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培优讲座心得体会范文(优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7 19:20:00 页码:11
最新培优讲座心得体会范文(优质17篇)
2023-11-17 19:20:00    小编:ZTFB

心得体会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进行反思,从而更好地吸取经验和教训,为将来的发展积累经验。在写心得体会时,要注重自身的感受和认识,不局限于琐碎的细节。最后,分享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学习和启发。

培优讲座心得体会篇一

9月29日上午,我有幸聆听了王主任的“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专题讲座。我认真地听着,详细地记录笔记。王主任深入浅出对课题研究作了方方面面的指导讲解。听完讲座后,我感受颇深,受益非浅!

一、我明确了什么是“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就是一个以教育教学问题为指向,积聚众人智慧,产生思维火花的研究平台。”这就是王主任通俗易懂的解读。

二、如何让课题研究做到实用、有效,而且不会造成教师平常的教学负担呢?的方法就是把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校本教研和日常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三、应找准课题研究的“点“。这是王主任在讲座中给我印象最深,也是给我启发的一句话。王主任深入剖析我们小学的课题方案,具体的事例,一针见血地指明了撰写课题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让我们引以为鉴,少走弯路,明白了写好课题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写好课题方案。

四、如何做到扎实研究。在这方面,王主任讲了三个方面:

1、研究方法的选择。在于文献研究,叙事研究,行动研究,实验研究。

2、工作计划的制定与落实。工作计划分为实验计划,学期工作计划。一定按照计划进行。

3、各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资料应当体现真实性,典型性,充实性。要有针对性设计符合本课题研究的相关表格。要有标准性地分类整理材料。

这次课题研究专题讲座,意义重大,为我们今后申报课题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培优讲座心得体会篇二

7月16日上午,在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讲座上,20xx级的学长xx讲了很多关于他大学生活的经历和整个创业的心路历程。他说,电影中国合伙人里面有一句话,就是千万不要最好的朋友创业。合伙创业往往会让朋友因为利益不均而反目。创业初期,不管做什么事情,在没赚到什么钱或者没做大的之前,除了付出汗水就是不断努力,朋友之间基本不会出现什么内部矛盾。但是如果开始做大了,每个人都会开始有不同的想法,很容易产生矛盾。朋友之间一旦和利益扯上关系,就会变得复杂。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跟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创业更不容易。但是他本人并不建议我们这么早就开始想这些东西,创业的事情大可放到大三大四再去考虑。他认为在什么年龄段就该做什么事,不初恋怎么叫初中,不玩游戏怎么叫童年,不逃课怎么叫大学。如果你不早恋,不玩游戏,不逃课,那你的人生虽然是完美无误的人生,但是你也会因此失去很多。你无法了解早恋的美好,没法体会玩游戏的快感,更无法拥有逃课的勇气。

在他看来,大学就像个腌菜缸,进了大学,我们就像是那些个新鲜的萝卜白菜。无论你是谁,不管你来自何方,走进去再走出来就会截然不同了。其实好的大学只是配方比较独特而已,但是能不能成为好的腌萝卜腌泡菜,关键还是个人,不要让自己成为一颗烂白菜烂萝卜。最重要的就是要清楚地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不要把美好的大学时光荒废在宿舍里。找到自己的坚持的信仰或某一种精神,努力追求并不停的战斗,这样会在大学积累下不少人生财富。

大学,带给我们的仅仅是自由,而自由这个东西,掌控不好,会失去很多。大学的时候,或许有很多人会都这样,上数学课看英语,上英语课做数学。在被周围的人看到的时候也许还会笑笑,并未觉得有何不妥,反而隐约中有一丝的得意。但是,这样做其实从一开始就错了。在错的时间做对的事情跟对的时间做错的事情,其本质的一样的,永远都不可能有在对的时间做对事情的效果,甚至会产生相反的影响。

一件事情占了其他事情的时间,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同时也使得被占用的“其他事情”也没有了当初想要的效果。这个关系一旦延续,就会导致之后的几件事情都会因此受到大小不一的影响。而这到最后的影响就是几乎没有一件事情能做好。

然而,正确和不正确都是相对的,相对于不恰当的时间而言,就算是做了不违法、不损人、有道理的事情,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在大学期间,有不少学生都有做兼职,这样可以赚取生活费、学费,积累社会经验,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有谁敢说不对。但对于大学生来说,最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则是学习。学习是将来的就业之本。该读书时,忙着打工;该工作时,却为毕不了业发愁。或者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本领,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只能加入待业的行列了。

参加社团,投身实践,交友旅游,每一件都是正确的事情,但如果该上课的时间不去上课、该学习时不学习,而去做这类事情,就很难说是正确的了。如果忘记了这一点,不是本末倒置,就是因果颠倒,或者说贻误了最佳时机。人的一生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使得原本就十分有限的生命显得更加短暂。有紧迫感,想多做点儿事情,这种想法是好的,但还应该有必要的舍弃。要明白有得必有失,不能双赢时只能选择放弃一样。两种事情都想做,就很有可能都做不好。

重要的是,明确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学习阶段,主要任务是学习,这是毋庸置疑的。打工也好、兼职也好、实践也好、实习也好,都只能在完成了学习任务的前提下进行,而不能把学习放在次要、甚至不要的地位。

如果真想多尝试、多收获,就要肯于吃苦,加倍努力。同时兼顾两件或者几件事情,就不得不比别人多付出。因为要想得到双倍的收获,必须付出多倍的努力。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每天都有24个小时,假如用8小时学习,8小时睡觉,8小时做其他事情,这样看来,做其他事情的时间还是挺多的。但是人们往往每次都会盗用睡觉的时间来做其他事情,不到半夜是不会睡觉的,天天透支第二天的时间,第二天又透支第三天的时间,若到周末也不能调整过来,那便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所以,要保持一种“在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的心态。读书的时间一心读书,读书才有效率,不虚度;娱乐的时间就不要考虑其他事情,尽情享受;休息的时间就只要静心休息,才会彻底放松,不烦躁。故此,任何事情都有其固定的时间,各居其位,井水不犯河水。若其中一项事情占用了其他事情的时间,内疚、烦躁、紧迫、不安、犹豫,种种负面情绪就会接踵而来。

人们如此不安如此焦虑,有一部分的原因是这个社会变化太快,节奏太快,诱惑太多,人人都怕落后。有的人在大二就开始感觉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开始过得多且过的生活;有的人在父母的安排下已经不知不觉按照父母的计划前进。于是,你开始害怕,害怕来不及做自己想做的,害怕来不及功成名就,害怕成为普通人,于是,别人考研,你跟着考研,别人考公务员,你也跟着考公务员,迷茫的路上人满为患。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内心信念总是可以轻易地被主流的或者旁人的价值观撼动得摇摇摆摆,然后去复制别人的经历,做了以后还自我膨胀得厉害。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有些人适合走自主创业道路,有些人却适合在办公室格子间里崭露头角。只要找到自己的追求,并努力付诸行动,就一定会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不用去走别人的路,不用把别人的人生套用在自己身上,只要清楚自己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情,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不后悔自己的决定就行了。

就跟收纳物品一样,若想把各项事情安排得条理分明,把过去的时间整理得明明白白,就要把各项事情归类整理到各个时间储物箱。每天按部就班地去做,就会形成一个好的规律。该玩乐的时候玩乐,该谈恋爱的时候谈恋爱,该认真的时候认真,该放松的时候放松。

大学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了解自己,懂得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

培优讲座心得体会篇三

4月22日,春雨绵绵,我们学校有幸邀请了北师大著名的国学教授刘冰先生来我们学校讲座,其主是“用国学成就美丽人生”。

刘冰先生带着她的徒弟们冒着风雨风尘仆仆地来到我们学校。五、六年级的同学们坐满了阶梯教室,大家的目光聚集在大门,期待着刘冰先生的到来。

终于,阶梯教室的大门开了,从门口走进来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快步走上台,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一鞠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国学讲究礼貌。接下来刘冰教授开始自我介绍,先生的言行举止处处显示着“礼貌“二字,让人看着非常的舒坦,原来“礼貌”待人会让人心情舒畅。

刘冰教授将她徒弟中的两个小徒弟请上了台,一个是只有三岁的.小妹妹,一个是十岁的小弟弟。刘冰奶奶说:“我的这两个徒弟很厉害,小小年纪已经会背《弟子规》、《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女儿红》……,这些可都是小学的必修课呀。”说完,她让两个徒弟在现场背起了《弟子规》来,只见他们背得头头是道、滚瓜烂熟,我的心中不由得对他们产生了一种敬佩感。是呀,同样作为小学生的我对这些却一无所知,我感到万分惭愧。他们不但会背,重要的是他们还能理解其中蕴含的意义。

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一册册育人佳作,将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化美德永远流传下去。

用国学武装自己,用国学成就美丽人生。

培优讲座心得体会篇四

20xx年x月x日,我非常荣幸的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聆听了来自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段宝岩教授的精彩讲座,学术讲座条理清晰、生动有序,时而介绍了教授的一些研究内容及实验效果,特别是在天线领域的研究成果,更是让我们敬佩。长达两个多小时的讲座,听起来一点累的感觉都没有,反而觉得是一种享受。段宝岩教授在介绍了一些研究领域的内容与目前嫦娥探月、神舟飞船、主力战舰、深空探测等国家机电重大工程方面的应用之后,也讲述了研究生应当如何开展科学研究,成为一名合格的研究生。让我领悟了作为一名研究生应当有的学习方法及技巧。通过这次讲座也让我想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思考过的问题。

其实,做一些有建议的计划是可以避免许多令人头疼的事情的。为什么要上研究生?通常的理由是硕士学位可以更好的找到工作,尤其是在研究和学术性机构里。并且研究生可以使我们在某一领域中有机会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研究生的学习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激发创新和灵感的空间。想要推迟找工作的时间则并不是一个好的理由。研究生的学习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并且要求创新和集中学习,我们必须是发自内心想要进行研究生的学习。

这也有助于我们决定自己将在哪一个领域进行研究,通过阅读该领域的一些书和前沿的杂志以及其他的参考书,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进行研究学习。通过阅读这些大量的资料可以了解在这些领域中其他人所已经研究出的成果。阅读大量的科技论文以便于自己了解各个领域的发展情况,必须了解最新的科研动向。研究生要有选择的阅读。当我们开始阅读一个新领域的相关文献时,向指导老师和同学询问在这个领域内最著名的期刊和参考书目,以及一些经典的论文。对于研究生而言,一个有用的也可能是过时的观点是各种参考书目的基础。相似的观点可能存在于其他相关领域。需要仔细研读这些论文和近几年的期刊杂志。

我们不仅要学会阅读,也要学会记录。定期把我们的研究生活与想法记录下来非常有必要,记录下我们所感兴趣的问题、问题的解决、随时迸发出的灵感以及所查找的参考书,阅读的文献后的笔记,论文的提纲和精彩的论据。周期性的重新来看看这些记录,我们将会发现这些随机的想法会形成一种模式,这些想法会经常转变成为一个研究课题有时甚至成为一篇文章。

研究生经常会认为论文的写作有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做研究,写论文。对于有些同学可能确实如此,但更多时候,这两个阶段是交迭的和相互影响的。有时在动笔之前,很难想出检验和证明的方法;同时检验的结果常常需要自己回过头,重新修改论文的部分内容;发展和检验自己的想法是永无止境的(总会有需要不断深入的地方),所以大多数研究生在论文提交前的一两天才完成研究工作。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新他们的观点并且完成它上面。然而大部分研究生把时间主要花在阅读文献上,与同学讨论,撰写修改论文上,当然,也会偶尔有创新的观点并且来完成它。在研究方法上我们需要掌握正确的观念,而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做科研工作的时候不能只是埋头苦干,也要学会沟通交流。

在研究生时代我们还需要学习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就是“人际关系”。与导师相处的时候要学尊重老师,主动与导师接触,表达自己生活或者学术上的困惑,导师会是很好的解惑者。比起跟导师来说,跟同门之间相处的时间会更多,关系也会更加亲密。在学习上可以向师兄师姐请教,可以和同级的学生一起探讨,生活中亦较容易成为很好的朋友,所以彼此除了基本的互相尊重外还应该真诚相待,互信互容。

无论处于人生的什么阶段,遵循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都有助于我们自身心理健康发展,谦虚谨慎,摆正位置。要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的过去,把过去的种种经历当作未来人生发展的基石,把研究生生活作为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平静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努力保持一种平和而理智的心态,谦虚带人。平等对待,真诚相处。研究生的性格特点决定了其人际交往的基础只能是人格平等,以诚相待。因此,在学习、生活、工作,特别是困难面前,互帮互助。“善大,莫过于诚”,“人之相识,贵在知心”。热诚的赞许与诚恳的批评,都能使彼此间愿意了解、信任、倾述、交心。合作协助,友好竞争。研究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鹤立鸡群的人往往会被看成“怪物”,研究生生活环境,使得彼此间的合作不可避免。舍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时,彼此合作的契机便已来临。研究生在与他人的竞争中,应倡导“公平公开公正,既竞争又以诚相助,既竞争又相互合作。”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埋头工作而不娱乐,能在工作、娱乐以及其他事务中达到平衡并不容易。不同的人会给我们不同的建议。一些人让建议把清醒状态80%-90%的时间用在论文上,另一些人(包括我在内)认为这不切实际,而且对健康不利。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研究生应该有其他的兴趣爱好。平衡生活的关键之一是制定一个前后一致的时间表。自己可以决定只在白天工作,把晚上的时间留给业余爱好。

听完讲座,收获很多,感悟也很多,但我们要做的更多,通过学术讲座,使我能初步领略了专家的一种思想以及思维方式,常听一些专家的讲座,让自己在具体理论以及思维方式上有一个不断的提升,进而能够理解这些专家的独特的思想,同时对于一些其他领域方面的知识更是提升了见识,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以后自己的课题研究打下一个充实的基础。

培优讲座心得体会篇五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培优补差的讲座。这场讲座对于拓宽教育观念,提高教育质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讲座中,我不仅获得了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培优补差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下面我将就这次讲座的体会进行叙述。

首先,讲座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什么是培优和补差。培优是指对优秀学生进行特殊教育和训练,使他们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和才华。而补差则是指对学习差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和纠正,使他们能够跟上学习的进度。这两者相辅相成,都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讲座中,我们了解到,培优和补差不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只有充分理解培优补差的原理和意义,才能更好地实践教育教学工作。

其次,讲座介绍了培优补差的一些方法与策略,为现场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在培优方面,教师应该不断调研和了解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在补差方面,教师应该因材施教,采用个别化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此外,讲座还强调了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参与的重要性,家长和社会应该与学校建立紧密的联系,共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三,讲座特别强调了师生关系在培优补差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和帮助。而学生也应该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积极参与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观念。这种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也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第四,在讲座中我认识到,培优补差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学校和家长应该形成合力,共同协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个人发展能力。同时,政府和社会应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和支持,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平台。只有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改善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培养机会。

最后,在这次讲座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培优补差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和特长,培优补差可以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对于优秀学生,培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供更高水平的教育和培训。对于学习差的学生,补差能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跟上学习的步伐。只有通过培优补差,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平等,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培优补差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参与这一讲座,我更加了解到了培优补差的意义和方法。我也认识到培优和补差不只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只有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和优质的教育机会,让他们充分发展潜能,成就自己的人生价值。

培优讲座心得体会篇六

《新作文》期刊中说:没有写不好的作文的孩子。著名作文教学专家王根造也说:“会写字的孩子都会作文。”听了赵老师的一番作文讲座对这两句话更有了些重新的认识。

自己的作文课堂,学生总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缺乏生动鲜明的素材,缺乏形象得当的讲解。自己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去除对作文的“神秘感”。“吾手写吾口”。激励学生放胆地表达,给他们创造出写作的氛围和情境。以写促读,读写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做任何事情都讲究方法,方法正确,事半功倍:方法不当,事倍功半。结合赵老师的讲座,自认为在以后的作文教学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看”。素材都来源于生活,更准确地说,源于生活的小事,细事。因此,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善于观察。看表情,看动作,看形态没,揣摩心理。

3、“想”。想清楚写作的顺序,按一定的顺序去构思,去写作。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变化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等等。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阅读者就会感到清楚,历历在目。另外,还可以进行合理的想象,抓住特点,进行合情合理的想象,使所描绘的景物、人物清晰、立体起来,才能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总之,写作水平的提高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教师长期的有效的坚持。多读、多思、多写、多练。正如赵老师所说:学生都有一颗感恩的心,你只要对他们好,他们就会用好的成绩来回报你。

培优讲座心得体会篇七

近日,我参加了一场培优补差讲座,从中学到了许多有关教育的知识和经验,也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通过这次讲座,我感受到了培优补差教育的重要性和为孩子未来发展铺平道路的价值。以下是我对这次培优补差讲座的体会和心得分享。

首先,讲座使我意识到了培优补差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孩子的课业知识和学术成绩,但忽视了培养孩子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而培优补差教育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不仅旨在帮助优秀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更重要的是,给予差生以针对性的帮助和关爱,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全面发展。这种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创新,让我感到十分振奋,也对我未来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讲座深化了我对多元化教育的理解。在老师的讲解中,我了解到培优补差教育注重个性发展和多元能力的培养。优秀学生不仅仅指学业上出类拔萃的学生,更包括体育、音乐、艺术领域等方面的优秀成绩。而对于差生来说,他们在成绩上的差异并不代表他们就是差生,可能只是某个学科或某个能力方面的困扰。通过发现并培养学生个体的优点和特长,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实现多元化教育的目标。这种理念的重要性使我产生了对于未来教育工作的担当和责任感,我要以这种理念为指导,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获得成功。

再者,讲座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讲座提醒我要重视家庭教育,在培优补差上发挥积极的作用。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困惑和困难,积极与学校和老师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同时,我们也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鼓励和支持,鼓励他们勇敢尝试,克服困难。在家庭教育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教育观,为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导向,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最后,讲座让我明白了培优补差教育并非简单的附加课程。许多家长为了给孩子报名各种培优补差课程,但往往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和方法。讲座中强调了培优补差教育的科学性和个性化的重要性,教育不应是简单地填鸭式教学,而应是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因此,我认识到在培优补差教育中,应当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使每个孩子都能真正受益。

通过这次培优补差讲座的学习,我对教育的目的、多元化教育、家庭教育和培优补差教育的科学性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这次讲座对我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起到了很大的启发和促进作用。我将会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这些理念,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激发他们的潜力,并为他们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

培优讲座心得体会篇八

近日,我参加了一场关于“培优补差”的讲座,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这场讲座,我对培优补差的观念有了新的认识,深刻体会到了培优补差的重要性,并且明确了如何进行培优补差的措施。以下是我对这场讲座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我意识到培优补差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讲座中,讲师以生动的案例和数据说明了培优补差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培优,可以发掘学生的优势和潜力,提升其特长和才能,使其取得更好的成绩和发展。而通过补差,可以让学生克服困难和缺陷,弥补不足,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注重培优补差,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培养。

其次,我认识到培优补差应注重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特点、优势和困难都是不同的。在培优中,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其专注力、创新力和动手能力。在补差中,要因材施教,给予个别化的帮助和支持,针对学生的问题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辅导方案。通过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

同时,我了解到培优补差需要家校共同努力。讲座中,讲师强调了家庭在培优补差中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最早、最亲近的教育环境,家庭的关注和支持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要积极参与培优补差过程,了解孩子的优势和困难,与教师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并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同时,学校也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措施。只有家校齐抓共管,才能真正达到培优补差的效果。

另外,我明确了培优补差需考虑全面发展。讲座中,讲师强调了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性,指出培优补差不能仅仅局限于学科成绩的提升,还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培优补差要全面发展、多角度出发,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培优补差也要遵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不同的领域都能获得成功。

最后,我认识到培优补差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讲座中,讲师强调了培优补差需要从小学到大学的全程教育。充分发掘学生的优势和潜力、克服学生的困难和挑战是一个长期的努力和实践。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耐心、细致、持之以恒地进行培优补差。只有不断地调整教育方法和策略,不断地提高教育和辅导的质量,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培优补差。

通过这场讲座,我对培优补差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培优补差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因材施教、家校共同努力,注重全面发展,并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会积极运用讲座中的思想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和辅导水平,为学生的培优补差努力奋斗。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能重视培优补差,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培优讲座心得体会篇九

周四受邀参加了xx县xx小学x主任主讲的《家庭教育》专题讲座,x教师围绕“用心呵护,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这个主题,深入简出的阐述了孩子学习、日常行为习惯和安全教育等方面的资料。听完了杜教师的讲座,作为家长的我感触颇多,在孩子到学校的这段时间里,孩子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比以前懂事了很多,这些都要感激教师们的关爱和教诲,也离不开学校给家长的培训。自己也经过和教师的配合,悟出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

1、家长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想法和行为,以后我们对待孩子要言行一致,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心灵健康出发。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按各科的教学目标引导孩子,使孩子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安全意识。教会孩子认真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己防范意识。快欢乐乐的生活、学习,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为以后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3、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时间,在完成家庭学业的前提下,给予其他兴趣爱好培养,让他做个全面发展的孩子。

4、要时刻坚持与学校的沟通,尤其是班主任的沟通,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还不具备自学本事,凭借着的是个人的兴趣爱好理解教育。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仅有时刻坚持与学校的沟通,才能更全面的了解孩子,经过学校和家长的努力,让孩子欢乐的理解教育。

5、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本事;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增进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

一个人命运的好坏,取决于一个人的性格,而完善性格的培养取决于好习惯的养成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德修养。可是这些东西从小就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是在孩子成长的黄金时期,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孩子,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等。所以,我们大家要群策群力,努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感激xx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供给了这样一个让家长提高提高的平台。正是因为你们的不辞辛劳,无私付出,牺牲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为我们供给这样的培训讲座,真正的体现了教师们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

培优讲座心得体会篇十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高金英老师的精彩讲座,听了高老师的报告后,真是受益匪浅。有感于她的风趣、幽默,她那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乐观开朗的生活观,感悟着她内在的生活底蕴,人格魅力,个人修养。

高老师的讲座给我的感触太多太大,我无法一一述说,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如何去面对挑战?如何能够真正的胜任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力争从自身、学生、家长、学校、社会这几个层面认清自己,不断完善突破提升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个有价值的教师就要多读书,正像高老师所说不能光啃一本参考书。静下心去读一些书,一些有用的书,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老师。博览群书,取之所长,为自己所用,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教师工作会如虎天翼,更上一层楼。

一个有价值的教师就必须对学生负责,那么多读书就是发展自己,这样就是对学生负责。除此之外,钻研教材潜心研究,学好新理论,认真设计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有趣、愉快的气氛中学好知识。

一个有价值的教师不但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多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减少学生的精神压力。所以教师要经常和家长沟通,让家长意识到孩子的成长与家庭的教育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农村学生及家长,他们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太高,家长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有的家长认为农村孩子认识几个字就行了,有的家长认为反正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好,不爱学就不学,混三年养养身板毕业回家打点工得了。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忙没时间管孩子,所以对孩子的教育放任自流,还有的孩子父母离异,在爷爷奶奶家,家长只是满足物质上的要求,根本不关心学习。所以教师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与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而不是高高在上。教育孩子是个系统工作只有家长和老师拧成一股绳,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一个有价值的教师是对学校负责的人,学校是一个大家庭。教师是大家庭里的一份子。坚守岗位做好自己的工作。虚心向同事学习请教。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们要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潜学钻研,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要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要积极投身教学改革运用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把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总之,聆听高金英老师的报告让我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教书是一门艺术,这里有很多学问。让我懂得如何去做一个有价值的教师。

培优讲座心得体会篇十一

由于职业规划课程要求,我很有幸在学校礼堂参加了三场由我国职场知名人士的讲座。讲座主要内容有职场知识、应聘礼节、面试知识、职业选择、当今职场现状等有关个人职业生涯的相关知识。在这些讲座中,我对当今职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且通过对我自身的能力的了解选定了今后的职业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的课程我更加坚定了原先所确定的职业目标。

第一次讲座是由安博高级副总裁古一思女士带来的。在讲座的开始,古一思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古一思曾在英国石油公司(bp)工作9年,担任bp中国区it经理和项目经理。后来,她进入通用电气(ge)医疗集团后,成为管理15个国家和地区的cio,是ge医疗集团历史上第一位身居要职的中国女士,领导并管理公司在整个亚太地区的it基础设施和企业应用。成绩突出的她,连续在2001到2004年获得年度亚太区及全球cio大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女性。2006年1月,她再一次以“高管层第一位女性”的身份加盟思科。

通过她的讲述,我对bp以及通用科等国际知名集团的管理层结构以及用人标准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第一次对于首席信息官这个职业有所认识。通过她的讲述,我也被她求职的执着和自信所打动:她曾经在公司招聘的最后一天参加了面试而且取得了理想的职位。讲座中古一思在讲到公司的用人标准时借用了一位美国心理学家的模型:把一个人的各个方面比作了一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由上到下从逐步深化,分别是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动机等。不同层次的素质在个体身上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可以把“能力素质”形象地比喻成为漂浮在洋面上的冰山,“知识”和“技能”是属于裸露在外的表层部分的素质;而“价值观”、“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部分是属于潜藏于水下的深层部分的素质。“能力素质”是直接与一个人的工作绩效表现紧密联系的,因而是预测个体的工作绩效最为有效的指标体系,也是选人用人必须要考察的内容。从上面的“冰山”模型与“行为动力系统”图可以看出:影响一个人行为的最为稳定、持久和无需刻意追求的基本动力来自“冰山”底层的那些素质要素,因此在选人用人过程中,应该把考察的重点放在对于人格类型、动机结构、潜质等要素上面。通过她的模型我得出了以下结论:在拥有了你所追求的职务所需求的技能或要求的同时,个人对于该职业的看法以及自身对于该工作的向往将很大程度上对本人在这个工作上的表现起到很大部分的影响。

在这堂讲座的最后,当被问到“在大学期间如果能力允许,是选择继续学习还是走向工作岗位”时,古一思女士的回答大致如下:在个人的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利用学校的资源提升自己在社会上的竞争力。这个回答在给很多同学指明了大学的方向的同时也使我坚定了先前对于在大学之后继续学习的追求。

在三堂讲座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场中教师带来的电影:教师通过阿凡达、功夫熊猫等5部经典电影讲述了电影中角色的求职生涯并映射到实际生活中来并以此向我们展开了“平台”的概念。我对此的理解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平台是我们通向成功职业生涯的基础。

另外,在这次讲座的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几位同学进行了一次模拟团体面试,题目是用给定的几样材料做出一架“飞行器”比较哪支队伍的鸡蛋可以飞得更远。虽然是一次模拟面试,但是其中的过程使我们对于面试的过程、面试的分类以及一些面试的技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通过这几次讲座,我总结了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做的一些对于今后的职业生涯的准备:首先,为了达到“折纸”而不是简单的叠加的效果,我会在这一年中对于当今职场前沿对于自动化的要求进行深入了解,也就是对于自动化的任职资格进行了解。除此之外我会更加关注相关领域的实习机会并且选择适当的时机加入其中以取得一些相关经验。另外,更多的关注各公司的招聘计划也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会。但最重要的基础还是对于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应当把握住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对于我本人来说就是在本科的过程中把目标放在学习上并争取考取研究生。总之能够将一切的设想付诸于行动才能实现一个理想的职业目标。

20**年5月31日,我非常荣幸的在贺州学院聆听了来自广西师范初等教育学院的蓝卫红老师,以及来自广西师院外国语学院院长陆云教授的精彩讲座,她们的讲课条理清晰、生动有序,时常举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浅出,渗透人心,我被深深的吸引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讲座,听起来一点累的感觉都没有,反而觉得是一种享受。通过学习,我领悟了一些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法与技巧,理论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更使我感受颇多。

一、英语课堂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影响人本身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才能在轻松、愉快中学好英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在快乐中学习英语。我认为首先老师要有良好的情绪。课堂上,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良好的情绪能够感染和引导学生。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营造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其次,老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寓知识于娱乐中,进行愉快教学。

二、营造“真实的”、“生活化”的言语环境,让学生有话可说。

在这次讲座中,两位专家都提到英语课堂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既要在英语课堂中设法营造“真实的”、“生活化”的言语环境。所谓“生活化”,不是要把英语课堂搬到社会,而是把生活中的某些要素“引入”课堂,从而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沟通,变课堂为言语交际的场景和处所。“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有购物、采访、自我介绍、游戏(如猜谜、竞赛)、问路、新闻广播等等。 “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设计,使英语课堂教学具有了真实的言语交际性质,其效果不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更主要的是它能够使学生产生真实的“言语体验”,这种“言语体验”是培养学生英语能力、塑造学生整体人格的切实途径。

三、英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英语水平。

“要给学生一滴水,我们就要有一桶水。”这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小学生刚刚开始学英语,所以教师英语的水平是非常关键的。如果自己的语音语调都说不好,那岂不是误人子弟?所以我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专业水平,坚持每天说英语,做到多读、多听、多写、多练。

听完讲座,收获很多,感悟也很多,但我们要做的更多,那些渴望求知的孜孜学子们都在等待着我们给他们注入新鲜的血液,所以,我们要把学到的东西附注于行动,不断探索,刻苦钻研,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教好,培养出适应改革开放,会使用英语的各种人材。

培优讲座心得体会篇十二

9月22、23日,我参加了区教研室举办的“农村骨干教师远程国培计划送培下乡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共观课3节,听讲座2个。这次学习,让我感受颇深,也受益无穷,它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语文视野,让我看到了专家对课程标准的深刻解读与实践。在专家的课堂示范与思想引领下,我只感到学习、提高、修炼教师基本功,是当今教师的必修课。现将这次学习感受表述如下:

通过这次学习,我才明晰地找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真谛,那是“培养学生写出一手好字,练就一副好口才,能写一篇好文章。”这就需要识字与写字的有效结合,读说写的有效结合。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在语文课中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学生,涵养学生性情,陶冶健康个性和健康情操,而并非教两个生字,熟读课文,写两个千篇一律的作文。

读,让学生在教师、文本中进行对话;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引发共鸣,进行情感的碰撞,激发思维的火花;说,解放学生的.口,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说出内心的体验,开启表达的源泉;写,让学生将内心的感受与想象,倾注于笔尖,流淌在字里行间。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是一名语文教师的职责。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不断的去追求、探索,我们当以专家们为榜样,加强学习,勇与实践,敢于创新,善于反思,做一个有心的读书人,做一个真正能与孩子分享成长快乐的好老师。窦桂梅老师这样说道:“一个教师在他自身的成长状态里可能他懂得了要学习,这就给他带来了好处和实惠。”“书籍是你的最好的,最美丽的容颜。”我们教师本身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工作,天天在跟书本打交道,如果我们离开了书籍,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吗?我想起了陆游在《观书有感》中写到的这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书籍就是我们老师的源头活水。吸纳百家,才能自成一家。不管如何的忙碌,我们都应该在浮躁的现实中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心境,并置身其中朝着理想的目标默默地努力,静静地成长。

我们应该阅读各方面的书籍,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还应该阅读专业方面的书籍来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更应该阅读学生这一本本无字的书,来让我们攀登上教学艺术的巓峰。我们要靠读书来学习知识、靠课堂来实践教学、靠反思来积累经验,在学习、实践和积累中不断的提升自己,一步步地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正如《师旷论学》中师旷说道:“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也就是说学习不分早晚,阅读也就更不分早晚。

让我们记住窦桂梅老师在《在阅读中经营生活》中写到的:“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以书为友,学会在阅读中经营生活,迟一天,多一天平庸的困扰;早一天,就多平添一分人生的精彩。”让我们走进阅读,走进生活吧!

总之,通过本次的观摩学习,专家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范在我的头脑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们时时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平等对话,以不同的方式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注重发掘引导学生的独特体验等等,都非常值得我学习,我将尽力吸取他们的精萃,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去,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培优讲座心得体会篇十三

最近,我在学校参加了一场名为“培优讲座”的活动。这是一项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的讲座。在这场讲座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学习方法和技巧的知识,深受启发。接下来,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二、整体感受。

整个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讲座的内容非常丰富和实用。演讲者不仅传授了学习的基本技巧,如如何记忆和理解知识,如何高效地完成作业,还介绍了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如主动阅读和积极思考。这些内容对我的学习方法产生了重要的启示,我相信它们会对我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讲座的组织和安排也非常到位,演讲者善于运用图表和案例,生动地讲解了复杂的概念和技巧,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学习方法与技巧。

在讲座中,我学到了许多实用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其中一个我觉得特别重要的是主动学习。演讲者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积极主动,并主动地寻找和解决问题。他们还提醒我,要时常进行思考和总结,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另一个对我影响深刻的是高效的复习方法。演讲者提到了一些关于记忆和理解的技巧,如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和复述来巩固知识。我相信这些方法能够帮我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提高复习效率。

四、兴趣与动力。

在讲座中,演讲者强调了培养兴趣和保持动力的重要性。他们讲述了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这些人通过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保持持续的学习和探索,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让我明白了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我决定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努力保持学习的动力。我相信只有这样,我才能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并实现自己的梦想。

五、总结与展望。

通过这次培优讲座,我对学习方法和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将努力贯彻演讲者传授的学习方法,并坚持保持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相信自己的努力,我相信学习成绩会有所提高。此外,我也希望能够参与更多的类似讲座和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这场培优讲座给我带来了很多收获。通过学习到的方法和技巧,我相信我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的需要,并取得更好的成绩。谢谢这次讲座,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类似的机会来参与学习和成长。

培优讲座心得体会篇十四

7月16日上午,在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讲座上,06级的学长陈勃讲了很多关于他大学生活的经历和整个创业的心路历程。

他说,电影中国合伙人里面有一句话,就是千万不要最好的朋友创业。合伙创业往往会让朋友因为利益不均而反目。创业初期,不管做什么事情,在没赚到什么钱或者没做大的之前,除了付出汗水就是不断努力,朋友之间基本不会出现什么内部矛盾。但是如果开始做大了,每个人都会开始有不同的想法,很容易产生矛盾。朋友之间一旦和利益扯上关系,就会变得复杂。

创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跟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创业更不容易。但是他本人并不建议我们这么早就开始想这些东西,创业的事情大可放到大三大四再去考虑。他认为在什么年龄段就该做什么事,不初恋怎么叫初中,不玩游戏怎么叫童年,不逃课怎么叫大学。如果你不早恋,不玩游戏,不逃课,那你的人生虽然是完美无误的人生,但是你也会因此失去很多。你无法了解早恋的美好,没法体会玩游戏的快感,更无法拥有逃课的勇气。

在他看来,大学就像个腌菜缸,进了大学,我们就像是那些个新鲜的萝卜白菜。无论你是谁,不管你来自何方,走进去再走出来就会截然不同了。其实好的大学只是配方比较独特而已,但是能不能成为好的腌萝卜腌泡菜,关键还是个人,不要让自己成为一颗烂白菜烂萝卜。最重要的就是要清楚地知道什么时间做什么事,不要把美好的大学时光荒废在宿舍里。找到自己的坚持的信仰或某一种精神,努力追求并不停的战斗,这样会在大学积累下不少人生财富。

大学,带给我们的仅仅是自由,而自由这个东西,掌控不好,会失去很多。大学的时候,或许有很多人会都这样,上数学课看英语,上英语课做数学。在被周围的人看到的时候也许还会笑笑,并未觉得有何不妥,反而隐约中有一丝的得意。但是,这样做其实从一开始就错了。在错的时间做对的事情跟对的时间做错的事情,其本质的一样的,永远都不可能有在对的时间做对事情的效果,甚至会产生相反的影响。

一件事情占了其他事情的时间,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同时也使得被占用的“其他事情”也没有了当初想要的效果。这个关系一旦延续,就会导致之后的几件事情都会因此受到大小不一的影响。而这到最后的影响就是几乎没有一件事情能做好。

然而,正确和不正确都是相对的,相对于不恰当的时间而言,就算是做了不违法、不损人、有道理的事情,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在大学期间,有不少学生都有做兼职,这样可以赚取生活费、学费,积累社会经验,加深对社会的了解,有谁敢说不对。但对于大学生来说,最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则是学习。学习是将来的就业之本。该读书时,忙着打工;该工作时,却为毕不了业发愁。或者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本领,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只能加入待业的行列了。

参加社团,投身实践,交友旅游,每一件都是正确的事情,但如果该上课的时间不去上课、该学习时不学习,而去做这类事情,就很难说是正确的了。如果忘记了这一点,不是本末倒置,就是因果颠倒,或者说贻误了最佳时机。

人的一生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使得原本就十分有限的生命显得更加短暂。有紧迫感,想多做点儿事情,这种想法是好的,但还应该有必要的舍弃。要明白有得必有失,不能双赢时只能选择放弃一样。两种事情都想做,就很有可能都做不好。

重要的是,明确不同阶段的中心任务。学习阶段,主要任务是学习,这是毋庸置疑的。打工也好、兼职也好、实践也好、实习也好,都只能在完成了学习任务的前提下进行,而不能把学习放在次要、甚至不要的地位。

如果真想多尝试、多收获,就要肯于吃苦,加倍努力。同时兼顾两件或者几件事情,就不得不比别人多付出。因为要想得到双倍的收获,必须付出多倍的努力。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个人每天都有24个小时,假如用8小时学习,8小时睡觉,8小时做其他事情,这样看来,做其他事情的时间还是挺多的。但是人们往往每次都会盗用睡觉的时间来做其他事情,不到半夜是不会睡觉的,天天透支第二天的时间,第二天又透支第三天的时间,若到周末也不能调整过来,那便进入了一个死循环。

所以,要保持一种“在吃饭的时候吃饭,睡觉的时候睡觉”的心态。读书的时间一心读书,读书才有效率,不虚度;娱乐的时间就不要考虑其他事情,尽情享受;休息的时间就只要静心休息,才会彻底放松,不烦躁。故此,任何事情都有其固定的时间,各居其位,井水不犯河水。若其中一项事情占用了其他事情的时间,内疚、烦躁、紧迫、不安、犹豫,种种负面情绪就会接踵而来。

人们如此不安如此焦虑,有一部分的原因是这个社会变化太快,节奏太快,诱惑太多,人人都怕落后。有的人在大二就开始感觉自己是一个失败者,开始过得多且过的生活;有的人在父母的安排下已经不知不觉按照父母的计划前进。于是,你开始害怕,害怕来不及做自己想做的,害怕来不及功成名就,害怕成为普通人,于是,别人考研,你跟着考研,别人考公务员,你也跟着考公务员,迷茫的路上人满为患。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内心信念总是可以轻易地被主流的或者旁人的价值观撼动得摇摇摆摆,然后去复制别人的经历,做了以后还自我膨胀得厉害。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有些人适合走自主创业道路,有些人却适合在办公室格子间里崭露头角。只要找到自己的追求,并努力付诸行动,就一定会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不用去走别人的路,不用把别人的人生套用在自己身上,只要清楚自己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情,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不后悔自己的决定就行了。

就跟收纳物品一样,若想把各项事情安排得条理分明,把过去的时间整理得明明白白,就要把各项事情归类整理到各个时间储物箱。每天按部就班地去做,就会形成一个好的规律。该玩乐的时候玩乐,该谈恋爱的时候谈恋爱,该认真的时候认真,该放松的时候放松。

大学四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了解自己,懂得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

培优讲座心得体会篇十五

第一段:介绍培优讲座的背景和目的(约200字)。

近年来,培优讲座在教育界备受关注,它是一种以特殊教育理念为基础的教育方式,旨在帮助学生发展个人潜能,提高自身能力,达到优秀的教育效果。本人最近参加了一场由某专家主讲的培优讲座,深受启发。该讲座以“开启智力潜能,激发创造力”为主题,通过分享实例和观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潜能,并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方法来揭示和培养这些潜能。

第二段:讲座内容的主要亮点(约300字)。

讲座首先强调了学生的“多元智能”,即每个人在不同领域都有自己的擅长和特长。通过个案分享,讲座说明了如何通过发现并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引导他们实现全面发展。例如,通过引导学生们参与绘画、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和体验,讲座提醒学生们多角度思考,发掘并展示自己的潜能。

其次,讲座着重介绍了“创造力”的重要性。专家强调,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变得至关重要。通过培优讲座,学生们学会了如何通过个人创新和创造来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他们通过思考和实践,真正体验到创造力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

第三段:对个人的启发和感悟(约300字)。

参加这次培优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在听讲座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领域有着潜能,而这些潜能却一直被我忽视了。虽然我曾对音乐和绘画有所兴趣,但由于一些原因,我迟迟没有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实践。但是,通过专家的分享,我意识到这些爱好并不适合被束之高阁。相反,我应该主动寻找机会,培养自己在这些领域的才能,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另外,我也被讲座中介绍的创造力所深深吸引。在过去的学习中,我更注重记忆和灌输式的学习,而更少关注思考和创新。但是,讲座告诉我,创造力正是培养综合素质、解决问题和面对变化的关键。通过学习如何提高创造力,我能够更好地面对各种考验和挑战,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

第四段:讲座启示的实践价值(约200字)。

培优讲座给予我们很多实践的启示。首先,我们要积极主动地探索自己的多元智能。每个人在不同领域都有潜在的才能和特长,我们应该尝试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学科,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并不断提升。

其次,我们要培养创造力。创造力是未来发展的动力,我们应该勇于思考、勇于创造,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意来解决问题。

最后,我们要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培优讲座教导我们要保持好奇心,勇于尝试,追求卓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学习中真正取得进步,并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五段:总结培优讲座的意义和价值(约200字)。

培优讲座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自己和提升自己的大门。通过培养我们的多元智能和创造力,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并实现个人的发展和成功。因此,我们要积极参与和学习培优讲座,将其理念和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不断探索和实践自己的潜能。相信未来,我们将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塑造出更加出色的自己。

培优讲座心得体会篇十六

近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场培优讲座,讲座的主题是如何培养优秀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作为一名学习上比较追求进步的学生,我对此非常感兴趣,期待着通过这次讲座,可以获取到一些实用的学习技巧和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强调重要性。

在讲座中,讲师首先强调了培养优秀学习习惯与方法的重要性。他指出,学习习惯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够高效学习,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听到这些,我深感自己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的不足,因此更加注重了解和学习有效的学习方法,希望能够在日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三段:探索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讲座中,讲师详细解释了几种常见的学习方法: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反思学习。他介绍到,主动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合作学习强调团队合作,通过互相交流学习和协作解决问题。反思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估和反思,及时调整学习策略。通过对这些学习方法的了解,我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中常常过于依赖老师或书本的指导,缺乏主动思考和独立学习的能力。因此,我决定要尽量培养自己的主动学习习惯,积极主动地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第四段:个人体会。

通过听讲座,我深刻领悟到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在于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和学习计划的制定。在讲座中,讲师强调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他建议我们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每天规划好学习时间和任务,合理安排各科目的学习进度。我对这个建议深有感触,因为以前我总是拖延学习,没有固定的学习计划,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自从听了这次讲座后,我开始每天制定学习计划,并按计划进行学习,发现自己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了。

第五段:总结回顾。

通过参加这次培优讲座,我对培养优秀学习习惯和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我意识到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我将会更加注重主动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同时,我还会继续加强时间管理,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以提高学习效率。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地努力,培优讲座给我带来的启示将会对我未来的学习生涯产生重大影响。

培优讲座心得体会篇十七

今年春天,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在中组部培训中心为广大学员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题为《走进音乐的世界》的讲座,而我有幸作为学员兼音乐爱好者聆听了周教授的讲座。在近三个小时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周教授的讲座妙语连珠、形式生动、内涵丰富,从音乐欣赏聊到艺术的功用,进而谈及人的感性能力的开发。他精彩的讲座博得了满堂喝彩。这里,我仅对他讲座中的一些观点和内容提供了一种哲学理解的维度。

周教授以俞伯牙和钟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开始了他的话题。对于这段千古以来传为佳话的知音难觅的故事,周教授给出了他独特的理解:俞伯牙痛失知音后知音难觅进而摔琴的行为是不可理喻的。“高山流水”的故事传达出这样一种审美误区:懂音乐者应当能听出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具象之物,如高山、流水。千百年来,“高山流水”给听者造成了主观上的审美压力,人们对于那些没有唱词的纯粹音乐怀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似乎只有懂得了音乐表现出来的内容才算听懂了音乐。周教授不禁发出了“音乐何须懂”的感慨。

其实,道理很简单。音乐不是造型性艺术,所以不能直接传达视觉形象;乐谱不具备语义性,因而也不能直接传达思想概念。相比绘画、雕塑等,音乐是艺术形式中离现实的感性直观形式最远的。而正是音乐这种超脱于具象之上的纯粹性,所以黑格尔将音乐视为艺术的最高形式。所以,艺术不在于表现物与实在的相符,如中国画的泼墨写意之风格追求的恰恰是游离于具体情景之上的那种特定的艺术语言所展现的美感。因而伽达默尔说:“艺术的使命不再是自然理想的表现,而是人在自然界中的自我发现。”

如果说艺术不必追求对现实的真实写照,那么是否意味着艺术只是天才的无意识创造,艺术作品只需要具有一种形式美,只是一种康德所谓的“趣味”,从而彻底地与道德、意义无关呢?这种审美区分的观点抽掉了艺术作品里的非审美要素,如目的,作用,内容和意义等,即一部作品向我们展现的一切理解条件,剩下的只是纯粹审美条件,在这个意义上艺术成了“博物馆式的艺术”。如果说这种对艺术的理解是一种偏见,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艺术作品呢?这就涉及到了艺术作品的本体论意义。

接着,周教授为我们讲述了音乐史上的一则故事,这则故事有助于我们理解上述问题。芬兰籍古典音乐家西贝柳斯在创作出《芬兰颂》的时候,芬兰还处在沙皇俄国的统治之下。《芬兰颂》上演后就遭到了沙皇的文化检查官的审查,他们听出了这首曲子曲子所蕴涵的反抗精神,于是这部杰作就被禁演了。

其实,全曲仅有7分钟,没有一句唱词,凭什么就认为这是一首具有特定内涵的作品呢?于是,周教授把这段纯音乐播放给我们听。结果,我们学员的感受与沙皇俄国的文化审查官惊人的一致:我们从乐曲的各个部分分别听出了苦难、抗争、觉醒、胜利等思想内容。站在文化审查官的立场,似乎我们是理解正确了。但问题是,原作者西贝柳斯从来就没有说过这首曲子要表达什么内容!那么,我们理解正确与否的标准又在哪里?正是基于此,周教授评价道:“理解音乐何须要正确?在音乐的审美活动中,体验重于理解,理解得对不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音乐当中获得丰富的感受。”

的确,理解艺术与体悟宗教的直观方式无法用科学与常识的逻辑作出正确与否的判断。在此意义上,我们的确可以说,有多少观众就有多少哈姆雷特。但是,我们试想,如果我们是那个时代的芬兰人民,身处在外国屈辱的统治下,聆听这首《芬兰颂》的时候,相似的处境与经历必然会引起我们相似的艺术体验,而这正是人的共同感的体现。

艺术的欣赏者面对艺术作品的忘我的陶醉,他们把自己的全部生活体验以一种非概念式的朦胧形式与艺术作品相结合,他们在《芬兰颂》中窥见了影影绰绰的自己,发现了这个苦难而真实的现实,听到了振奋人心的激励,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使得艺术改变了他们自己。不知是为什么,真正艺术的美总是能引导伦理的善,这正是艺术的力量所在。张世英先生也认为,审美意识是优先于道德意识的,善是美的必然结论。正如伟大的古希腊悲剧,它那悲壮的行而上的酒神精神仿似女巫的咒语把观者的心蛊惑,观者进入悲剧的情境其实是观者重新置身于意义的连续性中,观者在悲剧中更深刻地认识了自己。这是悲剧美的伦理功用。

所以,在艺术的体验中存在着一种意义丰满的过程,一部可以称之为艺术的作品一旦诞生,也就进入到了历史的解释学循环中。我们在不同的时代背景、文化传统中对同一部艺术作品有着我们独特的解释,这些带有着深深的时代和文化烙印的解释不是这部艺术作品之外的单独存在,而是参与到这部艺术作品的意义构成中来了,使得这部艺术作品越来越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历史上《芬兰颂》曾对芬兰民族解放运动起过推动作用,如今的《芬兰颂》被誉为芬兰的“第二国歌”,远远超出了西贝柳斯创造这部作品的那几页乐谱所承载的重量。

最后,让我们听从周教授的呼唤——走进古典音乐的世界,为我们的灵魂寻找到一处纯洁而优美的避难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