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社工小组心得体会和方法 社工工作经验总结(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22:02:23 页码:8
社工小组心得体会和方法 社工工作经验总结(8篇)
2023-01-06 22:02:23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社工小组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__30820306黄b(结束) __30820309李c(中期) __30820310梁d __30820311梁e(前期)__30820316刘f x__0820322吴g(中期) x__1060225唐f

在确立 “成长新动力”这个小组之前,我们首先针对我校大二学生做了一系列的调查和了解,再通过厘定需要来构建理论构架,最终确定目标。

一、理念----厘定需要(小组成立的目的)

1. 规范需要(专家需要):网络日益发达,很多大二学生因为退出了学校社联社团组织,空

闲时间增加,因而在网络上寻求精神的支持。然而,网络却给他们带来了一系列危害:①身心健康受损;②无心上学,学习成绩下降;③道德意识弱化,严重者会走向犯罪道路;④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受影响;⑤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2. 比较需要:很多大二学生沉迷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感到孤独寂寞,同时可能受到恋爱

问题的困扰,因此选择网络来逃避现实。

3. 表达需要:①很多大二学生有感情问题,会感到孤独寂寞,选择通过网络来寻求精神支

持;②来自家人和老师的压力让大二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从而沉迷网络发泄和麻痹自己;感觉需要:大二学生对自己未来没有较好的目标和定位,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无助;此外,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同辈群体之间的相处交流有时会有相互误导的作用。

二、理论基础

1.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这个小组的对象是华农大二沉迷于网络的学生。由于这些大二学生正处在佛罗伊德所说的从青少年发展成为成人的一个重要转折的青春期(19-21岁),在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时,要经历各种选择的混乱状态,往往会感到困扰和混乱,这是青少年期个体都不可避免的一个转折点,这个时期,要帮助青少年重新审视及发现自身价值,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及处理各种混乱状态的能力。

2.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的同一感,避免角色混乱。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的不满等社会问题上,即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认失败的话,容易出现逃避、消极厌世等情况。即而一旦自我认同难以达成,长时期的角色混乱就会使青少年较难应付社会的挑战。相反如果获得自我的同一性,就比较容易取得社会和职业的自我认同;

当他们有问题时倾向与同伴商议,而不是向家长请教。于是我们通过设立这一小组,加强同一问题或类似情况的青少年间的沟通交往,通过他人的反映和评价,重新树立自我认知。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在小组的沟通技巧训练中,会较多运用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小组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资源库,小组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行为总汇。组内成员可以结合自己的风格,从如此丰富的表现和互动中寻找榜样,进行观察、模仿和学习,增加个人适应性行为,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学习到与人交际技巧。

4.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与斯金纳的增强理论

正面增强--即特定行为后,满足此人的需求。例如:做了一件事情后,即给获学校颁发嘉许状。

在小组内,工作员会较多使用正面增强和角色扮演的方法。正面增强方面,如组员能适当使用所教授的沟通技巧的话,工作员将当众给予爱的鼓励。此外,会通过建立供组员观察的模型,让组员学习表达情绪的方法,从而起到模仿作用。

三.目标:

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改变当前部分沉迷网络的华农大二学生对网络的态度,增强其辨别网络虚拟和现实界限的能力,对自身价值进行合理定位,明确自己的责任,重回正常的大学校园生活,并提高其在现实中与人沟通的能力。明确的目的:

①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让小组里的成员们深刻认识网络的利弊。引导他们学会思考现实与网络的区别,在活动的分享中,加强对沉迷网络利弊的认知,不再沉迷于网络,走出宿舍,感受外面的世界,重拾对学习的热情。

②让小组成员走出网络的小圈子,更多地关注自身的优势和能力,发掘他人长处,找到自己的合适定位,在相互学习和模仿中,找回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信心和关注点,从成员间的认同中,并通过同辈群体的赞同认可找到改变自己认知与行为的巨大推动力量。

四.小组成员:

对象:沉迷网络,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上出现偏差行为的华农应届大二学生

资格:华农大内沉迷于网络的大二学生(问题具有同质性),小组成员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基本相似,社工认为为有必要进行小组治疗的对象。

五.小组的特征: 1.性质:治疗小组 2.节数:5节

3.日期:20__年10月15日至12月10日 4.时间:根据组员的空闲时间安排

5.地点:小组工作活动室(地点可能因活动性质而有所更改) 6.人数:8名华农大二学生

六.招募计划:

1.招募时间:20__年9月15日至10月5日 2.招募方法:

①在华农大宿舍区内张贴海报;

②到学院跟老师了解情况,并致电合适对象;

③在华农大宿舍区内摆摊位供学生咨询,特别是大二学生; ④利用网络宣传途径(q群、微博、博客)

⑤到校内心理咨询组织(如晴天工作室)等了解情况,寻找合适对象 3.招收方法:在社区社会工作办公室交收活动报名表

七.各个阶段活动

小组初期阶段(第一节)

社工:李a

组员:黄b、李c、梁d、梁e、刘f、吴g、唐f 时间:20__年10月15日星期五15:00-16:30 活动安排:

通过初级阶段组员的相处,各位组员之间加深了对彼此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小组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社工:梁e

组员:黄b、李c、梁d、李a、刘f、吴g、唐f 时间:20__年10月17日星期日15:00-16:00 活动安排:

通过参加此次活动,组员们能加深彼此之间的印象,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此外,组员也能逐渐认识到之前自己沉迷网络的种.种弊端,并且形成了一种决心,要真正摆脱网瘾,重回精彩的现实世界。

通过前几次的活动,小组的大部分成员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增强了对自身的认识与了解,加深了对沉迷网络危害的认识,在积极的反思中寻求正确的生活态度。

小组结束阶段

社工:黄b

组员:李a,李c,梁d,梁e,刘f,吴g,唐f 时间安排:20__年11月19日星期五15:00-16:55 活动安排:

组员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实现,组员以自勉与相互勉励的形式告别小组,开拓新生活。组员虽有一定的离别情绪,但不阻碍他们面对新生活的决心。

八.所需资源:

1.人手:社工2名、义工2名(将邀请中心内的义工小组其中两名组员担任。其中一名协助

工作员作小组并负责杂务;另一名则负责在小组进行时,看管参与活动的组员,但要视情况而决定人手是够需要增加或取消这项工作) 2.物资与经费预算

最新社工小组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助力创新社区治理和乡村振兴,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稳步推进社工站建设,破解基层社会服务堵点,畅通社会工作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途径,确保为民服务沉在基层落到一线。

2021年,我县被列为全市社工站建设试点县。按照市政府要求,在9月底前全县17个乡镇和涿鹿镇7个社区全部建成社会工作服务站(室)。

1.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社会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加强社工站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社工站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2.坚持规范建设。按照有场地、有设备、有人员、有服务功能、有工作流程、有规章制度的标准,规范推进社工站建设。

3.坚持服务基层。坚持社工站建在基层、服务基层的基本定位,聚焦基层群众需求,用专业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满足基层群众多层次、个性化需求,创新理念、整合资源为民服务,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精准度和有效度。

4.坚持改革创新。按照政府扶持、社会承接、专业支撑、项目运作的思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专业社工力量广泛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建设综合性服务平台,创出特色、创出品牌。

5.坚持统筹协调。社工站建设既要把握一致性标准,更要结合实际突出特色,整合政府购买服务资源,加强各层级、各部门协调配合,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社工站服务工作。

(一)参与社会救助服务。协助开展救助对象排查、家计调查、受理评估、建档访视、需求分析、政策宣传、绩效评价等事务,为救助对象提供心理疏导、照料护理、康复训练、资源链接、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

(二)参与为老养老服务。协助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开展留守老人、空巢、特困老年人巡访评估、健康服务、精神慰藉、危机干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社区参与、权益保障等服务;为分散特困人员提供照料护理等服务。

(三)参与儿童关爱保护服务。协助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孤儿、困境儿童走访核查、家庭探访督导检查,对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家庭开展政策宣传、法制宣传、监护评估、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隔代教育能力建设等服务。

(四)参与社区治理服务。协助推进社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区志愿服务力量、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五社联动;协助基层群众强化民主理念,掌握协商方法,合理表达诉求,对有需求的群众提供情绪引导、困难纾解、社会支持网络修复等服务。

(五)参与社会事务服务。协助开展婚姻家庭文化建设,婚姻家庭咨询辅导,引导文明节俭办丧事;协助开展残疾人家庭排查、需求评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等服务;协助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提供心理疏导、教育矫治等服务。

(六)参与基层社工人才培养。协助乡镇、村(社区)开展本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在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动员、培训资源链接、实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乡镇、村(社区)培养一批本土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七)链接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创造条件搭建服务平台,促进城乡资源对接,实施精准帮扶,成为乡村振兴事业的得力助手。

(八)参与基层司法工作。协助乡镇司法所开展基层司法调解和社区矫正工作。

各乡镇(社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重点服务对象和服务事项,未经县民政、财政部门批准,不得擅自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事项。

乡镇(社区)社工站(室)建设及运行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施,由县民政局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组织开展。

(一)购买主体。社工站服务项目的购买主体为县人民政府,由县民政局牵头组织实施,各乡镇作为项目落地方协同县民政局开展相关工作。

(二)承接机构。承接社工站服务项目的机构应满足以下条

件:一是依法登记的社工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章程中应有明确的社会工作宗旨、业务范围等内容。当地无相关承接主体的,可从外地引进,同时加快培育本地服务机构。二是具有规范的财务和纳税资质,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专业队伍。三是无违法违规记录,社会信誉良好。

(三)运行管理。购买社工站服务项目同时设立县级社工站项目指导服务平台(县社会工作服务总站)。在县民政局的领导下,负责对承接机构和全县社工站点运行的业务指导、社工培训、日常管理、考核服务以及同民政局各科室的工作联系。

(四)签订协议。购买主体应与承接机构依法签订政府购买服务协议。服务协议包括项目期限、服务内容、目标任务、服务要求、权利义务、绩效评估和违约责任等内容,原则上以3年为一个周期,周期内一年一签。

(五)社工站项目建设经费及使用。

购买社工站项目所需经费和县级社工站项目指导服务平台购买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优先从社会救助工作经费或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等社会救助专项经费中列支,不足部分由县财政补助。其中乡镇社工站项目购买经费预计332.02万元,县级社工站项目指导服务平台购买经费预计44.6万元,共计约376.62万元。

县级社工站项目指导服务平台购买经费包括:监测、督导、评估经费和平台管理服务人员费用。

乡镇社工站项目建设经费的使用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购买社工站项目建设经费总额中,社工站人员费用占项目经费总额的90%;承接机构服务质量保障费用、机构运营管理费占项目经费总额的10%。

社工站人员费用包括:工资、奖金、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等。工资标准参照我县最低工资标准上浮10%执行,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年终绩效工资。

承接机构服务质量保障费用、机构运营管理费包括:外聘督导、本机构督导的岗位补贴、社工交流学习、专业提升等专业支持费用;服务和活动产生的物料、交通、误餐、组织义工等专业服务和活动费用;设备设施及办公耗材、保洁、安保、水电、交通等日常办公费用;运营费、发展储备费、风险费、中标费、相关税费等。

县级社工站指导服务平台人员待遇参照乡镇社工站人员待遇水平。县级社工站监测、督导、评估经费和乡镇社工站服务质量保障费用、机构运营管理费可统筹使用。

(一)统一标识。乡镇社工站设置统一标识,格式为:中国社会工作标识+河北社会工作标识+涿鹿县xx乡镇社会工作服务站;村(社区)社会工作室设置统一标识,格式为:中国社会工作标识+河北社会工作标识+xx乡镇xx村(社区)社会工作室。

(二)场所设置。乡镇社工站为本乡镇困难群体提供服务,在保障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乡镇、村(社区)负责为社工站提供办公用房,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办公用品、水电暖费,有条件的可根据需要设立个案咨询室、小组活动室等场所。

(三)制度建设。社工站要制定规范的运行流程和管理标准,健全项目、督导、人员、志愿者、场所和文书档案等管理制度。

(四)人员配备。根据各乡镇人口规模和任务量配备驻站社工。县级社工总站配备社工9名,区民政分局配备社工2名,每个乡镇社工站配备社工2-5名,每个社区工作室配备社工2名,共需社工76名。身份为承接机构正式聘用的工作人员,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同等条件下社会工作及其相关专业毕业或持有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证书的优先,本地户籍人员优先。新招聘的驻站工作人员,必须从招聘之日起2年内取得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资格证书,否则予以解聘。要将乡镇现有的从事社会救助工作的劳务派遣人员凡年度考核合格的均优先纳入驻站社工招聘范围之内。

(一)制定方案。县民政部门研究制定社工站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及时间节点。

(二)实施购买。县民政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制定社工站购买计划,组织开展招投标、公开公示、政府采购等工作,确定承接机构并签订服务协议。

(三)开展服务。承接机构按协议要求开展建站、人员配备、岗前培训等工作,组织开展需求调研,提供专业服务,按要求向县民政部门提交工作报告。

(四)督导指导。县民政部门加强工作指导,统筹组建督导团队,开展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帮助承接机构和驻站社工提高政治素养、熟悉政策法规、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五)绩效评估。每年年底前,县民政部门对社工站点建设和项目实施情况开展绩效评估,评估结果报市级民政部门。年度评估合格及以上的续签合同,不合格的不予续签,按照政府釆购程序重新确定承接机构。

(一)县级民政部门。负责制定本县项目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协调、督促乡镇、村(社区)为社工站点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和设施设备,定期向市民政部门提交项目实施报告;依法依规实施购买并与承接机构签订政府购买服务协议,加强项目资金和服务监管,指导承接机构配齐驻站人员并专职专岗开展社工站工作。

(二)乡镇、村(社区)。负责为社工站提供必要的办公场地和设施设备;负责安排在职在编人员兼任或分管社工站工作;协助县民政部门对承接机构和驻站社工开展基层民政服务工作的考核;完成县民政部门交办的行政和事务性民政工作。

(三)承接机构。具体负责县级社工总站人员配备及乡镇、村(社区)社工站点工作人员招聘,并按照县民政局要求指导乡镇、村(社区)社工站开展社会服务活动。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民政局及各乡镇要提高政治站位,把社工站建设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主要负责同志牵头、分管领导主抓,强化推进力度,按照时间节点狠抓落实。

(二)落实经费保障。县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进社工站点项目实施,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所需资金在县财政部门预算中统筹安排,并与中期财政规划相衔接。积极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所需经费可以从已有社会救助工作经费或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等社会救助专项经费中列支,不超过上年度资金总额的3%。逐步加大彩票公益金支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支持社会工作服务,推动建立多元化社会工作服务投入机制。

(三)突出指导培育。积极培育、扶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项目管理和自治自律能力的社会组织,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民政领导的社会服务事项。加强县级社会工作服务总站领导,为社工站提供人才培养、专业培训、能力提升以及监测督导、项目评估等服务,培树服务好、群众认可度高的品牌社工站。

(四)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对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监督管理,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体系,确保公开透明、规范有效。购买主体按规定公开购买服务,主动接受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承接机构要健全财务报告制度,确保服务数量、质量和效果,严禁服务转包。

(五)加大宣传力度。各地要依托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深入宣传社工站点建设的有关政策、优秀人物及先进事迹,培树具有创新性、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高群众对社工站的知晓度、认同度和美誉度,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舆论氛围。

最新社工小组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一、实习目的

1、帮助流动女青年更早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爱护自己,发掘自身潜力,以便于更早的认识社会,融入社会;

2、以助人自助为核心价值观,树立包括专业社工应有的价值观、素质、工作态度和行为;

3、学习专业社会工作不同介入方法和应有的步骤与方法,在具体的工作中中锻炼自己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建立实务能力与技巧;

4、建立对服务机构及社工、服务对象、督导老师、其他同学伙伴及自己的服务与学习责任感,深入到服务对象当中,运用专业知识帮助他们解决和改善存在的问题;

二、实习时间

20____年10月217日至20____年1月28日

三、实习项目介绍

流动女青年潜力开发项目是由儿童乐益会(中国)开发,由重庆市绿叶义工组织承办并实施。截止到2009年,中国大约有2亿3000万流动人口。根据国家计生委统计,流动青少年(14-20岁)占全国全部外来流动人口的13.2%,他们成为这新兴城市贫困人口的组成部分。主要面临:受教育程度低、缺乏获取职业培训技能的途径、受到社会排斥等问题,我们本着志愿、义工的精神,为他们进行潜力开发与培训。

四、实习单位背景材料的介绍

重庆市商务高级技工学校(重庆市商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是由重庆市商业委员会、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共同管理的一所集高级技工学校、成人中专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重庆市饮食服务技工学校,现是隶属于重庆市商业委员会、全额财政拨款的市属事业单位。学校在面向全国开展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的同时,也面向社会进行烹饪工艺、餐饮服务和客房服务等短期职业技能培训,是重庆开办最早的烹饪类公办职业院校,建校以来已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3万余名餐饮类初、中、高级技能服务与经营管理型人才,在重庆地区餐饮行业中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学校地处南岸区五公里学府大道41号,轻轨3号线经过校门口。

五、实习主要内容

1、作为项目组的指导员,主要负责承担具体项目的实施和教学工作。

2、兼职摄影,拍摄活动照片。

3、参与举办的大型活动:

(1)10月28日的“描绘我的美好生活蓝图——爱是财富”

(2)11月21日的“感恩与幸福常在——主题班会”

(3)12月5日的“爱心传递——关爱艾滋病儿童”

(4)12月12日的“关爱留守儿童——face to face.”

4、设计个案调查问卷,填写实习报告、心得、日记。

六、实习反思:

1、上课前期要经过充实的备课,不仅是专业知识和课程知识,考虑到有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以及想到解决办法,考虑到课程中学员可能会问及的问题并想到解决办法;

2、一定要注重时间的合理安排,既要避免课时安排过少,战线拉得太长导致内容单调;又要避免同一个课时段内安排较多,过于匆忙而导致失误;

3、要及时反馈上节课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做好以后的规划;严格按照回顾、联系、应用的教学程序解决问题;

4、坚持写实习日志和实习反馈表,那样可以直接的发现问题,发现得失。

最新社工小组心得体会和方法四

为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和《关于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推进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等四部门《关于积极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的实施意见》的落实,依据《陕西省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实施方案(试行)》精神,全面推动我县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吸引社会工作人才提供专业服务。现就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以下简称“社工站”)建设制定如下方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为重点,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为支撑,建设镇(街道)社工站,搭建基层公共服务平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2021年开展试点的基础上,2022年9月,实现全县(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建设一支专业的基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成一批示范性社工站,培育扶持一批扎根基层的慈善组织,实施一批民政领域社会工作服务项目。2025年底,力争实现每个村(社区)都有专业社工服务,不断扩大社会工作服务范围和受益人群,持续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作用,增强专业服务成效。

(一)坚持需求导向,优化民政服务。认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提升基层民政经办服务能力,优化便民利民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二)坚持政府主导,引导社会参与。加大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力度,畅通和规范社会力量参与渠道,发挥社会工作人才专业优势,提升民政工作社会化、专业化水平。

(三)坚持规范操作,注重绩效评估。建立以项目申报、组织采购、合同签订、项目督导、绩效评估为主要内容的规范化购买流程,推进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

(四)坚持统筹协调,鼓励开拓创新。鼓励各级民政部门加强统筹协调,优先整合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区治理、社会事务等资金支持购买社工服务,逐步推动其他各领域购买社工服务。

初步建立县、镇(街道)两级工作体系,逐步拓展到村级,明确职责任务,统筹推进项目实施。

县级民政部门:负责制定本地区社工站建设实施方案和购买服务项目年度计划,统筹本级民政各业务领域购买服务资金,用于购买服务项目;督促镇(街道)为社工站提供必要的办公场地和设施设备,指导、监督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研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法依规签订政府购买服务合同(协议),督促承接主体与驻站社工签订劳动合同、按月发放薪酬;每季度向市级民政部门报告购买服务项目实施情况。

各镇办:负责提供社工站办公场所和必备办公设备,保障其正常运转;负责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实施的日常监管,定期向县级民政部门报告购买服务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并提出有关工作意见建议。

购买服务项目承接主体:负责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公开基本情况、专业资质、年度财务报告、社会服务项目经验等相关信息;按照服务协议建立项目管理办法和资金管理办法,配备专职社工,开展专业服务、业务培训和内部督导工作,依法依规进行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并接受民政、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县财政局:负责保障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所需资金,及时拨付省市下达县级社工站建设配套补助资金。

(一)服务对象

聚焦民政领域服务对象,主要是纳入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保障范围的人员,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临时救助对象、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经济困难老年人、农村“三留守”人员,以及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确定的其他服务对象。应当由政府直接履职的事项不纳入购买服务范围。

(二)服务内容

1.社会救助领域。协助社会救助部门开展对象排查、满意度调查、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评估、业务培训、政策宣传、绩效评价等事务,并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资源链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照料护理、康复训练、社会融入等服务。

2.养老服务领域。对特困供养老年人(含机构供养和分散供养)、留守老人、经济困难老人等老年群体开展健康服务、精神慰藉、危机干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社区参与、权益保障等服务。

3.儿童福利领域。配合进行农村留守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走访核查、家庭探访督导检查,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家庭开展政策宣传、法制宣传、监护干预、监护评估、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隔代教育能力建设等,重点解决服务对象在监护管理、心理慰藉、权益维护等方面的问题,做好留守妇女关爱工作。

4.社区治理领域。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政策咨询、精神卫生等服务。推进“五社联动”,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志愿服务队伍,根据居民需求统筹设计、承接和实施服务项目,促进社会组织、社会资源和各类社区主体有序参与。在社区照顾、社区参与、社区融合、社区发展、社区矫正、社区戒毒等方面发挥作用,对有需求的辖区群众提供情绪引导、心理辅导、资源链接、困难纾解、社会支持网络修复等服务,扶助和支持困难人员生活。

5.社会事务领域。宣传婚姻政策法规、婚俗改革、新时代婚姻家庭文化建设,倡导婚事简办,开展婚前辅导、婚姻家庭咨询和辅导等服务。宣传殡葬政策法规,引导文明节俭办丧事,提供丧葬需求咨询服务。对残疾人开展家庭排查、需求评估、心理辅导、能力提升、资源链接等服务,提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返乡人员、易流浪走失人员提供心理疏导、教育矫治等服务。

按照“一年推开、两年覆盖、三年提升、五年全面发挥专业作用”的思路,有序推进社工站项目建设,推进社工站能力建设,提升社工站指导村(社区)社工室开展工作和直接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全面推动便民利民专业化服务,并及时总结项目服务经验做法和成效,打造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民政基层服务网络。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制定方案(2022年5月20日前)。购买主体制定购买服务项目方案,内容包括项目背景、项目目标、项目预算和购买方式、项目内容和进度、服务质量和数量标准、绩效评估等内容。

(二)组织采购(2022年5月21日-6月30日)。购买主体要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公开购买服务信息,包括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要求、购买方式、承接主体条件等事项。要坚持公平、择优原则,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确定承接主体。

(三)签订合同(2022年7月1日-7月31日)。购买主体应与中标(成交)的承接主体在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依法签订书面的政府购买服务合同(协议),明确服务的内容、期限、数量、质量、价格,资金结算方式、各方权利义务事项和违约责任等内容,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在预算保障的前提下,对于购买内容相对固定的服务项目,签订期限可以不超过三年。县级民政部门对镇(街道)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每年进行绩效评价,评价合格后续签,评价不合格的不予续签,按照政府采购程序重新确定承接主体。

(四)开展服务(2022年8月1日-9月15日)。项目承接主体按政策要求配备驻站人员,根据合同(协议)组织社工开展需求调研,制定服务计划,提供专业服务。同时做好资料归档、动态推送、经验总结等工作,并按时向县民政部门提交季度工作简报。

(五)资金支付(2022年9月16日-9月30日)。合同签订后,承接主体要以书面形式向购买主体提交资金申请,并附相应的服务协议、凭证资料等。购买主体审核后按照有关财务支付规定和协议内容支付资金。

(六)项目监管。购买主体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全程跟踪项目进展情况,重点围绕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对象满意度反馈、财务管理等内容,有序开展项目执行监控,发现偏离合同(协议)目标的要及时予以纠正。要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完善督导服务,推动项目规范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的重要意义,县民政局做好社工站建设的统筹协调工作,负责项目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工作,各镇(街道)民政工作站协助做好项目的实施工作。

(二)健全管理制度。各镇(街道)要指导项目承接机构加强社工站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工作制度,完善操作规程和考核办法,对承接机构负责人、专职社工、志愿者的基本行为规范、考勤、培训、考评、奖惩、工作流程及规范、职业伦理等内容作出明确规定,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加强对机构及相关人员的管理。

(三)落实工作责任。各镇(街道)要统筹做好社工站硬件建设、专职人员选配工作。县民政局要保障工作经费,精准开展专业服务项目,指导社工站服务,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

(四)加强队伍建设。要发挥全县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村居“两委”成员和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成员作用,通过培训教育,引导他们向专业社工人才转化。积极发动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参与其中,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活动保障。

(五)打造特色品牌。各镇(街道)要结合实际,总结提炼社工站服务开展以来的实践经验,因地制宜,打造本地服务特色品牌。要加强与媒体合作交流,创新宣传形式,积极使用新媒体,提升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营造社会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最新社工小组心得体会和方法五

一、背景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通过在社区调查了解,名海社区共有小学生人数1690人。大部分都是随父母一起居住的深圳户籍。社工了解到有许多社区儿童有社交、网瘾、厌学等成长方面的不良习惯,在小学四五年级年龄段的普遍问题是成长中有许多的不良行为,各种压力和烦恼缺乏合理的舒缓渠道。其中一部分是因为家庭原因,还包括来自社会舆论导向的原因。大部分家长想方设法把那些能出人头地的一技之长融合到孩子的个性中去,却忘记了孩子的心理教育,很多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值加上沟通方式有问题,孩子心中积压的东西越来越多,转而接触社会上的新奇事物,缺乏自控力,形成许多不良行为,一发不可收拾,给健康成长带来巨大隐患。 正因为此,本小组希望通过有效的小组活动,通过分享、支持、鼓励,使小组成员加深自我认识,澄清角色和改善与家庭与社会支持网络的关系,加强与同学、玩伴、老师、亲朋好友等的交流,减轻成长中的烦恼和压力,从而拥有积极美好的青少年生活。

二、理念

1、相信人的潜能,包括生理、心理的、情感的、社会的、美感的等方面。

2、尊重原则,社会工作者尊重每个组员的个体差异。

3、个别化原则,每个人都应当有权利和机会发展个性。

4、 保密原则,社会工作者保护每个小组成员的隐私。

5、不批判原则

三、理论架构

1、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的需要层次可以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即满足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作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包括与别人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避免恐惧和焦虑;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希望与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或被群体接纳;尊重的需要除自我尊重外还包括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理解;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成长问题的孩子他们的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不能被满足,这往往会导致案主在今后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社交困难、厌学、青少年犯罪等等。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协助组员解决问题时,应协助儿童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儿童的分享与团队协作意识,矫正儿童的不正常行为,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首先根据自己的临床跨文化观察,将人格发展分成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而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结果和一个消极结果,所谓积极结果就是指由于特定心理危机得到恰当地解决而使这个危机所对应的发展阶段对人的人格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同样,消极结果是指某个发展阶段对人格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因此,本小组将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活动正确引导组员的思维,矫正儿童的异常行为,舒缓儿童成长中的压力,满足他们自身的需要。

3、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相关理论、

主要涉及的是学校、朋辈、家庭及文化等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

四、目标及目的:

目标:为儿童提供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目的:

1、让组员全面认识自我,提升自信;

2、学会沟通、聆听等技巧;

3、构筑儿童互助网络,为儿童减压;

4、让组员学会关怀,学会与人合作,增强团队意识。

五、服务对象:

名海社区10—12岁儿童

六、小组特征:

1、性质:成长小组

2、节数:四节

3、日期:20xx年4月12日至5月11日

4、时间:下午3:00至4:30

5、地点:名海社区活动室

6、人数:8至12人

七、招募方法:

1、在小区内张贴海报;

2、在楼栋的电梯口处张贴通知;

3、通过工作站或者管理处电话招募;

4、工作人员亲自上门招募。

八、每节活动计划

第一节活动内容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4月19日15:00至17:00

目的:组员之间的相互认识,团体意识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活动

时间:4月26日15:00至17:00 目标:提高组员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三节活动

时间:20xx年5月10日下午3:00至4:30 目标:提高组员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节活动

时间:20xx年5月17日15:00至16:30

九、经费预算

十、预计困难与应变措施 预计困难

1、招募不到足够的组员; 2、组员热情不高,参与性不强; 3、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组员涣散; 4、组员太调皮。

应变措施

1、社工亲自上门招募,或者邀请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的孩子参加;

2、活动之前相关的评估;

3、在活动开展之前与小组成员订立契约;

4、活动环节尽量设计的有吸引力,游戏可往小孩子喜欢的类型选择。

十一、评估方法

1、小组开展之前访谈与最后一节的问卷评估。 2、小组每节的组员分享与意见。 3、工作人员的观察。 4、出席率与参与及投入程度。

最新社工小组心得体会和方法六

一、理念----厘定需要(小组成立的目的)

1. 规范需要(专家需要):网络日益发达,很多大二学生因为退出了学校社联社团组织,空

闲时间增加,因而在网络上寻求精神的支持。然而,网络却给他们带来了一系列危害:①身心健康受损;②无心上学,学习成绩下降;③道德意识弱化,严重者会走向犯罪道路;④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受影响;⑤人生观、价值观扭曲。

2. 比较需要:很多大二学生沉迷网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感到孤独寂寞,同时可能受到恋爱

问题的困扰,因此选择网络来逃避现实。

3. 表达需要:①很多大二学生有感情问题,会感到孤独寂寞,选择通过网络来寻求精神支

持;②来自家人和老师的压力让大二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从而沉迷网络发泄和麻痹自己;感觉需要:大二学生对自己未来没有较好的目标和定位,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无助;此外,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同辈群体之间的相处交流有时会有相互误导的作用。

二、理论基础

1.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这个小组的对象是华农大二沉迷于网络的学生。由于这些大二学生正处在佛罗伊德所说的从青少年发展成为成人的一个重要转折的青春期(19-21岁),在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冲突时,要经历各种选择的混乱状态,往往会感到困扰和混乱,这是青少年期个体都不可避免的一个转折点,这个时期,要帮助青少年重新审视及发现自身价值,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及处理各种混乱状态的能力。

2.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自我的同一感,避免角色混乱。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的不满等社会问题上,即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认失败的话,容易出现逃避、消极厌世等情况。即而一旦自我认同难以达成,长时期的角色混乱就会使青少年较难应付社会的挑战。相反如果获得自我的同一性,就比较容易取得社会和职业的自我认同;

当他们有问题时倾向与同伴商议,而不是向家长请教。于是我们通过设立这一小组,加强同一问题或类似情况的青少年间的沟通交往,通过他人的反映和评价,重新树立自我认知。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在小组的沟通技巧训练中,会较多运用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小组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资源库,小组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行为总汇。组内成员可以结合自己的风格,从如此丰富的表现和互动中寻找榜样,进行观察、模仿和学习,增加个人适应性行为,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学习到与人交际技巧。

4.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与斯金纳的增强理论

正面增强--即特定行为后,满足此人的需求。例如:做了一件事情后,即给获学校颁发嘉许状。

在小组内,工作员会较多使用正面增强和角色扮演的方法。正面增强方面,如组员能适当使用所教授的沟通技巧的话,工作员将当众给予爱的鼓励。此外,会通过建立供组员观察的模型,让组员学习表达情绪的方法,从而起到模仿作用。

三.目标:

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改变当前部分沉迷网络的华农大二学生对网络的态度,增强其辨别网络虚拟和现实界限的能力,对自身价值进行合理定位,明确自己的责任,重回正常的大学校园生活,并提高其在现实中与人沟通的能力。明确的目的:

①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让小组里的成员们深刻认识网络的利弊。引导他们学会思考现实与网络的区别,在活动的分享中,加强对沉迷网络利弊的认知,不再沉迷于网络,走出宿舍,感受外面的世界,重拾对学习的热情。

②让小组成员走出网络的小圈子,更多地关注自身的优势和能力,发掘他人长处,找到自己的合适定位,在相互学习和模仿中,找回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信心和关注点,从成员间的认同中,并通过同辈群体的赞同认可找到改变自己认知与行为的巨大推动力量。

四.小组成员:

对象:沉迷网络,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上出现偏差行为的华农应届大二学生

资格:华农大内沉迷于网络的大二学生(问题具有同质性),小组成员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基本相似,社工认为为有必要进行小组治疗的对象。

五.小组的特征: 1.性质:治疗小组 2.节数:5节

3.日期:20__年10月15日至12月10日 4.时间:根据组员的空闲时间安排

5.地点:小组工作活动室(地点可能因活动性质而有所更改) 6.人数:8名华农大二学生

六.招募计划:

1.招募时间:20__年9月15日至10月5日 2.招募方法:

①在华农大宿舍区内张贴海报;

②到学院跟老师了解情况,并致电合适对象;

③在华农大宿舍区内摆摊位供学生咨询,特别是大二学生; ④利用网络宣传途径(q群、微博、博客)

⑤到校内心理咨询组织(如晴天工作室)等了解情况,寻找合适对象 3.招收方法:在社区社会工作办公室交收活动报名表

七.各个阶段活动

小组初期阶段(第一节)

社工:李a

组员:黄b、李c、梁d、梁e、刘f、吴g、唐f 时间:20__年10月15日星期五15:00-16:30 活动安排:

通过初级阶段组员的相处,各位组员之间加深了对彼此的认识,为接下来的小组活动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社工:梁e

组员:黄b、李c、梁d、李a、刘f、吴g、唐f 时间:20__年10月17日星期日15:00-16:00 活动安排:

通过参加此次活动,组员们能加深彼此之间的印象,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此外,组员也能逐渐认识到之前自己沉迷网络的种.种弊端,并且形成了一种决心,要真正摆脱网瘾,重回精彩的现实世界。

通过前几次的活动,小组的大部分成员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增强了对自身的认识与了解,加深了对沉迷网络危害的认识,在积极的反思中寻求正确的生活态度。

小组结束阶段

社工:黄b

组员:李a,李c,梁d,梁e,刘f,吴g,唐f 时间安排:20__年11月19日星期五15:00-16:55 活动安排:

组员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实现,组员以自勉与相互勉励的形式告别小组,开拓新生活。组员虽有一定的离别情绪,但不阻碍他们面对新生活的决心。

八.所需资源:

1.人手:社工2名、义工2名(将邀请中心内的义工小组其中两名组员担任。其中一名协助

工作员作小组并负责杂务;另一名则负责在小组进行时,看管参与活动的组员,但要视情况而决定人手是够需要增加或取消这项工作) 2.物资与经费预算

最新社工小组心得体会和方法七

一、背景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通过在社区调查了解,名海社区共有小学生人数1690人。大部分都是随父母一起居住的深圳户籍。社工了解到有许多社区儿童有社交、网瘾、厌学等成长方面的不良习惯,在小学四五年级年龄段的普遍问题是成长中有许多的不良行为,各种压力和烦恼缺乏合理的舒缓渠道。其中一部分是因为家庭原因,还包括来自社会舆论导向的原因。大部分家长想方设法把那些能出人头地的一技之长融合到孩子的个性中去,却忘记了孩子的心理教育,很多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值加上沟通方式有问题,孩子心中积压的东西越来越多,转而接触社会上的新奇事物,缺乏自控力,形成许多不良行为,一发不可收拾,给健康成长带来巨大隐患。 正因为此,本小组希望通过有效的小组活动,通过分享、支持、鼓励,使小组成员加深自我认识,澄清角色和改善与家庭与社会支持网络的关系,加强与同学、玩伴、老师、亲朋好友等的交流,减轻成长中的烦恼和压力,从而拥有积极美好的青少年生活。

二、理念

1、相信人的潜能,包括生理、心理的、情感的、社会的、美感的等方面。

2、尊重原则,社会工作者尊重每个组员的个体差异。

3、个别化原则,每个人都应当有权利和机会发展个性。

4、 保密原则,社会工作者保护每个小组成员的隐私。

5、不批判原则

三、理论架构

1、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的需要层次可以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即满足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作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包括与别人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避免恐惧和焦虑;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希望与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或被群体接纳;尊重的需要除自我尊重外还包括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理解;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成长问题的孩子他们的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不能被满足,这往往会导致案主在今后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社交困难、厌学、青少年犯罪等等。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协助组员解决问题时,应协助儿童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儿童的分享与团队协作意识,矫正儿童的不正常行为,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首先根据自己的临床跨文化观察,将人格发展分成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而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结果和一个消极结果,所谓积极结果就是指由于特定心理危机得到恰当地解决而使这个危机所对应的发展阶段对人的人格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同样,消极结果是指某个发展阶段对人格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因此,本小组将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活动正确引导组员的思维,矫正儿童的异常行为,舒缓儿童成长中的压力,满足他们自身的需要。

3、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相关理论、

主要涉及的是学校、朋辈、家庭及文化等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

四、目标及目的:

目标:为儿童提供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目的:

1、让组员全面认识自我,提升自信;

2、学会沟通、聆听等技巧;

3、构筑儿童互助网络,为儿童减压;

4、让组员学会关怀,学会与人合作,增强团队意识。

五、服务对象:

名海社区10—12岁儿童

六、小组特征:

1、性质:成长小组

2、节数:四节

3、日期:20xx年4月12日至5月11日

4、时间:下午3:00至4:30

5、地点:名海社区活动室

6、人数:8至12人

七、招募方法:

1、在小区内张贴海报;

2、在楼栋的电梯口处张贴通知;

3、通过工作站或者管理处电话招募;

4、工作人员亲自上门招募。

八、每节活动计划

第一节活动内容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4月19日15:00至17:00

目的:组员之间的相互认识,团体意识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活动

时间:4月26日15:00至17:00 目标:提高组员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三节活动

时间:20xx年5月10日下午3:00至4:30 目标:提高组员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节活动

时间:20xx年5月17日15:00至16:30

九、经费预算

十、预计困难与应变措施 预计困难

1、招募不到足够的组员; 2、组员热情不高,参与性不强; 3、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组员涣散; 4、组员太调皮。

应变措施

1、社工亲自上门招募,或者邀请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的孩子参加;

2、活动之前相关的评估;

3、在活动开展之前与小组成员订立契约;

4、活动环节尽量设计的有吸引力,游戏可往小孩子喜欢的类型选择。

十一、评估方法

1、小组开展之前访谈与最后一节的问卷评估。 2、小组每节的组员分享与意见。 3、工作人员的观察。 4、出席率与参与及投入程度。

最新社工小组心得体会和方法八

一、背景资料

小组主题:“放飞青春梦想,自由自在成长”

小组对象:13—16岁的青少年学生(六年级——高一学生)

二、设计理念:

1、问题界定:

儿童青少年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面影响,在由自 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青少年心理发育不 健全、人格缺失、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吸毒等等。“少年强则中国强”,一个国家 的未来的前途肩负在年轻一代人的肩上,所以合理的引导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 展,让他们能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培养和塑造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 观,是极其必要的。另外13—16岁的青少年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青少年的特点是叛逆且极易受到朋辈的影响。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以 来,如今多为独生子女,因此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建立健康的朋辈互 助小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需求评估:

青春期是一个敏感期,青少年的身体和思想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时期的 个体更多的接受着来自学校和同辈群体的影响。对于13—16岁的青少年来说, 进入埃里克森所定义的统一的角色与混乱阶段,他们在尝试回答这样的问题,即 我是谁、我在社会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自我意识便逐渐清晰。个体自主选择的 价值观和目标决定了其持久的同一性,青少年期消极的价值观对其一生的健康成 长有重要影响。如果能有人给予正确的引导,提供适当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建 立积极的价值观和稳定的角色。

另外他们正处于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的升学时期。由于村中的家长 的受教育程度都比较低,基本是初中以下,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多为责骂型,更容 易导致孩子的叛逆。同辈群体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新的活动天地和适合他们心理 适应和发展的小环境,与青春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契合,影响日趋重要,甚至在 某些方面远远超过学校和家庭的影响。进入初高中后,青少年的同伴群体开始由 主要是同村的小孩转变为各种各样的同学,年纪的增长,家庭学校所能管理的范 围有限,很难有效的指导孩子的成长。此时期的青少年渴望被认同,在同伴群体 中从事脱离成人控制的独立性活动,群体内的价值取向对青少年成长具有决定性 的作用。很多青少年都是由于交到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受到反主流文化、反 社会的群体价值观影响,从而一步步走上错误的道路。

因此对村中青少年开展 “放飞青春梦想,自由自在成长”的主题活动,帮助其在有趣的小组活动中树立个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积极的群体价值 取向,帮助建立健康的互助朋辈支持网络十分必要。

3、问题的成因:

(1)社区原因:所在村名是**村,是一个依山傍水的自然村落,归属。村落约有两百户人家,到我们那一代止,如今多为独生子女。如今村民的生活渐渐 富裕,家家都建成了新房,开始从原来密集型的房屋建设转为散落的建筑,新建 的房屋都不约而同的有个巨大的围墙和一扇巨大的铁门,家庭与家庭的交流频率 降低,孩子互相串门的机会少了,社区的人际关系不如之前密切。从小学升初中 后,原本在一起玩的同村伙伴开始习惯自己一个人躲在家里看电视,同村落的同 伴群体影响降低,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发展。

(2)家庭原因:家庭是一个人最先接触的环境,父母担任着教育孩子的重要角色,但是由于农村的家长教育水平都比较低下,教育方式有欠妥当,不能很 好地扮演孩子的人格教育角色。另外由于如今多为独生子女,家长的宠溺加上没 有血缘上的亲密同伴,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价值观。

(3)学校原因:村落的孩子大多是在同一所公立学校读书,此学校的升学率十分低下,各色学生混杂。另外初高中的义务教育模式使得学校和老师更注重 的不出事就好,更在意的是卷面上的成绩而不是青少年的人格成长,青少年的价 值观形成缺乏很好地引导,学习环境也十分不利于其健康成长。

(4)个人原因:此年龄段的孩子多叛逆,有自己的想法,极易受到同辈群 体的影响。

4、问题导致的后果:

青少年是世界观的萌芽时期,对青少年未来的发展尤为重要,此时期的同辈影响又尤为巨大。若没有得到良好的引导,将出现许多问题,影响社区安全和社 会稳定,如:青少年心理发育不健全、人格缺失、青少年犯罪、青少年吸毒等等。

5、理论基础: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按层次逐级递升, 分别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 需求。这些需求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在本次活动中,通过服务对象 在“拍卖我的人生环节”的侧重选择,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 的价值取向。

(2)赋权原则:强调赋予或充实个人或群体的权利,挖掘和激发案主潜能的过程、介入方式和实践活动。在本次活动中,让案主充分行使相关权利以调动 其积极性,达到增强案主参与意识的效果。

(3) 镜中自我理论: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 反应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他人犹如一面 镜子,我们正是从他人这面镜子里发现了我们的自我。在本次活动中,案主通过 从同伴处获得的赞美与肯定,从而增强信心,以自己的优势来达到他们的期望和 目标。

(4)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重视榜样的作用,强调个人对行为的自我调节,主张建立 较高的自信心。社工可通过树立榜样或者让案主明白榜样的意义,相信案主 的学习能力,及时的通过奖励肯定案主好的行为和细微的改变,对于案主的 偏差行为给予惩罚,从而使案主更好地学习。

6、可行性分析:

对于参与者来说,村中的青少年在假期的时间比较多,内心也极其渴望有伙伴一起玩,参与热情会比较高;另外村中的大学生比较少,如果有人主持他们 会非常乐意,家长的支持度高;对于村委方面,由于活动所需经费基本为零,所 以能得到村委大力支持。

三、小组性质及活动介绍

1、小组名称:“放飞青春梦想,自由自在成长”

2、小组形式:培训小组

3、举行时间:20xx年7月14日——20xx年7月28日

4、小组时间:每周6下午15:30—17:00,共3场小组活动

5、小组地点:**村活动广场旁的大榕树下

6、小组对象:13—16岁的青少年学生(六年级——高一学生)

7、小组规模:10人—15人

四、小组目标

通过3次的小组活动,帮助青少年在有趣的小组活动中肯定自身优点,树立 个人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积极的群体价值取向,帮助建立健康的互助朋 辈支持网络。

五、具体目标

1、通过青少年成长小组提升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能力,让青少年获得朋辈的 支持,建立起自身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

2、通过成长小组使青少年肯定自我优点,提升自我认知、识别问题、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他们懂得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适应环境和主观选择的双重性,让他们能通过主观选择更好的适应社会环境;使他们真正的能够发现自我的需求和价值 取向。

六、组员的招募

组员主要是所在村落的13-16岁的青少年也可以是邻村的青少年,通过和村 长的交流利用广播通知,自愿参加的方式。

七、小组的活动阶段

第一次小组活动

活动时间:20xx年7月14日星期六,15:30---17:00

活动地点:**村活动广场旁的大榕树下

活动主题:“团队融合”

第二次小组活动

活动时间:20xx年7月21日星期六,15:30---17:00

活动地点:**村活动广场旁的大榕树下

活动主题:“朋辈互助,相互陪伴,共同成长”

第三次小组活动

活动时间:20xx年7月28日星期六,15:00---17:00

活动地点:**村活动广场旁的大榕树下

活动主题:“我的人生我做主”

八、小组日程表

1、准备阶段:20xx年7月8日—20xx年

7月13日 整体策划、需求评估、方案设计、宣传招募对象、寻找志愿者

2、实施阶段:20xx年7月14日—20xx年7月28日小组实施每周六一次,每次1个半小时到2个小时、

3、结束阶段:20xx年7月28日—20xx年7月30日评估小组活动的效果

九、预计的困难及解决方案

十、评估方法

1、 运用观察法评估,领导者或助手通过观察组员3次活动的前后对比,看组员的参与度

2、从出席率及参与,投入程度作评估。

3、透过与组员的对具体实施过程的分析和评论,结论的总结和上传工作,来知道他们对小组的感受及意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