,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3]。近年来,广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管理创新,富有成效地探索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新途径,建立了科技投入稳定支持的新机制,营造了科技人员潜心钻研科技、安心服务生产的新氛围,形成了各类科技力量联合协作的新格局。,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1%,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70~80%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1]。

2广东区域优势现代农业技术需求调研结果与分析。

随着广东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将加快升级,农产品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这对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二五”时期,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必须紧紧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为掌握广东区域间农业优势产业及对农业技术需求的差异,有效促进各区域优势农业的发展,为广东“十二五”农业科技领域科技计划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参考,广东省科技厅于20开展了“广东区域优势现代农业技术需求”调研。本次调研共收到全省18个地市的调查回复,18个地市共形成805项技术需求。在所有技术需求中,属于当地优势产业的有764项,占总数的95%;属于优势产业且有龙头企业带动的有501项,占总数的62.2%;属于优势产业有龙头企业带动又有市级以上科技项目支持的有168项,占总数的20.9%。

2.1技术领域调研结果与分析。

2.1.1不同领域技术需求的数量比例按技术领域来分:种植业类技术需求最多,有356项,占总需求的44.2%;养殖业类技术需求其次,有209项,占总需求的26%;食品加工类技术需求第三,有123项,占总需求的15.3%,农业机械类技术需求有44项,占总需求的5.5%;其他需求有73项,占总需求的9.1%。

2.1.2种养业中产业、企业技术需求分析在种植业领域中,技术需求最多的是岭南水果,接下来依序是蔬菜、水稻、茶叶、花卉园林、玉米、薯类等;在养殖业领域中,技术需求最多的是猪,接下来依序是鸡、对虾、贝类、罗非鱼等。在种植业领域中,既为当地优势产业又有龙头企业带动的技术需求,以茶叶所占比例为最大(超过茶叶类技术需求的1/3),接下来依序是蔬菜、薯类、玉米、水稻、花卉园艺、岭南水果;这些需求中,薯类、茶叶、蔬菜的已有科研项目支持较多,水稻、花卉园林的科研支持较少,岭南水果、林产化工、玉米的科研支持最少。在养殖业领域中,既为当地优势产业又有龙头企业带动的技术需求,以罗非鱼所占比例为最大,接下来依序是藻类、猪、贝类、牛;这些需求中,藻类、贝类已有科研项目支持最多,达到40%左右,其次是猪、对虾、鸡、罗非鱼。

2.2广东不同区域农业科技需求。

2.2.1不同区域对种植业技术的需求在对种植业技术的需求中,粤东地区需求最大,其次是粤北、珠三角和粤西;在这些需求中,粤东地区的龙头企业带动较强,其次依序是珠三角、粤北、粤西;科研支持最强的也是粤东,其次依序是粤北、珠三角和粤西。

2.2.2不同区域对养殖业技术的需求在对养殖业技术的需求中,粤东、粤西的需求量最多,且数量相近,其次依序是珠三角和粤北;在这些需求中,粤东、粤西地区的龙头企业带动较强,珠三角其次,粤北最弱;粤东的科研支持最强,其次依序是珠三角、粤西、粤北。

2.2.3不同区域对农业机械的技术需求在对农业机械的技术需求中,粤东地区表现出较大的需求量,其次依序是粤西、珠三角、粤北;在这些需求中,粤东的龙头企业带动最强,其次依序是粤西、珠三角、粤北;粤东地区的科研支持仍然为最强,其他3个区域无科研支持。

2.2.4不同区域对食品加工类技术的需求在对食品加工类技术需求中,粤东需求量最多,其次依序是粤西、珠三角、粤北;在这些需求中,粤东地区的龙头企业带动较强,其次依序是珠三角、粤西、粤北;粤东已有的科研支持最多,其次依序是粤西、粤北、珠三角。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迫切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一部农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农业科技进步史,尤其在当代,农业的竞争实质是农业科技的竞争[2]。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向农业领域的加速渗透,一方面,现代农业科学的学科分化正在加速,农业科技日益得到深入发展;另一方面,农业科技与其他学科不断融合,形成了许多新的学科交叉点和生长点,极大地拓宽了农业产业领域。与国内外先进科技水平相比,广东农业科技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存在着不小差距,例如科技创新机制欠完善、农业高新技术欠储备、产业关键技术欠突破、科技创新人才欠丰富和科技成果转化欠效率等[4],真正能运用到生产上的重大突破性科技成果还比较少,依靠科技创新增产的潜力仍很大。

3“十二五”时期广东优势现代农业技术需求的思考。

“十二五”时期,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必须紧紧围绕广东优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科技需求,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提高农业科技管理效能,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增强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支撑、推动和引领能力。

3.1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的调整。

为适应优势现代农业发展得新趋势,广东需要大力调整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广东省农村科技“十二五”规划已提出了“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技术体系、推进生物农业产业和低碳农业产业发展和提高农村科技服务水平、农业从业者素质和完善新农村建设和区域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五大重点任务[4]。此外,农业科技要向优势农业的龙头企业倾斜,例如水果产业的龙头企业达53家,但目前获得科技立项的仅16家(表2),应加强产学研项目中对农业龙头企业的资助力度。

3.2科技投入向重点区域倾斜。

广东省不同区域的优势农业各有特色,农业科技的投入应根据该地区的地方特色进行重点投入,使其特色农业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做大做强。而目前对一些地区的特色现代农业的科技投入明显不足,如粤西的种植业,粤西的养殖业,粤西的农业机械和珠三角的食品加工等。为了适应区域需求,广东省农村科技“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在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建设15个左右农业区域特点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培育3个以上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申报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培育和壮大200家以上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当地优势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4]。

3.3实现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方式的转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广东农业生产经营将发生更为显著的变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及方式的新变化,迫切需要根据不同主体的新需求,增强农业科技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目前,广东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仍然薄弱,导致科技供给传输不下去,生产需求反馈不上来,技术成果的示范推广缺乏工作依托。广东农业科技进步水平要上一个新台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十二五”期间上升到58%以上(目前是5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进一步提高[4]。为提升农业科技贡献率,一是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网的能力建设,提升乡镇和区域性农技推广部门的业务素质;另外,要以基层农技推广部门为主体,形成农民、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农技推广体系,促进农村科技推广工作的公益性与专业化,真正把农业科技服务送到田头。

3.4自主创新与集成应用相结合是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历史必然。

集成创新在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现代农业科学研究具有交叉融合的特性,有突破性的创新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交叉融合。既重视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大农业领域的原始创新和技术储备,又要注意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整合国内外优势科技资源,为广东所用,注重技术的组装集成,实现新的跨越和创新[4]。

当代青年研究论文篇十一

1.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动力。

笔者看到那些特别厌学的学生就感到痛心,他们似乎什么课都不想上,什么事情都不想做,什么活动都不愿意参加,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什么都缺乏热情。厌学的学生存在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懒。观察发现,厌学的学生其懒惰程度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懒得做家务,懒得做值日,懒得做操,懒得唱歌,懒得做作业,懒得听课,懒得思考,有的甚至懒得拿起笔、懒得打开课本、懒得在课本上把重点内容划一划。二是虚。现在的中学生,都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物质生活比较充裕,有的可以说很充裕,但精神生活比较空虚,有的可以说极端空虚。三是迷。一些学生价值观模糊不清,迷失了人生的正确方向,缺乏崇高的理想,缺乏远大的志向,缺乏高昂的志气,缺乏高雅的志趣,缺乏高尚的追求。正是这种“懒“”虚“”迷”,造成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动力淡化或弱化。要引导学生志存高远,就需要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动力,在改变学生的“懒”“虚”“迷”等方面狠下工夫。一要强化劳动教育,增强劳动意识,端正劳动态度,提高劳动能力,养成劳动习惯,彻底改变学生懒惰的毛病。二要强化精神培育。精神空虚需要精神生活去充实。如何充实精神生活?那就是引导学生去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缺乏真正的阅读,缺乏抓住理智和心灵的阅读,缺乏激发出对周围世界和自身的思索的阅读,缺乏迫使自己审视和细察复杂的人心和深思自己的命运和未来的阅读,是精神空虚的原因之一。”朱永新教授也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可见,没有真正的阅读,学生的心灵必定是一片沙漠,学生的精神必定空虚。强化精神培育,就要从强化学生的阅读开始。三要强化价值观教育。要借助思想品德课、主题班会、专题讲座,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促使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端正人生态度,树立人生理想,确立人生志向,明确学习目的,实现人生价值。

2.开展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感悟提升。

现在,有多少学校在扎扎实实地开展各种校内活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就是一些学校现状的生动写照。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一些本该开展的校内活动被取消,学生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除了作业还是作业,除了考试还是考试,本该快乐幸福的校园生活,变得枯燥乏味甚至苦不堪言。在这种情况下,何谈志存高远?现在的学生,有多少真正在从事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平时天天从家里走进学校,再从学校返回家中,除了应试,还是应试;双休日、节假日,不是在家学习,就是在家看电视、玩电脑,要么就是出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特长班。社会实践活动的欠缺,使他们欠缺了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欠缺了实际生活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欠缺了社会责任感,欠缺了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欠缺了生活的欢乐和动力,也就欠缺了人生的志向和目标。可见,学校应该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各种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体验,在活动中感悟提升,逐步使自己成为志存高远的人。

3.树立行为的标杆,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模仿力非常强的中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会更大。因此,引导学生志存高远,就需要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一是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用中华民族历史上那些为理想而奋斗的先进人物的事迹,教育和感染学生;二是通过革命传统教育,用革命前辈为真理、为正义、为自由、为解放而奋勇拼搏乃至英勇献身的事迹,激发学生的雄心壮志;三是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模范人物,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四是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为理想而辛勤工作的教师、为理想而勤奋学习的'学生的事例,为学生树立行为的标杆。

4.从身边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完成学习任务。

中学生往往存在学习浮躁、不踏实、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三分钟热度等毛病。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地完成学习任务。一是充分利用时间,不能把时间浪费在看电视、玩手机、上网玩游戏上面;二是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不能精力不集中,不能懒得思考、懒得合作、懒得举手;三是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完成作业,不能无缘无故不完成作业,不能轻视巩固练习的作用。

二、习如自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现在,许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被动地听课,被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被动地完成作业。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一是营造积极、主动学习的氛围,学生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就会逐渐主动起来;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自主制定学习计划,自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主处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三是对学生多鼓励、对表扬,使其产生一种自豪感、成就感,增强其主动学习的动力。

2.引导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

一些学生上课不喜欢思考,不喜欢回答问题,也不喜欢质疑,更不喜欢探究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积极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甚至是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有独特价值的问题;不迷信教师、不迷信教材,敢于挑战权威,敢于挑战现有结论,大胆进行质疑问难;善于运用创新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异想天开,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3.引导学生养成在规定时间学习的习惯。

有的中学生,习惯于小学的学习习惯,放学回家后,如果没有作业,也就不学习了;或者是很快写完作业了,也不学习了。这样做是不能适应初中的学习要求的,这就要求学生养成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的习惯,不管有没有作业,都要学习。如果有作业,就要完成作业,如果没有作业,要么复习,要么预习,不能让时间白白流失了。

4.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巩固的习惯。

知识是容易遗忘的,并且新学的知识更容易遗忘,而克服遗忘的最好办法就是及时复习巩固。一些学生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知识学过之后,就不去主动复习、巩固。结果,几天之后、一周之后,所学知识就忘记得差不多了。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巩固的习惯。这样做的一个前提是,各科教师要科学布置作业,尽量减少作业量,尽量为学生留出除了作业之外的复习巩固时间。否则,学生即使想复习巩固也没有时间。

5.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远远没有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也没有得到学生的重视。学生长期固守课本,死读书、读书死,结果是要么丧失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要么视野狭窄,见识短浅;要么继承有余,创新不足,难以成为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坚持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节假日更要坚持课外阅读。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特别是加强对学困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促使学生爱上课外阅读,逐渐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6.引导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

现在,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互联网日益普及,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搜集渠道。但是一些学生没有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即使有条件使用网络也懒得使用。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善于利用网络学习,利用网络搜集资料,利用网络保留资料。

7.引导学生养成遵守课堂常规的习惯。

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都有对学生的课堂常规要求。这些常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虽然是“常规”要求,但是许多学生也没有做到。例如,课前两分钟入静,即坐在座位上,保持安静状态,等待上课。但是一些学生就没有养成入静的习惯,不在自己的座位上,而是在教室里、走廊里大声喧哗、追逐打闹。再如,上课积极举手发言。一些学生要么不举手就发言,造成课堂秩序混乱;要么会也不举手,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还如,遵守课堂纪律,不交头接耳,不随便说话。总有那么一些学生,上课不专心,管不住自己的口,或窃窃私语,或大声说话,或左顾右盼。这就要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引导学生养成遵守课堂常规的习惯,对课堂常规常抓不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下去。如此,学生遵守课堂常规的习惯一定能养成。

8.引导学生养成制定目标、排除干扰的习惯。

成功的学习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坚定地执行目标。有的学生,学习没有计划,没有目标,整天东一头、西一头,要么该预习的内容忘了预习,要么该复习的内容没有及时复习,甚至该完成的作业都忘了完成;也有的学生,虽然制定了学习目标,但是一遇到干扰,例如迷恋电视、痴迷游戏等,就改变了甚至放弃了原来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养成制定目标、排除干扰的习惯,督促学生制定和执行目标,监督和检查学生目标完成情况,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意志力,提高学生排除学习干扰的能力。

9.引导学生养成接纳、欣赏教师的习惯。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会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而且还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特别是存在青春期逆反心理的学生,往往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和排斥心理,或对教师采取敬而远之的做法,不愿与教师交流,不愿与教师坦诚相见,对教师采取挑剔的眼光,更做不到欣赏教师。其结果是,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应该由教师帮助指点的问题得不到老师的指点,更不会因为欣赏教师而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力。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养成悦纳、欣赏教师的习惯,做到尊重和理解甚至是谅解教师,适应教师的教学特点和教学个性,欣赏教师的优点和特长,发现教师的可爱之处。

当代青年研究论文篇十二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一向重视诚实信用这一伦理标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沿袭下来的一个道德信条到了现代社会无论是中国,还是在日本,乃至其他欧美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将诚实信用这一道德准则进一步提升到民商立法中去,将诚实信用原则规定为民商法的一条基本原则,有的学者将其称为“帝王规则”、“吾临法域”,可见诚实信用原则之重要性。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市民社会必然的道德信条,必然关系着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法律系统对人性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它在当代法律中的作用呈不断加强的趋势,成为整个民法领域得“帝王条款”。现代民法阶段,诚实信用原则的诚信要求与自由裁量权定向统一,承认了法官的能动性,对发展和补充法律起了很大作用,还规定了任何人都必须诚信地行使权利并履行义务,标志着现在诚实信用原则的确立。一般条款说。2、双重功能说3、利益平衡说。4、语义说。法官适用诚实信用原则在实质是发展了现行法、成文法的局限性决定了补充性规则的存在,具有其合理性的同时也决定这些规则只能处于补充性的地位,法律应是真实的,白纸黑字,一清二楚,板上钉钉,确实无疑,不是无中生有,不能化有为无,也不是视而不见,可有可无,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法律的存在,法律与人们同在。法律是公从哲言,是一个最高大的信用,“吾必信,行必果”,必须贯彻执行。如果当事人不自觉执行,由国家强制执行。

诚信是法的立足之本,法无信不立,是法的题中之义,无信不成,是法力量之源,法无信无力。诚信是人与人的责任,是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世界发展的需要,让我们都诚实守信,让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关键词:诚实信用帝王规则利益平衡正义公平双重功能说。

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法律规则,同时也是我们贯彻党中央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一种具有道德内涵的法律规范。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一向重视诚实信用这一伦理标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沿袭下来的一个道德信条。到了现代社会无论是中国,还是在日本,乃至其他欧美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将诚实信用这一道德准则进一步提升到民商立法中去,将诚实信用原则规定为民商法的一条基本原则,有的学者将其称为“帝王规则”、“吾临法域”,可见诚实信用原则之重要性。如果说意思自治原则到私法自治原则是现代市场经济即市民社会对法治的最为深情的呼唤,意思自治原则是私法既民商法的灵魂,把广大商人和公民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挥得淋漓尽至的话,那么诚实信用原则与公序良俗便是意思自治原则的两支辅翼,这两项原则作为一种约束机制与意思自治原则的激活机制一张一弛,共同有机和谐地调节着市场经济生活。特别是对防止民事主体滥用意思自治原则来说,诚实信用原则更是功高无量。严格来说,公序良俗也是从诚实信用原则引申来的。诚实信用原则兼具有道德性规范和法律性规范的双重特点,虽然不是一项具体的制度,但作为一项抽象的原则,对于一切民事主体的一切民事行动发挥着制约作用。根据诚实信用原则,民事主体在实施民事行为时,应当讲究信用,严守诺言,不把自己利益的获得建立在损害国家,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基础上,应当在不损害国家、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什么是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做人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合同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合同法第6条“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市民社会必然的道德信条,必然关系着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法律系统对人性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它在当代法律中的作用呈不断加强的趋势,成为整个民法领域得“帝王条款”。诚实信用原则也因此成为当今世界具有特殊意义的法律问题。我国(中国大陆)诚实信用原则起步较晚,但在广泛借鉴世界各国研究的新成果上作出了一些必要和有益的准备,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诚实信用原则作为社会时代的代言人,司法机关的如意工具,起到了无法估量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也就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的现代状况及发展问题谈一谈我的看法。正如一切重要的法律概念一样,诚实信用原则在理论上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布莱克法律词典》解释,诚实信用即是怀有善意、诚实、公开、忠诚没有欺骗或欺诈,具有真实、实际,没有假装或伪装。

(一)诚信原则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早就出现了诚信一词,《商吾书.靳书》把诚信与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贞廉、仁义、非真、羞战并称为“六虱”。而诚信原则起源于罗马法的诚信契约和诚信诉讼中。大致经历了罗马法、近代民法和现代民法三个阶段。罗马法阶段体现了商品经济对法律的一般要求,当事人的诚实信用是履行契约的可靠保障。近代民法阶段,资产阶级基于法治国的思想,保留了对当事人的诚信要求,但剥夺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诚实信用原则被限制在债法的适用范围内,或规定为合同履行的基本准则,尽管如此,也为以后的立法奠定了基础。现代民法阶段,诚实信用原则的诚信要求与自由裁量权定向统一,承认了法官的能动性,对发展和补充法律起了很大作用,还规定了任何人都必须诚信地行使权利并履行义务,标志着现在诚实信用原则的确立。应该说,我国学界在对诚信原则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上无其争议,但缺乏像徐国栋先生那样对历史资料的完整系统的理性分析,从徐国栋先生《客观诚信与主观诚信的对立统一问题》、《以罗马为中心》、《诚实信用原则二题》二文可以发现,徐先生始终不断地从诚实信用原则的历史渊源中汲取养分,一方面用其来丰富现代诚信原则的内涵,另一方面亦为大家指出诚信原则未来之研究方向。对于法学家来说,历史并非简单的陈述,而应从历史中总结法之现象的发展规律及其深刻内涵,从而为其未来之发展指明方向,因此可以说,徐国栋先生之研究成果堪称国内之典范楷模。

关于诚信原则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四种学说,

1、一般条款说。该说认为诚信原则及外延不确定但具有强力的一般条款,其作为一般条款来指导当事人正确进行民事活动,来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以填补法律空白。

2、双重功能说。其认为,究其本质,诚实信用原则由于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合为一体,兼具有法律调节和道德调节的双重功能,使法律条文具有极大的弹性,法院因而享有较大的裁量权;能够据以排除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而直接调整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也就是说诚信原则具有法律调整和道德调整的双重功能。

3、利益平衡说。徐国栋先生认为,诚信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应当以善意心理状态从事民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在进行民事活动,履行民事义务时,既要维护各方面当事人的利益平衡,还要维护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那诚信原则谋求的是民事活动中当事人之间及当事人与社会之间利益的平衡。而这三方利益平衡的实现,有懒于人们以诚实之理善意的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并通过法官之公正的创造性的司法来最终加以维护。

4、语义说。其认为诚信原则是对民事活动参加者不进行任何欺诈,恪守信用的要求。亦有人认为还有“衡平说”,但我认为“衡平说”实际上只是“利益平衡说”,在司法领域的延伸,所谓诚信原则是掌握在法官手中的平衡法,只不过是说在司法中法官须依诚信原则,通过当事人之间以及当事人与社会之间利益的平衡来得出公正之判决。

我认为“语义说”我望文生义之嫌,并且只看到诚信原则对在民事活动的指导意义,而并未看到其对司法活动的巨大价值意义,从而将诚信原则的指导功能限制在了一个较窄的范围内。而“双重功能说”与“利益平衡说”是从不同角度对“一般条款说”的延伸性解释,“双重功能说”从功能的角度揭示了作为一般条款的诚信原则的内涵,而利益平衡说则是从作用机制(注即通过利益平衡来实现公平)的角度阐释诚信原则的内涵,因此我个人认为将诚信原则的内涵界定为“外延不确定的强制性一般条款”更佳。

(三)诚信原则的本质特征。

诚实信用原则适用的本质是,法官通过对诚实信用原则进行扩张性解释,并依其处理一些特殊案件,以实现个案处理结果公平,正义之目标,从而对法律进行实质性发展的能动性司法活动。之所以将其本质做以上定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是现代民法价值理念的体现,现代民法的理念价值----实质正义是历史的产物。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19世纪的近代民法基础的两个基本判断,即所谓的平等性和互换性已经丧失,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和对立[注1]造成当事人之间经济地位事实上的不平等,迫使立法者、司法者和学者必须面对现实,抛弃近代民法的形式主义。[注2]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20世纪之初立法者、司法者和学者所共同面对的难题,诚实信用原则就是在此社会经济背景下应孕而生的。其经过立法者、司法者和学者的不断挖掘,被予以重新解释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最终从近代民法中的契约原则上升为民法的基本原则,适应了历史的需要,可以说诚实信用原则是现代民法理念-----实质之义。逐渐取代近代民法概念形式主义过程中在民法立法模式上的重要体现之一。现代民法实质正义的理念的形成,促进诚实信用原则的确立,而诚实信用原则则全面贯穿了实质正义的精神。现代民法理念的形成与相应的立法的出现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互相促进,互为条件。贯彻实质正义精神的诚实信用原则,在客观上体现为两种利益关系的平衡,包括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以及当事人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平衡,即社会妥当性。法官适用诚实信用原则必须以这两点为价值目标,其本质体现为公平、正义。

第二,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首先是法官对法律进行解释的过程,社会生活条件在法官上涵盖范围的无限性以及其时间范围内的千变万化,与体现了认识水平与认识能力的成交,法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法律既不可能对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一切社会关系都予以明确规定,也不可能在时间上随时根据社会生活条件的变化致使成文法存在“不合目的性、不周延性、模糊性、滞后性”等局限性。为弥补成文法的不足,大多数成文法国家采取及时修改有关法律条文这一措施外,大都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一是明确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承认法官有造法之功能。二是立法者在法典中建立一些“框架”概念通过法官对这些“框架”概念来适用,以处理各种难以预料的社会现象。就目前我国的司法制度来看,我国法律并没有明确赋予法官享有自由裁量权,即法官通过司法活动直接进行的行为,没有得到法律的明确授权。我国弥补成文法的不足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法官对法律作出相应的解释并以调整相关的社会关系来实现的,因此对作为“框架概念”的典型代表之一的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首先是法官对诚实信用原则的解释过程。

第三,法官对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具有能动性,这是由于诚实信用原则作为弹性规则和强性补充规则[注3]的特点所决定的,立法者为弥补成文法的不足而建立起的“框架”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十分不明确.有学者认为诚实信用原则“乃属于白纸规定”、“无色透明”[注4],也就是说诚实信用原则的补充作用无所不在。只要在适用成文法的过程中出现漏洞与不足,诚实信用原则的补充作用就会被运用和体现。这也决定了诚实信用原则具有适用上的强制性,在民事活动中,其具体体现为:无论当事人是否约定,诚实信用原则都是约束双方当事权利义务的当然条款,使当事人不仅要承担约定的义务,而且必须承担这种强制的补充性义务,并且当事人也不得约定排除适用,即使约定排除,其效力也归于无效,从这个意义上讲,诚实信用原则是当事人进行任何民事活动时,所享有的民事权利的当然组成部分。法官在审理民事案件中,首先应尊重这种体现为民事权利的私权,并当然地适用作为私权表现形式的诚实信用原则,不须以当事人是否明确作出意思表示为标准,因此,法官对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具有能动性。

第四,法官适用诚实信用原则在实质是发展了现行法、成文法的局限性决定了补充性规则的存在,具有其合理性的同时也决定这些规则只能处于补充性的地位,这种补充地位是相对于其它现行法规而言的,这就决定了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只有当现行法律规定没有规定如何处理,或者依据现行法律规定处理,会造成当事人之间实质上的不公平或使社会利益遭受损害的情况下,法官才可以依据诚实信用原则,并依据某种价值观念,判断标准对其做出相应解释后,继而做出裁判。因此法官做出这种判决的实质依据是某种价值观念,判断标准,而不是已有的法律条文。而依据这些价值观念,判断标准所作出的审理结果,无疑是不可能依据其他已有法律条文所能达到的。总之,法官适用诚实信用原则,无论是在审理依据上还是在审理结果上都不同于适用其它现有的法律条文,并且在审理结果上应优先于现有法,否则有背于诚实信用原则的立法目的。

(四)诚实信用的本质属性。

诚实“政事之本”,用是诚实信用的本质属性,堪称法的泉。法律应是真理,法律即是真理,只有真理的东西才能大写为法律这就是所谓的“法者,正义至也”[《经法.君正》]法律作为真理,应真切地反映和体现社会关系的客观规律和内在要求,如实把它们翻译和表述为法律准则,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做是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创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他把精神关系的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如果一个立法者用自己的臆想来代替事物的本质,那么,我们就应该谴责他极端任性,法律是实事求是,实话实说,来不及半点虚伪和任性,错误不得产生权利,谬论不能成为法律。”

法律应是真实的,白纸黑字,一清二楚,板上钉钉,确实无疑,不是无中生有,不能化有为无,也不是视而不见,可有可无,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法律的存在,法律与人们同在。法律是公从哲言,是一个最高大的信用,“吾必信,行必果”,必须贯彻执行。如果当事人不自觉执行,由国家强制执行。法律是实实在在的,不是具文,并非儿戏,不可以身试法。法律应是诚信的,法律是天下的公器,应该公示公信。只有诚信的法律才能让人们信服,进而为人们所信仰,只有为人们所信仰的法律才能为人们所服从,法律如果不可能唤起人们对它的信仰,人们就不可能去普遍信从它,不能为人们普遍信从的法律已不再是法律了,这正如佰尔曼所指出的“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五)诚实信用的内容。

法律是由大量的法律条文构成的,这大量的法律条文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逻辑统一的,有其共同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诚实信用。诚实信用是法律的宗旨,许多法律都是为了保障诚实信用而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促使人们诚实信用,诚实信用是法律的源泉,如果人们都能诚实信用,那么法律就可以大大减少甚至不需要法律了,正是因为人们做不到,才需要设立各种法律规定加以防范,从这种角度看,诚实信用的不足或缺乏导致了法律的不断滋生和复杂,诚实信用是对法律的补救,许多法律都是对诚实信用的具体化,诚实信用是最高效力的法律,即所谓的“帝王条款”。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这些规定的目的核心就是保证法人是诚实信用之人,合乎这些规定的法人才是诚实信用之人,才能取信于人。诚想,如果不合法会被取缔谁还敢与之交易,人们是不会相信非法之人的,如果没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皮包公司”,怎么会有信用,信用来自财力,财力是信用的保障,“认钱不认人”没有财力就没有信用,如果没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查无此人,下落不明,无影无踪,谁还敢信?只有叫得出,看的见,找得着的人才有信用,如果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哪会有信用?能独立承担责任才有信用,不能自负其罪,推卸逃避责任,断无信用可言。

权利义务是法的核心,法律其实就是关于权利义务的规定。但这种规定只能是大致的不可能详尽无遗,加之情形繁杂,变化无常,不可预测,难以把握,因而法律无法一一规定。如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义务,股东与董事之间的权利义务,特别是经营者,董事的权利义务就能大致规定而无法具体规定,只能要求经营者董事做一个“善良家父”爱人如己,向对待自己的事情一样去对待别人的事情,尽心尽力而为,但这是一个无法考量的问题,也是一个无法有效监督的问题,因为别人无法钻到他的心里,即使钻进去了也难以探知他心里怎么想的,这是天不知,地不知,人不知只有他自知的事情,这是封闭的高度意思,自治的事情,只能有他自己去裁处,这是一种良心话、任凭良心办事,这种权利和义务能否最好的体现,就取决于当事人能否做到,诚实信用了。权利义务的依法实现是必要的,但又是不够的,依法实现犹如例行公事,例行他事一样,难免走形式,敷衍了事,远不如办理私事,处理己事那样高度认真,恪尽职守,谒尽全力,但于法无据法不可究,可见权利,义务要实现得尽量完善。就不仅是一个法律的问题了而且是一个道德问题,关键做到诚实信用,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强制实施的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其表现就是法律责任,无责就是无罚,无罚就是无法,责任制度是法律的重要内容,责任制度的核心是人的内心意思,法律要责其行从根本上说首先要服其心,只有当人们对自己行为从内心思想,深度自觉地自责、内疚、忏悔,从而真诚地,自主认错,悔改,赎罪补过时,当事人才能自觉、认同、主动承担、积极履行责任、不难看出,这一切其实正是本于诚实信用,如果人们都能一人做事一人当,自己对自己负责,并且勇于承担责任,也就做到诚实信用,那就解决了责任,没有什么责任问题了,遗憾的是在法律责任面前,并非人人都能诚实信用,更多的是逃避推卸责任,这给司法带来许多困难,要进行十分困难的调查推理,目的是探知当事人的主观意思,有无过错,以及过错程度,这是十分困难的,当探明当事人的主观意思后,司法机关以事实为根据,法律为准绳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这其实也是诚实信用。但由于种种复杂原因,有时难以探知案件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当事人的主观意思,从而无法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逃脱不道德的惩罚,诚实信用有其不可低估的作用,因为当事人欺骗别人容易,但欺骗自己难,当事人可以逃于天地间,但逃不出人的内心,心灵是人的最高主宰,人无法逃出其外,冥冥之中总有一种东西和力量在监视着他,“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它是悬在人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使人忐忑不安,惶惶不可终日,迟早会把当事人推上道德法庭加以审讯,这是神在惩罚。诚实信用是神在法律中的化身,是法律之身。诚实信用是法官手中的最后一张王牌,但也是法官必须遵从的第一条法律。诚实信用即是法官获得自由裁量权的护身符,但也是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紧箍咒。诚实信用贯通司法的全过程,优良的司法始于诚实信用终于诚实信用。诚实信用即是司法追求的目标,也是评价司法的尺度。

诚信是法的立足之本,法无信不立,是法的题中之义,无信不成,是法力量之源,法无信无力。诚信是人与人的责任,是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世界发展的需要,让我们都诚实守信,让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诚实信用与漏洞补充》、《民商法认丛》第二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出版。

2、《民法基本原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法学解释的方法》法律出版社。

5、《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诚实信用原则与漏洞补充》载于《民法学论丛》第二卷。

7、《诚实信用原则在新合同法中的地位及其适用的述评》载于《民商法论丛》第14卷。

9、参见《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论公平原则》载于《现代法学》。

11、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立法纲要》第一章。

12、《质疑“帝王条款”》载于《法学评论》。

13、《规则、原则、程序》载于《法学》。

当代青年研究论文篇十三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个体积极的心理体验和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人本主义的新思潮等为主要理论基础,重视个体积极品质的开发和积极心态的培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分析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来源、体系、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方面,以期更好地促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本论文是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编号hgjxhb111107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含义。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孟万金教授创立。该理念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整合并借鉴了西方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心理学、积极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理念。

孟万金教授认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防治各种心理问题,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来源。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理论来源就是近年逐渐兴起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martine.p.seligman)、谢尔顿(kennonn)和劳拉·金(lauraking)。他们认为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力量的科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生活、发展,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倡导要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待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以此激发个人所固有的积极力量,使每个人都能获得良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思想是对传统心理学的批判与修正。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来源是人本主义思潮及它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人性的积极面,马斯洛认为:如果一个人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者、神经病患者、精神脆弱者,那么他对人类的信心将会越来越小……,如果心理研究的关注点过多地集中于心理疾患的诊断与治疗,势必会忽略个体的积极特质、自我实现能力以及社会整体的发展。人本主义提出了一种积极的人的模式,人本主义强调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强调人的健康成长和积极发展,认为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成长倾向,即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可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为现代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联系我国实际情况,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来源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中庸”的修身思想、“性本善”的人性论思想、“中和”的人生态度、“预防”与“整体”的中医养生精髓,这些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奠基和重要依托。

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

(一)积极心理健康的教育对象。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关注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关注面较小;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对象不仅仅是有问题的学生,而是面向全体学生。

(二)积极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单一的修补功能,即重视研究如何解决出现的心理问题和困惑;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重视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强调调动学生的积极力量。

(三)积极心理健康的教育目的。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解决心理问题,消除心理障碍。即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是问题的消除,侧重矫正和治疗。但是如果学生没有形成积极认知和积极的品格,学生可能以后还会出现别的问题。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调动人的心理潜能和积极品质,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即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人的心理发展。

积极型与传统型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有区别,但是两者之间还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批判、继承与发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防患于未然,通常采取“提前预防”和“积极引导”去塑造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从而达到对心理问题预防的目标。当一旦出现心理问题,此时就需要对问题进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诊断干预了。

四、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系统。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校的其他工作、与社会、与家庭的关系不是分离或者毫无关系的,它们之间是一个融合的有机整体,系统中的因素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因此,要建立起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系统。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各方面丰富的资源,重新整合社会及家庭、学校等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要素,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学生﹑家庭和社区为载体,构建“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整合之路,形成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营造积极健康的大环境,组织系统中的各因素在共同的教育目标指引下,相互配合、补充和促进,共同培育学生的积极品格,共同打造和谐健康的育人环境。

(二)开展积极健康、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要积极组织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内容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兴趣,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重视学生潜能的发挥,可以开展如团体辅导、专题讲座、主题讨论、专家讲座、素质拓展训练、心理知识竞赛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科技服务、支农支教等。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增强适应社会和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形成积极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塑造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健康人格,培养健康向上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

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会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潜移默化的使人受到感悟和触动。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应该包含积极教育的因素,给学生以启迪和影响。校园环境要优美,使人心旷神怡,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体验美感、陶冶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形成积极人格。校园的精神文化要丰富,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优雅的气质和独立人格。

五、我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

(一)汇聚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我院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置于大教育环境中,通过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有机结合了各种教育要素,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和积极心理。

目前,我院心理健康中心在学生入学时,为每名学生建立个人档案,档案包括家庭联系方式、个人家庭情况及支持系统等。心理健康中心的老师每月都会与各科教师及辅导员老师进行沟通,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制定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教学模式,面对全体和个别学生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学科渗透、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积极与学生家长、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进行沟通。这些举措更新了广大师生、家长的教育观念,促进了学校心理工作的长足进步,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二)努力探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我院教师自以来,努力探索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教师注重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同时也以积极的心理教育和影响学生。教学过程中,较多使用平等的、积极的、尊重的词汇,鼓励信任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力量,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学生潜能的开发,强调学生的积极情绪和体验,使学生能以自信和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和自己的生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体现在,我院师生关系融洽,教学效果良好,师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同时,我院学生就业率较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优秀品质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各种技能大赛、艺术展演获奖次数较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