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村级三风示范点申请书怎么写 村级三风示范点申请书怎么写啊(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15:12:47 页码:12
村级三风示范点申请书怎么写 村级三风示范点申请书怎么写啊(9篇)
2023-01-11 15:12:47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村级三风示范点申请书怎么写一

今年,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镇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安排部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目标责任书,以“为民、务实、清廉”为总要求。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坚持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狠抓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我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根据镇纪委工作安排,及时召开了村两委班子会议,对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了具体安排,由村书记负总责, 村副书记具体抓。根据责任书的求制定了工作计划,召开班子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正建设工作。

《陶乐镇机关干部及村(居)干部工作管理制度》等八项制度。

村务公开监督小组负责督促、检查村务公开是否及时,内容是否真实全面,程序是否符合要求。坚持把重大问题交给群众,充分吸取群众的意见,进一步推动我村党风廉政建设。

为了进一步疏通信访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反映的问题,化解矛盾,消除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建立了村镇协调配合解决群众信访问题的机制,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做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

全面推进村务公开制度,提高办事透明度。对涉及村民的所有公务活动全部公开,如: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人员的审批,发放,计划生育办事程序等,公开各项工作的办事程序、依据、时限、结果、投诉渠道等,全面接受居民群众监督,取得了良好效果。坚决落实“收支两条线”制度,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及时对资金使用进行清查,堵塞漏洞,防止违规现象发生。继续坚持经费审批制度,凡大额资金支出,必须由村理财小组研究经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后方可支出。此项制度的实施,规范了村经费开支审批原则,加强了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总之,今年,村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正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党风廉正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村各项事业有序开展,但离上级的 2 要求和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弥补不足,加强学习,落实党风廉正建设工作的各项任务,确保村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扩展阅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意义

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党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党章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工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关系党的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党风建设的任务越是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抓党风建设,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党的基层组织纪检机关作为协助基层党组织的职能机关,必须明确加强党风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形象代表和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直接影响到群众对党的认识、评价和信任。实践反复证明,有了好的路线、方针、政策,还必须有好的党风,才能推进党的事业不断前进。我们党在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良好形象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成为领导革命事业的坚强核心。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把优良作风贯穿在执政实践中,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始终保持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作风有了新的发展和内容,形成了立足国情、面向世界、锐意改革、致力发展,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的新作风,带领全国人民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必须看到,党 3 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也存在不适应形式、不符合人民意愿,甚至背离党的性质和宗旨以及共产党人理想道德准则的突出问题。一些地方的工作长期搞不上去,经济发展缓慢,社会问题突出,突发性群众事件时有发生,党群干部关系紧张,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里的领导干部在作风方面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政权的巩固,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前途。大量事实说明,决不可小看党风问题,必须从事关推进改革、保持稳定、促进发展的高度认识党风问题,把党风建设作为加强党的建设一个重要问题来抓。

古人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在中国历史上,得民心兴邦、失民心亡国的例子很多。在决定政权存亡的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心。不少亡国之君的教训就在于得天下之后就骄横起来,不仅穷极奢华,而且欺压百姓,最终失掉民心。当今世界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下台,尽管各自原因很复杂,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党脱离了群众,丧失了民心。对这些历史和现实教训,我们一定要明鉴。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在取得政权以后,不管时代怎样变化,形势和任务多么不同,我们党都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人民群众会保持血肉联系。有了这一条,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衷心拥护。我们党的奋斗历史证明,人心所向是决定党的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定要珍惜这个基础,巩固这个基础,扩大这个基础,这是我们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党长期执政,地位变了,权利大了,有些党员、干部受到各种消极因素的侵蚀,抵御不住各种诱惑,不是用手中的权利为人 4 民服务,而是用来谋求私利,想方设法维护和扩大既得利益,甚至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这些与党的性质和宗旨根本对立的行为,必然为人民群众所不满,被人民群众所唾弃。这种情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决不可麻木不仁,掉以轻心。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是否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信任和支持,就一定会失败,一定会垮台,一定会亡国,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近年来,我们党在加强党与人民群众联系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一些党员干部中间存在的背离党的性质和宗旨、不符合人民利益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歪风屡禁不止。如果不下决心解决这些问题,就会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而脱离群众和脱离实际就会严重影响人心向背,影响群众的信任,这对执政党来说是极其危险的。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关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要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出发来关心党的作风建设,每个党员首先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树立好的作风而不懈努力。

党风问题并不是孤立的问题。党的作风是党的思想理论、政治倾向、整体素质、组织纪律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和反映。党的作风状态,直接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情况,人民群众也往往根据党风的状况对党作出评价和评判,尤其是在执政的条件下,形成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各种因素中,党风属于核心地 5 位。党风对民风起着引导、制约和决定的作用。党是全社会的表率,党风决定民风,党风好社会风气就好,党风不好社会风气也会受影响。党风不好,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严重,就会在群众中造成很坏的影响,是社会道德水平下降,以至败坏社会风气。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提高全民素质,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党必须在党风建设方面起表率作用。这是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总而言之,党风是党的形象,关系着人心向背。执政党的党风,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所以,我们一定要抓好党风建设,并且,必须要明确加强党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今日热点文章推荐 [党风廉政建设]国土局党风廉政建设问题整改方案(2014年11月2日)[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局党风廉政建设主要问题整改汇报(2014年11月2日)[党风廉政建设]乡镇党风廉政建设问题整改工作总结(2014年11月2日)[党风廉政建设]公安局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整改方案(2014年11月2日)[党风廉政建设]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整改方案(2014年11月2日)[党风廉政建设]乡镇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汇报(2014年11月2日)[党风廉政建设]社区2014年党风廉政建设汇报(2014年11月2日)[党风廉政建设]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2014年11月2日)

关键词搜索:村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您还可以返回 党风廉政建设 栏目浏览更多相关范文。

6 (2014年11月2日 责任编辑:ly736543811)

村级三风示范点申请书怎么写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xx]25号)、《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20xx年)》和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xx]8号)、《湖南省农村扶贫开发实施纲要(20xx—20xx年)》,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转变扶贫开发方式,提高扶贫开发精准度,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扶贫攻坚合力,全力推进全市扶贫攻坚,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特制定《xx市实施精准扶贫五年规划(20xx-20xx年)》。

一、基本情况

全市共有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分别是新田县、江华瑶族自治县、宁远县、双牌县、江永县,其中新田、江华两县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宁远、双牌、江永为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五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属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三类县。目前,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对口扶贫新田县,中南大学、省高院对口扶贫江华县,省工商局、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对口扶贫宁远县,省林业厅对口扶贫双牌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人防办对口扶贫江永县。其余6个县区和金洞、回龙圩两个管理区以及x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扶贫开发工作面上扶持县、区(管理区)。“”期间,省扶贫办批复我市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441个,其中国定贫困村84个,全部在五个国家或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定贫困村298个,其中重点县231个、面上县126个;市定贫困村59个,全部在面上县区。20xx年6月,省委、省政府启动少数民族地区高寒山区脱贫解困工作,省扶贫办、省财政厅批复我市高寒山区村57个,其中江华50个、江永7个。根据省扶贫办测算到我市的贫困人口,20xx年底,我市共有农村贫困人口688909人(含扶贫对象户、扶贫低保户、低保户、五保户四类),为全省(640万)的10.76%,贫困发生率为14.8%。其中,五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共380377人,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55.21%,其它面上县区308532人,占44.79%。

当前,全市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南岭山区,即新田、江华、宁远、双牌、江永、蓝山、道县、东安等8县和金洞、回龙圩2个管理区。这8县2区总人口403.26万人,总面积17188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76.7%,共有贫困人口529711人,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76.89%。南岭山区区域内的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少数民族聚居区、高寒山区、岩石裸露区、水淹移民区、旱涝灾害多发区,自然条件恶劣,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脆弱,返贫现象突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程度低。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滞后,群众就医难、就学难、住房难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一区域是全市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和革命老区,贫困与民族发展问题相互交织,是新阶段全市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全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扶贫到村,规划到户,整合资源,合力攻坚”的基本要求,以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贫困村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全面小康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部门主帮、群众主体、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扶贫模式,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全市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市、县区(管理区)、乡镇(场)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扶贫攻坚负总责,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政策,制定本辖区扶贫开发实施规划和年度计划,把扶贫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综合考核评价制和责任追究制,组织实施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

2.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以安居、乐业、有保障为重点,突出解决贫困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保障好农村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改善生存条件。

3.部门协作,合力攻坚。按照中办发[20xx]25号、湘办发[20xx]08号文件的要求,各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充分履行扶贫工作职能,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倾斜,努力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形成扶贫开发合力。

4.创新思路,精准扶贫。将贫困人口作为主要对象,摸清底数,精准识别按照“一户一卡、一村一册、一乡一簿、一县一(档案)库”的要求,,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逐户分析致贫原因、制定脱贫规划、落实帮扶责任,构建全市贫困人口精细化管理系统。

5.落实责任,强化保障。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攻坚责任制,制定和完善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将扶贫工作成就作为党委、政府领导和相关责任部门领导年度政绩考核、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严格按照中办发[20xx]25号、湘办发[20xx]8号文件要求,以改革贫困县考核机制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干部驻村帮扶机制,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创新社会参与机制,以新的机制保障扶贫开发工作各方力量和资金投入,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集中在扶贫开发上。

6.注重实效,遏制返贫。深入实施产业扶贫,扶持发展增收产业,建立持续稳定的贫困农民增收机制。改善贫困地区教育、医疗、文化、住房等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竭力防止出现“脱贫快、返贫也快”的现象。

三、基本思路、总体目标与范围步骤

(一)基本思路

以贯彻落实中办发[20xx]25号)、湘办发[20xx]8号文件为契机,全面落实“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内源扶贫”的战略思想和各项政策措施,围绕实现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这个“两不愁、三保障、一个高于、一个接近、一个扭转”的总体目标,以五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全市441个贫困村、57个高寒山区村(其中8个是国定贫困村、11个是省定贫困村)以及省新确定的“十三五”贫困村为重点扶持区域,以“市县领导联村指导、市县(直)单位联村帮扶、工商企业联村援助、机关企业党员干部包户脱贫解困”的“三联一包”为主要形式,坚持贫困人口识别到人、脱贫规划制定到户、项目资金安排到户、帮扶责任落实到人,力争全市扶贫开发工作 “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突破”。

(二)总体目标

通过解决贫困地区突出困难和问题,实现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大改善,公共服务保障大提升,特色优势产业大发展,农民收入稳定增加,贫困程度明显缓解。到20xx年末,全市69万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幅度高于全市平均增长幅度,达到20%以上;全市贫困发生率由20xx年的14.8%降至3%以内,五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发生率下降至4%以内;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贫困人口的自我脱贫能力大幅提升。

(三)实施范围与步骤

1. 实施范围:本五年规划实施范围覆盖xx市所有贫困村、高寒山区村以及深度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其中产业开发扶贫覆盖所有贫困人口;整村推进与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为84个国定贫困村、57个高寒山区村、298个省定贫困村和59个市定贫困村,以及省新确定的贫困村,覆盖贫困人口688909人。

2.实施步骤:xx市实施精准扶贫五年规划时间跨度从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20xx年完成总任务量20%以上,20xx-20xx年完成总任务量60%以上,20xx-20xx年完成剩余全部任务,鼓励有条件地区率先完成任务。

准备阶段:20xx年1月-10月,主要任务是准确识别贫困人口、建立贫困人口精细化管理系统。20xx年度:重点完成贫困较为严重的111个国定贫困村、高寒山区贫困村、省定贫困村的建设项目和脱贫任务,共带动脱贫人口约13万人,年末组织考核验收。

20xx年度:重点完成99个国定贫困村、高寒山区村、省定贫困村的建设项目和脱贫任务,共带动脱贫人口约13万人,年末组织考核验收。

20xx年度:完成90个国定贫困村、省定贫困村建设项目,共带动脱贫人口约13万人,年末组织三年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验收。

20xx年度:完成85个国定贫困村、省定贫困村建设项目,共带动脱贫人口约13万人,年末组织考核验收。

20xx年度:完成剩余85个国定贫困村、省定贫困村的建设项目,五年共带动65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年末组织五年规划实施验收。

四、工作任务与职责

根据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战略部署,结合我市贫困现状,将扶贫工作的重心下沉到村、到户,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针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综合考虑区域特色、贫困程度、扶贫缓急、承受能力等要素,整合力量,明确任务与职责,组织实施十一项到户到人工作。

(一)对象识别到人。

对全市农村扶贫对象开展全面调查摸底,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深入分析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脱贫目标,并实行动态管理,为开展直接帮扶提供依据,解决扶贫到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扶贫办、民政局、各县区政府。列在首位的为牵头单位,其他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参与,下同)

1、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根据省确定到县区的贫困人口规模,严格扶贫对象标准,规范识别程序,按照“户主申请、村民小组提名、村民代表评议和票决、村委会审查、乡镇政府审核、县扶贫办复核、县人民政府审批”的程序,把全市688909人逐一识别出来,造册登记,录入全国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对识别出来的扶贫对象,做到一户一卡、一村一册、一乡一簿、一县一库(档案资料库),着力构建全市贫困人口精细化管理系统。

2、因户施策,帮扶到人。依据贫困人口精细化管理系统,逐一分析致贫原因,逐户制定脱贫发展计划,因户施策,分类指导,实行差异化的扶持措施,“量身定做”帮扶项目。

(二)生活保障到户。

着力解决贫困村深度贫困户和因病因灾致贫户的基本生存问题,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使贫困村中的贫困户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对因病因灾致贫或返贫对象实施特殊救助,有效解决低收入群众的突发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

1、建立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体系。把识别出来的贫困人口作为确定农村低保对象的必备条件之一,对其中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依程序纳入农村低保范围,以维持其基本生存。( 民政局、扶贫办)

2、探索贫困户特殊救助措施。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对患病的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及时予以医疗救助。对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性困难的家庭,给予临时救助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改善农村残疾人口的居住、托养等困难,不断提高农村残疾人口的生活水平。多方筹措资金资助贫困村低保对象、五保对象、重度残疾人等缴费困难的群体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民政局、卫生局)

(三)就学保障到人。

按照勤俭办学的原则,把满足基本需要放在首位,同时围绕集中办学和规模办学的思路,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保证贫困山区适龄儿童有学上、能上学、就近上学。到20xx年末,基本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布局合理,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贫困地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75%。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完善,教育培训就业衔接紧密。基本健全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确保没有一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促进教育资源向贫困农村倾斜,开展名校长、名教师培育和名校托管贫困地区中小学、名师下乡支教活动,基础教育办学质量有较大提升。(教育局、发改委、财政局、扶贫办、人社局)

1、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有计划、分步骤地对现有1340个村小(教学点)的办学条件进行改善。20xx年改善现有10%的村小(教学点)办学条件,20xx年改善现有20%的村小(教学点)办学条件, 20xx年改善现有50%的村小(教学点)办学条件,20xx年改善现有70%的村小(教学点)办学条件,20xx年全面改善村小(教学点)办学条件。加快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支持人口较多的建制村建设村级幼儿园,20xx年末,每个乡镇建成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

2、实施贫困学生就学补助。政府出资,按一定比例对贫困家庭学生就读高中给予补助,就读中、高等职业学校的,在国家给予补助的基础上,按规定纳入扶贫雨露计划给予补助。就读大专、本科以上学校的给予助学奖励。

(四)就医保障到人。

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促进贫困人口更加均等地获得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逐步解决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到20xx年末,每个建制乡镇有全科医生,每个行政村有卫生室、有合格医生,贫困人口新农合参保率达到100%。

1、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继续稳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覆盖面,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财政补助标准,调整和完善统筹补偿方案,扩大受益面,提高保障水平,使参合贫困人口得到更多实惠。到20xx年末,通过精准识别出来的全市贫困人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以上。(卫生局)

2、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贫困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将危房多、条件差、不达村的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作为优先扶持的建设重点,实施贫困村卫生室改扩建计划,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县级医院与基层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加大乡村医生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引进、培训乡村合格医生,鼓励市、县医务人员到贫困村开展诊疗服务、临床教学、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帮扶活动。积极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重大疾病、传染性疾病和地方病的防治,重点突出解决严重威胁妇女儿童健康的突出问题,有效降低贫困地区妇女儿童死亡率和患病率。加强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结合农村污染源治理,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提高贫困群众健康素养水平。到20xx年末,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健全,每个乡镇建好1所卫生院,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每个行政村建有达村的村卫生室。(卫生局、发改委、财政局)

(五)就业培训到人。

根据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举办多样化贫困农户劳动力转移培训,不断开拓新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引导贫困地区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整合全市的培训资源,组织开展定期的技能培训,增加贫困群众就业能力,逐步解决贫困地区农民的转移就业问题。到20xx年底,实现每个贫困农户至少有一名劳动力掌握1-2门实用技术。

1、抓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0xx-20xx年,全市计划开展各类扶贫科技和实用技术培训1000期10万人次,通过培训,使全市每个贫困户均能掌握1-2门种植或养殖实用技术,为贫困农民从事种养殖提供技术支撑。五年计划开展创业培训500期120xx人,争取全市所有有创业意愿的贫困户均能享受创业培训。(农业局、人社局、林业局、畜牧水产局、农机局、商务局、移民局)

2、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每年以尊重农民意愿和农民直接受益为前提,以市场运作为基础,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为目标,有计划地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培训,以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到20xx年,累计引导性培训10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5万人次,进城农民工培训7万人次。(人社局、商务局、移民局、农业局、林业局、畜牧水产局、农机局)

3、实施“雨露计划”培训。帮助贫困户“两后生”到培训学校参加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五年完成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助学15000人。(扶贫办、教育局)

(六)住房保障到户。

以“改善和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和住房安全问题”为落脚点,重点关注“住房最危险,经济最困难”农户,解决贫困农户无住房、住房不安全等问题。

1、解决无房贫困户基本住房问题。坚持自愿原则,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重点帮扶与一般帮扶同步推进。通过精准识别出来的农村贫困人口,对基本无投劳能力和自筹能力的危房特困农户,包括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及赤贫农户、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重点帮扶,优先考虑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特困农户、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和伤残军人家庭,每年重点帮扶户数不得少于当地农村危房改造总户数的25%,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伤残军人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占农村危房改造帮扶对象总数不低于40%。(住建局、发改委、财政局)

2、解决d级危房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各地方政府成立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按照标准核准危房,完成辖区所有d级危房入户调查工作,并张榜公示,分年度对d级危房贫困农户住房进行全面改造,切实保障农户住房安全。实施“百村示范、千村联动、万户安居”工程,重点抓好整村推进村贫困农户解决安居问题。通过精准识别纳入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中的贫困人口,居住房屋为d级危房的,依照程序审核公示后,中央、省、县三级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给予每户4万元补助,不足部分由扶贫、移民等部门依据各自政策另行予以补助,全部补助总额不得超过建房成本。各县区住建、扶贫、移民等部门要加强衔接,整合落实相关政策、资金和项目,切实解决好d级危房贫困农户住房安全问题。(房产局、住建局、发改委、财政局、移民局、扶贫办)

3、整合资源支持异地移民搬迁。整合发改、移民、国土、农开资金,结合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安置方式,探索实施不具备生存条件或脱贫成本过高的贫困村农户或散居户向相对集中的村寨就地或异地移民搬迁,确保其正常生产生活。(财政局、发改委、住建局、国土局、移民局、扶贫办)

(七)安全饮水到户。

全力推进《饮水安全工程“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加大建设资金投入,按照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等指标衡量,详细规划和统一部署安全饮水到户工程,优先安排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贫困群众有可靠、安全、方便、达标的饮用水,基本解决贫困村中尚存的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计划到20xx年末,解决贫困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8万人,其中20xx至20xx年解决10万人,剩余18万人争取纳入“十三五” 规划,于20xx-20xx年解决。预算五年总投资14000万元。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结合各县区实际,按照“”规划中确定的100%乡镇驻地通自来水、80%行政村通自来水的目标,确定全市供水布局及思路。坚持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建管并重,让贫困群众喝上放心水。20xx年计划投资3000万元,兴建集中供水工程30处,解决1.5万户共6万人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20xx年计划投资20xx万元,兴建集中供水工程20处,解决1万户共4万人贫困人口饮水不安问题。20xx-20xx年计划投资9000万元,兴建集中供水工程 90处,解决4.5万户18万人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水利局、发改委、卫生局、移民局)

(八)道路畅通到户。

按照《xx市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村镇行政区调整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公路建设支持力度。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和中小危桥改造,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不断完善路网结构,提高技术等级,保障群众安全便捷出行。20xx年,提高贫困地区县城通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比例,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基本解决贫困地区路不通、车难行等问题。到20xx年实现所有适宜通公路的建制村通公路,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制村客运班线通达率达到80%以上。(交通局、发改委、财政局、扶贫办)

(九)产业扶持到户。

以效益为核心,依托各地资源禀赋,通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大户带动,积极扶持发展贫困地区增收产业。按照“财政扶贫资金70%用于产业开发,产业开发资金70%直接扶持到农户”的总体要求,探索发展土地入股、委托帮扶等形式,健全企业与贫困农户联结机制,提高产业扶持效应,扩大覆盖面。到20xx年,全市441个贫困村、57个高寒山区村均形成一定规模、具有特色的产业,实现贫困县有龙头企业、贫困村有增收产业、贫困户有增收项目的格局,促进和带动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1、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突出效益和特色,按照建基地、扶龙头、育品牌、联农户的思路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重点扶持发展优质水果、烤烟、食用菌、蔬菜、药材、茶叶、油茶、楠竹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努力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布局。加快现有产业基地的更新改造,整合资金,完善产业基地的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改善生产设施条件。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支持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加强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能力。对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优先扶持。健全企业与贫困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的登记和有序流转,在坚持依法自愿的前提下,引导贫困农户在承包期内有偿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转让土地使用权,或者以使用权入股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企共赢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融资平台建设,探索撬动金融业、保险业参与产业扶贫方式,通过扶贫小额贴息贷款、农产品参与商业保险等方式,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提高风险保障程度。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筛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品牌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支持龙头企业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国际质量控制体系认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创新农产品产销模式,开拓产销渠道,积极实施“农超对接”、“农餐对接”,支持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冷链物流,加快实现生产与流通的高效衔接。(农业局、畜牧水产局、林业局、发改委、科技局、供销联社、农机局、扶贫办)

2、积极探索发展贫困村特色旅游项目建设。充分挖掘舜文化、柳文化、瑶文化、理学文化、女书文化等特色文化和良好的森林生态以及古村古镇古民居等旅游资源,积极引导有条件的贫困村依托当地生态和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产业。通过争取上级资金、招商引资、合资、集资、入股等多种投资方式保障扶贫特色旅游项目的开发实施,五年共扶持50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发改委、旅游局、文化局、环保局、农业局、林业局、扶贫办)

(十)农村电力保障到户。

全面实施农网改造升级项目,提高贫困村用电保障。20xx年实施281个村的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其中改造125个、完善156个;20xx年实施268个村的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到20xx年末,所有贫困村全部实施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到20xx年末,100%行政村、98%以上自然村生产生活用电得到保障。(电力公司、发改委、财政局、水利局)

(十一)文化信息保障到人。

加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和数字信息建设。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到20xx年,基本建设以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为主干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到20xx年,实现行政村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全覆盖。采取购置、捐赠和争取上级文化建设项目等多种形式,不断补充文化站、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的图书资料,解决农村藏书陈旧、新书数量少、群众看书难等问题,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现有设施,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每个村至少确定一名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的信息员。统筹有线电视、直播卫星、地面数字等多种形式,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到20xx年末,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推进贫困村接通国家标准互联网,努力消除“数字鸿沟”带来的差距。到20xx年末,已通电的贫困村,基本实现通宽带。(文广新局、发改委、财政局、经信委、农业局、科技局、教育局、广播电视台)

五、组织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落实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为五年扶贫规划实施第一责任人,各县区、管理区政府是五年规划的责任主体。各县区、管理区要把五年扶贫规划作为“一把手”工程,抓住重点,抓出成效。

二是明确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具体抓。充分发挥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领导和组织协调作用,及时研究提出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审定有关重大问题,制定相关资金筹措和计划安排方案,根据部门职责把扶贫开发任务分解到各成员单位,强化项目监督检查和工作考核。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调度规划实施进度,研究和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重大问题;每年召开一次专题扶贫工作会议,总结部署和考核扶贫工作。

三是明确相关责任部门既是责任单位,更是落实单位。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是落实五年扶贫规划的牵头机构,市、县扶贫部门为综合协调部门。各部门要根据各自责任,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工作,明确分管领导,把五年扶贫规划明确的任务和重点项目优先安排,并加快实施。加强与县区和相关部门的沟通衔接,争取贫困村项目提前实施。

(二)加大资金有效投入。

一是稳定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xx-20xx年)》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扶贫开发任务要求,市、县两级财政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全面落实国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规定,优先确保扶贫资金的投入,并逐年加大投入规模,切实加大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以20xx年财政安排的专项扶贫资金为基数,每年投入的县、村级财政扶贫资金增长速度不低于市、县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二是有效整合各类资金。投向农村的资金都要按现行投资渠道,县为单位,整合投入,重点突出441个贫困村和57个高寒山区村及深度贫困村。各行业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的对口项目资金,各部门年度资金要优先安排到贫困村。对口帮扶资金全部投入441个重点村的项目。加强资金整合,充分发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贫贴息贷款、涉农资金的整体作用,并最大限度将行业和社会资金实现有效整合,发挥最大效益。

三是创新财税、金融扶贫模式。认真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关于财政增投和税收减免措施,创新金融服务机制,加大对涉农金融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提高贫困村的金融服务覆盖率,加强涉农企业、贫困农户与信贷金融部门的衔接沟通;放宽信贷准入,探索信用、联保、担保等多种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加大财政贴息力度,用财政贴息资金带动更多的金融资金投入扶贫开发;探索搭建政府主导下的扶贫融资平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形成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扶贫开发融资体制;积极探索扶贫资金与信贷资金配套使用办法,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金融、企业、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构建扶贫办牵头,金融办、财政、税收等部门积极参与配合的金融扶贫工作模式,积极稳妥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四是保障扶贫工作经费投入。各级财政要保障工作经费投入,确保规划正常有序实施。按照省里要求,各县区、管理区按照20xx年识别的贫困人口7-10元的补助标准保障扶贫工作经费落实到位。

(三)完善扶贫攻坚机制。

一是落实“三联一包”机制,强化落实机关企业党员干部包户脱贫解困,进一步落实帮扶到户要求。市级领导、市直单位继续联系贫困村,机关企业党员干部联系贫困村“有劳动力、有致富愿望、缺资金、缺技术”的特别贫困户包户脱贫解困。突出抓好建设扶贫工作,健全干部驻村工作机制,确保每个国定、省定贫困村和高寒山区村,以及各地确认的深度贫困村都有一个帮扶规划,有一个驻村帮扶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有一套考核奖惩机制,真正意义上落实“工作到村、责任到人”的工作要求。

二是建立精准扶贫机制。突出精准识别和分类指导,依据国家制定的扶贫对象识别办法,对贫困群众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精确识别,建立贫困农户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实行“动态管理”。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落实产业项目帮扶措施,做到“扶贫一户一策”。

三是创新多元化投入机制。改进扶贫方法,丰富扶贫主体,促进扶贫工作单一由政府负责向政府补助、社会捐助、部门帮助和农民自助相结合的全社会多元化投入转变。以政府为主导,把扶贫开发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总体规划;加大行业扶贫力度,通过整合部门资源,形成扶贫攻坚强大合力;深入推进“光彩事业”、“爱心包裹”、“同心工程”等社会扶贫工作,鼓励和动员社会组织、个人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开发;鼓励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等群众组织、海外华人华侨参与扶贫。形成专项扶贫开发推动、行业扶贫有序进行、社会各界力量支持“三位一体”大扶贫工作格局。

(四)严格考核奖惩制度。

一是加大考核力度。制订《xx市扶贫开发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大幅提高扶贫开发工作在目标管理考核中的占比。将扶贫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综合绩效考核内容。市、县政府每年签订目标责任书、组织一次目标责任考核;各级党委政府督查室和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本级各单位各地区的责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重点督查和不定期抽查。

二是严格奖惩措施。鼓励加快脱贫步伐,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由市委组织部、市委政研室与扶贫办制定对贫困县的具体考核办法,对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县区及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扶贫部门给予通报表彰和奖励;对年度任务完成情况不好的部门和县市区,给予通报批评,并对单位一把手进行诫勉谈话,与任务目标差距较大地区和部门主要领导要进行批评问责。对年度任务完成好的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评先评优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在扶贫攻坚战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在提拔使用时优先考虑,对完不成任务的个人取消年度评优资格,并不得交流、提拔重用。

(五)加强扶贫队伍建设。

进一步抓好扶贫开发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正、讲奉献、能攻坚的扶贫开发队伍。加大扶贫干部的培训力度,每年有计划地组织选派扶贫干部学习研修、挂职锻炼;明确县区、管理区扶贫开发办公室机构编制,三、四类扶贫工作重点乡镇建立乡镇扶贫工作站,配齐配强人员队伍,改善工作条件。

村级三风示范点申请书怎么写三

  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是村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我村各项事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为进一步壮大村级产业,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强基层实力活力,提升我村为民办实事的能力,现结合我村实际,特制定2020年村集体经济发展计划

    一、基本村情

x村位于l县西南部,距县城9公里,东接x村,西接c镇和q县,南邻t乡,北界t乡,龙小公路、桃江河水穿境而过。全村共有*个村小组,*户*人,设党支部*个,正式党员*名,预备党员*名。辖区面积*平方千米,其中山地面积*平方千米,耕地面积*平方千米。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为脐橙、山场、蔬菜种植以及外出务工,是一个典型的以脐橙产业链经济为主干,辅以大棚蔬菜、葡萄、玉米、西瓜等产业的农业村。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万元。

    二、发展目标

坚持“村级主导、市场主体,因地制宜、示范带动、整体联动”的原则,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形式,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逐步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量增长、质量提高、实力增强,增强村级组织服务功能。确保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3.6万元以上。

    三、发展思路

在水资源和土资源上做文章,推动资源变资产,把资产变资金。引进民资,将\\山泉水源激活利用,投资发展开发山泉饮用项目。通过一段时间的资本积累,再将资金投入垂钓休闲项目中,推进村集体经济保值增值。做好已流转土地的管理,服务好本村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充分发挥土地资源效益。

    四、发展措施

1.突出异地置业。x村在百村创业园购置的*平方米店面以*元/平方米的价格签订了出租合同,每月可增加收入*元,2020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4.5万元。

2.资源开发增收。流转了*多亩土地,围绕调优结构、提高效益目标,引进了十多户种植大户,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基地、玫瑰种植、特色果蔬种植和龙虾、泥鳅养殖等特色规模产业,通过转租发包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万元以上。发展脐橙种植,盘活本地山场*亩,提高脐橙生产技术,优化品种结构,通过标准化生态果园建设、节水灌溉、太阳能杀虫灯、黄龙病综合防控等一批新技术的集成与推广,提高优势区域栽培水平,大幅提升单产水平,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盘活中新岛板栗园资源,增加集体经济收入0.6万元。

3.发展特色经济。采取“能人投资+村集体资金入股+村集体土地入股”的模式,由返乡人才和党员能人投资成立合作社,村委会以土地或资金入股形式投入到山塘开发、饮水灌溉项目等产业。依托\\山泉水源,引进民资开发集体山泉水,通过收取自来水水费和开户费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

4.其他经济收入。生态公益林补助资金2.5万元。

五、工作要求

1.精心谋划,科学发展。结合本地实际,选准项目,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与精准脱贫、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本村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因地制宜,稳步实施。从本地经济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等实际出发,因村制宜,面向市场,多渠道多形式探索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3.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在村“两委”重要工作位置来抓,加强村级集体资产、村级财务、民主监督管理。

村级三风示范点申请书怎么写四

任务目标是:到20xx年底,全县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持续缩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农村对人才吸引力逐步增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党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

工作重点是:抓好“五个突出”。

(一)突出“四化”,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四化工程,改善乡(镇)村屯的公共基础设施。一是实施屯内道路、生活便道、住宅院坝和排水沟路面的水泥硬化,实现群众出行方便、生产便捷。二是在全县公路沿线种植路树,大力提升道路绿化水平,形成道路景观绿化带,同时新建的基础设施道路项目尽量将道路景观绿化带系统纳入设计范畴。三是推广宜居村民住宅工作,对乡(镇)和村落的住房因地制宜进行立面改造工作,使各乡(镇)村屯体现出各民族具有的特色风情,并鼓励村民在住宅周围空地植树绿化、开发微果园、微菜园,实现“绿水人家绕”的乡村画面。四是实施亮化行动,在村屯内安装太阳能路灯,并鼓励各族群众在自家小院安装路灯,实现亮化全覆盖,解决各族群众夜间出行安全问题。

(二)突出“七改”,完善乡村生活设施。通过鼓励和支持乡(镇)各族群众完善乡村生活措施。对厨房、厕所、庭院、电力、能源、风貌、习惯进行现代化改造。逐步打造生态宜人、环境优美的新农村,描绘一幅幅绿树成荫、瓜果飘香、鸡犬相闻等随处可见美丽乡村的迷人画卷。

(三)突出“一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通过依托县级

“5+2”、村级“3+1”产业,打造适合本村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兴旺。一是利用本土资源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将“两高工程”沿线村落和“两带一园一区”的产业布局进行有机融合,建设具有本土农业特色亮点的新农村带。二是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规划好田园综合体,注重发挥农业生态、休闲功能,重点发展绿色农业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四)突出“三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通过对各族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引导,逐步改善各族群众生活习惯,实现“畜禽归圈、生活用品摆放归位、垃圾归箱”。注重屋内清扫保洁,实现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回收处理,让居家环境变得干净整洁,切实提升群众生活舒适感。

(五)突出“四治”,实现乡风文明。通过有效推动“党建引领、四治融合(德治、法治、自治、智治合一)”,将农村进行有效治理,推动和谐稳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党员干部队伍固本强基,有效增强党员干部队伍干事创业激情,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党组织对农村工作的指导;围绕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文明素质的主线,通过以典型引导人,开展一系列活动,评选五好文明家庭、除陋习树新风、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典型,组建志愿者队伍,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建立乡规民约,强化村民自治,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法制教育,努力实现农村安全稳定和谐。

工作要求是:加强组织领导,突出优先保障,强化督导考核,营造浓厚氛围。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调整充实自治县党委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落实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总,其他班子成员主抓的责任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落实村联系领导和驻村干部乡村振兴工作责任体系,将工作一杆子插到底,直抓直管到村到屯。落实县直单位和帮扶联系后援村工作力量和体系,筹措和整合各类政策资金,争取县级部门支持,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政策资金和人才支持。

(二)突出优先保障。一是干部配备继续向乡村倾斜。把乡村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战场,不断吸引和选派愿意从事农业、扎根乡村的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工作,让实干担当、奋发有为的干部受到提拔重用,积极鼓励优秀干部在乡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二是公共财政继续向乡村倾斜。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确保投入乡村振兴资金总量持续增加,同时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切实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对推动乡村振兴的“杠杆”作用。三是基础设施继续向乡村倾斜。聚焦乡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力度,建设更多高标准农田,完善水、电、网等基础设施,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撑。四是公共服务继续向乡村倾斜。加大农村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提升基层公共服务水平,持续加强乡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持续完善乡村社会保障网络,更好地满足乡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强化督导考核。制定综合考核办法,强化督查巡查,建立严格的奖惩问责机制,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情况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择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加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深入开展侵害农民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

(四)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和等媒体作用,开设乡村振兴专题专栏,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宣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宣传我县推进乡村振兴的好做法好经验,充分展示乡村文明新气象、乡村发展新风貌,提升社会各界对乡村振兴的知晓度和支持度。

村级三风示范点申请书怎么写五

同志们: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喜迎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我代表常南村委、党委向出席今天会议全体共产党员致以亲切的节日问候!下面,利用今天会议的机会,我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围绕党的组织建设,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当前,我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加快壮大村级经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核心和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是实践党的xx大会议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组织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和谐活力常南的根本保证。

按照镇党委的统一部署和领导下,村党委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党组织和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作为党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果。我们要通过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着力引导和促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服务大局、推动科学发展上争先创优,在务实创新、创造工作业绩上创优争先,在坚持学习、提高能力素质上创优争先,在改进作风、切实为民服务上创先争优。为了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取得真正的实际成效,我代表村党委讲几点意见:

1、进一步明确目标,推动活动深入有效开展。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目标是争创达标“五个好”党组织。基本标准是努力做到“五个好”:一是领导班子好。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党组织班子健全、结构合理、团结协调,能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积极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村级组织建设整体水平较高。二是党员队伍好。党员队伍整体素质高,党性观念、组织纪律观念和群众观念强,结构合理,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工作机制好。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工作制度健全、运行规范、协调机制完善。四是新农村建设业绩好。有一条发展经济、富民强村的好路子,农民人均纯收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比上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有效,民风好,群众安居乐业。五是农民群众反映好。尊重群众、关心群众,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工作措施符合群众意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认可,干群关系和谐。

农村党员的目标是争当“十佳党员”、“标兵党员”。基本标准是努力做到“五带头”:一是带头学习提高。认真学习党的理论特别是科学发展观,自觉坚定理想信念。正确履行党员权利义务,自觉服从党组织的决定,积极贯彻落实党组织的决议,认真完成党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二是带头争创佳绩。积极掌握知识技能,提高自身能力。努力找寻农民致富项目、致富路径,在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中走在群众前面。三是带头服务群众。主动为农民群众发展建言献策,发挥自身优势,带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积极帮助农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自觉维护农民群众正当权益。四是带头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党纪国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无违法违纪事件。五是带头弘扬正气。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家庭邻里关系和睦,崇尚文明。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敢于同违法违纪行为和不良风气作斗争。

村党委要紧密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和党员的特点,围绕中心工作,明确具体目标任务,分类实施推进,积极投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去。

2、进一步完善机制,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

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是落实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的重要保证,也是当前基层组织建设的当务之急,因此要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加强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党支部的领导水平

领导班子是党支部的核心,担负着全村各项事业的组织领导重任。我们必须把领导班子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努力使我村领导班子在坚持与时俱进上迈出新步伐,在保持先进性上提高新水平,在执政为民上开创新局面,在推进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一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把思想政治建设与践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通过深入的学习和实践,努力把基层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公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把思想政治建设与解放思想结合起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工作举措、创新领导方法等方面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二要择优选取优秀的后备人才。我们要严格按照德才兼备标准和群众公认原则,进一步完善干部评价考评体系,切实加强对干部实绩的考核,择优选取优秀的后备人才进行培养,优先把那些在经济建设中成效显著,在服务发展上贡献突出的优秀人才选进领导班子,真正做到“有为有位、无为无位”,最大限度的激发全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三要着力维护好班子团结。全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精心维护好领导班子的团结,“一把手”要胸怀全局、襟怀坦白、作风民主、多谋善断,善于做好凝聚人心的工作;班子内部要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共同营造团结、融洽、干事的浓厚氛围,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

二要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要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四议”即党组织提议,党组织、村委会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决议;“两公开”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是加强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探索,村党委要通过各种方法宣传到位,建立分段目标及实施步骤,确保“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合理有效的开展。

三要开展“网格化管理、心连心服务”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民意调查排摸机制、民意快速反应机制、民意定期研判机制和利民惠民服务机制,使每户群众都有对应的党员服务,使计生、综治、信访等社会面管理工作都有对应的专人负责。全村党员要积极参与“网格化管理、心连心服务”,加大社会面管理力度,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3、进一步破解难题,推进党员群众满意度提高。

创先争优活动最根本目的就是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提高党员群众的满意度,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村党委将把创先争优与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解决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把“走进矛盾、破解难题”作为我们一项长效管理工作来抓。紧紧围绕“关注民生,破解难题”来开展工作,组织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走进矛盾,着力解决调研活动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努力化解当前我村经济发展中历史遗留矛盾,竭力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破解项目推进过程的政策处理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急迫问题、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社会事业发展的长期薄弱问题、生态乡村创建的环境整治问题五项重点工作。要深入开展“一线工作法”,真正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形象在一线树立。我们要根据本村实际,重点要抓好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我们要把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各方力量,齐抓共管,统筹推进,确保扎实有序开展。要深入发动群众,征询群众意见,组织群众广泛参与;活动情况要向群众通报,开展满意度测评,请群众评议;评选先进要请群众参与推荐,向群众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二、做好年度工作开展,促进常南不断发展。

一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全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自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抓好各项工作,为常南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牢牢把握我村良好经济发展态势,加快全面建设新农村的步伐。面对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必须进一步理清经济发展思路,突出工作重点,狠抓措施落实,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继续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的“三农”政策,坚持把发展优质高效生态效益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加快农业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步伐,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标准化基地,增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投入,解决一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着力提升农民素质,帮助农民走出一条自我积累和借力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2、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提高到新水平。要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文明法治程度。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要切实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社会氛围,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开展计生优质服务,拓宽优质服务内涵,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不断推进村容村貌建设,抓好环境卫生,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村”,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通过组织村民学习,不断进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提高村民对自治的认识。

3、从维护稳定大局出发,努力为我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稳定压倒一切。我们必须做到头脑清醒、居安思危,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维护社会稳定。要继续深化“乐居常南”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及时排查,全力化解不稳定因素,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进一步推进“六五”普法,严格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民主法治村建设,大力开展平安村、乐居村创建活动,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管理,严格执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杜绝各类事故发生,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我村经济全面发展和群众安居乐业创造文明法治的社会环境。

同志们,回顾过去,我们为伟大祖国的日益繁荣而深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对伟大祖国更加美好的前景充满信心。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为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务实创新,乘势而上,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常南而努力奋斗!

村级三风示范点申请书怎么写六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乡村振兴xx样板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以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坚持以党组织建设带动其他组织建设、以组织振兴促进乡村振兴,着力健全完善乡村组织体系,激发乡村各类组织活力,凝聚乡村振兴的整体合力,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打造乡村组织振兴的xx样板。到20xx年,制约乡村组织振兴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构建起乡村振兴的组织体系和政策框架;2022年,形成领导有力、运转有序、治理有效的乡村组织振兴制度机制。

——农村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在农村的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健全完善,党的组织有效嵌入、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农村各类组织和群体,党组织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群众凝聚力、社会号召力、发展推动力、自我革新力得到充分发挥,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到20xx年,五星级村党组织达到30%以上;2022年达到40%以上,基本消除二星级以下村党组织。

——村民自治组织规范有序。20xx年,依法选举产生新一届村民委员会,依法推选产生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组组长,健全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与计划生育、民政事务等下属委员会,实现村务监督委员会应建尽建。村级自治组织相应规章制度健全完善,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分工负责、有序运行。到20xx年,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更加健全规范。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健全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顺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步建立,完善治理机制、健全组织章程,在村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代表成员行使集体资产所有权,履行集体资产管理运营职能。到20xx年,全省涉农村(居)全部建立集体经济组织;2022年,基本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

——群团组织基层阵地更加稳固。党建带群建、带社建工作推进有力,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在乡村的组织架构健全,队伍建设不断强化,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到位。到20xx年,配齐配强群团组织工作力量,群团组织团结教育、维护权益、服务群众功能得到明显增强;2022年,乡村群团组织建设全面加强,组织活力全面提升。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壮大。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实现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稳健规范,成为提供农业产前产后服务、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重要桥梁;培育建立一批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和群众活动团队。到20xx年,全省农民合作社数量稳定在xx万家以上;到20xx年,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xx万家,2022年达到25万家以上。

1.深化农村过硬党支部建设。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推进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细化党组织评星定级实施细则和评价标准,通过定期评定、动态调整、晋位升级,全面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不断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提升中间支部水平、整顿后进支部。深化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县(市、区)党委制定量化积分办法和考核标准,区分党员年龄、身体状况、从业、外出流动等不同情况,分类研究细化差异化的设岗定责、积分评价和考核奖惩办法,将评价结果与评先树优、党员民主评议挂钩,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实施农村过硬支部建设“百千万计划”,利用3年时间,省市县三级分别选树500、3000、10000个过硬党支部建设先进典型。

2.推动乡村各类组织健康发展。以县(市、区)为单位统一组织修订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落实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制度,支持村民委员会在党组织领导下依据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开展群众自治工作,依据职能从事民事活动。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集体产权制度。深化群团组织改革,着力推进农村共青团、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不断发展壮大基层群团组织阵地;支持和鼓励群团组织承接适合于群团组织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组织,吸引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共同参与,引导农民合作社按产业链、产品、品牌等组建联合社,提高农民群众组织化程度;鼓励党支部、党员领办创办合作社,深入推进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探索建立退出机制,促进合作组织规范发展。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化服务组织,制定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鼓励在乡镇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鼓励引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会服务组织等,以市场化、社会化手段参与村级事务、开展为民服务,支持党组织健全规范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优先承接基层公共服务项目。

3.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推动把加强党的领导有关要求写入村民自治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相关组织章程;积极推进村党组织书记通过规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推动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党员担任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提高村委会成员、村民代表中党员的比例。对不服从党组织领导、违反法律法规、履职不到位、群众反映强烈的村民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探索建立退出机制。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村级事务运行机制,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等民主决策制度,严格执行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全面推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修订完善《xx省村务公开条例》,引导群众在党组织领导下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建立村党组织领导的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及时反映和处置群众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促进乡村和谐稳定,到20xx年,全面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村级协商机制。

4.提高乡村法治、德治水平。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进农村活动,建立村级法律顾问制度,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厉打击黑恶霸痞等违法犯罪,坚决防止黑恶势力侵蚀扰乱乡村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引导党员面对黑恶势力敢于发声亮剑,组织发动群众坚决同一切不良风气和违法犯罪作斗争。加强乡村综治中心标准化建设,深入实施“雪亮工程”,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化平安智慧村庄(社区)创建,强化安全生产保障,组织开展好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化解、重点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等综治维稳工作,建设平安乡村。推动社会治安防控力量下沉,统筹各类组织和党员队伍、网格管理队伍、志愿者团队等方面力量,构建“多网融合、一网统筹”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实行乡村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与综治中心一体化运行。推动基层党组织把农村道德建设抓在手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好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新时代文明传习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四德工程”,开展文明家庭和“五好家庭”创建、寻找最美家庭等活动,扎实推进移风易俗行动,教育引导党员群众崇德向善,自觉抵制各种陈规陋习、封建迷信,自觉抵御邪教破坏、境外宗教渗透,自觉抵制宗族宗派势力影响,提高乡村文明程度。积极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壮大新乡贤队伍,发挥新乡贤作用,为村庄治理和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5.推进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定期评估、动态调整机制,对不胜任、不合格、不尽职的村党组织书记及时进行调整。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统筹各方面人才资源,有序推进村党组织书记优化升级、新老交替。根据基层实际和工作需要,从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派优秀党员干部到工作基础薄弱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强化素质能力提升,省里每年选派1000名左右村党组织书记到先进地区进行集中培训;市县分级负责,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一遍;依托农业院校、职业学院、广播电视大学、新型农民学校等培训机构以及智慧党建、智慧教育等信息化平台,开展农村干部学历及非学历教育。全面实行村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健全选拔任用、履行职责、激励保障、考核监督等管理体系,落实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坐班值班、岗位目标责任制、民主评议等制度,督促村干部履职尽责、为民服务。

6.培育乡村组织振兴骨干力量。拓宽农村发展党员视野,对扶贫工作重点村、工作基础薄弱村、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实行发展党员计划单列,对长期不发展党员的村党组织进行组织整顿。加强优秀后备人才递进培养,注重从各类组织负责人、专业大户、农村实用人才、青年农民、村医村教、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人员中发现优秀人才,把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发展为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为村干部。坚持和完善村“两委”成员集中轮训、农村党员冬训春训制度,全面推行农村党员干部进党校、县级以上党校送学下乡村制度,确保5年内农村党员干部全部参加一次县级以上党校组织的集中培训;每个县(市、区)依托本地先进村打造一定数量的乡村振兴培训基地,培育一批乡村组织振兴的“土专家”。实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为乡村组织振兴储备人才。

7.推动工作力量向乡村下沉。建立选派第一书记工作长效机制,从20xx年开始,在实现第一书记对扶贫工作重点村、软弱涣散村全覆盖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向集体经济空壳村选派第一书记,给予相应扶持政策。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与村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通过对口帮包、联系帮带、干部驻村、双向挂职等方式,助推乡村组织振兴。对未选派第一书记和开展结对共建的村,探索以县乡为主体选派乡村振兴指导员,实现对乡村组织的工作指导全覆盖。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组织农业、科技、卫生、文化、乡村规划等方面人才和青年志愿者到村开展志愿服务,每年选调1000名左右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从高校毕业生中招募xxx名左右“三支一扶”人员到基层服务,充实乡村组织振兴工作力量。

8.搭建乡村组织作用发挥的平台载体。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扎实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因地制宜丰富实践载体,加强对乡村振兴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项政策的宣讲普及,全方位了解群众诉求、收集村情民意,确保各项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切实发挥效益,使推动乡村振兴成为各类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完善县、乡、村三级为民服务平台建设,统筹整合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等资源,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加强村级服务站(点)建设,积极推进村(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统一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服务。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组织功能,引导党员在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中发挥带头带动作用,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全面参与乡村振兴各项工作。推行包片联户、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制度,实行服务项目认领制,组织有能力的党员参与志愿服务,引导乡村各类组织主动承担服务事项,形成党组织引领、多方参与的为民服务格局。

9.建立乡村组织和基层干部激励关爱机制。积极推动《关于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减轻基层工作负担的十条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定期开展督促检查,确保基层减负、待遇福利、关爱帮扶、选拔使用、力量配备等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统筹整合乡村振兴各项政策、项目、资金、信息、人才、技术等资源,以乡镇(街道)、村(农村社区)党组织为主渠道承接,带领其他各类组织共同抓好落实,确保乡村组织振兴有抓手、有资源。研究制定并全面落实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探索分类制定乡村组织服务乡村振兴的考核评价和激励制度,对表现突出的组织和个人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省、市、县定期推选宣传一批“乡村振兴好支书”;根据乡镇编制空缺情况,每年从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考录一批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一批乡镇事业编制人员,调动和激发乡村组织和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

10.强化乡村组织运行保障。严格落实财政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村干部报酬待遇等政策规定,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正常增长机制,每3年调整一次财政补助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最低标准。积极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区域统筹规划,以县(市、区)为单位,研究制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用好用足农村综合改革、土地规模经营、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等政策,增加集体收入,提高村级组织自我保障能力。深化扶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扶贫资金等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空壳村;建立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在线数据平台,逐村确定增收目标和发展规划,跟踪督导、精准推进、销号管理。到20xx年,基本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实现收入翻番;2022年,力争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x万元以上,其中50%以上的村超过10万元。

1.压实市县党委主体责任。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实行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市委要加强对乡村组织振兴的研究谋划和组织协调,结合实际细化目标要求和政策措施,统筹各方面资源力量,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督促指导乡村组织振兴各项任务落实。

县(市、区)党委是乡村组织振兴的“一线指挥部”,主要职责是:

(1)全面领导本地乡村组织振兴工作,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地乡村组织振兴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细化推进措施,抓好工作落实;

(2)统筹整合各类要素和政策,推动资源力量下沉,强化对乡村组织振兴的支持和引导;(3)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工作力量,提升乡镇干部整体能力水平,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培养;

(4)建立健全抓乡促村机制,强化对乡镇党委的指导考核,督促乡镇党委聚焦主责主业,抓好乡村组织振兴;

(5)合理界定县(市、区)与乡镇的事权边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统筹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

(6)关心关爱乡村党员干部,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调动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县(市、区)党委要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化抓乡村组织振兴工作责任清单;县级组织、政法、民政、财政、农业等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责,明确任务目标,形成抓乡村组织振兴的合力。

2.发挥乡镇党委关键作用。乡镇是抓乡村组织振兴的前沿阵地,乡镇党委承担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的直接责任,主要职责是:

(1)领导本乡镇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乡村组织振兴的各项决策部署;

(2)依据本县(市、区)乡村组织振兴实施方案,研究细化具体实施办法,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3)全面掌握本乡镇乡村组织振兴的详细情况和动态进展,加强调度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

(4)全面推进农村过硬支部建设,确保村党组织对农村其他各类组织实施有效领导;

(5)推动乡镇工作力量下沉,注重发现培养和吸引农村优秀人才,大力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6)认真落实关心关爱村干部的政策规定,足额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村干部报酬待遇;

(7)统筹安排使用好上级投入到村级的各项政策、资金、项目等,调动辖区内各类组织参与乡村振兴;

(8)加强对乡村组织振兴具体工作的指导、推动和落实。

3.强化督导考核。把推动乡村组织振兴工作情况纳入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加大经常性督促检查和差异化考核力度,通过集中督导、调研指导、观摩交流、抽查暗访等方式,推动各项任务落实。依托“灯塔—党建在线”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立村级组织在线管理督查系统和村干部队伍信息系统,全面实时掌握村级组织基本信息、活动开展、运行保障、任务落实等情况,通过建立动态维护和数据分析机制,实现对全省村级组织工作的在线跟踪、即时指导,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工作效能。充分发挥市县巡察作用,及时发现影响和制约乡村组织振兴的突出问题,督促抓好问题整改;对面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分级负责开展专项整治。对因落实责任不力、长期打不开局面,导致乡村组织振兴工作滞后的地方,依规依纪严肃追责问责。

4.营造良好氛围。尊重基层首创精神,鼓励各级积极探索乡村组织振兴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及时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坚持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利用3年左右时间全省打造10个乡村组织振兴县(市、区)样板、100个乡村组织振兴乡镇(街道)样板。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宣传媒介,大力宣传推广乡村组织振兴工作实践中涌现出的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营造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的浓厚氛围。

村级三风示范点申请书怎么写七

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15年8月5日至9月1日,市委第一巡查组对我镇反腐倡廉、作风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选人用人等方面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廉政巡查。巡查工作结束后,巡查组向我镇通报了巡查工作情况,在肯定我镇党风廉政建设、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四风”、干部选拔任用等各项工作的同时,实事求是指出了巡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加强和改进工作提出了建议。巡查组向我镇反馈巡查工作情况后,镇党委坚决按照巡查组的要求,迅速行动,狠抓整改,逐项进行研究,逐条制定改进措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深入推进,经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镇党委切实担负起整改主体责任,迅速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xxx同志为组长负总责,镇巡查工作联络小组负责协调,相关领导同志按照分工落实整改责任。党委先后2次专题研究整改工作,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对市委第一巡查组反馈意见的整改方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6位党政班子成员分别牵头负责,并将整改任务具体落实到镇纪委、监察室、组织、重点办、财政所、人社所、农经站等7家责任单位和配合单位。各牵头和协办单位都分别成立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对整改工作实行菜单式、项目化精细管理。

各负责领导、责任单位按照“标本兼治、务求实效、统筹兼顾,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对整改工作逐条逐项抓落实。

(一)已经基本完成的整改项目(3个)

1、镇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履行不够到位

一是强化镇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意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要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把本镇的反腐倡廉工作扛在肩上、记在心上、抓在手上。

二是督促各主要领导,各办(站)、村(居)主要负责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发腐败工作做到亲自部署、亲自落实、亲自监督检查。三是认真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规范领导班子决策行为,完善相关会议记录。积极贯彻落实党政一把手“四个不直接分管”和末位表态等制度,广泛听取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四是镇党委和各办(站)、村(居)层层签订内容具体、责任明晰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将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责任进一步分解细化,切实落到实处。

2、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不够严格

一是将落实“八项规定”与统一思想认识相结合。为加强上级各项规定贯彻落实力度,我镇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把贯彻落实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各村、社区、机关各部门均要认真落实。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落实,号召全镇党员干部自觉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切实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用实际行动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会议精神。二是将落实“八项规定”与行政管理相结合。镇党委、政府要求全镇村、社区、机关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将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做为党员干部的政治任务,针对各自实际,认真研究、分析发展难题和应对措施,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细化工作措施,制定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想、主要指标、工作重点,为有序开展下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三是将落实“八项规定”与

当前中心工作相结合。我镇将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与做好当前征地拆迁、信访稳定、目标考核、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等各项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实行领导包干、干部下访等制度,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一对一”约谈,真正将“八项规定”到实处。四是将落实“八项规定”与转变工作作风相结合。我镇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引领,结合工作实际,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立足工作实际,将中央八项规定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思想武器,认真挖掘典型、总结经验,促进工作创新,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工作热情。

3、关于财经纪律和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有漏洞

一是镇政府制定下发了《xxx镇财政专项资金专项管理办法》文件;二是由财政所牵头、机关各涉农部门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自查自纠;三是完善收付中心相关配套管理办法,实行“预算一个盘子,收入一个进口,支出一个出口”的管理模式,实行镇、村财务公开制度;四是在惠农资金发放监管方面做到补贴政策、补贴对象、补贴依据、补贴标准、补贴金额、联系电话“六公开”,加强社会监督,全部实行“一卡通”发放;五是在项目资金监管方面,严格实行报帐制,保证项目资金使用程序规范和使用安全;六是跟踪审计,提高资金监控能力,确保专款专用。

(二)逐步规范的项目(2个)

1、土地征收补偿工作不够规范

一是定期公开村级账目,进一步缩减招待费开支,降低廉政风险;二是结合镇村实际情况,建立土地征收拆迁相关制度规定,对土地补偿的标准、程序、方法以及补偿款的发放、村级留用资金的使用监管等实行严格有效管理;三公平、公正、公开,为符合条件的对象办理失地保险,做好应尽应保。四是及时对土地征收补偿流程进行公开,保证全面、透明,加强有效监管,规范发放征地补偿款。

2、村级工程项目领域问题突出

一是村级工程建设项目将遵循规范、效率、监管、透明的原则;遵循量入为出、确保重点的原则;严格执行建设程序,不得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质量安全管理制、结(决)算审计制等各项制度。二是村级组织负责村级工程建设项目的组织实施;镇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各村建设项目的管理、指导和监督;镇公共资源交易分中心负责村级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管理;镇财政所负责村级工程建设项目的资金管理;镇纪委负责村级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督。三是村级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和审批,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村级组织集体商量提出的项目实施方案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后,要提交村会议讨论通过,形成书面决议,在村务公开栏中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加强村级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监督管理,切实抓好工程质量;要明确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村级三风示范点申请书怎么写八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确保今年底整村脱贫销号和贫困群众全部越过贫困标准线,全面迈进小康社会,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根据《某某县201x年扶贫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梁委办【201x】84号)文件精神,特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县委、县政府“137”总体部署和我镇建设某某东部“生态蜜蜂之乡、风情滨河小镇、特色边贸集镇”的战略目标,强化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思路,突出生态涵养发展要求,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着力培育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公共服务、提升发展能力,以更高的重视程度、更大的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紧盯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形成财政扶贫、行业部门扶贫、社会扶贫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确保我县打赢扶贫脱贫攻坚战。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分级负责。把扶贫脱贫攻坚战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分级负责,明确职责,层层分解任务,立下“军令状”,落实扶贫脱贫目标责任。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对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要求,瞄准贫困村、贫困户,找准“穷根”,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施策和精准考核,使扶贫工作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部门帮扶,社会参与。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优势,依靠扶贫集团,整合资源配置,形成强大的扶贫攻坚合力。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攻坚,鼓励富帮穷,促进共同富裕。

——创新思路,因户施策。将贫困村整村脱贫销号和贫困户全部越过扶贫标准线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创新方式,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到户。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到201x年底实现xx村市级贫困村整村脱贫销号,全镇377户1182贫困人口全部越过扶贫标准线;201x年查漏补缺;201x年巩固提高。

(二)具体任务。

1.到201x年底xx村实现“八有”:一是有一个特色主导产业覆盖70%的在家农户,其中建卡贫困户不低于30%。二是有一条硬化村社公路,至少6个村民小组通泥结石路,聚居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人行便道。有一个便民服务中心,面积达到150平方米以上,并配套建设便民超市等设施。有一套落实社保政策到户的具体措施,确保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达85%以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0%以上,贫困家庭成员全部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城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成员全部纳入低保。有一个整洁的村容村貌,建立村容村貌管理制度,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确保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班子,工作思路清晰,群众基础好。有一支稳定的驻村工作队,有一个有效的结对帮扶机制,xx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以上;为xx村贫困户解决“八难”:着力解决贫困户稳定增收难、便捷出行难、安全饮水难、住房改造难、素质提升难、看病就医难、子女上学难、公共服务难。

2.到201x年底实现全镇建卡贫困户377户1182贫困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越过扶贫标准线2300元。

四、具体措施

(一)强化财政投入,突出政府主导

1.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财政资金用于扶贫攻坚。充分利用市级补助资金,积极争取县财政更多的资金扶持,重点抓好发展主导特色产业和完善基础设施,实现可持续扶贫,同时抓好贫困户节日慰问、小额扶贫保险、资助贫困学生就学等。

2.积极争取部门资金用于扶贫攻坚。积极争取县财政局、县农委、县水务局、县交委、县林业局等县级部门现代农业发展资金、人饮安全资金、交通发展资金、农村危旧房屋改造资金、一-4-

事一议资金、巩固退耕还林资金等专项资金,用于贫困户解决“八难”,实现贫困村“八有”,力争年底实现xx村整村脱贫销号。

(二)强化资源整合,形成推进合力

1.充分发挥帮扶集团的力量,集中定点对xx村进行帮扶。县委常委孙代勇、县政协主席王峻波为扶贫集团的牵头领导,县发改委为牵头单位,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司法局、统筹办、投促中心、烟草专卖局、邮储银行为责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整合帮扶集团资金项目帮助发展产业和完善基础实施及公共服务功能。

2.积极申请“一圈”帮扶“两翼”资金(涪陵对口帮扶某某资金)用于整村扶贫。广泛宣传调动社会爱心人士参与扶贫济困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工商企业、民间团体、慈善机构等市场主体的作用,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到扶贫脱贫攻坚战中来。

(三)强化分类指导,实现精准扶贫

通过反复调查核实,对全镇1182名贫困人口分成6类,做到精准化识别、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确保“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人头”。

村级三风示范点申请书怎么写九

为确保反馈问题彻底整到位、改彻底,乡党委继续对照问题清单,持续巩固整改成效,现将20-年度关于落实巡视组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持续整改推进情况报告如下:

(一)、乡党委总榄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持续整改推进情况:

通过党性教育十分钟、中心组理论学习等方式,对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开展常态化学习,共开展了3次学习,提高了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2、通过理论学习,进一步加强了班子整体的担当意识,更加主动担当作为。

(二)、部分村对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民主生活会大都以提醒代替批评,没有达到红脸出汗的效果方面持续整改推进情况:

乡纪委对各村民主生活会的召开情况开展监督检查1次,未发现民主生活会召开质量不高、不按照要求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情况。建立了党内学习教育制度,进一步提高了乡、村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

(三)、部分村、乡直单位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只满足于看电视、读报纸、听宣讲,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上下功夫不够方面持续整改推进情况:

1、通过开展自查自纠,定期将自查自纠情况公开栏及时进行公开。目前已通过公开栏公示2次。2、各村、乡直各单位已组织开展2次意识形态学习乡党建办、乡宣传部组织开展十九大精神测试2次,进一步提高了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填过了全乡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

(四)、“讲重作”谈论发言材料大都从网上下载方面持续整改推进情况:

1、通过党委会、中心组学习等方式开展政治意识和规矩意识学习教育2次,进一步提高了班子成员的政治意识和规矩意识。2、乡党建办对讲重作研讨发言材料及心得体会撰写要求进行再培训、再规范。

(五)、部分村老龄化倾向严重,个别村党支部书记已70多岁方面持续整改推进情况:

1、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严把年龄关,对村干部年龄结构进行优化,新进村两委班子共22人。2、换届后,现任村干部队伍,平均年龄46岁.3、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每村配备一名后备干部,充实村级干部队伍力量。

(六)、以党政联席会代替党委会方面持续整改推进情况:

1、通过党委会、中心组学习等方式,开展党的意识教育,共开展党的意识教育4次,进一步提高了对工作规范性的认识。3、对党委会会议召开情况开展自查,通过自查,未发现会议记录不规范情况,未发现召开形式不规范情况。

(七)、不注重发挥谈话函询的作用,红脸出汗抓早抓小没能成为常态方面持续整改推进情况:

1、严格按照《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第一种形态工作暂行办法(试行)》文件要求,按期报送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统计表。2、严格按照线索查处流程,提高谈话函询比例。目前,共采用谈话函询1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