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介绍黄帝故范文(大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8:01:42 页码:11
介绍黄帝故范文(大全12篇)
2023-11-12 08:01:42    小编:ZTFB

总结是一种动态的过程,能够让我们对自身的成长变化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总结的写作要注意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严谨性,避免语法错误和用词不当的情况。下面是一些详细的调查报告示例,供大家了解和分析市场状况。

介绍黄帝故篇一

黄帝陵,号称“中华第一陵”。从西安到黄帝陵大约需要4个半小时左右,沿途路过于右任的故乡——三原县、“药王”孙思邈的故乡——铜川市,以及在中国共产党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洛川会议”的召开地——洛川。洛川的苹果也是天下闻名的。为了让大家对黄帝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申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黄帝,是距今5020xx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封于有熊,号有熊氏。曾居于轩辕之丘,又号轩辕。因崇尚土德,土色黄,所以又称为“黄帝”。

在原始社会后期,黄河中游地区生活着两大部族——黄帝部族和炎帝部族。东部生活着东夷太昊部族,南方生活着苗蛮蚩尤部族。为了争夺中原地区,蚩尤率领以九黎部落为核心的苗蛮部族大举进攻炎帝部族,炎帝因战败求助黄帝。黄帝与炎帝联合,与蚩尤在涿鹿(今河北涿州)展开决战,蚩尤战败并被擒杀。接着,黄帝与炎帝两部又为逐鹿中原而兵戎相见,在今河北阪泉境内展开对决。结果以炎帝战败融入黄帝部族而告结束。至此,炎黄两部落融为一体,并成为后来华夏族的主体,因此中华后裔都称自已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之后,黄帝开始了统一华夏的战争,“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黄帝被尊为天下共主。

传说中,黄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领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或他的妻子、臣下。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烧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礼仪等,后人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华民族迈人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黄帝埋在哪里?现在有很多说法。但是,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以及历代政府的态度上看,大家马上就要看到的黄帝陵就是黄帝百年后唯一的安寝之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明确说“黄帝崩,葬桥山”。而黄帝陵历史上就称为“桥陵”,1944年才改称今名。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黄帝是在黄陵县的桥山骑龙升天的,后人们将黄帝衣冠埋葬在这里,起冢为陵,这就是黄帝陵的由来。另外,黄帝陵一带被考古证明曾经是这一带原始氏族的聚居地,出土的陶器和石器,带有鲜明的仰韶文化的特征。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北距西安约180公里。黄陵县原名中部县,1944年经呈请原民国政府批准,更名为黄陵县。1993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把黄陵定为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7年6月,黄帝陵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轩辕广场。这里是谒陵的起点。轩辕广场的地面是用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而成的,共计5000块,含义是代表着中华民族5020xx年的悠久历史。眼前的池子叫印池,相传是黄帝洗笔的地方。印池之水来自沮河。在古汉语中,沮通“祖”,故而沮河也被看成是祖先之河。夜晚来临,这里会出现“沮水月夜”的美丽景观。

现在,我们所经过的这座桥叫轩辕桥。这座桥横跨印池,全长66米,宽8.5米,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被誉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轩辕桥北端通向庙院的龙尾道共有95级台阶,寓意黄帝“之尊”的崇高地位。拾级而上则是宽阔的庙前广场,近年来的公祭活动大都在此举行,现代传媒已使它广为人知。站到宽阔的庙前广场,请大家再回头看轩辕广场,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恢弘气势。

“轩辕庙”三个字是由蒋鼎文先生书写的。蒋鼎文,字铭三,浙江诸暨县石山人,1895年生。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蒋鼎文出任陕西西安行营主任,兼十战区司令长官。6月蒋鼎文又改任陕西省主席。在他任职期间,先后三次代表国民党中央政府,陕西省政府致祭黄帝陵。1938年祭陵时,他亲笔写了“轩辕庙”山门大匾。至今依然悬挂在黄帝庙大门上。1949年3月,蒋鼎文去中国台湾。临走时对亲友哀叹说:“此后以天为盖,以地为底,未知葬身何所?”可见,蒋鼎文在年过半百后,仍不愿远离大陆家乡。他知道自己将来的前途,但又不好公开表达,只好向亲友发出“葬身何所”的悲叹。1974年1月2日,蒋鼎文病故于中国台湾。

跨入轩辕庙大门,左侧有一株参天古柏映入眼帘。古柏枝干苍劲,苍翠欲滴,冠如华盖,郁郁葱葱。该树树龄已有约4720xx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栽植,所以称“黄帝手植柏”,树高19.3米,下围10.67米。当地谚语称“七搂八拃(张开大拇指和中指来量长度)半,疙里疙瘩不上算”。意思是7个人手拉手还搂不住它。1982年,英国林学专家罗皮尔等人在考察了世界27个国家之后来到我国,惊叹它是“世界柏树之父”。1998年,该树被第一批认定为“中华一百棵古树名木”之列。

这座亭叫“碑亭”。这里共有四通碑石。右手第一遍碑文的内容系孙中山先生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所作祭词一首:“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可惜,这份祭文手迹己经遗失,但他写的“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这首诗词,至今却牢牢刻在人们心中,并一代一代地传诵着。

右手第二通是1942年蒋介石亲笔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1942年冬,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原计划和胡宗南一起前来今黄陵县祭拜黄帝陵。后因公务繁忙,未能亲自前来祭奠,遂亲笔写了“黄帝陵”三个大字,手迹至今保存完好,并载入黄陵县志。

左侧第一通为毛泽东于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同祭黄帝陵时亲笔撰写的祭文。1937年,正值抗日战争高潮,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分别委派官员,共同于4月5日前来陕西省黄陵县致祭中华民族元祖——轩辕黄帝,这对推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唤起四万万民众坚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还我河山,卫我主权”,拯救危难的中华民族,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因而被载大了史册。

第二通为邓小平手书“炎黄子孙”四个大字。

离开碑亭后,继续向里走,会看到左手边有一块一米见方的青石块,石上刻着一副巨大的黄帝脚印。该石出土于黄陵东南的郭洼。据说黄帝的脚印共有三副。一副在河南,一副在山东,一副就在黄陵,脚印石旁有栅栏围护。据当地人讲,如果有人隔着栅栏用硬币投中大脚趾,就预示着大吉大利,万事顺意。

在轩辕殿前左侧,有一株柏树。树干斑痕密布,纵横成行,好似有断钉在内。据传,公元前l20xx年,汉武帝北征朔方归来,祭黄帝陵时在此树干上钉钉子挂盔甲所致。所以叫“挂甲柏”,也叫“将军柏”。每年清明节前,树孔内还会溢出柏汁,凝结为珠,像泪珠一样。清明节后,又恢复原样,被人称为“群柏之奇”。

现在,映人我们眼前的建筑叫轩辕殿。大殿建于明代,门额上悬挂着原国民党爱国将领程潜1938年所题的“人文初祖”四字大匾。程潜,1882年出生于湖南省醴陵。后因看不惯清朝政府腐败,弃文习武,于1920xx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在日本结识了孙中山先生,并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时,他前往武昌,在黄兴领导下,参加了著名的武汉保卫战,任龟山炮兵阵地指挥。1920xx年,衰世凯解散议会,担任湖南省军事厅长的程潜,积极响应孙中山先生的号召,参加讨袁。1920xx年,程潜参加了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和镇压杨希闵等在广州的叛乱,屡立军功,得到中山先生的赞赏。

程潜擅长隶书。当时他为黄帝庙敬写的“人文初祖”匾额,交由富平县石匠雕刻而成。由于运输困难,用牛拉车运至黄陵县九里山时,车翻石碑被打碎。出任黄陵县县长的卢仁山对这一事故非常害怕,但又无法晚回。只得如实地把车翻石碑被打的经过,详细向程潜进行书面汇报。时隔不久,程潜就来信说,石碑被打,不必惊慌。运输困难,不必再备。请制作一副木匾,来年清明祭陵再写。县长卢仁山看了此信,心里的一块石买才落了地。他赶忙派人选购上等木料,制作了一副3米长、2米宽的木匾。1938年4月5日清明节来临,程潜果然亲自前来祭陵。卢仁山县长取出早已备好的“文房四宝”,请示程潜如何写。程潜叫四个人抬着制好的木匣,蘸饱墨笔,提笔一挥,写成“人文初祖”四个隶书大字。周围的人感叹叫绝,评论这四个字是铁画银钩,苍劲中带有娟秀,堪称当今的书法上品。

进入大殿,映人我们眼前的是半浮雕黄帝像。这尊民族始祖的圣像,是以东汉武梁祠庙的画像石刻拓片为蓝本,经国家文物局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后批准,放大刻制而成。黄帝石雕像为全身像,石料采用墨玉雕成。石雕像黄帝沉稳站立,步履向东又回首望西,抬臂扬手,冠带简朴,着装无华。像的四周雕刻有四灵图案:上朱雀、下玄武、左青龙、右白虎。

轩辕庙北端坐落着20xx年新建成的祭祖大殿,20xx年清明首次以国家级礼仪公祭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仪式在这里举行,大殿整体建筑秉承汉风唐韵,融古老传统与新时代气息为一体。殿前祭祖广场均由花岗岩铺装而成,占地1万余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0行祭典活动。

说到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国家祭祖标准程序。第一项,全体肃立;第二项,鸣放礼炮(34响,代表全国由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第三项,奏乐;第四项,主祭就位;第五项,陪祭就位;第六项,主祭上香;第七项,献爵奠酒(主祭人举爵行奠酒礼);第八项,敬献花篮;第九项,恭读祭文(由专职播音员宣读);第十项,三鞠躬礼;第十一项,乐舞告祭;第十二项,典礼告成。

好了,轩辕庙就参观到这里。下一步我们将登山,拜谒黄帝陵。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冢,被称为“天下第一陵”。196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一号”。陵家位于黄陵县城北1公里的桥山上。

黄帝陵古称桥陵,因山形如桥,下有沮水穿过,所以山被称为桥山,陵被称为桥陵。自清代毕沅陵前题碑“古轩辕黄帝桥陵”之后,桥陵之称更为著名。1942年,陕西省第三区专员公署改称桥陵为黄帝陵,以利与蒲城丰山唐睿宗桥陵相区别。

新中国成立以后,更进一步加强了对轩辕黄帝陵庙的管理,设立了文物管理所,对专职管护人员进行了统一编制;在桥山之巅修筑了瞭望和望哨所,日夜有专人轮流巡山看护。现今,为确保黄帝陵景区内的8万余棵古柏树不受火灾侵袭,目前已经形成了由传统的人工巡视、遍布林区的给水管网和自动监测报警系统共同构成三重防线,请大家放心!

我国历史上对轩辕黄帝的公祭,大致起于春秋时期,秦文公时祭祖己经相当隆重。秦灵公时代,恢复了早已荒废的祠庙祭祖,第一次把轩辕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供奉祭奠。

汉明帝永平二年(59年),为了表示对黄帝的尊敬,各地都建立了黄帝庙,作为祭祖轩辕黄帝的专用场所,轩辕黄帝曾经生活居住及其安葬之地的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之麓的轩辕庙便拔地而起。

正式将桥山轩辕黄帝庙设列为国家祭祖场所是在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当时驻守鄜(今富县)坊(今黄陵县)节度使藏希让上书唐代宗,唐代宗准奏,遂降旨依行。从此以后,桥山轩辕庙的祭祖活动,就成为国家组织的具有鲜明公祭性质的典礼,轩辕黄帝庙便成为华夏民族心驰神往、遥寄情思、谒陵拜祖的一方圣地。自唐代以后,历经五代十国、宋、元、明、清,世代相传,绵延不绝。古代公祭黄帝陵的活动,史书方志均有记载,有史可考者70多次。

对黄帝陵的公祭活动,历史上绝大多数朝代基本上都保持了当时的较高规格。春秋时期秦文公的祭祖活动多由君王亲自主持。西汉汉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朝廷对轩辕黄帝的祭祖规定了极严格的等级,即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祭祖轩辕黄帝。汉武帝时,等级稍有松动,除皇帝亲祭外,还可委派朝廷重臣代为祭祖。王莽新朝,又将公祭活动范围扩大,得以延伸至基层,成为民间祭祖黄帝的重要过渡和前奏。唐代宗大历年间,公祭活动重新升为国家级祭典。元代沿袭唐代公祭礼制,但祭祖仪式不再由皇帝亲自主持。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障认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远古始祖,对其祭祖应当为国家大典。为此,他在1371年降旨拨款维修黄帝陵庙的同时,筹备祭祖仪式,亲自撰写祭文,并派重臣驰抵桥山,主持祭祖活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御制祭文,也是在祭祖活动中诵读祭文的首创,为后来历代大祭活动所效法。

清代对黄帝的公祭活动,基本上保持了明代规格,而且大祭规模更加宏大,仪式更为隆重,祭祖活动更加频繁。据统计,从清世祖至宣统皇帝的260多年间,共祭祖黄帝陵36次,为历朝之最。

1935年,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党政府和陕西省政府派员祭黄帝陵,并确立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每岁举行仪式”。1937~1943年清明节,国共双方均派员到桥山祭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55年开始到1962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每年委派一名副省长至黄陵县桥山公祭黄帝陵。1963~1970年间,因多种原因公祭中断。1980年又恢复公祭活动,并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海内外各界代表参加。

从此,年年岁岁,祭祖不断,仪式隆重,场面恢弘,盛况一年胜过一年。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就来到了陵园大门,请大家向门外左侧看,这个高20米的圆锥土台,叫“汉武仙台”。据说汉武帝祭祖后,非常羡慕黄帝驭龙升天成仙。于是命数十万大军每人背一袋土上山,一夜之间筑成这座高台。他登台祈仙,对众人说:“如果我能如黄帝那般乘龙归天,抛下妻子算得了什么,不过如撇下鞋子一样罢了。”而今,汉武仙台有两条石砌曲径通向台顶。上行77级台阶,下行78级台阶,谓之“七上八下”。据说登台一次可增岁添福。

朋友们,前方这座陵冢就是我们的祖先——黄帝的安息之地。该陵高4米,周长56米,为扁球形土冢。冢前又有一碑,上刻有“桥山龙驭”四个大字,意思是此地为黄帝驾龙升天之地。传说黄帝活了l00多岁,天帝感其丰功伟德,派一条巨龙接他升天,臣民们不愿黄帝离去,将他团团围住。巨龙驮着黄帝腾空而起,慌乱间人们扯下了黄帝的衣襟、靴子、佩剑。人们把黄帝的衣靴宝剑埋在这里,起土成冢作为纪念,这便是黄帝陵是衣冠家说法的由来,但是传说毕竟是传说,《史记》等书明确记载“黄帝崩,葬桥山”。而且汉武大帝等各代帝王均来此祭奠黄帝,所以这里是公认的黄帝陵所在地。

“桥山龙驭”碑前还有一碑,刻有郭沫若1958书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1955年时陈嘉庚向毛主席反映黄帝陵年久失修,后来在毛主席、周恩来的直接关怀下,陵墓得到整修。1956年,因祭亭内原碑被铲掉,县政府呈请毛主席重新题字。毛主席看后说:我在抗日战争时期为黄帝写过祭文,题字的事,最好叫郭老(郭沫若)去写。随后他就把信批转给郭沫若同志。同年5月郭老就把字写好,交给秘书寄往黄陵县。1963年修复桥山祭亭时,将郭沫若手迹刻在石碑上。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黄帝陵”三个大字。

汉明帝永平二年(59年),为了表示对黄帝的尊敬,各地都建立了黄帝庙,作为祭祖轩辕黄帝的专用场所,轩辕黄帝曾经生活居住及其安葬之地的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之麓的轩辕庙便拔地而起。

正式将桥山轩辕黄帝庙设列为国家祭祖场所是在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当时驻守鄜(今富县)坊(今黄陵县)节度使藏希让上书唐代宗,唐代宗准奏,遂降旨依行。从此以后,桥山轩辕庙的祭祖活动,就成为国家组织的具有鲜明公祭性质的典礼,轩辕黄帝庙便成为华夏民族心驰神往、遥寄情思、谒陵拜祖的一方圣地。自唐代以后,历经五代十国、宋、元、明、清,世代相传,绵延不绝。古代公祭黄帝陵的活动,史书方志均有记载,有史可考者70多次。

对黄帝陵的公祭活动,历史上绝大多数朝代基本上都保持了当时的较高规格。春秋时期秦文公的祭祖活动多由君王亲自主持。西汉汉宣帝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朝廷对轩辕黄帝的祭祖规定了极严格的等级,即只有皇帝才有资格祭祖轩辕黄帝。汉武帝时,等级稍有松动,除皇帝亲祭外,还可委派朝廷重臣代为祭祖。王莽新朝,又将公祭活动范围扩大,得以延伸至基层,成为民间祭祖黄帝的重要过渡和前奏。唐代宗大历年间,公祭活动重新升为国家级祭典。元代沿袭唐代公祭礼制,但祭祖仪式不再由皇帝亲自主持。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障认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远古始祖,对其祭祖应当为国家大典。为此,他在1371年降旨拨款维修黄帝陵庙的同时,筹备祭祖仪式,亲自撰写祭文,并派重臣驰抵桥山,主持祭祖活动。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御制祭文,也是在祭祖活动中诵读祭文的首创,为后来历代大祭活动所效法。

清代对黄帝的公祭活动,基本上保持了明代规格,而且大祭规模更加宏大,仪式更为隆重,祭祖活动更加频繁。据统计,从清世祖至宣统皇帝的260多年间,共祭祖黄帝陵36次,为历朝之最。

1935年,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党政府和陕西省政府派员祭黄帝陵,并确立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每岁举行仪式”。1937~1943年清明节,国共双方均派员到桥山祭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55年开始到1962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每年委派一名副省长至黄陵县桥山公祭黄帝陵。1963~1970年间,因多种原因公祭中断。1980年又恢复公祭活动,并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海内外各界代表参加。

从此,年年岁岁,祭祖不断,仪式隆重,场面恢弘,盛况一年胜过一年。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就来到了陵园大门,请大家向门外左侧看,这个高20米的圆锥土台,叫“汉武仙台”。据说汉武帝祭祖后,非常羡慕黄帝驭龙升天成仙。于是命数十万大军每人背一袋土上山,一夜之间筑成这座高台。他登台祈仙,对众人说:“如果我能如黄帝那般乘龙归天,抛下妻子算得了什么,不过如撇下鞋子一样罢了。”而今,汉武仙台有两条石砌曲径通向台顶。上行77级台阶,下行78级台阶,谓之“七上八下”。据说登台一次可增岁添福。

朋友们,前方这座陵冢就是我们的祖先——黄帝的安息之地。该陵高4米,周长56米,为扁球形土冢。冢前又有一碑,上刻有“桥山龙驭”四个大字,意思是此地为黄帝驾龙升天之地。传说黄帝活了l00多岁,天帝感其丰功伟德,派一条巨龙接他升天,臣民们不愿黄帝离去,将他团团围住。巨龙驮着黄帝腾空而起,慌乱间人们扯下了黄帝的衣襟、靴子、佩剑。人们把黄帝的衣靴宝剑埋在这里,起土成冢作为纪念,这便是黄帝陵是衣冠家说法的由来,但是传说毕竟是传说,《史记》等书明确记载“黄帝崩,葬桥山”。而且汉武大帝等各代帝王均来此祭奠黄帝,所以这里是公认的黄帝陵所在地。

“桥山龙驭”碑前还有一碑,刻有郭沫若1958书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1955年时陈嘉庚向毛主席反映黄帝陵年久失修,后来在毛主席、周恩来的直接关怀下,陵墓得到整修。1956年,因祭亭内原碑被铲掉,县政府呈请毛主席重新题字。毛主席看后说:我在抗日战争时期为黄帝写过祭文,题字的事,最好叫郭老(郭沫若)去写。随后他就把信批转给郭沫若同志。同年5月郭老就把字写好,交给秘书寄往黄陵县。1963年修复桥山祭亭时,将郭沫若手迹刻在石碑上。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黄帝陵”三个大字。

介绍黄帝故篇二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巨著,是中医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

介绍黄帝故篇三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的陵园。因位于延安黄陵县城北约0.5公里的桥山之上,故。是国务院公布保护的第1号古墓葬。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他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族主要活动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逝世后安葬于今黄陵县桥山之巅。自唐代宗大历五年建庙祀典以来,这里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新中国建立后,每年清明、重阳节均在此进行祭祀典礼,特别是清明节公祭已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大典。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圣地,海外侨胞将其誉为“东方麦加”。1962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区景色迷人,山麓有建于汉代的轩辕庙,庙东侧碑廊珍藏历代帝王御制祭文碑57通,现又新增香港、澳门“回归纪念碑”。陵、庙所在地桥山现有千年古柏816000株,是我国最大的古柏群。庙内有相传黄帝手植柏,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是我国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树。

黄帝陵龙驭阁位于黄帝陵后的高台上,高18米,象征黄帝“驭龙升天”,也是游客登高远眺,观看桥山全貌及周围古城与山川形势的最佳地点。

诚心亭沿中轴线北行即到诚心亭。该亭面阔五间,进深一间,面积约85平方米。歇山顶上,灰布板瓦与筒瓦紧紧相扣,前檐施勾头滴水,四边无墙,栏额下为花格装饰,旋子彩绘。明间南北两侧台基石砌如意踏步,次间、补间外侧有围栏围护。亭柱上书有两幅楹联:“观天地生物气象,读古今经世文章”;“诚朝圣地人文祖,心祭神州儿女情”。亭前东南侧有一砖砌壁,上书简介:“历代帝王将相、墨客骚人,现代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同胞华侨、外籍华裔,谒拜黄帝时,先要在诚心亭整衣冠,备礼品,平静心情,消除杂念,然后缓步进殿,顶礼膜拜”。

介绍黄帝故篇四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岛一作:鸟)。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宋代: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鹤冲天·黄金榜上宋代: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宋代: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阑通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雨霖铃·寒蝉凄切宋代: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一作:美景)。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宋代: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阑一作:栏)。

望海潮·东南形胜宋代: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介绍黄帝故篇五

怀着这样的心理,我翻开了黄帝内经素问。简单看过注家对黄帝内经的介绍,就开始进入正篇。

素问不愧是经典言论,一开始就道出了”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的问题,并提出了养生的原则和方法: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又常,不妄作劳……可谓是一针见血,但这不是它最厉害的,最难得的就是找到了生命与自然的联系,并用非常通俗却又变化无穷的阴阳来反映其规律。古人以阴阳论道,可敬可叹。

我认为,黄帝内经的伟大不在于理论,而在于提出理论前长期的观察探究。比如,”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的阐述就是对人体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的概括,还有四季虚邪与脏器的对应,等等,无不体现了黄帝内经非常扎实的观察验证基础。这种发现问题,观察矛盾,寻找规律的探究精神正是每个医者所需要继承的。

很多外行人认为黄帝内经太老了,已经跟不上新时代要求了。但黄帝内经的思想偏偏是超前的,其中提出的养生之道还被到处引用,被奉为圭臬。而且黄帝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治疗思想不知又比西方预防观念早提出了多少年,而且至今仍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之所以我们常称其为经典,正是其中的很多话都是不刊之论。

黄帝内经之所以是中医学,甚至是所有医学的必读书,并不是说它囊括了所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而且它也做不到,真正值得借鉴的就是其中对人体五脏六腑、经络等做出了基础论述,正所谓名不正啧言不顺,要论治,就要辨证,要辨证,就要审症求因。有因才有果,正是黄帝内经给出了因,才会有中华医学这个果。在五脏生成篇、五脏别论篇等篇章里,黄帝内经记述了五脏六腑的基本特点;在三部九候篇、玉机真脏论篇等篇章中,黄帝内经论述了切脉的部位与方法,脉象随季节的变化规律等等;更让我惊喜的是,在黄帝内经的宝命全形篇、八正神明篇等篇章中找到了当初学习刺法灸法学时的原文: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侯已备,後乃存针……这些熟悉的字句让我对黄帝内经更加亲切了。另外,黄帝内经中在脏腑气血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为中心的邪正盛衰理论,合并经络,来阐述热病、咳、痹、痿、厥等疾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以减轻百姓遭受病厄之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介绍黄帝故篇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之气衰」。壮火与少火相对而言。是一种亢奋的病理之火,能损耗正气,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

壮火:是一种亢奋的病理之火。能损耗正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壮火与少火。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经文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据上下文义,这里的壮火与少火,当指药食气味的纯阳与温和而言,其中药食气味纯阳者为壮火、温和者为少火。

药食气味纯阳的壮火之品,服之则耗伤人体的正气,即“壮火之气衰;药食气味温和的少火之品,食之则能使正气壮盛,即“少火之气壮。

如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云:“气味太厚者,火之壮也。用壮火之品,则吾人之气不能当之而反衰矣,如用乌附之类,而吾人之气不能胜之,故发热。气味之温者,火之少也。用少火之品,则吾人之气渐尔升旺,血益壮矣,如用参归之类,而气血渐旺者是也。

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挥,即将少火解释为生理之火,壮火解释为病理之火。认为火指“阳气,所谓壮火,指亢盛之阳气,即病理之火;少火,指平和之阳气,即生理之火。

如李中梓《内经知要》云:“火者,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发育万物,人非此火,不能生养命根,是以物生必本于阳。但阳和之火则生物,亢烈之火则害物。故火太过则气反衰,火和平则气乃壮。这种观点从天地阴阳之气化生万物角度,来分析认识壮火与少火,有一定的深度和普遍意义。

张介宾亦持少火为生理之火,壮火为病理之火的'观点,并且还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发挥,如《类经·阴阳类》云:“火,天地之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生万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万物之主,皆由阳气。但阳和之火则生物,亢烈之火反害物,故火太过则气反衰,火和平则气乃壮。壮火散气,故云食气,犹言火食此气也。……此虽承气味而言,然造化之道,少则壮,壮则衰,自是如此,不特专言气味者。张氏从药食气味之火,推演到生理之火和病理之火,同时又结合万物造化之道来解释,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此句是对前句“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的进一步说明,即壮火之气衰的原因是壮火能销蚀、消散人体之气,少火之气壮的原因是气能从少火得到滋养,亦即少火能滋生人体之气。前一个“食字,是销蚀的意思;后一个“食字,是进食以得养之义。

介绍黄帝故篇七

寒食内宴二首。

殿前香骑逐飞球。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

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行由。

城阙沈沈向晓寒,恩当令节赐余欢,瑞烟深处开三殿,

春雨微时引百官,宝树楼前分绣幕,彩花廊下映华栏。

宫筵戏乐年年别,已得三回对御看。

介绍黄帝故篇八

《赠张籍》的作者是韩愈,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40卷。

原文。

赠张籍。

作者:唐·韩愈。

吾老著读书,馀事不挂眼。有儿虽甚怜,教示不免简。

君来好呼出,踉跄越门限。惧其无所知,见则先愧赧。

昨因有缘事,上马插手版。留君住厅食,使立侍盘盏。

薄暮归见君,迎我笑而莞。指渠相贺言,此是万金产。

吾爱其风骨,粹美无可拣。试将诗义授,如以肉贯丳。

开祛露毫末,自得高蹇嵼。我身蹈丘轲,爵位不早绾。

固宜长有人,文章绍编刬。感荷君子德,恍若乘朽栈。

召令吐所记,解摘了瑟僴。顾视窗壁间,亲戚竞觇矕。

喜气排寒冬,逼耳鸣睍睆。如今更谁恨,便可耕灞浐。

注释。

1、著:爱好。全诗校:“一作嗜。”

2、踉蹡:同“踉跄”,行走不稳的样子。门限:门槛。

3、缘事:官府相牵连之事。

4、手版:古代官吏上朝或渴见上司时所持的笏。

5、“角戋”:同“盏”,酒器。

6、莞:微笑的样子。

7、渠:他。指韩愈之子韩昶。

8、万金产:比喻贵子。

9、拣:挑剔。

10、丳:烤肉时串肉的.签子。

11、开祛:启蒙去惑。祛,通“祛”,除去。蔡邕《郭有道碑》:“童蒙赖焉,用祛其蔽。”

12、高骞嵼:山高而屈曲。

13、我:疑当作“君”,指韩愈。丘轲:孔丘、孟轲。指儒道。

14、绾:掌握。

15、绍:继承。编剗:编辑删削。

16、朽栈:腐朽之车。表示惊恐的意思。

17、解摘:谓摘取数句,问之而能解答。瑟僩:庄严宽大貌。《诗·邶风·凯奥》:“瑟兮垣兮,赫兮僩兮。”

18、觇:窥视。

19、睍睆:声音美好貌。《诗·邺风·凯风》:“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20、谁:何。

21、灞浐:长安二水名,均出蓝田。灞水西北人渭,浐水北流至霸陵入灞。此言有子如此,可谋归耕也。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洛阳人,文学家,世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之称。三岁即孤,由嫂抚养成人,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阳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赠礼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赞成改革主张,又反对藩镇割据。尊儒反佛,比较关心人民疾苦。

韩愈在文学上主张师承秦、汉散文传统,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观点。《师说》、《进学解》等,皆为名篇。韩诗力求创新,气势雄伟,有独特风格,对宋诗创作影响较大,延及清代。有《昌黎先生集》。

繁体对照。

卷340_18贈張籍韓愈。

吾老著讀書,餘事不掛眼。有兒雖甚憐,教示不免簡。

君來好呼出,踉蹌越門限。懼其無所知,見則先愧赧。

昨因有緣事,上馬插手版。留君住廳食,使立侍盤盞。

薄暮歸見君,迎我笑而莞。指渠相賀言,此是萬金產。

吾愛其風骨,粹美無可揀。試將詩義授,如以肉貫丳。

開祛露毫末,自得高蹇嵼。我身蹈丘軻,爵位不早綰。

固宜長有人,文章紹編刬。感荷君子德,恍若乘朽棧。

召令吐所記,解摘了瑟僴。顧視窗壁間,親戚競覘矕。

喜氣排寒冬,逼耳鳴睍睆。如今更誰恨,便可耕灞產。

介绍黄帝故篇九

社内出版也称公费出版、计划出版,其主体是出版社。时至今日,它仍然是当今出版的主流。所谓的社内出版,指的就出版社根据自己的判断,独立进行选题策划和市场运作,自行出版、发行本社计划内的图书,并拥有所出图书的所有操作权(出版、发行)。

二、合作出版。

备考资料。

出版社任务就是进行终审和终校,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给图书一个合法的身份。

三、自费出版。

自费出版与合作出版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其操作方法是:由作者(包括个人和单位)提供稿件以及运作资金,自费出版自己拥有著作权的图书。出版社的作用与合作出版相同。自费出版主要见于哪些市场面窄,发行不易盈利的图书。在许多情况下,老师们(包括中学教师和高校教师)为了晋级或评职称之需,大都会选择自费出版。

为您提供更多的免费阅读资料:/。

介绍黄帝故篇十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係中医理论着作,非一人一时之作。该书的主要部分已形成于战国时间,还有一些内容是秦汉乃至唐代医家补撰的。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名称的不同传本,其中名为《素问》、《灵枢》最为流行。《素问》、《灵枢》两书合称为《黄帝内经》。

现存的《素问》及《灵枢》二书主要内容是:

《素问》共81篇:1~2篇论述人体发育的规律,养生的塬则与方法,以及“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3~7篇论述阴阳五行学说在自然界、人体各部机能以及疾病治疗等方面的联繫;8~11篇论述臟腑的生理与其主病;12~14篇论述针、砭、灸法、按摩、汤剂、药酒、温熨等治疗方法;15~21篇论述以脉诊为主,包括色诊、问诊的诊断学,及疾病转归、死亡徵兆;22~30篇论述有关臟腑、经络等病证的临床辨证规律;31~48篇论述若干主要病类(包括热病、疟、厥病、疟病、腹中病、风病、痹病、奇病等)的病候及其针治方法;49~65篇论述週身孔穴(“气穴”、“气府”、“骨空”)的名称、部位和针刺的手法、补泻和禁忌,以及有关经脉病候的解释,疾病演变过程等;66~71篇及74篇(第72、73篇仅存篇目,塬文已佚)共七篇,系唐代王冰据古佚医书补入,主要阐述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75~81篇杂论有关医理及诊法中的一些问题。

《灵枢》:1~9篇论述九针的形制十二塬穴、五腧穴(井、荥、输、经、合)、根结穴,针刺方法(九变刺、十二节刺、叁刺、五刺等),针法补泻,烫法,臟腑病候及与情志的关係;10~18篇论述人体经络系统(经脉、经别、经水、经筋),体表测量(骨度、脉度)及营、卫、气、血,叁焦所主等;19~30篇论述四时杂病、五臟病、寒热病,癫狂、厥病、击痹及其他杂病的病候及刺法;31~41篇论述臟腑解剖、色诊、不同体质刺法、泻血、有关四海、五乱、阴阳清浊、阴阳应十二月之理论及胀病、癃病等;42~46篇论述五行与五腧,针刺之道,疾病传变,梦与疾病,五变病;47~55篇论述臟腑类型,脉诊(人迎、寸口),望诊,疼痛病机,灸法补泻人,人体发育,要穴(标、本、气街)及禁刺;56~66篇论述二十五种人体类型,动输,百病始生,病之逆顺,卫气失常,贼风、水胀病,五行与五味等;67~81篇论述人与自然,五行所主,五人,尺肤诊法,卫气行,九宫八风,九针论,行针之法,刺有五节,以及多种杂病(上膈、无言、寒热、目不瞑、疟疾、风病、眼目诸病、痈疽等)。

《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我国的医学成就,是我国早期的一部医学论文总集,内容十分丰富。它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指导下,较全面地阐述了人与自然、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及疾病预防、养生学等方面的内容。具体表现为:

注重整体观念。

人体本身是一整体:《内经》把人和各个部分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和天地自然也是一个整体:《内经》十分强调人和天地自然的密切联繫,认为人必须和自然界统一。

运用阴阳五行学说。

将阴阳五行学说系统引入医学领域。

阴阳五行学说在《内经》中的具体运用:《内经》十分重视阴阳五行学说,它把阴阳的对立统一看成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人的生理病理变化也不例外。人要健康长寿,亦必须因顺从阴阳变化规律。《内经》认为,人体本身就是阴阳的对立统一,而且阴阳之间,还存在相互依存、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的关係。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阴阳是平衡的,如果这种平衡被破坏,人体就会生病。治病的目的就是要调整阴阳,使人体恢復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同时,《内经》又很重视五行学说。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的不同属性来分析人的生理、病理现象。根据五行彼此间的相生相剋关係,认为人的臟腑器官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保持动态平衡的。“太过”、“不及”都会破坏这种平衡,而导致人体发病。治病就是要调整这种平衡。

重视臟腑经络学说。

关于臟腑学说:《内经》认为,五臟六腑是维繫人体生命的重要器官。《内经》所说的臟腑不仅仅有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有功能系统的概念。臟腑各有其功能,各司其职,互相配合。特别是五臟,有主宰生命和精神活动的作用。

关于经络学说:《内经》记载了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所联络的臟腑及主病,诊治等内容。认为,经络在人体生理上是运行气血,以沟通臟腑、内外组织器官的通路,同时也是病理上传导病邪,治疗上发挥药物性能和感受针灸的通路。

强调精神因素与社会因素《内经》认为五臟精气是产生情与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五臟有病,就会有异常的情志出现。同时强调精神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如果情感和思虑过度,失去调节,亦将损害身体健康。因而《内经》强调医生诊病时一定要把社会因素与精神因素考虑进去。治疗上,除用药物、针灸疗法外,还採用心理疗法。

注意疾病预防,反对迷信鬼神《内经》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提倡个体的养生方法。要求医生“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内经》说:“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认为医学与迷信是水火不相容的,难与信鬼神者谈论医学。

总之,《内经》既注重整体观念,也重视辨证论治,它是中医基本理论的奠基之作。《内经》问世后,歷代医家无不把它作为必读的教科书,歷代医学着作无不从《内经》中寻找自己的理论渊源。《内经》不仅为国内医家所重视,而且有相灵的国际影响。例如歷史上日本、朝鲜等国,曾把《内经》列为医生必读之书。《内经》的部分内容已相继译成日、英、德、法等国的文字。一些国外针灸组织,还把《内经》列为针灸医师必读的参考书。

介绍黄帝故篇十一

(一)成书于先秦、战国之时。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有宋代的邵雍,明代桑悦、方以智,清代魏荔彤等。邵雍在《皇极经世》卷八《心学第一、二》中以为《素问》是“七国时书也”、“轩岐之书,类春秋,战国所为而托于上古。”

(二)成书于虞国、秦汉之间。持这种观点的人有宋代的程颢、司马光等。他们认为“黄帝亦治天下,岂可终日坐明堂,但与岐伯论医药针灸邪?此周、汉之间,医者依托以取重耳。”到清代《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进一步肯定了这一说法。斗中说《素问》“出上古,固未必然,然亦必周秦间人,传达旧闻,著之竹帛。”因为《四库全书》在中国古代学术界有相当高的地位,这种说法也就被许多人所接受。

(三)成书于西汉时期。明代郎玻所著的《七修类稿》认为《素问》“首篇曰上古、中古,而曰今世,则黄帝时末世邪?又曰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由仪狄是生其前面彼时人已皆伪邪?《脉要精微论》中罗裹雄黄,《禁服篇》中欲血而受,则罗与欲血皆汉时事邪?予故以为岐黄问答,而淮南文成之者耳。在这里,朗玻从夏禹时仪狄造酒的传说和“罗”出现于汉代等证据推断《素河》产生于西汉时期。

对于《黄帝内经》成书年代,古人的看法主要就有这些。然而研究并没有到此结束,当代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也不少。他们通过对《内经》和《周礼》及《史记·扁鹊仓公传》的对比,说明三者在学术思想上的一致性,并通过对《素问》文学结构的分析,说明这一部分出自于先秦而不可能迟于扁鹊。并通过分析前人的成说和大论的内容,认定这一部分内容出自于战国至东汉之间,而且经过多数医家汇集而成。至于《灵柩》,作者先通过对其书的真伪的分析,判定《灵柩》与《针经》实即一书,而后又得出结论,“《灵柩》和《素问》一样,基本上是成书于战国时代,只是个别的篇卷,掺入了汉代的东西,因而它亦并不是成于某一人之手,”至于《素问遗篇》,则属伪书,其时代不出于唐宋之间。

还有人认为《黄帝内经》所包含的篇章,并不是由一个作者同时完成于一个短时间内,而是由许多医家和学者写成于不同时期。《内经》中的篇章既有写成于战国时期,又有成于秦、汉甚至更后。究其论据有五:其一,《素问》的有些篇章用干支来表示时间,而采用干支纪年是东汉以后的事。其二,《素问·宝命全形论》中用的“黔首”一词,是战国及秦代对国民的称呼,而《素问·灵兰秘典论》中的“相傅之官”和“州都之官”则是曹魏时期出现的官名。其三,《黄帝内经》中引用的一些文献,如《上下经》、《睽度》等是战国甚至更早的著作。其四,与1973年长沙马王堆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1972年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压药简牍、1977年安徽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六王斌盘”和“太乙九宫占盘”相比较,可知《灵柩》中有些篇章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有些成书于西汉更早。其五,先秦文体多韵语,而《黄帝内经》中一些篇章亦有不少韵语,这些章节可能是先秦时期的作品。

现在,《黄帝内经》非一人一时所作,这一点已有不少人予以肯定。至于要确定具体的成书年代,就现在来看远非易事。

介绍黄帝故篇十二

《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医圣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九卷》在唐王冰时称之为《灵枢》。至宋,史嵩献家藏《灵枢经》并予刊行。由此可知,《九卷》、《针经》、《灵枢》实则一书而多名。宋之后,《素问》《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组成的两大部分。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81篇和《灵枢》81篇,各9卷。它分别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等方面,结合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作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概括和认识。迄今在诊治学上仍具有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各项人类所获的科学成就。令人颇感惊讶的是,中华先祖们在《内经》里的一些深奥精辟的阐述,虽然早在春秋之前,却揭示了许多现代科学正试图证实的与将要证实的成就。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医家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均深受《内经》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无不刻苦研读之,深得其精要,而终成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医。

《黄帝内经》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约7前,欧洲鼠疫暴发,有四分之一的欧洲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虽也有瘟疫流行,但从未有过像欧洲一样惨痛的记录,中医药及《内经》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

《黄帝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深远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