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国情时事心得体会和方法 了解国情心得体会(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9 12:54:04 页码:13
国情时事心得体会和方法 了解国情心得体会(六篇)
2023-01-09 12:54:04    小编:ZTFB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国情时事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本次征集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紧紧围绕九个方面进行创意设计: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阐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倡导勤俭、孝敬、诚信、自强、厚德、尚义等道德理念,不断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弘扬雷锋精神。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培育有中国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志愿文化。

3、加强诚信教育。倡导诚实守信社会风尚,引导人们讲诚信、重信用、守承诺,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价值观念,推动诚信建设制度化。

4、培育勤劳节俭观念。倡导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戒奢克俭的优良传统,倡导节粮、节水、节电、节约钱物,贬斥好逸恶劳、铺张浪费豪华奢靡之风。

5、传承孝道和孝老风尚。倡导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引导人们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树立家国情怀,使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亲情里生根。

6、倡导文明旅游。引导人们摒弃旅游陋习,践行文明礼仪,遵守道德规范,树立“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

7、宣传保护生态环境。倡导低碳生活、绿色消费、循环利用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人们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形成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8、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引导人们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9、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心、关注、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x年3月6日至x年6月

征集作品分平面类(包括报纸、杂志、招贴广告作品)、广播类、影视类三类。作品导向鲜明,格调健康,内容深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易认易记,感染力强,为群众喜闻乐见;创意新颖,表达严谨,清晰准确,画面精美。

1、平面类:分别报送纸质作品和电子版。纸质作品用a4纸报送,电子版按照“文件名。tif”或”文件名。jpg”格式,将电子版发至邮箱。

2、广播类:作品制作成音频文件,时长控制在90秒以内,以cd光盘方式寄送(每条广告留出10秒间隔),同时报送电子版。广告词文稿一并邮寄并发送电子版。

3、影视类:影视类作品制作成dvw数字贝塔格式,音频振幅一20db,时长最长55秒,片长为5秒的倍数,以25秒、40 秒、55秒为最佳,有1分钟彩条、3秒片名标题版及3秒倒数显示,每件作品留出10秒间隔,注明作品名称、时长及入点时码,发电子版。为方便评审,请将作品中对白及旁白脚本一并报送。

(一)作品征集阶段。此次公益广告作品征集围绕9大选题内容,按照平面类、广播类、视频类3种形式面向各级机关单位和社会各界广泛征集。征集时间从3月6日起至6月止。市直各单位和社会各界参加评选活动的作品直接交市文明办综合科;各旗县区参评作品由当地文明办汇总后统一报市文明办综合科。

(二)评审评选阶段。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通信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新闻出版广电局及有关单位专家成立xx市“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评审委员会,对征集作品进行评审。此次公益广告评选分平面类、广播类、视频类三大类,分别设置一等奖1名(平面类、广播类奖金5000元、视频类奖金8000元),二等奖2名(平面类、广播类奖金3000元、视频类奖金5000元),三等奖3名(平面类、广播类奖金1000元、视频类奖金3000元),优秀奖10名(奖金500元)。

(三)作品公示阶段。由市文明办组织专家对报送作品初审后由评委会进行终评。综合专家评委和公众意见,确定获奖名单并在文明网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对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将列入“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作品库,供各级各类媒体无偿选用。

1、加强组织领导。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征集活动是推进“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观的重要抓手,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要内容。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广开社会资源,广纳社会贤才,积极组织力量创作和推荐优秀公益广告作品。

2、提高作品质量。设计制作“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要选好选准角度,以小见大、寓意深刻、贴近群众、喜闻乐见,直抵人心、产生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要坚持正确导向,突出思想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增强传播力和感染力,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要结合好、嫁接好我市丰富的民间文艺形式,突出形象、文化、xx元素。

3、强化版权意识。各地各有关单位要对推荐作品严格审核把关,所有参评作品及创意文案必须是原创作品,创作单位和个人要遵守法律法规,杜绝侵权。凡涉及抄袭、模仿等问题,责任自负,并取消参评资格。作品一经采用,主办单位享有对入选作品的使用、修改、拍摄和无偿刊播的权利。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邮箱:

邮寄地址:x市文明办

邮编:

xx市委宣传部

xx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x年3月6日

对于国情时事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强军梦 家国情

网络上流行着这么一句话:我们没有生活在和平的时代,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军队。

中国梦蕴含强军梦,强军梦支撑中国梦。只有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才能做到关键时刻决战决胜,国家安全才有底数,民族复兴才有底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着力强化练兵备战,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指挥一系列重大军事行动,汇聚了强军兴军的坚定意志和磅礴力量,率领全军官兵开创了强军兴军新局面。

这5年,是人民军队围绕强军目标,凤凰涅??、浴火重生的5年――

正本源、寻初心,撤军区、建战区,授军旗、立军种,强联合、严管理,调结构、优编成……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不仅改棋盘、动棋子,还改棋规。“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种―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立起人民军队新体制的“四梁八柱”。

这5年,是瞄准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攻坚克难、开新重塑的5年――

番号改了、臂章换了、人员动了、驻地变了,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政治生态、组织形态、力量体系、作风形象全面重塑……人民军队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更加精干合理,政策制度日益配套完善。从严治军、依法治军,中国特色军事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发展完善。

这5年,是聚力练兵打仗、向改革要战斗力,催生新战力、锻造新利剑的5年――

打破“演为看”、咬住“练为战”,实战化练兵备战从难从严;指挥层级更扁平、作战编组更灵活,人民军队新编成合成化、模块化程度更高。脱下“陆军绿”、换上“海军蓝”,新调整组建的海军陆战队硝烟深处全新亮相。陆地,数字化、信息化部队初露锋芒;海上,以国产航母为标志的新型作战舰艇密集下水;空中,运―20、歼―20相继入列……一批杀手锏武器加速走向战场,战略预警、远海防卫、远程打击、战略投送、信息支援等新型作战力量得到充实加强。

这5年,是吹响科技兴军时代号角,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5年――

从“天眼”探空到“蛟龙”探海,从“墨子号”发射升空到“海洋六号”极地科考,从国产大型客机c919成功首飞到嫦娥五号奔月征程稳步推进……深空、深海、深地、深蓝,“国之重器”不断涌现,一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军民融合创新成果惊艳全球,中国人的信心和梦想不断被点燃。

“新旧相推,日生不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之门已经开启,强国梦、强军梦的步伐愈来愈激越昂扬。

经过5年的砥砺奋进,今天的人民军队现代化水平大幅跃升,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面向未来、面对挑战,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人民军队将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全面提高履行新的?v史时期军队使命的能力,把强军事业不断向前推进。正如习主席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阅兵时强调:

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谱写强军事业新篇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对于国情时事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弘扬家国情

共筑高速梦演讲稿

当历史的脚步穿越昔日的铁马金戈,此时的平静祥和足以映照古老中国的尘封记忆;当奋进的脚步跨越曾经的风雨坎坷,如今的累累硕果足以回报今日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丰饶土地!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如今我们已有足够的理由,自信地说出“我爱你,中国!”

有一种骄傲,叫我是中国人!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热泪盈眶。每当看到国旗,我们总会肃然起敬,驻足凝望;每当听到国歌,我们都会热血沸腾,充满力量!回望70年的峥嵘岁月,一个日益强大、愈加自信的中国,是祖国给予我们最好的荣光。

有一种眷恋,叫一生家国情即使走得再远,终究是要回家。她,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三山五岳,巍峨挺立;她,有1.8万公里绵延的大陆海岸线,碧波滚滚,容纳百川。她,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世代赓续。毛泽东同志曾说: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是毛泽东同志《念奴娇·昆仑》的诗句。

艾青说: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成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还有一种责任:忠于职守,这就是我的高速梦!

作为一名高速公路的基层收费人员,我们每天活跃在收费岗亭内,尽职尽责做好基层收费岗位的各项工作。我觉得爱国家,就是要让收费任务圆满完成,确保颗粒归仓!保障公路安全畅通是我们神圣职责;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以路为家,以忘我的勤奋耕耘精神,向人们昭示了张承高速人的情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加大了对高速公路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并逐步取消省界收费站,实行从上到下一张卡;大力推广办理etc,降本增效的同时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快捷。我们高速人也看着今日高速公路的建设日行千里,未来的高速公路建设将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作为一名高速基层工作者,我要与祖国共命运,和衷共济,相向而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为高速公路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共同铸就文明和谐、团结友善、繁荣富强的中国梦而奋斗!

对于国情时事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拂去岁月的尘雾,打开历史的启示录,便会看到:只有与祖国荣辱与共,以坚定的爱国信仰紧紧把握住今天,不辱祖国使命的人,才会在历史的长河中获得永生的机遇、化为永存的浪花。

是的,祖国的强盛才是我们自豪的源泉,我们的自豪又是祖国强盛的士气。这士气是一种共同的信仰。她的名字叫爱国。

爱国在哪里?爱国凝在慷慨激昂完璧归赵的蔺相如的眉宇间;爱国写在“诗圣”杜甫铺开的白纸上;爱国从“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的毛主席口中道出;爱国从勇于直面社会、直面人生的鲁迅的笔尖流出。

爱国是义无反顾的抉择,是不卑不亢的不畏,是忧国忧民的感叹,是救国救民的情怀;爱国是以天下为已任的胸襟,是前赴后继的执着。正是无数先烈在他们自己的时代用满腔热血,冒着敌人的炮火谱写了无愧于时代的《义勇军进行曲》,才使得我们今天的共和国国歌唱响神州。那么气势磅礴,那么雄壮嘹亮。才使得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一次又一次在世界的舞台展示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当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怀抱的时候,当08奥运成功举办的时候,当神七航天员挥动国旗太空漫步的时候,当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峰会表达“中国信心”的时候。你们是否欣喜自豪,是否会心一笑,心中油然升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呢?是不是也会热泪盈眶地想起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响彻云霄的“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的呼喊声呢?

曾几何时,我对爱国懵懵懂懂,当我经历了“20xx年的感动”之后。再一次打开历史史册,才发现到处都是两个大字——爱国。于是我恍然大悟,爱国才是永恒的主题。

同学们,让我们把青春镌刻成精致的玉雕,让我们把年轻书写成激情的诗行,让我们把爱国情制成坚固的船桨,让我们把信仰化作前进的力量。让我们的人生之船远航!

作为21世纪的青年,我们必须加倍努力学习,增强本领,牢牢把握住今天。常怀爱国情怀,与伟大祖国共在。

5

对于国情时事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摘要: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以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拓展,国际形势的走向越来越关乎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受众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这种关注从《参考消息》这类以国际时事报道为主的报纸的发行量稳中有升便可看出。

然而,中国的一些国际时事报道至今仍处于严重依赖西方消息源这样一种尴尬境地。一方面,正在崛起的中国急欲了解世界形势的风云变幻,并适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声音;另一方面,国际舆论舞台上“西强我弱”的格局并没有大的改观,国内传播的一些国际时事新闻基本上出自西方主流媒体之手,中国媒体“原创”的第一手报道较少,甚至就连最权威的央视“新闻联播”,不少国际新闻的画面也基本来自西方媒体。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主要以外媒报道为信息源的《参考消息》如何展开国际时事报道就大有讲究了。以本人在参考消息报社长期从事国际时事报道的经验和体会,我认为在新形势下搞好国际时事报道必须把握好如下几个要素:

地球上每天发生的新闻事件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报纸没有足够版面能够将所有信息悉数收纳,受众也没有时间、精力甚至兴趣一一关注所有新闻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媒体为受众服务的首要功能就是有针对性地提供那些具有典型意义并为多数受众所关注的新闻。报道选题选得恰当,对报道来说可谓事半功倍,同时也能体现这家媒体的报道品位和报道眼光。

一般而言,国际新闻报道的选题会根据各家媒体的定位有所不同,但作为大众媒体,影响力和贴近性应该是确定报道选题的首要标准。所谓影响力,是指新闻事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大小。就新闻事件本身而言,牵扯面越广、影响度越深的事件越有报道价值;就传播角度而言,影响小的事件一般可以忽视,影响大的则必然要关注。那么如何判断新闻事件的影响力,这里有几个标准:

1.新闻发生的背景:举例来说,同样一起恐怖袭击事件,何人策划、针对谁、意欲何为等这些非常重要。有影响力的国家、势力、集团策划的背景复杂的行动,与影响力小的国家、势力以至个体策划的行动不可同日而语。

2.新闻发生的地点:同样一起恐怖袭击,发生在美国和发生在影响力较小的国家、发生在美国的纽约和发生在美国的田纳西的影响是有很大差别的。

3.新闻发生的规模:同样一起恐怖袭击,如果在美国损失微乎其微,则其影响程度在某种情况下也会发生惯常顺序的颠倒。所以,除了特殊情况,一般与热点地区、焦点问题有关的事件,特别是发生在世界影响力大的国家的新闻事件,比较适合作为报道的重要选题。因为世界大国的有关动向往往会牵扯到国际局势的变化,受众更加关注便是必然。

而选题的贴近性,多与具体的受众有关。从常理上讲,人们一般对与己有关的新闻关注度会更高一些。所以,对中国受众而言,与中国有关的重大国际新闻无疑应成为报道选题的首选。特别是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当今世界,所谓“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的分界已很模糊,很多时候,世界上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会在中国搅起涟漪,而中国内部的许多重大事态同样会在世界掀起波浪。这种情况下,针对中国受众的报道必须尽可能地寻找国际新闻与中国相联系的契合点。与中国明显有关的国际新闻毋庸赘言,如美国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日本在diaoyu岛问题上动作频频等;即使那些看似不那么与中国有关的新闻,也经常能从中发现与中国相关的因素,如美联储的“量宽政策”虽是针对美国经济下的一剂猛药,但实际上却牵扯到中美贸易和汇率政策的冲突,因而必然会引起国内受众的关注。

当然,除了重大国际新闻,报纸上每天所刊登的还有很多一般性的外国政坛、社会、外交、文化等方面的新闻,这类新闻报道的贴近性则主要体现在抓住受众兴趣和关注点上,即在多数受众的“求知欲望”、“好奇心理”、“逐星习惯”、“对比意识”等方面下功夫。在这方面,报纸编辑的选题一定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或以某个受众小群体的关注取向为出发点,而是要去寻求最具共性的受众关注点,只有这样,你的报道选题才会吸引更多读者。

新闻界里流传这样一句名言:“世界上不存在不可报道的新闻,只存在如何去报道的问题。”这句话实际就是在说新闻报道的角度问题。大千世界,不同的国家体制、不同的意识形态、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喜好嫌恶导致各色媒体发出各路声音,不同的报道角度能体现媒体不同的价值取向和政治倾向。一条新闻,对于某个国家、势力、集团来说是噩耗,但对他们的对手来说很可能是喜讯。比如俄罗斯多莫杰多沃机场爆炸案,俄罗斯人举国哀悼之时,策划惨案的kb分子肯定正在庆祝。所以,媒体从什么角度、以什么口吻报道新闻事件,往往体现出这家媒体的报道立场。

本文开篇处,我们谈到中国受众对国际时事报道的高度关注与国际时事报道的信息源主要来自西方媒体这样一种尴尬的现状,而且这一状况在短时间内恐怕改变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在有关大是大非和国家利益的重大国际新闻报道上,中国媒体必须在来自西方媒体的信息源中找准自己的报道角度,必须通过报道表达自己的立场、发出自己的声音,避免在报道上成为西方媒体的“转播器”和“传声筒”。尤其在国际政治斗争日趋复杂、各种利益交错纠缠的形势下,就更需要保持清醒头脑,厘清事态脉络,认清事件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比如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从表面上看这是针对恐怖主义势力的一场军事行动,而中国对于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势力是持支持立场的;但这场战争背后实际上还掩藏着美国试图控制中亚这一战略要地的深层图谋,矛头不光对准中亚各国和俄罗斯,也对准了中国。如果我们只是从第一个层面判断这场战争的性质,照搬照用西方媒体的报道角度和报道口吻,无疑会失去正确的报道方向;而如果洞悉美国发动的这场战争的本质,我们就能通过报道揭示美国称霸世界的深层图谋,从而起到正确引导受众的作用。

只要媒体善于寻找角度,即使在报道中使用了西方媒体的某些信息源也无碍大局,《参考消息》在国际时事报道中“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报道方式就是很好的例证。当然,阿富汗战争是个定性比较明显的例子,在日常报道中更多碰到的是所谓“中性新闻”,即那些很难清晰定性的新闻事件,比如最近俄日岛屿争端和柬泰边境冲突。在这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端中,报道同样需谨慎把握基调和角度,采取客观平衡的报道手法,任何不恰当的倾向性表述都有可能使我们的报道甚至国家的外交工作陷入被动。

需要指出的是,所谓报道角度问题既表现在涉及大是大非的宏观层面,也表现在如何吸引受众的微观层面。同样一个新闻事件,事态脉络千头万绪,从哪个角度展开报道,其对受众的吸引力大不一样。在这方面,影响力和贴近性仍然是选择报道角度的主要依据。就拿对美国总统国情咨文的报道来说,国情咨文涉及方方面面,而对于中国多数受众来讲,他们所关注的无非就是两个方面:一是美国在重大对内对外政策问题上的立场变化,二是美国对华政策的重要表态;前者涉及影响力,后者关乎贴近性。媒体的有关报道即可就此展开,而不必“流水账”般地面面俱到。

此外,在一般国际时事报道中,特别要善于发现和抓住新闻事件中的新动向、新变化、新提法、新内容,因为“新鲜”最容易吸引受众眼球。

正如国际政治斗争错综复杂的现实要求中国必须妥善应对各种挑战一样,媒体在国际时事报道中同样需要妥善处理各种敏感问题。这里涉及的就是如何把握报道分寸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度”。如果说报道角度是新闻报道的横向轴,那报道分寸就是纵向轴。对世界上很多事务的把握,少半分即亏,多一分则过,编辑把握好报道分寸就如同厨师把握好烧菜的火候一样关键,这在许多敏感的国际新闻报道上更是如此:该放开报道时就大张旗鼓,该控制报道时就点到为止。当然,把握报道分寸说易行难,它要求编辑具备敏锐的新闻敏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过硬的政策把握能力。

毋庸否认,任何媒体都具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政治倾向,因此,如何既开拓报道思路和领域、满足受众日益增强的了解外部世界的需求,又妥善报道敏感国际新闻,是媒体要着力解决好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把“三个意识”作为行动指针。

我们常提到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首先是指媒体要顾全大局,让自己的报道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就拿目前震动世界的埃及局势来说,如果仅从新闻报道的角度看,这一事件无疑值得媒体大报特报,但如果纵观事件的前因后果,我们的媒体就不应像西方媒体那般大肆报道当地的动荡和冲突,而是要保持理性客观的立场,把报道重点放到分析引发动荡的背景和可能造成的后果上。

当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以及国民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一些人们早先习惯的报道范畴、报道方式和报道尺度已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知信息的渠道已不再单一。这些变化都要求国际时事报道在新的形势下必须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在许多我们不喜欢、不认同、甚至于我不利的新闻事件面前,是采取“鸵鸟政策”视而不报,还是主动寻找适合的方式、角度和分寸进行报道,从而占据主动地位?对于西方攻击中国的言论,是采取围追堵截、“密不透风”的应对方法,还是有选择地报道以澄清事实?这也能检验媒体在报道中是否具有“三个意识”。

如果出于怕捅娄子、犯错误的心理而不去客观报道,一遇敏感问题便回避,无异于我们把有关事态的“独家报道权”拱手让于西方媒体,相当于在战场上把阵地拱手交给敌人。

另外,把握报道分寸也存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亦即全面把握和局部把握的问题。对有些国际新闻事件应避免炒作,控制其报道规模;而有些新闻事件总体于我无害,但衍生出的枝节问题可能会有负作用,就可在充分报道整个事件的同时对有关问题的报道加以把握。只有善于在敏感问题的报道方面做到收放自如,媒体才能确保为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社会的安定团结添砖加瓦,而不是“得过且过”,更不是“不帮忙反添乱”。

对于国情时事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多一些兴趣 少一些焦虑

丁慎毅

伴随经济发展,国人的兴趣开始呈现多样化,不同年龄层兴趣差异较大。今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兴趣报告》,报告指出95%的国人认为自己有兴趣,但仅14%的人愿意为自己的兴趣“买单”。(9月8日人民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交网络与赋能研究课题组阐释了“兴趣”的明确定义:人在自身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影响下,由于需求而产生的一种自发的、主动的、强烈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表现在对于某种事物的积极探究或者对于某种活动的爱好。

95%的国人认为自己有兴趣的某些人肯定说:我兴趣很浓啊,对钱感兴趣,对权力感兴趣,对饭局感兴趣。这当然无可厚非,可是当太多人都聚焦在这上面时,这样的兴趣并不轻松,或许更多的增加焦虑。而对整个社会来说,则是很无趣。

这里所说的兴趣,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爱好。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你的某种兴趣是业余爱好,比如书法、音乐,打球、下棋等等,而你又愿意为此付出时间和金钱,恭喜你,你属于14%的群体。

兴趣的真正价值不是将来能派多大用场。若你发自内心的热爱,那么今天它已经在丰富你的内心,让你真正在生活,而不仅仅是活着。这会使你忘掉生活工作中的疲惫和烦恼,让焦虑离你越来越远。

如果你的兴趣正好是你的工作,恭喜你,这真是人生的幸运。这时候,你就不会因为这项工作感到疲惫,不会抱怨薪金太少,不会拒绝加班,而是为此付出更多。

有时听某些领导说:现在的90后不像我们那样年轻时有理想有干劲。这好像不能一棍子打死。

《中国兴趣报告》显示,初入职场的90后、95后倾向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工作,而工作多年的80后则是“个人兴趣让位于薪酬福利和发展空间”。在放弃个人兴趣的数据中,80后占比最高,为43%,60后最低,为28%。

应该说,初入职场的90后之所以让前辈们看不顺眼,主要是安排给他的那份工作与他的兴

趣有较大冲突,而前辈们基本没啥兴趣,所以就只能在工作上死磕了。

能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工作,这是社会的进步,是人性的进步。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利于创新创造;它可以减少忧愁焦虑,更利于身心健康;可以平衡社会生态,让社会更加多元化。社会至少应该对此抱一种包容的态度。比如说网络游戏、电子竞技,这在以前是不被大众认可的,但现在不同了。教育部刚刚公布了20xx年的13个增补专业,其中就包括“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

当然,有可能你现在的工作不是你的兴趣,那也没关系,但却不能因此对工作不认真。只要坚持着这份兴趣,总有机会来临。乔布斯年轻时学过美术字,当时在他的现实生活中真看不出能有什么用,直到20xx年后他设计个人电脑,美术字的训练才派上用场。为此他说,看未来时其实你并不知道怎样串起生命中的点点滴滴。

哲学家周国平说,一个人的生活需要把心安顿好。他有两个标准,一是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自身能力得到最好的实现和发展,简单地说就是事业。第二个标准是要有自己的心灵家园。即使在寂寞的时候,也不会太无聊、太孤独。

所谓能优雅地生活,我认为,就是能从容地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有相当的自由度,活得比较快乐,而不是被选择。这就需要一个人要有自己的兴趣。对兴趣的热爱,可以让我们不顾一切地向着特定的目标前进,在我们深受打击时仍然拥有可以安放自己心灵的地方,可以帮助我们愈战愈勇,也可以帮助我们创造奇迹。

希望人们多一些兴趣,少一些焦虑;希望这世界多一些有趣的人,少一些无聊的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