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11-12 12:43:46
- 小编:ZTFB
- 文件格式 DOC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的经历,总结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我们需要有清晰的目标和明确的思路。"以下是一些培养创造力的途径,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电视新闻稿篇一
电视新闻稿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叙述新闻事实,供播音员诵读的文字稿。
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音画兼备的电视新闻。
所以,电视新闻稿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
然而,近几年电视新闻稿却出现诸多值得大家深思的些问题。
词藻华丽实功虚做
以最通俗直接的方式传递信息,使受众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应该是电视新闻人不懈的追求。
但有的稿件却刻意堆砌华丽词藻,稿件看似文采斐然,但和画面结合起来却如画蛇添足。
如某电视台播出新闻《新年第一天:××山雪淞醉游人》,文稿如下:
“雪后的××山处处银光闪烁,山峰林海变成了雪淞世界,万仞白峰,苍穹更显高远。串串雪挂沿树枝或树梢蜿蜒伸展,有的像银龙飞舞,有的似珍珠翡翠,晶莹剔透。簇簇松针宛如玉菊绽放,莲花盛开。”
这样的描述看似华丽诱人,但配在丰富多彩的电视画面上就显得多余。
而且,比喻和描述性语句并不是电视新闻的语言,颇有卖弄文采之嫌。
形似报告缺乏活力
电视新闻稿本应采用与画面匹配互补的语言来说明和阐释新闻事实,语言应追求新鲜灵活,尽量减少抽象、笼统、概括。
而有些报道却形似报告,毫无鲜活灵气。
如某电视台播出一篇关于农村新型实用人才建设的新闻,文字表述如下:
“……为使新型农村实用人才脱颖而出,××市将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仅2006年就投入800多万元,先后组织实施农村优秀实用人才‘百千万’工程,选拔市级优秀农村实用人才100名、乡镇级1086名,培训农村党员干部8000多人次,4560名农民技术员获得农民技术职称或绿色证书。……”
这简直就是一篇工作汇报。
这些枯燥无味的数字指标完全湮灭了观众解读新闻的乐趣。
思维混乱漫无边际
电视新闻稿在结构上应该具备三个特点,即主题明确,构思新颖,层次分明。
但《××市30万群众告别吃水难》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现场主持:观众朋友,这里是××市饮用安全水工程的奠基现场,……年底工程完工后,这个市又将有30多万氟区群众用上安全水。……”如此阐述,将一件进行状态中的事件改写成完成状态,如果记者不是有意混淆事实,那就说明该记者的思维混乱,说理不清。
表里不一声东击西
有些稿子声画两张皮,而有些则是表里不一,甚至连题目和内容都难作到一致。
如《××成为第一个用电量过100亿千瓦时的革命老区》,从题目看,稿件要反映的是老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用电量的增加,但文稿子却是另一回事:
“今年以来,××供电公司坚持活跃经营机制,加大投资力度,全年电网建设总投资14亿元,增加主变容量105万千伏安,输电线路100公里,全面开展标准用电村建设,完成145个标准用电村改造,从根本上解决了××市电网结构薄弱、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为××市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动力保障。”
稿子全没说到点子上,像是供电公司的一个年终总结。
夸大事实信口开河
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不切实际,既是工作态度的问题,又是一个职业道德的问题。
而在一些电视新闻记者的稿件中,对事实不负责任的夸张,缺乏依据的夸大等并不少见。
另外,在一些稿件中记者不加调查,不动脑筋,随意对某一个工程、某一项成果冠之以“亚洲最大”、“中国第一”、“全省之首”等头衔,没有把精力放在新闻事实本身的特征上,而是在表象上做文章,而且消息来源道听途说、捕风捉影,这些都是要不得的。
不明就里采访肤浅
有一篇反映小学生义卖献爱心的稿子: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小朋友又成交了一笔对她来说不小的买卖。
记者:你都卖了些什么东西?
×××:我卖了一些吃麦当劳赠的玩具,还有家长帮我画的画,还有日历,还有一些小玩具等,然后,我想把它卖了钱捐助那些贫困的人。
……小学生们的推销能力还真不错,不到三个小时,摊上琳琅满目的小人书、玩具、文具已所剩无几。
他们把义卖所得的钱全放进了“爱心箱”。
经合计,此次活动义卖得款共3000多元。
这篇稿子从立意上来讲没任何问题,由于采用了现场声整体上也比较鲜活生动,但有一个关键因素记者没有交代,这些旧玩具被谁买走了?稿件里面没有交代,这样处理稿件难免会让受众对此新闻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在记者发现这一问题时,活动已经结束,稿件留下很大的遗憾。
由于前期采访的不用心造成的缺陷靠后期是无法弥补的。
缺乏关爱追求噱头
有一篇报道一起连环车祸造成人员伤亡的稿子:
“……您瞧这个主还没爬出来,后面又来了一辆,只听‘咣’的一声,两辆车亲一块了,这边还没反应过来呢,紧跟后面的又一个伙计一头撞了上来……真是一场惊险刺激的汽车大冲撞啊!”
由于采用了调侃的语言风格,把一场人命关天的悲剧事件,变成了冷眼旁观、幸灾乐祸、缺乏关爱的笑料,明显反映出对生命的不尊重。
照抄术语愚弄观众
有一篇题目为《山东信息公共平台》的稿子开头就是:
“氧化铬催化剂制备是××集团绿色环保制冷剂 134a的核心技术,从氯化铬制备的氧化铬系列催化剂,结晶度很低,催化性能有一定波动,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搞清楚影响催化剂性能的关键因素,一度影响了绿色环保制冷剂134a的生产能力……”一系列专有名词陈述下来,观众对电视台所报道的内容依旧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因而,作为记者和编辑人员应该认真领悟电视新闻稿件要传达的.新闻事实的内涵,更准确、更通俗地加以表述,使电视新闻稿更好地服务于画面。
电视新闻文字稿件与电视画面就像人的两只手。
同等重要。
要做出一件好的新闻作品,除了注重电视画面的拍摄,更要注重文字稿件的处理。
电视新闻文字稿应具备以下特点:1、明确实在.听觉鲜明。
要提供鲜明的视听形象。
使新闻事物实在化、具体化、形象化、立体化。
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和编辑在采摄编写工作时。
尽量减少抽象、笼统、概括性的语言文字。
多采用形象鲜明与画面匹配或逻辑性强的语言。
表达、说明、阐释新闻事实.力求多用新闻事实说话.多用写实性文字。
2、注重细节描写。
要尽量采用具体生动活泼的细节来说明新闻事实,加深观众的视听印象。
3、取材精练,篇幅短小。
首先要多搞一些“小口子”新闻。
一条新闻只集中写一个问题或一个侧面,突破口。
就容易写得集中.写得深刻,并且能够缩短报道篇幅。
再者,要精选事实,用最能反映主题思想本质的事实即。
新闻核心来说明观点。
具体到电视新闻写作。
无论是倒金宇塔结构、螺旋式结构、金字塔结构还是散文式结构,在语言安排和文稿写作上,都必须注重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等几个方面协调划一。
整体操作。
(一)一条电视新闻能否引起观众的兴趣,能否以新鲜的,强烈的,集中的内涵刺激观众涣散的注意心态,变无意注意为有意关注。
饱含信息要旨的导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写导语最重要的原则是把观众最感兴趣的东西和记者最需要告诉观众的东西写在导语中。
这样的导语就像“吸铁石”一样吸引着观众不得不看下去。
具有吸引力的导语。
就是一个好的导语。
如何把导语写好,国内外新闻学专家教授和新闻工作者已经归纳出了规律性的准则o l.开门见山烘托出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
2.简明扼要。
中心突出。
导语要写得言简意赅,要选择最精彩、最重要的细节.突出一、二个新闻事实,不要罗列过多新闻事实,不能面面俱到。
3.讲求新意。
写出特点。
导语最忌老套,要力求新颖独到有特色。
4.具体形象,生动活泼。
要体现电视新闻导语声画并茂、视听兼备的优势,包括作为播音员、主持人出图像、念文稿、出镜导播和现场采访。
总之,导语不管怎样写作,最终目的是吸引观众往下看或听。
应不拘一格.变化多样。
(二)电视新闻的主体是导语之后的承接部分,围绕导语提出的问题全面展开,用有说服力的材料,阐述和说明全篇的中心意思。
要求紧承导语,讲清导语中提到的观点和问题。
语言文字以及其它材料安排要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表述简练。
这就要认真消化新闻材料,提出观点。
并根据表达新闻主题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新闻规律和逻辑顺序有条不紊、错落有致地写作出来。
(三)新闻背景资料的运用。
电视新闻背景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的说明.对新闻事件发生或人物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实际意义的解释,在写作上占有重要比例和地位,需要花大力气去研究突破。
电视新闻报道在于把新闻事件的不凡之点、独特之处揭示出来,这得依靠背景材料的交待。
电视新闻背景材料可以按直接带进、穿插交叉等方式交待出来。
(四)用简洁精炼的语言做好同期声。
同期声作为电视新闻再现社会生活的重要表现符号之一。
增加了电视新闻的可信度和现场感。
增添了电视新闻的独特魅力。
因此,电视新闻要注重同期声的运用,进一步解决目前大量电视新闻存在的有影无声、声画错位、音效粗糙等问题。
对于增强电视新闻的真实感和可视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做好同期声应注意以下三点:一要言之有物。
避免空泛表态。
要尽量围绕主题,有实质性的内容,回答观众急需知道的问题。
二是被采访对象的谈话要符合其身份。
要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通过他们的谈话反映新闻事件的本质。
三要抓住重点。
简明扼要。
把最能表现主题.最能说明问题的内容让被采访对象说出来。
这样的同期声就有权威性,更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一条好的电视新闻,不仅应该有一个好的导语,而且应该有一个俏皮的结尾。
这样。
才能使电视新闻在形式上更加突出全面,使电视新闻主题得到进一步提示和深化,增强感染力。
引起观众共鸣与思索。
电视新闻的结尾部分应该有实实在在的内容。
杜绝空泛议论;要紧扣主题,深化新闻事实,升华新闻核心;应当自然贴切。
水到渠成,切忌仓促唐突、生硬跑题、公式化、概念化。
电视新闻稿篇二
根据本站消息:新都中学人口教育教师吴天海今天在他的办公室里,拿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告诉本站记者:联合国官员和专家对新都中学五年多来的人口教育工作十分赞赏。人口教育是贯彻“计划生产”基本国策的战略措施。早在七十年代初,周总理就倡导在中学生中进行人口教育。
1980年3月,根据我国政府与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会签订的中学人口教育项目协定,新都中学被列为全国十所试点中学之一。五年多来,这所中学已经有1200多名高中学生系统接受了人口科学基础知识和人口政策教育。去年底,学生写的5份专论被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教育处。
1984年3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口教育顾问沙尔马博士来新都中学视察,他作了这样的评价:“我对你们卓有成效的人口教育表示十分赞赏”。
去年10月16日。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审评小组全面审评新都中学人口教育工作后,一致表示满意。当审评小组成员海迪·斯温德尔斯女士听了几位学生用英语汇报学习人口教育知识的体会后,高兴地说:“我要把你们写的心得带回纽约,让我的女儿拿到学校去念,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你们”。
今年3月,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审评小组在给联合国的审评报告中写到:“政府官员、教员和学生的高度主动性是非凡的”。“那些教师和学生将人口教育的信息传递到他们的村庄,例如,劝说他们的亲属遵循一对夫妇一个孩子的政策”。
今年9月23日。联合国计划开发署驻华代表孔雷风委托他的夫人访问新都中学后,称赞这个学校的人口教育搞得好,写下了热情洋溢的题词:“向新都中学学习”。
电视新闻稿篇三
电视新闻稿件模板应该怎么写?我们看了那么多新闻联播,是否学会怎么书写新闻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好的电视新闻稿件模板,欢迎参考!
新闻稿的格式有很多,而且都是在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不同时期格式也不一样。
以下有几种新闻的格式:
写作要律:具有新闻价值、正确的格式、动人的标题。
简洁切要的内容、平易友善的叙述、高度可读性、篇幅以1至2页为宜(一页尤佳)。
写作技巧:清晰简洁、段落分明、使用短句、排版清爽。
切忌偏离事实、交代不清、内容空洞。
一篇好的新闻稿除了必须具有新闻价值、把握主诉求与正确的格式外,行文应力求简洁切要,叙述应有事实基础,文稿标题则以简要、突出、吸引人为原则,用字要避免冷僻艰深,以提高文稿的可读性。
倒金字塔
一种是源于美国新闻界的“倒金字塔”式,这种格式由于迎合了受众的接受心理,于是得到了普遍的模仿,现今中国的很多都市报所使用的都是这种格式。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在导语中写一个新闻事件中最有新闻价值的部分(新闻价值通俗来讲就是新闻中那些最突出,最新奇,最能吸引受众的部分),比如一场球赛刚刚结束,观众/读者/听众们最想知道的是结果,或者是某个球员的发挥情况,就先从这里写起。
其次,在报道主体中按照事件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写下来,最后面的是最不重要的。
同时注意,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因为这种格式不是符合事件发展的基本时间顺序,所以在写作时要尽量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来构思,按受众对事件重要程度的认识来安排事件要素。
因而需要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宏观的对于受众的认识。
新华体
另一种是一个中外结合体——新华体。
我们国家的新闻报道一般是遵循时间顺序,但是这种“讲故事”的写法已经不适合受众的阅读习惯(一般人没有时间听你讲长篇大论),所以“新华体”在吸收中外新闻报道之长的情况下诞生了。
基本格式(除了标题)是:先把事件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导语中简明地体现出来。
其次,在第二段进一步具体阐述导语中的这个重要部分,形成支持,不至于使受众在接受时形成心理落差。
因而,第二段实际上是一个过渡性段落。
再次,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把“故事”讲下来。
以上是比较常见的消息报道的格式。
标题对于新闻报道很重要,甚至都出现了一个标题就是一条报道的情况。
因而,标题要提炼新闻事件的“精华”,把最吸引人的地方体现出来,同时要简洁。
如果需要可以在主标题前加上引题,在其后加上副题。
如果要写作比较长篇的调查性报道、深度报道,就要注意在文中按照事件叙述明晰的需要,适当加一些小的标题,以概括一个部分的内容,便于受众阅读(针对印刷媒体而言)。
华尔街日报体
补充一点,很流行一种叫做“华尔街日报体”(dee)的格式,这个格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在文首特写新闻事件中的'一个“镜头”,一般是以一个人的言行为主,从而引出整个的新闻报道,比如央行关于房贷要加息的消息,新闻报道就可以从一个普通市民的住房贷款行为写起,比较能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1月1-2日,全国新课程有效教学经验交流暨现场观摩会在我区召开。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田慧生研究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处长陈如平研究员,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书记楚江亭教授,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办公室副主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特聘专家万福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部、“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主持人韩立福博士,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吉林, 市教育局副局长于卫东,区委书记杜永光,区委宣传部部长高志勇,区政府副区长方玉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许宗华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区政府副区长方玉美在会上致了欢迎词。
此次会议在我区召开,是对我区多年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工作的充分肯定,是我区教育对外展示的一次绝佳的机会,也是我区教育走向全国的一次非常难得机遇,对于我区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的成长与发展等都将会起到积极地推动和促进作用,标志着我区在巩固发展区域性教育中心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与会专家做了五场专题报告,区教育局和我区6所学校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枣庄十六中、枣庄四十一中、枣庄十三中、实验小学、文化路小学、红旗小学的成果现场展示,现场观摩了有效教学课堂。
与会人员还观看了我区新课程成果展示文艺演出。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发展区域性教育中心,努力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教育发展水平逐年提高。
自2003年我区被确立为“全国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实验区”以来,我区从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入手,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组织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工作推进计划,累计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培训教师和增添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
各学校按照统一部署安排,积极推进各项实验工作,有效推动了实验区整体工作的开展。
抓实了教学常规管理,积极推行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扎实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
找准结合点 ,认真落实了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
积极探寻评价方式改革的新路子。
积极致力于教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
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教科研基地5处,省级14处,市级30处,共有全国和省市级实验课题236项,教科研工作已经延伸到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对全区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0月14日,《市中区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评审会议在区招待所二楼会议室召开。
来自国家旅游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旅游报社、浙江省旅游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等部门的七位旅游专家担任《规划》评审委员会委员。
区委副书记、区长朱国伟,区长助理胡安玉参加了评审会议。
会议由市旅游局副局长张玉涵主持,区委副书记、区长朱国伟致欢迎辞。
评审委员会专家在认真听取了北京大衍致用旅游规划设计院课题组的《规划》文本和图件展示和汇报后,逐一进行了会议评审发言。
专家评审意见认为:该《规划》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结构清晰,体例科学,图件完备,符合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和《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
旅游主题与产业目标定位准确,功能分区合理,产品设计科学,项目规划富有创意且十分详细,规划具有很好的前瞻性和很强的可操作性。
采取的“4162”的技术路线、swot-p分析、旅游形象系统设计、线路营销,旅游项目黑帝城、齐鲁武当山,旅游产业中的旅游餐饮、特色旅游商品的设计以及规划体例结构富有创新性。
同时,《规划》能够依据区位特色,以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为核心竞争力,为我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
评审专家还对《规划》中诸如法规依据、与周围城市衔接、非优势旅游地区如何打造度假目的地和大企业参与旅游事业等方面提出的修改意见。
最后,评审委员会一致认为本规划是一部国内同类规划中具有领先水平的区域旅游规划成果,同意通过评审。
会议结束后,区委书记杜永光会见了评审专家。
电视新闻稿篇四
《中国之路》解说词(摘登)人们也许记得:过去我们曾害怕市场经济发展,也曾苦于市场经济不能发展。
因为怕,不敢发展,商品就自然少了;商品少,经济发展因此缓慢,生活也就必然要苦。
苦和怕的循环,是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小生产方式和小农经济思想的必然产物。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苦?为什么要怕?为什么不能从苦和怕的恶性循环中冲杀出来?首要的问题,还是在于有没有思想的解放和解放的勇气!怕市场经济,说穿,无非是怕所谓“资本主义”!其实,市场经济是没有国界的,既不姓“资”,也不姓“社”。
它在自身发展中开拓世界,也在世界竞争中选择强者。
资本主义之所以是资本主义,不是因为有了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也不是因为没有市场经济。
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是社会基本制度问题。
一个曾经在历史上走在世界前列的民族,怕市场经济,难道就不怕落后?不怕挨打?不怕被开除“球籍”?这不能不使人沉思。
这不能不使人奋起。
历史在哪里沉思,道路就从哪里开拓。
邓小平同志庄严宣告:“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东方的宣言,中华民族面对世界与未来的一个伟大宣言。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航船,终于扬起风帆,驶出那个停泊已久的港口,又以一往无前的雄姿出现了!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牢牢地把握着舵轮,在社会的海图上,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划出一条富有特色的航道——中国之路。
行进在这条航道上,我们是新世纪的开拓者!开拓,要有旗帜。
我们的旗帜,就是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这面旗帜,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一条从起点到目标的时代航线!伟大的宣言必然产生伟大的行动。
伟大的行动必然开拓伟大的事业。
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第一步,用左右时间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国,创造过古代辉煌。
万里长城,就是中华民族镌刻在大地上永不磨灭的形象。
中国,也必定再度辉煌。
东方宣言,从此揭开一个彪炳于世界文明史册的伟大事业的新的序幕!这是共和国的第30个冬天。
“三十而立”,预示着共和国的又一个春天,正挟着漫天风雪,从地平线上朝着自己的人民走来。
在同一时间的不同空间里,共和国的最高层会议和最基层会议都在进行着同一个内容——改革。
在同一内容的不同会议上,共和国的最高领导者和普通劳动者都在关注着同一个问题——未来。
面对关于国运兴衰的抉择,党心和民心又交汇一起。
一场伟大变革的序幕就这样被拉开了!人们从这里隐隐听到的,是那滚动的春雷和澎湃的潮声。
这一方土,是令人瞩目的。
这一方人,也是永驻史册的。
这里,是第一位农民出身的皇帝的故乡。
这里,又是第一个发起联产承包的地方。
历史性的两个“第一”,从这块过去贫瘠的土地上先后生长出来,延伸着一个历史追求,一种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和力量!来到这里,虽然悲怆的岁月已经远去,但从那一曲曲凤阳花鼓声里,你仍然会感受到那撼人肺腑的历史回声!用不着再去叙述那悲壮的一幕了!中国的农民无疑是现实而勇敢的。
他们知道,人有嘴,有嘴就要吃。
吃饭的问题,从来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这个问题,过去曾经把他们同革命联系起来,举起了“打倒土豪”的旗帜,现在又把他们同改革联系起来,点燃了“联产承包”的星火。
这,难道仅仅是偶然的历史巧合吗?当然,他们当时不会知进,这样“冒”,这样“闯”,就是改革!但是,他们终归看到了:“冒”和“闯”的结果,是满囤的粮食,好大的丰收。
革命,要有一个农村的大变动;改革,也同样要有一个农村的大变动。
突破,首先从农村开始。
这就是结论。
1980年9月,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纪要》指出:凡有利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增加商品的责任制形式都是好的。
这是中国改革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纪要》的措词是审慎的,但随之而来的行动却是大胆的。
联产承包这一农村经济改革形式,终于被历史肯定下来。
中国大地上的股股热流,便从此汇合成不可遏止的改革大潮。
1980年3月,实行联产承包的生产队仅占全国总数的28%;同年10月上升到83%;到1981年增至92%。
时间只1年,而1年,只是历史的一瞬。
就在这一瞬之间,五色土被激活了!古老的中国农村,开始彻底地变了!黄河,中国的母亲河。
5000多公里长度,百万年历史,这就是黄河的时空。
在这个时空里,有一个叫府谷的地方。
这里以贫穷闻名,也以多英雄豪杰著称于世。
传说,明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检登基,紫禁城的上空突然滚过一道惊雷。
这惊雷便来自府谷。
揭杆于府谷的李自成大起义,如同烽烟不绝的历史舞台上的历次农民大起义一样,那泪的奋争,血的拼搏,追求的是永驻民族心中生生不灭的梦,一个争生存、求温饱的梦……然而,350年过去了——从明朝到清代,从袁世凯到蒋介石,府谷几多沧桑变化,仍未挣脱贫困的阴影。
当联产承包的潮汛循着黄河而上,府谷的'门再一次敞开了,府谷的人又一次醒悟了,府谷这块贫瘠的土地便开始生长出亘古未有的人间奇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前石畔确确实实变了。
前村长说:“现在我们有固定资产2100万元,18个企业,总产值750多万元,人均产值15000元,人均收入已达3100元”。
那支悲怆的歌,终于被滚过田野的那一声春雷淹没了!新的时代旋律,开始回荡在古老的黄土高坡。
是啊!“只有政策好了,国家才好;国家好了,百姓才好”。
从这里,我们听到的是心的搏动,感到的是创造奇迹的力量!位于燕山脚下的遵化县,多山少地。
贫瘠的水土造就了这一方人敢为人先的气魄,也造就了这一方人改天换地的智慧和毅力。
然而,土地只有挣脱“一大二公”的束缚才会生长出丰收的希望;艰苦奋斗也只有同改革开放的政策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迸发出劳动创造世界的光辉!过去,这里没有水;现在有了,是自来水。
过去,这里没有工业;现在有了,是乡镇企业。
过去,这里有山,是光秃秃的。
现在还有山,却是郁郁葱葱的。
一片果林,透出一片迷人的花香。
人们还依稀记得,在一个时期,一张即使简约到不标县名的中国地图,也总有一个红点标定着大寨——当年那个农业样板村落的位置。
或许是因为沉积的历史太沉重了吧。
从小岗刮起的改革之风,直到1982年才刮进这个红火过一个时期的偏僻山村。
拂去岁月的烟尘,大寨变了,大寨的人也随着改革整个地变了。
他们,正在追逐着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时代潮流。
风风雨雨。
虎头山下的这棵百年老柳,是大寨沧桑变化的历史见证。
过去,大寨人战天斗地,治沟治坡,几十年没有挖掉穷根;而今天,他们也同全国一样,在开始高扬起奔向富裕和文明的时代风采。
花了几十年,懂得一个真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值得!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劳动与土地的结合,是财富涌流的第一源泉。
联产承包,即使农民获得经营自主权,又没有让土地私有化,在劳动土地的结合上,解决了一个大的体制问题。
所以,财富之源也就被不断开拓出来。
面对群众的创举和带来大发展的事实,党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思考: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人民公社的生产关系大大超越了牛耕人锄的生产力水平。
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水平是一种束缚,超越生产力水平又何尝不也是一种束缚呢?变革人民公社体制是必然的!当年,我们以无比热切的心情选择了人民公社。
今天,我们又勇敢地把那超越真理的一步退了回来。
因为除了真理,我们别无选择。
朴素的语言,述说的是一个历史的结论:只要我们选择真理,真理的阳光就一定会无私地照亮我们生活的田园。
1981年,全国有800万农户盖起新房,建筑面积达6亿平方米。
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超过4亿吨,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
长生茅屋的田野,长出了林立的楼群;靠母鸡下蛋换回油盐的双手,也扛回了一件件洋里洋气的东西。
变化,仿佛在一夜之间!面对这瞬间的变化,昔日那布满菜色的脸,而今怎能不容光焕发?昔日那干涸的心,而今又怎能不春潮激荡,涌起对明天更加美好的憧憬?改革5年,实现温饱。
这在今天听起来是如此寻常。
但只要我们把它放在人类命运的历史天平上,我们就会感到它那海一样的丰富和山一样的重量!——让我们的思绪上溯岁月之河。
周口店的石斧告诉你:自从土地上生存着人类,饥饿就几乎像影子一样伴随着岁月跋涉的脚步。
——让我们用双手去翻开尚未尘封的历史册页。
饱经沧桑的长者会告诉你:当年,司徒雷登断定,没有哪一个中国政府能够填饱这个饥饿民族的肚子,这个预言曾经用浓墨记载在美国政府的白皮书上。
——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此时此刻的另一世界。
联合国的报告还会告诉你:粮食短缺的阴影笼罩着全球5亿人口,每天有55000多人因营养不良而死亡……“但求温饱,这是几千年来人类用血与泪写下的夙愿”。
“但求温饱”,这也是几千年来农民用火与剑追求的目标。
但几千年的追求,却仿佛是一个破碎的梦。
而今天,经过一场大改革的风雨,这场梦终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实现了!这是一次神话般的跨越!这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世界为之惊叹!共和国为之激动!多少农民又为之流下了欢喜欲狂的热泪!中国有用节日表达心愿的传统。
而这一年的春节,又似乎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河南宜阳一位中年妇女,拿着一个红纸包,步行50多里,找到县委,说要给党拜个丰收年。
——预东黄泛区的一位老农,用老茧重叠的手点上香案,眼噙热泪,遥望北京,真诚地祝愿:“共产党,万年长。”——川西高原的农家摆上丰收喜酒。
托人捎信,要和小平好好喝上一壶。
8亿农民最虔诚的祝愿,最憨厚的情意,最淳朴的希望,都一起凝聚在这古老的礼仪上。
马克思曾经指出,商品经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是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舞台上,把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帷幕拉开了。
一幕又一幕充满勃勃生机的商品生产的活剧,就从这里导演出来。
商品经济把农民推向市场,市场又不断刺激着农民增加商品数量的欲望和投入商品生产的热情。
一大批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专业户”,如雨后春笋,顶开板结的土地“咔咔”拔节。
商品经济促进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要求生产的专业化,也要求生产的社会化。
而它们一旦被改革催生出来,就随即踩着改革的脚印,步入每一处山寨,跨进每一家门槛,改变着人,改变着村庄,也改革着那个延续得很久很久的“男耕女织”的时代。
绽开花蕾的农村商品经济之树,呼唤着科学技术——那个催动春华向秋实转化的使者!一项改革政策,就像一阵春风,催的是一朵又一朵时代的花蕾。
耕耘在五色土上的数百万科技人员,也就像蜜蜂传授花粉那样,把致富的希望播撒在时代的沃土上。
绿色田野的希望,在科学技术的投入上。
这是一个事实,农民承认了;这也是一个真理,农民接受了。
农民耕作观念的变化,预示着小农经济在中国的消失,现代农业在中国的崛起。
6年来,国家已组织20万科技大军对664个县进行科技扶贫。
90%以上的贫困农民已经解决温饱问题。
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趋势,孕育着农业发展的科技化趋势。
虽然,科技的投入起步较晚,但只要把潜力挖掘出来,在本世纪末农业产量再实现一个翻番是大有希望的。
毫无疑问,科技的投入越多,劳力的投入必然越少。
这一“多”一“少”,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迫使农民同土地的关系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空间。
改革把农民与土地紧紧扭在一起,似乎相对缩小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但改革的不断深化,又使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无限扩大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这就是历史前进的辩证法。
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无疑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因为国家的工业化需要农村提供剩余劳动力。
但对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工业化的道路,决不能以牺牲农村去换取城市繁荣,重走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走过的那条带来社会振荡的历史老路。
怎么办?农村的改革又面临一次新的抉择。
1984年,党中央作出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依托农村发展乡镇企业的战略性决策。
离土不离乡——中央的决策是深谙中国国情的。
结果,犹如春笋拔节,仿佛在一夜之间,乡镇企业的幼芽拱出温润的五色土地。
毫无疑问,农村的改革和建设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要遵循党的十四大精神,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坚持依靠科技和教育兴农;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而要这样,关键的一环是要深化农村改革。
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不断完善和长期稳定下来。
未来,已经孕育在今天的现实之中。
不是吗?短短几年,在联产承包的推动下,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前后出现的农业经济商品化、科技化和工业化趋势,开始绘织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前景: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的雏形,正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母腹中躁动。
现在,可以告慰于先人的是:延续数千年的中国农民形象,终于在这一代开始改变含义,改变模样,也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习惯看法。
在这些时而下田,时而进厂,时而出现在游乐场的农民身上,正高扬起中国农村的未来和希望。
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也享受到了原是城市人的专利——文化夜生活。
从这里人们感觉到的,难道不正是城乡差别的逐步消失,和农民的生存空间与生活方式的历史变化?城市化的程度,也是人类文明的程度。
农民从这里走向城市,也从这里走向世界。
站在世界的领奖台上,他们是这样自信,这样豪迈,这样挺拔!站在世界的领奖台上,他们心中装的是东方的一片热土,眼里看的是历史的奔涌潮头!这就是中国农民的现代风姿!这样的风姿又何尝不可以倾倒世界?几乎与中国历史一样古老的中国农业,在改革中涅,在改革中新生,在改革中聚起一股又一股对生活乃至对整个社会的推动力量。
农村在向城市进逼。
农村在向城市挑战!城市沸腾了!经过改革洗礼的农民,走出土地,开始用那布满茧花的大手拍打厚重的城墙。
滚过田野上空的春雷,又在撞击都市的大门,期待着城市改革的回应,那一曲震撼人心的绝响!
电视新闻稿篇五
1月1—2日,全国新课程有效教学经验交流暨现场观摩会在我区召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田慧生研究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科研处长陈如平研究员,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副书记楚江亭教授,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办公室副主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特聘专家万福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部、“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课题主持人韩立福博士,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吉林,市教育局副局长于卫东,区委书记杜永光,区委宣传部部长高志勇,区政府副区长方玉美,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许宗华等领导出席了会议。区政府副区长方玉美在会上致了欢迎词。
此次会议在我区召开,是对我区多年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工作的充分肯定,是我区教育对外展示的一次绝佳的机会,也是我区教育走向全国的一次非常难得机遇,对于我区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的成长与发展等都将会起到积极地推动和促进作用,标志着我区在巩固发展区域性教育中心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与会专家做了五场专题报告,区教育局和我区6所学校在会上做了经验介绍,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枣庄十六中、枣庄四十一中、枣庄十三中、实验小学、文化路小学、红旗小学的成果现场展示,现场观摩了有效教学课堂。与会人员还观看了我区新课程成果展示文艺演出。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教育,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发展区域性教育中心,努力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教育发展水平逐年提高。自20xx年我区被确立为“全国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实验区”以来,我区从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入手,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组织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工作推进计划,累计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培训教师和增添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各学校按照统一部署安排,积极推进各项实验工作,有效推动了实验区整体工作的开展。抓实了教学常规管理,积极推行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扎实稳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找准结合点,认真落实了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积极探寻评价方式改革的新路子。积极致力于教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教科研基地5处,省级14处,市级30处,共有全国和省市级实验课题236项,教科研工作已经延伸到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对全区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电视新闻稿篇六
[导播]:7月31日,省联社信用乡镇创建验收组到我县龙泉乡验收信用乡创建工作。
[配音]:龙泉信用乡创建工作自20xx年10月正式启动,于20xx年末全面完成辖内农户的建档评级工作。在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龙泉乡信用社根据省联社信用乡(镇)创建的'工作要求,树立发展理念和企业文化,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利民惠民政策;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柜台服务质量;采取多举措大力宣传,增强诚实守信的全民意识,推动全乡信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信贷信用环境;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金融市场"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努力打造具有服务特色的"百姓银行'。
通过审核资料及听取工作汇报后,省联社验收组一行对龙泉乡信用乡创建工作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验收组要求,要不断改善农村金融信贷环境,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要加大宣传力度,倾力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引导群众树立诚信意识,最终达到农民增收、政府满意、信用社增效的多赢局面;要再接再励、真抓实干,将信用乡创建的成效体现在实际工作当中,进一步巩固农村金融市场,发掘农村金融市场潜力,为农村信用社的长足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
随后,省联社验收组走访了龙泉乡葡萄产业基地,对该乡创建信用乡工作及惠民利民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地了解。
截止目前,龙泉乡12个行政村1个社区77个村民组已评定信用村11个,信用村民组70个。全乡总农户3537户,目前已为3007户建立了经济信贷档案,应建档农户建档面达100%,信用农户占比100%。
电视新闻稿篇七
发布新闻之前要先写一下新闻稿,那么电视新闻稿范文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的电视新闻稿范文,欢迎阅读。
(导语)从昨晚开始,玉树地震灾区遭遇震后最大一次雨雪天气,救援部队官兵与当地各方力量紧急行动起来,采取措施确保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正常。
(现场)本台记者 王卫国:这里是玉树赛马场受灾群众安置点,因为降雨时间比较长,现在山上已经形成了一层积雪,安置区的河水也上涨了。
(解说)在结古镇一些路段,积水无法排出,低洼地带帐篷被淹,消防官兵带着抽水机前来救援。
在很多安置点,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挨家挨户排查,加固帐篷,安装防雨设施,挖掘排水沟。
第二炮兵医疗队还为村民们送来了熬制好的驱寒姜汤和感冒药。
(同期声)玉树州结古镇红卫村村民 尼玛卓玛 :今天天气特别冷,解放军送来了姜汤,我们心里特别暖和。
(现场)本台记者 王明生:这里是玉树民政宾馆,也是这次抗震救灾物资的存放点。
为了避免雨水对物资的损坏,兰州军区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通信连的官兵们正在对物资进行转运,以及防雨处理。
(解说)青海省军区独立团组成地质勘测小分队,与当地村民配合,沿山脚和河流低洼地段展开全面排查,避免降雨可能带来的次生地质灾害。
20**年4月28日9点左右,福建福州出现日晕。
这天上午,我们正在操场上做操,突然发现天上有一道似彩虹的东西。
一开始我们以为这是普通的彩虹,可仔细观察一番后发现它的颜色比较淡,而且是横着出现在天空,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张老师跟我们解释这叫“日晕”,我们这才恍然大悟。
据百度介绍,日晕是环绕在太阳周围的'彩色或者是白色的光环或光弧,颜色内红外紫。
日晕有时也被称为“日枷”,有全晕圈和缺口晕。
天气要下雨时,往往会在高空中出现象鸟类羽毛般的卷云,接着在卷云的下面6千米左右空中出现含雨的卷层云。
由于气温低,云中的水滴变成六棱柱状的小冰晶。
日晕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是日光通过卷层云时,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
当光线射入卷层云中的冰晶后,经过两次折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
实际上,有卷层云时,天空飘浮着无数冰晶,在太阳周围的同一圆圈上的冰晶,都能将同颜色的光折射到我们的眼睛里而形成内红外紫的晕环。
天空中有由冰晶组成的卷层云时,往往在太阳周围出现一个或两个以上以太阳为中心的彩色光环,有时还会出现很多彩色或白色的光点和光弧,这些光环、光点和光弧统称为晕。
云层中冰晶含量越大,阳光产生折射后所呈现的“日晕”形状就越小,光环也就越显著,容易使人观察到;反之,则无法形成“日晕”,或者即使形成也无法在地面上清楚地观察到这一现象。
“日晕”多出现在春夏季节。
民间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谚语,意思就是若出现日晕的话,夜半三更将有雨,若出现月晕,则第二天中午会刮风。
日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出现日晕天气有可能转阴或下雨。
但说这种现象可以预兆今年气候的旱涝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日晕出现时不要长时间用肉眼观看日晕,以免灼伤眼睛。
电视新闻稿篇八
第一,要认真采访、选题,注意文字与画面的关系,在精选之后出现在画面上的信息,文字绝不可以再行同一重复。
第二,最新消息的.开头、结尾、过渡常常是独白式的,对于人名、数据、结果等要素必须处理得体,文字精警,表达清晰,文图一致。
第三,撰写电视新闻纪录片的解说词,一定要有结构提纲,其中包括中心观点、主要论据及次要论据、组织结构方式等。要阐明画面含义,丰富画面内容,承上启下,交代思想,烘托气氛,文字要简炼、深刻,富有文采。第四,要挖掘新的角度,既要写得快,又要写得好。要避免那些陈词滥调,更要避免重复。写出来的东西,与其中看,不如动听。
电视新闻稿篇九
电视新闻稿是配合电视新闻图像的播出、供电视新闻播音员播音的文字稿。它与新闻图像互相配合,构成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一条条既看又听的电视新闻。所以,电视新闻稿的写作既是一门为听而写的艺术,也是一门为看而写的艺术。“听”与“看”的结合,使电视新闻稿写作既不同于广播新闻的为“听”的特点,又不同于报纸新闻的为“看”的特点。
因此,从事电视新闻工作的记者和编辑必须从掌握电视新闻的特点入手,正确处理好下列三方面的关系,真正体现电视新闻稿的“为听而写、为看而写”的写作特色。
单音词只有一个音节,读起来声音短促,不够响亮,很容易一晃而过,受众听不清楚;单音词表达的意思也没有双音词清楚,也不符合人们日常的口语习惯。所以,应尽量少用单音词,改用双音节或多音节的词,声波留得长一些,给受众留下的印象深一些。如因、能、但,电视新闻稿的写作,一般应将这些单音词改为因为、能够、但是等双音词或多音节词。
为了让播音员在播报电视新闻时朗朗上口,尽量将读音不够响亮的字换成读音响亮的字,尽可能使观众听得清楚明白。
汉字中有两类字声音响亮:一是开口度大的字,就是以拼音字母a、i、o等为主要元音的字;另一类是平声字,即普通话中的阴平、阳平。平声字说起来能拉长声音送得远,且比较洪亮。譬如,将此次、立即、气候换成这次、马上、天气等,多用开口度大的响亮的字词,增加语言的美感,提高传播的效果。
电视新闻讲究真、新、快,具有瞬时易逝的'特点,电视新闻稿应尽量用受众一听就懂的口语化生活化语言,避免出现书面化的词句,让受众不容易理解,失去传播效果。例如乃、换言之、曾几何时等等,由于它书面化,半文半白,很容易影响观众对新闻的理解。
在撰写电视新闻稿时,应将这些词语改为就是、换句话说、不知什么时候等通俗易懂的词。不过,对于通俗易懂语言的运用还需要把握一个度,新闻播音也不能全照搬家常口语,过于通俗。诸如“盖了帽了”“没治了”“就那么回事”“这家伙”等等,这些口语在广播节目中应尽量少用,使用过度就显得俗了。
电视新闻稿是一种听觉语言,要让观众愿意听并且能听得进去,就要写得节奏鲜明、音律和谐,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铿锵入耳,播音员解说起来顺畅自如,给观众以交流感。电视新闻稿宜多用短句,句子成分宜单纯。句子太长了,受众不容易准确理解和记忆。注意声调和谐,平仄相调,不单是掌握声调、字音、修辞手法,在遣词造句时应把握词句的韵律。
电视新闻“听”的口语化特征决定了电视新闻文字稿在撰写的过程中,与报纸新闻稿不同;而须有广播新闻稿之突出特点,即口语化,播音员面向观众直接口播新闻内容。正因如此,人们形象地把电视比喻为“窗口”和“讲坛”,站在这一“窗口”或叫“讲坛”“讲学”的就是我们的播音员。所以,我们的电视新闻稿犹如一篇篇“教案”。这些文字稿(教案)要让播音员(教师)传授给观众(学生),不浅显明了、采用群众易于接受的大众化语言怎么行呢?不然,既妨碍观众“听”,也妨碍观众“看”,达不到预期的收视效果。这说明写稿应看对象,要根据受众谋篇布局。如对同一内容的报道,电视新闻稿与报纸新闻稿的撰写是有区别的,试比较下面两段文字。
电视新闻片的构成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镜头和文字。有人把新闻片比喻成一条项链。那么,片中的一个个镜头就如一颗颗珍珠,文字稿就好像连接珍珠的金钱。如何拉好这根“金线”?这是摆在电视新闻工作者尤其是文字记者和编辑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然而,在电视新闻稿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记者把文稿写成一般的解说词,把镜头中的人物简介一番、场面内容介绍一下而已;有的文稿则写成单纯的解“像”文章,说说事物发生在什么地方、结果如何。这样处理,往往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不妨想一想,当我们举起摄像机时,能拍摄到的镜头有多少。现实中,大量的新闻信息是镜头难以捕捉到的。如何处理这一“遗憾”,自然而然地摆在文字记者的面前,而报纸、广播的新闻不存在这一不足。原因十分简单,文字可以反映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各种动态,而图像无法再现已过或未到的动态。所以,撰写电视新闻稿时必须发挥文字语言的特殊作用,进而拓宽电视新闻的报道面:把无法用画面传播的或难以用画面表现的,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把这些情况如实地传播给观众。
电视新闻稿篇十
(导语)今天上午,长近1万公里、宽约250公里的“日全食带”跨越亚洲大陆,我国很多地区的人们目睹了这一壮观的日全食天象,人们生产生活秩序如常。
(解说)“日全食带”早上7点58分起始于印度,进入我国境内后,经过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等地40多个城市,中午11点多钟进入太平洋。
所谓“日全食”是指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球挡住全部太阳光球所致,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天象。
整个过程包括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五个时期。
(解说)在西藏、四川、安徽、重庆、浙江等地,中央电视台联合14家地方电视台,从地面到空中对日全食进行了直播报道,让观众在第一时间见证了这难得一见的天象。
(现场)记者:……
(解说)在我国,人们对日食的观测已有4000多年历史,根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预报,这次日食是自1814年到2309年近500年间,在我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世界历史上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次日全食,我国长江流域的42个城市都可以直接观测到这次天文奇观。
(同期声)群众:……
(解说)天津、广州、海南、山东、辽宁等地区尽管不在日全食带,但人们还是看到了日偏食的美妙景色。
专家介绍,因为天气原因此次无法看到日食的地区,实际上也能感觉气温下降、光线转暗等微妙变化,这其实也是日食的奇妙经历。
分析:
1、这篇消息开头的解说词介绍日食的时间、地点、事件及影响,属于直接式导语。
4、最后解说词介绍天津、广州、海南、山东、辽宁等地区人们的观看日食情况,也是对应画面内容。
人们也许记得:过去我们曾害怕市场经济发展,也曾苦于市场经济不能发展。
因为怕,不敢发展,商品就自然少了;商品少,经济发展因此缓慢,生活也就必然要苦。
苦和怕的循环,是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小生产方式和小农经济思想的必然产物。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苦?为什么要怕?为什么不能从苦和怕的恶性循环中冲杀出来?首要的问题,还是在于有没有思想的解放和解放的勇气!怕市场经济,说穿,无非是怕所谓“资本主义”!其实,市场经济是没有国界的,既不姓“资”,也不姓“社”。
它在自身发展中开拓世界,也在世界竞争中选择强者。
资本主义之所以是资本主义,不是因为有了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也不是因为没有市场经济。
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是社会基本制度问题。
一个曾经在历史上走在世界前列的民族,怕市场经济,难道就不怕落后?不怕挨打?不怕被开除“球籍”? 这不能不使人沉思。
这不能不使人奋起。
历史在哪里沉思,道路就从哪里开拓。
邓小平同志庄严宣告:“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东方的宣言,中华民族面对世界与未来的一个伟大宣言。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航船,终于扬起风帆,驶出那个停泊已久的港口,又以一往无前的雄姿出现了!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牢牢地把握着舵轮,在社会的海图上,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划出一条富有特色的航道——中国之路。
行进在这条航道上,我们是新世纪的开拓者!开拓,要有旗帜。
我们的旗帜,就是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这面旗帜,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一条从起点到目标的时代航线! 伟大的宣言必然产生伟大的行动。
伟大的行动必然开拓伟大的事业。
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第一步,用10年左右时间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国,创造过古代辉煌。
万里长城,就是中华民族镌刻在大地上永不磨灭的形象。
中国,也必定再度辉煌。
东方宣言,从此揭开一个彪炳于世界文明史册的伟大事业的新的序幕! 这是共和国的第30个冬天。
“三十而立”,预示着共和国的又一个春天,正挟着漫天风雪,从地平线上朝着自己的人民走来。
在同一时间的不同空间里,共和国的最高层会议和最基层会议都在进行着同一个内容——改革。
在同一内容的不同会议上,共和国的最高领导者和普通劳动者都在关注着同一个问题——未来。
面对关于国运兴衰的抉择,党心和民心又交汇一起。
一场伟大变革的序幕就这样被拉开了!人们从这里隐隐听到的,是那滚动的春雷和澎湃的潮声。
这一方土,是令人瞩目的。
这一方人,也是永驻史册的。
这里,是第一位农民出身的皇帝的故乡。
这里,又是第一个发起联产承包的地方。
历史性的两个“第一”,从这块过去贫瘠的土地上先后生长出来,延伸着一个历史追求,一种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和力量! 来到这里,虽然悲怆的岁月已经远去,但从那一曲曲凤阳花鼓声里,你仍然会感受到那撼人肺腑的历史回声!用不着再去叙述那悲壮的一幕了!中国的农民无疑是现实而勇敢的。
他们知道,人有嘴,有嘴就要吃。
吃饭的问题,从来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这个问题,过去曾经把他们同革命联系起来,举起了“打倒土豪”的旗帜,现在又把他们同改革联系起来,点燃了“联产承包”的星火。
这,难道仅仅是偶然的历史巧合吗? 当然,他们当时不会知进,这样“冒”,这样“闯”,就是改革!但是,他们终归看到了:“冒”和“闯”的结果,是满囤的粮食,好大的丰收。
革命,要有一个农村的大变动;改革,也同样要有一个农村的大变动。
突破,首先从农村开始。
这就是结论。
1980年9月,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纪要》指出:凡有利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增加商品的责任制形式都是好的。
这是中国改革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纪要》的措词是审慎的,但随之而来的行动却是大胆的。
联产承包这一农村经济改革形式,终于被历史肯定下来。
中国大地上的股股热流,便从此汇合成不可遏止的改革大潮。
1980年3月,实行联产承包的生产队仅占全国总数的28%;同年10月上升到83%;到1981年增至92%。
时间只1年,而1年,只是历史的一瞬。
就在这一瞬之间,五色土被激活了!古老的中国农村,开始彻底地变了!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
5000多公里长度,百万年历史,这就是黄河的时空。
在这个时空里,有一个叫府谷的地方。
这里以贫穷闻名,也以多英雄豪杰著称于世。
传说,明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检登基,紫禁城的上空突然滚过一道惊雷。
这惊雷便来自府谷。
揭杆于府谷的李自成大起义,如同烽烟不绝的历史舞台上的历次农民大起义一样,那泪的奋争,血的拼搏,追求的是永驻民族心中生生不灭的梦,一个争生存、求温饱的梦……然而,350年过去了——从明朝到清代,从袁世凯到蒋介石,府谷几多沧桑变化,仍未挣脱贫困的阴影。
当联产承包的潮汛循着黄河而上,府谷的门再一次敞开了,府谷的人又一次醒悟了,府谷这块贫瘠的土地便开始生长出亘古未有的人间奇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前石畔确确实实变了。
前村长说:“现在我们有固定资产2100万元,18个企业,总产值750多万元,人均产值15000元,人均收入已达3100元”。
那支悲怆的歌,终于被滚过田野的那一声春雷淹没了!新的时代旋律,开始回荡在古老的黄土高坡。
是啊!“只有政策好了,国家才好;国家好了,百姓才好”。
从这里,我们听到的是心的搏动,感到的是创造奇迹的力量!位于燕山脚下的遵化县,多山少地。
贫瘠的水土造就了这一方人敢为人先的气魄,也造就了这一方人改天换地的智慧和毅力。
然而,土地只有挣脱“一大二公”的束缚才会生长出丰收的希望;艰苦奋斗也只有同改革开放的政策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迸发出劳动创造世界的光辉! 过去,这里没有水;现在有了,是自来水。
过去,这里没有工业;现在有了,是乡镇企业。
过去,这里有山,是光秃秃的。
现在还有山,却是郁郁葱葱的。
一片果林,透出一片迷人的花香。
人们还依稀记得,在一个时期,一张即使简约到不标县名的中国地图,也总有一个红点标定着大寨——当年那个农业样板村落的位置。
或许是因为沉积的历史太沉重了吧。
从小岗刮起的改革之风,直到1982年才刮进这个红火过一个时期的偏僻山村。
拂去岁月的烟尘,大寨变了,大寨的人也随着改革整个地变了。
他们,正在追逐着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时代潮流。
风风雨雨。
虎头山下的这棵百年老柳,是大寨沧桑变化的历史见证。
过去,大寨人战天斗地,治沟治坡,几十年没有挖掉穷根;而今天,他们也同全国一样,在开始高扬起奔向富裕和文明的时代风采。
花了几十年,懂得一个真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值得!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劳动与土地的结合,是财富涌流的第一源泉。
联产承包,即使农民获得经营自主权,又没有让土地私有化,在劳动土地的结合上,解决了一个大的体制问题。
所以,财富之源也就被不断开拓出来。
面对群众的创举和带来大发展的事实,党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思考: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人民公社的生产关系大大超越了牛耕人锄的生产力水平。
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水平是一种束缚,超越生产力水平又何尝不也是一种束缚呢?变革人民公社体制是必然的! 当年,我们以无比热切的心情选择了人民公社。
今天,我们又勇敢地把那超越真理的一步退了回来。
因为除了真理,我们别无选择。
朴素的语言,述说的是一个历史的结论:只要我们选择真理,真理的阳光就一定会无私地照亮我们生活的田园。
1981年,全国有800万农户盖起新房,建筑面积达6亿平方米。
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超过4亿吨,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
长生茅屋的田野,长出了林立的楼群;靠母鸡下蛋换回油盐的双手,也扛回了一件件洋里洋气的东西。
变化,仿佛在一夜之间!面对这瞬间的变化,昔日那布满菜色的脸,而今怎能不容光焕发?昔日那干涸的心,而今又怎能不春潮激荡,涌起对明天更加美好的憧憬? 改革5年,实现温饱。
这在今天听起来是如此寻常。
但只要我们把它放在人类命运的历史天平上,我们就会感到它那海一样的丰富和山一样的重量! ——让我们的思绪上溯岁月之河。
周口店的石斧告诉你:自从土地上生存着人类,饥饿就几乎像影子一样伴随着岁月跋涉的脚步。
——让我们用双手去翻开尚未尘封的历史册页。
饱经沧桑的长者会告诉你:当年,司徒雷登断定,没有哪一个中国政府能够填饱这个饥饿民族的肚子,这个预言曾经用浓墨记载在美国政府的白皮书上。
——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此时此刻的另一世界。
联合国的报告还会告诉你:粮食短缺的阴影笼罩着全球5亿人口,每天有55000多人因营养不良而死亡…… “但求温饱,这是几千年来人类用血与泪写下的夙愿”。
“但求温饱”,这也是几千年来农民用火与剑追求的目标。
但几千年的追求,却仿佛是一个破碎的梦。
而今天,经过一场大改革的风雨,这场梦终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实现了! 这是一次神话般的跨越!这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世界为之惊叹!共和国为之激动!多少农民又为之流下了欢喜欲狂的.热泪!中国有用节日表达心愿的传统。
而这一年的春节,又似乎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河南宜阳一位中年妇女,拿着一个红纸包,步行50多里,找到县委,说要给党拜个丰收年。
——预东黄泛区的一位老农,用老茧重叠的手点上香案,眼噙热泪,遥望北京,真诚地祝愿:“共产党,万年长。” ——川西高原的农家摆上丰收喜酒。
托人捎信,要和小平好好喝上一壶。
8亿农民最虔诚的祝愿,最憨厚的情意,最淳朴的希望,都一起凝聚在这古老的礼仪上。
马克思曾经指出,商品经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是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舞台上,把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帷幕拉开了。
一幕又一幕充满勃勃生机的商品生产的活剧,就从这里导演出来。
商品经济把农民推向市场,市场又不断刺激着农民增加商品数量的欲望和投入商品生产的热情。
一大批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专业户”,如雨后春笋,顶开板结的土地“咔咔”拔节。
商品经济促进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要求生产的专业化,也要求生产的社会化。
而它们一旦被改革催生出来,就随即踩着改革的脚印,步入每一处山寨,跨进每一家门槛,改变着人,改变着村庄,也改革着那个延续得很久很久的“男耕女织”的时代。
绽开花蕾的农村商品经济之树,呼唤着科学技术——那个催动春华向秋实转化的使者!一项改革政策,就像一阵春风,催的是一朵又一朵时代的花蕾。
耕耘在五色土上的数百万科技人员,也就像蜜蜂传授花粉那样,把致富的希望播撒在时代的沃土上。
绿色田野的希望,在科学技术的投入上。
这是一个事实,农民承认了;这也是一个真理,农民接受了。
农民耕作观念的变化,预示着小农经济在中国的消失,现代农业在中国的崛起。
6年来,国家已组织20万科技大军对664个县进行科技扶贫。
90%以上的贫困农民已经解决温饱问题。
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趋势,孕育着农业发展的科技化趋势。
虽然,科技的投入起步较晚,但只要把潜力挖掘出来,在本世纪末农业产量再实现一个翻番是大有希望的。
毫无疑问,科技的投入越多,劳力的投入必然越少。
这一“多”一“少”,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迫使农民同土地的关系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空间。
改革把农民与土地紧紧扭在一起,似乎相对缩小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但改革的不断深化,又使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无限扩大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这就是历史前进的辩证法。
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无疑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因为国家的工业化需要农村提供剩余劳动力。
但对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工业化的道路,决不能以牺牲农村去换取城市繁荣,重走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走过的那条带来社会振荡的历史老路。
怎么办?农村的改革又面临一次新的抉择。
1984年,党中央作出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依托农村发展乡镇企业的战略性决策。
离土不离乡——中央的决策是深谙中国国情的。
结果,犹如春笋拔节,仿佛在一夜之间,乡镇企业的幼芽拱出温润的五色土地。
毫无疑问,农村的改革和建设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要遵循党的十四大精神,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坚持依靠科技和教育兴农;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而要这样,关键的一环是要深化农村改革。
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不断完善和长期稳定下来。
未来,已经孕育在今天的现实之中。
不是吗?短短几年,在联产承包的推动下,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前后出现的农业经济商品化、科技化和工业化趋势,开始绘织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前景: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的雏形,正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母腹中躁动。
现在,可以告慰于先人的是:延续数千年的中国农民形象,终于在这一代开始改变含义,改变模样,也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习惯看法。
在这些时而下田,时而进厂,时而出现在游乐场的农民身上,正高扬起中国农村的未来和希望。
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也享受到了原是城市人的专利——文化夜生活。
从这里人们感觉到的,难道不正是城乡差别的逐步消失,和农民的生存空间与生活方式的历史变化? 城市化的程度,也是人类文明的程度。
农民从这里走向城市,也从这里走向世界。
站在世界的领奖台上,他们是这样自信,这样豪迈,这样挺拔! 站在世界的领奖台上,他们心中装的是东方的一片热土,眼里看的是历史的奔涌潮头!这就是中国农民的现代风姿!这样的风姿又何尝不可以倾倒世界?几乎与中国历史一样古老的中国农业,在改革中涅,在改革中新生,在改革中聚起一股又一股对生活乃至对整个社会的推动力量。
农村在向城市进逼。
农村在向城市挑战! 城市沸腾了!经过改革洗礼的农民,走出土地,开始用那布满茧花的大手拍打厚重的城墙。
滚过田野上空的春雷,又在撞击都市的大门,期待着城市改革的回应,那一曲震撼人心的绝响!
电视新闻稿篇十一
听众朋友:我们现在听到的是大家熟悉的船工号子声。这优美雄壮的劳动歌声,使我想起了船工们那种齐心协力拉船过滩的动人情景。当船进入险滩急流时,只见船上的舵手,双手紧掌船舵,使船不偏离航道。前驾长手握篙杆,东撑西点,与后驾长紧密配合。船工们匍匐拉着船,脚蹬、手爬、步调一致,一步一步地向着预定的港口前进。
是什么力量使他们这样团结奋战呢?这是因为每一个船上职工都明确共同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在前进的航道上,不可能没有险滩急流,因此,他们下定了拉船过滩的`决心,同时因为他们有战胜险滩恶水的过硬本领。常言说"驾长心里装的全是石头',是说驾长对一条航道,哪里是险滩,哪里有暗礁,都了如指掌,并且掌握了水涨水落的脾气。如果一个驾长对航道的情况不了解,又不懂河水变化了的航道特点,那船就会触礁沉没;一个船工没有拉船的本领,一上阵,准会被纤绳赶下河去,这怎么能使船到目的地呢?所以驾长必经过严格考核选拔,船工又是驾长信得过的水手。他们相互信任,又有明确分工,做到人有专职,职有专责,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紧密配合做好本职工作,保证了全局任务的完成。
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改革中,在这改革的浪潮中,我们每一个单位好比一只航行的大木船,绝大多数单位的领导和群众都像拉船过滩那样正在齐心协力为四化建设出力流汗。但是,我们有些同志,刚进入改革的洪流,就手忙脚乱,一个往东扳舵,一个往西撑船。职工们像船工一样受到强烈的震动,摇摇晃晃,乱成一团。于是凭着"干不干,少不了三顿饭'在那里扯皮聊筋。我们祝愿这些单位的同志像船上职工那样胸怀共同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目标。特别是领导要像前后驾长那样团结;要像驾长熟悉河道那样熟悉党的方针政策;要像驾长那样适应水涨水落变化了的情况去按规律办事;要像驾长那样组织群众脚踏实地,拿出拉船过滩的精神,投入到千帆竞发,百舸争游的改革洪流中,去开创社会主义一个又一个新局面。
电视新闻稿篇十二
这里说的新闻稿件,涵盖了新闻消息、新闻评论以及新闻故事。下面就新闻消息的播报提出一些要求和注意事项。
消息应该理解为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简洁的语言、用最快的速度把真实的事情传播出去。因此它要求:
1)准确无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都不许出现事实上的差错,只有认真才能准确。
2)层次清楚——一般消息都是由导语、主体、结尾构成的,层次之间要留出停顿的时间,以避免播成一片。
3)节奏明快——什么样的稿子就有什么样的形式,播的是新闻,就得像新闻。节奏不完全是快慢的问题,但它有快慢的问题。句子与句子之间紧凑,句段之间要明白晓畅。
4)朴实大气——以第三人称叙述事件,没有任何夸张、渲染。正确传达,直接面陈。举手投足、言谈举止让考官看到的是一种内心的真实流露。
新闻播报不是念稿子,字里行间渗透着播者对新闻的理解,播报就是把这种理解、感受真切地传达给受众。因此还要注意:
1)播稿过程也是传达过程,把一件刚刚发生的事播报出去,播音者要有新鲜感,除了在备稿过程中找到新鲜点之外,播报时要有精气神,还要使这精气神分寸得当。
2)消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听的人知道,句与句的衔接在清楚的基础上要紧密,因此要格式正确、轻重恰当、逻辑严密、不涩不粘、不浓不淡、语势平稳。在播稿过程中,语流要紧凑,以避免散乱。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一个劲儿”,不紧不慢,无理解,不经心,缺少变化。
3)新闻稿件播读或播报,有的叫朗读新闻稿件,其实是一个意思 。无论干什么事都得像那么回事,所以播报新闻得像播报新闻的样子。播报的榜样就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整点新闻以及各级电视台的新闻播报节目。
当我们理解一篇新闻稿件的时候,应该按照以下的思路去详细、具体地把握稿件的内容。
1)把握新闻稿件的结构
了解基本事实对新闻稿件结构的'把握,有助于我们对新闻事实快速的了解,有声语言的准确表达。一般来讲,新闻稿件是由导语、主体、结尾三部分构成的。有的新闻稿件还增加了背景的部分。导语就是用最简短的语言引起受众对新闻事实的兴趣、关注。主题是一具体的新闻事实的材料,详细地将导语中提及的问题叙述清楚。背景部分是通过对新闻事实发生的历史、环境等背景材料的介绍,使受众更清楚地了解新闻事实以及它的价值,结尾是对新闻事实的概括总结,引向深化。
2)联系背景,明确针对性,强化引导作用
背景包括事件发生背景以及播出背景。对背景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播报新闻时,明确新闻导向,逐渐强化播讲愿望,避免将新闻播报得平淡无奇,避免"见字出声"的现象。
3)抓住新鲜点,激发播讲愿望
新闻播音是通过新鲜点来吸引受众的,新鲜点就是新闻稿件的新意所在。
对它的把握,有助于我们形成强烈的播讲愿望,使我们的有声语言表达更具活力,顺畅自如。
电视新闻稿篇十三
电视系列片《中国之路》解说词(摘登)人们也许记得:过去我们曾害怕市场经济发展,也曾苦于市场经济不能发展。因为怕,不敢发展,商品就自然少了;商品少,经济发展因此缓慢,生活也就必然要苦。苦和怕的循环,是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小生产方式和小农经济思想的必然产物。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苦?为什么要怕?为什么不能从苦和怕的恶性循环中冲杀出来?首要的问题,还是在于有没有思想的解放和解放的勇气!怕市场经济,说穿,无非是怕所谓“资本主义”!其实,市场经济是没有国界的,既不姓“资”,也不姓“社”。它在自身发展中开拓世界,也在世界竞争中选择强者。资本主义之所以是资本主义,不是因为有了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也不是因为没有市场经济。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是社会基本制度问题。一个曾经在历史上走在世界前列的民族,怕市场经济,难道就不怕落后?不怕挨打?不怕被开除“球籍”?这不能不使人沉思。这不能不使人奋起。
历史在哪里沉思,道路就从哪里开拓。邓小平同志庄严宣告:“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东方的宣言,中华民族面对世界与未来的一个伟大宣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航船,终于扬起风帆,驶出那个停泊已久的港口,又以一往无前的雄姿出现了!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牢牢地把握着舵轮,在社会的海图上,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划出一条富有特色的航道——中国之路。行进在这条航道上,我们是新世纪的开拓者!开拓,要有旗帜。我们的旗帜,就是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政策。这面旗帜,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一条从起点到目标的时代航线!伟大的宣言必然产生伟大的行动。伟大的行动必然开拓伟大的事业。
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第一步,用10年左右时间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国,创造过古代辉煌。万里长城,就是中华民族镌刻在大地上永不磨灭的形象。中国,也必定再度辉煌。东方宣言,从此揭开一个彪炳于世界文明史册的伟大事业的新的序幕!这是共和国的第30个冬天。“三十而立”,预示着共和国的又一个春天,正挟着漫天风雪,从地平线上朝着自己的人民走来。在同一时间的不同空间里,共和国的最高层会议和最基层会议都在进行着同一个内容——改革。在同一内容的不同会议上,共和国的最高领导者和普通劳动者都在关注着同一个问题——未来。面对关于国运兴衰的抉择,党心和民心又交汇一起。一场伟大变革的序幕就这样被拉开了!人们从这里隐隐听到的,是那滚动的春雷和澎湃的潮声。这一方土,是令人瞩目的。这一方人,也是永驻史册的。这里,是第一位农民出身的皇帝的故乡。这里,又是第一个发起联产承包的地方。
历史性的两个“第一”,从这块过去贫瘠的土地上先后生长出来,延伸着一个历史追求,一种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和力量!来到这里,虽然悲怆的岁月已经远去,但从那一曲曲凤阳花鼓声里,你仍然会感受到那撼人肺腑的历史回声!用不着再去叙述那悲壮的一幕了!中国的农民无疑是现实而勇敢的。他们知道,人有嘴,有嘴就要吃。吃饭的问题,从来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这个问题,过去曾经把他们同革命联系起来,举起了“打倒土豪”的旗帜,现在又把他们同改革联系起来,点燃了“联产承包”的星火。这,难道仅仅是偶然的历史巧合吗?当然,他们当时不会知进,这样“冒”,这样“闯”,就是改革!但是,他们终归看到了:“冒”和“闯”的结果,是满囤的粮食,好大的丰收。革命,要有一个农村的大变动;改革,也同样要有一个农村的大变动。突破,首先从农村开始。这就是结论。1980年9月,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纪要》指出:凡有利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增加商品的责任制形式都是好的。这是中国改革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纪要》的措词是审慎的,但随之而来的行动却是大胆的。联产承包这一农村经济改革形式,终于被历史肯定下来。中国大地上的股股热流,便从此汇合成不可遏止的改革大潮。1980年3月,实行联产承包的生产队仅占全国总数的28%;同年10月上升到83%;到1981年增至92%。时间只1年,而1年,只是历史的一瞬。就在这一瞬之间,五色土被激活了!古老的中国农村,开始彻底地变了!黄河,中国的母亲河。5000多公里长度,百万年历史,这就是黄河的时空。在这个时空里,有一个叫府谷的地方。这里以贫穷闻名,也以多英雄豪杰著称于世。传说,明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检登基,紫禁城的上空突然滚过一道惊雷。这惊雷便来自府谷。揭杆于府谷的李自成大起义,如同烽烟不绝的历史舞台上的历次农民大起义一样,那泪的奋争,血的拼搏,追求的是永驻民族心中生生不灭的梦,一个争生存、求温饱的梦……然而,350年过去了——从明朝到清代,从袁世凯到蒋介石,府谷几多沧桑变化,仍未挣脱贫困的阴影。当联产承包的潮汛循着黄河而上,府谷的门再一次敞开了,府谷的人又一次醒悟了,府谷这块贫瘠的土地便开始生长出亘古未有的人间奇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前石畔确确实实变了。前村长说:“现在我们有固定资产2100万元,18个企业,总产值750多万元,人均产值15000元,人均收入已达3100元”。那支悲怆的歌,终于被滚过田野的那一声春雷淹没了!新的时代旋律,开始回荡在古老的黄土高坡。是啊!“只有政策好了,国家才好;国家好了,百姓才好”。从这里,我们听到的是心的搏动,感到的是创造奇迹的力量!位于燕山脚下的遵化县,多山少地。贫瘠的水土造就了这一方人敢为人先的气魄,也造就了这一方人改天换地的智慧和毅力。然而,土地只有挣脱“一大二公”的束缚才会生长出丰收的希望;艰苦奋斗也只有同改革开放的政策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迸发出劳动创造世界的光辉!过去,这里没有水;现在有了,是自来水。过去,这里没有工业;现在有了,是乡镇企业。过去,这里有山,是光秃秃的。现在还有山,却是郁郁葱葱的。一片果林,透出一片迷人的花香。人们还依稀记得,在一个时期,一张即使简约到不标县名的中国地图,也总有一个红点标定着大寨——当年那个农业样板村落的位置。或许是因为沉积的历史太沉重了吧。从小岗刮起的改革之风,直到1982年才刮进这个红火过一个时期的偏僻山村。拂去岁月的烟尘,大寨变了,大寨的人也随着改革整个地变了。他们,正在追逐着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时代潮流。风风雨雨。虎头山下的这棵百年老柳,是大寨沧桑变化的历史见证。过去,大寨人战天斗地,治沟治坡,几十年没有挖掉穷根;而今天,他们也同全国一样,在开始高扬起奔向富裕和文明的时代风采。花了几十年,懂得一个真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值得!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与土地的结合,是财富涌流的第一源泉。联产承包,即使农民获得经营自主权,又没有让土地私有化,在劳动土地的结合上,解决了一个大的'体制问题。所以,财富之源也就被不断开拓出来。面对群众的创举和带来大发展的事实,党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思考: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人民公社的生产关系大大超越了牛耕人锄的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水平是一种束缚,超越生产力水平又何尝不也是一种束缚呢?变革人民公社体制是必然的!当年,我们以无比热切的心情选择了人民公社。今天,我们又勇敢地把那超越真理的一步退了回来。因为除了真理,我们别无选择。朴素的语言,述说的是一个历史的结论:只要我们选择真理,真理的阳光就一定会无私地照亮我们生活的田园。1981年,全国有800万农户盖起新房,建筑面积达6亿平方米。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超过4亿吨,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长生茅屋的田野,长出了林立的楼群;靠母鸡下蛋换回油盐的双手,也扛回了一件件洋里洋气的东西。变化,仿佛在一夜之间!面对这瞬间的变化,昔日那布满菜色的脸,而今怎能不容光焕发?昔日那干涸的心,而今又怎能不春潮激荡,涌起对明天更加美好的憧憬?改革5年,实现温饱。这在今天听起来是如此寻常。但只要我们把它放在人类命运的历史天平上,我们就会感到它那海一样的丰富和山一样的重量!——让我们的思绪上溯岁月之河。周口店的石斧告诉你:自从土地上生存着人类,饥饿就几乎像影子一样伴随着岁月跋涉的脚步。——让我们用双手去翻开尚未尘封的历史册页。饱经沧桑的长者会告诉你:当年,司徒雷登断定,没有哪一个中国政府能够填饱这个饥饿民族的肚子,这个预言曾经用浓墨记载在美国政府的白皮书上。——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此时此刻的另一世界。联合国的报告还会告诉你:粮食短缺的阴影笼罩着全球5亿人口,每天有55000多人因营养不良而死亡……“但求温饱,这是几千年来人类用血与泪写下的夙愿”。“但求温饱”,这也是几千年来农民用火与剑追求的目标。但几千年的追求,却仿佛是一个破碎的梦。而今天,经过一场大改革的风雨,这场梦终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实现了!这是一次神话般的跨越!这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世界为之惊叹!共和国为之激动!多少农民又为之流下了欢喜欲狂的热泪!中国有用节日表达心愿的传统。而这一年的春节,又似乎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河南宜阳一位中年妇女,拿着一个红纸包,步行50多里,找到县委,说要给党拜个丰收年。——预东黄泛区的一位老农,用老茧重叠的手点上香案,眼噙热泪,遥望北京,真诚地祝愿:“共产党,万年长。”——川西高原的农家摆上丰收喜酒。托人捎信,要和小平好好喝上一壶。8亿农民最虔诚的祝愿,最憨厚的情意,最淳朴的希望,都一起凝聚在这古老的礼仪上。
马克思曾经指出,商品经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是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舞台上,把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帷幕拉开了。一幕又一幕充满勃勃生机的商品生产的活剧,就从这里导演出来。商品经济把农民推向市场,市场又不断刺激着农民增加商品数量的欲望和投入商品生产的热情。一大批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专业户”,如雨后春笋,顶开板结的土地“咔咔”拔节。商品经济促进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要求生产的专业化,也要求生产的社会化。而它们一旦被改革催生出来,就随即踩着改革的脚印,步入每一处山寨,跨进每一家门槛,改变着人,改变着村庄,也改革着那个延续得很久很久的“男耕女织”的时代。绽开花蕾的农村商品经济之树,呼唤着科学技术——那个催动春华向秋实转化的使者!一项改革政策,就像一阵春风,催的是一朵又一朵时代的花蕾。耕耘在五色土上的数百万科技人员,也就像蜜蜂传授花粉那样,把致富的希望播撒在时代的沃土上。绿色田野的希望,在科学技术的投入上。这是一个事实,农民承认了;这也是一个真理,农民接受了。农民耕作观念的变化,预示着小农经济在中国的消失,现代农业在中国的崛起。
6年来,国家已组织20万科技大军对664个县进行科技扶贫。90%以上的贫困农民已经解决温饱问题。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趋势,孕育着农业发展的科技化趋势。虽然,科技的投入起步较晚,但只要把潜力挖掘出来,在本世纪末农业产量再实现一个翻番是大有希望的。毫无疑问,科技的投入越多,劳力的投入必然越少。这一“多”一“少”,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迫使农民同土地的关系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土地是农民的生存空间。改革把农民与土地紧紧扭在一起,似乎相对缩小了他们的生存空间。但改革的不断深化,又使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无限扩大了他们的生存空间。这就是历史前进的辩证法。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无疑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因为国家的工业化需要农村提供剩余劳动力。但对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工业化的道路,决不能以牺牲农村去换取城市繁荣,重走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走过的那条带来社会振荡的历史老路。怎么办?农村的改革又面临一次新的抉择。1984年,党中央作出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依托农村发展乡镇企业的战略性决策。离土不离乡——中央的决策是深谙中国国情的。结果,犹如春笋拔节,仿佛在一夜之间,乡镇企业的幼芽拱出温润的五色土地。毫无疑问,农村的改革和建设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要遵循党的十四大精神,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坚持依靠科技和教育兴农;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而要这样,关键的一环是要深化农村改革。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不断完善和长期稳定下来。未来,已经孕育在今天的现实之中。不是吗?短短几年,在联产承包的推动下,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前后出现的农业经济商品化、科技化和工业化趋势,开始绘织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前景: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的雏形,正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母腹中躁动。现在,可以告慰于先人的是:延续数千年的中国农民形象,终于在这一代开始改变含义,改变模样,也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习惯看法。
在这些时而下田,时而进厂,时而出现在游乐场的农民身上,正高扬起中国农村的未来和希望。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也享受到了原是城市人的专利——文化夜生活。从这里人们感觉到的,难道不正是城乡差别的逐步消失,和农民的生存空间与生活方式的历史变化?城市化的程度,也是人类文明的程度。农民从这里走向城市,也从这里走向世界。站在世界的领奖台上,他们是这样自信,这样豪迈,这样挺拔!站在世界的领奖台上,他们心中装的是东方的一片热土,眼里看的是历史的奔涌潮头!这就是中国农民的现代风姿!这样的风姿又何尝不可以倾倒世界?几乎与中国历史一样古老的中国农业,在改革中涅,在改革中新生,在改革中聚起一股又一股对生活乃至对整个社会的推动力量。农村在向城市进逼。农村在向城市挑战!城市沸腾了!经过改革洗礼的农民,走出土地,开始用那布满茧花的大手拍打厚重的城墙。滚过田野上空的春雷,又在撞击都市的大门,期待着城市改革的回应,那一曲震撼人心的绝响!
电视新闻稿篇十四
发布新闻之前要先写一下新闻稿,那么电视新闻稿范文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的电视新闻稿范文,欢迎阅读。
吴邦国会见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
(导语)当天下午,吴邦国在温哥华会见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省长坎贝尔。
(解说)吴邦国说,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是加拿大距离中国最近、同中国交往历史最久的省份。
近年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同中国的联系更加紧密,双方经贸合作发展迅速,地方交往蓬勃展开,人文交流十分活跃,在中加关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他指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资源丰富,科技发达,在林业、渔业、矿业等传统产业和信息、生物、医药、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优势。
双方在这些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希望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强与中方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为推动中加关系深入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解说)坎贝尔对吴邦国委员长在访问途中经停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表示热烈欢迎,认为这对加强加中关系意义重大。
他说,作为通向亚太地区的门户,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愿在经贸、文化、科技等领域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从而成为连接加中两国乃至北美同中国友好合作的桥梁。
(解说)吴邦国委员长是在前往古巴等国访问途中在温哥华做短暂停留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等主要陪同人员同机抵达。
抵达温哥华时,加拿大国际贸易部长戴伊等加方高级官员到机场迎接.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兰立俊和中国驻加使领馆工作人员、中资机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代表也到机场迎接。
《中国之路》解说词(摘登) 人们也许记得:过去我们曾害怕市场经济发展,也曾苦于市场经济不能发展。
因为怕,不敢发展,商品就自然少了;商品少,经济发展因此缓慢,生活也就必然要苦。
苦和怕的循环,是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小生产方式和小农经济思想的必然产物。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苦?为什么要怕?为什么不能从苦和怕的恶性循环中冲杀出来?首要的问题,还是在于有没有思想的解放和解放的勇气!怕市场经济,说穿,无非是怕所谓“资本主义”!其实,市场经济是没有国界的,既不姓“资”,也不姓“社”。
它在自身发展中开拓世界,也在世界竞争中选择强者。
资本主义之所以是资本主义,不是因为有了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也不是因为没有市场经济。
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是社会基本制度问题。
一个曾经在历史上走在世界前列的民族,怕市场经济,难道就不怕落后?不怕挨打?不怕被开除“球籍”? 这不能不使人沉思。
这不能不使人奋起。
历史在哪里沉思,道路就从哪里开拓。
邓小平同志庄严宣告:“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东方的宣言,中华民族面对世界与未来的一个伟大宣言。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航船,终于扬起风帆,驶出那个停泊已久的港口,又以一往无前的雄姿出现了!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牢牢地把握着舵轮,在社会的海图上,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划出一条富有特色的航道——中国之路。
行进在这条航道上,我们是新世纪的开拓者!开拓,要有旗帜。
我们的旗帜,就是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政策。
这面旗帜,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一条从起点到目标的时代航线! 伟大的宣言必然产生伟大的行动。
伟大的行动必然开拓伟大的事业。
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第一步,用10年左右时间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国,创造过古代辉煌。
万里长城,就是中华民族镌刻在大地上永不磨灭的形象。
中国,也必定再度辉煌。
东方宣言,从此揭开一个彪炳于世界文明史册的伟大事业的新的序幕! 这是共和国的第30个冬天。
“三十而立”,预示着共和国的又一个春天,正挟着漫天风雪,从地平线上朝着自己的人民走来。
在同一时间的不同空间里,共和国的最高层会议和最基层会议都在进行着同一个内容——改革。
在同一内容的不同会议上,共和国的最高领导者和普通劳动者都在关注着同一个问题——未来。
面对关于国运兴衰的抉择,党心和民心又交汇一起。
一场伟大变革的序幕就这样被拉开了!人们从这里隐隐听到的,是那滚动的春雷和澎湃的潮声。
这一方土,是令人瞩目的。
这一方人,也是永驻史册的。
这里,是第一位农民出身的皇帝的故乡。
这里,又是第一个发起联产承包的地方。
历史性的两个“第一”,从这块过去贫瘠的土地上先后生长出来,延伸着一个历史追求,一种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和力量! 来到这里,虽然悲怆的岁月已经远去,但从那一曲曲凤阳花鼓声里,你仍然会感受到那撼人肺腑的历史回声!用不着再去叙述那悲壮的一幕了!中国的农民无疑是现实而勇敢的。
他们知道,人有嘴,有嘴就要吃。
吃饭的问题,从来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这个问题,过去曾经把他们同革命联系起来,举起了“打倒土豪”的`旗帜,现在又把他们同改革联系起来,点燃了“联产承包”的星火。
这,难道仅仅是偶然的历史巧合吗? 当然,他们当时不会知进,这样“冒”,这样“闯”,就是改革!但是,他们终归看到了:“冒”和“闯”的结果,是满囤的粮食,好大的丰收。
革命,要有一个农村的大变动;改革,也同样要有一个农村的大变动。
突破,首先从农村开始。
这就是结论。
1980年9月,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纪要》指出:凡有利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增加商品的责任制形式都是好的。
这是中国改革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纪要》的措词是审慎的,但随之而来的行动却是大胆的。
联产承包这一农村经济改革形式,终于被历史肯定下来。
中国大地上的股股热流,便从此汇合成不可遏止的改革大潮。
1980年3月,实行联产承包的生产队仅占全国总数的28%;同年10月上升到83%;到1981年增至92%。
时间只1年,而1年,只是历史的一瞬。
就在这一瞬之间,五色土被激活了!古老的中国农村,开始彻底地变了!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
5000多公里长度,百万年历史,这就是黄河的时空。
在这个时空里,有一个叫府谷的地方。
这里以贫穷闻名,也以多英雄豪杰著称于世。
传说,明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检登基,紫禁城的上空突然滚过一道惊雷。
这惊雷便来自府谷。
揭杆于府谷的李自成大起义,如同烽烟不绝的历史舞台上的历次农民大起义一样,那泪的奋争,血的拼搏,追求的是永驻民族心中生生不灭的梦,一个争生存、求温饱的梦……然而,350年过去了——从明朝到清代,从袁世凯到蒋介石,府谷几多沧桑变化,仍未挣脱贫困的阴影。
当联产承包的潮汛循着黄河而上,府谷的门再一次敞开了,府谷的人又一次醒悟了,府谷这块贫瘠的土地便开始生长出亘古未有的人间奇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前石畔确确实实变了。
前村长说:“现在我们有固定资产2100万元,18个企业,总产值750多万元,人均产值15000元,人均收入已达3100元”。
那支悲怆的歌,终于被滚过田野的那一声春雷淹没了!新的时代旋律,开始回荡在古老的黄土高坡。
是啊!“只有政策好了,国家才好;国家好了,百姓才好”。
从这里,我们听到的是心的搏动,感到的是创造奇迹的力量!位于燕山脚下的遵化县,多山少地。
贫瘠的水土造就了这一方人敢为人先的气魄,也造就了这一方人改天换地的智慧和毅力。
然而,土地只有挣脱“一大二公”的束缚才会生长出丰收的希望;艰苦奋斗也只有同改革开放的政策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迸发出劳动创造世界的光辉! 过去,这里没有水;现在有了,是自来水。
过去,这里没有工业;现在有了,是乡镇企业。
过去,这里有山,是光秃秃的。
现在还有山,却是郁郁葱葱的。
一片果林,透出一片迷人的花香。
人们还依稀记得,在一个时期,一张即使简约到不标县名的中国地图,也总有一个红点标定着大寨——当年那个农业样板村落的位置。
或许是因为沉积的历史太沉重了吧。
从小岗刮起的改革之风,直到1982年才刮进这个红火过一个时期的偏僻山村。
拂去岁月的烟尘,大寨变了,大寨的人也随着改革整个地变了。
他们,正在追逐着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时代潮流。
风风雨雨。
虎头山下的这棵百年老柳,是大寨沧桑变化的历史见证。
过去,大寨人战天斗地,治沟治坡,几十年没有挖掉穷根;而今天,他们也同全国一样,在开始高扬起奔向富裕和文明的时代风采。
花了几十年,懂得一个真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值得!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劳动与土地的结合,是财富涌流的第一源泉。
联产承包,即使农民获得经营自主权,又没有让土地私有化,在劳动土地的结合上,解决了一个大的体制问题。
所以,财富之源也就被不断开拓出来。
面对群众的创举和带来大发展的事实,党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思考: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人民公社的生产关系大大超越了牛耕人锄的生产力水平。
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水平是一种束缚,超越生产力水平又何尝不也是一种束缚呢?变革人民公社体制是必然的! 当年,我们以无比热切的心情选择了人民公社。
今天,我们又勇敢地把那超越真理的一步退了回来。
因为除了真理,我们别无选择。
朴素的语言,述说的是一个历史的结论:只要我们选择真理,真理的阳光就一定会无私地照亮我们生活的田园。
1981年,全国有800万农户盖起新房,建筑面积达6亿平方米。
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超过4亿吨,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
长生茅屋的田野,长出了林立的楼群;靠母鸡下蛋换回油盐的双手,也扛回了一件件洋里洋气的东西。
变化,仿佛在一夜之间!面对这瞬间的变化,昔日那布满菜色的脸,而今怎能不容光焕发?昔日那干涸的心,而今又怎能不春潮激荡,涌起对明天更加美好的憧憬? 改革5年,实现温饱。
这在今天听起来是如此寻常。
但只要我们把它放在人类命运的历史天平上,我们就会感到它那海一样的丰富和山一样的重量! ——让我们的思绪上溯岁月之河。
周口店的石斧告诉你:自从土地上生存着人类,饥饿就几乎像影子一样伴随着岁月跋涉的脚步。
——让我们用双手去翻开尚未尘封的历史册页。
饱经沧桑的长者会告诉你:当年,司徒雷登断定,没有哪一个中国政府能够填饱这个饥饿民族的肚子,这个预言曾经用浓墨记载在美国政府的白皮书上。
——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此时此刻的另一世界。
联合国的报告还会告诉你:粮食短缺的阴影笼罩着全球5亿人口,每天有55000多人因营养不良而死亡…… “但求温饱,这是几千年来人类用血与泪写下的夙愿”。
“但求温饱”,这也是几千年来农民用火与剑追求的目标。
但几千年的追求,却仿佛是一个破碎的梦。
而今天,经过一场大改革的风雨,这场梦终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实现了! 这是一次神话般的跨越!这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世界为之惊叹!共和国为之激动!多少农民又为之流下了欢喜欲狂的热泪!中国有用节日表达心愿的传统。
而这一年的春节,又似乎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河南宜阳一位中年妇女,拿着一个红纸包,步行50多里,找到县委,说要给党拜个丰收年。
——预东黄泛区的一位老农,用老茧重叠的手点上香案,眼噙热泪,遥望北京,真诚地祝愿:“共产党,万年长。” ——川西高原的农家摆上丰收喜酒。
托人捎信,要和小平好好喝上一壶。
8亿农民最虔诚的祝愿,最憨厚的情意,最淳朴的希望,都一起凝聚在这古老的礼仪上。
马克思曾经指出,商品经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是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舞台上,把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帷幕拉开了。
一幕又一幕充满勃勃生机的商品生产的活剧,就从这里导演出来。
商品经济把农民推向市场,市场又不断刺激着农民增加商品数量的欲望和投入商品生产的热情。
一大批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专业户”,如雨后春笋,顶开板结的土地“咔咔”拔节。
商品经济促进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要求生产的专业化,也要求生产的社会化。
而它们一旦被改革催生出来,就随即踩着改革的脚印,步入每一处山寨,跨进每一家门槛,改变着人,改变着村庄,也改革着那个延续得很久很久的“男耕女织”的时代。
绽开花蕾的农村商品经济之树,呼唤着科学技术——那个催动春华向秋实转化的使者!一项改革政策,就像一阵春风,催的是一朵又一朵时代的花蕾。
耕耘在五色土上的数百万科技人员,也就像蜜蜂传授花粉那样,把致富的希望播撒在时代的沃土上。
绿色田野的希望,在科学技术的投入上。
这是一个事实,农民承认了;这也是一个真理,农民接受了。
农民耕作观念的变化,预示着小农经济在中国的消失,现代农业在中国的崛起。
6年来,国家已组织20万科技大军对664个县进行科技扶贫。
90%以上的贫困农民已经解决温饱问题。
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趋势,孕育着农业发展的科技化趋势。
虽然,科技的投入起步较晚,但只要把潜力挖掘出来,在本世纪末农业产量再实现一个翻番是大有希望的。
毫无疑问,科技的投入越多,劳力的投入必然越少。
这一“多”一“少”,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迫使农民同土地的关系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空间。
改革把农民与土地紧紧扭在一起,似乎相对缩小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但改革的不断深化,又使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无限扩大了他们的生存空间。
这就是历史前进的辩证法。
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无疑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因为国家的工业化需要农村提供剩余劳动力。
但对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工业化的道路,决不能以牺牲农村去换取城市繁荣,重走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走过的那条带来社会振荡的历史老路。
怎么办?农村的改革又面临一次新的抉择。
1984年,党中央作出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依托农村发展乡镇企业的战略性决策。
离土不离乡——中央的决策是深谙中国国情的。
结果,犹如春笋拔节,仿佛在一夜之间,乡镇企业的幼芽拱出温润的五色土地。
毫无疑问,农村的改革和建设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要遵循党的十四大精神,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坚持依靠科技和教育兴农;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而要这样,关键的一环是要深化农村改革。
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不断完善和长期稳定下来。
未来,已经孕育在今天的现实之中。
不是吗?短短几年,在联产承包的推动下,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前后出现的农业经济商品化、科技化和工业化趋势,开始绘织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前景: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的雏形,正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母腹中躁动。
现在,可以告慰于先人的是:延续数千年的中国农民形象,终于在这一代开始改变含义,改变模样,也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习惯看法。
在这些时而下田,时而进厂,时而出现在游乐场的农民身上,正高扬起中国农村的未来和希望。
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也享受到了原是城市人的专利——文化夜生活。
从这里人们感觉到的,难道不正是城乡差别的逐步消失,和农民的生存空间与生活方式的历史变化? 城市化的程度,也是人类文明的程度。
农民从这里走向城市,也从这里走向世界。
站在世界的领奖台上,他们是这样自信,这样豪迈,这样挺拔! 站在世界的领奖台上,他们心中装的是东方的一片热土,眼里看的是历史的奔涌潮头!这就是中国农民的现代风姿!这样的风姿又何尝不可以倾倒世界?几乎与中国历史一样古老的中国农业,在改革中涅,在改革中新生,在改革中聚起一股又一股对生活乃至对整个社会的推动力量。
农村在向城市进逼。
农村在向城市挑战! 城市沸腾了!经过改革洗礼的农民,走出土地,开始用那布满茧花的大手拍打厚重的城墙。
滚过田野上空的春雷,又在撞击都市的大门,期待着城市改革的回应,那一曲震撼人心的绝响!
电视新闻稿篇十五
电视系列片 《中国之路》。
解说词。
(摘登) 人们也许记得:过去我们曾害怕市场经济发展,也曾苦于市场经济不能发展。因为怕,不敢发展,商品就自然少了;商品少,经济发展因此缓慢,生活也就必然要苦。苦和怕的循环,是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小生产方式和小农经济思想的必然产物。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苦?为什么要怕?为什么不能从苦和怕的恶性循环中冲杀出来?首要的问题,还是在于有没有思想的解放和解放的勇气!怕市场经济,说穿,无非是怕所谓“资本主义”!其实,市场经济是没有国界的,既不姓“资”,也不姓“社”。它在自身发展中开拓世界,也在世界竞争中选择强者。资本主义之所以是资本主义,不是因为有了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也不是因为没有市场经济。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是社会基本制度问题。一个曾经在历史上走在世界前列的民族,怕市场经济,难道就不怕落后?不怕挨打?不怕被开除“球籍”? 这不能不使人沉思。这不能不使人奋起。 历史在哪里沉思,道路就从哪里开拓。 邓小平同志庄严宣告:“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就是东方的宣言,中华民族面对世界与未来的一个伟大宣言。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航船,终于扬起风帆,驶出那个停泊已久的港口,又以一往无前的雄姿出现了!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牢牢地把握着舵轮,在社会的海图上,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划出一条富有特色的航道——中国之路。 行进在这条航道上,我们是新世纪的开拓者!开拓,要有旗帜。我们的旗帜,就是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政策。这面旗帜,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一条从起点到目标的时代航线! 伟大的宣言必然产生伟大的行动。 伟大的行动必然开拓伟大的事业。 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第一步,用10年左右时间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国,创造过古代辉煌。万里长城,就是中华民族镌刻在大地上永不磨灭的形象。 中国,也必定再度辉煌。东方宣言,从此揭开一个彪炳于世界文明史册的伟大事业的新的序幕! 这是共和国的第30个冬天。“三十而立”,预示着共和国的又一个春天,正挟着漫天风雪,从地平线上朝着自己的人民走来。 在同一时间的不同空间里,共和国的最高层会议和最基层会议都在进行着同一个内容——改革。在同一内容的不同会议上,共和国的最高领导者和普通劳动者都在关注着同一个问题——未来。面对关于国运兴衰的抉择,党心和民心又交汇一起。一场伟大变革的序幕就这样被拉开了!人们从这里隐隐听到的,是那滚动的春雷和澎湃的潮声。 这一方土,是令人瞩目的。这一方人,也是永驻史册的。这里,是第一位农民出身的皇帝的故乡。这里,又是第一个发起联产承包的地方。 历史性的两个“第一”,从这块过去贫瘠的土地上先后生长出来,延伸着一个历史追求,一种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和力量! 来到这里,虽然悲怆的岁月已经远去,但从那一曲曲凤阳花鼓声里,你仍然会感受到那撼人肺腑的历史回声!用不着再去叙述那悲壮的一幕了!中国的农民无疑是现实而勇敢的。 他们知道,人有嘴,有嘴就要吃。吃饭的问题,从来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这个问题,过去曾经把他们同革命联系起来,举起了“打倒土豪”的旗帜,现在又把他们同改革联系起来,点燃了“联产承包”的星火。这,难道仅仅是偶然的历史巧合吗? 当然,他们当时不会知进,这样“冒”,这样“闯”,就是改革!但是,他们终归看到了:“冒”和“闯”的结果,是满囤的粮食,好大的丰收。革命,要有一个农村的大变动;改革,也同样要有一个农村的大变动。突破,首先从农村开始。这就是结论。 1980年9月,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纪要》指出:凡有利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增加商品的责任制形式都是好的。 这是中国改革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纪要》的措词是审慎的,但随之而来的行动却是大胆的。联产承包这一农村经济改革形式,终于被历史肯定下来。中国大地上的股股热流,便从此汇合成不可遏止的改革大潮。1980年3月,实行联产承包的生产队仅占全国总数的28%;同年10月上升到83%;到1981年增至92%。 时间只1年,而1年,只是历史的一瞬。就在这一瞬之间,五色土被激活了!古老的中国农村,开始彻底地变了!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5000多公里长度,百万年历史,这就是黄河的时空。在这个时空里,有一个叫府谷的地方。这里以贫穷闻名,也以多英雄豪杰著称于世。传说,明朝的末代皇帝朱由检登基,紫禁城的上空突然滚过一道惊雷。这惊雷便来自府谷。 揭杆于府谷的李自成大起义,如同烽烟不绝的历史舞台上的历次农民大起义一样,那泪的奋争,血的拼搏,追求的是永驻民族心中生生不灭的梦,一个争生存、求温饱的梦……然而,350年过去了——从明朝到清代,从袁世凯到蒋介石,府谷几多沧桑变化,仍未挣脱贫困的阴影。 当联产承包的潮汛循着黄河而上,府谷的门再一次敞开了,府谷的人又一次醒悟了,府谷这块贫瘠的土地便开始生长出亘古未有的人间奇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前石畔确确实实变了。前村长说:“现在我们有固定资产2100万元,18个企业,总产值750多万元,人均产值15000元,人均收入已达3100元”。那支悲怆的歌,终于被滚过田野的那一声春雷淹没了!新的时代旋律,开始回荡在古老的黄土高坡。是啊!“只有政策好了,国家才好;国家好了,百姓才好”。从这里,我们听到的是心的搏动,感到的是创造奇迹的力量!位于燕山脚下的遵化县,多山少地。贫瘠的水土造就了这一方人敢为人先的气魄,也造就了这一方人改天换地的智慧和毅力。然而,土地只有挣脱“一大二公”的束缚才会生长出丰收的希望;艰苦奋斗也只有同改革开放的政策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迸发出劳动创造世界的光辉! 过去,这里没有水;现在有了,是自来水。过去,这里没有工业;现在有了,是乡镇企业。过去,这里有山,是光秃秃的。现在还有山,却是郁郁葱葱的。一片果林,透出一片迷人的花香。 人们还依稀记得,在一个时期,一张即使简约到不标县名的中国地图,也总有一个红点标定着大寨——当年那个农业样板村落的位置。或许是因为沉积的历史太沉重了吧。从小岗刮起的改革之风,直到1982年才刮进这个红火过一个时期的偏僻山村。 拂去岁月的烟尘,大寨变了,大寨的人也随着改革整个地变了。他们,正在追逐着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时代潮流。风风雨雨。虎头山下的这棵百年老柳,是大寨沧桑变化的历史见证。过去,大寨人战天斗地,治沟治坡,几十年没有挖掉穷根;而今天,他们也同全国一样,在开始高扬起奔向富裕和文明的时代风采。花了几十年,懂得一个真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值得!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与土地的结合,是财富涌流的第一源泉。联产承包,即使农民获得经营自主权,又没有让土地私有化,在劳动土地的结合上,解决了一个大的体制问题。所以,财富之源也就被不断开拓出来。面对群众的创举和带来大发展的事实,党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思考: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人民公社的生产关系大大超越了牛耕人锄的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水平是一种束缚,超越生产力水平又何尝不也是一种束缚呢?变革人民公社体制是必然的! 当年,我们以无比热切的心情选择了人民公社。今天,我们又勇敢地把那超越真理的一步退了回来。因为除了真理,我们别无选择。朴素的语言,述说的是一个历史的结论:只要我们选择真理,真理的阳光就一定会无私地照亮我们生活的田园。 1981年,全国有800万农户盖起新房,建筑面积达6亿平方米。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超过4亿吨,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长生茅屋的田野,长出了林立的楼群;靠母鸡下蛋换回油盐的双手,也扛回了一件件洋里洋气的东西。变化,仿佛在一夜之间!面对这瞬间的变化,昔日那布满菜色的脸,而今怎能不容光焕发?昔日那干涸的心,而今又怎能不春潮激荡,涌起对明天更加美好的憧憬? 改革5年,实现温饱。这在今天听起来是如此寻常。但只要我们把它放在人类命运的历史天平上,我们就会感到它那海一样的丰富和山一样的重量! ——让我们的思绪上溯岁月之河。周口店的石斧告诉你:自从土地上生存着人类,饥饿就几乎像影子一样伴随着岁月跋涉的脚步。 ——让我们用双手去翻开尚未尘封的历史册页。饱经沧桑的长者会告诉你:当年,司徒雷登断定,没有哪一个中国政府能够填饱这个饥饿民族的肚子,这个预言曾经用浓墨记载在美国政府的白皮书上。 ——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此时此刻的另一世界。联合国的报告还会告诉你:粮食短缺的阴影笼罩着全球5亿人口,每天有55000多人因营养不良而死亡…… “但求温饱,这是几千年来人类用血与泪写下的夙愿”。“但求温饱”,这也是几千年来农民用火与剑追求的目标。但几千年的追求,却仿佛是一个破碎的梦。而今天,经过一场大改革的风雨,这场梦终于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实现了! 这是一次神话般的跨越!这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世界为之惊叹!共和国为之激动!多少农民又为之流下了欢喜欲狂的热泪!中国有用节日表达心愿的传统。而这一年的春节,又似乎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河南宜阳一位中年妇女,拿着一个红纸包,步行50多里,找到县委,说要给党拜个丰收年。 ——预东黄泛区的一位老农,用老茧重叠的手点上香案,眼噙热泪,遥望北京,真诚地祝愿:“共产党,万年长。” ——川西高原的农家摆上丰收喜酒。托人捎信,要和小平好好喝上一壶。8亿农民最虔诚的祝愿,最憨厚的情意,最淳朴的希望,都一起凝聚在这古老的礼仪上。 马克思曾经指出,商品经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是在一个广阔的社会舞台上,把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帷幕拉开了。一幕又一幕充满勃勃生机的商品生产的活剧,就从这里导演出来。 商品经济把农民推向市场,市场又不断刺激着农民增加商品数量的欲望和投入商品生产的热情。一大批散发着泥土气息的“专业户”,如雨后春笋,顶开板结的土地“咔咔”拔节。 商品经济促进农业内部的结构调整,要求生产的专业化,也要求生产的社会化。而它们一旦被改革催生出来,就随即踩着改革的脚印,步入每一处山寨,跨进每一家门槛,改变着人,改变着村庄,也改革着那个延续得很久很久的“男耕女织”的时代。 绽开花蕾的农村商品经济之树,呼唤着科学技术——那个催动春华向秋实转化的使者!一项改革政策,就像一阵春风,催的是一朵又一朵时代的花蕾。耕耘在五色土上的数百万科技人员,也就像蜜蜂传授花粉那样,把致富的希望播撒在时代的沃土上。绿色田野的希望,在科学技术的投入上。这是一个事实,农民承认了;这也是一个真理,农民接受了。农民耕作观念的变化,预示着小农经济在中国的消失,现代农业在中国的崛起。 6年来,国家已组织20万科技大军对664个县进行科技扶贫。90%以上的贫困农民已经解决温饱问题。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趋势,孕育着农业发展的科技化趋势。虽然,科技的投入起步较晚,但只要把潜力挖掘出来,在本世纪末农业产量再实现一个翻番是大有希望的。 毫无疑问,科技的投入越多,劳力的投入必然越少。这一“多”一“少”,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迫使农民同土地的关系发生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土地是农民的生存空间。改革把农民与土地紧紧扭在一起,似乎相对缩小了他们的生存空间。但改革的不断深化,又使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无限扩大了他们的生存空间。这就是历史前进的辩证法。更多的农民走出土地,无疑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因为国家的工业化需要农村提供剩余劳动力。但对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工业化的道路,决不能以牺牲农村去换取城市繁荣,重走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走过的那条带来社会振荡的历史老路。怎么办?农村的改革又面临一次新的抉择。 1984年,党中央作出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依托农村发展乡镇企业的战略性决策。离土不离乡——中央的决策是深谙中国国情的。结果,犹如春笋拔节,仿佛在一夜之间,乡镇企业的幼芽拱出温润的五色土地。毫无疑问,农村的改革和建设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要遵循党的十四大精神,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坚持依靠科技和教育兴农;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而要这样,关键的一环是要深化农村改革。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不断完善和长期稳定下来。 未来,已经孕育在今天的现实之中。不是吗?短短几年,在联产承包的推动下,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前后出现的农业经济商品化、科技化和工业化趋势,开始绘织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前景: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农业的雏形,正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母腹中躁动。 现在,可以告慰于先人的是:延续数千年的中国农民形象,终于在这一代开始改变含义,改变模样,也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人的习惯看法。在这些时而下田,时而进厂,时而出现在游乐场的农民身上,正高扬起中国农村的未来和希望。 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只知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也享受到了原是城市人的专利——文化夜生活。从这里人们感觉到的,难道不正是城乡差别的逐步消失,和农民的生存空间与生活方式的历史变化? 城市化的程度,也是人类文明的程度。农民从这里走向城市,也从这里走向世界。站在世界的领奖台上,他们是这样自信,这样豪迈,这样挺拔! 站在世界的领奖台上,他们心中装的是东方的一片热土,眼里看的是历史的奔涌潮头!这就是中国农民的现代风姿!这样的风姿又何尝不可以倾倒世界?几乎与中国历史一样古老的中国农业,在改革中涅,在改革中新生,在改革中聚起一股又一股对生活乃至对整个社会的推动力量。 农村在向城市进逼。 农村在向城市挑战! 城市沸腾了!经过改革洗礼的农民,走出土地,开始用那布满茧花的大手拍打厚重的城墙。滚过田野上空的春雷,又在撞击都市的大门,期待着城市改革的回应,那一曲震撼人心的绝响!
电视新闻稿篇十六
本章自学16课时,面授8课时。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和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电视新闻除与其他传媒的新闻一样具有真、快、新、短、活等特点外,还具有四大独家特点:传播技术的及时性,传播符号的综合性,纪实形象的直观性,现场报道的参与性。
电视消息类节目报道词写作的总要求:声画对应及5个w、4个c标准。
导语、主体、结尾及新闻背景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电视消息类节目编排中标题、节目预告、消息头、新闻提要、串联词、结束语等的写作技巧。
电视消息类节目的报道方式:影像新闻、口播新闻、图片新闻、字幕新闻、系列(连续)报道。
第一节 电视消息类节目的概念及特点
一、电视消息类节目的概念
电视消息类节目属于消息的一种,是常用的新闻体裁。要了解什么是电视消息类节目,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消息。
为了将消息与其他新闻体裁相区别,很多教科书、词典对消息作了简明扼要的解释。比较典型的是《广播电视简明辞典》中对“消息”的解释:
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又称“新闻”。它广泛传播各个领域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态,是各种新闻媒介运用最多、最经常的新闻报道形式。
消息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讲究用事实说话。篇幅短小,时效性强。通常采用“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即把新闻事实最重要、最新鲜、最为人关心的部分写在前面。除简讯外,大多有“电头”或“本报讯”、“本台消息”,正文一般由导语、主体、结尾和必要背景材料组成。
这个解释,科学地概括了一般消息的主要特征:
(一) 事实是消息的基础
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发生在前,消息报道在后。没有事实便没有消息。消息报道的是真实时间、真实环境中发生的真人、真事。
(二) 消息是事实的报道
消息不是纯客观地反映事实,而是按照记者的观点和需要选择过的事实,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消息所反映的是有意义的、重要的、群众关心的事实,也就是有价值的事实。
(三) 消息报道的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
新闻姓新,消息不是旧闻,也不是过时的事实,而是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消息必须具有极强的时效性,迅速报道新闻事实。
(四) 消息要用事实说话
消息的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因此必须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的文体,属于记叙类文体。
(五) 消息的结构形式有自己的特点
一般消息的本体由导语、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在消息的前面,要有“消息头”;有消息中,还包含有新闻背景。这些问题,后面将设专门的章节论述。
电视消息类节目是新闻领域中出现的一个新品种。新闻的原始形态是口头新闻,经过手写新闻、印刷新闻、广播新闻这几种新闻形态,最后才出现了电视新闻。电视新闻是在各种新闻形态的基础上,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产生的一种新闻形态,具有其他新闻形态所没有的新特点。
电视消息类节目习惯上称为“电视新闻”。它是以现代电子技术 传播手段,以声音和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它迅速、广泛、简要地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事态,是实现国内外要闻总汇的主要渠道。
二、电视消息类节目的特点
电视作为新闻传播媒介之一,与报纸、广播构成当代的三大新闻传媒。它也和报纸、广播一样,具有共同的新闻属性,要遵循共同的新闻报道的规律,接受共同的新闻理念的制约,也具备真、快、新、短、活的共同特点。但是,电视又与报纸、广播不同,电视是视听结合、声画合一的传播媒介,具有独特的特性。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传播技术的及时性
(二) 传播符号的综合性
电视播出的最大特点是“声画合一”,这是由它传播符号的综合性所决定的。因此,电视新闻不仅“以快夺人”,而且“以形夺人”。“以形夺人”这个特点,报纸新闻和广播新闻都是不可企及的,成为电视新闻的独家优势。
(三) 纪实形象的直观性
活动的纪实画面,是电视新闻的独家特色。电视屏幕把具体的、可视的活动形象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不需要想象,就能够耳闻目睹,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造成强大的感染力。这是电视新闻后来居上,成为影响最大的大众传媒的根本原因。
(四)现场报道的参与性
电视新闻的参与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电视记者现场采访报道时与被采记者的“面对面交流”;另一个是电视新闻播报者与观众的“面对面交流”。
三、电视消息类节目的报道方式
电视消息类节目的分类有多种方法。
b按报道的内容,可以分为新闻联播(综合新闻)、体育新闻、经济新闻、教育新闻等。
c但是通常是按报道的方式来分类,一般分为以下五种:
(一) 影像新闻
(二) 口播新闻
口播新闻指播音同出图像、播报文学稿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
(三)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指运用成组的新闻摄影图片、结合文字解说的报道方式。
(四) 字幕新闻
字幕新闻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字幕发生器,在电视屏幕上打出字幕,以最简洁的文字进行报道的方式。由于它通常在播放其他电视节目之间插入播出,所以又称“插播新闻”。
(五)系列 (连续)报道
系列 (连续)报道是指围绕同一新闻事实,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作多次的、连续的报道。
系列 (连续)报道,有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同一新闻事实,以时间为顺序,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进程而展开的连续 性报道。称为“连续报道”。一类是围绕同一新闻事实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报道,各条报道之间没有时态的连续性,却有内在的 必然联系,称为“系列报道”。由于它们都具备报道的连续性和系列性,都属于新闻的深度报道形式,这里把它们归为一类。
消息类新闻,每条消息一分钟左右,只能对新闻事实作简要介绍。即使是三分钟左右的长消息,也只能浓缩地作思辨性报道,还谈不上作深度的报道。深度报道要求有背景介绍,有分析解释,有归纳预测。
它不仅要报道今天的事实,并且要以过去的事实来分析现实,以今天的事实来预测未来,一条3分钟的消息显然是不能完成的。系列 (连续)报道,就单条报道来看是消息,从整体报道来看就有了深度。它是有计划的系统工程,在题材选择上、报道价值取向上、编排的手法上,都有自己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对写好系列 (连续)报道很有好处。
系列 (连续)报道有以下六个特点:
1.连续性。系列(连续)报道就像接力赛跑,一棒接一棒,一直传递到终点。有的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有的具有思想上的连续性。
2.递进性。系列 (连续)报道在报道的层次上是不断递进的,一环扣一环,逐步向前推进,逐渐深入地展示新闻事实的全貌。可以每次报道中都由浅入深,也可在上一次报道中留下的悬念,在下一次报道中做出解释。
3.整体性。系列 (连续)报道要求对新闻事实作完整的报道,而这个完整性是分次显示出来的`。一个系列就是一个整体,在总主题、总基调上,甚至推出的时机,都要进行整体的策划。
4.系统性。系列 (连续)报道是在同一总主题、总基调下进行的报道,因此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整体构思、结构安排、有序播出中都呈现出系统性。
5.及时性。系列 (连续)报道是在事态进展过程中的报道,时间跨度小,涉及范围广。每一次报道都要紧跟事态变化进行追踪报道,每一次报道都应有一点新意。
6.显著性。系列 (连续)报道次数的密集,必然使报道处于显著的地位,在宣传上势必产生一种强大的声势,在观众中也势必引起强烈的反响。
第二节 电视新闻报道词写作要求
电视新闻从选题到播出,就像一条生产流水线一样,是一个系统工程。整个的制作过程如下:
一般将制作过程分为前期和后期两大阶段,文字稿的具体写作虽然在后期,但是在前期制作的选题、采访构思申,也少不了文字写作。因此,文字稿写作总要求应贯串在电视新闻制作的整个过程之中。
电视新闻报道词写作的总要求,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声画对应
电视新闻与其他电视节目一样,是“声画合一”的,因此,电视新闻的文字稿不是一种独立的文体。它必须按照画面本体的需要进行解说,做到声音和画面相互协调。这种特殊的情况,要求电视新闻的报道词要有特殊的写作格式:
电视新闻是叙述性的“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声画关系的处理上,就必须声画对应。
二、内容上的要求——5个w
(何人), where(何地),when(何时),what(何事),why(何故)。或者将“why”分解为“why(何因)”和“ how(何果)”,成为“5个w1h”。这些其实是一般记叙文的要素。新闻作为文章的体裁,实际上是记叙类文体在报纸、广播、电视新闻中的运用。因此,传统的新闻学,一直将“5个w”视为新闻的要素。
但是,新闻毕竟不是一般的记叙文,有着自己的独特性。从电视新闻的角度来看,在交代清楚“5个w”时,还必须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一) 事实的真实性
真实性有两种:一种是文学作品中的真实。文学作品要求作者忠于生活,概括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事,不限于真人真事,允许虚构。这是艺术的真实,只讲本质的真实,不求事实的真实。另一种是新闻,包括电视新闻的真实。新闻要求绝对忠于事实,事实本身及其细节都必须有根有据,决不可面壁虚造。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没有真实,便没有新闻。
(二)时间的新近性
新闻姓“新”,新闻“新”字当头。只有新的东西,才能引起受众注意。引起社会关注。因此,新闻要以 “新”夺人,以“新”取胜。而“新”与 “快”是连在一起的,只有快了,才能新鲜。新闻贵新,就要在“快”字上下功夫。新闻是 “易碎品”,今天的新闻便是明天的旧闻。所以,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保证。
(三)内容的价值性
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具有的满足社会需要的各种素质。新闻价值存在于客观事实之中并决定新闻原型 (客观事实)是否能成为新闻。但是,它得靠新闻记者去认识,并表现在他的报道之中,通过传播,在社会上引起反响,价值才能实现。可见,新闻价值的实现,必须经历从客观到主观,又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
一般认为,新闻价值包括的要素有:
1.影响性。事件的社会效益和群众的需要程度决定新闻的重要性,要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2.接近性。同一事件,对接近的地方价值比较大。
3.及时性。强调速度,包括时效性和时宜性两个方面。
4.显著性。即重要性。同一事件,发生在地位和身份不同的人身上,新闻价值不同。
5.异常性。越是与众不同的事情,就越具有新闻价值。
6.冲突性。冲突性或对抗性越强的事件,便越有新闻价值。
(四)兴趣的广泛性
趣味性是指新闻报道以情趣和兴味吸引受众的素质。通常包括两方面:饶有趣味的新闻事实本身相引人入胜的表述方式。电视新闻要拥有广泛的趣味性,就要在这两方面下功夫,获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五) 形象的直观性
目了然。使观众对电视新闻更有亲切感,更愿意接受新闻所传递的内容,同时也使电视成为拥有最广大群众的大众传媒。
三、表达上的要求——4个c标准
“4个c”标准是西方电视界提出来的。1991年,美国三所名牌院校印第安纳大学、南加州大学、马里兰大学用“4个c”标准,对美国三大电视网晚间新闻节目的三位名主持人的写作进行评估,得出了令人满意的结论。这“4个c”标准,可说是电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
(一)clear(清楚)
条理清楚是写文章的起码要求,任何文章要做到条理清楚,就要讲究起承转合,环环相扣,论证说理,水到渠成,逻辑复杂。但是电视新闻报道的写作不能如此,它不是独立的,是与画面配合的,所以它不适合包含复杂的逻辑性,也不需要讲究结构的严谨,它只需要简单的条理和层次。电视新闻报道词的写作,要遵循与时间的空间相吻合一致的顺序,做到段落分明、交代明白、条理简单、叙述清晰。每一段话包含一个内容,上下段落之间、内容之间尽量减少交叉重复,一句话一个意思,观众听起来才易懂,才清楚。
电视新闻要做到条理清楚,最简便的方法是采用“倒金字塔”写法。
(二)concise(简洁)
不适合作长篇大论。列宁把消息称为“电报文体”,人们把消息称做“豆腐块文章”。电视新闻的长度一般控制在三分钟之内,尤其需要简洁明了。
首先,要简洁明了,就要学会用概括、精练的语言说明事实,表达主题,说理性的内容尽量少,点到为止。其次,要把复杂的事情说得简单,而不要把简单的事情说得复杂。同时,切忌使用长句子。播音员难念,观众难懂。把长句子变成短句子,就又上口,又入耳了。例如一篇电视新闻文字稿中有这样一段话:
香港回归祖国,实行一国两制这件事情是我国亿万人民当前政治生活中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将这个长句中的联合词组分开,把内容简化,化成并列的短句,改成下面的样子,就简明多了:
香港回归祖国,实行一国两制,这是我国亿万人民当前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上的大事。
此外,要简洁明了,与用词准确、造句遵循正常的语序、推理合乎逻辑等,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三)correct(准确)
电视新闻文字稿所要求的“准确”,含有三层意思:
首行是内容的准确。
义的词语。书面语中不存在同音异义引起误解的问题,但口语中问题就比较突出。例如:施行——试行,全部——全不,检查——检察——监察,论证——论政——论争,矢志——失志——试制,收受——收售——授受。很多汉字还有一字多义的现象。
最后,还不要忽略电视新闻报道词与画面形象的配合要准确。否则画面与声音就成了“两张皮”。
(四)conversational(口语)
电视新闻的文字稿,最终是以有声语言的形式传达给观众的,要让观众一听就明白,写作时就要注意口语化。口语化应该是电视新闻文字稿写作的基本技术要求,在这一点上,与广播语言是一致的。
电视新闻稿篇十七
(导语)这几天,一位普通的年轻交警成为了网络名人,随着他的工作和生活见诸互联网,这位“民选”的“北京最帅交警”感动了许多人。
(解说)在搜索引擎输入“北京最帅交警”就能找到孟昆玉,他的十几段视频在互联网上传播,网友们用“阳光、帅气”来形容他。
(解说)其实从警校毕业开始,小孟就是队里出了名的“好琢磨”,和平门路口左转弯待转信号灯只有10秒钟,每次只能停三四辆车。记者发现,小孟常把自己的.站位让给车辆。
(同期声)孟昆玉:……
(解说) 值勤时的小孟是个“分秒计较”的人,为此记者也给孟昆玉算了一笔账:一个信号灯周期,打手势25到30次。一个岗下来,同样枯燥的动作就要重复900多次。而这个28岁的小伙子,已在这个路口风雨无阻地坚守了八年。
(解说)夜查是交警工作最苦的活,不仅要熬夜,还可能会面对酒后司机的种种刁难。这位酒后驾车的外地司机迟迟不肯在罚单上签字,小孟和他唠起了家常。
(同期声)孟昆玉:……
(解说)经过耐心劝说,这位司机心服口服地接受处罚,小孟还细心地为他联系了晚上在北京的落脚点。
(解说)工作之余的孟昆玉也和其他80后一样喜爱上网、读书、玩游戏,几经寻访,记者发现,原来这个网上最帅交警也是被一群大学生街拍时“挖”出来的。
(同期声)中国政法大学学生王鉴理:……
(解说)网友们都说80后很难找到幸福感,对此小孟有自己的见解。
(同期声)孟昆玉:……
(导语)从昨晚开始,玉树地震灾区遭遇震后最大一次雨雪天气,救援部队官兵与当地各方力量紧急行动起来,采取措施确保灾区群众生产生活正常。
(现场)本台记者 王卫国:这里是玉树赛马场受灾群众安置点,因为降雨时间比较长,现在山上已经形成了一层积雪,安置区的河水也上涨了。
(解说)在结古镇一些路段,积水无法排出,低洼地带帐篷被淹,消防官兵带着抽水机前来救援。在很多安置点,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挨家挨户排查,加固帐篷,安装防雨设施,挖掘排水沟。第二炮兵医疗队还为村民们送来了熬制好的驱寒姜汤和感冒药。
(同期声)玉树州结古镇红卫村村民 尼玛卓玛 :今天天气特别冷,解放军送来了姜汤,我们心里特别暖和。
(现场)本台记者 王明生:这里是玉树民政宾馆,也是这次抗震救灾物资的存放点。为了避免雨水对物资的损坏,兰州区邱少云生前所在部队通信连的官兵们正在对物资进行转运,以及防雨处理。
(解说)青海省军区独立团组成地质勘测小分队,与当地村民配合,沿山脚和河流低洼地段展开全面排查,避免降雨可能带来的次生地质灾害。
电视新闻稿篇十八
在20__年度广播电视宣传工作中,崇州市广播电视台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把“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贯穿于广播电视宣传的始终,为崇州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全年崇州电视台共播出电视新闻247组,2895条,播出电视专题196组,制作各类汇报电视专题片9个。崇州人民广播电台共编排播出广播新闻268组4320条,播出广播专题224组。崇州电视台、崇州有线电视台共安全播出各类影视剧3000部(集)。
一、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宣传,为崇州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20__年,崇州电视台按照市委提出的“升位争先、强市富民”的发展战略和“一年有新突破、三年有新成就、五年上新台阶”的奋斗目标,充分发挥了舆论宣传的鼓动作用,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宣传了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精神,及时反映了市级各部门的贯彻落实情况。一年来,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中心,在《崇州新闻》中开设《升位争先、强市富民》、《关注崇州重大项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等栏目,先后播发100多条有关崇州经济建设方面的动态新闻和深度报道。及时反映了我市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作等情况。为了反映我市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我台加大了广播电视对农宣传力度,在崇州新闻中开设了每周一期的《新农村》栏目,解析国家有关“三农”政策,报道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践。全年共播42期108条。此外,还根据市委市政府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先后开设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崇州在实践》等栏目,播出动态新闻125条。崇州人民广播电台也开设了《新农村》专题节目,全年共播出42组165条。
二、突出重点,搞好重大事项的宣传。
一年来,我市开展了多起影响面广、意义重大的活动,在此期间,崇州电视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主动介入,精心策划实施了广播电视宣传工作。比如,为了圆满完成创省级“平安市”工作,我台把平安崇州的宣传做为贯穿全年的重要工作来抓,做到宣传有计划、栏目有落实、人员有保障、形式有创新,在崇州新闻中开设了《警事》、《平安崇州》、《法制崇州》三个专题小栏目,全年共制作播出相关节目__期,还采制播出了三组反映我市创“平安市”工作以及呼吁加强法制建设、构建和谐崇州的专题节目,为创建省级“平安市”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又如今年10月初,第五届城市摄影大会在我市隆重举行,我台在做好先期宣传工作的基础上,集中精兵强将,牺牲“国庆”休息时间,着力搞好大会期间的宣传报道工作,并开设了“第五届城市摄影大会特别报道”,以多种形式生动、活动、有效地反映大会的进程、各地摄影家的风采和他们对崇州的美好印象、良好祝愿,先后共制作播出30多条特别报道,受到了崇州市民的好评。此外,在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古镇街子开街仪式、廊桥之夜啤酒节等重大活动中,我台都积极参与主动配合,采制了大量的节目,圆满完成了宣传任务。我台还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在崇州新闻节目中开设了《半边天》、《走近市人大代表》、《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打造阳光政府、构建和谐社会》、《感受新变化喜迎十七大》等十多个栏目,报道了大量的新闻,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受到有关方面和观众的肯定。
三、认真执行相关规定,做好净化荧屏工作,杜绝虚假新闻。
一年来,我台认真组织学习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条院通过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和《四川省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杜绝制作和播出严明禁止的有关节目。建立了三级审稿审片制度,对播出的自办节目严格把关。播出的影视节目均是经能提供合法批文的正规影视节目出版机构提供具有合法播出权的节目,并由审片员终审把关,签字认可。制定了严格的审片制度,把责任与绩效考核挂钩,明确了奖惩措施。
在做好荧屏净化工作的同时,我们特别重视抵制虚假新闻,及时召开专门会议学习国家广电总局的有关指示精神,分析北京电视台“纸箱包子”虚假报道事件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告诫全台员工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对照总局通知的要求,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确保新闻真实性、严格把关,树立大局意识等四个方面对照检查自己的工作,找出问题,制订整改措施。由于我台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严把新闻真实性关口方面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制度健全、职工遵章守纪,多年来未发生有关虚假报道的事件,树立了良好的职业形象。
四、存在的不足和体会。
崇州市广播电视台在20__年广播电视宣传工作中付出艰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正视自身离领导的要求和群众的希望,我们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离政治家办台的要求还有差距,不能充分吃透、领会市委市政府对广播电视台宣传工作的要求,在崇州经济社会大发展大变革的过程中,广播电视的主动参与意识、参与深度、把握大局的能力不够,精品节目不多,还有未达到群众喜闻乐见的程度。二是长期受资金缺乏的困扰,机器设备老化、恶化程度加重,甚至已影响到了正常节目采制和播出质量,这一问题还将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三是采编录制多个岗位的人员素质还亟待提高。广播电视台高素质的人才还太少,记者的题材把握能力、文字组织能力、图像审美能力都有待于不断改进、提高。四是由于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广播电视台在人员管理上还有失于松懈,规章制度落实的不坚决,奖罚机制还不健全。指出问题是为了正视问题,改进不足,我们有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不断努力,使广播电视事业万上新台阶。
文档为doc格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无房申请书(实用13篇)
- 最新加入体育部的申请书(实用15篇)
- 最新前端简历范文(模板13篇)
- 最新入校团委申请书(模板9篇)
- 2023年入党申请书2000字左右范本(优质18篇)
- 2023年重温入党申请书汇总(精选9篇)
- 2023年楼层长申请书如何写(优秀8篇)
- 最新军人离婚申请书(实用18篇)
- 面试自荐信范文(大全12篇)
- 协议书的格式图片(优质14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