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湖北问政心得体会和感想 百姓问政心得体会(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7 07:20:12 页码:12
湖北问政心得体会和感想 百姓问政心得体会(7篇)
2023-01-07 07:20:12    小编:ZT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湖北问政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此刻,我们的武当之旅就要开始了。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重镇十堰市下辖的丹江口市境内,东依历史名称襄樊,南连苍茫千里的神农架,西接车城十堰,北临丹江口水库。它是著名的道教圣地,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武当山的自然景观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征。环绕主峰的众峰争雄斗奇,但却又都俯身颔首朝向主峰,构成“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奇观。武当山四季景致各异,但是它“冬寒而不寒,夏热而不热”,是我国避暑胜地之一。

武当山秀丽的自然景观让人叹为观止,但武当山的文化景观更是引人入胜。武当山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道教活动中心,使它名扬天下的一是它浓郁的道教文化及各处宫观中丰富而精致的铜铸文物。

另一个就是素有“北宗少林,南尊武当”之说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中的瑰宝,饮誉海内外。武当功夫又称内家功夫,它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素有盛名。元末明初武当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他创立了武当内家拳,被誉为武当武术的开山之祖,为武当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说完了道教文物和武当武术,我们再来看看武当山的古建筑。武当山的古建筑以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著称于世。它始建于唐,宋元两代均有重修,在明代到达了鼎盛时期。整个建筑按“真武修仙”的道教故事而设,因山就势,错落有致。有的建于高山险峰之巅,有的建于悬崖峭壁之内,有的迂回于深山丛林之中。整个建筑群荟萃我国古代优秀建筑法式,到达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结合,犹如我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

说了这么多,我想大家都有些迫不及待了,此刻我们已经来到了武当山脚下,请各位带好随身物品下车,开始我们的朝圣之旅吧!

此刻我们眼前的这座绿琉璃瓦大殿就是紫霄宫。因为这块地方周围的风峦天然构成了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永乐皇帝就封它为“紫霄福地”。殿内石雕须弥座上的神龛中供奉的真武神老年、中年、青年的塑像和文武仙人的坐像,他们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是我国明代的艺术珍品,我右手边放着的这根12丈长的长杉木,传说是从远方突然飞来的,因此叫做飞来杉,据说在杉木的一端轻轻敲击,另一端能够听到清脆的响声,因此又叫“响灵杉”,至于它为什么飞来那里,我想,可能也是为那里的美景盛名所吸引吧!

武当山有36岩,此刻我们就来到了被认为36岩中最美的南岩,武当山的自然景观与精美的建筑是融为一体的,在那里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这座雄居于悬崖上的石殿建于元朝,悬崖旁边有一个雕龙石梁,石梁悬空深出2.9米,宽只有30厘米,上雕盘龙,龙头顶端雕有一个香炉,这便是著名的“龙头香”。过去有些香客冒着生命危险去烧龙头香,以示虔诚,可见他们对道教的信仰之深。为安全起见,我们大家想许愿祈祷的话能够到别的地方,心诚则灵嘛。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最后登上了主峰天柱峰了,天柱峰海拔1612米,素有“一柱擎天”之誉。此刻我们所在的就是金殿了。金殿是我国最大的铜铸金鎏大殿,修建于永乐四十年,整个金殿没用一根钉子,全是铸好各个部件后运上山搭建而成的,卯和的十分严密,看起来好像是浑然一体的。大家看,这边的长明灯相传是从来不灭的,那么山顶空旷多风,为什么它不会被风吹灭呢据说是因为藻井上悬挂的这颗“避风仙珠”的缘故。相传此珠能镇住山风,确保殿内神灯长明不灭,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殿门的各个铸件都十分严密精确,能够改变风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技艺的高超。

金殿从修建到如今已经历了3500多年的风吹雨打,仍辉煌如初,不能不说是我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的一件稀世珍宝。好了,接下来,大家能够自由活动,来细细品味这绝妙的建筑和美丽的风光。

各位旅客,我们的武当之旅到这儿就要结束了,相信武当宏伟的古建筑群,奇丽的自然风光,神秘的道教文化,绝妙的内家功夫,会给各位留下难忘的印象。在那里也期望着大家的下次到来,武当山仍会以它的雄姿倩影,名胜古迹。道教神仙等待着各位。

最新湖北问政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秭归胜迹溯源长,峡到西陵气混茫。屈子衣冠犹有冢,明妃脂粉尚流香。兵书宝剑存形似,马肺牛肝说寇狂。三斗坪前今日过,他年水坝起高墙。唐僧师弟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峡进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已归东土清凉界,应惩西天火焰游。五十年来天地改,浑如一梦下荆州”。这是郭沫若在时隔五十年再游西陵峡后写下的《过西陵峡》这首诗,作于1961年。诗中描绘了西陵峡壮美的风光,囊括了峡中的著名景观。西陵峡因宜昌市的西陵山而得名,西起巴东官渡口,东止宜昌南津关,全长120千米,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也是自然风光最为优美的峡段,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为此留下了“西陵山水天下佳”的千古名句。

西陵峡分为四段:香溪宽谷、西陵上段峡谷、庙南宽谷和西陵峡段峡谷。其中香溪宽谷长约45千米,谷中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等名景,庙南宽谷长约33千米,谷中有灯影峡、黄牛峡等名景。峡内风光明丽,雄伟壮观,两岸峰峦高耸,夹江壁立,峻岭悬崖横空,奇石嶙峋,飞泉垂练,苍藤古树,翳天蔽日。

西陵峡中的宜昌段,西起秭归香溪,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76千米,这里山奇水秀,峡中有峡,峡峡相连,尤其是号称“西陵四峡”的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更是风光奇异,声明远播。

灯影峡位于湖北宜昌县西南部,长江三峡西陵峡石牌以西。因峡东南岸象鼻山头屹立着两块奇石,形似《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师徒二人。每当晚霞透射峰顶时,由远处望去,似灯影摇曳,故名灯影峡。灯影峡又名明月峡、扇子峡,是因峡内岩壁多呈银白色,宛如明月,故名明月峡;因南岸扇子岩重山壁立如扇,故名扇子峡。

长江东流至此折向南流,峡谷呈南北向弯月形。上起南沱,下至石牌,长8公里,峡谷相对高度500-600米。峡内石灰岩结构,形成陡崖峭壁,奇峰异石遍布林立。北岸峡壁石灰岩页岩平台的接触带,清泉四溢,从陡壁跌落,形成许多飞流直下的瀑布,景象万千,蔚为壮观,素有“无峰非峭壁,有水尽飞泉”之说。沿江两岸植物资源丰富,山麓缓坡处多柑桔林,山背后的金刚山,为名茶“金刚银针”的产地。

兵书宝剑峡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西段,湖北省秭归县境内。西起香溪河口,东止新滩。长约5千米,江面最窄处近100米,沿岸岩壁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因峡北岸崖壁石缝中有古岩棺葬的匣状遗物,形似书卷,相传是诸葛亮藏的兵书,其下有一块巨石直立似剑,插入江中,传说是诸葛亮藏的宝剑,故名兵书宝峡。又因“书卷”其色似铁,又名铁棺峡。传说诸葛亮曾经在此驻兵屯粮,亦称米仓峡。

据南宋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记载,因“两岸壁立,白石隐现,状如白狗”,故又名白狗峡。过去江中礁石密布,险象环生,航行十分艰难。枯水期航道宽

仅60余米,逆水船需绞拉过滩。沿岸奇峰绵延竞拔,绝壁千寻。缓坡处多茂密的柑桔林。境内有屈原大夫祠、太公钓鱼石、玉虚洞、月亮洞等著名景点。

牛肝马肺峡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西段,湖北秭归县境内。为西陵峡中著名的险滩之一。因北岸岩壁有两团四、五块赫黄色岩石重叠下垂,一块形如牛肝,一块状似马肺,故名牛肝马肺峡。此峡处于新滩和庙河之间,长9.5千米。江面最窄处约百米,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峡中峭壁对峙,奇峰突兀,岩壁间飞瀑高悬,林木葱郁。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马肺”下半部被英国军舰枪炮轰缺。因此郭沫若在《过西陵峡二首》诗中道:“兵书宝剑存形似,牛肝马肺说寇狂”,饱含侵略者的愤慨之情。

崆岭峡位于长江西陵峡西段偏中,湖北省秭归、宜昌两县交界处。崆岭,原名崆 ,是一种有窗户的船。空聆就是空船。据《史记》记载,因江流湍急,舟行困难,此峡有俗语说:“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之称。比起水位急滩青滩和泄滩,崆岭滩更为凶险,是江上的“瓶子口”。由于航道狭窄,水势又急,因此每当有船至此,“必空其聆,方可上下”,故名空聆。峡名据此意传为崆岭峡。

此段长2.5千米,江面最窄处约200米。峡中峰峦迭秀,屹立在峡江南北,高出江面千米以上,千姿百态,引人入胜。从前滩多激流,礁石林立,有名的险滩即有“二十四珠”。清光绪二十六年,德国“瑞生号”轮船触礁沉此。

崆岭峡内有崆岭滩,峡以滩名。峡内有一小段又叫黄牛峡。因为岸边的一座山上有一块岩石酷似人牵黄牛,所以又叫黄牛山。峡又因山得名。有一首民谣是这样说的:“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说明这段江流水急,暗礁多,木船行驶,十分吃力,又要时刻小心谨慎,所以行驶速度很慢。于是,走了好几天,黄牛山依然在视线之内。如今,峡内河道经过整治之后,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了。

旧时西陵峡滩险水急,礁石林立。“白狗次黄牛,滩如竹节稠”,这是白居易形容西陵峡内险滩密布的名句。如今的西陵峡是壮丽的景色依旧,汹涌的恶浪不再了。江面风平浪稳,水流平缓,船只畅行无阻,如履平川。

最新湖北问政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三峡人家风景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西陵峡内,位于长江三峡中最为秀美壮丽的西陵峡境内,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跨越秀丽的灯影峡两岸,面积14平方公里。三峡人家石牌之美,美在"湾急、石奇、谷幽、洞绝、泉甘"。景区包括灯影石、明月湾、灯影洞、石牌抗战纪念馆、石令牌、杨家溪、蛤蟆泉等景点。

三峡人家风景区还获得了"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目的地"称号,湖北省首批"文明风景旅游区"、"湖北省十佳景区"、"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基地"、"湖北省对外开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吸引着中外各地的朋友前来观光。

历代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文,如李白的"春水月峡来",欧阳修的"江上挂帆明月峡",陆游的"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四泉",还有现代大诗人郭沫若的"唐僧师弟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陈毅元帅的"三峡天下壮,请君乘船游,西陵甲三峡,忘返兴犹稠"等等,读了这些诗篇,恍若身临其境,饱览了灯影峡的景点。三峡人家融合三峡文化之精髓,巴风楚韵,峡江今昔。

三峡人家,依山傍水,风情如画:传统的三峡吊脚楼点缀于山水之间,久违的古帆船、乌篷船安静地泊在三峡人家门前,溪边少女挥着棒槌在清洗衣服,江面上悠然的渔家在撒网打鱼……千百年来流传不衰的各种习俗风情体现着峡江人民的质朴好客。走进峡江吊脚楼,峡江妹子载歌载舞,手中的红绣球飘飘欲落,这时清秀的三峡少女为您捧上一杯峡州清茶,您会觉得如梦似幻、亲切怡然。三峡人家石牌之美,美在"湾急、石奇、谷幽、洞绝、泉甘"。它包括龙进溪、天下第四泉、野坡岭、灯影洞、抗战纪念馆、石牌古镇、杨家溪军事漂流等景区,其旅游内涵可以用"一二三四"来概括,即:一个馆(石牌抗战纪念馆),两个特别项目(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和杨家溪军事漂流项目),三个第一(三峡第一湾--明月湾、中华第一神牌--石令牌、长江第一石--灯影石),天下第四泉--蛤蟆泉。

其中三峡人家风情项目又分为水上人家、溪边人家、山上人家和今日人家。古往今来,历代文人骚客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文,如,唐代李白,北宋欧阳修、苏辙、黄庭坚,南宋陆游,清代张之洞,还有现代大诗人郭沫若等等。诗人们用他们的灵性之笔,或写三峡人家,或写橹声帆影,或写蛤蟆甘泉,或写青山飞瀑,或写秀峰奇石……读了这些诗篇,恍若身临其境,饱览了三峡人家石牌的神奇景色和浓郁风情。三峡人家融合三峡文化之精髓,巴风楚韵,峡江今昔,一览无余。

壮伟的长江哺育了三峡文化,它是巴楚民族传统艺术的精华,巴楚文化在这里交融、繁衍、发展。当博大与神秘结缘,辉煌与厚重联姻,三峡人家就注定是三峡旅游的传奇。水上人家在龙进溪水与长江的交汇处,几只古帆船迎风而立,小渔船撒开了渔网,初峡亭精巧别致。在近溪的一边,一道水坝已筑起,截住了清幽的龙溪水,使溪水抬高了1-2米,溪水碧绿,林木苍翠,斑驳沧桑的龙溪桥横跨其上,几只小渔船静静地泊在桥下,"龙溪桥下春波绿,惊鸿照影来",如梦似幻,令人如痴如醉。世世代代生息于峡江的人们,以一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执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和劳动习惯,这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渔民的家了。许多三峡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船上,常年以打鱼为生,在水上流动,和风浪搏击,与渔船为伴,形成了"水上人家"。如今渔民生活虽然改善了,但这种古老的习俗却长久地保存了下来,年轻一代仍然撒网捕鱼,风里来雨里去,延续着这种古老的渔文化。

三峡人家"一肩挑两坝,一江携两溪",这里石、瀑、洞、泉……多种景观元素巧妙组合,山有山的伟岸,水有水的柔媚,洞有洞的神奇,瀑有瀑的壮丽,石有石的气质。极致大自然之天工造化,这里有洪荒之美、这里有苍凉之美、这里有阴柔之美、这里更有雄浑之美。白墙青瓦石板路,小桥流水吊脚楼,枯藤老树喜鹊窝,机枪碉堡旧战壕,奇石溶洞古城堡,在您进入景区的一刹那,您的心将注定要长留此地,整个景区弥漫如仙境般的梦幻景致,这里的美让人心悸,这里的美让人窒息!

最新湖北问政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各位朋友:

大家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我是来自旅行社的导游员 ,今天就由我来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让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下面就请大家随我一起去游览著名的“知音文化”发祥地——古琴台。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汉阳龟山西脚下美丽的月湖之滨,是一处环境幽雅,风景宜人的游览胜地。它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为武汉的三大名胜。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古琴台的来历。古琴台是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弹琴得遇知音钟子期的一段佳话而修建。关于这两位音乐大师相遇成知音的动人故事,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篇中。

据记载,楚国有个姓俞名伯牙的文人在晋国为官,琴、棋、书、画样样娴熟,尤其是他弹奏七弦古琴的技艺,可谓天下无双,然而“曲高和寡”,俞伯牙一直遇不到能够听懂他琴韵的有识之士。一日,俞伯牙乘船顺汉水而下,路过汉阳,由于天色已晚,又不巧遇到了阵雨,只得把船停在龟山脚下避雨,改日启程。不久,雨过天晴,伯牙走出船舱,远望天际,只见水天涟涟,近看眼前,满目一片荒凉,心中郁郁不乐,于是抱起七弦古琴,坐在船头弹拨解闷,忽然琴弦断了一根,伯牙很是惊奇。

俗话说,弦断必有人听。俞伯牙断定附近一定有一个很精通音律的人在听他弹琴,于是便上岸寻找。在龟山的一棵大树下,他看见了一个衣服破旧的樵夫。经询问,樵夫名叫钟子期,他是被琴声所吸引,寻声至此。俞伯牙听后十分高兴,与钟子期攀谈起来。原来钟子期也是一个爱好操琴、深谙音律的隐逸之士。为了测试一下子期的音乐素养,伯牙重整琴弦,请他听琴,就奏了两支乐曲,让子期猜度其中的含义。俞伯牙奏的第一支曲子叫“高山操”,其意在高山。奏罢,子期赞道:“巍巍呼,若高山”;伯牙奏的第二支曲子叫 “流水操”,其意在流水。奏罢,子期又赞道:“荡荡呼,若江河”。伯牙听了,急接子期上船入座,两人相谈甚欢,只觉相见恨晚,于是结成好友。临别时,两人约定来年相会,说完便挥泪分手。第二年,俞伯牙按约前来,却久等不见钟子期,于是上岸寻至子期家中,方知子期已经病故了。子期的父亲告诉伯牙,子期在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与伯牙的约定,并要将其安葬在和伯牙论琴的地方,以待伯牙的到来。伯牙闻之,十分悲伤。他来到钟子期的墓前,挥泪重弹“高山”、“流水”之曲,寄托哀思。他一边弹奏,一边吟哦:摇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向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弹罢,伯牙举起七弦琴,狠狠的朝石头上砸下去,只听嗡嗡的一阵响,七弦琴粉身碎骨,琴片四处飞溅,跌入汉水之中,随着汉水流入了远方。伯牙从此终生不再鼓琴,以此来酬谢他的“知音”。

好了,我们再来参观里面的景点,大家现在看到的是一座照壁,上嵌一块石碑,石碑上刻有“印心石屋”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是道光皇帝亲笔提写,并赠于两江总督陶澍的。陶澍是湖南安化人,从政时善用人才,体恤民情,兴办水利,深得百姓拥戴,据说他隐退后曾在琴台建了一座石屋寄居。道光皇帝赐“印心石屋”四个大字,意思是和他心心相印。照壁东侧那个小门,门额上的“琴台”二字则是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所书。大家或许会很奇怪,这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老人呢?告诉大家,这是汉阳琴台退休工人俱乐部,是退休工人活动的场所。

1956年,武汉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古琴台,并以琴台为中心,修建了汉阳工人文化宫。至80年代,文化宫和古琴台又经扩建,成为一座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娱乐场所。所以老人们经常来到这里,三五成群,或下棋,或打牌,或饮茶聊天,或看地方戏。不过这里的戏剧舞台是人人都可以上台一显身手的。他们就在知音的发源地,用音乐来沟通和交流。我们当中有没有哪位小姐或先生愿意上台露一手的,给大家来段京剧或楚剧什么的,这些戏迷们一定会为找到你们这些远道而来的“知音”而欣喜万分的。

好,我们现在到了碑廊,这里,镌有历代石刻及重修琴台碑记。其中有一道题壁诗为道光三年(即公元1820xx年)岭南才子宋湘束竹叶蘸墨书写,其诗曰:“噫嘻呼,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传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直至今。是耶?非耶?相逢在此,万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矣!”这就是被誉为诗书双绝的宋湘题壁诗。

宋湘是广东梅县人,曾任湖北督粮道台,他在七十八岁那年,因眷恋琴台,前来一游,游后,他感慨万千,兴之所至,欲挥毫吟诗。因当时随员未备大笔,即束竹叶代之。他饱蘸浓墨,在壁上洋洋洒洒,如走龙蛇,写下了这首流传至今的题壁诗。后人摹刻在石上,保存下来,成为书法珍品。各位朋友,你们现在看到的这座用汉白玉筑成的石台,就是伯牙台,相传是当年伯牙鼓琴的地方。它高1.75米,石台上刻有“琴台”二字和“伯牙抚琴图”。石台四周用石栏围砌,栏板上刻有“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浮雕图,这是清代遗物。斜对面那幢富丽堂皇、额坊上写有“高山流水”四个字的高大建筑就是“高山流水馆”,它是古琴台的主体建筑。我看见很多朋友都拿出了照相机准备照相,确实这里是拍照留影的最佳处。但大家都不要急着拍照,等我讲解完,我会安排时间给大家照相的,好吗?我们先到那座“伯牙会子期”的雕像那儿参观。大家能不能告诉我哪位是伯牙,哪位是子期啊?对,这位鞠躬拱手的是伯牙,另外一位就是子期了。这个雕像表现了俞伯牙遇到知音时的钦佩欣喜之情。

好了,我们的讲解结束了。大家现在可以开始拍照了。我给大家半个小时的拍照时间,半个小时以后大家就在这里集合。谢谢大家!

最新湖北问政心得体会和感想五

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我们游览历史文化名城襄樊 襄樊是我们这次三国之旅的第二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古战场 希望我的导游能进一步加深大家对三国历史的了解,也希望我的导游能使大家玩得高兴 玩得开心

三国故事湖北多,这可不是吹牛 三国演义120回,其中的75回就发生在我们湖北,而这75回中又有44回发生在襄樊 我们今天要参观的就是天下闻名的三国时期最杰出的政治家 军事家诸葛亮躬耕十年 以待明君的古隆中

隆中在襄樊城西13公里处,因 有山隆然而起 得名 三国演义 中对隆中是这样描述的, 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 ,是一个风景美丽的地方

隆中之所以天下闻名,原因有三个:一是诸葛亮的躬耕之地,二是刘备在顾茅庐的所在之地,在是著名的 隆中对策 的提出之地 从晋代开始,仰慕诸葛亮大名的人们就在这儿修建了纪念诸葛亮的建筑 它们是:三顾堂 草庐亭 草庐碑 六角井 躬耕田 抱膝石 梁父岩 老龙洞 半月溪 小虹桥 武侯祠 野云庵等,被称为 隆中十二景 这些建筑记载着诸葛亮在隆中的生活情况和有关传说

诸葛亮,字孔明,山东琅琊阳都人 今山东沂水县人 父母早亡,从小便随叔叔投靠荆州刺史刘表 叔叔逝世以后,诸葛亮就在隆中盖了几间草房住下,他 昼勤四体,夜诵经书 ,躬耕自食 古隆中内有数十亩 躬耕田 ,据说便是诸葛亮当年耕作的地方 躬耕田旁有梁父岩,相传诸葛亮在劳动之余喜欢咏唱 梁父吟 ,以寄托志向 诸葛亮的活动,渐渐引起了荆州有识之士的注意 徐庶 崔州平等有才识的青年,和他相交甚厚 德高望重的襄阳名士庞德公品评诸葛亮为 卧龙 ,蛰伏的蛟龙一旦腾飞,前途将不可限量 而沔南名士黄承彦更是把自己的宝贝女儿许配给他 虽然隆中有人说 莫学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其实,这是一个误会,黄承彦的女儿叫黄月英,小名叫阿丑 阿丑小姐不仅不丑,而且聪明 貌美,是一个不可多是的才女 她不仅是诸葛亮的贤内助,而且在诸葛亮的千秋功业中志了不小的作用

公元207元冬天,在徐庶 司马徽的推荐下,刘备带着关羽 张飞,三顾隆中茅庐,向诸葛亮请教统一天下的良策 这就是千古传名的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的遗址,就在 三顾堂 上 它是诸葛亮的故居,也是隆中胜迹的主体部分

刘备的 三顾 和平等 坦诚相待,使诸葛亮改变了 苟求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的初衷,当即提出了著名的 隆中对 在 隆中对 中,诸葛亮冷静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刘备集团的施政纲领 那就是取荆州,占益州,联东是,抗曹操,三分天下,进而统一中原的战略方针 真可谓: 未出茅庐,先分天下

从此,诸葛亮离开了隆中,为实现他在 隆中对 中提出的施政纲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正是诸葛亮过人的才智 胆略,才使刘备迅速由小到大 由弱到强,建立了三分天下的蜀汉政权,刘备曾欣喜地对关羽 张飞说: 我有孔明,就像鱼儿有了水一样

诸葛亮一生的业绩,在 三国演义 中被渲染得极其生动 壮丽,甚至带上了几分神话色彩,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崇拜,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日本经济界掀起了一阵 三国演义 热,成书的专著 专辑有 三国的人际关系学 三国的智慧 三国 商业学的宝库 等等 更有一位教授,言之凿凿地说,松下幸之助就是因为就善于运用诸葛亮的谋略,才使松下电器公司在世界崛起 不知我们有何感想

由于积劳成疾,诸葛亮于五十四岁壮年病逝,安葬在汉中定军山 现在的陕西省敏县南部 诗圣杜甫曾写有一首诗追悼诸葛亮,其中有这样几句: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亮逝世后,老百姓对他十分思念,这是因为诸葛亮不仅是劳动人民心目中智慧的化身,更是劳动人民心目中的一代勤政廉洁的名相 因而,凡是他到过的地方,纷纷为他立庙 各地的武侯祠就有七座 然而纪念地太多,就难以分辨真假 从古到今,为谁是诸葛亮正宗纪念地而发生过不少争议 其中尤以湖北襄阳古隆中和河南南阳卧龙岗两地的武侯祠谁为 正宗 之争最为有名

两地的武侯祠,历史悠久 隆中的建于晋代,保留着古朴的风貌 南阳的建于唐代,更显得宏大堂皇 两地都以诸葛亮的躬耕地自居,为武侯祠的正宗而争 为此,还打不少笔墨官司 隆中派 以 隆中对 之 隆中 为证, 南阳派 以 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为证,争得不亦乐乎 直到清代咸丰年间,襄阳人顾嘉衡出任南阳知府时,这场争论更达到了高潮 南阳人认为:襄阳人来南阳做知府,可要处事公平,不能向着家乡,将武侯祠的正宗桂冠判给襄阳,否则叫他这个知府坐不稳 襄阳人认为,既然是家乡人到南阳为官,一定要为家乡人伸张正义,将古隆中的武侯祠判为正宗,否则不要他回家乡 两边互不相让,要等顾知府表态 顾嘉衡听了双方的意见,没有立即表态,请大家下堂休息,说是第二天再判 第二天一早,双方又来到府衙,等顾知府的评判,只见顾嘉衡拿出文房四宝,提笔写了一幅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此联一出双方心服口服,都佩服顾知府的才智,从此这场争论才告一段落

那么,诸葛亮躬耕之地究竟在何处呢 只要了解当时的历史地理知识,就不难辨别 隆中在汉时属南阳郡所管辖,于是诸葛亮便称自己 躬耕于南阳 明代以后,隆中才划归襄阳,而襄阳 南阳又分属湖北 河南两省,因此才有了以上的争论 事实上,诸葛亮的躬耕之地只有一处,那就是古隆中

各位嘉宾,俗话说:到当阳拜关公能求得吉祥,到隆中拜孔明能增长智慧 希望各位嘉宾在参观隆中后都能像诸葛亮那样博学多才,智计百出 好了,古隆中的情况就介绍到这儿 下面请大家跟我参观隆古十二景,现场我再作讲解 谢谢大家!

最新湖北问政心得体会和感想六

“秭归胜迹溯源长,峡到西陵气混茫。屈子衣冠犹有冢,明妃脂粉尚流香。兵书宝剑存形似,马肺牛肝说寇狂。三斗坪前今日过,他年水坝起高墙。唐僧师弟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峡进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已归东土清凉界,应惩西天火焰游。五十年来天地改,浑如一梦下荆州”。 这是郭沫若在时隔五十年再游西陵峡后写下的《过西陵峡》这首诗,作于1961年。诗中描绘了西陵峡壮美的风光,囊括了峡中的著名景观。西陵峡因宜昌市的西陵山而得名,西起巴东官渡口,东止宜昌南津关,全长120千米,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也是自然风光最为优美的峡段,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为此留下了“西陵山水天下佳”的千古名句。

西陵峡分为四段:香溪宽谷、西陵上段峡谷、庙南宽谷和西陵峡段峡谷。其中香溪宽谷长约45千米,谷中有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等名景,庙南宽谷长约 33千米,谷中有灯影峡、黄牛峡等名景。峡内风光明丽,雄伟壮观,两岸峰峦高耸,夹江壁立,峻岭悬崖横空,奇石嶙峋,飞泉垂练,苍藤古树,翳天蔽日。

西陵峡中的宜昌段,西起秭归香溪,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76千米,这里山奇水秀,峡中有峡,峡峡相连,尤其是号称“西陵四峡”的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更是风光奇异,声明远播。

灯影峡位于湖北宜昌县西南部,长江三峡西陵峡石牌以西。因峡东南岸象鼻山头屹立着两块奇石,形似《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师徒二人。每当晚霞透射峰顶时,由远处望去,似灯影摇曳,故名灯影峡。灯影峡又名明月峡、扇子峡,是因峡内岩壁多呈银白色,宛如明月,故名明月峡;因南岸扇子岩重山壁立如扇,故名扇子峡。

长江东流至此折向南流,峡谷呈南北向弯月形。上起南沱,下至石牌,长8公里,峡谷相对高度500-600米。峡内石灰岩结构,形成陡崖峭壁,奇峰异石遍布林立。北岸峡壁石灰岩页岩平台的接触带,清泉四溢,从陡壁跌落,形成许多飞流直下的瀑布,景象万千,蔚为壮观,素有“无峰非峭壁,有水尽飞泉”之说。沿江两岸植物资源丰富,山麓缓坡处多柑桔林,山背后的金刚山,为名茶“金刚银针”的产地。

兵书宝剑峡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西段,湖北省秭归县境内。西起香溪河口,东止新滩。长约5千米,江面最窄处近100米,沿岸岩壁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因峡北岸崖壁石缝中有古岩棺葬的匣状遗物,形似书卷,相传是诸葛亮藏的兵书,其下有一块巨石直立似剑,插入江中,传说是诸葛亮藏的宝剑,故名兵书宝峡。又因“书卷”其色似铁,又名铁棺峡。传说诸葛亮曾经在此驻兵屯粮,亦称米仓峡。

据南宋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记载,因“两岸壁立,白石隐现,状如白狗”,故又名白狗峡。过去江中礁石密布,险象环生,航行十分艰难。枯水期航道宽

仅60余米,逆水船需绞拉过滩。沿岸奇峰绵延竞拔,绝壁千寻。缓坡处多茂密的柑桔林。境内有屈原大夫祠、太公钓鱼石、玉虚洞、月亮洞等著名景点。

牛肝马肺峡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西段,湖北秭归县境内。为西陵峡中著名的险滩之一。因北岸岩壁有两团四、五块赫黄色岩石重叠下垂,一块形如牛肝,一块状似马肺,故名牛肝马肺峡。此峡处于新滩和庙河之间,长9.5千米。江面最窄处约百米,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峡中峭壁对峙,奇峰突兀,岩壁间飞瀑高悬,林木葱郁。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马肺”下半部被英国军舰枪炮轰缺。因此郭沫若在《过西陵峡二首》诗中道:“兵书宝剑存形似,牛肝马肺说寇狂”,饱含侵略者的愤慨之情。

崆岭峡位于长江西陵峡西段偏中,湖北省秭归、宜昌两县交界处。崆岭,原名崆 , 是一种有窗户的船。空聆就是空船。据《史记》记载,因江流湍急,舟行困难,此峡有俗语说:“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之称。比起水位急滩青滩和泄滩,崆岭滩更为凶险,是江上的“瓶子口”。由于航道狭窄,水势又急,因此每当有船至此,“必空其聆,方可上下”,故名空聆。峡名据此意传为崆岭峡。

此段长2.5千米,江面最窄处约200米。峡中峰峦迭秀,屹立在峡江南北,高出江面千米以上,千姿百态,引人入胜。从前滩多激流,礁石林立,有名的险滩即有“二十四珠”。清光绪二十六年,德国“瑞生号”轮船触礁沉此。

崆岭峡内有崆岭滩,峡以滩名。峡内有一小段又叫黄牛峡。因为岸边的一座山上有一块岩石酷似人牵黄牛,所以又叫黄牛山。峡又因山得名。有一首民谣是这样说的: “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说明这段江流水急,暗礁多,木船行驶,十分吃力,又要时刻小心谨慎,所以行驶速度很慢。于是,走了好几天,黄牛山依然在视线之内。如今,峡内河道经过整治之后,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了。

旧时西陵峡滩险水急,礁石林立。“白狗次黄牛,滩如竹节稠”,这是白居易形容西陵峡内险滩密布的名句。 如今的西陵峡是壮丽的景色依旧,汹涌的恶浪不再了。江面风平浪稳,水流平缓,船只畅行无阻,如履平川。

最新湖北问政心得体会和感想七

女士们、先生们: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美丽宜昌!

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来湖北是看四人,也就是诗人(屈原)、美人(王昭君)、野人(神农架野人)和死人(荆州博物馆的西汉软体男尸)。而在我们美丽的宜昌就有三人旅游线,也就是诗人、美人和野人。由此可见,宜昌是湖北的精华,今天我们将要去游览的就是精华中的精华——诗人和美人的故乡,也就是屈原故里和昭君故里——秭归。

趁现在还没到目的地,我先对你们简要的介绍一下秭归吧!

秭归地处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畔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也是历史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故乡。

秭归历史悠久,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境内现存许多关于屈原的遗迹和传说,如归州的屈原祠、衣冠冢、屈原纪念馆、屈原故里牌坊和乐平里的“三间八景”以及纪念屈原的龙舟竞渡、民俗歌舞等。

秭归的名胜多与屈原有关,秭归县城东门外,矗立着一高大的牌坊,上书“屈原故里”四字,系郭末若手书。旁边还有两块石碑,分别刻“楚大人屈原故里”和“汉昭君王嫱故里”。秭归与香溪之间有一沙滩,传说是屈原遗体安葬处,后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最早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五年(公元820)。

每年端午节,秭归人民都要在屈原沱上赛龙舟。这一抚慰屈原忠魂的古俗世代相传并延至今日。

连秭归地名的由来,传说都与屈原有关。屈原投江后,其姐女嬃赶到汨罗江,将弟遗体打捞起来,亲自护送回家乡。屈姊那深深亲情使乡亲们大为感动,因而将县名改为“姊归”,后来“姊”演变为“秭”了。

屈原的遗迹和传说特别多,古人曾集为“八景”,诸如照面井,读书洞,玉半三丘等。屈原祠重新修缮后,内有屈原塑像,屈原文物纪念馆,屈原墓,屈原诗文碑廊。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原始形态是庆丰收。五月,是农忙夏收完毕,准备秋收的过渡时间,人们便在这个时间安排一个稍事休整和娱乐的“端午节”。但是为什么一定要安排在这个月的初五呢?这是为了便于习惯能记忆,类如三月三、七月七、九月九。这样就使农事繁忙的这段较长的时间,均匀地安排在三、五、七、九月四个节日休整,也算是“有劳有逸”了。

到了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难忍亡国之痛,怀才投身汩罗江,这一天也刚好是端午节。从此,这个节日的意义就渐渐让位于对屈原的悼念了。所以也有人称端午节为诗人节。

龙舟竟渡

龙舟竞渡的习俗,过去传说是为了拯救溺水的屈原,其实,在屈原未跳汩罗江之前,我国各地就有龙舟竞渡这种水上运动了,但大多不在端午节举行的。《旧唐书·杜亚传 》载:“江南风俗 ,春中有竞渡之戏,方舟前进,以急趋疾进者为胜。”后来为了记念屈原,竞渡的风俗才慢慢集中到端午节的。公元640年,隋炀帝杨广为了要到杨州一游,着官吏督造龙舟及杂船数十艘。杨广自已乘坐的大龙舟,高45尺,长200尺,上层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中间两层有120个房间,全部用金玉装饰。还有高三层的龙舟九艘。可以说这是当时最大的龙舟了。北宋时建造的龙舟,无论从大小和结构方面比隋代又有发展。宋代画家张择端的《金明泄争标图》,便描绘了当时皇家乘坐的龙舟的面貌。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还记载了金明池龙舟竞渡的盛况:皇帝与群臣在大龙舟上观看,锦标则插在皇帝的大龙舟附近的水中,一人拧舞旗子,华北地区,指挥几十艘小龙舟在水面摆出各种船阵。随后,这几十艘小龙舟敲锣打鼓向“标杆”划来,夺得标的便向大龙舟上的皇帝 “山呼拜舞”,整个争标过程气氛十分热烈。

明代时,龙舟竞渡这种水上运动已经相当普遍。当时出版的一本《武陵竞渡》的书,对这项比赛的规则,诸如竞渡所用的船式,人数等都有详细的记述。

现在,龙舟竞渡已发展成为一项世界性的体育活动。

好,现在我们已经到岸了,请大家随我一起下船去感受一下伟人和美人的故乡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