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可以从总结中找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总结的写作要突出重点,清晰明了,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让读者一目了然。总结并不是为了追溯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
语文教学的论文题目篇一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实施有效的课外阅读必须了解和遵循小学生阅读心理;激发和驱动小学生阅读需要;引导和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和优化小学生阅读习惯。
书既是益友,更是良师。读书可以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得以完善与发展。因此,笔者以为,必须加强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学会阅读,成为学习的主人。现结合笔者多年来开展阅读教学和阅读指导的工作经历、成效及个人感悟等,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试做如下探析。
一、语文阅读的意义及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就告诉我们:阅读的重要意义在于:不学会阅读,我们如何在信息量急剧膨胀的信息时代去获取有价值的内容?没有阅读,从古至今一切科学的论断、经典的美文、精辟的思想如何被我们吸收并发扬光大?不重视阅读的教学,一切该具备的阅读能力又如何被学生掌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具体来讲就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些能力绝不是一、两节语文课的教学就能实现的,必须要结合大量的课外阅读。这种阅读要求事实上已经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文学素养的培养,绝不是简单的只要读懂就行了。阅读过程是一种智力技能的体现,所以还要求学生能准确而迅速地从书面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阅读技巧的掌握。因此,要有效的阅读,就必须提高阅读者阅读的速度、方法,选择、筛选阅读材料的能力,以及提高阅读者在阅读中所需要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这一切均有赖于实施科学的阅读指导。
二、提高阅读有效性的途径。
(一)了解和遵循小学生阅读心理。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的输出要以“学”的回馈为依据,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动用和协调学生的各种心理机制以提高其学习效率。小学生处于学龄初期(7岁到12岁),该年龄期的学生一般说来很乐意并很有兴趣去掌握新知识、技能和技巧,他们渴望学会阅读,他们在认识中的特点,表现在感知上有较强的情感性,有插图的书,教师的描绘性语言,都能很快引起他们的反应。他们最先识记的并不是最本质的东西,而是对他们产生最深刻印象的东西。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逐渐形成一些正确的社会情感(如爱国、崇尚勇敢、乐于助人等),并以此来评价作品、评价人生。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注意到这一点是十分有益的。如何遵循着“感性——理性——再感性——再理性”的阅读心理程序来发展学生的认知,使之对阅读材料有较深的理解,这是教师首先要研究的问题。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所以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只能按照由文字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来组织阅读教学和开展阅读指导。
(二)激发和驱动小学生阅读需要。
阅读需要是人进行阅读活动的动力源泉。现代社会信息传递频繁,语文的交际功能日益明显,所以社会生活需要小学生从小就强化自己的知识、智力与精神素质,这就是外部的驱动力;作为教师,更应该促进小学生阅读的内部驱动力,使之产生自身的阅读需要,即进一层的阅读动机。教师要对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以诱发其阅读的欲望,激发他的阅读兴趣,驱动阅读学习。但这还是一种短期的、易受影响的阅读动机。教师更重要的是抓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小学生初步形成理想、求知欲、审美趣味等深层的长远的阅读动机,使之发挥更大的动力作用。
(三)引导和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仍未成熟,很多时候他们的思考、行动都带着许多非理性的成分,排除家长与老师的压力,兴趣往往是维系他们持续不间断地从事某项工作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决定学生能否提供阅读能力的关键。
要想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当然,要选择合适的书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对于他们年龄和学习都适合的,同时也是让他们感兴趣的书来读。古话说的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在选择课外阅读物的同时,也要衡量一下,对自己有没有益处,是不是自己当下最需要的。现今出版物多的数不胜数,稍有不慎,就会选择错误。所以在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同时,我们还要指导他们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不能盲目的阅读。
第二,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开展诗歌朗诵,辩论赛,交流会等,让学生能亲临活动中,参与到活动中,如知识竞赛这样的活动就能完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参与的同学肯定是在课下做足了准备的,观看的同学也能从中获益。如在美国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校方经常邀请一些知名人士到学校与学生一起阅读书籍,这样可以带着崇拜的心理去阅读,从心里就产生了这种兴趣。另外,还可以以黑板报的形式把一些课外小常识记上,每天都要更新,要让不同的学生对其修改、编辑,学生们会以好奇的心理去看、去记、去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四)培养和优化小学生阅读习惯。
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是由多次重复而达到的带有稳定特点的自动化的思维或行动方式。因此,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习惯养成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阅读从培养朗读习惯开始。绝大部分学生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都会受到方言的影响,要注意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诵读的好习惯。无论是读课文,还是读课外书都自觉地使用普通话,这样有利于将来的交流。朗读应做到口齿清楚,声音响亮,态度自然大方;要字字入目,句句过心。朗读要在“正确”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流利、有感情”,要有轻重起伏,力戒唱读和一字一顿地朗读。
第二、注重默读习惯的逐步养成。生活中人们阅读的常见形式是默读,默读比朗读更便于集中精力思考,过去所说的“一边读一边想”,主要指的是默读。默读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如果能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就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少小如天成,习惯成自然”。在美国的一些中小学校里,一直推行着持续默读的阅读教学方式。其大致的做法是:每天抽取10—15分钟的时间,在教室里由学生自行挑选想看的书籍、杂志或报纸阅读,老师不提问,不要求写读书笔记,也不做分数纪录,其目的是激发学生自行阅读的动机,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
第三、养成“喜爱图书、爱护图书”的习惯。“喜欢图书、爱护图书”不仅仅只是一种阅读习惯,它还可以理解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一种勤俭的作风,一种美好的情操和健康人格的体现。就阅读习惯而言,这里的“喜爱”包括收集到、购买到自己喜爱的图书,还包括使用好、保管好图书。这里的“爱护”包括给图书包书皮,阅读时小心翻阅,将损害的图书装订好、整理好,不丢失图书,不在图书上乱涂乱画等。尊重作者、编者的劳动。阅读是个反复的过程,有些课文、有些图书要读好多遍。读过的图书还可作为一种资料保存以供今后查阅;有些图书还可以作为一种收藏或种纪念。
总之,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人的一生。学之有道,则能事半功倍。合理地阅读,正确地阅读,能有效地促进学习,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提高其探索精神以及创新精神。让我们通过阅读,畅游书海;让我们的语文阅读闪动灵光,绚丽多姿!
【参考文献】。
[1]李夕建.加强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素质[j].大舞台,2009(4)。
[2]陈淑贞.关注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j].福建论坛,2007(3)。
[3]卢凤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企业家天地,2007(6)。
语文教学的论文题目篇二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做出大概推断或估计。估算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法,它有利于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估算具有快捷、实用、相对准确的特点,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估算不单纯是一种数学知识,更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是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估算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数学价值,因此,教师要重视和加强估算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意识和估算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估算教学内容的编排。
2估算教学难的原因分析。
估算教学难,难在培养学生主动估算的意识和运用估算去解决问题的策略。估算内容从学生角度来讲,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学习估算,感受不到估算的必要性。学生是在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之后,再学习“加减法的估算”这部分内容的,估算的数目不大,直接口算并不难,而采用“估算”则显得牵强附会。另外,学生进行估算时,不但首先要思考“怎样把数化整”,然后还要口算,这样程序较多,而且学生无法理解和接受估算最后还有多种结果,学生会觉得估算麻烦,不如直接口算或笔算来得快,因而不想用估算了,造成学生出现先算后估即“算着估”的现象。
(2)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运用估算,体会不到估算的优越性。估算学习是贯穿于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各个活动中的,与其它计算教学知识密不可分。例如,我们要验算:34+45=99或56×3=154的结果对不对,就不必精确计算,而是鼓励学生运用估算去验证。估算作为一种验算方法,能快速检查计算结果是否合理。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理解,估算比精确计算快捷,估算还可以提高笔算的正确率。有效的估算可以助计算一臂之力,估算的灵活运用,促进了口算、笔算的熟练、准确、迅速,体现了估算的优越性。
(3)学生不清楚在什么情况下选择用估算,没有估算意识。学生从一开始学习计算,在教师的影响下,就逐步养成了“计算要准确,计算结果是唯一”的观念。而估算是不需要准确的计算或精确的结果的,是允许有误差的。由于估算方法不同,估算的结果就不“唯一”了。学生产生了学习估算的心理障碍,其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导致学生不愿意主动选择估算,往往一看见“大约”、“大概”等字样,就开始估算,而不知道为什么要选择估算,显得很机械。
(4)学生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估算策略,如何能合理灵活地应用估算方法。“估算方法与估算策略”概念上的混淆,以及估算结果的多元化,造成了学生学习上的困惑。对于估算意识还是空白的学生来说,精确计算是比较直接的,而估算还要先转一个“弯”,再进行计算,这种间接性的思维就比直接思维难一些。估算方法可以有很多种,而估算策略需要灵活选择性的运用,对学生的综合要求较高。在低学段,估算不需要那么复杂,估算教学的要求一定要简单明确,就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能灵活的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就行了。
3估算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3.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估算的作用。
“加减法的估算”是二年级上册第31页中的内容,是作为估算起始课教学的。教材安排了这样的生活情景:妈妈带了100元钱去商店购买生活用品,热水瓶28元,烧水壶43元,水杯24元,妈妈带的钱够了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先把28、43、24分别看成与其最接近的整十数,把这些数化整,再口算,即“整十估”。有下面三种不同的列式方法:。
(1)30+40+20=90(元)90100钱够了;。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估算,有些问题的解决一定要算出精确数。比如,去商店买东西,妈妈看带的钱是否够,就要选择估算,体现了方便快捷;而售货员需要收钱找钱,就一定要选择精确计算。让学生体会到,估算就在生活中,可以现学现用,学习估算还是很有乐趣的和很有必要的。教师初步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并教给了学生估算的基本方法。
3.2尊重学生思维,注重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无论是“加减法的估算”还是“乘除法的估算”,估算方法都是先把算式中的数看成跟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近似数”,再通过口算算出结果。但随着学生社会生活经验的增多,思维能力的发展,估算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新课标》也提出“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估算既然是一种计算,也会出现多种估算方法。到了二年级下册和三年级的教材中,逐步体现了估算方法的多样化。
例如估算:192+219就有下面两种方法:。
(1)192+219≈200+200=400这是根据十位上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来化整的。
(2)192+219≈190+220=410这是根据个位上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来化整的。
加减法的估算,在估算过程中,可以把两个数看成与其接近的整百数相加减,也可以把两个数看成与其接近的几百几十的数相加减。由于估算的标准不同,所以估算出的结果就会不同。
又例如三年级下册第59页例2:每排22个座位,一共有18排。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下吗?估算22×18,就有下面三种方法:。
(1)22×18≈20×18=360把22看成20,18不变。
(2)22×18≈22×20=440把18看成20,22不变。
(3)22×18≈20×20=400把22看成20,18看成20。
乘法的估算,我们可以把两个因数都看成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也可以把其中的一个因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再用口算算出它们的积。估算的方法不一样,得到的结果也就不同了。教师要肯定和鼓励学生总结出的估算的多种思路和方法,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估算方法,不必强调学生用其中的哪一种,让学生理解估算方法有很多种,只要是合理的,就是存在的。
3.3联系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估算的多种策略。
估算策略主要是指运用估算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学生掌握基本的估算方法并不难,但是灵活运用估算策略却不容易。在不同的具体情境下,估算的策略是不相同的:有时候要“估大些”,有时候又要“估小些”,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不同的估算策略。
例如:62个学生去儿童游乐园玩,每张门票9元,大约要准备多少钱呢?
根据外出情境的需要,就要把62×9看成62×10=620元,或者把62×9看成70×9=630元,需要采用把结果估算得大一些的策略。
又例如:电影院每排有62个座位,这样的9排大约至少有多少个座位?
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就可把62×9看成60×9=540个,需要采用把结果估算得小一些的策略。
在“除法的估算”这个内容里,更进一步体现了估算策略的灵活性。
例如三年级下册第16页的例2: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估算124÷3,就有这样两种方法:。
(1)124÷3≈120÷3=40(箱)把124看成120。
(2)124÷3≈123÷3=41(箱)把124看成123。
虽然这两种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从实际生活中看,若选择第2种估算方法,答案“41”更接近准确数,更精确些。从多种估算方法中,选择一种合乎实际的,就是一种策略了。
又例如三年级下册第16页的“做一做”:有260个桃,平均装在4个筐里,每筐大约装多少个?估算260÷4,可以这样估算:。
(1)260÷4≈240÷4=60可以把260看成240。
(2)260÷4≈280÷4=70也可以把260看成280。
在这里,把结果估算得小了或者大了都可以,估算的策略比较灵活。
从上面的两个例子看出,教学“除法的估算”时,就不能一味强调学生用“四舍五入”法去化整,而是要根据具体题目而定,把被除数看成一个能除得尽除数的数都可以,也就是转化成口算除法能计算出来就行,不必死搬硬套,要让学生自己选择更合理的那一种策略。
“估算方法”并不能等同与“估算策略”,“估算方法”关键是掌握“化整”的技巧,而“估算策略”则要根据实际问题去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比较灵活。
估算教学并不是单一的计算技能训练,它有机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它以熟练的口算为基础,为精确的笔算服务。学生的估算能力越强,计算能力也会越高。估算可以挖掘出学生潜在的创意和智慧。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切实引导学生学好估算,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估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估算策略,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语文教学的论文题目篇三
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随堂习作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关系到学生文字理解运用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要想科学地开展随堂习作教学需要一定的规划研究,但当前在实践教学中一些教师的相关教学活动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导致学生不愿意习作,或是没有好的习作技巧,因此教师必须要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创新,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习作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学生缺乏主动性。
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高年级习作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很多的相关训练项目,然而在教学中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根据教学目标开展任务式的教学,导致学生觉得学习枯燥,难以产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不愿将内心的真实想法流露出来。这样的情况下,习作内容存在模式化问题,缺乏新意,作文质量差。
(二)习作命题不合理。
很多教师安排的习作内容非常单调,学生的写作也成了模式化。教师在对习作命题的过程中,没有新意,或者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会变得千篇一律,出现重复的问题,例如《我最尊敬的人》《我最快乐的一天》这样类似的题目,往往要求学生写作多次,这样他们的思维和灵感都会受到很大限制,也会在重复的工作中出现烦躁心理,最终习作能力难以有效提升。
(三)习作结构模式化。
教师在开展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经常都是讲解三段式的习作结构,即开头、经过、结尾,并且对每个阶段也有明确的规定,过度强调开篇点题和结尾升华,指明一篇好的文章应该符合“龙头、猪肚、凤尾”,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了限制,不能自由发挥,习作结构相似,毫无新意。
(一)拓展习作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经过几年来的小学教育以后,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认知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拓展思维能力,并且情感也会变得更加丰富。教师在随堂习作教学中要注意分析和把握学生主体这个特点,着重培养他们习作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如此才能促使习作能力得到提升。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渗透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例如对于写景类的习作训练《秋天》这个题目,可以先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都知道哪些与秋天相关的文章或诗词等,这样大家都会跃跃欲试,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此时教师再为学生推荐《秋夕》这首古诗,并与学生共同赏析,这对激发学生的习作灵感、丰富创作情感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导写作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尚处于起步阶段,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比较缺乏,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图画来吸引他们的眼球,然后引出写作教学,这样会使他们感受写作的乐趣。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比如多媒体设备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一些色彩鲜明、故事趣味化的简单图画,之后让他们说一说图画上都有什么,都在做什么,他们的心情如何,这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差异化想法及创新思维,通过自由的表达来激发写作思维,这样作文的质量会更高。
(三)贴近生活,丰富语言积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这也是为什么社会经验与人生阅历越丰富的作家,写出的作品越能够打动人心,他们善于在生活中积累素材,从日常生活中感悟人生道理。小学高年级学生所生活的世界还仅限于家庭与学校,所能运用于写作的素材十分有限,需要学生能够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中积累素材,丰富语言储备量。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故事,长期坚持下来,会是一笔丰厚的写作素材,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动笔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语文学习与生活是融会贯通的,学会观察生活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享受写作的过程,更加地热爱生活。
(四)增加阅读量,树立正确的阅读观。
人们常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阅读可以了解我们所没看过的世界,经历不一样的精彩人生。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学习一些优秀作家的写作手法,也能从中欣赏优美的语言,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阅读中思考作者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有利于学生写出感情真挚,思想内容深厚的优秀作文。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老师应该教会学生审题,明确写作的目的,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另外一篇优秀作文的灵魂应该在于它所传递的思想感情,学生要能够合理选材,结合自身的真情实感,为作文增添色彩,巧妙灵活地运用语言,使文章生动形象;学生在写作前应该列出提纲,理清写作思路,使作文更具逻辑性、条理性,从而促进语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也要进行深入改革创新,教师在开展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时刻反思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从中积累素材,同时传授他们有效的写作技巧,这样才能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4]孙迪.微探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的现状及策略[j].新课程,2017(2):62-63.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语文教学的论文题目篇四
摘要:
小学语文中文字教学是任何学科基础,如果识字教学质量无法保障,那么小学生在学习中会愈加艰难。低年级小学语文是识字教学的重要时期,所以必须要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识字教学质量。情境化教学作为素质教育衍生出来的新式教学方式,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所以,加强、优化传统识字教学是识字教学的重要环节,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质量与效率。创新教学模式是新课改下教师与研究人员的重要工作,同样也是发扬我国汉字文化的重要需求。实践证明,情境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习惯,从而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
一、情境教学的定义架构。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一种教学情境,让知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性,保证学生能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要以适合与喜欢的方式学习字体,并且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情境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情境来提高学生积极情绪,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从而形成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学习动力。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情境中的内容与含义,从而对语文教学内容产生一个新的认识,为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能够打下良好的基础。情境教学的出现,对我国传统教学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更加符合现代化教学模式,是推动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1]。
三、
长期以来,人们对语文识字教学的价值与意义缺乏科学的认识。很大一部分人把识字教育的过程简单的认为学会字体的过程,而这种浅薄的看法往往会造成很多弊端:首先,很多人会轻视识字教学,认为识字教学就是为了小学生能够看懂、读懂汉字即可,无法理解我国汉字文化的精髓;其次,传统教育方式往往都是采取机械式练习,来让学生识字、写字,这也是“罚写”手段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新课改下这种现象是严重不允许的;最后,由于现如今的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接触文字已经从书本转变到计算机上,因为打字要比写字快的多、方便的多。这一系列对识字的片面认识都会给识字教学带来巨大的冲击。如今,大部分学生在小学之前就认识了很多汉字,这也是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表现,也是我国学前教育的一大弊端。由于学前教育“小学化”非常严重,使得很多小学学校的识字教学已经逐渐趋于形式化,甚至是忽略了知识教育,一些学生和家长更是不重视识字教育。随着计算机、打印机等技术在学校普及,识字教育的关注程度也大打折扣。之前校园走廊中板报或教室黑板的内容,都是由教师、学生反复思考、一笔一划写出来的`,而现如今却都是通过打印贴出的字体,特别是发达地区、一线城市中的特别普遍。学校、教师对识字教学的不重视,家长也只在乎孩子的成绩是否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识字教学更加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素质教育对识字教学提出了相应要求,很多学校可设立了相关可不行,但在实际教学中,识字课程往往被其它科目所占据、挪用。由于学校、家长对识字教学的不重视,使得学生没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练习时间,导致学生识字的范围只停留在学前教育中,并且写字姿势不正确、字体潦草、功底堪忧。
四、识字教学的重要意义。
1、诠释汉字的重要性。
我国很有有关于识字相关的名著或文章中,都明确指出识字教学的重大意义,突出了识字教学对人文素质、素养的培育作用。语文科目首要的基本功就是能够识字,然后只有能够识字,才能够进行说、听、读、写等各个环节,进而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才能够探索更为广阔的知识。识字确切来说不仅是语文学科的基础,也是其它各项学科的基础。识字不仅仅要单纯认识、然后掌握几千个汉字,而是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字体的文化背景,并掌握一系列的学习方法,实现整体素质的进步。
2、传承我国汉字文化的有效途径。
汉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千年成果,然后更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所以,识字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认识文字、书写文字,更是肩负着我国汉字汉化传承的重要任务,让学生能够在识字的过程中深入汉字文化。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汉字正是我国民族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中国文化都对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国际中能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风采,这其中汉字的“功劳”是最多的。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的书写文字,向学生展示文字、解释文字,学生们能够认真识字、写字,这就是汉字文化的传承。所以,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情境教学可是说是一种模式框架,其有很强的延伸性,然后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情境教学,下文笔者将运用一些常见的情境教学方式及流程,其具体表现在:
1、课前情境导入识字教学。
作为语文基础知识,所以课前导入在识字教学中至关重要。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其具有形象感知的特点,在情境化识字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鲜明的对比,从而形成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通过情境引导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课前情境导入有很多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通过导语、谜语、事物、图片等方式进行课程导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从而让识字教学能够更加顺利进行。
2、丰富情境内容。
在情境导入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方式,进而接下来的音、形、义的教学,然后例如字理识法、文识字法、联想识字法、随文识字法等都是常见的识字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传统的教学模式之所以教学效率低,究其原因是教学模式无法提高学生兴趣。所以,教师要能够正确应用、把握情境教学方式,从而让原本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有很多有效的情境教学方法:描述式,即通过多媒体、图画及图片等直观方式为学生创立情境环境,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快速进入情境内容中;演示式,即教师通过实物及动作来营造学习情境。不同的情境化识字教学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口、人、目”等字体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应的器官,让学生在了解所学字体含义的基础上,将字体与相对应器官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找出象形字的有关规律,从而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
3、活动教学。
由于低年级小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等特点,并且对游戏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在教师完成字体讲解之后,需要做一些巩固教学,从而在学生的反馈中找出学生的知识漏洞。教师想看要更好的看到学生反馈效果,可以采取课堂活动形式来实现情境教学,通过不同的课堂活动来促使学生更好的巩固有关知识。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以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字的特点来展开课堂活动教学,例如识字表演、猜字谜、打牌游戏、字体接龙等形式。其中,猜谜语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环节,并且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谜语虽然只有简单几句话组成,但其具有易记易读的特点,在展开谜语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识字教学中,拆字谜是非常适合小学文字的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在教学“碧”时,教师可以根据“碧”字的结构来编字谜:“王叔叔、白叔叔,二人同坐在石头上。”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开发阶段,然后这种能使学生思考,又没有太大难度的字谜非常适合低年级小学生,学生能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或巩固了“碧”字,同时也巩固了“王、”“白”、“石”三个字体,并且加深了字体之间的练习。
4、拓展延伸。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课堂知识拓展延伸已然成为了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并在其中完成识字拓展[4]。然后在识字教学拓展中,教师要将学生刚刚学到的知识放在新环境中重新认识,从而引导学生能够从刚学到的字中,衍生出另一个字。例如“又”衍生成“双”;“人”衍生成“从”和“众”等。此环节教师也需要情境教学方式进行拓展延伸,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例如班级同学姓名、物品名称、课程名称等等。六、结束语综上所述,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文化学习的基础。所以,教师必须要顺应现代化教育需求,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更加科学的情境教学,从而提高识字教学质量与效率,为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2]贾云霞.从汉字构字规律谈小学识字教学[d].天津师范大学,2013:45。
语文教学的论文题目篇五
3、室外气温和保温层位置对间断供暖房间能耗特征的影响。
4、极少主义室内光环境设计研究。
5、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6、老年人建筑的自然光环境设计初探。
7、杨凌城市色彩景观规划研究。
8、襄城县古城墙遗址保护公园规划设计。
9、光导管照明系统的配光及应用研究。
10、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建设阶段的应用。
11、民营建筑企业项目团队核心利益相关者冲突管理研究。
12、市政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应用研究。
13、长春七天酒店(火车站店)装饰工程的成本管理研究。
14、国学中心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研究。
15、黑龙江移动枢纽楼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研究。
16、呼和浩特市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
17、包头市a装饰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18、南京国际金融中心续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19、国有施工单位材料采购管理研究。
20、基于互联网+的pmis的运维管理研究。
21、建发集团观澜丽景二期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22、俄侨文化影响下的中东铁路建筑及其历史价值研究。
23、建筑艺术表现在房地产经营销售策略中的应用研究。
24、吉林鼎鑫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25、湘黔古镇聚居文化和建筑空间形态研究。
26、“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负影响分析。
27、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8、基于fidic合同条件的承包商索赔研究。
29、基于分项计量的空调系统能耗诊断的实用研究。
30、基于ve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研究与应用。
31、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文化建设研究。
32、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在独立式住宅中的应用研究。
33、青岛地区农村钢结构住宅热桥的热工分析。
34、英谈村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
35、我国建筑业营改增相关问题研究。
36、延长油田中心化验室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37、低气压下噪声环境对人体舒适感影响机理的研究。
38、青岛市住宅建筑室内热环境的实测与研究。
39、晋鲁地区民居烟囱的建构技术与文化意义研究。
40、挣值法在中铁一局二公司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41、我国工程承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对策研究。
42、冯坪办公楼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
43、zhgy集团管道安装项目预算控制研究。
44、延长石油南区采油厂办公楼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45、nk集团土地整理项目的成本管理优化研究。
46、延长油田崖里坪住房小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47、基于公司战略的建筑企业多项目管理研究。
48、注册造价工程师诚信评价体系研究。
49、hce集团项目成本管理研究。
50、k公司固定资产质量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
语文教学的论文题目篇六
传统的拼音教学只是示范发音,学生观察模仿,反复练读,教起来费时费力,而运用信息技术后,学生普遍认为学习拼音有趣、有情、有意。如我在教学前鼻韵母、后鼻韵母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自制“舌位图”,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舌位、气流是如何变化的,接着适时、适度地加以解说,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教学的难点迎刃而解。另外,通过“舌位图”还可以对前后鼻韵母的发音进行对照,比较异同,加深理解。这样,学生学起来有趣轻松,且省事省力。又如,在训练学生拼音拼读时,我搜集了一些学生熟悉的图片输入计算机,并对其剪辑加工,再配以音响,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如比一比、猜一猜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拼音拼读训练,拼读正确后音响会发出鼓掌声,拼读错误后音响会发出告知通知。这样一来,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便被激发出来。接着再组织讨论、评议、改正,再拼读、再评议、再改正,逐步自我完善,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达到了逐步掌握的目的。总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不同的练习,让学生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以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识字教学。
识字本身是单调而枯燥的,低年级学生的自制力占劣势,再加上单调、枯燥的识字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而低年级以识字为主,随着所学的字越来越多,学生年龄小,短时记忆占上风,遗忘率较高,学到后面的生字,前面的又忘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往往习惯采用挂图或卡片等辅助教具来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卡片的反复运用,加深学生的记忆,达到识记的目的,或者通过抄写、听写来加强记忆,但效果总是不够理想。反复听写过的生字词,学生还是会在下次的听写中出错。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识字的效率,巩固记忆呢?我认为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遵循汉字构字特点,把枯燥、生涩的汉字形象化、生动化,帮助学生摸索出加减法、部首法、象形法、会意法、故事法等识字方法。同时,多媒体课件的适时演示,还能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深刻地记忆这些方法。如在教学“村、桃、过、跳”这几个字时,先出示:“村、桃、过、跳”这几个字,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学生说出村是由“木、寸”两字合在一起组成的,桃是由“木、兆”组成的。根据学生的这一发现,我演示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字的动画过程,有效加深了学生的认知,达到了突出重点的目的。又如合体字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对比显示,像树、叶、林、听等合体字,部首用红色标出,鲜明的色彩强烈地刺激着学生的感观,同时闪动偏旁,加强刺激,让学生感觉认识记忆汉字不再枯燥,反而每一次都有一种新鲜感,学习兴趣越来越浓,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三、运用信息技术有效进行阅读教学。
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从声音到图像,从静止的画面到生动的动画,让学生从对文章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抽象走入具体,从而对所阅读的内容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例如,五言古诗《锄禾》:“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于过着幸福生活,远离农业生产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根本无法理解田间劳动的艰苦,更不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这些,并在今后珍惜粮食,我采用了投影教学,制作了一幅活动投影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农正弯着腰、弓着背给幼小的禾苗锄草。头顶上是火辣辣的太阳,老农脸上的汗水一滴滴滚落下来。当我把这些投影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突然,有一个学生情不自禁地说:“这位老爷爷腰老那么动,多累啊!”接着,又出现了“还有看太阳多热,把老爷爷烤得直流汗”“田里的劳动真辛苦啊”“长大后,我要发明许多机器,为人们劳动”……当我出示一碗米饭并随老农的锄头动起来时,有些学生在小声议论:“以前我不爱吃馒头,曾把吃不完的馒头偷偷扔掉过,以后我再也不扔了。”“对,以后我们一定要珍惜粮食,每一粒粮食可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呀!”结果一节课下来,我几乎没有太多的语言,学生就理解了诗意,并且把诗中蕴含的道理深深地渗入了思想里,达到了预期目的,轻松完成了学习任务。
四、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利用好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推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语文教学的论文题目篇七
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随堂习作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关系到学生文字理解运用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到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要想科学地开展随堂习作教学需要一定的规划研究,但当前在实践教学中一些教师的相关教学活动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导致学生不愿意习作,或是没有好的习作技巧,因此教师必须要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创新,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习作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学生缺乏主动性。
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高年级习作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很多的相关训练项目,然而在教学中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根据教学目标开展任务式的教学,导致学生觉得学习枯燥,难以产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不愿将内心的真实想法流露出来。这样的情况下,习作内容存在模式化问题,缺乏新意,作文质量差。
(二)习作命题不合理。
很多教师安排的习作内容非常单调,学生的写作也成了模式化。教师在对习作命题的过程中,没有新意,或者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会变得千篇一律,出现重复的问题,例如《我最尊敬的人》《我最快乐的一天》这样类似的题目,往往要求学生写作多次,这样他们的思维和灵感都会受到很大限制,也会在重复的工作中出现烦躁心理,最终习作能力难以有效提升。
(三)习作结构模式化。
教师在开展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过程中,经常都是讲解三段式的习作结构,即开头、经过、结尾,并且对每个阶段也有明确的规定,过度强调开篇点题和结尾升华,指明一篇好的文章应该符合“龙头、猪肚、凤尾”,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了限制,不能自由发挥,习作结构相似,毫无新意。
(一)拓展习作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经过几年来的小学教育以后,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认知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拓展思维能力,并且情感也会变得更加丰富。教师在随堂习作教学中要注意分析和把握学生主体这个特点,着重培养他们习作的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如此才能促使习作能力得到提升。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渗透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例如对于写景类的习作训练《秋天》这个题目,可以先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都知道哪些与秋天相关的文章或诗词等,这样大家都会跃跃欲试,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此时教师再为学生推荐《秋夕》这首古诗,并与学生共同赏析,这对激发学生的习作灵感、丰富创作情感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导写作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尚处于起步阶段,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比较缺乏,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图画来吸引他们的眼球,然后引出写作教学,这样会使他们感受写作的乐趣。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与信息技术充分融合,比如多媒体设备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展示一些色彩鲜明、故事趣味化的简单图画,之后让他们说一说图画上都有什么,都在做什么,他们的心情如何,这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差异化想法及创新思维,通过自由的表达来激发写作思维,这样作文的质量会更高。
(三)贴近生活,丰富语言积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这也是为什么社会经验与人生阅历越丰富的作家,写出的作品越能够打动人心,他们善于在生活中积累素材,从日常生活中感悟人生道理。小学高年级学生所生活的世界还仅限于家庭与学校,所能运用于写作的素材十分有限,需要学生能够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中积累素材,丰富语言储备量。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故事,长期坚持下来,会是一笔丰厚的写作素材,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动笔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语文学习与生活是融会贯通的,学会观察生活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语文,享受写作的过程,更加地热爱生活。
(四)增加阅读量,树立正确的阅读观。
人们常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阅读可以了解我们所没看过的世界,经历不一样的精彩人生。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学习一些优秀作家的写作手法,也能从中欣赏优美的语言,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阅读中思考作者的思想情感,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有利于学生写出感情真挚,思想内容深厚的优秀作文。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老师应该教会学生审题,明确写作的目的,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另外一篇优秀作文的灵魂应该在于它所传递的思想感情,学生要能够合理选材,结合自身的真情实感,为作文增添色彩,巧妙灵活地运用语言,使文章生动形象;学生在写作前应该列出提纲,理清写作思路,使作文更具逻辑性、条理性,从而促进语文写作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也要进行深入改革创新,教师在开展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时刻反思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从中积累素材,同时传授他们有效的写作技巧,这样才能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4]孙迪.微探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的现状及策略[j].新课程,2017(2):62-63.
语文教学的论文题目篇八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如何适应课改,对于稳步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极为重要与关键。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认真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着力优化教学体系,发挥学生创造思维等对策与措施。
教学过程作为师生交往和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之一。当前,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良性互动,已经成为了新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实施课程改革,最为根本和最为主要的途径就是课堂教学改革。因此,初中语文课程要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必然就成为了其中的重头戏和关键内容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极好的机遇。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必须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努力实现新的突破,争取有新的作为。那么,如何使初中语文教学适应课改的要求呢?笔者结合实际,认真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措施。
一、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初中语文教学适应新课改的客观要求。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同志曾经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主要是把学习的方式方法教给学生。实际上,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往往是单纯的自己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都采用了“一刀切”、“齐步走”等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依然固守着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
一般而言,教师都是照本宣科,客观分析和使用教材,不仅使自己成为了教材的奴隶和机器,而且根本没有艺术性可言,更别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了。
教师的这重貌似对学生比较关心负责,实则是对学生身心、潜力和发展的极大压抑与摧残,也严重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初衷。可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已经势在必行了。在新的形势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当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逐渐使自己成长为专家型、研究型和实用型的教师。不仅要能教会教,而且还要精通专业知识和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要认清时代赋予的职责和重任,从根本上实现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积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和新的知识,善于总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体会,并逐步把感性认识转变为理性认识,进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
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是初中语文教学适应新课改的客观需要。转变教学方式,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逐步探索形成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探究式教学方式,也必然成为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要任务。但是,由于受到过去传统老汉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制约,人们往往过分注重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发现、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成为了单纯的被动学习的过程。这样,极大地压抑和束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可见,创新和转变教学方式,就是为了使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更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但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强调了学生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学习。要切实改变教学方式和状态,就必须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现、分析、探究、创新等能力凸显出来,使教学活动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此外,我们必须要切实转变教育教学模式。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
由此可见,思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过去,在传统落后的教育模式下,初中语文教学一般采用了“保姆式”、“灌输式”、“填鸭式”等教学模式,其最大的特征就是教师不松手,课文的字、词、句、段、篇、章等,全部都是老师说了算。对于学生而言,根本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严重地束缚和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精神。当前,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敢于和善于打破过去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真正让初中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理解、质疑、思考和创新的舞台。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初中语文教学适应新课改的必然趋势。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强调师生交往,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而教学活动作为教师与学生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实际上就是一种交往。新课改明确提出,教学过程必须是师生交往和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思考、置疑、调查、分析与探究,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
在教学的时候,也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如何把交流把握好,老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想法、个性等等细节,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性。
此外,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尽量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要积极创设能够合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的环境和氛围,不断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初中语文知识的能力,使所以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同时,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强调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可以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达到互相沟通、互相影响、互相补充和互相促进的目的。
四、着力优化教学体系。
着力优化教学体系,是初中语文教学适应新课改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优化实施教学和反馈体系。实际上,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一般都包括实施教学和反馈体系两个方面,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但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针对这两个方面的不同要求,我们应当遵循分层教学的原则,不能搞平均主义。我们必须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课堂结构,运用不同教学情景,进而使得全体学生都有动力,不断激发他们的成就感、自信心创新精神,进而达到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也才能在这种融洽的气氛中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此外,我们必须要进一步优化教学评价体系。
过去,升学率高低成为了应试教育对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分数则成为了学校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很多老师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平常上课时,不会顾及到各个学生的思想,像是在和一个人说话,要基于教学的交流,达到对学生成长的根本关心。
这样,考试必然成了教师的指挥。
棒,学生存在的价值就是考试分数。如此一来,大大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负担,也严重违背了教育教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中,我们必须要彻底摒弃过去以考试和分数的不良做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达到最优化。
五、发挥学生创造思维。
发挥学生创造思维,是初中语文教学适应新课改的现实需要。初中语文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那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不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应该积极主动地对客观世界进行能动的反映。这样,学生学习的过程应当成为一种满足自身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因此,教师要充分创设一切有利条件,帮助学生动眼看、动脑想、动笔写,不断提高他们探索创新的能力。
比如,经常布置一些新的作业、题目,让学生充分地动手、笔,可以让初中学生写日记,观察身边事物,既可以懂得学生心理,又可以培养以上能力。
此外,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通过精心设计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求知的教学情境与模式,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来,进而达到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终目的。我们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认真把学习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并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脑、动口和动手等,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真正还学生一个真实的自我,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随时把握学生的情况,合理进行引导,使学生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六、结束语。
总之,素质教育作为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不仅时间紧迫,而且任务繁重,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要使初中语文教学适应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就需要我们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真正做学生学习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生动语言实践,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充分给予学生自己学习和思考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卫红,高质量高水平实施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探究[j],教学与研究,2006(03).
[2]钱广荣,初中语文课改革课需要理顺的几个关系[j],教育研究,2009(01).
[3]杨光,对初中语文课程改革方案及其实施探讨[j],教育导刊,2008(05).
语文教学的论文题目篇九
3、绿色建筑开发管理研究。
4、莫伯治建筑创作历程及思想研究。
5、岭南建筑学派研究。
6、清代归善县客家围屋研究。
7、当代闽南建筑的地域性表达研究。
8、复杂性理论视角下的建筑数字化设计。
9、家具专卖店光环境氛围感知及照明设计方法研究。
10、企业战略变革的企业文化要素影响研究。
11、广西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研究。
12、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
13、消费社会视角下的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研究。
14、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研究。
15、易学象数下的中国建筑与园林营构。
16、道教生态思想下的人居环境构建研究。
17、适于山地城市规划的近地层风环境研究。
18、城市居住建筑能耗影响因素与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19、镇江近代建筑形态及其演变研究。
20、基于目的性的既有建筑再利用技术策略研究。
21、清代官式建筑研究史初探。
22、风险分担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
23、基于协同论的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整合营销战略构建研究。
24、夏季相对湿度和风速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研究。
25、时空融合观念下的中国传统建筑现象与特征研究。
26、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多项目管理研究。
27、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企业绿色化创新研究。
28、易学空间观与中国传统建筑。
29、建筑业劳动力未来供给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30、外来建筑文化在岭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
31、民国时期广州城市规划建设研究。
32、近代武昌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
33、中国博物馆建筑发展中文化属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34、浙北乡村集聚化及其聚落空间演进模式研究。
35、传统乡村聚落二维平面整体形态的量化方法研究。
36、论工艺技术对建筑品质的作用。
37、气候与建筑环境对人体热适应性的影响研究。
38、江南木构架营造技艺比较研究。
39、建筑室内环境建模、控制与优化及能耗预测。
40、汉代空心砖的制作工艺与画像构成研究。
41、建筑造型基础教学研究。
42、重力热管在太阳能光电光热利用中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43、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集成研究。
44、岭南建筑师林克明实践历程与创作特色研究。
45、广府地区传统建筑色彩研究。
46、当代中国文化建筑公共性研究。
47、中国南方干栏及其变迁研究。
48、新中式建筑艺术形态研究。
49、历史时期重庆城镇景观研究。
50、英国建筑技术美学的谱系研究。
51、关系嵌入、环境不确定性与项目绩效间关系研究。
52、基于地域气候的适应性热舒适研究。
53、中国建筑业安全规制改革研究。
54、海南岛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研究。
55、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创作思想研究。
56、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房地产企业成本管理激励机制研究。
57、消费社会的建筑神话。
58、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研究-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59、多种太阳能新技术在示范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60、建筑表皮材料的地域性表现研究。
语文教学的论文题目篇十
六年级学生在校园里显得更为活跃,他们有热情,也显得任性、容易冲动。有时他们会在桌面上、厕所里涂写,几句小诗、一行话语,好象像以此表达对学校的留念,更多的学生早在第一学期就忙着写临别赠言。教师如何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情感契机,引导他们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实践证明:积极疏导,把他们的心语得以外化,由此激发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是有效的路径。
(二)融会贯通,以一当十。
六年级语文教学如果仅凭几十篇课文的精讲深挖、设计无数的练习,由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的确,课文只是个例子,应由一篇文章的阅读触及其余,启发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灵活、高效地学,有趣有味地学,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培养。
语文教学的论文题目篇十一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语文新课程在阅读教学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阅读教学一味地把自己对阅读材料的感悟理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强调和倡导个性化阅读。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个性化阅读;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
正如法国著名心理学家卢梭所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那是最愚蠢的”。然而,大多数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较深,仍拘泥于传统的阅读教学,导致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无法实现,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教材特点及阅读状况,探索适合四年级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教学并提出若干建议,从而实现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阅读的主人”。
一、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所谓“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让每个学生的特点、个性展现出来,这就必须要强调和确立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在两个方面: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爱,有自己独特的欣赏、鉴赏能力和水平。
首先,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如《北大荒的秋天》,在这一篇文章中写了金秋时节北大荒的原野、小河和天空三个部分,不同的学生喜欢的部分也不一样,有的觉得原野部分写的好,有的觉得小河部分写的好,当然也有的学生会觉得天空部分写的好,对于自己觉得写的好的部分,学生当然更乐意阅读,也更愿意倾注感情的去朗读,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后,我们经常能在语文课堂上听到这样一句课堂语:“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来读一读”。这就体现了语文老师对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尊重,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基础,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阅读材料。这样以来,不仅增加了学生对阅读本身的兴趣,而且也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达到“在个性化阅读中讲求兴趣,在兴趣中增进课文的理解”的双重效果。
其次,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的方式。阅读的方式有朗读、辩论、表演、讨论等等多种形式,每个学生个性的不同,选择阅读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喜欢自己在室外大声朗读、有的喜欢在室内安静的阅读,有的喜欢将阅读材料当作剧本通过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还有的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讨论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俗话说:“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最正确的”,在课外阅读时间,老师就应该鼓励让学生尝试不同的阅读方式,让其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确立教师的主导性。
四年级语文教材特点的分析《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框”,因此,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并不意味着教师在阅读活动中主导作用的丧失,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的启蒙者,教师需要时刻注意保持自身的主导作用。另外,因为四年级的学生年龄毕竟还小,理解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不免在阅读中会产生不正确甚至荒谬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的引导和交流,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质疑、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但对学生荒诞的想法要及时加以引导。例如,在《卧薪尝胆》一课中,有的学生就体会不到越王勾践坚强不屈的品质,甚至觉得越王勾践过于愚蠢,对于有这样想法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做的不是斥责学生的这种想法,而是要从“勾践不忘报仇,不忘兵败的耻辱”方面来引导学生体会勾践的坚强不屈。
三、营造个性化阅读的氛围。
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个性化阅读的开展同样需要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氛围。诗人舒婷曾说过:“诗歌是一粒种子,花朵是你自己培育出来的”。在阅读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尽力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的阅读氛围,让学生能够兴致勃勃的阅读、专心致志的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去阅读,增强学生的阅读自信,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己选择的阅读方式将自己选择的阅读材料阅读出来,可以不限次数的反复阅读,从而使学生能够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借住现代多媒体设备,播放与文本内容相关的动画片课件,生动形象的将文本内容演绎出来,让学生通过“看”的过程初步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在阅读之后,可以再让学生通过组队的方式将文本内容“表演”出来,这些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更能调动学生想要继续阅读的积极性,从而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激活学生各具色彩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
综上所述,个性化阅读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鼓励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的参与,赋予其主体地位,但同时也要继续保持教师的主导性和引导性作用。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执行《课程标准》中关于个性化阅读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把阅读活动变成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学生就会在富于个性的阅读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语文教学的论文题目篇十二
3、落球法液体粘滞系数测定仪的改进。
4、浅议氦氖激光器在光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5、全息照相实验技巧探讨。
6、实验数据的处理和测量不确定度计算。
7、标准不确定度合成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讨论。
8、钢丝的切变模量与扭转角度关系的研究。
9、物理实验测量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10、向心力实验装置研究。
11、重力加速度测量实验装置研究。
12、液体表面张力实验装置研究。
13、matlab在声学实验中的应用。
14、非线性电阻特性的实验研究。
15、简易万用表的设计制作及校准。
16、体效应管负阻特性的测量研究。
17、微波光学实验研究。
18、组合测量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19、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微小形变实验方法的改进与研究。
20、偶氮染料掺杂聚乙烯醇薄膜的光致双折射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语文教学的论文题目篇十三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低段语文识字量递增,艰巨的识字任务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已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共同期待解决的问题。也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交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带给学生识字的乐趣。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学生不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就无法阅读和作文。字词教学因其特殊的基础性,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承担着奠基石的角色。阅读教学由它始发,并由它贯穿起句段篇的教学。若没有扎实的字词教学,随后展开的阅读教学将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因此依照个人角度,对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进行反思,愿与同行商榷。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这句话道出了识字教学的重要性。这句话也常听老师挂在嘴边,但在教学中怎样凸现识字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往往把握不准。我认为这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1、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转换教师角色,但到底怎么改,怎样把握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教师心中没底。于是,反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忽视双基的教学,课堂上一会儿合作,一会儿探究,在新颖的形式下,缺少实实在在的内容。2、对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准。如第一册教材的拼音部分,这部分教材安排了学拼音、学生字、读儿歌三项任务。三项任务有轻重之分,但教师在教学中平均用力,甚至本末倒置,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读和理解儿歌上。由于教学中忽视了识字教学,更没有在识字方法上深入探究,所以教师难以完成识字任务。
一、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低年级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旨在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愿意识字,喜欢识字,逐步形成识字能力,为自主识字、大量阅读打好基础。倘若学生并没有把学习看作是如饥似渴的需要时,教师再精彩的课堂教学对学生的认知活动也是无吸引力的。需要影响情感,一般来说,学生对于符合自己需要并能满足其需要的事物、活动抱有积极肯定的情感。
1、充分肯定学生生活识字的成果。
在教学《识字1》一课时,让学生说说:这么多的生字宝宝中有没有你的老朋友?一生说:“我认识‘争’,教室后面的墙壁上贴着‘力争上游’这四个字。”一生说:“我认识‘泉’,因为我的名字叫‘钰泉’,是我爸爸喜欢玉泉山,才给我取了这个名字。”??对学生的回答,我都及时地给予了肯定,使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自主识字的愿望更强了。
2、从汉字本身的规律中寻找识字的乐趣。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汉字本身的规律,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在教学“元”字的时候,采用新旧知识联系的办法,给“元”字添上宝盖头,再换上口字框等,从而引出了“完、园”,使每个生字的学习都有一个特定的情境。这样,学生的识字由于碰到具体的语言经验而发展起来并固定下来。学生也在愉快的环境里接受形象的感受,使之印象深刻。
3、开展多种有趣的识字游戏。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只要是游戏,孩子们就会喜欢。让学生在玩中认识汉字,边活动边识字,符合儿童的天性。
3.1传统的“开火车”游戏法和“欢乐对对碰”游戏法都能提高学生的识字乐趣,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一种轻轻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识字的效果。
3.2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如“懂”字的字谜是“重心靠边戴草帽”;“改”字的字谜是“己见反文尾巴小”;“员”字的字谜是“宝贝小口头上开”。再后来,学生也能模仿着自己编,比如“照”:一个日本人拿着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洒下四滴血。我也因此趁机对学生简单讲述了日本侵华事件,真是一举两得。
二、丰富生活识字的途径。
现代汉字教学观认为,儿童识字,是他们自己生活、学习、成长的需要。为此我们应努力在汉字与儿童生活间建立联系,丰富识字的途径。
1、让课堂回归生活。
比如在教学《自选商场》。课前我把教室装扮成自选商场的场景。当学生看到生活中的自选商场搬到了课堂上,看到那么多熟悉的物品出现在自己的眼前,甭提多兴奋了。我顺势展开自选物品认汉字的活动,寓教于乐,从孩子熟悉的生活中去构思教学情境,不仅把汉字和实物建立起联系,丰富了这些汉字的人文积淀,更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了愉悦。
2、做生活都有心人。
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为识字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可让孩子自由地选择生字,进行课外识字,成效也不错。但低段学生缺乏自觉性,选择性,需要教师和家长的不断提醒。经过一学期的引导点拨,现在班里的学生基本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在班级、校园边走边认汉字;在家长的帮助下,选择在电视、商品包装袋、路牌、广告牌等途径,反复地接触认识汉字,积累了不少字词。
总之,只要我们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孩子的喜好出发,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识字就不再是一种乏味地机械记忆,而是一种有趣的活动。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果,又发展了他们的能力,陶冶了他们的情操。
语文教学的论文题目篇十四
讲述法是教师用口头语言直接向学生描绘事例、论证事理的一种传授知识的基本方法。它以教师的叙述和说明方式达到教学目的。它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广为采用的方法之一。
它的长处是:可以传授新知识,并保持系统性和深刻性;教师可以通过简明的语言讲清问题,保证教学时间的经济有效,而且简便易行。缺点是:它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利于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
适用的场合主要有:学习课文之初,需要交待学习目的、范围、要点和要求时:介绍作家作品及背景或相关课外知识时;分析课文中的`某些重点、难点时;补充教学所必须的各种材料时。
讲述法的运用要点是:
1.讲求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严整性和思想性;
3.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起伏恰当,条理清晰,深入浅出;
4.注意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
5.既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兼顾学生主体功能,突出语文能力培养的目的。
问答法。
问答法是以师生的对话形式进行教学的方法,也称谈话法或提问法。在语文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主要通过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或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的对话形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问答法有利于唤起注意,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求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训练口语表达能力;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达到教和学的和谐统一。问答法的弱点是:教师所提问题不可能适合所有学生的理解程度,每次的问答只限于少数人的对话,多数人则处于消极状态,对此应注意避免。
问答法的运用要点是:
1.注意考虑所提问题的意义、价值和启发性;
2.提问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中,符合学生思想水平和实际能力;
[1][2][3][4]。
语文教学的论文题目篇十五
摘要:
小学语文中文字教学是任何学科基础,如果识字教学质量无法保障,那么小学生在学习中会愈加艰难。低年级小学语文是识字教学的重要时期,所以必须要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识字教学质量。情境化教学作为素质教育衍生出来的新式教学方式,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所以,加强、优化传统识字教学是识字教学的重要环节,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质量与效率。创新教学模式是新课改下教师与研究人员的重要工作,同样也是发扬我国汉字文化的重要需求。实践证明,情境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习惯,从而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
一、情境教学的定义架构。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一种教学情境,让知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性,保证学生能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要以适合与喜欢的方式学习字体,并且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理论研究。
情境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情境来提高学生积极情绪,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从而形成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学习动力。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情境中的内容与含义,从而对语文教学内容产生一个新的认识,为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能够打下良好的基础。情境教学的出现,对我国传统教学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更加符合现代化教学模式,是推动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1]。
长期以来,人们对语文识字教学的价值与意义缺乏科学的认识。很大一部分人把识字教育的过程简单的认为学会字体的过程,而这种浅薄的看法往往会造成很多弊端:首先,很多人会轻视识字教学,认为识字教学就是为了小学生能够看懂、读懂汉字即可,无法理解我国汉字文化的精髓;其次,传统教育方式往往都是采取机械式练习,来让学生识字、写字,这也是“罚写”手段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新课改下这种现象是严重不允许的;最后,由于现如今的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接触文字已经从书本转变到计算机上,因为打字要比写字快的多、方便的多。这一系列对识字的片面认识都会给识字教学带来巨大的冲击。如今,大部分学生在小学之前就认识了很多汉字,这也是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表现,也是我国学前教育的一大弊端。由于学前教育“小学化”非常严重,使得很多小学学校的识字教学已经逐渐趋于形式化,甚至是忽略了知识教育,一些学生和家长更是不重视识字教育。随着计算机、打印机等技术在学校普及,识字教育的关注程度也大打折扣。之前校园走廊中板报或教室黑板的内容,都是由教师、学生反复思考、一笔一划写出来的`,而现如今却都是通过打印贴出的字体,特别是发达地区、一线城市中的特别普遍。学校、教师对识字教学的不重视,家长也只在乎孩子的成绩是否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识字教学更加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素质教育对识字教学提出了相应要求,很多学校可设立了相关可不行,但在实际教学中,识字课程往往被其它科目所占据、挪用。由于学校、家长对识字教学的不重视,使得学生没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练习时间,导致学生识字的范围只停留在学前教育中,并且写字姿势不正确、字体潦草、功底堪忧。
四、识字教学的重要意义。
1、诠释汉字的重要性。
我国很有有关于识字相关的名著或文章中,都明确指出识字教学的重大意义,突出了识字教学对人文素质、素养的培育作用。语文科目首要的基本功就是能够识字,然后只有能够识字,才能够进行说、听、读、写等各个环节,进而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才能够探索更为广阔的知识。识字确切来说不仅是语文学科的基础,也是其它各项学科的基础。识字不仅仅要单纯认识、然后掌握几千个汉字,而是在识字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字体的文化背景,并掌握一系列的学习方法,实现整体素质的进步。
2、传承我国汉字文化的有效途径。
汉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传承的千年成果,然后更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所以,识字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认识文字、书写文字,更是肩负着我国汉字汉化传承的重要任务,让学生能够在识字的过程中深入汉字文化。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汉字正是我国民族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中国文化都对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国际中能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风采,这其中汉字的“功劳”是最多的。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的书写文字,向学生展示文字、解释文字,学生们能够认真识字、写字,这就是汉字文化的传承。所以,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五、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可是说是一种模式框架,其有很强的延伸性,然后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情境教学,下文笔者将运用一些常见的情境教学方式及流程,其具体表现在:
1、课前情境导入识字教学。
作为语文基础知识,所以课前导入在识字教学中至关重要。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其具有形象感知的特点,在情境化识字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鲜明的对比,从而形成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通过情境引导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课前情境导入有很多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通过导语、谜语、事物、图片等方式进行课程导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从而让识字教学能够更加顺利进行。
2、丰富情境内容。
在情境导入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方式,进而接下来的音、形、义的教学,然后例如字理识法、文识字法、联想识字法、随文识字法等都是常见的识字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传统的教学模式之所以教学效率低,究其原因是教学模式无法提高学生兴趣。所以,教师要能够正确应用、把握情境教学方式,从而让原本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有很多有效的情境教学方法:描述式,即通过多媒体、图画及图片等直观方式为学生创立情境环境,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快速进入情境内容中;演示式,即教师通过实物及动作来营造学习情境。不同的情境化识字教学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口、人、目”等字体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应的器官,让学生在了解所学字体含义的基础上,将字体与相对应器官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找出象形字的有关规律,从而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
3、活动教学。
由于低年级小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等特点,并且对游戏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在教师完成字体讲解之后,需要做一些巩固教学,从而在学生的反馈中找出学生的知识漏洞。教师想看要更好的看到学生反馈效果,可以采取课堂活动形式来实现情境教学,通过不同的课堂活动来促使学生更好的巩固有关知识。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以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字的特点来展开课堂活动教学,例如识字表演、猜字谜、打牌游戏、字体接龙等形式。其中,猜谜语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环节,并且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谜语虽然只有简单几句话组成,但其具有易记易读的特点,在展开谜语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识字教学中,拆字谜是非常适合小学文字的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在教学“碧”时,教师可以根据“碧”字的结构来编字谜:“王叔叔、白叔叔,二人同坐在石头上。”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开发阶段,然后这种能使学生思考,又没有太大难度的字谜非常适合低年级小学生,学生能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或巩固了“碧”字,同时也巩固了“王、”“白”、“石”三个字体,并且加深了字体之间的练习。
4、拓展延伸。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课堂知识拓展延伸已然成为了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并在其中完成识字拓展[4]。然后在识字教学拓展中,教师要将学生刚刚学到的知识放在新环境中重新认识,从而引导学生能够从刚学到的字中,衍生出另一个字。例如“又”衍生成“双”;“人”衍生成“从”和“众”等。此环节教师也需要情境教学方式进行拓展延伸,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例如班级同学姓名、物品名称、课程名称等等。六、结束语综上所述,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是文化学习的基础。所以,教师必须要顺应现代化教育需求,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更加科学的情境教学,从而提高识字教学质量与效率,为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2]贾云霞.从汉字构字规律谈小学识字教学[d].天津师范大学,2013:45。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语文教学的论文题目篇十六
2、论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
3、论赏识教育的意义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
4、小学一年级语文教育幼小衔接问题调查与教育策略研究。
5、小学语文教育中乡土文化缺失研究。
6、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研究。
7、《教育杂志》与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
9、小学语文教育中古代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
10、小学语文教育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1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12、环境教育视野下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分析。
13、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实践性知识研究。
15、中国现代小学语文教育的探索者-吴研因。
16、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
17、“右脑开发理论”观照下的小学语文素质教育。
18、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研究。
19、吴研因小学语文教育思想研究。
20、小学语文教学中视觉素养教育研究。
21、试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朗读。
22、试论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3、试论小学生的合作学习。
24、试论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25、试论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
26、试论小学生自然课实践能力的培养。
27、试论小学生综合性学习。
28、试论学生中独生子女爱他人品质的培养。
29、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研究。
30、特级教师成长历程研究。
31、现代教师教育智慧形成的相关研究。
32、现代教师人格特征形成方式的探究。
33、现代教师职业观内涵构成的思考。
34、现代教师职业角色内涵的探究。
35、乡村教师与城镇教师发展内涵异同的相关研究。
36、乡村教师与城镇教师发展形态异同的相关研究。
37、小学“活动导学”的研究与实验。
38、小学班级管理的研究。
39、小学德育的方法研究。
40、小学德育的过程研究。
41、小学德育的模式研究。
42、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对比研究。
43、传统教师评价的负面影响。
45、词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46、大学生选择教育类专业的心理相关研究。
47、大众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分析。
48、当代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期待与要求。
49、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
50、东西方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研究。
51、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53、儿童课外文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54、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地位及意义。
55、改革开放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多元现象研究。
56、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59、合格教师基本标准的探究。
60、缓解教师心理问题的措施、途径的研究。
6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62、家庭对于小学生的才艺与兴趣活动的支出调查研究。
63、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
64、家庭教育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
65、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问题的研究。
66、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
67、教师的科研能力研究。
68、教师的素质研究。
69、教师的学历水平研究。
70、教师发展的教育需求思索。
71、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因探究。
72、教师发展对教学质量提升的相关研究。
73、教师发展对于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相关研究。
74、教师发展对于学校课程改革的促进研究。
75、教师发展过程中可用资源的梳理与归纳研究。
76、教师发展进程中内在障碍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77、教师发展进程中外在困难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78、教师发展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作用。
79、教师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关系研究。
80、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关系研究。
81、教师发展在专业化进程中的价值探索。
82、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改革研究。
83、教师能力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教师期望在小学生发展中的作用。
84、教师人格发展内涵与策略的研究。
85、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职业生活研究。
86、教师使用新教材出现问题的研究。
87、教师思想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88、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89、教师知识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90、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界定与标志的思考。
91、教师职业生活规律的相关研究。
92、教师智慧发展内涵与策略的思考。
93、教师自我教育的途径与策略探究。
94、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研究。
95、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知识储备研究。
96、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专业思想形成研究。
97、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角色转变过渡的相关研究。
98、教育实习后的专业认同变化研究。
99、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关系的研究。
100、课改背景下的“好课”标准的研究。
101、课改背景下的学生作业的研究。
102、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程发展性教育评价研究。
103、课堂教学改革困境的研究。
104、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德问题研究。
105、课堂教学新境界的研究。
106、课堂教学中参与意识的培养。
108、论活动课程评价的理论与实施。
109、论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的艺术。
110、论小学生爱家乡品质的培养。
111、论小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112、论小学生作业批改的艺术。
114、论优秀班风的建设。
115、某一位儿童作家或某一类儿童文学作品的研究。
116、农村教师发展动因与城市教师发展动因的比较研究。
117、培养创新型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18、拼音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地位研究。
119、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思路、办学模式的研究。
120、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难点及对策的研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语文教学的论文题目篇十七
将情感教育引入作文教学。
文道统一趣解经典。
课堂提问的理论初探及其应用体系的建构。
艺术有效地提问,共享对话的境界。
漫谈新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师的三个命题。
浅谈初中生现代文阅读水平考察及其训练策略。
让中学生“与鲁迅相遇”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实现“减负增效”初探。
新课程初中语文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解决学生问题不可太随意。
浅谈语文本色回归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阅读悦读——略论初中生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因文采而精彩,为精彩而喝彩。
满眼生机争日新。
炼就学生一双慧眼——浅谈作文教学中题材选用的做法。
听课,迈开教师专业成长的第一步。
如何引导名著阅读浅说。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流。
耐心融化坚冰——语文学习“特困生”的转化案例。
精心选择语文课外阅读材料。
鼎力挖掘语文思想教育功能。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作业设计摭谈。
阅读教学重在拨动审美之弦。
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阅读反思——一种新的语文教学的视角。
在阅读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阅读教学多元解读,塑造人文精神。
语文综合性学习策略谈。
上出有语文味的课需要具备几种意识。
语文课堂教学的低效化现象分析及对策。
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飞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未断电心得体会(大全16篇)
- 警察夜校心得体会实用 警营夜校心得体会(5篇)
- 强化约束心得体会及收获 强化约束心得体会及收获感悟(3篇)
- 2023年周庄写生心得体会报告(精选15篇)
- 定制培训心得体会简短(优秀16篇)
- 2023年教练专访心得体会及感悟(优秀16篇)
- 最新从业红线心得体会怎么写(汇总17篇)
- 党员监督心得体会(优秀9篇)
- 最新歌唱表演心得体会范本(优秀15篇)
- 销售男装心得体会如何写(精选19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