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全国模范心得体会总结(通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3:44:48 页码:13
全国模范心得体会总结(通用15篇)
2023-11-11 13:44:48    小编:ZTFB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写心得体会时,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文章更具个性和吸引力。阅读这些心得体会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思路,提高写作能力。

全国模范心得体会总结篇一

“把人生奋斗汇入时代洪流,以青春之我贡献青春之国家……应该成为我们超越小我的最大梦想。”“对于来自脱贫攻坚最前线的我们而言,实现我青春梦想的方式,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这不平凡的工作。”

205月4日,甘肃舟曲县“舟曲扶贫”公众号发表了一篇题为《攻坚路上,青春绽放》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她的名字叫张小娟。

10月7日19点40分许,甘肃省陇南市两水镇发生一起车辆坠江事故,舟曲官方“花开舟曲”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中称:当日,舟曲县一辆载有6人的五菱宏光小型客车在行驶至陇南市武都区两水镇烟墩沟白龙江大桥南口时,不慎坠入江中,截至10月12日12时,事故除1人获救外,造成3人遇难2人失踪。

据悉,这次事故的遇难人员中就包括张小娟。当天,张小娟结束了一天的下乡扶贫督察验收工作,在返回舟曲途中不幸遇难。时年34岁的藏族女干部、共产党员张小娟用自己的行动为青春的誓言做了最为悲壮的注解。

10月10日到11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来到舟曲县、白龙江畔凭吊,追寻这位“80后”扶贫干部最后的足迹。

三个未接通的电话。

“10月7日下午5点多,我给小娟打了个电话,我问她到哪里了,她说当天的工作已经结束,正准备返回。”张小娟的丈夫刘忠明告诉记者。

8点多,刘忠明再次给妻子打了电话,他一连打了三次,电话一直没接通。但刘忠明并没多想什么,因为在他的概念中,一进入工作状态,妻子的电话十有八九是打不通的,平常即使在家也有接不完的电话。

8点半左右的时候,刘忠明接到了一个同学的电话,问小娟是不是下乡了,同学含糊地说,可能出了点事。

下乡能有什么事?舟曲这边下乡路大都是曲折狭窄的山路,路很不好走,刘忠明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车祸,他的腿一下就有点软了。

两水镇属于陇南市武都区,但去往舟曲县的几个乡,这里却是必经之路。从舟曲到两水镇,大都是依山傍水的曲折山路,有五六十公里。当刘忠明赶到事发地时,他并没有看到妻子和出事车辆,随后刘忠明得知,妻子等人坐的车当天坠入了江中。

熟悉的白龙江、熟悉的山路,突如其来的事故,却是刘忠明怎么也没料想到的。

“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婚姻。

刘忠明告诉记者,妻子张小娟和他是高中同学,但直到大学毕业后两人参加省上的一次优秀年轻干部选拔考试才认识。那次考试张小娟考了第一名,刘忠明考了第二名。在20“8·8”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中,他是医生,已经在乡镇上工作的张小娟是救灾志愿者,在救灾工作中,两人真正相识、相知,逐渐走到了一起。底,两人幸福步入婚姻。

“小娟是一个阳光、开朗、生活态度特别积极的人,对任何事任何人她从来不会抱怨!”刘忠明说。

在刘忠明的眼里,妻子是个很大度、大气的人,她的朋友圈很大,无论她到哪个单位,都和那里的同事处得特别好。包括在家里,张小娟也是最能融洽家庭关系和调节气氛的那个人,让一家人一团和气。比如一大家人去外面吃饭,只要妻子在场,她总能很好地活跃气氛,让大家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饭。平时无论多忙,每次妻子下班回到家,总会让婆婆休息自己去做饭。

“小娟和我妈、我姐她们关系都处得特别好,那种好有时让我都不由得会嫉妒。以至于有一次我甚至向母亲抱怨妻子才是她亲生的。”

“结婚8年,小娟和我妈没有闹过一次矛盾。我和小娟没有黑过一次脸,说良心话,我们俩连吵架的时间都没有,她太忙了!”刘忠明告诉记者。

张小娟到扶贫办工作后,刘忠明最大的感受是她更忙了,工作时间不用说,每次回到家仍旧有接不完的电话。加班几乎是家常便饭,经常是加班到一两点才一脸疲惫回到家。对此刘忠明有时也会有些抱怨,但妻子负责扶贫业务工作非常辛苦,心疼妻子之余,他只能在生活中更多地支持妻子。

“小娟每次加班都要很晚才回家,女同志回来至少梳洗一下才休息,她总是悄悄把包一放,连把脸都不洗就睡了。有时我还在和她说着话,她已经睡着了!”刘忠明向记者回忆。

刘忠明告诉记者,妻子张小娟是10月5日开始加班的。6日早上,妻子连早饭都没顾上吃就从家里匆匆出发了。当天张小娟因工作没顾上回家,直到7日事发。

从10月7日晚到达事故现场,刘忠明和其他事故家属在江边整整守望了一夜,那一夜他跪在地上无数次在心里为妻子祈祷,“我求老天给她一条命,让她活下来……”

他甚至希望妻子不会被发现,那样妻子也许只是被冲到江边的某块石头上昏睡过去了。

10月8日上午,张小娟的遗体被搜救人员发现并打捞上来,当天,还有两名遇难人员的遗体也被打捞上来。

当刘忠明在武都区殡仪馆看到妻子遗容的那一刻,他失声痛哭,他再也等不回来自己的妻子,他失去了自己最爱的人!

“她是那种让人从心底里喜欢的人”

“小娟是那种接触起来就让人舒服,让人从心底里喜欢的人。”一提起“张小娟”这个名字,舟曲县妇联主席任秀红眼圈就红了。

任秀红告诉记者,她最初是从别人口知道张小娟的。年张小娟调入县扶贫办担任副主任后,任秀红才在工作中和张小娟熟悉起来。

在县上召开的一次扶贫工作会议上,张小娟所做的扶贫政策解读,无论从文字的组织、表述,还是对政策的理解、解读都非常精准、精彩,赢得了大家一致认可,这让任秀红印象深刻。

扶贫工作千头万绪,在任秀红和舟曲县的广大干部和群众眼中,张小娟就是扶贫工作的“移动数据库”和“活词典”。“她业务熟练,对待工作从不会拖延,有问必答,很快就能提供相关内容”。任秀红说。

东山镇一位干部回忆:张小娟下乡检查工作非常认真,不容许有一点儿错误存在。有一次,张小娟去该乡一个村里检查大数据管理工作,早上吃过早点后,张小娟就一直在村上查看数据,直看到晚上9点多,她才吃了点泡面。

“日复一日地上山下乡、进村入户,我们必须掌握最真实的贫困状况、废寝忘食地分析贫困人口结构、分析脱贫退出的难点短板,我们必须确保扶贫工作靶向精准。”

“我们引以为傲的,是能够脱口而出的各类扶贫数据,是烂熟于心的各种政策依据,是村村落落全部走遍的记录,是如数家珍的村情户情介绍……”

上面这些文字是张小娟写的一篇文章中的话,是张小娟对自己工作的真实记录。

认识或熟悉张小娟的人这样评价、回忆她:

“小娟是那种很爱学习、喜欢钻研问题的人。她热心开朗,别人遇到困难她总会去帮助。”张小娟的好朋友桑桃花说。

“上学时,张主任和她弟弟在学校学习成绩就特别好,张主任是他们那届甘南州的高考文科状元!”一位年轻的干部对记者说。

“张小娟的两个孩子生病都来我们医院看,每次都是孩子的父亲带着来看病,张小娟总是匆匆忙忙露个面看看孩子就走了!”县某医院的一位医生告诉记者。

“她是县政协委员、常委,我听过她作为政协委员为妇女儿童工作呼吁的发言,她讲得特别好!”一位干部向记者回忆说。

……。

“小娟能干事、敢干事,也能干成事;她真正称得上是德才兼备的一名年轻女干部,这样的干部真的很少见!”任秀红对张小娟这样评价。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

“再崎岖的路,也是过得去的!”

这是10月5日下午13点14分张小娟在舟曲县立节镇下乡途中发的一条微信,微信还配了途中拍的一张在高处俯瞰盘山路的照片,照片中的山路蜿蜒曲折,很壮观也很险要。这是张小娟生命中发的最后一条微信。两天过后的10月7日傍晚,在走过最崎岖难走的山路后,她的生命定格在了扶贫路上。

不敢,不愿想象。

在冰冷的河水里。

你曾有过怎样的绝望。

惟愿那寒水。

因你而泛起柔波。

也曾想你。

是否有那么一刻的后悔。

用生命的代价去扶贫。

但我猜测,答案是不曾。

这首不知名网友的诗,刘忠明说他读一次哭一次,因为这首诗写出了他的心声。

刘忠明和张小娟有两个孩子,女儿7岁,儿子三岁。10月8日是小儿子三岁生日,张小娟却在儿子生日的前一天,倒在了扶贫路上。平时张小娟就难得在家陪陪孩子,这次,她永远缺席了儿子的生日。

“小娟是一个有着大爱的人!孩子还小,还不懂,等他们长大了,我要教育孩子们懂自己的妈妈!”“小娟不在了,孩子就是我们的希望!”在妻子离开的日子里,刘忠明感到对妻子有了更深的理解。

10月15日,甘南头条发布:发生在陇南市两水镇的甘南舟曲县小型客车坠江事故,在10月15日16点40分,最后两名失踪人员遗体已找到。据悉,事故遇难者中除张小娟外,另外4名遇难者为舟曲融媒体中心记者,他们分别是:陈文燕(女),闵江伟、闫文卓、王彦辉。通报称,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记者从国务院扶贫办获悉,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作出决定,追授张小娟“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

张小娟,女,藏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85年出生在甘肃省舟曲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生前为甘肃省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2019年10月7日晚,她在下乡扶贫工作结束返回县城途中,因车祸不幸殉职,年仅34岁。

决定指出,张小娟同志206月主动放弃北京工作,毅然回到深度贫困地区的家乡工作,历任驻村干部、副乡长、乡纪委书记、县扶贫办副主任,在舟曲泥石流抢险救灾现场火线入党。她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遍访全县208个村,遍访87个贫困村所有贫困户,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干部群众称她为“藏乡好女儿”“群众知心人”。她熟练掌握扶贫政策,被干部群众称为扶贫“移动数据库”和“活字典”。她采用漫画、微信语音播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扶贫政策,不断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几乎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

因公殉职年仅34岁。

张小娟年参加工作,常年奔波于脱贫攻坚一线。先后在立节镇、县政府办、曲瓦乡任职,其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与群众直接接触的一线岗位。年,张小娟被选拔纳入甘肃省优秀八零后年轻干部后备库。2016年,张小娟同志当选为政协舟曲县第十五届政协委员(常委)。206月,张小娟主动放弃北京工作,毅然回到深度贫困地区的家乡工作,历任驻村干部、副乡长、乡纪委书记、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

10月7日19点40分许,甘肃省陇南市两水镇发生一起车辆坠江事故,舟曲官方“花开舟曲”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中称:当日,舟曲县一辆载有6人的五菱宏光小型客车在行驶至陇南市武都区两水镇烟墩沟白龙江大桥南口时,不慎坠入江中,截至10月12日12时,事故除1人获救外,造成3人遇难2人失踪。

这次事故的遇难人员中就包括张小娟。当天,张小娟结束了一天的下乡扶贫督察验收工作,在返回舟曲途中不幸遇难。时年34岁的藏族女干部、共产党员张小娟用自己的行动为青春的誓言做了最为悲壮的注解。

全国妇联号召广大妇女向张小娟同志学习,学习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于党和人民的高尚品格,学习她担当实干、在条件艰苦的基层一线挥洒汗水、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拼搏奋斗的崇高精神,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凡业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巾帼力量。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号召全国扶贫战线广大干部群众向张小娟同志学习,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安全饮水短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舟曲,是藏语的“龙江”之意,因白龙江穿城而过得名,素有“陇上桃花源”“藏乡小江南”的美称。这里是秦岭西端与青藏高原东部的山脉交汇之地,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从外省进入这里,通常要绕道四川广元,或先至年通航的成县机场,而后至陇南市,再坐两小时客车方到舟曲。

溯江而上,目之所及,皆是巍峨雄峰,白龙江好似一条被驯服的白龙,从两山夹缝中温顺地游出,极其吝啬地给两岸民众让出一亩三分地,供人们在山脚褶皱里依山傍水而居、耕耘生息繁衍。

2019年10月7日晚,甘肃省舟曲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张小娟在完成该县博峪镇与曲告纳镇贫困退出县级验收工作后,与结束新闻采访任务的舟曲县融媒体中心新闻工作者陈文燕、王彦辉、闵江伟一同乘车返回,途经陇南市武都区两水镇时,因车辆坠入白龙江,不幸遇难。他们短暂的生命就此定格在了扶贫路上。

扶贫路上。

10月5日13:44,张小娟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张图片:崎岖的盘山公路从山谷往上,在陡峭的山坡上七弯八绕,直至拍摄者所处的半山坡或山梁上,犹如一条游弋在山间的白龙。

10月5日13:44,张小娟在前往曲瓦乡开展贫困退出县级验收工作途中,发了一张当地崎岖山路的照片,并配上文字“再崎岖的路,也是过得去的。”

按时间推算,那时,她应是结束了上午在曲瓦乡的工作后在赶往立节镇的途中。当日,也是舟曲县2019年贫困退出县级验收全面展开、开始下乡入户的第一天。在实地验收正式开始时,或许是为了给自己和同事们加油鼓劲,张小娟为图片配上文字:“再崎岖的路,也是过得去的。”这也成了张小娟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最后一张图片动态。

10月6日清晨7时许,张小娟吃完早饭后和丈夫刘忠明道了个别,说要下乡入村进行脱贫验收,便和往常一样匆匆出了门。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

自2016年1月正式担任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以来,张小娟给家人、同事、亲朋好友们留下的印象永远是忙碌、下乡、加班,一年中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驱驰奔波于这样的山路上,或者是在农户家中开展工作,大部分节假日也都在加班,甚至连一双年幼的儿女生病时也顾不上在医院多陪护一会儿。

近三四年来,张小娟几乎是没日没夜地早出晚归、走乡入户,以至于在三十出头的年纪,额头前便已白发渐生,甚至要靠染发才能遮住早生的银丝。母亲杜条先时常为此感到心酸不已,她不明白小女儿的工作为什么那么辛苦。

“要不跟着你大姑子和二姑子去给别人刷墙刮涂料吧!早上8点出门,晚上6点就能回家,不用那么劳心劳力,还挣得比你多。”母亲好几次跟小女儿打趣道,而张小娟却总嘻嘻哈哈地回应:“哎呀,谁让你把我培养得这么优秀呢,我可不是光挣钱啊,我是有重要事情要去做的。”

舟曲县19个乡镇的干部,几乎没人不认识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而她对扶贫政策和扶贫工作数据的熟稔度,全县亦无人能出其右,以至于被亲切地称为舟曲“脱贫攻坚的数据库”和“政策业务活字典”。

全县扶贫干部在遇到政策疑问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打电话向张小娟咨询,正因如此,张小娟总有接不完的电话。家人给她打十次电话,基本有七次都显示“正在通话中”。即便是晚上回到家,张小娟也是手机不离手,往往在做饭时还要接着电话,以至于一顿饭要等很久。

在舟曲县民政局工作的弟弟张建平,见到二姐张小娟最多的地方,不是在家里,而是在县上脱贫攻坚的会议上。由于工作繁忙,周末时,张小娟也经常带着年幼的女儿来办公室,自己加班,孩子就在一旁写作业。而翻开她的朋友圈,90%以上都是与脱贫攻坚有关的内容,或者是政策解读,或者在加班,或者是去哪个乡、哪个村。

如今,走进舟曲县的村村镇镇,家家户户门口墙壁上,都张贴着一张漫画图——舟曲“精准扶贫政策图解”。近几年,贫困人口到户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但不少农户在政策理解上存在偏差,一些贫困户由于文化程度低,对于自己享受的政策并不清楚,遇到生病就医、娃娃上学的事就会一筹莫展,也不知道有政策扶助。

为此,县里将各项到户到人惠民政策进行精简整理,梳理出48条,配以形象的漫画图片制成政策图解,发放到农户家中。这样,享受了哪些政策、哪些政策还达不到享受条件、将来还能享受哪些政策,都能按户情实际看得一清二白。一张图文并茂的挂图,就让所有农户深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关怀,大大提高了扶贫政策的知晓度和满意度。

“从小到大,我去哪儿都喜欢带着妹妹,但今天,我只带来了她的名字。”讲台上,张小慧忍不住拭去泪水,话语停顿了下来。此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是安慰,是鼓励,更是敬佩。这是12月12日下午,甘肃省甘南州举办的“张小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发生的动人一幕。

一个人,感动一座城。当天下午的甘南州大剧院内座无虚席,6位报告团成员满含深情地讲述了张小娟生前一个个感人的事迹。

作为姐姐,张小慧心中的妹妹是倔强坚强的向日葵,在日日夜夜不知疲惫中追寻心中的太阳。“我们这个时代的理想就是小娟心中的理想,她是带着最深沉最质朴的爱去融入、去奉献的,她的青春是无悔的青春。”张小慧动情地说。

舟曲县扶贫办干部赵冬梅是报告团的一员,她以《你的足迹,我们的梦想》为题,讲述了张小娟扎根于基层、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的事迹。“多少天来,她微笑的脸庞、忙碌的身影,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好像那个有理想、有梦想、有激情、有担当的小娟从不曾远去,仿佛我一回头,就会听到她对我说‘冬梅,准备好了吗,咱们下乡去……’”讲到这时,台上的赵冬梅哽咽了,“亲爱的战友,我们会接过您肩头的责任与担当,完成您牵挂的事业,我们的脱贫攻坚事业也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典型是最好的教科书,榜样是有形的价值观。舟曲县委书记石华雄、舟曲县博峪镇卧欧诺村党支部书记薛代花、舟曲县自然资源局干部毛文娟和舟曲县坪定镇人大主席李红燕也分别作了报告。在他们的报告中,张小娟胸怀大爱、忘我奉献的感人足迹清晰而完整起来。这种奉献精神,就是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她把生命献给了最热爱的事业,她所做的一切,对我们来说,值得好好地思考。”甘南州妇幼保健院检验科主任刘芳感慨地说,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像张小娟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国妇联日前作出决定,追授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张小娟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

张小娟2008年9月参加工作,常年奔波于脱贫攻坚一线。2019年10月7日,时任县扶贫办副主任的张小娟在完成曲告纳镇上大年村脱贫攻坚县级抽样调查工作后,返程途中所乘车辆不慎坠江,因公殉职。

决定指出,张小娟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为脱贫攻坚的“活字典”“移动数据库”、藏区群众的“贴心人”、党和人民的“连心桥”。她深入研究贫困识别、贫困退出、扶贫资金管理、项目建设等工作,成为各乡镇、各部门24小时在线的“业务联络员”;她遍访建档立卡贫困户,提出深度贫困村发展建议;她创办舟曲扶贫微信公众平台,以简明易懂的形式向群众宣讲各项扶贫政策。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全国广大妇女学习的优秀榜样。

全国妇联号召广大妇女向张小娟学习,学习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于党和人民的高尚品格,学习她担当实干、在条件艰苦的基层一线挥洒汗水、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拼搏奋斗的崇高精神,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凡业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巾帼力量。

全国模范心得体会总结篇二

麦积区元龙镇党委专职副书记王军锋表示,今后,要以张小娟同志为榜样,铭记自己的初心,把责任扛在肩上,让每位贫困户稳定脱贫,努力做一名新时代基层满意的扶贫干部。

作为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孙泽涛深切地体会到扶贫干部的艰辛和身负责任之大、任务之重。他说:“学习了张小娟同志的事迹后,既为她失去年轻的生命感到惋惜,又被她的精神所深深打动。作为同龄人,我要学习她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守初心,勇挑重担,多为群众办实事、谋幸福,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点燃贫困群众致富的希望。”

“张小娟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扶贫干部的初心和使命,用青春和生命谱写出一首壮丽的赞歌,她的事迹非常值得我们基层干部学习。”康县平洛镇党委书记高继富说,要学习她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干工作,学习她勤勤恳恳、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在脱贫攻坚这条路上,努力用苦干实干的业绩为群众谋福祉,真正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

平凉市委政研室副主任王伟说:“张小娟同志的先进事迹为我们树立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就要以张小娟同志为榜样,牢固树立为党尽责、为民分忧的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落实到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日常行为的点点滴滴。”

“张小娟同志走遍了舟曲的山山水水,为贫困户的脱贫来回奔走,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学习。”兰州市城关区委组织部干部刘伟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把黄河之滨建设得更美。

全国模范心得体会总结篇三

10月7日晚,国庆假期即将结束。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结束了脱贫成果验收工作,坐上回县里的车,打算加班写验收报告。不料途经陇南武都区两水镇时,车辆坠河,张小娟不幸遇难,年仅34岁。

张小娟是藏族人,1985年出生于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曲瓦乡城马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20,她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攻读历史学和旅游管理双学位专业,毕业。,成为舟曲县立节镇的一名驻村干部。20,被选拔纳入甘肃省优秀80后年轻干部后备库。20,被评为舟曲县“最美扶贫人”、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今年5月,舟曲县成立了脱贫攻坚“三大行动”办公室,张小娟被抽调过去担任副主任。谁也没想到,这朵生长在甘南扶贫一线的格桑花,刚刚盛开,就凋零了。

全国模范心得体会总结篇四

张小娟还成了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助学金获得者。这项助学金的筛选极为严格,只有品学兼优的学生才会被选中。有了这项助学金,张小娟大学学费基本不愁了,还能有一些生活补助,从而大大缓解了家里要供读三个孩子的经济压力。

离开家乡到北京求学那天,附近的邻里乡亲都来给父女俩送行。淳朴的老乡们,有的拿了些梨、核桃、蜂蜜,有的则直接塞给她五十、一百元钱,直到把她的包塞得满满当当。面对乡亲们的浓情厚谊,张小娟强忍住了泪水。在北上的列车上,她告诉父亲:“等将来有能力了,这些我都一定会还的!”

第一次来到首都,看着干净整洁的街道和高素质的首都人民,张生财由衷希望女儿将来能离开黄土地,在这里扎根。他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娟娟儿,大学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争取留在这里。”

当张小娟背着一大袋的核桃来学校报到时,的确让室友吃了一惊。父亲走后,张小娟把核桃放在宿舍阳台上晾干,而后一个个剥开、蘸上蜂蜜,送到每个同班同学手中。淳朴,就成了同学们对她的第一印象。

此后,张小娟每次从家里返校,都会给同学们带一些家乡特产,如核桃、蜂蜜、腌腊肉。就是这样一位对同学朋友无比大方的姑娘,在生活上却节俭得紧,据张小娟的大学班长、室友乌兰回忆,张小娟是宿舍的节省标杆,晚饭基本上就在一块钱以内。

全国模范心得体会总结篇五

张小娟生前系甘肃省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10月7日晚,张小娟在下乡扶贫工作结束返回县城途中,因车祸不幸殉职,年仅34岁。月,张小娟被追授“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张小娟先进事迹的观后感学习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张小娟出生在舟曲县一个藏族农家,以当年舟曲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那一年,18岁的张小娟,从故乡贫瘠的土地上走来,背负着父老乡亲殷切的期望,刻苦学习。

正如她生前最尊敬的老师、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所说的那样:“小娟的意外牺牲令人痛心,而无私奉献一直符合她的人生轨迹。她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民族地区,奉献给了扶贫事业,是新时代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直接体现和党员榜样,作为老师,我心里充满了敬意。”

“我以后有本事了,会回报家乡。”这是张小娟当年考上大学时的承诺。大学毕业后,带着最初的梦想,拿到中央民族大学双学士学位的张小娟主动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感恩奋进,成为她始终坚守的人生信条。

舟曲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贫困发生率高,基础条件薄弱,是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初到舟曲工作时,张小娟担任立节镇驻村干部,经常跋山涉水走村入户,而且很快就和群众打成一片。她还组织成立社火队、罗罗舞队在春节等节庆期间赴县城参加表演,通过开展活动把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的精气神提起来。

“5·12地震灾后重建时,正值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在家的大都是老人孩子,许多农户的房子在维修时缺乏劳力,刚参加工作的张小娟见此情形,主动申请帮助群众改造危房。”当年和张小娟一起驻村的一位干部回忆说,在尘土漫天的土坯房和村道上,每天和钢筋水泥、砖头土块打交道,很多老太太很难把这个“土干部”和刚从北京来的“洋学生”联系在一起。

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只有党员突击队才能到最危险最艰苦的地方参加救援工作。为了冲到第一线,张小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她始终冲在抗灾救援的最前线,积极进行一线救援和物资运输工作,已具备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觉悟和品质。”立节镇党委在她的火线入党材料中如此评价道。

作为一名党员,张小娟始终不忘初心和使命,在工作中处处作表率。在担任曲瓦乡副乡长期间,即便乡上的工作再忙、事情再多,她几乎每天都要去村里,开展送政策进农户、谋划产业发展、帮助危房改造、协调解决就医上学等工作;在担任曲瓦乡纪委书记期间,她认真钻研纪检监察业务,对群众来访来信做到热情接待,每件必定过问办理,做到及时办处。

心中升腾着信仰,脚下便会充满着力量。,张小娟调任县扶贫办担任副主任,对于她来说,变动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她不仅仅把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事挂在嘴边,更扎扎实实地体现在行动上,把为民情怀写在了舟曲的山山水水,写在了群众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

“她到县扶贫办报到的情景,我记得很清楚。”舟曲县扶贫办干部赵冬梅告诉记者,“当时大概九点多钟了,她从楼梯口匆匆忙忙跑上来。她说当天在乡镇交接工作有些迟了,一结束就赶紧过来了,想早点开始工作。她对工作的热情、主动和积极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她是个非常敬业的人!扶贫工作最忙的时候,司机、车辆都不够用,有时候我给她们单位开车,从山后下乡回来都半夜十一二点了,张主任经常是让同事们休息,自己却跑到办公室加班去了,我们都看着心疼!”给县扶贫办开车的张师傅说。

舟曲县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属性复杂,要想开展好精准扶贫,必须精准掌握政策。为此,张小娟十分注重提升自身政策理论水平,以确保每一项因户施策精准无误,并随时做好对乡镇、部门的工作协调和指导建议。3年时间里,经过大量的知识积淀和实践经验,她做到了对各类脱贫数据、标准、规定、政策的精准掌握,也因此成为各乡镇、各部门24小时在线的“业务联络员”,更被誉为舟曲扶贫的“移动数据库”和“活词典”。

“别人看到穷人都想帮一把,我专门做这件事,更应该把工作干好。”这是张小娟经常说给丈夫刘忠明的一句话。

张小娟被评为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19年被授予甘南青年五四奖章。

“我们对脚下的土地充满敬意,要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和热爱,对脱贫攻坚事业矢志不渝。”在一篇文章中,张小娟道出了在扶贫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的铮铮誓言。正因如此,在这条路上,她始终牢记党的信任和重托,用柔弱的肩膀勇挑重担,把群众的幸福高高举过自己的头顶,用平凡而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赞歌,树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日前,省人社厅、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青年联合会决定,追授张小娟同志“甘肃青年五四奖章”。

决定指出,张小娟同志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指引下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代表,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先进典型,是脱贫攻坚一线挥洒血汗、忘我奉献的基层党员干部的缩影。张小娟同志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用短暂而精彩的人生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奉献之歌,是政治进步、品德高尚、贡献突出的先进典型,彰显了当代甘肃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昭示了当代甘肃青年正确的人生方向和成长道路。

省人社厅、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青年联合会号召,广大团员青年要向张小娟同志学习,以张小娟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开拓进取,不懈奋斗。各级团组织要把学习张小娟同志先进事迹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同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主动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谱写新的华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连日来,舟曲县扶贫办原副主任张小娟同志的先进事迹在我省广大干部职工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张小娟同志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广大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一定要以她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以赴干好本职工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作出应有贡献。

“她是父母的孩子,丈夫的妻子,两个孩子的母亲,更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战士,是我们所有扶贫干部的骄傲!”得知张小娟牺牲的消息后,东乡县赵家乡墙头村强头山社包社干部刘小威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说,张小娟同志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始终把人民利益置于首位,舍小家顾大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值得每一名扶贫干部学习。

平凉市委政研室下派乡镇挂职的扶贫干部吴波桦说,张小娟同志是扶贫路上的“最美之花”,她将短暂的生命奉献给伟大的事业,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作为一名在脱贫一线工作的“85后”干部,面对繁重而艰巨的工作,要摒弃急躁态度,主动沉下心、扑下身,以实际行动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

会宁县侯川镇扶贫工作站副站长李伟说,张小娟同志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扶贫干部应该坚守的初心,她虽不能再同我们一起呐喊、一起冲锋,但她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消除贫困的战场上。今年,是会宁县脱贫的决胜之年,我们要在张小娟同志的精神激励下,向贫困发起最后的总攻,奋勇向前、攻坚拔寨,一举摘掉贫困帽子。

“当听到张小娟同志的事迹后,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在进村入户的路上,我一直在思索张小娟同志是为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最近,我终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践行新时代基层扶贫干部应有的担当和使命。”

麦积区元龙镇党委专职副书记王军锋表示,今后,要以张小娟同志为榜样,铭记自己的初心,把责任扛在肩上,让每位贫困户稳定脱贫,努力做一名新时代基层满意的扶贫干部。

作为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孙泽涛深切地体会到扶贫干部的艰辛和身负责任之大、任务之重。他说:“学习了张小娟同志的事迹后,既为她失去年轻的生命感到惋惜,又被她的精神所深深打动。作为同龄人,我要学习她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守初心,勇挑重担,多为群众办实事、谋幸福,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点燃贫困群众致富的希望。”

“张小娟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扶贫干部的初心和使命,用青春和生命谱写出一首壮丽的赞歌,她的事迹非常值得我们基层干部学习。”康县平洛镇党委书记高继富说,要学习她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干工作,学习她勤勤恳恳、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在脱贫攻坚这条路上,努力用苦干实干的业绩为群众谋福祉,真正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

平凉市委政研室副主任王伟说:“张小娟同志的先进事迹为我们树立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就要以张小娟同志为榜样,牢固树立为党尽责、为民分忧的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落实到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日常行为的点点滴滴。”

“张小娟同志走遍了舟曲的山山水水,为贫困户的脱贫来回奔走,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学习。”兰州市城关区委组织部干部刘伟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把黄河之滨建设得更美。

秋风如泣,山野无声。10月10日下午,张小娟遗体告别仪式在舟曲县殡仪馆举行。院子里挤满了闻讯赶来送别的人,人们排着队与张小娟作最后的告别。

张小娟的父亲含泪告诉记者:“小娟母亲曾经劝说她,工作太忙了,不行就辞职吧。可小娟却坚定地对母亲说,‘现在是全县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一定要把脱贫攻坚任务拿下来’。小娟是个心中有大爱的人,她是为了国家扶贫事业牺牲的,只是她的两个小娃太可怜,至今也不知道妈妈去了哪里。”

“这么好的人,咋就这么早走了?她为了我们贫困户能实现脱贫,真是没少操心。”峰迭镇水泉村的已脱贫户桑建邦难以抑制悲痛的心情,早早地赶到了殡仪馆。

桑建邦的父亲因病常年卧床,加之孩子年龄尚小,夫妇二人只能靠在村里打零工和亲戚接济过日子。张小娟了解情况后,经常到他们家去,动员他们夫妇“搞点产业,稳定提高收入”。由于桑建邦和同村几户贫困户的土地都在半山腰,山坡很陡,汽车无法直接到达,张小娟每次都要徒步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深入实地,到田间地头了解情况,为的就是帮助贫困户找到“对路子”的产业。

“在小娟的引导下,我和同村的8户贫困户成立了养殖山鸡的合作社,如今已经养了500多只鸡,去年我们几户平均收入都在四五万元。贫困户的‘帽子’再也不用戴了,可是她却再也回不来了!”桑建邦哽咽着说,我们一定要把养殖场办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我想这是小娟最愿意看到的。”

江盘乡已脱贫户冯万顺也是专门赶来殡仪馆为张小娟送行的。

冯万顺的女儿长期患病,家庭生活很困难。张小娟对他家格外上心,主动找上门鼓励他的妻子李海霞学会了拉面技术。看到他家2亩多地的核桃树一直挂果不好,今年3月,张小娟又请来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员上门指导。“张主任经常到我们家里来,鼓励我们要学个技术,靠技能‘吃饭’,她就像我的亲妹妹一样。”冯万顺说。

“送别小娟!”“小娟姐一路走好!”排成长队送行的人们默默垂泪。没到现场的人,在网上留言:“你用生命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你是最可爱的人。”“初心不灭,青春无悔,你我虽未曾谋面,虽相隔万里,但你在扶贫路上的点点滴滴让我热泪盈眶!”……这是对一位始终心系群众、把生命和热血献给党的事业的共产党员的最高致意。

群众跟张小娟亲近,不仅仅是因为她心里装着群众,更因为她把群众的事真正当成了自己的事。

城关镇西半山村村民杨许舂曾因做心脏手术负债,两个孩子也不得不辍学。张小娟听到消息,主动上门帮他办理大病救助等手续,使两个孩子重返校园。

舟曲县曲瓦乡头沟坝村党支部书记赵朝德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从开始,头沟坝村发展苗木种植产业,村里70%的村民都种上了苗木,然而,苗木价格下跌且严重滞销。那一年,张小娟到曲瓦乡任副乡长,为了减少群众损失,她创建了“曲瓦”微信公众号,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推广当地苗木。次年,张小娟又主动联系技术人员改良树种,有力促进了当地苗木产业发展。如今,苗木种植已成为头沟坝村的支柱产业和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来源。

在舟曲县各乡镇采访时,总能听到很多干部群众说,“扶贫办那个小丫头(指张小娟)为人实在,很热情”,有很多村民有事都愿意联系张小娟,找她拉家常、诉诉苦、商量事。

立节镇立节村村民杨瓜海身患残疾,母亲80多岁了,母子俩相依为命,家里脱贫难度较大。张小娟得知情况后,每次到立节镇下乡,都惦记着要去杨瓜海家看看。“小娟每隔一半个月就来我家一趟,和我拉家常,有时还帮忙扫院子,和我们一起干农活。”杨瓜海的母亲说。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有了坚定的信念,平凡的岗位也会变得不平凡。为了舟曲的脱贫事业,张小娟几乎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多少个日日夜夜,在乡镇村组,在田间地头,在农家院落,都留下了她奔走的身影和坚实的脚步,她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基层党员干部的公仆情怀。

张小娟同志是我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广大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事迹和宝贵精神催人奋进,为全省、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

白银区强湾乡川口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陶维霞:她用精彩而短暂的生命践行着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书写了无私奉献的为民初心,我们作为一名奋斗在扶贫一线的驻村干部,要以张小娟同志为榜样,深入民心和群众打成一片,不怕苦、不怕累,用自己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服务人民,争取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会宁县新添堡回族乡党委副书记牛克虎:张小娟同志她把自身的价值与党的事业相连接,把个人使命与群众期盼相融合,她的这种精神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学习的榜样,尤其是我们作为一名乡镇基层干部,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记在心中,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福祉。

大家表示,要像张小娟同志那样勇于担当、崇尚实干,以不怕吃苦、追求卓越的作风履职尽责,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奋力拼搏、干事创业。

靖远县东湾镇扶贫专干刘兴团:张小娟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宝贵精神生动感人,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她勤奋敬业,默默奉献,始终把责任抗在肩上,把事业放在首位,我今后要以“张小娟”同志的精神激励自己,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以最大的决心和勇气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会宁县新添堡回族乡扶贫工作站副站长梁令:作为一名基层扶贫干部,我们要认真学习张小娟同志的先进事迹,把个人的初心和使命自觉融入到脱贫攻坚中心大局,心系群众、扎根基层,认真排查解决贫困群众在“两不愁、三保障”中的问题,确保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落一人。

全国模范心得体会总结篇六

听到张小娟遇难的消息时,很多她生前的同学和老师都难以接受这个现实。

“我听说消息后,第一时间找人再三核实。我不敢相信这是我们的孩子,但这真的就是我们的孩子。”10月10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告诉《中国青年》记者,她反复确认,这位牺牲在一线的扶贫干部,竟然真的就是自己的学生张小娟。

“念书的时候,小娟属于不前不后,不声不响的女孩子,如果不是因为我带了她们班去湘西实习,可能都不会留下太深的印象。”蒙曼回忆说。

张小娟大学室友乌兰得知张小娟遇难的噩耗后,在朋友圈写道:“那次相聚还想着以后白头再聚首,没想到竟然没有以后。”

了解张小娟的人都说,她是一个爱笑的人。乌兰告诉《中国青年》记者,她们大学宿舍过生日的时候,大家会买好多吃的,一起玩儿棋牌游戏。每次小娟当杀手的时候眼睛都瞪得很大,表情很严肃。“小娟给我的印象很深刻,长得漂亮,小麦肤色,眼睛雪亮,黑白分明,乌黑的头发,笑起来很爽朗,很能感染他人。”

“那时候觉得她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笑,是大大咧咧的那种笑,好像永远没有烦心事似的。嗓门大,爱唱歌,尤其擅长《青藏高原》,每次唱k的时候,最后的高音部分总要请她来压轴。”张小娟的大学同学张新宇说。

张小娟出身普通农家,家境一般。她在上大学期间,勤工俭学,努力赚钱补贴家用。在艰苦的条件下,她总是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在乌兰的记忆中,张小娟特别懂事,“上大三的时候,她兼职给学生补课,补课很辛苦,课余时间基本不在宿舍,发工资后还请我们吃饭,她是个既节省又大方的好姑娘。”

张小娟的大学室友赖虹回忆说,在本科期间,张小娟并不是班里成绩最突出的学生,但她读书很认真,一到考试通宵背书时,总是满头乱糟糟,让头发做发愁状。“她在我心中永远是22岁时,意气风发,善良开朗的样子。”

张新宇还记得,快毕业的时候,他问小娟,以后最想做什么,她说就想一直坐在国图那棵银杏树下看书,听着风吹树叶的声音,等着太阳慢慢转过来照在南边那一排窗户上。“小娟描述的特别有画面感,一切鲜活地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而她的人生已经再也没有了想象中的可能。”

“毕业后的一个春天,我们在学校附近小聚,席间得知那天正好是她的生日。就在魏公村的转角处,同学们买了一大束太阳花送给她。她欣然接受,紧接着便展露出了标志般的笑容。谁知道那一面竟成了永别。”张新宇悲伤地说。

年少时的分别,虽然也会难过,但同学们觉得天大地大,相见有期。她留给大家的最后印象,就是像那束太阳花一样,永不凋零的笑容。

全国模范心得体会总结篇七

张小娟出生在舟曲县一个藏族农家,以当年舟曲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那一年,18岁的张小娟,从故乡贫瘠的土地上走来,背负着父老乡亲殷切的期望,刻苦学习。

正如她生前最尊敬的老师、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所说的那样:“小娟的意外牺牲令人痛心,而无私奉献一直符合她的人生轨迹。她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民族地区,奉献给了扶贫事业,是新时代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直接体现和党员榜样,作为老师,我心里充满了敬意。”

“我以后有本事了,会回报家乡。”这是张小娟当年考上大学时的承诺。大学毕业后,带着最初的梦想,拿到中央民族大学双学士学位的张小娟主动放弃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感恩奋进,成为她始终坚守的人生信条。

舟曲是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贫困发生率高,基础条件薄弱,是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初到舟曲工作时,张小娟担任立节镇驻村干部,经常跋山涉水走村入户,而且很快就和群众打成一片。她还组织成立社火队、罗罗舞队在春节等节庆期间赴县城参加表演,通过开展活动把农村群众生产生活的精气神提起来。

“5·12地震灾后重建时,正值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在家的大都是老人孩子,许多农户的房子在维修时缺乏劳力,刚参加工作的张小娟见此情形,主动申请帮助群众改造危房。”当年和张小娟一起驻村的一位干部回忆说,在尘土漫天的土坯房和村道上,每天和钢筋水泥、砖头土块打交道,很多老太太很难把这个“土干部”和刚从北京来的“洋学生”联系在一起。

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只有党员突击队才能到最危险最艰苦的地方参加救援工作。为了冲到第一线,张小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她始终冲在抗灾救援的最前线,积极进行一线救援和物资运输工作,已具备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觉悟和品质。”立节镇党委在她的火线入党材料中如此评价道。

作为一名党员,张小娟始终不忘初心和使命,在工作中处处作表率。在担任曲瓦乡副乡长期间,即便乡上的工作再忙、事情再多,她几乎每天都要去村里,开展送政策进农户、谋划产业发展、帮助危房改造、协调解决就医上学等工作;在担任曲瓦乡纪委书记期间,她认真钻研纪检监察业务,对群众来访来信做到热情接待,每件必定过问办理,做到及时办处。

心中升腾着信仰,脚下便会充满着力量。,张小娟调任县扶贫办担任副主任,对于她来说,变动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她不仅仅把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事挂在嘴边,更扎扎实实地体现在行动上,把为民情怀写在了舟曲的山山水水,写在了群众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

“她到县扶贫办报到的情景,我记得很清楚。”舟曲县扶贫办干部赵冬梅告诉记者,“当时大概九点多钟了,她从楼梯口匆匆忙忙跑上来。她说当天在乡镇交接工作有些迟了,一结束就赶紧过来了,想早点开始工作。她对工作的热情、主动和积极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她是个非常敬业的人!扶贫工作最忙的时候,司机、车辆都不够用,有时候我给她们单位开车,从山后下乡回来都半夜十一二点了,张主任经常是让同事们休息,自己却跑到办公室加班去了,我们都看着心疼!”给县扶贫办开车的张师傅说。

舟曲县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属性复杂,要想开展好精准扶贫,必须精准掌握政策。为此,张小娟十分注重提升自身政策理论水平,以确保每一项因户施策精准无误,并随时做好对乡镇、部门的工作协调和指导建议。3年时间里,经过大量的知识积淀和实践经验,她做到了对各类脱贫数据、标准、规定、政策的精准掌握,也因此成为各乡镇、各部门24小时在线的“业务联络员”,更被誉为舟曲扶贫的“移动数据库”和“活词典”。

“别人看到穷人都想帮一把,我专门做这件事,更应该把工作干好。”这是张小娟经常说给丈夫刘忠明的一句话。

张小娟被评为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被授予甘南青年五四奖章。

“我们对脚下的土地充满敬意,要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和热爱,对脱贫攻坚事业矢志不渝。”在一篇文章中,张小娟道出了在扶贫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的铮铮誓言。正因如此,在这条路上,她始终牢记党的信任和重托,用柔弱的肩膀勇挑重担,把群众的幸福高高举过自己的头顶,用平凡而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赞歌,树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日前,省人社厅、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青年联合会决定,追授张小娟同志“甘肃青年五四奖章”。

决定指出,张小娟同志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指引下成长起来的优秀青年代表,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先进典型,是脱贫攻坚一线挥洒血汗、忘我奉献的基层党员干部的缩影。张小娟同志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用短暂而精彩的人生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奉献之歌,是政治进步、品德高尚、贡献突出的先进典型,彰显了当代甘肃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昭示了当代甘肃青年正确的人生方向和成长道路。

省人社厅、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青年联合会号召,广大团员青年要向张小娟同志学习,以张小娟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开拓进取,不懈奋斗。各级团组织要把学习张小娟同志先进事迹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同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先进人物为榜样,主动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谱写新的华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连日来,舟曲县扶贫办原副主任张小娟同志的先进事迹在我省广大干部职工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张小娟同志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广大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一定要以她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以赴干好本职工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作出应有贡献。

“她是父母的孩子,丈夫的妻子,两个孩子的母亲,更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战士,是我们所有扶贫干部的骄傲!”得知张小娟牺牲的消息后,东乡县赵家乡墙头村强头山社包社干部刘小威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说,张小娟同志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始终把人民利益置于首位,舍小家顾大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值得每一名扶贫干部学习。

平凉市委政研室下派乡镇挂职的扶贫干部吴波桦说,张小娟同志是扶贫路上的“最美之花”,她将短暂的生命奉献给伟大的事业,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作为一名在脱贫一线工作的“85后”干部,面对繁重而艰巨的工作,要摒弃急躁态度,主动沉下心、扑下身,以实际行动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

会宁县侯川镇扶贫工作站副站长李伟说,张小娟同志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扶贫干部应该坚守的初心,她虽不能再同我们一起呐喊、一起冲锋,但她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消除贫困的战场上。今年,是会宁县脱贫的决胜之年,我们要在张小娟同志的精神激励下,向贫困发起最后的总攻,奋勇向前、攻坚拔寨,一举摘掉贫困帽子。

“当听到张小娟同志的事迹后,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在进村入户的路上,我一直在思索张小娟同志是为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最近,我终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践行新时代基层扶贫干部应有的担当和使命。”

麦积区元龙镇党委专职副书记王军锋表示,今后,要以张小娟同志为榜样,铭记自己的初心,把责任扛在肩上,让每位贫困户稳定脱贫,努力做一名新时代基层满意的扶贫干部。

作为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孙泽涛深切地体会到扶贫干部的艰辛和身负责任之大、任务之重。他说:“学习了张小娟同志的事迹后,既为她失去年轻的生命感到惋惜,又被她的精神所深深打动。作为同龄人,我要学习她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守初心,勇挑重担,多为群众办实事、谋幸福,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点燃贫困群众致富的希望。”

“张小娟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扶贫干部的初心和使命,用青春和生命谱写出一首壮丽的赞歌,她的事迹非常值得我们基层干部学习。”康县平洛镇党委书记高继富说,要学习她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干工作,学习她勤勤恳恳、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在脱贫攻坚这条路上,努力用苦干实干的业绩为群众谋福祉,真正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

平凉市委政研室副主任王伟说:“张小娟同志的先进事迹为我们树立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就要以张小娟同志为榜样,牢固树立为党尽责、为民分忧的意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落实到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日常行为的点点滴滴。”

“张小娟同志走遍了舟曲的山山水水,为贫困户的脱贫来回奔走,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值得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学习。”兰州市城关区委组织部干部刘伟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把黄河之滨建设得更美。

秋风如泣,山野无声。10月10日下午,张小娟遗体告别仪式在舟曲县殡仪馆举行。院子里挤满了闻讯赶来送别的人,人们排着队与张小娟作最后的告别。

张小娟的父亲含泪告诉记者:“小娟母亲曾经劝说她,工作太忙了,不行就辞职吧。可小娟却坚定地对母亲说,‘现在是全县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一定要把脱贫攻坚任务拿下来’。小娟是个心中有大爱的人,她是为了国家扶贫事业牺牲的,只是她的两个小娃太可怜,至今也不知道妈妈去了哪里。”

“这么好的人,咋就这么早走了?她为了我们贫困户能实现脱贫,真是没少操心。”峰迭镇水泉村的已脱贫户桑建邦难以抑制悲痛的心情,早早地赶到了殡仪馆。

桑建邦的父亲因病常年卧床,加之孩子年龄尚小,夫妇二人只能靠在村里打零工和亲戚接济过日子。张小娟了解情况后,经常到他们家去,动员他们夫妇“搞点产业,稳定提高收入”。由于桑建邦和同村几户贫困户的土地都在半山腰,山坡很陡,汽车无法直接到达,张小娟每次都要徒步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深入实地,到田间地头了解情况,为的就是帮助贫困户找到“对路子”的产业。

“在小娟的引导下,我和同村的8户贫困户成立了养殖山鸡的合作社,如今已经养了500多只鸡,去年我们几户平均收入都在四五万元。贫困户的‘帽子’再也不用戴了,可是她却再也回不来了!”桑建邦哽咽着说,我们一定要把养殖场办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我想这是小娟最愿意看到的。”

江盘乡已脱贫户冯万顺也是专门赶来殡仪馆为张小娟送行的。

冯万顺的女儿长期患病,家庭生活很困难。张小娟对他家格外上心,主动找上门鼓励他的妻子李海霞学会了拉面技术。看到他家2亩多地的核桃树一直挂果不好,今年3月,张小娟又请来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员上门指导。“张主任经常到我们家里来,鼓励我们要学个技术,靠技能‘吃饭’,她就像我的亲妹妹一样。”冯万顺说。

“送别小娟!”“小娟姐一路走好!”排成长队送行的人们默默垂泪。没到现场的人,在网上留言:“你用生命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你是最可爱的人。”“初心不灭,青春无悔,你我虽未曾谋面,虽相隔万里,但你在扶贫路上的点点滴滴让我热泪盈眶!”……这是对一位始终心系群众、把生命和热血献给党的事业的共产党员的最高致意。

群众跟张小娟亲近,不仅仅是因为她心里装着群众,更因为她把群众的事真正当成了自己的事。

城关镇西半山村村民杨许舂曾因做心脏手术负债,两个孩子也不得不辍学。张小娟听到消息,主动上门帮他办理大病救助等手续,使两个孩子重返校园。

舟曲县曲瓦乡头沟坝村党支部书记赵朝德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从开始,头沟坝村发展苗木种植产业,村里70%的村民都种上了苗木,然而,苗木价格下跌且严重滞销。那一年,张小娟到曲瓦乡任副乡长,为了减少群众损失,她创建了“曲瓦”微信公众号,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推广当地苗木。次年,张小娟又主动联系技术人员改良树种,有力促进了当地苗木产业发展。如今,苗木种植已成为头沟坝村的支柱产业和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来源。

在舟曲县各乡镇采访时,总能听到很多干部群众说,“扶贫办那个小丫头(指张小娟)为人实在,很热情”,有很多村民有事都愿意联系张小娟,找她拉家常、诉诉苦、商量事。

立节镇立节村村民杨瓜海身患残疾,母亲80多岁了,母子俩相依为命,家里脱贫难度较大。张小娟得知情况后,每次到立节镇下乡,都惦记着要去杨瓜海家看看。“小娟每隔一半个月就来我家一趟,和我拉家常,有时还帮忙扫院子,和我们一起干农活。”杨瓜海的母亲说。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有了坚定的信念,平凡的岗位也会变得不平凡。为了舟曲的脱贫事业,张小娟几乎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多少个日日夜夜,在乡镇村组,在田间地头,在农家院落,都留下了她奔走的身影和坚实的脚步,她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基层党员干部的公仆情怀。

张小娟同志是我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广大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事迹和宝贵精神催人奋进,为全省、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

白银区强湾乡川口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陶维霞:她用精彩而短暂的生命践行着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书写了无私奉献的为民初心,我们作为一名奋斗在扶贫一线的驻村干部,要以张小娟同志为榜样,深入民心和群众打成一片,不怕苦、不怕累,用自己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服务人民,争取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会宁县新添堡回族乡党委副书记牛克虎:张小娟同志她把自身的价值与党的事业相连接,把个人使命与群众期盼相融合,她的这种精神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人学习的榜样,尤其是我们作为一名乡镇基层干部,我们要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记在心中,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福祉。

大家表示,要像张小娟同志那样勇于担当、崇尚实干,以不怕吃苦、追求卓越的作风履职尽责,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奋力拼搏、干事创业。

靖远县东湾镇扶贫专干刘兴团:张小娟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宝贵精神生动感人,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她勤奋敬业,默默奉献,始终把责任抗在肩上,把事业放在首位,我今后要以“张小娟”同志的精神激励自己,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以最大的决心和勇气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会宁县新添堡回族乡扶贫工作站副站长梁令:作为一名基层扶贫干部,我们要认真学习张小娟同志的先进事迹,把个人的初心和使命自觉融入到脱贫攻坚中心大局,心系群众、扎根基层,认真排查解决贫困群众在“两不愁、三保障”中的问题,确保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不落一人。

全国模范心得体会总结篇八

“张小娟誓言要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怀着深情把生命和热血奉献给扶贫事业,她是绽放在陇原大地上最美的格桑花。”张小娟的先进事迹让省商务厅驻靖远县永新乡永新村干部朱燕深受感动,她说,张小娟用实际行动为全省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作为一名和张小娟同龄的驻村干部,要像张小娟那样勇于担当、崇尚实干,以不怕吃苦、追求卓越的作风履职尽责,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兰州海关派驻康乐县莲麓镇扎那山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赵政说,张小娟是甘肃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优秀代表,她上学时品学兼优,毕业后回乡奉献家乡。她心系群众、为民务实,跋山涉水、走村入户,摸情况、提建议、解难题、抓落实,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推动扶贫举措落地见效,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和担当。她舍小家顾大家,无暇关心和照顾家人,一心扑在工作上,直至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张小娟的先进事迹和宝贵精神生动感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兰州海关驻村工作队将以张小娟等脱贫攻坚一线先进人物为标杆,勇于拼搏、攻坚克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履职尽责、扎实工作,为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张小娟是我们一线扶贫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她的事迹感人至深,她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礼县马河乡孟泉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队队长刘小平说,为了脱贫攻坚任务,张小娟几乎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汗水,无数个日日夜夜奔走在乡镇村组、田间地头,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公仆情怀。她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和事迹,将成为每一位扶贫干部攻坚克难的精神力量。

全国模范心得体会总结篇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全国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心得1

又到五一劳动节,新的一批劳模和先进受到国家表彰。受表彰的都是各个领域的精英和有国民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人,这些辛勤劳动者理应当受到全民和社会的尊重,因为劳动奉献者永远是社会的脊梁。

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诠释了劳动创造的丰富内涵,激发出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

劳动奉献光荣,奋斗创造伟大。人类历史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无论过去和今天,还是将来劳动都是人类的属性和主要活动。只有劳动和奋斗,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让社会更美好,生活更幸福,人生更美丽。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无论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进程,还是实现人生梦想,都离不开劳动和奋斗。完成“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靠的是全国人民的劳动创造和奉献,梦想成真需要实干苦干。

民族需要精神,社会需要脊梁。劳动奉献者和为理想而奋斗者是全社会的脊梁,劳动模范都有平凡而感人的事迹,全社会需要弘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精神,营造全民热爱劳动、勇于创造、不断奋斗、追求幸福的氛围,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勤勉为人、勤奋做事,通过劳动创造磨练意志,建功立业。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文明,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应向全体劳动者致敬。

中国人民自古都是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民族,大禹治水、愚公移山……体现劳动精神的传说不胜枚举;“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礼赞劳动的诗歌比比皆是;“兵工事业开拓者”吴运铎、“铁人”王进喜、“码头工人”林五弟……以各行各业劳动模范为代表的广大劳动者砥砺奋进,共同奏响了劳动最伟大、奋斗最幸福、梦想最光荣的时代强音,揭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幸福,只有奋斗才能实现梦想。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坐而论道”不可取、“实干兴邦”才是硬道理!回首我们党的发展历史,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审视现在,改革开放需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踏实劳动;展望未来,将蓝图变为现实,需要付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更大的努力。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历史永远不会眷顾坐享其成者,离开辛苦的劳动,梦想永远是水中月、镜中花,唯有依靠我们的双手去劳动,才能创造人类的幸福,才能实现伟大的梦想。

发展是时代的命题,时代是奋斗者的舞台。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成果:经济中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创新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这是全体劳动者辛勤劳动的结晶。党的十九大为我们绘就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如何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这个最美好的时代向我们发出了新的挑战,也给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为新时代劳动者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强的基础保障和更多的便利条件。广大劳动者可以大刀阔斧施展拳脚,也必将创造出更优秀的时代业绩。

学习劳模精神,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劳模“爱岗敬业、为国为民的主人翁精神,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艰苦奋斗、艰难创业的拼搏精神,勇于创新、改进的开拓精神,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老黄牛’精神,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忘我精神,紧密协作、关爱的团队精神”,是各行各业、各岗位在千变万化的复杂社会环境下不断前进的精神保障。

有责任的社会人,我们要学习劳模精神,树立起“爱岗敬业、为国为民”的主人翁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创新、寻求突破,克服一切困难,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劳模那种坚定理想信念、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主人翁精神。劳动模范之所以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突出的业绩,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有着为祖国、为社会、为人民干好事业的坚定理想信念。我们就要像他们一样,志存高远,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社会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学习劳模那种勇于创新、争创一流、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我们要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寻求革新,创新工作方法。

学习劳模那种艰苦奋斗、艰难创业的拼搏精神。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充分说明了事业是实干出来的,任何心存坐享其成、好逸恶劳思想和做法的人是不可能干出一番事业的。求真务实、兢兢业业工作,就是我们学习劳模的行动。

学习劳模那种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老黄牛”精神和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忘我精神。

学习劳模那种紧密协作、相互关爱的团队精神。团结就是力量。

五月是花的季节,缤纷的鲜花开满五月;五月也是劳动者的季节,辛勤的劳动贯穿五月。劳动创造了人类的物质基础与精神基础,提供给我们所需的一切生活来源,我们要感谢从事一切劳动的人们。正因为有了他们的辛苦努力,才使我们的生活如此幸福美满、快乐和谐。而五一国际劳动节则是对每一位劳动者的肯定和赞扬。每年的这个日子劳动者会自发的组织一些活动来弘扬勤劳的劳模精神。那么本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劳模精神,感受那份劳动的力量。

“五一国际劳动节”又称“国际__日”,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拥有的节日。1889年7月,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_,以示庆祝。在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政务院作出决定,将每年的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以此来鼓励新中国的劳动人民为自己的生活劳动创造。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人类文明进步依靠劳动的积累,依靠知识生产劳动的催化,依靠各种类型和层次人才劳动的贡献,依靠创造性劳动的提升。正因如此,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未来将会成为一名劳动者,所以我们在学校学习、传承这种劳模精神是很有必要的,让自己以劳动为荣,弘扬劳模精神。

在此之前,我们应该认识到劳动价值有大小,劳动分工无贵贱。不管是在什么行业、属于哪个阶层,我们都应践行各自的职业操守,维护自己的劳动尊严。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劳动者都会把劳动的内涵发挥至近乎完美;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劳动者都把劳动的潜能开发到近乎极致。在校园里,就有着许许多多的劳动者。食堂打饭的师傅,打扫教室的阿姨,宿舍管理员等都是默默的劳动者,他们在我们的生活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保障了我们生活的正常秩序。我们方便、舒适的生活离不开他们。他们是一个个最普通的劳动者,与劳模比起来,他们也许平凡,做的事情并不伟大,却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同时,作为辛勤的园丁,老师也是校园劳动者的重要一员。老师的劳动对学生的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一点一滴的改变,随着时间的成熟,人生观、价值观的提升与正确都与老师的劳动分不开。他们陪伴学生成长,见证学生的成功。他们传授知识,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可以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运用劳动的基本原理分析来看,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和职责,还是教师劳动最显明最本质的特征。教师作为生产劳动者,学生是劳动对象,同时又是劳动产品,教师的劳动手段和生产工具主要是自身的品德、知识、能力以及一定的教学设备和教具。教师要对劳动对象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塑造心灵。他们以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地引领、教导着每一位学生。也许他们不会获得表彰自己劳动的奖章,但学生的成就是对他们劳动的肯定与回报。

在众多辛勤的劳动者中,有一部分人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为表彰这些杰出的劳动者,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劳模”,其中的全国劳动模范是中国劳动者的荣誉称号。与此同级的还有“全国先进生产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他们的事迹被社会广为传颂。例如全国的劳动模范铁人王进喜,他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拼命、忘我的工作。他曾经冒着刺骨的严寒带头跳进冰冷的泥浆池里,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住了井喷,最终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他的精神不仅感染了钻井队的队员,还传遍了全国,为中国的劳动人民树立了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榜样。而饶英跃、付海泉等知名劳动模范们也是在各自的岗位上艰苦卓绝地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不俗的业绩,以自身的劳动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精神正是我们需要的劳模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精神。

劳模精神包含着热爱劳动、追求知识、努力创造的价值取向,这些取向都以劳动模范为承载者和实践者,是凝结劳模精神的导向。劳模精神,实际上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一个时代的人生价值和思维道德取向。它简洁而深刻地展示着一个时代的精神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时代的思想与情愫。它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是艰苦创业、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力量。回首新中国走过的几十年风风雨雨,劳模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同时还展示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体现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无论时代变迁,每一个时期的劳模都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但他们又有共同点,那就是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这些集中体现了中国广大劳动者的先进思想和精神风貌等优秀品质。劳模精神过去是、现在也仍然是。劳模精神引领着时代精神,劳模价值创造社会价值。每一个时代的劳模都有其特点,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劳模精神的本质。

总有一种信念要求我们追求卓越,总有一种坚持镌刻在岗位一线,也总有一种感动让你我泪流满面。一位又一位国家电网的劳动楷模为我们搭建了一座又座丰富厚重高尚的精神丰碑,引领我们不断驻足致敬。在学习国家电网各位劳模先进事迹的过程中,我始终怀着一种敬仰的心情,感动着,感动于劳模们那一点一滴的踏实作风,感动于劳模们那辛勤劳动的汗水,感动于劳模们那无私奉献的忘我精神。这些劳模来自国网的不同企业,不同的岗位;他们中有百姓电工——左光满,胸有“大爱”万家灯火更璀璨的韩克勤,甘当一名出色的士兵夏晓宾,塞上光明守护神虎志文等,他们在工作岗位中扮演中不同的角色,但共同的书写着一段不平凡的事迹。

大爱使者韩克勤,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爱的奇迹,从1994年的第一次献血到如今,20年的时间里一直坚持义务献血,她用一腔热血救助那些危及病人,希望通过她的爱心能够拯救更多的生命,这么多年里不知不觉她成了献血状元,她的献血证上已盖了30多个印章,献血总量达9600毫升,然而在她的脸上看不出丝毫抱怨,在她的影响下,好多同事也加入了献血的队伍中来,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中华骨髓库中,他不紧奉献爱心,更是传播爱的力量。在生活中她关心他人,在工作中也能尽职尽责,“真诚服务,用微笑传递感动”,对韩克勤来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种执着的追求,而她也始终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因为始终站在客户的立场想问题,即使遇到比较难沟通的人,她也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工作中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爱心,更看到了一个劳模坚持不懈,勤勤恳恳的忠诚。不倒的铁塔江小金则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名国网员工的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40年风雨征程,江小金从一名电力线路工逐渐成长为高级工程师,用毕生心血点亮万家灯火,他参与设计了11750座架线铁塔,领衔设计了4700多公里输电线路,完成了300多项输电线路工程设计,设计校核了18000多张设计图纸;他在11750多座电力线路铁塔下都留下了足迹,踏勘里程无法计算,他的一生都在和线路铁塔作伴,他的事迹体现了一名******员忠诚事业、不辱使命的价值追求,展现了淡泊名利、勇于创新的精神境界,更展示了一名劳模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他的事迹鼓舞着青年员工爱岗敬业,要求青年员工勤奋学习,不断探索,用积极的心态,认真的态度,务实的作风,坚强的毅力攀登电力的高峰。他树立的铁塔成为了一座丰碑,成为了人们心中不朽的坐标。

钻研专业知识,考虑如何更好的把工作做好。对他来说只要把这件事做好,任何事情都会去思考实践。我为他的执着而感动,在他的事迹中看到了一个最真实,最纯粹,最朴实的国网电力员工,体现了一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劳模是一种精神。劳模在创造物质价值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价值,他们成就了惠及后人的物质财富,也铸就了永载史册的精神财富。有了劳模,人类的劳动才显出夺目光彩;有了劳模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充满活力。

作为一名青年员工,我们应当学习劳模坚定理想的信念,以事业为己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自己的价值,为电力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要学习劳模艰苦奋斗的精神,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充分说明了事业是实干出来的,任何心存坐享其成、好逸恶劳思想和做法的人是不可能干出一番事业的。求真务实、兢兢业业工作,就是我们学习劳模的行动。学习劳模那种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我们要在不断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寻求革新,创新工作方法,把创新作为推动事业进步的动力。最后要学习劳模那种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乐于服务的忘我精神。我们要像劳模一样,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做一名优秀的电网人。

全国模范心得体会总结篇十

“把人生奋斗汇入时代洪流,以青春之我贡献青春之国家……应该成为我们超越小我的最大梦想。”“对于来自脱贫攻坚最前线的我们而言,实现我青春梦想的方式,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这不平凡的工作。”

5月4日,甘肃舟曲县“舟曲扶贫”公众号发表了一篇题为《攻坚路上,青春绽放》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她的名字叫张小娟。

10月7日19点40分许,甘肃省陇南市两水镇发生一起车辆坠江事故,舟曲官方“花开舟曲”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中称:当日,舟曲县一辆载有6人的五菱宏光小型客车在行驶至陇南市武都区两水镇烟墩沟白龙江大桥南口时,不慎坠入江中,截至10月12日12时,事故除1人获救外,造成3人遇难2人失踪。

据悉,这次事故的遇难人员中就包括张小娟。当天,张小娟结束了一天的下乡扶贫督察验收工作,在返回舟曲途中不幸遇难。时年34岁的藏族女干部、共产党员张小娟用自己的行动为青春的誓言做了最为悲壮的注解。

全国模范心得体会总结篇十一

张小娟生前系甘肃省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2019年10月7日晚,张小娟在下乡扶贫工作结束返回县城途中,因车祸不幸殉职,年仅34岁。2019年12月,张小娟被追授“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张小娟先进事迹的观后感学习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青春不语,苍天含泪。时间见证了我们因为一位青年扶贫干部离去的哀伤。

10月7日晚,国庆假期即将结束。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结束了脱贫成果验收工作,坐上回县里的车,打算加班写验收报告。不料途经陇南武都区两水镇时,车辆坠河,张小娟不幸遇难,年仅34岁。

张小娟是藏族人,1985年出生于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曲瓦乡城马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20,她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攻读历史学和旅游管理双学位专业,20毕业。20,成为舟曲县立节镇的一名驻村干部。20,被选拔纳入甘肃省优秀80后年轻干部后备库。2018年,被评为舟曲县“最美扶贫人”、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今年5月,舟曲县成立了脱贫攻坚“三大行动”办公室,张小娟被抽调过去担任副主任。谁也没想到,这朵生长在甘南扶贫一线的格桑花,刚刚盛开,就凋零了。

听到张小娟遇难的消息时,很多她生前的同学和老师都难以接受这个现实。

“我听说消息后,第一时间找人再三核实。我不敢相信这是我们的孩子,但这真的就是我们的孩子。”10月10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告诉《中国青年》记者,她反复确认,这位牺牲在一线的扶贫干部,竟然真的就是自己的学生张小娟。

“念书的时候,小娟属于不前不后,不声不响的女孩子,如果不是因为我带了她们班去湘西实习,可能都不会留下太深的印象。”蒙曼回忆说。

张小娟大学室友乌兰得知张小娟遇难的噩耗后,在朋友圈写道:“那次相聚还想着以后白头再聚首,没想到竟然没有以后。”

了解张小娟的人都说,她是一个爱笑的人。乌兰告诉《中国青年》记者,她们大学宿舍过生日的时候,大家会买好多吃的,一起玩儿棋牌游戏。每次小娟当杀手的时候眼睛都瞪得很大,表情很严肃。“小娟给我的印象很深刻,长得漂亮,小麦肤色,眼睛雪亮,黑白分明,乌黑的头发,笑起来很爽朗,很能感染他人。”

“那时候觉得她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笑,是大大咧咧的那种笑,好像永远没有烦心事似的。嗓门大,爱唱歌,尤其擅长《青藏高原》,每次唱k的时候,最后的高音部分总要请她来压轴。”张小娟的大学同学张新宇说。

张小娟出身普通农家,家境一般。她在上大学期间,勤工俭学,努力赚钱补贴家用。在艰苦的条件下,她总是乐观开朗,积极向上。在乌兰的记忆中,张小娟特别懂事,“上大三的时候,她兼职给学生补课,补课很辛苦,课余时间基本不在宿舍,发工资后还请我们吃饭,她是个既节省又大方的好姑娘。”

张小娟的大学室友赖虹回忆说,在本科期间,张小娟并不是班里成绩最突出的学生,但她读书很认真,一到考试通宵背书时,总是满头乱糟糟,让头发做发愁状。“她在我心中永远是22岁时,意气风发,善良开朗的样子。”

张新宇还记得,快毕业的时候,他问小娟,以后最想做什么,她说就想一直坐在国图那棵银杏树下看书,听着风吹树叶的声音,等着太阳慢慢转过来照在南边那一排窗户上。“小娟描述的特别有画面感,一切鲜活地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而她的人生已经再也没有了想象中的可能。”

“毕业后的一个春天,我们在学校附近小聚,席间得知那天正好是她的生日。就在魏公村的转角处,同学们买了一大束太阳花送给她。她欣然接受,紧接着便展露出了标志般的笑容。谁知道那一面竟成了永别。”张新宇悲伤地说。

年少时的分别,虽然也会难过,但同学们觉得天大地大,相见有期。她留给大家的最后印象,就是像那束太阳花一样,永不凋零的笑容。

“把人生奋斗汇入时代洪流,以青春之我贡献青春之国家……应该成为我们超越小我的最大梦想。”“对于来自脱贫攻坚最前线的我们而言,实现我青春梦想的方式,就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这不平凡的工作。”

2019年5月4日,甘肃舟曲县“舟曲扶贫”公众号发表了一篇题为《攻坚路上,青春绽放》的文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她的名字叫张小娟。

10月7日19点40分许,甘肃省陇南市两水镇发生一起车辆坠江事故,舟曲官方“花开舟曲”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中称:当日,舟曲县一辆载有6人的五菱宏光小型客车在行驶至陇南市武都区两水镇烟墩沟白龙江大桥南口时,不慎坠入江中,截至10月12日12时,事故除1人获救外,造成3人遇难2人失踪。

据悉,这次事故的遇难人员中就包括张小娟。当天,张小娟结束了一天的下乡扶贫督察验收工作,在返回舟曲途中不幸遇难。时年34岁的藏族女干部、共产党员张小娟用自己的行动为青春的誓言做了最为悲壮的注解。

“10月7日下午5点多,我给小娟打了个电话,我问她到哪里了,她说当天的工作已经结束,正准备返回。”张小娟的丈夫刘忠明告诉记者。

8点多,刘忠明再次给妻子打了电话,他一连打了三次,电话一直没接通。但刘忠明并没多想什么,因为在他的概念中,一进入工作状态,妻子的电话十有八九是打不通的,平常即使在家也有接不完的电话。

8点半左右的时候,刘忠明接到了一个同学的电话,问小娟是不是下乡了,同学含糊地说,可能出了点事。

下乡能有什么事?舟曲这边下乡路大都是曲折狭窄的山路,路很不好走,刘忠明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车祸,他的腿一下就有点软了。

两水镇属于陇南市武都区,但去往舟曲县的几个乡,这里却是必经之路。从舟曲到两水镇,大都是依山傍水的曲折山路,有五六十公里。当刘忠明赶到事发地时,他并没有看到妻子和出事车辆,随后刘忠明得知,妻子等人坐的车当天坠入了江中。

熟悉的白龙江、熟悉的山路,突如其来的事故,却是刘忠明怎么也没料想到的。

“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婚姻。

刘忠明告诉记者,妻子张小娟和他是高中同学,但直到大学毕业后两人参加省上的一次优秀年轻干部选拔考试才认识。那次考试张小娟考了第一名,刘忠明考了第二名。在年“8·8”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中,他是医生,已经在乡镇上工作的张小娟是救灾志愿者,在救灾工作中,两人真正相识、相知,逐渐走到了一起。底,两人幸福步入婚姻。

“小娟是一个阳光、开朗、生活态度特别积极的人,对任何事任何人她从来不会抱怨!”刘忠明说。

在刘忠明的眼里,妻子是个很大度、大气的人,她的朋友圈很大,无论她到哪个单位,都和那里的同事处得特别好。包括在家里,张小娟也是最能融洽家庭关系和调节气氛的那个人,让一家人一团和气。比如一大家人去外面吃饭,只要妻子在场,她总能很好地活跃气氛,让大家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饭。平时无论多忙,每次妻子下班回到家,总会让婆婆休息自己去做饭。

“小娟和我妈、我姐她们关系都处得特别好,那种好有时让我都不由得会嫉妒。以至于有一次我甚至向母亲抱怨妻子才是她亲生的。”

“结婚8年,小娟和我妈没有闹过一次矛盾。我和小娟没有黑过一次脸,说良心话,我们俩连吵架的时间都没有,她太忙了!”刘忠明告诉记者。

张小娟到扶贫办工作后,刘忠明最大的感受是她更忙了,工作时间不用说,每次回到家仍旧有接不完的电话。加班几乎是家常便饭,经常是加班到一两点才一脸疲惫回到家。对此刘忠明有时也会有些抱怨,但妻子负责扶贫业务工作非常辛苦,心疼妻子之余,他只能在生活中更多地支持妻子。

“小娟每次加班都要很晚才回家,女同志回来至少梳洗一下才休息,她总是悄悄把包一放,连把脸都不洗就睡了。有时我还在和她说着话,她已经睡着了!”刘忠明向记者回忆。

刘忠明告诉记者,妻子张小娟是10月5日开始加班的。6日早上,妻子连早饭都没顾上吃就从家里匆匆出发了。当天张小娟因工作没顾上回家,直到7日事发。

从10月7日晚到达事故现场,刘忠明和其他事故家属在江边整整守望了一夜,那一夜他跪在地上无数次在心里为妻子祈祷,“我求老天给她一条命,让她活下来……”

他甚至希望妻子不会被发现,那样妻子也许只是被冲到江边的某块石头上昏睡过去了。

10月8日上午,张小娟的遗体被搜救人员发现并打捞上来,当天,还有两名遇难人员的遗体也被打捞上来。

当刘忠明在武都区殡仪馆看到妻子遗容的那一刻,他失声痛哭,他再也等不回来自己的妻子,他失去了自己最爱的人!

“她是那种让人从心底里喜欢的人”

“小娟是那种接触起来就让人舒服,让人从心底里喜欢的人。”一提起“张小娟”这个名字,舟曲县妇联主席任秀红眼圈就红了。

任秀红告诉记者,她最初是从别人口知道张小娟的。年张小娟调入县扶贫办担任副主任后,任秀红才在工作中和张小娟熟悉起来。

在县上召开的一次扶贫工作会议上,张小娟所做的扶贫政策解读,无论从文字的组织、表述,还是对政策的理解、解读都非常精准、精彩,赢得了大家一致认可,这让任秀红印象深刻。

扶贫工作千头万绪,在任秀红和舟曲县的广大干部和群众眼中,张小娟就是扶贫工作的“移动数据库”和“活词典”。“她业务熟练,对待工作从不会拖延,有问必答,很快就能提供相关内容”。任秀红说。

东山镇一位干部回忆:张小娟下乡检查工作非常认真,不容许有一点儿错误存在。有一次,张小娟去该乡一个村里检查大数据管理工作,早上吃过早点后,张小娟就一直在村上查看数据,直看到晚上9点多,她才吃了点泡面。

“日复一日地上山下乡、进村入户,我们必须掌握最真实的贫困状况、废寝忘食地分析贫困人口结构、分析脱贫退出的难点短板,我们必须确保扶贫工作靶向精准。”

“我们引以为傲的,是能够脱口而出的各类扶贫数据,是烂熟于心的各种政策依据,是村村落落全部走遍的记录,是如数家珍的村情户情介绍……”

上面这些文字是张小娟写的一篇文章中的话,是张小娟对自己工作的真实记录。

认识或熟悉张小娟的人这样评价、回忆她:

“小娟是那种很爱学习、喜欢钻研问题的人。她热心开朗,别人遇到困难她总会去帮助。”张小娟的好朋友桑桃花说。

“上学时,张主任和她弟弟在学校学习成绩就特别好,张主任是他们那届甘南州的高考文科状元!”一位年轻的干部对记者说。

“张小娟的两个孩子生病都来我们医院看,每次都是孩子的父亲带着来看病,张小娟总是匆匆忙忙露个面看看孩子就走了!”县某医院的一位医生告诉记者。

“她是县政协委员、常委,我听过她作为政协委员为妇女儿童工作呼吁的发言,她讲得特别好!”一位干部向记者回忆说。

……。

“小娟能干事、敢干事,也能干成事;她真正称得上是德才兼备的一名年轻女干部,这样的干部真的很少见!”任秀红对张小娟这样评价。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

“再崎岖的路,也是过得去的!”

这是10月5日下午13点14分张小娟在舟曲县立节镇下乡途中发的一条微信,微信还配了途中拍的一张在高处俯瞰盘山路的照片,照片中的山路蜿蜒曲折,很壮观也很险要。这是张小娟生命中发的最后一条微信。两天过后的10月7日傍晚,在走过最崎岖难走的山路后,她的生命定格在了扶贫路上。

青春不语,苍天含泪。时间见证了我们因为一位青年扶贫干部离去的哀伤。

10月7日晚,国庆假期即将结束。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结束了脱贫成果验收工作,坐上回县里的车,打算加班写验收报告。不料途经陇南武都区两水镇时,车辆坠河,张小娟不幸遇难,年仅34岁。

张小娟是藏族人,1985年出生于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曲瓦乡城马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年,她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攻读历史学和旅游管理双学位专业,年毕业。2008年,成为舟曲县立节镇的一名驻村干部。2010年,被选拔纳入甘肃省优秀80后年轻干部后备库。2018年,被评为舟曲县“最美扶贫人”、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今年5月,舟曲县成立了脱贫攻坚“三大行动”办公室,张小娟被抽调过去担任副主任。谁也没想到,这朵生长在甘南扶贫一线的格桑花,刚刚盛开,就凋零了。

“她笑起来很爽朗,很能感染他人”

10月7日晚,下乡扶贫的甘肃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与该县融媒体中心的4名记者一同乘车返回县城途中,车辆经陇南市武都区两水镇两水桥时,翻入白龙江。目前,同车司机已脱险,张小娟与其中2名记者被打捞上岸,已确认遇难,另有2名记者失联。

10月9日中午,红星新闻从舟曲县委宣传部获悉,同行的4名记者为3男1女,平均年龄约28岁。在8日晚8时30分被打捞上来的人员中,除张小娟外,另有1男1女两名记者。

“打捞上来的3人均已死亡,其他2人还在救援中,但难度较大。”舟曲县应急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由于张小娟等人坠入的白龙江水流急、水深,搜救难度较大,“武都区公安、消防等力量正在全力搜救另2名失联的记者。”

“十年扶贫十年奉献。我的姐姐张小娟,几乎将所有的爱与心血都倾注在扶贫事业上了。10月7日,她永远地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张小娟的亲人在得知噩耗时,通过微博连发多条博文悼念张小娟。张小娟弟弟告诉红星新闻,他的姐姐是舟曲有名的扶贫人,一直在一线,“一年中,她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奔赴在各个贫困村,大部分周末也用于加班。”

此外,一名正在舟曲县某乡工作的乡镇干部也告诉红星新闻,她曾在工作中接触过张小娟,“业务能力很强,很优秀的一名同事。”她说,张小娟一直都是他们乡镇干部的榜样,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张小娟就经常奔走在各个山区,“据我所知,这次返程她是搭记者们的便车,绝不是网友臆测的带着4个记者下乡作秀的人,这对她来说是诽谤,也不公平。”

据舟曲县人民政府官网以及微信公众号“青春舟曲”发布的《盛开在扶贫一线的格桑花——张小娟》资料显示,1985年出生的张小娟任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200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立节镇、县政府办、曲瓦乡任职,相继获得“舟曲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舟曲县三八红旗手”、“舟曲县优秀党务工作者”、“第十六届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暨第二届藏乡江南舟曲民俗风情楹联文化艺术节先进个人”等多个荣誉称号。2010年,张小娟被选拔纳入甘肃省优秀八零后年轻干部后备库;2016年,张小娟当选为政协舟曲县第十五届政协委员(常委);2018年,张小娟获评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19年,张小娟获评甘南青年五四奖章。

全国模范心得体会总结篇十二

“10月7日下午5点多,我给小娟打了个电话,我问她到哪里了,她说当天的工作已经结束,正准备返回。”张小娟的丈夫刘忠明告诉记者。

8点多,刘忠明再次给妻子打了电话,他一连打了三次,电话一直没接通。但刘忠明并没多想什么,因为在他的概念中,一进入工作状态,妻子的电话十有八九是打不通的,平常即使在家也有接不完的电话。

8点半左右的时候,刘忠明接到了一个同学的电话,问小娟是不是下乡了,同学含糊地说,可能出了点事。

下乡能有什么事?舟曲这边下乡路大都是曲折狭窄的山路,路很不好走,刘忠明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车祸,他的腿一下就有点软了。

两水镇属于陇南市武都区,但去往舟曲县的几个乡,这里却是必经之路。从舟曲到两水镇,大都是依山傍水的曲折山路,有五六十公里。当刘忠明赶到事发地时,他并没有看到妻子和出事车辆,随后刘忠明得知,妻子等人坐的车当天坠入了江中。

熟悉的白龙江、熟悉的山路,突如其来的事故,却是刘忠明怎么也没料想到的。

“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婚姻。

刘忠明告诉记者,妻子张小娟和他是高中同学,但直到大学毕业后两人参加省上的一次优秀年轻干部选拔考试才认识。那次考试张小娟考了第一名,刘忠明考了第二名。在年“8·8”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中,他是医生,已经在乡镇上工作的张小娟是救灾志愿者,在救灾工作中,两人真正相识、相知,逐渐走到了一起。底,两人幸福步入婚姻。

“小娟是一个阳光、开朗、生活态度特别积极的人,对任何事任何人她从来不会抱怨!”刘忠明说。

在刘忠明的眼里,妻子是个很大度、大气的人,她的朋友圈很大,无论她到哪个单位,都和那里的同事处得特别好。包括在家里,张小娟也是最能融洽家庭关系和调节气氛的那个人,让一家人一团和气。比如一大家人去外面吃饭,只要妻子在场,她总能很好地活跃气氛,让大家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饭。平时无论多忙,每次妻子下班回到家,总会让婆婆休息自己去做饭。

“小娟和我妈、我姐她们关系都处得特别好,那种好有时让我都不由得会嫉妒。以至于有一次我甚至向母亲抱怨妻子才是她亲生的。”

“结婚8年,小娟和我妈没有闹过一次矛盾。我和小娟没有黑过一次脸,说良心话,我们俩连吵架的时间都没有,她太忙了!”刘忠明告诉记者。

张小娟到扶贫办工作后,刘忠明最大的感受是她更忙了,工作时间不用说,每次回到家仍旧有接不完的电话。加班几乎是家常便饭,经常是加班到一两点才一脸疲惫回到家。对此刘忠明有时也会有些抱怨,但妻子负责扶贫业务工作非常辛苦,心疼妻子之余,他只能在生活中更多地支持妻子。

“小娟每次加班都要很晚才回家,女同志回来至少梳洗一下才休息,她总是悄悄把包一放,连把脸都不洗就睡了。有时我还在和她说着话,她已经睡着了!”刘忠明向记者回忆。

刘忠明告诉记者,妻子张小娟是10月5日开始加班的。6日早上,妻子连早饭都没顾上吃就从家里匆匆出发了。当天张小娟因工作没顾上回家,直到7日事发。

从10月7日晚到达事故现场,刘忠明和其他事故家属在江边整整守望了一夜,那一夜他跪在地上无数次在心里为妻子祈祷,“我求老天给她一条命,让她活下来……”

他甚至希望妻子不会被发现,那样妻子也许只是被冲到江边的某块石头上昏睡过去了。

10月8日上午,张小娟的遗体被搜救人员发现并打捞上来,当天,还有两名遇难人员的遗体也被打捞上来。

当刘忠明在武都区殡仪馆看到妻子遗容的那一刻,他失声痛哭,他再也等不回来自己的妻子,他失去了自己最爱的人!

“她是那种让人从心底里喜欢的人”

“小娟是那种接触起来就让人舒服,让人从心底里喜欢的人。”一提起“张小娟”这个名字,舟曲县妇联主席任秀红眼圈就红了。

任秀红告诉记者,她最初是从别人口知道张小娟的。年张小娟调入县扶贫办担任副主任后,任秀红才在工作中和张小娟熟悉起来。

在县上召开的一次扶贫工作会议上,张小娟所做的扶贫政策解读,无论从文字的组织、表述,还是对政策的理解、解读都非常精准、精彩,赢得了大家一致认可,这让任秀红印象深刻。

扶贫工作千头万绪,在任秀红和舟曲县的广大干部和群众眼中,张小娟就是扶贫工作的“移动数据库”和“活词典”。“她业务熟练,对待工作从不会拖延,有问必答,很快就能提供相关内容”。任秀红说。

东山镇一位干部回忆:张小娟下乡检查工作非常认真,不容许有一点儿错误存在。有一次,张小娟去该乡一个村里检查大数据管理工作,早上吃过早点后,张小娟就一直在村上查看数据,直看到晚上9点多,她才吃了点泡面。

“日复一日地上山下乡、进村入户,我们必须掌握最真实的贫困状况、废寝忘食地分析贫困人口结构、分析脱贫退出的难点短板,我们必须确保扶贫工作靶向精准。”

“我们引以为傲的,是能够脱口而出的各类扶贫数据,是烂熟于心的各种政策依据,是村村落落全部走遍的记录,是如数家珍的村情户情介绍……”

上面这些文字是张小娟写的一篇文章中的话,是张小娟对自己工作的真实记录。

认识或熟悉张小娟的人这样评价、回忆她:

“小娟是那种很爱学习、喜欢钻研问题的人。她热心开朗,别人遇到困难她总会去帮助。”张小娟的好朋友桑桃花说。

“上学时,张主任和她弟弟在学校学习成绩就特别好,张主任是他们那届甘南州的高考文科状元!”一位年轻的干部对记者说。

“张小娟的两个孩子生病都来我们医院看,每次都是孩子的父亲带着来看病,张小娟总是匆匆忙忙露个面看看孩子就走了!”县某医院的一位医生告诉记者。

“她是县政协委员、常委,我听过她作为政协委员为妇女儿童工作呼吁的发言,她讲得特别好!”一位干部向记者回忆说。

……。

“小娟能干事、敢干事,也能干成事;她真正称得上是德才兼备的一名年轻女干部,这样的干部真的很少见!”任秀红对张小娟这样评价。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

“再崎岖的路,也是过得去的!”

这是10月5日下午13点14分张小娟在舟曲县立节镇下乡途中发的一条微信,微信还配了途中拍的一张在高处俯瞰盘山路的照片,照片中的山路蜿蜒曲折,很壮观也很险要。这是张小娟生命中发的最后一条微信。两天过后的10月7日傍晚,在走过最崎岖难走的山路后,她的生命定格在了扶贫路上。

全国模范心得体会总结篇十三

青春不语,苍天含泪。时间见证了我们因为一位青年扶贫干部离去的哀伤。

10月7日晚,国庆假期即将结束。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结束了脱贫成果验收工作,坐上回县里的车,打算加班写验收报告。不料途经陇南武都区两水镇时,车辆坠河,张小娟不幸遇难,年仅34岁。

张小娟是藏族人,1985年出生于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曲瓦乡城马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她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攻读历史学和旅游管理双学位专业,毕业。,成为舟曲县立节镇的一名驻村干部。,被选拔纳入甘肃省优秀80后年轻干部后备库。,被评为舟曲县“最美扶贫人”、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今年5月,舟曲县成立了脱贫攻坚“三大行动”办公室,张小娟被抽调过去担任副主任。谁也没想到,这朵生长在甘南扶贫一线的格桑花,刚刚盛开,就凋零了。

“她笑起来很爽朗,很能感染他人”

10月7日晚,下乡扶贫的甘肃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与该县融媒体中心的4名记者一同乘车返回县城途中,车辆经陇南市武都区两水镇两水桥时,翻入白龙江。目前,同车司机已脱险,张小娟与其中2名记者被打捞上岸,已确认遇难,另有2名记者失联。

10月9日中午,红星新闻从舟曲县委宣传部获悉,同行的4名记者为3男1女,平均年龄约28岁。在8日晚8时30分被打捞上来的人员中,除张小娟外,另有1男1女两名记者。

“打捞上来的3人均已死亡,其他2人还在救援中,但难度较大。”舟曲县应急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红星新闻,由于张小娟等人坠入的白龙江水流急、水深,搜救难度较大,“武都区公安、消防等力量正在全力搜救另2名失联的记者。”

“十年扶贫十年奉献。我的姐姐张小娟,几乎将所有的爱与心血都倾注在扶贫事业上了。10月7日,她永远地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张小娟的亲人在得知噩耗时,通过微博连发多条博文悼念张小娟。张小娟弟弟告诉红星新闻,他的姐姐是舟曲有名的扶贫人,一直在一线,“一年中,她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奔赴在各个贫困村,大部分周末也用于加班。”

此外,一名正在舟曲县某乡工作的乡镇干部也告诉红星新闻,她曾在工作中接触过张小娟,“业务能力很强,很优秀的一名同事。”她说,张小娟一直都是他们乡镇干部的榜样,自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张小娟就经常奔走在各个山区,“据我所知,这次返程她是搭记者们的便车,绝不是网友臆测的带着4个记者下乡作秀的人,这对她来说是诽谤,也不公平。”

据舟曲县人民政府官网以及微信公众号“青春舟曲”发布的《盛开在扶贫一线的格桑花——张小娟》资料显示,1985年出生的张小娟任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20参加工作,先后在立节镇、县政府办、曲瓦乡任职,相继获得“舟曲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舟曲县三八红旗手”、“舟曲县优秀党务工作者”、“第十六届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暨第二届藏乡江南舟曲民俗风情楹联文化艺术节先进个人”等多个荣誉称号。20,张小娟被选拔纳入甘肃省优秀八零后年轻干部后备库;,张小娟当选为政协舟曲县第十五届政协委员(常委);20,张小娟获评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张小娟获评甘南青年五四奖章。

全国模范心得体会总结篇十四

连日来,舟曲县扶贫办原副主任张小娟同志的先进事迹在我省广大干部职工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一致表示,张小娟同志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广大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一定要以她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以赴干好本职工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作出应有贡献。

“她是父母的孩子,丈夫的妻子,两个孩子的母亲,更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战士,是我们所有扶贫干部的骄傲!”得知张小娟牺牲的消息后,东乡县赵家乡墙头村强头山社包社干部刘小威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说,张小娟同志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始终把人民利益置于首位,舍小家顾大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值得每一名扶贫干部学习。

平凉市委政研室下派乡镇挂职的扶贫干部吴波桦说,张小娟同志是扶贫路上的“最美之花”,她将短暂的生命奉献给伟大的事业,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作为一名在脱贫一线工作的“85后”干部,面对繁重而艰巨的工作,要摒弃急躁态度,主动沉下心、扑下身,以实际行动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

会宁县侯川镇扶贫工作站副站长李伟说,张小娟同志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扶贫干部应该坚守的初心,她虽不能再同我们一起呐喊、一起冲锋,但她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永远留在消除贫困的战场上。今年,是会宁县脱贫的决胜之年,我们要在张小娟同志的精神激励下,向贫困发起最后的总攻,奋勇向前、攻坚拔寨,一举摘掉贫困帽子。

“当听到张小娟同志的事迹后,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在进村入户的路上,我一直在思索张小娟同志是为了什么,又是怎么做的。最近,我终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践行新时代基层扶贫干部应有的担当和使命。”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全国模范心得体会总结篇十五

张小娟生前系甘肃省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10月7日晚,张小娟在下乡扶贫工作结束返回县城途中,因车祸不幸殉职,年仅34岁。月,张小娟被追授“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张小娟先进事迹的观后感学习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10月7日晚,国庆假期即将结束。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结束了脱贫成果验收工作,坐上回县里的车,打算加班写验收报告。不料途经陇南武都区两水镇时,车辆坠河,张小娟不幸遇难,年仅34岁。

张小娟是藏族人,1985年出生于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曲瓦乡城马村,父母都是普通农民。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攻读历史学和旅游管理双学位专业,毕业。,成为舟曲县立节镇的一名驻村干部。,被选拔纳入甘肃省优秀80后年轻干部后备库。,被评为舟曲县“最美扶贫人”、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今年5月,舟曲县成立了脱贫攻坚“三大行动”办公室,张小娟被抽调过去担任副主任。

谁也没想到,这朵生长在甘南扶贫一线的格桑花,刚刚盛开,就凋零了。

听到张小娟遇难的消息时,很多她生前的同学和老师都难以接受这个现实。

“我听说消息后,第一时间找人再三核实。我不敢相信这是我们的孩子,但这真的就是我们的孩子。”10月10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告诉记者,她反复确认,这位牺牲在一线的扶贫干部,竟然真的就是自己的学生张小娟。

“念书的时候,小娟属于不声不响的女孩子,如果不是因为我带了她们班去湘西实习,可能都不会留下太深的印象。”蒙曼回忆说。

张小娟大学室友乌兰得知张小娟遇难的噩耗后,在朋友圈写道:“那次相聚还想着以后白头再聚首,没想到竟然没有以后。”

张小娟出身普通农家,家境一般。她在上大学期间,勤工俭学,努力赚钱补贴家用。不管处在怎样的艰苦环境中,她都积极向上,乐观处事。

在乌兰的记忆中,张小娟特别懂事,“上大三的时候,她兼职给学生补课,补课很辛苦,课余时间基本不在宿舍,发工资后还请我们吃饭,她是个既节省又大方的好姑娘。”

张小娟的大学室友赖虹回忆说,在本科期间,张小娟读书很认真。

“她在我心中永远是22岁时意气风发、善良开朗的样子。”

年少时的分别,虽然也会难过,但同学们觉得天大地大,相见有期。她留给大家的最后印象,就是像那束太阳花一样,永不凋零的笑容。

连日来,舟曲县扶贫办原副主任张小娟同志的事迹在靖远县广大干部职工中引发强烈反响。大家认为,张小娟同志是在脱贫攻坚一线心系群众、埋头苦干、履职尽责、忘我奉献的基层党员干部中的先进代表,是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东湾镇扶贫工作站的干部通过网络、报纸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了张小娟同志的先进事迹。大家表示,要争当“张小娟”式扶贫干部。脱贫攻坚工作意义重大,作为东湾镇的扶贫干部,滕建炜和刘兴团深切体会到肩上的责任之大、任务之重。在工作中,他们认真分析制约脱贫的瓶颈因素,挖掘加快发展的优势潜力,重点了解贫困户内发生的新变化、新问题,根据户内实际对“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及时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增收计划和帮扶措施,做到村情户情一口清,让帮扶工作真正抓在实处、帮出实效。

【靖远县东湾镇扶贫工作站副站长滕建炜】听到张小娟同志的事迹后,我深受感动,她心系群众,为民服务,跋山涉水,走村入户,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我们要以她为榜样,脚踏实地,勇于担当,把脱贫攻坚工作时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用绣花功夫细化工作举措,提升脱贫攻坚质量水平。

【靖远县东湾镇扶贫专干刘兴团】张小娟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宝贵精神生动感人,为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榜样,她勤奋敬业,默默奉献,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事业放在首位,我今后要以“张小娟”同志的精神激励自己,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以最大的决心和勇气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格桑花喜爱高原的阳光,不畏严寒风霜,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的一种野花。在中国特别是西北地区,人们经常借着格桑花表达和抒发美好的情感,流传着很多赞颂格桑花的诗歌和故事。格桑花在藏族人民心中具有很高的位置,被百姓视为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成为他们追求幸福吉祥和美好情感的象征,同时也因它美丽而不娇艳,经常成为形容女强人的代名词。

日前,全国妇联作出决定,追授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张小娟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亦追授张小娟同志“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张小娟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藏族,生前为甘肃省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2019年10月7日晚,她在下乡扶贫工作结束返回县城途中,因车祸不幸殉职,年仅34岁。芳华绝代谱写奉献担当,一心扶贫尽显赤胆衷肠,她,就是绽放在西北高原上的一朵最美的格桑花,给人们以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不断奋进的力量!

扶贫事业重而迫,扶贫道路阻且长。扶贫,是党和国家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关注与关爱,是实现我们“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担当。伟大的时代昭示着伟大的使命,伟大的使命呼唤着伟大的担当,无论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还是当今我们的和平建设年代,都需要引领潮流、勇担使命的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张小娟,用其朴实无华的忠诚与奉献、赤诚与牺牲,谱写下新时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代赞歌,为人民所敬仰,受百姓的爱戴,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她,就是新时代的巾帼英雄、奋斗奉献的标兵!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将生命献给国家事业、献给人民的幸福生活,这就是生命最光辉闪耀的绽放!

“她是父母的孩子,丈夫的妻子,两个孩子的母亲,更是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战士,是我们所有扶贫干部的骄傲!”谁不想可以伺奉在父母左右,谁不想陪在家人身旁,谁不想坐在办公室里舒适地工作?困难的工作、艰苦的环境,共产党员不去谁去?党和人民的事业,共产党人不带头担当让谁来担当!张小娟身上体现的是对党和国家忠诚、对人民体恤热爱的赤诚,和对自己人生价值人生信仰的秉诚。“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党和人民的幸福事业不是“飞来峰”,必须要由党,和党的代言人党员干部带领民众、汇集民智民力去共同创造、共同奋斗!

舟曲的山山水水留下了张小娟不息的足印,舟曲的百姓心中永远留下一个甜美干练的笑容。她是党的好儿女,更是老百姓的贴心人、小棉袄。

伟大往往出自平凡,平凡的奉献奋斗、担当尽职铸就了人生的伟大。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张小娟,一个娟秀的名字,一个柔弱的身影,却迸发出了磅礴的力量,不断激励着我们接续奋斗,继续坚守于各自建设的岗位上,矢志不移、艰苦奋斗、奉献担当,向着榜样铸就的灯塔,沿着爱国奋斗的航标,朝着民富国强的彼岸,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从小到大,我去哪儿都喜欢带着妹妹,但今天,我只带来了她的名字。”讲台上,张小慧忍不住拭去泪水,话语停顿了下来。此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是安慰,是鼓励,更是敬佩。这是12月12日下午,甘肃省甘南州举办的“张小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发生的动人一幕。

一个人,感动一座城。当天下午的甘南州大剧院内座无虚席,6位报告团成员满含深情地讲述了张小娟生前一个个感人的事迹。

作为姐姐,张小慧心中的妹妹是倔强坚强的向日葵,在日日夜夜不知疲惫中追寻心中的太阳。“我们这个时代的理想就是小娟心中的理想,她是带着最深沉最质朴的爱去融入、去奉献的,她的青春是无悔的青春。”张小慧动情地说。

舟曲县扶贫办干部赵冬梅是报告团的一员,她以《你的足迹,我们的梦想》为题,讲述了张小娟扎根于基层、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工作的事迹。“多少天来,她微笑的脸庞、忙碌的身影,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好像那个有理想、有梦想、有激情、有担当的小娟从不曾远去,仿佛我一回头,就会听到她对我说‘冬梅,准备好了吗,咱们下乡去……’”讲到这时,台上的赵冬梅哽咽了,“亲爱的战友,我们会接过您肩头的责任与担当,完成您牵挂的事业,我们的脱贫攻坚事业也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典型是最好的教科书,榜样是有形的价值观。舟曲县委书记石华雄、舟曲县博峪镇卧欧诺村党支部书记薛代花、舟曲县自然资源局干部毛文娟和舟曲县坪定镇人大主席李红燕也分别作了报告。在他们的报告中,张小娟胸怀大爱、忘我奉献的感人足迹清晰而完整起来。这种奉献精神,就是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她把生命献给了最热爱的事业,她所做的一切,对我们来说,值得好好地思考。”甘南州妇幼保健院检验科主任刘芳感慨地说,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像张小娟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张小娟,女,藏族,现年34岁,中共党员,生前系舟曲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

参加工作前几年,她一直在乡镇工作,她立志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主动请缨担任驻村干部,经常跋山涉水进村入户,鼓励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药材种植、土鸡养殖,成为当地产业精准扶贫的典型。

初,她被选拔调任县扶贫办副主任,主要负责全县建档立卡、项目资金管理和扶贫政策宣传等重点工作。她孜孜不倦研读扶贫政策文件,创造性地以“漫画图解和语音播报”形式宣传解读扶贫政策,让扶贫政策及时走进千家万户;她一丝不苟检查指导扶贫工作,足迹遍布全县所有乡镇和行政村,贫困群众几乎无人不知“张小娟”这个名字,也赢得赞誉无数;她将各类扶贫数据烂熟于心,被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形象地称为舟曲扶贫的“移动数据库”和“活词典”,也因此成为24小时在线的“扶贫业务联络员”;她将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从严从细检查贫困对象识别和扶贫项目进度及质量,较真碰硬的工作作风令人敬仰。2019年10月7日,张小娟在督查指导脱贫攻坚验收工作返回县城途中,因所乘车辆坠入河中不幸遇难,因公牺牲,年仅34岁。

她曾荣获公务员三等功1次;206月被中共舟曲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年10月被中共舟曲县委、舟曲县人民政府授予“舟曲县‘最美扶贫人’”荣誉称号;2019年2月被甘肃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授予“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9年4月被共青团甘南州委授予“20‘甘南州青年五四奖章’”,2019年11月被省委追授为“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