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武汉导游词(通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9 22:04:41 页码:14
2023年武汉导游词(通用11篇)
2023-11-09 22:04:41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能更加有效地利用已有资源。一个较为完美的总结应当具备准确、简明扼要的特点,突出重点和核心信息。参考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总结案例,或许能给你写好总结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路。

武汉导游词篇一

黄昏的时候,我来到江滩写生。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微波粼粼。我在江边静静地踱步,选好了景色,准备好材料,便开始作画。

突然,一阵议论声打断了我的思路,我回头望去。周围的人正对着一个穿着破烂衣服的卖花小男孩指指点点。他全身脏兮兮的,乱蓬蓬的头发下面长着一张稚嫩的小脸,脚丫上穿着一双大出好几号的鞋子,早已开了胶。大拇指露在了外面,正努力往回缩着。

小男孩走到一位阿姨身后,拽了拽她的衣角,小声地对阿姨说:“请您买一束花吧,求求您了。”阿姨头也没抬便用力甩开他走了。于是他又低着头走向一位大姐姐,低着头小声说到:“姐姐,求你了,买一束花吧!”大姐姐也同样拒绝了。

小男孩单薄的身影依旧穿梭在人群中。人群中依旧纷纷议论。

我回过头来,想要专心画画,但身后突然传来震天的责骂声,一个长相粗鲁的男人正怒气冲冲地走来。看样子他是小男孩的父亲。只见中年男子迅速走到小男孩跟前,拽起小男孩的衣领,伸出那银杏叶似的大手,重重的打在了孩子的脸上,顺手便把男孩扔了出去。接着用他那戴着金戒指的手指,指着小男孩说:“一天了,一束花也没卖出去,还在偷懒,你叫我晚上吃什么,看我回家不打死你……”说完,便硬拽着小男孩向远处走去。

围观的人又在议论纷纷,我则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

武汉导游词篇二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您此次红楼之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在这里,我代表我们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最最热烈的欢迎。旁边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师傅。×师傅有着长达十年的驾驶经验,车技娴熟,大家尽可放心乘坐。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我们将竭力为大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希望大家今天玩的舒心,游的尽兴。

作为“九省通衢”、“南北枢纽”的华中重镇,武汉在军事上具有扼险控要的重要地位,推翻二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也是从武汉开始,武汉因此被称为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在武昌的首义路南端,阅马场北端的绿荫丛中,掩映着一组红色楼房,因为它红墙红瓦,武汉人亲切的称它为“红楼”,这就是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也就是湖北军政府所在地旧址,现辟为武昌起义纪念馆。其前身是清政府为了玩弄“立宪”骗局而设立的湖北省咨议局。由于君主立宪制起源于西方,所以红楼就采用了西洋建筑风格,非常的典雅端庄。红楼至今仍保持当年风貌,只是由办公场所变成了纪念场所。

19xx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成功地举行了反对清政府的武装起义,因这年为旧历辛亥年,史称辛亥武昌起义。武昌起义爆发次日,革命党人和起义士兵云集湖北省咨议局,宣布成立以黎元洪为都督的湖北军政府,发布了第一号布告,宣布废除清宣统年号,号召各省响应武昌起义,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反对清政府的革命高潮不断掀起,并迅速取得胜利。辛亥革命推到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拉开了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巨变的序幕,是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一座丰碑。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到了,大家现在请随我一起走近红楼去看看。看这边,在红楼主楼前的就是同心广场,寓意“两岸一心,和平统一”。它的中央耸立着1931年铸造的孙中山铜像。先生身着长袍马褂,左手执杖,右手持帽,凝视远方。关于“三民主义”我们大家早在中学就已了解过。为了中国的发展、人民的进步,先生一生殚精竭虑、奋斗不止。辛亥革命胜利后,19xx年12月29日,孙中山先生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更是尊称先生为“中华民国国父”。人们对于孙中山的敬仰感激之情可见一斑。在南端这边有黎元洪拜黄兴为将的“拜将台”纪念碑,碑作方型,四面中突,锐利向上,有一种“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概。大家再看看悬挂在这边纪念馆墙上的“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的匾额,它是由我国国家名誉主席,也就是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宋庆龄女士亲笔题写。

纪念馆内复原了军政府大门、军政府会堂、黎元洪起居室和会客室、孙中山驻鄂会客室、黄兴召开军事会议的会议室和宋教仁起草《临时约法》的军政府秘书处等一系列场馆,再现了当年神秘而又庄严的的历史场景,而凝聚其中的那种紧张而又热烈的战斗气氛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来访者。大家可以一一仔细感受,想象伟人们为了中华民族的更好明天在此伏案疾书、努力工作的情形。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鄂军都督府的会议厅了,它原来是咨议局的议事堂。在主席台正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一面旗帜,它叫做十八星旗,是武昌起义的军旗。民国成立后,十八星旗被定为民国陆军军旗。旗上十八颗黄星代表的是山海关内十八个省份的炎黄子孙,红底是鲜血,黑色是铁、是武器,主题和象征意义是十八个省份的炎黄子孙团结起来,用“铁血精神”,也就是武力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大家请看这边。在这里有一张图片,反映的是孙中山先生访鄂期间受到各界欢迎的情景。19xx年孙中山在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后,就首先来到湖北,凭吊战场,安抚流离失所的人们,访问鄂军都督府。并在红楼后花园与都督府的.军政人员合影,表达了对武汉军民的深厚感情。

现在我们来到了外交部,它是鄂军都督府所设置的九部之一,是鄂军都督府代行中央政府职权的重要标志。军政府成立之初,曾给汉口的五国领事馆发布过外交照会,呼吁承认中华民国。但五国却迟迟不给答复。直到10月17日,民军和清军在汉口刘家庙展开激战,民军大获全胜之后,五国这才看到革命党人的强大力量,于是就发布了一纸布告,承认民军与清军是对等的实体,他们保持中立。这份布告实际上是承认了民军的地位,对清王朝是一个打击。当然,这纸布告到后来也只是一纸空文,因为五国很快便在暗中帮助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获得了总统的宝座,由此可以看出,这些资本主义国家是十分不愿意看到中国走独立的资本主义道路的。这更加激励我们民族的自立自强。

好,接下来,我们一起去西配楼参观一下“武昌起义史迹陈列”。它分为七个部分、九个厅。从清朝末年的武汉,武昌起义的爆发、鄂军都督府的建立,再到民国的建造,和现在武汉首义的纪念。全景展现了武昌起义的历史和影响。

作为“首义之区”的武汉,今天还能找到那场革命带来的印记;首义遗踪处处,纪念设施种种。孙中山的孙子孙志强先生在红楼参观后提笔写下了“民国之门”四字,由此可见鄂军都督府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了。

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我们的辛亥革命体验之旅就到此结束了。感谢大家今天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若我工作中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这次能和大家相识,我感到非常高兴,也希望能有机会再次与大家相聚。最后,祝大家一顺百顺事事顺,千好万好年年好,谢谢大家!

武汉导游词篇三

东湖位于武昌东郊,取其方位命名为东湖风景区,现为国家级风景区,由郭郑湖、水果湖、喻家湖、汤湖、牛巢湖五个湖泊组成。它是一个自然湖,自然环境优越,在4.8万亩的水域中,生长着鱼类十八科六十七种,淡水鱼中以武昌鱼最为名贵。武昌鱼是鳊鱼的一种,是鄂州市梁子湖的特产,鄂州古称武昌,所以俗名为武昌鱼。东湖年产鱼500余万斤。

东湖主要游览点为寓言园,音乐喷泉,行吟阁,长天楼,九女墩,湖光阁,磨山新景区。

寓言园是全国第一座以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为题材的雕塑园,位于东湖听涛区的南端,占地4.4公顷,已建成狐假虎威,愚公移山,自相矛盾等十一组寓言雕塑。行吟阁位于东湖西北岸中部的小岛上,1955年修建,它四面环水,由荷风、落羽两桥与陆路相连。阁名出自《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竹吟泽畔。阁系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高22.5米,平面呈正方形,三层四角攒尖顶,古色古香。行吟阁雄健俏丽,颇富民族风韵。阁前立屈原全身塑像,像高3.6米,基座高3.2米,造型端庄凝重,屈原翘首向天,款款欲步。

屈原名平(公元前340—前278年),战国时期秭归人,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伟大的爱国诗人。初辅楚怀王,做过三闾大夫。他向楚怀王提出一系列正确的的治国方针,对内实行举贤授能的进步政策,对外实行联齐抗秦的战略主张,使楚国雄踞南方,一度强盛,后遭小人谗言离间,楚怀王疏远屈原,将其放逐汉北。楚襄王继位后更加昏庸,将屈原放逐到更远的江南,永远不得过问朝政。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在江南过了二十年流浪生活的屈原,已是六十二年,他目睹国破家亡,满怀悲愤,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长天楼,是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宫殿式建筑,1956年修建,为砖木水泥结构,翠瓦飞檐,分上下两层,面阔七间,进深两间。全楼可容纳千人同时就餐品茗,游人凭窗远眺,碧波万顷,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感。

九女墩,位于东湖西北小山丘上,相传太平天国占领武昌时不少妇女参军,后清军攻陷城池大肆屠杀,有女兵九人,壮烈牺牲。乡人仰慕她们的英烈,将其遗骨合葬于此,因避清廷迫害,故不称坟而称墩。1956年,湖北省将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磨山位于东湖东岸,三面环水,六峰相连,山水相依,素有十里长湖,八里磨山之称。山北有以楚文化为内涵的楚文化游鉴区;山南有以湖水地区植物为主的十三个植物专类园;西部山头有纪念朱德为东湖题词的朱碑亭。磨山景区从北开始,依次建有楚天极目、天台晨曦、常春花苑、朱碑耸萃等四景。是武汉市民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武汉导游词篇四

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武汉晋祠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绵山旅行社欢迎您参加本次旅游活动。希望通过我的讲解陪伴您这次美好时光。

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为古代晋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称唐叔虞。虞子夑继父位,因临晋水,改国号为晋。因此,后人习称晋祠。北魏以后,北齐、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对晋词重修扩建。

晋祠是具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游览胜地。环境幽雅舒适,风景优美秀丽,素以雄伟的建筑群、高超的塑像艺术闻名于世。游晋祠,可按中、北、南三部分进行。中,即中轴线,从大门入,自水镜台起,经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钟鼓楼、鱼沼飞梁到圣母殿。这是晋祠的主体,建筑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北部从文昌宫起,有东岳祠、关帝庙、三清祠、唐叔祠、朝阳洞、待风轩、三台阁、读书台和吕祖阁。这一组建筑物大部随地势自然错综排列,以崇搂高阁取胜。

南部从胜瀛楼起,有白鹤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亭、水母楼和公输子祠。这一组楼台计峙,泉流潺绕,颇具江南园林风韵。此外最南部还有十方奉圣禅寺,相传原为唐代开国大将尉迟恭的别墅。祠北浮屠院内有舍利生生塔一座,初建于隋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代乾隆年间重建,为七级八角形,高30余米,每层四面有门,饰以琉璃勾栏。登塔远眺,晋祠全景历历在目。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在漫长的岁月中,晋祠曾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南北朝时,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

唐感观二十年(公元 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进行扩建。宋太宗赵光义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在晋祠大兴土木,修缮竣工时还刻碑记事。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

自从北宋天圣年间修建了圣母殿和鱼沼飞梁后,祠区建筑布局更大为改观。此后,铸造铁人,增建献殿、钟楼、鼓楼及水镜台等,这样,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物就次第告成。原来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边,退处于次要的位置了。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

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补塑2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披,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

鱼沼飞梁,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

金人台四尊铁人姿态英武,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态威武,英姿勃勃,气概不凡,销明甲亮,闪闪泛光,颇为独特。据说,一年夏天气候特别炎热,身披铁甲的西南隅的铁人忍受不了这难熬的痛苦。独自走到汾河边,只见汾河滔滔而流,怎么过河呢,铁人犯了愁。

正在着急,忽见从上游不远沿岸边驶下一条小船。铁人赶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对岸。船家沉吟一阵,方才慢腾腾地说:"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时,再等等有无旁人。"铁人一焦急,赶忙说道:"你能渡过我一个,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铁人说:"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装一人,除非你是铁铸的。"话一落音,一语道破了铁人的本相。

瞬间,铁人立在汾河边,纹丝不动,怎么这人不说话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着一位铁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晋词的铁人。船家不敢怠慢,赶忙找了一些乡亲,把铁人抬回金人台。圣母勒令手下将领,把铁人的脚趾上连砍三刀,表示对铁人不服从戒律的惩罚。今日的铁人,脚上还留着连砍三刀的印痕。

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晋祠,下面我就带大家去细细游赏一番吧!希望通过我的讲解陪您度过这次美好时光。

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又有人说:“初到太原的人,不去参观晋祠,犹如外国友人到北京未去游览紫禁城那样遗憾。”所以到了太原一定要去晋祠看看。晋祠,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祠原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创建年代已不可考。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关于唐叔虞祠(即晋祠)的记载,可见当时已经颇为出名了。

晋祠现已称为一个有着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游览胜地。晋祠的文物古迹很多,比较著名的有:

1. 圣母殿和其中的42尊侍女像。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是晋祠的主体,也是现在晋祠的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北宋),殿高19米,面宽7间,进深6间,殿的四周有围廊。建筑学家们认为这个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殿内有宋代彩塑43尊。主像圣母端坐木制神龛内;其余42尊侍女像分列两侧。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披,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

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侍女像身高与真人相仿,姿态自然,神情各异,举手投足,顾盼生姿,世态人情,纤毫毕现,几乎可以给她们每人立个小传。这些侍从都是各有专职,身份、性格也是无一雷同,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真实地表现了被禁锢,受奴役的精神面貌,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艺术雕像珍品,在中国美术史上占重要地位。

2.晋祠的参天古树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周柏,又名“齐年柏”, 也名卧龙柏,这是由于它形似卧龙,树身向南倾斜,与地面的角度成为45度,头枕撑天柏,形若游龙侧卧,人们才以卧龙之名称之。这株古柏,位于晋祠圣母殿右侧的苗裔堂前。这株古柏从周代至今,经历了历朝历代的风风雨雨,虽然老态龙钟,但它体魄依然健壮,成为中华古老文明的化身。齐年柏,根据相关机构的科学检测,树龄在2600年———2990年之间。为国家一级珍稀古树。这株树,树高17.44米,树围5.58米,主干直径1.77米。

这株树虽然历经数千年,但依然挺立在晋祠圣母殿旁,依然苍劲挺拔,品位不凡,枝干舒张曲屈,树影扶苏,姿态优美,半躺半卧,悠然自得,不拘一格,甚是威风而且潇洒。就是这株古柏,引来了中国古代众多文人的赞誉和夸奖,历代讴歌者甚多。中国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以“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来歌颂它。唐槐在祠内的关帝庙内,老枝纵横,盘根错节。

3. 难老泉,素有“晋阳第一泉”之誉,与侍女像、齐年柏并称“晋祠三绝”。 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灌溉着附近数万亩稻田。

关于难老泉,有一个“柳氏坐瓮,饮马抽鞭”的民间故事。说是晋祠北面的金胜村有一个姓柳的女子,嫁到了古唐村,受婆婆的虐待,每天都要到远处去挑水。一天,在挑水的路上,她碰见一位骑马的老人向她讨水饮马。虽然这一担水她好不容易从远处挑来,但是善良的柳氏还是把这一担水全送给老人饮马了。老人临走时送给柳氏一根马鞭,回家放进瓮里,用水时只须稍许提鞭水瓮即满,但千万不能把鞭子提出瓮外。切记!切记!

柳氏回家之后一试,果然如此。后来,婆婆发现媳妇不再挑水,而水缸里的`水却始终是满的,心中不免产生怀疑,就趁媳妇不在家,偷偷地察看,发现了水缸中的马鞭,心想这是一个宝贝,伸手过去把马鞭提出缸外,一时之间,缸里的水马上喷涌而出,向四处漫流。正在娘家梳头的柳氏发觉水涌出来了,知道是婆婆把马鞭子拉出水瓮,情急中她一手夹草垫,一手执木梳,披散着还没梳好的半拉头发跑回家中,只见瓮里的大水象泉水一样不住地往外喷涌,她顾不上喘气,就慌忙把草垫往瓮上一扣,自己奋然一跃坐在了瓮上。

说也奇怪,春英坐到瓮上后,水势顿时变缓,一下子由汹涌的大水变成了涓涓的细流,顺着草垫子不停地往外流泄。不一会,村里的大水也渐渐地退了,人们才想起春英,纷纷赶到她家。只见春英端然坐在水瓮上,一手持梳,一手挽发,正在安详地梳头。不管人们怎么呼唤她,她也不应声,临近一看,原来春英早已坐化成仙了。只有那股清泉,从她坐的水瓮的草垫下涓涓流出,这就是潺潺不息的“难老泉”水。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善良的女子,称她为水母,在难老泉的西侧建起了水母楼,楼内塑有一尊端庄秀丽的水母塑像。

通过对晋祠各名胜的游览及解说,不仅让游客对晋祠有了更深的印象,而且也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知识,对所学专业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认识到自己所学的东西可谓少之又少,只有不断汲取,才能成为众人眼中的佼佼者。“活到老,学到老”,这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晋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祠原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创建年代已不可考。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关于唐叔虞祠(即晋祠)的记载,可见当时已经颇为出名了。

晋祠现已称为一个有着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游览胜地。晋祠的文物古迹很多,比较著名的有:

圣母殿和其中的42尊侍女像。圣母殿十晋祠的主体,也是现在晋祠的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北宋),殿高19米,面宽7间,进深6间,殿的四周有围廊。建筑学家们认为这个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

晋祠的参天古树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周柏,又名"齐年柏",相传为西周时所植,由于年代久远,树身已向南倾斜约40度,但仍充满了生机。隋槐在祠内的关帝庙内,老枝纵横,盘根错节。

难老泉,素有"晋阳第一泉"之誉,与侍女像、齐年柏并称"晋祠三绝"。因它晶莹澄澈,畅流不断,人们便以"难老"名之,泉水常年保持在17℃,灌溉着附近数万亩稻田。李白、范仲淹等大诗人都曾写过赞美难老泉的诗。

武汉导游词篇五

锦里沟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田家湾村,是一个土家族人口集中居住的乡村,这里的土家族村民是在历史上“改土归流”后,由恩施州宣恩县沙道沟区迁徙而来,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当地土家族百姓都说:此处原呼为“尽头沟”,就是沟的溪水上游走到了的尽头。该地生态环境优美,人文特色鲜明,黄陂区已经将其打造成为湖北的“凤凰城”。共有48处大小景点,其中吊脚楼、苗寨风情街、土家菜、篝火晚会等最具土家山寨特色。

锦里沟的名字有三个版本的说法:

之一:百年至今,当地土家族百姓都说:此处呼为“尽头沟”,就是沟的溪水上游走到了的尽头。

之二:“景里沟”位于黄陂蔡店清凉寨山脚,据说景里沟原来的名称是尽头沟,意思是指此处是黄陂的尽头,过了此处便过了黄陂,最近当地为了搞旅游开发,特更名为“景里沟”。

之三:“锦里沟”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田家湾村,为武汉市唯一一个土家族居住村。田家湾土家族民族聚居村是“改土归流”由恩施州宣恩县沙道沟区迁徙而来,有近三百年的历史。2008年5月24日,黄陂区田家湾土家族民族聚居村——锦里土家风情谷(旅游景点)开工兴建。又特更名为“景里沟”。

武汉导游词篇六

我的家乡在湖北省武汉市,在这个大城市里,有一条不起眼的小街道。可正是它的存在,使我们的城市变得繁华。

上上个周末,我和爸爸一起去了这个地方——黎黄陂路。

走进这条街道,几乎每个建筑都是洋人们在租界时期建造的。

首先映入眼前的是一栋居民楼,这一栋楼的窗户打开着,窗前放着一个个花盆,那不正是季羡林先生的文章里,德国人的做法吗?这,应该就是德国人的居民楼吧。我不禁陷入了联想,“家家户户的窗前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我抬头向上看,可花儿都凋谢了。只有几朵单调的小花,孤零零的开在窗外,十分孤单。

虽然,他们在自己的国家做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品质,可他们却在中国签下不平等的条约,花儿的凋谢也许就是上帝对他们的惩罚吧!

再向前走,出现在眼前的便是一栋洋人的别墅,整座房子是由一块一块的清水红砖叠在一起建成的,面对街道的墙上,点缀着一些白色的小石子。向上看,阳台的门是一个个木栅格手牵着手连在一起制成的。打开门就可以坐在阳台上,一边观赏着风景,一边喝茶。再向上看,一个正正方方的烟囱立在三角形的屋顶上,旁边还有个小阁楼。看到小阁楼,我不禁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幅画面,洋人的孩子们放学后,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一到家就扔下书包,跑到了小阁楼里,一一欣赏起了自己珍藏的所有“宝物”。

逛了许久,转眼间,便到了下午4点钟,我们又慢慢地走到了江滩边上。走到岸边,一个个小孩子们拿着木枝在沙子上写写画画。向上走上几步,一对对新婚夫妇在江滩的土坡上拍着照,那优雅的纱裙,帅气的衬衫,与平静的江面搭配起来,给人一种和谐的感受。转过头,老人们一群一群聚在一起,在芦苇中散步,时不时让对方给自己照张相,老人们脸上的皱纹似乎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太阳准备让月亮接班了,它正趴在江边上,看着匆匆回家的游客。夕阳染红了周围的一切,它把云染得红通通的,像泼在云间的颜料。周围的江面被染得金灿灿的,像洒下的金粉。

游玩的人们也在匆匆赶回家了,长江大桥上,第一层的人和车正在像两个不同的方向飞奔而去,中间的一层里,火车向远方匆匆的飞驰过去,最下层的船正慢慢地向下游驶去,在那“金粉”上拖下一条“长裙”。

是美丽的建筑和人组成了我的家乡,让我的家乡变得繁华。我爱滋润着我长大,有着长久历史的家乡,我爱陪着我长大,带着我们走向未来的祖国。

武汉导游词篇七

武汉是一个旅游城市,很多游客前去游玩,导游要做好武汉景点的解说工作,让游客了解武汉的特色。下面是本站带来的武汉的。

导游词。

仅供参考。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我们武汉我。我是来自武汉大学旅行社的一名导游,我即将是各位武汉三日游的导游员在此我感谢各位对我们武汉大学旅行社工作的支持,而在我们身后的就是我们的司机师傅杨师傅。我们今天的行程是现在从武汉火车站出发,然后中餐,距离我们中餐的时间大概是三十分钟的样子。我们今天主要参观的是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最后我们将要入住的是武汉大学的珞珈山庄酒店。在此我预祝我们接下来的行程能够圆圆满满开开心心,那么各位在我们游览的途中如果有什么建议或者意见也欢迎各位能给我提出来,以便我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好的完善。

那么咱们现在所到的车站是武汉火车站,素有九省通衢的武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自古就是我们中部地区交通的中心以及城市圈的构建,而也正是武汉交通体系的构建给我们武汉带来了最佳的发展机遇,全球首条最长,时速最高的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于20xx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武汉地处武汉市青山区杨春湖畔,毗邻的是我们武汉市的三环线,是武广段的始发站,它为我们提供的是高时速高品位的优质服务,那么我相信在坐的各位刚刚已经体验了一番。

好了那么我们现在的旅游车已经慢慢驶出武汉火车站的停车场了那么让我们现在来观看一下武汉火车站的造型特点,武汉火车站总投资超过140亿元,将建设20条铁轨线,11座站台,是正在建设的京港高速铁路的重要站点。20xx年开建,20xx年底建成启用武汉站采用的是全高架设计,千年归鹤的造型凸显了我们湖北的特色,寓意着充满灵性的黄鹤,惊叹家乡变化,翩然而归,其布局采用了上进下出的格局,形成了车次公交化,售验地铁化,服务机场化的格局,车站分为地面层,站台层,高架层,夹层和地铁层。当旅客出站后可以很方便的搭乘公交车以及出租车到达武汉市内。

站台层是旅客上下车的区域,设有贵宾室,还有贵宾候车站。

高架层是旅客进站和候站的区域。

夹层是旅客购物,休闲娱乐的区域。

地铁层是旅客换乘地铁的区域。

车次公交化,每30分钟就有一趟,即到即走。

武汉站的高架候车层分为南侧和北侧,南侧b1-b5为高速候车区,南侧b6-b8为普通候车区,北侧a1-a5为高速候车区。北侧a6-a8为普通候车区。

那么随着我们的车往前面行驶那么各位现在所在的是我们武汉青山区,或许各位在出了武汉火车站以后会小有点失望,大武汉大武汉,出了车站以后各位所看到的不是繁华的都市也不是人潮拥挤的大型商场,而是几个大型的烟囱迎接着各位,现在我们离开的是武汉火车站。武汉火车站是专门为高铁修建的火车站。出了火车站,,一定会想怎么看到的竟然是烟囱和工地啊,这里,需要跟大家介绍一下。武汉火车站20xx年动工开建,与20xx年建成投入使用。远期规划中,年运输量将达到3100万人。可以说是我国高铁网络中连通南北的重要中转枢纽。这座火车站建在武汉市的工业区——青山区,正好也位于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之滨。所以各位一出火车站,没有看到高楼大厦,一是因为:为保护东湖原生态的湖光山色,不允许在东湖边修建高楼;二是因为青山区是工业区,像武钢、青山船厂、石化等都位于附近,看到的主要就是厂房和家属楼。

那么在此我就不得不给各位解释一番了,我们武汉一共是划分为13个区我们现在所在的是青山区,青山区是武汉的钢铁基地,像我们武汉的武重武钢都是集中在青山区这一带。很多桥梁,还有咱们20xx年的北京奥运会的鸟巢都是武钢提供的钢材,而且武钢是中国四大铁路钢材供应基地之一,武钢已成为钢铁龙头之一。

和山城重庆、蓉城成都、春城昆明一样,武汉市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别致的名字——江城。

江城是根据我们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所写的诗得来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玉笛》中这样写到,一为千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在这一首诗中李白提到了黄鹤楼与江城二字,大家一定在想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沿江流经了九大城市,但唯独我们武汉却有江城的美誉,武汉人爱此佳句,遂以江城来自居,由此可见咱们武汉人还是非常有占有欲的啊,当然武汉人占有此名字也有他的依据,第一,咱们长江沿途流经十一个省,四个省会,十六的城市,咱们大诗仙李白偏偏就在武汉写下了这首诗。第二,从自然地理环境来说,武汉也的确是名副其实的“江城”,这有世界第三长河,中国第一长河的长江,同时还有长江中游最大的支流汉江从武汉穿城而过。由于得两江指便,又地处华中腹地,所以武汉又有了“九省通衢”的美誉,这是我们武汉江城的来历。

武汉又有桥城的美誉,武汉因水而便却又因水而隔在1957年以前整个武汉的人都是靠轮渡过江,不论是火车还是汽车都得靠轮渡过江,那这也就给武汉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新中国成立前,全长6300公里的长江上没有一座大桥,只能通过轮渡过江。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将武汉长江大桥列入第一批重点工程项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指示铁道部着手筹建,1953年4月由周恩来亲自批准成立武汉大桥工程局,1955年9月1日正式启动这座具有中国桥梁建设奠基意义的大桥建设。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中国“集全国优秀人才,建长江第一大桥”,在历时5年的筹备之后,仅用两年零一个月的时间,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武汉长江大桥,“数千年来长江天堑有舟无桥的历史”随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而宣告结束。

1968年12月29日,在武汉长江大桥通车20xx年后,我国自行设计建成了世界上最长的公铁两用桥南京长江大桥,被列入当时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武汉现在在长江上建造的大桥包括已经建好的已达到了八座,它们分别是长江一桥,长江二桥,白沙洲大桥,武汉阳逻大桥,武汉军山大桥,武汉天兴洲大桥,以及两座再建的大桥分别是二七大桥和鹦鹉洲大桥,武汉在建桥的顺序是从内环到外环的顺序,以前称为内环,中环,外环,而随着交通压力的增大已经不够用了所以再在内环和中环之间加了一环,现在就称为,一环,二环,三环,外环,阳逻大桥和军山大桥时武汉市外环的两座大桥,白沙洲大桥和天兴洲大桥时武汉市三环线上的两座大桥,二七大桥和鹦鹉洲大桥是武汉市二环线上的两座大桥,而长江一桥和长江二桥是武汉市一环线也就是内环线的两座大桥,同时也是武汉市最早的两座大桥,而在汉水上所建成的桥已经达到5座。说到这么多桥相信各位对我们桥城的来历已经很清楚了堵城的来历,说到堵城可不是美国拉斯维加斯的赌城,这个堵是堵车的堵,这几年,应该说是我们武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的过程。

各位这几天在武汉游览,会看到很多的工地和施工现场,也可能会遇到堵车。在这里,我也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海涵。当然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各位在这个时间段来,正好也可以感受一下武汉城市进程中的重要一个环节,并亲身参与其中么。

好了说了这么多那么小刘将会给各位介绍一下武汉三镇的概况,许多人来到我们武汉都会被我们武汉三镇的这样一个概况弄得糊里糊涂,那么现在我将会教各位怎样来区分我们武汉三镇,武汉位于富庶的江汉平原的东部,长江和汉水在这里交汇,形成了这样一个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一个格局,武昌位于长江以南,汉口位于长江以北,而汉阳则位于长江以北与汉江交汇的三角地区。“一勺舀起两江水,一杯清茶三镇香”形容的就是我们武汉市独特的地理格局。请各位领导看看你们的右手,这就是一副活生生的武汉地图:如果说大家的手臂、手掌和4个指头代表长江的话,那么大家的大拇指就是汉江了。与地图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一样,大家大拇指的右下方区域是汉口,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区域是汉阳,手掌手臂左下的区域则是武昌了。

这武汉三镇的历史也是各部相同了,汉阳历史最久,武昌其次,汉口在最后,那么各位现在所在的就是我们武昌那么喔将会给各位重点介绍武昌,武昌已经有了1700多年的历史了,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孙权为了与刘备借荆州,于公元220xx年把都城从南京的建业迁都到鄂县,并改名为武昌,取名为因武而昌之意武昌,武昌现在是我们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武昌现在也是高校集中地,现在武昌有高校117所,在校大学生15万人,科研机构50多所,大凡武汉市武昌区的高校都是依山傍水而建的,像全国十大高校之一的国立武汉大学就是位于东湖之滨,珞珈指山,而华中师范大学位于桂子山,华中科技大学位于瑜伽山,华中农业大学位于狮子山,这也正好印证了这样一句话仁者乐山志者乐水。在古代我们说武昌的钱是顶着的,汉口的钱是堆着的,汉阳的钱是晒着的,清朝的时候官员们都是靠顶戴花翎来吃饭的顶戴花翎是古代官员的标志,种官帽呢,它象征传统的权势体现你心中一些与事业,权利有关的想法,而在那个时候武昌这种顶戴花翎的人是最多的所以说武昌的钱是顶着的,随着我们的车往前行驶我们所走的是长江大桥,长江大桥全长是1670米,是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的长江大桥,于1955年开始建,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由前苏联人和中国桥梁技术工作人员合作建成,整座大桥不仅仅富有中国民族风格还颇具苏联风格,大桥由八个桥墩支撑着整个桥面,毛泽东在1956年建造大桥之际来到武汉看见李在建的大桥写了《水调歌头,游泳》,其中这样写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随着大桥的建立我们武汉的交通问题也大大改善了,好了各位那么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汉口,汉口市我们武汉三镇中历史最短的一个,那么虽然它的历史很短,却凭借着长江和汉水的便利,一直都是商业重镇。

在建筑空间处理上,租界区基本沿袭欧洲传统的古典主义手法:道路多采取尽端式布局,主要街道端部都有高大建筑作底景,着重显示建筑体量的高大与豪华。五国租界区的各国建筑大体反映了本国的文化背景和建筑艺术传统,但大量的建筑仍属于西方古典主义建筑形式。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我们眼前的这一栋大楼了这栋楼叫武汉关原名江汉关,该大楼由英国恩九生洋行的英国建筑师景明设计按文艺复兴时流行形式设计,于1920xx年,1920xx年建成,整栋楼这个建筑见证了武汉的一段历史,也见证了中国的一段历史。整栋楼高40米。建造这栋楼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进口产品,它的木板用的是英国柳安木,电梯用的是西门子电梯,就连它的一颗螺丝钉都是进口产品,而不得不提的是在这里有一样东西却是我们武汉人为之骄傲的事情,那就是这栋楼上面的江汉关三个大字,这三个大字是由当时湖北教育厅的厅长宗彝所写,英国人为了得到它的墨宝当时仅润笔银两就花了500两,他的书法朴苍劲,刚柔相济,朴实无华。这也不得不提不过今天,现在让我们来谈谈它的建筑风格。

整个建筑都很西洋化,符合18、19世纪以及20世纪初的建筑美学——古典派。但这个古典派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古希腊样式、古罗马样式,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样式,而是带有观点色彩的一种样式——姑且称之为现代古典派。它没有古希腊建筑的山墙、山花等典型,也没有罗马式建筑的拱门,更没有拜占庭的穹顶,而是运用了古典的对称和廊柱。上方高耸的钟楼是典型的教廷式建筑样式,整个给人肃穆的感觉。

这是建筑匾额的特写。虽然经过过它千百次,以前也照过像的,但是这样拍特写还是第一次。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北纬33°28’,东经91°08’),源头冰川未端在海拔5400余米。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我是大家此次武汉之行的导游员,俗话说的好,相逢就是缘分,能和大家相逢在这里并将和大家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我们感到非常的荣幸。今天就由我为大家服务,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提出来,我将尽力为您解决。希望能用我们的热心、耐心和细心换来您的开心、放心以及舒心。

今天我们将首先前往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也就是我们所俗称的“红楼”参观游览。辛亥革命是1920xx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场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它推翻了统治了中国20xx余年的腐朽的封建王朝,翻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由于1920xx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把我们把这场革命称为辛亥革命。今年恰逢辛亥革命爆发一百周年纪念,我很荣幸大家能够来到这里,亲自见证打响推翻清政府统治第一枪的英雄城市—武昌城。

大家注意向前看,在我们的正前方的建筑就是辛亥革命纪念馆的主体部分,因为它红墙红瓦,人们又习惯称之为红楼。红楼最初是清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于1920xx年建成。1920xx年10月10日,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第二天,就在这儿组建了鄂军都督府,由都督府发布文告,宣布建立中华民国。一声枪响,全国响应,从而一举结束了帝制,宣告长达20xx年的封建王朝彻底土崩瓦解,红楼也因此被誉为“民国之门”。

下面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下发生在一百年前的这段轰轰烈烈的历史。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末,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武汉也未能逃过列强的魔爪,成为了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其实也就是变相的给西方列强敞开了大门任其掠夺。自1861年英国在汉口建立租界始,德、俄、法、日等国也相继在今天汉口江汉关一带建立租界。列强以租界为据点,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侵略与渗透;与此同时,清政府无力偿还所欠西方列强的巨额战争赔款,因此对广大农民、工人的剥削也日益深重,在双重压迫之下,广大农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不少有识之士纷纷集结起来,准备采取武装起义的方式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唤醒中国这条沉睡中的巨龙。

1920xx年夏秋间,四川省爆发了保路运动,清政府紧急调派军队入川,镇压保路运动,湖北紧邻四川,因此亦被抽调了大批部队赶赴四川。武汉城防空前的空虚,这条消息大大鼓舞了湖北革命党人举行起义的信心,革命党人为起义预备了军旗、武器及各种钱物,只待时机成熟。

最终武昌起义的爆发却和一件突发事件有关,这就是宝善里炸弹案。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秘密机关配制起义用的炸弹,捣药时用力过猛,导致爆炸,孙武面部炸伤,被送往医院。屋内的滚滚浓烟引来俄租界巡捕的注意,他们将房间团团围住,搜出起义用的旗帜、武器及革命党人花名册,并将其送交湖北当局。湖广总督下令按名册捕拿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于当晚相继被捕,10月10日凌晨,三人慷慨就义于湖广总督署东辕门。针对岌岌可危的现状,经紧急磋商革命党人决定冒险提前展开行动,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正式爆发了,晚八时,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最终起义军经一夜激战,终于占领了武昌全城,起义宣告取得成功。

10月11日起义士兵簇拥至湖北咨议局,也就是我们今天来到的红楼,在此推举清军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出任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都督。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我左手边的便是黎元洪被推为都督后,军政府发布的第一份文告。当时,革命取得初步胜利,而孙中山和黄兴先生还都在外为革命做筹款等准备工作,因革命的突然发生而无法第一时间到达武汉,革命党人觉定推举一位德高望重,有一定地位的清朝官员来暂时掌管大局以稳定民心.但黎元洪害怕惹祸上身而拒不签字,连声说“莫害我”,最后革命党人提笔代签了一个“黎”字,这份文告才得以面世。这份布告的落款时间是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八月二十日,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落款呢?1920xx年是清宣统三年,但革命党发动起义就是为了推翻清王朝,所以不会采用宣统年号纪年,加之革命党宣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所以就从传说中汉族人的祖先黄帝算起,到1920xx年正是四千六百零九年。

下面请大家继续随我参观,大家可以看到在主席台正中央有一面旗帜,叫十八星旗,是武昌起义的军旗。十八颗黄星,是代表山海关内十八个省份的炎黄子孙,红底是鲜血,黑色是铁,是武器,这面旗帜象征了十八省的炎黄子孙团结起来,以“铁血”即武力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

武昌首义得到了全国大多数省份的响应,最先响应起义的是湖南和陕西。其后江西、山西、云南等省相继宣布独立。到了1920xx年元旦,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与之相对应的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下,于1920xx年2月12日黯然下诏退位,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终结。清朝黄龙旗残损滑落,而被颁定为中华民国国旗的五色旗则冉冉升起,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共和新时代。五色旗的五色是红、黄、蓝、白、黑,分别代表当时中国的五大民族汉、满、蒙、回、藏,象征五族共和。

辛亥革命的硝烟早已散尽,但这场革命带给中国的变化是巨大的。直至今天,我们还生活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之中。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如果没有武昌起义,没有辛亥革命,也许今天在紫禁城里还端坐着一位皇帝,男人的脑后还拖着一根长长的辫子,女同胞们则要把脚裹成三寸金莲。在服饰上也能看得出那场革命带来的变化,孙中山给中国人贡献了一套中山装,西服也自辛亥后慢慢在中国流行.这些都是以武昌起义为开端的辛亥革命的功劳。由孙中山的孙子孙治强题写的“民国之门”四字,是对鄂军都督府旧址在辛亥革命中地位的最好的评价。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我是大家此次武汉之行的导游员,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将由我带领大家共同游览。首先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黄鹤楼。黄鹤楼始建于公元220xx年的三国时期,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因为黄鹤楼位于蛇山之巅,多次因遭雷击而毁于火灾,历史上最后一座黄鹤楼建于清朝同治年间的1868年,却于建成短短20xx年之后的1884年再次毁于大火。纵观千年历史,从楼阁形制上看,可以说唐宋楼雄浑,元楼堂皇,明楼俊秀,而最具特点的,则是清楼。清朝黄鹤楼的沧桑变故,可用“三经火发,工届八兴”来概括:“三经火发”是指黄鹤楼在清代遭受三次使楼体受到严重摧毁的火灾,而“工届八兴”则指清代黄鹤楼已经历了八次修葺。通过这一代代重建修葺,可以看出黄鹤楼当时在官绅民众心目中的地位。200余年间修葺八次,尤其在“康乾盛世”竟兴工5次,平均20xx年就修缮一次,这在历代名胜古迹修葺工程中是不多见的,据说,乾隆皇帝还亲笔为黄鹤楼题写过“江汉仙踪”的匾额。清代最后一座黄鹤楼——同治楼,因山下房屋失火延烧,而于1884年化为灰烬。此后,虽有地方当局及各界有识之士多次奔走呼吁,以期募资重建,但由于当时清王朝已走向没落,朝不保夕,加上内忧外患的急剧增加,使清政府再也无力重振这座千古名楼的雄风了。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黄鹤楼是以清代的黄鹤楼为蓝本,早在1957年,毛泽东主席来观看武汉长江大桥时问起过黄鹤楼,陪同人员回答说:正计划重建。毛泽东当即表示应当修,这是历史古物.毛泽东的回答不仅表达了他个人的意愿,因为以毛泽东对历史的谙熟,对人民的了解和对黄鹤楼的挚爱,我们可以说,应该是历史和人民借他的口发出了重建黄鹤楼的呼唤,这从他1920xx年春,在武汉从事革命工作时就曾作过《菩萨蛮.黄鹤楼》的。

诗词。

中可见一斑。现在大家所看见的黄鹤楼于1981年重建,1985年建成正式对游客开放,它以号称天下绝景而名贯古今,蜚声中外,它与江西滕王阁、湖南岳阳楼齐名,并称为“江南三大楼阁”。在这里呢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有关黄鹤楼的趣闻,当年湖北、四川两地的游客相会在江上,攀谈间,竞相赞美自己的家乡,四川客人说:“四川有座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湖北客人笑道:“湖北有座黄鹤楼,半截插在云里头。”惊得四川客人无言以对。当然,这个故事是有些言过其实,但黄鹤楼确以壮丽的景观,动人的传说及浓郁的文化气息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参观。重建后的黄鹤楼共有5层,高51.4米,大大高出只有三层的清楼,黄瓦红柱,金碧辉煌,整体楼体是由钢筋水泥浇铸而成的仿木结构,也正因此这座黄鹤楼的安全性是空前的,它的自然寿命将大大超过历代古楼。

好的,现在就请大家随我进入黄鹤楼内继续参观。走进了大厅,最引人注意的就要数这幅《白云黄鹤图》了,大家请看画面上的这位仙者,他口吹玉笛,俯视人间,似有恋恋不舍之情,下面黄鹤楼的人群或把酒吟诗,或载歌载舞。这幅画向我们讲述了有关黄鹤楼起源的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个姓辛的人在黄鹤山头卖酒度日,一天,有个衣衫褴褛的老道蹒跚而来,向他讨酒喝,辛氏虽本小利微,但为人忠厚善良,乐善好施,他见老道非常可怜,就慷慨应允。以后,老道每日必来,辛氏则有求必应,这样过了一年多。有一天老道忽然来告别说:“每日饮酒无以为酬,只有黄鹤一只可借,聊表谢意。”说罢,他拾起地上的一片桔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黄鹤,对辛氏说:“只要你拍手相招,黄鹤便会下来跳舞,为酒客助兴”,辛氏拍手一试,黄鹤果然一跃而下,应声起舞。消息传开后,吸引了远近的游客来此饮酒,酒店的生意十分兴隆,辛氏因此而赚了一大笔钱。十年后,老道故地重游,对辛氏说:“十年所赚的钱,够还我欠的酒债吗?”辛氏忙道谢,老道取下随身携带的铁笛吹奏,墙上的黄鹤应声而来,载着老道飞走了,也就是大家所看到的壁画上的情景。后来辛氏用酒店赚来的钱就在这黄鹤上之巅修建了一座塔楼,并命名为黄鹤楼。

好了各位朋友,请随我到二楼参观,先请看这幅题为《孙权筑城》的壁画,再现了当年修建黄鹤楼时的历史背景。赤壁之战后,刘备借荆州,取四川,势力大盛,却不肯归还荆州。东吴大将吕蒙用计杀了关羽,夺回荆州后不久,刘备亲率十几万大军伐吴,孙权知道战事不可避免,便一面向魏称臣求和,一面集中力量对付刘备。为了就近指挥这场大战,孙权在长江边上依黄鹤山之险筑夏口城,并在城头黄鹤矶上建楼作观察了望之用,这便是最初的黄鹤楼。

下面请各位再和我一起上三楼看看。三楼展示的是黄鹤楼的文化渊源。黄鹤楼虽然始建于三国时期,但其功效还仅限于军事瞭望塔,其后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动荡,至唐代终于脱颖而出,由最初眺望守戊的军事楼演变成为一个登临游乐的观赏楼。特别在人才辈出的唐朝,一批诗坛的名字高手先后登临黄鹤楼,陶醉于峨峨楚山,浩浩汉水的美丽画卷,留下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使黄鹤楼蜚声中外。而在众多的有关黄鹤楼的诗句当中,尤享盛誉的莫过于崔颢的那首《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以至于后来诗仙李白与他的书童来到黄鹤楼,本想题诗一首,但当他看到崔颢这首诗后,顿觉语塞,提笔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离去了。从此以后,也就有了崔颢提笔,李白搁笔的美谈。另外从王维,孟浩然,宋之问,白居易这些著名诗人的诗句中可以看出,那段时期鄂州地区社会环境安定,民众生活较为富足,这也是唐代黄鹤楼由“军事楼”向“观赏楼”转化的社会因素。

那么接下来就是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自行上楼拍照留影,古语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黄鹤楼的顶楼也是风景最美的地方,大家可以一览江城的美景,给大家20分钟的时间,之后我们在1楼的大厅集合。

武汉导游词篇八

武汉地处华中九省通衢地利之便,南来北往商贾云集,不仅商业繁荣,同时给武汉餐饮业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武汉不仅有当地特色的鄂菜馆,川,鲁,粤,浙各菜系餐厅也遍布全城,素有“不届武汉城,尝遍天下菜“的佳话。

这里的鱼席颇为著名,以团头鲂、鮰、鳜、鳡、鲫、青鱼、鳝、乌鳢、春鱼、甲鱼等10大名贵淡水鱼为原料的各种鱼宴享誉天下,清蒸武昌鱼是这里的名菜,鱼肉细嫩肥美,汤汁鲜浓,清香可口。八卦汤是武汉人新创的名菜,此汤鲜肉烂,呈乳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还有鸡泥桃花鱼、红烧野鸭等名肴都是不可不尝的佳品。

武汉著名的小吃老通城--三鲜豆皮、四季美--汤包、蔡林记--热干面、顺香居--烧梅、福庆和--牛肉米粉、五芳斋--汤圆、小桃园--煨汤、谈炎记--水饺。

1、老通城--三鲜豆皮。

“老通城”是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大智路1号)的一家大型酒楼的名字,以经营著名小吃三鲜豆皮驰名,有“豆皮大王”之称。这家酒楼创办于1931年,原在古汉口城堡大智门外,为城乡通道,故名通城甜食店,抗日胜利后复业,改你老通城甜食店。该店仿照湖北民间的传统小吃豆皮,锐意改进,配合甜食应市,颇受欢迎。制法是将绿豆、大米混合磨浆,在锅里摊成薄皮,内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馅料,用油煎好。特级厨师高金安精益求精,以鲜肉、鲜蛋、鲜虾仁为主制作馅料,创制出三鲜豆皮,皮包金黄发亮,入口酥松嫩香,更加烩炙人口。毛品尝四次,次次赞赏。外地人和外宾到武汉来都以能吃到老通城豆皮为快。

2、四季美--汤包。

“四季美”是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992号(江汉路口附近)的一家小吃店的店名,意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应,如春炸春卷,夏卖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饼等,1920xx年开业,生意兴隆;后有特级厨师钟生楚等在该店制作江苏风味武汉化的小笼汤包应市,受到顾客的好评,被誉为"汤包大王",使该店变为主要供应小笼汤包的汤包馆。他们制馅讲究,选料严格,先将鲜猪腿肉剁成肉泥,然后拌上肉冻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面皮里,上笼蒸熟,肉冻成汤,肉泥鲜嫩,七个一笼,佐以姜丝酱醋,异常鲜美。为了满足不同顾客的需要,除鲜肉汤包外,他们还应时制作蟹黄汤包、虾仁汤包、香菇汤包、鸡茸汤包和什锦汤包等。

武汉导游词篇九

本文目录。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高兴和大家相约在美丽的“江城”武汉!我是您此次东湖之行的地陪导游,来自湖北旅行社。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大家可以叫我*导或者小*,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在这里,我代表武汉人民以及我们湖北对大家的远道而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并预祝大家在武汉玩的舒心,游的尽兴。

在大家的家乡杭州,有大名鼎鼎的西湖,而在我们武汉呢,则有美丽的东湖。东湖虽然比不上西湖那样有名,却也是国家首批命名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它的湖面大约有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六倍,湖岸蜿蜒曲折,所以又素有99湾之称。那么大家看着车窗外东湖的广阔湖面,优美的风景,大家一定想知道东湖是怎么形成的吧?东湖濒临长江,在青山港这个地方和长江相通,在这一片江湖之间,发育着一片冲积平原,在堤内形成相对低下的凹地。大家可以闭上眼睛发挥一下想象力,想象一下每当汛期的时候,长江水位上涨,水流就流入这片凹地,等到汛期结束,枯水季节来临的时候呢,水又无法外泻。于是,久而久之,在洼地内的积水就形成了现在的东湖。事实上,在1949年以前的东湖是没有现在这么漂亮的,那个时候基本上还是个荒湖,从五十年代开始政府就对它进行了规模的建设和改造,正如大家现在所看到的一样,现在的东湖啊,已经是人们休闲度假,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了!

按照它的自然环境,东湖可被分为听涛、落雁、白马、磨山、吹笛、珞洪六个景区,但是现在对外开放的主要是磨山及落雁以及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听涛三大景区。朱德总司令在视察完东湖以后,曾这样说过:“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所以啊,大家在这次的游览过程中,我建议大家不妨过一把评委瘾,睁大眼睛瞧一瞧,集中精力比一比,看大自然造就的这两个姊妹湖,各有什么特色,究竟哪个更强。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就来到了听涛景区的大门外了,看大家都迫不及待了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下车,前往风景优美的听涛风景区吧!

进入了东湖的大门后,我们也就进入了听涛风景区。大家注意到了这边的这些树木了吗?这就是被称为“活化石”的古老植物水杉了,在三百万年以前它们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各个地区,可是后来却一度消失了。所以它一度被世界各地的植物学家认为:水杉和恐龙一样,已经在地球上灭绝了。可是幸运的是,1945年我国的森林工作者却在湖北省利川市发现了水杉林区,并成为了轰动一时的世界新闻。为了纪念这一古老树种在湖北省首次被发现,武汉市决定将水杉定为市树,用它刚毅坚强、刚直不阿来象征热情奔放的武汉人民。水杉的叶子在每年的深秋时节都会变红,在阳光下泛出金红的光泽,十分的耀眼。

继续往东,我们就到了听涛轩,听涛轩的周围种有苍翠的竹子和松树,大家看到前面石砌的护坡了吗?护坡上面有“松坡”二,大家可以猜一猜是谁写的呢?其实这个人和杭州西湖还有一定的渊源呢!对了,那就是苏东坡了!所以大家可以在石刻旁边拍照留念,这样就可以把东坡居士的真迹免费带回家了哦!大家再看石板上面有几株苍翠的松树,挺立在陡峭的岩石岸边,也为这里的景色增添了一些神韵。在听涛轩的斜对面就是水云乡。水云乡临湖并与磨山隔湖相望,是一座二层楼的琉璃瓦建筑物,登上二楼远眺湖面,非常的心旷神怡。那大家要是有时间,想放松一下心情的话呢,可以登上水云乡,在上面喝一杯咖啡,看看杂志,听一听音乐,您就会感觉仿佛置身于水云之中,特别的舒服。

走过荷风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三层绿瓦圆柱的楼阁,这就是听涛游览区的中心----行吟阁。它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建的,说到屈原,我想大家一定会是非常熟悉的,他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大家所熟知的,民族特色十分浓郁的端午节,也是为了纪念他而来的。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开始十分得到楚怀王的信任,因此他也常向楚怀王提出一些治国方针,对内实行“举贤授能”的政策,对外实行“联齐抗秦”的战略,由于实施他这一套正确的方针,使得楚国一度强盛。但是不是忠臣都会奸诈的小人陷害呢?后来的屈原正是受到了小人的排挤,而被放逐到了江北。在楚襄王继位后,他又被放逐到更远的江南。后来,秦国攻破楚国都城,在江南过了二十年流亡生活的屈原目睹了国家的灭亡,悲痛不已,就在汨罗江投江自尽了。而现在的武汉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特意为他修建了这座行吟阁。眼前的这座行吟阁跟我们昨天参观的黄鹤楼一样,是钢筋混凝土的仿木结构,如果大家从高空俯视就会发现它的平面其实是一个正方形,非常的有特色。在行吟阁里有屈原的画像以及生平简介,还展示了他的一些著作,那有朋友想要深入地研究屈原这位伟人的话,里面的这些珍贵的资料可千万不要错过了,我相信它对您的研究会有非常大的帮助的。大家想要拍照留念的话呢,可不要错过了眼前的这尊塑像,它是行吟阁的一个标志,通高达6.8米,塑像表现了屈原昂首视天、举步欲行,吟《天问》的神态,流露出诗人被放逐后悲愤郁结的心情,而“行吟阁”这个名则是出自《楚辞·渔父》中的“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

我们游览完以行吟阁为中心的行吟泽畔后,顺路往前,就是东湖的二十四景之一的“水天一色”。这里主要是以长天楼为中心的景区,首先我们看到的就是碧潭观鱼,这是一组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而这里的小桥号称九曲十八弯。东湖以盛产淡水鱼而著称,而说到鱼啊,其中又以武昌鱼最为名贵。别看这只是一条小小的鱼,其实在它身上的典故还真不少:三国时期,吴王孙皓想从建业迁都武昌,也就是现在的鄂州,但是一个叫陆凯的人不同意,于是就上书以“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来加以劝阻。后来元朝的一个叫马祖常的人也有“南游莫忘武昌鱼”的诗句。而到解放后,由于毛主席经常到武汉来视察,大都住在东湖风景区内,他曾在当时的听涛酒家吃过武昌鱼,赞赏有加,1956年,他的《水调歌头.游泳》中也留下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名句。由此可见武昌鱼的名声可是在很久以前就已经传开了。那我们今天中午呢,也会去尝一尝这传说中的武昌鱼,一起去体验它的美味。不过*导我啊,在此要提醒大家在吃鱼的时候不妨数一数一条鱼有多少根刺,因为听说正宗的武昌鱼是有13根刺的,所以大家不妨来做一回鉴定师,看一看我们吃的究竟是不是正宗的武昌鱼。

请大家再跟随我往前走,前面的那一座保留着中国民族特色的宫殿式建筑叫做“长天楼”,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多次在这里休息,接待国际友人。所以啊,这里布满了伟人的足迹,大家一定要好好沾沾灵气。站在长天楼上,会有一种“落霞与孤鹜起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其实啊,长天楼的名称正是来自于王勃的这句。

诗词。

在长天楼右侧是鲁迅广场,那里有鲁迅的半身塑像,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显得格外的庄严肃穆,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大家过会儿自由活动的时候可以去那里看一看,走一走,去感受一下鲁迅大师的正义之气!

好了,各位来宾!关于东湖的听涛风景区,我就为各位介绍到这儿,相信在各位的心中,对东湖有了一定印象了吧?那究竟东湖好还是西湖好呢?相信在各位的心中也有了答案,总之,大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希望您在东湖玩的舒心,畅意!当然,如果您还没有答案,觉得还没有看够的话呢也不要紧,*导现在留给大家半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让大家好好的再感受一下咱们武汉东湖的美,半小时后我们在鲁迅广场集合,再一起前往下一个景区磨山,去那里感受一下楚文化的独特魅力!谢谢!

返回目录。

各位游客;我们的车正行驶在大桥南路上,不远处,我们就可以看到巍峨壮观的南京长江大桥了。南京长江大桥是从1958年开始勘测,在1960年到1968年的这段特殊历史时期,新中国建桥大军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自行设计、施工,建造而成的。这是继白沙陀和武汉长江大桥之后,在长江上建成的第三座大桥。

游客们:众所周知,长江是中国最大的河流,然而,千百年来,却一直阻隔着长江天堑,历来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202年,楚霸王项羽被刘邦所困,突围向南,可到了江北的卸甲甸,无法过江,折往江西,在安徽乌江镇走投无路,只好拔剑自尽。至今在大桥北面的大厂镇还保留着卸甲甸、霸王山的地名呢!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也曾幻想着凭借长江天险,继续负隅顽抗,但是英勇的解放大军在1949年4月23日,人民取得了胜利,然而,滔滔江水依然阻隔了南北交通,影响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在南京这个交通要塞城北的长江上架桥成了广大人民的迫切愿望。但是,长江水流急、江面宽,要架桥谈何容易!早在解放前,国民党政府曾邀请美国桥梁专家来此考察,终因水文复杂、地质条件差,而得出无法建桥的结论。1960年我国建桥大军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发扬大无畏精神,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苏联单方面撤走桥梁专家和研究人员的艰难情形下,奋斗8年,耗资1.8亿人民币,耗用50万吨水泥,100万吨钢材,终于建成了这座举世闻名的长江大桥。从此“天堑变通途”,使大江南北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同时也向世人证明了外国人认为办不到的事中国人办到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中国人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各位游客:前方是胜利广场,广场一侧矗立着一尊新落成的青铜塑像,像的原形是南京第一任市委书记、南京市市长刘伯承。基座上镌刻着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的“刘伯承元帅”5个大。像高5米,寓意着1999年是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50周年,基座高4.23米,象征南京解放的日期。

现在,我们的车已驶上了大桥的引桥了。这座大桥,由引桥和正桥两部分组成,上层为公路桥,正桥长1577米,引桥长3012米,宽19.5米,可供4辆大卡车同时并行;下层为铁路桥,全长6772米,宽14米,铺设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两端接地部分建有22个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桥孔。

请大家向前看,这就是桥头堡,桥的南北各有一对,高为70米,桥头堡上各有三面红旗,象征着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总路线。请大家往左边看,这座塑像上5个人物,是当时中国社会的5大组成部分,即工、农、兵、学、商。他们共举五星红旗昂首向前,象征着团结一致革命的苦干精神。大桥两侧整齐地排列着的是150对白玉兰花灯,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万盏灯火,把大桥雄姿勾勒得更加清晰、迷人,着实是一幅“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画面。“天堑飞虹”作为金陵四十景之一,可谓名副其实。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大桥公园。在这里我们可清楚地看到江中共有10个桥墩,其中9个桥孔,中孔高为35米。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江中央有一露出水面的桥桩。这一桥桩就是大桥初建时,由苏联专家主持打下的第一个桥桩。正在此时,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单方面撤走所有专家和建设图纸。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中国的桥梁建设者们励精图治,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自行研究、设计,建成了大桥。

返回目录。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xx,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坐游船游览武汉的夜景。

在上船之前呢,我还是为大家简要的介绍一下武汉市的情况。

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面积8467平方公里,人口831万,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的特大城市之一,来到我们武汉,您一定会听到武汉三镇的说法,的确,武汉市被长江和汉水分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镇,所以人们就习惯于这样说了。还有一句话说“一勺舀起两江水,一杯清茶三镇香”,说的也正是武汉这一独特的地理格局,由于得两江之便,又地处华中腹地,所以自古以来武汉就得了九省通衢的美誉。

如果您以前来过武汉市,我想今晚的游程一定会让您和我一样想起过去的武汉,如果您是第一次来,那么您看到的将是武汉真实的现在和蒸蒸日上的未来。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了今天我们上船的地方武汉港,它是交通部和武汉市七五重点建设项目,1992年初开始运营,是我国内陆及长江上最大的客运港。现在在武汉港里,我们也许只能感受到它的雄伟,不过我现在要提醒大家,待会儿从江面上回过头来再看它时,您定会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慨了,我们现在登船。

我们游船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之处,浑黄的长江水和碧绿的汉江水构成了一个大大的人,把武汉分为三镇。这里也是一个风云际会的好地方,山与山相望,水与水相亲。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便是南岸嘴,我们现在看到的南岸嘴是长堤和碧水相依,绿草与华灯相映,成为江城游人的好去处,南岸嘴的地理位置与被称为德国角的莫塞河莱茵河交汇处极为相似,但规模更大,气势更恢弘,所以武汉市政府决定对南岸嘴进行进一步的建设,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设计方案招标工作。

看过南岸嘴以后,再请大家和我一起来看看龙王庙景点,由于龙王庙地段河面非常狭窄,水急浪高,素以险要著称,故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在此修建了一座龙王庙,祈求龙王爷保佑平安,现在虽然看不见这座庙了,但龙王庙这个名却一直被沿用下来。同时,龙王庙这一段一直是武汉防洪的心腹之患,曾经发生过多次不同类型的险情。(比如1931年大水涨到26.94米,这里就发生了溃堤事故,给武汉市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在1998年武汉军民战胜了特大洪水以后,中央领导指示要抓紧对龙王庙险段的整治工作,整治工程历时半年多,于1999年夏天完工,使龙王庙这一险点变成了景点。

随着我们游船的行进,我们看到的前面这座宛如长虹卧江的桥梁就是去年元旦期间通车的晴穿桥,它连接着汉阳的晴川阁和著名的汉正街小商品批发市场,主跨度达280米。晴川桥气势雄伟,线条流畅,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充分表现了现代桥梁的艺术魅力。

(晴川桥和龟山、龙王庙、南岸嘴等景点连成一体,形成了一道“两江汇流,极目楚天”的江城景观。)。

在我们欣赏过晴川桥的夜景以后,游船也该要调头往长江大桥方向去了。

出了汉江口以后逆流而上,我们最先看到的是汉阳的晴川阁,它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其名取自唐朝诗人崔颢的名句“晴川历历汉阳树”中的“晴川”二,由于晴川阁的位置独特,造型美观,以及诸多文人墨客的赞咏,使得它赢得了重要的历史地位,故有“楚国晴川第一楼”的称号,在晴川阁附近有禹稷行宫,原为禹王庙,相传为大禹治水成功之所。

我想大家可能早已注意到晴川阁后面龟山顶上那座高大的电视塔了,那就是曾有“亚洲桅杆”之称的武汉龟山广播电视塔,它海拔标高311.4米,是我国第一座具有综合旅游功能的电视塔。

好,现在请大家把目光移向前方,我们看到正前方这座雄伟壮观的大桥就是我国的“万里长江第一桥”,大桥于1955年国庆动工兴建,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全长1670米,高80米,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著名的京广铁路线就从桥上通过。1956年毛主席在武汉畅游长江时,看到正在长江中崛起的大桥,一时兴起,留下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名句。通车后,举国欢庆,大桥成为新中国的一大骄傲,当年出生的武汉人取“桥”为名的比比皆是,而以“大桥牌”为商标的产品更是数不胜数。

各位朋友,现在请往这边看,在大桥武昌桥头处的蛇山上,屹立着一幢雄伟的楼阁,在灯光的掩映下显得格外的光彩夺目,那便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武汉之所以又被称为“白云黄鹤的故乡”也是与此楼有着很大的关联。这座以高大雄伟著称的黄鹤楼和今天的高楼大厦相比起来也许要显得逊色许多,但在古时候,它却是文人墨客登高远眺、赋诗谴兴的必到之处。

蛇山脚下,大桥头边这一带就是汉阳门,1956年毛主席视察武汉时,就是在这里下水,第一次横渡长江,此后的十年里,毛主席在武汉共横渡长江十八次,为了纪念毛主席横渡长江,武汉市经常举办横渡长江活动。

随着游船缓缓下行,我们又可以看见我们上船的地方----武汉港了,各位记得上船以前我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吗?相信大家现在都已明白了我的意思,从江面上看,武汉港的整个建筑其实就是一艘巨轮的形态,寓意武汉市正在努力向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方向迈进。

我们游船现在所处的位置也是观赏武汉江滩的最佳地点,大家看武汉港左侧的这座钟楼,它就是江汉关大楼,位于当年的江汉路英租界,整个建筑除了大门上的“江汉关”三个以外,其它的设备物件全是当年由国外运来的,江汉关大楼顶部的大钟直径达4米,每15分钟奏乐一次,钟声响彻三镇。

从江汉关往下,沿长江边上有一百多幢西洋式建筑,这就是当年帝国主义列强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汉口强开的租界,依次为英、俄、法、德、日五国租界地。

返回目录。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旅行社的导游员×××,在这里我对大家光临武汉市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接下去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各位提供导游讲解服务,我一定会尽力安排好各位的行程,使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感到开心愉快。

好,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去参观武汉市的古刹归元禅寺。

好了,说着说着我们已经到了归元禅寺了,下面请大家下车和我一起到里面去参观。

现在在大家面前的就是归元寺的三门,也就是归元寺的大门,佛寺的大门称三门,即佛经里的三解脱门,中间的是空门,左右分别是无相和无作门。这门的建筑形式也是有说法的,象此寺的三门八朝外开,就是象征着广结善缘,普度众生,喻意吉祥。大家再看门上方的直匾,相传当年白光法师要离去,主峰及众僧挽留不住,只好请他题写寺名,永志纪念,白光盛意难却,便在临行时亲笔写下了这归元禅寺四个。

步入三门,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这晚清文人张日煜的手迹“南无阿弥陀佛”,意思呢就是皈依阿弥陀佛。现在在大家右边的是北院,里面主要有念佛堂、藏经阁等几座建筑,下面我们就从北院开始游览。

大家看这圆形门上的“翠微妙境”,“翠微”二还是源于王氏葵园,据记载,当年王章浦购得太湖石,在葵园中垒砌了一座高大假山,雅称翠微峰,供高朋玩赏,当年的翠微峰比现在的藏经阁还要高,可惜的是在明朝末年毁于战乱。建造归元寺的时候又搬掉了颓废的残石,翠微峰便名存实亡,白光法师感到很惋惜,就将此石移到了寺右后方的小石山上至今。现在归元寺附近的“翠微街”等皆是由此而得名。这里的“妙境”两个则是蕴藏着宗教的色彩。

进了念佛堂,大家可能就注意到这个供桌了吧?它长达4.5米,是于1935年制成的,上面刻了五组浮雕图案,(各位能看得出来刻的是什么吗?其实它)从左到右再现了我国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几个情节,分别为:唐太宗为唐僧师徒送行、如来向伽蓝等菩萨说法、四大天王及“七佛”、如来说法于树下、佛祖给唐僧师徒封位。

好,下面请大家在和我一起去藏经阁,现在我们看到的藏经阁是1920年重建的,为两层五间,高约25米,其中的珍藏十分丰富,光这部清代刊印的《龙藏》就有7250卷。大家可以慢慢的参观。

在藏经阁旁边的这是大士阁,主要是供奉观音菩萨。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归元寺的主殿大雄宝殿,这里供奉的是佛教的最高神释迦牟尼,它是全寺中最为高大的一尊佛像,大家看佛前的这两棵树,代表的是释迦牟尼涅盘时的双婆罗树,据说释迦牟尼涅盘后遗体火化,有七佛在火中显现,因此人们拜佛前常先化纸钱或黄表纸,并焚香点烛,所以这里的树叶也做成火焰形,树叶间各有七佛。

下面再请大家和我一起去游览罗汉堂。我国五百罗汉的形象是自唐以后,由五代开始兴盛,人们将散见于各经之中的名号录出,不足的就加以杜撰,凑足了五百个。北宋以后各地的寺院就多建有罗汉堂,而到了今天,在全国寺庙中保存比较完好的罗汉堂已为数不多,(主要有北京碧云寺、武汉归元寺、昆明筇竹寺、成都宝光寺、重庆罗汉寺和苏州的西园寺。)比较而言,又属归元寺的罗汉堂最有特色。

它的平面布局呈田形,内有四院,是为了使殿内的罗汉有充足的光线。另外田恰好又是佛教中正反两个“”相叠加,这种布局暗示着一种善神降世的吉祥和神秘感。

这罗汉堂除了可供参观外,人们还喜欢用它来预测一年内的祸福,也就是武汉人说的“数罗汉”,方法是随意选中一尊罗汉,然后顺着数下去,数到和自己年龄数相等时看看那尊罗汉是什么样子就可以推测这一年的运势了。

我国有句俗语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而在归元寺的罗汉堂就不能这么说了,因为这里的罗汉既不是木雕也不是泥塑,而是采用的一种盛行于唐代的独特工艺制成的夹‘伫’像,夹伫像又称脱纱像或干漆像,归元寺的罗汉塑像属活脱干漆,其制作过程较为复杂,首先要用粘土做成人形胎模,干后用生漆将丝绸或夏布层层粘附于其上,再用生漆将混合的膏灰、木粉调匀涂刮,塑造细部,阴干后再打磨抛光,然后在塑像的背后开一个小孔,注水化泥成浆脱出胎模并冲洗干净,晾干后再木块封口,再刷上生漆、贴上金箔,最后涂上桐油或亮漆以保持光泽。

这里的罗汉造价虽然很高,但采用的工艺不仅省料,而且每尊不超过25公斤,体轻质坚,不透水,不怕水浸。很适应武汉地势低洼,湿度大的气候环境。1954年武汉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很多地方都变成了1,这些罗汉也浸泡在水里,洪水退后,罗汉却安然无恙。所以如此看来,别说是过江,就算是让它们去漂洋过海恐怕也不成问题。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归元寺呢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的参观一下,半小时后在大门口集合上车。)。

武汉导游词篇十

武汉地方建制始于西汉,为江夏郡沙羡县地。东汉末年,在今汉阳先后兴建却月城和鲁山城,在今武昌蛇山兴建夏口城。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武汉的。

导游词。

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下了火车,看着这个酷热的城市,我不禁感叹:果然是武汉!“武汉”这个名字总给人一种热闹、干燥的感觉。

下车以后,我们连忙打起了伞,身上瞬间出了大滴大滴的汗,眼睛再也睁不大,因为太阳太大了。武汉人也多。下了火车后,我们找了一辆客车,准备乘坐它去宾馆。可是,刚来了一辆公共汽车,旁边的人就一波一波地挤上来,让我不住地前进、后退;前进、后退。看着这一片黑黑的“草原”(人们的头发),我又发出一声感叹:人真多啊!还有一点,不知去过武汉的人有没有同感。那就是——广告特多!你看,出租车后面,有一个长条儿的显示屏,上面写着各种各样儿的广告。

我们还去了武汉的一些著名景点。首先去的是有着“天下江山第一楼”美誉的黄鹤楼。楼内第一层大厅的正面墙壁,是一幅表现“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四周空间陈列历代有关黄鹤楼的重要文献、著名。

诗词。

的景印本,以及历代黄鹤楼绘画的复制品。二至五层的大厅都有其不同的主题,在布局、装饰、陈列上都各有特色。走出五层大厅的外走廊,举目四望,视野开阔。这里高出江面近90米,大江两岸的景色,历历在望,令人心旷神怡。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东湖。我们从大门进去,看见了一个“异国风情园”里面的建筑、植物和雕像都令我耳目一新。一座小房子旁,一对新人正在拍婚纱照,后面的池塘把他们衬托得更美丽,更幸福。我也忍不住了,在那儿拍了几张照片。往前走,你会发现还有“峡谷漂流”和“疯狂的老鼠”游戏。听着人们从里面传出来的一声声惊叫,没有人能够再抵挡得住这些诱惑了,纷纷冲进去,爽了一把,过足了瘾。

我们去东湖是在下午,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夕阳下的东湖波光粼粼,闪耀着金色的光。游船默默地飘在上面,倒影不住地摇晃着。周围的绿树衬托着东湖,没有人们的喧哗声,只有人们会心的微笑。我不仅去了黄鹤楼和东湖,还去了湖北省博物馆和辛亥革命纪念馆,它们也使我受益匪浅。武汉的小吃也非常有特色。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热干面。它面道筋道,黄而油润,香而鲜美,诱人食欲。但是,为什么只叫热干面而不叫别的名字呢?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汉口长堤街有个名叫李包的食贩,在关帝庙一带靠卖凉粉和汤面为生。有一天,天气异常炎热,不少剩面未卖完,他怕面条发馊变质,便将剩面煮熟沥干,晾在案板上。一不小心,碰倒案上的油壶,麻油泼在面条上。李包见状,无可奈何,只好将面条用油拌匀重新晾放。第二天早上,李包将拌油的熟面条放在沸水里稍烫,捞起沥干入碗,然后加上卖凉粉用的调料,弄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人们争相购买,吃得津津有味。有人问他卖的是什么面,他脱口而出,说是"热干面"。

这次武汉游,我不仅饱览了武汉的江山,还品尝了武汉的美食。真是一次愉快而且有意义的旅行啊!

从飞机上往下看,白云上是蓝蓝的天,看上去好舒服呀。从天上向下看,根本看不见人,那些大树像橡皮一样大。

离开了机场,我们就住在黄鹤楼的对面,前面就是“一桥飞架南北”的长江大桥。这里环境幽雅进来出去的道路周围都是树。从楼上向下看,好想像小鸟张开翅膀飞下去。晚上的时候,就听见火车从桥上飞速而去。桥下不时有轮船鸣笛而过。

早上起来,参观黄鹤楼,从前面看到后面,感觉气势宏伟。黄鹤楼下还有两样东西让我感兴趣,一只乌龟一只鹤。鹤是神仙骑的,崔灏的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说的就是这事。乌龟呢,说是和大禹治水有关,我们住宿的地方是龟山,迎面相对的是蛇山。

第二天我们去抗金英雄岳飞亭。在这里我看见了许多古装衣服,我试穿了一件。我还拿了一把剑,这把剑可不是假的,它很重可以割伤人呢。岳飞亭中有一面石碑,上面刻录者岳飞的事迹。周围的花草树木围着岳飞的巨型雕像。看岳飞的样子,好象在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这里东湖的名声早已如雷灌耳。这里有千古诗人屈原的纪念亭,有十二生肖的雕像,有武昌鱼……水里有很多观赏鱼,我买了鱼饲料撒下去,就看见大大小小的鱼涌过来,有的还是红白两色的鱼。再走十几步就来到一个小小的美丽之地,这里有很多梅花树,有茂盛的小草,还有洁净的湖水。正是美丽极了。再走几步,我们就来到一棵大树下,树下放着一张公共长椅,很干净。说明这里的人很文明,爱护环境。

武汉真美呀!让人心情舒畅。就连天空看起来也是那么的美。白云黄鹤的故乡真是名不虚传啊!

武汉“地当天下之中”,若以武汉为圆心,以1000公里为半径,北京、天津、青岛、上海、厦门、台北、广州、南宁、成都、西安、太原均在圆周线左右。武汉恰置中国经济地图的中心。

武汉又是中国内河航运枢纽。亚洲第一大河长江,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在三楚腹地的龟蛇逼锁处,接纳其最大支流汉江。所谓“江汉西来于此会,朝宗东去不须分”。江汉交会奠定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立的自然基础。充沛而又广延的长江水系,使这里“占水道之便,擅舟楫之利”。清初思想家熊伯龙称汉口为“九省通衢之地”。《大清一统志》说“汉镇适当五达之行”。《汉口业谈》则谓“七省要道”、“九省通衢”。后人沿用“通衢”说而不辍,因为它反映了近古至近代交通地理的实情。当代交通走势、物资聚散情形发生变化,武汉也在新格局中再造其水、陆、空“通衢”地位。

长江、汉江穿行武汉。诗仙李白赞之日“江城”;东湖、南湖、月湖、马沧湖等湖泊星罗棋布,人称“湖中城,城中湖”。淡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首要资源,重要性只有空气可与比拟,连石油都不能并肩。而武汉是中国富水区集结点,水域率、湖泊率居全国城市首位,人均淡水拥有量居世界各大城市前列,这为武汉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至于江河行地之雄阔,湖光山色之娟秀,更使楚风汉韵兼具壮丽与柔美,因而古今文豪吟咏此地的诗文,豪放与婉约辉映,激慨与幽怀并蓄。

具有优越地理条件的武汉,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其进程如同长江奔腾,不舍昼夜。早在8000—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早、中朝,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3500年前,商朝在今黄陂区府河北岸筑城,揭开城史帷幕。经城堡时期到镇邑时期的发展,江夏(今武昌)、汉阳自三国以降,既是兵家必争的四战之地,又是商贾往来、士民聚居的通都大邑;汉口在明中叶崛起,清初即跻身全国“四大镇”、“四大聚”之列。19世纪60年代汉口开埠,清末张之洞治鄂,武汉进入近代都会时期,工商业发展规模真追上海。正由于近代文明的积淀、蕴蓄,这里成为辛亥革命首义之区。民国初年,孙中山著《建国方略》,勾勒中国现代化建设蓝图,对武汉有“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中国内地开放之“顶水点”、规划“略如纽约、伦敦之大”的殷殷期待。20世纪50年代,这里是全国有数的工业建设基地之一,武钢等一批大型企业巍然屹立,使武汉进一步确立了中国内陆首屈一指的经济强市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使武汉驶入现代化建设快车道,沌口汽车城、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国光谷崛起,水道、铁路、公路、航空线纵横交织,展示了武汉作为华中主要发展极、中国中部地区开放型、多功能中心城市的宏伟前景。

武汉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优雅、丰赡的楚文化是其深广根系。近代以来,文教科技又获长足进展,今日的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三位,拥有各类科研机构687家,专业技术人员45万,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34所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34万以上。武汉东湖周边是中国有数的智力密集区之一,通讯、生物工程、激光、微电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走在全国前列,人文社会科学实力雄厚,富有特色。

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实施沿海沿江发展战略,武汉1992年成为沿江对外开放城市,其江海枢纽功能突现;1999年开始实施西部发展战略,武汉上衔横空出世之昆仑,下联明月生辉的碧海,其承东启西战略支点的地位日渐彰显。作为正在兴起的五大产业基地(钢材及新材料基地、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基地、环保产业基地)、五大功能中心(华中科教中心、华中金融商贸中心、华中物流中心、华中旅游目的地和集散中心、华中信息中心),武汉充满空前的活力。而放眼未来,武汉因其区位优势明显、淡不资源丰富、交通发达、腹地市场广阔、科教实力雄厚,更被海内外有识之士称作21世纪世界最有发展前途的超级城市之一。

武汉,白云黄鹤的故乡,梅花迸放的江城,从幽远的历史走出,正迈向辉煌的未来!

武汉导游词篇十一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江城武汉,我是大家此次武汉之行的导游员xxx,俗话说的好,相逢就是缘分,能和大家相逢在这里并将和大家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我们感到非常的荣幸。今天就由我为大家服务,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提出来,我将尽力为您解决。希望能用我们的热心、耐心和细心换来您的开心、放心以及舒心。

今天我们将首先前往武昌辛亥革命纪念馆,也就是我们所俗称的“红楼”参观游览。辛亥革命是1911年由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一场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它推翻了统治了中国2000余年的腐朽的封建王朝,翻开了中国历史崭新的一页,由于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所以把我们把这场革命称为辛亥革命。今年恰逢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纪念,我很荣幸大家能够来到这里,亲自见证打响推翻清政府统治第一枪的英雄城市—武昌城。

大家注意向前看,在我们的正前方的建筑就是辛亥革命纪念馆的主体部分,因为它红墙红瓦,人们又习惯称之为红楼。红楼最初是清政府设立的湖北咨议局局,于1910年建成。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的湖北地区的革命党人,成功地发动了武昌起义。第二天,就在这儿组建了鄂军都督府,由都督府发布文告,宣布建立中华民国。一声枪响,全国响应,从而一举结束了帝制,宣告长达2000年的封建王朝彻底土崩瓦解,红楼也因此被誉为“民国之门”。

下面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下发生在一百年前的这段轰轰烈烈的历史。战争后的19世纪末,清政府的无能导致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武汉也未能逃过列强的魔爪,成为了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其实也就是变相的给西方列强敞开了大门任其掠夺。自1861年英国在汉口建立租界始,德、俄、法、日等国也相继在今天汉口江汉关一带建立租界。列强以租界为据点,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侵略与渗透;与此同时,清政府无力偿还所欠西方列强的巨额战争赔款,因此对广大农民、工人的剥削也日益深重,在双重压迫之下,广大农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不少有识之士纷纷集结起来,准备采取武装起义的方式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唤醒中国这条沉睡中的巨龙。

1911年夏秋间,四川省爆发了保路运动,清政府紧急调派军队入川,镇压保路运动,湖北紧邻四川,因此亦被抽调了大批部队赶赴四川。武汉城防空前的空虚,这条消息大大鼓舞了湖北革命党人举行起义的信心,革命党人为起义预备了军旗、武器及各种钱物,只待时机成熟。

最终武昌起义的爆发却和一件突发事件有关,这就是宝善里案。10月9日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秘密机关配制起义用的,捣药时用力过猛,导致爆炸,孙武面部炸伤,被送往医院。屋内的滚滚浓烟引来俄租界巡捕的注意,他们将房间团团围住,搜出起义用的旗帜、武器及革命党人花名册,并将其送交湖北当局。湖广总督下令按名册捕拿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于当晚相继被捕,10月10日凌晨,三人慷慨就义于湖广总督署东辕门。针对岌岌可危的现状,经紧急磋商革命党人决定冒险提前展开行动,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正式爆发了,晚八时,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最终起义军经一夜激战,终于占领了武昌全城,起义宣告取得成功。

10月11日起义士兵簇拥至湖北咨议局,也就是我们今天来到的红楼,在此推举清军第21混成协统领黎元洪出任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都督。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现在大家所看到的我左手边的便是黎元洪被推为都督后,军政府发布的第一份文告。当时,革命取得初步胜利,而孙中山和黄兴先生还都在外为革命做筹款等准备工作,因革命的突然发生而无法第一时间到达武汉,革命党人觉定推举一位德高望重,有一定地位的清朝官员来暂时掌管大局以稳定民心。但黎元洪害怕惹祸上身而拒不签字,连声说“莫害我”,最后革命党人提笔代签了一个“黎”字,这份文告才得以面世。这份布告的落款时间是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八月二十日,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落款呢?1911年是清宣统三年,但革命党发动起义就是为了推翻清王朝,所以不会采用宣统年号纪年,加之革命党宣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所以就从传说中汉族人的祖先黄帝算起,到1911年正是四千六百零九年。

下面请大家继续随我参观,大家可以看到在主席台正中央有一面旗帜,叫十八星旗,是武昌起义的军旗。十八颗黄星,是代表山海关内十八个省份的炎黄子孙,红底是鲜血,黑色是铁,是武器,这面旗帜象征了十八省的炎黄子孙团结起来,以“铁血”即武力推翻满清王朝的统治。

武昌首义得到了全国大多数省份的响应,最先响应起义的是湖南和陕西。其后江西、山西、云南等省相继宣布独立。到了1912年元旦,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与之相对应的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袁世凯的威逼利诱下,于1912年2月12日黯然下诏退位,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从此终结。清朝黄龙旗残损滑落,而被颁定为中华民国国旗的五色旗则冉冉升起,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共和新时代。五色旗的五色是红、黄、蓝、白、黑,分别代表当时中国的五大民族汉、满、蒙、回、藏,象征五族共和。

辛亥革命的硝烟早已散尽,但这场革命带给中国的变化是巨大的。直至今天,我们还生活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之中。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如果没有武昌起义,没有辛亥革命,也许今天在紫禁城里还端坐着一位皇帝,男人的脑后还拖着一根长长的辫子,女同胞们则要把脚裹成三寸金莲。在服饰上也能看得出那场革命带来的变化,孙中山给中国人贡献了一套中山装,西服也自辛亥后慢慢在中国流行。这些都是以武昌起义为开端的辛亥革命的功劳。由孙中山的孙子孙治强题写的“民国之门”四字,是对鄂军都督府旧址在辛亥革命中地位的最好的评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