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转向政治心得体会及收获 政治收获和感悟(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6 14:21:38 页码:11
转向政治心得体会及收获 政治收获和感悟(6篇)
2023-01-06 14:21:38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转向政治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政治生态是全党政治生态的基础,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

为找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着力点,四川省纪委在分析研判各县(市、区)管党治党情况的基础上,深入部分县(市、区)访谈党员干部、开展问卷调查、进村入户走访,着力把脉县域政治生态现状与未来,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县域政治生态明显好转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快重塑县域政治生态,迎来了鼓舞人心的积极变化。

一是“烂树”、“病树”、“歪树”大幅减少,县域“森林”焕发新的生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县(市、区)党委、纪委管党治党责任意识普遍增强,大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全省县(市、区)共查处人数由2013年的9801人,上升到2017年的23564人,清除了一大批政治生态“污染源”。

二是腐败存量持续消减,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打虎”“拍蝇”力度强劲,全省基层纪律审查立案数由2013年的9252件上升到2016年的17393件,全省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数从2014年的63461件(次)下降到2017年的35255件(次),表明纪律震慑在增强、突出问题在减少。

三是社会评价群众满意度指数一路走高,全面从严治党赢得干部群众一致好评。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群众满意度指数由2012年的%逐年上升至2017年的%,特别是领导干部清廉自律等与政治生态关联度较高的指标,均同比上升。

四是党风政风呈现“四多四少”积极变化,党内正气上升、社会风气上扬态势明显。在政治生活上,清朗关系多了,亲缘政治少了;在纪律作风上,知敬畏的多了,坏规矩的少了;在选人用人上,重实绩的多了,跑关系的少了;在干事创业上,讲实干的多了,搞空谈的少了。

全面净化县域政治生态任重道远

从调研情况看,县域政治生态中的顽症痼疾还没有彻底根治,一些新的问题又浮出水面,制约政治生态的根本好转。

净化县域政治生态的政治责任落实不平衡。一是有的“关键少数”没有抓好“关键责任”。调研中,个别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经济发展说得头头是道,对管党治党则无话可谈;一些班子成员对分管领域的管党治党不清不楚。个别领导干部对基层站所干部的违纪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一个领域政治生态持续恶化。二是基层落实“两个责任”“说得多、做得少”的问题较突出。近年来,全省因主体责任落实不力被问责的1437名党员干部中,乡科级及以下占%。三是基层纪检机关“三转”出现“回头转”,有的县纪委参与与主业无关的工作。四是个别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有的单位落实“三会一课”存在形式主义,一些地方只顾“富口袋”、忘了“富脑袋”。

县域政治生态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转移,从是不是风清气正转向了是不是积极向好。基层干部普遍认为,干事创业积极性总体上升,但为官不为的现象仍然存在,成为制约政治生态积极向好的重要问题。一是在任务重、责任大情况下,有的基层党员干部担当意识、奉献意识不足,激励拼搏奋斗的手段还不够有效。二是一些干部怕犯错担责,虽然基层感受到了干事创业中容错纠错的强烈信号,但这些干部仍然存在“分管越多、问责越多;创新越多、错得越多”的顾虑。三是乡(镇)一些年龄偏大的干部存在混日子想法,一些年轻干部“不愿到基层、不愿在基层”,乡(镇)干部普遍存在人员紧张的现状。

县域政治生态反复污染的风险较大。虽然县域政治生态发生了积极变化,但县域内熟人社会、亲缘关系、人文风俗没有变,一些问题的表现形式没有变。一是一把手违纪对政治生态破坏力巨大。县委书记廉洁,政治生态就会风清气正;县委书记出问题,政治生态必出问题。二是工程建设、土地矿权出让、政府采购、国有产权转让和大额资金管理使用等领域,交通、农林、扶贫及政法等行业依然是腐败高发易发的聚集区。三是“微腐败”量大面广,不收敛不收手问题依然突出。2017年以来,全省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比增长%。四是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大操大办婚丧喜庆、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这四类“老问题”较多。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形式主义积弊较深,检查多、会议多、文件多。五是选人用人的“潜规则”仍有市场,“老乡圈”“校友圈”“战友圈”等圈子文化客观存在,“遇事找关系”等民众心理比较常见。

干群关系还没有走出“塔西佗陷阱”,基层干部为民服务形象距离群众期待仍有差距。一是一些群众信“上”不信“下”。2017年,各级纪检机关接受信访举报同比下降,但群众到省级部门上访同比上升。二是县乡纪检机关的监督权威性认可度不够高。比如就巡察工作而言,有的群众对巡察组不信任,认为巡察就是走过场;有的干部对巡察组不信任,认为都是熟人,害怕向巡察组反映了问题,巡察干部转身就告知了被反映人。三是群众感情、群众观念需增强。有的干部怕群众、躲群众,不愿意与群众接触,既怕言行失当被录音录像,又怕群众要求无法解决。

全力推动县域政治生态根本好转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全面净化政治生态,只有县域政治生态净化了,全省政治生态才会彻底净化。必须把县域政治生态建设作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载体,坚持问题导向,以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的思路举措,推动县域政治生态根本好转。

加强对县域政治生态的动态研判。推行干部廉政档案制度,定期对全省各县(市、区)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分类、分区域把握“树木”与“森林”情况。以提升和优化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为支撑,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建立科学量化的县域政治生态评价体系。

注重干部激励和选人用人双重保障。督促有关部门规范省、市、县三级绩效奖,合理确定各地绩效奖水平。建立基层干部工资福利正面清单,支持基层运用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鲜明选人用人导向,严格落实机关与基层干部的双向交流、定期轮岗。

强化政治生态“护林员”责任。抓紧抓牢县委书记这一“关键少数”,严格县委书记述责述廉,督促县委书记主动抓、深入抓政治生态建设。向社会公布县(市、区)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情况,把作风转变、党风廉政、群众满意等作为出具“党风廉政意见”的重要依据。全面落实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部署,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加大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力度,建立市(州)范围内的巡察组长、巡察人员库,探索运用交叉巡察方式,最大限度杜绝“关系网”,增强干部群众信任度。

打好基层正风反腐“歼灭战”。保持正风反腐高压态势,久久为功消存量,坚定不移遏制增量。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整治,深化招投标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投资项目公示制。开展会风文风“回头看”,进一步整合省、市、县三级督查检查事项,以上率下杜绝形式主义。探索建立与村民自治选举相协调的村干部退出机制、农村党员违纪惩戒机制,把纪律震慑传递到末梢。

推动县域政治文化建设脱虚向实。塑造向上向善的县域人文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清除圈子文化、腐败亚文化等腐朽文化。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铲除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的根基。

推荐转向政治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政治生态是全党政治生态的基础,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

为找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着力点,四川省纪委在分析研判各县(市、区)管党治党情况的基础上,深入部分县(市、区)访谈党员干部、开展问卷调查、进村入户走访,着力把脉县域政治生态现状与未来,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县域政治生态明显好转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快重塑县域政治生态,迎来了鼓舞人心的积极变化。

一是“烂树”、“病树”、“歪树”大幅减少,县域“森林”焕发新的生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县(市、区)党委、纪委管党治党责任意识普遍增强,大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全省县(市、区)共查处人数由2013年的9801人,上升到2017年的23564人,清除了一大批政治生态“污染源”。

二是腐败存量持续消减,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打虎”“拍蝇”力度强劲,全省基层纪律审查立案数由2013年的9252件上升到2016年的17393件,全省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数从2014年的63461件(次)下降到2017年的35255件(次),表明纪律震慑在增强、突出问题在减少。

三是社会评价群众满意度指数一路走高,全面从严治党赢得干部群众一致好评。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群众满意度指数由2012年的%逐年上升至2017年的%,特别是领导干部清廉自律等与政治生态关联度较高的指标,均同比上升。

四是党风政风呈现“四多四少”积极变化,党内正气上升、社会风气上扬态势明显。在政治生活上,清朗关系多了,亲缘政治少了;在纪律作风上,知敬畏的多了,坏规矩的少了;在选人用人上,重实绩的多了,跑关系的少了;在干事创业上,讲实干的多了,搞空谈的少了。

全面净化县域政治生态任重道远

从调研情况看,县域政治生态中的顽症痼疾还没有彻底根治,一些新的问题又浮出水面,制约政治生态的根本好转。

净化县域政治生态的政治责任落实不平衡。一是有的“关键少数”没有抓好“关键责任”。调研中,个别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经济发展说得头头是道,对管党治党则无话可谈;一些班子成员对分管领域的管党治党不清不楚。个别领导干部对基层站所干部的违纪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一个领域政治生态持续恶化。二是基层落实“两个责任”“说得多、做得少”的问题较突出。近年来,全省因主体责任落实不力被问责的1437名党员干部中,乡科级及以下占%。三是基层纪检机关“三转”出现“回头转”,有的县纪委参与与主业无关的工作。四是个别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有的单位落实“三会一课”存在形式主义,一些地方只顾“富口袋”、忘了“富脑袋”。

县域政治生态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转移,从是不是风清气正转向了是不是积极向好。基层干部普遍认为,干事创业积极性总体上升,但为官不为的现象仍然存在,成为制约政治生态积极向好的重要问题。一是在任务重、责任大情况下,有的基层党员干部担当意识、奉献意识不足,激励拼搏奋斗的手段还不够有效。二是一些干部怕犯错担责,虽然基层感受到了干事创业中容错纠错的强烈信号,但这些干部仍然存在“分管越多、问责越多;创新越多、错得越多”的顾虑。三是乡(镇)一些年龄偏大的干部存在混日子想法,一些年轻干部“不愿到基层、不愿在基层”,乡(镇)干部普遍存在人员紧张的现状。

县域政治生态反复污染的风险较大。虽然县域政治生态发生了积极变化,但县域内熟人社会、亲缘关系、人文风俗没有变,一些问题的表现形式没有变。一是一把手违纪对政治生态破坏力巨大。县委书记廉洁,政治生态就会风清气正;县委书记出问题,政治生态必出问题。二是工程建设、土地矿权出让、政府采购、国有产权转让和大额资金管理使用等领域,交通、农林、扶贫及政法等行业依然是腐败高发易发的聚集区。三是“微腐败”量大面广,不收敛不收手问题依然突出。2017年以来,全省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比增长%。四是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大操大办婚丧喜庆、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这四类“老问题”较多。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形式主义积弊较深,检查多、会议多、文件多。五是选人用人的“潜规则”仍有市场,“老乡圈”“校友圈”“战友圈”等圈子文化客观存在,“遇事找关系”等民众心理比较常见。

干群关系还没有走出“塔西佗陷阱”,基层干部为民服务形象距离群众期待仍有差距。一是一些群众信“上”不信“下”。2017年,各级纪检机关接受信访举报同比下降,但群众到省级部门上访同比上升。二是县乡纪检机关的监督权威性认可度不够高。比如就巡察工作而言,有的群众对巡察组不信任,认为巡察就是走过场;有的干部对巡察组不信任,认为都是熟人,害怕向巡察组反映了问题,巡察干部转身就告知了被反映人。三是群众感情、群众观念需增强。有的干部怕群众、躲群众,不愿意与群众接触,既怕言行失当被录音录像,又怕群众要求无法解决。

全力推动县域政治生态根本好转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全面净化政治生态,只有县域政治生态净化了,全省政治生态才会彻底净化。必须把县域政治生态建设作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载体,坚持问题导向,以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的思路举措,推动县域政治生态根本好转。

加强对县域政治生态的动态研判。推行干部廉政档案制度,定期对全省各县(市、区)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分类、分区域把握“树木”与“森林”情况。以提升和优化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为支撑,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建立科学量化的县域政治生态评价体系。

注重干部激励和选人用人双重保障。督促有关部门规范省、市、县三级绩效奖,合理确定各地绩效奖水平。建立基层干部工资福利正面清单,支持基层运用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鲜明选人用人导向,严格落实机关与基层干部的双向交流、定期轮岗。

强化政治生态“护林员”责任。抓紧抓牢县委书记这一“关键少数”,严格县委书记述责述廉,督促县委书记主动抓、深入抓政治生态建设。向社会公布县(市、区)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情况,把作风转变、党风廉政、群众满意等作为出具“党风廉政意见”的重要依据。全面落实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部署,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加大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力度,建立市(州)范围内的巡察组长、巡察人员库,探索运用交叉巡察方式,最大限度杜绝“关系网”,增强干部群众信任度。

打好基层正风反腐“歼灭战”。保持正风反腐高压态势,久久为功消存量,坚定不移遏制增量。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整治,深化招投标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投资项目公示制。开展会风文风“回头看”,进一步整合省、市、县三级督查检查事项,以上率下杜绝形式主义。探索建立与村民自治选举相协调的村干部退出机制、农村党员违纪惩戒机制,把纪律震慑传递到末梢。

推动县域政治文化建设脱虚向实。塑造向上向善的县域人文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清除圈子文化、腐败亚文化等腐朽文化。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铲除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的根基。

推荐转向政治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强调,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政治生态是全党政治生态的基础,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必须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里”。

为找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着力点,四川省纪委在分析研判各县(市、区)管党治党情况的基础上,深入部分县(市、区)访谈党员干部、开展问卷调查、进村入户走访,着力把脉县域政治生态现状与未来,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县域政治生态明显好转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快重塑县域政治生态,迎来了鼓舞人心的积极变化。

一是“烂树”、“病树”、“歪树”大幅减少,县域“森林”焕发新的生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县(市、区)党委、纪委管党治党责任意识普遍增强,大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全省县(市、区)共查处人数由2013年的9801人,上升到2017年的23564人,清除了一大批政治生态“污染源”。

二是腐败存量持续消减,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打虎”“拍蝇”力度强劲,全省基层纪律审查立案数由2013年的9252件上升到2016年的17393件,全省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数从2014年的63461件(次)下降到2017年的35255件(次),表明纪律震慑在增强、突出问题在减少。

三是社会评价群众满意度指数一路走高,全面从严治党赢得干部群众一致好评。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群众满意度指数由2012年的%逐年上升至2017年的%,特别是领导干部清廉自律等与政治生态关联度较高的指标,均同比上升。

四是党风政风呈现“四多四少”积极变化,党内正气上升、社会风气上扬态势明显。在政治生活上,清朗关系多了,亲缘政治少了;在纪律作风上,知敬畏的多了,坏规矩的少了;在选人用人上,重实绩的多了,跑关系的少了;在干事创业上,讲实干的多了,搞空谈的少了。

全面净化县域政治生态任重道远

从调研情况看,县域政治生态中的顽症痼疾还没有彻底根治,一些新的问题又浮出水面,制约政治生态的根本好转。

净化县域政治生态的政治责任落实不平衡。一是有的“关键少数”没有抓好“关键责任”。调研中,个别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经济发展说得头头是道,对管党治党则无话可谈;一些班子成员对分管领域的管党治党不清不楚。个别领导干部对基层站所干部的违纪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导致一个领域政治生态持续恶化。二是基层落实“两个责任”“说得多、做得少”的问题较突出。近年来,全省因主体责任落实不力被问责的1437名党员干部中,乡科级及以下占%。三是基层纪检机关“三转”出现“回头转”,有的县纪委参与与主业无关的工作。四是个别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有的单位落实“三会一课”存在形式主义,一些地方只顾“富口袋”、忘了“富脑袋”。

县域政治生态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发生转移,从是不是风清气正转向了是不是积极向好。基层干部普遍认为,干事创业积极性总体上升,但为官不为的现象仍然存在,成为制约政治生态积极向好的重要问题。一是在任务重、责任大情况下,有的基层党员干部担当意识、奉献意识不足,激励拼搏奋斗的手段还不够有效。二是一些干部怕犯错担责,虽然基层感受到了干事创业中容错纠错的强烈信号,但这些干部仍然存在“分管越多、问责越多;创新越多、错得越多”的顾虑。三是乡(镇)一些年龄偏大的干部存在混日子想法,一些年轻干部“不愿到基层、不愿在基层”,乡(镇)干部普遍存在人员紧张的现状。

县域政治生态反复污染的风险较大。虽然县域政治生态发生了积极变化,但县域内熟人社会、亲缘关系、人文风俗没有变,一些问题的表现形式没有变。一是一把手违纪对政治生态破坏力巨大。县委书记廉洁,政治生态就会风清气正;县委书记出问题,政治生态必出问题。二是工程建设、土地矿权出让、政府采购、国有产权转让和大额资金管理使用等领域,交通、农林、扶贫及政法等行业依然是腐败高发易发的聚集区。三是“微腐败”量大面广,不收敛不收手问题依然突出。2017年以来,全省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比增长%。四是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大操大办婚丧喜庆、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这四类“老问题”较多。基层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形式主义积弊较深,检查多、会议多、文件多。五是选人用人的“潜规则”仍有市场,“老乡圈”“校友圈”“战友圈”等圈子文化客观存在,“遇事找关系”等民众心理比较常见。

干群关系还没有走出“塔西佗陷阱”,基层干部为民服务形象距离群众期待仍有差距。一是一些群众信“上”不信“下”。2017年,各级纪检机关接受信访举报同比下降,但群众到省级部门上访同比上升。二是县乡纪检机关的监督权威性认可度不够高。比如就巡察工作而言,有的群众对巡察组不信任,认为巡察就是走过场;有的干部对巡察组不信任,认为都是熟人,害怕向巡察组反映了问题,巡察干部转身就告知了被反映人。三是群众感情、群众观念需增强。有的干部怕群众、躲群众,不愿意与群众接触,既怕言行失当被录音录像,又怕群众要求无法解决。

全力推动县域政治生态根本好转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全面净化政治生态,只有县域政治生态净化了,全省政治生态才会彻底净化。必须把县域政治生态建设作为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载体,坚持问题导向,以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的思路举措,推动县域政治生态根本好转。

加强对县域政治生态的动态研判。推行干部廉政档案制度,定期对全省各县(市、区)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分类、分区域把握“树木”与“森林”情况。以提升和优化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为支撑,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建立科学量化的县域政治生态评价体系。

注重干部激励和选人用人双重保障。督促有关部门规范省、市、县三级绩效奖,合理确定各地绩效奖水平。建立基层干部工资福利正面清单,支持基层运用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鲜明选人用人导向,严格落实机关与基层干部的双向交流、定期轮岗。

强化政治生态“护林员”责任。抓紧抓牢县委书记这一“关键少数”,严格县委书记述责述廉,督促县委书记主动抓、深入抓政治生态建设。向社会公布县(市、区)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情况,把作风转变、党风廉政、群众满意等作为出具“党风廉政意见”的重要依据。全面落实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部署,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加大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力度,建立市(州)范围内的巡察组长、巡察人员库,探索运用交叉巡察方式,最大限度杜绝“关系网”,增强干部群众信任度。

打好基层正风反腐“歼灭战”。保持正风反腐高压态势,久久为功消存量,坚定不移遏制增量。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整治,深化招投标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投资项目公示制。开展会风文风“回头看”,进一步整合省、市、县三级督查检查事项,以上率下杜绝形式主义。探索建立与村民自治选举相协调的村干部退出机制、农村党员违纪惩戒机制,把纪律震慑传递到末梢。

推动县域政治文化建设脱虚向实。塑造向上向善的县域人文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清除圈子文化、腐败亚文化等腐朽文化。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铲除权钱交易、官商勾结的根基。

推荐转向政治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课题,与我们每个岗位都密切相联,与每名党员干部成长进步都息息相关。特别是面对当前正风肃纪的新形势、意识形态的新挑战、转型发展的新要求,我们要把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摆在更加重要位置,着力澄清思想认识、把握实践要求,真正从政治上严规肃纪,从作风上治乱除弊,从监管上从严从实,以实际行动做忠诚守纪修身的模范。

古人讲,“人生如屋,信念如柱,柱折屋塌,柱坚屋固。”深刻反思一些领导干部违规违纪、违法犯罪,根子都是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忠诚度出了问题。习近平同志强调,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然而,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社会价值取向趋于多元,一些人对“忠诚”二字的理解和认识变得相对模糊,有的“纯度”不够,对党“假忠诚”,言行不一致;有的“热度”不够,对党“亚忠诚,说的多做的少;有的“恒度”不够,对党“伪忠诚”,人前人后两张面孔。对党忠诚,不只是一句口号,更需要从实践层面去把握、去坚守。

(一)对党忠诚要点亮信念之灯。信念是一种力量。革命先烈之所以能够赴汤蹈火、舍生忘死,之所以能够任劳任怨、鞠躬尽瘁,之所以能够洁身自好、光明磊落,最根本的就是他们对理想信念有执着追求和坚守。金一南在《心胜》一书中讲到:“一位高级领导干部,周围监督机制、制约机制都不健全的时候,如果再失去来自信仰和人格的约束,就可能连自己也说不清楚,是怎么一步一步陷入万劫不复的泥潭。”因此,要坚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这条“底线”,就必须坚持理想信念这条“高线”。关键要做到“三个厚植”:①厚植理论种子。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剖析一些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尽管大都表现在用权、用人、用钱等具体问题上,但究其根源还是不注重理论学习和思想改造,导致信念滑坡、蜕化变质。因此,我们不能把理论学习看轻了、看单了,而要作为第一需要来追求、第一任务来完成。直白点讲,大家都是党员,在党的队伍里,不学党的理论怎么能进步?怎么能发展?当前就是要紧跟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步伐,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握思想之舵。②厚植党性根子。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每个人心中都有“魔性”,要想不犯错误,就得用党性克“魔性”。实践一再证明,党员干部不管职务多高、党龄多长,谁放松了党性修养,谁就会犯错误、栽跟头,甚至与党离心离德。作为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党内教育,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不断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党性意识。③厚植本色底子。对于每一名党员干部来说,选择入党,都曾志存高远、壮怀激烈,都曾写下铿锵满怀的入党申请,入党后,更应该严格自我要求,保持本色,忠实于自己入党的初心,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做到处事讲原则、用权守规矩、为官保本色。

(二)对党忠诚要强化执行之力。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是对党忠诚的最好体现。当前,我们绝大多数党员干部贯彻力执行力落实力是好的,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摆不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认不清党员干部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落实命令指示不坚决不到位不彻底,避重就轻、避难就易。这些问题,说轻了是执行力的问题,说重了就是不守纪律,不讲规矩。对此,必须引起高度警觉,坚决予以克服和纠正。我感到,当前要“把握三个关系、破解三个问题”。①正确把握“公”与“私”的关系,破解责任意识不牢的问题。公与私的关系有很多种:其一,大公无私,以天下大事为己任;其二,先公后私,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其三,公私分明,不以个人权益损害集体利益;其四,私欲膨胀,这是出现背公循私、假公济私的根源。如何处理公与私的关系,我想大家心里早有答案。依我看,公心为上的人在完成任务中就会积极主动想办法、出主意,执行起来就不找借口、不发牢骚、不谈条件。相反,私心过重的人碰到问题不解决,遇到矛盾绕着走,热衷于无利不起早,唯利是图,对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置岗位职责于不顾。因此,我们要坚决摒弃“私心”,始终以集体利益为上、以岗位职责为念,真正做到在岗一日当尽一日之责。②正确把握“破”与“立”的关系,破解创新意识不够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以来,面对新的形势要求和职能任务,大部分同志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目标。但还有一些同志身子进入了新时代,思想还停留在“过去时”,搞建设谋发展还处于茫然、等待、徘徊的状态之中。我们党委号召大家要提振士气向改革、凝神聚气抓主业、稳心静气对得失,归根结底就是要求大家不等不靠,紧紧围绕中心谋发展、思创新、抓落实、求实效。总是等待的人,永远也等不到“未来”,我们每名人员都要把本职岗位摆进去,把个人成长融进去,把严明纪律摆在重要位置,坚决防止一边出成绩、一边冒窟窿。③正确把握“得”与“失”的关系,破解奉献意识不强的问题。当前,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各种价值观念犹如“万花筒”,令人眼花缭乱。有的人把发财出名看作是“追求”,把无私奉献看作是“傻瓜”;有的人把弄虚作假看作是“聪明”,把诚实守信看作是“愚昧”;有的人把挥霍浪费看作是“时尚”,把勤劳节俭看作是“过时”;还有的人把言行粗俗、举止不雅、哥们义气看作是“有个性”,等等。在这种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果没有一流的人品做基础,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做底子,不能正确对待得与失、苦与乐,不知足,不自制,盲目攀比、心理失衡,那么受损的日子也就不远了!现实中就有人无视纪律,片面盲目攀比,比车子、比票子、比房子、比穿着、比消费;看到一些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暴富,认为自己的能力并不比他们差,于是就不择手段地敛财捞钱,“堤内损失堤外补”。有的人觉得别人能捞,自己不捞实在吃亏,便不失时机地捞取好处,最终在权、钱、色欲望的驱使下,以身试法,身陷囹圄。当前,绝大多数同志正处在人生的“黄金期”和事业的机遇期,要切实珍惜当下、干在当前,强化奉献意识,不能总是抱怨待遇收入比其他人有多大反差,而是要在素质上比强弱、干劲上比好差、业绩上比高下,强化危机感、充盈事业心,把自身优势内化为奋发进取的驱动力,转化为干事创业的高标准。

(三)对党忠诚要担当党员之责。我们身处党员干部集团之中,有人就对自己的党员身份淡化了,有的对党员誓词、党章规定印象模糊;有的把自己等同于群众,平时看不出来,关键时刻站不出来,危难时刻豁不出来;有的碰见好处往前钻,遇到困难往后缩。这些问题都是党员意识不强的具体表现。我们每名同志可以问问自己的内心,有没有真正入党。入党首先要在思想上入党。就是要认真学习党章,深刻了解党的历史成就,牢记党的性质宗旨,不断增强对党的热爱敬仰和感恩之情,真正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护党。特别是要站稳政治立场,在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尖锐复杂,敌对势力加紧对我进行渗透破坏的情况下,始终做到头脑特别清醒、旗帜特别鲜明、立场特别坚定,始终忠诚于党。其次要从行动上入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应该说,这是对党员最基本的要求,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行为上不够自觉,主要根源还是党性观念不强。因此,要从行动上真正入党,就要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勇于奉献,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用党员干部应有的模范形象凝聚意志力量助力单位发展。再次要从组织上入党。目前,在党员队伍中有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履行义务不自觉,交纳党费靠要、思想汇报靠问、过组织生活靠催。习近平同志作为我们党的领袖,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与支部成员一起交流发言,为我们立起了严格组织制度、践行严实要求的最好榜样。无论是普通党员,还是党员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要把自己置于组织之中,自觉以普通党员身份积极参加党的生活,主动汇报思想,模范遵守党章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对党忠诚、敢于担当、严守纪律、好学上进,做合格的共产党员。

古人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员干部要在肩负重托的时代不负重托,在大有作为的时代更加有为,在面临挑战的时代战胜挑战,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严规守纪。重规矩、守纪律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压舱石”,严格自律搞不好,监督制约再多,也难以保证其光明正派之身。

(一)要常怀敬畏之心。明朱元璋时期,有一位叫万钢的大臣讲到“畏法度者最快活”。畏法度者何以“最快活”?因为他们视法如水火,做人有规矩,行事有尺度,居安思危,居荣思辱,因而行也安然,卧也安然。去年我们组织观看了《忏悔与警示》,里面一些人悔过时都说自己“不懂法”,难道他们是真的不懂法吗?我看并不是这样。这些人能走上领导岗位,哪个学历不高?哪个能力不强?之所以走上违法犯罪之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缺少戒惧,缺乏“怕”的自我约束意识,总以为自己很“牛”、本事很大、“能量”很强,根本没把组织放在眼里,甚至党纪也要蔑视几分。这方面,我们大家不妨经常想一想三个问题:①经常想一想“零容忍”的力度。党的十九大以来,两年多时间内就查处了30多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仅2019年1月至11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4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0人,彰显了党对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零容忍。我们要从中感悟严字当头的压力,切实受警醒、知敬畏、守底线。②经常想一想“酿苦果”的滋味。凡违反纪律规矩者,无论事情大小、情节轻重都将受到惩处,这是毫无疑问的,与此同时他们还会给家人带来无尽的痛苦。比如,因不雅视频而“走红”的雷政富,开庭前5天76岁的老父亲就去世了,他75岁的母亲说,如果可以选择,她宁可儿子没有走出大山,宁可儿子在老家种地在外面打工;四川省交通厅原副厅长郑道访的老母亲,从电视上看到儿子被定为受贿罪后当场气绝身亡;开封市原市长周以忠案发后,他的母亲终日以泪洗面,最终哭瞎了双眼,女儿因为他而失去了正常的工作。这些人,很多都是贫苦出身,父母含辛茹苦把他们养大,最后却害党、害人、害己、害家人,真是可悲、可怜,又可恨!所以,大家都要算好人生“七笔账”。③经常想一想“无死角”的监督。当前大家都能感受到,监督执纪越来越严、问责力度越来越大,各级明查暗访、巡视巡察、专项整治一波接一波,检查内容细而又细。特别是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我们几乎生活在透明的世界里,任何违规违纪行为不管手段多么高明、方式多么隐蔽,都将留下线索,迟早会被发现。因此,我们要时刻绷紧遵规守矩这根弦,不耍小聪明、不去钻空子,要明白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始终以敬畏之心守纪律讲规矩,真正做到畏在无人处、畏在私底下、畏在八小时之外,畏在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点滴之中。

(二)常固法治之基。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从外在表现上看是政治作风的体现,从内在本质上看则是法治素养的体现。我们只有不断强化法治素养,才能锻造出“金刚不坏之身”,才能在任何时候守住纪律底线,确保始终走在前列。要增强政治意识,不当“糊涂人”。所谓政治意识,就是从政治上分清是非、辨别对错的能力。从各级通报的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问题来看,政治鉴别力不强、警惕性不高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这警示我们,面对复杂外部环境和严峻斗争形势,我们所有人更要注重从政治上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问题,消除讲政治“与自己无关”、“离自己很远”等错误认识,始终绷紧纪律规矩之弦,决不能稀里糊涂铸成大错。要提升法治素养,不当“外行人”。学法者智、用法者兴、守法者安,知法才能懂法,懂法才能守法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当前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向全维拓展,法规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越扎越密,如果不知法、不懂法,很容易越过“红线”,踩上“雷区”。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在被宣布开除其党籍时,他要求:能不能不开除我的党籍,哪怕多给我留党察看几年也行啊!这位有着35年党龄的领导干部,竟不知留党察看最长时间是两年,他甚至以为只要把受贿的钱物说出来、退回去就没事了。因此,我们要始终把学法、用法作为干事创业的“护身符”,搞懂弄清纪律规矩有哪些、是什么,熟悉掌握纪律规矩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做到念念不忘、入心入脑。特别要结合岗位职责,扎实学习行业规范和纪律要求,自觉在法规纪律的构架内规范言行、依法履职,切实明晰法纪底线,铸牢守法防线。要严格纪律约束,不当“个别人”。俗话讲“条条规定是血染的,不要用血来验证”。实践反复证明,你不把纪律规矩当回事,它就会找你的事。特别是在政治纪律、政治规矩面前,我们永远只能是“弱者”。我们要时刻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视为高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经常用纪律和规矩检视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违规违纪案件对照反思自己,以防微杜渐之心对待小事小节,不断涵养清苦、清净、清爽的思想境界,培塑出守纪如铁的政治品格。

(三)要常思担当之责。责任是一个人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核心体现。什么是责任?简单地说,就是分内应尽的事情,应履行的职责,应承担的过失。担当责任,能成就事业;放弃责任,等于放弃成功;逃避责任、失职渎职,就要受到纪律惩处。作为党员干部,思责尽责、知责思为是基本的道德要求。我认为,要做到敢于担当、勇于尽责,必须具备“三气”,即:要有担当尽责的“正气”。文天祥在《正气歌》中说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有了浩然正气,才能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抗得住歪风。这是我们作为党员最基本的东西。因此,我们要始终牢记职责要求,坚持“干干净净做人,踏踏实实干事”。面对复杂的人情世故,面对各种利益诱惑不动心,不动摇,抵歪风,树正气。要有担当尽责的“豪气”。党员干部能力强不强,作风硬不硬,关键看困难之时能不能顶得起来、豁得出去。越是最困难的时候,越是考验党性的时候。实践证明,面对困难和挑战,没有勇于担当的豪气,就不可能出色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大事难事面前,要迎难而上,不能有丝毫退缩;要挺身而出,不能有丝毫逃避;要全力以赴,不能有丝毫懈怠。要有担当尽责的“底气”。打铁必须自身硬,铁肩才能担道义。我们只有不断去学习、去研究、去探索,才能提高履职尽责能力素质,才能防止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能力退化,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处理新情况。

中国人自古就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修身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是对家国、对社会负责任的第一前提。“做最好的自己”目的就是更好地履行对家国、对社会的责任。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情怀,一种社会担当。要做一名听招呼、守纪律、讲规矩的合格党员,除了纪律规矩的强制约束,更重要的是品德修养的驱动内核。

(一)要“致知”,勤学善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说的就是学习的重要性。而学习的目的就是格物致知。党员干部修身立德必须从学习充电、历练修养抓起。要学经典,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讲到:“新时代中国青年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尚,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中华五千年文化,既饱含天地运行之道,更富含为人处世之理,我们要坚持勤学善思,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找到人生真谛、生命价值和事业方向。要明真理,对于我们来讲,真理就是共产主义事业。革命年代,多少先辈为了这个真理抛头颅、洒热血,用血肉之躯铸就了不朽的丰碑。新时代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共产主义真理,自觉加强创新理论武装,从中掌握强大思想武器,强化理论认知和思维能力,明确在新的历史时期奋发有为的着力点和落脚点。要勤践行,《荀子儒效》中讲道:“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意思就是说,懂得许多道理却不付诸实践,虽然知识丰富,也不会有什么长进。修身也是如此,如果只是知道怎么做、应该怎么去做,但是下不了决心去做,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修身就只能沦为一句空话。因此,我们要始终专于学习、勤于实践,在学习中求真知,在实践中验真知,切实在格物致知中严以修身、成长成熟。

(二)要“自强”,克己明志。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识,中国从来都是通过改变自己来应对世界的,同样每个人的命运如何,也取决于自己。我们在座的大多数党员干部,年轻气盛,可塑性强,正是修身养性的黄金年龄,必须注重加强自我激励和约束。比如要克服自身惰性,懒惰是人的天性,谁克服这个天性越彻底,谁就能走到别人的前面。学习很苦,工作很累,有的同志主动接受任务,在工作中不断地磨砺和提升自我,加班加点干工作。几年下来,个人能力素质乃至精神状态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有的同志见到工作就躲,对待遇到的困难绕道走、等靠要,时间长了,连身上的精气神都没有了,未老先衰。能不能吃苦造就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这非常现实。又比如要摒弃享乐主义,革命烈士方志敏曾说过:“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一语道出了关键。有些人一味地,不讲条件盲目攀比,结果越比越累,甚至压榨了生活的美好,得不偿失。如果我们能够将享受欲、放纵欲、物质欲转向追求知识、挑战成功,就能心无旁骛、求深致远,获取超越他人的成就。还比如要培养意志品质,坚持是一种习惯,坚守是一种品德。很多时候,成功离我们就是那最后一点距离。修身的道路上有太多坎坷去征服、太多品质去锤炼,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切身体会和感悟。面对使命、责任和担当,也只有坚定不移、严之如一地将修身坚持下去,才能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有用的、大家所期望的党员干部。

(三)要“尚德”,明德修身。当今时代,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诱惑增多、考验增多,党员干部浸染其间,或则羡慕奢华生活,盲目攀比,玩物丧志;或则沉溺于酒绿灯红、吃喝玩乐;或则生活情趣低下,迷恋流连于声色犬马,如此等等。道德情操一旦打开缺口,思想品行就会出现滑坡,自然就会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面出问题。因此,提倡和强调洁身自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关系到党员干部形象,关系到个人前途命运。所以,党员干部必须从小节上管住自己,切不可放松警惕,否则就很容易迷失自我、酿成大错。要守住底线,常言道:“物过则废,耽弱则亡”,我们要修炼正确的心态,经常为自己的行为设限,管住自己的脑,不该想的不要想;管住自己的眼,不该看的不要看;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要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要拿;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不要去。人人都要有一颗包容心,做一个心底善良、心胸宽阔、心态阳光的人,能容人,容事,容言,不能一遇到不顺心就小肚鸡肠、心理失衡,自私任性甚至走极端。要追求进步,每个人都有追求成长进步的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追求进步靠什么?这并不是一个深奥的理论问题,而是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认真思考和解答的重大人生课题。是刻苦学习、提高素质,干出成绩,还是投机取巧、不择手段,谋取私利;是保持平和心态、坦然面对,还是心浮气躁、患得患失,这都是衡量党员干部党性原则和思想境界的试金石。“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要时刻谨记,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要择善而交,人生不能没有朋友,好的朋友可以帮助我们成就事业,走好人生之路。但是,“近贤则聪,近愚则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交友不慎,就会受到消极影响,甚至酿成大祸。有的人,乐于经常吃吃喝喝,聚在一起,就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高谈阔论、评天说地,以显示自己的所谓清高自白、特立独行,殊不知,传播的全是小道消息,散布的都是负能量,搞的污烟瘴气。总之,每名同志都要始终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营造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简简单单的朋友关系。

同志们,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是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这根弦。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让我们以新时代共产党员的精神风貌,以严的标准、严的作风、严的要求,忠诚于党、严守纪律、修身立德,共同托举起我们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就讲这些,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推荐转向政治心得体会及收获五

1. 专业课全年复习资料

第一:指定参考书目,指定参考书目可以从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获得,这是一定要看的。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根本就没有指定参考书,比如人大企业管理、北大生物化学、传媒大学新闻学基础等等,这些专业虽然没有具体的指定参考书目,但是参考教材还是有一定的范围,这些信息,考生可以找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在读研究生进行咨询。

第二: 历年真题,历年真题考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这些并不是很难,难的是很多考生历年试题做了几遍也不知道正确与否,也就是说试题解析最关键。通过真题学习到的不单纯的是那几道题目,关键是考生要通过真题把握专业课考核的重点和难点,掌握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标准答案答法。

第三:相关考核科目的笔记讲义,这些是指目标院校开设的与招生专业目录里考核科目相同的本科基础课程的讲义、笔记。因为很多同学是跨校跨专业考研,没有机会来目标院校听课,所以笔记就弥足珍贵,尤其是命题老师或该研招单位学科带头人的课程讲义。当然,有些学校开设的研究生阶段的相关课程也很是重要,有精力的同学可以参考学习。

第四:未来导师的论文,假如考生已经锁定了某个导师,那么这个导师的近期发表的学术论文对考生的复习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即便是没有确定导师,该研究生招生单位具体学科相关教授的论文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为一般真题答案会跟这些论文里的学术观点密切相关。当然,论文也不能全部都看,看看那些跟考试有关的论文即可。

第五:未来导师的专着,有的老师的专着可能不是指定参考教材,但是看一遍,掌握里面的某些学术观点,也是很有必要的`。当然,这是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完成的。

2.专业课看书方法

(1)走马观花法

较适合有指定参考书的第一轮阅读。刚开始看,很难把握重点,看的太细,会浪费时间。而且,第一遍看完之后,往往都是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细节部分是很难记住的。这样做的目的是短时间内对专业课内容有一个全局的把握,以利于第二遍的深入阅读,对于跨专业考研的人来说这样做更为重要。

(2)笔记法

看完一节或一章,对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尤其是把重要的知识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列成条目,这样再复习时可以节约时间,记忆起来更为容易。更何况老人有言:手过一遍,赛过口过十遍。笔记法能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提纲挈领法

除了熟练掌握各知识点外,还要注重各部分基本理论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基本理论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而不是孤立地,零散地。点串成线,线连成面。各章节之间的融会贯通更为重要。因为专业课试题的最后一道大题往往涵盖的内容和跨度都很大,各章节中与这个问题有联系的内容基本上都要答到。

(4)抽取题目法

对各知识点进行总结,总结的多了,可以按照真题的出题模式给自己出一些有跨度的题,把平时看书和论文上的内容都可以融和进去。

(5)回忆法

平常学习要注意知识得系统化,并重点突出地进行复习,不可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此刻利用专业课参考书目录来回忆复习内容,尽可能的把复习内容回忆出来;然后再对照书本,找出遗漏的部分重点记忆。把书本“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即整本书甚至每一门学科的知识在脑子里系统化、归整化。

3.专业课复习误区

(1)两种极端

一种是拿到书就背,在理解方面浅尝辄止,另一种就是纠缠于每一个细节的理解,浪费时间,丧失重点。

(2)盲目补充资料

参考书都没有搞懂,就补充太多的专着性的资料。

(3)大量听无意义的课

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听一些重要的课程,尤其是本校老师针对考研所开的课是非常好的(现在教育部严禁学校官方组织考研培训,所以以前的一些老师转向与大型社会考研培训机构合作),里面肯定有一些命题的信息。但是盲目地去听本科生的课有时没有太大的意义的,一来时间拉的太长,浪费时间,二来给本科生讲的课不是针对考研的,好些前沿的问题都一带而过,而这些东西往往是考研的重点所在。

(4)把希望寄托在押题上

一定不要抱侥幸的心理去猜老师出题的重点,因为在某些看上去阐述的文字并不是太多的地方,也可能出大题。

复习时要注意尽量先全面扎实地掌握课本知识,不要盲目猜题。在掌握了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再考虑拓展知识面。及时总结、把握书中的重点、难点,多做笔记进行专题整理。根据一些重要的原理性知识,结合考试的热点和难点,重点突破,同时列举自己不是很熟悉的知识点,一个一个问题解决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和融会贯通。分析历届试题,发现其规律,把握出题老师的思路,根据题型,有针对性的复习。这样会为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文科性的考试同学们可以经常翻阅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杂志、期刊,关注专业动态。还要注意对所报考学校所持学术观点尽可能了解得深一些,多一些,倾向性强一些,否则就有可能在考试批卷中吃亏。

推荐转向政治心得体会及收获六

按照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作为册亨国税局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今年以来,我始终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推进、一起考核,紧紧围绕“抓党建、促发展、保稳定”的工作思路,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团结带领全局党员干部,打基础、带队伍、谋发展,真正做到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赢。现将一年来情况报告如下:

我局下设两个机关支部,共有党员21名。我始终从谋划的科学发展方面着眼,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从加强班子队伍建设上着手,从服务大局、服务税户方面着力,不断提高自身和班子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自觉把党建工作和各项工作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有效推动了全局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履职尽责,全面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一是做好示范带头。认真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结合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等重要精神和系列重要讲话,自觉撰写党建工作心得体会3篇,摘抄读书笔记近3万字,为机关干部职工上党课5次,深入宣讲党的大政方针、强调深化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在单位组织的党建帮扶等活动中,我率先垂范,先后扶助12个困难家庭和4名贫困学生,在党员干部中形成了好效应,一年来全局党员干部精准帮扶困难家庭120户,帮扶留守儿童28名,帮助丫他小学建立“亮丽工程”、帮助田坎村修建村务公开栏,帮扶资金共计5万元。二是突出责任落实。成立了由党组书记任组长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签订了党建目标责任书,制定了《册亨县国家税务局20xx年基层党建工作方案》,建立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制度,形成了“党组书记带头抓、班子成员分工抓,党务干部专心抓”的工作格局,同时,按照“围绕税收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税收”的思路来开展党建工作,始终把履行党建责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三是注重机制创新。完善班子分工负责和联系点、党建工作例会等制度,制定领导班子“联系企业、联系帮扶对象、联系党员、定期开展接访”的“三联系一接访”制度,同时,将干部夜校、道德讲堂、“寻找最美国税人”等活动与抓党建活动相结合,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教身边事“的形式,传递了“明理知耻、崇德向善”的精神,得到了地方党委的好评。

(二)问题导向,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一是把脉会诊,找准病因。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走访了解等形式,围绕党组织班子是否团结、整体战斗力强不强,组织制度是否健全完善,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不好,党务、财务、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是否科学等问题,对基层党组织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会诊,并建立了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台账,基本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一年以来,共走访企业50余户,召开座谈会10场次,发放征求意见函28份,发放征求意见表200余份,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征求到各类意见建议58条。二是对症下药,壮骨强筋。针对干部群众提出的 “专题研究党建工作少”、“ 机关支委及个别支部委员职能作用发挥不好”、“重业务学习轻党建培训”等问题,县局党组每个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党建工作;选拔1名政治修养好、思想政治工作水平高的年轻干部担任支部书记;定期组织党务干部参加党建工作培训,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参加红色革命基地学习教育培训,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加精神培训,解决了党员干部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强化提升,强基固本。将整顿工作和教育实践活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等活动结合起来,开展了“服务税户”、“三清三察三审”、“整治不合格党员”等活动,使党组织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三)突出服务,有效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提升站位服务发展大局。在经济发展压力大、税源基础薄弱的不利形势下,攻坚克难,多措并举抓征管,依法治税抓收入,截至12月17日,县局共组织入库税款11395.7万元,同比增长18.3%,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今年1至12月,累计为纳税人减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608.75万元,为纳税人减轻了税收负担,增强了发展动力。二是主动担当服务困难群众。主动扶贫济困,助力同步小康。由县局选派热心“三农”的党员干部扎根农村开展“联乡、驻村”工作,主动开展帮扶工作,如从与丫他镇浪田小学留守儿童结成“爱心小组”进行长期帮扶;挤出1万余元经费资助丫他镇田坎村村委加强办公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筹措资金5000元帮助丫他小学共建“亮丽工程”,解决了田坎村特困群众在温饱方面的现实困难,为困难群众做了大量实事、好事。三是发挥职能服务纳税人。在办税服务厅设置“党员示范岗”,开展“党员技能比武”、“学雷锋”、“优质服务之星”等评比活动,不断牢固宗旨意识,提升服务质效;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今年以来,累计推出便民办税措施28条,减轻了纳税人的办税负担,比如增设了“布依语、汉语双语”服务窗口,开通政务官方微博和微信,开通便民公务车,建立纳税人实体学校,特别是大力支持民族特色产业和农业发展,帮助涉农纳税人用活税收政策,实现了减负、增收、扩产、拉动就业的良好效果,推出的各项服务获得纳税人的广泛好评,受到了刘远坤副省长的高度肯定。

(四)解放思想,不断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一是抓理论武装。围绕“学习贯彻精神”、“群众路线·怎么走、改进作风·怎么办、优秀干部·怎么做”等专题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开展各类主题党课活动 40余场,受教育干部群众1000余人次。二是抓素质提升。开展“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向文朝荣同志学习”活动,开展“最美国税人”评比活动,从干部职工中推选出群众认可的“最美国税人”,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三是抓全面覆盖。以“册亨纳税人学校”为平台,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以经验交流、专家讲座、红色教育等方式着力提高全体党员的党建工作能力。

(五)注重实效,全力破解基层组织建设难题。一是建立驻村帮扶工作机制。选派1名少数民族干部常驻帮扶点,切实加强驻村帮扶工作,划拨专项经费1万余元用于驻村帮扶点开展党建活动。二是开展“送温暖”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向困难地区、困难群众及灾区捐款捐物,为困难群众募得善款20xx余元,向16户特困户发放大米46袋,为留守儿童购买价值4000余元的文具和6000元助学金。三是抓实党建扶贫工作。结合帮扶需要,专题研究制定了我局“联村帮户”联系点丫他镇丫他村、田坎村、八窝村对口帮扶方案,落实项目建设资金2万余元,从补助特困群众、改造水电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恢复灌溉管道等生产生活条件、组织劳动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输出等4个方面,实施9个帮扶项目,助力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一)以提高队伍素质为主线。一是每年制定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培训计划。把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知识培训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集中学习和科室自学,长期坚持每周二学习制度,依网上税校和实体纳税人学校等教育平台,深入开展岗位能手竞赛、理论答题和业务测试活动,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切实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结合党员干部队伍思想实际和税收工作形势,认真开好党总支民主生活会、党员大会和支委会,组织党员干部上好每一次党课,定期组织观看电教片,进行党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廉政自律等方面的教育,增强党员干部政治素养。三是开展多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读书活动,发放学习读本,印制读书笔记,开设党员“文化课堂”,撰写心得体会文章;邀请党校老师开展专题讲座;举办党建知识竞赛;开展“讲正气、树形象、比贡献”主题活动;通过评选党员模范岗和优质办税先锋岗,培树典型,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积极营造创先争优、岗位建功的良好氛围,不断丰富国税文化建设内涵,激发党员干部和职工热爱国税、奉献国税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国税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二)以提升国税形象为主旨。一是按照建设标准化办税服务厅的要求,加大硬件投入,制作预约服务卡、监督服务卡和首问责任登记簿,设立纳税服务平台等多项便民设施。二是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在滚动播放最新税收政策、法规的同时,结合管户缴税情况,制作纳税户欠税比对表进行公示,极大方便了纳税人缴税,营造了和谐的征纳环境。三是结合税收宣传月活动,在办税服务厅的每个窗口和宣传栏摆放各类税收宣传资料,方便纳税人查看,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四是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在办税服务厅实行局领导带班制、党员带头制、服务承诺制、政务公开制和一岗多责制,全力推行限时服务、提醒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一窗式服务”和阳光办税服务,形成了“人人争当楷模,人人争做标兵”的浓厚氛围,积极推动了机关党建和纳税服务工作的两促进、两提高。

(三)以加强作风建设为主题。一是大力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每年邀请纪委进行廉政教育专题讲座,组织观看预防职务犯罪图片展和廉政警示教育专题片,撰写观后感,有效引导了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反腐必胜的信心,从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防线,推动政风行风建设。二是强化内部管理。认真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强化“两权”监督,通过制作“党风廉政月报表”,设立个人廉政档案,在门户网站开辟政务公开专栏的方式,规范执法程序,完善执法细节,营造和谐执法环境,确保税收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聘请义务监督员,定期组织召开监督员会议,征求意见和建议,制定有效措施,认真整改落实。

按照“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结合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要求,立足册亨国税党建工作实际,经研究分析,我们拟在下一步党建工作思路和方向。

一是深入学习领会精神,持续打造学习型党组织。按照省、州局党组的工作要求,围绕税收工作本职,制定学习方案,加强督促检查,充分利用党组中心组学习、周二例会、专题辅导等方式及时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xx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正确认识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做深化改革、推进法治的坚定拥护者和积极践行者。

二是围绕税收工作职能,继续深化服务型党组织。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站位,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担当,从地方经济大局抓税收,主动为地方党政领导当好参谋助手。进一步丰富党建活动载体,引导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优化服务,认真做好落实《纳税服务规范2.0版》的准备。继续加大力度、丰富措施扶持民族特色产业发展。要组织好、规划好、建设好老年活动中心这一阵地,为离退休党员干部服好务。在党建扶贫工作中积极转变思路,由单纯的物力帮扶重点转向智力、物力相结合的帮扶方式转变,主动帮助帮扶对象找到脱贫致富的发展路子。

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创新型党组织。要继续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任用、教育培训、考核评价、管理监督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业务熟练、群众信任、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党务队伍;要落实人才优先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各项人才政策,营造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选拔任用热爱党务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讲政治、懂政策、会管理,一专多能的年轻同志充实到党务干部队伍中,不断推进创新型党组织建设。

四是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巩固深化拓展”主题活动。继续深入整治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四风”问题,进一步加强教育惩处,运用绩效管理手段保持作风建设常态化,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示范性,切实维护广大纳税人和干部群众根本利益。

以上是我今年抓党建工作的主要情况,不足之处,恳请领导批评指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