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采茶过渡心得体会报告 关于采茶的实践报告(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18:30:12 页码:11
采茶过渡心得体会报告 关于采茶的实践报告(六篇)
2023-01-07 18:30:12    小编:ZTFB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采茶过渡心得体会报告一

近年来,湖北省英山县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着力打造毕昇文化、黄梅戏文化、茶文化、群众文化四道“文化盛宴”,文化精品迭出,好戏连台,为“中国茶叶大县、湖北山区经济强县、大别山生态旅游名县”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毕昇文化:英山是我国四大发明家之一毕昇的故里。近年来,英山县围绕毕昇做文章,巧打“毕昇”牌。省、市有关专家、学者,先后在英山县召开了三次毕昇研讨会,撰写论文20余篇,连续4次参加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了首期《毕昇研究文集》,毕昇研究工作已引起东亚科学史图书馆、韩国、菲律宾、德国等国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使毕昇故里———英山县的知名度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该县还先后建起了毕昇纪念馆、毕昇森林公园、毕昇广场和毕昇大峡谷漂流,全县以毕昇人文资源命名的品牌达100多个。由马民权、张渐秋、涂耀坤合著的电视剧本《传奇毕昇》初稿已完成,得到了省内文史专家的首肯。

黄梅戏文化:英山的地方剧种以黄梅戏、大别山民歌为主,特别是黄梅戏剧种在英山得到了发扬光大。英山县黄梅戏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黄梅戏《银锁怨》演进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天堂梦》获得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天职》去年以来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6次播出,首开了湖北省县级剧团精品剧目在央视展播的先河。

茶文化:英山是中国名茶之乡。英山茶叶,传承千年。早在唐代,英山的“团黄”、“圻门”就与安徽的“黄芽”并称“淮南三茗”,作为贡品送往长安。从1992年至今,英山县已连续举办了17届茶叶节,每届茶叶节以突出名茶之乡的茶乡特色为中心,举办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了节日气氛,推进了茶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收到了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好效果。唱茶歌、跳茶舞、写茶诗、演茶戏已成为茶叶节等重大节日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大餐”。

群众文化:英山以广场文化为抓手,农村基层文化活动日趋活跃。县委、县政府把广场文化活动作为建设文化大县的亮点来抓,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据统计,2006年以来,全县共组织大型广场文化活动30多场次,50个部门、单位参加,演出人员达200多人次,观众达10万人次,基本做到“每月一主题,每周有活动”。县剧团每年在农村演出200余场,电影公司送电影下乡2000余场,图书馆协助兴建“农家图书室”80多个,持证读者3175人,文化馆辅导“夕阳红”、“映山红”、“采茶戏”等民间文艺团体文艺节目100余个。文化活动中心每月组织大型文化活动2场以上,每场观众5000余人。每年的元旦、春节、茶叶节、五一、七

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全县各地都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

走进英山:毕昇故里茶飘香

谷雨茶香溢,四月尽芳菲。走进地处大别山南麓的毕昇故里----湖北省英山县,只见山更新,水更秀,茂盛的林木郁郁葱葱,争艳的杜鹃竞相开放。

而更引人瞩目的是满山满园鲜嫩欲滴的春茶。一座座苍翠的茶山,一片片青绿的茶园,仿佛一条条巨大的青龙,磅礴,逶迤,盘旋,婉转,构成如此美丽的画卷。

更美丽的画卷,是茶山茶园中显现和展示极富神韵的动感。在殷实土地上沐浴岁月沧桑的茶山茶园,又宛若浩大无比的天然绿毯,如茵如荫。美丽的采茶女点缀其间,双双巧手,缓缓移动,悄悄忙碌,是深山茶园中最美的风景。茶山茶园中传递的新鲜空气,一丝丝,一缕缕,一股股,一阵阵,流动,飘荡,弥漫着温馨醉人的清香。

千年绿茶,重放馨香异彩

英山是中国名茶之乡。英山茶叶,早有盛名,传承千年。远在唐代,英山的“团黄”、“圻门”就与安徽的“黄芽”并称“淮南三茗”,被选为贡品运往长安,享有“鄂土茶称圣,英茗味独珍”之美誉。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这些传统和优势没有发扬光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

来,英山大力实施“特色立县”战略,坚持“农业抓特色,特色抓茶叶,茶叶抓质效”的发展思路不动摇,瞄准市场,立足资源优势,把茶叶作为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跑遍英山县,村村见茶园”,此话不假。英山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回报。据统计,全县茶园面积已发展到20.99万亩,茶叶产量2700.9万公斤,系列产值12.15亿元,茶叶产值占农业产值的38%以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40%来自茶叶产业,茶叶产业规模位居湖北前列。英山县先后被国家授予“中国茶叶之乡”、“中国绿茶(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称号,是湖北省政府命名的“湖北茶叶大县”,英山县政府获“中国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茶叶,已经成为英山名符其实的重要支柱产业。

一个“立足英山,辐射全国,内外结合,多头并进”的茶叶产销格局基本形成。北京、济南、武汉、南京、江苏溧阳、苏州等大中城市,英山茶叶有着较好的知名度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现在,英山已成为《全国茶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中名优绿茶基地之一。“色泽翠绿,香高持久,滋味浓醇,汤色清澈”。英山茶叶凭借品质的超凡俗脱,不仅名扬全国,走进各大城市的超市,而且远销美国、欧盟、非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英山人终于发现了祖宗留下的这份“宝藏”,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力建设大规模、高标准的茶叶基地,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全力打造“英山云雾茶”品牌。产茶,在“弹丸之地”的英山,又一次重放出氛围浓厚意味深长的馨香异彩。打造品牌,形成合力活力

“品牌就是走向市场、占领市场的命牌,要把‘英山云雾茶’打造成全省、全国的知名茶叶品牌!”英山县长张树林满怀信心,坚定信念,无限畅想,掷地有声,对茶叶品牌有着深刻而独特的真知灼见。

于是,英山走与科研单位携手合作开发的道路,集中力量主攻名优茶,推进茶叶上档次、创名牌、出精品,坚持一个标准组织生产,一个品牌对外宣传,既做大了茶叶品牌,又促进了茶叶质效提高。

通过招商引资、整合重组、政策扶持等措施,着力培植了一批产业“龙头”,全县有10多家龙头企业和30多家骨干茶场参与了名优茶、大宗绿茶、砖茶、红茶、乌龙茶、精制出口茶生产。县农业银行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先后积极提供3.8亿元,给予茶叶产业发展强力的信贷支持。县农业局、质监局等部门组织科技人员到乡镇、茶叶企业进行科技服务,积极探索绿色防控体系,全面推广以空中挂灯、园中插板、生物机防为主体的绿色防控体系,并与生态茶园、绿色食品认证的有机结合,促使全县科技兴茶上水平的同时,“英山云雾茶”品质得到不断提升。全县现拥有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有2家企业被评为“湖北省茶叶出口重点加工企业”,有1家企业被评为“湖北省茶业十强企业”,有1家企业被评为“湖北省十佳名优加工企业”。2011年4月,组建成立了“英山云雾茶业有限公司”,成为全县最大的绿茶精制加工企业。今年年初,英山县委、县政府高昂创业创新大旗,又果断决策,突出龙头带动,着力打造“茶产业城”,努力把英山建设成为中国茶叶大县和大别山区重要的茶叶聚散地。

“色澄碧而清洌,味馥香而沁芳”。加强茶叶品牌建设,成功地生产出“英山云雾茶”系列名优产品,其先后荣获“湖北十大名茶”、“湖北名牌产品”、“湖北十佳文化旅游名茶”等称号,有效地增强了茶农和企业的质量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空前地提高了全县茶叶的市场竞争力。2009年,“英山云雾茶”荣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1年10月,被省农业厅认定为“大别山生态名茶”称号,12月份荣获农业部“2011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英山云雾茶”已成为响当当的标志性品牌,终以“片片绿叶,杯杯香醇”以及“形美、色绿、香高、味醇”的品质特色而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村村有茶场,山山出佳茗”。品牌建设带来效益的提升和放大。茶叶,提升了英山在全国的地位,更改变了英山人民的生活。产品销售扩大了市场份额,提高了销售价格,促进了茶农增收,走上了致富之路。全县80%的农民住进了楼房,已建成55个新农村示范村,涌现出乌云山、河南畈、宋家榜、百丈河等依靠茶叶产业发展建设新农村的先进典型,使英山新农村建设走在了全省、全市前列,被誉为“大别山的一面旗帜”。

“一天一斤油,一月一身绸,一年一栋楼”。这是英山茶农种茶致富生动形象的写照。位于鄂皖交界处的杨柳湾镇河南畈村发展茶叶产业,户平茶叶达2.5亩,全村人均纯收入的80%来源于茶叶,成为全县产茶大村。如今,这里家家户户不仅住上了小洋楼,而且垸垸修通了柏油路,成为闻名遐迩的文明新村,村党支部还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叶雪平,英山县绿屏茶叶有限公司的老总。短短几年内,他以茶为业,开拓创新,在全县建起了第一个集产购销茶于一体的民营企业。目前,总资产达1000多万元,年销茶800多万元。

特色立县: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实施‘特色立县’战略,促进英山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落实向‘中国茶叶大县、湖北山区经济强县、大

别山生态旅游名县’目标迈进的战略举措,是推进英山县域经济特色化、外向化的有效途径,是争创大别山创业创新先锋区的重要‘抓手’。茶叶,已成为英山走出湖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承载着英山人民谋发展、奔小康的憧憬和希望。”4月13日上午,在英山县举行“全民阅读活动暨毕昇讲坛启动仪式”上,县委书记陈武斌就弘扬英山“茶文化”发表激动人心的演讲,精彩而又响亮。

“通过专业市场,将英山茶叶市场形成对接,让茶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历任英山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家”领导高瞻远瞩,达成共识,竭力接力。从1992年开始,英山每年举办一次茶叶节,并将茶叶节搬到武汉、北京,令人大开眼界。500克“英山云雾”茶中的极品,拍出了12800元天价。从1992年至今,英山县已连续举办了21届茶叶节,无不收到了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好效果,夺取了一次次一年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今年茶叶节,英山县委、县政府以突出名茶之乡的茶乡特色为中心,以“生态茶城·人文英山”为主题,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以节促产,以节促销,外拓市场,内兴产业,树品牌,壮支柱”的形式,主办“茶企评优、茶品争艳、茶厂奠基、茶城欢歌、茶节盛典、茶动江城、茶园踏青、茶香远播”一系列内容新颖、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活跃节日气氛,致力推进茶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唱茶歌、跳茶舞、写茶诗、演茶戏,已成为茶叶节等重大节日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大餐”。坐落在异峰突起、绵延多姿的山峰中的红山镇乌云山村,利用其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建“农家乐”,建茶叶景点,开发“茶叶自采自制”旅游项目,将茶叶产业与旅游完美结合,使昔日名不见经传的穷山沟变成今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茶叶式公园。“人间四月天,茶叶看英山”。天然优越的生态环境,特色鲜明的茶叶产业,给复苏的英山经济带来空前的繁荣,更给英山人民带来莫大的福祉。

毕昇故里茶飘香。走进毕昇故里英山,人们看见这里不仅有享誉全国的温泉胜景,不仅有风光秀丽的山水奇观,而且更有传奇的特色,丰饶的物产。

最新采茶过渡心得体会报告二

摘要:如今,茶饮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不仅是因为茶有提神消疲等功效,而且喝茶已经成为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习惯。针对人们喜欢喝茶的习惯和功效,就以英德红茶为例,就英德红茶的历史,现状,发展,特征,文化内涵,传承与利用等方面,希望通过此种方式更好的宣传英德红茶及传承英德红茶文化。

关键词:英德红茶;宣传;传承;文化

前言 红茶的干茶色泽与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所以称为红茶。以适宜制作本品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红茶按制造方法的不同,又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红茶有健康保健的作用,而且还有预防疾病的功效,有益于心脏健康。

英德红茶产于广东英德市,属叶型红茶。茶色乌黑雪亮。身披金毫,冲泡后汤色格外鲜红,味醇清爽,回味无穷。英德红茶产于广东的英德市的英山区,这里在19世纪前半叶就曾是红茶的产地。“英德红茶”是与“祁门红茶”“云南滇红”齐名的三大红茶之一。

主体 一.英德红茶的历史与现状:

英德茶历史悠久,可上溯到1200多年前的唐代;英德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茶圣陆羽的《茶经》中,就有“岭南英德产茶”的记载。英德红茶创造制于1959年,品质优异,除了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外,与选用适制红茶的云南大叶种为主体,搭配凤凰水仙和推广成功高香、优质大叶红茶新品种有关。1963年英国女王的盛大宴会上,英德红茶就被用于招待贵宾,并受到一致推崇,英德红茶此后作为高级红茶被英国指定为王室用茶。英德红茶中以英红九号最为出名。英红九号产自英德市的英红镇,英红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生产出了高香型的英红九号,广受英德人民的喜爱。英德红茶还出口到世界各地,与国内被誉为“茶中明星”的滇红(云南红茶)和“茶中英豪”的祁红(祁门红茶)一起被认定为中国三大著名出口红茶。

英德红茶英德红茶花色品种齐全,品质特点突出,规格分明:

叶茶:条索紧直,匀齐,色泽乌润、芽尖肥壮,金黄色毫尖显露,无梗杂;汤色红亮,香气清高、滋味鲜爽醇厚;叶底嫩匀红亮,抖筛8~9孔,长度1~1.5厘米。

碎茶一号:颗粒紧结重实,芽尖金黄显露,色泽油润;汤色红亮,香气高爽持久,花香明显,滋味鲜爽浓醇,叶底嫩匀明亮,圆筛8~10孔。

碎茶2~5号:颗粒紧结、匀齐,色泽油润,不含毫尖;汤色红浓明亮,香气鲜爽浓郁而持久,滋味浓强鲜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明亮,圆筛12~28孔。

碎茶6号:较细嫩的茎子茶,色泽乌褐尚润;汤色尚明亮,香气纯正,滋味醇和,叶底红匀,圆筛9~12孔。

片茶:叶片皱褶,大小匀齐,色泽尚润,汤色红亮,香尚鲜纯,味醇尚浓厚;叶低红匀明亮,圆筛12~28孔之轻身茶。

末茶:手感重实呈砂粒状,色泽润,不含粉灰及泥砂;汤色浓红、香气纯正,滋味厚,叶底红匀尚亮,圆筛28~60孔。

金毫茶:外形条索圆紧,金毫满披,色泽金黄润亮;汤色红亮,香气毫香或花香,浓郁持久,滋味浓爽甜润;叶底芽叶完整,肥嫩红亮。成为红茶名茶的新花色,填补国内大叶种红茶类高档名茶的空白。

英德红茶在以往与现在都受到人们的喜爱,20__年12月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上,英德红茶和英红九号以其独特的韵味征服了大多数人。英德红茶的发展带动的茶文化的发展,并以其独特的魅力一如既往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带给人们茶的享受。

二.英德茶的文化内涵

在英德人民的眼中,英德红茶文化是与英石文化同等重要的,它们不仅展现了英德人民热情好客的一面,更是代表了英德人民的文化内涵。通过英德红茶那种苦中带涩,反映了英德人民刚毅又有温柔的一面,与英德人民的性情结合在一起了。虽然英德人民不像其他城市的人民那样具有很高的科学文化,又不及潮汕人民的好客,但是,他们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就是通过英德红茶来诉说自己的独特的山区文化。英德红茶带动了英德茶文化的发展,喝茶已经成为了英德人民的“家常饭”。

1.客来敬茶成为英德人寻常礼节

凡是有客人来作客,人们总是先敬上一杯热乎乎的茶,让客人有种在家的感觉,然后宾主啜饮交谈。通过茶这种媒介,沟通宾主双方的心,让客人令客人有宾至如归之感,让主人心感温暖。“来客不敬茶,不是好人家”这已经成为英德人民约定俗成的规矩,一种为人豪放的美德。不管客人是否需要,主人都会敬上热茶,英德茶乡人民把“客来敬茶”当作一种崇高的礼仪对待。英德人民通过茶体现了英德人民的好客,以茶会友是英德人民的待客之道。

2. 以茶馈赠,以茶交友

以茶交友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喜爱的交友方式,茶不仅作为待客之物,更是朋友间礼尚往来的酬赠佳品。“茶山滴绿翠,处处有佳茗”。茶作为一种礼物,是英德人民探亲访友的必备之品,体现了茶乡人民的一种情怀,一番美意。在英德,喝茶是最容易交友的方式之一,无论相识与否,一杯茶之后就会有一种“遇知音”的感觉。以茶交友被称为“君子之交”,与那种被斥为酒肉朋友的“小人之交”不同。“君子之交”是通过相互的品茗而谈茶艺,“茶经”,是一种和谐知音而高雅的交往。以茶交友常在挚友和志趣相投朋友之间,发展到高层领导和知识界层之中,且愈有发展之趋势。

3. 茶店林立、茶叶芬芳、琳琅满目

在英德的大街上,处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茶庄与茶室。“陆羽茶庄”等茶庄更是人民喜爱的名字。兼营茶叶的专柜顾客盈门,各个茶类,各种茶叶,花色品种,各种包装一应俱全,俨然是茶的世界,处处是茶的芬芳。英德还有一条长长3.3公里,宽30公尺的茶园路,以及以喜欢喝茶的诗人杨万里为名的杨万里大道。

4.英德独特的“擂茶粥”

吃擂茶粥的习惯是英德人的传统习惯,不但从历史上保留了下来,而且变得富有新意,并被推而广之。擂茶粥不仅在普通百姓家里有,而且在一些的餐馆也提供擂茶粥,可以说是擂茶粥的一大推广。擂茶粥不但清香可口,四季皆宜,而且生津止渴,健胃提神,而且人们一有小病就会吃擂茶粥用以治病。

三.英德茶文化的发展,保护和利用

由于英德盛产茶,所以英德人民把茶花定位英德的茶花,不仅表达全市人民的心愿,更加反映了英德人民爱茶的浓厚情怀和精神风貌以及热情好客的美德。大力鼓励人民经营茶类的商品经营,把英德红茶继续的推向全国及全世界。英德还开辟了旅游观光茶园枣茶趣园。茶趣园离市区3公里,有茶园面积20公顷,在美丽的茶园中,设有大茶壶笑迎客人,茶寮观景、采茶区、制茶坊、品茶轩等景点,还喜食“擂茶粥”。游客在欣赏茶园大自然风光之余还可实践采茶、制茶、识茶、品茶的技艺。英德市政府还对英德茶区拟进行第二次创业,其重点是大力发展高香型名茶3000公顷,推动英德茶业经济的发展步伐及弘扬英德红茶文化。英德还建设“茶叶博物馆”、“旅游茶馆”、“茶苑”、“茶庄”和“百茶园”,成为广东的茶城,鼓励人民继续发展茶类事业,学习泡茶的技术,推广茶艺。茶城的兴建反映了英德人民为推动茶文化的奉献精神,是英德茶文化的新起点。为弘扬茶文化,英德还拟建茶叶一条街,拟建建成具有展览、贸易、信息交流等多功能的大型茶叶市场,集齐全国各地的名茶,在此处交流与发展。在这方面来说,从茶文化的发展角度来说,是汲取各地茶文化之营养;切磋交流发展茶文化之经验;融合贯通各地茶文化之精华,推动茶文化的发展。这不仅发展了英德茶文化,而且还发展了英德的商业,做到了文化反哺经济。英德还拟建一座塑像“茶花女”,作为英德茶的象征。英德市政府及英德市民都极力的发扬发展英德茶文化,通过茶经济推动茶文化的发展,通过茶文化的发展反哺英德的经济。

英德红茶是英德茶的代表,更是英德茶文化的重要弘扬途径,通过英德红茶的推广与发展,英德红茶把英德推向全国,让全国都知道英德,知道英德人民的热情好客及精神风貌。希望通过此次的报告,可以更好的把英德红茶宣传出去,让英德红茶走进更多人的视线里,让更多的人知道英德红茶。这更是一种发扬英德茶文化的一种途径,希望借此机会更好的传承英德茶文化,也希望政府更加的重视英德的茶文化,不仅把茶作为一种文化事业来建设,还要更好的把茶文化当做是文化产业来宣传和发展冀传承下去。茶,不仅是一种日常生活的食品,更是一种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可以建立博物馆或者纪念馆来弘扬茶文化,更是把茶作为广东的一个特色,广东的文化事业和广东的文化产业来发展,不要只靠一个小县城来发展茶文化,如果把茶文化放在全省的文化事业来发展,相信茶文化一定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和传承下去的。

最新采茶过渡心得体会报告三

各位朋友:

杭州有三宝。其中有一宝非常神奇。

她令来杭州的游客,半为西湖半为她。她令一国之尊的乾隆皇帝,第一次来杭州去看她,第二次来杭州去看她,第三次来杭州去看她,第四次来杭州还去看她。

这个受人宠爱的宝贝就是龙井茶。

对于中国人来说,茶太熟悉了。“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茶发源于中国,后传向世界。中国“茶”的历史已有3020xx年多年。中国茶的品种有500多种。而排在众茶之首的就是龙井茶。它代表了世界上茶的最高品位。是我们国家代表性礼品,中国茶文化的象征,深受世界各地尊贵客人的喜爱。

中国人从老百姓到国家领导,都十分喜爱龙井茶。对于国家领导人,坐在京城,品尝一下龙井茶是不难的,但他们却每每从京城,亲自跑到杭州龙井村来品尝,这是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

周恩来生前非常喜爱龙井茶,多次邀请外国元首参观龙井茶园,观看采茶、制茶,然后还品尝龙井茶。后来历届领导人,都把参观龙井村,作为外宾游览杭州的重要内容。周曾经写信给他的妻子邓颖超,说:西湖五多,我独选其茶多。如能将龙井茶的种植、采摘、制作的全套生产过程探得,你才称得上“茶王”,否则不过是“茶壶”而已。

周恩来爱喝龙井茶的已到极致,由爱喝龙井茶,发展到,想了解龙井茶的一切情况,最后还跑到龙井村,要亲眼来看,然后再现场品,这是何等的享受,何等的喜爱。当然少不了还要带一些,回家自己品,或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乾隆皇帝如此,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如此,历届领导人都如此,天下爱龙井茶的人都如此。

现在杭州人把这项参观,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龙井问茶”。问茶就是要亲身去龙井村问、去看、去品、去把杭州最好的宝贝买了带回家。

最新采茶过渡心得体会报告四

摘要:如今,茶饮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不仅是因为茶有提神消疲等功效,而且喝茶已经成为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习惯。针对人们喜欢喝茶的习惯和功效,就以英德红茶为例,就英德红茶的历史,现状,发展,特征,文化内涵,传承与利用等方面,希望通过此种方式更好的宣传英德红茶及传承英德红茶文化。

关键词:英德红茶;宣传;传承;文化

前言 红茶的干茶色泽与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所以称为红茶。以适宜制作本品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红茶按制造方法的不同,又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红茶有健康保健的作用,而且还有预防疾病的功效,有益于心脏健康。

英德红茶产于广东英德市,属叶型红茶。茶色乌黑雪亮。身披金毫,冲泡后汤色格外鲜红,味醇清爽,回味无穷。英德红茶产于广东的英德市的英山区,这里在19世纪前半叶就曾是红茶的产地。“英德红茶”是与“祁门红茶”“云南滇红”齐名的三大红茶之一。

主体 一.英德红茶的历史与现状:

英德茶历史悠久,可上溯到1200多年前的唐代;英德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茶圣陆羽的《茶经》中,就有“岭南英德产茶”的记载。英德红茶创造制于1959年,品质优异,除了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外,与选用适制红茶的云南大叶种为主体,搭配凤凰水仙和推广成功高香、优质大叶红茶新品种有关。1963年英国女王的盛大宴会上,英德红茶就被用于招待贵宾,并受到一致推崇,英德红茶此后作为高级红茶被英国指定为王室用茶。英德红茶中以英红九号最为出名。英红九号产自英德市的英红镇,英红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生产出了高香型的英红九号,广受英德人民的喜爱。英德红茶还出口到世界各地,与国内被誉为“茶中明星”的滇红(云南红茶)和“茶中英豪”的祁红(祁门红茶)一起被认定为中国三大著名出口红茶。

英德红茶英德红茶花色品种齐全,品质特点突出,规格分明:

叶茶:条索紧直,匀齐,色泽乌润、芽尖肥壮,金黄色毫尖显露,无梗杂;汤色红亮,香气清高、滋味鲜爽醇厚;叶底嫩匀红亮,抖筛8~9孔,长度1~1.5厘米。

碎茶一号:颗粒紧结重实,芽尖金黄显露,色泽油润;汤色红亮,香气高爽持久,花香明显,滋味鲜爽浓醇,叶底嫩匀明亮,圆筛8~10孔。

碎茶2~5号:颗粒紧结、匀齐,色泽油润,不含毫尖;汤色红浓明亮,香气鲜爽浓郁而持久,滋味浓强鲜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明亮,圆筛12~28孔。

碎茶6号:较细嫩的茎子茶,色泽乌褐尚润;汤色尚明亮,香气纯正,滋味醇和,叶底红匀,圆筛9~12孔。

片茶:叶片皱褶,大小匀齐,色泽尚润,汤色红亮,香尚鲜纯,味醇尚浓厚;叶低红匀明亮,圆筛12~28孔之轻身茶。

末茶:手感重实呈砂粒状,色泽润,不含粉灰及泥砂;汤色浓红、香气纯正,滋味厚,叶底红匀尚亮,圆筛28~60孔。

金毫茶:外形条索圆紧,金毫满披,色泽金黄润亮;汤色红亮,香气毫香或花香,浓郁持久,滋味浓爽甜润;叶底芽叶完整,肥嫩红亮。成为红茶名茶的新花色,填补国内大叶种红茶类高档名茶的空白。

英德红茶在以往与现在都受到人们的喜爱,20xx年12月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上,英德红茶和英红九号以其独特的韵味征服了大多数人。英德红茶的发展带动的茶文化的发展,并以其独特的魅力一如既往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带给人们茶的享受。

二.英德茶的文化内涵

在英德人民的眼中,英德红茶文化是与英石文化同等重要的,它们不仅展现了英德人民热情好客的一面,更是代表了英德人民的文化内涵。通过英德红茶那种苦中带涩,反映了英德人民刚毅又有温柔的一面,与英德人民的性情结合在一起了。虽然英德人民不像其他城市的人民那样具有很高的科学文化,又不及潮汕人民的好客,但是,他们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就是通过英德红茶来诉说自己的独特的山区文化。英德红茶带动了英德茶文化的发展,喝茶已经成为了英德人民的“家常饭”。

1.客来敬茶成为英德人寻常礼节

凡是有客人来作客,人们总是先敬上一杯热乎乎的茶,让客人有种在家的感觉,然后宾主啜饮交谈。通过茶这种媒介,沟通宾主双方的心,让客人令客人有宾至如归之感,让主人心感温暖。“来客不敬茶,不是好人家”这已经成为英德人民约定俗成的规矩,一种为人豪放的美德。不管客人是否需要,主人都会敬上热茶,英德茶乡人民把“客来敬茶”当作一种崇高的礼仪对待。英德人民通过茶体现了英德人民的好客,以茶会友是英德人民的待客之道。

2. 以茶馈赠,以茶交友

以茶交友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喜爱的交友方式,茶不仅作为待客之物,更是朋友间礼尚往来的酬赠佳品。“茶山滴绿翠,处处有佳茗”。茶作为一种礼物,是英德人民探亲访友的必备之品,体现了茶乡人民的一种情怀,一番美意。在英德,喝茶是最容易交友的方式之一,无论相识与否,一杯茶之后就会有一种“遇知音”的感觉。以茶交友被称为“君子之交”,与那种被斥为酒肉朋友的“小人之交”不同。“君子之交”是通过相互的品茗而谈茶艺,“茶经”,是一种和谐知音而高雅的交往。以茶交友常在挚友和志趣相投朋友之间,发展到高层领导和知识界层之中,且愈有发展之趋势。

3. 茶店林立、茶叶芬芳、琳琅满目

在英德的大街上,处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茶庄与茶室。“陆羽茶庄”等茶庄更是人民喜爱的名字。兼营茶叶的专柜顾客盈门,各个茶类,各种茶叶,花色品种,各种包装一应俱全,俨然是茶的世界,处处是茶的芬芳。英德还有一条长长3.3公里,宽30公尺的茶园路,以及以喜欢喝茶的诗人杨万里为名的杨万里大道。

4.英德独特的“擂茶粥”

吃擂茶粥的习惯是英德人的传统习惯,不但从历史上保留了下来,而且变得富有新意,并被推而广之。擂茶粥不仅在普通百姓家里有,而且在一些的餐馆也提供擂茶粥,可以说是擂茶粥的一大推广。擂茶粥不但清香可口,四季皆宜,而且生津止渴,健胃提神,而且人们一有小病就会吃擂茶粥用以治病。

三.英德茶文化的发展,保护和利用

由于英德盛产茶,所以英德人民把茶花定位英德的茶花,不仅表达全市人民的心愿,更加反映了英德人民爱茶的浓厚情怀和精神风貌以及热情好客的美德。大力鼓励人民经营茶类的商品经营,把英德红茶继续的推向全国及全世界。英德还开辟了旅游观光茶园枣茶趣园。茶趣园离市区3公里,有茶园面积20公顷,在美丽的茶园中,设有大茶壶笑迎客人,茶寮观景、采茶区、制茶坊、品茶轩等景点,还喜食“擂茶粥”。游客在欣赏茶园大自然风光之余还可实践采茶、制茶、识茶、品茶的技艺。英德市政府还对英德茶区拟进行第二次创业,其重点是大力发展高香型名茶3000公顷,推动英德茶业经济的发展步伐及弘扬英德红茶文化。英德还建设“茶叶博物馆”、“旅游茶馆”、“茶苑”、“茶庄”和“百茶园”,成为广东的茶城,鼓励人民继续发展茶类事业,学习泡茶的技术,推广茶艺。茶城的兴建反映了英德人民为推动茶文化的奉献精神,是英德茶文化的新起点。为弘扬茶文化,英德还拟建茶叶一条街,拟建建成具有展览、贸易、信息交流等多功能的大型茶叶市场,集齐全国各地的名茶,在此处交流与发展。在这方面来说,从茶文化的发展角度来说,是汲取各地茶文化之营养;切磋交流发展茶文化之经验;融合贯通各地茶文化之精华,推动茶文化的发展。这不仅发展了英德茶文化,而且还发展了英德的商业,做到了文化反哺经济。英德还拟建一座塑像“茶花女”,作为英德茶的象征。英德市政府及英德市民都极力的发扬发展英德茶文化,通过茶经济推动茶文化的发展,通过茶文化的发展反哺英德的经济。

英德红茶是英德茶的代表,更是英德茶文化的重要弘扬途径,通过英德红茶的推广与发展,英德红茶把英德推向全国,让全国都知道英德,知道英德人民的热情好客及精神风貌。希望通过此次的报告,可以更好的把英德红茶宣传出去,让英德红茶走进更多人的视线里,让更多的人知道英德红茶。这更是一种发扬英德茶文化的一种途径,希望借此机会更好的传承英德茶文化,也希望政府更加的重视英德的茶文化,不仅把茶作为一种文化事业来建设,还要更好的把茶文化当做是文化产业来宣传和发展冀传承下去。茶,不仅是一种日常生活的食品,更是一种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可以建立博物馆或者纪念馆来弘扬茶文化,更是把茶作为广东的一个特色,广东的文化事业和广东的文化产业来发展,不要只靠一个小县城来发展茶文化,如果把茶文化放在全省的文化事业来发展,相信茶文化一定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和传承下去的。

最新采茶过渡心得体会报告五

杭州帅印茶业有限公司简介

杭州帅印茶业有限公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外桐坞村,注册资金500万,是一家集种植、研发、加工、销售、茶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企业。公司拥有一批富于朝气的年轻团队,主要通过电子商务、高档酒店餐饮等为一体的渠道经营西湖龙井、桂花龙井、龙井红茶等。公司秉承“做茶如做人”的经营原则,致力于礼品茶的品牌建设和茶文化的传播,积极发展绿色健康的茶经济,努力实现“礼品茶和茶文化传播的领军品牌”的目标。

公司始终坚持“创新精制,健康之饮,品位生活”的理念,运用传统制茶工艺和现代先进技术,对茶叶生产的各环节进行标准化质量检测管理,精制茶叶,极力打造“安全、健康、绿色”的茶产品。公司精心培育的“元帅茶园”,施农家菜籽饼肥,并采用生物、物理措施防治虫害,出产的龙井品质优良、品味独特、口感清醇。

外桐坞村曾是朱德开辟茶园,点评茶叶的地方。尝闻,朱德下乡考察时,四次在村中驻足,和村民一起下地、采茶。他非常关心茶农生产和生活,指导茶村发展规划,极力赞赏外桐坞村的茶叶,给予“色翠、香郁、味醇、形美”的赞誉,并鼓励村民“多产茶叶,多发展绿色茶经济”。杭州帅印茶业有限公司扎根于此,是对朱德元帅发展绿色茶经济号召的响应。

帅印之帅,是朱德元帅之帅,更是领军者、领头羊之意;帅印之印,是印章、印玺之印,更有铭记元帅点茶之意。此帅印二字,早已超出了其本意,蕴含了杭州帅印茶业有限公司对茶业的希冀。

中国素有“茶乡”的美称,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茶叶早已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最大众化、最有益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茶叶的兴起带动了茶产业的发展和茶企业的诞生,以茶叶销售、文化传播为主的茶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崛起。

初认帅印茶业,一种温文尔雅的气度让人一见倾心。原本以为制作茶叶的,一定是雪鬓霜毛的长者,或者是久经沙场的中年人,但杭州帅印茶业有限公司的成员,却以朝气逢勃的形象,科技化的销售模式,给人深刻印象。

元帅点茶,留下茶业佳话。

外桐坞村是杭州知名的茶叶生产基地,这里曾是朱德元帅开辟茶园,点评茶叶的地方。尝闻,朱德元帅下乡考察时,四次在村中驻足,和村民一起下地、采茶。他非常关心茶农生产和生活,指导茶村发展规划,极力赞赏外桐坞村的茶叶,给予“色翠、香郁、味醇、形美”的赞誉,并鼓励村民“多产茶叶,多发展绿色茶经济”。这段佳话,奠定了茶叶在外桐坞的地位和价值。

杭州帅印茶业有限公司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外桐坞村,其精心培育的“元帅茶园”,施以农家菜籽饼肥,并采用生物、物理措施防治虫害,出产的龙井品质优良、品味独特、口感清醇。

文化为根,引领茶品市场

杭州帅印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种植、研发、加工、销售、茶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企业。公司始终坚持“创新精制,健康之饮,品位生活”的理念,运用传统制茶工艺和现代先进技术,对茶叶生产的各环节进行标准化质量检测管理,精制茶叶,极力打造“安全、健康、绿色”的茶产品。

公司不仅注重茶叶销量,也注重茶文化的传播。公司严格遵循“做茶如做人”的经营原则,积极投身礼品茶的品牌建设和茶文化的传播,将中国古老的茶文化宣传给大众,让茶文化的根基得以延续。杭州帅印茶业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西湖龙井、桂花龙井、龙井红茶三类茶产品,借助电子商务、高档酒店餐饮等特色销售渠道,将产品推向市场。多年来的努力,使得公司得到了茶客的信赖,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和赞誉。

寻芳探秘,深得茶叶精髓。

公司生产的西湖龙井部分原料产自朱德当年开垦的“元帅茶园”,“色绿、香郁、味甘、形美”,长期饮用可达到提神、生津止渴、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的目的;桂花龙井的选材非常讲究,原料中的桂花是采自绍兴大香林千年桂王,历史悠久,茶香浓郁,是桂花龙井中的上品;独创的龙井红茶,色泽乌润,鲜甜清口,仔细辨别,你会发现茶香中伴随着淡淡的果香,品味龙井红茶,仿佛置身茶花园,令人心旷神怡。

古语有云:若清茶一杯,看槛外白云,凭大浪淘沙,宠辱皆忘,真乃情悠悠也;或茶友三五,谈天下大事,叙人间情谊,喜怒俱有,岂止乐陶陶乎?喝茶讲究的是心境,是情怀,古人常对月吟诗,对酒当歌,现在的人喜欢喝茶,大抵也是借茶释放心情。随时随地,泡上一杯好茶,体会人生百态,抑或品读一本好书,给生活注入一点茶味。

最新采茶过渡心得体会报告六

时间:20xx年04月23—25日

地点:北京市 全国农业展览馆(东三环北路号)

批准单位:北京市商务局

支持单位: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劳动午报.茶业品牌

台北市茶商业同业公会北京茶文化网

国际茶与咖啡产业协会《茶书网》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主办单位:北京中华茶艺协会

全国饮品专业委员会

中国焙烤食品工业协会

承办单位:香港高威展览促进有限公司

上海鸿陵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展览会概况:

20xx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将于20xx年04月23-25日在北京市全国农业展览馆隆重举行。已经确认参会的有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埃及、中国台湾、香港、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及行业协会和官方机构,多位官员和专家将向大会做专题演讲等。随着我国的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中国茶饮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整体呈快速增长态势,市场渗透率迅速提高,茶饮市场进入成长中期。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品茶文化的要求,消费者的理念正在发生变化,茶饮文化、健康、休闲,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已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

展览行业是各类商品销售非常重要的平台,既可以了解同类产品的生产水平,又能洞悉产业的发展趋势。本届茶博会将继续以“绿色、健康、交流”为主题,展示绿色茶饮,迎接绿色奥运。将为广大参与企业提供一个信息传播、技术交流、商贸洽谈的广阔舞台。为了迎接奥运,重点邀请北京各大酒店、茶楼、代理商等团体专业采购,力争打造出极具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的世界茶业大会。我们竭诚欢迎国内外相关的企业及人士齐聚北京共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观众组织及广告宣传:

1.会前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网站、邮寄、请柬、拜访等多种形式邀请国内外众多买家亲临现场。

2.展会前期,主办单位将印制30万张邀请函、门票,由组织机构建立的国内外买家数据库发往或邮寄给相关的用户/茶场/进口商/代理商/批发商/商场/超市/专卖店/茶社(茶庄)/政府机构/进出口公司/国外采购商/贸易公司等单位参与展会。并在相关领域的专业展览会、学术会议、行业活动及赛事上,广泛邀请贸易商和专业人士到会参观、交流及贸易洽谈。

3.举办多场技术交流会、茶叶市场研讨会、现场展览新闻发布会、新产品宣传推介会、行业发展趋势及出口市场分析、茶叶品牌金银铜奖评选活动等,以开展国内外技术交流、贸易洽谈。

展出日程安排:

20xx年04月21-22日布 展

20xx年04月23-25日展 出

20xx年04月25日(:00)撤 展

媒体宣传单位:

拟订在国内外多家媒体做宣传推广;中国白茶网、茶叶在线、中国茶叶设备网、中国茶叶商务网、中国普洱茶商务网、中国茶叶贸易网、中国茶城网、中国名茶网、中国酒店采购网《中华茶文化》《茶叶商情》《国际名茶专刊》《茶叶》《中国茶叶市场月刊》等新闻媒体上宣传。

展品范围:

▼茶及茶饮料:普洱茶、铁观音、碧螺春、龙井、草青、毛峰、毛尖茶、大红袍、乌龙茶、银针茶、瓜片茶、黄茶、白茶、红茶、绿茶、黄茶、花茶、花草茶、保建茶、苦丁茶、传统茶代用品、速溶茶等;

▼茶具:煮茶具、冲茶具、陶瓷、石具、玻璃、紫砂、金属、竹木等其它茶具;

▼茶叶包装及新设计:茶叶包装机械、茶叶罐、茶礼盒、茶纸盒、茶玻璃器皿、复合材料及其它包装类制品;

▼茶机械及附属设备:采茶机、茶园耕作机、茶叶罐装机、茶叶保鲜库、茶叶加工机械、茶叶除湿机、茶叶检测设备;

参展费用:

(3×3 =9m玻┕时曜颊刮弧0ㄕ固ù罱ǎ2.5米高三面围板,一条中英文公司楣板名称,一桌两椅,两盏射灯,地毯和220v电源插座;

国内企业:rmb 8600元/个;

国外企业:usd 2200美元/个;

室内光地:rmb 860 元/平米,36m财鹱猓

会刊及其他广告:

封面¥15000元彩页¥4000元拱门¥5000元/期入场券¥4000元/万张

黑整版¥xx00元 封底¥8000元气球¥4000元/对条幅¥4000元/展期

免费服务:

▼会刊免费刊登200字公司简介;展场清洁,保安,公共责任保险,报刊,杂志广告宣传等服务。代办参展人员的住宿、用餐及往返票;

▼提供入场券及请柬供参展商邀请客户到会来参观;

▼协助展商在展台设计、布展、租用、演示、电力等方面所需要的工作;

参展程序:

1.欲参展企业请向组委会索取参展申请表及展位布置图,按要求填写后邮寄或传真至组织单位,并在7日内将参展费用50%预定金电汇或交至组织单位;

2.展位顺序分配原则:“先申请,先安排,先付款,先确认”;

3.在收到参展申请及展台费用后,将于2月19日前寄《参展手册》给展商;

联系方式:(茶博会招商处)

上海鸿陵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沪太路1046号305室(20xx65)#url#010-86188190

电话:021-69195438

传真:021-69195425公司:

联系人:蓝玲1366 1559809展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