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对多种经验和感悟的汇总,是我们思考和成长的见证。要写好一篇心得体会,首先要保持思维的活跃和灵感的敏感性。可以通过多思考、多观察和多交流来积累经验和感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与他人的互动、观察和自我思考来展开论述,让心得体会具有实际性和可参考性。同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和表达的清晰,避免过于主观或模糊的描述。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对于心得体会的分享,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思想顿悟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一
顿悟是指人在某个瞬间,突然开悟、觉醒的一种境界。在这个时刻,你会有一种瞬间豁然开朗的感觉,彷佛一切疑团都消失了。以下是我对顿悟的体会和心得。
第一段:什么是顿悟?
顿悟是一种瞬间抽象化的体验,你会忽然意识到一件事情的本质,从而解决了原本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是一种不用思考、不用分析的得到启示。像平常时候知道一个方法可以实现目标,但是具体实现过程可能要花费时间、费力量。而顿悟是一种直接领悟的感觉,你能够直接明白事物的真相和意义。
第二段:何时会产生顿悟?
顿悟并不是简单的智慧和学识积累的结果,也不是有意识、重复的思考而来的。而且,顿悟并不是一天到晚都会发生的。它需要一个不受控制的契机,达到一个特定的状态。这个状态可能是在平静或者忙碌,疲惫或者精力充沛的状态下,突然感觉到一种冲动,你会发现从这个时候开始,你就开始进入了顿悟的状态。
第三段:顿悟对人生的影响。
说白了,人类存在的唯一意义就是追求幸福吧,而顿悟则是一种最纯粹的幸福,能够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知到事物的真相,认清自身的欲望和目标。得到顿悟的人会变得更加有信心、更加坚定,因为他们知道如何去实现目标,以及这个目标的真正意义。我相信,有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在顿悟的时刻完成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
第四段:顿悟的局限。
顿悟是人们追求的一种境界,但是不能过度追求,也不能全凭顿悟去完成所有的事情,因为顿悟不是每个人都能果断领悟到的。比如说,当一个人有了顿悟的经验后,也许会迎来难以置信的成功。但是,当他/她遇到新的问题时,那些仅由顿悟来解决的思路已经无效了。所以说,顿悟性价比很高,但也不是万能的。
第五段:如何寻找顿悟?
最好的方法不是让你有意识地寻找、追求顿悟;而是在你完成日常事物时尽可能保持心境的平静,增加自己领悟的可能。另外,保持灵活的思维,多关注真实感受,这对顿悟的产生也起着很大的帮助。总之,顿悟是不固定的,它并不能按照我们的要求和计划来实现,但愿我们在今天能够拥有一种顿悟的感觉吧。
结论。
顿悟是一个很奇妙的境界。它不能被追求,我们只有在平常生活中积攒一定的经验和做法,才能够让自己迎来顿悟。虽然顿悟不是万能的,但是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工作、对话和内在的声音。希望大家都能够拥有一种顿悟的感觉,用它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思想顿悟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二
在人类的成长道路上,每个人都免不了会有一些通病,比如自私、懒惰、浮躁等。这些无形的壮病,深深的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价值观念,我们常常苦苦挣扎、无处发泄。似乎唯一的解脱之路就是寻找一种真正的领悟,获得与生活对话的本领,来改变自己和他人。在此,我要谈一下自己的顿悟体会,希望可以跟更多的人分享。
第二段:顿悟之路。
顿悟,是一种忽然开窍、破茧成蝶的感觉,也是一种难以言表的境界。在寻找顿悟的路上,我们必须保持心灵的敏感,意识到自己的心态,才能够发掘出真正需要改变的地方。顿悟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需要不断的反思、总结。如果你已经意识到了自己需要的方向,那么就勇敢的向这个方向走去,坚定自己的信念,你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越来越坦然、自信,并且越来越接近自己与世界对话的境界。但是,顿悟并不是靠意志力完成的,需要时刻有警觉、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三段:顿悟于生活。
顿悟出了生活的真谛,也就是在最朴素的地方,获得最深刻的体验。生活中的每个瞬间,都可以给我们以启示和照亮,也许是工作中的团队协作、也许是生活中的亲情牵挂,都能够潜移默化地给我们带来启示。但是,有时候我们却压抑着自己的情感,看不到生活中的美好。顿悟的人,总是在珍惜当下、感恩生命中的每个瞬间,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从中体悟到生活的真谛。
第四段:顿悟对人生观的影响。
当我们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人生,就会发现原来很多追求都是虚无的,我们所追求的不过是些虚名利祖师,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其实只有那么一点点。顿悟能够让人变得更加宽容、理性,拥有一种看透世间的智慧。这样的人能够看清事情的本质,并且能够做到及时的放弃,开始一段新的生活。顿悟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思维和情感,这种改变也延伸到我们与他人的相处关系,让我们更富有同情心、理解力、耐心、信任感和支持力。
第五段:总结。
顿悟是一种开窍的体验,需要我们积极的寻找、反思、总结。它不是思辨的产物,而是一种真正的体验,需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去迎接生命中的每一个挑战。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宝贵的体验,我们需要从中挖掘出真正珍贵的东西。当我们明白了自己心灵的需求、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我们就能够获得真正的解脱,迎接全新的人生。
思想顿悟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三
作为一个人类,我们在追求自我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地寻找着突破口,寻找着那些能够推动我们前进的心灵驿站。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人幸运地经历了“思想顿悟”,这种瞬间的启示能够让我们看到人生中从未曾看到的道路。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的思想顿悟心得体会,希望这些见解可以启发您,让您也有所收获。
我的思想顿悟发生在一次旅行中。那时,我正在与我的朋友探访异国他乡。我们正在参观一座美丽的历史古城。我正在陶醉于这座城市的美丽中,却突然意识到许多人都可能来到这里但只有我能够看到这个城市真正的美丽。我开始思考这种感觉与其他人的不同是由于什么造成的。很快,我意识到我的独特体验是由于我采用了不同的思考方式。那时我意识到,只有真正抛开自己,不被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方式所限制,我们才能发掘世界的真正之美。
思想顿悟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瞬间。很多人可能需要一生中数次的顿悟,才可能从中受益。思想顿悟的意义不在于能够让我们获得一些新的认知,而是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新的思考方式。这些新的思考方式可以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观感,以及我们对世界的行动方式。这种新的体验和思考方式将我们从常规思维中解放出来,引发我们注意到我们在人生之路上的闪光点。
思想顿悟的来源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深刻的思考。当我们不断地进行思想探索时,我们会逐渐了解并发现自己的盲区和偏见。我们也会更好地了解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当我们发现这些盲点并逐渐克服它时,我们就会获得新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
思想顿悟并不是预先安排的,它们往往是在我们最需要它们出现时发生的。这些机会可能会在某个我们从来没有想到的时刻出现,而我们必须从中汲取经验。因此,我们必须拓展我们的思考方式来增加我们获取思想顿悟的机会。这些拓展方式包括像旅行、交流、阅读等活动,它们能够破除我们是院士的思考方式并帮助我们获得新认知。
第五段:结论。
思想顿悟是人生中的一次难忘时刻。它的价值不在于获取一些新的知识,而在于扩展我们的思考方式和解放我们的思维固化。我们必须努力拓展我们的思考方式,以获得更多思想顿悟的机会。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启发您,并帮助您获得一些新的思考方式,以更好地理解世界。
思想顿悟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四
思想顿悟,是哲学上的一个术语。顿悟意味着某种领悟的瞬间,一种瞬间的启蒙和领悟,是对自我的觉醒。这种顿悟,不仅升华了儒家道德和佛家智慧,也是一切艺术的基础。思想上的顿悟常常发生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就如同一个闪电般,瞬间让我们豁然开朗,看到更多的可能,放眼更宽广的世界。
思想上的顿悟,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它是经过长期思考积累的结果。合适的环境下启发自己思想,也是思想顿悟的来源。在有序的环境下,做到时时警醒,关注到身边的点点滴滴,细心的观察自身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并从中领悟和吸取有益的思想。充分开发自己的创造力,不断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精炼思想内核,让自己的思想从周遭环境中领悟到更深刻的东西。
思想顿悟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过程。在平常的情况下,我们往往是处于似乎已知的领域中进行思考,但是在思想上领悟到更深刻的东西需要我们超越这个似乎已知的领域。于是,在思考过程中,突然有一天自己的思路突然从平凡的链式思维跳到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模式,这个瞬间就是思想顿悟的发生。这个时候,自己的思维完成了一次非常重要的转变。
思想上的顿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内部的核心,使我们的思想从平庸中走向高远。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重要抉择,好比是人生的十字路口。此时,思想上的顿悟可以为我们提供清晰而具有指引性的建议。这对于我们的生活道路寻求蓝图,更是无价之宝。
第五段:结论。
思想上的顿悟,是人类思维的进化之路,在智慧上追求创新,让人的智慧得到呈现。思想上的顿悟并不只是一种觉醒,更是一种觉醒后的持续,一部分社会变革就是来自于思想上的顿悟。任何时候,我们都不断地在思考、沉淀、领悟、突破,提高自己的维度,让自己的思维模式更加优秀,为更好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思想顿悟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五
《六祖坛经》用了两种般若系统的经典,一是《金刚般若经》,二是《文殊说般若经》。经中引用并提到《金刚经》的句子和内容的,有如下几处:。
1·〈行由品〉:“惠能一闻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
2·同品又说:“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3·同品又有:“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以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
4·〈般若品〉全品都谈摩诃般若波罗蜜的意义,同时强调“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又说:“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而称此法门为“般若三昧”。
5·〈定慧品〉引《文殊说般若经》所提倡的“一行三昧”来说明《净名经》(即《维摩经》的'“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这两句话。
现在我们要讨论它所引的般若系统经典的思想及其目的。首先我们必须注意《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对于《六祖坛经》思想的重要性,和惠能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禅宗史上最伟大的禅师的原因。这句话虽然是《金刚般若经》的精义所在,但不一定最重要的经句。《金刚经》的通常论法是:“无法相,亦无非无法相”,“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非法非非法”。这是排除执著,不执空也不执有;执有固然是有,执空还是落于句话而言,虽然叫它“无住”,但还是要有“心”。这个心在现象上是智慧心,无住是不住于烦恼心,虽不住于烦恼心,但仍然有智慧心。因为求见清净的佛性需要智慧,面对众生的救济也需要智慧,所以是“有”而不是“空”。若将这句话连著《金刚经》的前文来看,是说生了清净心的菩萨,庄严了佛的国土,等于没有庄严佛的国土,那才叫庄严了佛的国土;也就是行一切善等于没有行一切善,那才叫行一切善。的确,这种清净心就是无执著的智慧心,六祖惠能听了这句经文就开悟,也就是跟智慧心相应。不过《金刚经》没有说到开悟之后悟的是佛性,开悟本身就是目的,这跟六祖所体会的有所出入。
至于《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将这两句的前后经文连起来看,是说不要把如来的身相当成真实的如来,因为如来不可以用他的向相来衡量和范围,也可以说如来是遍于一切相而不等于任何一相,不能认定任何一相就是佛;对所有一切相都不执著才能真正见到如来。所以其下还有两句经文:“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可是从《六祖坛经》的观点来看,“相”是虚妄的,而心性是实在的,所以《六祖坛经》说:“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本不生灭”,这种不生又不灭的本心和本性,在《金刚经》中是看不到的,也就是说,相无性有,这与《楞伽经》的思想有些相同。
在《六祖坛经》中没有举出《文殊说般若经》的名字,但其所举“一行三昧”是出于《文殊说般若经》,而且在第四祖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早已引用过此经的“一行三昧”之修行方法,目的是在以该经的“念佛心是佛”说明《楞伽经》的“诸佛心第一”。《文殊说般若经》提到,在没有进入一行三昧之前,“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击心一佛,专称名字”。进入一行三昧之后,便是“法界一相,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可见《六祖坛经》引用一行三昧的目的,不在于般若的思想,而是在于修行的目的;著重的是一行三昧的本身,不是进入三昧的方法。所以《六祖坛经》说:“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文殊说般若经》中并未作如是说,即是《维摩经》的境界,也可以说,法界一相,无碍无相;因为无碍,所以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都在三昧之中。这到后来的《无门关》便说出:“那伽(以龙喻佛)常在定,无有不定时”的思想,实际上也是智慧的功用。
至于“般若三昧”之名,未见于任何其他经典,而《六祖坛经》说修行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就能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所谓般若行,是指离一切境而无生灭,能够“来去自由,心体无滞”,它就是“无住无往亦无来”的大智慧,以此智慧观照切法而能够“无念无忆无著”,这就是见性成佛的般若三昧。
在《六祖坛经》中也特别强调摩诃般若波罗蜜,并且要大众以清净心来念这句话,能得智慧;念时不仅是用口念,而且要心口相应,可见这是修行的方法,他把“摩诃”解释为广大的心量,如虚空无有边,没有一法可得,因为自性真空。可是《六祖坛经》又提醒我们,不要认为是空就以空心静坐而成无记空;也就是说,既对一切法不可执著,也不可让心中成为一片空洞。这还是从修行的方法来肯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观点,同时也否定了一般所说的“沈空滞寂”就是悟境的观念。禅宗的悟是指在活活泼泼的生活中,不受任何境界所动摇的心。
如来藏在不同的经论中有许多不同的名字,但指的是同一个观点,例如:佛性、自性、法本性、本性、如来藏、法藏、真如、清净心等都是。《六祖坛经》中提到六祖惠能曾为无尽藏比丘尼解释《大涅槃经》的妙义,此外他也在广州法性寺见到印宗法师讲《大涅槃经》。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思想即出于《大涅槃经》,可见六祖惠能当时所处的环境,佛性思想的信仰非常普遍。
《六祖坛经》中有几处也引用《维摩经》,兹列举如下:。
1·〈般若品〉云:“《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性。”
2·〈疑问品〉云“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出于《维摩经·化国品》。
3·〈定慧品〉云:“如《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出于《维摩经·菩萨品》。
4·〈定慧品〉云:“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这是出于《维摩经·弟子品》。
5·〈定慧品〉云:“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出于《维摩经·佛国品》。
6·〈行由品〉云:“佛法是不二之法”,是出于《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
从以上对《维摩经》经文的引证之多,可见其对于《六祖坛经》的影响之大。《维摩经》的思想被《六祖坛经》所用的,第一是顿悟的观念,第二是净心直心的观念,第三是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就是修行的观念,第四是动静一体的观念,第五是不二的观念。
1·所谓顿悟的思想,应该是从“教相判释”的思想而来的。从印度到中国唐朝的佛教史上,对佛经性质和层次的分类有许多家教相的判释。大致上认定佛对上根人用直接法的顿教,对中下根人则用迂回次第而说的渐教。六祖惠能既然能在听了《金刚经》的经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立时开悟,当然就是《净名经》所说“即时豁然,还得本性”,那也就是顿悟。所以《六祖坛经》中有五处以上用到“顿教”来形容他的法门,又提到“顿见真如本性是顿悟菩提”,这都是从《维摩经》的观点而来。
2·《六祖坛经》以直心和净心来解释智慧,以智慧做为佛性和清净心的作用,把不动的自性称为“定”。因此他说“定”和“慧”相当于灯和光的关系,没有光不叫灯一定有光,它是不二之法。“直心”的心就是清净的心,有了清净的心一定是通过智慧而见到了佛性,是体用不二;如果行直心,必定是净心,那一定能见佛性,所以他劝人不要执著心外的一切法,如此则离烦恼而证菩提。
3·日常生活就是修行,这与中国南方的山林佛教有关,必须劳作以维持生活,同时也与提倡佛教的普遍化有关。此外,六祖惠能自己的开悟是在听到《金刚经》的经句便“言下大悟”。他原先是到猎人的队伍去做帮手。所以他不以为必须经过打坐修行才能明心见性,只要当下能够于一切法不执著,便与佛同。因此他要引《维摩经》所说的“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所诃责”的例子为他的知己;禅宗也因《六祖坛经》做如此的提倡而开出与印度佛教不相同的局面。
动静一体的观念。一般人的看法,动和静是两种不同的现象,动的时候不是静,静的时候无法动。可是从《六祖坛经》所见,在一切境界里,身体可以跟著动,而智慧心也有所反应,但是称为“真如”的心体是不动的。然而不要以为叫做智慧的作用真会动,它只是随境反映的作用,不是对境起执的作用。反映是外境本身的现象,起执就是内在烦恼的作用;既然只是反映,它没有真正的动。如镜中的像,水面的影,与镜和水本身无关。但它不是没有作用,而是有大作用,这就是把法用之于世间而不逃避世间。禅宗能够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能够长久普遍地受到欢迎,就是由于它能像佛经里所说,莲花出于污泥而不为污泥所染,处于动态的环境还能保持不动的宁静心。
5·《维摩经》的不二思想。在该经中有二十七位菩萨提出二十七种不同的观点来说明对于“不二”的看法,都是用两个相对的观念和事物来说明既非一亦非二的道理。世间的一切学问,不论是由哲学、宗教和科学等任何立场来看世间的现象和观念,都不出相对的或二分法的观点。即使是讲一元论也是二分法,因为讲二是对立的,讲一也是等于二,因为单独的一不能成立也不可能出现,只有从多才能见到一,或者从一切的现象而看全部的本体。如果要讲一,一定是二或是多,所以不客站在那个立场,总有它的矛盾不通之处,因此《维摩经》提出不二的观点。不二不等于一,也不等于二,那是真不二。也可以说,二是一的两面,一是二的全体;有一一定是与二同在,有二一定不离一,此即《六祖坛经》所说定慧不二、动静不二、善恶不二、众生与佛不二、世间与出世间不二等等。因此,《六祖坛经》最后的〈付嘱品〉说:“动用三十六对”;所谓动用,是从清净的自性而取智慧的功用,六祖理出三十六对相对的观念和事相,要大家能够出离两边通达地运用,实际上也就是不二法门的衍伸。
在《六祖坛经》中所见的如来藏系统的经典,除以上所举的《大涅般经》和《维摩经》之外,尚有《菩萨戒经》、《法华经》、《华严经》、《观无量寿佛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等。
1·〈般若品〉无相颂首句云:“说通及心通”,是出于《楞伽经》的〈一切佛语心品〉。
2·〈般若品〉及〈坐禅品〉两处引用:“《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这是指《梵网菩萨戒经》。
3·〈般若品〉又说:“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这是出于《法华经》的〈药草喻品〉。
4·〈机缘品〉云:“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这是用《六祖坛经》的心法解释《法华经》义。
5·〈忏悔品〉引用《华严经》的〈净行品〉三归依的偈而云:“经云,分明言自归依佛,不方归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
6·〈疑问品〉:“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此处引的是《观无量寿佛经》及《阿弥陀经》。
7·〈忏悔品〉引用菩萨的四私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出于《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现在将以上所引资料,说明其意义如下:。
1·《六祖坛经》所说:“说通和心通”,通常称为“宗通、说通”,是指教理和证悟。如果没有实际证悟的经验,不会真正懂得佛陀所说甚深的教理;如果对经典真正认识了解的话,也必定是有了实际证悟经验的人。所以,在惠能以一个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人,能够听懂《金刚经》,而且又能为人解说《涅槃经》,然后又把他自己对于佛法的所知所见说了出来,完成一部《六祖坛经》,这就是实证的悟境和教理的认识彼此呼应。有一样通达,必能两样一起通达。所以自古以来,在佛教里有两句话,“从禅出教”和“藉教悟宗”。惠能讲出《六祖坛经》是从禅出教,他闻《金刚经》而开悟是藉教悟宗。禅也好,宗也好,都同样是指佛性和自心的一体之两面,此即如来藏思想的表现。
2·《梵网菩萨戒经》的思想架构是属于《华严经》的系统,所以它跟《华严经》一样,主张以清净心为本。清净心实际上就是众生的本有佛性,所以《维摩经》叫它为“本心”。所谓开悟就是悟此清净的本心和众生的本性,也是非常坚固而富有感化力的佛性,在众生称为如来藏;它里边藏著的是本来的佛,也就是自心之中藏著本有的佛性。如果能够一念之间顿息一切的执著攀缘妄想,便叫做“顿见真如本性”,发觉众生与佛无二无别。清净心的色彩贯穿著《六祖坛经》的思想,也可以说,《六祖坛经》的所谓最尊最上最第一的法门,便是叫人明自心自性的法门。
3·《法华经》原来的比喻,是指佛法平等,但众生根器有大小,所得的利益也有多少。《六祖坛经》则把雨水比成佛性,雨水能够普及一切草木,有情和无情众生都能得到利益,那表示佛性遍于一切众生,乃至于无情,也都有佛性。虽然如此,《六祖坛经》也看到有些脆弱的草木若遇到大雨,不但不得利益,还会受到损害,因此又把《六祖坛经》所说的法门比喻为大雨,根性小的人听到之后,反而会产生障碍。因此它强调,众生的自性虽与佛无二,但若是小根小智的人,并不会生信心。
4·本来《法华经》所说佛的知见,就是成佛的意思;佛所知佛所见,是圆满无缺的智慧的功能,不是众生的知识和烦恼的执著,因此把佛的知见解说为禅法的内容。不过《法华经》并没有说开佛知见就等于《六祖坛经》所讲的见性和开悟;两者是否相同,尚有斟酌余地,在《六祖坛经》的立场则认为相同。
5·因为《华严经》主张净心缘起,所以受到《六祖坛经》的重视,本来《华严经·净行品》所讲的自归依是指归依三宝的那个人自己归依三宝了,因此下边还有一句,“当愿众生”也能像自己一样,从三宝得到利益,并未肯定地说是归依自己的自心三宝。可是《六祖坛经》却把自己归依三宝解释为归依自己的自心三宝。如果从《华严经》的基本思想来讲,可以像《六祖坛经》如此解释;不过《六祖坛经》是用《梵网菩萨戒经》所说“本元自性清净”的观点来解释《华严经》所说的三归依偈。
6·《六祖坛经》出现的时候,弥陀净土的思想和信仰在中国已非常盛行,像《六祖坛经》这样主张开发自心和自性世界的佛教信仰,必然和求生西方净土的阿弥陀佛信仰有观念上和方法上的冲突。弥陀净土重视以佛力往生佛国,而禅宗重视自净其心,言下顿悟,不立文字,不向心外求法,也不见心外有佛,故吸与弥陀净土信仰辩论的必要。可是它也不能否定弥陀法门的价值,所以《六祖坛经》根据《观无量寿经》所说的:“阿弥陀佛去引不远,汝当击念谛视彼国,净业成者”,著重在“净业者”这一点上。所以《六祖坛经》说,如果能自净其心,“即除十恶等障,念念见性”,则弥陀佛土“去此不远”,其实就是后来有人解释为“自性弥陀,唯心净土”的思想,而把《观无量寿经》主张的要修三种福业的观念省略了。从这一段看,阿弥陀净土的思想,虽也属于如来藏的系统,比如称阿弥陀佛的因地为法藏比丘,意即一切法的库藏,含有如来藏的意思在内:但是《六祖坛经》不能接受怀著不善之心也能念佛往生的观念。也就是说,必须先要做到自净其心,才能往生佛国净土。
7·《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的四弘誓愿,是菩萨戒的基础,又叫做一切菩萨成佛的通愿。发大乘心,求成佛道,就是菩萨初发心。若要求受菩萨戒,先要忏悔、发愿,然后接受三皈,《六祖坛经》就是以此架构来劝人实践它的法门。不过,《六祖坛经》在四弘誓愿之上多加了“自心”和“自性”的观念,因为自心是无量广大的智慧心,自性是清净不动无障碍的佛性,所以发愿度无量众生不是心外真有众生可度,断一切烦恼不是心外真有烦恼可断,修学一切法门不是心外真有法门可学,成无上佛道不是心外真有佛道可成。如果不是这样,便成了心外有众生、有烦恼、有法、有佛,那是二法,不是不二法;那是执著攀缘,不是解脱自在。但也因此造成许多人的误解:自己尚在烦恼中而说没有烦恼,也不需要断烦恼;不懂佛法而认为没有佛法可学;无能帮助众生而认为心外没有众生需要度;不知佛道是什么就认为不需要成佛。这就变成了邪见,亦即《六祖坛经》所说的“邪迷”、“诳妄”、“不善”、“嫉妒”、“恶毒”等的心理现象。
《六祖坛经》的法门又叫做无念法门,《六祖坛经》的修行叫无念行,连带著无念的观念,还有许多名词。在〈般若品〉有“无住无往亦无来”、“无念无忆无著”、“无相”;在〈定慧品〉有“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在〈忏悔品〉有“无相忏悔”、“无相三归依戒”。
“无念”一词最早见于《大乘起信论》,但《六祖坛经》是不是受了起信论的影响,不得而知;在《金刚经》有这种暗示,那就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六祖坛经》不用无心而用无念,可能是怕把染著心和清净心混淆。《六祖坛经》中所讲的自心一定是清净心,无念是指前念、今念、后念,念念不被愚迷、骄狂、嫉妒等心念所染;而且念念之中,前念、今念、后念不被前境所缚,所以“心不染著是为无念”
“无住无往无来”是用之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的,它说明了用大智慧来超越一切烦恼的事实,所以《六祖坛经》说“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它不是本来没有而现在有,也不是现在一直停在这儿,从来没有离开过;不能说它是有或是没有,不能用任何话来形容它。同样地,如果运用大智慧,便能使我们的心,不停留在任何一个念头上,也不被任何念头所吸引。“无住”是指现在,“无往”是指过去,“无来”是指未来。也就是在每一个念头上面都没有我,实际上就是无我的意思。“无忆无著”,所谓“忆”和“著”是指对过去现在未来的偏差和事物有取有舍,那就是烦恼。因此《六祖坛经》说:“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会,即是见性成佛道。”
“无相”这个名词也是从《金刚经》的经句而来。前面已举过《六祖坛经》所用的《金刚经》的一句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且《金刚经》又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其实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这三种是指众生的自我中心和他的生活环境,寿者相是众生在时间上活动的现象,四种相也就是众生在时空中的关系和现象,这些叫做一切相。唯有离开一切相,才能发现无上的真如心。因此《六祖坛经》要求我们以无念得到智慧,以无相亲证佛性。所谓无相是指离开内外相对的相以及体用相对的相。
佛教徒的生活实践通常是用戒定慧三无漏学作依准。依戒摄身,依定摄心,依慧指导各方面乞讨的行为,这是佛法不变的原则。在受戒之前需要发愿、忏悔,发愿是愿意接受佛法修行佛道,如《坛经·忏悔品》所举的四弘誓愿;忏悔是对于三世的罪障以至诚垦切心来忏悔。凡夫在受戒之后,对于戒律的持守,尚有违反的可能,所以还要忏悔。一次一次地违犯,再不断地忏悔,就能持得愈来愈清净,犯过失的可能愈来愈少。《六祖坛经》也鼓励这一点,所以设有〈忏悔品〉,里边包括忏悔发愿和受三归依戒。然其与一般经典所不同的,是强调“无相”的观念。无相的意思是心外无法,一切法皆是从自己的心中所显现,归依三宝也即是归依自心,以“自心”归依“觉”、以“自心”归依“正”、以“自心”归依“净”,便是归依了三宝。
一般的说法是以坐禅来达到定和慧的目的,而《六祖坛经》于此也有不同的观点。
通常认为坐禅的方法不出于禅观,也就是用各种不同的观想法,例如数息观和不净观,或五停心观等,来达到身心统一及超越身心之外的目的,可是《六祖坛经》对此有所批评,它主张既不要著心,也不要著净,也不是不动。如果著心,那是妄想;如果著净,那是妄念;如果是不动,只有自性才能办得到,所以它说:“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这对于传统的次第禅观而言,是不相同的,传统的次第禅观,是要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用心去放在一定的方法上,然后使得散乱心逐渐减少,以至消失而入定境。可是《六祖坛经》所说的坐禅不在于打坐,乃在使得自己的心当下不起杂念而能见到不动的自性,叫坐禅。能够达到这样的程度,内心自然不乱,所以也叫定,并且说这是真正的禅、真正的定。从外面看叫做禅,从内看叫做定;实际上,坐禅、禅定,是指同一桩事。
思想顿悟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六
我们知道,中国的禅宗传自印度的菩提达摩,他于西元五二七年到达中国,成为中国禅宗的第一代祖师。他的思想源头是根据四卷本的《楞伽经》;北宗神秀的弟子净觉所集的《楞伽师资记》,就是介绍从印度禅传承到中国禅的系统,也可以讲这是北宗禅,是以《楞伽经》的思想为主流。可是南宗的六祖惠能,虽也接受《楞伽经》思想的体系,但他却以《金刚般若经》做为他的禅法的依据。因为,从《六祖坛经》原内容固然可以看到浓厚的如来藏思想的成份,那是受了《枷伽经》系统的影响;同时又发现他特别强调般若和智慧功能,所以又是属于般若思想的传承者。照道理,般若的思想是属于“空”的,也可说是属于中观哲学的范畴;而《楞伽经》的思想既强调唯识,更强调如来藏,实际是以发挥如来藏思想为其重心,这是印度大乘佛教的另一个系统。至于《六祖坛经》怎么可能把如来藏和中观的两系合而为一,这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其实《六祖坛经》是以般若为方法,以如来藏为目标,用般若的空观来破除烦恼的执著,以期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所谓“明心”就是无烦恼的清净心,“见性”就是见到与佛无二无别的佛性。佛性是如来藏的另一个名字,清净心是般若智慧的别名,它是用般若智慧以达见性成佛的目的。此二者虽有不同的名字,也有不同的立场,然而是一体的两面。若得其一,必得其二;不见其一,不得其二;明心一定能见性,见性一定是心地光明。
从中观的立场看般若,若得般若即见诸法自性是空,那就是目的,不再另有如来藏、佛性、法性等目的的可求,可是从如来藏系统来看,般若只是功能,不是其本体;功能必定有其所属,所以产生了如来藏和佛性等思想。于是《六祖坛经》虽让人见到般若的思想,实际上是以如来藏为根本,这是非常明显的事。
思想顿悟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七
思想顿悟是一种个人对生活、工作、环境、社会等方面深刻的领悟和理解。当我们沉浸在某些事物中,经过一定的思考,突然明白了其中的本质和真谛,对于我们自己的人生或是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影响。本文将探讨个人的思想顿悟、心得体会以及其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思想顿悟是在我们思考的过程中,突然心中有所领悟,豁然开朗。个人的思想顿悟并不是如神仙般的“顿悟”,而是在生活、工作的点点滴滴中慢慢的积累,感悟到一个新的境界。有时候是朋友的鼓励,有时候是自己冷静的思考,有时候是不经意间的一瞬间觉醒。经过思考的过程、语言和画面的感受,可以引起思想的共鸣,从而让我们感性认识到某些事物的真正意义。
思想顿悟是一个人对于事物本质的洞见,深入的体验和感受是对自己的一种启示。在我们思考的过程中,我们不应局限在表面的东西,应该深入挖掘,去发掘事物的本质,去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含义。思想顿悟的过程对于我们提高思考能力也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让自己不断灵活的去拓展思维,不断深挖信息。
个人的思想顿悟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的思考,更加准确的分析问题。人的生活是环境塑造人的,思想顿悟可以让我们更好的适应环境。思想顿悟通过带给我们清晰的思维和更加有力的思考能力,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把握生活的机遇和挑战。思想顿悟还让我们对生活更加深刻、更加细致的认识,从而让生活更加有意义。
思想顿悟对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品质非常重要。思想顿悟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工作本质和工作内容。个人在工作中如果能够有所顿悟,就能够在来到工作岗位之前,根据自己对问题的领悟,进行更好的预先规划。如果当个人能够有所顿悟的时候,会对工作流程和途径有透彻的了解,从而可以使自己的工作更加有效率和高效的完成。
五、如何进一步增强个人的思想顿悟能力。
怎样进一步增强个人的思想顿悟能力呢?首先需要我们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增强问题意识,每天积累思考,分析更多领域的问题;其次我们要学会务实,把有意义的想法付诸实践;再次,我们要学会去接触它们的来源,去了解他们的修养、知识、阅读经验等;最后,我们要多思考和体验,结合实际生活,让人生经历变得更加丰富,从而让思考能力得到增强。
总之,思想顿悟是人生中的一种心境和体验,思想顿悟可以让我们渐渐地领悟到事物的本质,启示人们对人生和工作的深刻理解。只有通过思考、了解和实践,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思想顿悟能力,从而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美好和富有成效。
思想顿悟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八
第一段(引入):
人类的一生中,常常会发生一些重要的顿悟时刻,这些时刻常常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给我们带来深刻的思考和领悟。顿悟可以是对生活的感悟,对人性的理解,或是对人生的看法。然而,无论顿悟的内容是什么,它们都会成为人们心中的宝贵经验,为我们提供指引和启示。
第二段(个人经历):
我记得有一次,我因工作压力大而心情烦躁,情绪低落。我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缓解压力,但都未能奏效。直到有一天,在沉浸于自己的痛苦中时,一个亲人对我说:“不必太计较工作上的得失,成功与否,并不会改变你的价值。”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般地击中了我。我开始反思自己为何对工作如此执着,为何把自己的快乐寄托在一个角落,而无法从整体的生活中获得满足感。我意识到,快乐并不仅仅来自事业上的成就,而更多的来自于家庭、友情和健康。从此,我放下了心中的重担,开始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享受即使是微小的快乐。
第三段(对立观点的反驳):
当然,并不是每一次顿悟都带给人们积极的改变。有些人可能在顿悟的时刻陷入消极情绪,产生消沉或厌世的感觉。比如,有人会顿悟到生命的无常和短暂,从而感到人生的苦短和渺小。这种消极的顿悟也可能导致对生活的无望和对自身价值的怀疑。然而,这样的消极顿悟只是时间短暂的情绪过程,当我们面对逆境时,我们需要振作起来,积极应对,寻找积极的心得体会。
第四段(改变和成长):
顿悟不仅能带来心灵上的改变,还能引导我们实际行动,从而实现真正的成长和进步。比如,若有人在某次失败中顿悟到自己对目标需更加努力,那么他很可能会意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浪费和拖延行为。通过这次顿悟,他可以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实现目标。也许此次顿悟会让他迎难而上,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正是通过这样的改变和成长,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第五段(总结):
顿悟是人类成长和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然而,我们应该明白,顿悟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灵药,也不是一蹴而就。我们必须继续努力,持之以恒地践行我们顿悟出的心得体会,从而将它们转化为一种持续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实现真正的改变和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顿悟的魅力和力量。
思想顿悟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九
佛性思想是慧能的基本思想,也是《坛经》的理论核心。所谓佛性,也意译为如来藏性、如来性、觉性等原指佛陀的本性,后来发展为众生觉悟之因,众生成佛的可能性,这是中国佛教界对佛性的最一般的理解。
(一)佛性思想。
佛性思想是慧能的基本思想,也是《坛经》的理论核心。所谓佛性,也意译为如来藏性、如来性、觉性等原指佛陀的本性,后来发展为众生觉悟之因,众生成佛的可能性,这是中国佛教界对佛性的最一般的理解。在《坛经》中,慧能有时将佛性称为性、心、心性、本性、自性、法性、真如等,这些词其义相同,都是指佛性。关于佛性首先他认为:
1、人人皆有佛性,皆可以成佛。
慧能继承发扬了竺道生一阐提人皆得成佛的佛性理论,旗帜鲜明地宣扬“人人皆有佛性,皆可以成佛”的思想。这一思想在他第一次参见五祖弘忍时,就明确地表白出来了“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猲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这一番不同凡响的回答,强调了佛性人人具有,在成佛面前众生平等。此后慧能在说法中反复强调这一思想,在一部《坛经》中表达这一思想的论述也俯拾皆是。
2、自性本来清净。
在慧能看来人人所本具有的自心、佛性是本来清净,纤尘不染,就象日月一样,永远明郎,只是由于妄念浮云之所覆盖,才遮盖了清净的本性。如他说:“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些都说明了自性是本来清净的。
3、自性本来具足,含藏一切万法。
《坛经》中说:“自性含万法,名为含藏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这些都说明我们的自心、自性是万物的本源,一切万法无非是自性中所现之物。所以他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何期自性本来具足……”。
4、佛性不二。
关于佛性,慧能还认为佛性真谛超越万法,不落有形,是非常非无常、非善非不善,即佛性是不二的。如他说:“佛性是不二之法,《涅槃经》明其佛性不二之法,即此禅也。……佛性非常,非无常……佛性非善,非不善,是故不断,名为不二。又云: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无二……故知佛性是不二之法。”在慧能看来佛性是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的。慧能这种佛性不二的思想,在整个佛教义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他看来,这是佛教心性学说的逻辑起点,只有理解和坚持佛性乃不二之性的原理,顿悟成佛的修行方法才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二)般若思想。
般若思想可以说是慧能禅法思想另一大理论来源。在《坛经》中慧能始终是以般若为方法,以如来藏佛性为目标,用般若的空观来破除烦恼的执著,以期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
在《坛经》中慧能引用了《金刚经》、《文殊说般若经》、《维摩诘经》等般若系的经典,并且在第二〈般若品〉全品都是在谈摩诃般若波罗蜜的意义。在《坛经》中慧能非常重视《金刚经》。由于慧能对般若思想的重视,使得他的禅法既干脆、利落,不落阶渐,又活泼泼地充满生机。在《坛经》中慧能很多禅法理念都是建立在般若思想下。
1、般若三昧。
关于般若三昧慧能在〈般若品〉中说:“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即是般若三昧”。他又说:“般若三昧即是无念,而所谓无念是见一切法心不染著,用即偏一切处,也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碍,即是般若三昧。”看来他的般若三昧就是让人于一切时,一切处,用般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无取无著,如此来去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三昧,在慧能看来若人能行此般若三昧,即能入甚深法界,甚至见诸佛境界,至佛地位。
2、一行三昧。
一行三昧本是般若经中所说的18种三昧之一,在《放光般若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都明确的说明了它的中道内涵。在《文殊说般若经》中言一行三昧“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四祖道信据此就曾非常提倡一行三昧。而慧能则认为所谓一行三昧,是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他引用《维摩诘经》中所说“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来说明若但能行于直心,于一切法无有执著,就名为一行三昧。在这里慧能所说的直心,除了指无谄曲的心之外,还指离分别、妄想、执著的清净心,这个清净心也就是所谓应无所住,于相离相的般若心,用这颗无住、离相的般若心,任心自任,就是行直心,也就是般若三昧。所以慧能接下来说“但能行直心,于一切法上无有执著,即名一行三昧”。
3、一相三昧。
所谓一相三昧出现在《坛经》付嘱品第十说:“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也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詹泊,此名一相三昧。”可见一相三昧也是让修行人无住离相,如果能无住离相,自然能于一切法不取不著,不生憎爱,而能使心性达到安闲恬静,虚融詹泊的境界,这也就是一相三昧的境界。总的来说无论是一行三昧或是一相三昧都是让人无住离相,达到成就菩提妙果的境界。
(三)识心见性,自修自悟。
慧能在继承从菩提达摩以来的重心性转变的禅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以“识心见性”为中心的禅法理论。这种禅法理论的基础就是大乘佛教的佛性论和般若中观学说。
慧能认为既然自心有佛,自性是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因此应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如此识心见性,自修自悟,自成佛道。在慧能这里,“识心”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自识本心有佛,本心即佛,强调的是“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二、是由了知自心本来清净,万法尽在自心而自净其心,念念无著,还得本心。后世禅宗一般也用“明心”来表示上述二义。“见性”这个概念也有两层意思:一、是了悟、彻见之义,即自见自心真如本性,自见本性般若之知;二、是显现义,即通过净心、明心而使自心本性显现出来。识心即能见性,见性即成佛道。因此从根本上说,识心和见性是一回事,但在这里的“识”与“见”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见,而是一种证悟,是佛教所特有的“现观”、“亲证”,它是不以任何语言概念或思维形式为中介的直观。在这种“识”与“见”中,没有识与被识,见与被见之区分,它是一种整体的圆融,、是自心、自性的自我观照、自我显现。
在《坛经》中慧能这种识心见性,自修自悟的思想也可谓是俯拾皆是。在〈忏悔品第六〉中,他所说的无相忏悔、传自性五分法身、自心四弘誓愿、自性三宝归戒,自性一体三身佛,这些他无不是从自心、自性来加以诠释、说明,让人自悟自修,回归本有的觉性。在他看来“不识本心,学法无益”,“众生各须自性自度”,自修自悟,识心见性。
在中国禅学思想史上,慧能禅法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使禅宗一脉别开生命。在继承前人思想及禅法的基础上,又自然地提出了他惊世骇俗的宣言:顿悟成佛。慧能禅法思想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其“顿悟成佛”说。关于顿悟,慧能在《谈经》中有许多阐述,如他说:“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何不从于自心,顿悟真如本心。”“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是故将此教法流传后代,令学道者顿悟菩提,令自本性顿悟。”“若悟无生顿法,见而方只在刹那,不悟顿教大乘,念佛往生路途。”“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
何谓顿悟?所谓顿悟就是于瞬间领悟宇宙实相之理,而实相在众生身上即体现为佛性,众生佛性为烦恼所障而不为众生所见,一旦顿悟断惑,佛性便显现。因此,众生证悟实相也就是反归自身本性,这就是所谓的“见性成佛”。因此从宗教角度看,慧能顿悟是一种快捷简便的解脱论,通过瞬间觉悟,进入佛的境界,成就解脱;如果从哲学的角度看,慧能之顿悟论则又是一种强调直觉的认识论。这种认识论超越了世俗认识理论中的程式化语言以及记忆、想象、分析、推理、归纳等思维形式,而实现突发性的飞跃。但无论从宗教角度还是哲学角度而言,慧能的顿悟论所强调的只是要人返归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人的生命主体的能动因素“心性”、“觉性”上寻找解脱的内在根据。以佛教根本教义为指导,在改变心理,转换观念的基础上使人的精神面貌产生升华与飞跃,这即是慧能顿悟成佛论的根本精神。慧能所谓顿悟成佛,虽然就是指于自心顿现真如佛性,瞬间觉悟,见性成佛,但他更认为所谓顿,乃至与之相应之渐,都是因人而言。并非是指佛法本身有顿渐之分,而之所以说顿说渐,是因为人们认识能力有差异,根性有差异。根性差的觉悟比较慢,需要渐次逼近佛性,而根性锐利的,则可以瞬间觉悟,不假阶渐。由此可见慧能的顿悟是建立在人性的差异之上的,只是因人之根机不同而立的假名施设。如他说:“法无顿渐,人有利顿,迷人渐契,悟人顿修。”
顿悟义虽非慧能始创,但慧能的顿悟说却有其独创之处。他的顿悟思想有以下一些特点:直指人心,顿悟本性;顿悟是识心见性的内省,是自心烦恼的顿除,自心佛性的顿现;顿悟是一念相应的瞬间,顿悟顿修,不落阶渐;顿悟是完全彻底的开悟,瞬间完成,完全觉悟,是瞬间实现的永恒;顿悟是自性自度的自主;顿悟是悟无所得,任性自然。
慧能的顿悟学说在中国佛教史乃至思想史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慧能的顿悟是他将佛教禅学的中国化推向极至,以与印度禅根本区别的显著标志。其次慧能的顿悟禅开辟了一条简捷的成佛道路,在我国佛教史上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慧能的顿悟论在我国佛教史上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具有重大的意义及深远的影响。
(五)不二的禅法特色。
通过对《坛经》的研究,可以发现,慧能在《坛经》中除了大量引用《金刚经》、《般若经》、《涅槃经》、《菩萨戒经》、《观无量寿经》等大乘经典外,他还特别重视《维摩诘经》,在《坛经》中慧能引用此经计六例之多,原因是此经提出“不二”的观念,慧能受其不二思想的影响,在讲法时,大体上都是以“不二法门”作为中心思想,他的顿教禅法就正是建立在他所理解的“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即是佛性”的思想基础上的。
所谓“不二”也就是“无二”,是《维摩诘经》等某些章节所提倡的大乘佛教的一种思维方法和修行原则。所谓二法是指生灭、垢净、善不善(恶)、断常以及生死与涅槃、烦恼与菩提之类,也称之为“二边”,指互相对立的两方(事物、概念)。而所谓“入不二”或“不二”是既不是此方,又不是彼方,如非空非有,非常非非常、非善非不善以及一相即是无相、色即是空、无明实性即是明、世间即是出世间等,都是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微妙甚深,不二不等于二,也不等于一,但有“一”,一定是与“二”同在,有“二”一定不离“一”,此是真不二。此不二者乃是离四句,绝百非,而又即四句即百非。说似一物即不中,不说一物也不中,此即是般若性空、中道正见,是诸法实相。诸法实相不可说不可说,所以不二与“中道”、“实相”同义。在《坛经》中的佛性不二、定慧不二、动静不二、菩提与烦恼不二、众生与佛不二、世间与出世间不二,乃至临终时嘱咐弟子的三科三十对法等,都体现了慧能的不二思想。
不二思想可以说它是贯穿于慧能整个禅法之中的,它就像一把钥匙,如果不明了它,就不能把握慧能思想的纲骨,慧能很重视中道不二法门,它的顿门禅就顿在不二法门上,不二思想在慧能禅法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六)无相、无住、无念的禅法特色。
在《坛经》〈定慧品第四〉中慧能曾说:“我此法门,从上已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里宗、体、本,皆是心要之义,可见这三无思想在慧能禅法中的重要性。
所谓无相,即是于相而离相,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此虽见闻觉知不染万境,更何况实相无相,性体清净,因此若能离一切诸法之相,则本具的法体自然清净,正如《金刚经》中曾说:“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无住,慧能说乃是人的本性,根据敦煌本《坛经》所说“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若一念断绝,法身即离色身。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可见无住,是要人虽随顺念念迁流不息的心性,但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没有执著、取舍,自然任运,内外不住,去来自由,此即是无住;所谓无念,慧能说,于念而离念,于诸境上心不染著,称为无念。他还说,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这就是无念。因此无念并非是让人百物不思,什么也不要想,什么也不要念,而强将一切念头予以断绝,他认为若真的一念断绝,就无异成为死人。无念之无,是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也就是对一切万法没有分别取舍。念这是念真如之本性,此念乃是真如本性所发出的一种作用,此念与真如是一种体用的关系,所以他又说,真如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既是由真如自性所发出之念,因此念非同寻常之念,而是真心、真念。由此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却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这就是无念。慧能的无念强调的是真如佛性的任运发挥,自然作用。在他看来若悟无念法者,能至佛位地,可见无念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可以说是与佛性相契合的一种境界。
总的来说无相所强调的是于相而离相,无住所强调的是于念而离念,无念则是真如自性的任运发挥、任运作用。这三无是相互关联的,其着眼点都在于直显心性,让修行者从无相、无住、无念中,顿见自己的真如本性,不假外修,而于自心常起正见,由此自性自得解脱,自得无碍大用。这三无思想体现了曹溪禅全新的禅法特色与修行观,在这三者中,无念又可以说是一个总概念,它不仅是指导坐禅的原则和方法,而且是修行者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七)强调以佛性为戒体的所谓无相戒。
关于无相戒在宗宝本坛经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到过,但结合敦煌本坛经来看,事实上宗宝本坛经忏悔品第六中所讲的内容主要就是无相戒的内容。在敦煌本坛经中,开篇就讲慧能在大梵寺为僧俗讲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授无相戒。所谓无相戒,“无相”,即是让人“于相而离相”,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以无相为戒,即是让人在持戒时不要只执著戒律之相,而要内心清静,于相而离相,这才是大乘佛教上上乘的持戒。在佛教当中,戒可分为出家戒和在家戒,或分为声闻戒和菩萨戒。佛教导弟子通过持戒关闭一切诸恶趣门,而开起一切诸善之门,所以佛教的戒有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由戒而定,由定而慧,在佛教的三学中,戒又居于首要,可见戒律的重要性。慧能的无相戒据杨曾文教授说是属于与《梵网经》相关的一种大乘“佛性戒”,慧能在《坛经》中曾两次引用《菩萨戒经》也即《梵网经》云:“戒本源自性清静”,而这句话又出自于《梵网经》的菩萨心地品之下,中曰:“吾(按:指佛)今当为此大众,重说无尽藏戒品。是一切众生戒,本源自性清静”。《梵网经》属于大乘的菩萨戒,慧能所说的无相戒就是指经中所提到的佛性戒,这种戒是以佛性为戒体,故称为佛性戒。有关佛性戒,在记载北宗神秀禅法的《大乘无生方便门》中也有说:“菩萨戒,是持心戒,以佛性为戒性。心瞥起,即违佛性,是破菩萨戒。护持心不起,即顺佛性,是持菩萨戒”。杨教授认为,以佛性为戒体的这种戒,或名“持心戒”,大概是在道信和弘忍时就有了。慧能将这种思想继承和发展为无相戒,让人在修行持戒时一切立足于心上,强调持戒应该以自心为本。因为此心人人本具,无形无相,不可言说;本来清静,纤尘不染;本来具足一切万法,不假造作。所以修行者只要自识本心,自修自悟,还得本来清静之心,于相而离相,而不执著于戒律等种种之相,持而不持,不持而持,这样才是名为大乘菩萨之戒,也才是佛性戒,或名无相戒。由此可见,慧能的无相戒完全是落实在人的自心自性上,让修行者把向外的`追求,转向为向内的自心证悟,从而走向内在的解脱超越之路。所以在《坛经》中,慧能还说:“此事须从自性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让人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自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这就是自度自戒。若果真还得本来清静之心,见自本性,则是“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参禅”了,若还得本来清静之心,还有什么戒律可持,还有什么禅可修?无时不刻都是清静、自在、解脱,这也许就是慧能无相戒的根本所在。
正因为慧能的无相戒是立足于自心、自性,所以在无相戒之后他所提出的皈依自三身佛、四宏誓愿、无相忏悔、自性三皈依戒等都应该是其无相戒的主要内容。它们也都是围绕着自心的觉悟而展开的,都不离自心、自性。慧能这种无相戒,强调戒应以心为本,这与他即心即佛、自修自悟、识心见性乃至于相而离相,无所执著的禅学思想特点是联系在一起的。无相戒也是慧能对传统戒法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慧能独特的戒律观。
(八)寄坐禅于日常生活中。
由于慧能提倡一行三昧,般若三昧,乃至无相、无住、无念,定慧不二等禅法主张,这就使得他的禅法范围扩大,更加生活化、简易化,成佛悟道就在日常行为日用当中,正所谓“行、住、坐、卧皆是禅”,“运水搬柴皆是道”,而不必端身正坐、看心、看净了。在《坛经》中他对北宗神秀看心、看净,直坐不起的禅法提出批评,认为那是病而非禅。在〈坐禅品第五〉中慧能对于坐禅提出了他独到的观点,他很明确地说:“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而所谓禅定,他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由此可见慧能对“坐禅”和“禅定”作了新的解释。首先他说明什么是“坐”、“禅”,他认为于外境无念是名为“坐”,见本性不乱是名为“禅”。其次,他解释什么是“禅”、“定”,他认为对外境没有分别相,离一切相是名为“禅”,在内心不为外境所动,心不乱不动,这就名为“定”。修行者若能一切时,一切处都能做到如是无念、离相,心不为外境所乱,如如不起心,不动念,于一切不取不著,那么无论是行、住、坐、卧,便无不是禅,无不是定。因此所谓修行办道,所谓坐禅就在生活日用当中,不是偏重于枯坐冥想,而应活泼的修定,语默动静无不可修行入定。他把“道法”和凡夫生活日用之事,结合了起来,寄坐禅于日常生活中,由此使禅的观念扩大了,不拘形式,使得南宗禅活泼泼的充满了盎然生机。
所谓修行办道,坐禅就在生活日用当中,慧能据此进一步的提出“若欲修行,在家也得不由在寺”的主张,他把修行活动深入到世俗生活的每个角落,而不仅仅限于僧侣生活,从而使禅更趋平民化、世俗化。因此扩大了南宗禅传播的范围,影响也越来越大,正所谓“凡言禅者皆本曹溪”。
(九)唯心净土思想。
有关净土思想乃是大乘佛教的普遍思想,在大乘佛教认为十方世界皆有佛的净土。中国佛教比较推崇西方净土,认为只要具备信、愿、行三资粮,无论老少或善恶的人都可以称念阿弥陀佛的圣号往生西方净土。那么禅宗又是怎样看待往生西方净土的问题呢?在慧能看来他并不否认西方净土的存在,但他认为这是为下根人,不能了悟自性的人所开设的方便法门。对于上根利智的人来说,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使自心清净,则随其心净即国土净,后人将慧能这种思想称为唯心净土思想。在《坛经》〈疑问品第三〉中,慧能对韦刺史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也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又说:“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
总的来说,慧能所倡导的是唯心净土的思想,在他看来修行者应向自心见自性弥陀,心净即是国土净,无需向外别求成佛,别求净土。
(十)对文字的观点。
禅宗一向标榜“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按照禅门的解释,“不立文字”的主要含义是指以心传心。当年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以“拈花微笑”的方式,将“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传授给摩诃迦叶,这被认为是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开始。从历史上看,打出“传佛心印”的“教外别传”之旗号,是从东山法门开始的。而正式标榜“不立文字”则是慧能南宗的特色。慧能本人虽然并没有明确说过“不立文字”,但他的禅学思想和禅法要求都充分体现出了“不立文字”的基本精神。慧能的不立文字,主要是不执著文字,而并不是象有些人所渲染的那样完全不要文字。在《坛经·付嘱品第十》中他就很明确的表明了自己对文字的观点。在他看来如果说不立文字,那么人就不应该要语言了,连话也不应该说。甚至口口声声所言不立文字,这个“不立”二字就属于文字。因此所言不立文字,是要人不要执著语言文字,望文生义。因为语言文字只是一种符号、工具、手段,只是用来指月的手指,并非月亮的本身。修行者应通过手指看月亮,而不能以指为月。更何况,佛法大义不可言说,超言绝虑,非语言文字所能及,因此不能执著于语言文字,而应得意忘言,去体认语言文字背后那超言绝虑的诸法实相,这才是禅宗所言不立文字的真意。
基于不立文字的真义,慧能对于读经也作了全新的解释。他从“自性般若”出发,认为“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也在人性中,本自具有”,而自性起般若观照是“不假文字”,只要识心见性,去除执心,就能觉悟成佛,因此经典只是启发修行者开悟的外缘,关键还在于自悟。所以并不在于执著一部或几部经典,而是强调“心悟”。即使是读经,也应该是心转经文而不是被经文所转,正如他对法达所说:“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这些都说明,慧能并不是绝对地排斥经教,他只是强调应领宗得意,自性觉悟,而不能执著文字,更不能被文字相牵着鼻子走,也就是所谓应得意忘言、得鱼忘筌。慧能这种对待语言文字的态度,可以说是深受达摩“藉教悟宗”的影响,反对执著语言文字,强调不立文字,直契心性。
思想顿悟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
《六祖坛经》流传的版本甚多,本文不作考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其思想。
《六祖坛经》的思想系统,虽用般若经,质则是沿袭如来藏的观点,用般若的空慧,实证真如佛性,即是明心见性。《六祖坛经》中引用《金刚般若经》者凡五见,引用《文殊说般若经》者一处。其目的是在证明相无而性有,强调本心及本性实在,所引般若经典,乃在取其作为修证的观行方便,那便是般若三昧及一行三昧。
《六祖坛经》引用《维摩经》者计六例,共有五种观念:顿悟、守心与直心,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即是修行、动静一体、不二。此外尚可在《六祖坛经》中见到《大涅槃经》、《菩萨戒经》、《法华经》、《华严经》、《观无量寿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等的思想。
《六祖坛经》的心理实践,名为“无念法门”,它又有无住、无著、无相等不同的名称,以无念得智慧,以无著离烦恼,以无相证佛性。《六祖坛经》的生活实践是以忏悔、发愿、受三归依戒为准则,而又将之导归心理实践的“无相法门”。
前言。
从传统的观点和信仰来说,《六祖坛经》是禅宗的第六祖惠能大师(西无六三八——七一三年)所说,但自从敦煌本的《六祖坛经》出现之后,日本和中国的学术界对于《六祖坛经》的作者产生了争论——究竟是出于六祖惠能的思想,还是于神会(六六八——七六o)伪造?本文不拟讨论这些问题,而只讨论其思想内容。
《六祖坛经》收在《大正大藏经》第四十八卷的有两种。第一种叫《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通常被称为《敦煌出土六祖坛经》;第二种叫《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是中国通用且流传最广的一种,乃元朝至元年间比丘宗宝所编,而敦煌本《六祖坛经》是由六祖的弟子法海所辑。看起来敦煌本的应该比较可靠,而且宗宝编的《六祖坛经》在文字上也比较通顺,可能是后期经过传、抄、润饰而成。目前又发现曹溪本,其实就是宗宝本的另一种抄本。以上三种,文字各有出入,特别是敦煌本,其段落次第的衔接和其他两种版本都不一样。因此可以证明,这三种版本属于两个系统,但也不能确定宗宝编的《六祖坛经》原如资料,比敦煌本更晚出,这些乃属于学术界的版本考证问题,本文也不加以论述。
本文所想讨论的是《六祖坛经》的思想内容,参考各种版本,采取各本中共同所有的资料加以综合,做为讨论的重点。
思想顿悟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一
顿悟,是一个人在某个瞬间,突然明白事实的真相,领悟到人生的道理,达到超越一般理解的境地。顿悟的经历是一种强烈而深刻的体验,让人受益匪浅。在我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我曾经历了一次顿悟,从中领悟到一些重要的人生哲理。下面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示。
首先,顿悟带来的第一个心得体会是人生的短暂。在我顿悟时,我意识到生命如同一场梦,转瞬即逝。平时我们常常被琐事所困扰,追逐着人世间的名利财富。然而当我们能够超越这些虚幻的追求,看清楚人生的本质时,我们才能够理解生命的短暂。不管是富贵还是贫穷,人生终究只有几十年。当我们真正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我们就会更加珍惜每一个当下,用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其次,顿悟带来的第二个心得体会是内心的平静。在我顿悟时,我发现内心的宁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当我拥有一颗平静的心时,我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困境。正如大师所言:“世上众生皆有苦,苦难源于执着。”当我们能够化解执着,心如止水,我们就能够在生活的波澜中保持冷静和睿智。内心的平静也是一种自由,当我们不再被外在世界的干扰所左右时,我们就能够更自由地追求我们内心的真正需求。
接下来,顿悟带来的第三个心得体会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我顿悟时,我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亲近大自然的欢愉。我们往往忽视了自然的力量和美妙。当我们能够如同一粒沙石融入大海一样与自然和谐共处时,我们就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宇宙的奥秘和生命的起源。这种与自然的和谐也将使我们更加敬畏和保护大自然,共同为构建生态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
再次,顿悟带来的第四个心得体会是人与人的关爱和共同进步。在我顿悟时,我深切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和帮助的重要性。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相互依存的。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往往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支持。而当我们给予他人关爱时,我们会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满足感。因此,我们应该从心底里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努力构建一个和谐、包容的社会,共同进步。
最后,顿悟带来的第五个心得体会是人生的意义和追求。在我顿悟时,我意识到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而在于追求心灵的升华和成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而只有追求自己真心渴望的事物,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我们要时刻反思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被外界迷惑和干扰,坚持自己内心的声音,并为之奋斗终生。
总之,顿悟是一种可以改变人生的体验,通过顿悟,我们可以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从而找到人生的真正意义。顿悟带给我们诸多的心得体会,例如人生的短暂、内心的平静、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关爱和共同进步,以及人生的意义和追求。通过认真思考和领悟,我们可以用这些心得体会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并为我们的人生增添更多的快乐和成长。
思想顿悟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二
《坛经》,唐惠能说,法海集记,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现行本有四种系统:第一,敦煌本,不分卷,现今计有六种不同的抄本。(1)旅博本,即旅顺博物馆藏本,现下落不明,只有首尾两页的照片。(2)s5475号,即斯坦因本,现藏英国伦敦博物馆,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3)冈48号,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为片段。(4)敦博077号,即敦煌博物馆藏本。(5)北敦8958号,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残件。(6)西夏文抄本,共12残页,现分藏各处。第二,惠昕本,二卷。原本是晚近在日本京都堀川兴圣寺发现的覆刻宋本,题作《六祖坛经》。此本原为宋邕州罗秀山惠进禅院沙门惠听以古本文繁,·于干德五年(967)所改订,分二卷,十一门。绍兴二十三年(1153)晁子健于蕲州刊行,后流传日本,经兴圣寺翻刻。第三,德异本,即曹溪原本,不分卷,但开为十门,题作《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此本是元代德异于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所刻古本。第四,宗宝本,不分卷,亦开为‘卜晶,是元代风幡报恩扔禅寺住持宗宝于至元二十八年(1291)所改编,题作《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前有德异序。现今存世的古代《坛经》抄本、刻本总计二十余个,大致不出上述五个系统。
关于本书作者之问题,从二十世纪中叶开始争论,其起因为胡适于1930先后发表《荷泽大师神会传》、《坛经考之一——跋曹溪大师别传》,主张坛经之作者非为六祖惠能,而系其弟子神会。从目前讨论的情况看,大多数学者认为,胡适的主张是不确切的。《坛经》的主体部分(即较早形成的部分)仍然能够代表六祖惠能的思想。本文即以《坛经》为依据对慧能的佛学思想作简单论述。
一、“心”与“性”
慧能是不识文字却能悟道开山的典范。为了确立“自性成佛”的宗旨,他一方面倡导“佛是自性作,莫向心外求1n,“若向身中觅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破除人们对经典、偶像等权威的崇信,认为“一切经书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用人置,因智慧性故,故然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无不有。”为确立人内心的自觉与自信,禅宗走上了贬损外在权威、仪式的道路。后期禅宗所出现的毁经谤佛,如丹霞天然那样取寺中木佛取暖的极端行为,正是这一精神的体现和发展。自性自度原则的确立将成佛之道归结为个体的瞬间顿悟。“直指心源”的“见性”当然是仅属于个体的独有直觉体验。这样的体验若欲借助于作为公共交流工具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自然是难于尽如人意的。从这个角度看,“不立文字”的原则确实是禅宗唯—‘可能的选择。而《坛经》的“三无”之旨以及在此基点之上得出的“顿悟”之法门确实构成了禅宗“不立文字”的重要根由。要搞清楚“三无”之旨,还须从“心”与“性”的概念说起。
由于慧能理论兴趣并不太高,更重要的是由于《坛经}的口语化叙述与成文成书过程的复杂性,作为慧能禅法及南宗禅的宝典,{坛经》对概念的使用随意性较大,内涵并不很清晰、稳定。但经过梳理,仍能见出系统性和大致的内涵。从心性论角度提纲契领地说,自心与自性是《坛经》最重要的概念,完全可以作为其核心范畴。
“性”是《坛经》中最常出现的概念,它也称为“自性”,与此相近的概念还有法性、本性、自本性等。《坛经》云:“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见。”’又说:“见自本性,即得出世。”’在《坛经》里,自性既是万法之本体,又是众生之本体,也是众生成佛之根据。总括《坛经》所言,自性可有以下五义:其一,自性是清净性。“自性清净”、“自性常清净”‘等语屡屡出现。其二,自性是真如性。《坛经》称,自性“即自是真如性”‘,所谓真如性就是真实如此的本性。其三,自性是智慧性,“本性自有般若之智”’。其四、自性是空寂性。《坛经》认为众生之本源空寂,“性本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性”是超时空、无生灭、无去来的绝对之存在。其五,自性是含藏义。“自性含万法,名为含藏识,”’即是此义。以上五义可以合并为“真如佛性”而言之。换句话说,《坛经》所言之自性是蕴含于众生之中的真如理体。因此,它才有诸多功能——含容万法、观照万法、思量自、化及生三身佛。
“心”作为主体性范畴在佛学中逻辑地包含了真心与妄心两方面。与北宗禅以真妄混合释“自心”不同,《坛经》所言之“自心”是超越真妄二元对峙的“当下现实之心”。与此义相近,《坛经》中亦用自本心、本心替换“自心”而使用之。“本心”之“本”是本来状态、本来如此、本来清净的意思。在此意义上,“本心”也就是净心。《坛经》说:“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即缘心迷,不能自悟,须求大善知识示道见性。”这是说,菩提、智慧、觉悟就是众生之心的本来状态,是众生之心的本质,不过由于其迷惑即无明而使其妄染。这一解释符合心性本净的模式,但其将妄染的“客尘”之来源全归于主体的迷惑,使这一心性论模式所著力强调的主净、客染的性质区分在主体心之-上得到统一。这一变动使“客染”失去了非染其心不可的必然性,使众生之心本净的一面得以抬升其地位。在此前提f,慧能强调本心的重要性就是必然而合理的。这一心性定位明显不同于北宗禅,尽管二宗所使用的概念是相同的。正是以众生之本性为净的前提下,{坛经》也改变了北宗禅关于体用的见解。尽管从“用”的角度看,心之起动、作用必然有两种情况、两种可能,但是慧能认为善心、净心与本心是一致的,而恶心、染心则是与本心相违的。从体用关系看,恶染之心用并非心体的真实作用,也不是心体必然而有的功能,它祗是众生之心的一时迷乱所致。这是《坛经》体用关系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慧能又十分强调净心就在妄心之中。《坛经》说:“何不以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众生“自色身中,邪见烦恼,愚痴迷妄,自有本觉性。”’慧能甚至明确地说:“净性在妄中”,“淫性本是清净因”。慧能认为,本心与现实心、真心与妄心,虽然层次与性质有所不同,但彼此又是体用一如的关系,众生不应离妄另去求真,而是要即妄求真,或者说即妄显真。这就是“呈自本心”之禅法的来由,也是南宗禅区别于北宗守本真心之禅法的根本原因所在。
正如方立天先生所说:“作为慧能《坛经》主要思想范畴的心与性,两者的关系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是对立、统摄、依存和同一的多重关系。”‘不过,《坛经》中著名的“心地性王”’命题之中所涉及之“心”,指的是作为众生主体的整体的“心”,网罗了“心”之所有方面。所谓“心地”也就是心之本体、本性,这样的“心地”自然是自性了。从以上角度所言之“心”与“性”的关系,自然可以有如上引文所说的几种关系。从“心性本体”论的角度看,“心”与“性”,准确地讲是“自心”与“自性”,袱能有一种,即同一关系。这种“心性”同一可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就众生的证悟即解脱方面而言;二是就含容万法来说,“心”与“性”也是同一的。前者是就佛性而言,后者是就“法性”而论。总合二义,“自心”即“自性”,既是众生的本体,也是万法即万物的本体。而“三无”则是“自性”、“自心”的“体”、“相”、“用”。
二、“三无”宗旨。
所谓“三无”是指《坛经》所说的“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无相”的标准定义是“于相而离相”。“外离一切相,但能离相,性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这样的“无相”是对心体本然状态的一种说明。世人对于声色诸相容易产生执着,神秀等北宗禅师教人看心就易于着于心相,看净而着于净相亦有违心体的本来面目。取相着相就障蔽了自己的本性,如果离相就可顿见性体的本来清净,如云散而虚空明净一般。所以,无相不祗是离一切相,更是因离相而显性体清净,因而自心是以无相为体的。不过,《坛经》并未停留在这一层面,而是着重于其运用。它对一切修为,统统冠以“无相”的。限定词,如“无相戒”、“无相忏悔”、“无相三皈依戒”、“无相偈”等等,都是它的具体化。特别是其“无相戒”更是《坛经》的一大特色。“无相戒”全称为“无相心地戒”,“心地”即自性、佛性。《坛经》中两次引《菩提戒经》所言“戒本源自性清净”。据杨曾文先生研究,慧能的无相戒与《菩提戒经》所言之“佛性戒”、“持心戒”有关。因佛性、心体(禅宗将二者看作一回事)是无相之实相,所以可称之为“无相戒”。慧能不是简单地继承此“佛性戒”的提法、作派,而有很大发展。具体的进展就是将其与“四弘誓愿”、“忏悔”、“三皈依”融为一体。这样的嫁接,使得戒体被牢靠地建立在心体之上。隋唐以来,律学对戒体为何叠有争论,是“色”?是“心”?还是“不相应行”?众说难一。“《坛经》摈弃了律学的各种主张,将戒体统一于修体,并定修体为无相,使得戒律的意义完全变了。因为戒律是种外在的行为规范,需要以特殊的仪表相状贯穿于衣食住行等各种宗教和非宗教生活中。假若取消了这种仪表相状,使戒律仪规置于不着诸相的原则之下,就等于消解了它们应有的拘束、制约的功能。”杜继文先生的这段评论准确地揭示了慧能“无相戒”的意义,但对其评价稍多贬抑。因此,还应补充一点,“无相戒”实际上是弘扬“自净其意”的内省修习。如宗密在《圆觉经大疏钞》卷三疏解“修悟”时说:“谓以无相为修,分明为悟。悟即慧也,用也。修即定也,体也。荷泽云,即体而用。”’这是荷泽神会对“无相”之修悟的诠释。这样的“悟”、“修”结合,昭示的是一种不拘外在行迹而专注于内心的反省,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大为发扬,贯彻其中的是伦理的自愿、自觉的原则。,这一变革,符合大乘佛教以“心”的转变为旨趣的宗教品格。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坛经》中的提法,而在于众生在修行实战中应该寻求自愿、内省与强制、监督两种力量之间的平衡与合力。后期禅宗所出现的抛开一切戒律、规章的“狂禅”作派,便是两种力量失去平衡的必然结果。
“无住为本”的命题是从《维摩诘经》“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演化而来的。依僧肇的释文,“无住为本”就是“以心动为本’“。这与《大乘起信论》以心之初动为世界生灭的根源是一致的,所以,可以简单地说“无住”就是“心动”。《坛经》说:“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若一念断绝,法身即是离身。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人的本性是念念不住的,在一生中从不断绝。“性”本来不住,从本来不住的自性起一切法。依《肇论》’解释,一切法是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的。仔细观察起来:“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于至今。”念念相续,这是生命的律动,然而其实质却是“法法不相到”,“性各住于世”的。人们不了解“知往物而不来,而谓今物而可住”,所以就念念执着了。《坛经》反对众生顾恋过去,欣求未来,执着现在,在念念中系缚,往来生死。因为这种理解,与佛教的生命观、时空观相距甚远,甚至是背道而驰的。众生若能体悟自性、自心的本来不住,一切法是迁流不息,难有固定之相可住,树立了这样一种生命观、世界观,就会对一切对象、一切事情都来而不住,去而不留,如雁过长空,不留痕迹。这就是念念相续而不住的生命的真实相状。慧能的目标在于将作为生命之真相的“无住”转作实践的原则,从而使心无所住,不执着:情无所寄,无爱憎。这种念念不住的心,是自在无碍、随心任运的。所以,南宗禅坚决反对所谓“直言坐不动,除妄不起心”的“枯木禅”,而提倡在行住坐卧动静语默中自见本性,在活泼自在无碍的境界中,当下顿悟。
“无念”一语,在佛教其它典籍中偶尔也用,集中加以发挥的是《大乘起信论》。《起信论》云:“心起者,无有初相可知,而言知初相者即谓无念。是故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言,故说无始无明。若得无念者,则知心相生、住、异、灭,以无念等故。”《起信论》将“无念”作为心体和最高境界的同义语,用以突出“心”的本然状态为“不动”的静态。在《起信论》中,“无念”是心体离言静寂,心相的流动迁流全不复存在的状态、《坛经》所言则与其相反。《坛经》言:“于一切境上不染,名为无念;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念生。”慧能以为,生命的本性就是念念不断的,如真的什么念都没有,“一念断即死,别处受生”,所以劝人莫以“百物不思”为目标。同用“无念”一语,《坛经》变《起信论》的静寂义为“心动”义。因此,《坛经》中的“无念”属于心用的范围,它的标准定义是:“念而不念”,“于一切境上不染”。念是心之动,心所对的是境(法)。一般人于境上起念,如境顺于心思则起贪念,如境违逆其意念则起嗔心。这样的念是依境而起、随境而转的。这样的念是妄念,众生终日被境所驱使,不得自由与自在。所以{坛经》说“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念从此而生。”因此,无念就是“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念生”,也就是不依境起,不依境转。“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离二相诸尘劳;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是念之体,念是真如之用。自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于自念上离境”,主体之心虽然还能听、能见、能思,但这种见、闻、觉、知却不受外境所染,不受外物的干扰。流传颇广的“风动”还是“幡动”的掌故就很能觉知(认识活动),而是要人们把对说明问题:“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面对世俗世界而不受制于世俗世界,认识外境、内境而不对其产生执着。这就是“无念为宗”的实质所在。它无意于强行抑制主体的见闻外境的直觉感受完完全全转化成为内心的自觉体悟。
《坛经》所使用的概念系统以自心(自性)为中心,并且以“无相”、“无住”、“无念”诠释心之“体”、“相”、“用”,从此悟入自性就可见性成佛。不过,《坛经》言“三无”的顺序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不合于先“体”后“用”(相)的体用表述惯例。然而,考虑到以下三点,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其一,慧能及其同代禅师文化水平不高,难于如同台、贤、唯识诸师般从事严整的逻辑思维,这种表述显得朴素、古拙,倒也合乎其身份:其二,以“无念”为首,显然表示禅宗将解脱修行法门置于更重要地位的意图,以“宗”为“无念”之谓词,表明其立“无念”为宗眼的鲜明态度。其三,《坛经》敦煌本第一七节的具体论述,还是先言“体”后言“用”的。
《坛经》是以“自心”为中心范畴的`。“无相”是性体清净的“体”,无住是本性无缚、心无所用的“相”,无念是真如起用、不染万境的“用”。从此悟入就可“见性成佛”。”《坛经》说般若、定慧都是约“自心”而言的。如《坛经》说:“般若常住,不离自性。””自性心地,以智慧观照,内外明尺,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是解脱。”“自心”、“自性”就是众生生命的本然状态,无相、无住、无念是“自心”的“体”与“用”。如此看来,禅人所孜孜以求的悟境并不神秘,而是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本然状态之中。这样,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目的就在于揭示出一种全新的修行方法,提倡直觉能力的自然发挥,简化修行成佛的顺序、步骤,以般若之智悟见自心佛性、顿入佛地。这是围绕着顿悟而展开的修行方法。将自心“三无”之旨归贯彻于日常事务及其修行活动之中而不光停留于义理讨论,这是禅宗的特色。这种贯彻,在心性思想上表现为对于“直心”的特别强调。在门风上表现为随缘任用的“顿悟成佛”论。
“直心”一语出于《维摩诘经·佛国品》所说“直心是菩萨净土”。僧肇对此解释说:“直心者,谓质直无谄,此心乃是万行之本。”’此经“菩萨品”说“直心是道场,无虚假故”,僧肇解释说:“直心者,谓内心真直,外无虚假,·斯乃基万行之本,坦进道之场也。”此中所言“直心”是指坦诚正直之心。《起信论》释“发心”时说:“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亦即随顺真如实相之正念是也。《坛经》将“东山法门”之精髓“一行三昧”用“直心”释之:“一行三昧者,于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是。《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行心谄曲,口说法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非佛弟子。但行直心于一切法上无执着,名一行三昧。迷人着法相,执一行:昧,直心坐不动,除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这里所言之“直心”是一种对任何事物无所爱恶、无所取舍的自然无为的立场和态度。从“三无”之旨出发,慧能以“但行直心”变“东山法门”之坐禅看心为随缘任用。慧能批评北宗静坐不动的禅法是障道因缘,他认为:“若言看心,心元是妄,妄如幻故,无所看也。若言看心,人性本净,为妄念故盖覆真如,离妄念本性净。不见自性本净,起心看净,却生净妄。”‘依慧能之见,看心看净的禅法不仅不能使人解脱,反而成为使人着相执着的枷锁。《坛经》的这一理论,对后世禅宗的影响甚深且远,是禅宗随缘任用作风的根由。
从“顿悟说”的历史发展看,此说当然并非慧能首创,但是慧能却是将顿悟作为解脱成佛之根本方法的第一人。南宗禅与北宗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一个主“顿悟”,一个主“渐修”。因为北宗禅师虽然将众生的本性定位于“自心”观之,但众生与佛共有的本体却是真心,因此必然的修行法门便是“守本归真”,以净心对治、磨灭妄心以显现清净圆明的心体。这也是《最上乘论》反复强调“但心真谛,守自本心”,“但了然守本真心,妄念云尽,慧日即现”的原因。宗密将北宗禅的宗旨概括为“息妄修心”是很准确的。一个“修”字,一个“守”字,确实是北宗心性论的最大特征。而南宗禅则提倡“直指人心”的“见性成佛”之法门。如《坛经》所说:“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是故将此教法流行后代,令学者顿悟菩提,令自本性顿悟。”“迷者经累劫,悟者刹那间。前念迷即凡,后念悟即佛。”慧能认为,众生无须经历累世的修行,祗要刹那间领悟自心等同于佛性,便是成佛之时。他以亲身经历告诉禅者,自己就是在其师弘忍处顿悟的。这一“顿悟”思想,王维在《六祖能禅师碑铭》中作了如下记述:“举手下足,长在道场。是心是情,回归性海。商人告倦,自息化城,穷小无疑,直开宝藏。”
慧能的这一学说,开辟了一条简易成佛的道路,影响巨大,被后世称之为“六祖革命”。既然成佛在一念之间,祗是对“即心即佛”的刹那直觉和体悟,那么,传统佛教所主张的读经、坐禅等一系列修行功夫,也就失去了中心地位。传统佛教重视诵经,慧能却主张“不立文字”而直须自悟;传统佛教提倡布施、造寺、立像等功德行为,慧能却视之为“修福”而非积功德;传统佛教主张念佛往生西方净土,慧能却指出,“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传统佛教主张坐禅用功,慧能却反对传统意义上的“坐禅”,以“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主张“一切时中,行、住、坐、卧,常行直心”‘的新观念;传统佛教鼓励出家修行,慧能却说:“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慧能打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旗帜,开创了仅仅依靠信仰的自力成佛之路。这一派别,作为解脱成佛的修行实践,要从“自识本心”的简易功夫入手,即“直指人心”;作为解脱成佛的理论前提,要求理解’、体味“见性成佛”的意义,因而要“自见本性”。作为南宗禅的完整体系,二者互相联系、渗透,融为一体。“顿悟”就是二者相统一的自然的延伸。
我们说,禅悟的本旨就是对生命本体的本然状态——“自心”、“自性”的体悟,而“三无”是自心的三种相状。也就是说,这生命的本体——本心、自性,在禅者那里,是清净无染的,是常在而超离衫恶染净的。对于这样的生命本体,如果用常识、推理去做理性的追求、分析,那是不可能得其精髓的。因此,在禅宗看来,“见性成佛”与“不立文字”在逻辑上是一致的。任何语言文字祗是人为的枷锁,它不仅是有限的、片面的,僵死的、外在的东西,不能使人真正把握到真实的本性。而且正是由于执着于这种思辨、言说以及认识活动,反而束缚了众生的心智,阻碍了众生把握真性的能力的发挥。禅宗抛开了这一工具,干脆用种种形象的、直觉的方式表达和传递那些被认为不可表达和传递的东西。《景德传灯录》卷四的那句名言,很好地概括了禅悟所具的难于表达的特性:“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佛法的胜义谛即最高义是绝对不可言说的。如果有人试图从文字上去求解佛法,便是痴人,因为“言说者,众生妄想故。”《楞伽经》明确宣言:“第一义者,圣智自觉所得,非言说妄想境界,是故言说妄想不显示第一义。言说者,生灭动摇展转因缘起。若展转因缘起者,彼不宣示第一义。”’禅宗受四卷本《楞伽经》影响很大,禅宗因此也认为,思想、文字与真如佛性以及众生之自心,实不相及。简言之,禅宗之旨祗可意会,不可言传。实际上,禅宗在常人看来,意会亦复不可得,何况言传?禅,不可言说毕竟又要言说,不可表达却必须有所表达:既不能落入平常的思辨以及理性、语言层面,又必须藉助于某种手段传达某种悟境。禅宗的这种矛盾,正好预示了慧能及其以后禅宗发展、变迁的轨迹。南宗禅之“自心”是一种缘构发生型的“当下现实之心”,是心灵世界向外境、外物的全面开放。在开放态中,自我与外在世界在视域交融中当下证成清净的心、性合一状态。这里,未发或待构成的自心是真如心即真心,心体之发用流行便成有体有用的“当下现实之心”。禅宗与华严宗一样,同持真心立场。但与华严宗不同,禅宗是将此真心加以个体化而变为自心,再将自心依“心用通性”原理加以诠释便成“当下现实之心”。这一变化,改变了北宗禅将真心看作静态的死寂从而主张消极地修成净心、守住真心的路向。正因为这一改变,才有了禅宗随缘任用、任性逍遥的生活化、行为化的顿悟解脱方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六祖革命”的历史意义不可低估。真正能够将禅法从静坐修禅的方式解放出来的是六祖慧能。后来的禅宗继承的正是慧能禅的这一发展路向。理论高低与深广不同,境遇自然有别。此中原因,不光是人为压制、辩论可以促成。我们认为传统上以慧能为禅宗的实际开创者是正确的。无论从禅宗的理论基础上,还是从修行实践上,以道信或者弘忍为禅宗开创者的说法都是找不到充分根据的。现在的证据大多集中在宗派的组织形式与规模方面,是很难成为定谳的。
思想顿悟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三
顿悟是指在某个瞬间突然领悟到真理或生活中的一些道理。这种瞬间的顿悟往往给人带来巨大的启示和体验,使人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发生深刻的变化。我曾经经历过一次顿悟的时刻,这次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有了很多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成长的转折点。
一次夏天,我参加了一次户外拓展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团队合作来完成一些任务。当时,我和我的团队成员碰到了一道非常困难的任务。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一直没有解决的头绪。就在我们吃饭的时候,我突然顿悟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赶紧和我的团队分享了我的想法。经过一番努力,我们最终成功地完成了任务。
第三段:领悟的启示。
那次顿悟的经历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启示。我明白了解决问题不仅仅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还需要合理的思考和寻找新的解决思路。当我们囿于某种思维定势时,很难产生新的想法和创新。而通过顿悟,我意识到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超越这种定势。我也意识到,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应该积极尝试和探索新的解决途径,而不仅仅是固守既定的思维模式。
第四段:影响和改变。
这次顿悟的经历深深地影响了我。我开始更加注重思考和寻找新的解决方法,而不仅仅是照本宣科地去做事情。在学习中,我不再死记硬背,而是着重理解和运用知识。在与人相处时,我也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更加开放和包容。这些改变让我从一个被动的学习者和观察者成长为一个主动思考和实践的个体。
第五段:总结。
顿悟是一次奇妙的人生经历,它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心灵启示。通过这次顿悟,我明白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方法。我也明白了开放的思维方式和积极的态度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我相信,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实践,每个人都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顿悟时刻,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思想顿悟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四
顿悟,是人们在某一瞬间突然间明白了一些事情或者获得了一种种悟。它常常给人以启发,让我们对生活、人生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而在获得顿悟的路上,人们也都经历了种种奇妙的心境和体验。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探讨,探讨自己关于顿悟的心得体会。
第一,喧嚣中的寂静。
喧嚣的生活似乎总是让人无所适从,在各种因素的压迫下,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寂静显得极为艰难。而通过内心的反思和思考,我渐渐意识到,寻求寂静并不是要躲避生活和他人,而是要在喧嚣中保持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坚定。只有在内心的寂静中,我们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内心需求和追求。这是一种顿悟,帮助我更好地面对喧嚣的生活,不被外物所浮躁。
第二,等待的乐趣。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总是渴望一切事情马上发生。然而,我逐渐明白,等待其实是一种美好的体验。当我们耐心的等待着事情的发展时,我们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一种无尽的乐趣。等待并不是一无所获,相反,它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期和一种对人生的信任。只有在等待中,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与价值。
第三,面对挫折的坚强。
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当我们面对挫折时,往往会感到沮丧和无助。然而,一次次的挫折和失败也使我获得了顿悟。我明白了,挫折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点。正是挫折和失败使我们变得更加坚强,它们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催化剂。只有在面对挫折时,我们才能真正悟出人生的真谛,并坚定地向前迈进。
第四,感恩的心态。
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迷失了对生活的感恩之心。然而,当我体会到了顿悟时,我明白了感恩的重要性。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心态和态度。当我们懂得感恩时,我们才能真正看到周围的美好和珍贵。感恩让我们更加满足,并能把握住每一刻的幸福。只有在感恩中,我们才能真正悟出人生的秘密,并发现生活的真正价值。
第五,爱与被爱的理解。
爱是人们最渴望的情感,也是人类最伟大的力量。通过顿悟,我明白了爱与被爱的真正含义。爱并不是简单的互相依赖和情感纠缠,而是关心、理解、包容和奉献。我们应该学会关爱他人,帮助他人,使别人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意。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被爱,接受他人的关爱和帮助。只有在爱与被爱中,我们才能真正悟出人生的真谛,并找到生活的意义。
通过这一次次的顿悟,我得到了很多宝贵的体会。喧嚣中的寂静让我更好地面对生活;等待的乐趣让我学会享受当下;面对挫折的坚强使我成长和进步;感恩的心态使我更加满足和幸福;爱与被爱的理解使我看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顿悟带给我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我相信,在将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通过顿悟不断地提升自己,并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思想顿悟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五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是佛教南禅宗的奠基者,是中国佛教史上里程碑式的领袖人物。他一字不识,但在其圆寂之后,弟子们根据他身前说法记载下来的《坛经》,却成为唯一一部称之为经的汉文佛教经典著作。
在这部经典中,慧能大师以佛性论作为其禅学理论的基础,“以空融有,空有相摄”,从此衍生出即心即佛、自在解脱的解脱理论,以及“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修行法门。这些思想,在继承六朝佛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形成了一种具有革命性价值的理论体系,进一步推动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不仅在其时成为南宗禅的核心理论,而且在其后,经过弟子神会和尚的弘扬,最终成为禅宗的指导思想,为广大信众所尊奉。更应该指出的是,《坛经》思想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宗教界而广披思想文化界,对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均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关于此点,前人多有论说,毋须赘述。当今要对慧能大师思想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其重要前提之一,必须回归经典,重读经典,以期建立研究的厚实基础。本文在此种思想的指导下,对《坛经》的核心思想“顿悟”做一解读,方隅之。
《坛经》中最大的闪光点、也是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便是其“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思想。此一思想,通过其弟子神会和尚的弘扬,走出岭南,影响遍及北方,日后随着北宗的衰微,“南顿北渐”的定评,竟然成为判定南北宗乘高下的标准。但是,当我们仔细品读《坛经》的时候,可以发现,慧能在强调“顿悟”,指出其与“渐悟”的差别的同时,并未对其进行完全的价值评判,其论说之宗旨,乃在通过“顿”“渐”之对比,建立自己的佛学理论,而非进行是非的评价。从下面所引《坛经》之语,便可见出其大意: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
真如本性。是故将此教法流行后代,令学道者顿悟菩。
提,令自本性顿悟。”
‘(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中,何不从于自心顿。
现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
识心见性,自成佛道。”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惟传顿教法,出世。
破邪宗。”
‘仳但是顿教,亦名为大乘,迷来经累劫,悟则。
刹那间。”
“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顿教大。
乘,念佛往生路遥。”
在以上这些论述中,非常清楚的表明以下几层意思:
1.世界的本真,在于人的本性,而人的本性,就其本质而言,是清净不染的,亦即慧能自己所言的“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之意,世人只要顿见这真如本性,便可自成佛道。
2.说明“顿悟”之法在解脱道路上的迅疾功效,一悟之后,“见西方只在刹那”;反之,则是“念佛往生路遥。”
3.以自己悟道的亲身经历,说明“顿悟”之法的高明之处,即“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
在这些论述中,将“顿悟”的理论基础、顿悟的功用等思想解释得非常清楚。所需注意的`是“惟传顿教法,出世破邪宗”之句,从外表看,似有推崇本宗之意;但如果研读全经,仔细品味,可以考见此处所言之“邪宗”,似不应包括“渐悟”在内,从其论“顿”“渐”之不同,便可推而见之:
‘世人尽传南能、北秀,未知根本事由。且秀禅师,
于南荆府当阳县玉泉寺主持修行;慧能大师于韶州城东。
三十五里曹溪山住。法即一宗,人有南北,因此便立南。
北。何以顿渐?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
即顿。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立渐顿。”
‘墩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若学顿教法,愚人。
不可悉。”
‘善知识!法无顿渐,人有利钝。迷即渐契,悟。
人顿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悟即元无差别,不悟。
即长劫轮回。”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顿渐皆立无念。
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从以上所论可见,《坛经》认为,从宗乘的本旨而言,“顿”“渐”本为一宗,并无差异,都“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何谓“无念”、“无相”、“无住”?慧能解释说:“何名无相?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不念;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若一念断绝,法身即离色身。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善知识!但离一切相,是无相;但能离相,性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于一切境上不染,名为无念;于自念上离境,不于法上生念。”在这一大段阐述中,慧能用“中道”思想,详细解释了“无念”、“无相”、“无住”的意义,慧能所说之依据,即大乘的“中观”思想,同为大乘的北宗禅,自然不会有违此教义,所以,慧能才会认为“法即一种”,“教即无顿渐”。那顿渐的差别何在?从《坛经》看,主要在于以下数端:
2.以内容而言,北宗与南宗之主要差别在于内心领悟佛法大义之快慢不一样,“何以顿渐?法即一种,见有迟疾,见迟即渐,见疾即顿”,说的便是这一意思。
3.从修行者的根性而言,利根之人为“顿”,钝根之人便为“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立渐顿”;“法无顿渐,人有利钝。迷即渐契,悟人顿修”。这种解释,很清楚说明修行者因根性之不同,决定其在修行过程中,出现“顿”“渐”的差异。
以上所引之言已经非常清楚表明,“顿”与“渐”,是两种不同的修行方法,其差异,在于悟道的快慢而已,本质上并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出现这些差异的内在原因,在于修行之人根性之不同,两者间并不存在根本上的差另ij。
从上所言,可见慧能并未从根本上否定“渐修”。但“顿”与“渐”毕竟存在差别。这种差别,在慧能看来,主要在于修行者如何体认原始佛教中所言“戒、定、慧”的修行阶次。依传统佛教教义,修行者要破除迷妄,进入解脱境界,首先在于通过外在戒力的作用,使修行者内心生出定力,主动抵御外在世界的种种诱惑,由此而生出智慧,破除迷妄、烦恼,从而进入涅椠的境界。“戒、定、慧”三者,有着一定的阶次顺序,修行者须循序渐进;方能达到目的。
慧能“顿悟说”的革命性,在于打破了“戒、定、慧”的等次顺序,将“戒、定、慧”等同视之。此一新的观点,在理论层面上,强调心性的本体作用,破除了对“法相”的执着;在修行实践层面上,缩短了修行的时间与路径,“见西方只在刹那”,给予修行者一种极大的自信,显示出一种新的修行方便法门。从下面所引经文便可见出:
‘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第一勿迷言定。
慧别。定慧体一不二。即定是慧体,即慧是定用。即。
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善知识!此义即是。
定慧等。学道之人作意,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
定慧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心不善,
定慧不等。心口俱善,内外一种,定慧即等。”
‘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如灯光。有灯即有光,
无灯即无光。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即有二,
体无两般。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大师谓志诚曰:‘吾闻汝师教人,唯传戒定慧,
汝和尚教人戒定慧如何?当为吾说。’志诚曰:‘秀。
和尚言戒定慧: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
自净其意名为定。此即名为戒定慧。彼作是说,不知。
和尚所见如何?’慧能答曰:‘此说不可思议,慧能。
所见又别。’志诚问:‘何以别?’慧能答曰:‘见有。
迟疾。’志诚请和尚说所见戒定慧。大师言:‘汝听。
吾说,看吾所见处: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
定,心地无痴自性慧。’慧能大师言:‘汝师戒定慧,
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上人。得悟自性,亦不立。
戒定慧。’志诚言:‘请大师说,不立如何?’大师言:
‘自性无非、无乱、无痴,念念波若观照,常离法相,
有何可立?自性顿修,立有渐次,契亦不立。”’。
在这些论述中可见,慧能认为,“定慧体一不二”,二者相互涵容,定中有慧,慧中有定,犹如灯与光一样,有灯即有光,无灯即无光,灯与光,是体与用的关系,“定慧”亦复如此,两者更无本质差别。既然如此,当然也就没有先后等次的差异。领悟及此,在修行时,也就没有必要强分戒定慧的阶次。慧能还特别指出,世人强分戒定慧的阶次,乃是执着于法相,心口没有统一,这乃是一种法执。缘此,他批评神秀所说的戒定慧是为“小根智人所言”,而他所说的“定慧无别”,乃是为上根智人而言。慧能还进一步指出自己所言戒定慧统一的根本,在于人的“自性”,即要求“自性无非、无乱、无痴,念念波若观照,常离法相”。这样,慧能在其心性论的基础上,对戒定慧作了新的解释,给予其新的内涵,其意义,在于破除了执着于法相的错误看法,而建立了自己以空摄有,空有一如的观点。此种新的佛学观点,在其时,确实具有惊世骇俗的效用。以致于神会在南阳临湍驿向以“诗佛”著称的诗人王维宣扬此种“定慧等学”的新观点时,王维会惊愕地说“大奇,曾闻大德皆未有如此说。”并评价说:“此南阳郡有好大德,有佛法甚不可思议。”
从上所论可见,慧能强调“顿悟”,但他并未对“渐修”进行完全的否定。在《坛经》中,他多次论及到“渐修”,指出“渐修”是小根器人之所为。但是,从慧能自己的修行实践而言,他虽宣称自己“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可从《曹溪大师别传》等文献记载来看,慧能本身的修行,亦有一个“渐修”的过程。今不烦文字,抄录大要如下:
“慧能大师,俗姓卢氏,新州人也。少失父母,
三岁而孤。虽处群辈之中,介然有方外之志。其年,
大师游行至曹溪,与村人刘志略结义为兄弟,时春秋。
三十。略有姑,出家配山涧寺,名无尽藏。常诵《涅。
口经》。大师昼与略役力,夜即听经,至明,为无尽。
藏尼解释经义,尼将经与读,大师曰:‘不识文字。’。
尼曰:‘既不识文字,如何解释其义?’大师曰:
‘佛性之理,非关文字;能解,今不识文字何怪?’众。
人闻之,皆嗟叹曰:‘见解如此,天机自悟,非人所。
及,堪可出家,住此宝林寺。’大师即住此寺修道,
经三年……后闻乐昌县西石窟有远禅师,遂投彼学坐。
禅……时有惠纪禅师,诵《投陀经》,叹曰:‘经意。
如此,今我空坐何为?’……惠纪禅师谓大师曰:‘久。
承蕲州黄梅山忍禅师开禅门,可往彼修学。’……”
(《曹溪大师别传》,引自郭朋《坛经校释》附录)。
以上记载尽管十分简略,但仔细分析,仍不难见出慧能大师的修行,实有几个阶段:其一,听无尽藏尼夜诵《涅架经》;其二;跟从乐昌县西石窟远禅师学习坐禅;其三;听惠纪禅师诵《投陀经》而有所悟;其四;在蕲州黄梅山弘忍大师处修学;从这些记载来看,已经十分清楚表明慧能大师自己的修行,有着一个渐进的过程,他自己所言的“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理应视为一次质的飞跃,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关节点,其变的内在要素,在于“顿见真如本性”,也就是说,他以前的修行,还未“顿见真如本性”;但如果没有以前的那些修行,他在弘忍大师处的“顿见真如本性”,是难于实现的。《曹溪大师别传》的这些记载,尽管具有“小说家言”的性质,然在无其它文献材料可资借鉴的前提下,它透露出来的此一信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言,可以见出,《坛经》中所言的“顿悟”思想,是慧能大师在佛性论思想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次宗教革新。其意义在于:从理论层面上,将六朝以来的佛性论思想进一步深化,普及化,推动了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从宗教实践层面上,它提供给修行人一种方便法门,而对此种方便法门的领悟,须修行者具有大智之利根。“顿悟”的主要内容,是破除按照戒定慧依次修行的传统方法,而倡导“定慧等学”。值得注意的是,《坛经》在宣扬此种新的修行方法的同时,并未对“渐修”进行彻底否定,“渐修”仍是那些小根器人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如此认识《坛经》的“顿悟”,方可望进一步接近《坛经》的本意。
思想顿悟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六
顿悟,是人们在某一刹那间突然领悟到某个道理或真理,或者是对生活、人生有一种深刻的理解和体悟。顿悟既可以是通过思考,也可以是通过经历和感悟而来。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方式,都可以顿悟出许多心得体会。本文将通过五个段落,论述五个不同层面的顿悟心得体会。
首先,顿悟出生命的珍贵。生命是最珍贵的,但在平淡的日常中很容易忽视这一点。有一次,我亲眼目睹了一场车祸,当我看到那辆破碎的汽车和无助的乘客时,我瞬间明白了生命是如此脆弱。我们每个人都是幸运的,因为我们还拥有生命的机会。从那以后,我更加珍惜每一天,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并在必要时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用最好的方式利用它。
其次,顿悟出时间的宝贵。我们常常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有时甚至觉得忙碌的一天就像眨眼一样过去了。但是,我们是否真正把握住了时间的价值呢?直到有一天,当我不得不告别一个亲密的朋友时,我才明白时间是多么宝贵。我后悔没有更多的陪伴和交流,没有深入了解他的梦想和困扰。从那时起,我学会了珍惜与家人和朋友相处的每一刻,并努力在工作和娱乐之间找到平衡。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应该用它来做我们真正喜欢的事情,与我们重要的人共度美好时光。
第三,顿悟出价值观的重要性。什么是价值观?简单来说,价值观是一种个人的信念和准则,它们决定了我们对待生活、他人以及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曾经,我发现自己在追逐名利和物质享受上迷失了自我。然而,通过一次失败的经历,我意识到这些追求并不能带给我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感。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并给自己设定了更具有内在意义的目标。我开始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自己的精神成长和内心的平静。价值观指引着我们的人生方向,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去选择和行动。
第四,顿悟出包容和宽容的重要性。人与人之间无法避免地会产生磨擦和分歧,而包容和宽容则是消除这些问题的关键。曾经,我与一位同事产生了一些不愉快的摩擦。但是,当我看到他经历了一次困难的个人经历后,我对他的看法发生了改变。我顿悟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背后的原因,我们应该学会理解和宽容。从那时起,我试着将自己放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会换位思考和善待他人。包容与宽容是充满智慧和力量的表现,它们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和平静。
最后,顿悟出自我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性。在生活的不同阶段,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这些困难和挑战是我们成长和进步的机会。有一段时间我怀才不遇,觉得自己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和潜力。然而,当我开始接受并克服这些困难时,我逐渐明白了自我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性。我开始主动寻求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去克服自己的弱点和提高自己的技能。从那时起,我深刻体会到,只有不断成长和进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以上五个层面的顿悟心得体会,我们可以看到顿悟对于个人的成长和人生意义的重要性。生命的珍贵、时间的宝贵、价值观的重要性、包容和宽容,以及自我成长和进步,都是我们在顿悟中能够体会到的深刻领悟。只有不断地顿悟和领悟,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更好地面对生活和人生困境,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人生目标。
思想顿悟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七
在我们的一生中,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也享受了许多喜悦和成功。而在这些瞬间之间,我们可能会有一次特殊的体验,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这就是顿悟,一种突然的领悟,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深刻的体会和心得。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分别探讨顿悟的过程中所揭示出的一些人生心得和体会。
首先,顿悟可以改变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当我们顿悟时,我们会突然意识到我们追求的是什么,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不再纠缠于权力和财富,我们将懂得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我们会明白,在人生的尽头,我们希望的是和平与爱,而不是名利与物质。顿悟让我们明白了应该追求的真正价值,不再盲目追逐虚幻的东西。
其次,顿悟可以改变我们对时间的认识。在顿悟之前,我们可能一直陷入忙碌的生活,一刻也不敢放松。然而,当我们突然领悟到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时,我们会意识到时间的宝贵。我们将学会停下来,反思过去并珍惜现在,同时也要为未来做好准备。我们将更加重视每一天、每一刻的时间,不再虚度年华,而是用心感受并利用时间的力量。
再次,顿悟可以改变我们对别人关怀的程度。在顿悟之前,我们可能往往只关心自己的需求和利益。然而,当我们突然明白人生的责任和使命时,我们会开始关注他人的痛苦和需要。我们从自私变得更加慈悲,愿意倾听和帮助他人。我们懂得了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不再局限于自身的小圈子。顿悟让我们明白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关心和帮助彼此。
最后,顿悟可以改变我们对幸福的追求。在顿悟之前,我们可能一直追逐物质和外在的成功,认为这些能带给我们幸福。然而,当我们突然认识到物质和外在的成功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时,我们会选择追求内在的满足和快乐。我们将明白幸福在于内心的宁静和满足,而不是来自外部的物质条件。顿悟让我们明白了幸福的真正来源,我们将学会用平静和满足来面对生活中的喜悦与苦难。
总而言之,顿悟是一次重要的人生体验,给我们带来了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它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我们更加珍惜时间,关怀他人,以及追求真正的幸福。每个人都有可能经历顿悟,只要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生活和目标。通过顿悟,我们可以获得真正的人生智慧,活出有意义和幸福的人生。
思想顿悟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八
所谓顿悟,即是当某个人对某个问题或事物进行深入思考的时候,突然间心灵开启了一扇门,豁然开朗,一切都豁然明白了,这种体验就叫做顿悟。在佛教哲学中,顿悟是一种对事物本质的瞬间领悟,解决了迷惑,破除了妄想。精神上的顿悟,在生活中也有着极大的意义,可以让我们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找到生命意义。因此,探究顿悟的本质,思考顿悟的意义,对我们每个人都十分重要。
二段:分享顿悟过程中的心路历程。
曾有这样的一次经历,当我正在为一篇论文苦苦思索之际,突然突破自己的思维惯性,新思路一拨而出。当时的感觉好似沉睡已久的心灵突然苏醒,顿悟的瞬间,一切难点都迎刃而解,我更加感觉对自己的思维灵活度、敏捷度以及思路拓展的能力有了提高。从那一刻起,我意识到顿悟会伴随着我们的生命,它可以帮我们完成洞见,它可以是人们在求取真理的旅程中的最高追求。
三段:顿悟的本质:凝练,反思,放松。
顿悟来自于心灵深处的领悟和一些重大问题的瞬间解决。因此,要顿悟,首先要凝练问题,找到问题的本质。其次,能够好好地反思,有意识地寻找问题的答案,反思不仅仅是语言意义上的,更多的是指一种内心的状态。最后,必须要放松,保持专注的同时,去认真地思考,不要让周围的噪音打扰心灵的清静。凝练,反思,放松,是顿悟的三个关键步骤。
四段:顿悟的意义:提高智慧,拓宽心胸。
人类始终在追求智慧,而顿悟提供了通向智慧之路的极好方式。不同的思维模型和问题,更加创造性的想法无论是什么,它们都会帮助你对世界的了解更为深刻。同时,顿悟也可以使我们的心胸愈加开阔,更好地看待周围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以及未来的机遇。这样就能够摆脱旧有的意识形态和妄想,探索出更广阔的世界观和知识体系。
五段:亲身体验的体会,感悟人生。
在这个玷污了宁静和自由的世界里,顿悟意义非凡。有时我们会压抑感受,但一旦得以解脱便会感受到极带感动的情感。有权利并且有义务解决并了解这个世界,这间接也就意味着我们能够摆脱旧的意识,去认真思考并领悟我们的新想法。当操纵这种概念后,充实人生的时刻开始变得没有极限。在此时此刻,人生的究竟意义便开始展现出来,顿悟对你我,确实是无可替代的和难以言喻的。
思想顿悟心得体会怎么写篇十九
人生是一段漫长而曲折的旅程,每个人都在不同的时刻体验到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在这个旅程中,我们时常会被困惑、迷茫和困难所困扰,但也有那么一刻,我们突然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这就是顿悟。在我经历的旅程中,我也遇到过几次顿悟,这些顿悟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关于顿悟人生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一切。每天早晨醒来,看到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床上,我不禁感激自己还活着。我们常常抱怨生活的不公平和困难,却忽略了我们拥有的一切。人们总是为自己没有的东西而苦恼,却总是忽视了手头的幸福。然而,当我们遭遇一个重大的挫折或失去一位亲人,我们才会意识到生命的宝贵。顿悟教会了我珍惜每一天,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其次,顿悟让我明白了欲望与满足的博弈。人生中的很多困扰是由于我们对欲望的追求而造成的。我们渴望更多的财富、更高的地位、更美好的家庭和更完美的外貌。然而,这种欲望永远不会满足,我们永远不会感到真正的幸福。当我达到自己一直渴望的目标时,我才发现满足不仅仅来自于追求欲望的过程,更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顿悟让我思考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它不再是外在的荣誉和希望,而是内在的宁静和满足。
第三,我也明白了人生的目的是什么。人们常常追求成功和财富,以为这些才是人生的目标。然而,顿悟却告诉我,人生的真正目的是寻找和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自我价值。无论我们是谁,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我们都可以在精神层面找到自己的满足感。我们应该追求我们热爱的事情,去做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追逐一时的功利和名利。人生的价值不是通过外部的标准来衡量的,而是通过我们对自己内心的满足和快乐来衡量的。
第四,顿悟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无比重要的。当我们最需要帮助和支持的时候,往往才会意识到身边的人价值的重要性。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顿悟教会了我懂得感恩和付出,因为这是人与人之间建立真正联系和关系的关键。我们应该学会关心和关爱他人,不仅仅是出于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出于对自己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最后,顿悟也让我明白了生活的本质是不确定的。人生充满了变数和未知,我们无法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因此,我们需要学会接受和适应生活的不确定性。牢记顿悟带给我的领悟,教会我坚持努力和享受现在的时刻。无论生活给予我们怎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应该保持乐观和坚定,因为每一次的顿悟都会让我们更加成长和坚强。
人生是一场修行的旅程,我们每个人都会不断经历顿悟的时刻。在这个旅程中,我领悟到了珍惜眼前的一切、欲望与满足的博弈、人生的目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生活的不确定性等等。这些领悟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的真谛。我将继续保持敏锐而开放的心态,追寻人生中更多的顿悟时刻,因为它们是我成长和进步的源泉。
思想顿悟心得体会怎么写篇二十
顿悟是一种瞬间的领悟,是对某个问题或者境界的突然明悟。这种顿悟常常带来人生的转变和智慧的启迪。当我们顿悟出一些心得体会时,我们会对自己和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分享我顿悟的心得体会,这些体会对我的人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一段:顿悟人生的不确定性。
当我开始接触人生中一些困扰和痛苦时,我开始对生活的不确定性产生了思考。我开始觉察到,不论我们多么计划周详,生活总是充满着变数。无论是生死离别,还是工作的起伏,我们都无法掌控一切。这个领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所拥有的一切,并更加深刻地明白了对于未知,我们只能学会接受和适应。
第二段:顿悟尊重他人的独特性。
在人际关系中,我曾经一度追求与他人的一致性。然而,通过一次意外的经历,我忽然顿悟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观点。这个顿悟让我对他人更加宽容和尊重,不再苛求他人与我完全相同。我开始注重倾听他人的声音,理解和接纳他们的独特性,从而获得更加充实和丰富的人际关系。
第三段:顿悟价值的内在性。
社会给我们灌输了种种标签和定义,对我们的品味、外貌等进行评判和评价。然而,通过一次反思和自省,我顿悟到真正重要的不是外在的表面,而是内在的价值。我开始更加重视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素养,如读书、旅行和绘画等,这使我更加满足和自信。我体会到,我们应该专注于提升自己的内涵,而不是过分追求他人的眼光和赞许。
第四段:顿悟快乐在于简单。
在忙碌拼搏的日常生活中,我以为只有功成名就才能获得快乐。然而,因为一次偶然的偶遇,我顿悟到快乐其实存在于生活的细微之处。看到一位流浪者对一碗热汤的感激,我意识到快乐来自于对生活的感恩和珍惜。于是,我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快乐,在与家人相聚、与朋友共度时光等平凡的瞬间,我能够感受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第五段:顿悟勇敢冲破自我的束缚。
长时间的封闭和压抑让我陷入了一种固定的生活模式,害怕改变和面对未知。然而,一次颠覆式的经历让我顿悟到,只有勇敢面对自己的恐惧,才能够突破自我,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成长。我开始学会挑战自己,尝试新的事物,不再害怕失败。这个顿悟给了我无限的勇气和动力,助推我走出了自我的束缚,迎接新的人生旅程。
总结:
顿悟是生活中的一种灵感,带来对自身和世界的新认识。通过顿悟出的心得体会,我体验到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学会尊重他人的独特性,领悟到价值的内在性,找到了快乐的源泉,勇敢冲破自我的束缚。这些体会不仅改变了我的思考方式,也影响了我的人际关系和生活态度。我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仍然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然而,通过顿悟出的心得体会,我有信心和智慧来面对并超越这些困境,迈向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人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超市补货心得体会范文(实用8篇)
- 最新心得体会警风警纪范文(大全17篇)
- 心得体会文献综述精选(优秀14篇)
- 中医腰疼心得体会范本(模板10篇)
- 2023年从事销售心得体会和方法(通用14篇)
- 支持拥护心得体会及收获 支援心得报告(九篇)
- 厨房操作心得体会范本(优质12篇)
- 最新新兵投弹心得体会及感悟(精选19篇)
- 特种冶炼心得体会总结 冶炼厂心得体会范文大全100(2篇)
- 2023年对于心得体会胡国运如何写(汇总20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
相关文档
-
学
思 践悟 新思 想 心得体会(模板13篇)39下载数 967阅读数 -
最新整
顿 工作思 想 后的心得体会总结(精选8篇)47下载数 959阅读数 -
最新教育整
顿 思 想 汇报心得体会和方法(通用8篇)19下载数 928阅读数 -
最新
思 想 整顿 心得体会报告(精选15篇)12下载数 572阅读数 -
2023年“学
思 践悟 新思 想 (通用13篇)48下载数 216阅读数 -
2023年机关
思 想 作风教育整顿 自查报告(大全15篇)14下载数 590阅读数 -
思 想 作风整顿 心得体会精选(优质9篇)43下载数 343阅读数 -
思 想 觉悟 高的心得体会及感悟 思 想 感悟 总结(4篇)11下载数 669阅读数 -
加强团员
思 想 教育心得体会及感悟 团员的思 想 感悟 (五篇)14下载数 928阅读数 -
践行陶行知
思 想 心得体会和感想 陶行知思 想 感悟 (5篇)31下载数 338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